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1 16:56:55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1

1.管理不当,运行艰难:在调查的301所小学中,竟有30所小学根本无人任教劳动课,占调查学校的10%,即使有人担任,但大多数为兼职,占调查学校的71.4%;学校对任课教师及劳动课的检查指导几乎是空白,竟有84.4%的学校根本不问津此事;劳动所需的器材及劳动基地问题比较严重,有54.8%的学校不齐全,6.3%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器材,没有劳动基地;劳动课的实施也明显存在问题,有61.1%的学校课表上安排但根本不上课,不是被考试或其它学科取代,就是被自习所侵占,更有5.3%的学校根本不安排劳动课。

2.实施简单,枯燥无味:调查表明,小学劳动课的实施较简单,无论是兼课教师还是专职教师对备课普遍不重视,其中偶尔备课的占16.3%,根本不备课的为78.7%。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对教材内容不了解,传授知识只是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无从谈起,使劳动课枯燥无味,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用扫清洁区、擦门窗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取代劳动课的现象占调查学校的77.5%。3.总结检查,无人问津:调查表明,学校对劳动课的考查考试及对教师本人的考核几乎是空白,绝大多数学校从不关心学生对劳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考查考试。劳动竞赛的组织、安排轻描淡写,偶尔进行,这一现象占调查学校的53%,有40%的学校根本不组织任何形式的竞赛。学校对劳动教师的考核更是无从谈起,无人问津,听之任之,使得这些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例行公事”,得过且过。

二、小学劳动课现状形成的原因。

造成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对劳动课的认识不够。目前有些学校还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上下功夫,认为劳动课是花架子,多此一举,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对劳动课没有一定的计划、实施制度,对劳动课全部放手,任其发展,将其看成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内容。

3.劳动教师素质偏低,且学校对他们也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他们积极性不高,情绪低落,只是“例行公事”。

4.学校对劳动课缺少必要的要求、检查与考核,从而导致劳动课可上可不上。

5.学校教育经费短缺,在劳动工具、器材、场地等方面无法提供必备的条件。

三、改善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劳动课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学校领导、教师一定要认清小学开设劳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开设劳动课是培养新一代建设人才和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提高上好劳动课的自觉性。

2.加强管理。学校应制订必要的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措施,加强对劳动课的指导和检查,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杜绝“侵占”劳动课时的现象,定期举行公开课,听取有关汇报,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2

1、抓好安全教育 1.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而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劳务工的安全教育由企业买单,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1)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①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②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3)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4)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2、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3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在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重申了劳动教育的意义,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点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从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对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品质培养等的教育;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对生产技术劳动的教育、对社会公益劳动的教育以及对生活服务劳动的教育;从地位上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认识层次还停留在“体力教育”“劳动改造教育”这些陈旧的观念上面,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被广泛运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财富、追求享乐的人越来越多,享乐主义、丧文化横行,人们对于劳动越来越不重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召唤劳动教育的回归。

2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实施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后续劳动力的质量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务院在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2.1学校层面

在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较差,学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劳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例如,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外包给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打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动教育的实施环境。学校管理层对于劳动教育的不重视是劳动教育无法开展,或者实施低效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劳动教育的内涵概念模糊、定位不准确、体系不完善等一些顶层设计上的缺陷,让学校领导对于劳动教育畏手畏脚。这给劳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

2.2教师层面

首先,中职教师对于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较浅,不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没有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再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极少注重对优秀劳动精神的传播,劳动教育的意识淡漠,在对学生劳动情感和劳动品质的培养方面比较欠缺。

2.3学生层面

作为中职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中职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第一,劳动意识淡薄,对于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劳动又苦又累,怕丢面子,没有认识劳动对自我身心发展的帮助。第二,缺乏劳动积极性。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疏于对自我的管理,在面对劳动机会时,往往不能够积极应对。第三,不珍惜劳动成果。一些学生的责任心不强,没有考虑到公共环境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关系,随意地破坏环境,不尊重劳动成果。

3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要采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尽管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上存在着种种不足和问题,但是通过我们对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综合和分析,对劳动教育实施规律的辩证把握,不难发现,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3.1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

专业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面向市场、面向就业,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面向就业,具有“职业性”。因此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与毕业后所选的职业具有较大相关性,而劳动教育可以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用以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劳动教育的开展既能够促进专业教育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带动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3.2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阵地,一直是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工作的正常运作中,像敬业爱岗、精益创新这些职业精神经常被提到。而作为劳动教育重要内容的一部分,劳动品质、劳动情感的培养与中职学校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高度耦合性。这也是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优势。

3.3课程设置与劳动教育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不同,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语数外等公共基础课的同时,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都给劳动教育地开展提供了便利。二是在中职学校会有实操实训课,岗位制、车间化的课堂教学形式给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施环境。

4在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几点建议

4.1做好劳动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定位

在劳动教育实施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好劳动教育的定位。劳动教育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我们怎么来开展实施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中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等特征来制订合理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案,或是研究并开发独立的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或是依附专业教育开展,探求两者融合的效果最大化。

4.2劳动教育与课程实施相结合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4

一、引言

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其平均质量的乘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的当今时代,对人力资源的定义一样强调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因此探讨一个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分析阻碍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因素,关键在于研究该地区的内外部环境与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因此本课题既要考虑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也要考虑它的质量。以下主要从这两方面展开探讨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为重庆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研究资料。

二、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现状

(一)重庆农村人口数量大

根据重庆市2011年统计年鉴可以得到重庆市2009和2010年的常住人口分别为3275.61万人和3303.45万人,而其中农村口分别是2326.92万人和2196.45万人,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达到了71.04%、66.49%。重庆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比重最大,就2010年的比例为66.49%,而仅次于重庆的天津直辖市,农村人口占其总人口数的比重仅仅是36.14%,北京和上海的这一比重最小仅在10%左右,而重庆农村人口比例比全国平均农村人口比例36.86%还高出将近3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重庆市的人口城镇化率在四大直辖市中是最低的,高于全国农村人口比例的平均水平,突出了重庆面临的农村人口基数大的现状。

(二)重庆农村人口转移就业数量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村人口走出农村向其他产业谋求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村人口中的青壮年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以及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普遍选择外出工作,由此造成的就是现存农村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且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和技术水平较低。

三、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重庆农村高等专业教育水平偏低

在对2010年的重庆市各类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接受农业专业教育学生数量的数据调查分析如下,其中,重庆市在校的高等院校学生总人数为565868人,而就读于农学的学生人数为9540人,所占的比例是1.69%;而2010年全国的高等院校在校生的总人数为1482680人,其中就读于农学专业的学生人数是43033人,所占的比例是2.90%。据此可知,重庆市接受农业高等专业教育人才的普及率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这个缺陷在亟需农业专业人才的重庆地区显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这是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重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缺乏

重庆市作为一个典型的高海拔的多山多石的喀斯特地貌型山区,造成地理位置优势出现级差化,其中,平地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给教育事业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建设条件,而高山地区由于所处的不利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一边倒,教育事业发展一旁倾的分布状况。根据2010年重庆各区县教育和文化机构数量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从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查证到一小时经济圈第一产业的就业率为44.0%,渝东北翼为56.8%,而渝东南翼的为70.0%。而从以上数据对比分析看出渝东南翼作为农业的主要发展地区所占的教育资源相对于其他的地区还是较低,存在着教育资源地区分配不均衡的明显事实。教育资源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基础,资源分布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水平亟需提高的农村人口分布地区受限于教育资源的缺乏则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成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科学文化水平影响重庆农村人口就业转移

农村人口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已成普遍现状,而劳动力丰富的农村地区人口由于在农村发展的局限性只能选择转移就业,寻找在其他行业的发展机会。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造成外出就业的农村人口选择的就业面较窄,特别是在对科学文化水平要求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率较低。根据可查询数据知2009年重庆就业人口有1668.83万,其中,有950.95万农村人口,而就业于第一产业的有666.61万,第二产业有100.19万,第三产业有184.15万。但随着教育资金的逐年增加,重庆市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口受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农村人口就业于对科学文化水平要求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则不断地上升。由此可知,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对选择转移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农村人口转移就业产业的人数对比,进一步看出科学文化水平对农村人口选择就业的影响。

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水平

1.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范围太窄这一弱点得到了缓解,农民的基础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当前农村的基础教育还具有一定的薄弱性,比如教育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教育的基础设施落后,教师的知识水平有限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教育发展存在滞后性,从而影响学生接受先进知识的进度。因此,促进农村教学水平提高,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已成必然,而这个过程需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实现目标。

投入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第一,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完善教学设施。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持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而完善先进的教学设施又可以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学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强化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力量差距。

2.完善升学考试制度提高农村学生的升学率

根据2010年重庆市统计局的调查数据分析,重庆市劳动力中城乡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数据分析如图1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市城镇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集中在初中以上,而乡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大部分集中在初中及小学以下。从中可以了解到乡村劳动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甚至在高中这一文化阶段城镇是乡村的5倍。总体对比是,城镇劳动力文化水平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比例是33.3%,而乡村的这个比例仅仅只有4.1%,数据的比较凸显出乡村人口在文化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弱点。

(二)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

1.统筹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实行城镇和乡村的就业统筹,维持地区较低的失业率,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执行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充分考虑就地转移的需要,对内转移就业要不断拓宽当地的转移空间。首先,在农村劳动力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将剩余劳动力往当地县城和各个乡镇工业园区转移。转移的方式可以是政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于当地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以个体或者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强化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扶持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副业产业诞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当地的第二产业转移。其次,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在外地事业有成者回家创业。一方面,为当地劳动力市场提供更丰富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出劳动者对外地城市就业的冲击,同时,回流的优质人力资源又可以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规模。

2.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服务中心

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劳动力一直处于自由转移的模式,这种模式增加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合法权益保障难、收入低以及医疗保险落实难等弊端,缺乏一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有效监管的管理服务机构,因此在农村设立劳动力转移管理服务中心将会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收集整理劳动力市场的劳务需求信息,并向外公布就业岗位的信息要求。其次,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指明就业于不同行业应进行的相应技术培训。再次,记录劳动力转移的相关信息,以规划和监测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再次,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用工合法权益保障服务,如提醒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签订劳务用工合同,购买五险一金等规范性的必备保险金,提供劳务纠纷处理等权益保障服务。最后,为农民工提供综合服务,可以根据以往收集的个人就业信息帮助农民工分析个人适合从事的行业,以减少个人的就业盲目性。

五、结论

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在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上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和采取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则是推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5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6

    贫困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关心、保护并为贫困群体创造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之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作为浙江省原来的8个贫困县之一的武义县,自1994年以来进行了以城市化为载体的下山脱贫的成功实践,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世世代代蜗居深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山民”实现了变“市民”的全方位历史跨越,为“山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与山外世界平等的平台,同时,也加快了“山民”向现代人转变的进程,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人了活力,被受此实惠的“山民”称为“挖穷根”的“德政工程”。然而,下山脱贫仅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模式,各地政府可因地制宜选择转移模式,帮助山民尽快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创设贫困山区劳动力培训的机制架构,提高山民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下得来、留得住、富得起,从“山民”变“市民”后能真正地融人现代文明。本文通过对浙中山区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浙中山区贫困人口现状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东临台州,西连衙州,北靠杭州、绍兴,南接丽水,面积1091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l0. 7%。浙中地区一般是指金华市所辖的九个县市(区),即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姿城区、金东区,人口447. 94万。金华市属于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全境的东、南、北三面是山区,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由于历史原因,金华市下属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其中既有名列全国百强县的义乌、永康、东阳,又有贫困县武义、磐安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浙中地区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山民的生存状态堪优,表现为“七难”:一是“行路难”,山民进出得翻山越岭,20%的山民连县城都不曾到过;二是“用水难”,由于没有水利设施,遇到干旱,山民、家畜及农作物就会缺水;三是“求学难”,由于村子小,不可能办学校,因为经济拮据和交通不便,致使外出求学极为困难;四是“求医难”,山民缺医少药情况十分严重,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由于没有医疗保障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五是“婚嫁难”,特别是男子娶妻难;六是“邮电通讯难”、“接收广播、电视难”,造成山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七是“生活难”,收人水平严重偏低,据调查,2003年贫困山区山民的年人均收人仅为401元,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2005年中央的1号文件都是以“给农民减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鼓励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的。各地政府加大了扶贫的力度,给山区进行“输血”,如下拨扶贫款、修公路、建希望小学、送慰问金、慰问品等。但一方面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贫困现象更为突出,国家的财力极为有限,扶贫款项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间题。另一方面,有些山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如磐安县因山洪爆发引发泥石流造成山区公路屡修屡坏,损失严重。下山脱贫,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我们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劳动力转移的合理途径。

二、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特点

本文选取了金华市姿城区为研究个案,对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深人调查。据统计到2003年底,婆城区14个山区乡镇总人口为295759人,其中实有农村劳动力为174380人,占总人口的58. 96%。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有90100人,占农村实际劳动力的51. 67% ,占总人口数的30. 46%。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以就近转移为主。在本乡镇范围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为36898人,占转移人员总数的40. 95 %;转移到本区其他乡镇街道的劳动力为34285人,占38. 08% ;转移到本省其他县市的有13850人,占15. 37%;转移到省外的有5067人,占5. 62%。从转移区域看,省内转移和省外转移的人数比约为20:1。由此可见,婆城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在本省范围内转移,转移到外省的人数比较少。

    2.以雇员打工为主。从转移的行业看,以向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转移为主。根据对14个农村乡镇劳动力离开本乡镇从事行业状况统计:转移到工业的人数为14596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7.4%;转移到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人数为1210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2.8 %;转移到其它社会服务业的人数为1281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4.1 %。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雇员,而个私业主和“白领”占的比例很少。

    3.以自发盲目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为主。据调查,2003年姿城区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进行转移的仅占8.6%,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4、以兼业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有明显的兼业性,那些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就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如今年外出打工,而明年可能不外出打工。

    综上所述,山区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自发、盲目、分散、不稳定等特点,制约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力的素质偏低。

三、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调查与分析

    (一)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状况调查

    1.文化素质偏低。据抽样调查统计,在磐安县全部农村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 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 9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4. 83%,甚至有14. 17%的从业人员为文盲和半文盲。

    2.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几百年来一直蜗居在崇山峻岭中,与外界极度稀少的信息沟通造成了山民小农意识和封建思想严重,市场观念、开拓创新意识淡薄,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山民不愿意也无法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甚至甘于困守山上接受一点外面的接济。劳动力转移的主动性不强,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在于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磐安县统计,外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为2. 6万人,占3. 4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76. 5;在县内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上的大约1. 5万人,两项合计4. 1万人,占到了全县初中及以上农村劳动力的70%以上,也就是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已率先实现了就业非农化。从异地转移的情况看,有一个显著特征:文化程度越高,转移范围的半径越大,没有文化的农民,大多流转范围局限于本县。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过大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和向农村工业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成因剖析

    1.教育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来,金华市对教育投人的总量都在逐年增加,但全市教育投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2%,只能满足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真正用于教育科研、教学设施投人的微乎其微。山区的教育投入经费严重短缺,我们在调查中痛心地看到有许多山区孩子还在危房里上课甚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山区乡镇的一些骨干教师纷纷想方设法调往平原乡镇、城区或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如边远山区塔石乡近五年调往外地的教师达21名,而本乡只能聘请代课教师补缺,因此要提高山区乡镇的教育质量比较困难。

    3.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过分强调学科分类和体系,与现阶段农村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相脱节。教学流于形式,不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职业学校定位不清晰,缺乏办学特色。另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4.对实用技术的培训不够重视。许多乡镇领导对农村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具体的培训计划,没有足够的办学经费,没有健全的教学设施,没有单独的培训场所,培训学校形同虚设。一些农民种、养殖规模比较大的乡镇,偶尔也会举办几期实用技术培训,但重理论轻实践,农民只能学到一些肤浅的书面知识和技术,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至于那些外出人员较多、劳动力转移比例较高的乡镇,往往缺少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对劳动力转移放任不管,任其自发进行。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对策措施

    (一)教育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孟要作用

    1.有利于增加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据调查,2002年姿城区14个乡镇农民子女初中升人高中的升学率为76. 5%。这种低升学率导致一批年轻的农村人口过早的进入劳动力队伍。将乡镇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人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1一2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可以提高其素质和劳动技能,使其成为劳动力市场有效供给,并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

    2.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盲目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流动,增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选择职业和岗位的盲目性。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具体建议

    1.强化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和管理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70%的规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实行多渠道办学。

    一要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体制q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要努力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人,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校办产业收人、社会捐资、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确保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扩大。特别是要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

    二要理顺农村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资金管理,严格管理国家教育拨款、社会集资、学校创收、学生缴费等教育财源,形成以专门金融机构为轴心的教育资金运转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安全、高效运转,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监督机构。要对教育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使教育经费真正用到实处、物尽其用。

    四要努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要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劳动力与产业的优化配置,必须对农村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克服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弊端。金华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教育内部的“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扎实、层次合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高效运作”的大教育格局。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人手。

    (1)推进农村基拙教育的综合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接受初中教育后的农村青年大多返乡务农,但由于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知识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毕业生不能很快融人当地的农业生产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中去。因此,课程设置要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原则,因地制宜,加大农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紧密结合,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人,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

    (2)加强“三教”统筹,优化教育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要深化改革,使“三教”在办学思想、服务方向、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高度融合。农村“三教”统筹的基点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这个基点上以“大职教”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计划,重点发展急需的专业,按需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还要逐步试行主辅修制,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人教育在基本完成扫盲教育以后,转移到以岗前、岗中培训为主。对重视农民教育、农业技术培训的学校,政府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彻底扭转职教、成教学校长期忽视农民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7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8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文 /zuowen/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sixianghuibao/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html/zongjie/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9

贫困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关心、保护并为贫困群体创造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之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作为浙江省原来的8个贫困县之一的武义县,自1994年以来进行了以城市化为载体的下山脱贫的成功实践,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世世代代蜗居深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山民”实现了变“市民”的全方位历史跨越,为“山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与山外世界平等的平台,同时,也加快了“山民”向现代人转变的进程,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人了活力,被受此实惠的“山民”称为“挖穷根”的“德政工程”。然而,下山脱贫仅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模式,各地政府可因地制宜选择转移模式,帮助山民尽快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创设贫困山区劳动力培训的机制架构,提高山民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下得来、留得住、富得起,从“山民”变“市民”后能真正地融人现代文明。本文通过对浙中山区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浙中山区贫困人口现状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东临台州,西连衙州,北靠杭州、绍兴,南接丽水,面积1091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l0. 7%。浙中地区一般是指金华市所辖的九个县市(区),即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姿城区、金东区,人口447. 94万。金华市属于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全境的东、南、北三面是山区,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由于历史原因,金华市下属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其中既有名列全国百强县的义乌、永康、东阳,又有贫困县武义、磐安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浙中地区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山民的生存状态堪优,表现为“七难”:一是“行路难”,山民进出得翻山越岭,20%的山民连县城都不曾到过;二是“用水难”,由于没有水利设施,遇到干旱,山民、家畜及农作物就会缺水;三是“求学难”,由于村子小,不可能办学校,因为经济拮据和交通不便,致使外出求学极为困难;四是“求医难”,山民缺医少药情况十分严重,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由于没有医疗保障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五是“婚嫁难”,特别是男子娶妻难;六是“邮电通讯难”、“接收广播、电视难”,造成山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七是“生活难”,收人水平严重偏低,据调查,2003年贫困山区山民的年人均收人仅为401元,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2005年中央的1号文件都是以“给农民减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鼓励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的。各地政府加大了扶贫的力度,给山区进行“输血”,如下拨扶贫款、修公路、建希望小学、送慰问金、慰问品等。但一方面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贫困现象更为突出,国家的财力极为有限,扶贫款项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间题。另一方面,有些山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如磐安县因山洪爆发引发泥石流造成山区公路屡修屡坏,损失严重。下山脱贫,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我们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劳动力转移的合理途径。

二、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特点

本文选取了金华市姿城区为研究个案,对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深人调查。据统计到2003年底,婆城区14个山区乡镇总人口为295759人,其中实有农村劳动力为174380人,占总人口的58. 96%。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有90100人,占农村实际劳动力的51. 67% ,占总人口数的30. 46%。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以就近转移为主。在本乡镇范围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为36898人,占转移人员总数的40. 95 %;转移到本区其他乡镇街道的劳动力为34285人,占38. 08% ;转移到本省其他县市的有13850人,占15. 37%;转移到省外的有5067人,占5. 62%。从转移区域看,省内转移和省外转移的人数比约为20:1。由此可见,婆城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在本省范围内转移,转移到外省的人数比较少。

2.以雇员打工为主。从转移的行业看,以向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转移为主。根据对14个农村乡镇劳动力离开本乡镇从事行业状况统计:转移到工业的人数为14596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7.4%;转移到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人数为1210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2.8 %;转移到其它社会服务业的人数为1281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4.1 %。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雇员,而个私业主和“白领”占的比例很少。

3.以自发盲目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为主。据调查,2003年姿城区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进行转移的仅占8.6%,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4、以兼业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有明显的兼业性,那些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就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如今年外出打工,而明年可能不外出打工。

综上所述,山区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自发、盲目、分散、不稳定等特点,制约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力的素质偏低。

三、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调查与分析

(一)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状况调查

1.文化素质偏低。据抽样调查统计,在磐安县全部农村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 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 9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4. 83%,甚至有14. 17%的从业人员为文盲和半文盲。

2.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几百年来一直蜗居在崇山峻岭中,与外界极度稀少的信息沟通造成了山民小农意识和封建思想严重,市场观念、开拓创新意识淡薄,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山民不愿意也无法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甚至甘于困守山上接受一点外面的接济。劳动力转移的主动性不强,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在于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磐安县统计,外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为2. 6万人,占3. 4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76. 5;在县内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上的大约1. 5万人,两项合计4. 1万人,占到了全县初中及以上农村劳动力的70%以上,也就是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已率先实现了就业非农化。从异地转移的情况看,有一个显著特征:文化程度越高,转移范围的半径越大,没有文化的农民,大多流转范围局限于本县。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过大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和向农村工业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成因剖析

1.教育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来,金华市对教育投人的总量都在逐年增加,但全市教育投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2%,只能满足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真正用于教育科研、教学设施投人的微乎其微。山区的教育投入经费严重短缺,我们在调查中痛心地看到有许多山区孩子还在危房里上课甚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山区乡镇的一些骨干教师纷纷想方设法调往平原乡镇、城区或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如边远山区塔石乡近五年调往外地的教师达21名,而本乡只能聘请代课教师补缺,因此要提高山区乡镇的教育质量比较困难。

3.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过分强调学科分类和体系,与现阶段农村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相脱节。教学流于形式,不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职业学校定位不清晰,缺乏办学特色。另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4.对实用技术的培训不够重视。许多乡镇领导对农村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具体的培训计划,没有足够的办学经费,没有健全的教学设施,没有单独的培训场所,培训学校形同虚设。一些农民种、养殖规模比较大的乡镇,偶尔也会举办几期实用技术培训,但重理论轻实践,农民只能学到一些肤浅的书面知识和技术,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至于那些外出人员较多、劳动力转移比例较高的乡镇,往往缺少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对劳动力转移放任不管,任其自发进行。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对策措施

(一)教育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孟要作用

1.有利于增加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据调查,2002年姿城区14个乡镇农民子女初中升人高中的升学率为76. 5%。这种低升学率导致一批年轻的农村人口过早的进入劳动力队伍。将乡镇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人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1一2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可以提高其素质和劳动技能,使其成为劳动力市场有效供给,并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

2.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盲目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流动,增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选择职业和岗位的盲目性。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具体建议

1.强化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和管理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70%的规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实行多渠道办学。

一要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体制q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要努力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人,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校办产业收人、社会捐资、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确保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扩大。特别是要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

二要理顺农村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资金管理,严格管理国家教育拨款、社会集资、学校创收、学生缴费等教育财源,形成以专门金融机构为轴心的教育资金运转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安全、高效运转,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监督机构。要对教育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使教育经费真正用到实处、物尽其用。

四要努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要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劳动力与产业的优化配置,必须对农村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克服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弊端。金华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教育内部的“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扎实、层次合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高效运作”的大教育格局。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人手。

(1)推进农村基拙教育的综合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接受初中教育后的农村青年大多返乡务农,但由于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知识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毕业生不能很快融人当地的农业生产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中去。因此,课程设置要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原则,因地制宜,加大农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紧密结合,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人,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

(2)加强“三教”统筹,优化教育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要深化改革,使“三教”在办学思想、服务方向、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高度融合。农村“三教”统筹的基点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这个基点上以“大职教”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计划,重点发展急需的专业,按需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还要逐步试行主辅修制,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人教育在基本完成扫盲教育以后,转移到以岗前、岗中培训为主。对重视农民教育、农业技术培训的学校,政府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彻底扭转职教、成教学校长期忽视农民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例10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05-02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比如南昌大学在2014年9月1日在全校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活动开展不到一周就遭到抵制,学生反对的理由主要是交费了就该享受服务,不该义务保洁;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在全校推广劳动教育,通过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净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上述案例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状况,即:

(一)劳动教育普遍缺失

高校几乎没有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没有列入国家教育大纲,导致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部分开展了劳动教育的高校存在劳动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制度、师资、组织和场地保障薄弱,课程的教学计划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结合较少,实践教育缺乏、有劳无教和无用劳动等情形。

(二)大W生综合素质欠缺

1.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公报》指出“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太少;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情绪不稳、承受能力差、不适应环境等,容易因情感压力、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导致抑郁乃至自杀。

2.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在应试教育环境及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比较功利。由于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存在较大脱节,理论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2],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3.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人际关系紧张。多数大学生从小脱离劳动,养成了自我中心意识,不懂得尊重和感恩。此外,由于升学和就业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大学生变得自私、冷漠,加剧了人际关系紧张。

4.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差。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家长和学校长期忽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剥夺了学生发展生活技能的机会,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缺乏劳动技能训练,学生缺乏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相关规划,导致就业困难和不适应工作,需要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工作。

二、高校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与劳动教育长期受忽视和缺乏相应的开展条件有密切关系。

(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单一评价机制是导致劳动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和育人的办学导向使得劳动教育不受重视。高校的招生指标和教学经费等与科研项目挂钩,导致大部分高校关心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课题申报等可量化的硬件指标,不关心软件建设。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初次就业率的考核导致削减课外实践活动。一些高校为了抓就业率,到大二下学期就会“鼓励”学生减少社会实践,准备各类考试。

(二)招生规模扩张迅速是导致劳动教育缺乏现实条件的重要原因

由于高校扩招太快,教学基础设施和管理跟不上学生的需要,开展劳动教育缺乏相应的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教育没有纳入考核,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付出大量的人、财、物资源以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进行理论教学的成本较低,导致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力和压力。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与生产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以造就更熟练的劳动力,而且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4]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5]他特别强调劳动教育的作用,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6],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情感,充实精神生活,为生活做好准备,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二)劳动教育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条可贵经验

我国历史上一直比较重视劳动教育。中国古代社会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重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如《曾国藩家书》把曾氏家教的内容总结为八个方面:猪、蔬、鱼、书、早、扫、考、宝,其中养猪、种菜、养鱼、扫除等属于劳动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如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第二十条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进一步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可见,从历史经验看,割裂教育与劳动的联系会对人才培养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