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劳动教育与研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9 16:22:09

劳动教育与研学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1

现象之一:有些家长怕苦了孩子,经常主动代替孩子参加学校劳动,有的甚至就连最简单的值日也甘愿亲手代劳。

现象之二:一群孩子在学校食堂里随意糟蹋饭菜,班主任发现制止后,立即以“一粒粮食是怎么来的”为题,对全班2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答卷中,只有2名同学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从地里种出来的,仅占全班学生总数的10%。其余学生有的回答是从粮店或超市买来的,有的甚至荒唐地说是汽车送来的。

现象之三:一名学生在父母的“特别”呵护下,顺利地完成了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升入大学后,由于父母不能陪读,经常因生活中的琐事影响学习,最后被迫退学。

上面列举的现象,有的虽说只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特例”或“个案”,但它也从不同侧面暴露了当前学生劳动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还应该从学生所处的家庭客观环境与特殊地位中去分析思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在校学生已不是单纯的独生子女,有的已经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在一个家庭中,往往是几代人围着一个“太阳”转。他们不仅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甚至对家长的服务感到“不及时”“不到位”都:要发脾气。在他们的思维中没有劳动的概念,更谈不上对劳动的认识以及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很多孩子好逸恶劳,讲究吃穿,经不起挫折。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孩子幼稚无知,但在实际上,劳动教育的缺失已影响到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他们全面、科学和终生发展。

实施以劳动认识教育与劳动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操作。

针对目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现状,学校教育应充分发挥对社会和家庭不利影响的抑制作用,紧紧抓住当前小学部分学科综合改革的有利契机,认真按改革的思路和要求,深入挖掘和整合学科资源,把劳动认识教育与劳动实践锻炼,全面、准确地融入《品德与社会》和《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去,编制出适合本校并具有当地特点的校本课程。同时,坚持劳动认识教育与劳动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和方法实施好以下的操作。

对学生进行劳动意义认识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就没有现在的学习环境和幸福生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在小学中、低年级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父母每天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以《父母为我的每一天》为题,要求学生口述父母每天为自己辛勤付出的事例。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师可以以一件普通学习用品或生活必需品是怎么来的为题,和同学一起走访当地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在走访过程中,要求学生详细具体地记录出这些产品的生产、加工等过程。教师把这些材料收集整理后,放在教室图书角内供全体学生学习、交流。

对学生进行劳动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了解认识劳动在人类进化和发展进步中的作用。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下列问题为内容,组织指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资料。一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是劳动在人类进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对于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师可以组织召开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在班级墙报办一期《劳动教育》专题;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在校园网上学习和交流。

对学生进行劳动者光荣的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到劳动者的伟大和光荣。开展这方面内容教学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当地劳动模范、对当地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调查走访上,特别是对本地、本校先进模范教师的调查专访上,大力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使教育内容更具有现实性、鲜活化的特征。

在使学生对劳动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应积极组织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锻炼活动。古人说:“凡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由此看来,实践锻炼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2

中学创设劳技学科,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身心和文化素质,并且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综合素质人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劳技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劳技教师的素质密不可分。但是相关资料表明:中学劳技教师师资力量短缺,以至于劳技教育专业水平堪忧。因此,对劳技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建设,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

一、劳技教学概述

劳技教学将技术教学与艺术相互结合,学生通过对劳技学科的学习,不仅能系统总结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并且还能拓宽视野,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也能为我国培养具备良好素质的人才。

中学劳技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与其他必修课程相比,其在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师资配备、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在基础教育中,劳技教育是一项素质教育,并且具有综合性质,同时也承载了时代所赋予的创新精神培养任务。由于多数中学劳技教师同时兼任科普、科技等工作,如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环保等竞赛辅导和课外兴趣小组工作,因此,劳技教师专业水平影响劳技教育的质量。提升劳技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不仅是为了社会进步,更是时展的要求。

二、中学劳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组织联片教研

校本教研是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障。但是劳技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面临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开展校本教研具备一定难度。但是劳技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些许差别,具体体现在:科任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劳技教师两者都不能胜任。因此劳技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闭门造车”的问题,从而影响劳技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借鉴相关教育经验,组织劳技教育校本教研联动写作片,从而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使劳技教育质量取得良好的发展,为劳技教师创建了一种互相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增强业务培训

劳技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学劳技教育专业性较强,并且设计面也很广,但是师范院校并没有劳技专业,大部分教师所学专业都与劳技专业不符,改行任教,教育教学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学校要综合考评,应将劳技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制订具体制度,有效建设劳技师资队伍,将劳技教师专业培训作为重点,落实劳技教师薪资待遇,从而吸引优秀教师,使其加入劳技教师队伍。

3.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课题研究需要教师花费些许经历和时间来查阅和论证文献资料,并且按照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从而对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实践,并且对课题展开研究。教师应通过实践,拓展自身知识领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例如:我校申报校级课题“中学劳技学科会记电算化实践研究”,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收集一些关于中学劳技教育方面的资料,从而全面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前景,并且通过调查,明确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得越深入,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也就越增多。因为将培养学生劳技兴趣与课题研究两者之间相结合,课题研究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4.展示公开课

目前,优质课公开展示活动是各项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教师教学能力展示平台中最典型、最常见。一堂有准备的公开课,可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推进新课程实施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教师对公开课进行精心准备的过程,是教师反思自身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领悟教育理念的过程,并且也是教师教学水平日益增进的过程。公开课是教师反思的对象,并且也是同行之间争议和探讨的领域,以此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取得实质性效果。

例如:开展“个人理财与财务知识”公开课,将培养学生自主理财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通过网络分析理财在线手册,不仅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还能从中学习具有使用价值的理财知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列举目前社会中较为流行的投资理财行为,如、炒股等。根据对学生询问、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通过模拟家庭理财规划、生活中的理财常识、投资理财方法等,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总之,劳技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因此应加强劳技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持续提升劳技教师教学水平,使中学劳技教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与丰富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3

一、现代社会杂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含理论有新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有新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的厉以贤教授指出,邓小母同志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观点有:第一,重新肯定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内容上、方法上要不断有新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柏士兴、中国矿业大学吴松元、无锡轻工业学院许惠农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从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从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现实出发,阐明了如何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指明了“教劳结合”是社会两大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否则就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一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如何看待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提出并坚持与以往有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个普遍真理,它反映了现代大生产情况下理论联系实际、人的认识论、人的身心发展等客观规律,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因而应该发展地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对于世界上任何社会制度下的教育都是适用的,而非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所独有。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什么说是时代普遍的规律,提出三个观察视角:1.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大量运用到现代生产中去;2.长期形成的教育棋式脱离生活和劳动,要改变这种状况.广义上讲,是把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3.培养的人最终总要走上劳动岗位,因此要强调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对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价值和目标,他认为不仅有教育价值,而且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变化价值。它们是:1.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目标.2.经济的价值和目标。首要的是为了促使教育树度更加适应经济需要。其经济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力.3.社会的经济价值和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劳动中的集体观念和应在社会上提倡的价值观。中国矿业大学沈通生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后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应理解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两个独立过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中介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5个方面.1.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结合;2.双向性结合,既包括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包括生产劳动与教育教学的结合;3.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有机结合;屯结合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技术教育诸方面;5.结合的基本点也体现在学习者与劳动者具体人身上的全面发展。

二、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

相当普遍的看法是: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是在新形势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大庆石油学院段克东教授分析指出这种相结合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社会发展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等教育与生产、科研三个系统的结合。第二层次,高校在人才培养、生产和科研方面与社会上的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第三层次,在校内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生产(服务)三项工作的结合。第四层次,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三种要素的结合。大连理工大学谢秉智、张秀萍的论文指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表现在三个方面:1.表现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社会生产综合体系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上;2.表现在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转变上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上;3.表现在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上。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冀生研究员也指出,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反映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即:1.在办学思想上,通过这种相结合把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2.在办学模式上,把高等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这种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河海大学胡连元认为,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在我国得以发展的理论基础是:1.这种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则邝.这种相结合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3.这种相结合符合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在要求,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4.这种相结合是世界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5.这种相结合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科学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客观要求。

三、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1.本质与内涵

吉林省教委主任陈漠开教授对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本质的基本看法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作为社会实体的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矛盾统一,是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矛盾之统一。沈通生、吴松元、柏士兴、许惠农在他们的论文中概括了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内涵:(l)现代教育过程与现代生产劳动过程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有机结合;(2)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以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规律为主的,生产劳动作为教育的结合对象,着重为实现教育的基本目标任务提供条件和保证;(3)这种相结合是不同范畴的劳动概念的有机结合,教育劳动的生产性是这种相结合的纽带和桥梁;(4)这种相结合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多内容的结合,其劳动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5)这种相结合是指一种广泛意义上的结合,即这种相结合还表现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6)这种相结合的教育内容,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等诸方面、德育也应包括其中;(”这种相结合的基本点应该体现在受教育者具体人身上,使之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

2.基本特征

陈漠开教授在论文中具体分析了基本特征可分为4点:1.整体性。教劳结合是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作为系统,它是一个统一有机整林,具有整体性。在这个整体中,规律交叉,目标一致,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整体优势。在整体目标和整体效益中,实现各自特定的利益和追求。2.双重性。各自的发展规律使相结合具有科学性。这种科学性无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创造的反映客观规律的有益经验.但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相结合不可能不反映出各自的生产关系和由它决定的教育的阶级性,使之具有社会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相结合既要重视其科学性一面,又要重视其社会性一面,实现二者的统一。3.多样性。广阔领域,多彩的实践,千差万别的条件,不同的利益追求,使教产研相结合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能不日益多样化。4.时代性。教产研相结合植根于时代的土壤,不能不反映时代的脉搏、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功能

陈漠开教授提出了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他指出它具有改造社会或促进社会进步的政治功能,提高社会生产的经济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功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造社会”的内涵发生质的变化,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涵义表现为;一是促进教育制度的改革,二是促进知识分子同工农的结合,三是促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逐步消灭。它不仅可以使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应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通过师生参加物质生产劳动,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科学技术问题,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推动生产发展。它不但能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发展,而且会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结合点和结合模式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4

劳动技术课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必修学科,是对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劳技课的开设,对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在培养和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素质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劳动技术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使其名副其实地起到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相应素质的作用,与广大劳技教育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然而,我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资料表明:我市中小学劳技教育师资严重缺乏,劳技教育专业水平堪忧。劳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劳技教师专业水平决定劳技教育质量

劳技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相比,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内容,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配备,均处于弱势地位。劳技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是一项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创新精神培养的任务。因为许多学校的劳技课教师一般还兼任着学校的科技与科普工作,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三模、风筝、环保等项目的课外兴趣小组及其竞赛辅导工作,劳技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

从教师发展角度看,专业成长是教师个体成长的需求,有助于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学生的发展需要看,学校没有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劳技教育缺乏创新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潜能无法得以有效开发。因此提高劳技教育师资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时展的呼唤。劳技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基本知识外,还要及时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动态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了解学生在时代大潮中的思想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这就要求劳技教师具备多方位的知识与技能,只有走专业成长的道路,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二、劳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 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要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型。而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劳技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选择与论证、查阅文献资料,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是为解决一个相对独立而单一的问题,而确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教师对既定教学目标的探索性实践,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边实践边提高的方法,不断深化、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例如笔者于“十一五”期间,申报了一个校级课题《中学劳技课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大量收集了中学劳技教育方面的资料,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发展前景。通过调查分析,逐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我组织了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每周课外活动半天。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教然后知不足”,课题研究越深入,教师的知识储备也就越多。由于把课题研究与培养学生的劳技兴趣结合起来,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本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因此有了显著提高。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提高高中劳技教育技术含量的实践与探索——以会计电算化为例》发表在《新课程研究》2010年11期。

2. 组织联片教研

在全面深入地推进新课改实践中,校本教研作为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促进学校、教师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和支柱。然而,劳技课作为一门小而新的课程,却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由于一个年级仅一名劳技教师,教师数量少,开展校本教研有一定的困难。而劳技课和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科任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可是对于劳技教师来说,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劳动技能方面,没有一位教师是全能的。在教学中碰到了问题,就只得独自摸索,“闭门造车”,极大地影响了劳技教师的专业成长。

借鉴外地教育经验,我们组织了劳技教育校本教研联动协作片。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劳技合作团队”为主旨,通过多种形式的联片教研活动,达到了提高片内学校劳技教育的质量、促进劳技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目的。改变了过去劳技教育单打独闹,没有组织教研活动、无法实现“同科互动、同伴互助”的现状,为劳技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与专业成长的平台。联片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劳技教师的专业成长。

3. 展示公开课

优质课的公开展示活动是目前各类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也是最常见、最基本、最典型的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示平台,没有哪位教师上公开课不精雕细磨,精心准备。包括大量信息的收集,教学内容的提炼,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案、学案的改写,准备完毕还进行说课,反复试教,认真听取同行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等等。

一堂有准备的公开课,应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对新课程的推进具有引领与示范作用。公开课精心准备的过程,就是教师领悟教育理念,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育学行为的过程,也是自己教学水平日益精进的过程。公开课过程中,教师会反思过去的同类课程,何处需改进,需拓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如何体现等等。这样就会迫使教师去钻研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课后的评课,也会有极大的启迪。公开课不仅是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是同行探讨、争议的领域。从而对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011年我在高二年级开了一堂《个人理财与财务知识》的公开课,把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理财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我还专门上网研究了理财在线手册,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理财知识。我还列举了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投资理财行为:如炒股、买、社会集资放贷。通过观察与询问,我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模拟家庭理财规划,生活理财常识,个人理财技巧,投资理财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加强业务培训

一名称职的劳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劳技教育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而师范院校没有劳技专业,劳技教师基本为半路出家,改行任教,专业技术不够熟练,不够全面,许多劳技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水平较低。加之劳技教育任课教师安排的随意性,队伍不稳定,造成目前劳技师资队伍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建议教育行政部门:①及时制定有利于劳技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政策。②将劳技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综合考评的主要内容。③将劳技教师的专业培训列入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④引进技术师范学院毕业生任教劳技课程。⑤落实劳技教师应有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劳技教师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劳技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造就一支既懂教育理论,又有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劳技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5

首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相关课程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素质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我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课,并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虽然《意见》已经从顶层设计作出了“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的指示,但是要落实相关课程,使劳动教育在我区切实开展,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完善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明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推进办法、课程实施办法等,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劳动教育开展得更为丰富多彩、切实有效。此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从小抓起,以减少来自家长的阻力。

其次,结合实际,着眼发展,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教材、场地、设备等条件。在教材问题上,我们要注意考察现有教材是否已经与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相脱节,是否需要进行修订。江苏、浙江等省份一直坚持开设劳动与技术课程,其教材经过多次修订,比较突出操作探究与实践创新精神。编订教材,可借鉴江苏、浙江等省份的教材编订思想,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我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多选择符合我区生活实际的素材,编订出能够真正发展学生劳动素质的教材。在场地问题上,一些有较好场地条件的学校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对已有场地加以利用;而缺少劳动场地的学校应积极筹措资金、申请学校用地,建设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学校还可与工厂、农场、商场等合作,解决劳动实习基地的问题。在设备方面,我们需要研究制作、购进能让学生进行实质性生产劳动并且符合3~9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设备,既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C-0006-05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各国以教育促进就业为前提,发展本国教育事业。当前,我国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人力资本提升通常有两种途径:其一,通过学校教育对未来劳动力的培养;其二,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劳动力,实现自身创新发展。[1]人力资本理论、符号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相继表明,教育与人力资本提升、劳动力市场选择具有交互关系,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与人力资本呈正比,进而提高劳动边际生产率,劳动力市场通过文凭筛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者进入不同的劳动力市场。[2]研究表明,劳动者所处行业和职业是其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3],受教育程度影响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行业、职业分布。

教育与劳动者行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第一,各行业在职工选聘时,通常对其受教育程度和类型有要求。第二,受教育程度影响劳动者所处行业的工资水平,人力资本是行业内职工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与行业性质共同构成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4]第三,教育影响行业代际继承性,受过高等教育的子女,其行业的代际开放性高于受中等和初级教育的子女。

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所从事的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受教育程度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5]Spence在阐述筛选理论时指出,教育的最大功能是通过学历对求职者进行筛选,将求职者按教育水平的差异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市场职位匹配理论认为,与劳动者人力资本相匹配的职位将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此才能使投资教育的劳动者获得该岗位的比较优势。[6]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从普通职员到管理者是常见的职业发展通道,内部升迁给劳动者突破职业的等级限制提供了可能,但通常会受到资历、学历的影响。

教育可以增加劳动者人力资本,以此成为健全劳动力市场的途径之一。本文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不同行业、职业的分布情况,将富有创新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相联系,以此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数据支撑。在现阶段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为劳动者个体配备进入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方面承担重要责任。为此,培养与未来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人才,是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职业教育实效的共同要求。

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行业、

职业的数据分析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4年至2009年我国就业劳动人口数量由7.5亿增长到7.8亿,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57.9%增加到58.4%。根据2004年、2009年的数据,可以初步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行业分布以及职业分布的变化。根据2009年数据,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各行业中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以及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职业分布上呈现的分层现象。此外,结合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劳动者整体受教育水平与OECD国家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一)我国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及与OECD国家比较

2009年我国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就业人口占比79.8%,与2004年相比,有较大提升。小学学历及以下的比例下降,这表明我国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在纵向上有一定提升。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的劳动者中,高中、大学专科学历的劳动者比例呈下降趋势,总比例由2004年的18.4%减少到17.5%,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劳动者则增加0.5个百分点。2004年到2009年,我国低学历(小学及以下)的劳动者比例在下降,高学历(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劳动者比例在增加。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劳动者所占比例仍较大,受教育水平高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份额极低,2009年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劳动者仅占7.4%。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比较研究成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必然趋势。据2011年OECD的统计数据,25-64岁的劳动力中,中等教育程度以下占25%,中等教育程度占44%,高等教育程度占32%。同时,报告中显示,我国中等教育程度以下的劳动力为78%,中等教育程度以上的比例为22%,我国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7]OECD国家认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技能(high-skilled)劳动者的充足供给,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他们被雇佣的可能性呈正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的国际竞争力将明显不足,其在行业、职业上的分布将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挑战。

(二)我国劳动者的行业构成和职业结构

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统计的19个行业中(如图1),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其次分别为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数量上看,劳动者在这些行业中均呈增长之势。在纵向上增幅最大的为租赁和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呈负增长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三大行业。有学者将行业分为四大类别:第一类为农林牧渔业;第二类为采矿建筑、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制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第三类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房地产,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第四类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金融。[8]从现有数据来看,我国就业人员集中于第二类,而第三类的从业人员规模相对较小。

2004年、2009年劳动者的职业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如图2)。具体而言,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等职业的劳动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数据表明,在这几年我国劳动力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较为明显,生产、操作类初级职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大,而专业技术等高级职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小。

(三)受教育程度对劳动者行业、职业的影响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所进入的行业具有差异。以2009年初中学历劳动者为例,初中学历的劳动者在多数行业(建筑、采矿、住宿和餐饮、制造业等行业)占比大(如图3),由于制造业吸纳的劳动者人数最多,因此可判断初中学历的劳动者主要集中于制造行业中。同时,教育、金融业的初中学历劳动者比例低。两相比较,一方面表明初中学历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从事的行业差别较大;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对劳动者的最低受教育程度有要求。除初中学历具有这一特征外,大学专科学历的劳动者在行业分布中同样存在这一现象,大学专科的劳动者在国际组织、金融业、教育行业占比高,而在其他行业则有明显降低。与以上两个学历不同的是,高中学历的劳动者显示较强的普适性,除农林牧渔、建筑业的高中学历劳动者占比较小外,其余行业中的高中学历劳动者占比相差小(基本处于同一曲线周围)。而小学以下和研究生学历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各行业的比例均较低,这与其在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占比低有关。对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行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在中等教育水平以上的占比大,以大学专科为主。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对劳动者职业分布同样具有影响,基本形成了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职业分层(如图4)。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表现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趋向于从事不同领域专业技术职业,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趋向于从事农林牧渔生产。而高中水平的劳动者,与其在行业中的普适性相一致,在各职业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为均衡。

从事相同职业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单位负责人从业者主要为中等教育及以上的劳动者,其中,单位负责人尤以高中学历比重最大(36.7%),专业技术人员以大学专科比例最多(29.1%),而商业和服务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则以初中学历为主,分别占比53.1%和61.2%,农林牧渔水利的生产工作则主要由初中及以下学历(94.1%)的就业人口构成。

综上可见,目前我国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行业分布上,大多数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教育行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职业结构中,以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居多,这表明我国还有大量劳动力滞留在传统的农林牧渔行业,难以实现转移。此外,受教育程度影响劳动者所处的行业和职业。一方面,受教育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职业分布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已初步形成职业分层。另一方面,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集中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行业、职业)中所占的比重过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大学专科人才输出不均衡,对第二、第三类行业的人才供给不充足,影响我国未来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三、健全我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以继续教育为导向提高在职劳动力素质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中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占多数,需要通过教育提高在职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过中等教育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希望通过接受多层次的教育获得知识增长和学历提升,非传统高等教育将成为他们继续教育的主要场所。[9]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各行各业形成劳动者从业的基本规范,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保劳动者从业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职业学校为企业服务的新常态。职业学校应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公益讲座为企业员工提供提升职业素养的通道,为在职员工提供适合的在岗培训,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劳动者继续教育的绿色通道,通过学费资助等形式,鼓励在职劳动力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学历水平。此外,还应为中等学历水平的流动人口进入大学专科提供便捷的途径。

(二)建立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结构

新世纪以来,“以省为主”的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呈扩大态势,一定程度上符合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受教育程度高的专门劳动力的需求。[10]为提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首先,应加强劳动力市场动态监测,形成区域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关注劳动力市场的未来趋势。其次,优化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结合区域产业升级和人民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11]最后,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职业院校应以缺口行业为专业设置导向,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敏感度,提供适销对路的人才。

(三)形成劳动力市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为适应各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应重视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和创业教育实效。[12]其次,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提高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最后,在劳动力市场中提升劳动者素质是人才培养的一大途径,需要打破行业、职业的垄断和分割,通过不同岗位的实习,增加未来劳动者在行业实习中获得的边际收益,提高不同行业、职业的适应性。增加正规就业的灵活性和非正规就业的稳定性,鼓励人才自我雇佣,职业院校应为其创设包容的环境。[13]

参考文献:

[1][13]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创新型人才的涌现[J].教育研究,2011(9).

[2]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郭丛斌,丁小浩.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行业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5(1).

[4]晋利珍.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在中国的验证[J].人口与经济,2009(5).

[5][8]李旭东.贵州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对职业分层的影响及其关联度[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0).

[6]贺尊.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交互关系:一个文献综述[J].税务与经济,2013(1).

[7]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3: OECD Indicators [M], OECD Publishing,2013:74-97.

[9]李明华.农民工高等教育――需求、供给和认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7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及其中国化

教育从产生之初就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生产劳动之间大体经过了一个“融合―分离―再结合”的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内涵也随着这一过程经历了“教育与具体劳动相结合―分离―与生产劳动和技术相结合”的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劳动即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教育是与具体的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由此学校便产生了。此时的学校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及贵族子弟,为了更好的统治劳动人民,学校教育的内容多为军事、礼仪和权术之道,此时的学校教育开始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进入到封建社会后,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统治人才及封建官吏,不承担培养劳动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彻底分离。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再度寻求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这一时期的教育多指学校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也拓展为教育与具体体力劳动和劳动技术的结合。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状况,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劳动、生产、人的发展同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所有制联系起来。

是将中国教育实践经验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第一人,他迈开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基本原理在中国教育实践的第一步,始终将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作为争取工农大众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也进入崭新的阶段,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将教育当作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发表演讲时提出“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随后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表明国家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了高校教育方针之一。

二、高校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机制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由此看来,不论高校教育内容还是目的都离不开“生产劳动”,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解决高等教育内容与现代化大生产劳动,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相结合的问题

首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高等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育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高等教育内容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现阶段许多高校将学校科研活动和企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推动高校科研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发展,将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结合,高校可以获悉最新的科技和人才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教育内容,以保证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以学科教育为中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脱离实际、课堂教学脱离社会实际的倾向,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高校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老旧。要从目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高等教育从根本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迫切需要,就必须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突破口,带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革,将“生产劳动”与教育活动融合起来,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转变高等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思想。

(二)无论是延安时期的成功经验,还是“”时期的经验教训,都反映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发展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当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融合,是培养学生生活本领和生产劳动技能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有力措施。我们必须依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法,培养劳动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让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磨练意志和陶冶情操,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提高劳动者思想觉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渠道。在高校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机制,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以高等教育为纽带将科学技术与劳动者相结合,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理论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例如美国硅谷以斯坦福、加州理工和伯克利等高等院校为依托,以高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为基础,成功将科学技术、生产、教育融为一体,成为世界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

最后、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直接影响到生产力的重新布局。20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热潮,成功实践了以高技术与大学科技园引领城市发展的模式,这证明了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智力城”和“思想城”的成功证实了高校布局与城市发展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加强产学研之间的紧密合作,吸引一批围绕高校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大型综合企业,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生产力布局。

三、高校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机制探索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保证高等教育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确保年青一代的培养符合社会生产活动的要求,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并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制。

(一) 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现阶段高等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开设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掌握技能的成效。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存在着重“教”不重“思”的问题,高校应清晰的认识到现代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应具有创造新技术、发展新知识的研究功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高等教育就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环境,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那么在高校引入社会生产活动,使学生直接接触生产活动,接触真实的劳动过程,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创新的动力。

其次,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高校应主动争取与社会、企业和各类团体的参与配合,进行切实有效的合作教学。一直以来高校都将培养人才的任务当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不容他人介入,但是,这样也将教育与生产活动隔离开来,在高校建立合作培养的机制,可以利用社会资金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同时又发挥高校自身人才资源的优势,可以更好的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开辟出一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宽阔大道。

最后,要改革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倡导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积极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由于长期以来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式,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被局限在了“成绩”的怪圈里,改革人才评价方式,转变衡量人才的标准和思想观念,才能使高等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高校应建立多指标综合性的评估体系、系统动态的评估体系和多层次整体性的评估体系等更科学全面的评估体系,正确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高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那么教育评估也必须加入这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有效收集教育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政策方针。

(二) 从高校管理方面来看,高校管理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建立管理自主、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经济之间新型的关系

首先,推行政校分开的管理办法,扩大和落实学校的自。正所谓十里不同音,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和生产力分布是不同的,当地高校根据就近原则也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不同的办学模式和教学重点。要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不可避免的要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明确自身的权限和职责,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依法保障高校充分行使自主办学的权力。

其次,积极探索适合不同高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现代生产很大程度上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转化为劳动成果,而高校将其生产服务功能强化,因此,科学技术是高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介。各个高校、不同专业都拥有自身的优势领域,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模式,探索高校与社会团体、科研团队的资源共享方式,形成协调的合作有效机制,才能将研究、教育、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最后,推行专业的高校评估体系。教育活动需要信息反馈,高校教育活动更需要横向、纵向的比较以便定位自身地位,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进行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结合中外高校发展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程度和方法可以反映出一所高校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自身发展的水平。科学规范的高校评估体系,一方面评价高校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又促使高校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世峰 中国教劳结合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2

[2] 谢仁业 科教兴国与教育服务产业[M]大象出版社2005.11

[3] 张傅、宋荐戈 略论共和国三代领导集体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J]教育史研究2003年3月

[4] 成有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新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8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教育收费改革背景下贫困研究生资助体系重构研究”(Y201327574)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立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背景,基于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教育经济学核心理论以及当前硕士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等方面,探讨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以及要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三方面的关系,以期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进得来”、“读得下”、“放得了”、“学得好”。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须缴纳学费,这无形中抬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在他们中引起了不小的震撼。于是,研究生资助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们认为,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纷纷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笔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探讨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策略,以期对改革与创新硕士生资助体系有所裨益。

教育经济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从教育学与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与经济学的知识予以综合,分化与综合并进,相互交叉,从而形成新兴的边缘学科,以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1]该学科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核心理论的观点,对硕士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并为其指明了重构的方向。

一、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理论依据

1.劳动价值学说:教育收费无可非议,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义不容辞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用时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2]恩格斯认为,劳动力价值中除了成长的维持生活费用、养育子女的生活费用外,还需花费一定数量的价值,以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获得一定的技能。[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费用在劳动力总价值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提高;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的比重大小。[4]复杂的劳动需要劳动者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复杂的劳动自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也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可见,只有劳动力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力,而且劳动力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是与劳动力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多少,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例的。[5]因此,不管是国家、社会、家庭还是个人,投资硕士生教育以形成复杂劳动力较高的经济价值,都是明智的选择。

2.劳动力再生产:硕士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接受教育的机会理应均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阐明: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只有当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在数量、质量上相适应时,社会物质再生产才能得以良性发展。可见,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离不开劳动力再生产。研究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如果保障性资助方式不完备,这无疑将迫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筹集不到学费,而放弃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那么,这部分劳动力的智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等将得不到科学发展,其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将得不到有效改变。长此以往,贫富的代际传递势必难以打破,教育方面的差异势必越拉越大,教育公平势必大打折扣,社会分层势必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可见,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保障性资助方式完备与否。只有设置了完备的保障性资助方式,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教育机会均等”才得以实现。

3.人力资本理论: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由人类的才智进化来决定,硕士生资助要注重效率

在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中,创新人才被看成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6]人类的未来,不是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的,而是由人类的知识的发展来决定。[7]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后,它对社会实践与现实的改变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它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同时,它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8]可见,硕士生资助应该服务于科研能力的提升,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硕士生资助要凸显激励与导向功能,注重资助成效,提高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效率一般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所谓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一般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9]那么,硕士生资助的效率,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成果,资助经费消耗的程度。而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投资效率的硕士生的发展潜力,即硕士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和做出较大贡献的可能性,一般在硕士生毕业后时间越久,这种资助效率也将反映得越明显。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是当代教育思潮的焦点。[10]

二、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

1.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确保研究生教育机会均等

由于就业压力、渴望深造等原因,近几年来硕士生报考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递增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调查显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比率普遍在10-20%之间,部分地方院校甚至超过30%。因此,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构建的硕士生资助体系必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得来”。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订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同样适用于研究生的有关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费贷款需求,更别提生活费贷款了。因此,要切实提高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能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其次,要加大助学金与勤工俭学岗位津贴的资助力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读得下”。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虽然硕士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但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还是杯水车薪,高校还得设置相应的助学金予以补充。此外,高校还要强化“三助”工作,拓展助研、助教、助管岗位,适当提高岗位津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解决部分生活费问题。

2.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降低缺陷感

以浙江省温州市高校部分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0份,回收率为98.75%,有效问卷为766份,有效率为95.75%。调查发现,发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生活事件位列前茅的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丧失,这与葛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11]以月生活消费400元为一档,比较不同月生活消费学生的生活事件与抑郁,结果发现在学习压力方面,少于400元的组和401-800元的组显著高于801-1200元的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应激、缺陷感各因子与抑郁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分数如表1所示。表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事件、抑郁与缺陷感的相关

可见,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当他们遇到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时,对缺陷感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抑郁。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当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发生上述生活事件时,及时给予人文关怀性的临时经济困难补助,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缺陷感,达到预防抑郁心理的目的。因此,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要设置完备的硕士生临时性经济困难资助方式,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生有关生活事件,帮助他们将这些生活事件“放得了”。

3.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能力培养,它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研究生教育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自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之初便具备的,不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变化而变化的稳定属性。[12]无论是从法规、政策层面,还是从培养实践层面,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均是为了解决本专科学生科研能力不足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能力高要求的矛盾,将科研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围绕培养科研能力展开的。[13]可见,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构建科学的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率的关键。然而,目前硕士生科学研究资助普遍比较薄弱,存在经费分配不合理、资助力度不够、资助周期短、资助项目少等问题[14],不利于硕士生的培养。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生科研资助工作,既要做好硕士生具体研究项目的资助,更要做好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扶持性资助以及科研能力发展状况的奖励性资助,并且大力拓展“助研”岗位,切实提高岗位津贴,将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勤工助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解决他们忙于生计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硕士生“学得好”。

三、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就硕士生资助体系而言,促进资助公平实现的资助效率才是有价值的资助效率,促进资助效率提高的资助公平才是真正的资助公平。高校硕士生资助,“必须由单一强调‘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诉求,发展至兼而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教育收益最大化’的效率诉求”[15],明确什么类型的硕士生资助对象采取何种资助方式,科学处理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使得硕士生资助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统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保障性资助与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研资助、“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等发展性资助,实现硕士生资助效率优先,兼顾资助公平。

2.处理好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社会引发了普遍的“西方文明危机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问题比原子弹更重要,因为原子弹归根结底是要人来掌控的。[16]而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是由文化自觉意识所决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体现出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反思、充分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7]资助硕士生提升科研能力,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对人类构成威胁。如果那些掌握高科技的人,能摧毁我们这个世界,能污染我们的地球,能组合成新的基因来生产新的生命形式,但他们只懂得如何画指数曲线,如何使用试管,而其他的一无所知,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18]因此,高校要创新硕士生资助的方式方法,加强教育引导,协调发展资助对象的科研能力和文化自觉意识,为实施社会主义人才强国战略输送一大批科学研究能力强、又能成为文化自觉急先锋的优秀硕士生。

3.处理好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的关系

调查发现,由于特殊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缺陷感表现得较为普遍,程度上也更为严重。缺陷感体验越强烈,个体的自我效能就越差。[19]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高校校园内悬殊的贫富差距,将会加剧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贫困”程度,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消费行为、社会心态等方面遭受更大的冲击,他们的缺陷感体验也将更为强烈。缺陷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尊体验。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情感上的评价,是自我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分。[20]已有研究表明自尊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尊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21]缺陷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与个体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预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硕士生资助要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双管齐下。

参考文献:

[1][4][5][8][9]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佘远富,陈景春.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7-10.

[7]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0]翁福元.教育政策社会学:教育政策与当代社会思潮之对话[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11]葛华,郑平,刘向阳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4):428-431.

[12]周泉兴,王琪.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历史、现实和哲学的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09(2):38-40.

[1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管佳,李奇涛.我国研究生科研资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48-52.

[15]桂富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6]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7]王中对,潘玉驹.文化自觉视野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12—114.

[18]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9

1、国际上: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于1983年的《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将主题确定为“充分参与和平等”,其中强调了如下内容:一项关于残疾人的综合性世界行动计划在国际和部级别上为实现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平等”的目标而提供有效措施,并考虑到这些发展已使得宜于就此主题通过新的国际标准,这些新标准特别考虑到保障城市和农村地区各类残疾人在就业和与社会结合方面对机会和待遇均等的需要,并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四项关于职业康复的某些提议,并经确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国际公约的形式,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日通过以下公约,引用时得称之为一九八三年(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 第七条主管当局应采取措施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就业和其他有关服务项目并对之进行评估,以便使残疾人获得和保持职业并得以提升;现有为一般工人的服务项目,只要可能并且合适,均应经必要调整后加以利用。第八条应采取措施促进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建立及发展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服务。

第九条各会员国应致力于保证提供培训和康复顾问以及负责残疾人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和就业的其他适当的合格工作人员。

2、国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五条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第二十条 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3、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在社区建立支持性、保护性的“手拉手”职业康复站,妥善安排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中、重度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康复劳动。”

4、研究的基本现状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分别于xx年6月13日在深圳市、xx年年6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研讨会”。针对残障学生开展的就业岗位培训和职业康复教育在全国各省的特殊教育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起来。平谷区特教中心做为北京市18个郊区县中的其中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自1976年开展聋人教育到xx年接纳智力障碍学生入学,成为一所集聋、弱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始终以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己任,但是随着听力障碍学生和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逐年减少,曾经有过的一些优势培训项目如:剪纸、工艺品制作、钩织、修理、理发等课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点,摆在了我们特教人的面前。

xx年年,我校重新调整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思路。在校内,以低年级的“玩中学”、“美工制作”为基础;中高年级开展独具特色的“绢花制作”。在校外,我们根据平谷不但是北京,乃至全国的“桃乡”这一便利条件;其独特的水系、土壤还让我们的蔬菜养殖业得到了发展。为此,我们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于2010年3月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基地,让我们的聋、弱高年级学生能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前接受较为系统的劳动教育和培训。另外,我们还于xx年年9月,与平谷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了平谷区第一家针对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劳动站,这所劳动站吸收了我校曾经毕业的但一直不能找到工作岗位且无一技之长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均在16周岁以上。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实习基地,有了我们不同的来自社会、学校的研究对象,才使得我们能够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对象-智力上有残缺的人们,他们作为社会上的一员,和我们一样渴望着自己幸福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有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权利,他们也有和我们一样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的期盼。享有和正常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唯有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进入21世纪,我们同样面临着紧张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无情的摆在这些需要人们扶持的特殊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可行的教育,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康复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使他们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是我们这些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因此,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1、丰富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思路,完善我们的特殊教育体系。2、有助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前的岗位培训。3、把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扩充到全社会的需要扶助的成年障碍人的培养和教育,走与社会相结合之路。4、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对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智力障碍者的生存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理论依据

(1)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对青年智力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训练的研究符合马列主义的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康复培训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指出了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xx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

(2)农村培智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是落实党的教育法规的一项主要内容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实践环节不被重视,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端”。“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进而进一步指明了,开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解决这一弊病的方法之一。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新的奋斗目标,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xx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在农村培智学校中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是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发展的新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生活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与体力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这些都说明,智力是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劳动教育对智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国的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年代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他认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因而提出了伟大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活动,才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阵地。

劳动教育与研学例1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小学有组织的教育科研工作(以下简称教科研)起始于1987年。经历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研究历程,教科研工作不断普及,并且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老师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1)教师撰写论文数、主持课题数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共有部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98项,市级课题1000项,部级课题填补了空白,省市级课题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98%、80%。全市数量达到10000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300余篇,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90%、82%。(2)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连云港市有10项成果获奖,在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连云港市有24项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名列江苏省前列。近五年来,在江苏省知名度最高的中小学青年教师“教海探航”、“师陶杯”论文评比中,连云港市的参赛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三名。此种现象被江苏省教科院的专家称之为“连云港现象”。

教科研,全称为教育科学研究。教科研成果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个人努力、团队互助、进修培训、专家指导所获得的关于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它包括获奖论文、、课题研究成果、著作等等。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师积极从事教科研工作,形成了“教科研热”,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特点一是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越来越高,二是教科研工作的实绩与教师的晋升和表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是由于教科研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经济学原理。

二、教科研工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

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看,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与从事教学工作一样,都可以创造价值。因此,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理应获得相应的报酬。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理论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经济学思想。他们主要的观点有:(1)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因素,教育具有间接的生产性质,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2)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3)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4)劳动创造价值,教育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学思想归结为一点,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力量。而劳动力创造财富的多少是与劳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例的[1]。

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而且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具有劳动的某种特殊性。这种劳动特殊性特别地表现为发现教育规律、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增加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这种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理应得到较高的劳动报酬和奖励。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的职称评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的评选,教育系统的人才招聘都注重了教科研成果所占的比重,就是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学的思想。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乃至形成“教科研热”,是正常的,是符合教育经济学的规律的。

三、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是教师自我教育的投资

从人力资本理论看,从事教科研工作的老师亦应该获取相应的收入,而且教科研成果越好,应该获取的收入就越多。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派别,它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解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第二,人口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投资的作用。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使蕴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第四,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的总量。第五,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2]。

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首先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学会教科研的方法,学会将教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另一方面,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育投资的过程。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需要很大一笔开销:如图书资料费、会务费、差旅费、通讯费、专家咨询费、网络查询费、招待费、教科研的时间花费等等。但是,这些费用是属于投资性质的。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它将转化为教师的多种技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并将获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较高的回报。实际情况是,凡是教科研工作做得好的老师在职称评审及评优、评先方面都获得很大的便利,他们比不做教科研或者少做教科研的人而言,晋升或评优的机会更多,时间更早,因而获得的薪水就会更多。这是符合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的。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可以提高生产率,能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所以,要大量地进行教育投资,扩张教育,这种观点对教育科研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育科研上的投资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许多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往往热心于重奖教科研成果、教科研积极分子,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运用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还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资本投资,要达到相同的效益,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较低,因此,全社会的人都会热衷于投资教育。现在,许多校长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就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体现。

四、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是教师能力的信号,包含了理念、方法、技巧等业务特征

从筛选理论看,教科研成果多的老师将有更多获取更高报酬的机会。筛选理论由迈克尔・史密斯在20世纪70年表的《筛选假设――就业的市场信号》一文为形成标志。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作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内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的。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受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就高,这是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同的地方;第二,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对一个寻找工作的人来说,教育程度是表示他的能力的信号,对雇主来说,是根据教育程度挑选工人。教育在这里只起一个筛选装置或教育信号作用,教育的经济效益就是教育筛选作用的结果[3]。

教师通过教科研工作获得高一级的职称、荣誉,便为他获得较高经济利益创造了条件。在这里,教科研成果成了教师能力和素质的信号。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包含了理念、方法、技巧等业务特征。比如,每年教育系统各种各样的评审工作需要评委,各种招标课题主持人的遴选,更高级别的荣誉的获得,工作职务的晋升等等都有“门槛”,教科研成果是这些老师跨入这些“门槛”的重要信号,成为被筛选的依据,从而,也就为自己获得较高的收入提供了便捷。“筛选”理论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而且,这种筛选的“信号”的效应越来越大,成了教师追求教科研成果的重要动力,也是“教科研热”的成因之一。

然而,在筛选论者看来,教育只是通过一纸文凭(教科研成果证书)反映个人的先天能力和受教育程度,对社会具有信息价值就可以了,不必耗费过度的资源,因而,主张一种消极的教育政策。显然,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教科研政策,就会呈现教科研奖励的“度”的特征,即,奖励的金额不是越多越好,应与成果的水准相一致。否则,过度的奖励不能形成可供筛选的信息,还可能将教科研工作引入误区。

筛选理论认为,只有本身的劳动生产率高的人才会热衷于投资教育,因为个人内在的劳动生产率与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所需付出的信号成本是负相关的关系,接受更多的教育必然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劳动生产率高的个体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的信号成本较低。对高劳动生产率的个体来讲,在合理工资的结构下,个人投资更高级别教育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就会作出进一步投资教育的理性选择。但对于低劳动生产率的个体而言,由于他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此,在对接受过同一教育级别的劳动者所付工资相同的条件下,其进一步投资教育的成本可能大于收益,从而其理性地选择不进一步对教育进行追加投资。按照这个观点,对于教科研工作而言,愈是教科研成绩好的人,愈希望奖励高;而对于教科研能力弱的人来说,则不希望教科研的奖励过高,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五、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对于教育与收入关系观点的差异

1.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在教育与收入的关系上的共同点

从教育与收入的关系看,二者都承认教育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教育对个人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既有社会效益,也是一种有着经济价值的投资活动。从这种意义上看,各级政府纷纷设立教科研成果奖项,各种职称评审、评先都有教科研成果的要求,教师积极地参加教科研活动,有着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效应。因此,出现的“教科研热”对于培养人才、对于知识发生、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自身的收入,都是有益处的。

2.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在教育与收入的关系上的不同点

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均不否认教育和收入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均承认较高的教育水平为个人带来较高的收入,但在对这种关系的解释方面不尽相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个人收入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们在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距。教育投资提高了个人的生产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如A所示进行描述。

A:教育投资――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收入(人力资本模型)。

对教科研而言,就变成了:

从事教科研――产生教科研成果――较高收入。

筛选理论对教育与收入关系的解释如B所示:

B:教育投资――较高的文凭――较高的收入(筛选假设模型)。

对教科研而言,就变成了:

从事教科研――较高级别的证书――较高的收入。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中间阶段。在人力资本模型中,中间阶段是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收入是对较高生产能力的报偿。筛选模型中,中间阶段仅仅是证书或者文凭。对于教科研而言,前者意味着教科研工作好,就一定能力强,收入也一定高;后者却未必。一位老师教科研成果多,必须要得到权威机关的认可,并且能够得到相应的证书(例如职称证书、荣誉证书),这样,就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提供了信号,为校长(雇主)提供了筛选的依据,否则,较难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针对不同的群体和情境,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都有解释的空间,又都有解释的限度。也可以借此解释这样的现象,即为什么获得教科研成绩差不多的老师,其获得的收入却相差较大。

六、基于“教科研热”的政策寻求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表明,中小学“教科研热”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既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也有提高收入的因素。但是,在教科研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教科研热”的出现,表明了教师学习、研究的热情,也包含了对教育高收入的追求,这些都应当给予保护。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小学而言,应将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来做,不能将教科研工作过分地夸大,防止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和影响。现实中,确有一些老师只顾抓教科研,忽略了教学工作,这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必须调控教科研的奖励政策和绩效考核政策,比如控制奖金的数量,使得教育教学实绩与教科研实绩所占的比重相适宜。

2.避免“虚假”信息干扰

毋庸讳言,在“教科研热”中,也出现了许多虚假的教科研成果,加之各种职称评审中的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的缘故,使得各种评审的结果(信号)失真。这就导致一些职称和荣誉的虚假。如果仅按照筛选理论进行收入分配的话,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甚至产生严重的腐败问题。

3.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科研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