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城市规划和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11-30 11:10:26

城市规划和建设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1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信息化水平的迅速提高, 国际竞争机制和规则的引入,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 冲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国际化大都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新的概念不断涌现, 沿海大都市带迅速发展, 城市间的协调竞争成为重要问题。市场化、法制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无疑使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 城市规划体系更为复杂, 更加强调城市生态环境, 注重城市形象; 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公众参与, 建立和谐社会; 更加强调城市遗产保护, 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为城市规划指明了方向, 又给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中国正在进入城市规划的大好时期, 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城市规划科学, 城市规划也从未具有像今天这样的重要性。

建筑是组成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 作为一名在设计院和房地产公司都工作过的建筑设计人员, 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它将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城市规划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作为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是否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国内对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作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纽带,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2.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城市规划具有龙头地位,但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设计内容日趋综合, 方法包容性更强, 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 交通流线, 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 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 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我国已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使城市规划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3.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承互为条件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发展出来的, 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 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 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从历史发展看, 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 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 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 安排城市各项用地, 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 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规划的平面布局图, 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 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 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 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 其交叉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 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 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 如果不进行改动, 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 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 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然而另一方面, 如果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 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反而不利于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 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 规划和设计相结合, 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 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 若人为地将其分开, 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走一体化的道路, 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 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 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 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 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 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 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 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 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4.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2

中图分类号:TU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20(C)-0228-01

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含义

(一)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同时也是解决室内空间的实用、美观经济、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外部形体上,在一定时代风格特征前提下,要与周围的环境、城市历史以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所以,建筑设计时一种微观的空间地域规划,它不仅要注重自己的美观与协调,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建筑单体室内及室外或者是建筑群落的空间特性,看是否与之想对应、相协调。(二)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的布局、土地的利用以及随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规划,是对整座城市的分析与设计。也就是对人们活动的区域加以规划,使之与区域里的各种关系相协调的手段。它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动态的协调并解决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筑群落的整体形象,以当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延续着城市历史,并展望城市的前景和未来,是一种宏观的空间地域规划,为人类各种生存活动和生存方式提供空间结构。

二、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正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整座城市的发展规划、建设设计与景观设计相关联的使用性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有相对独立的基本的原理和基本的方法,它可以用来解决城市里的面和线的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根据城市规划的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的设想,并根据它的功能来具体确定建筑物空间组合的形式以及具体的尺寸,还有建筑构造以及材料的做法,它同样有相对杜莉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城市里的点和面的问题。与此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还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才得以实现的。

三、城市规划在城市整体建设中作用

(一)计划作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根据城市整体的建设工作情况的总体设想及宏伟蓝图,并有效结合城市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民族风情等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和执行。在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工作中,提出城市整体建设的具体施行计划,以及分期施行计划,把城市的整体建设进行合理科学的编排,确保项目的各项建设都在计划中。(二)调控作用。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设计的调控作用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都有的,最为突出的是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控和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整合的调控这两方面。(三)促进城市的整体建设工作有序、稳定的进行。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人文、民族风情、治安等都是城市整体建设的工作内容,执行具体的工作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将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各项工作具体化,将建设职责具体落实到某一个单位或某一部门,使得建设项目“名花有主”,以确保城市整体建设工作都在计划当中,确保城市整体建设工作有序、稳定的进行。

四、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一)正确、科学的对待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是设计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一种社会实践,所以城市规划设计应该把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全部包括,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类型存在:根据建筑大师阿普尔压德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正在日趋综合及复杂,从单纯的注重形态设计想综合性设计蔓延和发展,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设计者不仅只是注重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同时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物重、比例、色彩、尺度、造型、空间、材料等一些列问题。所以城市规划设计就是要强调把不同的建筑物及其他物体进行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这也是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二)建筑设计服从规划设计。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所以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建筑的大环境问题。跟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和环境的关注都显然不够,一味的去追求“新、奇、特”而忽略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就像北京的长安街,纵然它的每栋建筑物都采用我国最好的设计院、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在建筑造假上也相当奢侈,但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所批判的焦点。在造成这样的原因并不是在于建筑物本身的造型,而是在于建筑物和外界环境的不相匹配,忽视了外界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它那强烈的个体造成了整体的极为不和谐。再者说,希腊爱琴海上的伊特拉小岛,被称为“艺术家之岛”。而整座岛上并没有什么太过奢华或独特的建筑物,只是一些简单的希腊式居民、连警察局、饭店、医院都“化整为零”,成为居民式建筑物。

结束语:一个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优良,城市规划设计的优良又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发挥,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依据,是整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老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3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a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and highly professional work, involved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and other aspects,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Urban planning is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guidance control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means, in our country is relationship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of global important 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ity planning, urba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city planning guidance, subject to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principl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reatio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建筑设计是微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研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作为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是否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国内对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作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纽带,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具有龙头地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划的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我国已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城市规划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2.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因而城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城市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地域系统。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我们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及设计,使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的关系协调,就是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作为城市构成的基础要素之一又必须服从于城市内容,他们之间在空间上是点与面的关系,好的建筑如同凝固的音乐,是城市的灵魂,但建筑也不能脱离城市环境,必须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因此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同等重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三、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

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设计, 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 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如果没有条例的约束,其间各种作用力必然会发生偏移甚至抵消,但是这种约束又不是对具体建筑物的描述, 城市设计的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3建议与对策

设计人员在做设计时经常从主观感觉出发,通过形体、体量的造型来首先达到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而且设计的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这方面,对于细部则由于时间的限制而来不及仔细推敲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结合环境总体考虑。

3.1深入结合环境

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

3.2重塑造型

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我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佻。

3.3发挥理性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4

目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和谐问题也逐渐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了是城市规划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在要采用的相关的方法,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有效的保障了城市规划建设的质量,还使得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下面我国就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概述

1、城市规划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我国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实施的,这就使得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可以协调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城市规划的质量。目前,人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将城市建设的管理和控制的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得城市规划的实际效果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相符,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严格的要求,以避免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其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导致城市发展受阻。

2、建筑设计

目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这就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逐渐向着高层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对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总结,从而在其中发现存在的难点,并且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可以顺利的完成。不过,就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人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追求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得开发商在建筑工程吸纳国民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解决利润,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进行考虑,并且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规范要求,来保证工程施工的治理和效益。其次在对建筑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充分的体现出当代建筑的个性化特点。

二、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其中,这就使得现代化城市规划和科学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得城市规划设计在具有我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当代社会的综合性特点。但是,由于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要就对建筑设计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出当前社会的时代特征。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和管理城市化建设要求,使得城市化建设能够满足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能够将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节地、节水要求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将其合理的置放在各个管理环节当中,进而做到落实土地管理制度的模式。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中,设计特点主要在于综合性要求。可以说城市建设与科学的规划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将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艺术等多个要素综合起来,融合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城市规划要求。只有我们在工作中将各个因素做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才能够保证在工程建设中形成全面的控制要求。

三、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关系

1、规划与设计相互制约

1.1多选择性的强制性指标组合

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多数发达地区都已经取得了较为辉煌的设计经验。一般来说,在这些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已经形成了一套或者几套不同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组合,使得工程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种可以制定和预防的建设用地,这种用地的规划与统计对于建筑事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2可行性建筑方案论证规划指标

同时,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各种可行性建筑方案的研究来改进方案论证工作中存在的合理性要求,这对于促进工作施工设计十分有效。不过在目前的工作中,该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对于相关计划和规划的完善十分有效。且在应用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引申,编制出科学、全面的施工重点和设计要点,这种设计要点的采取对于可行性建筑方案的研究十分有效。

1.3加强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

就那目前我们在工作中常见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而言,每个城市在设计中都存在着自己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将其深化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各个角落,使得各方面的工作力度和要求都能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工作要求。城市设计运用综合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可更为具体,形象地处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关系,使城市各组成要素,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宅间关系更加完善,使得抽象的城市规划指标变具体,并具有操作性。借助城市设计这一“桥梁”,城市中的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更好地反应城市规划意图。

2、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制度,即组织一些专家对重要的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对建筑设计方案奉身进行评审;二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的要求,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体现了城市的意识。从专业的角度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和谐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要采用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来对城市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给人们带来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5

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核心,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大小、形状、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采集、测定、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测绘工作对城市规划的基础,也是城市各项建设的先行,城市规划离不开测绘工作,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测绘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

测绘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了城市规划建设,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城市规划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三个阶段的顺利实现。城市规划管理是组织编制和审批城市规划,并依法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然而测绘工程为规划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信息服务和科学依据,其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实现,是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中重要的工作。

1、城市的总体规划离不开测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飞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总体规划也越来越重要。城市总体规划是指依据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现状特征对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部署,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合理利用城市占地面积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一系列的城市的具体状况进行具体安排的一种行为。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规划的第一个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都需要测绘工作成果作为参考。离开了测绘成果,城市的总体规划就少了设计的依据,严重制约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

2、城市具体规划离不开测绘

城市的具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体现和深化过程,分为城市的控制性具体规划或修建性具体规划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具体规划主要有以下最终成果:规划地段现状图、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各项工程设施的综合图等。这些成果要求在其中绘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管线工程等,有些还要求在其中标明路界线、断面,宽度、坡度、曲线半径、交叉点、转折点的坐标和标高、地形的竖向设计处理以及各项工程的坐标、标高、坡度、管径或截面大小等。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成果的出炉离不开测绘工作,而且它们是城市基础测绘成果最主要的基础资料。

3、城市规划的落实与管理离不开测绘

城市的规划设计好以后,要真正落实需要测绘工作作为保障。城市规划设计的成果只是画在图纸上的成果,要想真落实到真正的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测绘工作作为实施的重要手段确保其准确完成。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测绘工作关系到规划成果的精确性,城市建设的所界定的实际位置是靠测绘工作中的防线测量来确定的。放线测量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和建设,关系到土地使用权限、撤迁工作的安排等与城市规划信誉和居民及开发商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它是城市规划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城市规划落实阶段以外,城市规划管理阶段也需要测绘,工程竣工后需要测绘来了解城市的各项建筑工程的完成情况、建筑工程的面积或某些规格有没有符合规定等。

二、如何发挥测绘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测绘机构建筑

国家很早就已经认识到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于1989年相继发出了《关于加强城市勘测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城市勘察测绘工作的通知》。这些文件的制定和颁布,旨在促进城市测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推动了城市勘测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具备勘察、测量及其必要的基础资料。城市勘测成果缺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影响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为此,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要抓好城市工作,还要抓好城市的勘测工作。最主要的是,主管部门应该严格依据《城市规划法》、《测绘法》等相关测绘的法规建立健全城市的测绘管理机构,开展切实有效的城市测绘管理工作,并加强测绘市场的保护和管理,维护国家和用户的合法利益。

2、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测绘市场管理

当今社会的城市测绘工作社会地位不是很高,而且很多人对城市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此专业可有可无。为了提高测绘工作的社会地位,发挥好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城市规划法》、《测绘法》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测绘管理机制。

目前,由于测绘管理工作与城市建设需要的不协调性,测绘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某些非法测绘单位或个人从事测绘工作,有些地形图利用假坐标或高程等导致了测绘市场一片混乱。由于有些地形图中的比例尺、坐标、高程系统不统一,无证测绘等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测绘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影响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严格控制无证施测,加强城市测绘市场管理,对于从事城市测绘的人员都应该具备测绘资格和遵守城市测量规范,严禁任何无证单位及个人在城市从事测绘工作,严格经过注册登记严格审查等环节发放城市测绘资格证书,做到统一坐标系统、统一高程系统、统一图幅分幅编号、统一技术要求、统一资料管理。

3、加强成果监督,加强质量管理

测绘成果和质量是保障实施城市规划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发挥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勘测主管部门要加强成果和质量的全面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既加强了城市测绘工作的领导,又积极整顿了测绘市场。城市勘测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达标检查验收,使得城市勘测单位以质量求生存和发展,推动了勘测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城市测绘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行,是城市规划各项工作的保障,其质量的好坏直观关系到城市规划的各项工程和项目和进程和成效。因此,这就要求测绘工作人员应该对测绘成果负责,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坚持高质量的作风。城市勘测单位在进行城市工程测量时,应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认真进行实地放线,决不能有半点差错,保证城市规划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当然,测绘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城市规划能否正确实施,需要靠勘测单位的严格把关,也需要城市测绘主管部门的严格成果审验。

4、重视工程竣工测量,保障城市建设质量

由于某些原因,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测绘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保障质量,因此影响了有效的城市管理的效果。为此,我们要重视工程竣工测量,保障城市建设的最终质量。尽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采用新的测量手段,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施工各项技术要求实地放线,但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问题或是仪器设备的问题等在施工中很难保证其质量过关,这时的工程竣工测量尤为重要。此外,进行工程竣工测量,将实际测量的成果反映给城市管理部门,成为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必要依据,因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结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测绘工作与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密不可分。只有充分发挥好测绘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切实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等问题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不断发展的测绘技术,提高测绘成果质量,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陈学业, 彭子凤. 对数字城市测绘模式的几点思考[J]. 测绘通报, 2011,(03)

[2] 李国柱. 数字城市背景下城市测绘发展研究[J]. 科技资讯, 2008,(35)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6

引言

当前规划主要通过对规定性指标的确定来保证城市建设质量和社会公共利益。这样的控制方式由于指标控制过于概括,抽象,且控制指标并不能与城市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对应关系,从实施的结果来看对城市建设质量的控制效果较差。而直接与城市建设质量相关的,体现城市设计内容的引导性控规指标,由于多为描述性文字内容,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对管理者个人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且缺乏统一明确的评判标准,所以难以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缺乏实际操作性。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结合来促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和谐。

1、规划与设计相互制约

1 .1 多选择性的强制性指标组合

我国在上海,温州,广州,成都等城市已有成功经验,规划一般规定几套不同的控制指标组合(用地界线、建筑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出入口等)来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让具体的建筑设计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又能符合规划要求。

1 .2 可行性建筑方案论证规划指标

通过做可行性建筑方案来论证规划指标的合理性,也是目前常用的互动方式之一。不过目前该种手段多用于规划的调整阶段,可进一步引申发展,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的重点地段,重要节点,采取做可行性建筑方案的方式科学地确定控制指标。

1 .3 加强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

城市设计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可以起到深化城市规划和指导其具体实施的作用。城市设计运用综合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可更为具体,形象地处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关系,使城市各组成要素,各地区之间的相互空间关系更加完善,使得抽象的城市规划指标变具体,并具有操作性。借助城市设计这一“桥梁”,城市中的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更好地反应城市规划意图。

2 、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制度,即组织一些专家对重要的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二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的要求,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体现了城市的意识。从专业的角度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然而,目前的建筑评审的效果并不佳。一方面,评审组中有一半或更多的成员是本地官员,专家的意见只起参考作用,决策权仍把持在地方官员和业主手中,而关系利益纽带的形成,使得审查控制不严,建筑评审制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行政机关配备的专业人员权力不足,专业人员无瑕应付严格审查缜密研究的工作,也无权否定相关方案,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立场与角度会逐渐趋同,长期工作也易形成审查方案模式化,使得建筑评审程式化,没有针对性意见。

因此有必要特别成立一个建筑评审委员会来对行政机关有关建筑方面工作的监督,最主要是对建筑的外观设计,地域的空间布局,与环境及周围建筑的协调,进行审查,提出建议。其人员组成主要是建筑设计方面学者与专家,人文科学方面的专家与学者,一部分来自行业的相关人员与市民代表,建立一个数据库,随机抽取.制度的设计上采用分级处理,对于一般建筑可设定三分之二反对则有效。有关方案不能通过,过半数有异议,只有建议权,避免越权及过多的干预市场行为.但对于重大市政与公共建筑则二分之一反对即有效,避免长官意志。

3、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和制度

城市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但没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成本将会十分高昂,亦将事倍功半。倘若矛盾严重,可能导致城市的管理者变成城市居民的敌对者。而将公共参与机制引入到城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同样十分必要。城市建筑不是规划部门“闭门造车”的产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用民主方法,民主作风贯穿城市规划编制,修订,立法的全过程。让广大“城中人”通过一定的机制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并将它制度化,构筑和谐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从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的经验来看,不难发现公众参与过程中规划师和建筑师职能的转变。传统的设计师依据开发商和政府的意愿进行方案的编制,整个行为是封闭式过程.某种程度上讲,设计师是开发商和政府官员的“代言人”。引入了公众参与,设计师是公众,开发商和政府三方的“代言人”,更大程度上代表了绝大多数市民的利益。

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召开公开会议、这是宏观解决办法。这种形式是我国常用的传统手法,然而大多流于形式。二是召开专业代表会,讨论技术问题。三是民众参与的微观解决办法。这种形式参与程度较高,效果较明显,但需要市民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

与西方国家较为的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相比,我国的公众参与发展尚在起步,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公众参与。参照外国经验结合国内现状,建议如下:

(1)具有法律保障。法律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要有公众的参与,没有经过公众讨论,反馈的城市规划是不能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划如果被公众反对,就必须修改。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经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

(2)参与方式多样。公众参与的方式除观看设计图,模型及建筑周边区域城市景观效果图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印发各种手册,举办会议和展览会等,从而使公众全面,彻底地参与到规划当中。公众参与面广,程度深.公众参与不是表面形式上的几个代表或利益团体参与,而是市民的普遍参与。公众参与不仅体现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还表现在规划的审批和执行阶段。尤其是在其执行阶段,公众可以对不合规划要求的行为向法院或仲裁监督机构进行申诉。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500 .

[2](美)埃德蒙.培根.城市设计.黄富厢,朱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00 .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7

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快速的增长,建设用地也随之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城市景观和建筑特色、风貌得以提高和改变,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现在的城市已基本改变了过去的旧面貌,更加现代、更加美丽的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辉煌壮丽。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忘乎所以,更应冷静思考,因为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尚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学习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向着更高目标和更高要求不断地向前发展,使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以下就当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城市规划的编制

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现在已基本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城乡规划法》已实施多年,城市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到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都有法定的组织、编制单位的确定以及规划的审核审批程序,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轻易改动,若有修改变动必须经法定程序报审报批。但在现实工作中,规划的变化和修改过于频繁,有些程序上也不够严格,这使得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律效力得不到保证。比如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是远期二十年,近期五年,但在实际工作中,城市总体规划不到五年就需修编一次,近期建设规划更得不到保证,变化频繁。在实际工作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变化更多,有时变化过多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行和开展,有些造成无味的浪费,有些工程刚建好,过不了几年就变成了拆迁对象,耗费了无数的资金、人力和资源。在现代城市的辉煌壮丽的背后,留下了些许遗憾和痛惜。有些变化或变更可能是为了满足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为了满足更加现代、亮丽的辉煌,但却造成了多少负面影响,损失了资源和人心。如果城市规划的编制更具前瞻性、更具说服力、更加科学合理,则就少了多少次的修编、修改和变更,也就避免了更多的拆了建,建了拆的现象,为我们的后续发展节约出更多资源和资金,也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不可抹灭的贡献。

二、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仿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多种渠道被“国产化”,随着出国考察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国外或外省市看到的一些景观、建筑、设计手法,被搬到各个城市,模仿成了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建有高塔,我们的大城市也都建标志性建筑高塔;国外的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壮观,我们的城市也蜂拥而上;上海南京路建了步行街,外滩建了游园,一些中小城市也效仿建设步行街,开避滨水游园。好像国外有的、大城市有的,不结合所在城市的实际,不结合本市的特色和特点,一味仿效,也要照样建设,使我们具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自然资源、不同特色的城市同样化,没有各自的特色风貌,有的甚至和本地风貌格格不入。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决不能看到大城市或国外大都市的“好东西”,千遍一律地搬到自己的城市,一定要结合各自的优点、特点加以引进,一定要保持地方特色和风貌,规划建设好我们的城市。平遥、丽江、西递、宏村正是完整保存了历史风貌和建筑,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村。我们的城市不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但也决不能没有特色,杂乱无章。今天效仿这个城市,明天效仿那个城市,把我们的城市建乱了。用我们有限的资金和力量打造自己的城市,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三、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自然条件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有许多因素和制约条件的。城市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我国的六百多座城市都有各自的类型,有滨江城市、、工矿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等等,不管哪种类型的城市都必须由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其中主要是自然条件,它包括气象、水文、矿藏等,一个没有水供给或供给量不够的城市是难以形成和发展得。比如北京现在就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虽然经过引滦入京工程,但收效甚微,甚至是无功浪费。正在实施南水北调,但工程浩大,尚未取得明显功效。长三角地区拥有长江、钱塘江、黄浦江等水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流,但随着水体污染的加剧,用水问题日显突出,尤其是饮用水水源问题一直困扰着长三角的工业、经济和生活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增多,水体污染已使该地区城市成为水质缺水型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越来越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曾使上海地面下沉,给城市建筑和设施带来威胁,现限制开采地下水。地表水污染严重,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得不到保证,使该地区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变成水质缺水型城市。为了给城市提供合格的、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在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上花费巨大代价,改善取水资源,增加处理工艺,确保城市供水。可想而知,那些水量缺水型城市会遇到多大困难。因此,水是一个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没有水资源可靠保证的城市是无法繁荣发展的。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保证。同样,气候恶劣地区也会给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带来莫大的困难,甚至形成无人区。在有丰富矿藏和开采条件的地区才能形成工矿城市,在有旅游资源的地区才会形成旅游型城市,并得以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一定要着重考虑所在城市的自然和发展条件,区域、流域和城镇体系规划尤应注重自然和发展条件,以便在性质、规模、功能、作用、空间位置上加以规定指导下一阶段的城市规划。

四、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紧凑性

随着我国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发展迅猛,使城市的性质和城市的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城市的框架越拉越大,建成区面积成倍增加,土地占有严重。相反,原有城区的建设相应减弱,使得原有城区的建设紧凑度严重不足,甚至在中心城区也暴露出这一问题。我们的城市建设出了成品,但缺乏精品,无论是城市景观、建筑风貌,还是基础设施,都不尽如人意,甚至破烂不堪,无论进行多少次的整治,市容市貌都无法改变,城市形象无法提升。特别是一些旅游城市,风景区自然景观很美,都是四A或五A级景区,但城市面貌跟不上,使人感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的紧凑度严重不足。但,香港的城市建设用地非常少,寸土寸金,而且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非常大,城市和生活井然有序,从城市的风貌上可看出它的历史岁月,但却看不到它的杂乱无章,城市建设的紧凑度非常高,甚至超出上海,它的精细、文明、有序让人惊叹。而我们内地城市的建设用地和标准远远高于香港,但城市面貌、环境、景观差得甚远。当然香港有它的特殊性,有它的自然条件和特色,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有区别,但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上我们的力气花的不够,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这篇文章没做好,我们的城市不是要做大,而是要做精。

五、结束语

当然,以上只是作者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意在抛砖引玉,和同仁们做些探讨,当然还有更多想法和思考限于本人的水平,不再予以表述,有不对之处望批评指正。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8

Abstract: No matter in the big city or small town and rur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actice has been booming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city has become a new fashion by using ecological principle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cological cit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Keywords: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city; ecology;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生态城市的理念

1.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 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 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 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

1.2生态城市的探索与发展

生态城市尽管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 但其理念渊源却很长。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人居环境, 还是古代欧洲城市和美国西部印第安人的村庄, 都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雏形。近年来, 随着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的兴起, 人类社会也将进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的新时期。与此同时, 人

们又在不断地探索新的人类住区发展模式, 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构想。

2、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学

从科学的角度看, 城市生态系统既包括了自然生态系统, 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并且, 自然生态系统是正生态金字塔型分布, 人类生态系统是负生态金字塔型分布(图1)。

(图一)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特点:

(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是复杂开放的巨生态系统;

(4)城市生态系统是自适应的具有反馈特征的生态系统。城市人类生态系统的地位如下表所示: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其组成要素主要有人与其生存环境两个方面, 人与生存环境的失调, 将导致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事实上, 目前生态城市的关注重点由于环境问题主要关注自然生态系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忽略了人类生态系统的自身研究。

我们知道, 城市由社区、邻里、家庭和个人四个层次的社会体组成。城市社会群体成为城市组成的基本社会单元, 相互之间存在关连、交流和竞争。研究城市社会群体的科学是城市社会学,研究城市社会系统组成的科学是城市生态学。在传统人类生态学思想影响下,城市生态学启蒙阶段出现过从理想国 - 乌托邦 - 田园城市的逻辑路径;进入城市生态学发展阶段,诞生了芝加哥学派、新正统学派、社会文化生态学派/社会人文结合学派和多学科系统学派。

目前,新型城市人类生态学理论进入酝酿阶段,城市流态分析、城市社会生态学研究,成为城市人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

3、生态城市规划

3.1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概念,旨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在该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总体原则: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与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

3.2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区别

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具有根本的区别, 实际上, 生态城市规划可以看作是复合生态系统观念在各层次的城市规划中的体现,而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生态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3.3生态城市的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的区别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价值取向,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信息, 去模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从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的是引导城市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3.4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谢十,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媒体向社会公示。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3.5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们的祖先将城市建在有水的地方,大江大河的沿岸都是城市的聚集地。所以,我们的城市都要很好的生态基础。对于这样的状况,对我们建立生态型城市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任何人工建造的都不可能比它更好,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还有在保护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有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只有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的发展。

4、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和展望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的内容比现行常规城市规划编制与建设的内容更为复杂、宽广,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思想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还涉及城市本身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形态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规划与乡村的建设。因此,仅依靠现行的规划设计编制办法和管理制度已显得很不适应,需要采取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群众的参与,不断创新,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并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9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city, but als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of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m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building, ecological city can meet the people rising housing demand. Ecology city? Ecological city is the real intention? How to build ecological city? And so on all sorts of understanding. But it is because know the blind spots and error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such and such mistakes on the job.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standard, put forward to build zoology city specific pathways.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ci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way

引言

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随着人们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当前城市发展中已经开始出现生态化和人文化的特征,伴随着城市发展思想的转变“生态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生态城市“不仅已经成为不少城市追求的目标,而且已经成为公认的城市发展方向。我国已有很大一部分城市已经把建设生态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但什么是生态城市,其真正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在很多地区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难免会出现偏差。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社会兴旺、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要保证城市发展的质量;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更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应做到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城市生态化发展。

2.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2.1利用新能源,节约有限资源

生态型城市的规划标准首先即是新能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有限资源的消耗。城市的交通和建设过程中应体现节约消耗的基本原则,不仅在规划中体现节约能源的观念,更要在建设中体现出来。并且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并不需要以消耗更多的经济资源为代价,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利用。以经济和资源的大量消耗换取的环境效益并不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真正目的。

2.2绿色建筑,绿色城市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新能源的利用,同样也离不开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应在确保工作生活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实现从城市建筑和住宅建设的科学、生态、环保,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全面贯彻和谐自然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循环发展的经济。绿色城市设计和规划不仅仅是对城市的绿化,而应形成从建筑的设计和思考、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经济的发展方式等各方面充分体现。

2.3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自净能力

传统城市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废弃资源的处理,那么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应具有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型城市应建立垃圾和污水的循环利用程序和方式,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增强城市的自净能力。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应在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上投入充足的资金,其投入和设施的建设也应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原则。

2.4注重生态城市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生态城市应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过程,由于生态型城市建设涉及社会领域的各方面,而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应注重整个城市的环境效益,在发挥城市的各项经济发展、居住生活的一般功能方面还应注意生态城市的系统,使生态城市的建设成为具有整体的系统。在对城市的整体性规划的同时也应注重生态型城市的实用性。无论生态城市的建设有怎样的理论标准必须可实行程度,使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成为实际。

3.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选择合适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只有在保证目标和途径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要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并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全新的发展规划,也并不是抛弃原有的城市在新位置从头开始一个新城市设计,而是在城市原来发展规划、水平、特色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对城市功能方面的内容进行建设、改造和完善。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原有风貌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一体化运作。

3.2以生态学和景观学为基础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建设中应该以生态学和景观美学作为指导,进行城市生态绿化的全面规划和实施。这就需要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人员根据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色统筹城市的各类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的路网化、林网化和水网化。而景观美学是以生物的多样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景观建设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景观美学的指导下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根据植物特性和生态原理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从景观艺术的角度使植物景观与城市原有风貌在色彩、形态、姿态等方面协调一致。

3.3突出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森林在生态系统当中有独特的作用,森林被称为城市的天然氧吧,他能够吸收城市发展中的产生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城市二氧化碳的数量,调节城市气候状况。并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含蓄水源的作用,这对于解决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充分发挥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做到:大力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大力进行城市绿荫廊道建设。

3.4 城市交通规划的生态化

我国城市的普遍特点是:人口众多、道路网络稀疏,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低,小汽车等私人机动车发展迅速。私人机动车的增加,特别是小汽车拥有量的大幅上涨,使得私人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逐渐严重。公共交通优先正是实现城市交通规划生态化的措施,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公共交通优先的含义就是: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中,要树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意识,在法律和政策上扶持公共交通,在体制改革上率先引进竞争机制,做好规划和管理的研究,使得公共交通优越于其他交通方式,从而达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目的。在规划阶段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就是要优先考虑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优先落实公共交通发展用地,优先制定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在与其它规划的关系中明确其地位。

4.结语

生态城市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城市建设文化。其具体内涵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其各项内容的具体指标也是随着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而提高。总之,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应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和建设例10

一、城市建筑色彩的现状

1.缺乏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影响区域建筑协调

城市建筑常常因其功能或个体喜好等因素的不同而各自使用异样的色彩,为突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不少设计师过分关注单个建筑,往往将自己的作品打扮得五颜六色,却不考虑和周边景观色彩的协调性,很多城市逐渐被涂抹成了难看的“大花脸”,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建筑色彩的整体性,致使城市色彩杂乱破碎,缺乏统一的色彩韵律。

2.色彩语言运用雷同,千城一面缺乏文化底色

城市建筑色彩是以城市的文化为背景酝酿和发展的,色彩的运用应当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但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使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而现代传媒及便捷的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屏障,人们可以彼此仿学,甚至形成所谓建筑色彩的时髦趋势。有专家无奈地表示,近些年出差去很多地方,除了在宾馆休息外,都不太愿意到城里走动,“反正走到哪个城市都一样”。尤其是公共建筑的色彩设计中这种趋势尤为强烈,写字楼采用相似的玻璃幕墙结构,商业建筑色彩大同小异。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被抹去,留下的只是色彩越来越雷同的城市建筑。

3.传统建筑色彩迅速萎缩,新的城市建筑色彩体系没有形成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获得色彩自由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大量优秀的传统建筑被摧毁,取代的是体量巨大、色彩各异的现代主义建筑,城市传承的色调被破坏,新的建筑色彩没有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建筑色彩体系没有形成在一些具有相当历史的城市中,历史遗存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冲突性较为明显,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建筑色彩上,都没有解决好与历史文化的延承与衔接的和谐,甚至有因建设现代城市而毁灭性地破坏历史遗存的现象。

4.建筑色彩与建筑功能环境缺乏关联,“光污染”和色彩“实验场”倾向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城市、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改变自身形象、打造“标志性建筑”的愿望非常迫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缺乏先进理念,为了彰显“现代性”,盲目地贪大求洋或互相攀比,将一些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初期流行的元素照搬过来,比如过度使用玻璃幕墙等极易造成“光污染”的建筑材料。

二、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必要性和建议

1.必须建立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评价体系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评价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既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依据,也是对规划设计成果的检验。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评价的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视觉美学层面,另一个是文化层面。视觉美学层面的评价主要以色彩学理论为基础,对城市建筑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判。即从色彩的色相、明度和彩度的基本属性出发,根据色彩的调和、对比原则,对由城市各视觉元素所组成的色彩景观是否美观、和谐进行判断。文化层面的评价主要是从地方人文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是否具有特定的表达城市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地方色彩进行考察,对城市是否适合以恰当的方式突出和呼应这种表达文化性的地方色彩进行考察。

2.必须强化对城市建筑色彩的控制与管理

色彩是一个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和改善的经济、快速而有效地手段,但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个手段使之真正有利于城市建筑色彩科学的研究、规划和设计,只有尽快将建筑色彩控制指标体系纳入规划审批及批后管理中去,才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此进行有力的指导和管理。

在各类功能区中应该分层次、分系统细化色彩控制导则。根据各功能区内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空间要素,制定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力度突出色彩标志性、强化分区特色的同时,量体裁衣地进行城市色彩规划管理。住宅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其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部分之一,可作为城市背景色彩,且其操作性强、易于实现、能大幅度改善城市总体色彩,因此应从严加以控制。公共建筑造型富有个性,可丰富城市特色、增添城市亮点。如北京2008国家体育馆,外立面采用透明的玉绿色玻璃纤维板,为建筑表皮构成富有个性的有机形态,象征着中国古代红山文化的双联壁,充分体现了人文绿色和科技奥运的这一主体精神,为奥运建筑增添了亮点。

3.建立规范的色彩规划管理系统与反馈系统

制定完善的色彩规划审批机制,编制统一规范的建筑色彩报批标准格式,以规划色谱为标准,从构筑物的外观、材质、色彩等方案严格把关,以法规的形式有效地控制引导城市色彩的发展。目前,我们对建筑色彩的批后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加上效果图上的理论色彩和实际建筑材质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别,批后管理人员往往难以把握审批情况和实际建设之间的差异,因此,在以规划色谱为标准的色彩审批程序之后,也应该加强批后管理人员的技术配备,在建设过程中跟踪监督、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已有成果的管理和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经过大力气修缮和改造的长沙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太平街,风火墙、青砖青瓦、麻石路、木构门窗……再现了长沙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

三、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

1.创造“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

如今,城市这个特殊的集合体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文明成果同时也在面临着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负担,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此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目标所在。

2.符合城市整体设计的要求

建筑色彩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其使用和规划原则必须符合城市整体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要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城市作为一个集体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其内部必然有一定的秩序、法则,建筑的色彩运用必须遵守这种法则,要识大体、顾大局。曾几何时,建筑师们只考虑单体建筑的造型和色彩,忽视了它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和与环境色彩的联系。同时,政府规划部门在作规划是也要考虑城市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要给未来建设和规划留有空间,不能只顾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政绩。

3.符合特色和地方性的需求

能够让人喜爱和记忆深刻的城市一定有其显著的个性特征和地方特色。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城市的建筑和设计都在相互模仿,风格和样式也趋于相同,因而,失去了应有的特色和光泽。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城市只有靠其特色才能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才能为其招商、旅游、承办会议赛事提供保障,带来效益。好的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能够最直接的体现出城市的浓厚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

四、结语

城市是服务于广大居民的,城市的存在不仅仅为人们的生活和居住提供住所,而且是人民群众学习与生产的主要环境,所以,城市色彩的规划不仅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还且还应听从广大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色彩的标准进行执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到设计中能够将建筑的艺术美得到真正意义地展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