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10-30 10:19:25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1

1 纺织服装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服装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服装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比较低廉,那么就会逐渐减小利润增长空间,并且,资金少、人才短缺以及销售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制约作用。加工型企业虽然有着较强的生产能力,但是却没有较好的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如果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就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没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对于本类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制约作用。因此,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就需要对服装设计开发和市场营销进行强化,同时,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这样方可以强化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只有借助于相关的信息技术,方可以实现服装企业的整体升级,纺织服装行业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给充分应用过来,以便对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等全面改造,对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对于市场的各种变化,企业可以快速反应,这样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方可以得到强化和提升。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讲,需要对服装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

2 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在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专业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对生产岗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明确,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给确定下来,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等,以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给应用过来,有效解决。

二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可以将专业特色给体现出来,促使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实现。要充分调研,对专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对课程课程体系科学设计,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专业方向,对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等科学设置。我们可以从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来理解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方面,需要分析工作任务,对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对项目课程进行开发,以便培养学生们的专项职业技能,促使课程内涵得到提升,对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构建。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创新,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来对课程单元进行重构,要结合问题解决的相关性来选择单元内容,结合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单元结构。设计的实训项目,既需要将工作要素给体现出来,又需要概括知识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标准方面,需要结合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特别需要适应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严格要求,强化实践训练,尽量要保证与现行职业资格标准适当超前。在培养方式方面,需要结合实际工作过程来设置人才培养过程,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彻下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便有效统一人才培养过程和实际生产过程。

3 对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些保障措施

一是大力建设专业实训基地:结合专业岗位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等环节,保证在总学时中,实践教学占到一半以上,这样方可以有效平衡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因此,我们就需要对校内实训基地大力建设,将相应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增加一些校外教学基地,这样方可以将专业课程改革给严格贯彻下去。

二是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如今,很多教师都没有充分重视专业实训教材,往往会采用理论教材,为了促使专业课程改革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就需要大力开发实践课程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革新,对教材体系进行创新,保证建设出来的教材,可以将其特色给体现出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科学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训教材等等。

参考文献:

[1]姚俊慧.探析校企合作模式下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0,2(33):123-125.

[2]杨威.从产业发展谈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2):99-101.

[3]徐子淇.服装品牌建设引领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J].艺术教育,2010,2(11):55-57.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2

学分制发源于选课制,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具有较大弹性是选课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学分制的本质特征。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推进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未能把握住学分制的上述本质特征,课程体系与学年制的区别不大,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分制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的发挥。因此,认真研究学分制课程体系的特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融灵活性、多样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等特点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是高职学分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本文根据我院推进学分制改革和构建学分制课程体系的实践,从操作的层面对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课程体系职业化

课程体系职业化即按照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总体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及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其课程体系的正确定位和应变能力的大小。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的课程体系应突出综合运用知识的鲜明特色,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根据不同能力模块综合后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

文章编号:1001-7518(2006)04-008-03专业理论、文化知识、与岗位相关的法纪要求、与合作相关的人际规则等)。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迥异于普通本科教育“三段式”(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纵向体系,而应是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为中心的横向体系——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高职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是: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在行业分析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内容(教学大纲)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专业知识先进、实用的原则,并在进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设施和手段,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走产教结合的路子。可见,课程体系职业化既是高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又是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设计平台化

课程设计平台化即把不同课程按照其功能和适用性为若干可以相互支持并能够灵活组装的课程组合(平台),以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结构的目的。课程设计平台化有利于增强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基本不需要重复学习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不同专业之间的转换;同时还有利于设置不同专业方向及不同专业深度的专业限选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同一专业内自主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或不同层次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职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如我院在构建各专业课程体系时,将课程体系设计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公共选修课5个平台 (课程组合),其中文化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全院所有学生相同,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前者一般为必修或限定选修,后者为任意选修,但都必须达到规定学分的要求;专业大类基础课是学习某一专业大类(如种植类、养殖类、管理类、计算机类、园林工程类、语言类等)内的各专业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组课程,一般为必修课,学生学习了这组课程后,可在基本不需要重复学习的情况下实现在专业大类内不同专业之间的转换;专业基础课是某一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生学习了这组课程后,可自主选择该专业内设置的各专业方向;专业方向课是满足某一专业内不同职业岗位(群)而开设的若干组课程,学生选择了一组课程实际上是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如园艺技术专业可设置果树生产、果品加工与营销、蔬菜生产、蔬菜加工与营销、观赏植物生产、花卉营销等专业方向,学院也可根据当地主导产业的特点、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专业招生人数的多少,及时调整(增加或减少)专业方向。可见,课程体系的平台化设计.既为学生实行专业转换和选择专业方向提供了可能,也为学校及时根据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调整课程设置及专业方向预留了接口,因此它既是实行学分制后拓展课程体系弹性的有效手段,也是高职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课程内容综合化

课程综合化即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相关知识、技能、职业情感 (态度)等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形成综合化课程。课程内容综合化有利于将人为割裂开来的知识系统化,保持知识及其探究过程的统一性;有利于减少课程内容上的不必要的重复,实现课程集约化;有利于克服学科门类及其内容的增加与总课时的矛盾,使学生在新知识、新观念大量涌现的今天,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职业岗位的整合性对从业者应用多元技术的能力的要求;有利于突出高职课程的应用型特色,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课程内容综合化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必修课和选修课课时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我院开发的《种子产业化技术》课程(种植类专业的专业大类必修课)就是根据学生毕业后从事种子产业各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将种子法规、植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技术、种子加工贮藏技术、种子检验技术和种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整合后的综合化课程。需要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综合化应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科学整合,而不是简单的“拼盘”;同时,在课程综合化的过程中要防止过分“综合”,以免使课程体积变得过大而加大课程管理的难度。

四、专业课程模块化

专业课程模块化即按职业岗位群及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根据必须、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对有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的模块化专业课程。模块化的课程具有相对独立和便于灵活组装等特点,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也便于改革和创新,形成个性化课程。它可以根据社会对职业的要求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合理调整和重新组合,及时地重建新课程,进而为学生的自由选课提供多种目标模式,以适应人才培养规格多样性和复合性的要求。此外,课程模块化也是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的重要手段。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优势,便于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也便于学生自主灵活地进行选修。因此专业课程模块化既是突出高职教育实践性的要求,也是实现课程体积小型化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说,专业课程学科性不是很强,应尽可能使之模块化,以充分发挥其优势;而那些学科性、系统性强的普通文化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则不宜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免使完整的知识体系被人为地割裂。此外,模块化容易导致过分实用化的倾向,如过分强调可操作的行为技能而忽视基本理论及难以操作的心智技能等,因此在进行课程模块化过程中,应该借鉴CBE中的 DACUM方法,召集各方面的专家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

五、课程形式多样化

课程形式多样化即突破学科型课程的课程形式的限制,将实践性课程、各教育环节或“多证制”要求等列入课程体系,赋予学分并严格考核。学分制条件下的课程形式应该充分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课程形式多样化可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对那些内容多、跨度大的必修课可将之进行小型化处理,使每门课程的学分数控制在2—6学分内,以便于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并防止引起课程管理上的混乱;二是根据各专业对某一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开发和设置不同类型及不同层次的课程,如根据不同专业对数学基础的不同要求,将《数学》区分为《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基础数学》又可设置为《数学(一)》、《数学 (二)》、《数学(三)》等深度和难度不同的层次,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三是尽可能多地开出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高质量公选课,以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四是精心设计德育、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内容,将此作为活动课程纳入学分制课程体系之中,并赋予相应的学分,进行严格的考核;五是重视隐性课程(如职业氛围、职业道德标准和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开发和管理,使之与显性课程相互适应、相互补充,共同为培养目标服务。

六、课程教学现代化

课程教学现代化即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和以真实(或仿真)的工作场景及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建立起来的现代化的实训基地来开展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模式,不仅大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且也使课程的学时大大膨胀,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率。课程教学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课程小型化和课时压缩后带来的课时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也是高职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职院校在构建学分制课程体系时,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来,坚决摈弃落后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采用启发式、问题讨论式、自学辅导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高效的优势,尽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于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效率,也可以将教师的授课内容上网,便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现代化建设,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或仿真的生产场景下培养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形成职业素养。

七、课程评价社会化

课程评价社会化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课程体系有效性和先进性的有效手段。因此,课程评价社会化既是高职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在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在课程改革和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课程的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专业顾问委员会及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实现课程评价社会化,努力缩小课程体系与生产现状及职业要求之间的距离,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林,鲍洁主编.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94-03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所提供的全部课程的集合。课程体系有学科体系和工作体系两类,当前职业教育中工作体系是主流。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简单地说: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毕业生必须“学会工作”,即能够完成企业所要求的工作任务。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学生有机会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完成一些难度不同的工作任务,从而获得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并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高职教育为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应具有职业定向明显的课程体系模式,以实现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办学体制的地方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有偏差,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造成就业问题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审视和检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沿袭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以往的学科课程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那么,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能否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目标,还是应采用工作体系课程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的多元课程体系模式呢?对此,苏州市职业大学程宜康教授提出了“技术化的任务课程”和“任务化的技术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策略与方法,笔者拟就此策略与方法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开展实践研究。

策略与问题

(一)技术化的任务课程

技术化的任务课程是嵌入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工作体系课程(知识是过程性的),它将工作任务作为技术知识的载体,并将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学习的逻辑主线。为有效实现技术化的任务课程,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技术知识如何有效植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二是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如何做到异形同构。

(二)任务化的技术课程

任务化的技术课程是实践导向的技术基础性学科课程(知识是陈述性的),它将学科课程作为工作任务课程的载体,并将技术的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学习的逻辑主线。为有效实现任务化的技术课程,也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分散的任务如何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二是如何将技术基础性学科课程赋予技术的工作内涵。

(三)两种课程策略的比较

任务化的技术课程与技术化的任务课程的比较

见表1。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技术知识的处理

如何将技术知识有效植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技术知识是关于改造物质客体,使之成为能够满足人所需的物质形式的知识,以规则形式出现,是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就制造业而言,在实际进行设计、研发或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都可称之为技术知识,技术知识需要对技术有深入了解的人员才能有效吸收和利用。

技术知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技术知识是关于人们所要变革的对象的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实现某种技术目的所要运用的原理、方法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实践中具体制造、操作或如何利用某种物质手段的知识。技术知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使技术知识在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知识的传授不是定型化的单向传递过程,而是教学者在一定情境下,师生共同面对任务,借助一定中介的帮助,通过积极交流与对话的方式,促使师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实现动态地积累、转化、演变。否则,就不能达到技术知识转移和积累的目的。

CDIO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它的核心在于根据工程链相关环节的工程、岗位、职业、行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项目训练为载体,来重新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采用CDIO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将技术知识植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中。

(二)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同构

这里的学习领域是指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它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通过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典型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等确定的教学单元。学习领域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学习领域的典型表现形式是项目教学。所谓工作领域就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学习领域不是通过学科体系而是通过整体、连续的工作过程来学习。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的关系如图1所示。多年的探索实践表明,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模式可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技术化的任务课程。

由图1可以看出,从工作领域到学习领域就是把工作过程的任务进行分解、整理、归纳,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即将工作领域的能力、环境、过程及任务提炼出来转化为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知识成为学习领域课程知识的主要内容,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结构化、系统化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知识的排序,构建知识内容体系,然后细化到单元的序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解构和重构、与行动体系融合的关键环节。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建构,宏观上不仅要为学习者获得现时的职业技能做准备,还要考虑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职业迁移能力。因此,我校在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的构建中要更多地关注学习领域课程结构及学习单元的排序,要解决职业活动、学科知识、学习经验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分散的任务如何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知识应包含科学知识和职业技术知识两大部分,其中科学知识是基础支撑,职业技术知识是核心关键,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最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远德玉教授认为:“技术知识是关于改造自然的知识。具体来说,技术知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技术知识是关于人们所要变革的对象的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实现某种技术目的所要运用的原理、方法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实践中具体制造、操作或如何利用某种物质手段的知识”。由图1可以看出,工作任务或项目任务为技术知识的学习服务。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技术知识,需要工作任务或项目任务的帮助。遗憾的是,有助于技术知识理解的项目是十分分散的,如何将分散的、无序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任务有机联系起来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必将为技术知识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与我校在教学改革中实施的“导学制”不谋而合,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让分散的工作任务为技术知识的学习服务,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既体现了技术学习过程的本质,又符合培养合作型、创造型人才的要求。

(四)技术工作内涵在基础学科课程的体现

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一般来说,技术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面向生存的技术工作,即实现基本生存和生活的职业技术工作等;(2)面向发展的技术工作,即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现代技术产品及设施,进行技术决策,了解新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等;(3)面向合作的技术工作,即从事必要的社会工作和团队合作的工作等。而所谓基础学科课程,就是为技术课程打基础的前期课程。那么,如何使技术工作内涵在基础学科课程中得以更好地体现呢?

基础学科课程教学过程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按建构主义的观点,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合作的缺陷,按多元智能理论,缺乏个性发展的空间。为此,我校引入了项目导向学习的教学方法,它按照完整的行动模式,全面培养技术、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发展

实践探索

(一)技术知识的处理实践

我校在《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中进行了CDIO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结果表明,CDIO教学模式可有效将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技术知识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来教学。

课程做法:(1)全程以CDIO为指导,采用项目教学,以实际机械产品中的零件为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2)教学引入设计式作业;(3)学生制作模型,并根据模型画三视图(萝卜);(4)考核方面,由考试转为分阶段进行考核。每一项目知识点介绍完后,向学生布置一项具体的测绘任务,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探索预定目标表达方案的实现过程,在课堂上展开广泛的讨论,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个教学环节实现了学生“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教学内容根据机械制造工程链相关环节的工程、岗位、职业、行业对学生机械制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项目训练为载体,实现了将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技术知识有效植入实际项目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采用CDIO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将技术知识植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中。

(二)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同构实践

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为目标,以职业生涯的需要为导向,课程的开发为合作企业量身定制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具体来说,学校通过对签约企业、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在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合作式课程目标、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决定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课程评价。这样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实质上是以学校和企业为基地,以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为主体,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整合或新编的过程,旨在以满足企业需求、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出发点。

此外,基于“分散的任务如何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的问题,我校在实践中采用了“导学制”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获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对“技术工作内涵在基础学科课程的体现”问题,我校采取了“项目教学”的方法来实践。

结语

针对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面临的“技术化的任务课程”和“任务化的技术课程”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笔者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研究。自2007年以来,参与实践的学生获得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12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获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一等奖1项,获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显著提高,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欢迎,2009年一次就业率超过97%;此教学模式及方法,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2]程宜康.高校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4

一、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DACUM,即Developing A Curriculum(教学计划开发),它的本质是一种分析和确定某种职业所需能力的方法,是北美CBE(能力本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DACUM职业分析法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制订、课程体系开发的新模式,通过与企业界紧密结合,强调以职业技术能力作为教学基础,科学、准确、系统地分析确定课程体系;相对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因而也更适用于中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因此,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课程体系是培养符合企业需要人才的正确选择。

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进行DACUM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专业的典型岗位和工作任务;通过组建学习包开发小组,进行工作程序与技能组合分析,针对每项能力的教学,开发对应的学习包,同时确定学习进度,最终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DACUM职业分析法最大的特点是直接针对市场、面向就业进行职业分析,根据社会需要确定学生应培养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弥补当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二、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步骤

1.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企业人才需求,确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面向的电子商务岗位分为两大类:技术类岗位(网站美工、网页设计师、动画制作员、网站维护员等)、商务营销类岗位(营业员、网络信息专员、网络客服专员、网店经营管理人员、微小型门店店长、网络推广专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立足广西当地经济发展,编制人才需求调研方案,制作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调研问卷,开展对代表性企业及专业毕业生的调研,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主要是以培养中小企业一线需要的,既能进行传统商务又能进行网络商务的“1+1” 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强调以商务为主,电子为辅,以商务营销类岗位作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2.邀请企业一线优秀员工,进行DACUM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专业的典型岗位和工作任务

邀请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建立DACUM研讨员会,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组织DACUM研讨委员会绘制DACUM能力图表(草拟),同时,进行DACUM研讨、确定能力领域(某职业具体的工作项目)、确定职业能力(在工作项目提出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项工作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和每项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排序、总结并编制形成最终的DACUM能力图表。如我校邀请了包括广西糖网、广西时空网等企业的一线优秀员工,建立DACUM研讨员会,同时召开职业分析会,确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目前主要的就业岗位有:营业员、微小型门店店长、网络客服专员、网店经营管理人员、网络营销人员等;并针对这五大岗位(群),确定其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技能,通过验定,最终形成电子商务专业的DACUM能力图表。

3.组建学习包开发小组,进行工作程序与技能组合分析,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应用DACUM确定下来后,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本校教师一道组建学习包开发小组,对每个岗位的工作程序进行分析,对各项技能进行梳理、优化组合,开发形成对应的学习包,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习包之中。同时,根据电子商务职业能力的通用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和相应辅助拓展课程,使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优秀的职业能力,还具有合格的思想素质,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高度的责任感。然后,根据知识及技能的难易程度,适时进行学习进度安排;再次,根据某门课程包括的各项技能和知识,分别开发出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技能学习指导书、实习实验指导书、演示文稿、教材、视频图像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料等学习参考资料;最终构建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岗位导向,课程顺序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实际应用为主;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课程体系之中,因而适用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打造中职电子商务品牌专业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邓泽民.张扬群,现代四大职教模式(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8.

[2]丁一琳,基于DACUM职业分析法的课程体系改革――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为例[J],会计之友,2011.(17).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5

1.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提炼专业核心内容

社会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职校的培养目标,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是课程设置的依据。专业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内容,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能够提供形成岗位专业技能必须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二是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所需要的通用技术、核心技术知识和能力结构;三是能为学生创建就业行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就业与人格发展。培养学生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具备一定的主动应对能力以及责任感。

2.根据核心内容确定专项能力模块

核心内容提炼于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岗位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注重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做人,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例如,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工这一岗位能力的专业核心内容分析如下:

通过对核心内容、能力、知识、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数控机床操作岗位的专项能力划分为四大块:通用技术模块、机械加工模块、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数控机床操作模块(见下表)。

3.根据专项能力模块设置核心课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根据能力模块,按照教学规律,通过一定的优化组合和科学创新组建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主体是专业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集合,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顺序,体现教学策略,真正将能力培养放到了中心位置,实现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原则。

4.根据核心课程规划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核心课程的目标取向基本一致,即强调能力与知识的整合,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内容与方法的兼顾。核心课程的课程形态和目标取向确定之后,还要考虑通用能力类的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形成链的完整性等问题。严格依据核心课程这一条主线,设置好基础课程和相关课程,规划和完善整个专业教学计划。

二、构建就业导向性课程体系框架

1.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

职业基础课程: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通用能力;通用技术课程:职业关键能力、职业关键技术;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认证课程:职业技能资格和等级认证;校企合作课程:根据就业单位需要开设课程,包括技术课、技能课和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课。

2.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形成岗位的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个中心展开。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着铺垫好专业技能课程而展开,而职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围绕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既可单独开课,又强调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这三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依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求相互协调、互补组合,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引入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认证,将就业教育与职业资格高度融合,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接轨。学生毕业前考取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从资质上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得到企业认可。

(3)校企合作办学是就业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把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和要素充分结合起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在真实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培养。校企合作办学的开展,不仅能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理想与文化,提高职业素养与能力,而且帮助学生快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过渡平台。

(4)基于岗位能力本位的理念建立的课程体系,便于掌握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和发展,调整更新课程内容,调整教学计划,紧跟市场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网上资料“职业教育理论系列论述”.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6

关键词: 光学薄膜技术;教学体系;主动式教学;教学方法

Key words: the optical thin film technology; teaching system; active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

0 引言

《光学薄膜技术》这门课程是我院光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但现有的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并且这方面发表的论文也很少。本文对本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和传授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1-2],以加强知识内容组织的严密性和课堂教学讲授的生动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其目的就是要用合理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以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重视课堂上实际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1 课程体系的构建

《光学薄膜技术》课程综合了物理光学、大学物理以及材料科学基础等诸多课程[3]。各部分内容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但是学生在上课时一些相关基础课大多数同学都未曾学过,这样许多重要的概念大家都不能很好地理解,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严重影响了授课进度。比如,在讲授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时,涉及到辉光放电,但是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关于等离子体物理方面内容等等。

因此在教学内容编排上,从光学薄膜设计的基础出发,到真空科学与技术,然后讲述薄膜制备和工艺的基本方法,再介绍几类典型的薄膜材料,最后讲授薄膜的生长机制和表征手段[4]。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清晰,构建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构建就是要准确地归纳、提炼课程中包含的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正确的概念是科学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2 主动式教学法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对推理过程紧凑、公式化的表现形式都能敏感,都能接受,那么即使再严密的逻辑,再科学的表达,如果仅仅是枯燥呆板地平铺直叙,那么由于表现形式的面目可憎,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运用适当的技术去刺激鼓励指导学生的思考和自动学习,亦应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能力和教材的内容,甚至教学的环境等,决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也总结并提炼了一些认识,并在课堂上已经取得了一些颇有意义的效果简列如下:

2.1 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高深的理论之所以难懂,就是因为包含众多抽象晦涩的概念。人的思维往往对于一些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有着良好的亲和性,那么为什么不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呢?比如定位辉光等离子体[5],从霓虹灯说明辉光等离子体的具体应用,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接受抽象的概念。

2.2 采用多种语言丰富表达形式 思想内容的表达可以采纳多种表现形式,利用形体语言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例如形容磁控溅射靶表面电子的跑道式运动方向,可以形容成刘翔跨栏的动作,并用肢体语言表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3 适当吸纳前沿科研经验充实教学内容 多数情况下,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缺乏理解,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形成相关概念的正确认识。在每一讲中穿插一些研究实践的体会,学生在张弛有度地学到了学习内容。比如,在讲授类金刚石等先进薄膜材料时,学生对类金刚石材料这一范畴的属性概念非常模糊,对非晶金刚石的概念在行业中也没有统一的定义。那么就从这一研究领域中最权威最主流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专著, 充分考虑多数专家学者的建议,对非晶金刚石明确界定科学的定义。非晶金刚石是薄膜中四配位杂化含量超过50%的无氢类金刚石碳[6]。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sp2-sp3-H三元相图明确不同类金刚石范畴的划分。再比如,在讲授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时,学生对等离子辅助沉积能够降低界面反应温度的物理过程不能理解。上课的时候,从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着手,基于等离子的物理特性,解析反应气氛中的物理过程,通过演绎推理阐明等离子激发能够降低界面反应温度的本质[7]。

2.4 实践教学 实验室镀膜过程录像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薄膜镀制的过程。在薄膜设计中,增加薄膜设计软件的教学,使学生熟悉计算机完成膜系设计的过程。

2.5 课后练习 课后布置适当数量的作业,定期批改。最终使学生了解薄膜科学和技术科研具体过程,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2.6 课堂演讲 针对重点、难点内容组织课堂讨论,拟定若干薄膜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具体问题,由同学自主选择,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独立解决问题,课堂宣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结论

《光学薄膜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积极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探索了更适合独立学院光电类专业学生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晋发等.现代光学薄膜技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卢进军,刘卫国.光学薄膜技术[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洪冬梅等.中红外激光薄膜的研究与特性分析[J].光学仪器印刷世界,2008,30(5):80-82.

[4]Spfer G.Flexible Display[J],DisplaySearch, an NPD Group Company,2006,359.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7

一、广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进行全面分析之前,笔者先对广西民办高校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民办高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传统的普通高校形成互补,各占半壁江山,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格局。

广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在80年代初期才逐渐恢复过来,虽然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民办高校规模小;二是区域发展不够均衡;三是缺少民办品牌;四是思想教育不足。从上述存在不足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广西民办高校还处于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在政策上进行了倾斜与调整,大量的专业人才能够专心进行教学研究,使高校发展有了一定的底气。经过30年的发展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要想真正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提高到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上去落实,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形成特色和体系。

二、广西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西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模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很多固有问题仍然存在。

1.就理论讲理论,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广西部分民办高校当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过于关注学习基础理论和根本技能,对于《基础》只是一般性的重视,作为辅助课或者选修课进行教学,课程的地位不高,导致学校不重视、投入不到位、教师不研究;有的部分院校虽然能够将其列为必修课,但由于教学主导意识没有形成,教学水平迟迟提高不上来。比如存在就理论讲理论的问题,教师照本宣科,上下一般粗,一般性地落实大纲要求,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与丰富,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2.结合实际不紧,理论与应用分家

综合性民办院校一直是主流的发展趋势,但从发展现状来看,仍然是以专业性较高的院校为多,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等教育水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对于普遍的民办学校而言,自己的专业课往往有针对性地安排作业实习、现场观摩和分析讨论等内容,但是对于《基础》的教学,由于理论与专业的差距较大,且不容易看到教育的效果,往往在实践的环节中是比较弱势的,更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氛围凝固,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民办学校在开设《基础》课程时,没有针对教学目的、意义、方法进行动员,学生对于科目设置的原因不明,无法从内心深处去学习和体会课程的重要性。另外,从授课本身而言,和谐、灵活、开放的授课环境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有利支撑,但是在整个内容的教学中,由于理论性强、内容空泛、死气沉沉,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基础》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三、构建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对策

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保证《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1)明确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民办高校在教学理念上比较注重实践教学,重技能轻理论,重实践轻基础,强调最多的是动手操作能力、思维灵活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化课程与理论学习与普通院校相比有差距。虽然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主体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是作为教育机构,必须考虑现代的教育环境、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在当前的教育环境影响下,要求民办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文化并重、专业与德行并行,除了要求对学生的技能进行专业化教育,还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进行专业化的引导。

(2)提升理论学习的基础地位。民办高校必须将《基础》课程作为重要的工具来应用,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其统一到素质教学当中;将《基础》作为必修课程来实施,进行必要的政策倾斜,提升其主体地位,提高师资力量,增加授课时间等,以政策性措施推动地位的转变。另外,在整体考试当中,必须明确《基础》课程的学分比例,这样才能够真正在措施上引起学生的重视,否则就会造成“两层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要避免把考试弄成专门修学分,要真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真正能够在未来指导自身的实践与发展,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和学习。

(3)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民办高校从生源与教学模式上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创新意识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学习中高度重视自己的形象和理解,通过旁征博引和小中见大等手段简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另外,在教育当中,教师“为人师表”,既要在学识上为人师,更要在德行上做表率,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使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坚实的专业基础、高尚的人格修养和高深的学术造诣。因此,教师的行为能力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2.脚踏实地,转变模式,创造《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环境氛围

(1)紧盯新课改,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硬性强调考试,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有较好的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教学效果。所以,针对当前教育的大环境,必须紧盯新课改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关要求,在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和确保实现教育目标上下真功夫。具体而言,就是落实“以人为本”,让教育主体真正参与到教育中来,教育内容围绕学生需要研究,教育效果要针对实际效果检验,教育方式要结合学生兴趣使用,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

(2)创造新方法,进行换位思考。要想真正转变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决定着学生的发展高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逆化,采取多种思维方式加以贯彻落实。有的先将结果提出,进行反向分析,得出对与错;有的先将疑问提出,而后通过讨论,得出具体结果;有的只提出案例,通过反向推理、现场辩论等方式,使学生明辨是非。总而言之,无论是“反问”、“设问”还是“提问”,其最终目的和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抓住《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其学习效果如何是教学的直接反映,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必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积极设计和应用多元化、民主化、个性化和开放化的教学模式,在相互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学生的思想,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要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来关心和爱护,在教学设计中,以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础,根据思想实际,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2)关注全面特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开展《基础》课程教学,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不以分数论英雄”。所以,在教学成果的考核与评价上,不能光看分数,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素质、态度和课上课下的课程参与情况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要适度地改变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考核内容,用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纠正错误行为。在进行《基础》教学时,还必须对大学生所关注的“成才、成长、爱情、人生和就业”等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分析其心理特征与感情变化,积极做好心理疏导,使他们少走弯路。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8

引言

“构成”是将繁杂的造型关系分解还原成形态要素 ( 点、线、面、色彩、肌理、材质等 ),并在形式美法则和秩序下重组,综合构建成全新形态的过程。形态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是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和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研究对象是造型的构成要素,形式美的法则及其设计原理,构成设计的思维培养等。传统的形态构成主要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训练步骤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通过抽象形态要素培养对学生美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教学的问题

目前建筑教育中的形态构成课程脱胎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构成教学,其课程体系源自于工艺美术训练,并非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自身演变发展的结果。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以视觉艺术基础训练为主,多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学专业的特殊需要。

1.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强调抽象的造型训练,单纯从形式角度探讨形态要素及其组织规律,如平面构成着眼于抽象的点、线、面的构成组合训练及形式美原则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则旨在训练三维实体的造型能力以及材质和肌理的表达;色彩构成则多从抽象的角度,在心理学的层面探求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这种基于工艺美术类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普适性的,缺乏针对性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纯粹的点、线、面学习抽象,与建筑语言的形式逻辑缺乏联系。因此带来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手法脱离建筑形态设计,色彩构成与建筑空间形体的创作过程缺乏对应练习等种种问题。

2.课程衔接缺乏连贯性

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具体性、功能性,而传统的形态构成训练往往不涉及设计目的、内容、条件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分解性、形式性的特征。如果缺乏与建筑设计课程衔接,极易造成对学生建筑本源的忽视。学生在完成设计基础课程之后的建筑设计专题训练中,将面对多种环境因素和更多的设计矛盾,必然需要对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此时很难将之前学习的构成手法熟练运用于具体的设计。不仅如此,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中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独立内容教学,缺少相互之间的连贯训练,对建筑学学生而言,就无法体会在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二维平面、立面与三维立体造型之间严密的逻辑性。

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下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

通过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在形态构成的训练过程中了解其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因此,使课程更好地体现建筑学的专业特点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相结合,是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探索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我校建筑学院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逐步形成了“建筑化”形态构成的特色教学方法。

1.强化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训练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建筑学的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尽快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体会到形态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一定的与建筑相似的空间造型能力,从而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 “三大构成”,基于“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三大构成”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由于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因而对空间构成的训练将有助于加强建筑学专业对空间形体塑造。通过改革和调整形体构成系列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更加关注于空间形体(实体或虚空)由二维到三维的生成过程,以及三维形体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二维对应表达。以针对性的课程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建筑形体设计的同时认识和理解对设计内容的表达,从而直观地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关系。

此外,根据建筑教学目的对专题讲座、作业要求、教学参考书等的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促使学生在进行形体构成系列课程学习时,积极主动地收集和思考有关建筑实例,认识构成要素和构成手法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积累设计形态,提升设计修养。

2.整合构成系列,加强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的课程按照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的顺序,将三大构成课程紧密联系,逐层展开,组成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有机整体。

每个构成训练均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即“向大师致敬”和“对自我重构”。第一部分侧重大师作品解析:对课程提供的建筑作品平面、立面及其空间形态进行还原抽象,以原有平面、立面、及空间的解析为基础,进行新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训练。第二部分强调个人作品生成:平面构成将建筑平面的各空间组成,建筑立面的门窗、细部构件,及其使用的材质和色彩关系作为构成要素,进行一个建筑平面或一段建筑立面的构成训练;立体构成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平面或立面进行深化,生成新的建筑体量组合形式;空间构成是以立体构成为基础,依据人体尺度和建筑模数标准,对建筑空间内部及其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塑造的过程。

整个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都着力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后续训练中运用之前课程学到的知识。对构成作业的辅导及评价也不只是关注结果本身,更重视作品推敲生成的整个过程,并且强调构成作品的逻辑性与秩序性。通过“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是一个整体连续的、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并逐步做到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突破原形态构成训练仅对视觉感受的强调,注重构成系列课程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以建筑教育领域自身的力量不断修正与充实教学体系,是建筑学专业教育工作者探索课程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积极整合教学成果,出版一套依托传统构成课程知识体系,同时具备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形态构成系列教材,是建筑院系的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的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隋杰礼,王少伶,姜国栋.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7(3).

[2]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43-02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问题的实质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教学体系问题。这一问题至少涉及构建依据(即为什么在已经有教材体系的情况下还需要构建教学体系)和构建理路(即如何构建)两个方面。构建依据讲的是构建的必要性和条件性问题,构建理路讲的是构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依据

(一)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提出“重点加强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以及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加强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后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中又进一步提出“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当然,这里讲的教材、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应作狭义上的理解,教材是指教科书或称课本,教材体系是指教科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教学体系是指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普遍联系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只是因为科学发展的需要,人们才分门别类地去研究世界的某一方面;只是因为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和未来就业的需要,学校教育教学才分专业、分课程地进行。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看到专业与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以及课程内部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地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构建教学体系。

(三)系统论依据

系统论进一步告诉我们,事物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呈现出一定的等级和时序结构以及动态平衡特点,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事物以系统的方式存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其构成更大的系统。因此作为客观反映的理论也应该是系统的,而作为讲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是更高层次系统的,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应该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的。

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最基本的依据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理路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宏观教学体系构建

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有关学术文献,几乎都是关于高校的某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一章节或方面的教学体系构建,很少见到从宏观上贯通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成果。其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中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整个宇宙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宇宙的一个部分即)人类世界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关于(人类历史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特定国家(即中国)、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国近现代)实际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主要讲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道德(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和法律的基本思想(如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知识(如中国基本法律制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超越自己所讲授的课程视阈,构建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宏观教学体系”(如图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观教学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2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战争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数字化战场逐渐形成。我军新型单兵综合作战系统自2009年召开第一次系统工作会开始研制以来,按进度要求,目前已提前完成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单兵综合作战系统是以士兵为平台,以提高士兵的精确打击、战场感知、信息处理和野战生存等综合作战能力为目的,按照单兵装备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用高科技对士兵装备的武器、光电瞄具、通信器材、防护用具等传统装备进行整合的数字化轻武器装备,是士兵融入信息化战场的核心装备。保障对象的日益复杂,保障任务的日益繁重,保障模式的灵活多样,无疑对单兵系统维修保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兵系统维修保障士官必须经过专业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确保单兵系统维修保障相关专业人员通过培训达到第一任职岗位的要求,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必要基础,是当前单兵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训练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重点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索构建符合单兵系统专业培训要求的课程体系的途径,构建了新的培训课程体系。

一 基础与目标

1.基础

通过工作过程的专业分析、岗位信息调研和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需求。

2.目标

通过重构与解构知识、技能,构建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面向岗位需求、体现学员主体、体现“理实一体”、符合士官培训要求的课程体系。

二 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按照部队军械装备维修技术保障要求,遵循军械装备技术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两强三会”的高技能人才。

2.构建原则

坚持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岗位、贴近实战的学校办学思路,强调以形成单兵系统技术专业岗位能力为本位,以实用为原则,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岗位、知识、能力分析,确定专业课程体系;推进“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模块教学、项目法教学等为手段,利用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采用专业实训、专业实习、综合演练、专业组训等多种训练模式,达到学员零距离上岗的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 构建方法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强调任务牵引,但并非意味着所设置的课程与岗位任务一一对应,因为岗位任务的组织方式考虑的是岗位之间的分工,而课程任务的组织方式必须考虑预选士官的能力发展顺序和教学组织实施的方便。(2)在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环节,尽可能剔除那些几乎不需要专业知识和特别训练的项目。(3)在进行课程编排时,应将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的始终,使其与理论基础课并行开设。(4)理论基础课必须与专业课紧密结合,预选士官在此类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必须为本专业能力或本专业主干课程所需的知识,即以“必需、够用”为度。(5)专业拓展课必须考虑预选士官的工作特点,不可求大求全。

在前期岗位信息调研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图,如构建流程图所示,进行以下工作:

1.确立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和情感态度

主要方法是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讨论、多方咨询等多种方式,将完成岗位任务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工作经历需求和情感与态度需求”转化为教学中相应的“知识点、能力点、工作经历点和情感态度点”。

2.设计学习情境

即根据工作过程导向将知识点、能力点、经历点和情感与态度点整合为一个个便于教学组织实施的“学习情境”的过程。目的是为结合课程框架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后续课程开发中的学习情境设置做好准备。主要方法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岗位任务、工作内容,归纳本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境”。

3.课程设计

此步骤与学习情境设计同时进行,目的是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预设一个“筐子”,将学习情境按工作过程线索有的放矢地集合成课程。主要方法是根据岗位典型任务,设计便于教学实施的一门门具体课程,并构成课程框架。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强调任务牵引,但并非意味着所设置的课程与岗位任务一一对应,因为岗位任务的组织方式考虑的是岗位之间的分工,而课程任务的组织方式必须考虑学员的能力发展和教学组织实施的方便。

4.体系构建

根据教学规律和便于教学组织实施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课程体系。确定主干项目课程,设置基础专业课和专业拓展课,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最后构建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士官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课程编排时,应将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的始终,使其与基础理论课并行开设。基础理论课必须与专业课紧密结合,学员在此类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必须为本专业能力或本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所需的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四 结束语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和基础,是决定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研究,与部队专家密切合作,与本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广大教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开发出科学、适用、特色鲜明的士官培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