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游戏教学法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3 10:02:45

游戏教学法论文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1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传统小学语文在小学语文的应用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小学生的语文课本内容涉及的范围不广,但是对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有时候,还是很难完全掌握,甚至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死记硬背,所以孩子们就会显得特别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不会带学生玩游戏,一节课的时间本就有限,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所以游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少。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以课本、教师为主,学生在学习中按照教师的脚步,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因此,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常常出现打瞌睡、嬉笑和玩游戏等现象。这类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够,导致他们缺乏积极性,从而教学质量出现相应的下降。

2.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如果将游戏与教学融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因为玩电子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招来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但是,我们要理解小学生,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不是阻止学生玩游戏,而是让他们在玩游戏的同时,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激发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寓学于乐,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3.从传统模式到游戏模式的转变难度

虽然小学的课本在趣味性和创新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知识不再以单纯的文字来表述,而配以相应的图片,更加生动,接近生活。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总体的教学质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根本原因就在于,课本内容的改变并不能改变教学模式。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直沿用的是灌输的模式,许多教师都习惯了这个模式,因此,要想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成游戏教学法并不是那么容易。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利弊

1.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游戏教学法能够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本身年龄小,不太懂事,喜欢玩游颍很容易对学习厌烦,我们就应该利用他们喜欢玩游戏的特点,陪学生一起玩游戏,把教学内容渗入到游戏当中,启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吸引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我们学习语文,不仅仅要学习中国文化、汉字,还要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游戏教学法巧妙地将教学和游戏融合,让小学生在对游戏熟悉的过程中,也慢慢地学会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我们都知道,一个游戏,需要很多人参与,而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要想把游戏玩好,融入游戏中,除了思维的活跃以外,还需要团结合作,如果孤军奋战,那么结局一定是失败。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

2.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劣势

但是,游戏教学法要适当地运用,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游戏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内容是玩游戏,如果学生过度迷恋和依赖游戏,就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效果,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让学生形成只玩游戏、不读书的坏习惯。

三、结语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善,游戏教学法也慢慢地被大家接受。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让小学生更加感兴趣地去学习语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结合作能力等,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鑫兴.试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初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2

二、游戏教学在语音学习中的应用

语音是英语交流的基础,正确的语音对于学生英语交流水平的提升与知识的进步非常重要。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发音能力,笔者常常在班级内开展“句子接龙”游戏。在“句子接龙”游戏中,教师作为“龙头”讲一个简单的英语句子,然后传递给学生A,学生A在教师说的句子基础上可以加一个或几个单词继续进行传递,被传递的学生既要负责检查传递者的句子是否正确,又要完成接龙。如果谁说错了被检查出来,他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如果出现错误但被传递者没有发现错误,就由两人一同表演节目。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学生的语音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句子的转换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个游戏还能增强学生对语病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游戏教学在句型学习中的应用

固定句型是小学英语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学好这方面的知识,学生的造句能力必然会有所提升。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固定句型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句型的实际应用范围,设计游戏。例如笔者就以“It’ssth/sb”的句型设计了一个游戏。笔者事先准备好一个盒子,并在里面放入一些物品,在进行游戏时,笔者一边晃动箱子,让学生用听力判断,一边提出问题:“What’sinthebox?”,学生依靠自己的听觉判断,运用“It’ssth/sb”句型猜出箱子里的物品,猜对了加分,猜错了不扣分,最后比比看谁得的分最多。因为小学英语的固定句型较多,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同样的游戏模式,通过对游戏内容和考察句型的变换,进行对学生多个句型的练习,切实提高学生对固定句型的熟悉程度,提高句型使用能力。

四、游戏教学在英语交际中的应用

虽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并不太高,但从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远角度看,早点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有很多好处的。英语交际与朗读不同,其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还有学生的听力水平、思维能力等等。对小学生而言,这种教学内容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时,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度,那么其对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为了实现对学生交际能力的锻炼,笔者常常利用“龟兔赛跑”、“小蝌蚪找妈妈”等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只能用英语交流,通过这种第一人称的故事表演,不仅学生能够收获到快乐,还能够在表演过程中,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对话,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3

成为企业家[1],拥有不可企及的财富,是每一个有抱负的大学生念念不忘的幻想。之所以称之为幻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大学生只是想自己如何成功,却没有去估测自我的能力和实践自己的想法。在SYB创业培训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学生在企业这个概念框架下,学会认识自己能力与自己能力被认识。为此,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叫“我能行”,游戏内容主要是:环节一,让学生从背后试试两只手上下能否摸得到;环节二,头不动用一只绕过颈一圈模同侧耳朵。这两个环节是要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存在,以一种非常规的动作体验突破自我的状态,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反应过来,只有少数人能够迅速达成任务。由此,在游戏结束之后还有许多学生意犹未尽,这样不知不觉就把创业的“创”字独特之处,让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到了这种“求新”“求异”的思维,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业者应构思的企业

当大学生们对创业产生兴趣之时,适时地将建构企业的模块充分地呈现给他们,让大学生自己去组合和拼装,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初步的想法细化,然后变成一个计划或工程。大学生的抽象思维相当活跃,在企业构思的活动中,必须要利用已有的资源和生活经验,并创造成游戏情景,让他们去发现自己身边的“商机”。在这方面,我做了些小尝试,例如:在“生活大八卦”的游戏里,两组学生分别扮演娱乐明星和娱乐记者,双方就假定的娱乐事件开始相互发问,由第三组学生进行胜负判别,胜负的条件是谁能从对方那里获取更多的潜在商业机会。生活当中娱乐新闻经常是铺天盖地,大部分人已经觉得麻木了,但是我们需要留意的是这当中潜在的市场,特别是个性化的小市场,对于“小”“微”公司的发展机会良多。游戏之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去开个明星隐私保护公司、娱乐记者咨询公司等等。

三、创业者应评估的市场

市场[2]是商业活动的核心,尤其是在创业初期选择市场也就决定了日后的入行问题,在许多企业发展失败的案例当中,最大的失误往往都是市场定位错误,例如:中式快餐店败给洋快餐、体育品牌李宁被迫重组业务等等。因而,最初的创业过程中一定要审时度势,做好市场调查,认真地分析行业数据和发展前景,在培训阶段要想让学生做到这几点,应该做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活动,例如:安排学生进行假定商品贩卖的游戏,学生通过自己扮演直销人员和顾客进行交流,并将自己的商品成功推销出去便可以得分。学生在做这个游戏时,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够成功地推销出自己的商品,并且让消费者感到厌恶。游戏结束之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总结了一下,任务失败主要的原因是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和销售人员不善言辞。

四、创业者应搭建的组织

创业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一定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特别是团队内部的关系。创业者一般来说都是以团队形式出现的,特别是企业型的创业活动中,团队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分组投蓝游戏”这类集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想要获得胜利,最基本的保证就是团队的组织力。学生被分成两个小组,一对为红组,一对是蓝组,两队同时进行投篮,但是允许其他队员在旁边采用非肢体动作进行鼓励或者干预,以五分钟之后的投进篮框得分多的为胜者。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如何有效组织便成为学生们考虑的第一点,让投篮技术好的同学去当投手,声音大的去当对方的破坏者或自己的鼓励者。学生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相互协作并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体验时,得到一定的心理补偿或损失,产生认知冲动,然后对已有的组织结构进行重组。

五、创业者应具备的形态

法律意识是经营企业的人,最需要补充的知识,这种意识是一种固定形态的制约因素,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必须加以重视。在SYB创业培训中,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经营不能触碰的“红线”,也必须认识到企业经营者拥有的权利。在这方面的训练,必须依赖实例作为支撑,例如:安排学生就自己想要创办的企业,写一个“申请书”,把企业的全方面信息包括其中,特别是与法律相关的内容作出特别注明。学生将自己的“申请书”交由教师审核,然后把不合格的发还给学生,再改再审,反复几次之后对于相关的法律学生便可以认识得很通透了。

六、创业者应清楚的责任

企业经营不仅仅只有利益,还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3],这种风险与责任并存的行业,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新人“入市需谨慎”。因而,在创业前的培训一定要明确这种风险意识,设计一个“冒险类游戏”是最恰当的,让学生扮演侦探处理一个假定的违法犯罪案,学生必须找出所有的线索,最终才能破解谁是幕后首脑。这个游戏趣味性和思维性极强,学生如果不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很有可能遗漏掉重要证据,并无法破案。“游戏教学法”被引用到SYB创业培训中,并是不为了为难学生,而是让他们以深层次的感受,去磨练自己作为未来企业家的胆识和魄力。

七、创业者应统筹的预算

“模拟医院”是一款很时髦的电子游戏,玩家在游戏中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医院的管理工作,医院的工作很多很杂,例如:盗窃、病人受伤、医务人员不够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管理者的统筹运算,特别是预算的执行,在游戏中玩家所拥有的建设资金和开销都以虚拟货币出现,并且是模拟真实的收支情况。玩家如果没有能够做好预算,最终导致入不敷出的话,游戏就会宣布结束。笔者认为,将“模拟医院”这类真实感很强的游戏引入培训课堂相当有必要,不单单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场景,更重要的是将潜在的不平衡因素凸显了出来,给学生以强烈的危机意识体验。

八、创业者应实施的策略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4

关键词:教育游戏;理论研究;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教育游戏主要指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和传统的游戏活动。传统的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活动中经常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游戏类教育软件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但关于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研究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20世纪 80 年代,Bowman 开始尝试将电视游戏(Video Game)整合到教学设计中。

美国著名的游戏设计师、教育专家 Marc Prensky在2000年出版的《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基于数字游戏学习的概念、效果以及在教育、军事和培训中的应用和对于孩子们学习、成人的工作产生的作用。并预言21世纪的学习革命不是课程的数字化,学习的网络化,也不是无线、宽带、即时学习或学习管理系统的出现,而是学习不再伴有“痛苦”。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将改变“学习是苦差事”的传统看法,实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理想状态。国内关于计算机和网络类教育游戏的关注和研究基本上从本世纪初才开始,2004年,上海盛大公司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5周年制作的教育游戏软件《学雷锋》再次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对教育游戏的普遍注意。为了解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状况,我们采用量化统计的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所有关于教育游戏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探析我国 “教育游戏”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

1研究论文统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对1979―2007年12月以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6个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关于“教育游戏”方面的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检索项用的是“文献标题”,检索词为“教育游戏,统计核心期刊文章数量时,我们使用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项为“篇名”项,文献范围限定在“核心期刊”。

2关于“教育游戏”有关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1) 研究文献数量庞大

关于“教育游戏”有关的研究论文调查显示(如表1),从1979―1998年,没有检索到关于“教育游戏”的文献,1999―2007年,共检索到418篇文献,平均每年产生学术论文将近47篇,其中学术期刊共发表研究论文312篇(核心期刊22篇);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5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收录论文29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10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62篇。

(2) 研究和关注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年产生研究文献的数量变化趋势(如图1)来看,连续8年来,我国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1999年,共检索到12篇文献,其中有8篇文章与幼儿教育有关,占本年文献总数的2/3;2000年,共19篇,其中有10篇文章与幼儿教育有关,将近占本年文献总数的1/2;2001年,共14篇,其中4篇论文与幼儿教育有关。从1999―2001年的论文数量和研究内容来看,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教育阶段,因而可以看作是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起始阶段。从2002年起,研究文献数量剧增,研究内容逐渐引起研究生们的关注,研究文献中陆续出现了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说明我国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教育游戏的研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3) 研究关注点分析

① “教育游戏”研究的起始阶段

1999―2001三年间共45篇,研究内容比较浅显,其中50%的文献主要研究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约占1/6的文献关注点基本集中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传统游戏运用的特点、途径、优势和教育功能等方面;其余文献主要集中在“传统教育游戏”的概念、推广和应用等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从适用学段来说,主要指导幼儿教育,对大学和中小学的教学影响不大;从学科教学来看主要应用于体育教学,其他学科教学中教育游戏的探索较少。但是,这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② “教育游戏”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

从2002年起,我国对“教育游戏”的研究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研究内容日趋丰富,研究关注点由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逐渐扩展到理论研究、学科研究、幼儿教育、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游戏、教育软件、拯救游戏沉迷者、国外“教育游戏”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研究等方面(如图2)。

关于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是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基础,也是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主要内容,统计中共检索到文献156篇,占该阶段研究文献的41%。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游戏引发的教育改革、教育作用与价值、教育中计算机游戏的设计、开发、发展、应用等。

教育游戏与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传统游戏在幼儿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应用,重要作用和价值等;同时,通过翻绳游戏、沙盘游戏、换水游戏、泥土游戏等实践活动探究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研究成果涉及面广,内容充实,数量可观,说明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关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同步迈进,既为教育游戏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为教育游戏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2002―2007年,关于教育游戏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如表2)总体来看研究数量太少,且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科学课程上,说明关于教育游戏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中的潜力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教育游戏与素质教育的研究文献只有10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游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游戏对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发展、教育游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

教师们打破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利用教育游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网络游戏得到启示,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运用沙盘游戏、体育游戏、户外游戏等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实践,探讨儿童心理游戏辅导的方法,虽然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但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已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悄然而起,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完成“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于网络游戏、教育软件的研究文献有13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游戏的开发,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教育特点、教育应用和功能、教育案例分析等。

拯救游戏沉迷者的研究主要有:青少年玩游戏的动机分析、影响分析;对游戏者的警惕教育、安全教育、教育策略、教育改革;针对游戏沉迷现象进行游戏开发的策略研究,救助游戏沉迷者的建议、方法等。

国外教育游戏经验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游戏网站介绍、教育游戏软件的比较分析;美国幼儿游戏教育经验研究(如:培养儿童读写能力、逻辑数学思维能力、音乐教育等);德国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和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中的方案教学等经验研究。相关调查研究主要有游戏爱好者的个人特性分析、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途径、应用现状和前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方面。

3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思考

(1) 加强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的转化

通过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理论研究文献与实践研究文献之比为12:1,说明我国对教育游戏的研究依然重理论、轻实践。目前,人们对教育游戏在教育中的功能、应用特点、教育游戏与教育等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因此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应用等实践方面的研究,力争使理论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实践,用实践研究的成果去指导教育游戏的开发和发展。

(2) 加强教育游戏与学科教学或学习的结合

我国教育游戏与具体学科相结合进行教学和学习的研究文献和实践应用都很少,教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研究文献虽然有23篇,但这些论文都是基于传统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育游戏与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文献更少。因此,加强教育游戏与学科教学或学习相结合尤其是与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结合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另外,要注意将研究中产生的成功案例进行推广,供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只有教育游戏与学科教学或学习相结合,教育游戏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寓教于乐和乐学才能变成现实。

(3) 深入探究游戏教育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和新型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游戏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师生角色,主动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益,这是教育游戏学习环境中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深入探究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和新型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今后应该将其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4) 总结传统游戏教育的经验和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嫁接到教育游戏软件的开发中,同时借鉴国外教育游戏开发和教学的经验,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引领下,游戏教学将会对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变革。

(5) 加强“电子游戏”向“教育游戏”的转换,解决游戏沉迷问题,实现游戏的教育价值

“电子游戏”使广大青少年如痴如醉,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给学生的教育和学习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电子游戏在玩家动机、兴趣激发、持久注意力、情境感染等方面的设计策略完全可以为教育游戏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开发者加强“电子游戏”向“教育游戏”的转换,既可以解决青少年的游戏沉迷问题,又可以实现游戏的教育价值,在教育市场上会把游戏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也可以实现企业盈利和学生教育的双赢。

(6) 教育部门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探究新型教企合作形式

2004年底,上海市教委公开向社会征集网络益智游戏,中标产品将由教委免费向下属1500所中小学推广。这在当时教育界和游戏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传递出一个信号――教育部门开始定制需求,以引导教育游戏企业的研发方向。[4]在教育游戏开发的过程中,教育部门要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加强教育部门与游戏开发企业之间的合作,发挥各自功能,探究新型教企合作形式,在优化产业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才环境等方面形成合力。[5]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5

1.引言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迫于应试压力,加上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儿童的天性被压制,这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成长最主要的的活动。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相应能力。

2009年,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通过中国知网等权威网站的资料收集,发现游戏教学一直是研究热点,2012年研究文献总量突破2万,2013年有所回落。

2.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游戏在学期阶段用的较多。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李海洋(2009)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符合游戏教学的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累计和总结游戏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凌美叶(2005)探索游戏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教学思路,种类。游戏教学时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荀子提倡的“知行统一”,杜威的实用主义,“从做中学”,都为游戏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游戏教学也很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性。游戏活动种类具有多样性,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游戏,比如针对好奇心设计猜谜游戏,好胜心设计竞赛游戏等。“在玩中学”也要注意游戏目标的是否明确,是否适合学生,游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颖怡(2013)认为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学科,决定了采用游戏教学的必要性。音乐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性游戏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时代的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与游戏特征结合,设置多样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肖旭(2010)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体育游戏教学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学习。“快乐学习,表扬为主”。体育游戏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模型的构建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高参考。

国内有关游戏教学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还是分学科论述,未见形成系统。

3.国外研究综述

从古希腊起,西方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就把游戏用于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及其重视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他认为儿童最好在游戏中学习。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游戏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以及肢体的敏捷。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非常重视游戏教学。他强调“从做中学”。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阶段:0-2岁为练习性游戏;2-7岁为象征性游戏,7-12岁为规则性游戏。国外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的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身动作教学法)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艾里康宁的《游戏心理学》,从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方法论立场研究游戏,证明,游戏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它是儿童理解人们活动的任务和动机的一种形式。

许多国家都提倡在小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日本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日本幼儿园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性质不同,所以小学的游戏教学相对受限。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在小学的教学方法上大量引入游戏成分,使美国小学课堂以“乱而无章”的感觉。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游戏的关系并形成一套适用的游戏教学的模式对于游戏教学能否在小学有效的体现其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4.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游戏教学研究较早,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接触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游戏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而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发展认知水平。国内外对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功能和运用情况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教学游戏在课堂中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大多数研究也只局限于理论层面,对于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较少,也没有人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系统的研究。这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

文献综述

1.夸美组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李海洋,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

3.凌美叶,论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2005

4.周颖怡,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素质教育2013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6

1.引言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迫于应试压力,加上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儿童的天性被压制,这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成长最主要的的活动。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相应能力。

2009年,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通过中国知网等权威网站的资料收集,发现游戏教学一直是研究热点,2012年研究文献总量突破2万,2013年有所回落。

2.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游戏在学期阶段用的较多。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李海洋(2009)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符合游戏教学的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累计和总结游戏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凌美叶(2005)探索游戏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教学思路,种类。游戏教学时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荀子提倡的“知行统一”,杜威的实用主义,“从做中学”,都为游戏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游戏教学也很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性。游戏活动种类具有多样性,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游戏,比如针对好奇心设计猜谜游戏,好胜心设计竞赛游戏等。“在玩中学”也要注意游戏目标的是否明确,是否适合学生,游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颖怡(2013)认为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学科,决定了采用游戏教学的必要性。音乐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性游戏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时代的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与游戏特征结合,设置多样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肖旭(2010)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体育游戏教学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学习。“快乐学习,表扬为主”。体育游戏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模型的构建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高参考。

国内有关游戏教学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还是分学科论述,未见形成系统。

3.国外研究综述

从古希腊起,西方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就把游戏用于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及其重视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他认为儿童最好在游戏中学习。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游戏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以及肢体的敏捷。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非常重视游戏教学。他强调“从做中学”。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阶段:0-2岁为练习性游戏;2-7岁为象征性游戏,7-12岁为规则性游戏。国外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的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身动作教学法)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艾里康宁的《游戏心理学》,从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方法论立场研究游戏,证明,游戏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它是儿童理解人们活动的任务和动机的一种形式。

许多国家都提倡在小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日本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日本幼儿园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性质不同,所以小学的游戏教学相对受限。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在小学的教学方法上大量引入游戏成分,使美国小学课堂以“乱而无章”的感觉。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游戏的关系并形成一套适用的游戏教学的模式对于游戏教学能否在小学有效的体现其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4.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游戏教学研究较早,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接触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游戏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而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发展认知水平。国内外对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功能和运用情况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教学游戏在课堂中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大多数研究也只局限于理论层面,对于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较少,也没有人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系统的研究。这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

文献综述

1.夸美组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李海洋,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

3.凌美叶,论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2005

4.周颖怡,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素质教育2013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7

一、引言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迫于应试压力,加上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儿童的天性被压制,这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成长最主要的的活动。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相应能力。

2009年,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通过中国知网等权威网站的资料收集,发现游戏教学一直是研究热点,2012年研究文献总量突破2万,2013年有所回落。

二、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游戏在学期阶段用的较多。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李海洋(2009)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符合游戏教学的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累计和总结游戏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凌美叶(2005)探索游戏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教学思路,种类。游戏教学时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荀子提倡的“知行统一”,杜威的实用主义,“从做中学”,都为游戏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游戏教学也很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性。游戏活动种类具有多样性,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游戏,比如针对好奇心设计猜谜游戏,好胜心设计竞赛游戏等。“在玩中学”也要注意游戏目标的是否明确,是否适合学生,游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颖怡(2013)认为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学科,决定了采用游戏教学的必要性。音乐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性游戏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时代的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与游戏特征结合,设置多样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肖旭(2010)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体育游戏教学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学习。“快乐学习,表扬为主”。体育游戏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模型的构建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高参考。

国内有关游戏教学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还是分学科论述,未见形成系统。

三、国外研究综述

从古希腊起,西方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就把游戏用于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及其重视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他认为儿童最好在游戏中学习。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游戏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以及肢体的敏捷。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非常重视游戏教学。他强调“从做中学”。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阶段:0-2岁为练习性游戏;2-7岁为象征性游戏,7-12岁为规则性游戏。国外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的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身动作教学法)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艾里康宁的《游戏心理学》,从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方法论立场研究游戏,证明,游戏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它是儿童理解人们活动的任务和动机的一种形式。

许多国家都提倡在小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日本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日本幼儿园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性质不同,所以小学的游戏教学相对受限。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在小学的教学方法上大量引入游戏成分,使美国小学课堂以“乱而无章”的感觉。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游戏的关系并形成一套适用的游戏教学的模式对于游戏教学能否在小学有效的体现其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游戏教学研究较早,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接触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游戏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而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发展认知水平。国内外对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功能和运用情况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教学游戏在课堂中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大多数研究也只局限于理论层面,对于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较少,也没有人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系统的研究。这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夸美组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李海洋.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

[3]凌美叶.论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2005.

[4]周颖怡.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素质教育,2013.

[5]肖旭.体育游戏课程主动学习教学模型的建立与思考[J] 体育教育,2010.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35-02

为了正确引导青少年对待和使用计算机游戏,充分发挥教学游戏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基于现有成熟的教育理论和软件开发技术,讨论一种功能较为完善的教学游戏设计模型,并设计实现了一款基于EFM模型的“摘苹果”教学游戏系统。

1 相关理论基础

教学游戏具有游戏性和教育性两个基本特点,前者是由数字化游戏本身所决定的,而后者则是游戏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体现,其设计和实现是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之上的。

1.1 流体验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lhalyi把“流(Flow)”描述为人们因全身心投入到某件感兴趣的事情中而产生的一种忘却周围环境、丧失自我意识,甚至忘记时间存在的心理状态。流体验理论是一个连接教学设计理论和动机设计理论的理论桥梁,可以作为理解和实现动机的方法。

1.2 内在动机理论

Malone依据个体行为过后所能得到的报酬,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前者指的是追求内心的快乐和满足,而后者则指的是追求实质的奖赏和目的。他把动机激发包概括为5个要素:挑战、好奇、控制、幻想和人际关系。在现实中也正是这些因素促使玩家对游戏乐此不疲。

1.3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者是自身知识的建构者,在知识学习背景下主动参与真实活动和任务,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在与其他人协作过程中不断建构知识,同时在元认知水平上监视自身知识的建构。有效学习环境是情境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促进学习者对内容的自我理解和掌握,推进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

2 基于EFM模型的教学游戏设计

EFM模型是一种集有效学习环境、流体验和学习动机于一体的教学游戏设计模型,它将教学游戏作为一种游戏化学习环境来处理,以创设有效学习环境为取向,通过游戏策划、设计和技术来表达有效学习环境的必备条件,让学习者在游戏化的有效学习环境中产生流体验并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实现游戏效应和教育效果完美融合。

2.1 EFM模型

学习动机、流体验、有效学习环境和教学游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构建成EFM教学游戏设计模型,简称EFM模型,如图1所示。

在EFM模型中,教学游戏提供目标清晰、程序明确的游戏化任务,学习者参与到有效学习场景中,借助已有知识、技能和合适的工具挑战特定任务,在与环境交互中获得反馈信息,并不断调整自身行为,在激励机制的推动下继续游戏。学习者在参与活动期间,几乎注意不到自己正在经历一个学习过程,也无法叙述其中的原理和行为动机,却已经获得某种知识或技能,即所谓的流体验过程。简言之,学习者在教学游戏的有效学习环境中产生流体验状态,激发学习动机以达到构建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目的。

2.2 教学游戏设计流程

依据数字化游戏设计流程,综合考虑EFM模型和教学设计原理,将教学游戏的设计流程分为3个主要阶段:分析与决策、设计与开发、测试与评价。

1)分析与决策。基于EFM模型的教学游戏设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设计过程,富有弹性、灵活的游戏化教学设计关键是科学的前期分析,一般应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和教学目标确定三个方面。

2)设计与开发。根据学习动机理论中的各要素,教学游戏设计过程一般分为游戏任务设计、游戏场景设计、学习者控制权设计、游戏规则设计和游戏反馈设计5个部分。

3)测试与评价:教学游戏测试除了计算机软件固有的代码测试和用户测试以外,还包括游戏性测试和知识性测试,其中前者是一般游戏所普遍存在的,而后者是教学游戏所特有的。

3 基于EFM模型的教学游戏实践

为了证明基于EFM模型的教学游戏设计的有效性和开发的可行性,现开发一款面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游戏《摘苹果》,其过程主要包括游戏任务与场景设计、游戏规则与反馈机制设计、学习者控制权设计、游戏开发与测试等环节。

3.1 游戏任务与场景设计

1)设计方案。正值丰收季节,小青蛙在苹果园里参加劳动——摘果子。在摘之前,需要先计算出平均每棵树上果子的数量,如果正确,才可以摘到苹果并且还可以吃一个作为奖励;否则不但摘不到,还可能会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中以示惩罚。

2)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小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认真分析学习者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基础上,将游戏场景设定在果园里,选择小青蛙、果树和苹果作为游戏角色和道具,通过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参与户外活动,挑战不同难度的任务,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同时解决数学问题,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3.2 游戏规则与反馈机制设计

1)设计方案.如果小青蛙想摘到苹果并能够吃一个,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算出这里的果树平均每棵有多少个果子,并用鼠标选出正确答案,否则不但摘不到果子,还可能会被掉下来的砸中。在游戏的不同阶段,系统会伴有急促的、欢快的或悲伤的音乐,另外结束时将显示摘到苹果的数目、吃的个数以及被砸中的次数等信息。

2)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奖惩规则、时间关卡和视听效果,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激发任务挑战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者产生流体验沉浸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依据反馈信息,帮助学习者把握目标完成情况和促进知识的掌握。

3.3 学习者控制权设计

1)设计方案。该教学游戏设置五道关卡,每道关卡包含若干道题目,题目呈现难度增大的趋势。另外在每一关中,根据学习者完成情况,系统将智能调整本关余下的题目的数量和难度。

2)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关卡、题目难度和数量来增强学习者控制权,通过系统智能训练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水平,力求“能力—挑战”平衡,以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

3.4 游戏开发与测试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需求,该游戏采用Flash制作完成,具有文件小、传输快的特点。在测试阶段,代码测试和用户测试过程比较简单,均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游戏性和知识性测试是在一组80名适龄小学生中进行,经实验发现,本游戏在有效学习环境、流体验和动机理论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基于EFM模型的教学游戏开发在遵循计算机游戏开发一般规律的同时,融入了教学设计内容,并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渗透其中。《摘苹果》是面向小学生数学学习开发的一款游戏,解决了学生不能熟练“求平均数”的难题,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枯燥乏味的数学方法。经测试证实,基于EFM模型的教学游戏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Csikszentmihalyi M. Play and Intrinsie Rewards[J].Journal of Humanities Psycholo,1975(3):41-63.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53-0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在进行一些项目技能的训练后,有些学生渐渐失去深入学习的兴趣,缺乏作品创作的欲望。我们可以探索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向学生讲解一些简单的游戏制作技术,让学生体验到亲自“制作游戏”比“玩别人制作的游戏”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更能体现自我价值,使学生玩游戏的注意力转移的同时,加强了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与运用,让学生从另外一种视角来理解所学到的技能。

一 相关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出发,通过对知与行关系的论述,提出了“从做中学”的理论。“从做中学”强调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需要这样的理论来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因此职业教育强调专业教学中注重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来学习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理论,强调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做中学”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取经验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设置为五个部分,即安排真实的情景、在情景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有可利用的资料以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从活动中去验证假定、根据验证成败得出结论。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也需要学生通过“从做中学”来学习相关技能操作知识,提高计算机技能水平。在计算机技能训练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设计,可以借鉴“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来实现,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设计

二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设计思想

让学生制作游戏是引导学生经过对游戏作品的制作探究来理解计算机知识,从而达到灵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运用操作技能的目的。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要体现“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围绕游戏作品的制作这个核心内容,通过分析游戏作品、获得实现游戏制作方法这一过程,学生自觉地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围绕游戏作品展开分析,并收集资料、制作游戏和反思,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学生要完成游戏作品的制作,必须从多方面搜集整理信息,并综合运用各种计算机知识以分析游戏作品的解决方案,在制作完成后进行游戏作品测试及展示。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要体现“能力本位”这个特点,不仅是让学生制作游戏、玩游戏,更多是希望借助这个过程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实践流程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需要合理挖掘教学内容,便于形成主题性游戏作品。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示例游戏作品,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任务难题的方法;从制作游戏作品中,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从测试及展示游戏作品中,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实践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实践流程

1.确定教学目标,挖掘游戏主题

教师根据确立的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寻求可表现的游戏主题。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到如何在游戏作品制作过程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2.分析游戏作品,探寻解决方案

每一种游戏都有一定的游戏玩法和规则,教师首先展示示例游戏,引发学生思考游戏如何设计制作。分析游戏作品的制作关键,通过提问来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游戏作品。分析示例游戏的同时,使学生熟悉游戏制作中要用到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形成游戏作品制作的解决方案。

3.实践解决方案,制作游戏作品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解决方案,如利用PowerPoint自主制作游戏,让学生在制作游戏作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游戏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合作来利用教师提供的游戏素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探究发现解决办法,这个环节中强调学习活动的过程价值。

4.测试游戏作品,展示游戏成品

学生测试游戏作品环节,是学生检验解决方案是否实现的关键。通过游戏的测试形式来检测学生自己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比传统的检测更有趣味性。

学生测试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游戏成品,通过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游戏作品让学生收获成功、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继续学好这门课的热情。

游戏作品的制作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去完成游戏作品,使学生学会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去考虑解决办法,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的信息意识。

参考文献

游戏教学法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38-02

人才培养,幼教为本。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起点教育。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无不重视早期教育。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强调,教学要游戏化,要以“做”为中心,通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方法开展游戏教学 。他指出,只有让儿童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游戏,才能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进步。卢梭说:“儿童的游戏就是他的工作。”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儿童主动自愿参与的、追求快乐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始终处于“无意识的主动学习者”状态,他们一方面在游戏中生产快乐,另一方面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在游戏中生活。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最适合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现代儿童发展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表明:游戏在个体幼年发展的很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应该成为组织和开展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策略与方式。

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学前教育,在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诸多要求。为适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和基石。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按照当前幼教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实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课程设置,使用优秀的教材教法,快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此,我们必须尽快改变传统师范教育教学模式,建立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寻找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完成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前教育,要求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阳光般的爱心、健康的心理、鲜活的艺术审美修养、系统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全面的游戏教育素养,包括组织、指导游戏活动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

《幼儿游戏》课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理论课程的学习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幼儿教育要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学习科学指导幼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我院开办学前教育专业8 年来,不断地在教材开发和教法研究上下功夫,通过学生在全疆各地幼儿园开展见习和支教实习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幼儿游戏》课在幼儿园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教育的组织与开展怎样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衡量和评判这种教育实践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

一、国外儿童教育专家对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各自有不同的观点:

1、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教师在游戏指导策略中应体现出多种多样的身份。如:教师是儿童游戏过程中的的舞台监督、艺术家学徒;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要起到调解人和监护人的作用;是儿童游戏时的旁观者、参与者、游戏者;同时还是游戏的介绍人、故事讲述者和游戏导演者。

2、日本学前教育家和田实主张幼儿教育应采取游戏诱导的方法,即通过游戏,在无意识中去诱导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涵养其德行。由此出发将游戏分为经验游戏、模仿游戏、练习游戏三种。

3、英国的学前儿童游戏教学更重视户外游戏的开展,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他们注重户外游戏环境的布置与设计,重视游戏场地区域的划分与布局,减少大型的固定玩具,注意安全防护设施,保障让儿童有效利用户外环境条件。

二、国内学前教育专业各类游戏教材分析与探究

1、适合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理论性指导为主的教材

(1)丁海东编著的《学前游戏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详尽阐述了幼儿园游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在幼儿园设计、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策略和方法,为从事幼儿园教育实践奠定基础。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基本技能,确立科学的游戏观、儿童观、教育观,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郑名编著的《学前游戏论》内容分为上、下两编,由十章组成。上编是关于学前游戏的基本原理。该部分明确了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介绍了研究学前儿童游戏的方法;回顾了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与主要的理论流派;阐明了游戏的本质与特征、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下编是关于幼儿园游戏的实施与指导。该部分论述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实践模式与设计的基本要素;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分类与指导,以及幼儿园游戏评价;简介了玩具与游戏材料发展、类型与作用。

(3)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有关游戏的有关原理、结构和实践操作等问题,在介绍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同时,展示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适合幼儿园教师参考的可操作

(4)丁海东著《幼儿园游戏与指导》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于2013年3月1日出版。内容共八章,主要包括:幼儿游戏概述、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游戏的教育目标与计划、幼儿园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幼儿园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幼儿园集体教学与自由活动中的游戏及指导、幼儿园各类游戏的实施与指导、幼儿园游戏评价。《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幼儿园游戏与指导》紧密联系幼儿园游戏的实际,实用性强,条理清晰,文字通俗,案例丰富。

2、适合高职类学前教育专业注重职业岗位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教材

(1)霍习霞主编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学前儿童游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主要内容是:游戏的概念与理论、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促进儿童游戏的条件、学前儿童游戏环境规划、指导儿童游戏的策略、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游戏观察与评析、其他游戏资源简介。这套教材的创新之处在于:问题导引,探微知本,从现象的提出到揭示问题的本质,娓娓道来;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对照,引导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内容阐述系统而不枯燥、实用而不琐碎。

(2)刘焱专著的《实践取向型学前教育专业精品教材:幼儿园游戏与指导 》共八章,分别为:幼儿游戏概述,幼儿园的游戏与教育,区域游戏活动 ,户外游戏活动,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玩具与游戏材料的选择与利用,游戏活动的观察、分析与评价,有关儿童游戏的理论。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讨论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关键问题,介绍了有关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基本方法。

(3)韩宏莉《学前儿童游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按照高职高专模块式教学的特点,在每一章节都精心设计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环节,还在每一章节的后面附上了许多适用的小游戏,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4)杨枫《学前儿童游戏》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2006年6月1日出版。《学前儿童游戏》的特色在于突出技能型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将幼儿教师与游戏相关的基本职业技能具化为游戏技能、游戏指导技能和游戏教学技能三个板块,通过若干实训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力求体现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指导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内容涉及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集体娱乐游戏,以及0~2岁婴幼儿游戏等内容。

(5)周世华主编的《幼儿园游戏精编1》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4年7月1日)。共分模块,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教学游戏、亲子游戏、民间游戏和手指游戏,每一类游戏又包括若干不同种类的游戏。书中的每一个游戏都详细介绍了游戏的目标、材料准备、玩法与规则、指导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既有助于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幼儿园儿童游戏实践研究的现状,也为实施者在游戏中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以及指导游戏提供了策略和方法。这套书目前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已定为2013级教材。

三、继续探索《学前儿童游戏》课与五大领域教学的关系

1、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幼儿园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2、掌握多种幼儿游戏教法,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游戏规则、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活动组织与设计方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新观念,在开展角色游戏时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幼儿的自主控制是游戏最内在的本质,在角色游戏中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3、挖掘整理民间游戏,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现代游戏所不能比拟的。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能给幼儿带来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体能、语言、感知方面的发展一般都能从现代游戏中得到体现,而民间游戏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现代游戏所不能比拟的。幼儿民间游戏蕴含着的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值得我们重视和不断研究。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游戏》课的开设,将会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的课程设置,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游戏课程教学大纲、适当的教学进度,整合学前教育教学法,更新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遵循教学要游戏化,做到以“做”为中心,通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方法开展游戏教学。

参考文献:

[1] 丁海东著《学前游戏论》山东人名出版社2011-11-1

[2] 刘艳珍.刘正正.主编《学前游戏论》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8-1

[3] 周世华主编的《幼儿园游戏精编1》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4年7月1日)

[4] 《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版)邱学青.著2008-12-1江苏教育出版社

[5] 刘焱专著的《实践取向型学前教育专业精品教材: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刘焱.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