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4 15:23:29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1

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形象,还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城市景观质量的好坏,跟城市的景观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而有效实现城市景观跟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空间景观的基本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内的建筑物之间以及公众能够到达的任意外部环境的空间形式总和,从过去的街道、集市以及码头到后来的社区、公园以及各种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城市中较为开放的空间都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范畴。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大众的满意度都跟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水准以及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以及建设使用者都会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通常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分类时,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入手:(1)根据空间的尺度进行分类,可以将城市公共空间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方面,在城市公共系统中不同的层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同。(2)根据在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中的实际地位,则可以能够城市公共空间分为两个部分即主要公共空间以及次要公共空间。(3)城市公共空间还可以根据空间的自然特性以及文化特性进行分类,分为主要空间以及特色空间两类。

二、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素

1.地形利用

(1)城市公共空间中复层种植跟其他的植物配置类型相比,复层种植结构的固碳以及释氧效果都要好很多,在城市绿地方面利用乔木以及灌木都能够有效使得二氧化碳的浓度得到改善,乔木跟灌木的面积比例越大,一旦绿量相同时,产生的固碳释氧效果也就变得更为明显。背景以乔木为主,中景则以灌木为主,而前景布置则一般使用花草,以便给人以视觉上的层次感,从而将植物的生态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植物属于营造自然环境的植物群落,可以增加植物的层次感来美化环境。把乔木当作背景,把灌木当作中景,把花草当作前景,形成一种有序的层次,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让人们能够更能享受美景。而复层种植模式不但能够对群落进行丰富,还能够对自然进行有效的模拟,常见的单一的植物群落的种植模式有草坪,该模式能够使得土地的面积获得更高的生态效益,使得自然更加得自然,减少后期需要的养护和管理成本的投入,提高绿化率,增强绿化效果。(2)城市公共空间中立体绿化立体绿化能够充分地融合立面和平面,使得城市的绿化面积有所增大,实现放氧、吸收二氧化碳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而立体绿化通常是指当空间有限时,能够提高绿化率的手段。目前,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时,充分利用立体绿化不仅能够有效增加绿化的量,还能够对种植的形式有所丰富,并且十分的独特。而通常当作立体绿化植物的主要以攀援植物为主,即爬山虎,金银花和薜荔等,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立体绿化中也用到了地被以及草本类的植物。例如将攀援植物与墙壁进行有效的结合,体现出立体绿化的效果,便于绿色植物向墙上攀升,形成绿色的屏障。不但能够增加墙体的多样性,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感。(3)城市公共空间中地形的合理营造设计城市景观时,要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土地的原则,尽可能地使用原先的地形地貌,规划设计时要多方面进行考虑,跟城市绿地的功能进行有效地结合,尽可能不开挖不必要的土方,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不但能够有效节约资金,还能够有效促进人跟自然的和谐相处,跟低碳理念相符。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将地形所具有的排水效果进行合理的利用,那些未能够渗到地面以下的雨水或者没有完全的蒸发掉的雨水都会变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量跟径流的速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地面的坡度不够缓和,水土会流失,所以在设计城市景观时,要对地形的排水性进行充分地考虑。

2.水资源利用

(1)水资源的蓄集与合理利用①增加透水性铺装的比例及面积设计城市景观时,尽可能少地运用硬质铺装,确保雨水能够渗到地面之下,因而可以考虑使用透水砖以及各类嵌草砖等等,对园路两旁进行设计,可以考虑设计成小水沟,在水沟中覆盖一层金属网,并利用石头、陶瓷粒对金属网进行覆盖,不但能够保证地面具有足够好的透水性还能够确保路面足够的美观,对地下水进行有效地补充,使得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得到缓解。②积极倡导使用下凹式的绿地形式在实际处理硬质地面以及绿地施工中,由于施工不够细致导致一些绿地都比硬质地面较高,这样不利于雨水的渗透。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后,务必要提倡更为细致的城市景观处理方式,积极采用下凹式的绿地形式,积极倡导硬质路面,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后期的养护费用的投入。(2)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处理在设计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时,对对污水进行处理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现如今人口基数不断增长,城市中居民生产生活对于水的需求越来越高,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因而,要合理地回收利用水资源,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循环的利用到水资源。而水资源中的中水即再生水,其主要是指对生产生活中的污水进行处理后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重复利用的非饮用型的水,城市景观中的用水以及生活用户都广泛地应用到了再生水,尽管废水循环利用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但并不是到处都适用此水资源。3.植物配置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但具有观赏的作用,还能够有效地汇集碳,利用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减少太阳的辐射量,通过蒸腾的方式使得空气的湿度有所增加,减少城市的额热岛效应。此外,植物还能够有效减少缓解水土流失,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对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习性充分地掌握,选择树木的种类要跟当地的气候、土壤以及水文条件进行合理选择,要对城市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有所考虑,使得植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固碳效益,而将根系深度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时,能够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内植物的固碳量。

三、基于低碳理念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可持续原则

人类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基本的一个条件就在于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以及能够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人们要在可持续性条件中对自身的生活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要确保其在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承载范围内,这也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建设城市公共景观时,则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跟地球的自然环境之间进行平衡。建设更为科学系统的生态景观,以便能够对资源进行保护,确保资源的再生,并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主要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要对设备进行改进和循环再利用,寻找到能够寻找到替代的新能源,例如矿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较多的温室气体,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这些清洁能源进行能源替换,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地走低碳道路。(2)注重对资源的保护,资源保护方面。进行必要的生态保护性建设,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提升现在的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3)对资源进行再利用。实际建设城市过程中,不但要对景观进行合理的改造,还要能够更好地利用建筑废弃物,从而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例如,在对工业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先对原先已有的历史文脉进行延续,从而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2.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中设置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了能够供人们休息娱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低碳理念下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时,要优先充分地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因素,明确周边自然环境因素的使用价值以及建筑物建设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更具现代化的低碳景观。现阶段,较多的城市公共广场在建设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时尚,地面通常会使用面积较大的硬质铺装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绿化的面积,而长此以往,对地面进行维护和修理的也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并且有些街道会使用较多的景观灯具,一味地追求奢华的排场,使得能源的消耗大大地增加,而实际的使用价值却很低,而这些做法一般都跟公共空间的功能性相背离。

3.因地制宜原则

进行景观造景选材时,要注重对那些低碳材料的选择,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用并研发更多的可持续再生的新能源,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碳排放的问题,积极地倡导变废为宝的理念,从而有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再生。选择植物种植时,要注重容易成活,并且易于维护的植物,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减少城市景观中的高成本建筑,走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设计低碳景观初期,应对地域地貌的自然属性进行充分的尊重,对城市的空间的自然资源充分地利用,对原有特色景观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时,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对原来地形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4.与自然、文化背景相协调原则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背景,以便充分展现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因而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时,要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景观效果,又要创造一种思想文化的意境。作为景观设计师须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审美和文化内涵及民族特征,将文化背景注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并赋予景观以人为本等人文精神,从而使人们在观赏景观时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和文化感等情感,以此得到精神的愉悦与放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时,要能够合理地运用低碳理念,在节约了资源的同时,有效减少碳排放,使得城市的景观美感有所提升,促进城市景观跟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大对低碳理念下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婷婷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2

2城市地标的世界博览会渊源

今天的巴黎艾菲尔铁塔和纽约自由女神像作为城市地标众人皆知,殊不知其均有法国血统和世博渊源。艾菲尔铁塔所在的战神广场和塞纳河对岸高地的夏乐宫(PalaisduTrocadéro)均借世界博览会的契机逐步更新完善。自由女神头像也曾展出在塞纳河边的室外公园,在1878年主题为“艺术和工业”的巴黎第三次世博会。自由女神像是庆祝1876年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由法国雕塑家巴托第(FrédéricAugusteBartholdi)设计,欧根(EugèneBartholdi)和艾菲尔先生(GustaveEiffel)制作。随后,艾菲尔先生成名作品艾菲尔铁塔也在1889年巴黎的第四次世界博览会落成,数以万计的游客在300m的高空俯视巴黎景致,我们可以在景色中想象1900年的巴黎魅力。

3纵观巴黎景观空间来分析五次巴黎世界博览与城市空间形成的关系

国家经济的高度繁荣下时机具备,让世博会以重要角色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的发展。走在今天巴黎中心城市景区,香榭丽舍大街、大小皇宫、亚历山大三世大桥、荣军院、夏乐宫、战神广场和艾菲尔铁塔等等,都是五次世界博览会给城市留下的绚丽景观区域和城市地标。以世界博览会的单一线索切入分析巴黎的主要地标及公共空间的形成,今天巴黎塞纳河沿岸的景观区域,除了西岱岛中世纪遗产巴黎圣母院,剩下所有重要的景观区域均在世博会的契机下建设。从皇朝时代留下的皇后大道及花园作为基点,与香榭丽舍林荫大道之间的夹角区域框建了塞纳河北岸第一个世博展览场所。场所东北边界也是从卢浮宫到旧凯旋门的巴黎历史轴线所在地,持续生长直至拉德芳斯新商务区的建筑地标新凯旋门共同构成巴黎的新轴线。除了经典优雅的法式园林和建筑,香榭丽舍大街的林荫大道成为19世纪中期城市空间建设的时尚风标,和街边花园组合营造了繁华商业所需的开阔商用区和静谧的园林休闲空间。随后而来的巴黎第二次世博会选址战神广场,建立了方形的大花园,平整地面和种植所需的土壤就近取自今夏乐宫所在的山丘。建筑师Fr.LePlay在花园中央建设了1867年名噪一时的椭圆形建筑物,因世博会展览时间所限,26000个工人在2年时间内超速完成这个长宽分别为490m和380m超大建筑物,见证了展会对城市空间建设速度的推进。展览馆今天已不复存在,从照片和书籍中窥豹一斑的了解到,建筑物和花园景观相辅相依,椭圆形的主建筑以花园为中心建设,建筑的花园中分散安置了不同的小国家馆。整个建筑几乎具备了作为一个真正城市的所有服务空间,邮政通信和厕所医疗等等,休闲游乐公园中的热气球让游客鸟瞰整体景观。同时针对交通建造了巴黎第一个战神广场火车站(GareduChamp-de-Mars)。作为景观设计者,我看到了一个规划全面、功能性完备、景观和观赏游乐设施完备的博览会。1878年落成的旧夏乐宫是巴黎第三次世博会展场,建筑附属坡地公园以水为特点辅以众多的装饰雕塑。即便今天被新夏乐宫所取代,但是宫殿前的坡地公园依然是以水造景,中心喷泉为主两侧的路径环抱中心景区,以乔木、草坪和花卉错层置景。战神广场和荣军院区域在1889年巴黎第四次世博会已初现今日面貌,艾菲尔铁塔的落成是最大亮点。站在夏乐宫高地我们可以看到丰满的景致,建筑附属的绿地景观和律动的喷泉与塞纳河对岸的战神广场遥相对应,组成了精致的带状景观公园,新旧建筑景观相依相映,林木花卉和草地编制的景观美毯烘托了艾菲尔铁塔的制高点。随后而来的巴黎第五次世博会无疑是重中之重,巴黎最美的大桥亚历山大三世桥在1900年落成,连接了荣军院绿地休闲区和新建的大小皇宫。新宫殿和桥梁已然异常夺目,景观配置以简洁的块状草坪辅以大乔木,对应金碧辉煌的桥梁雕塑和宫殿外立面。巴黎城市2个块状跨河景观带一如今天巴黎河岸主要景观空间,今日巴黎的塞纳河风貌已然呈现。借这次世博会的机遇,巴黎的公共交通得以高速发展建设,不同形式的交通网络建立。除了新建奥赛火车站(Gared’Orsay),荣军院火车站(Invalides)和里昂火车站(GaredeLyon)之外,第一条地铁线(PortedeVincennes-PorteMaillot)也开始运营。便利的自动扶梯形式以“未来的路”(Ruedel’Avenir)的名称出现在游人面前,环绕安置于世博场地,新的交通和自动扶梯的参观形式带来更多的景观视角,直径100m摩天楼作为新的娱乐体验隆重登场。夜间电照明的使用和发光喷泉的安置开启了光景观篇章。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3

弹性与动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在这过程当中不断的得到一些信息反馈,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来的信息进行不断的整合和改正,因此这就是动态性。

(2)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进行规划时,是不可能一次规划完成,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加以调整,因为不断的接收动态信息,就可以不断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进行完善。

(3)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从城市设计高度为空间形体提供三维的轮廓和大致的政策框架来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因此,在公共空间具体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空间形态、建筑关系等城市设计框架,这也是为了把握使用公共空间主体的心理、生理、社会层面的动态。

1.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空间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城市环境也是人们生活的环境,基础则是自然环境。因此,要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全面的考虑到人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求。所以,在景观设计中我们要使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完全符合人的整体感受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2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现状

2.1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不强

为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通常都会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当中。由于历史文化底蕴颇深,所以,我们慢慢会有形的景观物态形式来表现无形的历史文化,进而达到被人们所认知和理解。因此,如何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表现出这些有形的物态特点,我们设计师仅仅是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采纳,而却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缺乏理解和表达。

2.2文化遗产、古迹保护力度不够,传统景观特色流失

随着当前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景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实际上很多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传统景观及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事情屡见不鲜的状况;而一些城市新建出的公共空间的景观缺乏创意。我们都说,传统景观、风景名胜是一个城市独特特色的主要表现,传统景观和历史古迹也都是代表着一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记录,但实际上现在很多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由于一味追求极致,缺乏符合城市特色的创意,使得我们城市失去原有、独特的特色。

2.3刻意模仿,不创造自己的风格

当前一部分城市在进行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时,单纯的模仿其他国家的建筑。各种欧式广场、喷泉、罗马柱等等充斥着公共空间,觉得只要沾上欧式化的风格,就能够提升城市景观质量似的。其实,我们适当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融入一些其他风格设计也是可取的,但如果盲目的模仿,不但创造不出自己的风格,还会阻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

3分析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3.1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城市景观散失其独特特色。传统景观和名胜古迹都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这对于了解城市历史、文化与风俗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一些文化遗产、传统景观不断的受破坏,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特色。

(2)不够重视软质景观的设计。在很多城市的景观绿化设计中,通常都会忽略了绿地、林荫等等这些软质景观设计的应用,使其成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附属物品,其实只要设计妥当它们依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3)城市景观设计相对比较奢侈。要想提高一个城市公共景观的档次就是使其功能合理的组合,但是当前所谓的档次被人们理解成为是磅礴的气势或是考究的用材。

3.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对策

(1)城市景观设计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每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与营养级。我们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过程中,要使其废物变成营养。

(2)城市景观设计要与自身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把城市其原有的古建筑群体等文化融入进去,在设计景观的时,做到和城市古建筑群相协调,这样才会有和谐的美感。

(3)加强生态绿地建设。绿化是生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尽量把城市绿地原有的自然特色保留下来,构建起城市的绿色通道,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完整。

4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点及方法分析

4.1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效益。公共城市绿地、城市公园、广场及道路等这些本土景观为城市提供水分涵养、吸尘降温等生态服务,为城市提供了景观与生态的多样化。

(2)景观体系。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它主要包括城市轮廓线系统、廊道空间系统、观光路线、视线走廊、眺望系统以及城市建筑景观系统等。

(3)功能区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根据城市历史、城市规划或政策规定的影响,可分为行政活动区、经贸商业区、工业区、交通枢纽以及一些传统活动区域。

4.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4.2.1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

(1)公共空间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优良的人文景观设计当中,就公用空间中的美好景观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是以它独特的景观环境,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享受,进而勾勒出美好的人文景观建设。

(2)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用来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所以,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便利的交通设施则显得尤为重要。

4.2.2城市公共空间设施建设

(1)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配置楣应的休息设施非常重要,是为人们提供短暂休息点的必要设施。

(2)如何使城市公用空间建设更科学、更富有人性化,相关建设人员可以具体参照国外先进建设案例。

4.2.3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氛围

(1)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过程当中,我们设计者要深入了解城市文化独有的内涵,并以传统的文化观念相结合,把它当做整体城市形象浓缩的版本。

(2)设计者要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变无形文化为有形的景观建设,营造出可以代表城市风貌的作品,给人们营造舒适生活的场所。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4

从时间来看,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现代化的推动下,社会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在经济、教育、科技、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综合实力得到以稳步提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外来传统艺术形式与发扬自身艺术形式上变得更加理性,能够合理地解释与接受其艺术形式的发展,因此,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便有了施展的手脚。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以其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贸易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社会形态、社会文明程度等要素作用于城市的使用者,并使其形成对某城市的印象。这一印象的总和形成了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同时城市形象还代表了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展现。不论是从自然、经济、社会、安全等角度,都应是一个平衡且和谐的状态。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体现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去考虑,公共空间环境是一个变化并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开放、公开等特质。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如图1、2)

三针对城市形象塑造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公共空间中几乎不可能存在只作为纯观赏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几乎不可能只存在于公共空间作为纯公共艺术品的欣赏。公共艺术设计是前提,协助的形式完整的环境,实现和交付对象的位置和东西、人和事、对话的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空间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基本载体,从本质上说,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空间内,在严格意义上说通过一个共同所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元素在空间环境艺术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需要以人为本,公共艺术设计也要以“人”为核心,从人们的需求,具有文化、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可以让公众获取失去了归属感和身份感。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表达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城市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也是景观表达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与公共艺术设计贴合的城市环境设计主要和方便的一个表达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的艺术品位,具有营造居住环境与艺术环境的特点。(如图3)

1运用人机理论塑造城市形象

所谓人机理论,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面积、比重、重心,和人体各部分的关系活动和人体结构的特征参数,如范围;还提供了人体的每一部分的输出,和行动的习惯身体的功能等特征参数,分析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器官和功能特征如皮肤感觉;分析在使用各种生理变化时,能量消耗、疲劳机理和人民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劳动负荷;讨论了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等。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对人机理论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了产品或作品的用户体验感及舒适度,对于城市形象来说这一理论的运用实在细节上的升华,要做到不仅看着好看,还要用的舒适。例如图(4、5)

2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塑造城市形象

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来营造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设计师运用色彩对比、空间对比等手法营造不同的视觉感受,心理学解决的是人心里的问题,是一种抽象的方式,将设计与心理学相结合,营造空间氛围,达到一种抽象与具象的统一。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城市形象塑造中设计师为了满足设计的需要,会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实际的情况对被设计的物体进行改造,让其满足功能上的需求的同时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视觉需求和心理需要。在现今的社会中,设计师们将设计心理学作为设计中的重要理论依据,城市形象设计同样要以设计心理学作为重要依据。设计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这个设计的内涵上,它不仅让这个设计看起来更舒服,同时也会让这个设计变得更加富有内在的东西,是一种内心的升华。运用好了设计心理学理论会让整个设计富有生机,让不同的使用者拥有不同的感受,同时在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上更加富有韵味。

3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设计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会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让城市形象更加根深蒂固,形象更加突出,更加容易辨别。(2)在城市形象的表达上具有多样性。(3)对于城市整体形象塑造上设计心理学的运用会让城市形象更加富有感染力及内在含义。(4)会让城市形象的塑造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城市形象不能脱离艺术,同时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人,心理学的主要就是研究人心理的学科,所以设计心里学的应用会让城市形象中的艺术表达更接地气,更加符合实际,更有针对性。

4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了资源和环境,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形象既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如人的形象和企业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国内外大型体育比赛场址的选择,与其环境状况、文化氛围分不开;而世界不少名城,仅旅游带来的直接效益也十分可观。构划城市未来形象,研究优化城市形象的途径与策略,对城市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灵魂所在,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是这个城市的嘴巴,城市依靠城市形象来向外界传达着信息,同时城市形象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也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城市地位。

5公共艺术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主题

城市主题文化与城市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的特点为核心,组成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目标和价值标准的重要性。每一个独特的城市,孕育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基因是由城市独特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由独特的特征是城市文化的主题。城市主题文化最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是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景观特点,精神的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的目标和价值标准,它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主题文化,它是这个城市的独特创造,和角色的塑造和城市的发展,监管框架和城市发展方向,更深刻地启发和引导城市独特的创造力,从内心的规则,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对其形成一个独特的主题。(如图6)

6艺术设计美化城市形象

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最初是简单的,因为当初城市的建设主要为了民众的安全,为了温饱问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局势的稳定,开始出现各种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随着文明的变化,最终城市变得更加高级,逐渐地形成了现代文明的城市。这时人们的需求不再是解决安全,温饱问题,而是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东西,城市形象随之产生,并在这种追求上升的过程中,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追求也随之增长。相对而言,曾经的城市中“美”的概念相对较弱,但也是存在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也不断提高,发展到现在的公共艺术,是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形象和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公共艺术审美影响公众审美取向,社会文明的进步会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走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如公园、街道、广场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如图7)

四、结语

在当今快速的社会来看,人民大众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高,接受非物质文化的能力越来越强,曾经的城市依靠硬件设施实力胜出,现在的城市的发展讲求的是城市的综合实力。覆盖范围广泛的公共艺术,参与艺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城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重要内容,艺术城市公共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多样化,三维的、个性化的和综合的人体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渗透的路径与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各类艺术手法和一个精神引导人们看看他们的城市,同时建立新的城市环境艺术,并创造新的文化的城市,城市风格形成的助推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城市。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一个叫法是环境艺术“(伟大)的艺术”,“干预”的艺术,这是不合理的。经过对以上论文的探讨与研究,对于塑造城市形象而言,公共艺术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关系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好与坏,同时也体现了人们使用及欣赏的好与坏。

参考文献:

[1]丁颖.公共艺术与城市[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10)[2]毛溪.公共艺术和城市文化[J].艺术界.2008(05)

[3]高英杰.发展公共艺术应当坚持制度与文化并重[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02)

[4]翁剑青.当代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艺术介入空间》的解读及启示[J].美术研究.2005(04)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5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 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 转贴于 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但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地域文化和内涵的,并赋予空间涵构意义的“场所”。

“场所”概念常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荷兰建筑师奥尔多·范·伊克(Aldo Van Eyck)在他著名的场所描述中强调:“不管空间和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场所的事件只会有更多意义。这是因为在人的意念中,空间表现为场所,时间表现为事件。”然而在当前营建场所感的规划设计中,场所的形态意义常常被过分渲染,甚至超越了更为重要的人之活动及空间的功能意义。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人体尺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度的标准和视觉印象。尺度存在于城市形体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虽然在整个城市的形体空间设计中并不一定遵循唯一的尺度概念,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人尺度”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使用功能或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但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新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往往采取巨大的尺度来取得“宏伟”的效果,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凡是接近人的地方,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应该注意体现“宜人性”,因为所谓的“人性场所”首先是空间应具有“人体尺度”。

2.可达性与易达性

城市中目的地与交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因为有了吸引人们的目的地,于是才产生了交通;因为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目的地变成可能。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具不具备活力是受到其可达性与易达性的影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在某一场所相互活动形成的,包括街道、市场、码头等,由此也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易达性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考虑公共空间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包括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这是实现公共空间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

3.混合使用与密度

创造活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不同的土地用途和人的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而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又常常被认为是空问富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空间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为避免国外许多城市开发实践中被功能分区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孤立的城市公共空间现象,混合使用已经成为现今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城市设计目标。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而言,适当的密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由于现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形成高密度的区域。尽管高密度有时意味着较低的环境质量,但对于公共空问的使用,适当的高密度意味着将增加人流的接触度——当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类型的人们在同一公共空间中相遇,就大大地激发了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共空间变得复杂多变、富有生机。 4.环境质量

根据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人们的每一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这些具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消失,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它们就会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户外空间的环境质量对空间活力营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外,适度强度的接触是进一步发展成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但在没有纷繁户外活动的情况下,最低限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交往也就无从谈起。与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相比,质量较差的空间影响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限制了人与人之间适度强度接触的发生,从而制约了空间活力的体现。反之,我们试想一下,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里,无论是在市中心、商业广场,还是在公众娱乐场所,产生人的停留与活动,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 些人,当人们或在一旁观察,或聚集在其周围,或互相讨论,于是新的交往活动就这样自然地展开了。

5.公共设施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健全的公共设施是营建良好公共空间的基本条件。相关的基本公共设施包括: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问等。

建筑与规划设计应为残疾人士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应该结合残疾人坡道与盲人路引等设施,消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残疾人士的各种障碍,创造出平等使用的公共场所,使全体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6.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指的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彼得·波土曼(Peter Bosselman)认为,街道家具能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丰富空间的内涵。

除了有助于突显公共空间的个性外,街道家具的组织质量也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街道家具同样也能为地区的发展设定质量标准和期望值。但目前由于多方原因,街道家具设计与选择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无数的街道家具是按照不顾及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和街道景观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结果形成了街道景象视觉和功能上的混乱。

7.公共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如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风习俗一样,城市公共空间也同样需要各种艺术活动的感染和熏陶。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各种有益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黄桷树下龙门阵”,每每都能吸引大量的人参与,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也给原本商业化的步行街注入了文化生机。

三、案例评析

1.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

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北起临江门,南临较场口,西至七星岗,东达小什字,占地0.95平方千米,是重庆市CBD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成熟的配套设施,解放碑成为重庆市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辐射源,成为最具魅力和品位的现代都市标志。

从现状来看,解放碑中心区用地布局复杂,并且多数区域为混合用地,但总体而言兼具商贸和商务两大功能。虽然用地混合带来了使用和经营上的一些问题,但也正因为其功能的多样性与混合性以及常年持续不断的消费人群,保证了解放碑地区持续旺盛的活力。

以“十字金街”著称的解放碑中心区有比较完善的步行系统,不仅沟通了整个中心区的步行联系,而且适度地引进轻轨、巴士等公交系统,解决了中心区复杂的公共交通需要。但中心区整体车行系统的技术指标偏低,道路用地比例仅为15.2%,远低于大城市中心区20%~25%的指标,加上路网格局、线形设计不合理,造成了车行交通的易达性进一步降低,从长远来看,这是保持解放碑中心区旺盛活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转贴于

从空间与尺度上看,解放碑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偏高,高楼林立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区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虽然设计考究、使用方便的街道家具和公共设施给公共空间注入了应有的活力,但是总体绿化容量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心区的环境品质和质量。不过,时常举行的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商家开展的商业活动对于解放碑中心区的活力营建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的时候大量人群聚集在解放碑欢呼雀跃的景象成了重庆繁华兴盛的象征。

2.上海市新天地广场

新天地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淮海中路南面,以其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海派文化风韵和格调时尚的中外餐厅、茶坊和艺术展廊等,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个文化休闲场所。

从区位和交通上看,它地处上海繁华的卢湾区,东临黄陂南路,南临自忠路,西临马当路,北临太仓路,当中一条兴业路把其分为南里与北里两个部分。在太仓路上的主入口离淮海中路最繁华的地段及地铁出入口只有170米,因此交通的易达性保证了新天地广场成为上海一个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性。此外,它在区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上海最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兴业路上,大批中外游客都会借此机会而顺便将新天地广场游览一番。

从空间形态上看,通过对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形成步行街、广场等开敞空间,使得整体空问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同时,还着重把具有石库门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整个公共空间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宜人的尺度是新天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里弄空间本身的尺度是比较宜人的,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对尺度的把握,形成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比如里弄小巷宽度为2~3米,主要街道宽度也不超过10米。

与其他休闲场所不同,新天地广场设置了众多的露天茶坊和咖啡座等公共设施,淡化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大大地激发了不同人群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健全的公共设施以及设计新颖的街道家具也给新天地广场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了高品质的环境质量。在广场南面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广场(时尚广场),时常在此举行的音乐会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无疑,新天地广场作为上海旧城公共空间改造中的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它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个性和内涵。

四、结论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问营建的探讨以及实际案例的评析,可以看出活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营建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而言,各个要素的影响力不同,着重处理的力度也应有所区别:针对较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中心区等),应着重考虑“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以及“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而对于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小型广场等),则应精心处理好“环境质量”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总之,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Janc 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凯文·林奇(K.Linch).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华夏出版社,2003.

[3]扬·盖尔(Jan Gehl).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Matthew Carmona,Tim Heath,Taner Oc,Steve Tiesdell.城市设计的纬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6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但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地域文化和内涵的,并赋予空间涵构意义的“场所”。

“场所”概念常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荷兰建筑师奥尔多·范·伊克(AldoVanEyck)在他著名的场所描述中强调:“不管空间和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场所的事件只会有更多意义。这是因为在人的意念中,空间表现为场所,时间表现为事件。”然而在当前营建场所感的规划设计中,场所的形态意义常常被过分渲染,甚至超越了更为重要的人之活动及空间的功能意义。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人体尺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度的标准和视觉印象。尺度存在于城市形体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虽然在整个城市的形体空间设计中并不一定遵循唯一的尺度概念,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人尺度”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使用功能或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但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新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往往采取巨大的尺度来取得“宏伟”的效果,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凡是接近人的地方,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应该注意体现“宜人性”,因为所谓的“人性场所”首先是空间应具有“人体尺度”。

2.可达性与易达性

城市中目的地与交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因为有了吸引人们的目的地,于是才产生了交通;因为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目的地变成可能。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具不具备活力是受到其可达性与易达性的影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在某一场所相互活动形成的,包括街道、市场、码头等,由此也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易达性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考虑公共空间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包括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这是实现公共空间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

3.混合使用与密度

创造活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不同的土地用途和人的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而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又常常被认为是空问富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空间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为避免国外许多城市开发实践中被功能分区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孤立的城市公共空间现象,混合使用已经成为现今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城市设计目标。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而言,适当的密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由于现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形成高密度的区域。尽管高密度有时意味着较低的环境质量,但对于公共空问的使用,适当的高密度意味着将增加人流的接触度——当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类型的人们在同一公共空间中相遇,就大大地激发了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共空间变得复杂多变、富有生机。4.环境质量

根据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人们的每一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这些具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消失,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它们就会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户外空间的环境质量对空间活力营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外,适度强度的接触是进一步发展成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但在没有纷繁户外活动的情况下,最低限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交往也就无从谈起。与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相比,质量较差的空间影响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限制了人与人之间适度强度接触的发生,从而制约了空间活力的体现。反之,我们试想一下,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里,无论是在市中心、商业广场,还是在公众娱乐场所,产生人的停留与活动,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当人们或在一旁观察,或聚集在其周围,或互相讨论,于是新的交往活动就这样自然地展开了。

5.公共设施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健全的公共设施是营建良好公共空间的基本条件。相关的基本公共设施包括: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问等。

建筑与规划设计应为残疾人士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应该结合残疾人坡道与盲人路引等设施,消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残疾人士的各种障碍,创造出平等使用的公共场所,使全体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6.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指的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彼得·波土曼(PeterBosselman)认为,街道家具能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丰富空间的内涵。

除了有助于突显公共空间的个性外,街道家具的组织质量也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街道家具同样也能为地区的发展设定质量标准和期望值。但目前由于多方原因,街道家具设计与选择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无数的街道家具是按照不顾及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和街道景观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结果形成了街道景象视觉和功能上的混乱。

7.公共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如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风习俗一样,城市公共空间也同样需要各种艺术活动的感染和熏陶。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各种有益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黄桷树下龙门阵”,每每都能吸引大量的人参与,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也给原本商业化的步行街注入了文化生机。

三、案例评析

1.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

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北起临江门,南临较场口,西至七星岗,东达小什字,占地0.95平方千米,是重庆市CBD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成熟的配套设施,解放碑成为重庆市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辐射源,成为最具魅力和品位的现代都市标志。

从现状来看,解放碑中心区用地布局复杂,并且多数区域为混合用地,但总体而言兼具商贸和商务两大功能。虽然用地混合带来了使用和经营上的一些问题,但也正因为其功能的多样性与混合性以及常年持续不断的消费人群,保证了解放碑地区持续旺盛的活力。

以“十字金街”著称的解放碑中心区有比较完善的步行系统,不仅沟通了整个中心区的步行联系,而且适度地引进轻轨、巴士等公交系统,解决了中心区复杂的公共交通需要。但中心区整体车行系统的技术指标偏低,道路用地比例仅为15.2%,远低于大城市中心区20%~25%的指标,加上路网格局、线形设计不合理,造成了车行交通的易达性进一步降低,从长远来看,这是保持解放碑中心区旺盛活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空间与尺度上看,解放碑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偏高,高楼林立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区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虽然设计考究、使用方便的街道家具和公共设施给公共空间注入了应有的活力,但是总体绿化容量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心区的环境品质和质量。不过,时常举行的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商家开展的商业活动对于解放碑中心区的活力营建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的时候大量人群聚集在解放碑欢呼雀跃的景象成了重庆繁华兴盛的象征。

2.上海市新天地广场

新天地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淮海中路南面,以其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海派文化风韵和格调时尚的中外餐厅、茶坊和艺术展廊等,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个文化休闲场所。

从区位和交通上看,它地处上海繁华的卢湾区,东临黄陂南路,南临自忠路,西临马当路,北临太仓路,当中一条兴业路把其分为南里与北里两个部分。在太仓路上的主入口离淮海中路最繁华的地段及地铁出入口只有170米,因此交通的易达性保证了新天地广场成为上海一个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性。此外,它在区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上海最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兴业路上,大批中外游客都会借此机会而顺便将新天地广场游览一番。

从空间形态上看,通过对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形成步行街、广场等开敞空间,使得整体空问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同时,还着重把具有石库门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整个公共空间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宜人的尺度是新天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里弄空间本身的尺度是比较宜人的,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对尺度的把握,形成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比如里弄小巷宽度为2~3米,主要街道宽度也不超过10米。

与其他休闲场所不同,新天地广场设置了众多的露天茶坊和咖啡座等公共设施,淡化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大大地激发了不同人群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健全的公共设施以及设计新颖的街道家具也给新天地广场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了高品质的环境质量。在广场南面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广场(时尚广场),时常在此举行的音乐会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无疑,新天地广场作为上海旧城公共空间改造中的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它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个性和内涵。

四、结论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问营建的探讨以及实际案例的评析,可以看出活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营建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而言,各个要素的影响力不同,着重处理的力度也应有所区别:针对较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中心区等),应着重考虑“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以及“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而对于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小型广场等),则应精心处理好“环境质量”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总之,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Janc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凯文·林奇(K.Linch).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华夏出版社,2003.

[3]扬·盖尔(JanGehl).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MatthewCarmona,TimHeath,TanerOc,SteveTiesdell.城市设计的纬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往、游憩等社会活动品质的要求提高了。原有公共开放空间类型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开放性、多样化生活的追求,建立开放的、多层次复合的公共空间势在必行。因此,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就更重要了。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国外研究概况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城市滨水地区的设计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在理论上才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阶段,西方国家掀起了城市复兴的高潮,对滨水地区开发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1980年前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欧美国家先后对本国许多城市废弃的滨水区进行了再开发活动。1988年霍依尔(Hoyle)等主编的《滨水区更新》,首次对全球滨水区再开发现象进行全面分析[1]。1996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滨水区中心”出版的《全球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成功案例》收录了39个详尽案例,同时介绍了其他91个建设项目。1997年,出版《城市滨水区开发》主要收录了北美地区的滨水区案例。1989年成立的“全球水上城市中心”出版的书籍更被称为是“滨水区规划师言论荟萃”[2]。同一时期,日本也掀起了滨水区开发的热潮。1988年出版《滨水景观设计》是研究成果之一[3]。

1.2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城市滨水区开发形成对比,国内城市滨水区开发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有关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专项学术研究并不多见。20世纪90年代,国内城市开放型滨水区项目才增多了。《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是国内比较早的系统介绍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的书。书中介绍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动因和基本原则,国外滨水地区开发的实例,并对实例进行研究和分析[4]。王建国教授编著的《城市设计》,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到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历史发展、设计原则等,并以芝加哥河滨水区城市设计和宜兴团滨水区城市设计为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5]。在国内,大量关于城市滨水区研究的成果也以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以及期刊的形式发表。

2 相关概念

2.1城市滨水区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6]。它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和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2.2城市开放空间

关于开放空间的概念范围,国内外说法不尽相同。林奇教授曾这样描述开放空间的概念,“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7]。”

城市开放空间包含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的土地使用方式相一致的多重目标。它担负着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改善交通,改变城市面貌;维护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的多重载体。

2.3城市开放空间与滨水空间的联系

现代化的都市,人们渴望享受大自然,城市滨水区其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需要,这种亲水的公共开放空间对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启发人们去思考,去想象,让人们体味大自然的丰富与可爱。

3 滨水地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主要的开放空间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城市都注意到滨水地区开发的重要性。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由于滨水地区规划与城市缺乏有机联系,导致滨水地区的开敞空间与城市其他开敞空间缺乏合理的衔接和过渡,市民无法接近和享用。滨水地区基础设施不全,尤其缺乏亲水设施,很难吸引人群驻足,缺乏对人使用需求的考虑。这些问题都是城市滨水区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公共开放的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我们应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如凯文・林奇指出:“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城市的区域、标志、节点、边缘、道路来体验城市。”城市的滨水区开放空间也一样,应该有自己特有的景观要素和开放空间。我们应该在滨水区建立共享的原则、道路通畅性的原则、亲水性的原则及观赏性的原则等等。

4.1共享性原则

滨水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最能反映出城市特色的地区,在规划时应确保滨水区开放空间的共享性,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开放空间所配套的项目如游乐、商业、休憩等为大众开放,把滨水区的岸线规划成共享的公共绿地,还给大众。

4.2通畅性原则

滨水区的交通组织十分复杂,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框架下进行有序组织,应注意处理好该地区的水陆换乘,过境交通和滨水区的内部交通以及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的关系。为简化交通,应采用过境交通与滨水地区的内部交通分开布置的方法。

4.3亲水性原则

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在使用上亲水是体现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规划时应借助其形态的特点――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可控性,充分利用水资源环境,让人不但从视觉上去认识,还从心理上给人们以享受。

4.4观赏性原则

滨水区开放空间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在规划时,应借助城市设计处理好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整体性和特色的平衡,处理好点、线、面的结合关系,以创造优美的滨水城市轮廓线,激动人心的滨水节点,连续的开放空间及开阔的视线走廊等。

5 结语

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已随着公众对文化、游憩、休闲娱乐、度假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进入到城市的各个层面。城市本身是个复杂的综合体,要创建亲切宜人和公共开放的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和环境特色,要努力创建人性化的空间场所,才能真正做到“以水为源,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规划书讯,规划师[J],2000.3

[2]黄富厢,水都规划开发与城市设计,时代建筑[J],1998(3)

[3]曾茂薇,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学位论文[D],2004

[4]张庭伟、冯晖、彭治权编著,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8

选择“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涉及到对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级配体系和空间布局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现状,对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建议,进而引导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价值

中国快速城市化已经持续30多年,物质财富已得到一定的积累,人们已从只追求物质满足到逐渐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代名词,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往往处于不够重视的地位。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硬件支撑,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都举足轻重。如何对各级给类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如何让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中既便利人们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本次研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研究的学科特长,拟将空间分析概念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引入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为拓展区域城市规划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为相关地区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的进展研究

20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城市面貌显露出了许多衰败的迹象——荒废的工业区、破败的港口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给西方城市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规划理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社会认为,要使得城市的发展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城市开始重新展现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的驱使,西方社会开始了“文化规划”,并在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掀起了热潮。

mereer(XX)指出当时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励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通过专辟文化产业区,建设高档的文化设施项目等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强调体验和参与性的文化消费的天堂。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设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档消费空间和消费阶层之上的假象,结果是破坏了原有的社区文化根底,没有所谓体现了当地文化生活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这种现实问题的驱使下,西方开始重视文化规划。mills等(XX)指出城市规划中,要将文化融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进而制定出综合的规划,需要进行扎实的研究。规划思想要从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规划”的层面,从城市侧重于简单的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发展到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完善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构建整体的宜居环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费产业的大规模设施复兴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是短暂的繁荣,却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甚至还破坏了原有社区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XX)指出“文化规划”应该将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城市区域的更新发展、公众对文化规划的参与,将规划设计艺术同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开发

西方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与建设最早出现于美国对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布局与开发。斯内德科夫(XX)在他所著的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成功案例。例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是通过将文化设施与办公室、零售、餐饮、娱乐整合,通过商业收入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类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同时,也可以结合房地产开发将图书馆、音乐厅、展览馆等与其他设施整合在一个屋檐下,向基层社区阐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书中还指出文化设施综合布局与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开发过程,由于规模大,设计相关设施较多,各种用途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就意味着开发风险更大。但作为城市经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顾各方利益,促进一个区域的繁荣。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文化设施的开发与建设非常注重保护本国的名族文化和社区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业。政府出台大量政策保证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发城市的活力,实现城市的复兴。同时也会尽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艺术活动设施,使整个社会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对于西方国家100多年来对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本论文对本国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l)侧重于现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特别是大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张秋景 (XX)着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过研究发现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同时对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魏宗财(XX)等通过利用arcgis和spss专业分析软件,针对文化设施布局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终得出了深圳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结论。段成荣(XX)主要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参照国内和国外同类城市及相类似城市比较有价值的城市经验,指导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论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设施的建筑密度,最终构建出宁波市新区文化设施的配套指标。

(2)侧重于特定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于绍璐、张景秋(XX)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这些空间因素影响了文化设施的利用,同时还提出了非空间影响因素的概念,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李国新等(XX)系统的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从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编制背景与主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3)与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的理论也日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深入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当下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受到文化产业布局的影响。王伟年(XX)运用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地域组织问题。刘展展(XX)以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识别了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在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趋势明显,与文化设施分布密切相关,区际差异显著,向商业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响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设施因素、多样性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术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并确定适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并进行设施需求预测,对其进行空间优化布局,探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导城市各层次规划编制中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实。

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对象

1.5论文内容与框架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辨析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3.1现行设置标准

3.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的基本原则

3.3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体系的确立

3.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体系的确立

3.5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第四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析

4.1总体目标

4.2设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1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

5.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5.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 创新点

1)不仅在宏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符合城市总体战略要求,在微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中的控制与落实。

2)探索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与用地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预期成果

2.1 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理论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结合相关标准和理论研究形成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与空间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关于长沙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2 最终成果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广泛查阅有关设施空间分布理论实践的相关资料及各类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资料调查。调查长沙市规划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 交流访谈。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区划等学科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并指导。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化设施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pss16.0软件运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法。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发现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获取科学地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有效管理,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同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2. 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XX年 9 月—XX 年12 月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XX 年 1 月—XX 年6 月 内容:完成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XX 年7 月—10 月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XX 年 11 月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XX 年 12 月 内容:论文答辩

六、已有基础(分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 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在xxx实习期间参与完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并获得长沙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成为相关地区控规修编的参考性资料。

2. 已具备条件

1)在xxx实习期间,接触了许多长沙市区的项目,了解了长沙市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熟悉了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城市设计方面的优秀方案,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专业书籍。

2)xxx公司能拥有丰富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相关资料来支持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

3)《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中参与完成的图纸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数据,这个将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书籍并利用网络来解决。

2)缺乏对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统知识,这个将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和案例加以解决。

七、经费预算

八、指导和辅导、论文撰写(试验)的教师

九、指导教师意见: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9

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自然科学、社会学和思维意识的概括和总结,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唯物主义强调思想应源于生产实践,指导并高于生产实践。而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更为人性、合理、科学和系统的设计方法,使之满足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和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立足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实际情况,从本质上体现生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等现代设计理念。

哲学的本质特点是思考深层问题,其思维方法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主动地把握事物的变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公共空间是围绕人这一主体,依托自然环境,以社会经济和社会活动为基础,有序运转的一个整体。设计的实用性和目的性决定了它的客观内容,要求设计不仅要进行充分的实地勘察、调研和分析等实质性工作,还务必遵循客观规律,建立严谨、科学、理性的设计系统。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人与空间其他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使之有机融合,既要充分实现空间的使用功能,又要注重城市已有的基本格局、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的能动性,还要体现城市的性格和形象,符合公众的审美,以实现人与城市空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完美和谐这一最终设计追求。

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事物的认识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和意图理念是必定要通过种种客观本文由收集整理存在的形式来实现的,要使这些外在表象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容,就应该从更为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正确运用哲学观点能引导我们跳出以往设计过度强调设计感和艺术性的感性思维模式。这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哲学方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是对立与统一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成本质。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认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各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产生动力,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也就是说矛盾的根本即对立统一。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思维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使事物间的矛盾良性发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矛盾、公共空间新的规划与旧有布局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时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地方性与城市发展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是设计规划的构成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对这些本质问题和矛盾,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以求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满足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整体要求,保护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建立更为科学有序的人性化城市公共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建设艺术,其中体现的物质实体和精神表达、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在的使用功能和外在的表现形式、设计形式法则中的自然美与秩序美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我们需要从这些对立的差异面中寻找它们的联系和契合点,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化解矛盾,使之从对立走向统一,达到“和”的境界。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规律,在设计中针对事物矛盾相反相成的特性,因势利导,去制造矛盾和对立的抑扬关系,使设计更具突破性和创造性,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一方面,矛盾既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矛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矛盾要点与最终的统一目标也会各不相同;因此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矛盾和统一,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共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就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而言,功能与形式上的统一是普遍的设计原理,而每个具体的设计实践又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设计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不同城市的客观环境与设计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构思和规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同文化的频繁交流,使城市开放性发展的需求日趋迫切,也对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为多元化、国际化的要求。而太过迅速和急切的发展,直接导致出现了大量不顾实际的客观条件、功能需要和经济能力的设计,盲目攀比、模仿甚至抄袭的作品比比皆是,“教条化”与“程式化”设计泛滥。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往往作为“面子”工程出现,设计形式单一、重复,缺乏自身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甚至超出公共空间的功能和需求限度,从而造成各种资源的无谓浪费。这些都是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深入研究地方的环境特点、人文特色以及实际需求,设计没有针对性造成的后果。

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实践中抓住重心,有主有次,主次结合,不仅要具备较强逻辑分析能力,还要有科学系统的设计发展观。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和信息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如此繁杂而庞大的设计工程必须进行有序的排列组织,确定设计的主要思路和目的,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整合,围绕主导思想提取可用元素,否则必将导致设计主题在传达上的模糊,也必然会出现由于设计元素的杂乱无章而导致的视觉混乱。而我国在城市设计方面,设计师单纯追求形式构图,对人的行为心理和行为需要不进行深入研究,对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不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仅为观赏不为参与的设计也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整体观念缺失,使建筑与外空间规划各自为政、互不关照,主次颠倒;过分强调建筑单体的表现力,把设计重点放在建筑或者构筑物的外在形式上,忽略公共空间本身的存在意义,使空间沦为实体的附属品,导致其使用功能不明确,空间主题与设计目的出现偏差。

针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力图寻找最有效,也最贴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实际矛盾。综合众多的观点和看法,普遍认为只有从分析不同地区的特殊性入手,明确公共空间的具体定位和规模,强调空间的个性化和内涵的体现,才能推动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良性发展,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实现人性化设计。加强对环境生态、人的心理及行为模式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具体城市的综合情况,才能确立一个完善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研究框架,同时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信息资料库,也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体。唯物辩证法强调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存在,相互间都会存在不同的关联,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片面或以偏概全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深入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间的必然联系。在中国,设计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命题,力在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它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人与自然最本质的关联。当然,现在提倡的“人性化设计”,具有更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即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各种需求以及与人相关的不同要素,将人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上。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型的应用学科,强调实用性和社会效应,它涉及的学科包括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历史人文、艺术设计、政治经济、建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广泛领域,由此不难看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不仅承载着巨大的信息量还具有强大的包容性。随着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更是时刻感觉到世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正如某些宣传词所强调的“沟通无处不在”。因此,设计师一定要有全局观,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个局部看问题,而应将设计看作人与世界建立起来的某种关系而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把握,“中西结合”、“古为今用”这些观点所体现的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结合,而是思想领域的交流与联系。设计是从使用目的与形式表现的统一中取得自身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那些忽视根本单纯追求形式表现的做法,是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完美的设计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强调所谓的艺术性,而是把人与环境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使二者相互交融,混然一体。

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成形式上来分析,城市空间建设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细节之间,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师应从设计作品的内部与外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诸多联系中综合地把握设计对象,这样的城市公共空间就会像高度统一的生物体那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具有物质性和具体形式的客观活动。只有我们正确地理论联系实践,将客观实际与社会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合理规划,才能够真正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渐提高,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使民众对公共空间(下转256页)( 上接211页)提出了更高的审美与评价标准;而经济与对外交流的发展,也使更多的城市规划将公共空间列为设计重点,视其为展示城市文明与经济技术的窗口。尤其是近些年,为配合城市的扩张和发展,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拆、改、建,市民广场、开放型公园作为服务民众的城市配套设施也大量出现,作为空间的使用者,民众考虑更多的是这些公共空间使用起来是否便利、配套的服务设施是否完善等实际问题,他们往往对使用功能和城市文化有更为切实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公共空间设计提出的想法和建议也更具实用和参考价值,这些都是用实践经验和使用经验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公共空间设计应该更加重视人们的实际体验,尊重民众的意向,结合专家的分析和意见,总结经验,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作为指导,建立合理有效的设计体系,针对我们现在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现状,进行经济合理、具有前瞻预见的创造性设计是极其重要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既要体现城市的发展规划,又要符合大众的需要和审美。通过广泛调研,集思广益,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具有很多优点:首先不仅能调动民众的参与意识,体现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还能确立更为实际的设计标准和目标,增加公共空间的亲和力。其次,可以减少设计规划中的失误和遗漏,让设计决策更加全面具体。再次,还可以给大众提供一个合理合法的文化交流平台,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为设计与规划部门提供更多的合理化建议和创意,使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

要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从客观条件与实际使用出发,真正深入到实践中去,才能使设计工作更加系统完善、可操作性更强,从而创造出独具魅力、耐人寻味的空间作品。

四是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中国古代的《周易》和现代物理学都把变化看成自然界最为本质的现象。《周易》的“易”字,其基本含义就是改变,也就是发展的运动。唯物辩证法也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动态联系,联系和相互作用又是产生和推动运动的原因。生产和创新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各个时期的设计与审美需求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因而设计的内在精神与表现形式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针对不同的人群,它的形态总是变化发展的。对传统元素和形式语言的简单模仿并

不能创造出真正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学会用发展的思维方法去发现不同文化中蕴涵着的智慧与情感,这些都是生动的、具有感染力的,是设计产生生命力的根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意灵感来源于有准备的头脑和活跃的思想,结合的知识点越多,联系就越多,设计的创意点与发展空间也就越多。因此,单一的思维模式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也不适于设计这种创造性工作。设计思维要求将客观和主观、理性和感性、分析和归纳、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创新等用辩证的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总结起来就是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指导空间设计,而发展的观点在实际的设计应用中也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例10

一、城市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划分,就层次结构的划分而言,可区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色彩景观”的概念是从“城市”色彩载体问题研究引申而来的,狭义的城市色彩景观就是指涉及城市生活的特定景观类型,如建筑色彩、场所色彩。其中,场所色彩所包含的街道色彩、绿化色彩等,就是城市公共空间色彩景观。

从城市公共空间色彩景观的功能与概念来看,依托公共空间为载体的色彩景观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表现为:1.组成元素的复杂性;2.色彩设计概念的历史文化性;3.涉及群体的公共性;4.色彩景观的空间感。

二、城市公共空间色彩的感知及其对色彩设计的影响

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社会交往的开放性场所,其色彩设计也必然受到人们主观感知和体验的影响。而即便在同一城市环境中,不同的人也会对公共空间色彩设计产生迥异的色彩感受。城市色彩产生过程的研究表明,城市的色彩面貌是居民对长期接触环境的集体回应和集体选择,是集体共性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国际色彩顾问协会 (IAAC)在《Color,Environment,Human Response》一书中从个体感知和体验的角度提出了“色彩体验金字塔”理论,这一多层次的“体验”过程表现为:对色彩刺激的生理反应潜在无意识集联想文化影响潮流时尚的影响个人体验。①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个体感受处于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最上层,色彩设计需要从时间、空间因素中,以及人们对于公共空间景观体验的角度来思考,进而建立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基础语境和平台。

(一)不同运动方式对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影响

埃德蒙・N・培根在《城市设计》中指出,生活的目标是获取和谐感受,个体在运动经历中所感受到的空间的变换关系,就是设计的主要问题。公共空间色彩的设计应当与运动方式形成相互适应的联系。

(二)公共空间色彩景观体验的适宜距离

色彩的感知是与观测距离密切相关的,在城市物体环境中,这种视觉感知的差异尤为明显。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就用“外部空间模数”理论总结了这一规律,其中D/H比值(视距/界面高度)≤1,垂直视角 ≥45°时,可感知空间尺度范围最佳,“看清界面的细部和质感,界面围合空间内可体验到内聚感和安定感”。②综合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主要集中于建设项目开发与周边环境整治的设计范畴,包括广场、街道、公园等处的整体设计都是如此。在公共空间色彩景观的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色彩观察的适宜距离,处理好“均衡场”和“强场”的关系,使人的色彩体验更为丰富也更贴近人体尺度。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

(一)城市广场的色彩设计

城市广场在《城市规划原理》等书中被定义为“基于城市功能要求而设置的,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③。就视觉角度而言,城市广场的色彩包括有围合广场的建筑、铺地、环境小品、绿化色彩等。其中,妥善地处理好着色面积最广的建筑群与广场铺地间的色彩联系,是广场整体色彩设计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广场作为人群休憩的空间,色彩设计应当考虑到受众群体来自静止视点的体验,其色彩设计指引要点主要包括:1.广场铺地色彩应与周边建筑群取得最大限度的调和。2.广场基调色应首先确定广场性质。3.广场空间色彩还应该有侧重点、有主次地处理好视觉要素间的色彩协调与层次性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主体色彩即“前景色”与其他景观色彩“背景色”形成层次化的区分,类似色彩配色法较为恰当;而缺乏明确主体的,就要将色彩设计的重心放在围合要素间的色彩协调上,可适当利用不同形式的绿化措施进行改善、整合。④

(二)商业步行街的色彩设计

商业步行街是由商业街区步行通道及两旁商店构成的一个城市线状空间,通常是城市或区域的商业中心。作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及回归自然的需要,步行街的景观设置大多与街心广场、小品雕塑相结合,是现代城市街道发展的特殊形式。处理好街道侧立面建筑与色彩设计间的关系,在连续性的建筑界面围合中给予行人以丰富、连续的空间与视觉体验,总体而言,就是对高明度低彩度色、中性色或无彩度色的过渡处理。需注意三个方面:1.街道空间环境的色彩设计应符合其功能定位,根据街道空间与景观的构成完成色彩设计的协调配置。2.在街道空间节奏与序列的变换处包括转角、交叉口等处,则要合理地运用对景、框景等手段,适应节点处的色彩对比和空间的节奏变化,使冷暖或明暗上的色彩渐变更加协调、柔和。3.步行街的地面铺装与环境设施的色彩设计也要遵循整体性、整合性的基本原则。

(三)城市公园的色彩设计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公园被定义为用作“供公众游览、休憩……文体健身等活动……是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绿地”。其色彩设计的核心是公园的绿化色彩。⑤

城市公园的色彩设计在尊重其基础功能设定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好其自然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

第一,绿色很自然地应当成为公园范围内的基调色,色彩设计应注意使基调色与点缀色之间互相衬托,进而使掩藏于绿色海洋中的人工构筑物得到凸显。第二,大型综合公园需要做到色彩分区,自然色彩区要注重绿化效果的营造;人工色彩区则更需要在环境总体色调的协调下,有意识地发掘自身的色调或主导色彩,可采取微差的手法来创设出公园统一和谐的意境。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拥有着丰富多彩的物质载体。如何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的色彩设计进行引导,恰当地展示城市的历史传统与地方文化,这需要设计者在实地调研、城市色彩景观整体规划的实践中进一步地进行检验、修正,以实现城市景观建设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56―157.

②辛艺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4(5):18―20.

③王京红.空间中的色彩――试论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的特殊性[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200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