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3 09:16:21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1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94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重新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中,将第六条修改为“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部分)”,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对学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基地。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宣传教育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要在学校进行。“润物细无声”,校园文化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张贴在校园醒目位置,让学生在校园活动时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学习到。2.在校园宣传栏里加入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国家领导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论述、典型人物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内容,一方面可以关注国家政治,另一方面可以向先进学习。3.在学校报栏内增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道和阐释。学生通过阅读报纸,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新闻,还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4.教室内布置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在墙壁上粘贴名人名言,学习园地里加入相关内容等。5.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片。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方式,集中观看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先进人物的事迹等专题片。

二、增加课堂渗透,强化专题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道德知识;不仅要接受知识教育,而且要接受品德教育。教师要在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专题教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专门性课程,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巨大影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教学,让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内涵、意义等方面全面了解和掌握。2.其他学科可以渗透相关内容。除思想政治课专题教育外,其他学科(尤其是文科类学科)应该在课堂上渗透有关内容,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3.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做好人好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注重培养自身的品德修养等。可以以专题周会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周记学习有关内容,以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2

《learning to do》一书,源于1996年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生存(learning tobe)、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四个教育支柱,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得到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具体实施。《learningto do》价值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终身学习,是学习者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全面地塑造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学习者的生活和工作进步做准备,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谐、统一。其核心是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使命,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培养造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learning to do》的价值观教育,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社会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它可以使人们的认识理念形成固化而稳定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取向。它对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都能打下深深的烙印。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从历年学生就业反馈中的信息发现,如果将人才的素质分为性格、态度、技能、知识四个层次,那么相比于知识和技能,用人单位日益注重员工的性格、态度等人格层面的东西,如自尊自立、诚实正直、爱岗敬业、责任心、上进心等,而这些素质恰恰不是通过职业技能培养的。为此,我们一直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试图找到一种既有效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智力与情感、审美意识、责任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做事融合价值的评估,让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学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通过这一过程,学习者最终将能够在个人幸福和工作满意之间进行协调,以实现个性发展与职业发展的统一、完整与和谐。课程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所需具备的各种核心价值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价值模块为教学单元为教师提供了具有一定操作性的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新范式。修课的宗旨在于开发人的全面发展所应具备的各种核心价值和有助于共同工作的重要价值,其定位是使学习者掌握人的全面发展在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核心价值,教会他们在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学会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判断。通过实际行动,来内化并外显这些价值,为学习者今后在从事的职业岗位中学会做事、工作进步做准备。

二、教学实践与探索

《工作的意义》模块是《learning to do》35个模块之一,其价值观是对劳动的尊重。围绕尊重劳动这一核心价值观衍生出来一系列“尊重”的价值理念,即尊重劳动及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也就是学会尊重和欣赏所有形式的工作,并且认识到各种形式的工作无论是对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对社会进步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是互动交流、情感体验式。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规律,将《learningto do》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四个层面:即认知、情感、理解、行动。

1.认知层面—事物知晓。首先通过尊重劳动、辛勤工作、工作成就了人生辉煌的案例,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而知晓社会各类劳动,它不仅局限于普通工人、农民(工)的劳动,不局限于一般性的劳动,而是包含着更广泛的各种深层次的劳动。在案例分析中,让学生们知晓:劳动与创造是紧密相连的。一粒种子,经过农民的劳动,就会变成成千上万颗粮食;一块钢铁,经过工人的劳动,就会变成精美的部件;一些普通的原材料,经过发明者和生产者的劳动,就会变成彩电、空调、手机、电脑……劳动贵在创造,没有创造,劳动只能是简单的重复,创造也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创造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劳动要付出辛苦,创造要承担风险,这也是劳动与创造的价值和光荣所在。

美国某一大企业,电力设备发生了故障,老板公开招聘能人。一个工程师应招,他只动了一根电线,100万美元就到了手。这时老板有点后悔:“我一天的利润只有几千万美元,你手指头只动了一下,就来了大钱。”这位工程师微笑着说:“动一下电线只值1美元,而知道在哪里动,却值99.9999万美元。”通过介绍,进一步让学生们知晓工程师的成功是长期刻苦钻研、经验积累和反复试验的结果。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学习和未来工作成就的关系。

此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明白: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展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创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驱力。

2.情感层面—价值认同。此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感情层面强化学生的认知,并进一步形成价值观的认同。

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历的打工或其他社会活动,讲述曾留下的记忆感受。观察父母的日夜操劳,重点强化学生经历的体验和深刻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更清楚自己作为一个准消费者,没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消费支出,在每次购买自己的消费品时所花费的都是父母的心血。从而强化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归纳引导,从情感层面强化学生们认知:当今时代,劳动的内涵日趋丰富,劳动的形式日趋多样。

知识是劳动的结晶,创造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无尚光荣的。

3.概念层面—理性理解。在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使学生从理性高度理解:“当我们把工作看作不仅仅是维持生计,而是一个扩展自我,利用自身内在资源和激发个人潜能的一个过程,工作就对个人具有了意义;富有意义的工作,应该是符合并且能够发挥个人能力的,特别是劳动中付出的四种精力—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和精神的。工作所利用的精力种类越多,工作的意义就越丰富;富有意义的工作所带来的回报通常是内在的多于外在的,乐趣和满足通常是富有意义工作的结果。当工作与个人需要紧密结合时,富有意义的工作甚至可能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富有意义的工作中,人创造了工作,作为回报工作也创造了工作者自身,我们必须感谢工作对我们所做出的贡献;富有意义的工作不仅仅能帮助个人实现个人幸福和自我价值,而且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4.活动层面—自觉行动。引导学生将理解和认同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行为,具体做法让学生制定自己认可的劳动行为公约,该公约强调关注以下的内容:

“我是否关注了工作本身?

我能通过工作全面表现自我吗?

我是否投身于富有意义的工作之中了?

我是否有足够的毅力和技能做好我的工作?”

教师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形式的工作,来实践行为公约,并于工作实践后提交一份认为最能体现工作意义的感想。此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价值观的行为体验,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三、教育效果检索

1.工作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工作促进我们个人的成长进步,无论何种工作,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地去做,我们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取得好成绩。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士都是源于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敬仰。工作不仅仅能帮助个人实现个人幸福和自我价值,而且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

2.敬重每一位劳动者。“尊重劳动,敬重每一位劳动者,是他们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好生活,是他们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明天。社会各行各业都应被社会所尊重,每个人都应为社会做贡献,同样应获得被尊重的权利”。没有农民,我们每天吃什么?,没有工人,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从哪来?没有清洁工,我们身边的环境将是怎样的糟糕呢?是他们的牺牲换来我们的幸福!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凭自己的劳动生活是很光荣的”。

3.劳动光荣,工作伟大。“工作并不单单是挣钱的问题,我们要从更多的角度认识工作,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劳动,民族的强大与尊严离不开劳动,人类的健康与长寿离不开劳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劳动,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没有理由看不起任何一位劳动者”。“以前总是觉得环卫工人特别的脏,每次看见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躲开。此课让我对劳动有了新的审视,我对他们起了深深地敬意,他们是最好最棒的,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证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劳动最光荣”。

四、结论

5年的实践探索,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示与思考: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3

《Learning to do》一书,源于1996年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生存(learning tobe)、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四个教育支柱,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得到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具体实施。《Learningto do》价值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终身学习,是学习者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全面地塑造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学习者的生活和工作进步做准备,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谐、统一。其核心是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使命,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培养造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Learning to do》的价值观教育,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社会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它可以使人们的认识理念形成固化而稳定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取向。它对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都能打下深深的烙印。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从历年学生就业反馈中的信息发现,如果将人才的素质分为性格、态度、技能、知识四个层次,那么相比于知识和技能,用人单位日益注重员工的性格、态度等人格层面的东西,如自尊自立、诚实正直、爱岗敬业、责任心、上进心等,而这些素质恰恰不是通过职业技能培养的。为此,我们一直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试图找到一种既有效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智力与情感、审美意识、责任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做事融合价值的评估,让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学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通过这一过程,学习者最终将能够在个人幸福和工作满意之间进行协调,以实现个性发展与职业发展的统一、完整与和谐。课程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所需具备的各种核心价值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价值模块为教学单元为教师提供了具有一定操作性的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新范式。修课的宗旨在于开发人的全面发展所应具备的各种核心价值和有助于共同工作的重要价值,其定位是使学习者掌握人的全面发展在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核心价值,教会他们在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学会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判断。通过实际行动,来内化并外显这些价值,为学习者今后在从事的职业岗位中学会做事、工作进步做准备。

二、教学实践与探索

《工作的意义》模块是《Learning to do》35个模块之一,其价值观是对劳动的尊重。围绕尊重劳动这一核心价值观衍生出来一系列“尊重”的价值理念,即尊重劳动及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也就是学会尊重和欣赏所有形式的工作,并且认识到各种形式的工作无论是对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对社会进步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是互动交流、情感体验式。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规律,将《Learningto do》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四个层面:即认知、情感、理解、行动。

1.认知层面—事物知晓。首先通过尊重劳动、辛勤工作、工作成就了人生辉煌的案例,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而知晓社会各类劳动,它不仅局限于普通工人、农民(工)的劳动,不局限于一般性的劳动,而是包含着更广泛的各种深层次的劳动。在案例分析中,让学生们知晓:劳动与创造是紧密相连的。一粒种子,经过农民的劳动,就会变成成千上万颗粮食;一块钢铁,经过工人的劳动,就会变成精美的部件;一些普通的原材料,经过发明者和生产者的劳动,就会变成彩电、空调、手机、电脑……劳动贵在创造,没有创造,劳动只能是简单的重复,创造也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创造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劳动要付出辛苦,创造要承担风险,这也是劳动与创造的价值和光荣所在。

美国某一大企业,电力设备发生了故障,老板公开招聘能人。一个工程师应招,他只动了一根电线,100万美元就到了手。这时老板有点后悔:“我一天的利润只有几千万美元,你手指头只动了一下,就来了大钱。”这位工程师微笑着说:“动一下电线只值1美元,而知道在哪里动,却值99.9999万美元。”通过介绍,进一步让学生们知晓工程师的成功是长期刻苦钻研、经验积累和反复试验的结果。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学习和未来工作成就的关系。

此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明白: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展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创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驱力。

2.情感层面—价值认同。此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感情层面强化学生的认知,并进一步形成价值观的认同。

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历的打工或其他社会活动,讲述曾留下的记忆感受。观察父母的日夜操劳,重点强化学生经历的体验和深刻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更清楚自己作为一个准消费者,没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消费支出,在每次购买自己的消费品时所花费的都是父母的心血。从而强化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归纳引导,从情感层面强化学生们认知:当今时代,劳动的内涵日趋丰富,劳动的形式日趋多样。

知识是劳动的结晶,创造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无尚光荣的。

3.概念层面—理性理解。在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使学生从理性高度理解:“当我们把工作看作不仅仅是维持生计,而是一个扩展自我,利用自身内在资源和激发个人潜能的一个过程,工作就对个人具有了意义;富有意义的工作,应该是符合并且能够发挥个人能力的,特别是劳动中付出的四种精力—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和精神的。工作所利用的精力种类越多,工作的意义就越丰富;富有意义的工作所带来的回报通常是内在的多于外在的,乐趣和满足通常是富有意义工作的结果。当工作与个人需要紧密结合时,富有意义的工作甚至可能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富有意义的工作中,人创造了工作,作为回报工作也创造了工作者自身,我们必须感谢工作对我们所做出的贡献;富有意义的工作不仅仅能帮助个人实现个人幸福和自我价值,而且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4.活动层面—自觉行动。引导学生将理解和认同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行为,具体做法让学生制定自己认可的劳动行为公约,该公约强调关注以下的内容:

“我是否关注了工作本身?

我能通过工作全面表现自我吗?

我是否投身于富有意义的工作之中了?

我是否有足够的毅力和技能做好我的工作?”

教师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形式的工作,来实践行为公约,并于工作实践后提交一份认为最能体现工作意义的感想。此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价值观的行为体验,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三、教育效果检索

1.工作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工作促进我们个人的成长进步,无论何种工作,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地去做,我们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取得好成绩。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士都是源于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敬仰。工作不仅仅能帮助个人实现个人幸福和自我价值,而且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

2.敬重每一位劳动者。“尊重劳动,敬重每一位劳动者,是他们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好生活,是他们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明天。社会各行各业都应被社会所尊重,每个人都应为社会做贡献,同样应获得被尊重的权利”。没有农民,我们每天吃什么?,没有工人,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从哪来?没有清洁工,我们身边的环境将是怎样的糟糕呢?是他们的牺牲换来我们的幸福!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凭自己的劳动生活是很光荣的”。

3.劳动光荣,工作伟大。“工作并不单单是挣钱的问题,我们要从更多的角度认识工作,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劳动,民族的强大与尊严离不开劳动,人类的健康与长寿离不开劳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劳动,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没有理由看不起任何一位劳动者”。“以前总是觉得环卫工人特别的脏,每次看见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躲开。此课让我对劳动有了新的审视,我对他们起了深深地敬意,他们是最好最棒的,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证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劳动最光荣”。

四、结论

5年的实践探索,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示与思考: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4

一、发挥理论优势,开拓价值认知的新维度

《原理》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以为了找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适方法,我们首先要了解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的方法。一般的来区分,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有两种基本研究路径,一种是经济学的思维路径,另一种是哲学性的思维路径。哲学思维是思考价值问题的一种新维度,就是要从劳动的自由和解放、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维度来考量价值问题。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观念、劳动、商品、职业等的价值时,不能单从人类的感性享受和物质需要来评价即在评价,而是应根据当事主体劳动的自由和解放、其自身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角度来评价。而当我们沿着马克思的这一价值研究维度来思考、评价人生以及人类劳动的时候,会对各种人类社会活动都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价值认知的新维度,成为人类新型劳动观和职业观建构的理论基础。而这种劳动观和职业观又恰恰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这也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中国不懈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不会再把劳动单一地视为一种谋生手段,劳动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因为劳动的过程被视为展现、发展及完善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人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享受生命自身。区别于现代经济学所定义的谋生劳动论,这种劳动论就是马克思的自由劳动论。只有在这种劳动理论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摆脱物欲的控制,才能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水平,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层面不断彰显,最终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表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讲,价值判断是价值追求的前提,所以每一个价值追求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或若干个价值判断标准。我们衡量价值追求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其背后的价值判断是否合理。“三个倡导”背后自然都存在着各自的价值判断。“三个倡导”所倡导的 12 个价值追求之所以是合理的,能得到社会各界认同的,就是因为追根溯源到其背后的价值判断都是合理的,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所以在《原理》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其理论优势,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方法,并且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价值追求深入内心并落实到实践。

二、利用对立统一,处理不同价值体系关系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是积极且健康向上的。但是也不难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受各种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思想上的问题。比如追逐权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人利用越来越开放的媒体进行价值观入侵,导致还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迷失在西方价值观中。同时,我国封建时期遗留的一些腐朽价值观不断沉渣泛起,成为大学生价值追求上的错误的导向。另外,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等引起的思想的变化,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出现了偏离。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然变得迫在眉睫。

《原理》课的教学要宣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处理好其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关系。而在宣讲中,应该尝试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单单讨论不同价值观的对立,不要求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其它价值观,而是辩证地看待其它价值体系,明确是非判断,合理利用宣扬。

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人文的关怀,认为人做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完成别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其本身。所以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所有价值都是外部价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却恰恰相反,尤其重视以人为本。它把尊重人、发展人、提高人作为目标,而其最高的目标则是人类的解放。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的价值观是对立的。我们必须明确区分并且教会学生如何辨明其对立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又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注定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必然包含了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念。我们要抓住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点,继续毫不动摇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对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一方面强调义务本位,即臣民对权利的漠视和对君主的义务。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依附人格,由小农经济造成的小农社会,农民必须找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而这些代表则成为他们的主宰,用其权威来保护他们免受其他阶级的侵犯。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等级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等级制度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一统天下。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和体现的这些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而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腐蚀性。所以我们要明确抛弃。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相通之处。第一,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是相似的,这也让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民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第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直流传有民本的思想,尤其是儒家文化强调的仁治,这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共鸣之处,这也有利于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传达;第三,中国历史上,从孔子开始便有了均平、富民的思想,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又是相互印证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这些部分,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去伪存真,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提升教师素质,自觉内化传授价值思维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顺利进大学生头脑的引路人。教师没有渊博丰富的知识、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讲课时便会底气不足而且难以驾驭课堂。这样的老师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重,学生更难以有发自内在的动力向其学习知识。所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加强修炼自己的政治素养并且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同时,积极主动地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自己先吃透消化,成为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学习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才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再认为这些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从而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思维,真正的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学生头脑的目标。

另外,《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感受到的大都是一味的理论阐述和说教,难以让人提起兴趣,更难以转变成一种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大学公共课的时间设置一般是11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而根据科学测验,人的注意力平均只能高度集中20至30分钟。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这100分钟的课堂上只是不停的讲,学生只是听,那么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不过半小时而已。并且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兴趣,甚至抗拒上公共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也就收效甚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原理》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而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胆走出课本,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思维传导的新模式。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一些颇具成效的教学探索,比如专题式教学。我们的课程内容不能太过繁琐,不能片面追求理论讲授的系统性而造成内容量过于庞大。利用专题式教学,合理分割重组课本内容,并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各个专题当中,重点突出,简化繁杂的理论体系。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借鉴西方价值观教育方法中的价值澄清法,提出问题,充分发散学生思维,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形成良好互动。把被动式的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过程,这也有助于我们提倡的价值思维的传导和内化。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5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且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后,学术界和理论界就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总结、宣传教育的不懈探索。随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一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当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的要求,也必然对《原理》课教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原理》课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发挥理论优势,开拓价值认知的新维度

《原理》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以为了找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适方法,我们首先要了解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的方法。一般的来区分,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有两种基本研究路径,一种是经济学的思维路径,另一种是哲学性的思维路径。哲学思维是思考价值问题的一种新维度,就是要从劳动的自由和解放、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维度来考量价值问题。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观念、劳动、商品、职业等的价值时,不能单从人类的感性享受和物质需要来评价即在评价,而是应根据当事主体劳动的自由和解放、其自身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角度来评价。而当我们沿着马克思的这一价值研究维度来思考、评价人生以及人类劳动的时候,会对各种人类社会活动都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价值认知的新维度,成为人类新型劳动观和职业观建构的理论基础。而这种劳动观和职业观又恰恰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这也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中国不懈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不会再把劳动单一地视为一种谋生手段,劳动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因为劳动的过程被视为展现、发展及完善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人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享受生命自身。区别于现代经济学所定义的谋生劳动论,这种劳动论就是马克思的自由劳动论。只有在这种劳动理论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摆脱物欲的控制,才能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水平,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层面不断彰显,最终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表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讲,价值判断是价值追求的前提,所以每一个价值追求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或若干个价值判断标准。我们衡量价值追求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其背后的价值判断是否合理。“三个倡导”背后自然都存在着各自的价值判断。“三个倡导”所倡导的12个价值追求之所以是合理的,能得到社会各界认同的,就是因为追根溯源到其背后的价值判断都是合理的,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所以在《原理》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其理论优势,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方法,并且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价值追求深入内心并落实到实践。

二、利用对立统一,处理不同价值体系关系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是积极且健康向上的。但是也不难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受各种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思想上的问题。比如追逐权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人利用越来越开放的媒体进行价值观入侵,导致还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迷失在西方价值观中。同时,我国封建时期遗留的一些腐朽价值观不断沉渣泛起,成为大学生价值追求上的错误的导向。另外,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等引起的思想的变化,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出现了偏离。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然变得迫在眉睫。

《原理》课的教学要宣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处理好其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关系。而在宣讲中,应该尝试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单单讨论不同价值观的对立,不要求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其它价值观,而是辩证地看待其它价值体系,明确是非判断,合理利用宣扬。

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人文的关怀,认为人做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完成别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其本身。所以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所有价值都是外部价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却恰恰相反,尤其重视以人为本。它把尊重人、发展人、提高人作为目标,而其最高的目标则是人类的解放。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的价值观是对立的。我们必须明确区分并且教会学生如何辨明其对立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又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注定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必然包含了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念。我们要抓住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点,继续毫不动摇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对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一方面强调义务本位,即臣民对权利的漠视和对君主的义务。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依附人格,由小农经济造成的小农社会,农民必须找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而这些代表则成为他们的主宰,用其权威来保护他们免受其他阶级的侵犯。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等级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等级制度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一统天下。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和体现的这些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而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腐蚀性。所以我们要明确抛弃。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相通之处。第一,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是相似的,这也让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民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第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直流传有民本的思想,尤其是儒家文化强调的仁治,这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共鸣之处,这也有利于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传达;第三,中国历史上,从孔子开始便有了均平、富民的思想,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又是相互印证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这些部分,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去伪存真,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提升教师素质,自觉内化传授价值思维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顺利进大学生头脑的引路人。教师没有渊博丰富的知识、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讲课时便会底气不足而且难以驾驭课堂。这样的老师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重,学生更难以有发自内在的动力向其学习知识。所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加强修炼自己的政治素养并且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同时,积极主动地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自己先吃透消化,成为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学习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才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再认为这些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从而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思维,真正的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学生头脑的目标。

另外,《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感受到的大都是一味的理论阐述和说教,难以让人提起兴趣,更难以转变成一种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大学公共课的时间设置一般是11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而根据科学测验,人的注意力平均只能高度集中20至30分钟。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这100分钟的课堂上只是不停的讲,学生只是听,那么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不过半小时而已。并且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兴趣,甚至抗拒上公共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也就收效甚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原理》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而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胆走出课本,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思维传导的新模式。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一些颇具成效的教学探索,比如专题式教学。我们的课程内容不能太过繁琐,不能片面追求理论讲授的系统性而造成内容量过于庞大。利用专题式教学,合理分割重组课本内容,并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各个专题当中,重点突出,简化繁杂的理论体系。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借鉴西方价值观教育方法中的价值澄清法,提出问题,充分发散学生思维,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形成良好互动。把被动式的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过程,这也有助于我们提倡的价值思维的传导和内化。

同时,学校应当从更多方面去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让广大师生可以更便捷的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接受,自觉内化。

四、完善考核机制,深化实践体验教学环节

传统的《原理》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做笔记,期末以试卷方式考察。这种模式不但学生不愿意接受,更不利于价值思维的培养。学生往往被动学习,上课不愿意听课,期末等老师划重点,为及格而死记硬背,出了考场便忘得一干二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同时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老师围绕一个问题提出实践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自拟调查问卷或选择调查对象访谈的形式进行体验式学习。最后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报告。并以此作为期末考核标准当中重要的一项,不再单单以试卷分数论英雄。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方式不但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同时也深得学生的认同。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考察大学生党团支部建设的方式督促学生多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开拓出一条实践新途径,要求各支部负责人带领大学生参加校外考察活动、社会调研项目和志愿者服务,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永明,刘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1.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6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且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后,学术界和理论界就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总结、宣传教育的不懈探索。随着中共十的召开,十报告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一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当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的要求,也必然对《原理》课教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原理》课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发挥理论优势,开拓价值认知的新维度

《原理》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以为了找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适方法,我们首先要了解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的方法。一般的来区分,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有两种基本研究路径,一种是经济学的思维路径,另一种是哲学性的思维路径。哲学思维是思考价值问题的一种新维度,就是要从劳动的自由和解放、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维度来考量价值问题。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观念、劳动、商品、职业等的价值时,不能单从人类的感性享受和物质需要来评价即在评价,而是应根据当事主体劳动的自由和解放、其自身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角度来评价。而当我们沿着马克思的这一价值研究维度来思考、评价人生以及人类劳动的时候,会对各种人类社会活动都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价值认知的新维度,成为人类新型劳动观和职业观建构的理论基础。而这种劳动观和职业观又恰恰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这也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中国不懈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不会再把劳动单一地视为一种谋生手段,劳动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因为劳动的过程被视为展现、发展及完善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人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享受生命自身。区别于现代经济学所定义的谋生劳动论,这种劳动论就是马克思的自由劳动论。只有在这种劳动理论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摆脱物欲的控制,才能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水平,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层面不断彰显,最终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表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讲,价值判断是价值追求的前提,所以每一个价值追求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或若干个价值判断标准。我们衡量价值追求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其背后的价值判断是否合理。“三个倡导”背后自然都存在着各自的价值判断。“三个倡导”所倡导的 12 个价值追求之所以是合理的,能得到社会各界认同的,就是因为追根溯源到其背后的价值判断都是合理的,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所以在《原理》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其理论优势,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方法,并且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价值追求深入内心并落实到实践。

二、利用对立统一,处理不同价值体系关系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是积极且健康向上的。但是也不难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受各种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思想上的问题。比如追逐权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人利用越来越开放的媒体进行价值观入侵,导致还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迷失在西方价值观中。同时,我国封建时期遗留的一些腐朽价值观不断沉渣泛起,成为大学生价值追求上的错误的导向。另外,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等引起的思想的变化,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出现了偏离。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然变得迫在眉睫。

《原理》课的教学要宣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处理好其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关系。而在宣讲中,应该尝试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单单讨论不同价值观的对立,不要求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其它价值观,而是辩证地看待其它价值体系,明确是非判断,合理利用宣扬。

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人文的关怀,认为人做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完成别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其本身。所以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所有价值都是外部价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却恰恰相反,尤其重视以人为本。它把尊重人、发展人、提高人作为目标,而其最高的目标则是人类的解放。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的价值观是对立的。我们必须明确区分并且教会学生如何辨明其对立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又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注定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必然包含了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念。我们要抓住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点,继续毫不动摇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对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一方面强调义务本位,即臣民对权利的漠视和对君主的义务。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依附人格,由小农经济造成的小农社会,农民必须找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而这些代表则成为他们的主宰,用其权威来保护他们免受其他阶级的侵犯。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等级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等级制度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一统天下。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和体现的这些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而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腐蚀性。所以我们要明确抛弃。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相通之处。第一,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是相似的,这也让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民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第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直流传有民本的思想,尤其是儒家文化强调的仁治,这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共鸣之处,这也有利于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传达;第三,中国历史上,从孔子开始便有了均平、富民的思想,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又是相互印证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这些部分,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去伪存真,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提升教师素质,自觉内化传授价值思维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顺利进大学生头脑的引路人。教师没有渊博丰富的知识、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讲课时便会底气不足而且难以驾驭课堂。这样的老师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重,学生更难以有发自内在的动力向其学习知识。所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加强修炼自己的政治素养并且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同时,积极主动地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自己先吃透消化,成为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学习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才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再认为这些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从而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思维,真正的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学生头脑的目标。

另外,《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感受到的大都是一味的理论阐述和说教,难以让人提起兴趣,更难以转变成一种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大学公共课的时间设置一般是11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而根据科学测验,人的注意力平均只能高度集中20至30分钟。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这100分钟的课堂上只是不停的讲,学生只是听,那么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不过半小时而已。并且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兴趣,甚至抗拒上公共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也就收效甚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原理》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而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胆走出课本,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思维传导的新模式。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一些颇具成效的教学探索,比如专题式教学。我们的课程内容不能太过繁琐,不能片面追求理论讲授的系统性而造成内容量过于庞大。利用专题式教学,合理分割重组课本内容,并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各个专题当中,重点突出,简化繁杂的理论体系。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借鉴西方价值观教育方法中的价值澄清法,提出问题,充分发散学生思维,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形成良好互动。把被动式的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过程,这也有助于我们提倡的价值思维的传导和内化。

同时,学校应当从更多方面去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让广大师生可以更便捷的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接受,自觉内化。

四、完善考核机制,深化实践体验教学环节

传统的《原理》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做笔记,期末以试卷方式考察。这种模式不但学生不愿意接受,更不利于价值思维的培养。学生往往被动学习,上课不愿意听课,期末等老师划重点,为及格而死记硬背,出了考场便忘得一干二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同时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老师围绕一个问题提出实践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自拟调查问卷或选择调查对象访谈的形式进行体验式学习。最后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报告。并以此作为期末考核标准当中重要的一项,不再单单以试卷分数论英雄。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方式不但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同时也深得学生的认同。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考察大学生党团支部建设的方式督促学生多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开拓出一条实践新途径,要求各支部负责人带领大学生参加校外考察活动、社会调研项目和志愿者服务,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永明,刘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1.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7

    《learning to do》一书,源于1996年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生存(learning  tobe)、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四个教育支柱,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得到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具体实施。《learningto do》价值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终身学习,是学习者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全面地塑造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学习者的生活和工作进步做准备,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谐、统一。其核心是尊重人、尊重劳动,崇尚真理和智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使命,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培养造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learning to do》的价值观教育,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社会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它可以使人们的认识理念形成固化而稳定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取向。它对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都能打下深深的烙印。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从历年学生就业反馈中的信息发现,如果将人才的素质分为性格、态度、技能、知识四个层次,那么相比于知识和技能,用人单位日益注重员工的性格、态度等人格层面的东西,如自尊自立、诚实正直、爱岗敬业、责任心、上进心等,而这些素质恰恰不是通过职业技能培养的。为此,我们一直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试图找到一种既有效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智力与情感、审美意识、责任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做事融合价值的评估,让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学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通过这一过程,学习者最终将能够在个人幸福和工作满意之间进行协调,以实现个性发展与职业发展的统一、完整与和谐。课程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所需具备的各种核心价值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价值模块为教学单元为教师提供了具有一定操作性的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新范式。修课的宗旨在于开发人的全面发展所应具备的各种核心价值和有助于共同工作的重要价值,其定位是使学习者掌握人的全面发展在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核心价值,教会他们在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学会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判断。通过实际行动,来内化并外显这些价值,为学习者今后在从事的职业岗位中学会做事、工作进步做准备。

    二、教学实践与探索

    《工作的意义》模块是《learning   to   do》35个模块之一,其价值观是对劳动的尊重。围绕尊重劳动这一核心价值观衍生出来一系列“尊重”的价值理念,即尊重劳动及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也就是学会尊重和欣赏所有形式的工作,并且认识到各种形式的工作无论是对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对社会进步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是互动交流、情感体验式。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规律,将《learningto   do》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四个层面:即认知、情感、理解、行动。

    1.认知层面—事物知晓。首先通过尊重劳动、辛勤工作、工作成就了人生辉煌的案例,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而知晓社会各类劳动,它不仅局限于普通工人、农民(工)的劳动,不局限于一般性的劳动,而是包含着更广泛的各种深层次的劳动。在案例分析中,让学生们知晓:劳动与创造是紧密相连的。一粒种子,经过农民的劳动,就会变成成千上万颗粮食;一块钢铁,经过工人的劳动,就会变成精美的部件;一些普通的原材料,经过发明者和生产者的劳动,就会变成彩电、空调、手机、电脑……劳动贵在创造,没有创造,劳动只能是简单的重复,创造也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创造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劳动要付出辛苦,创造要承担风险,这也是劳动与创造的价值和光荣所在。

    美国某一大企业,电力设备发生了故障,老板公开招聘能人。一个工程师应招,他只动了一根电线,100万美元就到了手。这时老板有点后悔:“我一天的利润只有几千万美元,你手指头只动了一下,就来了大钱。”这位工程师微笑着说:“动一下电线只值1美元,而知道在哪里动,却值99.9999万美元。”通过介绍,进一步让学生们知晓工程师的成功是长期刻苦钻研、经验积累和反复试验的结果。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学习和未来工作成就的关系。

    此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明白: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展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创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驱力。

    2.情感层面—价值认同。此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感情层面强化学生的认知,并进一步形成价值观的认同。

      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历的打工或其他社会活动,讲述曾留下的记忆感受。观察父母的日夜操劳,重点强化学生经历的体验和深刻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更清楚自己作为一个准消费者,没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消费支出,在每次购买自己的消费品时所花费的都是父母的心血。从而强化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归纳引导,从情感层面强化学生们认知:当今时代,劳动的内涵日趋丰富,劳动的形式日趋多样。

知识是劳动的结晶,创造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无尚光荣的。

    3.概念层面—理性理解。在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使学生从理性高度理解:“当我们把工作看作不仅仅是维持生计,而是一个扩展自我,利用自身内在资源和激发个人潜能的一个过程,工作就对个人具有了意义;富有意义的工作,应该是符合并且能够发挥个人能力的,特别是劳动中付出的四种精力—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和精神的。工作所利用的精力种类越多,工作的意义就越丰富;富有意义的工作所带来的回报通常是内在的多于外在的,乐趣和满足通常是富有意义工作的结果。当工作与个人需要紧密结合时,富有意义的工作甚至可能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富有意义的工作中,人创造了工作,作为回报工作也创造了工作者自身,我们必须感谢工作对我们所做出的贡献;富有意义的工作不仅仅能帮助个人实现个人幸福和自我价值,而且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4.活动层面—自觉行动。引导学生将理解和认同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行为,具体做法让学生制定自己认可的劳动行为公约,该公约强调关注以下的内容:

    “我是否关注了工作本身?

      我能通过工作全面表现自我吗?

      我是否投身于富有意义的工作之中了?

      我是否有足够的毅力和技能做好我的工作?”

    教师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形式的工作,来实践行为公约,并于工作实践后提交一份认为最能体现工作意义的感想。此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价值观的行为体验,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三、教育效果检索

    1.工作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工作促进我们个人的成长进步,无论何种工作,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地去做,我们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取得好成绩。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士都是源于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敬仰。工作不仅仅能帮助个人实现个人幸福和自我价值,而且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

    2.敬重每一位劳动者。“尊重劳动,敬重每一位劳动者,是他们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好生活,是他们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明天。社会各行各业都应被社会所尊重,每个人都应为社会做贡献,同样应获得被尊重的权利”。没有农民,我们每天吃什么?,没有工人,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从哪来?没有清洁工,我们身边的环境将是怎样的糟糕呢?是他们的牺牲换来我们的幸福!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凭自己的劳动生活是很光荣的”。

    3.劳动光荣,工作伟大。“工作并不单单是挣钱的问题,我们要从更多的角度认识工作,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劳动,民族的强大与尊严离不开劳动,人类的健康与长寿离不开劳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劳动,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没有理由看不起任何一位劳动者”。“以前总是觉得环卫工人特别的脏,每次看见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躲开。此课让我对劳动有了新的审视,我对他们起了深深地敬意,他们是最好最棒的,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证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劳动最光荣”。

     四、结论

    5年的实践探索,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示与思考: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8

德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德育对象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方面的教育活动,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内的德育教育,德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初中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核心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育是内容和载体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借助德育教育来传播,初中生的德育要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是中学德育的目标。

二、对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德育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初中生出现道德危机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与经济因素息息相关,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初中生道德价值观的根本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市场经济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使得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离,产生道德危机。因此,有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育进行对接,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

2.西方意识形态对初中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国际贸易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思想、文化方面的渗透。西方国家的一些价值观会对人们价值观产生影响,动摇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心,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给初中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目前有一部分初中生盲目崇拜西方的自由观念和个人主义,对初中生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强初中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让初中生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消极思想。

3.网络信息冲击初中生的道德价值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初中生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丰富了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些不良信息充斥着网络,会对初中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不良影响。初中生处在易冲动,喜欢追求新鲜和刺激的年纪,由于网络具有虚拟的特点,网络上的行为缺乏监管和约束,初中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道德思想上的堕落甚至引发犯罪。网络上除了不良信息,还有网络游戏,很多初中生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使学习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沉迷网络对于初中生具有很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中学生的道德培养的健全人格的塑造。所以,有必要对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初中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能够辨明是非,自觉远离网络不良信息,不沉迷于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4.家庭教育偏差对初中生道德观产生影响

家庭是初中生成长的地方,家庭教育对初中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现在的许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会受到家人的溺爱,导致许多初中生没有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受到一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有些家长由于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日常生活中会对初中生造成影响,使初中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出现问题。在升学的压力下,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初中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出现偏差。还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学生缺乏关心和教育,使学生与家长之间形成代沟,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致使学生出现叛逆心理,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形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学德育对接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堂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阵地

思想政治课堂的学习内容决定了它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的主要阵地。初中的思想政治课堂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好的融合到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对初中生的价值观念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引导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计划,有针对性地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教材,对教材中的插图、案例等进行充分利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2.开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活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与初中生的生活进行衔接,让学生在实践进行领悟。在德育实践中,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将爱国教育放在首位。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电影,并让学生写观后感,加深对爱国精神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要突出诚信教育,诚信是基本的公民道德,对于社会诚信缺失的今天,加强对初中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还要在德育实践中突出法制教育,使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可以在学校内举办法制讲座,让学生形成法制观念,远离违法犯罪。

3.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环境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9

在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接受客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接受主体是中小学生;前者是宏大抽象的理论体系,后者是蒙昧无知的未成年人,要跨越这个鸿沟,必须找准接受主、客体之间的契合点,使教育活动遵循接受教育规律,呈现出合乎中小学生接受特性的对应性关系。

按照接受教育规律,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必须紧抓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此切入,事半功倍。

1 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客体)的内在要求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基本观念系统,涵义丰富。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道德价值观范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价值基础,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保障。个体人首先是道德,然后才逐渐形成政治价值观、国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发展价值观等。古人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有让全社会百姓明德知耻,自觉守法自律遵德,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有序。只有夯实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教育。

(2)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也是其外延,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准则性的情感性的直观表达。

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明确地指示人们对具体问题、现象在情感、思想、行为上的价值认知、价值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对国家价值观的表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爱国主义的本质概括和情感性表达。热爱祖国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勤奋学习,为将来建设祖国富强祖国做准备,自觉地抵制危害社会危害祖国利益名誉尊严的思想和行为。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对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表述,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要建设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摒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已、损公肥私的思想行为,多为社会做贡献,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对科学价值观和发展价值观的表述,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科教兴国,以先进的生产力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摒弃愚昧无知,不学无术,不学无德。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展,学科学用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表述,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辟概括。社会主义尊重劳动,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倡导劳动光荣,勤奋工作,自强不息,摒弃好逸恶劳,坐享其成。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求公平公正、互利互让,诚信做人、诚信经营,没有诚信就没有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唯利是图、背信弃义、损人利已,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的表述。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方针。知法守法用法,摒弃违法乱纪的思想行为,是我国公民的基本素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社会主义生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表述。十八届中央纪委全会上,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所指,是其深刻思想的直观的分条陈述。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入,帮助学生全面地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

2 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入是中小学生(接受主体)接受学习的心理特征的要求

接受理论家认为人类的学习是经验的重组,是认知结构获得和建构的过程。读者在阅读前的记忆与经验构成的“前结构”构成接受的前提条件。这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年龄与其道德发展水平是正相关关系,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道德需求和品德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既不能低于也不能高于被教育者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过高会导致空洞说教。

(1)中小学生认知主要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难以理解内涵深刻的抽象概念,尤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科学而宏大的理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的表达,符合中小学生接受学习的认知需要,更易于为其接受。

(2)中小学生接受学习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生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单方面地尊重权感,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遵从父母、权威者或老师,对价值标准的理解、选择有很强的依赖性。社会主义荣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观点鲜明,条分屡析,贴近中小学生的生活,更容易与中小学生“期待视野”相吻合,更适合中小学生道德认知接受方式。

3 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入,与道德接受过程的关键点相吻合

接受理论家姚斯认为,理解是最重要的接受活动,接受活动本质上就是理解。道德接受的本质即道德理解,理解即是对道德信息“自由选择”,予以“珍视”“赞赏”,即产生道德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道德意志,外显为道德行为。在道德的4个层面:知、情、意、行中,感情体验是外在道德信息(规范、价值倾向)转化为道德意志和行为的中介,是道德价值形成的关键点。这是道德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特殊性所在。只有接受主体在道德接受过程中的接受态度情感趋于肯定与认同,才就能唤起积极的接受动机,产生良好的效果。

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一是内在精神层面强调的是精神、意志、理想、信念,即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形成;二是外在行为层面强调的是良好有序、和谐文明的习惯养成;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达成这个目标,教育的关键是激活学生的道德情感,没有情感因素的肯定和认同也就没有接受。正如黑格尔说:“要是没有情感,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社会主义荣辱观正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性表达。对中小学生进行了荣辱观教育,即是引导学生关注道德现象,并加以理解、解释、选择,进而形成强烈的荣誉感或耻辱感,经过反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具有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道德意志道德人格。

4 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入,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接受媒介)的要求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例10

 

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1]192。课程是联结生活世界与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课要充分发挥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上的独特功能,做好“立德树人”的大文章,本文以《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为例,笔者以为,耕耘好课堂这片园地,有效培育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实施转化策略。

 

一、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宜化大为小

 

所谓化大为小,是把核心价值观的大目标,化为小目标,再落实为模块教学中的细目标,即在着眼整体的前提下,从局部上关照并有序推进,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模块教学目标有机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包括四项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体系。于教学而言,我们应尽可能把该体系中的每个部分、每项内容和教学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当然,在不同模块中,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内容应有所侧重。

 

在确定“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从社会与个人两个维度考虑,将“自由、平等、法治”“爱国、敬业”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当然也需要注意整合前面已学的相关知识。列表如下:

 

教学设计时,如果有必要可以围绕当前社会存在的某一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的话题,针对不良现象的成因从价值观高度上有所批判,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在教学路径的设置上,宜化虚为实

 

所谓化虚为实,就是把核心价值观这一相对抽象的教育目标,借由具体的生活情景、人生体验表现、表达出来。教学需要立足于广阔的生活世界,从形而下出发,选择具体、可见的生活性事件,通过观察、分析、对话、交流等教学活动,使之逐渐向着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向转化。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中,可以有重点地将平等、法治和敬业这三个具体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劳动者都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他们只有社会分工上的差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体现在市场交换中,每个劳动者都是凭自己的能力、专业特长参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并获得与其付出相应的报酬;一份合适的职业不仅是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其在精神上获得满足和充裕的载体,所以我们对待自己的工作,应持一种恭敬的态度;由于市场交易是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律规约之内,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落实上述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借由“十三五”规划这一话题,以“未来的五年,我的工作与生活”为主题,创设了三个与学生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未来的五年,我会找到一份怎样的工作,这份工作对我有何意义?在获得这份工作的过程中,我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做好哪些准备?做好这份工作,我应该了解哪些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维护好自己的权利?

 

教育即生活。当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关注师生共处、共在的世界,现在、未来的世界,如果我们对自己置身其中的世界熟视无睹,不作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生长的根据和动力;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善于从生活世界的典型事件、现象、问题中,发现转化的契机,教化的可能,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需要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三、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宜化远为近

 

在问题情境教学中,我们要考虑所创设的情境能否使学习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或者说教师应努力尝试将学习者推进到特定的学习氛围中,促使学习活动产生真实有效的意义。叶澜教授认为,“当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情境中时,所有僵硬、刻板的道德训诫就变成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非常亲近而自愿接受和践行的内在感受。于是,外在的规范开始转化为自觉的行为”[2]。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两代劳动者之间对话”的情境。学生是作为“未来(新时代)的劳动者”出现的,他们就业的那个时代,与今天相比肯定会有新变化,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到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却可以为他们应对这些变化提供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学科专业支持。据此设置的教学环节,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学生和父母的(家庭)对话;第二,是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为了有效促进对话的开展,在课前下发的“导学案”中预设了如下两组问题让学生填写(空白部分):

 

价值观教育必须正视学生在观察社会问题时内心所产生的价值冲突,开展对话是最好的方式。在学生与父母进行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师生在课堂上的对话就有了充分的基础,关键是能够贴近学生的内心需要,以回应成长中的困惑和冲突。一方面,通过两代人的对话,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正因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个人才有了在平等基础上实现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甚至创业创新的机会,而且我们相信,今后这样的机会会更多更好;另一方面,通过对话,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父母这辈人身上的优点和亮点,如勤劳、踏实、认真、耐心等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平等、敬业(父母一代身上的可贵品质)等价值观的无形影响。

 

“人们内心的价值信念都是经过种种的价值观冲突之后才建立起来的”。面对成长中的高中生,教师“应客观地接受、平等地交流、理性地分析和积极地引导” [3]。在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创造一种尊重、平等、宽容和理性的对话空间,如此,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赢得学生的认同并内化为他们人生旅程中坚定的信念。

 

四、在育人旨归的落实上,宜化短为长

 

所谓化短为长,就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科教学的短期目标,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大目标中,使每个个体今日所接受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构起有意义的关联。因为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会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都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将教学活动视为创造“一部有生命力的作品”的过程,把每堂课、每个教学模块所要达成的短期目标,置于学生成长、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之内,以促进教学目标向育人目标的转化。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中,最后设计了“画一画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曲线图”环节。在展示了笔者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几条职业生涯规划曲线图,几经修正,形成了目前较为稳定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并和学生分享了自己对于教师职业的认知变化和心态转变的体会后,请学生结合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画出他们的职业生涯曲线图,并在展望“十三五”规划的前景下,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可行性预测。苏格拉底告诫我们,“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当我们从生命成长的宏观视角,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就业方向、生涯发展等进行积极审察时,就会产生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人生的使命感。

 

叶圣陶先生曾将教育喻之为农业,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持一颗“农人”之心:一方面要认识到这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做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秉持一种面向未来的关切,应将学生现在所处的成长阶段,置于其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对时代脉动的把握之中从长考量,彰显潜移默化的教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