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8 10:08:44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1

关键词: 内因外因论;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

Key words: internal cause and external cause;undergraduate;shaping-up clas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02-01

0引言

根据有关研究,现代大学校园里,至少有38%的学生具有肥胖、消瘦、斜肩、驼背、身材矮小、脊柱侧弯、O型腿、X型腿、双肩不平、耸肩等不良体形,34%的学生患有贫血症和营养不良症,28%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不能达标,许多女大学生因身体疾病而不能胜任正常的学习。如果以上情况不能尽快改变,势必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和今后的生活。本文从内外因辩证关系入手,阐述了大学生形象塑造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在找出其弊端,促使其完善。

1内外因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目的是进行身体美、运动美、人格美塑造的重要阵地,以达到为教育服务的目的;是大学生塑造身体美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属于大学生身体发展的外因。而大学生自身内部促使他们去参加体育运动健身健美的观念和主观意识是内因,根据矛盾论内因与外因公共作用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

2形体塑造课程是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外因

2.1 形体训练法形体训练是遵循数学中的美学原理,针对学生的姿态和体态进行的训练。大学体育课开设健美操、芭蕾训练、瑜伽等基础训练都能增强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的骨胳发育,是很好的形体训练方法。大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对美的追求,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2 健美训练法健美练习是人们借助于哑铃、杠铃和特制的器械,采用合理的方式和有效的方法来锻炼身体,是使身体强壮、健美最有效的方法。健身练习能提高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平衡,使人体各部位的肌肉发达匀称,体格健壮,实现富有雕塑感的艺术美。

2.3 有氧运动训练法有氧运动是一种长时间进行耐力训练的运动。有氧运动的形式和内容较多,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有氧运动训练,对大学生形体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有氧运动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和谐发展,有益于矫正和改变身体形态。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肌功能,增强肺活量,减少心肺呼吸系统疾病.提高肌体免疫力。而且有氧运动具有安全性、适应性和娱乐性,非常适合大学生。

3形体塑造课程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内因

3.1 培养审美意识大学生希望通过特殊而科学的形体训练方式培养气质,使自己真正做到内在美和外在美完美结合。而形体课程教学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修饰、改善、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形成健美的体型。久而久之便会激发学生认知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艺术、音乐方面的修养,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位的目的。

3.2 意志品质的培养形体训练,贵在坚持。形体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长年坚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它通过一系列身体的运动和动作的协调锻炼来完成学习培训任务的。在训练中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要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能收到效果。

3.3 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形体训练课通过特殊的训练方式,达到强壮体魄,健美形体的实际效果,这无疑可以起到改善思想情绪,舒缓精神压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作用,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可以锻炼其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品格,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为今后应对社会的需要打下基础。

3.4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生通过形体塑造课程,懂得了如何进行运动锻炼,如何进行形体塑造。他们从中获得了自信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4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讲,评价课程教学的效果,主要是基本形态的指标,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以及学生在对美的认识与感受方面的变化评价为零。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缺乏系统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形体美客观标准的认识与理解的具体内容。

5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以多种形体训练方法是大学生健康的外因,而课程中培养大学生追求美的内心渴望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内因。根据大学生体型塑造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①完善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建设,从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过程、教材等方面进行完善。②开发新型形体塑造项目,科学运用运动锻炼规律,积极开展教学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制定衡量课程评价指标,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2

为了培养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构建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成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鉴于课程与课程改革在人才改革、专业建设和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对于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队伍,构建和谐的学习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也称之为课程设置或课程结构,它不是指某一科目的理论体系,而是由构成各专业间全部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烙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很深的痕迹。首先表现为课程目标的确定上片面,注重社会需求,仅仅关注成人学员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分“职业化”,“专业化”。同时,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牺牲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其次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片面性,片面强调课程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忽视学生的经验、生活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成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还表现出单一性,没有选修课或选修课范围狭窄,从而限制了学校结合学员个体差异进行教学的可能。最后表现为课程评价的僵化性,课程评价中重目标轻过程,注重量化评价方法,忽视质化评价的方法,片面追求评价的客观性。

二、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新形势下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以科学技术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培养扎实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为目的,深入研究,认真讨论,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应考虑学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员个性差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成为一个开放的过程,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不同地区的差异,以利于学校、教师发挥创造性,使课程实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从课程的整体性出发,内容的选择不能仅从某一学科的角度出发,要考虑学科门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拓宽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讲求教育的渗透性,要将综合性内容纳入课程。

三、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相适应,与营造学习型、和谐型社会相配套,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更新与改造。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要融合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实现课程目标的全面性。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对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导向功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首先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对社会来说,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对于成人个体来说,要从容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对学科来说,应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或前沿进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应将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有机协调和融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社会生活、个人经验和学科知识三者之间的整合。由于成人集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与学习者于一身,其学习内容必须尽快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尽快适应职业变更的要求,尽快适应个人角色转换的要求和个人生活转换的要求。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密跟随当代社会发展需求,重视个体的发展愿望,结合学科的发展趋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要尽可能吸收与反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内容,使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人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进入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变过去完全按照某一专业学科本身的逻辑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使课程体系具有浓烈的现代化气息,以拓宽学员的视野,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培养与提高学员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能力。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52-02

“产学研”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本质特征是为了教学与科研、生产有机结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解决人才需求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综合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如何突破单一的课程授课的教育模式,合理有效地构建产学研联合的课程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综合院校产品设计教育课程顺应“产学研”联合模式

1高等产品设计教育课程应当顺应“产学研”联合模式

从社会各界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诉求看,产品设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也认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的课程体系是必然的方向。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从“传统课程体系”到“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阶段转换势不可挡。本研究前期已然从企业、学生以及教师的诉求出发探究目前我国课程体系的困惑是“从何而来”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与现状,可以从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5个层面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课程目标“指向不明”与“过度借鉴”没有很好地体现当代产学研时代背景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门类狭窄”与“知识陈旧”无法跟上当代时代背景下科技与知识更新的步伐,课程结构体系失衡,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都表明,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产学研”的社会背景尚存鸿沟。对我国课程体系“现居何处”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意义重大。不过,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还不能充分体现产品设计教育的社会属性。笔者将研究视角从现实转向未来,探寻外部社会对课程“意欲何往”的观点,破解课程改革的前瞻性难题:当前社会中的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期待为何。

2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认识各有侧重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四毕业生、企业雇主、产品设计教师等不同社会主体,对教学、科研、生产联合课程体系的趋势持肯定态度。但是,大四毕业生更关注课程的内容及为工作技能做准备;企业雇主更关注产品设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与职业技能;产品设计专业界更关注产品设计师和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要求;产品设计教师更关注教师和学生体验到的课程面向“产学研”的改革变化。

二 “产学研”联合模式对产品设计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1社会需求对产品设计毕业生的要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

如表1所示,本研究提出的我国本科层次产品设计毕业生通过知识、技能、态度、方法目标所体现出来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是共性与个性能力的结合,与当代设计实践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和兼容性。

2利益相关者对产品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各有侧重

产品设计教育界(学生与教师)更关注知识应用、设计表现、设计分析等设计能力,但对可持续发展等非设计能力重视不够。设计产业界(企业雇主)偏重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商务管理、创业等非设计能力情有独钟。

三 产学研联合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诉求、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产品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研究得出: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的走向应当与当下社会背景和我国的国情接轨,着重构建教学、科研、生产的课程体系。其构建的思路与设想如下:

1课程构建的价值取向

通过从“传统”到“产学研”的时代背景透视中挖掘出面向“产学研”的课程体系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从课程体系各要素的“价值取向”来源中梳理出适应“产学研”社会背景的课程体系价值取向,如课程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与“表现性目标”取向结合、课程结构的“混合”取向、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课程评价的“主体”取向等。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要素价值取相注重信息素养、注重人才高阶能力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理论支撑。

2课程目标的重建

课程应以培养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为重建目标。随着某课程目标的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将由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出来。产品设计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四个子维度,体现的是整合的能力观,连接着产品设计实践与课程。如表2所示,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从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这几个维度进行设置。

3课程内容的重组

重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落实课程目标并体现面向“产学研”的理念。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目标框架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导航。我们先对课程目标框架中的分类与要素进行调整和重组,并具体化为可教学、可评价的表述;再分别根据行业、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个性要求,最终确定课程内容。

4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学校层面课程重构的重点。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应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中通识与专业课程整合化、通识课程内部要素优化、分科课程融合综合化、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化等层面。如表3所示,本研究提出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可作为高校产品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参考。

5课程实施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设计是产品设计教育课程构建的难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需要多方实施主体的全面参与;实施方式的多样选择;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适应实施媒介的更新换代;实施环境的优化处理。课程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背景、信息化的实施环境。

6课程评价的选择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4

从社会各界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诉求看,产品设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也认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的课程体系是必然的方向。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从“传统课程体系”到“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阶段转换势不可挡。本研究前期已然从企业、学生以及教师的诉求出发探究目前我国课程体系的困惑是“从何而来”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与现状,可以从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5个层面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课程目标“指向不明”与“过度借鉴”没有很好地体现当代产学研时代背景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门类狭窄”与“知识陈旧”无法跟上当代时代背景下科技与知识更新的步伐,课程结构体系失衡,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都表明,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产学研”的社会背景尚存鸿沟。对我国课程体系“现居何处”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意义重大。不过,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还不能充分体现产品设计教育的社会属性。笔者将研究视角从现实转向未来,探寻外部社会对课程“意欲何往”的观点,破解课程改革的前瞻性难题:当前社会中的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期待为何。

2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认识各有侧重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四毕业生、企业雇主、产品设计教师等不同社会主体,对教学、科研、生产联合课程体系的趋势持肯定态度。但是,大四毕业生更关注课程的内容及为工作技能做准备;企业雇主更关注产品设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与职业技能;产品设计专业界更关注产品设计师和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要求;产品设计教师更关注教师和学生体验到的课程面向“产学研”的改革变化。

二、“产学研”联合模式对产品设计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1社会需求对产品设计毕业生的要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

本研究提出的我国本科层次产品设计毕业生通过知识、技能、态度、方法目标所体现出来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是共性与个性能力的结合,与当代设计实践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和兼容性。

2利益相关者对产品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各有侧重

产品设计教育界(学生与教师)更关注知识应用、设计表现、设计分析等设计能力,但对可持续发展等非设计能力重视不够。设计产业界(企业雇主)偏重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商务管理、创业等非设计能力情有独钟。

三、产学研联合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诉求、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产品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研究得出: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的走向应当与当下社会背景和我国的国情接轨,着重构建教学、科研、生产的课程体系。其构建的思路与设想如下:

1课程构建的价值取向

通过从“传统”到“产学研”的时代背景透视中挖掘出面向“产学研”的课程体系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从课程体系各要素的“价值取向”来源中梳理出适应“产学研”社会背景的课程体系价值取向,如课程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与“表现性目标”取向结合、课程结构的“混合”取向、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课程评价的“主体”取向等。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要素价值取相注重信息素养、注重人才高阶能力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理论支撑。

2课程目标的重建

课程应以培养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为重建目标。随着某课程目标的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将由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出来。产品设计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四个子维度,体现的是整合的能力观,连接着产品设计实践与课程。如表2所示,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从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这几个维度进行设置。

3课程内容的重组

重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落实课程目标并体现面向“产学研”的理念。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目标框架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导航。我们先对课程目标框架中的分类与要素进行调整和重组,并具体化为可教学、可评价的表述;再分别根据行业、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个性要求,最终确定课程内容。

4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学校层面课程重构的重点。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应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中通识与专业课程整合化、通识课程内部要素优化、分科课程融合综合化、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化等层面。本研究提出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可作为高校产品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参考。

5课程实施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设计是产品设计教育课程构建的难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需要多方实施主体的全面参与;实施方式的多样选择;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适应实施媒介的更新换代;实施环境的优化处理。课程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背景、信息化的实施环境。

6课程评价的选择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性的建立课程体系的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重他评”走向“重自评”、从“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和素质”、从“硬性规定”到“弹性约定”、从“比较标准”到“绝对与个体标准的相互结合”、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到“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加强评价对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导向。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5

概念内涵界定

课程体系必须遵循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当前,民办高校应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创新构建有用、有效、先进的课程体系,然后将每门课程按要素配置好,应该是民办高校课程建设真正的重点。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需要、着眼国际接轨”的原则。课程体系内涵要体现国际性――广泛吸取国内外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优势;体现地方性――人才培养必须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学生需要――学生是“消费”课程的主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性――培养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课程体系结构要优化整合,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突出课程的时代性、实现课程的多样性等,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现状与问题

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受两大因素影响:第一受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响,为了满足学生与家长对职业追求的需要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第二受生源基本特征影响,民办高校的招生被安排在最后一批,生源质量比较差。就此,笔者深入分析民办高校课程结构,发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与应用性课程占优势

能够有充足的生源和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是热门专业,市场对于这些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点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尤其明显。这种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市场机制模式导致了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实用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占据绝对优势的状况,也体现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实用性、职业性的价值取向。

2.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比例偏小

由于民办高校的功利性与过度依赖市场机制调节,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虽然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中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但是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渡和转型期。在大多数民办高校中,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等这些通识性、基础性学科专业非常薄弱,相应的课程也是很少的。从市场角度分析,民办高校的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建设薄弱是自然适应和现实使然的结果,但是却违背了人的素质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人文主义课程在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地位。然而,人文主义课程对于通识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由于耗资巨大、成本高,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明显,民办高校自然不想问津。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的缺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狭隘性。

3.选修课资源严重不足

课程资源不足不仅表现在专业类选修课程上,公共选修课更是如此。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一般都是“专兼结合”,其中兼职教师占相当大比例,专职教师大多数为刚毕业的学生,只能基本保证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但要期待教师们开出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客观上则存在很大的难度:选修课内容侧重于反映新兴学科领域方面的知识,或者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兼职教师的精力有限,对增开选修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专职教师都还年轻,受教学经验及能力学识的限制,承担的课程还不能一下子太多,开新课和多开课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往往成了“一纸空文”,具体实施时一旦没有合适的教师,就“因人设课”,变任意选修为“必修式的限选”,或者以“没有学生选”为由删去,所以真正给学生以自由权选择的课程少之又少。

4.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够

民办高校从建立的那天起,就在为生存而奋斗。为了在短期内争取最大的效益,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和“短平快”,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也同样运用到了学分制的推行过程中:实行学分制的同时没有及时地伴之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只是为了满足选课而设置了一些课程,对课程与课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课程模块该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该怎样整合,与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匹配等问题,都来不及做充分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罗列和堆砌课程的现象在所难免。

改革途径

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一方面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较短,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受到传统公办高校的影响。由于有许多民办高校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是从公办高校过来的,其中肯定会受到公办模式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必须根据教育基本规律与自身的定位,寻找发展的主动空间,摆脱课程体系建设中被动、适应与迎合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应走以下四个途径:

1.通专结合

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是指:将管理学、心理学、文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贯穿到专业教学中,成为专业教学的环境、内容和亮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不知不觉接受通识教育的洗礼和熏陶,达到素质与能力的双重培养。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理论依据是:首先,通专结合是一场深刻的教学变革。上世纪40年代,梅贻琦就指出“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他所说的“通识之用,不止润身,亦以自通于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极为或缺的“营养品”。探索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传承大学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大学文化,让人文价值重返大学校园,让精神和文化的生命力再现于校园。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恢复传统,我们要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最终要以这种精神文化力量唤醒、凝聚师生对大学高远目标的追求。其次,通专结合的核心是人格教育。我们强调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育

人。这也是民办高校承载的高等教育根本职责之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从自然层次行为的人,到创造行为的人,到知识合理的人,到象征人,到道德人,直至儒家所谓的圣人,人应该、也能够集中其全部才能与心性努力提升,达到一个“止于至善”的境界。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应是大学教育与文化的理想。第三,通专结合的特点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民办高校在构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框架下,将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渗透的途径,不能简单地把通识教育仅当作民办高校教育的基础。因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有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所以应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让通识教育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专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在提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前提,突破学科界限,以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做人素质培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模块组合

民办高校必须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公办高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的共同缺陷是片面追求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平台由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群包括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政、史、地、生、数、理、化以及音、美、体和现代文化科技专题讲座等组成,以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通用性平台上,课程体系围绕教育目标进行划分模块。从结构上分析,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搭建由通识教育(含公共必修课、公共限选课、公共选修课三个模块)、学科教育(含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教育(含专业核心课、选修专业方向课模块)和能力教育(含基本能力课、职业能力课、综合能力课模块)等模块组成的教学体系。再设立若干门专业技术课程,这些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口的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实质上就是传授产业界成熟的、实际运用的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这些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课时占的比例应当大一些,以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课程模块的鲜明特色。

3.优化结构

课程体系目标应该体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征,人文课程、学术性课程、职业类课程、技术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等都应该有合理的比例。课程体系的内容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关系与社会、市场以及个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教育目标要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当然,一个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在具体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既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民办高校应通过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比重;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减少课堂学时比重、增加自主学习比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民办课程体系要考虑到民办特色,增设一些校本课程以及地方性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专业课程特色进行建设。如浙江树人大学的《茶文化》研究课程、《家庭教育》文化课程,泉州仰恩大学的《孙子兵法》课程等都很有特色。开创职业性、技术性、技能性的文化课程,不仅起到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作用,也可以很好地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最终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4.质量监控

为了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三方的状况,达到良性互动,全面推进课程整体提高的效果,创建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成为重中之重的“后防线”。民办高校应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制定校、院系(部)二级课程评价标准,把质量监控保障建设转化为提高精品课程质量的内涵建设。

一是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课程纵向监控体系是指对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从纵向的教学管理层面实行监控管理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通过对监控管理方法的分析、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监控管理体系,从而对每门课程从开课到考试结束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管理,以此来约束、激励课程教学内部和外部因素,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它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实行课前、课中和课后质量监控与管理,其主要监控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前期阶段的准备,如课程设置、专业计划的安排、教学设施的建设、教材的选用,教师的岗前培训与进修深造等环节。课程教学过程的中期阶段包含集体备课情况,课件制作与准备,出勤情况,讲课内容与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答疑及批改作业,另外还有学生到课情况,课堂纪律,师生互动等环节。课程教学的后期阶段包含实验教学,考试情况,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课程教学监控管理的手段包括日常巡视、定期检查、学校一院系(部)一学科组(教研室)三级督导检查,以及教学评价、调查研究和学生评议等。课程教学纵向监控管理的组成成员包括学校督导组、资深专家、教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等。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6

课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在展开教育、教学等育人活动之前对于育人方案的总体设计活动,他涉及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奠基工程。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出发点。

一、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当前,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课程中的表现仍然相当明显,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因此,搞好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摒弃一切旧的教育教学

观念,以现代职教理论为支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突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进行课程模式的根本性改革。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必须坚持以下4个原则:

1.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同时,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还不能忽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我们要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人我们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不学习、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不吸收、涵盖国外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就等于放弃了享用人类文明成果的权利。因而,将课程的设置与国际人才的标准接轨,也是我们应坚持的一个原则。

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这是高职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另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还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注重创业能力培养的渗透。

3.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之大小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主体知识面的宽窄及各类知识的综合水平。因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

4.坚持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模式。我们要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同时,采取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知能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便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

高职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尽可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增加管理课程、人文社会课程和基本素质训练课程,培养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以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在传统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量使用诸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名词,而能力本位的概念在课程设置中是不存在的。为了摒弃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摆脱传统学科教育的束缚,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本文将传统的文化基础课称为公共课,专业课称为专门课。就现有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而言,公共课所占比重较大,有的比重甚至超过1/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就必须要增加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同时,高职高专的学制改革必然导致课程体系的调整,尤其是公共课程比重的调整。因此,有必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压缩公共课的比重(将公共课的比重控制在20%以下)。并且,根据课程体系的整合原则,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将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公共课中去,对公共课课程的内容重新组合。

在专门课程的改革中,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借鉴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关于“培训包”设计的成功经验,围绕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从我院的长期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将一个学生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成3个部分,即“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拓展技能”。“基础技能”是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人员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岗位技能”是为缩短学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时间,按照学生拟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的强化训练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拓展技能”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我选择的技能和学校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增加的管理技能、社会活动技能、创业技能等。“拓展技能”是课程体系改革开放性原则的必然选择。这3项技能的设计应与行业 (职业)标准接轨,要体现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以上述3项技能为基础,建立技能模块体系,根据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形成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抓手——制定与能力本位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如何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到实处,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抓手。教学大纲是学校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他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等。他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因此,制定与能力本位原则相适应的教学大纲是搞好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我们在进行专门课程的改革时应首先确定某一专业相应的专业技能,然后根据技能点的培养要求,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为课程改革的教材建设奠定基础。

五、与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几个问题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随着改革工作的深人,他必将引发一系列的变革:

1.教材建设方面。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教材要根据能力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根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及统一性与多样性等关系,摒弃陈旧的观点和内容,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要重点开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适合培养技术应用和运用能力的课程和课程群;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取得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围绕能力培养核心,以“技能包”为基础,依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我们可以开发(自编)出理论和实训两套专业教材,进而推出一系列校本教材,使学校的教材建设上一个台阶。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都离不开教师。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应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各门公共课程和专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并组建课程小组,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队伍。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制定并主持实施该门课程的改革规划,组织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教学文件,组织本课程范围内的教学改革活动和教学法的研究活动,负责本课程的教材建设等。

3.考核制度。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我们应当建立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考核制度。围绕能力培养,我们的考核方式应当多元化。考核可采用职业技能证书、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尤其应重视实际操作的考核。理论课程和公共课程的考核采用笔试以百分制记分;实验实训课、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实际操作、口试等方式以等级制记分,并计算相应的平均绩点。或者,亦可将理论考核成绩与相应的实验实训成绩采用百分比形式(如30%:70%)折算出该课程的成绩;取消补考制,对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学生要参加重修或另选其他课程;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增设课外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计算学分等。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71-01

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建筑的本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单纯满足居住的基本条件,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要求建筑工程技术要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求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符合时代和市场的需求,要掌握现代工程施工技术,响应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求,教材的更新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构建方式。不同中职教育学校必须根据培养人才目标和办学条件进行合理定位选择,改革和创新教育课程的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职工程教育为了适应时展的趋势,其中需要注意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1 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和任务

教育课程是教师组织教学主要的参考依据,作为传承知识和文化教育的重要物质载体。它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形成教学活动的系统。教育课程体系各个要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它一般包括三大环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所以中职的工程教育课程也是由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重要环节组成。各个课程之间的比例是由不同的课程结构组成的,不同课程之间比例组成课程的体系。课程当中所包含的知识体系组成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以何种方式传授给对象的过程,就是课程实施。

2 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任务和教学目的

课程体系作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从整体上考虑课程如何实现建筑人才的培养,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工程环境中培养复合型工程技能。所以为了构成合理适当的课程比例关系,选择的教育内容需要更具有合理性和高效性。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更具有专业性,工业需求作为教育体系设计的直接动力,为工业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立足于长期的工程教育实践中,我国的工程教育课程形成了新的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的发展对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提出的要求日益严格。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趋势,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将其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主要以全方位工程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同时不能背离工程教育的本质规律,才能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技能的训练,在现实的工程环境中形成复合型工程技能,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工程师。

3 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构造缺乏多元化和国际化。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应有功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内容单一成就和课程实施弱化等。

(1)在课程结构的调整方面,需要注意课程之间的比例和重学轻术的倾向等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遵循以学科导向设置相关课程,造成了重学轻术的倾向。理论课程占得比例太高,实践课程相对非常少,工程教育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实践课程没有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结构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课程结构比较呆板和单一,缺乏新颖和灵活性,必修课程占得比例过高,选修课程比例过少,基础课与专业课等必修课在课程计划占据了大比例;可是跨科课程、综合类课程却非常少,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视野的拓展,难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可以科学合理地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课程。应该引进“欧洲工程教育E4(Enhancing Ening neefing Education in Europe)计划”,使理论与实践课程更加符合课程体系的框架和内容结构。

(2)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需要提高工程教育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等。课程内容不能适应时展的趋势,忽视课程的更新程度,使教材落后于当今时代科技快速发展;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内容一般过于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另外课程内容目前国际工程科技知识占据比例过低,使当代的中职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国际化意识和创新意识。我国的校企合作实施课程缺乏一套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

所以,可以适当地将工程伦理、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人文社科类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列入选修课表。

(3)在课程实施方面,必须要保证课程的实施要保证教学计划的落实和健全。在我国当代的工程教育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方式比较落后传统,一般都是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形式,没有真正达到互动民主的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创造性。另一方面,在课程实施国际化过程中,缺乏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比先进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提高工教育课程实施国际化的速度等。采用卓越的教育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将我国工程教育现有的课程体系发挥得更系统和全面。

例如:某中职学校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学习,不断加强学习项目,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2012级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专业试点的课程内容,都全面地包含了化工类、水利工程类和机械模具类的学科知识。不单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加强了试验性活动的探索。在不同的专业老师指导下,为学生打造了真实性的情境式教学环境。

4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的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我国的工程教育必须提升课程体系各环节优化程度,合理利用高等工程教育的雄厚资源,完善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和实施手段等,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新型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中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8

当下,我们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从中我们不难理解,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注重素质。何谓素质,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能力取决于人的单技术知识深度或多知识修养广度。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备知识的深度或广度便取决于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提升办学内涵的关键时期。随着学生总体人数的减少和录取分数的降低,学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不强、学习需求不高、知识结构的薄弱日显突出。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和工作岗位的需要,不是保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而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但是,以往的课程体系偏重以技能为中心,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差异性、个性化考虑不足,这使得学生缺少独特性,个体的综合素质不高。随着未来生源数量的减少,生源竞争将更为激烈。具备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决胜未来的关键。有价值、稀少和独特、难于模仿、不可替代和具有延展性,应成为判断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准。而人(学生和教师)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高职教育应真正突破单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质、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出发,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突破传统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技能型、应用型、综合型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类型;应突破以技能为中心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有差异的,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应促进学生的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在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结构各种功能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统合起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任意一种智能,尽量按照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结构提供发展、成长的条件和机会。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个体用来解决问题、制造产品的能力,其结构是多元的,由七种能力构成。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不仅有其学术价值,而且有其实践意义。这种理论在人才鉴别与培养方面给予了我们多方面的启迪,对于改进人才鉴别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单一技能”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忽视学生的多元智能。在市场经济时期,伴随产业结构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社会对人才需求不再单一,而呈现出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如果再沿袭单一的以“单一技能”为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忽视学生技能发展的广度、深度与交叉融合性,必然会导致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窄,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的适应性不强。应以“素质+能力”为理念构建课程体系,重点在素质上,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延展性和不可复制性。在课程构建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构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其是否科学、合理对高职能否高质量地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行高职课程体系的弊端表现为:普遍侧重于专业技能课程,牺牲了通识课程,忽略了通识课程的合理比例分配;选修课的开设门数在总课程设置中的比例低,整体性、综合性差,学生在选择学习课程上没有主动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个体智能的发展;重技能,轻素质;课程交叉重叠,没有整合;专业课和素质课相互脱节。因此,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重素质,建立与社会发展、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2.变纵向的学科体系为以“素质+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横向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构建上应注重综合不同技能模块,集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和与岗位相关的职业道德、与合作相关的交际技能等,即构建横向体系,以此构建横向的课程综合体系,把文化素质课纳入课程体系中。

职教课程体系应把学科体系变为行动体系,把专业学科为本位变为以“素质+岗位能力”为本位,把各科分立、自成体系的纵向课程改变为以“素质+岗位能力”的横向课程体系,把岗位过程中需要的各科课程重新组合。

3.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性、系统性设置与学生个性化选择兼备的选课模式

在选修课上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性,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个性化课程设置,完善学生个体的素质、技能结构,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4.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就业最为重要的竞争能力,参加实践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至为关键的环节。目前学生局限于学校实训室的训练,要将学校实训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一样要注意整体性与综合性,注意不同的指向性。

高职院校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除了开发必修的核心课程外,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智能和职业倾向安排相关选修课程和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专业课程的安排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向到多向渐进展开,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不同岗位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学会相关本领。选修课程从个人素质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开发一整套不同指向的课程系统,选修课要有明确的渐进性,以确保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美]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M].Hardcover,2008.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9

二、工程管理系列课程的共性与特性建设

1.系列课程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建设各课程具有共同的建设标准与内容:(1)完善教学文件的建设。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习题集、案例库、实验指导书等齐全完备,质量高,并能严格执行。1)组织参与各门课程建设的教师认真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大纲,使教学大纲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时数的要求,课程内容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既重视基本理论、设计原理与方法等基本知识知的讲解,又注意介绍学科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加强试题库及案例库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师编写系列课程的试题库。试题库的建立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还能规范和完善考试制度。同时根据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大量案例教学的特点,结合本地区大量工程实践或国内外的工程实践编制各门课程的案例库,重在进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还可结合工程实例编写读书报告,或撰写科技小论文,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系列课程的特点和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在系列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研制、购买、收集整理等途径增加多媒体教学资料,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教学直观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修改性强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相对滞后的不足。(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系列课程建设为契机,从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学队伍的目标出发,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相关教师相关的教学培训,参加相关教学会议,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4)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加强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系列课程建设中各门课程应设置与完善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的配合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教师与企业科研合作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本着双赢的互惠互利原则,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社会,通过学校、学院等不同层面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性、专业性、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架起学生和老师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5)注重教学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将讲课及教学环节(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研讨课、实验、考核等)的质量较长时间内稳定在较高水平,注重学生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主讲教师授课效果要获得听课学生和后续课程任课教师的好评。(6)注重教学改革与教育研究。要求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等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和教学成果总结。工程管理专业系列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如图2。

2.系列课程建设中各门课的建设特色

在满足系列课程共性要求的前提下,系列课程中各门课程应具有自己的建设特色。本文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建设为例,阐明各门课程的建设特色。(1)通过多媒体资料库的建设达到“虚拟施工现场”的效果,提高间接性实践教学效果。工程技术类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根”。其中,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工程管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实践性强,讲授难度相对较大。且存在内容多、学时少、教学目标高、涉及面广、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在课程建设中,重点收集与整理大量与建筑施工相关的工程图片,照片,录像视频,动画等资料,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达到以丰富的图形界面、逼真的视频动画、生动的音响效果,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动态性和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性,大大缩短认知进程,提高讲授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总之,通过课程建设,使课堂教学环境达到一种“虚拟施工现场”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吸取“间接实践经验”,弥补课时较短,实践时间不足的缺憾。(2)改善教学条件,通过直接与间接实践教育提高工程管理学生实践能力。建筑施工课程教学必须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方面入手,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直接经验是通过课内实验环节,结合课外实习与生产实习使学生直接接触工程实际,增加直观经验。间接经验包括阅读专业刊物,间接接触工程实际。课程建设中应注重教学条件的完善,引导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扩充性资料,间接接触工程实践。例如,国内著名的建筑施工类刊物有《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等,这些刊物介绍了大量典型的施工案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施工管理的好经验及招投标新动向。经常阅读这些刊物,可间接获得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还可通过为学生提供典型的专业网站帮助学生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同时,完善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方案、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方案。在网站上提供相应的规范规程与工艺标准,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等,供学生免费下载学习。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10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是以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为依据进行设计,以探索性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课程。多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在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教育目标定位不完备,系统性不强,评价机制不力,监督机制不全等问题。已经成为有效提升我校第二课堂活动质量的障碍。因此,将学分制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科学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积极贯彻“以学生为本,以激励为主”的学生T作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一、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不是要将第二课堂活动第一课堂化。而是要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根本属性的基础上,引入第一课堂教育理念。有效改革现有第二课堂活动的弊端。提升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质量。其变革有以下几点:

1、改变第二课堂的无序状况,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效。

目前,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组织者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总体上都呈现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已有的灵活性、多样性的优势基础之上,引入课程的理念,对其活动的开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系统性的设计。

与此同时,就每一具体学生而言。由于参加某一活动的不连贯。其所受到的教育与影响也就十分的有限。因此,将每一活动细分为具体的活动课程单元,一是明晰每一具体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使之成为一个有指导的教育过程,二是通过活动课程建设,系统编制活动教育影响因素,使之成为对学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其某一具体素质的目的。就显得尤为必要。

当然,实践中必须坚持第二课堂活动以学生完全自主、自发参与,以具体实践体验为特征,以课余校内外组合时空为特征,还应大量利用网络时空来实施。因此,第二课堂活动不会也不应成为第一课堂在课余时间的翻版。

2、改变第二课堂无评价的状况。强化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觉性。

传统的第二课堂,学生参与的兴趣性充分,但系统性不强,自为性不足。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往往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情绪体验,认识也常常停留于感性阶段,应参加哪一项第二课堂活动,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没有一个检查衡量的标尺。我们实施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课程化管理,也就构建了一个从客观上可以衡量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成效的标尺,依据这一标尺,学生即可自我衡量其素质发展的状态,查漏补缺,从而增强其在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我们一是对照素质教育的体系,构建了四大素质版块,设计必修课程。促使学生全面认知素质培养要求,二是于每一版块设计若干选修课程,充分尊重学生在第二课堂课程选择上的兴趣性、自主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三是系列化的活动设计,不仅促成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化训练过程。促使其将优良素质内化于头脑。落实于行动。

3、改变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脱节的状态。整体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大系统的两个子系统。第一课堂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而作为具有第一课堂补充功能的第二课堂,如何实现与第一课堂的对接,更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在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则相对较少且不系统。因此,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调整、设计和整合,不仅能促进第二课堂子系统实现局部优化,使第一课堂的教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达到有效的延伸和补充,而且通过实现第一课堂子系统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能促进育人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因此,构建形成学分制条件下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是整体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1、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理念第二课堂,是相对于大学生第一课堂而言的,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课堂教学之外,自愿参与的各种教育活动。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体性,是决定与影响其实际成效的关键因素。为此,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以第一次全国人才丁作会议鲜明地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启动与激励大学生参与。并以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导第二课堂活动。

2、活动课程体系构建应重点遵循“三大原则”第一、导向性原则。设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应重点考虑设计的指导思想,其设计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引领”作用。

第二、个性化原则。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学分制是尊重、发挥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活动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学生个体不同于他人的个性优势方面的发展,真正达到主体学生个性化或优化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化原则的基本特点是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人格,发挥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在兴趣、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心理优势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发展个性的信心和动力。因此,鼓励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长。避免“千人一面”。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它由多个模块构成,各模块作为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而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活动课程体系中的各模块都可以通过认真设计、实践、观察,测试等手段,并充分运用“学分”这个激励杠杆,使宏大、复杂、繁琐的体系简单化、明细化,从而使活动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达到应有的目的。

3、活动课程的设置

我们设计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由学习领域和学习课程两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分为四块,思想道德、实践创新、文化艺术、体育。每一学习领域由若干活动课程组成。每一个活动课程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计划等,从而构成相对完整的活动单元。其中实践创新领域设计必修的专业类活动课程,学生必须完成一定专业类的活动课程学分。每一门课程修读完成后可获得一定的学分。

我们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读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并获得8个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师范生必须完成,必修课程4个学分,非师范生必须完成必修课程3,5个学分。学生必须在每一个学习领域内至少完成0,5个学分。在以上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四个学习领域中选择同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课程来完成学分。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全位、多渠道地发展综合素质。

三、学分制条件下活动课程体系的管理与实施

活动课程体系管理过程学分化,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最佳结合点。采用学分制,就是将学生活动课程成绩纳入学籍管理,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既为学生灵活安排自己任选和必选活动课程提供了可能。又通过规定学生的基本学分和鼓励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方式,实现了组织的灵活性和科目要求的规范性的统一,既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又保证基本素质平台的实现。

1、活动课程的管理包括课程的设计、活动计划的制定和活动课程的安排。活动课程的设计采用分级设计、分级管理。根据活动课程的特点,管理实行校、系两级管理,既有集中,又有分散,充分调动校、系两级管理的积极性。学校一级负责设计校系两级活动课程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具体措施,系一级具体负责本系学生活动课程的指导、选课和检查。

活动课程计划的制定应包括活动课程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数、学分数、周活动时数、开展活动周数等。学校要叉,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活动课程设置安排做出总体计划,并且向学生展示每门活动课程科目的内容、要求、所能达到的水平、指导教师的情况以及选择某门课程所应具备的条件。使学生明确在校期间哪些是必选的活动课程,哪些是任选的活动课程,如何选课才能使自己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完成应达到的学分数。活动课程的安排原则是为学生的上课提供方便,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第七、八节。活动课可采用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相结合来安排。必选活动课程每周可统一时间安排,任选课可分散安排在双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