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劳动教育内涵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3 14:45:49

劳动教育内涵

劳动教育内涵例1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劳动教育内涵例2

(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内涵例3

在对劳动精神内涵及劳动情怀培育的探讨中,与会代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见解:第一,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劳动与劳动精神。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问题,要从这个源头来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逻辑展开,是打开人类社会奥秘的一把锁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孙力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它决定了马克思对旧世界批判以及建构新世界观的基本点,即把资本对人的统治转变为自由的劳动。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审视和批判是从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揭示开始的,他对未来社会的阐释也与劳动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相联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二,劳动精神是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劳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认为,劳动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劳动预设为人的类本质,这种劳动过程伴随着精神性的审美活动。作为人的生活第一需要的劳动是在共同体精神的力量下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从事的劳动。第三,劳动情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追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向兵教授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根本途径,“劳动情怀”是建立在对劳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升华为价值观的、较为稳固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品德、劳动习惯等内容的总称,具有内化于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意义,强化大学生劳动情怀培育是一项重要任务。

二、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其创造性提升

劳模精神不是一个凝固的范畴,它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升华。与会代表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劳模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第一,劳模精神培育的现实条件与历史任务。田鹏颖教授认为,劳动是劳模精神的基本依托,异化劳动状态下无法产生劳模精神,只有劳动者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时才能形成劳模精神,即在扬弃了私有制异化劳动的公有制条件下才会形成劳模精神。延安大学郝琦教授认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劳模故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劳模文化是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任务。上海市委党校曾俊教授认为,培育劳模精神需要加强“使命感、责任感、进取意识、牺牲奉献精神、自律意识”等“人的软实力”教育。第二,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刘文教授认为,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其一是劳模精神的哲学内涵提升。应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力理论出发,探究劳模精神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内在机制,丰富新时期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其二是劳模精神的价值提升。应从劳模精神的政治导向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以及道德实践价值三个层面拓展其在新时期的时代价值内涵。其三是劳模精神的实践提升。应从国家荣誉制度与治国理政的实践视角探索研究劳模精神的现实指向。第三,在当代中国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孙力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对劳模精神的崇尚关联着人的解放,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劳模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首先,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矫正;其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的升华;再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工匠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的时代追求。郝琦教授认为,延安时期的劳模运动孕育了伟大的劳模精神,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改造力和影响力,劳模运动祛除了劳动人民心中“劳动下贱”的封建腐朽思想,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徐光寿教授认为,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其一,劳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榜样,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二,劳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其三,劳模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师范学院王彦玲教授认为,“铁人精神”是一种具体化的劳模精神,它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具有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永恒力量。

劳动教育内涵例4

一、高质量就业的由来

(一)高质量就业提出的背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我国教育体制需要加快变革的步伐。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首先变革办学体制,逐步形成多种办学形式共同发展的教育新格局。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也从这一年起吹响了“扩招”的号角。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而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因此,在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影响下,我国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倒挂现象,于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关乎民生的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012年的十提出“更高质量的就业”,2017年的提出“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至此,由民间研究的“大学生就业质量”变成政府和民间共同关注的话题。(二)高质量就业的演进。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质量通常受三个宏观因素制约:第一,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就业政策;第三,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两个主要阶段:计划经济阶段(1949~1992年)和市场经济阶段(1993年至今)。在计划经济阶段,高质量就业主要表现是从事“工作稳定、国有企业(或公办单位)”的体面工作,获得的主要依据在“文凭”;市场经济阶段,高质量就业的主要表现是获得“高薪酬”的“体面工作”,获得的主要依据开始从“文凭”转向“文凭+”。就业政策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直接因素,有研究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来的就业政策,结果发现我国就业政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在经济发展模式和就业政策一定的前提下,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毕竟大学生毕业数量影响着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迅猛,高校在校生逐年攀升。根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阶段(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截至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由于每个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同,所以各阶段高质量就业的表现和获得高质量工作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二、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一)高质量就业的概念。考虑与本文相关度的强弱,在兼顾信度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现有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的效度、影响力等。通过研读文献发现:在国外,从劳动领域界定就业质量的说法有美、德、英、法等国通用的“劳动生活质量”、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体面劳动”和欧盟(EU)的“工作质量”,I-LO(1998)在原“核心劳工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体面劳动,即“促进男女在自由、平等、安全和人格尊严条件下体面、生产性、可持续的工作机会”,该定义包含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但是并没有明确指向受过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劳动者;欧盟的“工作质量”就是在关注有薪就业的基础上更好的就业状态,它是一个相对、多维的概念。Schroeder、K.Fredric(2007)最早明确提出的“高质量就业”概念,即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意感的工作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工资的能力,高收入是却非唯一衡量标准。在国内,明确以高质量就业内涵为标题进行研究的有刘善堂等人的《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与提升策略》和张小诗等人的《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基本内涵》。刘善堂从政府与社会的宏观层面、高校的中观层面以及大学生的微观层面分别解读了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即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良好的就业能力以及“三高一低”就业标准;张小诗等人认为,高质量就业就是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大学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具有较高的个人满意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与社会人才需求一致;其他的多是探讨高质量就业提升策略的同时论及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如齐小萍(2009)、肖辉(2014)、路兵(2014)等。一般来说,衡量就业质量的高低,除了确定一个衡量标准外,更要寻找一个相对稳定、客观条件相当的参照物。否则,抛开这两点来谈高质量就业的内涵,难免有失偏颇。本文研究认为:关于高质量就业的参照物,选用同龄劳动力和同等劳动力,其中同龄劳动力就是同龄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青年,同等劳动力是同学历、同学校层次毕业生;关于高质量就业的衡量依据,根据现有文献,我们选用相对客观的高等教育对比收益率作为主要的评判依据,就是大学生在经过三年(四年或者更长)时间获得本专科学历后就业一段时期后(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德雷福斯模型的职业阶段划分理论,由于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等)劳动力存在工作适应期的时间差,我们选择期限为毕业后的第四年)获得的工作收益与同龄(等)劳动力工作收益的比值。因此,高质量就业指的是大学生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与同龄(等)劳动力相比高等教育收益率大于1且满意度较高的就业形式。关于满意度这个主观性较强的概念,下文将做界定和细化。(二)高质量就业的特征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除自愿性失业外的全员就业,一般用初次就业率高低衡量充分就业的程度,理论上讲,除自愿性失业或非抗拒突发性事件造成结构性失业外,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应该为100%才能视为充分就业。根据惯例,在计算初次就业率时,升学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也常被计入当年就业人数,核算结点为应届大学生毕业年份的8月31日。但是,三点事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的问题需要特别明确:第一,当年能够找到高于同龄劳动力社会平均工资(以下均简称社平工资)而选择待业的毕业生都视为自愿性失业人员,按就业人员计算初次就业率;第二,毕业当年选择升学的大学生,如果在获得更高学历后就业质量低于其获取第一学历时同学的,将扣除该生获得第一学历当年的初次就业率;第三,毕业年份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如果特定周期收益不高于该周期社平工资的,也将扣除该生毕业年份中的初次就业率。根据《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三年后未成功者放弃自主创业的达50%以上,因此特定周期以三年为限。2、动态性。高质量就业动态性就是指它并非是静止的问题,而是动态变化的。由于高等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大学生就业质量可能在隐性教育的推动下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明显提升,由于升学和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滞后性也会影响高质量就业变化。K.Fredric也认为“就业质量”具有阶梯性的双向流动性,在劳动力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影响下,高、低质量就业可以相互转移。因此,高质量就业具有动态性。3、高满意度。高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其所从事职业的满意度较高,它是高质量就业的本质特征。满意度本身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概念,根据现有涉及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研究的成果,我们将大学生满意度进行可衡量指标转化,这个可衡量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价值薪酬(单位劳动时间里取得的所有报酬)、泛专业对口率、发展空间、稳定性和工作环境等。

三、高质量就业的测评

(一)高质量就业的测评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同龄社会青年已经工作,而且经过3~4年的工作,他们已经适应其本职工作,而作为刚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仍然是一个职场小白,所以两者的待遇可能出现一些倒挂,所以我们研究后认为,应该向后推3年再来进行对比就业质量的高低。关于高质量就业的评判依据,据现有文献显示,国外学者多“用工作(生活)质量”和“体面”来衡量,国内学者多倾向用“满意度”来衡量,并且为了能够进行相对准确地测评,还设置了不少维度、指标。但是,这些测评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这些测评多是动态的。因此,在阅读和研究大量文献后,综合教育收益和高等教育投资理论,我们希望用高等教育对比收益率来作为研究高质量就业的主要依据。(二)高质量就业的测评维度。高质量就业的测评维度就是衡量就业质量高低的评价层面。国外对高质量就业的评价多是从某国(或地区)全部劳动者或者某特殊(常为弱势)群体等宏观角度来进行的,而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关注较少。在国内,有研究者从社会学视角提出高质量就业评价的10个方面,即人职匹配度、稳定性、报酬、劳动条件、晋升机会、社会保护、工作挑战、利益表达、决策空间和满意度等;有研究者从职业角度提出高质量就业评价的四个层面,即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和发展空间等;有研究者从评价要素的前提下提出就业质量的四个评价维度,即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等。国内的研究虽然有很多研究者关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但是在设置评价维度的时候并没有确定相对静止的参照物,而且很多研究高质量就业的评价维度有合并的成分。综上,我们以同龄(等)劳动力为参照系,从高等教育对比收益率角度出发,确定以价值薪酬、泛专业对口率、发展空间、稳定性和工作环境作为衡量高质量就业的测评维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廖心文.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试论毛泽东、邓小平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探索[J].党的文献,2008(06).

[2]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J].改革,2019(04).

[3]孟彬,钟新文,刘鸣禹.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3).

[4]史朝.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评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9(04).

[5]国福丽.国外劳动领域的质量探讨:就业质量的相关范畴[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6]国富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中国劳工,2009(10).

[7]刘善堂,成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与提升策略[J].大学生就业,2014(01).

劳动教育内涵例5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83-01

一、高职教育的内涵

高职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高职人才培养定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定位、高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等。正如2l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提出“人是发展的中心”。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内涵。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以人为本也是一种方法论,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是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类教育组织在组织生产、科研、教育、教学及行政等各项管理实践活动时,必须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依靠人、培育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并开拓人的创造精神与潜能。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注重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教师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动力,调动学生自己把自身的各种潜在能力都发挥出来,自觉地学习、自愿地实践。这就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工作的最主要内容,而且整个教育过程都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高职教育的功能

高职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高职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告知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同时高职教育的功能则更好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内涵。

(一)提高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

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综合素质的标杆,它涉及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等。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人口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极大地改善了人口质量,提高了人口的素质。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2008年达到顶峰。中国18~22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总数为12540 万人。社会对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依旧比较旺盛,同时国家也很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鼓励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有着把“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而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大大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培养高素质、智能型的劳动者才能实现由一般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的转化。高职教育的作用之一就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它的有效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教育部曾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集团办学”等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的内涵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跟上科技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工作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劳动者要不断更新职业技术和发展个人的职业技能、拓展自身的潜能空间。同时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加快和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验,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放低招生对象的入学门槛,面向社会更低层次群体开放办学。主动拓宽招生的潜在市场,将高职教育与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进行有机整合,加强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功能。

四、结束语

从上文可看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即“以学生为本”发展高职教育。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从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中获取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两个课堂的有机融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库、智囊团,而企业则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双方形成优势互补、良性循环地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理想状态。学生能够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内涵例6

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那么如何在小学劳技课堂中发掘和利用传统节日里的教育因素呢?节物的制作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一、在小学劳技课中进行节物制作的意义

1.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塑造节日形象

民众过节的行为载体是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而其物质载体则是各种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节物。节物即节日纪念物,是指在特定节日习俗活动中反复出现、寄寓着某种文化内涵、能代表节日传统和特色的物品。中国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一些特定的节物,如元宵节的灯彩、清明的风筝、端午节的布老虎、中秋节的兔儿爷等,而且这些节物大都是和孩子们有关的玩具,孩子们在节物的制作中逐渐在心中勾勒出我们的节日形象,更有利于节日文化的传播,让我们对节日感情的寄托能寄之以物。

2.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架起现代桥梁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农耕生活,脱离了农耕生活,节日所蕴涵的意义缺失,使得我们的孩子离传统节日越来越远。在劳技课上将传统节日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以手工活动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能让我们的节日更有生命力。

例如端午节有戴香包的习俗,在劳技课上指导学生缝香包,并将艾草等中草药装入其中,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起到了驱蚊虫的作用,还增加了孩子们对中草药的认识以及对端午节佩戴香包习俗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端午节以这样一个具有很强的节日感的小制作为桥梁,拉近了它与孩子们的距离,让孩子们更容易的融入到节日的气氛当中。

3.以传统节日节物的制作,承载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种综合的中华文化现象。无形的文化需要有形的媒介来展现,作为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节物无疑是最好的媒介。例如,在端午节编织长命缕时可以借助五色线绳学习中国五行的知识,在重阳茱萸囊的缝制中了解辟邪驱虫的知识等……每一个节物都在长期的习俗传承过程中凝聚了深厚的习俗意义和历史印迹,每一堂制作节物的劳技课,都会成为一堂全方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

二、在小学劳技课中进行节物制作的可行性

1.节物制作与劳技课程性质及特点的契合

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实践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项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由于节物本身的文化内涵具备了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以蕴含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节物制作为项目,承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正是符合了以上要求。

2.节物制作与劳技课程目标及内容的契合

小学劳技课的开设是在3~6年级,内容包括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等方面。节物以其材料及形式的多样性,涉及到小学劳技课程中技术和家政等多方面的内容,如端午的香囊和重阳节的茱萸囊的缝制让学生学习了手缝的技术;端午节网袋和长命缕的制作让学生学习了编织的技术;春节的剪纸、元宵节灯彩的扎制与清明节风筝的制作、七夕的摩罗与中秋节兔儿爷的泥塑,分别要求学生对纸质材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泥质材料等不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从这些方面来说,节物的制作是符合小学劳技课程目标及内容的。

三、在小学劳技课上进行节物制作的实施要点

1.以节物的内涵为线索,进行多方位研究

节物是特定节日习俗整体的组成部分,是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例如端午节的长命缕,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条绳索系于臂。用哪五种颜色?为什么用这五色就可以辟邪?这就要让学生先要了解到中国的五行观念了。因此,要在节物的制作之初,对节物所涉及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发挥节物本身特征,寓教于乐,从而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节日。

2.以节物的特征为导向,赏析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美更多的是具有功利性这一特征。而节物这一应节而生的产物更是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例如春节的窗花,直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因此作品主题多为寓意吉祥的图样。节物的制作走进小学劳技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

3.以节物的作品为核心,分享节日快乐

从节日活动来说,元宵的花灯、清明节的风筝等等,这些节物均是节日习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件,节日习俗活动往往围绕着这些节物展开。劳技课完成的节物作品后,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实践活动的作业,将自己的作品在节日来临时展示、利用起来,参与到节日的活动中去。

劳动教育内涵例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130-0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他融合了我国古代儒学思想、近代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西方实用主义等思想精髓,创办了晓庄学校、育才学校等多所学校。陶行知一生坚忍不拔的从事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他的教育理念涵盖面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普及教育、平民教育、幼儿教育、德育教育等等。本文主要从德育教育方面探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对当代德育教育的创新和改革的启发作用。陶行知在其教学生涯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1]道德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精髓,创立了生活德育理论。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中,生活德育理论形成了完备的德育理论体系,形成了主要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的内涵。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我们要克服当代德育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困境,比如德育教育的被动化、德育教育中知行脱节、德育教育空洞化、德育教育形式化等问题。在德育观念不断创新的今天,陶行知的德育教育思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相反先生的德育教育的理念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现代教育实践改革,促使德育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不在是学习空洞的德育理论,要使学校德育教育能够转化为学生的行为模式,让德育教育更加生活化和平民化,真正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品质的人才。

一、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目标

陶行知德育教育的理论目标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1943年,陶行知在《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纪念》贺词中写到:“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这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思想就是陶行知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从他的教育思想理念中可以看出,“真人”内涵具体包含:首先是做一个追求真理的人。追求真理是陶行知的人生目标,也是他道德教育的目标,只有不断最求真理才能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对大众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必须受道德良知的约束,“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2]但是我们所追求的真理是行动的真理,他把离开行动的真理形象的比喻为交际花手上的金刚钻戒那样只能当装饰,没有实际用处。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要培养的是在实践中、在行动中追求真理的人。其次是学做“人中人”。陶行知主张学生要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在他看来,“人上人”是指那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人下人”是指那些深受压迫剥削而不知不觉,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的劳苦大众。“人中人”就是指深入人民群众,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人民谋福利的人。陶行知是人民的教育家,他始终坚持教育要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指出:“育才学校不是培养人上人,我们的孩子们都是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到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为老百姓谋福利”。他的这一理念真正反映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方法。陶行知认为,“他们都受着国家民族的培养,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贡献给国家民族,为整个国家谋幸福。他们是在世界中呼吸,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帮助改造世界,为整个人类谋利益。”[3]他自己就是道德行为的典范,他自己脱下西装,换上草鞋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最后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劳力上劳心的人。在他的教学实践中,他非常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并且还要学以致用,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广泛相结合。创新性人才和劳力者劳心是相辅相成的,“在劳力者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征服天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1]。在劳力上劳心之人能“改造世界,叫世界变色”。

二、陶行知德育教育的内容

1.劳动教育。陶行知十分赞同那种“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的自立自强的人,认为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并告诫学生不要学那种“好事怕用手,个子那么大,拿不动扫帚,整天逛趟子,一双手儿摆在袖里走”的没有出息的人。他主张教学要教学生热爱劳动,手脑并重,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精神,磨练学生的顽强意志。随着应试教育的出现,劳动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基本形式化了,学校家庭已经把学生的大量精力放在如何应对考试中去了,这就造成了很对学生乃至大学生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教育机制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与社会需要脱节。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回归到素质德育中来。

2.爱的教育。陶行知的爱的教育包含五个层次――自爱、爱生、爱民、爱国、爱天下。自爱是陶行知爱的教育的起点。他说:“已且不自爱,遑论乎推己而爱人?”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养成受教育者的自爱之心。爱学生也是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首先要爱学生。他特别赞扬武训“为了苦孩,甘当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的兴学精神。爱民教育是爱生思想的拓展。陶行知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在教育思想上的推陈出新,更重要在于他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爱民思想。爱国主义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没有独立的生命,它是以民族的生命为生命”,陶行知提出教育要教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和自己的人民。爱国主义在不同的阶段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当国家和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教育就应该教学生去拯救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要唤醒大众的民族意识,团结起来救中国。在抗战期间,他创办的育才学校结合抗战救国的宣传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们有组织的走出学校,走进劳苦大众,向行人、苦力、挑夫等学习,体验生活实践,在把创作的知识成果撒向社会,唤醒大众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陶行知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具体和现实的。爱国主义是先生教育的基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人怀感恩之心。祖国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根脉,作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爱祖国是每个人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爱满天下”以博爱精神为立足点,以人民大众作为博爱的对象,在他一生的教学生涯中充分体现了他为全天下人民谋幸福的道德情怀,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走”是他一生的写照。在陶行知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爱奉献给民族的解放、人类的自由、人民的幸福,这才是“爱满天下”的真谛。陶行知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与国家、民族、人类未来相连,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3.集体主义教育。陶行知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他的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他把学校这个小集体和整个民族的大集体向结合来教育和启发学生。他认为:“我们的小集体要成了这个大集体的单位才不孤立、才有效力、才有意义。与这个大集体配合起来,然后我们共同立法、共同遵守、共同实行、才不致成为乌托邦的幻想。”[4]而且他指出了集体生活的规则,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与整个世界的沟通”,“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看重个性”[5]。

4.美育感化教育。艺术教育是陶冶人格,塑造美好心灵非常重要的途径。陶行知主张用美的艺术塑造人,让教育成为美化人生的艺术。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陶行知非常重视艺术教育。他在晓庄师范不仅开设了美育课,而且还广泛开展了学校及社会的美育活动。在育才学校专门开设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等兴趣组。陶行知认为“办事音乐化”、“办事美术化”也是学生应受的一项教育,善于利用音乐、美术来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并要求学生用美术来为人民大众服务。教师的生活就是艺术的生活,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艺术”已超越了狭义的艺术本身,教育的艺术化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更有生机和活力。教育追求真、善、美的交融与统一,是许多现代教育家的梦想,这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精神,把求真、致善、求美作为教育的灵魂。

21世纪是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也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了道德教育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学生道德教育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学校德育收效甚微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针对这一现实,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段时期发展的经验教训时,对中国道德教育软弱无力,低效运行的状况是我国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我们教育体制的德育教育的低效具体表现在:德育目标虚空,与学生的道德生活相脱离;德育内容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性;德育教育方法普遍采用灌输法,方法单一。目前这种德育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大变革带来的复杂的社会道德环境。我们在此讨论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对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在教学上开创了一个时代。陶行知的德育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间的逻辑构成和理论内涵在德育观念不段创新的今天,始终是一盏明灯,照耀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他的生活德育使德育教育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爱的教育,让德育受教者沐浴爱的阳光,有一颗感恩的心;美的教育,让德育教育手段形式多样化,发挥德育教育的艺术化;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于中国教育的精神,这种精神感化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陶行知孜孜以求的是教育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圆融境界。这样的教育理念蕴涵了教育的创造魅力。

参考文献

[1][2]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劳动教育内涵例8

作者简介摘要:李继坤(1963-),男,广东潮洲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从事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普通教育而言的。传统普通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是知识本位、学科导向,按照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来系统设计各个层次的教育内容,而忽视行业、职业等社会需求,忽视各类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①而职业教育则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职业教育领域中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

首先什么是“职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的总和。

再说“教育”的含义。由顾名远主编的《教育大辞曲》中对教育的解释,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他首先明确了教育属于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次,规范了这种社会活动是通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来完成的;然后,他把教育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摘要: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意识、内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等级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人类社会共始终。

有关“职业教育”的概念,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连名称都有多种不同的叫法。

在我国各种叫法中,影响最大、正规化程度最高的有两种,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前者是1985年《中共中心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后者是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定的,而后者最终成为我国有关这种教育类型的法定名称。但是前者仍然在许多领域继续发生重大影响,如摘要:我国大陆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现在均称为“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有两家级别很高、影响很大的职教杂志,一家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一家叫“职业技术教育”。

其实,我国最后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职业教育”的名称是一个历史悠久、包容性很强、非常严谨准确的名称。它发端于“五四”运动前夕我国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历经近80年的发展历程,到1996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被确定下来。它包括了“技术教育”的全部内涵摘要:在传统的职业体系中,有些职业(如技术员、技术工人等)本来就有明显的技术性,其职业教育相应地也具有明显的技术内涵。不过,这些职业岗位多属于第一、第二产业领域,属于“大理科”范畴。而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职业的发展、进化和职业技术的扩展、延伸,传统的无技术或非技术职业正日益减少,具有技术性的社会职业日益增多,而其领域又大大超出了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范围,许多是属于第三产业领域的(如管理性职业、服务性职业),属于“大文科”范畴。②相应地,其职业教育自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只是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狭义的“技术”概念之中而已。可以预言,随着职业和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将普遍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而简单的生产劳动教育将不再能代表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这种教育的名称应当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定为“职业教育”,以维护法律的严厉性,不应该再有什么非议。“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名称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职业教育的完整内涵,应该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越来越普遍采用这个广义的词语,共意义在于摘要: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了技术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另一方面强调了从抽象理论到实践过程的“教育和练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基本已经达成共识摘要: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一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新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二是即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三是职教法中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练习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练习是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③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向。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所要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创业教育必然离不开创新,必然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这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特性。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近年来非凡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开发符合职教特征的创业课程。以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为例,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探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一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职业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向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据探究表明,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的知识可用15年,高等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则只能用5年。所以,加强职业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基础之上构建一个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已成为新世纪教育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全面的终身化职教体系的重要性。形成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曾经召开的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座谈会上也曾提到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并提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四项保障办法,为人才的终身制培养提供了保障。

职业教育它具有双重属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它既相同又相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对它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得到更明确的熟悉。前者是一种“依靠性强”和“变化周期短”、和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种具有相对独立性、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睛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④

参考文献摘要:

①张震中、职业教育体系探究导论[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和教育.

劳动教育内涵例9

作者简介:李继坤(1963-) ,男,广东潮洲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从事高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普通教育而言的。传统普通教育体系的本质特点是知识本位、学科导向,按照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来系统设计各个层次的教育内容,而忽视行业、职业等社会需求,忽视各类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① 而职业教育则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职业教育领域中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

首先什么是“职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的总和。

再说“教育”的含义。由顾名远主编的《教育大辞曲》中对教育的解释,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他首先明确了教育属于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次,规范了这种社会活动是通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来完成的;然后,他把教育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意识、内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等级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连名称都有多种不同的叫法。

在我国各种叫法中,影响最大、正规化程度最高的有两种,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前者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后者是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定的,而后者最终成为我国关于这种教育类型的法定名称。但是前者仍然在许多领域继续发生重大影响,如:我国大陆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现在均称为“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有两家级别很高、影响很大的职教杂志,一家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一家叫“职业技术教育”。

其实,我国最后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职业教育”的名称是一个历史悠久、包容性很强、非常严谨准确的名称。它发端于“五四”运动前夕我国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历经近80年的发展历程,到1996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被确定下来。它包括了“技术教育”的全部内涵:在传统的职业体系中,有些职业(如技术员、技术工人等)本来就有明显的技术性,其职业教育相应地也具有明显的技术内涵。不过,这些职业岗位多属于第一、第二产业领域,属于“大理科”范畴。而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职业的发展、进化和职业技术的扩展、延伸,传统的无技术或非技术职业正日益减少,具有技术性的社会职业日益增多,而其领域又大大超出了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范围,许多是属于第三产业领域的(如管理性职业、服务性职业),属于“大文科”范畴。② 相应地,其职业教育自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只是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狭义的“技术”概念之中而已。可以预言,随着职业和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将普遍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而简单的生产劳动教育将不再能代表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这种教育的名称应当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定为“职业教育”,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不应该再有什么非议。“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名称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职业教育的完整内涵,应该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越来越普遍采用这个广义的词语,共意义在于: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了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了从抽象理论到实践过程的“教育与训练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基本已经达成共识: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一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二是即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三是职教法中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③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所要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创业教育必然离不开创新,必然具有探索性与开创性,这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特性。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近年来特别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开发符合职教特点的创业课程。以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为例,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一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职业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据研究表明,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的知识可用15年,高等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则只能用5年。所以,加强职业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基础之上构建一个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已成为新世纪教育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全面的终身化职教体系的重要性。形成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曾经召开的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座谈会上也曾提到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并提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四项保障措施,为人才的终身制培养提供了保障。

职业教育它具有双重属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它既相同又相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对它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得到更明确的认识。前者是一种“依赖性强”和“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种具有相对独立性、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睛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④

参考文献

①张震中、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导论[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与教育.

劳动教育内涵例10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72-02

1 活动课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学科德育特点

活动课,是指在学科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通过各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具体实践活动。活动课,是当前关于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及培养和提高未来国家建设劳动者素质的需要,更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和深化学校德育内涵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活动课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增长知识,强化能力,发挥特长,发展个性,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与课堂教学相比较,其在课堂之外发挥着课堂教学所难以实现的效应。活动课的培养目标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探索意识,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等能力。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灵活多样的活动课,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参与性,对拓展德育渠道,深化德育内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历史的本身,就是接受德育的过程。历史学科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大处着眼,其德育因素涉及国情教育、民族情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等内涵;从小处来看,其德育内容更加丰富细致,如个人修养、文明礼貌、行为方式等,都能够在历史学习和活动中找到诸多的切入点,可谓处处是教育。

2 在历史活动课中探索德育的新内涵

为了更加有效地拓展历史课的德育途径,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积极探索许多课堂以外的活动课模式和方法。其中“历史剧社”的创设,将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能力,有的放矢地实现德育目标,在深化德育新内涵的探索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2.1 制订有效方案

历史剧社作为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必须结合历史必修课的德育目标,在材料选择、排练彩排、演出活动和阶段总结等各个环节中,精心设计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活动方案。在具体方案设定时,要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在社员的选择和培训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活动主体作用,使德育工作渐入佳境。

2.2 精炼德育内容

历史学科内容非常丰富,集体研究,精心提炼,在选材上充分兼顾到各个德育点,从养成教育、人格教育、文化传统等各个侧面设计内容和活动方案,将德育的诸多要素逐层分解,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国、爱党、民族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文明礼仪、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健康人格等,都可以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人物或事件中找到切入点。

几年来,陆续创编20多个历史剧,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选材广泛,针对性强,结合学生兴趣点,德育点突出,能力培养要素突出。这些作品在阶段总结表演中,其良好的德育功效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并最终成为德育的受益者,剧社也日益成熟。

3 内化德育目标

在剧社的排练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从材料的收集整理、排练彩排到最后的演出,每个环节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主人翁意识,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1 选材

放手发动群众,让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剧本的创编者和改编者。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更可贵的是,很多社员积极阅读中外名著,自己动手改编创作,最终形成一个个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深刻德育内涵的优秀剧本。有的教师还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手段,走出网络误区,既开拓了视野,又使德育目标更加生动具体化。

3.2 排练

在排练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言传身教,加强团体协作、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大家共同探讨,认真讨论和揣摩角色。戏份多的学生克服困难熟背台词,而戏份少的学生哪怕只有一句台词,也一丝不苟地对待。

在《红岩》剧组,有一名男学生扮演伙夫,他在全局没有一句台词,而且扮相肮脏,但他在每次的排练中都认真候场,并不辞辛苦地为其他演员周到服务,比如装卸道具、拉幕、切换场景、帮助其他演员更换衣服、为同学买盒饭等。他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所有演员,大家更加努力排练,剧组上下呈现出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良好气氛。强大的凝聚力使得每一次汇报演出都获得极大成功。

3.3 彩排

筹备演出是最艰苦的过程。剧社不向学校要一分钱,所有的道具和服装都由社员自己动手制作,群策群力,用最低廉的成本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学前专业的学生用包装礼物用的废旧彩纸和树枝制作皇冠和头饰,用窗帘和被单制作龙袍和灰姑娘的纱裙,用废纸盒制作水桶、昭君用的铜镜,用碎纸屑制作漫天飘舞的塞外飞雪,用毛线头制作屈原的长髯,等等,才思敏捷,创意无限。他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在劳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社员在实践中体会劳动和创造的快乐,体会到节俭的人生道理,很多社员由此改变了以前的诸多不良习惯,养成勤俭耐劳的优秀品质,德育内涵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3.4 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