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课程建设的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5 09:44:32

课程建设的意义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1

随着2003年4月8日《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下达,教育部在全国正式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是示范推广的过程,通过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可实现课程在网上的公示,实现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精品课程建设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教育技术等很多方面。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阵地。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推进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2004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03年度高教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共151门,其中本科127门,高职高专仅有24门。2004年度,在高教国家精品课程300门中,本科占249门,高职高专仅占51门。到了2006年度,在374门高教国家精品课程中,高职高专课程占106门。这表明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环节,高职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其质量也要通过课程特色来实现。课程观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后现代课程观是多元的课程观,对于理解课程、建构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拟从后现代课程观中找出推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源泉,以期助于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

后现代课程观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课程研究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对西方受工具理性支配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加以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课程研究学派。此学派致力于寻求对课程的理解,形成了一批具有后现代特色的课程理论,如新马克思主义课程观、政治伦理课程观、多元文化课程观、后结构主义课程观等。这些课程观关注课程的整体规划与实施,关注学习过程中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更加关注课程与人类文化、生态领域等全球利益的有机联系。概括起来,后现代课程观主要强调课程的以下方面:

动态性课程的规范并不是一致的、稳定的,而是冲突的、不稳定的。课程是动态的体系,课程目标是多变的、丰富的、不断生成的,且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性地变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没有目标,恰恰相反,后现代课程观所要求的课程目标具有高要求的目标。课程目标要有生成性,要在丰富多变的教育现场适时要求学生主体意识和个性的发展,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更新,而不追求预设的范式。课程内容是可生长的,强调各个知识领域的相互关联,强调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紧跟时展,课程的内容要突出一个新字。课程内容要统筹基础性与前沿性、创新性以及本课程与上下游课程的关系。课程实施是开发主体与自然、社会、人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注重学习过程组织的平衡,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达到动态发展。课程评价注重动态性,重视现时判断与前瞻性评价的统一,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统一,强调评价的发展性与激励性。

开放性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间、空间上开放的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通过这种全面的交换而使得系统不断更新。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的多元化,课程资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在时空、内容、环境、形式上的开放性,从而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可能性。课程评价贯穿始终,重过程胜于重结论,重知识、能力、态度的全面发展胜于对知识单项度的掌握。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作为一种过程,不是传递知道的而是探索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课程注重的是开放下的建构,是在教育情境中的多方交流下发现和发展知识,从而传递和发展文化的过程。

反思性课程注重反思性的实践,需要对话使其建构带有解释性。正如美国的恩舍所说:通过对话、会谈和共同研究,我们开始对自己心照不宣的理解进行反思,可以引发两个过程,一是将这些理解引入意识,二是同时改变这些理解。这一过程是转变性的,不仅将我们的思想从信以为真的假设引向明确的宣言,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共享、批评和转变这些假设的框架。课程各个层面都需要对话,通过反思达到理解与转变。课程设置目标的分析要按照教育目标的影响因素进行。课程实施要具有反思性、启发性、隐喻性,并且须形成一种促进探索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运用隐语而非运用逻辑激发对话。另外,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性评价提高业务水平,课程评价应由目标评价向反思性评价转变。美国的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创造性地运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他提出的与泰勒原理相对的以“4R"(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作为标准的课程观具有深远的意义。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回归性是指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他人、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知的方式;关联性具有两种意义,教育方面的和文化方面的,在教育方面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式或网络,在文化方面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观的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母体;严密性是指解释性和不确定性,意味着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选择方案、关系与联系。

后现代课程观对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高职所培养人才的主要业务规格是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有别于学科型和研究型教育,高职的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术应用性。高职精品课程作为一种推广的课程,应该在体现职业性和技术应用性的基础上突出其示范性,也就是说,高职精品课程应该是相对基础、相对重要的,同时又能够使多数人从中受益的课程。在这些方面,后现代课程观所强调的动态性、开放性、反思性等理念对于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动态的课程体系高职精品课程具有课程单元的模块化、与职业需求的对应化和技术更新化等特点。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高职精品课程作为动态系统与后现代课程观课程要具有动态性的观点是统一的。因此,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要注重动态课程体系的开发。课程体系要以就业为导向,统一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同时应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职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动态修改部分课程设计。以模块确定高职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以及课程的动态更新。开发高职精品课程模块的基础是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职业分析主要是通过调研行业企业现状、调研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情况加以分析归纳,从而确定特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然后分解每一项综合能力所包括的专项能力,归类知识点、技能,并将其中相同的或者相近的集中在一起,构成职业方向模块。职业方向模块的设置必须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一致,选修相应职业模块的学生人数应与就业率及人才需求保持一致,体现课程设置与选择的动态性。 另外,高职精品课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基础课程方面,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应根据职业活动的程序或解决生产实践中问题的需要进行排列组合,以新出现的问题为中心,动态地按照系统工作过程确认、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把多种领域的知识有机组织起来。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应以项目和任务为中心,使技术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并且随着技术的日益更新对其进行动态调整。

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树立开放的服务观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体现了高职的特色。因此,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完善实践课程,以实践为导向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的关联性,建构课程母体时要考虑一整套关系,并且要加强其开放性。实践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本身就是一个关联性的整体,包括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和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使学生获得与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使之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践课程必须加强各部分的优化与联系,体现岗位(群)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与理论课程相统合,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高职精品课程应利用实训基地的开放性,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高职院校可与其他院校以及行业企业间加强合作,统筹办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也可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活动,将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教学改革的观念、学科发展的前景以及人才培养的理念(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倾注于交流之中。

以多媒体为导向强化课程的丰富性与严密性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要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式或网络,讲究课程的严密性,寻求多重解释与选择。这对于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启示:要体现课程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课程、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多尔认为,每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基本词汇,所以不同的学科都有其特殊的方式展示其丰富性。高职精品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必须借助于网络平台使成果得以推广。因此,要充分利用当代技术,如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将之有机整合到教育过程中,构建富有成效、师生满意的课程实施平台。高职课程要做到资源共享,对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实习室,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之自主地进行意义建构。这样便于学生技术的集成和实训的综合,有利于开展技能和职业资格的培训与鉴定。另外,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也要克服其缺陷,真正落实其实用价值。其中师生的互动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改变课程教学的“一言堂”或“一看堂”,要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情况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互动环节中对学生应具备的意志品德、职业素质、身心健康、社会责任等提出相应的要求,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以反馈为导向坚持精品课程建设的持续性高职精品课程之“精品”称谓,不仅是要专家认定,最终还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应倡导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校内专家评价、校外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同时,应更加强调的是质性的课程评价。质性课程评价即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重点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教师在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精品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作用,改善课程的教、学、管的实施层面,促进精品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正如后现代课程观所强调的所有师生的行动都是一种反思性的行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就是在不断反思后持续完善的过程。只有通过反思性行为,才能得以不断扩展和生成。后现代课程观指出,课程系统必须通过对话来保持其鲜活,这是一种反思性对话,主要强调的是由对话引起的与环境、与他人及与文化间的反思性相互作用,以此转变教师、学生的已有经验。高职精品课程要保持其“精品”地位,就必须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即要加强有效的反馈机制的建设,通过消化校内、校外、国外专家、同行、学生在利用精品课程资源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优化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调整和补充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强化精品课程建设者与使用者的互动。高职课程只有在持续对话中彰显其中的意义,才能促进课程理解与课程实施。

后现代课程观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课程领域内出现的问题和弊端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后现代思潮的产物。将其引入到我国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领域时,必须结合我国高职的具体定位、特色以及现状进行全面规划。后现代课程观作为一种思维转向的结果,对于解决我国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后现代课程观的启示,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反思、持续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多元参与下具有能动性的过程。就具体细节而言,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必须在教材开发、教师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研究、网络平台构建、应用性强的实验和实训环节建立等方面下工夫。最终通过网络资源的辐射作用,使高职精品课程在建设者与应用者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精品课程: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2

[作者简介]赖启航(1971-),男,四川邻水人,攀枝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人文社科通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RW11-0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37-02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指出:“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99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也明确指出:“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提供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跨学科知识,打破学科间的知识壁垒,开设前沿性、研究性的专题课程成为一种课程趋势。

旅游文化是综合的文化现象,涉及多门学科,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的特点,对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旅游人才。因此,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意义重大,如何建设完善该课程值得深思。

一、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的意义

1.旅游文化堪称文理结合典范,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旅游文化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涉及旅游学、文化社会学、跨文化交流学三个相互关联的学科,是相对成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与历史学、哲学、地理学、资源学、宗教学、建筑学、民俗学、社会学、美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具有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反映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了学科之间的知识脉络,实现了文理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和渗透。

科学与人文相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向学生提供综合性与整合性的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理之间的鸿沟,有效地拓展学生知识面、构建完善的知识系统,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2.旅游文化包含丰富的传统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人文精神。旅游文化中沉积与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大局意识、诚信意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毅进取等高尚的价值观。在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中蕴涵和谐对称、淑世精神、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精神内涵;建筑文化中体现礼乐相济的文化精神、上下之礼的尊老精神、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蕴涵宗教文化中道教的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修道积德思想与佛教的从善体悟、抑情菲食等思想;饮食文化中包含的天人之和、惜物廉俭、革故鼎新、广采博纳、和谐之美等民族精神,对大学生无不具有启迪、教育作用。

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可以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人文精神教育与思想熏陶,获得心灵的洗礼和重塑,培养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人类前途与命运、社会生活的情怀,树立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与美好情感的高素质人才。

3.旅游文化富含创新思想与精神,有利于培育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国源远流长的旅游文化包含丰富的创新思想与创新精神,在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天文、技术、制度、观念等方面均有体现。如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有“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礼记》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观点,其本质都是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思想观。旅游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对不同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是旅游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高校开设旅游文化课,可以让学生广泛接受创新思想,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4.旅游文化可满足大学生主体的文化需求,提高旅游文化素质。目前,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热点之一。但旅游质量取决于旅游者文化品位的高低。参观寺庙不懂宗教,会所得无几,扫兴而归;面对建筑、园林艺术一无所知,会出现“外行看热闹”的情形;涉足异乡,不“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易陷入尴尬处境,甚至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旅游文化中众多的文化知识是保障旅游者获得文化娱乐与精神享受的前提,是提升旅游文化素质、丰富旅游内涵和韵味基础。

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可以满足大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分析与解决旅游问题的能力,提高旅游文化素质;具有示范作用,能够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对提高全民旅游意识和旅游素质,形成和谐、文明旅游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5.旅游文化可以弥补大学生旅游遗憾,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近年来,大学生面临学习、感情、就业等压力,希望通过旅游调整身心、减缓压力。但受时间、费用等诸多因素影响,阻碍了部分大学生出游。当他们的旅游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带来焦虑、痛苦等情绪体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习,甚至产生不良的后果。

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可以使学生了解多种旅游文化,感受图文并茂的旅游文化内容,欣赏到影音同步的景区文化,体验到不同的民俗文化等,学习到很多旅游文化知识,从而弥补未能出游的遗憾,抑制对现实旅游的需求,提高他们旅游满足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旅游文化公选课的课程建设

1.明确目的是方向。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旅游文化,利用旅游文化提高旅游质量,提升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旅游文化基本知识和理论,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在旅游实践中的文化鉴赏能力、文化对比能力、文化审视能力、文化实践能力与文化创新能力;感受旅游文化神奇魅力,振奋精神,升华人格,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康高雅的旅游审美情趣,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提升旅游文化

素养,陶冶情操,铸造高素质人才。

2.强化地位是前提。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旅游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建议将旅游文化课纳入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必修必选课;加强对旅游文化课程建设力度,使其建设成为校级或省级精品课程;加大旅游文化师资力量培养,形成教学团队。邀请旅游文化专家、学者到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或利用高校旅游社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平台,多方面满足大学生主体对旅游文化知识的期盼与渴求,弥补素质教育的缺失。

3.注重实用是基础。旅游文化公选课教学内容应充分尊重学生实际需求,弱化理论深度,降低知识难度,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旅游文化实用性特点,将与大学生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旅游文化作为核心内容。课程内容构建应体现综合性、应用性、思想性、时代性等特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围绕“旅游”与“文化”的结合,融旅游文化知识于旅游生活中,以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为主线,以山水、宗教、建筑、民俗、饮食、文学等诸多旅游文化形态为主体和核心,揭示旅游文化形成背景、基本特征、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4.凝练特色是关键。旅游文化公选课教学内容应以“提高大学生旅游文化鉴赏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取材典型精新、贴近旅游生活”为原则,以旅游活动中的食文化、游文化、娱文化等为主线,以旅游客体文化为主要内容,重在凝练特色,突出地方旅游文化特色,形成集文化性、趣味性、丰富性、生动性、实用性于一体,具有旅游和文化特色的专题内容。如笔者任教高校为四川地方高校,生源主要来自四川,根据旅游文化地域性特点,将其凝练为饮食文化(川菜文化、川茶文化、川酒文化)、世界遗产(四川六大世界遗产)、三国文化(如蜀汉文化)、宗教文化(道教、佛教)、民俗文化(如藏族文化、彝族文化、羌族文化)、红色文化(如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旅游文学(如李白文化、杜甫文化、三苏文化)、旅游艺术(如川剧文化)特色专题。

5.主辅并重是重点。为提高教学效果,扩大信息量,在旅游文化公选课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边作用,做到主辅并重,即以教师课堂专题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为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典型案例教学法、讨论法、陶冶法等多种方法,形成师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应使用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说图等手段与技巧,设置虚拟旅游情景,增强课件视觉性与信息量,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受众在接收这些课件信息时就形成场景感,思想穿越时空,展开想象的翅膀,到达旅游文化原生地,在心理上产生审美愉悦体验。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视频、专题文化网站,设置思考题,并让学生做读书报告等,促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创新考核是手段。为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要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特点,创新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笔者在实践中,将该门课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考核、课后作业考核与期末考核。其中,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包括到课率、课堂表现、课堂笔记记录等课堂情况,侧重于综合素质考核;课后作业占20%,考核学生观看教师推荐的书籍、视频、专题文化网站之后的读书报告质量,回答思考题等情况,侧重于能力考核;期末考核占50%,采取开卷、闭卷、笔试、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侧重考核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三、结语

当前,旅游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旅游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普遍文化需求。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既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应顺应时展,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设特色突出、针对性强、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公选课,满足学生个体文化需求。教师应加强对开设公选课的课程建设与研究,使其培养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德钧.略论普通高校公选课程的基本目标与设立原则[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3).

[2]韩福文,孙文福.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3]阳国亮.论旅游文化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3

1.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模式已向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使学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较明显一个变化是学生的基础差距很大,学习态度与目的各异,学生层次不齐,多数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比较累,少数的很难适应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这就对课程教学带来新的困难和问题,也必然导致本科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教育部强调抓好本科教学质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启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研究项目,开展课程建设等质量工程的建设和研究,希望以此推动和加强本科教学质量,这说明国家对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视和担忧。应该肯定,近年来不少学校和教学工作者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使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取得了一些成绩[1-7],课程建设的成果对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如何保证本科教学质量是我们任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首要问题。为此本文结合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索以课程建设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这对加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2.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1高等数学课程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数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决定了其重要性。在当今信息时代,数学知识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生活等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重要。应该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思维技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其它任何学科所不能比的。徐利治教授[2]提出“国家富强更加取决于数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美国西点军校开设较多数学课程的目的也在此,徐利治教授曾经也应邀到美国西点军校做过数学讲座。1946年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机器翻译功能就是由数学方法和工具来实现的。这些足以说明,没有坚强的理科就没有强大的工科,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数学工具的有力支撑。高等数学是大学数学教育中的最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课程的课时与教学计划中的顺序都可以说明课程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因此高等数学在理、工科各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高等数学是培养数学思想,掌握数学工具的最基本的基础课程,所以被确定为理、工、农、医等各专业的重要的基础必修课。课程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帮助这些专业学生顺利的完成后续一些课程的学习,而且通过课程教学中所体现的严谨的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将培养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2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课程教学计划,2002年前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课时是180课时(1课时为50分钟),2003年后高等数学课程的课时是170课时(1课时为45分钟),2009年开始高等数学课程的课时改为160课时(1课时为45分钟),所以说,高等数学课程的课时比2002年前实际减少了20%。而现行的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比2002年前只减少了不到5%。课时大量的减少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课堂讲解过程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来就较紧张的教学课时和层次不齐的教学对象,还要完成同样多的教学内容,并想达到与以前相同的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扩招后,学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课程教师严重短缺,所以我校高等数学课程都是以4个小班级组成一个大教学班级(160人)上课,浙江省的多数学校也如此。大班上课的不利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与师生互动等都带来一定困难,也影响了教师随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而也就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无论是学校的教学条件还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都不能适应“精英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的要求,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和困难。所以课程教师通过课程建设改善课程的相关教学条件,以课程建设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也显得非常必要和尤为重要。

3.课程建设对教学质量的作用

3.1改善课程的教学条件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课程建设首先必须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善课程教学条件,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目前我校高等数学课程师资队伍发展趋势基本良好,课程师资队伍已列入学校的重点建设的教学团队行列得到资助,这将更好的促进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数量,二是质量。要建设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课程师资队伍关键是质量。师资的质量就是教师的教学素质问题。教学素质可简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业务能力。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业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即教师的教学态度起关键作用。教学态度端正的教师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他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上好课的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教学态度端正的教师为了上好课,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建设,通过具体的课程建设内容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教学态度端正的教师他能够克服困难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努力把课讲好。一个具有较好教学业务能力的教师,应分析学生层次差异,研究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能够适度把握进度,灵活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以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重点引导教师的教学态度,加强教师的责任心,积极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组的教研活动,研究教学要求,研究教材,选好教材,编写教材,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编写上课的教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条件。组织教学内容时,要重视高等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同时必须注重介绍它的应用方法和应用前景。以先进、科学的要求建设课程内容,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较强应用能力和具有一定创新思维等方面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课程的教材建设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组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编写好课程教学讲稿、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更多的学习参考资料,包括编写课程的教学辅导资料等也是教材建设中必要的工作。课程教学团队组织课程教师编写了高等数学教材约70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今年已投入使用。还编写了课程的教学辅导书约60万字,通过课程网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通过编写这些书和教材,进一步理顺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了课程内容体系,也进行了一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益的研讨,这次教材编写锻炼了课程教师,提高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也改善了课程的教学条件。

课程网站的建设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教学条件的必要措施。高等数学课程是我校的重点建设的校精品课程,具有一定的建设平台,课程网站的资料也比较丰富。课程组通过课程网站,不仅介绍课程的相关内容,而且也能够很好的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回答问题,起到课下辅导作用。由于课时的减少等原因,有些与考研相关的部分内容在课程网站上提供重要的学习资料,弥补课时减少不能在课堂上深入讲解的遗憾。

通过课程建设,设计了课程的试卷库,加强了课程的教学与考试的环节。课程组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全校统一命题用试卷库的试题,并统一流水阅卷,形成了全校统考机制。这对规范课程教考环节、增强课程教师的教学责任心、有效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等都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2促进课程的教学研究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个体作用直接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个体作用的问题。课时大量减少和学生层次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教学对象及教学环境的变化是课程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问题。所以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课程内容,研究教学对象,努力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组织要适应学生的现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适应学生层次的变化,教学目的与要求也要与学生的基础相适应。

近年来35岁以下教师占多数,40岁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多,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定期开展课程组的教学研讨活动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研讨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明确课程教学中的任务与责任,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师的教学技能,有效促进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组要通过课程的教学研讨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教研活动上课程教师相互交流教学中的问题与体会,共同探讨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和做法,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更好的发挥课程教师的个体作用。

以课程组教研活动的形式分析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明确和规范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环节,对于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增加信息量,弥补课时减少的紧张局面等要达成共识。对部分适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内容,例如讲解二次曲面方程、定积分概念等建议教师合理科学的利用多媒体,通过几何图形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讲的内容。对某些不适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内容,例如不定式的求极限(罗必达法则)、函数求导、一阶常微分方程中的可分离变量法和齐次方程解法等,明确规定不能用多媒体。这些不适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内容的共同点是解题方法有一定的格式,某些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技巧性。这些内容用板书讲解,更好的体现数学方法在解题中方法的灵活性与技巧性。这些内容更适合于用恰当的例子来讲解和介绍,更容易理解其思想和便于掌握其解题方法,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等数学课程的很多内容是比较抽象的,需要探索抽象思维形象化的教学方法,要着重研究解决难以描述、不好讲清、不易理解听懂的问题。例如语言的理论性强也较抽象,逻辑推理很严密,是微积分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既不能废掉,也不能让它成为拦路虎。微积分的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计算极限、导数和积分,只要能够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就算学会了微积分。所以在课程教研活动中共同讨论教学内容建设的问题,努力优化课程内容。要通过教研活动分析和研究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舍取,对难点问题提出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探讨降低难度,容易理解的教学途径。教学中要用恰当例子或问题来介绍数学的主要思想、重点概念、应用方法,以应用突出数学工具的作用,减弱某些较抽象的理论推导或繁琐的计算与论证。

3.3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

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就是“打好数学基础理论,拓宽工程应用意识,教学要贯穿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为此在课时大量减少,学生层次发生较大差距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下,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还是要把握好基本的、重要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处理。要突出数学方法的应用,淡化理论推导与论证,重点介绍基本的、重要的概念与知识,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内容和主要方法的应用,少量的部分概念及方法可用恰当的例子来介绍。部分仅与考研有关的内容只作简单的介绍,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考研辅导精讲和深入。对于高等数学有一定需求和爱好的学生,通过课堂启发,引导学生课后利用课程网站等条件自学更多的内容,或参加有关数学类竞赛来学习和掌握更多新的数学知识和工具。

课时大量减少和学生层次的变化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内容比较抽象的数学课程的教学也带来了雪上加霜的困难。因此如何适应教学对象及教学环境的变化是课程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教师应善于总结教学经验,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的研究,要根据教学对象,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合理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目的与要求要与学生的基础相适应,课堂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例如,在极限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介绍概念与运算法则的同时还要用一定量的例题来讲解极限运算的方法与技巧,尤其要重视两个重要极限和夹逼原理的介绍。要仔细讲解两个重要极限的条件与形式,教会学生如何辨别重要极限的形式,要求灵活掌握重要极限及其等价的变形,训练学生重要极限的计算和应用。还要强调求极限过程中应用无穷小量的方法与作用,要为学生总结和归纳计算极限的几个重要的方法与工具,要强调第一重要极限与无穷小量的本质区别,要演示必要的一两个实例。在导数内容的教学中,除了详细介绍导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还要让学生理解左右导数的含义及函数在一点导数存在的条件,特别要注意训练学生对分段函数的导数的计算和理解,并要重视导数的各种应用方法的讲解,尤其重视用恰当例子讲解以上的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适应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层次,必要时应发挥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优点,增加信息量,克服课时减少带来的困难。教师不仅要备课充分,认真教学,还必须分析研究大班上课的困难,要善于调空课堂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这里讨论的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内容建设、课程教材建设、课程网站的建设和课程的教研活动,这些都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基本条件。课程建设具有动态性,必须认真落实和长期坚持建设,课程建设内容要及时调整、充实、更新,使课程建设的内容适应专业培养计划和学生层次的变化,只有这样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不再下滑。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教好,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因此要大胆而稳妥,逐步改进而不搞颠覆,不追求一次到位,一个一个地研制设计新的教学案例,成熟一个应用一个,有效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4.结语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解决“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些新问题和困难,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课程建设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且具有一定难度。在高等数学课程面临课时减少、学生层次不齐、差距很大等诸多客观条件下,加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力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所以本文就结合课程的教学过程及体会,分析和研究了课程建设对教学质量的作用,提出了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设想。认为要根据教学环境来实施课程建设的内容,不断加强课程教师的教学素质建设,研究教学对象,对课程进行稳妥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努力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目的是与同行们共同探索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对策与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圣勤.论工科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J].大学数学,2007.23(2):16-20.

[2] 徐利治.关于高等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看法及建议[J].数学教育学报,2000.9(2):1-2.

[3] 张魂、李力.谈谈高校数学教育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大学数学,2003.19(5):11-16.

[4] 王家军.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34(6):104-105.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4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意义

(一)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

现阶段,因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已成为大部分理科考生的首选专业。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曾对该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各方面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修改,添加了一些与该专业相关和相近专业课程,如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而不专的现象,专业学习迷茫,不能突出专业特色,不能把握专业重点和核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为了适应技术更新和发展的需要,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新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了特别彰显本专业特色,并辐射其他学科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从而带动其它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

(二)有利于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

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是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发明和实践能力是培养的最终目的。创新是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与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上的能力。因此,大力发展这些技能不仅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开展教学和创造必要的实验课程,还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自主教育,这是创新意识和培训团队合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的途径。

首先,我们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它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把电子工艺实践、EDA、ASIC电路、计算机应用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加入教学活动之中。其中,在电子工艺实践中,学生在了解电子设备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对安装和调试电子设备的能力训练。在EDA和ASIC电路设计中,通过熟练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在计算机应用设计中,则对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训练。以上教学内容是整个大学四年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并辅以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高频电子电路,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开设了《射频技术》及实验,将所学的专业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和通信原理等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及运用。

其次,加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信号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安排在数字、模拟、高频电子技术课程之后,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主题,使用电子CAD工具独立完成设计。信号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则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给定的信号采样策略和信号采集系统,并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这一环节注重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集成是在电子电路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程设计训练进行了两个链接后,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全面的电子信息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测试。在毕业设计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单位的工作,毕业设计的主题多是结合单位工作内容并决定,也有一部分是基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内容,或是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改革的一部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在大三下学期,特開设了《电子设计竞赛基础》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提高学生制作电子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强化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大学教育中,需要体现和落实到每一教学环节上。针对这方面的训练,我们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自拟题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把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类似的组织形式运用到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中来,在给定一个目标系统(或学生自拟一个目标系统),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总体设计到系统实现的整个过程,提交设计原型和设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系统的整体思想,技术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分工与合作,在毕业设计阶段侧重于信息检索,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技术路线、创新的培训和考试。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作用

首先,高校教学建设是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建设,包括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师资队伍)、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之一。根据多年的新开课程建设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电子信息工程课程建设涉及到相关课程教学及其相关链接的方方面面,是许多因素的集合,包括教师、条件、效果等等,这些工作通常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会遇到。因而有效解决这些环节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些链接的建设,如能使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更新、改进课程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影响,使其标准化和科学化,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的新课程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甚至是已建成的高质量课程也面临更新与发展。在教材建设,例如,一部成熟的教材在内容方面,虽然相对稳定,但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知识的滞后性,所以改革旧的内容,补充成熟的技术前沿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材建设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条件建设,几年不发展,不变换,将落后于科技的发展。

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对高校来说,课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等教育质量高低。高校是通过实施教学计划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是构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须常抓不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是有其自身规律的,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最终目标是如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旦违背了这条规律,就相当于违背了高校的根本任务,也就意味着改革失败。所以,高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一切改革应顺应其自身规律,围绕教学改革来进行。新开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归宿和落脚点。教学改革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不是单一的,但教学改革的核心不会变,即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也是新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对高校的技术要求较高。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本质,因此,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投资渠道。长期以来,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中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有限资源和实现高效益教育目标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足与创新素质课程的矛盾。二是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如何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浪费,是教育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理论提出后,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与本专业内的相关事情分清主次,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找到了该专业合理的投资渠道,即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优化投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上的投资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 具有远见卓识。许多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是分期分批进行,尤其在重點课程的高级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38-01

少数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且少数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影响,使得其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在高校的课程开发中加强对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不断发展。

一、建设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英美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对相关的本土美术课程进行开发,并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1]。学校根据教学的实际,将国家的教学课程标准和当地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自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校和本地实际的教学内容。通过开发与学生和教学实际相符的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发展。在新疆地区的高校中加强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当地美术资源的认识,通过参与活动能够加强对本土的艺术了解,提高审美情趣,并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使其更加热爱本土文化。且在我国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规定必须要在美术教学大纲中补充比例约占两成的乡土教材。建设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

二、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意义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同多个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壤,各国之间往来交流,随着时间的变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学者表示,新疆地区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进行汇流交融的地区。基于此,新疆地区的文化艺术充满了各国的风情,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拘泥于某一单一的形式,这就极大的丰富了其美术资源和美术内涵。因此新疆的各个高校加强对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促进学生了解新疆当地的文化。美术课程的内容和资源就是新疆本土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习本土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加强学生了解本土文化,使其充分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其次,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新疆本土的美术课程与其他地区的本土美术课程相比,更具有异域风情,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通过学习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美术资源和美学现象下的文化内涵,丰富其精神世界。

再次,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参观和欣赏新疆本土的美术资源,可以使其充分感受到本土艺术、传统艺术的魅力,促使学生关注本土的艺术形式,还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美术课程的不断完善,可以实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

最后,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促进各民族之间共同繁荣。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观赏新疆本土美术作品来深入了解新疆之美,也可以使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借此机会,了解到新特的美术特色和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交融,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

三、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途径

1.新疆本土丰富的美术资源

(1)石窟壁画

新疆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通道,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开始有僧侣在这里建造石窟寺。其中的石窟壁画艺术真实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各民族相互交流而创造出来的多元文化,呈现了辉煌灿烂的古代西域艺术成就。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包括佛像画,佛经故事画,动物画,山水画等,其中尤以佛经故事画为主。在这些石窟壁画中大多是以红、绿、蓝三色为主,且其壁画造型不仅受到中原佛教文化的列佛和千佛壁画影响,还受到古代画师的龟兹凸凹法的影响,这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雕刻

新疆的当地的艺术都是将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因此,在新疆当地就出现了浑厚朴实的石人雕刻、原始古拙的石刻岩画,这些都能体现出新疆当地美术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在高校学习新疆本土美术课程,了解新疆当地的雕刻艺术,可以加强学生对新疆当地的雕刻文化与雕刻技艺的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意识和结构意识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途径

(1)完善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开发教学体系

高校要建立起系统的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开发教学体系,要组织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实地对美术资源进行考察,并开展辩论研讨会,仔细对新疆本土美术资源进行分析与分类。要在教学前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将新疆本土美术资源、国家美术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标准,并能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2]。

(2)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省市,各个民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的服饰、建筑以及宗教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美术资源,这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先深入到民间收集和整理美术资料,并能在学校的美术教研中建立完善的新疆本土美术教育资料库,教师可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向学生展示与新疆本土美术课程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艺术特色、审美情趣。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因为新疆地区的美术资源较为丰富,在日常生活也充满了美术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特点比较明显的美术资源聚集地进行实地考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受现代生活影响较小的塔吉克族聚居地进行考察,可以对当地的民居艺术、服饰以及图腾进行调查访问,还可以采用拍摄照片和视频的方式来采集资料。在实地考察的途中,可以组织学生联系课堂上的美术教学理论,来分析当地的美术资源,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新疆的本土文化艺术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累积起来的,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值得高校美术教学借鉴学习。在新疆高校的美术课程建设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可以将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可以促进新疆地区文化、艺术不断发展,促进各个民族之间团结,实现共同繁荣。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6

在网络时代,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现代教育和远程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推动教育现代化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回顾网络课程的发展,可以说走的是一条先进行理论研究,再进行实践建设的路子。

2000年,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提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育支撑环境”。

2003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并《网络课程评价规范》(CELTS-22),以具体的指标描述网络课程的质量特性。随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经5次修订后公布了新的评审指标。

在这一系列规范标准和建设指导下,2003~2009年,教育部、财政部共批准建设国家网络精品课程3147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现在,网络课程建设不仅在高校中进行,在中职学校也逐步铺展开来,在高校网络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建设具有适应中职学生特点的网络课程。

不过,有多项研究高校网络课程的成果认为,目前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虽然成绩喜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课程中教师职能欠缺,并且对课程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比如,由于缺少教师的即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兴趣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影响了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

由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高校网络课程存在的这个问题,对学生最终的学习收获影响不大。但中职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那么成熟,学习上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解决如何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加入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个难题,对中职学校网络课程的建设就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二、原因分析

在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对如何发挥教师的职能其实是有细致考虑的,如论坛、讨论区、博客等功能模块及其他通讯工具等互动模块。有些网络课程还增加了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的监控功能。“教师职能欠缺”这一不足,在技术上已经有相当丰富的手段可以弥补。

现存高校网络课程资源主要采用“文本+PPT+课堂实录”或“多媒体+流媒体”的方式展示,并通过采用超文本、超媒体、动态网页编程和网络数据库等办法来创建一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但这两种展示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传统的课的观念被消解了。

尽管课堂实录大多以45分钟为限,也有时间短一些的。但课的内涵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课程学习不仅是学生的观看,更重要的还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及师生的互动协作。所以,说网络学习消解了课的概念,主要指的就是消解了师生间面对面的实时互动。这个互动包括课的教材处理、课的知识传播以及其他手段协助学生理解课的内容。由于课的概念被消解,课程也就不可能有了。结果,绝大部分的网络课程最终就只是建设成一个学习资源库。

三、“网络课堂”的含义

“网络课堂”就是要在网络课程中,重新体现出“课”的概念。具体而言,“网络课堂”就是网络课程里的一个学习主网页,它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把真实课堂中使用到的学习材料,比如,学习视频、学习素材、堂上练习等资源集中在一个网页里展示,学生面对着这个主网页,就如同是面对着课堂一样,这个网页里展示的内容,就是他在这节课里要学习的知识。而随着学习主网页内容的变化,即网络课堂内容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就仍然有了课程进展感。

1.展示选择过的学习内容

“网络课堂”上展示的不是全部的学习内容,而只是教师根据课的需要而选择出来的那部分。在真实课堂中,教师不可能在45分钟内都不停地讲,所以,教学视频的时间不宜太长,以10分钟左右为宜。为了提高课堂吸引力,视频除了教师的讲授外,也可以有课件及其他的展播形式。一个课里,2~3个这样的视频就足够了。

2.堂上练习趣味化

真实课堂上,堂上练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堂上练习也是“网络课堂”的一个重要的构成模块。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习题模板的设计应增加一些游戏的成份。或者说,网络课堂的堂上练习,除了要起到即时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外,还要能起到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当然,目前的网络课程也有练习模块,但这是一个单列的功能模块,而不是整合在学习主网页里的,更像是课后的作业而不是堂上练习,这是两者之间的另一个区别。

3.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网络化体现

在网络课堂里,学习页面的内容应是老师是根据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展示出来的,涉及学习内容、堂上练习、互动方式等。所以,除了采用多种形式模块化地展示学习内容外,还应在网络课堂上提供一个学习模块的使用指引。因为,主网页的结构是固定的,但各模块的使用次序是可变的。比如,有时需要先看学习视频再做练习,有时需要先做练习再看学习视频。学生固然可以自主选择,而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提供内容及页面上各模块的使用指南,也是有必要的。

四、结论

网络课堂概念的提出使网络课程建设跳出“书本搬家”“课堂搬家”的桎梏。网络课堂不是取代了网络课程,而是网络课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网络课堂也不是要取代学习资源库,而是学习资源库的使用指南。网络课堂甚至也不是要取代教师,而可以成为教师在真实课堂中的教学助手,成为教师在真实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工具。这可能是网络课堂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能够供远程学习的情况下,又同时能成为真实课堂里,教师进行教学的支撑环境。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一个等式:

网络课程=网络课堂+学习资源库

所以,网络课堂至少应具有如下6个功能模块。

学习指引模块:课的内容简介及使用指南等,体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引导职能。

内容展示模块:视频、PPT等主要学习内容展示模块。

堂上练习模块:趣味练习,即时检测。

知识拓展模块:可选择的内容展示,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知识拓展。

作业评价模块:学生作业展示及评价投票功能模块。

课程使用导航:根据课的需要提供的课程资源使用导航。

让教师在真实课堂中也可以方便地使用,是中职网络课程建设时应考虑到的因素。这是由中职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中职网络课堂与真实课堂,两者既不互相替代,又共存并行。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促进了中职教学改革,创新了中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宋佳琪,郑燕林.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现状研究.软件导刊,2010,(5).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7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教育部改革高校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与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精品课程就是帮助高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改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深化教材的编制与改革、改善教学管理方式的课程[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CT、MRI等诊断方式的推广,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多,与内科、外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所以医学影像学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成为临床教学中的基础学科[2]。且医学影像学是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于一身的产物,学习医学影像学已成为医学生掌握理医学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本课程小组以国家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契机,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探索改善医学影像学教学成果的方式与策略。

1、 强化精品课程教育的意识

精品课程指的是以当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条件、通过优秀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建设的课程体系[3]。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之一,其教学理念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精品课程的意识则决定课程教学的结果和产生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意识,对教学环节进行探索和实践,设计好课程的教学流程、目标、内容以及方式,通过系统的精品课程建设活动推动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2、 加强精品课程的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1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的关键,也是改善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我课程小组成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其中拥有教师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人,博士1人,硕士1人,教师队伍的年龄架构分布非常合理,平均在39岁,其中大部分的教师理论教学经验超过8年,课程小组中的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与课程开讲。基于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系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以及素质的提升。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学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并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等。

2.2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也是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4]。在教学内容方面,一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二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两方面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影像学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在当前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逐渐成为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支柱。在当前,医学影像不但能够显示出宏观的生理结构,还能够指示分子以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过去的形态观测发展到功能的观测,由之前的诊断进步到治疗。在本校,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的内容放在:医学影像学的总论,各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影像学表现、基本病变影响学表现、疾病诊断。

2.3改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方法的总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医学影像学课程最为注重的就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学习,课程小组基于教学理论,配合各种参观教学、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5]。首先通过数字化技术丰富资料储备,建设医学影像学教学资料库,使用多媒体设备实施集中讲课,辅以实践操作的演示,有目的的教会学生临床病变的诊断以及治疗新技术相关理论;实践教学采用见习和实习两种方式。前者是指在在带教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读片、参观设备以及学习教师的实际操作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掌握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而后者则是指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对影像学实施读片诊断、实际操作和检查以及书写临床诊断报告书等,教学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不论是见习还是实习,都应当重视对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考查,通过读图分析的教学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的水平。

2.4成立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评价一定突出体现精品课程的变革与教学研究活动,强调对于医学影像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到的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应该得到体现。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强调课程的特殊性。教师要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流程,积极讨论和探索问题,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制定的学生的评价内容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投入一定的热情和经历,着装和谈吐是否得体;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维护教学活动的秩序;对教学内容熟悉,教学流程与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一致;授课的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能够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善于引导学生,利用问题和其他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够掌握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

2.5与生物医学工程等相结合

医学影像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含着各个学科的内容,尤其是医学学科和理工科,完整的医学影像学拥有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技术学以及医学影像工程四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在进行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医学生进行理工科方面知识的培训,所以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缺陷。当前的临床医学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以及计算机以及相关医学影像学设备的使用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敢于创新和批判的学生才能够胜任医学影像学的工作,顺应学科的发展而进步。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引导下,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拥有一个契机,通过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优化教学方式、成立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与生物医学工程等相结合进行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深化。如在教学中临床影像学的教师的临床实践水平非常高,但是进行教学研究的较少,没有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现代教学的理论素养方面还有所欠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还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新瑜,李珂.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9):360-361.

[2] 王亨,刘宗平,王志强,等.PBL模式在兽医影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骨折影像学诊断”教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804-10805.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8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人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都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WWw.133229.CoM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将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它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人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人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不但会直接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工夫、用大力气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与此相适应,新疆地区将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原理”课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三、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任课教师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9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人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都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将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它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人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人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不但会直接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工夫、用大力气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与此相适应,新疆地区将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原理”课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三、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任课教师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课程建设的意义例10

声乐演唱除了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演唱技巧之外,还要求其能产生与声乐相应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声乐的教学中往往要注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声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对声乐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国高校的声乐课程设计要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帮助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构和谐良好的关系,并能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而这往往与建构主义的相关理念相符合。因此,我国高校的声乐课程设计可以融入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对声乐的课程设计进行完善,以培养在声乐演唱方面更加优秀的人才。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提出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不应是被动的接受对象,而应当切实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并逐渐成为相关知识的建构者。这也就表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教师单向传输、学生单项接受的过程,而应当是一个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对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将建构主义融入到课程的设计中,能在教学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情景的建构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并通过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性。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中主体意识的强调以及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视,与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以及其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相符合,都强调转变传统课程设计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以提高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但要注意的是,高校的声乐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演唱技巧之外,还要求其能产生与声乐相应的情感体验,重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程设计要以高校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为标准,以提高课程设计的有效性。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声乐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中的实践教学缺乏逻辑性

在高校声乐课程的设计中,往往会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需要而设计相应的实践课程,但在课程设计中,这些实践课程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之内,且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点,这也就使得高校声乐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缺乏逻辑性。

(二)课程设计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

高校声乐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还有着丰富的实践性。但不论是其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要求学生主体意识的提高。但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声乐课程设计仍偏重于教师的传授,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同时对他们声乐能力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限制。

(三)课程设计中相关实践内容的缺失

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声乐科目并不是他们的主修科目之一,这往往也造成了学生学习以及教师课程设计中对声乐教学的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声乐课程设计中实践内容的缺失。由于声乐科目并不是主修科目,甚至有时并不将其纳入考试的范围之内,部分高校的声乐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设计中相关评价体系的缺失

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综合发展型人才,但由于对非主科声乐教学的不重视,使得教师在声乐的课程设计中往往不能给予与声乐相关的评价体系以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学生在声乐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方面的评价内容,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背离。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声乐课程设计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理论是课程设计基础,要完善高校声乐课程设计,必须要以声乐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但要提高声乐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必须要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的实践培养,以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声乐能力。其次,要坚持过程结合内容的原则。由于声乐的学习内容存在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也不能采用统一的方式。一方面,声乐实践课程的设计要保证学生能直接参与到教学中;另一方面,声乐理论知识的课程设计则要重视相关的语言和文字符号。这也就要求在高校的声乐课程设计中要遵守过程结合内容的原则。最后,要坚持全面性和适应性原则。高校声乐课程设计要切实保证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要求相符合,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和能力,这也就要求高校声乐课程设计既要保证全面性的原则以丰富声乐教学的内容,又要保证适应性的原则使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声乐能力、性格特征等相符合。

四、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声乐课程设计

(一)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声乐课程设计

要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高校声乐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声乐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发展型人才,这也就要求高校的声乐课程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因此,在高校的声乐课程设计中,也应当坚持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主要目标,强调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而这种课程设计的模式不仅是对原有模式的突破,也能切实弥补传统课程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以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可见,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课程设计方式的运用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建构主义对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强调在课程设计中得以融入,也能使高校声乐课程设计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声乐课程设计

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设计就高校的学生而言,一个良好的评价方式对其能力和成绩以及正确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养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声乐课程设计也应当重视课程中评价内容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课程设计中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与学生之间建构平等的关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予足够的尊重,针对不同的学生而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能力基础、学生学习的情况而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要切实发挥评价在学生中的鼓励和激励作用,以保证课程中评价的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声乐课程设计要重视个性化的融入

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声乐课程设计中的个性化方式的融入指的是要对传统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转变,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也就要求高校的声乐教师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学生在声乐学习方面的基础、能力、天分、性格等多方面的不同因素进行深入地了解,从而以建构主义为依据将班级的学生进行组别的划分,并根据不同组别学生之间的不同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同时,教师也应当与学生之间建构更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彼此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建构主义理论下与学生平和合作,共同进行课程设计,以提高课程设计在学生中的适应性。总之,高校的声乐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声乐课程设计也应当遵循这一特征,在课程设计中,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等,从而使课程的设计变得更加具有价值性和效用性,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声乐能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