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区域产业链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4-03-18 18:35:56

区域产业链分析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1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全球价值链下的区域经济研究全球价值链方面的研究属于国际商业领域。该方面的研究较多关注价值链治理以及新兴经济体中中小供应商企业的发展。[11][23][24]全球价值链框架分析区域间的价值创造及分布,研究处在价值链的生产和商业阶段的企业所创造的与价值链中的其他企业———例如供应商、服务商、客户等(非竞争性企业)———的区别。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关注领域也包括价值链中垂直关系企业间的治理关系类型。不过,对全球价值链的分析在区域角度以及生产系统角度的影响却很少。全球产业链中的企业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主导企业对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线性联系,而非网络化的联系,并以这种方式将其他区域的企业纳入其中。Boomgard等(1992)认为全球价值链在不同地区或者复制其某阶段的链条,或者向下延伸其链条,因此全球价值链在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尽相同。[23]Humphrey和Schmitz(2002)将全球价值链框架与集群分析结合起来从理论方面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影响做了理论分析。[13]Knorringa(1999),Nadvi和Halder(2005),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07)延续Humphrey和Schmitz(2002)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实证分析。[14][15][25]研究对象方面,全球价值链的分析主体是企业。价值链涵盖了与原材料供应,生产分包,服务支持和产品销售等相关的所有企业。[26]尽管也是对区域和国家产业升级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全球价值链只是以包含在价值链中的企业为样本,这些样本企业通常是依靠价值链的存在而存在。[11]全球价值链的分析主体是企业。价值链涵盖了与原材料供应,生产分包,服务支持和产品销售等相关的所有企业。[26]尽管也是对区域和国家产业升级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全球价值链只是以包含在价值链中的企业为样本,这些样本企业通常是依靠价值链的存在而存在。[11]价值链下的区域经济研究思路是基于主导企业的直线关系研究。行业的主导企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顶端,而在供应商、分包商和服务商层面价值链又分散为多个相互竞争、平行的次级价值链体系。按照垂直层级以及对主导企业重要影响力,价值链中的企业形成了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和四级供应商。对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间产出和投入的测量和评价就是通过这样的线性视角进行。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11)的研究发现,价值链体系中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与区域创新系统中个体之间的治理关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关系为线性,而后者是非线性、共同演化的。尽管产业集群、企业联合、政府机构、大学、科研机构等个体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全球价值链体系采用的是线性框架而非系统框架因此并没有将这些因素代入进行定量分析。[27]全球价值链体系将企业间治理关系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框架之中。价值链中企业间治理关系的识别及分析是全球价值链研究的重要内容。这其中包含了对了价值创造、价值分布区、产业升级和产业政策的分析。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2005)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交易编码的能力和供应商能力,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划分为五种: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俘获型和层级型。[12]价值链中的治理控制力来自于对供应商的质量标准、劳动力和环境的要求。[28]同一个价值链中,供应商之间的治理关系也将千差万别。一级供应商与主导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多属于关系型和模块型,而第三级和第四级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通常为层级型和俘获型甚至是市场型。[29]全球价值链体系定义了在产业升级的四种方式: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13]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07)研究了拉丁美洲跨部门的产业升级。[15]Knorringa(1999)、Artola和Parrilli(2007)通过同一区域中不同市场和生产系统间的关联度来研究产业升级。[25]2.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的视角超越了主导企业和供应商企业的层面,以不同功能和不同区位划分企业群落,并与弹性生产和创新网络相结合。因此全球生产网络关注的是跨边界生产网络,汽车产业、ICT产业和电子产业正是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的对象。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更适用于具有网络性生产的产业,而不是诸如食品行业的线性产业,这是由于线性产业大多本地化严重。全球生产网络适于识别、分析区域和国家间的产业地位及特点。例如Yeung(2009)定义了东亚各个经济区域战略耦合的不同模式: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大城市间的汽车和运输产业的“内部创新”合作,新加坡和台湾在金融、化工、电子和物流网络中的“国际伙伴关系”,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出口区域的生产平台。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是在行业和产业层次。虽然全球生产网络也像全球价值链框架一样对主导企业进行了识别,但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主导企业的层次上进行分析,而是将分析扩展到企业所在生产网络、产业集群和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生产网络框架将对区域的分析方法与产业/行业的分析方法结合了起来。目前许多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区域经济研究将经济的内在联系作为划分区域的第一原则,该方法在分析多个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如欧洲,或分析大国内部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方面应用广泛。因此全球生产网络框架中的全球生产网络和区域包含多个国家,正如Yang(2012)对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跨越了东亚和东南亚,这是一种跨越国家的区域分析视角。在该视角下,区域既可以是一国内部诸多行政单位的集合,也可以是具有相同经济特征的国家集合。因此在这方面,全球生产网络框架采用了网络框架,对不同产业和市场,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关系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识别。全球生产网络方法更广泛,对于企业间关系,公共部门和民间组织的联系,产业/集群与政府间联系的分析都有涉及。另外,全球生产网络框架可在包括社会、文化和机构等更多的层面上展开分析。这种包容性也有可测行等问题存在,但对于全球价值链而言在分析区域经济方面,这种网络框架比全球价值链线性框架更有优势。然而全球生产网络方法仍然是一种网络框架而不是系统框架。系统从概念上说是多种个体在相互博弈与水平协调下所达到的稳定状态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网络”就区别于“系统”,因此不能完全用作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视角。Ernst和Kim(2002)发现了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升级的学习机制,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领域未能进一步发展。Yeung(2007)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发现,韩国的产业升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国内前瞻性的创新政策造就了企业的竞争和学习能力。并且通过跨国伙伴战略耦合模式,台湾在某些专业特殊领域例如物流、金融、石油化工等,实现了产业的升级与专业化。[30]3.全球创新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全球创新网络分析框架属于商业和经济领域,较多关注创新和产业发展与创新相关关系研究。全球创新网络的研究途径是通过搜寻影响高科技生产活动的关键因素,分析区域间/企业间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该框架关注与创新过程(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和网络中不同主体在创新中的作用及地位。[17]在过去的20年中,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全球创新网络越来越成为分析当下和未来全球化经济趋势重要框架。全球创新网络为区域中的经济体提供了升级的机会,尤其是可能出现跨产品品种的创新时。研究对象方面,全球创新网络方法分析的个体既有企业(包括企业的研发部门)亦有以产业为对象的定性、定量分析。[17]这种用以分析产业中企业间的关系的方法,也可以跨越企业的层面分析同一生产网络中具有不同技术和竞争能力的区域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以系统的角度观察,全球创新网络框架与全球生产网络框架类似,为包含复杂关系的网络框架。全球创新网络框架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全局性的、定性的分析,对全球范围的产业发展和创新活动的发展提供预测。以全球创新网络中知识和创新在网络中的主导作用为依据,Ernst(2009)提出了以基于中心的创新网络四种类型:领先区域、先进区域、追赶区域和前沿区域。[17]这四种类型定义了不同企业在知识链中的地位,代表了知识经济的企业均以上述四种方式参与到知识经济及其高附加值生产活动中去。在全球创新网络框架下,创新的过程是通过对个体创新的分析和分类来进行分析识别的。在Henderson和Clark(1990)研究的基础上Ernst(2009)将创新分为四类:渐进式,激进式,模块式和架构式。[31]这四种创新取决于相关企业不同类型的创新能力。渐进式创新是管理能力的突破(例如戴尔的直销模式);激进式和模块式创新更多的是由于不同知识组合所带来的核心能力的提升(例如显示器集成技术,新药开发);架构式创新更多地依赖产品的上层设计,其特点是封装性、完整性(如IPAD等产品)。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2

以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企业人力资源活动是增强企业价值的重要内容,在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的背景下,区域内旅游人才协作是人力资源活动的主流。为使区域旅游人才协作发挥统筹人力资源空间分布、增强人力资源价值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引入人力资源价值链的概念。在中原经济区内部构建区域旅游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通过对价值的分析、评价、分配,在区域内利用政策引导发挥人力资源的协同价值。

一.人力资源价值链相关研究分析

(一)国外人力资源价值链研究

价值链概念最早出现于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q波特的《竞争优势》中,波特的价值链思想,被国外学者引申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形成人力资源价值链理论。国外对人力资源价值链最先进行研究的是德尔和瑞维斯,在对组织绩效研究时发现,人力资源实践、雇员产出、组织产出、财务产出四个方面存在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早期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

许多学者在德尔和瑞维斯之后,也提出了相关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是贝克和胡塞利,他们提出了内容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

(二)国内人力资源价值链研究

我国学者宋利在借鉴国外人力资源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将人力资源价值链划分为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三部分。陈树文,李海舰(2008)从顾客价值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顾客价值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魏颖辉,陈树文(2008)提出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应以知识集成为出发点和依据,建立了基于知识集成的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

从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源价值链的研究可以看出,传统的研究一方面更多的是针对企业,是在企业人力资源活动中运用价值链理论研究人力资源价值的增值活动。另一方面,传统的人力资源价值链研究没有考虑企业内外部的支撑环境,比如企业内部的文化,外部面临的经济、政策等宏观环境。

二.中原经济区内旅游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构建

(一)中原经济区内旅游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

在国内外学者关于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研究基础上,为使中原经济区内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提出中原经济区内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该模型包含两大基本活动、四个环节。两大活动即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其中基本活动有四个环节,分别为价值分析、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支持活动包括区域内部宏观环境和企业内部微观环境,通过两大基本活动最终实现区域人力资源价值的提升。

(二)中原经济区内旅游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分析

1.基本活动分析

从价值分析、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四个方面分析基本活动。①价值分析。基于区域内旅游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工作分析,拟定一定的措施,使区域内人才需求量和拥有量达到平衡。工作分析包括中原经济区内基于旅游合作的旅游行业需要的岗位名称、工作数量、工作职责、工作要求等。②价值创造。包含员工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两个方面。按照区域旅游规划的要求招聘优秀合适的人才,并根据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为人员安排合适的岗位;组织通过学习等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最大限度的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③价值评价。它包括人力资源活动中的绩效管理,即对人的工作结果,通过一定的评价体系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和贡献程度。④价值分配。价值分配内容包括工资、红利、股权等经济报酬,还包括表彰、晋升、学习等非经济的价值认可。价值分配就是根据贡献率确定出个体员工的报酬福利,从而实现对区域人力资源价值的提升。

2.支持活动分析

中原经济区内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的支持活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区域内部宏观环境。政府创造区域内部良好宏观环境在实现区域内旅游人才的自由流动,打破区域旅游人才的分布不均衡状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政府要建立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平台,通过一系列调控手段为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政府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拆除阻碍人力资源流动的区域行政壁垒,建立跨地域性的旅游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交换网络。②企业内部微观环境。旅游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应当成为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的重要力量。随着旅游合作的加深,旅游企业之间的业务沟通、合作项目必然增多,企业业务不断延伸到其它地域,必然产生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的需要。企业内部的微观环境会对企业间人力派遣和企业间员工培训产生重要影响。

三.结论

基于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的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模型,把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人才价值最大化协同起来,优化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准确制定区域内人力资源规划?如何采取切实措施,稳定和留住现有人才,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如何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企业在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体系的主体地位?这些问题是在以后的研究中取得创新和突破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3

关键词:供应链;成本控制;关系;运作

一、供应链及其主导企业类型演进

随着企业竞争模式以及企业组织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的分类主要有: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平衡的和倾斜的供应链;效率型和响应型供应链以及敏捷型供应链。还有学者根据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同,把供应链分为制造企业主导的和流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

在制造商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供应链是以制造企业为主导,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厂家拥有更强大的市场势力和主动权。随着市场由供方转变为买方,流通企业逐渐成为供应链的主导企业。

二、流通企业基于自身供应链发展的成本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对于流通企业基于自身供应链发展的成本分析是有必要的,从以下三个角度来阐述:一方面,从流通企业角度,由以上供应链主导企业类型演变的分析可以看出,流通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整个供应链中必然充当关键角色,并且流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正越来越成熟,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从供应链成本角度,因为供应链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关键的战略因素,供应链成本管理将成为这些企业之间优势差异的新的突破潜力。第三方面,从企业发展阶段角度,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特定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随着本企业主导的供应链不断发展,其成本特点也不断变化,企业应该有相应的策略予以应对。因此,流通企业基于自身供应链发展的成本分析是有必要的。

(二)单个流通企业供应链发展阶段

关于生产制造企业供应链的发展阶段,Cooper和Slagmulder采用生产和关系两个维度定义了一个二维的供应链管理框架,并将这两个角度进一步划分成构建阶段和运作阶段。StefanSeuring(1999)把这两个维度整合到一个框架之中,构建出了一个生产—关系矩阵,从两个维度讨论了制造企业生产和供应链发展的四个区域。

参考StefanSeuring的模型,本文根据流通企业的特征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框架:运作—关系矩阵。我们认为流通企业的运作包括采购和销售两个方面,并且企业的运作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如下图)。

(三)三个成本层次的划分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公司已经拓展了成本管理的范畴,但成本管理活动仍局限在企业内部。供应链成本核算的概念为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分析管理成本提供了框架,不过对供应链成本的认识也有分歧:有学者仅仅考虑直接可见的成本;有学者除了考虑到直接成本还考虑到管理协调的成本;还有学者把单企业的管理协调成本进行拓展,即把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管理和协调成本推演为交易成本。

本文的分析从以上三个层次进行考虑,我们认为供应链的成本核算应该以关系和运作两个维度和三个成本类别的划分(直接成本,作业成本,交易成本)为基础。通过整合交易成本的方法,供应链成本核算的概念将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包含到对成本缩减机会的探索中,它将成本管理拓展到单个企业的边界之外。

两个维度相结合的每个区域的成本都包含有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层次。StefanSeuring(1999)针对制造业领域对三个术语的定义如下:(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由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引起的,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机器成本等。这些成本主要由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价格所决定。(2)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是由那些与产品没有直接关联,但与产品的生产和交付相关的管理活动所引起的成本。这些成本因公司的组织结构而生。(3)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处理与供应商和客户信息及沟通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因此,这些成本源于公司同供应链上其他公司的相互交流。

对StefanSeuring给出的定义,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对于流通企业也是适用的,但是,流通企业的直接成本是由采购和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引起的成本,有商品进价成本、经营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建设和租赁成本以及人工成本,这点需要修改后适用。

(四)不同区域的成本构成分析

图中的不同区域代表流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每一特定阶段企业的成本都有不同的构成特点:

1.业务和网络的构建。在这一区域流通企业决定从事哪种业务,并选择合作伙伴。企业自身的业务运作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网络的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其间的决策基本是独立的,只会产生少量的直接成本和作业成本。但在此区域的决策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有指导性的作用,直接决定以后各区域的成本高低。

2.供应链产品设计。在此区域,流通企业的业务运作如销售、管理等活动处于初级阶段,而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关系,即供应链的设计已经处于高级阶段。所以,这一区域主要是与其他企业打交道,交易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重增大。流通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应该提高甄别能力,因为供应商的能力越低,将来的交易成本就越高,通常需要频繁地同这些供应商签订严格的合同并进行监督和协调。

3.运行网络的形成。这一区域流通企业注重本身业务的发展,供应链的设计方面处于较低的水平。此阶段成本主要是大量的直接成本和作业成本,包括企业提品服务的成本、产生作业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营业成本。由于供应链网络的设计处于起步阶段,此处交易成本的比例只占有较低的比例。对成本的缩减应该主要考虑直接成本和作业成本。

4.供应链流程优化。供应链流程优化主要强调成本缩减措施。由于在供应链的优化过程中,供应链的构成趋于稳定,所以,流通企业与整个供应链有关的交易成本会稳定地处于一个较低的比例。所以,成本的缩减通常集中在直接成本和作业成本上。分析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流程有助于找出供应链的薄弱环节,例如,重新设计流程或优化公司同供应商之间的契约设计。

以上分析借鉴了StefanSeuring的结论,本文认为该分析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我们仅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成本构成情况而没有讨论流通企业下一个阶段发展要面临的成本。

三、成本控制方法

结合成本的三个不同层次和两个维度,可把单个流通企业的成本划到12个部分,即四个区域分别有三个层次的成本。但是,由于不同区域企业的成本构成不同,本文认为流通企业在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成本控制策略是可取的。企业通过一定的信号判断自己所处的区域,然后做出三个层次成本控制的组合决策。

直接成本和作业成本的降低,主要在企业内部实现。和单个企业唯一不同的就是企业可以更紧密地借鉴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经验。这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很多,如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目标成本法(TargetCosting)、平衡计分法(BalancedScoreCard)、精益理论等,可参考具体文献有详细介绍。

供应链中交易成本降低的方法也有少量论述,由于目标缺乏可见性,所以,没有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威廉姆森系统地阐述了有关交易成本的理论,他提出交易成本包括:达成、实施、协调、终止协议的成本及突发和信息成本。后来,理论给出了供应链交易成本降低的条件:供应链企业间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高度的相互信任;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归纳为技术的进步和契约的设计两个方面。

结合契约理论和供应链的目的,本文认为关系合约是降低供应链各企业交易成本的有效方法。所谓关系合约,其缔约的重点是缔约双方建立的关系。订立关系合约的目的不是对所有的交易事项作出规定,而是基于对合约不完备性的认识,把缔约重点放在双方关系框架上,其主要成本为缔约成本和履约成本。一方面,缔约成本是物色伙伴及资格审核的费用,分摊到长期的执行期内基本可以忽略;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加入供应链的目的是跨期利益最大化,企业有动机维持供应链的稳定,去降低履约成本。所以,本文认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签订彼此相互信任的关系合约是降低其交易成本的一个可行方法,可以做深入研究和设计。

四、结论及展望

本文通过对单个流通企业供应链发展阶段的分析,找出处于不同阶段企业的成本构成差异,并进行了简单分析,给出了企业针对自身情况可以进行的成本控制策略、简略介绍了成本控制的技术方法。目前,由于对流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关注较少,本文认为,在流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成本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深入探索: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4

(2)中游产业:火力发电和炼焦业。火力发电业是我国煤炭产业链中游环节最主要的节点,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和东部沿海地区,而火力发电业的供需及配套的电力供应及设备制造业均集中于北部沿海地区。处于煤化工产业链环的炼焦业主要集中于黄河中游地区,其总资产比例达到57.91%。炼焦行业的资源依赖性较强,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炼焦业与配套焦煤资源集中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而需求却以东部为主。

(3)下游产业:冶金、化工和建材业。冶金业的黑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地区,有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业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配套产业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煤炭产业链的延伸主要是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和肥料制造业,其分别集中于东部沿海和西南地区,其中肥料制造业的区域集中性不高。建材业的水泥制造业、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以及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业均主要集中于北部沿海。此外,与之配套的设备生产也主要集中于北部沿海等地区。

2 关键产业链环区域效率评价

2.2 关键产业链环的区域效率分析及评价

(1)上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及评价。

从DEA运行结果来看,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中,黄河中游地区处于生产前沿面,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该地区是煤炭业的集中分布区,煤炭资源开发早,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南部沿海地区技术有效,主要源于该地区辅助链环具有比较优势,如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等,但该地区面临煤炭资源严重馈乏的劣势。煤炭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规模效率较好,但技术效率相对较低。

配套产业的产矿采石设备制造业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而黄河中游地区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与之相比都具有很大差距,其他地区的生产效率亦较低。

(2)中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

在火力发电业中,东北地区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而分布较集中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等地区技术效率均很低。技术效率低是导致火力发电业总体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而电力高消费区其电力生产效率普遍不高。分析配套产业的电力供应,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规模有效,东部沿海地区技术有效;配套产业的发电机及发电机组业中,西北地区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此外,东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均达到规模有效,但其技术效率不高。炼焦业的整体效率较高。其中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均达到规模有效,技术效率也较高,同时由于这些区域的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发展炼焦业具有比较优势。  (3)下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

在冶炼业中,南部沿海的黑色金属采选业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长江中游地区的黑色金属延压和加工业的总体效率最高,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有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业的生产效率也较高。配套产业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整体效率较高,其中黄河中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均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

分析化工业,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以西北地区总体效率最高,但目前该地区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的分布较薄弱,而分布最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规模效率很低。肥料制造业则以南部沿海地区总体效率最高,其他分布较集中的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其总体效率均偏低。肥料制造业的整体效率不高,须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肥料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建材业中的水泥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以及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均集中于北部沿海,而其总体效率却分别以北部沿海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最高。配套产业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小,结构分散,这也是该行业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3 提升我国煤炭产业整体效率的几点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经济发展和煤炭资源赋存的不均衡,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格局。一方面,资源条件决定了煤炭产业分布的相对集中性,但同时也导致了各区域煤炭产业结构趋同的不足,各产业链环在各区域均有分布,形成资源和市场过度的区域间竞争,其中以煤炭采选、火力发电、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水泥制造、基础化工原料制造等产业链环最为显著;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资源条件、资金优势等经济发展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各煤炭产业链环的区域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引致区域效率与区域分布之间的不匹配性,主要表现为:煤炭资源集中区其高耗能产业的经济效率偏低,而煤炭资源贫乏区其高耗能产业的经济效率反而较高,就煤炭采选业、炼焦业、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加工等主要产业链环分析,煤炭资源严重匮乏的南部沿海地区其经济效率均高于西南和东北地区。而实质上,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须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率为根本,实现资源与效率的统一。针对现有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煤炭产业的整体效率:

(1)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炼焦产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建材业等产业链环的发展,针对该地区煤炭企业分散的问题,须加强对该地区煤炭企业的资源整合。

(2)东北地区煤炭资源较丰富,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适合发展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采矿石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作为老工业基地,该地区煤炭采选业的技术效率偏低,须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通过资源整合提高总体经济效率。

(3)西南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但其煤炭资源丰富且矿产资源的配套性较好,而且拥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表现为劳动力数量多且廉价、土地便宜、能源费用低、政策优惠等,适合发展资源和劳工密集型以及部分资源加工型的重化工业,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化工业、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业等。其中西南地区煤炭资原后备储量相对充足,而现阶段该地区煤炭采选业的经济效率偏低,应加强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能力,提升煤炭开采技术。

(4)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地区煤炭资源相对匮乏,但经济发展较快,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适合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采矿采石设备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相关产品贸易及进出口等煤炭产业链下游产业继续延伸的相关产业。此外,由于资源的限制,应逐渐收缩并向中西部转移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建材业等高耗能产业。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5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156-02

一、引言

武陵山片区是部级连片贫困地区,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扶贫已成为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切入点。虽然国家已实施一系列旅游扶贫政策来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发展,但旅游扶贫却出现了产业功能单一、产业链本地化不足等问题,导致旅游扶贫效果不佳。因此,基于产业链视角研究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部分学者对旅游扶贫的概念、效应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周歆红(2002)提出旅游扶贫的本质就是扶贫,通过旅游开发为贫困人口增加发展机会和获取收益。丁焕峰(2004)认为旅游扶贫是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对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唐建兵(2007)提出旅扶贫虽然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正效应,但同时也给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带来了污染和破坏,造成当地民风商品化、社会道德退化。李永文(2004)提出在制定旅游扶贫开发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王明霞(2007)对秦皇岛青龙县旅游扶贫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青龙县在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邓小海(2014)在产业链视阈下,对我国旅游扶贫问题进行了诊断,并给提出了对策建议。

以上学者对旅游扶贫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少有学者基于产业链视角,对连片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进行研究。现基于产业链视角,分析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提出推动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二、问题分析

(一)旅游扶贫产业功能单一,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基本采用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尽早脱离贫困,往往忽略了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及生态功能,导致旅游扶贫产业功能单一,严重制约了片区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链不完整。如乡村旅游作为片区旅游扶贫的主要形式,大部分都停留在民俗、建筑及农作物的观光上,产业链短,产业的关联度不高,没有对三大产业进行有效整合。

(二)旅游扶贫区域质量结构不协调,缺少有力合作

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旅游扶贫需要跨产业和跨区域间的合作交流。目前,武陵山片区大部分景区仍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区域间旅游扶贫项目的合作较少,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度较低,发展较快旅游目的地没能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与辐射功能,导致资源共享未能实现。同时,发展水平较高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旅游扶贫的投入产出差距较大,旅游扶贫区域结构不协调。投入较多景区建设较好,并拥有一系列高星级配套消费场所。投入较少景区住宿消费环境较差,服务质量评价不高,游客数量较少。

(三)旅游扶贫产业链本地化不足,民族特色不突出

旅游扶贫产业链本地化指以旅游扶贫为龙头,利用本地资源,在生产和销售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旅游收益尽量留在本地,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从而达到扶贫效果。然而,武陵山片区旅旅游扶贫产业链的构建过多依靠外部资源,包括原材料及旅游从业人员,导致旅游收益利益分配不均,旅游扶贫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缺少当地居民的参与,民族文化就无法真实传播,民族特色就无法突现。且大部分居民较少参与旅游扶贫项目,从而无法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

(四)核心旅游扶贫企业带动力不足,缺乏知名品牌

核心旅游扶贫企业对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武陵山片区经济较为落后,地处山区,旅游发展条件有限,所以大部分地区旅游扶贫尚未形成核心企业,目前企业实力较弱,市场规模不大,旅游品牌意识不强,导致旅游扶贫开发进度较慢。同时,旅游扶贫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及旅游管理人才,制约了旅游扶贫的深度开发,使得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旅游扶贫产业带动力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旅游扶贫产业链整合,完善旅游产业功能

旅游扶贫产业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贫困地区想要通过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发展、脱离贫困等目标,就要更加注重旅游扶贫产业链的整合。因此,要打破旅游边界的束缚,拓宽旅游扶贫范围,延伸旅游扶贫产业链,促进资源与产业的融合,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产业融合的效果。如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实现旅游扶贫产业链的侧向延伸和扩展。其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统筹考虑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及生B功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旅游扶贫区域质量结构,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旅游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横跨许多区域与行业,需要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相互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因此,武陵山片区要建立跨区域旅游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自身及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加强与区域内外旅游热点地区的联系,采用“统一包装、联合推广”模式,推动发展较快旅游目的地对发展较慢旅游目的地的帮扶,缩小片区内旅游扶贫差距,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不断促进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三)加快旅游扶贫产业链本地化,突出地方民族特色

旅游扶贫的重要对象是当地贫困居民,因此,要以农村、“贫民”为扶贫重点,必须立足于产业链的本地化。要结合武陵山片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注入到旅游观赏的任一环节,打造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链。比如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现旅游各要素在产业链上的合理分配,形成旅游供给本地化模式,以旅游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

(四)积极培育核心旅游扶贫企业,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6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9-0025-04

一、产业集群概念及特征

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1],马歇尔在论及组织这种生产要素时提到了专门工业部门的地理集聚现象,并称之为“产业区”。产业集群内涵的界定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产业集群拥有地理边界,研究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其次,产业集群还有产业特性,即地域集聚的成员企业从事某一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成员之间有广泛的劳动分工和紧密的、基于长远关系的合作,并由此构成产业生态系统。1998年,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能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2]。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本质特征:(1)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专业化倾向,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2)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各种辅助机构在空间上彼此接近;(3)产业集群内建立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4)产业集群具有优化产业布局的性质,有助于建立产业竞争优势。

当产业集群内企业没有实施明确的供应链管理时,由于集群在空间上的相近性和产品的同质性,使得制造商往往可以得到充足的供应保证,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唯成本论,供应商之间实施的低成本竞争策略,一方面使制造商的原料供应商经常出现变动,另一方面造成了多头供应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供应源的不稳定性,尽管这种供应商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于制造商来说可以获得较低的成本竞争优势,但同时降低了供求双方的信任程度,一旦外界有新的实力强大的企业加入竞争,以契约等形式与集群内供应商建立稳定供应关系,必然导致集群内原有合作关系的破裂,特别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会造成供应原料的不足,增加制造商风险(基于低成本竞争的产业集群模式见图1)。传统的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地域性、低成本等问题将随着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而日趋显现出其弊端,特别是当集群的网络结构日趋复杂,集群中心出现资源供应问题时,必然导致集群竞争力下降。因此,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对集群网络实施优化,加强网络节点的稳固性,精简网络供应环节是延续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析

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的产生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两者的融合是节约交易费用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包括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发生的那些交易费用,它不是决策者的利益冲突导致经济扭曲的结果;内生交易费用是由机会主义的对策行为所引起的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之差[3],企业的各种决策都出自不断地试图降低企业的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

供应链的构建和产业集群的形成都出自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交易经济学分析表明,供应链的运作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如果企业不采取供应链运作方式,即企业的输入和输出完全通过市场交易进行,那么在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企业将面对外生交易费用迅猛增长的冲击,这种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对供应链企业来说,由于巧妙地将外生交易费用内部化,抗风险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共同体,强调合作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性,企业间的交流主要是面对面的交流,企业间交易与合作建立在长期交易中形成的或是由于血缘形成的信任机制的基础上,集群内企业相互热悉,信息的传播迅速,信息的收集成本低,因此集群内企业的信息是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利益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也相应减少,从而道德风险降低,这使得集群企业间更容易协调,用于谈判的成本就会减少,协调成本就会降低,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会加入这个群体以获得这种额外的收益。

尽管供应链和产业集群都从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但由于网络形式以及分工的不同,双方各自都有相对的局限性。供应链网络中信息的传递范围广,信息交流主要通过internet网络等形式进行传递,成员企业的合作基于契约方式进行,其经济性来源于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和即时性,但在信息传递上存在“牛鞭效应”。产业集群由于地域的集中性,企业采取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物流成本较低,其经济性来源于这种地域上的靠近,包括频繁交易节约了交易成本、技术知识的外溢效益、共享资源等等,但同时这种地域性也决定了集群内企业在信息传递和交易范围上的局限性。在网络结构上,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经济网络,而且包括起协调作用的社会网络,即集群网络内部是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撑的,强调社会资本作用;而供应链依靠的是现代的电子商务技术建立起的合作组织,强调网络的经济性。

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则可以借鉴集群的社会网络,采用现代的信息交流技术,将分工和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简化集群的网络结构,同时扩大地域性,大大降低集群内企业的交易成本。

(二)基于“梯度推移”理论的分析

供应链模式的应用是产业集群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延续产业集群生命力的必然要求。

“梯度推移”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经济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Vernovn)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论”,该理论[4]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5]。如果将上述理论着眼于产业集群,则集群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实际上也存在着相应的生命周期,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的“空洞化”或者被新的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产业集群所替代的过程,这种替代同时也代表着产业优化的结果,其内在动力在初期表现为资源竞争的结果,但最终表现为先进管理模式即供应链的竞争,也就是说,供应链模式的竞争将最终决定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而且最终导致产业集群产生“梯度推移”现象。

从根本上来说,产业集群体现了区域经济活动中最突出的经济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在于能否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力;其次,是否具有足够的相关产业或者资源来支撑该产业集群,延续该集群的生命周期。而供应链则为产业集群的这两个特征延续提供了相应的资源和产业优化保障。供应链在优化和管理过程中,吸引大量的优势资源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各合作伙伴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分担以链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这种管理模式为产业集群地理特征的形成提供了内在动力资源,从资源方面向产业集群提供了可供其“集群”的要素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市场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优化方面为产业集群的要素扩散和产业转移提供后备空间,在优化产业集群结构的同时,降低集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推动集群的产业升级,维系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潜力,延续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存在“梯度推移”,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从较低层次的某个环节,沿价值链向附加值高的战略环节扩展,以获取集群产业升级和优化,这种优化的动力在初期表现为资源的更新,但最终表现为供应链的竞争。Gereffi[6]将此定义为“组织续衍”(organizational succession);Bair[7]称之为本地一体化集群发展(full- package sector),实质上都是指产业集群在集群地域形成完整一体化供应链的发展趋向[8],也就是说,供应链模式延续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应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两者的结合具有天生的经济优势。

三、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一)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特点分析

同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相比,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产业集群拉近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中间产品在节点企业之间的转移非常便利,不仅直接导致运输成本的降低,而且由于供应及时,可以大大减少中间产品的保管费用和缺货损失,因此产业集群内的供应链天生就具有快速响应的内在特征。

2. 地理位置的接近带来了集群内企业密切的社会网络关系,使得各企业彼此较为熟悉,加之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地理根植性,外迁的机会成本很高,因此声誉对于企业极为重要,企业必须严守信用,努力避免机会主义倾向。这些都有利于集群内企业很快建立起基于信任的稳定的供应链关系,使信息搜寻、交易谈判、契约履行、交易变更等各项交易费用得到节约[9]。

3. 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很容易在最终顾客心目中树立起以地域为基本区分标志的集群品牌,而顾客最终的需求拉动必然刺激集群内的企业进一步合作,增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与联系。

4. 产业集群内供应链竞争激烈,但同时造成了各个不同的供应链联盟,随着供应链规模的扩大和信息传递、物流运输的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寻求已经不单单局限在集群内。随着集群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使得集群的地域性特征也越来越淡化,最终必将形成以集群为核心的集群联盟,联盟维系的关系纽带便为供应链关系。

5. 产业集群的地域性决定了其中的供应链可以获得天然的库存优势,特别是对制造商来说,实施卖方管理库存(VMI)是最佳的库存优化策略,在VMI下,双方共享制造商的库存数据和销售信息,供应商根据这些信息主动地为制造商补货或提出建议性的订单,由于双方同处一个集群内部,地域的相近性使得供应商的补货或订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变为现实;而供应商可以直接接触到真正的需求信息,以便有效安排生产和采购计划,提高服务水平,这样,双方的库存水平都得到降低。

(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行供应链设计、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产业集群内形成了一条条相对平行的链状结构,原有的同行之间以低成本进行竞争的方式被打破,多对多的供应方式发生了改变,图2便是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在价值链上垂直纵向专业化和水平横向规模化,为供应链的组链提供了选择集合,保证了被选择的专业种类和企业数量;产业集群内同一专业界面众多节点企业的良性竞争为供应链组链提供了质的保证。集群中的良性竞争和相关企业、机构间的合作使得供应链的结构优化过程更加便利,优化成本得到降低。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随着与供应商之间信任关系的日益增强,制造商将就某一种原料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直至最终达到单源供应,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在这种供应链合作关系下,供应商可以集中精力致力于原料的生产和技术开发,不但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原料的质量,而且从另一个方面降低了原料的成本,这种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优势很快又会通过供应链关系传递到链上的企业,促使整个供应链提高竞争力,从而导致整个集群在竞争力上的提升。但是,随着供应链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业集群的地域性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供应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合作伙伴已成为增强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样集群的地域性通过供应链范围的扩大而被打破,随着更优秀的合作伙伴的不断加入,一方面可以促使集群内部企业改善管理,改善服务,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构成集群联盟,当然这种新的集群模式的地域性并不明显,但却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实施信息共享,获得集群优势。另外,作为集群中的主导产业,随着产业集群地域性边界的模糊,为维持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制造商应全力承担起技术创新和经济凝聚的责任,发挥集群的“增长极”效应,吸收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聚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生产要素的扩散,向集群转移。

集群以地域为基础将与一定产业相关的人力、技术、资本、创新力进行协同、集成,并在某支柱产业平台上予以展现和汇集,在组织上保持相对松散、分权和差异化以具备主动和快速反应的创造能力,这些都为供应链的组建和动态调整提供了广泛的基础。而供应链通过灵活的运作模式管理相互依存的节点,克服不同节点企业间决策与行动上的延滞,在诸多企业间保持战略上的凝聚力,最终使集群内的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在市场上被认同,两者者彼此依存、互相促进的共生性推动着供应链和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

尽管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但在产品竞争上集群内企业还存在着激烈的低成本竞争。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的建立,使得集群在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获得了充足的供应,而且随着生命周期的延续,集群的产业结构在供应链的竞争和优化中得到了相应的调整,集群的外缘边界也不断扩大,最终使得集群在资源的利用上达到全球化,竞争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缉蕊.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M.E.Porter.Cluser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3]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陈建军.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及其选择-兼以浙江为例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6,(3).

[5]高人伟,仵雁鹏.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5,(7).

[6]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2).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7

(2)中游产业:火力发电和炼焦业。火力发电业是我国煤炭产业链中游环节最主要的节点,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和东部沿海地区,而火力发电业的供需及配套的电力供应及设备制造业均集中于北部沿海地区。处于煤化工产业链环的炼焦业主要集中于黄河中游地区,其总资产比例达到57.91%。炼焦行业的资源依赖性较强,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炼焦业与配套焦煤资源集中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而需求却以东部为主。

(3)下游产业:冶金、化工和建材业。冶金业的黑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地区,有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业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配套产业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煤炭产业链的延伸主要是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和肥料制造业,其分别集中于东部沿海和西南地区,其中肥料制造业的区域集中性不高。建材业的水泥制造业、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以及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业均主要集中于北部沿海。此外,与之配套的设备生产也主要集中于北部沿海等地区。

2关键产业链环区域效率评价

2.2关键产业链环的区域效率分析及评价

(1)上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及评价。

从DEA运行结果来看,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中,黄河中游地区处于生产前沿面,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该地区是煤炭业的集中分布区,煤炭资源开发早,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南部沿海地区技术有效,主要源于该地区辅助链环具有比较优势,如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等,但该地区面临煤炭资源严重馈乏的劣势。煤炭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规模效率较好,但技术效率相对较低。

配套产业的产矿采石设备制造业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而黄河中游地区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与之相比都具有很大差距,其他地区的生产效率亦较低。

(2)中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

在火力发电业中,东北地区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而分布较集中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等地区技术效率均很低。技术效率低是导致火力发电业总体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而电力高消费区其电力生产效率普遍不高。分析配套产业的电力供应,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规模有效,东部沿海地区技术有效;配套产业的发电机及发电机组业中,西北地区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此外,东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均达到规模有效,但其技术效率不高。炼焦业的整体效率较高。其中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均达到规模有效,技术效率也较高,同时由于这些区域的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发展炼焦业具有比较优势。

(3)下游产业区域效率分析。

在冶炼业中,南部沿海的黑色金属采选业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长江中游地区的黑色金属延压和加工业的总体效率最高,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有色金属采选及延压加工业的生产效率也较高。配套产业的冶炼专用设备制造整体效率较高,其中黄河中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均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

分析化工业,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以西北地区总体效率最高,但目前该地区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的分布较薄弱,而分布最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规模效率很低。肥料制造业则以南部沿海地区总体效率最高,其他分布较集中的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其总体效率均偏低。肥料制造业的整体效率不高,须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肥料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建材业中的水泥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以及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制造均集中于北部沿海,而其总体效率却分别以北部沿海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最高。配套产业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小,结构分散,这也是该行业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3提升我国煤炭产业整体效率的几点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经济发展和煤炭资源赋存的不均衡,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格局。一方面,资源条件决定了煤炭产业分布的相对集中性,但同时也导致了各区域煤炭产业结构趋同的不足,各产业链环在各区域均有分布,形成资源和市场过度的区域间竞争,其中以煤炭采选、火力发电、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水泥制造、基础化工原料制造等产业链环最为显著;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资源条件、资金优势等经济发展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各煤炭产业链环的区域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引致区域效率与区域分布之间的不匹配性,主要表现为:煤炭资源集中区其高耗能产业的经济效率偏低,而煤炭资源贫乏区其高耗能产业的经济效率反而较高,就煤炭采选业、炼焦业、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加工等主要产业链环分析,煤炭资源严重匮乏的南部沿海地区其经济效率均高于西南和东北地区。而实质上,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须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率为根本,实现资源与效率的统一。针对现有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煤炭产业的整体效率:

(1)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炼焦产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建材业等产业链环的发展,针对该地区煤炭企业分散的问题,须加强对该地区煤炭企业的资源整合。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8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需要正视物流绩效评价

我国零售企业由于加入WTO后与国际零售企业的竞争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零售企业结构的必然调整,形成了业态转型与跨区域发展同步、经营服务延伸与市场区域扩张同步,制度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同步的新特点。零售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消费者需求有新的发展变化;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有新的变化;商品及其相关经营技术有新的变化;市场竞争有新的发展变化。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物流绩效成为衡量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距离、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能力和发展效益的重要标志。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能系统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创新零售企业物流管理,发展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能为跨区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创造更多的物流价值和经济效益。为此,我国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十分重要。

现代物流为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新的组织方式与管理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内部成本和外部交易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又一可增加利润的方式。现代物流对于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一,现代物流是优化零售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零售企业跨区域经营通过市场重新优化组合的过程中,利用现代物流能节省采购时间,节约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强化竞争优势。其二,现代物流能改变商品的传统流通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转速度加快,促进企业间的竞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三,现代物流能利用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缩短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低成本、高效率地向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促进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

物流供应链为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新的管理理念和对策思路

物流供应链就是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联结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创造价值而形成的组织网络。物流供应链管理则是对商品、信息和资金在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中的流动的管理。

物流供应链的核心思想就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前提,透过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有效益地为顾客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对从生产商、分销供应商、零售企业销售网点到顾客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信息及资金的双向流动做出管理;强调速度及集成,并提高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即时信息共享提高效率。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一般有三个标志:压缩时间。一个企业应该关心商品在整个供应链各区段周转时间的长短,最有效地压缩从下订单采购到运交最终客户的时间;降低成本。供应链成本取决于产品本身的价值、供应链路线的长短、产品的寿命期及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敏感度,供应链管理追求高质量服务和总体低成本的最佳平衡;提高质量。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应该能够将数量准确的特定产品以合适的成本在规定的时间送到指定的地点交给特定的客户。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就可以运用物流供应链思想,通过协作整合外部资源,按照市场需求,以品牌、知识、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所构成的网络系统来重新配置社会资源,提高整个集成化系统的运作效率,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为此,零售企业跨区域就有可能通过重建商贸流通和商品供应链系统的目标、运作流程、组织与管理方式、信息资源共享与协作、利益关系等要素,实现新的发展。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客观需要建设物流供应链体系

一般来说,商品生产与消费存在时间和空间矛盾,解决的主要途径有赖于现代物流的发展;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现代物流提供的速度、成本、服务以及效率;需要依靠商品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发展;商品价值的实现需要物流信息的合理应用并与零售企业跨区域经营资源整合运用,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目标

正确理解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

物流绩效就是一定时间内物流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一定量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价值的事前计划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评估,以衡量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和活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成为一个不断分析、控制和修正的动态过程。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顾。为了建立起零售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体系和各环节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激励机制,并建立起零售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利益群体的利益分享机制,需要对物流绩效零售企业进行多角度评价的平衡和有机协调。

传统的评价系统是由成本和财务模式驱动的,是围绕财务评价和财务目标建立起来的。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虽然需要采用传统的财务与成本评价,但是,由于物流绩效成为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必须从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建立物流绩效的评价系统。

对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要素需要进行价值评估,进行价值分类、竞争权衡,确定优势资源,共享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物流绩效。为此,可以通过价值、吸引力、持久力的评价来完成物流绩效的整体评价。价值的评价就是零售企业物流资源与物流需求匹配的程度和形成的竞争优势;吸引力是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企业资源力量,包括资源的独特性、传递方式和转移效用;持久力是政府的政策环境与零售企业优势资源积蓄和提高的速度、等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的原则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以适当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应建立如下基本准则:

市场导向准则。物流服务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经营信息和竞争需要确定零售企业物流服务水准,并及时进行控制。

顾客满意准则。在决策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顾客满意度。

多样化准则。随着零售企业跨区域经营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制定物流服务的多样化组合。

灵活性准则。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应依据顾客服务的变化所产生的物流服务新需求保证物流服务的差别化和灵活性。

一致性准则。物流服务不完全是一种零售企业独自的经营行为,必须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吻合,要做到保护环境、节省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市场形势、竞争零售企业的状况、商品特征以及季节变化,建立能把握市场环境变化的物流服务管理体制。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目标

从零售企业物流运作管理需要出发,物流绩效评价的目标就是对整个物流运作管理过程的监督、控制和指挥。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目标首先表现为追踪现行物流系统绩效并不断与以往物流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就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的要素分析向管理者提供绩效评估报告。其次就是依据物流系统的标准化体系进行实时控制,追踪现行物流系统运作绩效,改进物流动作程序,及时调整运作方式。最后是通过物流绩效评估来评价物流组织和物流人员的工作绩效,实现更优化物流运作效率。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交货可靠性。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对商品运动的准时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的要求,包括交货的时间评价、交货的数量评价和交货的质量评价。

柔性。主要反映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对顾客需求变化、时间变化以及商品种类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顾客需求变化引起的数量柔性评价,时间柔性评价和因新产品开发变化引起的产品柔性评价。

服务质量。主要反映了顾客对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服务的评价,包括顾客抱怨比率评价、顾客抱怨解决时间评价和顾客满意度评价。

信息服务。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信息服务的正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和信息系统先进性,包括信息正确性评价,信息及时性评价,信息有效性评价和信息系统先进性评价。

交易成本。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用IT系统和互联网整合的物流供应链应降低内部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高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能提高反应速度,将满足需求的商品送达,将缺货成本降至最小。

创新价值。通过组织边界的延伸和紧密的协作,增加了零售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提升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创造新的经营价值。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准确测度物流绩效,需要建立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应分析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的构成要素,根据这些构成要素提炼相对应的评价指标,每一个或几个评价指标应该反映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方法是:将影响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的因素进行分层,设计出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个指标可以进行加总,形成一个反映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整体水平的总和指标;根据一个指标在同一层指标中的相对重要性和在整个指标体系当中的位置,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出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水平的综合值.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由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系统,物流绩效评价组织系统和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系统,主要包含物流资源评价指标,物流管理评价指标和物流成本收益评价指标等二级指标;并在每个二级指标下又包含有如储存设备、运载设备等若干三级指标。

物流绩效评价组织系统主要是评价过程的科学组织,包括评价原则、评价人员、评价时间、评价目标以及评价过程控制等。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9

对于统筹城乡过程中,城乡应该循着怎样的路径、遵循怎样的模式,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不同国家、地区、城市在统筹城乡的模式做了详尽的归纳和总结。但对于我国应该通过何种方式促进统筹城乡的发展却鲜有研究,同时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东、中、西部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很大差异,因而个别城市或地区在实践统筹城乡过程中的经验也并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此外,为了加快城乡统筹的步伐,对于三农的投入不能仅仅停留在“输血”环节,更要突出强调农村的“造血”环节,真正地授农村以“渔”。这其中对于农村经济的构建显得格外重要,在构建农村经济时通过构建区域产业链,丰富农业产业化内涵,加强城市和乡村的联系,才能在不减缓城市原有发展速度的基础之上,加快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进而缩小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产业链促进统筹城乡的科学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指出通过产业化经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是实现城乡关系由对立到融合的重要时期。城乡差距的继续扩大必将会对社会稳定与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造成很大冲击。城乡差距的表现在于城乡经济的明显差异,尤其是农村生产发展的不充分。提高农业水平必须依靠产业发展,只有构建农村优势特色的产业,接通城市和乡村的产业链链条,将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合理布局在城市和乡村的地域空间上,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才能真正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统筹城乡的发展。

从经济活动上看,经济活动所具有的产业和地域两个空间属性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要体现在产业和地域两个方面。任何只强调产业调整或者地域调整的片面说法都不会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产业链作为构建产业关联的一种有效形式,具有串联不同产业经济活动以及通过其合理的布局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其竞争力的特点。这也表明,由于产业链对三次产业的链接和城乡两个地域的沟通有显著功能,所以通过构建区域产业链来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才能真正拓展产业化的科学内涵。

关于城、乡的地域与产业链布局分析

(一)城、乡的地域分析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代的农村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农村,城市与农村已经融合成为了一个紧密联系的连续体。除了城市和农村外,还存在着城乡过渡地带,具有城乡的混合特征,因此单纯的城市和农村的二分法已经不再适用。城市连续体可以被看作是乡村、乡村城市、城市边缘区和城市组成的一个变化着的混合体(苗长虹,1998)。

从地域上讲,地域概念、经济概念和社区概念都可以将乡村涵盖其中,乡村与农业生产方式的紧密联系,显示出了其与城市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乡村是一个包含了经济、生态等诸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农村的经济、资源、环境和农民构成了它的组成要素。在农村,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如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比较发达,这得益于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农村经济与自然生产关系较大。由于乡村农业结构较大,地域广阔,因而经济活动分散。且相对于城市而言,科技落后,交通不便,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经济活动的效率不高,节奏缓慢。

相对来说,城市的特征具有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印记,与乡村有很多不同。城市以市民为主体,是一个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通过对于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利用,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聚合和辐射。与农村不同,城市的构成要素包括市民、城市的经济、资源(非物质资源)和环境。城市系统复杂、开放,通过对地域空间、社会物质和经济、自然的有效利用,实现其强大的集聚和扩散功能,这也体现了城市快节奏经济活动的优越性。

总体而言,乡村和城市分别在地域上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通过以农补工的做法已经使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但由于城市和乡村特殊的地域结构,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使经济活动贯穿于城市、城市边缘地带、乡村之间,使城乡的统筹发展成为可能。

(二)城、乡的产业链布局分析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布局主要以政治的要求为出发点,分散布局。大量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零星的分布,使得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并不密切,孤立地分布在距离很远的地域空间。这样造成了社会分工被削弱,分工效率被降低,产业内的经济联系被减少。产业内结构的分离影响了产业部门间的合作,产业链也就随之产生了孤环、断环。改革开放后,市场的主导作用逐渐显现,对于要素流动和配置作用逐渐增强,为了获得自身的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获得更多利润,产业链的各产业环(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自发进行优区位的选择,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多利润。

城市在区域经济的中心位置,使其可以通过经济活动聚集大量的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同时从事的主要是处于高端的商业贸易以及资本、技术密集的经济活动,即存在于产业链条的中下游,能够提供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追加;乡村地区处于区域经济活动的,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处于为城市提供各种经济要素的地位,从事的主要是处于低端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劳动密集的经济活动,即存在于产业链的上游(龚勤林,2004),能够提供劳动力、原材料并进行初步加工。

城乡在分工上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城乡不同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所决定的。产业链的布局存在着明显的优区位指向,即与资源禀赋、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分析城乡在产业链布局发现,可以通过市场的自发吸引和政府部门的引导,使产业经济活动通过在地域上的合作,形成联系密切的完整产业链条。

产业链构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相互作用

(一)产业链构建对统筹城乡的作用

1.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要素的交流。经济活动对优区位有着明显偏好,包括劳动力、资金、政策等。这在诸如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等体现得尤为明显,相应的,在地理空间布局上,也体现了对交通运输、原材料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指向的产业布局特征。当然,所有的区位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可以调整和变换的。

2.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和人才就业岗位。产业链的调整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种形式(吴彦艳,2009)。对接通产业链而言,其接通形式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将区域内各环进行连接;另一种则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所需要的新的环节,补足需要的部门。对于延伸产业链而言,则是使产业链向上游或者下游的产业部门进行延伸。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形式,都会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新兴的部门。同时,伴随未来的是对于新兴产业部门的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投入,由于这些部门是对现有产业部门产品的加工部门,要素投入较大,也就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为了能够使劳动力符合岗位要求,要进行多种技能培训,这一过程中不仅吸纳了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而且通过培训提高了其专业素质,增强了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同时,对于劳动力要素的利用情况有了明显改善,还使农民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增加了收入。这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消除城乡壁垒,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加工及市场流通,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过程,而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使得不可能将产业各环节完全布局到同一区域,即不可能完全布局到城市或者乡村。只有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从空间上将产业环节合理地在城乡之间布局,才能形成最有效益的经济结构。城乡壁垒的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破除,是通过对于原有的产生在城市和乡村的产业链进行修补和完善来完成的,同时,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乡产业的融通。城市和乡村的有机结合,无论是对于城市还是乡村而言,都能够打破封闭的经济环境,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产业链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有利于城乡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

(二)统筹城乡对产业链构建的作用

1.有利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产业链有效构建和调整。统筹城乡过程中对于城乡之间阻隔的消除,会使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更加有效。城市集结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会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中,优势互补,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链环上合理分配,增强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环的附加价值和要素的利用效率。

2.有利于产业链的合理布局,避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统筹城乡进程过程中,城乡联系的日益密切,使得无论是政府还是各产业环(企业),都会增加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增加区域信息的透明度,避免盲目进行生产要素的投入。

3.有利于把握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体现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统筹城乡使得要素的流动更加有效率,在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时,只有将有限的要素通过在数量、区域的合理布局,才能增强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各项经营活动都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但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企业只有对价值创造环节进行科学分析,才能将活动的重心放到最具竞争力的环节上,外包并不具备竞争实力的环节,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产业来看,产业附加值的创造得益于各产业环节,在区域中又体现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地方政府和企业只有在客观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把握住核心环节,才能发挥出比较优势,应对统筹城乡带来的挑战。

4.有利于避免区际经济摩擦,增强区际产业竞争力。在城乡统筹的作用下,政府对于区域的管理更加完善,可以从宏观角度把握区域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区域间资源整合,避免因不正当竞争产生的资源封闭。在市场自发调节下的产业链构建和调整,必然会导致经济主体为了在追求利益而做出盲目扩张行为,导致区域的产业结构趋同。但是在政府行为的干预下,可以避免各地区封闭自身市场,遏制各地区封闭资源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资金的自由流动、技术的共享和人才的有效分配,减少产业环节因资源不正当竞争衰落,保证各产业链的完整性,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通过统筹协调,通过避免产品价格大战和区域间的市场壁垒,才能保证产业链环的健康发展。

结论

总体而言,构建产业链与统筹城乡互动发展是可行的。尤其是通过构建产业链来作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式,更是有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式有很多,除构建产业链以外,还需要诸如政策、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因而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是万能的。统筹城乡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不能搞一刀切,各种方式的结合才能起到最好效果。通过构建产业链来促进统筹城乡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式,通过此方式来积极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将统筹城乡落到实处,以加快其实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苗长虹.乡村工业化对中国乡村城市转型的影响[J].地理科学,1998(5)

区域产业链分析例10

区块链作为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正在技术创新和风投领域掀起一波浪潮。以区块链为技术支撑的产业发展中,金融行业是其优先落地应用的主要领域,基于对区块链的探索及其自身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的触角在未来会伸向越来越多的其他领域和行业。然而,正是从金融行业发现区块链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来资产和管理上的风险损失,因此本文针对区块链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哪些应用、现状如何、应用中的风险如何评估及评价,试做一些探讨。

一、区块链技术介绍

(一)概念。对区块链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视角下,区块链指的是一种特殊的链式数据存储结构;广义视角下,区块链是一种技术集合,其中包括几种基础技术,如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点对点网络等。用户基于共识协议和分布式架构技术进行可信数据的交换以及存储是区块链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主要作用。目前为止,区块链技术在行业内还未形成统一定义。2016年10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将区块链技术描述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二)优势及劣势1、核心优势。当前,信息技术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然而信息有效性和数据可靠性却无法得到保证,区块链的出现由于其技术的特殊机制,其中的数据具有“可信”的宝贵特征,使得我们对数据高效率的获取看到了一线希望。下文介绍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的主要优势。(1)集体维护。在区块链的数据系统中,除交易用户的私有信息会被加密,其余数据系统均对所有节点用户开放。因此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会受到所有具有维护功能节点的共同维护,由于所有节点都有访问的权限,通过公共链的公开接口,任何人都可以对区块链数据以及相关应用进行查询和开发,系统信息处于高度透明状态。(2)去中心化。区块链使用分布式账本核算和存储,采用对等网络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打破原有利用中心化的硬件和管理机构管理数据的方式。区块链中所有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相等,单独节点的变动无法对整个系统的整体运作产生影响,以此保证节点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以及系统运行的整体性。(3)无需信任系统。区块链的节点之间遵循一套固定算法进行交换,参与人无需对任何人信任,系统的安全性反而会随着参与点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在区块链系统中的交易双方无需通过传统公开信息的方式产生相互信任,这将有助于系统交易过程中的信用累积。(4)信息不可篡改。在信息进入区块链网络之前需要经过验证,验证通过之后被添加至区块链就会被永久存储,无法篡改。在区块链系统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生成一套不可篡改、可信任的数据库,以此规避一些由于数据篡改产生的不法行为。这也决定了区块链数据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核心劣势。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其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不可避免的缺点,甚至有些优势在某些方面也会成为技术本身的劣势。(1)无隐私性。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账本核算和存储数据,在公有链上等于每个节点的用户都可以查看完整账本,同时由于区块链数据存储、管理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交易过程中的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这就意味如果某个人的账户被知晓,通过区块链就能知道他的资产情况以及每一单交易记录,无法保证用户交易过程中的隐私性。(2)监管危机。区块链的去中心、自治化特点淡化了国家监管的概念。然而监管要求是所有技术创新应遵循的底线。对区块链的监管力度提高,一方面在区块链商业应用过程中可以提供合规性保护;另一方面由于这项新技术的未完全开发性和虚拟性,其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建立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跟进,监管程度和立法的尺度如果掌握不好也可能会毁掉区块链。(3)安全性问题。私钥安全是保证区块链数据不可逆、不可伪造的前提,而用户作为生成和保管私钥的主体,不存在第三方参与,因此私钥一旦泄露或丢失,账户的资产便无法做任何操作。私钥的保密性主要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用新技术对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破解存在一定可能性,这将对区块链技术造成安全隐患。(4)数据确认的延迟性。区块链的交易无法保证时效性。以比特币在区块链中的交易为例,网络传输会影响到交易的有效性。这是因为这笔交易要被网络大多数节点知晓,并且认可后方可进行。同时还受一个小概率事件影响,就是当网络上同时有2个或以上节点竞争到记账权力,那么在网络中就会产生2个或以上的区块链分支,这时到底哪个分支记录的数据是有效的,则要再等下一个记账周期,最终由最长的区块链分支来决定。因此,区块链的交易数据是有延迟性的。(5)信息不可篡改。数据被用户变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既是区块链的优点也是缺点。举个例子:区块链中用户交易的地址信息如果填写错误将无法撤销并会造成永久损失;私钥丢失也同样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在现实情境中如果银行卡丢失或密码忘记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找回,及时阻止损失的发生或尽可能降低损失。(三)应用领域。目前关于区块链技术,理论性的探讨居多,其应用还处于一个探索期,切实展开应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不过现在一些产业和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区块链技术,根据目前发展态势,区块链可能在分享经济、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管理这三个领域落地。首先,由于分享经济的资源和资产呈现一定分散化,交易双方无需过多信任,基于区块链技术无需信任系统和去中心化的特点将有助于分享经济的运行。其次,具有连续性的链条交易也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例如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一些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所有商品进行追踪溯源,并且记录不可篡改,以此来保证产品安全。最后,一些频繁交易的数字资产管理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规避交易风险。在P2P网络借贷中,区块链技术可以全程保存出借人和借款人双方的交易行为记录并且无法更改。依托区块链技术,在建立智能合约的基础上帮助双方清晰明了地掌握交易过程,以此提升违约难度,极大降低违约风险。

二、区块链技术应用风险分析

(一)利用安全表法识别风险。安全检查表法是根据系统工程的分析思想,在对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然后以提问方式将这些风险因素列在表格中。最基础的安全检查表由四个栏目组成,包括序号栏、安全检查项目栏、判断栏和备注栏。根据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安全检查表,列举出6个安全检查项目对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如表1所示。(仅代表个人观点)(表1)(二)存在的风险。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大账本,具有去中心化、交易不可篡改、信息透明可查询的特点。理论角度来看,区块链所具备的一些特点能够保证其系统的可靠,然而区块链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同时,基于以上安全检查表的判断结果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由于会存在黑客攻击无法及时阻止以及技术有限性无法准确识别交易主体,导致产生以下可能的风险。1、技术风险。区块链所依托的技术支撑庞大而复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智能合约层、应用层是构成区块链的五层技术架构。为了保证技术架构之间协调运行,确保网络正常运行,进而产生信任,需要通过默克尔树、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等多种技术和算法复杂而又精密的组合才能实现。由此可以看到,代码编写无误、程序正常运行、加密算法可靠准确是区块链产生信任的前提,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或错误,都会造成信任危机。2、业务管理风险。区块链中的全网数据会被每个节点存储和验证,单个节点无法更改数据。只有获得大部分节点的同意,才有可能对数据进行变更,因此在业务管理上存在滞后或无法挽回的风险。例如,2016年6月,以太坊上theDAO被黑客盗取高达360多万以太币(按事发前价格折算约5亿元人民币)的数字资产,由于区块链不可篡改,theDAO管理者无法撤销这笔交易,只好求助于社区,最终以太坊创始人通过个人权威说服了大部分节点,共同修改黑客账户,才挽救这笔被盗资产。业务数据的修改和撤回在传统交易系统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然而在区块链网络中由于信息的稳定性就变得异常困难。3、智能合约风险。共同维护区块链网络运行的节点,具备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当智能合约在某个节点部署后,相应代码会在全网的每个节点同时运行并校验彼此的结果。这种节点关联性会导致某一节点的智能合约出现问题时波及到其他节点的正常运行。例如,2016年10月以太坊上有节点恶意执行大量消耗磁盘IO的智能合约,使得全网负载大幅增加,导致以太坊上大部分应用都无法顺利运行,全网一度陷入瘫痪。后经紧急程序升级修正了此问题,才使以太坊上的应用恢复正常。4、法律风险。区块链应用中的各种风险最终都将可能转化为法律风险,当企业在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过程中无法识别和处理这些风险时,很有可能会面临法律上的约束或制裁,又或者牵扯耗费大量物力财力的诉讼。另外,区块链集体维护、集体使用的特点同样面临新的法律挑战,如果某个节点存储了不合法的数据,基于数据同步原则,其他节点均会存储相同违法数据,这个时候是否所有节点的用户都将面临法律责任?

三、风险评价

(一)利用SWOT评价风险。利用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区块链技术自身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如表2所示。(表2)(二)根据SWOT分析制订策略方案。根据SWOT分析矩阵,可以得到定性的风险评价结果,主观上可以判断应采取何种策略应用区块链技术,具体策略如表3。(表3)(三)评价结果分析。针对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的技术优势、劣势以及现阶段面临的机遇、威胁,构建其SWOT分析矩阵,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应当采取何种决策,在发挥优势和机会的同时规避劣势和威胁。区块链的发展正处于史无前例的机遇期,理论概念面向群众的广泛普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正在为其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结合区块链技术的评价结果,区块链技术的更高价值还未被完全开发,未来应当通过企业这个微观主体,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及技术优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四、风险规避与监控

区块链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底层技术构架,不仅限于金融、经济领域,未来在政治、法律、公益、社会、科学等领域都有一定应用,是一种具有潜力、重塑社会各方面及运作方式的覆式创新技术。区块链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问题将会给用户、企业、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任何领域都应做到有效的风险防控,为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的结合和落地应用设立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对于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和监控。(一)数据泄漏风险防范。一是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先进的非对称加密算法从技术上保护数据,在目前业界的相关技术成熟后,企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泄露问题。二是利用区块链数据层和企业内部数据层相结合的结构处理数据,根据数据是否需要在区块链上流动,差异化设置数据的存储位置。企业内部数据库主要处理不需要在区块链流动的数据,当数据需要在区块链范围流动时再接入区块链相应节点。三是严格把关申请接入区块链的节点在授权管理方面的权限。与公有链不同的是,企业应用区块链需要通过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来审核节点的接入。同时,可以在签署的协议中明确责任和权利,从法律角度规避节点用户数据泄露的风险。(二)企业应用中。企业在应用区块链技术时需要把网络安全监管放到一个新的高度,不能完全依赖区块链本身的技术优势,加强网络软件的可靠性管理,保持一定警惕性。基于目前针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监管条例暂处于空白状态,各行业的监管机构应当分享信息,根据实际业务的共通特点制定区块链技术的行业监管细则,达成共识,便于在技术上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将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三)提升法律规制。区块链主要依托加密算法提供技术支撑,以及通过虚拟货币在网络上进行交易,这无疑增大了法律约束和监管的难度,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应当针对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以及我国数字货币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法律和监管政策进行研究和规范,避免在出现问题时陷入被动。同时,在对法律法规进行研究时,应当针对区块链类型和应用场景的差异制定相关标准,合理的法律法规条例,为各行业在应用区块链的过程中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消除法律隐患,激发企业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孝男,王永涛,白云波.区块链+时代,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信息安全,2017(08).

[2]韩海庭,孙圣力,傅文仁.区块链时代的社会管理危机与对策建议[J].电子政务,2018(09).

[3]刘海英.“大数据+区块链”共享经济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理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01).

[4]梁雯,司俊芳.基于共享经济的“区块链+物流”创新耦合发展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