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产业链发展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4-03-18 18:35:56

产业链发展现状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1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1-0022-03

一、引言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即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来进行产业化生产与经营,并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行业的集合。[1]通常,文化产业包括电影、广播、电视、报刊、图书、音像、戏剧、收藏等文化产品的经营等方面。随着产业的演化,新的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产业、体育产业、中介咨询、信息产业等也被涵盖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

2006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外商企业投资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在此背景下,依托地域特色和资源比较优势,紧密联系国家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云南省文化产业异军突起。西部大开发10年来,云南文化产业探索出了文化产业城乡一体化区域性发展的“云南模式”[2],以城市带动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该模式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云南文化产业链发展现状与问题探析

产业经济学中,产业链通常是指相关产业围绕某种特定需求、特定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或者提供等活动而集聚起来的产业集合,在集合内部,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使产业链条具有胶合能力。[3]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产业间的

关联程度以及产业链条的长度可以衡量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资源加工深度、价值增值情况、产业层次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程度。

依托资源优势和合理的发展模式,云南文化产业链条逐渐延长,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业、影视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会展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文化旅游产业链

依靠旅游业关联性强的优势来延伸文化产业链,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的道路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即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云南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优势,依靠经济与文化的联动作用,借助外部市场需求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思路之一。

目前来看,云南文化旅游的产业链中存在价值创造上的空白,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地区的文化旅游还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游客在目的地的消费相对有限;许多景区民族旅游纪念品粗制滥造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能很好地将原汁原味的民族本土文化向外面市场进行推广;景区民族歌舞表演形式单一,出现严重的商业化现象;民族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利益出现不平衡问题致使许多民族艺术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为了发展文化产业不得不去寻求其他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路;受旅游目的地周期性规律所致,有些民族村寨与民族主题公

园类景区现在开始步入衰退期,景区转型与重新规划开发的问题迫在眉睫;云南宜人的气候资源优势及其价值在产业链中没有得到深度利用与开发,主要表现在夜间文化旅游的发展在云南都市旅游中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文化资源效益没有在空间与时间上得到更广泛的位移与扩大。国内一些成功的先例都证实了夜间旅游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南京通过打造“夜泊秦淮”游这一夜间旅游品牌,对夫子庙景区的文化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与创新,推出“六朝文化游”、“明文化游”,打造了“明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品牌,极大地提升并丰富了夫子庙景区的文化内涵,夜间旅游将文化体验、美食、购物、娱乐等多个产业链连接起来,形成了产业集群和良性的价值增长链条。[4-5]

(二)会展产业链

自“99世博会”以后,云南会展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每年在昆明地区举办的100人以上的中型会议近千场,几乎每天都有三场以上的省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会议在昆明召开,会展业收入加上相关产业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总额已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0%以上。[6]

昆明初步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会展产业链,上游拥有会展策划与创意公司,中游拥有会展场馆,下游具备设施设备的提供商。由于昆明会展业起步较晚,专业会展规模普遍较小,会展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不均衡,产业链本身的整体效能与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通常来讲,会展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会展企业的创新能力、会展企业人才的决策与应变能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虽然优越的地理位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大湄公河次流域合作的背景为云南会展业提供了空前的机遇,但是囿于昆明会展业产业面较窄,在昆明会展产业链的上游,其会展策划、广告宣传企业的总体实力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的昆明会展设施较为完善,虽然按照发展会展经济中心城市对会展场馆面积的要求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来其管理、设备、技术、功能和服务等方面得以不断提升,提高了昆明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能力与水平;在会展产业链的下游,旅游配套产业方面的优势使昆明会展业形成了与其具有旁侧关联效应的产业集群。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附近,高星级酒店已经达到三、四十家,各种美食街也应运而生,旅游配套产业中相对完善的住宿、餐饮、金融、通信、保险等产业为昆明会展旅游提供了支持动力和服务基础。

(三)影视、文艺演出产业链

1.影视文化产业链

云南素有“天然摄影棚”的美誉。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影视和文艺演出产业确立为文化产业的重点,在政策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设立了“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各方资金,使得越来越多的电视电影剧组将目光集中到云南。在影视文化作品方面,云南省近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一批以云南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将云南影视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云南大多数摄影基地基本还处于为外来剧组提供食宿与选景的被动单一服务模式状态。在影视产业链中,上游的制片与发行企业与专业化的影视投资运营公司十分匮乏,民营资本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在产业链下游,尚未延伸到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院线;影视基地比较分散孤立,全省没有一个城市发展为具备完整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动漫影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动漫创意人才比较短缺,现代技术创新在价值链中的效用不高。

2.文艺演出产业链

以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像》、《丽水金沙》等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力作将云南演艺产业激活,使云南的歌舞资源优势转化成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势,云南民族演艺品牌在国内外得以很好地树立与推广,解决了新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国有演艺团体制改革的难题。在产业链中,民间资本在发展演艺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潜力;歌舞表演企业在省内遍地开花,从业人员队伍逐渐壮大,专业化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在市场方面,云南民族民间演出产业的歌舞艺术已经登上了新加坡、日本等国际以及国内众多城市的舞台,云南原生态歌舞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商机。

(四)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链

得益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一批民族工艺品生产示范基地应运而生,比如鹤庆新华村、剑川等,从工艺品的设计、创作再到销售环节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在上游,一支优秀的工艺师队伍逐渐成长,中游的产品加工生产已经突破小型作坊形式,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在下游通过营销取得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五)新闻出版产业链

伴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新闻出版业对传统的文化体制进行了改革,剔除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以市场为导向,有序竞争格局逐渐形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等措施,全省新闻出版业已经形成产、供、销为一体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全省新闻出版业已经处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阶段。2010年云南省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达到160亿元,实现利润20亿元,从业人员10.1万人。全省新闻出版业经济总量平均增长速度略高于全省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成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研究并构建前后衔接、良性互动、不断增值的产业链,就要着力解决各分支产业链内部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于文化旅游产业链而言,最主要的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开发都市晚间旅游项目,拉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

针对会展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政府要加大对处于会展产业链上游企业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会馆场馆的建设,培育云南本地特色的展览品牌,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策划能力的会展管理人才,提高会展研究理论层次水平。

影视、文艺演出产业的发展要着重培养文艺演出市场经济人,提高本土发行企业与影视投资公司的竞争实力,摄影基地要逐步摆脱被动服务状态的“资源依赖性”局面;运用高科技打通影视文艺演出产业链,建立“创、研、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运作模式。

民族民间工艺生产要在工艺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艺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在产业链上也要进行合理设计,尽量增加其价值含量,例如,当游客造访工艺品生产现场时可以尝试增加各种游客体验活动。

新闻出版产业继续推进体制改革,努力培养市场营销人员;为了填补产业链中的价值空间,要充分利用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前沿的优势,使云南新闻出版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提升其国际化运作水平,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产业化程度是评价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本地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以及资金、技术等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云南省重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投融资平台、培育市场主体,通过体制改革,成立了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在“云南模式”的发展思路下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形成。分析云南文化产业中主导分支产业的产业链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产业链中价值增值环节所在,进而合理设计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云南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施惟达,田立立.文化产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20-23.

[2]曲晓燕.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N].中国文化报,2004-04-30.

[3]王彦林,姚和霞.构建河北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9(3):68-70.

[4]曹新向.发展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8):125-128.

[5]黄玉梅.南京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特征及发展对策[D].南京:东南大学,2006.

[6]徐秀美.昆明会展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4):28-30.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Chain in Yunnan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

XU Xiu-mei1, LI Jie2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2

引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风电行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较大的产业规模,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2012年度风电产业信息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6266万千瓦,同比增长31%,全年风电发电量1008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约占全国总上网电量的2%。

尽管风电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相对于我国风资源储备,以及国家对风能在新能源产业中的战略定位,风电产业发展的道路只是刚刚开始,仍然处于成长期。而当前在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是制约风电产业健康长远发展的现实障碍。本文试图从产业链条的角度找出风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探索对策,为风电产业发展略进绵力。

1、风电产业链条组成和运行机制

1.1风电产业链条组成

目前,我国风电产业链条包含三个组成部分:(1)风电设备制造业,负责风电配套设备研发、生产、安装和调试,包括整机供应和配件供应;(2)风电投资运维业,负责风电场的开发、建设、运行和维护;(3)风电服务业,风资源评估、风电标准体系建设、风电检测与认定,以及风电保险。三部分发展特点如下:

风电设备制造业:(1)风电配套设备运行可靠性被普遍重视;(2)以企业为依托的风电技术研发体系日益完善;(3)风电整机制造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1]。主要企业为:金风科技、联合动力、华锐风电、广东明阳、湘电风能和上海电气等。

风电投资运维业:(1)央企为主力军;(2)资金壁垒;(3)政府主导。主要企业为:国电(龙源)、大唐、华能、华电、中电投、中广核和京能等。

风电服务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未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对行业发展支撑力度有限。主要机构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保险公司等。

1.2风电产业链条运行机制

风电产业链条运行机制概括为:以风电投资企业为主导和驱动力,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硬件供应,以风电服务业为服务支撑,沿着风资源评估—风电场规划—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场运维的主线运行。

2、风电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风电设备制造业

2.1.1产能偏离市场需求,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2011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已超过300万千瓦。但是,2011年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0万千瓦,这导致40%以上的国产设备产能处于闲置状态。目前2012年的有关数据尚未公布,但从主要风机企业披露的年度财务报表来看,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保持着较大的库存。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基于对于市场的乐观预期不断扩张生产规模;二是,风电设备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通过扩大产能来增加竞争优势,提高项目中标概率。

2.1.2技术挑战日益增加,技术研发成为关键

由于风机运行环境复杂多变、风资源优劣千差万别,以及电网企业对风电并网的苛刻要求,导致风电投资企业对风电设备技术参数的要求十分严格。为满足要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加大对风机等配套设备研发的投入,实现风机技术的创新。但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在提高风机竞争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风险。一些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刻意追求机组单机容量大和新机型应用速度快的效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造能力不足,对产品质量重视力度不够,以至部分风电机组性能不稳定,出现了多起严重风机质量事故。随着海上风电产业的逐步发展,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能否生产出满足风电投资企业需求的风机,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整个风电设备制造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2.2风电投资运维业

2.2.1项目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收速度较慢

据统计,每千瓦的风电投资需要7000-10000元,据此计算一个5万千瓦的中型风电场的建设资金在3.5亿元到5亿元之间。而风电运营收入靠售电实现,资金回收速度较慢,因此这巨额的资金大多需要企业从外部解决。当前,风电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主要有:(1)银行贷款。通过所依托的集团做担保,或将电价收费权做抵押来获取建设资金;(2)上市融资。部分风电公司已经通过上市实现融资渠道的拓展。国家能源局在2020年的风电产能规划是20000万千瓦,可以估算出,未来7年内我国风电行业需要投资8700-12000亿元。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取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成为风电投资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投资收益率的重要着力点。

2.2.2缺乏风电运营经验,存在专业人才缺口

目前,我国的前十大风电投资运维企业有七家都是中央企业,除了中广核以外均是以火电和风电为主业,在发展风电的理念和经验上,与国外成熟风电企业都有着相当的差距。同时,风电专业人才的缺乏也限制着风电行业的发展,这些专业人才覆盖风电场的规划、投资、建设、管理和运维。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风电产业竞争力的水平和提升速度。相较于火电和水电,风电的建设和运营环境更为复杂,更加凸显了行业人才和行业运营经验的重要性。

2.3风电服务业

2.3.1各方角色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够顺畅

2012年,我国电力发电体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体制依然不顺,被业内广泛关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尚未,风电投资商、设备制造商、电网、地方政府和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在风电开发中的责任缺少明确清晰的制度规定,缺乏统一的价值取向,部分规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排斥、逃避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各方定位模糊的情况,直接导致风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项目核准、电场建设、电网输送和调度,以及风电消纳和并网等方面存在责任不对接或不配套的情况,造成运行机制不通畅,影响风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7532万千瓦,并网装机容量为6266万千瓦,接近17%的风电机组当年不能并入电网。除了风电机组仍需安装调试的原因外,风电场投资建设与电网建设未协调发展的问题依然是关键所在。

2.3.2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行业发展导向不明

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巨额投资和并网困难的两大难题,这决定了风电产业具有投资风险高,对国家政策依赖性强的特点。然而,一方面,风电收入依赖国家补贴,《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虽然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条款,但是收购价格未定、对电网不收购行为缺少对应的惩罚措施,导致政策的执行力度减弱;另一方面,风电接入电网缺乏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仍需完善、利益分配不均衡,电网公司面临风电上网和远距离输送成本费用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导致电网公司接入风电并网的意愿不强,风电并网难度大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改善。如果不解决行业导向问题,风电发展的健康性和发展速度势必受到严重限制。

3、风电发展对策分析

3.1加快建设行业标准,共享行业运行数据

行业标准建设的完善程度是一个产业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可以有效推动行业内企业协同发展。建立风电行业标准,应该包括风电技术标准和风电场运营标准,具体内容为:(1)风电技术标准,包含风电设备技术参数、风机微观选址标准、并网技术标准和风电项目建设标准等,满足风电企业在风机选型、电场建设验收和风电并网等方面的需要;(2)风电场运营标准,包括不同类型风电场的运营条件标准、安全标准、人员标准以及成本标准等。同时,国家有关机构对风电行业数据及时收集和共享,使行业内的企业和非企业机构对风电行业的发展有较为清楚和深层次的认识,加强企业风险意识,促进不断调整发展方向,提高企业运营能力。

3.2平衡参与各方利益,明确行业发展导向

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国家产业政策倾斜的结果,风电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需要建立在各方共同利益得到平衡的基础之上。由于风电场通常建设在偏远地区,其并网、输送成本都相对偏高,这使得电网在电力调度上倾向于对风电限电。因此,平衡风电投资企业、火电企业和电网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导向,为风电产业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对风电产业乃至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当前受欧洲经济形势低迷、CDM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风电产业的发展更需要相关各方的支持。

3.3创新产业合作模式,解决人才技术难题

风力发电技术难题的解决有赖于技术人才,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合作机制的问题。首先,建立以风电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阵地的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是解决风电技术难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整合资源、联合创造、合理安排市场份额和知识产权,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风电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其次,要建立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风电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加大对外合作力度,为风电人才出国深造创造条件,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风电技术人才,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结论和展望

依托我国经济发展导向处于转变的发展机遇,风电作为较为成熟的新能源之一,风电产业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会日趋显著,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够完善风电产业标准体系、有效平衡参与主体利益、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加大人才培养的相关投入,我国风电产业未来将会实现更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2012:44-47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3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品质。由于农产品品质容易受温度、湿度、气体等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为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需要在流通领域中对其采取冷藏储存、冷藏运输等低温保障措施。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变质食品在从产地采购开始,经过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直到消费者手里的整个过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特殊的供应链系统。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0~2015)。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是农业较大省份,除了要将自身的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以外,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往来的桥头堡,每年还要承接来自东盟各国的大量农产品进口。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应成为广西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

1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1)农产品资源丰富,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广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盛产南亚热带水果、蔬菜、甘蔗、麻类作物、桑蚕、药用作物、香料作物、松脂、桐油、三黄鸡、奶水牛、水产品等农产品。近年来农业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 721亿元,居全国第十一位,比上年增幅14.3%。其中,水果1 094.41万吨,增产8.3%,产量居全国第六位;肉类387.77万吨,增产4.5%,水产品275.09万吨,增产5.1%。特色农产品丰富,水果品种非常多,香蕉、芒果、荔枝、龙眼、柑橙、板栗等名优果鲜享有盛名,尤其香蕉是我国主要产地之一。但由于没有很好的冷藏条件,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有数据显示,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损失率分别达到20%~30%、12%、15%,而冷链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广西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冷藏条件尤其欠缺,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湘桂、黔桂、枝柳、云桂、南广、等铁路干线和国道、省道线纵横交错。2010年铁路通车营运里程达3 200多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 500多公里,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力推动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的完善也提升了冷链物流的能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如南宁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柳州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桂林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玉林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广西田阳农产品批发中心、广西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规模较大、有影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截止2010年底,广西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达到37个,年成交额约21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7个和增长85%。

2 广西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机遇

(1)广西将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水果集散中心带来的机遇。东盟各国是热带水果之乡,盛产山竹、榴莲、火龙果等热带水果,中国盛产苹果、梨、柑橘等温带水果,两国水果是双方贸易中存在较大的供需潜力,贸易互补性很强。据2011年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进出口水果总量(包括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橘属水果的果皮)635.8万吨,其中东盟占67%,进出口水果总金额62.3亿美元,其中东盟占51%。通过广西进出口的水果贸易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每年从广西凭祥口岸进出口东盟国家的水果量达100万吨以上,2011年凭祥口岸对东盟水果进出口总量排名全国第一,已成为中国对东盟水果进出口的最大口岸。目前,广西正大力推进中国—东盟水果集散中心的建设,迫切需要为水果流通提供系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冷链物流服务。

(2)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带来的机遇。2011年,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构建稳定的“南菜北运”流通渠道,保障北方冬季蔬菜市场供应,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在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的基础上,将广西、云南列入开展“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范围,将重点支持广西产地集配中心、主销区交易配送专区、产销商流链条、信息服务平台等四项建设。试点的运行,将推动广西冬季瓜菜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同时也给蔬菜瓜果冷链物流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3)国家政策扶持的机遇。近年来,国家为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出台了许多政策。例如,2009年国务院推出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着重强调了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和食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尤其是2010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将带动达2 000亿左右的投资,冷链物流产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广西应充分抓住政策机遇,发展与壮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

3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

广西冷链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1)冷链物流覆盖生鲜农产品的比率低。冷链物流要求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均处于产品所需的低温环境,才能将农产品的损耗降至最低。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蔬菜水果冷链物流覆盖达95%以上,肉禽冷链物流覆盖达100%。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物流覆盖率仅分别为5%、15%、23%,每年由于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巨大,仅果蔬一类就达1 000亿元以上,损耗量居世界首位。广西由于经济条件落后,缺乏相应的软硬件投入,农产品冷链物流覆盖率很低,大部分仍在常温下进行运输、储存、销售,农产品损耗率达20%~30%。水果蔬菜尤甚,腐烂变质平均数为35%,广西2010年蔬菜产量2 433万吨,水果产量1 094.4万吨,如按1元/千克的损失计算,新鲜果蔬每年由于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达100多亿元。

(2)冷藏储运能力低,设备设施陈旧老化。我国库容量900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沿海一带相对发达地区,人均冷藏库吨位为0.006吨/人,与美国相差33倍,人均冷藏车数量0.2辆/万人,与美国相差40倍。即便是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好的北京地区(冷藏库42万吨,冷藏运输汽车约2 700辆)同美国相比也分别相差10倍和5.7倍。广西冷藏储运能力较低,拥有万吨级以上容量的冷库仅有南宁五丰联合食品有限公司、柳州肉联厂、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其他大部分为中小型冷库,总库容有限。大部分冷库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多层土建冷库,技术含量低,温控区间小,相关设施不配套、有的已经陈旧老化,从体制与适用范围上分属于肉类、水产、果蔬企业,企业自运营冷库的效益不高。

(3)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在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多由资金雄厚、规模庞大的物流公司来完成,组织化程度高。如在日本,主要通过农协把农民手中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统一储运、统一销售,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目前广西的农产品物流中,大部分为力量单薄而分散的农户、个体运输商、个体批发商及个体摊贩等,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由于规模小,竞争力弱,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经营管理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难以获得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规模效益。

(4)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广西物流市场上,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专门从事冷链物流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少,尤其是能独立开展预冷、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更少,大部分冷库和冷藏运输车队所能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规模不大、服务范围小,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产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另外,由于冷链物流服务标准、企业从业标准的缺失,导致了冷链物流行业内的从业企业良莠不齐,企业间形成恶性价格竞争,也限制了行业发展。

(5)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与一般物流人才不同,冷链物流人员不仅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制冷技术、低温设备管理、食品科学等冷链技术知识。冷链作为新兴的物流细分领域,人才培养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掌握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广西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高校是各类人才输出的动力保障。目前,开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很多,但设置冷链物流专业的高校很少。2010年,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高校开设了冷链物流管理专业,北京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院等50多所院校增设冷链物流相关课程。在广西高校中,大部分均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缺乏专门针对冷链物流的专业,也没有开设冷链物流课程,冷链物流人才及其匮乏。

4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1)政府要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国外,发达国家把农产品产后储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用于产后加工储藏保鲜的投入远远高于产前的投入,已形成较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过去由于人们消费水平低,对农产品的保鲜、安全等要求不高,冷链物流得不到有效发展,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例如,到目前为止,广西相关政府部门还没有一个关于冷库、冷藏车、冷藏容量等方面的统计数字,相关的政策扶持就更谈不上了。当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广西应借助这一有利契机,结合本地实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规范的冷链物流产业政策,对重要的项目给予引导和扶持,从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政策,营造农产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

(2)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冷链市场的需求,冷库、配送中心等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升温。从广西来讲,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造和发展:一是改造传统冷藏设施,将传统冷藏库功能由现在的“仓储型”转换为“冷链物流配送型”,商品储存和库温设置逐步趋向多品种、宽温带和低温化;仓储方式逐步趋向货架式、托盘化,以满足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二是依托现有的物流基地发展新的冷链物流设施。可结合广西规划的全区物流发展区域布局,即北部湾经济区、桂中、桂东、桂西四大物流区域,南宁一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柳州、桂林、钦州、北海、防城港、崇左六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梧州、玉林、百色、贵港、贺州、河池、来宾七个专业性物流中心,打造一、二、三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例如,依托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正在建设13万吨冷藏、冷冻库,构建集仓储、配送、运输、加工、商贸、信息服务为一体,海、陆、铁多式联运的冷冻物流体系,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冷冻物流基地。

(3)加强冷链技术研究。大多农产品为易腐食品,要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整个环节都处在低温控制范围内。农产品冷链物流大致经过预冷、冷冻冷藏加工、冷冻冷藏运输、冷冻冷藏销售四个环节,其中涉及到预冷环节的空气预冷、真空预冷、水预冷技术;仓储环节的冷藏库设计技术和制冷技术;运输环节的移动制冷技术和保温箱制造技术,等等。与国外相比,这些技术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国内大部分农产品冷链物流还是采用土法保温方法,原因是如果使用全程冷链物流体系,食品企业物流成本达产品销售额的50%~70%,而采取土法保温或常温运输方式,物流成本只有20%。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国内冷链行业的制冷技术只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冷冻冷藏质量监控、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等仍与国际标准有较大的差距。

(4)培育发展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市场的巨大需求量为冷链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与生产商、经销商自营冷链物流而言,第三方物流具有专业优势、业务优势和成本优势。作为中国东盟水果集散中心、“南菜北运”试点基地的广西,大量农产品需要外运,可到目前,广西还没有一个独立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因此,广西应适应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建成一批高效益、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建设中,一是针对冷链物流行业高投入的特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冷链物流行业,给予明确的政策优惠,例如在企业税收、冷库建设征地、冷链车辆管理审批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二是制定冷链物流行业标准,规范协调冷链物流个环节;三是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手段;四是推动冷链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等等。为冷链物流的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5)促进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物流建设一样,发展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必须依赖物流信息网络。广西应依托各类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区和大中城市等集中消费地区,建立区域性各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为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奠定基础。鼓励开发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交易管理等应用软件系统,健全虚拟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冷链运作流程,包括包装、运输、储存、分拣、配送以及批发、零售每个环节进全程追踪、追溯管理。在冷链物流中推广使用条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GPS系统、GIS系统等信息技术,提高广西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水平。

(6)引进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引导广西高校开设冷链物流相关课程,设置冷链物流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冷链物流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冷链物流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企业职工培训,举办各种层次、各种专业、不同岗位、不同技术与管理工作性质的培训班;建立一套完整的冷链物流从业标准和准入资格的体系等,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丁俊发. 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J]. 中国流通经济,2010(1):26-28.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4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19-03

一、引言

文化产业是二十世纪初才开始出现的概念,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首先提出,并迅速得到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有快速发展潜质的产业,自出现起就立即得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视。[1]对文化产业的深入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奥康纳博士认为文化产业所经营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它们的文化价值,商品的形式主要是符号性商品;提摩·坎泰尔则认为文化产业指提供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同类组织机构;安迪普拉特认为文化产业就是与以文化形式生产材料活动相关的产业;中国学者薛晓源则认为文化产业应该包含三部分的内容:文化价值是文化产业主要产出品的商业价值;它既包含传统的文化产业也涵括了最新的互联网及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的范围逐渐拓宽, 在全球化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地产业链。[2]

据统计,全球文化产业每天新增产值达到220亿元之多,并仍以惊人地速度增长着。[3]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经持续超过其他的产业,已占GDP总量的25%,在出口产业中所占比重更是达到60%,是推动美国出口增长的主要部分。到目前,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完成了向集约化和巨型化的发展。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在1993年就超过了位居前茅的汽车工业,2010年日本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1070亿美元,占GDP总量15%,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扮演主要角色。[4]而我国一直没有重视文化产业的价值,只看到了其文化价值而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产业功能。我国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将其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在2001年。发展到现在,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实现产值3.9万亿,第一次超过GDP总量的3%,与发达国家比重普遍达到15%的情况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以后要走的道路还长。

2004年黑龙江省提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口号,发展文化产业由此被摆上日程。到2005年建立合理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并以此促进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被写进十一五发展纲要。到2011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产值达到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6%,是GDP增速的三倍。

同时制定十二五规划,计划到2015年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超1000亿元。建设10个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区,扶持10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文化企业集团,力争2-3家企业集团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5]

综上,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点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政府制定对策是十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现状及分析

依托本土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合理的发展模式,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条逐渐延长,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6]

(一)文化旅游产业链

黑龙江省的文化旅游业资源相当丰富并富有特色,冰雪、森林、江河湖泊、湿地、草原以及俄罗斯边境游等资源是全国独有的特色。黑龙江文化发展的特有优势是民俗文化、边疆文化交流,要发挥这些优势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旅游文化整体挖掘发现黑龙江省文化底蕴,在旅游中展示黑龙江省的文化历史,了解东北亚民族的风情。

近些年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十一五期间共接待旅游人数763.33万人,实现总产值2876.05亿元,占GDP总值的比重也达到了8.63%,文化旅游业正由小到大转变,发展势头良好,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必将越来越大。

由文化旅游业的特点决定了文化旅游产业链是一种横向的产业链,处于产业链中的企业都具有相似性,都能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一定的旅游产品,但所提供的产品不能涵盖消费者所有的需求。目前来看,黑龙江省文化旅游的产业链中存在价值创造上的空白。从产业链思维上来讲,应该注重产业内各行业之间的平衡发展,要求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在数量、层次、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应该协调发展。[7]而黑龙江文化旅游业比较偏重于旅游餐饮,在其他类企业方面比较薄弱,整体产业结构比较畸形,没有做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产业链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业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共有82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建起了覆盖全省十三个地区的广播电视光缆网络,通过亚洲2号卫星省电视台新闻频道在黑龙江省落地,广播传输范围覆盖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全省广播电视运营收入超过25亿元。黑龙江广播电视局下属省广播电台、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报社、省广播电视传播网络公司、省广播卫星传输中心、黑龙江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等19家事业单位和7家企业。资产总额已达6.4亿元。2010年,黑龙江广播电台广告增长31.42%,荣获“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和“影响中国最具品牌传播价值广播电台”的荣誉称号。

在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黑龙江省大多数摄影基地基本还处于为外来剧组提供食宿与选景的被动单一服务模式状态。在影视产业链中,影视培训学校比较稀少,上游的制片与发行企业与专业化的影视投资运营公司十分匮乏,民营资本没有得到有效挖掘;相关的影视旅游、影视纪念品等十分稀少。在产业链下游,尚未延伸到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院线;影视基地比较分散孤立,全省没有一个城市发展为具备完整的影视产业配套服务基地。动漫影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动漫创意人才比较短缺,现代技术创新在价值链中的效用不高。

(三)文艺演出产业链

目前,黑龙江省龙江剧、京剧、话剧、杂技、曲艺、二人转、歌舞剧院等103个演出团体全都市场化运作。省龙江剧院与省内8个市县艺术表演团体实现联合,形成“龙江剧发展联合体”,实现了跨地域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大提高了占有市场份额的能力。省艺术学校、省文艺干校和省电影干校合并,组建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教育规模档次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和中介组织介入,演出市场日趋活跃。2011年全省各艺术表演团体演出32360场,演出收入1935万元。

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硬件上普遍存在老化的问题,演艺设备更新太慢;文艺演出产业链融资成功率太低,这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文艺演出票价太高导致上座率不高,现在已经导致观看演出成为一种较为奢侈的消费方式。

(四)新闻出版产业链

伴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新闻出版业对传统的文化体制进行了改革,剔除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以市场为导向,有序竞争格局逐渐形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等措施,黑龙江省新闻出版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生产、供应、销售产业链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全省新闻出版业已经处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阶段。

黑龙江省目前有大型图书出版单位14家,年出版图书种类达到6104种左右;有报刊社424家,印刷企业4800家,出版物发行网点4000家,与之搭配的印刷物资供应企业与出版培训中心形成了一条完善的新闻出版产业链。

三、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研究并构建前后衔接、良性互动、不断增值的产业链,就要着力解决各分支产业链内部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于文化旅游产业链而言,最主要的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开发北国旅游项目,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挖掘出黑龙江本有的文化,将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起来,并鼓励投资,积极促使将演出,影视制作,工艺品,教育等融合一体的大的文化产业集团的建立。同时拉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将各种旅游行业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体化的产业链,同时还要保证整个行业在结构和数量上的合理。[8]

广播影视、文艺演出产业的发展要着重培养文艺演出市场经济人,提高本土发行企业与影视投资公司的竞争实力,摄影基地要逐步摆脱被动服务状态的“资源依赖性”局面;运用高科技打通广播影视文艺演出产业链,建立“创、研、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运作模式。同时文化行政部门要努力作为,将文化纳入重大的经贸活动中,从而起到一些有重大影响性的作用。 [9]-[10]

新闻出版产业继续推进体制改革,努力培养市场营销人员,将产业进行市场化运营;为了填补产业链中的价值空间,要充分利用黑龙江面向俄罗斯开放前沿的优势,使黑龙江新闻出版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从根本上提高运作水平。除了要 营造发展环境,依托黑龙江省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塑造优秀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外,还要在文化产业三个核心要素方面寻求突破:即内容上立足国内外两个文化市场,着力发展创意产业和黑土特色文化,在打造龙江文化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上寻求突破;技术上,着眼于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将数字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突破口;在资本上,立足改变单一的传统文化产业资本结构,广泛地吸纳业外资金,在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动力,使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四、结论

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而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就是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作为发展较晚的产业,相对于其他省份比较薄弱,而发展文化产业是世界大趋势的要求,使其成为黑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十分必要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黑龙江省大力的支持,本地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以及资金、技术等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黑龙江省重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投、融资平台、培育市场主体,通过体制改革,使文化产业进入了新一轮发展的高速增长期,在“黑龙江模式”的发展思路下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形成。分析黑龙江文化产业中主导分支产业的产业链的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产业链中价值增值环节所在,进而合理设计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黑龙江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 婉.论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2] 王志标.文化产业链设计[J].科学学研究,2007(2).

[3] 本刊编辑部.触摸创意时代[J].企业研究,2010(21).

[4] 张景元.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1).

[5] 喻权中.试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5).

[6] 赵璐璐.关于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浅析[J]. 大舞台,2010(11).

[7] 俞棋文.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浙江永康旅游产业培植与优化[J].华东经济管理,2010(4).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5

一、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突飞猛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由于各国经济竞争的加剧,竞争的焦点也由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转向人才、技术、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要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已成为发展的重点。 并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的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的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的焦点电子信息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

疲软的基金会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把握的关键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弱,导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很低。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系统地研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规律,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关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从而开创了创新理论的先河。并于1912年提出“创新”一词时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 诺斯等人,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派的“制度”结合起来,研究制度的变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由此创立制度创新经济学这样一门新学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理论”。wazl(1996)的研究表明,创新的区域集中与集群内技术等要素的溢出效应密切相关。Begrmna&Feser(1999)概述了集群的创新优势来源:外部经济、创新环境、合作竞争与路径依赖。Mecua(1997)的实证研究显示,通过创新群内公司间的交互作用最有可能有效地产生创新。

三、电子信息产业的一般特征

1.知识密集和技术含量高

在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是科技知识和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主要生产要素是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其中物质资源的成本在其值较低。

2.研发投入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高研发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它被认为是由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领先技术和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

3.产品更新快、竞争激烈

所谓的升级换代产品是一个新产品代替旧产品,如果新产品比旧产品好,新产品将会限制老产品销售或卖不出去,产生新老产品的升级。一般而言,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产品更快,如,根据洗涤剂行业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为5年。

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现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不同的区域共同发展,目前已形成,每个链接在相应的区域集聚发展网络的协调发展。但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立场是不一样的。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最近二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世界地图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中国在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在整个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在短短不到6%的就业和不到9%的总资产,就创造了营业收入的12%。尽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由于缺乏数据在系统中,学术界对该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仍然是有争议的。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方面,要实现集群战略,实现主导产业,上游和下游相关行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专业化分工,培养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开发一批技术、品牌、竞争的中国企业,扎根于当地和跨国公司,提高我们的立场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另一方面,实现分工的策略,既要在企业间实施分工的做法,也要在空间上认为因地制宜是整确的,每个链接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最适合当地发展,实现最优配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行动”而是的原则,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使工业和链接到分工的基础上广泛的密切合作。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机遇,在工业发展上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

2.强化合作,在产业发展上实施梯次战略;

3.充分重视市场的作用,利用本土化优势,重点发展销售、服务环节。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地理学: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国外社会科学,2006,(1):34~39

[3]李国平,卢明华,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 -+ , 地理研究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6

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3.6万亿元,增长3.1%。另一方面,2016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增速虽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但明显低于社会物流总额、GDP增速。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但农产品物流方面,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而言仍十分落后,本研究拟通过对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借鉴国外成熟和先进的经验,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建设提供些许启示。

一、国外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特点

美国己经建立了以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市场主体的先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冷链物流包括预冷在内的各环节实现了无缝衔接,一体化程度高。美国的农产品大多由大农场主规模化生产,收获后的产品可以经过冷藏技术保存后直接卖给批发商或者自己销售,然后农产品再经过冷藏车等运输配送到各个销售末端,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一体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物流的费用。

加拿大建立了多元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既有产地冷链加工企业模式:以国家铁路公司(CCM和最大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为主体;也有批发市场与冷链配送中心模式:由北美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OFTB与最大配送中心Sobeys组成;还有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如Thomson Group独立运作等。这些多样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互相之间高效结合给农产品一体化的进程进行了提速。

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主要批发市场为主,以“直买所”等形式为辅的冷链物流模式,日本和我国一样,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比较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r产品的流通基本会通过两个以上的批发市场,使得流通成本增加。但在日本,最主要的产地供货组织是农协,农协将农户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冷藏后再规模化销售,提高了自身的议价能力,并使中间环节降低大大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

二、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比较

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对其他物流而言算的上是一个完备的低温保持工程,具有多个环节,确保各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是整个低温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表1给出了国内外冷链物流主要衡量指标比较:

首先从农产品预冷保鲜环节来说,国外先进国家通常达到了80%以上,而我国不到30%,如果当季果蔬没有产地收货商及时收购,大量果蔬因为没有预冷就会烂在田间地头,造成严重的损耗。

从冷藏运输的装备上来看,中国目前冷藏保温车辆约7万辆,大部分为改装且冷冻机质量相对较低,而易腐物品装卸也不是在规范性的冷链环节中操作,即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这些冷藏保温车的人均占有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鲜需求;而铁路运输方面,由于铁路资源的限制,要优先满足大量民生物资运输的铁路,无法协同配合公路冷链运输,效率无法提升。

从冷链物流企业建设来看,发达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冷链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冷链物流管理规章制度,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物流企业,其果蔬冷链流通率达95%以上。而我国目前能独立开展预冷、流通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冷链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比较少,各地虽有一定数量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队,但服务功能单一、规模不大,服务范围小,跨区域服务网络没有形成,无法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物流服务,冷链流通率仅为5%。

从冷链物流流通环节来看,我国的农产品走上市民餐桌,流通环节往往大于或等于5个,每一个环节至少加价5%~10%:产地收货商集配―集散地批发市场―销售地批发市场―销地超市―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进行资源整合,这些环节没有办法进行精简,最终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大大增加。美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渠道短、环节少,服务机构健全,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只需经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3个环节。由于美国农业生产区域化程度高,且绝大部分农产品由企业化经营的少数大农场生产,供应给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市场,这使得美国农产品的产地市场比较集中,从而使流通的成木大大降低。

最后从冷藏链管理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基本建立适应各冷藏品特点的高效冷藏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服务完善;而我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占有率不到20%。另外,出于成本和质量考虑,大部分食品的物流都是由生产、零售商自己解决,变相阻碍了第三方专业物流

三、来自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启示

总体来说,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流通模式影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共同特点就是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在横向上实行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约经营,实现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管理企业化和服务社会化。要加速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我们需要加强以下方面:

(一)大力加强冷链物流技术应用

发展用于产地的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有效消除日间热,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延长了保鲜期;发展并大量运用RFID技术,实时对各类生鲜农产品进行动态监控,将需求信息和经营网点信息进行整合,实时进行运力分配,确保物流信息传递畅通无阻;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和气调储藏技术,使鲜活果蔬贮藏保鲜期比普通冷藏延长1-2倍。

(二)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业转型升级

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物流服务。大力发展铁路、水运冷链物流,降低整个冷链物流综合运输成本。通过创新驱动、整合物流数据资源,运用全网采购、调度、监控服务,有效减少资源错配及无效运行,提供精益、精准、精细的创新物流服务。

(三)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衔接配套

生鲜农产品的预冷、低温加工、低温存储及运输、低温装卸、低温查验及销售都需要专门的设施,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设施整体规模不足。要为农产品提供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就需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进行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分布布局,全面规划农产品冷链设施格局。

(四)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及技术标准化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冷链发展,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冷链物流标准和法律法规体系,能有效保障农产品在整个冷链运输中的质量安全。而我国则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去规范冷链物流市场的运作,不同的冷链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无章可循,大大延缓了相关冷链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玉鸣.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对比与借鉴[J].中国农村科技,2013.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7

1.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生鲜食品的需求量与越来越大,不仅要求生鲜食品的安全也在种类和新鲜程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4月,以“强化食品‘冷链’销售管理”为主题的现场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提出每家商场、超市都要对各类生鲜食品从生产、运输、储藏都要做到低温和冷冻,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2.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概述

2.1 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cold chain)是一种特殊的物流,是对温度、时间有特殊要求的生鲜产品的供应链物流网络。本文将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定义为:从生鲜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中保证生鲜食品数量及质量同时减少相应的成本的供应链物流网络。

2.2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与传统物流的联系与区别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与传统物流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冷链物流不仅具有传统物流的交叉性、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性,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性质,表现为:

2.2.1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对象的特殊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主要生鲜食品(蔬菜、水果、鲜肉、奶类、家禽、水产品)人均消费呈逐年递增趋势,而这些生鲜食品又具有易腐烂变质的特点,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必需及时有效的把各类生鲜产品运输到销售地点。

2.2.2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环境的特殊性

出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生鲜食品必须存放在适宜的低温环境下,这就要求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具有更高的设备要求。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适当的距离处要设立冷库,以便更好的确保生鲜食品的安全。

2.2.3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运输技术的高要求性

对于不同的生鲜食品,相应的温度要求与保存期限都各不相同,这就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性提出了严格要求。目前生鲜食品保存在不同的温度可以分类如下:

(1)冷藏食品,适宜温度为0℃~7℃。

(2)冰温食品,适宜温度为-2℃~+2℃。

(3)冷冻食品、冰品,适宜温度为-18℃以下。

(4)超冷链食品,适宜温度为-50℃以下。

对于不同保存温度的生鲜产品,在生产、包装、运输的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目前,我国应用于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技术主要有:物流信息技术、仓储保鲜技术、冷藏运输技术等。例如:GPS(全球卫星定位)、RFID 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

2.2.4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管理和组织的高标准性

由于生鲜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具有时效和质量的双重要求,要求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上有严格的控制,将生鲜产品数量(Quantity)、生鲜产品质量(Quality)和快速(Quick)的作业有效的协调运作。这就要求运营者有一套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急方案。以保证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有序、高效的运转。

3.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生鲜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易腐冷藏货物的生产和运输发展迅速。所以发展冷链物流是大势所趋,但就以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3.1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低下

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设施装备情况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汽车冷藏车辆方面:我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为0.3%左右。在铁路冷藏车辆方面: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在食品冷藏运输率方面:目前我国每年需调运的易腐食品约4000万吨,而食品冷藏运输率仅为10%左右。在冷库容量方面: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存。

3.2 完整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虽然近年来对于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的研究在不断发展,但是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在情况稍好的冷冻产品行业,也存在这冷链物流中断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流入零售市场的缘故。

3.3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

对于国内市场的生鲜食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绝大多数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来完成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由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滞后,大大加大了生鲜食品在运输途中出现质量问题、及时性问题发生的概率。

3.4 冷链物流人才的缺失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由于冷链物流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如:物流供应链、食品学、冷冻工艺学等。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此方向的专业人才,很多企业不得不招聘很多相应专业的人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不仅加大了相关的成本,也加大了某些操作环节出现错误的风险,导致经济上的损失。

4.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未来发展展望

4.1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冷库作为冷链物流的枢纽,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过去冷库大部分都建在大中型城市,现在小城镇也有部分冷库建立,并且冷库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而冷藏运输装备的发展也应日臻完善。

4.2 冷链物流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大

人才作为立国之本,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集多方面知识于一身的冷链物流人才更是如此。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于冷链物流相关人才的培养,这样不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还可以为健全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打下人才基础。

4.3 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

基于中国的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同时遵循“3T”(贮藏和流通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产品耐藏性Tolerance)与“3Q”(生鲜食品数量Quantity、生鲜食品质量Quality、快速Quick)原则,建立出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管理和组织方面也得出相应的模型与算法,更好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5.结束语

生鲜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虽然我国目前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仍有许多瓶颈,但并不妨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认识度越来越高。中国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还要立足于长远稳步推进,不仅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还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完善我国的生鲜食品市场。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8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41-02

常德是农业大市,是江南著名的“粮仓、酒市、烟都、纺城、茶乡”,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和水产品的总产量均居湖南省之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和鱼的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常德市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对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营养价值、卫生程度有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农产品品种丰富,配送及时迅速。因此,市场需求促使农产品物流模式进入新的阶段,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迈上了新的阶段。

冷链物流产业所运送的商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初级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等;第二种是加工后的食品,如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等;第三种是特殊商品,如药品和疫苗等[1]。常德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主要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商品服务。

一、常德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据常德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全市需要冷链物流的农产品产量如表1所示。

截至2015年年底,常德市冷藏库、冷冻库容量9万吨,占全省冷库容量的6%;冷藏库容量10万吨,占全省冷藏库容量的8.77%;冷链物流车96辆,占全省冷链物流车辆总数的5.85%,相对全市农产品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冷链物流产业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全市肉类、水产品和果蔬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6%、22%和8%,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80%―90%生鲜农产品仍处于常温下流通,肉类、水产品和果蔬的流通腐损率达18%、20%、30%[2]。

因此,加快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本地农民持续增收,以及保障城市居民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常德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面对的问题

常德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具有规模化、系统化、集约化的冷链物流系统还未形成,不能满足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业要求,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粗放式发展

常德市绝大多数冷库的冷藏储存能力在1万吨以下,拥有冷库的企业大多规模小、水平低,相关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储存产品质量不一、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企业成本高、效益差;相关制冷技术较为落后,不少企业的设备还采用上一代的制冷工艺和技术,相当于国外 20 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冷库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冷冻冷藏质量监控、农产品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仍与国际标准有不小的差距;农产品预冷与冷却环节较为薄弱,预冷保鲜率低于30%,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85%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承担全市80%以上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3]。

(二)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常德市农产品物流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健全完备的网络信息平台,终端信息设备也配备的不够齐全。由于经销商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使得冷链农产品流通具有盲目性,降低了农产品的经营效率。市场缺乏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不同的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造成地区内冷库的闲置,使冷链物流资源存在浪费现象,阻碍了农产品物流投资的发展。

(三)缺乏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常德市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主要由销售方、供应商独立完成。以常德惠生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两家公司自营冷库、冷链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费用较高,而且有一定程度的运力浪费。由于常德市缺乏实力强、服务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而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很难达到肉类食品公司对物流配送对时间、储存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使得肉类食品公司不得不自营冷链物流。总之,常德市缺乏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

(四)相关引导资金不足

由于市场对冷链物流产业有着巨大的需求,全市各区县市企业修建冷库热情高涨。根据2015年年底常德市商务局的摸底调查,常德市拟建冷库的所需资金近20亿元,使得企业资金负担较重,而省、市两级相关扶持引导资金不足,近两年无相关扶持、补贴政策出台,很多项目不能按计划开工。

三、常德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举措

整体来看,常德市在冷链物流的 “六化”(即一体化、链条化、信息化、规模化、网络化、高效化)方面仍然非常滞后[4],其中各环节发展严重不平衡、信息不对称和缺乏基础建设的整体规划等问题最为明显,不能适应当前农产品流通呈现的跨区域、反季节的特点。在不断高涨的需求刺激下,常德市未来的冷链物流产业潜力巨大。因此,为了推动常德市冷链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损腐率,提高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率,相关部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

政府相关部门、冷链物流企业加大对全程冷链重要性的宣传,提高相关企业、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的认知度,营造建设品牌生鲜农产品的良好商业氛围,促进生鲜产品优质优价,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利用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在产后入库保存、商品化包装、屠宰加工等环节实现低温预冷控制,促进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加强上游生产企业与下游销售企业的冷链对接,稳步推进冷链物流服务的外包。鼓励冷链物流服务企业运用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建立生鲜农产品由产地到销地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

(二)促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对中、小低温食品供应商及生产商来说,要把生意做大做强,急需降低物流成本,也势必需要第三方物流机构的服务。因此,无论从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还是从市场需要方向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具有专业水平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都将成为未来进入市场竞争核心力量。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协会要鼓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大型物流企业,以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上游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企业的冷链物流资源[5]。在此过程中,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推动资源整合;引入部分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培植本地骨干企业,建设一些能起主导作用的产地加工企业、大型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扶植、引入引进一批能为社会提供优质商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三)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冷链物流不仅包括冷藏运输,还包括产品预冷保鲜、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和冷冻销售等环节。因此,要鼓励常德市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增加批发市场生鲜农产品所需要的冷藏运输设备、在乡镇周边建造农产品低温处理中心、建立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运输配送中心、购置最新冷藏运输车辆等。鼓励肉类和水产品生产企业、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零售企业等经营主体,在技术改造和充分利用现有低温储藏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

对超过一定规模的投资方,建议市县两级政府给予土地、税收、前置审批、车辆管理等方面的优惠,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

(四)开展软件平台建设

建立全市统一的冷链的物流信息平台,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如应用条形码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标签等,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6],做到上下游企业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同时也为食药监局提供可溯源的信息支持,让其可对问题食品追查到底,实现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品质可控性和安全性。打造网络信息平台,保证冷链食品企业和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对接,充分利用现有冷链设施,最大限度降低冷链物流的费用成本,使农产品达到普通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24-28.

[2] 全市冷链物流产业摸底调查报告[R].常德市商务局,2016.

[3] 常德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现状[R].常德市农业委员会,2015.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9

[2] 邵瑞银. 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 企业经济,2013(6):127-130.

[3] 杨君. 深圳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产业链发展现状例10

[4]韩农业人口10年后将降至总人口4.8%.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光州领事馆新闻[DB/OL]. 2009.09.10.http:///chn/lqxw/t583185.htm.

【作者简介】

肖小虹(1968-)女,教授,产业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上接第A8291页)[JY][CD152mm][HT]

【参考文献】

[1]赵茂林.“十一五”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战略的新思路[J].北方经济,2006.11.

[2]李锐.生态、人口、素质:三重压力下的西部农村贫困[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