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6-09 18:33:29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1

关键词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创编 运用

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有益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在创编游戏时应发挥主导作用,在保持体育游戏的娱乐性、教育性、健身性基础上,须加强体育游戏的辅、诱导性、拓展性,体现体育教学是以运动技术为载体的教学形式,凸显教材的功能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使体育游戏更好服务于体育基本教材的教学。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创编原则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1.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任何一种体育游戏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或是为了传授生活和劳动技能,或是为了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身体锻炼和身心娱乐。由于体育游戏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因而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创造性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的规则,传授游戏的经验以及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

2.第二信号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有人类才有游戏,动物虽也有一些类似游戏的嬉戏,但是只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游戏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二)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遵循的原则

虽然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但并不是任何游戏都适合体育教学活动,为了便于教学和取得教学的良好效果,在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健康

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要严格禁止那些无意义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以及庸俗的,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游戏。另外,那些动作过于复杂而又违背卫生原则的游戏也要避免。

2.创编和选择的游戏必须有趣味性

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游戏的动作,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识能力和心理态度相适应。如果是太简单的游戏,高年级学生就没有兴趣;太难的游戏,低年级学生不易理解或者完成,他们同样也没有兴趣。只有学生感到有兴趣的游戏,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方便教学、简单易行

有许多好的游戏无论是从形式上或内容上都很新颖而富有吸引力,但由于组织方法较复杂或者需要较大的场地和器材,不能方便教学,这样的游戏最好不要选用。

4.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具有典型性

一种游戏往往有许多做法,教师在创编和选择游戏时应选有代表性的,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多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渐提高要求。如“接力跑”游戏,其基本方法不外乎“迎面接力”,“往返接力”以及在身后接棒的分段接力等,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接物”,“通过障碍”,“跳绳跑”,“运球”等一些接力的方法来灵活运用。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一般准备活动中总是慢跑、行进操、定位操,反复使用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如:“同舟共济”、“两人三足”、螺旋跑、跑动中的“听号抱团”、“拉网捕鱼”,或者用跳绳、跳橡皮筋等方法,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有些游戏既起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能利于教学,例如:“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取球比赛”等等。这些游戏形式多样,新颖,既是游戏内容又是组织教学的手段。

(二)体育游戏在技术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篮球教学中“一人运两球”、“活动蓝筐”、“投篮晋级”等游戏将对篮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灵活了教学方法,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动作技能。

(三)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身体素质练习,一般动作难度小、负荷小、比较单调。采用游戏法练习,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发展腿部力量的“时代列车”、“立定跳比远”,“蛙跳接力”、“双人蹲跳”;发展上肢力量的“推独轮车”、“平衡角力”、“推人出圈”;发展灵敏素质的“打龙尾”、“掷沙包”、“打活靶”等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选择运用。

(四)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游戏法用于整理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使人体更快地由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一些小负荷的游戏活动,在大脑皮质所引起的兴奋可以加深运动中枢的抑制,促进其恢复,整理活动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机体在生理、心理得到放松。

三、运用体育游戏时应注意的几点

(一)讲解游戏内容与活动顺序

首先应注意教师与游戏者站立的位置,教师应站在游戏者都能看得见和听得清的地方,讲解要简明扼要。在讲解游戏内容时,还要对游戏者进行安全教育及其游戏所包含知识的教育。

(二)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

教师对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引导,对违反规则和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予以教育。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游戏的过程,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三)做好裁判工作

裁判员要严肃、认真、公正、准确。保证游戏活动始终能在公正、准确、有序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四)适时结束并总结

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其效果都不太好,而应在规定的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后结束,或当学生较满意,还有余兴,但又不太累的情况下结束游戏。在游戏结束前,教师应预先提出结束的时间。游戏结束后,对游戏应进行总结,在总结中,评定要公平合理,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使参加者通过游戏受到教育,学得知识技能。

现代的体育教学都强调: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育思想已经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的教学中深入人心。而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编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为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训练水平,这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我们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游戏方法,对学生实施健身教育,这也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又一发展方向和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永智,朱波勇.体育游戏[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2

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开启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良好开端,营造了良好的课程研究氛围,推出了一批精良的心理辅导活动教材,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心理教师。然而,这些外化的指标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这个本质让越来越多心理工作者更加理智、深入地思考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根本目的与未来走向。

与探索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某种模式或课堂进程不同,近年来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生发了诸多新鲜视角和全新尝试,其中非常有益处、有趣味又有拓展的一个尝试便是整堂课只对一个游戏进行多次深入探索。本文将依据上海市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中两堂一等奖的优质课,对这个全新的尝试做全面深入的分析。

一、一个贯穿始终但又简单明了的游戏

常见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会围绕活动课的主题,根据钟志农老师介绍的“热身―转换―工作―结束”四个阶段分别设计相应的活动,从而形成层次分明、活动多样的一堂课。然而,在近期的上海市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中,却出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尝试――围绕课的主题,仅以一个游戏贯穿课堂始终。这个游戏经过巧妙的处理既作为热身导入、又作为工作探索,亦作为结束升华,可谓大胆尝试又“步步为营”。整堂课主线分明、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效果显著。

比如,闵行实验小学的王晨郦老师的“玩中有心意”一课,以四年级学生为对象,以经典的民间体育游戏“炒黄豆”为主线,将游戏设计成四个层面。

1. 2人面对面做“炒黄豆”的游戏,游戏结束后充分分享两人游戏中不顺利和顺利的各种原因,总结出“相互商量”是游戏成功的首要因素。

2. 3个人或4个人组成小组“炒黄豆”,规则是“不管往前翻还是往后翻手都不能打结”;游戏出现困难,学生发现增加人数后仅通过“相互商量”并不能达到成功,于是在教师的演示下继续游戏,结束后充分分享小组游戏成功与不成功的各种情况,总结出“在相互商量的基础上,乐于接受他人的想法并努力尝试这些想法”是游戏成功另一个因素。

3.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组约10人)进行第三轮“炒黄豆”游戏,游戏结束后充分分享小组游戏成功与不成功的各种情况,总结出在游戏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还需要“顾及他人”。

4.全班一起组成大圈,进行最后一轮“炒黄豆”游戏,游戏过程中全班商量两个最高的同学来当“门”,从哪个方向钻出去更方便等,以全班的成功将课推向高潮,既总结本课,更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再如浦东南路小学戴雯老师的“上课这回事”,以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在《羊村自习课》的视频简短导入后,便引入游戏“贴鼻子”进行三次探索,虽然游戏一直未变,但三次探索达到三个层面的效果。

游戏简单说明:教室前端放有两个贴板,上面是缺鼻子的卡通小猪头,全班分成两组,每组派一名选手,原地转三圈后上前蒙眼贴鼻子,鼻子贴准的组获胜。除了选手,其他同学都做拉拉队。

1.第一次探索:两位选手全凭直觉贴鼻子,拉拉队热烈“加油”,结果选手连小猪头都没找到,教师引导全班热烈讨论如何让游戏成功。

2.第二次探索:按照学生讨论的方法,给每位蒙眼游戏者配备一位指挥官,游戏再次失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游戏失败的原因:拉拉队的插嘴、吵闹、混乱、缺乏与队员的互动等干扰了队员和指挥官,引出学生上课时也有这些不良习惯,并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克服这些上课的不良习惯。

3.第三次探索:学生用讨论出来的好习惯、好方法进行第三次游戏,两组游戏很快成功,学生情绪高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游戏成功的原因,并引申到日常上课时应怎样做效果才好,总结出上课歌:上课要安静,学习坐端正,发言不插嘴,不懂要发问,学会这几点,才能有收获。

二、一个真实又积极向上的“心理场”和“社会场”

钟志农老师说:“不管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 教学模式’或‘活动课型’,不管我们设计的是一个活动还是四五个活动,只要是上得比较成功的心育活动课,其内在的运作机制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团体动力的总体发展规律。”团体动力学的鼻祖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指出,个体和他的情境构成了心理场,与此相同,团体和团体的情境就构成了社会场;个体的行为主要由其生活空间内各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团体的行为也主要由团体的社会场中各区域的相互关系所决定。

在上述两堂优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教师带动下的一个真实而又积极向上的“心理场”和“社会场”。每位学生在游戏中不仅有足够高的成就动机,有与同学互动时的快乐、沟通、感悟和分享,更有自我解决问题的意向与能力,这是学生个体健康积极的“心理场”,而各个小组之间氛围融洽、互动活跃、沟通有效,这是学生团体健康积极的“社会场”。

这两个场的建立,不仅让整个心理课堂充满正能量,让置身其中的师生身心愉悦,也让观课之人深受感染。这样的“场”,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应该追求的状态和境界。

三、一场原始真实的互动

两堂课因为活动主线、游戏的规则和道具等都非常简单,所以,整节课无需花费太多精力用在学习游戏规则、理解教学语言、摸索教具上,学生能够最快最真实地投入到活动中,而教师也全力在游戏生发的种种情况,对学生的反应等进行反馈、总结、提升,并引导学生将游戏中的所思所悟所得运用于下一步的游戏中。

比如王晨郦老师,在“炒黄豆”游戏人员不断增加、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成功的经验、不成功的难点、游戏中的种种意外等,从未对学生做任何的打断、中断或偏引,即便最后全班游戏成功,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很成功”“有遗憾”“有难度”等都得到充分表达。

戴雯老师的课中,就一个活动从失败到成功的三次探索,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种种不良习惯最真实地引发出来,通过不断引发学生思索讨论来解决游戏失败的难题,学生最后运用良好的习惯成功地完成游戏。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但戴老师运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巧妙而幽默地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从而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良好上课习惯的作用与效果,教学目的的达成可谓不留痕迹,一气呵成。

两堂课,都是通过一个至简的游戏引发学生最原始的成就动机,以此动机为突破口,教师又充分巧妙地引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互动频繁、师生交流热烈,可谓妙哉。

四、一种无框架、无拘束、无痕迹的课堂氛围与效果既成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达成,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一大难点。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浓厚、气氛的融洽、真情的袒露、交流的坦诚等都是评价当堂效果是否明显的指标。若以这些指标来评价,上述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也难怪会被评为一等奖,但它们显然又高于这些指标。

这两堂优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大部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气场与氛围。多年的探索中,很多心理教师仍然需要为不游离课堂主题而付出相当大的心力与体力,而不够老练成熟的教师还会在课堂环节的起承转结上显得生硬而刻意,在应对学生课堂生成性问题时更是困难百出。

然而这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一个游戏便顺水推舟、自然前行,非常巧妙地避免了这样的局限,整堂课没有框架感、拘束感和痕迹感,心理教师能够腾出更多的心力和脑力来驾驭课堂的生成,或做穿针引线的引导,或做蜻蜓点水的点评,或做提纲挈领的总结,将学生在游戏中所有的感悟、体验、收获等一一引出。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氛围激发了他们所有的兴趣、专注、投入以及内心对成功的渴望,而所有这些有利因素让整节课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我们当前仍然有很多研究致力于总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型、流程或模式,然而,若以“心育无痕”这一最高境界来衡量,这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无疑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海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发展水平。

五、一位既无为又有为的心理教师

最后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至难的一点。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直有良好的研究氛围,也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培养了很多优秀和勤于钻研的教师。但显然,这两堂课对心理教师的现场生成能力要求非常之高。

如果观看两堂课的录像,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共性,无论是王晨郦老师还是戴雯老师,她们在课堂上显然不是主体,学生全心投入,游戏、发言、探索、互动,整个课堂学生最忙碌、最热烈、最投入、最探索,观课者一望便知课堂是他们的,教师仿佛“无为”。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3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04-01

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的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其中的运动参与目标就是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而体育游戏恰好赋予了体育教学中既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怡性情的良好的教学方法。同志在o《新体育》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们的天性。"这充分说明游戏的魅力作用所在。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娱乐活动。

1.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突出,平常的课堂运用多多。但是为了保障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顺利进行,安排游戏时要先做一定的准备工作,分析各班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游戏时针对各班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个别调整,例如有些班级男生比女生多、高低年级体力情况不同等等,这些教师事先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分析调整,体育游戏活动前必须要考虑到。只为体育游戏正常进行做好科学预测工作。

1.1体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课堂的引入在娱乐学生身心,陶怡学生性情的同时,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游戏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充分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四个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而且要把趣味性和体育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体育游戏的教育目的。

1.2体育游戏活动的竞争性与安全性。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在于体育游戏都带有竞争性和对个体的挑战性,教师选择编排体育游戏力争做到简单易学,健康积极向上。有竞争就会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因此,体育游戏的应用必须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管理。

1.3体育游戏活动的鼓励性与真实性相结合。学生充满热情的投入体育游戏中,体育游戏结束后,对教师宣布的比赛结果使相当的关注的,作为教师,对体育游戏结果进行评判,必须做到客观公正。例如分小组进行体育游戏比赛时,教师一定要在体育游戏开始前就要告知学生比赛后的奖励结果,这样能更好的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对体育游戏活动成绩赢了的学生给予表扬,体育游戏活动失利的加以鼓励,对体育游戏活动中不遵守体育游戏规则的学生要进行批评,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这次体育游戏的感受和体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性。

2.体育游戏的深远影响

以上深刻的分析,体现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课堂的应用作用很大,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深远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游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重复枯燥的身体训练和器械训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的注入,其自身应用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更好的锻炼和提高身体,提高了学生的神经兴奋性,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素质提高。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4

一、体育游戏的选择

体育游戏的设计要充分根据游戏的目的和任务,游戏对象的年龄特征.参加人数以及场地器材.时间等客观条件,体育游戏内容选择时不宜繁难,也要避免单调乏味。

(一) 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把体育游戏分为行走类.奔跑类.跳跃类.支撑类和负重类等,例如“十字接力赛”.“二人双足跳”

(二) 按发展身体素质的任务把体育游戏分为力量类.速度类.耐力类.灵敏类和柔韧类等,例如“喊数报团”.“贴膏药”.

(三) 按运动项目把游戏分为田径类.体操类.篮球类.足球类排球类等.如“搬运球”等

(四) 按课的结构分类如准备部分的集中注意力类;基本部分的提高光奋性类;结束部分的整理与放松类等。

二、场地器材的准备

(一) 体育游戏场的准备

体育游戏教学中,必须准备好场地,应清除杂物,保持场地平坦。投掷类游戏,应安排在空旷的场地上,检查器材是否完好,投掷区在考虑安全措施,避免伤害事故;在做奔跑类游戏时,要检查场地有无砖石.碎玻璃等,以及是否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在做跳跃类的游戏时,要检查场地沙坑是否平坦或松软。

(二)游戏器材的准备

大多数游戏需要器材,如小旗.木棍.球.沙包等,器材的重量.大小应该适合学生的使用,并保证使用时的安全。

有些场地和器材的准备工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加,师生共同完成,如场地规划.器材的布置与分发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动脑的习惯。

三、体育游戏的讲解与示范

(一)讲解

讲解,是教师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使学生明确体育游戏的目的,任务,理解掌握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

1.讲解位置

讲解时教师的站立位置,应选择以学生能看到示范,听到讲解的地方为原则。由于游戏形式多样,游戏的方法和队形不同,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站立位置。如人数多且圆圈大时,可站在圆内一.二步处,避免一半的学生位于教师背面,影响教学效果。队形过长或对面站立的距离较远,可适当密集调动。

2.讲解要求

讲解要注意系统性,有顺序地进行,要特别强调清楚游戏的方法.规则与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水平,在进行游戏讲解时,根据游戏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示范

游戏的示范与讲解一般应结合进行,对游戏动作可以不全部示范,只演示某些姿势及个别重点动作,但对较为关键复杂的游戏动作,则需要进行实完整的示范。示范要力求简练.明确.尽量省时。

游戏的示范一般以教师为主,模仿.演示关键的技术动作,并结合讲述游戏的完整过程和规则要求。但对复杂,多人完成游戏,教师示范动作一人不够时,可选择同学和老师一起示范,或制定一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做进行示范。

四、体育游戏的教学要求

(一)明确并自觉地遵守体育游戏的规则

在游戏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条件,选择具体.简单的规则,使大家明确,易于遵守,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要求下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其组织性.纪律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二)适时调整运动负荷

教师通过对学生情绪.动作,活动秩序等观察,分判断学生的生理负荷,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游戏的运动负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疲劳时表现为:

a) 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不浓,精神不集中,游戏效果不佳。

b) 动作迟缓,纪律松驰,犯规次数和人数增加。

c) 学生脸部发白,气喘吁吁,反应迟钝等。

当发现学生在游戏中出现疲劳时,应结束活动,适当调整运动负荷。

通常采用:

1. 增加或减少影响游戏紧张因素,如改变游戏的次数和规则。

2. 扩大或缩小游戏场地范围

3. 增加或减少游戏的组数和参加游戏活动的人数

4. 延长或缩短游戏活动的时间和间歇时间

(三)时刻把安全教学放在首位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学生经常是处在跑动.躲闪.追拍.对抗等状态,容易发生滑倒和冲撞现象;教师除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场地器材条件,预先估计到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排除在外;要在课上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发生,采用大幅度动作时,要安排避免肌肉拉伤的对策;在对抗性较强的激烈活动中,要注意防止因秩序混乱而发生意外,全方面细致考虑,周密防范,防止出现问题,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参加体育游戏,愉愉快快地离开活动场地。

五、游戏的结果与总结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5

关键词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运用

体育游戏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话动,其基本特征是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在体育教学训练中,体育游戏以其促进身体机能发展、增强身心健康、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明确目的,以及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涵和引人入胜的竞赛等因素,成为开发青少年智力、体力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游戏法也就成为体育教学训练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特点

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任何一种体育游戏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或是为了传授生活和劳动技能,或是为了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身体锻炼和身心娱乐。由于体育游戏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因而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创造性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的规则,传授游戏的经验以及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

二、运用体育游戏时应注意的几点

(一)讲解游戏内容与活动顺序

首先应注意教师与游戏者站立的位置,教师应站在游戏者都能看得见和听得清的地方,讲解要简明扼要;讲解的内容包括体育游戏的名称、目的、方法、规则和结果,其中应特别讲清楚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讲解的语言简明扼要,生动而又形象;讲解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掌握游戏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讲解和示范,既要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又要示范动作的结构,帮助游戏者掌握正确的动作。此外,在讲解游戏内容时,还要对游戏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自然常识的教育。

(二)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

教师对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引导,对违反规则和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予以教育。只有客观的评定游戏结果和监督遵守规则的情况,才能保证游戏的教育作用否则就会降低游戏者的情绪,甚至会发生互相争执。裁判员通常是由教师担任,也可以由游戏者担任,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游戏的过程,保证游戏的顾利进行。

(三)做好裁判工作

裁判员要严肃、认真、公正、准确。保证游戏活动始终能在公正、准确、有序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四)适时结束并总结

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其效果都不太好,而应在规定的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后结束,或当学生较满意,还有余兴,但又不太累的情况下结束游戏。在游戏结束前,教师应预先提出结束的时间。游戏结束后,对游戏应进行总结,首先要公正地评定游戏的结果。对整个游戏与个别人要做出奖评,指出各队在发挥集体力量和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方面,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发挥上的优缺点。

三、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一般准备活动中总是慢跑、行进操、定位操,反复使用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如:蛇型跑、螺旋跑、跑动中的“听号拖团”、“拉网捕鱼”,或者用跳绳跳橡皮筋等方法,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

专门性准备活动,如短跑教学课,可采用训练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游戏。在篮球课的准备部分,可采用“两人争球”、“巧入营门”、“传球比快”等游戏使学生熟悉球性。运用体育游戏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为课的基本部分教学做准备,通过准备活动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把学生的兴奋性调节在一个适宜的状态,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一定要有效的控制和调整。

(二)体育游戏在技术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

(三)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身体素质练习,一般动作难度小、负荷小、比较单调。采用游戏法练习,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如:发展腿部力量的“立定跳比远”,“蛙跳接力”、“双人蹲跳”;发展上肢力量的“推独轮车”、“平衡角力”、“推人出圈”;发展灵敏素质的“掷沙包”、“打活靶”等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选择运用。

(四)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游戏法用于整理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使人体更快地由紧张状态过度到相对安静状态。一些小负荷的游戏活动,在大脑皮质所引起的兴奋可以加深运动中枢的抑制,促进其恢复,整理活动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得到放松。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体育游戏的运用,要根据学生特点以及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在进行体育游戏时要做到科学、准确,有针对性,有利于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另外,还要注意学生不同年龄、性别以及生理特征、身体素质、活动能力的差异等,做到恰到好处。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其在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运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体育游戏在新课程实施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面娟.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6

前言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为增强学生体质和发展运动技能做贡献的同时, 使体育课变得越来越枯燥, 越来越像操练和训练。它偏重对知识的传授, 动作规范的追求, 以及 “乖” 和 “听话” 品质的培养. 这束缚了青年个性的形成, 限制了思维发展, 使体育教学失去魅力。体育游戏是一种能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体育手段,游戏分为两大类,即发展智力的游戏和发展体力的游戏。体育游戏主要是以身体锻炼为手段, 以健身为目的且与竞技运动专项技术密切关系的专门性游戏。它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合理地改编和运用体育游戏对提高学生体育兴趣,掌握各项体育技术、技能。

一、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智力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多是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的,能启发人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自己设计、 创编一些有趣的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观察力、判断力等,在游戏过程中,为了取胜,游戏前各组学生需要商定战术配合问题等等, 如在 “搬运工”游戏中,如何才能多运、怎样省时,都需要开动脑筋。同时在游戏中,能使人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缓解心理压力,调节精神,开拓视野。

2、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体育游戏的创编根据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要体现出区域特色、项目特色和以人为本的特点。体育游戏的内容往往是对学生熟悉的项目进行改编.减少其竞技性,提高其娱乐性,保留其健身性。取消其差异性。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赛性和娱乐性强,能够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并且能够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推广。

3、思想教育

这一点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很重要。体育游戏要求参与者克服自然环境的障碍,克服心理障碍,对培养集体观念,顽强意志,团结协作等品格有积极作用 学生在进行比赛时,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多给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对互助、 协作给予表扬;对违规、投机行为即时批评;培养学生诚实、正派、积极的思想品质 可贵的是这种受益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例如,运动对意志品质的磨砺; 严格的规则对纪律的磨练;不团结合作就不能取胜的教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挫折等等,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他们起到教育目的。

4.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

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反复进行练习,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才能够保持体育锻炼效果的持久性。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能够延长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效。通过体育游戏可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体育游戏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游戏活动在学生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来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增进呼吸系统、心肺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功能,经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通常在体育课结束部分采用放松性游戏,

以此来转移学生兴奋点,可以减轻疲劳,使学生通过游戏改善了心境,调解了各运动器官的生理机能,机体得以放松。

二、体育游戏的特征

体育游戏是以人体完成基本体育动作为主的游戏,它是集德、智、体于一体且具有浓厚娱乐气息的身体与思维练习的方法。它对人体的基本的动作形成、增强人体能力和智力、陶冶情操、培养锻炼兴趣起着积极作用。体育游戏不同于一般游戏活动,它有其自身特点。认识和了解体育游戏的特点,并结合课的内容选配游戏.才能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1、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任何一种体育游戏都具有一定目的,或是为了传授生活和劳动的技能,或是为了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愿为了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创造性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规则,传授游戏经验以及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以适应薪的活动要求程目的。在高校体育课中,可根据课的任务需要来台理安排游戏的负荷。比如,准备部分中游戏是以热身为主目;基本部分内技术教学中的游戏,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达到学习、掌握、巩固提高技术动作为主目;结束部分中游戏是以学生达到调整放松身体,消除疲劳为主目,各种形式的游戏都有着鲜明的目的性。

2、娱乐性。体育游戏的选配应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突出它轻松、活泼的运动特点,使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娱乐身心且学到体育技能。

3、普及性。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合各种身体条件、体育爱好等,因此,都可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爱好,参加体育游戏活动以达到增进健康、锻炼体魄的目的。

4、竞争性。体育游戏大多都具有以个人或集体取胜为目的的竞争性游戏的特征。通常以游戏完成数量、质量、速度为判别胜负依据,因此它充分体现游戏参与者在体力、智力上竞争特点,通过游戏活动可提高参加游戏者的身体活动能力、思

维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并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参与者在竞争中达到愉快心里和精神上的满足。

三、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进行的前提,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堂好的体育课的基础,对整堂课起到铺垫作用,在准备活动中加入体育游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在一开始就奠定下生动活泼的气氛。准备活动根据教学的需要可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在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中,均可以运用体育游戏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性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克服人体的惰性。逐步提高兴奋性,尽快进入到锻炼状态。

一般准备活动是慢跑、行进间操、定位操,反复使用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可以采用―些奔跑类的游戏。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动中的。听号抱团“拉网捕鱼”等方法.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有些游戏既起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有利于组织教学,例如:“听口令做相反动作”,“有效无效口令”等等。这些游戏形式多样、新颖,既是游戏内容又是组织教学的手段。另外,可将游戏中穿插基本体操动作,使学生在简单的游戏中达到准备活动的效果。

专项准备活动使参与完成教学基本部分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充分的预热,保证基本部分教学的顺利进行。专项准备活动中的体育游戏要选择与基本部分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短跑技术教学的体育游戏可采用“叫号追人”、“长江黄河”,投掷技术的教学可用“投沙包”等。专项准备活动中加上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能够使学生迅速过渡到体育课的基本部分。

2、体育游戏在技术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如果―味地按中长跑竞技比赛的要求,逼着学生绕着田径场一圈圈的跑,使学生跑出恐惧,跑出厌倦,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采用一些追逐游戏、接力跑比赛。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

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篮球教学中“一人运两球”、“活动篮筐”、“投篮晋级”等游戏将对篮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灵活了教学方法,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动作技能。在球类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降低球风、缩小场地,对规则进行变异,使学生充分体现到体育教学中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中长跑教学中,如果一味地按中长跑竞技比赛的要求,逼着学生绕着田径场一圈圈的跑,使学生跑出恐惧、跑出厌倦。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采用一些追逐游戏、越野跑,或者给长跑赋予一定的情景、情节,如“奔愈二十一世纪”、“环球旅行”,使学生在快乐气氛中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

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要注意学生动作形成的不同阶段的任务与要求。一般来说在动作技能形成的“泛化”动作阶段,不宜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能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熟练地完成动作,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工作能力,建立动力定型。

3、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是教学主要目的的体现,是教学的中心部分,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围绕着基本部分进行的,基本部分更是衡量体育课好坏的主要标准。基本部分教学中,可以选择创编一些以基本技术为素材的体育游戏.在游戏中巩固动作技能。比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可选择运球中“保护与破坏”、“运球接力”、“一人运球两球接力”等游戏,田径教学中的弯道跑技术可采用弧形跑,圆形跑游戏等游戏,投掷项目可适时地选用一些掷准、掷远游戏、分组比赛等。

在体育课的基础部分运用体育游戏学习专项技能动作时,由于练习的单调、 重复,学生往往会产生疲惫, 厌倦情绪,使教学质量下降。如在练习速度素质时,我们穿插体育游戏“迎面接力跑”、“点将赛跑”等速度性游戏,可以调整学生情绪,提高积极性。从附表中可以看到,运用游戏教学的班不仅练习积极性高,平均练习次数多, 失误少而且运动量大虽然即刻心率有时可达150―170次/分,但由于持续时间短,练习间隔掌握好,加之调整、转移,一般游戏后 分钟可以基本恢复 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把技术动作也练习了,达到了教学效果 基本部分的游戏与所学内容更加密切,比如先学弯道跑技术, 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可巩固和提高这项技术,最后采用“圆形接力跑”来结束基本部分,其效果会立竿见影。

4、体育游戏在结束时的运用

游戏法用于整理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使人体更快地由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一些小负荷的游戏活动,在大脑皮质所引起的兴奋可以加深运动中枢的抑制,促进其恢复、整理活动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得到放松。

四、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

1、体育游戏的讲解

讲解时注意事项。首先应注意教师与游戏者站立的位置,教师应站在游戏者都能看见和听得清的地方,讲解要简明扼要,并注意不让游

戏者面向阳光或迎风站立。讲解游戏的顺序为:游戏的名称;场地布置;游戏者的队形及站位;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与要求;游戏的结果。讲解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掌握游戏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讲解与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又要讲解示范动作的结构和要领.帮助游戏者掌握正确的动作。此外.在讲解游戏内容时,还要对游戏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自然常识的教育。

2、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

游戏应在教师规定的信号下开始,在进行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教师对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引导。及时补充说明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使游戏能正确地进行;及时教育参加者自觉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员,对于违犯纪律的行为,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教育;教师善于观察与调整游戏的活动量.如发现运动负荷不足或过大时应增减活动的紧张程度、比赛的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或者进行轮流活动和短时间的休息(休息时.可评定学生在执行规则方面的情况.提示游戏者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的研究战术等),对体弱与病残者更要特别关心,给予区别对待。如发生偶发事件应及时进行教育。

3、游戏的结束与总结

适时结束并总结。活动时间已到,活动次数完成,活动目的达到,参加者尚未疲劳,余兴未尽时,要适时结束游戏并认真进行总结。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其效果都不好,而应在规定时间、规定的次数后结束,或当学生较满足,还有余兴,但又不太累的情况下结束游戏。在游戏结束前,教师应预先提出结束的时间。首先要公正地评定游戏结果.对活动过程中参加者的表现进行讲评.指出双方在遵守纪律和规则、运用技术与战术、发挥集体智慧等方面的优缺点,对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应提出表扬,对游戏的失败者.不应指责。而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他们,克服缺点,争取下次取得胜利。讲清下次再进行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鼓舞

精神,提高兴趣。总之,在总结中,评定要公平合理,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使参加者通过游戏受到教育.学得知识和技能。

五、高校体育教学运用体育游戏需注意的问题

体育游戏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但体育游戏的运用要切合实际,在提有游戏的运用中要有针对性。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

在教学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体育游戏要注重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为体育教学服务,所以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联系教材,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任务科学的选择游戏的内容,做到游戏不离教学,游戏促进教学。同时,体育游戏的创编、规则的制定和评价要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游戏器材的运用、场地的选择等要结合实际,既要简单易行。又要效果显著。

2.体育游戏的组织要注重科学性

体育游戏结构的组织要考虑学生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的差异。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并区别对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学生,游戏进行时要密切观察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掌握好提有游戏的运动量和强度。

3、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公正性

游戏就是一个“小型比赛”,它有严格、简明的活动规则,以保证活动的公正性。所谓公正性,就是要使参加游戏的学生在活动内容、时间、发挥体力、智力、接受教育及争取胜利的可能性上具有基本均等的机会,否则就难进行到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总揽全局,注意分组的实力搭配,攻防时间活动的交换等。(2)选好裁判,最好由教师担任,但在游戏组别较多时,可以让班干部或见习生担任,也可以由引导人兼任。(3)认真评定和总结。游戏结束后的评定工作既可以采取群体评议的方法也可以由教师总结,无论怎样评定都应做到公正、准确、客观、全面,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不足之处。这些工作做得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情绪和游戏效果。

4、体育游戏要注重组织性和纪律性

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体育游戏顺利开展的保证。体育游戏的进行中。监督学生一定要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进行练习,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和方法,特别是投掷类、球类等有一定危险因素的游戏,更要注意游戏的次序性、步骤性,既做到游戏的轻松活泼,又秩序井然。

5、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实效性

无论在课的哪一部分出现都要尽可能地体现它的实效性。像准备部分可安排一两个身体活动较大,并与主教材内容相关的游戏,以达到体温上升,肌肉、韧带预先拉长,克服粘滞性、惰性以及为学习内容服务的目的。相反,如果只考虑某些游戏的气氛,忽视教材的相关性,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脱节和时间上的浪费。基本部分的游戏与所学内容更加密切,比如先学弯道跑技术,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可巩固和提高这项技术,最后采用“圆形接力跑”来结束基本部分,效果就蛮好。

6、体育游戏应注重评价

评价是对游戏的效果所进行的总结,体育游戏必须有评价。体育游戏的评价要注重时效性,一般情况下评价是在游戏的结束后进行,但是也要注意游戏进行中的评价,当体育游戏偏离了预定的轨道,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时要及时地停止游戏并进行评价。

结语

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它在体育课程上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大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也要进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国发[2002],2002.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7

一、游戏教学法概述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针对教学目标,融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于游戏中,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和交往能力都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二、游戏教学法在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本课程现有教学方法在实施中的弊端

目前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与演示实践法,这两种教学方法有其固有的优势,对于学生掌握餐饮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两种教学方法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这两种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是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无法实现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二是本课程以往采用的教学方法忽略了授课过程的趣味性,教学过程过于严肃死板,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三是学生作为个体进行单独学习,学生之间缺少合作交流的机会。显然,这不利于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将游戏教学法引入本课程的教学之中,以作为对传统教法的补充。

(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

高职学生由于文化底子较薄,基础差,所以在上课时对知识性较强或是内容枯燥的学习内容往往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大多数学生觉得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自身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厌学情绪。与此同时,他们对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往往很感兴趣。因此,在餐饮服务与管理的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游戏教学能唤起学生消沉、疲惫的心理,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上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宜进行游戏设计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必修课。本课程以以餐饮业务经营活动为中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础理论较少,有很多实操项目,且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比较适宜进行游戏的设计,易于游戏教学法的实施。

三、游戏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一)根据教学的内容、目的精心设计游戏

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成为只为添加乐趣而脱离教材的空中楼阁。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游戏,注重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考虑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在设计与选择游戏的时候,要注意使游戏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游戏法则,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一定的前提下,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二)游戏教学要重视参与性、合作性和竞争性

游戏的设计要注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尽可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多创设体现合作精神的游戏,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培养合作精神。这样能够较好地体现游戏的全员参与性与合作性,学生也能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荣誉带来的喜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的游戏活动要新颖有趣富有竞争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不断地翻新游戏的做法,不断地设计新的游戏,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做好充分准备

选择好游戏方式以后就要对游戏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游戏的规则要尽量细化和量化,避免出现漏洞。明确有吸引力的奖励方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落实游戏所需场地和游戏道具,是在教室进行还是在餐饮实训室进行,需要哪些实训器材。还要充分考虑游戏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采取应急措施,提高游戏的可操作性。教师也要注意,是否有些游戏需要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情景扮演游戏需要学生提前分组,写剧本,分配角色排练。竞赛类游戏需要学生事先复习或预习等。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使游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对游戏过程做好组织监控

为了能使游戏活动收到实效,在教学游戏中要做好组织监控,保证游戏有序进行。作为游戏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的教师,游戏开始之前要向学生们明确游戏规则,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纪律,张弛有度,学生们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创造性的活动,养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课堂习惯。游戏过程中,老师作为裁判必须严肃、认真、公正、正确。只有监控遵守游戏规则情况和客观评价游戏结果,才能让学生们端正态度,认真参与游戏,最终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五)做好游戏后的教学总结

教师应记录游戏过程和心得体会,以便于游戏结束之后对本次游戏进行总结。总结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以鼓励学生为主,使他们对游戏教学法产生好感和期望。二是要对游戏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尤其是本次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三是对本次游戏教学实施效果的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是精彩之处,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8

英语游戏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的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英语教学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来交流,通过游戏来使用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

1.游戏应体现教学目的。课堂游戏的设计应体现教学的目的,设计的游戏应能更好的帮助完成教学。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关于问路。开课的教师所设计的其中一个游戏是:请五位同学到讲台上来,教师给他们出示一些关于颜色的单词卡,请这些同学快速说出来,谁说的快且准,谁就是获胜者。此游戏的目的是复习单词,但内容却是关于颜色,与本课的话题――问路没有多少的联系,且参加的对象只有这五个学生,与教学目的不一致,纯粹是“无用功”,像这样的游戏明显背离了英语教学目的。

假如用“交通指示图标”的卡片代替“颜色”的单词卡,让全班学生抢答,快速用英语说出这些图标所表达的意思,也许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如把全班分成四组,来个竞赛,比比哪组说的快,答得准,那大家就都被动员起来了,同学们都将认真地看、做出回答,这么一改,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由此可见,要让英语游戏教学真正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应对游戏活动精心设计,力求使游戏活动自始至终都不偏离教学目的。

2.游戏活动情景交际性。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一个语言学习者不仅应该有判断句子是否符合语法规则的能力和造出语法正确的句子的能力,而且他还必须懂得准确地使用语言,即对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即要培养他们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真正的交际活动应有三大特点:信息沟、选择性和反馈。缺少这些特点的对话就很可能是简单的句型操练,而不是真正的交际。例如:教学:

A:Is this a pen?

B:Yes, it is.

对话双方都知道该物品,只是为了练习词汇和句型才进行以上对话,这样的对话也不是真正的交际活动,因为两人之间没有信息沟的存在。当一个人不了解某事与另一个了解某事的人交换信息时,信息沟就存在。因此,教师在设计语言教学游戏活动时也应注意交际活动的三大特点,让学生产生交流的愿望,变“让我说”为“我要说”。而游戏能创造接近现实的生活情景,能创造接近生活现实的语言情景,语言情景又可提供语言交际场景。如:找主人的英语教学游戏,学生不知道教师手里的物品到底是谁的,只有通过用语言最后找出答案,这样就产生了信息差,让学生产生了一种说的愿望,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就是说,游戏活动设计的语言要近于交际,要设置一个舞台场面,让学生借助这个舞台进行语言的交际,避免一些机械的句型操练。教师要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模拟场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的游戏活动,尝试在语言游戏过程中使用甚至是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进而促进他们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沟通的能力。

二、游戏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明确游戏活动的规则。学生明确游戏规则是游戏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在游戏前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介绍游戏规则:语言讲述法,它适用于规则比较简单、易于表达的,大部分学生都已熟悉掌握的游戏;肢体示范法,它主要适用于单靠教师的口头表述难以理解的比较复杂的游戏。教师可以选几个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其合作示范着演示游戏,或在教师口头讲解后让其示范游戏。

2.游戏活动应面向全体。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参与面,要尽量设计适合多人参与的游戏方式,特别是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团结协作的竞赛类游戏,要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又能为集体争光的游戏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教师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和进步明显的学生要及给予表扬、肯定,进行点评,并进行适度物质鼓励,这样才能让游戏的效果达到最佳化。

3.关注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直接影响着游戏的效果。学生的热情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心理倾向的体现。兴趣越浓,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越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掌握知识也就越快。热情调动起来之后,教师还要注意热情的保持。在分组游戏时,各组的实力应注意均衡,如果小组间实力悬殊,胜负没有悬念,肯定会大大抑制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在活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微调得分标准,尽量避免造成小组间的差距太大,这样即使落后一方也会全力以赴,继续争取,始终给他们以希望。

4.注意调控活动间的纪律。游戏活动要组织有序,活而不乱。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往往过于兴奋产生一些“混乱”的现象,教师要善于观察,注意维持好游戏过程中的课堂纪律。但恰到好处的约束需要艺术,太紧太呆板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游戏时教师可利用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来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切忌失态发火,要耐心用“及时刹车法”“表扬法”来鼓励学生,有序有规则地进行游戏。

5.活动后应及时总结。游戏后的总结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有些学生在游戏时兴致高昂,但有时对游戏中的知识一知半解或模棱两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进一步明确游戏所操练的句型结构和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教师也可从中总结游戏的成功与不足,更好地为今后教学服务。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9

1.引言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受到“勤有功,嬉无益”、“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传统思想影响,他们认为游戏是不务正业,而让孩子花大把时间上补习班、特长班。

《世界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有游戏的权利”。喜好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使然。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毫无疑问,儿童是从游戏中学习的,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他们是从所有形式的经验中去学习(Rubin,Fein and Vandenberg,1983)。幼儿渴望参与到成人的世界中,游戏是他们学习、模仿成人举动的平台。

2.理论基础

对心理学家来说,任何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事物都是重要的,从此意义上讲,那些快乐取向的活动似乎比枯燥的学习更有价值。教师不应该忽视这种儿童游戏的快乐因素。奥尔波特(1961)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短小但精彩的定义,即“一个健康的个体应是能有效的工作、游戏和爱的个体”。

学前期的儿童非常好动,其粗大运动能力在2-5岁时提高得非常快。如果此时儿童拥有正常的身体机能和适当的玩耍机会,那么大部分的运动能力会自然地发展起来。绝大多数游戏都是运动与娱乐的结合,儿童在游戏中不仅乐在其中,更锻炼了身体。但需要注意的是,与青少年和成人一样,幼儿的活动量也应该有个限度。因此,在设计游戏时应注意儿童的负荷,动静结合。当然,儿童的精细运动能力也能在类似积木、拼图、橡皮泥之类的游戏中得到锻炼。可以说,游戏是促使幼儿生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

所以,把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只有让娱乐性与教育性蕴涵于游戏之中,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才是成功的幼儿教育。

3.游戏的应用

虽然儿童是主要的游戏者,但教师的参与会更好地展现出游戏效果。当然,教师并不只是确保儿童在嬉笑打闹中不受到伤害。在幼儿园,教师的任务是给儿童提供多样性的游戏活动,并帮助儿童在活动中充分的探索,有时需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儿童一起探索,有时则只需要仔细观察儿童并鼓励他们进行调整和发展。在游戏中,教师应该为幼儿搭建一个合适的舞台,以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3.1游戏的设计。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游戏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游戏的对象是谁。首先,让儿童进行游戏并不是说儿童可以放纵的打闹,或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教师除了注重游戏的快乐因素,还要提供给儿童某种类型的学习经验,即可以是认知的,也包括社会性的等各个方面。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个儿童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该开发儿童的多种智能,并兼顾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和全面性。其次,游戏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在发育过程中,身体技能、语言、认知、社交、情感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设计的游戏既应该贴近生活,不要太过复杂,超出儿童的理解范围,更应该充满乐趣,能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同时,高尔基曾经指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所以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条件和场合教师要设计出适合于幼儿特点的游戏活动,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情境的创设也应该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是幼儿熟悉的、喜爱的,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最后,根据埃里克森提出的关于个体心理社会学发展的八个阶段,学前时期的幼儿处于第三个阶段(约3-5岁),即主动对内疚阶段。老师应该鼓励儿童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在设计游戏时,可以提供多个选择,给他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并且尽量接纳他们的建议或者在活动中加入他们的想法。教师主要处于辅助作用,提供一个自由、轻松的空间让儿童可以充分表现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并且要确保每个儿童都有至少一次体验成功的机会。如果班上学生能力相差较大时,要避免进行竞争性的游戏。

3.2游戏的实施。首先,教师的辅助很重要。游戏是教师手中对幼儿施加影响的工具,而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幼儿游戏的质量。教师既可以当一名热情的观众,欣赏幼儿游戏,也可以亲身参与其中,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其次,教师还应该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举止。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通过孩子的游戏方式,可以看到他整个个性及人格”。所以游戏是教师观察幼儿内心活动的桥梁,对于教师更好地对幼儿交流、沟通,以及幼儿健康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在游戏中能容忍意外和错误,特别是在出现错误时,应帮助他们修正错误,或重来一次。

3.3游戏的总结。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对游戏进行总结、反思。一是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二是对游戏的效果做出评价,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三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评价,以提高教师素养。此外,还可以询问幼儿参与游戏后的感想,尊重他们的想法,将游戏组织得更好。

4.结语

游戏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游戏的设计、实施到反思总结,教师都应该以幼儿为中心,注意个体的差异,帮助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 丁海东.论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02:6-10.

[2] 郭学毅.幼儿游戏分类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06:102-103.

[3] 林菊.近代以来我国幼儿游戏的历史转型及走向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02:74-76.

游戏时心理活动总结例10

游戏是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材主要内容之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是以课程目标导向来选编游戏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实施教育评价的“主体性”游戏。这些游戏是以自身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

通过十几年的小学体育教学,我认为在组织游戏教学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游戏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游戏教学具有一定情节和思想内容,教学时要结合游戏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开始,要使学生明确游戏的目的、意义、要求,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在游戏过程中要针对学生表露出来的各种行为和情绪,运用表扬、批评、激励、鞭策等手段,及时进行教育。结合游戏规则,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结合奔跑、跳跃、投掷等各项游戏,向学生说明掌握这些基本活动技能的实用意义,启发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和锻炼。要把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游戏教学的全过程。

二、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游戏比较简单,但必须做好各项组织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进行新内容时,教师要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做必要的示范后,可先让学生试做一遍,教师给予指正后,即进行游戏或正式比赛。在学生练习时,要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动作。

要用最简单省时的方法调动队形,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要针对不同的游戏采用不同的队形,要做好游戏的分组。分队比赛的游戏,要做好人数不等的处理;以及做好体育骨干和裁判员的训练和使用等等。

游戏的分组十分重要,分组要考虑到游戏时要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要根据游戏的激烈性、对抗性和运动强度的大小,以及学生的身体状况,掌握和调节运动量。对体弱多病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对于竞赛性较强的分组,一般情况可以把男女生分开进行。在分组时,要做到各组人数相等,实力相近。如果各组人数不等,可以让多出的学生当裁判。

游戏规则要明确,裁判要准确、公正,并用最快的办法宣布成绩。要注意安全教育,预防伤害事故。

三、以传统的游戏教材为主要资源,进一步开发、创新

游戏内容浩如烟海,但不是一切游戏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游戏,主要以具有我国民族特色作为教学内容。如“老鹰捉小鸡”、“破鱼网”等。根据这些游戏名称了解其方法、过程、功能、重点难点、教育内涵,以及与其他游戏及活动教材的纵横关系等,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育方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这些游戏具有进一步开发、创新的余地,在这些游戏原做法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变化开发出一系列新颖做法,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尽情参与,积极动脑,不断领悟游戏内涵和提高活动技能,使学生越“玩”兴趣越高、思路越广、自信心越强,学生在游戏中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课程标准和各项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四、充分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游戏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做好对游戏教材的选择,确定课的基本任务,根据任务来选择教材。还要做好场地、游戏器材和教具的准备,布置要合理规范。

充分做好游戏教材的选择,教师选择游戏教材时,应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为出发点,确定课的基本任务,根据任务来选择教材。还要充分做好对游戏场地、游戏器材和教具的准备,布置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