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产业发展概况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9 16:22:15

产业发展概况

产业发展概况例1

泰山乡地处南秦岭北缘,位于两当县东南部,与国家4A级景区云屏三峡首尾相接,距县城45公里,乡域面积56.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深山林区乡。全乡辖8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共346户1024人。泰山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 ℃,降雨量充沛,日照适中,土壤气候条件适宜蜜蜂生存、采蜜、繁殖,是发展土蜂养殖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多年来,区域内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群系繁多,生物多样性混杂,是发展土蜂养殖的天然资源宝库。

一、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中蜂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短平快”的项目。近年来,泰山乡把中蜂养殖产业作为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大力引导贫困群众群众发展中蜂养殖。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农业专业技术员,在开展贫困户产业发展调查摸底的同时大力宣传引导贫困农户发展中蜂养殖产业,把中蜂养殖编入“一户一策”,并组织落实。截止目前全乡成了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7个,累计发展土蜂7000余箱,2018年新增1400余箱,蜜源植物种植1700余亩,落实奖补资金30余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二、产业发展思路

泰山乡多年来在土蜂发展上总结经验,形成发展土蜂要形成蜜源好、蜂种好、技术好、品质好最终达到收益好的“五好”发展思路。首先蜜源要好,蜜蜂采蜜要有蜜源,泰山乡地处山区蜜源众多,且无环境污染,有上百种开花植物,在此基础上,泰山乡大力发动农户种植油菜、油葵、荞麦等蜜源植物,既保证了蜜源充足,本身又能产生经济效益,政府还给予一定的补助,群众种植积极性高。

其次是蜂种要好,泰山乡发展土蜂优选中蜂,优点:适应性强中蜂最大的优点就是适应性强,尤其是对我国山区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中蜂既耐寒也耐热;中蜂的采集能力强,尤其是对零星蜜源的利用率远远高于其他蜂种;中蜂的抗病能力强,尤其是在对蜂螨的抵抗力方面,在饲养的中华蜜蜂中很少有感染蜂螨的;中蜂的繁殖力强,一昼夜可产800~1300粒卵,年产卵总数可达10万粒以上。

第三是技术要好,为了解决蜂农养殖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的现状,我们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我乡邀请土蜂养殖专家,土蜂养殖大户以及结合相关企业养殖技术开展农户土蜂养殖技术培训,开展土蜂养殖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会10余场,有效提高蜂蜜产量,提升农户养殖积极性。

第四是品质要好,我们摒弃了过去用圆木棒养殖土蜂的方法,采用新式活框箱,即卫生产量也高,再加上蜜源多样,环境无污染,保证了蜂蜜的品质 。这样以来最终收益才好。

三、产业发展措施

我乡在土蜂产业发展模式上提出了1包2扶3帮4带的“1234”发展思路。一包是包销路,在农户养殖土蜂扩大产量的同时,我们联系相关企业、合作社对农户的蜂蜜结合市场保底收购,让农户的蜂蜜有了去处,一年的辛苦有所回报,让农户坚信有付出就有收获,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产业发展概况例2

中图分类号 F326.3;S8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30-01

从江香猪是我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近几年来,从江香猪热销四方,俏及南北。为了使香猪成为月亮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从江县通过“一、二、三、四”举措,加快了香猪产业的发展。

1 从江香猪产业发展概况

从江香猪是在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地理环境中通过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特殊的饲养管理方式,经过长期的选种、选育而逐渐形成的优良地方微型猪种[1-3]。后经过多个地方猪种的繁殖、培育,衍生出剑白香猪、巴马香猪等一系列微型猪种。从江香猪体形矮小、肉质香嫩、基因纯合、富含微量元素、纯净无污染。且其适应性好、抗病力强、饲养管理粗放[4]。自1977年全国地方猪种普查被挖掘以来,先后有广西牧科所、贵州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等10余个单位的专家、学者深入产区考查研究,将香猪特点概括为“一小、二香、三纯、四净”四大特点。从江香猪作为贵州唯一选派猪种,参加了1992年9月在深圳召开的首届养猪行业交易会和1995年4月在青岛召开的第二届养猪行业交易会,掀开了“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面纱。近几年来,从江香猪热销四方,俏及南北。全国己有28个省(市)前来从江引种饲养,从江香猪走出了苗乡侗寨,走到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香飘万里,实至名归。

近年来,从江县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培育扶持香猪产业发展,以此作为月亮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特别是201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高度重视和支持从江香猪产业的发展,省农委牵头多次深入月亮山区调研和组织专家论证,编制了《贵州香猪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从江县香猪产业发展作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在省州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江县香猪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县香猪存栏达17.64万头,其中,种猪存栏2.53万头,2012年全县香猪出栏20.06万头,香猪产业总产值达1.506亿元,香猪养殖户人均增收1 037元。

2 从江香猪产业发展措施

2.1 明确“一个规划”

综合各方面因素,重新调整香猪产业发展思路,立足于高标准、高质量,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五年见成效”的要求,科学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为香猪产业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5]。

2.2 强化“两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香猪产业发展办公室。各涉及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6]。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从江香猪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江香猪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有力推动了香猪产业发展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技术保障。根据香猪产业发展实际,扩充人才队伍,加大培训,提高香猪养殖乡镇的村级防疫员收入,调动了村级防疫员的积极性。

2.3 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打造示范亮点。结合项目的实施,重点建设和打造香猪原种繁殖场、标准化养殖场和适度规模养殖户。2012年共扶持新建年存栏2 400头种猪的香猪原种繁殖场1个,新建年存栏200~300头种猪的标准化养殖场8个,扶持发展年存栏50头左右种猪的适度规模养殖户300户,建设种公猪配种站1个。二是加大市场推介力度。先后在贵阳、广州成功举办了从江香猪宣传推介会,邀请了100多家网络媒体宣传从江香猪。在高速路旁设置从江香猪宣传牌,制作从江香猪宣传折页、宣传画册、从江香猪主要烹调方法等宣传资料2万册,积极组织外出开展招商引资、市场推介,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等[7]。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播放了从江香猪美食,南方日报以“一家煮肉四邻香,从江香猪美名扬”为题,刊登了从江香猪宣传图文。从江香猪宣传面得到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抓好龙头企业发展。2012年来,从江县在扶持现有香猪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多家企业到从江洽谈合作开发从江香猪事宜。目前,贵州田园牧歌现代农业公司、凯里宏大牧业公司、深圳贵州商会、珠海天冠农耕集团等企业已在从江启动实施了项目。

2.4 确保“四个到位”

一是责任到位。把加快香猪产业发展明确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宣传到位。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发展香猪产业的积极性。三是投入到位。整合多项资金集中投入香猪产业,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贷款支持。2012年全县共投入香猪产业发展资金1.53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四是技术服务到位。聘请贵州大学4位资深专家教授作为香猪产业发展技术顾问,同时在香猪保种场建立贵州大学科研实训基地,积极邀请省州农委领导专家到从江开展技术指导[8]。印发6 000册香猪标准化养殖技术手册,县、乡畜牧兽医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设立服务电话,随时为群众答疑解难。

3 参考文献

[1] 从江香猪: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J].中国畜牧业,2013(19):35-37.

[2] 欧阳维民,刘艳.香猪成了香饽饽[N].中国质量报,2013-03-07(7).

[3] 陈铭江.从江香猪:产业化催生“名牌效应”[N].贵州政协报,2011-11-15(B03).

[4] 杨秀江.从江香猪[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2(2):28-29.

[5] 邹英子,杨俊杰,潘见.黑香猪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提取和分析[J].食品科技,2012(7):124-127.

[6] 罗石香.激活畜禽“贵州基因”[N].贵州日报,2011-05-04(9).

[7] 曾琼.剑白香猪染色体核型及生产性能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6.

产业发展概况例3

山东省不仅是我国最早发展蔬菜产业的省份,也是我国蔬菜实现产业化以来,最早达到较高水平的省份之一[1]。同时作为我国第一蔬菜出口大省和我国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从对“土温室”科学改造成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开始,一场反季节种植蔬菜的技术革命迅速展开。从此,山东寿光蔬菜也开始了从季节性露天栽培向“四季常青,四季有菜”的大跨度发展。

一、山东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规模

我省1991年至2006年蔬菜面积、产量及产值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山东省蔬菜的栽培面积持续稳定在3000万亩上下。2003年,山东的蔬菜栽培面积达到历史最高位,比1991年高出3175.5万亩,为1991年的6.387倍;总产量为1991年总产量的7.101倍;总产值则为1991年总产值的16.087倍。到2006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有减少,减少量分别为764.0万亩和1160.0万吨,但是总产值却比2003年多出了239.2亿元,为其1.323倍。

二、山东省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

近些年,我省蔬菜产业的播种面积一直处于全国第一位,播种面积表现为良好的增长态势。1995年至2002年的八年间,山东省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1115.4千公顷,其中我省2002年种植面积为1995年的2.30倍,远高于全国2002年对1995年的1.82倍,我省与全国八年间蔬菜种植面积具体数据见表2。

2002年之后,我省蔬菜产业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依然常年位列全国第一位,其中蔬菜总产量与总产值总体上都呈现为增长态势,但是总产值增长更为突出,播种面积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有资料显示,我省2004年的蔬菜产业总产值为716.05亿元,而2013年的蔬菜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582.00亿元,是2004年总产值的2.21倍,增长速度很是惊人,其中2013年为最大增长幅度。2004年至2013年,山东省蔬菜产业的播种面积的增长率为7%,生产产量的增长率为9%[2],见图1。

三、农民经济收入

根据山东三农网2016年5月28日报道,一季度寿光市预测蔬菜瓜果总产量114.8万吨,同比下降1.1%。但蔬菜价格较往年同期涨幅明显,所以,菜农总体收入不降反升。4月1日,圣城街道南徐村菜农刘志堂80米的茄子大棚预计摘1000斤。现在茄子价格每斤在3元左右,一次就能收入3000多元,每隔3天就得摘一次。

四、山东省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

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等综合国力的体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推断出口竞争力的概念为: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产业(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但一个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可以用表3所给的一些指标进行衡量,山东省历年竞争力指标数值见表3所示[3]。

有资料显示,2003和2004年山东省出口蔬菜177.5万吨和187.4万吨,创汇额分别为9.84亿美元和12.49亿美元;2005和2006年则出口蔬菜245.05万吨和275.5万吨,创汇额增加明显,分别为15.37亿美元和20.08亿美元[4]。

参考文献:

[1] 曲文超,宫钦涛,于善增.山东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32):437-438.

产业发展概况例4

一、引言

据记载,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的安第斯山区,于17世纪左右传入我国,在我国已有数百多年的栽培历史。云南省是我国引进种植马铃薯较早的省份,清代的吴其F在其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卷六中(1848年)就曾记载有“阳芋,黔、滇有之”的语句,由此可见,马铃薯很早就已传入云南。

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在中国拥有一定的地位,2004年云南就主办了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随着马铃薯主粮化,建设云南省绿色经济强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的提出,马铃薯在云南省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2016年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举办;马铃薯种薯国际论坛在昭通举行。此外云南省注重马铃薯“产学研一体化”,云南师范大学成立的薯类研究所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一直致力于马铃薯的研究与生产;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成立。作为近年来快速崛起的“薯都”,云南省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就将围绕云南省的马铃薯产业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种植面积分布

马铃薯别称番薯,土豆,地瓜等,在云南则被广泛称为洋芋。马铃薯对于生长环境要求相对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来说相对较低,它耐旱、耐冷,在我国大部分省份都能被种植,主要产区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温度常年较低,种植一季马铃薯,而在海拔较低的河谷或盆地地区,种植两季马铃薯。近年来云南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上升。

图1.1是云南省各州市薯类播种面积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到云南省种植薯类最多的地区是曲靖,种植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9.55%,其次是昭通,占26.53%,文山、红河和昆明占比分别为8.49%,6.51%,6.28%。

表1.1展示了近年来云南省与全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云南马铃薯的播种面积不断增大,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比例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

三、生产发展历程概况

在现代史中,云南的马铃薯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时期。

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由于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人民纷纷向西南地区转移,云南省对于大部队的进入在粮食供给上出现紧张,为解决粮食供给压力,主张大力扩种马铃薯,鼓励多种作物的套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这段时期内云南省的马铃薯产量迅速增加。

云南省马铃薯的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解放初期,我国制定实施了马铃薯的《五年良种计划》,马铃薯的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均有所改善,1952年至1957年马铃薯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17%发展到5.80%。1958年至1960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的自然灾害,使得粮食生产大量减产,然而马铃薯在这特大自然灾害中以较强的抗逆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十年代末,马铃薯的产量,播种面积大大提高,相比于1952年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提高了一倍以上。

第三次发展大致在1998年后。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云南省与外省,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紧密,以及马铃薯加工业兴起等因素,使得云南马铃薯市场需求增加,云南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繁育了一批新品种,建立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使得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马铃薯种植稳步发展,播种面积,年产量,亩产量等指标都稳步上升。

四、加工利用现状

云南省马铃薯加工业大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马铃薯的切片加工是云南省的优势产业,当前初具规模的省内企业包括云南天使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子弟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嘉华食品有限公司和昆明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此外,精淀粉也是云南马铃薯加工的主要产成品,省内比较有名的精淀粉加工企业包括云南艾维贝润凯淀粉有限公司,云南昭阳威力淀粉有限公司,镇雄华业淀粉厂等,其中云南艾维贝润凯淀粉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企业,公司年加工鲜马铃薯40万吨,生产马铃薯食品级淀粉7万吨。云南省已形成初具规模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加工生产能力在西南地区位居前列。

当前云南马铃薯加工产业虽初具规模,然而一半以上的消费仍以鲜薯消费为主;马铃薯淀粉以粗加工为主,精淀粉加工相对较少;R铃薯全粉加工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整个加工行业产业链较短,缺乏深层次加工,故云南省为推动马铃薯主粮化必须加大科研投入,辅之一定的财政补贴支持手段。

五、进出口贸易

出口方面,云南省马铃薯出口额相对较小,低于中国马铃薯出口份额总量的10%,出口国家主要面向东盟。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云南立足于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东盟国家大多地处热带地区,天气较为湿热,不适宜马铃薯的生长种植,故马铃薯多需要进口。学者梁金芳就对中国马铃薯出口东盟国家进行过相关研究,指出中国马铃薯份额出口东盟国家占东盟总进口的份额从2001年4%上升至2011年的27%,中国马铃薯在东盟国家的市场不断扩大。此外据昆明海关统计,2010年至今云南省出口东盟国家的马铃薯总量占云南省马铃薯出口总量的95%以上。云南主要以出口马铃薯鲜薯为主,由于加工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产业链发展的不完善,以马铃薯加工全粉的产品出口较少。

进口方面,云南省主要以马铃薯淀粉的进口为主,向荷兰、德国和美国等马铃薯加工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进口。

六、小结

云南省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较早就引进了马铃薯,其播种面积,年产量和亩产值均稳步上升,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云南正发展成为我国的又一个“薯都”。由于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局限性,我国马铃薯全粉加工成本高,马铃薯加工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种植业,云南作为我国西南产区的主要生产省份,每年出口的鲜薯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对于马铃薯全粉、淀粉等加工产品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进口,故下一步针对云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应加大科研投入,为马铃薯主粮化提供保障,使马铃薯产业成为云南的代表性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魏延安.陕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2]尹义坤.中国粮食产业政策研究[D].吉林:东北农业大学,2010.

产业发展概况例5

在1998年,18位购物中心专家在18个欧洲国家执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的结果被用来描述欧洲购物中心业的发展现状。

我们决定在1999年再次继续这项研究,并包含更多的欧洲国家。新加入的样本是捷克,波兰,罗马尼亚,俄国,斯洛文尼亚和乌克兰。1998年执行的第一份调查表,包含了48个问题。为了使答案更准确, 在今年我们扩充了选择题,并将调查表问题数增加到73题。

我们很幸运可以在24个不同的国家与24位购物中心专业人士进行面谈,我们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同样也希望向也愿为了要表达对伦敦Healey & Baker研究机构表示感谢,他们提供了基本的趋势和到2000年3月的卖场面积统计数据。

这份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含24个被调查的欧洲国家的可靠的人口统计和基本经济情况统计。

*第二部分包括对购物中心产业最新状况的概述,和在欧洲的发展趋势的短期预测,这些预测的基础数据是由伦敦Healey& Baker研究机构提供的, 还包括顾客的大致统计和整体上购物中心业的市场份额。

*第三部分为调查结果。对问卷的回答明显地反映出这些专家的观点,他们同意在此报告基础上加强合作。

这个调查方式在评估24个国家的的现状时有很大的优点,这些回答问卷的专家与当地市场每天都有接触。藉由他们的国内市场的真实。

这项报告并不宣称对每个问题提供的答案是正确和权威的,只有反映了欧洲购物中心行业一个专业的国际团队的看法和思想。 第一部分:人口统计和经济分析

这一部分,将给出一些基本的人口和经济统计资料。与1998年覆盖18个国家的报告相比,现在的报告涵盖了24个国家,并加以西欧、中东欧之间的结果区分。

为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土耳其被列入中东欧国家内。应该注意到从购物中心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来看,土耳其和西欧国家有着显著的区别。

人口发展

欧洲总人口增加从1994年的7.484亿增长到1998年7.538亿,平均每年增长0.2%。在1998年底,西欧有3.86亿人口,占全欧的51.3%。从 1994年以来,年均增加0.3%。 西欧主要国家人口增加大多小于0.6%,除了爱尔兰(+0.8%) ,卢森堡 (+1.0%) 和奥地利(+1.2%)。

整体上而言,中东欧国家人口总计为3.67亿,占欧洲总人口的48.7%。1994年和1998年间,这部分的人口只有 0.1% 的增长。事实上,除了土耳其(土耳其曾有欧洲最高的人口增长率:1.7%),这部分国家的人口停滞不前,而且还在减少。

不同年龄的人口群体

15岁以下的欧洲人大约有1.47亿,占总人口的19.5%。 在西欧,这比例只有17%, 在中东欧是22% 。意大利和西班牙15岁以下人口比例最低,分别为14.9% 和 15.8%。土耳其的32% 和爱尔兰的23.7%则显然高于平均水平。

"活跃"年龄团体,也就是15和64岁之间代表了欧洲总人口的66%。这一比例最低为匈牙利 (63%),土耳其(63.2%),丹麦(63.4%),和斯洛文尼亚 (63.9%)。另一个极端是荷兰 (69.3%)和捷克共和国 (69%)。

平均上欧洲人口中年龄大于65岁为总人口的14.3%,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从土耳其的4.8%到匈牙利的19.5%和丹麦的19.6%。西欧平均的15.8%, 和中东欧(俄国和乌克兰排除)的12.7%,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

家庭规模

西欧国家的家庭规模大约是2.6人。这个数字已经好几年连续下降了。其中最低是德国 (2.19人),丹麦 (2.20人)和瑞典(2.29人)。欧洲南部国家(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和爱尔兰,家庭人口规模大于3人。除了捷克(2.79人)、土耳其(4.5人), 其他中东欧国家的数据无法得到。

单身家庭

在西欧,超过27%的家庭只有1人。北欧国家这个比例较高:瑞典40%,丹麦36.6%, 芬兰36%,挪威35.7%和德国 35.4%。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则小于13%,远低于前者。有时北欧国家的购物中心在促销时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去考虑问题,而事实上有三分之一是单身家庭。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如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380。西欧平均是20160欧元,几乎是中东欧(2148欧元)的10倍。东西欧在经济上的差异还很巨大,但每年都在缩小。 事实上中东欧人均GDP在1994 到1998间增长了99%,而西欧则为22%。

通货膨胀

一些欧洲大国家更容易控制通货膨胀,从1994年的22.7%下降至1998年的4.6%。除了希腊为4.8%,西欧则总体上成功地将通货膨胀控制在3%以下。于之相比,中东欧国家通货膨胀还维持在34.7%的高水平上,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最罗马尼亚(60%) 和土耳其 (85.1%)。

失业

欧洲的失业率从1990年的9.6%回落到1998年的8.8%。

与其他所有经济指标所显示的不同,根据统计,形势表明中东欧7.5%的失业率比西欧的10%更为有利。1998年,失业率最低的国家是乌克兰(2.0%)和卢森堡(2.8%) 。虽然失业率在西班牙从1990年的24.2%下降到18.8%,但连同保加利亚的 14.0%,和拉脱维亚的14.0%,还是需要关注。

人均零售支出

西欧国家人均零售支出为4320欧元,是中东欧国家水平(1000欧元)的4倍。在高消费国家中, 瑞士以6910欧元排在首位,然后是卢森堡 (6100欧元),意大利(5720欧元)和挪威(5450欧元)。人均零售开支水平最低的是保加利亚 (340欧元)和罗马尼亚(400欧元)。在中东欧国家的增长过程中,不可低估国家之间的不同。

在西欧,消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4%, 而中东欧则接近48%;俄国几乎为60%。

1998年欧洲零售额约为2.3万亿欧元(不包括土耳其和乌克兰),人均超过3000欧元。其中1.7万亿欧元销售在西欧。

零售终端

在欧洲有近450万个零售终端(不包括土耳其和乌克兰),相当于每千人拥有7家店铺,西欧达到8.3个,而中央东欧只有5个。南欧则特别突出: 西班牙16.9个,葡萄牙 15.9个,和希腊15.2个。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每千人拥有的数量几乎是奥地利(4.5个)的三倍,八倍于欧洲大陆门店密度最低的俄罗斯(2.2个)。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许多统计数据截止到1995年,而从那时起形势可能发生变化。

产业发展概况例6

1.1 泸州蔬菜产业现状

①蔬菜种植规模、产量稳步增长 近20年来,泸州蔬菜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在种植业中规模仅次于粮食,居各类经济作物之首,已经成为泸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51万hm2发展到2009年的5.2万hm2;总产量由22.7万t增加到158万t;年人均蔬菜占有量由63 kg提高到295.4 kg,年产值由0.9亿元猛增到18亿元。

②建立了一批高标准化蔬菜基地 在蔬菜产业发展中,泸州市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以标准示范园创建为中心,突出“一早一晚”、反季节菜、特色菜和加工菜的优势,不断扩大专业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在各大菜区建立了一批重点标准化示范基地,如江阳区华阳白湾等地的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龙马潭区特兴等地的生姜基地;纳溪区新乐、白节、棉花坡等蔬菜产业带;泸县的特色菜基地;合江、叙永、古蔺山区乡镇的反季节蔬菜基地。

③产销日趋活跃,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泸州市现有蔬菜加工企业近10家,蔬菜加工能力2万t,加工产品包括辣椒、竹笋、酸菜、大头菜、芽菜等多种类型;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2家,产品辐射到川、滇、黔、渝等省市的18个县市,成为西南地区四省市的蔬菜集散中心。20世纪90年代中期,泸州市开展了以降低蔬菜农药残留为主要内容的无公害蔬菜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启动了放心菜工程,进行了防虫网、低毒农药、生物肥料等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到2009年底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8万hm2,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6 267 hm2,占总面积的34%,已认定无公害蔬菜产品 6类18个。

④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我市立足自然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5.2万hm2,其中产业基地面积1.93万hm2,设施蔬菜基地面积5 667 hm2,总产量达158万t,总产值18亿元,蔬菜外调量达70万t,产品销往云南、贵州、成都、重庆等省市,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泸州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①区位优势突出 泸州东邻重庆、贵州,南界贵州、云南,西连四川宜宾、自贡,北接重庆、四川内江。市内交通发达,宜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纳叙铁路等即将全面打通,逐步构建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交通大动脉,泸州区域边缘化将得到彻底改观,从而初步确立泸州在川、滇、黔、渝四省市的交通枢纽地位。距四川省会成都256 km,距重庆市135 km,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的商贸中心和重要物资集散地。泸州蔬菜一个很重要的定位就是打造重庆的“后菜篮子”,充分利用重庆及周边城市巨大的市场需求,找准市场的空档,大力发展早春和秋延后蔬菜。

②自然条件优越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季湿热,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全市年平均气温17.6~18.4℃,大于或等于10℃的有效积温5 531~5 789℃,年日照时数1 143~1 424 h,年降雨量1 100~1 200 mm,无霜期302~357 天。土壤主要由紫色母岩风化发育而成,土质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泸州地貌复杂,大体上可分为4种类型:北部浅丘宽谷区、南部低中山区、中部丘陵低山区和沿江河谷地区。根据多样的地势条件,将泸州蔬菜产业基地分为沿江蔬菜基地、丘陵特色菜基地和山区反季节蔬菜基地。沿江蔬菜基地是以长江、沱江沿岸乡镇的消落地(江水季节性水位涨落使江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露出水面)和河坝冲积地为核心的蔬菜种植基地,其产品以外销为主,在季节上主要考虑“春提早”;丘陵特色菜基地是以浅丘平坝的乡镇为核心,以满足泸州主城供应和区县城市供给为主,是城市供给的核心基地,在季节上主要考虑周年均衡供应,在品种上考虑花色品种丰富齐全;山区反季节蔬菜基地以适宜种植蔬菜的合江、叙永和古蔺海拔800~1 200 m的山区乡镇为核心,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种植反季节蔬菜,弥补市场淡季的缺口,调节市场供给。

2 泸州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意识薄弱

①在生产环节上,部分蔬菜种植品种混杂,各家各户分散种植,参加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菜农不到全市菜农总数的10%。管理不精细,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品牌少,品牌不响,无包装或包装简易,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②在流通环节上,蔬菜的营销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依靠菜贩子上门收购或农户自己装运至当地、外地的蔬菜瓜果批发市场销售,在市场中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蔬菜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少。在生产量超过就近经销供应量后,必须面向大城市,拓展销售半径,同时需要采用冷藏、保鲜、加工等手段,来延长蔬菜供应期,平衡市场供应。这些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制约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2.2 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

蔬菜产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旱不能灌,涝不能排,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菜地总面积的30%;蔬菜生产大多仍是简单的露地生产,设施化比例不高,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无土栽培等高新技术应用在我市仍是空白,部分优势蔬菜项目受启动资金缺乏的制约难以运作到位。

2.3 科技含量低,技术力量薄弱

蔬菜种植业是一种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这就需要懂技术的高素质从业人员。我市在这方面比较薄弱,一方面农民文化程度还普遍不高,接受新成果和新技术能力不强;另一方面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人员数量有限。县区、乡镇两级农技推广技术干部中具有蔬菜专业技术的人员少,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成为制约我市蔬菜产业稳步发展的软肋。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不够健全,引进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落实到户、到田率不高。

2.4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虽然泸州市现有蔬菜加工企业近10家,蔬菜加工能力2万余t,但是总体上加工蔬菜的种类及数量所占的比例少,产品档次低,蔬菜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短,对蔬菜产品的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大路产品多,名优特产品少。特别是缺少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

3 泸州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蔬菜生产布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全市按照城市人均26.68 m2的标准划定常年菜地,实行最低保有量制度和更为严格的占补平衡及补偿机制。通过集成技术、整合项目、增加投入、连片推进,加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调整生产布局,结合城市总体发展等规划布局。以长江和沱江流域沿线为发展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一园三基地”,“一园”即泸州市蔬菜科技示范园,“三基地”即沿江河谷蔬菜基地、丘陵特色菜基地、山区反季节蔬菜基地,形成主城区供给有核心基地,县城供给有重点乡镇,乡镇消费有专业村社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

3.2 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菜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还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是增强农业产业的有力手段之一。有效规避蔬菜产业自然风险,需要加强蔬菜产业的生产条件建设,全面推进和实施规划设计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蔬菜生产持续、健康发展。计划在今后的10年,每年修建整治山坪塘20口,新建蓄水池80口,修建排水沟20万m,新建泥结石路面机耕道40 km,硬化耕作便道100 km,确保种植蔬菜灌溉水源有保障,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能运,提高防御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其中修建道路是蔬菜生产、销售及农用物资运输的基本保证。

3.3 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

①新品种引进 为了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大力引进最新蔬菜品种,注重对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推广工作,以不断储备和应用高产对路的蔬菜品种。每年引进50~100个蔬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并从中筛选出适宜泸州地区栽培的瓜果类、叶菜类等优质蔬菜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保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新技术引进 a.引进工厂化现代育苗技术。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科学化、标准化技术指标,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使秧苗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成批而稳定的水平。b.引进嫁接育苗技术。利用嫁接育苗技术,可使蔬菜植株生长旺盛,增强植株抗低温、抗土传病害的能力,增加产量,以达到提高产值的目的。

3.4 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技术水平

发挥科技与人才支撑保障作用,实施人才工程战略。①引进国内种菜能手,使广大农户掌握蔬菜生产技术和田间管理诀窍;②依托西南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泸州建立蔬菜学习班,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尽快培养一批蔬菜生产、加工、经营、服务等业务骨干;③长期聘请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专家,在关键环节蹲点进行技术把关和现场指导;④聘请国内院士和蔬菜资深专家为顾问。

3.5 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加工运销体系建设

培育营销专业户和蔬菜经纪人,对外开拓市场,建立稳固可靠的营销网络;对内组织标准化生产,实行产销一体化,通过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的规模生产,使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衔接起来。搞好产销信息服务,鼓励他们在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与大市场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立足实际,扶持和培育现有的蔬菜加工企业,通过改造、改制等手段,扩大企业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使其向集加工、贮运、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型龙头企业方向发展。利用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加强蔬菜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外向型龙头加工企业。力争10年内达到80%以上的种菜专业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农民80%以上的收入来自蔬菜产业,培育出20家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

3.6 保障质量安全,培育产业品牌

面对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注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加强蔬菜生产监控,保障质量安全,做大产业品牌。实行投入品准入制度,建立行政规章制度,对可能影响质量安全的投入品实行严格限制。①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基地管理。②搞好农资市场监督管理,抓好源头控制,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和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市场。

③加强质量检测监控。

产业发展概况例7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化迅速发展,全新的经济体质正在逐渐的建设完善,这一点在工业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老一套的工业生产体系必将被淘汰,从生产过程自动化这一点上就足以证明,在当代,生产过程自动化已经得到的最大的开发与发展,在大型的工业生产当中,人们早已抛弃了生产不及时、机械操作不当、发现问题无法及时处理的人工操作的传统模式,二十开发出了智能化监控、智能化管理的全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操作模式,不仅增强了产品质量,节约了劳动力,还节省了经济,一举多得,在当下化工、炼油、发电这些大的工业生产当中,生产过程自动化早已深入其中,成为了主流的“看护人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经验,就其多年来的发展状况做一下总结,阐述一下其发展概况与趋势,使大家能对其又一个系统的了解。

1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

工业当中的自动化生产过程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创造,并投入到到大规模的实践当中,已经去的了相当大的运用上的成果,综合其发展情况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最为重要的科学结果是,用传递函数的方式来进行数学上的描述,以频率法和轨迹法作为基础,并着手应用在各大机械的生产中,最终掌握其规律,根据此设定,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是因为过度的依赖经验,也需要大量的实验来证明,不仅局限性太大,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无力,所以一直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层次领域当中。不国当时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先进的计算手法与模式,但是因为其太过复杂,所以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一些仪器表的制造也比较粗糙,无法准确的定位机械运行的准确模式,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阶段。

1.2 第二阶段

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期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第二个阶段。五十垫带末期,各国家基本已经完成了自身的统一或者已经从战争的消耗当中走出,这时百废待兴,所有的工业体系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国家型的工业正在向着集约化、系统化、规模化的模式发展,老一套的工业生产基础理论以不再适用与当时的发展速度,所以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呗逐渐重视了起来,这时现代控制理论营运而生,并且去的了惊人的成就,它从外部的运动规律分析内部数据所产省的原因,根据内部数据做出一系列的假象制定,并通过实践来证明其假象的准确性,最终确定正确的数据应用到生产工作当中,并且提出了从局部出发,分区控制理论,不再集中与整个机械的控制流程而是着手与细致的局部讨论,以重要的局部区域带动次要的局部区域,最终实现带动全局性质的改变,现代控制理论质的飞跃彻底完成了控制上的质的飞跃,虽然当时的基础设施、科学水平以及生产工艺还不完善,但这一基本理论已经确定,人们不再盲目的摸索,而是针对这一理论的提出,进行有效的实验,也可以说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是当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奠基石。并且就在这一时期,相应的电子产品也得到了最为广泛性的开发,电子计算机的成功问世以及,电子数控话的前期应用,区为这套理论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人们开始针对这些理论基础着手与电子科技的开发,最终实现了二者相结合的有效理念。

1.3 第三阶段

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期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发展的到了质的飞跃,这是他们成为第三阶段的明显标志,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上。就第一个方面,在七十年代成型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已经开始投入应用,并针对性的开发出了适合工业生产模式的电子设备。大规模的集成路线与设备的开发,不仅降低了电子计算机的成本,还相应提高了其适用的范围,从而因为价格的降低,被更为广泛的开发与应用。尤其是在机械监控上,彻底摆脱了以前复杂且实际效果低的监控设备,提高了机械自我诊断的功能,加强了仪表盘自我检测的强度。并且在这一时期,针对电子计算机,有分析除了具体的工程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计算机的系统相结合,最终通过计算即的运算的出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并加以调整,减少了其参数多控制回路多的麻烦,这也就是所谓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又称集散控制系统,它是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图形显示等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一经问世,就受到工业界的青睐。这种系统在结构上的分散,即将计算机分布到车间或装置一级,不仅使系统危险分散,消除了全局性的故障点,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可以灵活方便地实现各种新型控制规律和算法,便于系统的分批调试和投运。显然这种分布式系统的出现,为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工具,给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使工业生产自动化进入了计算机时代。第二个特点是控制理论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互相渗透,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从而开始形成了所谓的第三代控制理论,即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由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能源危机和市场剧烈竞争,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咨询服务

2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与工业生产过程本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生产本身的发展促进了自动化的进程,而工业自动化在控制理论和技术工具方面的新成就又保证了现代工业生产在安全平稳的前提下进行“卡边”运行,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生产率,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代工业自动化已进入计算机时代,当前面对琳琅满目的计算机系统,尽管已有许多现成的先进控制理论,却缺乏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满足工业生产不断提出的高要求,因此,加强控制理论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注意引入智能控制、专家系统,逐步形成不同形式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

3 结束语

随着自动化的脚步不断加深,整个生产过程当中出现了良好的循环,以前人为造成的一些失误或者误差都以悄然消失,增加了产品出产率以及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一些事故的发生,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生产自动化已经成了一项工业生产当中不可却少的只能程序,所以笔者在此呼吁,为了加强加深我国工业化进程,提高生产技术质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大家应积极努力的投身到生产自动化过程的技术开发当中,使其成为整个工业流程的主导,为我国的工业建设设施带来蓬勃向上的发展。

产业发展概况例8

[中图分类号]J5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32-01

咸宁遍布竹子,是远近闻名的“楠竹之乡”。上世纪80年代,咸宁便跃入全国九大竹产区之一。目前,全市以楠竹为主的竹林基地已发展到153.7万亩。楠竹基地主要分布于咸安、赤壁、通山、崇阳、通城五县(市、区)。现有楠竹总面积147万亩,立竹2.2亿株,年产竹2000万支。已建成千亩以上楠竹基地178个,万亩以上楠竹基地26个。通山县的黄沙、洪港、九宫山、闯王、厦铺,崇阳县的港口、桂花泉、天城、路口,通城县的黄龙等乡镇,楠竹面积都在2万亩以上。咸安区的汀泗桥镇、大幕乡,楠竹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赤壁市的官塘驿、陆水湖两镇(办),楠竹面积已突破10万亩。

咸宁竹类加工历史久远,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多为手工操作,规模小,品种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效益较低。进入80年代,全市造林绿化步伐加快,竹类资源大幅增加,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竹类加工增值,把竹类加工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世纪之交,我国林业定位发生变化,以竹代木势在必行。这一时期,全市不断壮大竹工业品,完善竹日用品,开发竹食用品,提升竹工艺品,引进竹高新技术品,竹类加工从传统型逐步转变为传统型与实用型、时代型、工艺型、科技型相结合,竹类加工技术不断翻新,加工产品日渐增多,达到10个系列600余个品种。竹胶板、竹地板等12个品牌荣获全国林(竹)业博会金奖,在第三届中国竹文化节上,咸宁有8件展品获金奖。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利用竹蔸、竹枝、竹叶、竹屑等废杂物,试验栽培竹荪获得成功。市竹科所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竹汁饮料,并申请了专利。

同时,咸宁的竹产业发展至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制约发展的一些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产业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咸宁地区竹产区的现有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竹木交易市场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并且设施简陋,经营点分散。

第二,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咸宁地区现只有一所高等院校,但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相关的专业配备,全市无一所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传统的技艺已面临失传。

第三,加工深度不够,与其他地区相比,产品的层次、种类偏少。产品深加工的程度影响甚至决定了产业的整体效益,低端的竹产品通常很难进入高端的消费市场,企业的利润空间也相对狭小。

第四,竹业科技推广体系有待不完善。先进的科技与发展理念始终是竹业发展的保障,完善的竹业科技推广体系能够大大提高人们的种竹、育竹和用竹水平,能很好地起到利用科技实现增效的作用。近年的乡镇改革,在撤消了“七站八所”以后,城乡基层的农技站也相应的被撤消,导致大量的人才外流。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成为阻碍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政府管理体制相对僵化,已阻碍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咸宁地区竹产业的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当前负责管理竹业的部门有政府、林业、税务、工商、财务等部门,各部门往往思路和管理模式、手段不一致。现行的竹材采伐管理制度仍采用木材采伐管理办法,没有考虑竹子生长和竹材加工的特殊性。

第六,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意识不强。任何产品要想进入消费市场并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不仅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走标准化、品牌化之路是目前各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咸宁地区的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发达地区的同类产品尚存差距。许多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短暂利益,不惜以降低质量来换取市场份额, 更不用说产品的品牌建设。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为出发点,调整发展战略,走特色发展之路。

1.现代都市人群的环保理念越来越强,日常生活消费更注重健康和质量。竹制家具在设计理念上正好契合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和心理愿望。

2.竹制家具作为一项产业,应立足民用家具的设计和开发。积极发展竹子深加工,提高竹产品附加值。无论是圆竹家具,还是竹集成材家具、竹重组材家具和竹材弯曲胶合家具,都要紧跟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3.依托湖北科技学院等地方高校强大的科研与设计力量,推动科研创新,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下功夫。同时,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产品设计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不能一味的跟风,要立足本地特色,确立自己的专业特色。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

4.依托咸宁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竹工艺品的开发与制作,宣传鄂南地区悠久的竹文化,促进竹产业的全面发展。

咸宁地区竹产业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但充分挖掘这些潜力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惟有总结经验,面对问题,有计划、有目标地解决。进过努力,咸宁的竹制家具产业在鄂南地区,甚至在全国都将占有一席之地。

产业发展概况例9

1 正确认识现代畜牧产业结构演变调整的基本趋势

(1)湖北省畜牧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当前,湖北省畜牧业已经成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畜牧业成为千亿元的大产业,在大农业中畜牧业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在第一、二产业44个行业中产值居第四位。生猪出栏由全国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在全省所有大宗农产品中产值排名第一。蜂产品出口保持连续十一年全国第一,供港禽蛋长期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湖北省通过积极发挥科教、资源等优势,创新发展理念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牧业生产不论是在总量,还是在质量上,不论与全省农业其他行业相比,还是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长期以来,畜牧产业作为一项传统的产业,一直是致力于生产的第一产业,主要为第二产业的加工提供廉价的肉、蛋、奶、毛、皮等原料供应。而作为第一产业的畜牧业生产在向第三产业的中介、流通、金融等相关服务行业延伸拓展明显滞后。畜牧业产业体系不完善,畜牧业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并且衔接不紧密,融合度不高,是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主要因素之一。

(2)国际国内畜牧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完整健全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应该是涵盖了产业的生产、加工、服务业等第一、二、三产业所有环节,是各环节、各产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任何产业的兴起,不单单是某一环节、某一产业的兴起,而是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拓展和延伸的过程。建立健全完整的产业体系是任何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从发达国家来看,畜牧业的现代化都依赖于强大的第三产业,即重视畜牧业的产前和产后服务,畜牧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如新西兰的农用地仅保持口粮自给,其余土地主要种植饲草,工业也是以农牧产品加工为主,为畜牧业生产服务。美国的畜牧业生产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生产经营者,社会化程度很高。此外,还有各种行业协会和专业性合作社组织为生产者提前、产中、产后的全面系统服务。

从国内产业发展趋势看,第二、三产业越发达,就越能促进、拉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如果加工、流通等服务方面不顺畅,那么生产必然受阻。这一现象在农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常出现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损失惨重,而城区菜篮子价格飞涨,市民叫苦不迭,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就是产销对接机制不完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国内外发展比较好、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产业,如钢铁、电子、医药等产业,都是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高,加工工艺先进,流通十分顺畅,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非常发达,且相互之间衔接紧密、高度融合的产业。

从畜牧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上看,第一产业的生产和第二产业加工都已经颇具基础,急需要在产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上寻求突破口。近年来,湖北省畜牧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转变,传统散养正在迅速衰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规模化、标准化的比率领先全国。省级标准化万头生猪养殖场已经达到539个,数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总数达到44个,全省几乎有半数的市县获得了调出大县奖励。全省畜禽标准化养殖率达到30%以上。同时,在第二产业的加工上,湖北省近年来也取得了突破,中粮集团、雨润集团、双汇集团、宝迪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已深深扎根荆楚大地,湖北同星、湖北神丹、汉口精武、宜城襄大等本土企业异军突起,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形成了外来加工企业与本土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养殖为主的第一产业产值与以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的产值之比已经达到1∶1.5。可以说,当前湖北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基础已经十分坚实,产业化加工大发展的趋势也已经明确,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建立以金融、科技、信息为主的,围绕养殖和加工服务的第三产业来拉动,以完善整个畜牧产业体系。

(3)湖北省现代畜牧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逐步趋于稳定,以现代流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湖北省现代畜牧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也是如此,就畜牧业当前的发展态势看,湖北省畜牧业正处于畜产品加工业高度发展时期,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并超过畜牧产值本身,而且以围绕畜牧业生产、加工的金融、信息等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正在孕育发展壮大。在这一时期,畜牧业产值与加工值之间的比重逐步拉大,2008年以前,这个比值还小于1,而到了2011年这个比值变成了

1∶1.5,到“十二五”末期,畜牧业产值与加工值之比将达到1∶2。从“十二五”末期开始,畜牧业产值将稳步攀升,但是比重依旧保持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产值逐步趋于稳定,比重也趋势下降,服务于第一、二产业的第三产业产值将稳步提升,比重也逐步提高,直到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的畜牧产品加工业。预计,到“十二五”末期,畜牧业产值、畜牧业加工值、畜牧服务业产值之比约为1∶2∶1,到“十三五”末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这个比值将可能达到1∶2.5∶3。至此,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才能算是基本到位,畜牧业基本上达到了欧美发展国家畜牧业发展水平。

2 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强力推动第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

产业经济结构演变的规律是客观规律,不以人为意志而转移。只有顺应客观规律,才能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畜牧业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未来十年,是湖北省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建设畜牧强省的“黄金十年”。“黄金十年”,要有“黄金作为”,达到“黄金目标”,我们必须认清产业演变的基本趋势,顺利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畜牧业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达到完整、健全、紧密,且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2.1 继续以“标准化”为重点,稳步推进畜牧第一产业实现“量”的突破

(1)立足湖北省实际,发展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确保量的供应。立足湖北省畜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着眼于湖北畜牧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生猪、水禽、禽蛋、肉禽等四大优势产业,以及精品肉牛(羊)、高端奶业和蜂业等三大特色产业,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即:①生猪千亿元产业工程。按照“十二五”末期全省年出栏生猪4 500万头,力争达到5 000万头的目标,大力实施千亿元生猪产业工程,打造种猪强省,确保出栏数稳居全国第5位,并力争进位。②禽蛋产业跨越工程。禽蛋是我省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禽蛋大省地位已经凸显,蛋品出口出境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蛋品加工企业多,品牌蛋品市场占有率第一,蛋品加工与深度开发科技水平全国领先,要按照再造一个百万吨禽蛋大省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禽蛋产业跨越工程,力争禽蛋产量突破300万t,在全国排名进到5位以前(根据业内专家和业主的判断,我省禽蛋产量应该已位居全国前三水平)。③肉禽产业倍增工程。肉禽是我省近几年发展速度令人惊叹的产业。同星、襄大、温氏等龙头企业,依靠全产业链的运作和成熟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肉鸡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精武、周黑鸭、鸿翔、久顺、小胡鸭等企业,通过产品精深加工,带动肉鸭养殖迅速升温。④牛羊产业精品工程。牛羊产业正面临着国家草地畜牧业发展区划调整带来的大好发展机遇。我省地方品种的牛羊养殖在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动下,发展势头好;奶水牛品种资源丰富,规模养殖正陆续启动;牛羊产品精深加工已经破题。“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实施牛羊产业精品工程,把我省草食畜牧业比重提高到10%以上,成为推进强省建设的又一增长点。⑤蜂产业特色工程。我省蜂产业出口蝉联全国“十一连冠”,神农架林区还被列为全国中蜂保护区。继续巩固我省蜂产品加工出口优势地位,实施蜂产业特色工程,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蜜蜂的标准化养殖。

(2)深入推进“四级联创”工作机制,确保标准化养殖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深入推进“四级联创”,不断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抓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四级联创”活动,调动地方政府和养殖业主创建积极性,全面提高全省畜禽养殖标准化水平。对大中型畜禽养殖场要按照标准化创建要求,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按照专业化要求,大力推广生猪“150”、蛋鸡“153”等家庭式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培植畜禽标准化家庭牧场,力争每年创建200个以上的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新增5 000户以上家庭式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同时,在生猪“150”、蛋鸡“153”等湖北特色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基础上,立足实践,进一步总结、提炼畜禽养殖标准化养殖模式,形成能带动农民稳定增收致富的高效养殖模式。

2.2 继续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提升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实现第二产业“质”的飞跃

(1)全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步伐。①全面推进龙头企业“3832工程”,即到2015年,建成3个年产值达到100亿以上、8个年产值达到50亿以上、30个年产值达到10亿以上、200个年产值达到1亿以上的龙头企业,年加工产值达到1 500亿元以上。②加大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继续大力宣传推介品牌,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鼓励湖北同星、襄大集团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布局,实施畜牧龙头企业走出去战略,提高湖北畜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经营模式,实行最低保护价,提高订单履约率,促进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

(2)全力推进五大畜禽新产品研发工程。畜牧龙头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注重创新,在新产品研发上下功夫,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012年,省农业厅通过整合政策、资金和项目,以畜牧龙头企业为载体,以项目申报、专家评审、择优扶持的方式,已经确定了五大畜禽新产品研发项目。下一阶段,省农业厅将重点协助湖北同星、湖北神丹等5家企业,与国内外权威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终端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省畜牧兽医局已经组织专班,选派专人,按照“一个企业一个企划,一个企业一个专门班子,一个企业一套配套措施”的要求,为每一个有潜力、有希望的企业量身制作一个发展规划,配套一个专门的班子,制定一系列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逐渐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五条畜禽产业链。

2.3 继续以“创新金融、信息、科技”为重点,强力驱动畜牧服务业繁荣发展,实现现代畜牧业强省的跨越

以“创新金融、信息、科技”为重点,围绕畜牧业生产、加工服务的第三产业是未来很长时间,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驱动畜牧业生产和加工的重要力量。当前,畜牧业发展水平,畜牧业强省主要看加工,未来畜牧业现代化的标志主要在于服务,畜牧业强省应该是强在服务畜牧业生产、加工的能力上,强在科技服务上,强在金融服务上和流通贸易上。我们在畜牧业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在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下一步,要进一步创新,支持畜牧业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湖北特色,全国一流的畜牧业金融中心、交易中心、研发中心和信息中心,完成率先建设畜牧业强省的重任。

产业发展概况例10

育苗场规模偏小在北京市采用集约化育苗方式进行蔬菜育苗的25家专业育苗场(户)中,延庆绿富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年育苗量最大,约为1005万株,其余育苗场育苗规模在100万~500万株,育苗设施面积在1500~7000m2,育苗规模普遍偏小,有待增加。集约化育苗生产投入品使用不规范针对品种、基质、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物使用不规范、标准化程度较低,可以建立相对标准的技术操作规范,有助于育苗产业安全、高效的良性发展;针对育苗品种相对单一,不能满足众多菜农的需求,可以对京郊的育苗场进行相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品种安排,既满足本区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全市的需求。同时为京郊的育苗场建立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场与场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建立联系,互通有无,更好地为京郊菜农服务。育苗场机械化程度低育苗场配备的自动化播种流水线、种子催芽箱等育苗专用机械,基本没有投入使用,育苗过程还是以人工为,主其他集约化蔬菜育苗配套机械也基本没有应用。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省时、省工、轻便的育苗机械应用程度低已经制约了育苗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简单方便的小型器械,如浇水、施肥的喷淋系统、穴盘清洗机等。育苗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育苗场的育苗技术有待提高,人员需要进行细致、有效的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的育苗技术,配置更简单方便的小型器械,提高工人操作水平,从而达到工厂化育苗的要求,提高壮苗率,保证种苗的质量。

北京市蔬菜集约化育苗发展前景广阔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北京市蔬菜生产面积为3.9万hm2(58万亩),蔬菜生产量约为341.3万t,播种面积6.7万hm2(100.9万亩)。其中需要育苗的果菜类蔬菜占22%左右,按照每667m2需要秧苗3000株计算,共需要秧苗6.66亿株,而2012年北京市的集中育苗量只有8000万株,远远不能满足北京市果菜类蔬菜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北京市2012年建有农业设施面积2.6万hm2(39.4万亩),其中93.06%为瓜菜生产,需要大量的种苗,所以北京市发展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技术人员老龄化需要年轻技术人员加入据了解,目前北京市主要育苗场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个别育苗场的技术人员年龄达到了66岁,而且加入到蔬菜育苗行业的年轻技术人员比较少,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后备力量不足将会在今后的十几年内影响北京市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蔬菜育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嫁接、穴盘育苗、信息化管理、机械化管理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年龄偏大的技术人员的知识、操作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蔬菜育苗技术的需求,需要年轻的技术人员加入,进一步提高集约化蔬菜育苗产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市型农业的建设促进了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具有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等突出特点,比起原始的一家一户的育苗方式更能展现出都市型农业的各种功能,在都市型农业的建设中起到了展示示范新技术、带动高产高效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提高蔬菜产量等作用。因此都市型农业建设促进了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的进步也同时加快了都市型农业的建设步伐,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