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11-30 11:10:26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1

四川石化公司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炼化板块下属的一家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年设计加工1000万吨原油和年产80万吨乙烯,共有炼油区和化工区19套主体生产装置,产品主要有汽煤柴、聚烯烃、橡胶、醇类等,覆盖整个西南和华东市场。四川石化公司采用“机关-生产部”两级管理架构,管理人员精简。生产运行处作为生产运行管理的关键部门,担负着日常物料平衡测算、生产受控检查、月度生产绩效考核、生产异常管理等主要生产管理工作。为平衡人员和工作量不平衡的矛盾,经过两年多的摸索,生产运行处建立了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生产管理模式,系统分析整理各类数据,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生产信息系统中,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管理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信息化系统现状概述

四川石化信息化系统主要为MES系统,包含工厂基础信息管理(PRM)、实时数据库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生产调度、操作管理、物料平衡、收率计算、生产统计、生产信息运行平台十一个基本模块和三剂统计管理、装置平稳率、岗位操作记录3个拓展模块。同时,生产运行处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生产智能化管理平台,集成了物料平衡测算、生产监控、生产受控三大模块。

(一)MES系统模块介绍

1、实时数据库及其应用情况:以现场DCS画面为基础模板,采集存储现场16万多位号的数据,绘制了各装置实时数据库画面图1903张,搭建了一个类DCS画面,便于管理人员在中控室外的其它工作环境中,及时查看各装置生产运行情况。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系统):该系统主要由LabwareLIMS、LIMS网页和LIMS仪器连接三大模块构成。实现化验用户登录、分析检验计划管理、任务分配、样品登记、样品条码打印、样品接收、样品确认、样品制备、化验数据自动采集、手动录入、数据计算、指标判定、数据审核、登记判定、报告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管理、封样管理、打印原始记录、消耗品统计、仪器管理、溶液管理、危化品管理、通知管理、固定检验计划管理、临时加样、原料检验计划管理、数据统计报表等功能。3、物料平衡模块:根据计量表前表和后表值差,每日自动生成各装置物料平衡数据,同时装置统计人员可以对数据进行人工核对。目前实现了22套装置进出物料量、292个罐的每日物料变化量以及进出厂数据查询。4、生产统计报表模块:根据每日数据,生成各类统计报表125张。主要有装置物料、能源投入产出的日、月、年统计数据,罐区半成品和成品的转入转出及厂级互品统计,原料外购及产品销售统计数据。5、平稳率模块:根据公司审核确定的公司级、生产部级和装置级工艺卡片数值,建立了装置平稳率管理数据库,每日统计各工艺参数偏离工艺卡片范围的比例,并可以按班组进行统计和查询,便于各装置班组竞赛和平稳率考核。6、巡检管理系统:巡检管理系统由七大功能模块组成,分别为:基础数据管理(可以制定巡检线路、巡检点、巡检项的基础数据)、巡检计划管理(可以制定零时计划和周期计划)、巡检数据管理(针对巡检记录数据、巡检异常信息、漏检项、漏检点进行管理)、实时监控(针对全厂巡检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实时查看巡检情况,和对巡检情况进行历史查看)、统计报表(对所有巡检数据进行详细的报表统计,统计漏检数据,统计质量不达标数据)、系统管理(对用户信息和组织信息进行管理)、倒班管理(对所有班组进行班次和倒班管理)。同时建立了无线巡检模式,通过电信3G信号传输巡检数据,巡检人员可以通过手持式巡检仪实时上传巡检数据和现场图片。

(二)达标管理系统简介

达标管理系统为具有四川石化特色的多维度生产绩效管理系统。由指标达标模块和过程检查模块组成。根据四川石化的装置情况制定达标指标和过程检查项目,涵盖了生产运行、安全环保、机电仪等多个方面,由各相关职能处室联合完成对生产部的达标考核,最终对达标的装置发放达标奖金,极大激发了各级员工工作积极性。

(三)应急管理系统简介

应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事前预防预警、事中应急联动处置、事后总结评估,支持与地理信息、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短信平台、环境监测、辅助决策等系统的无缝集成。定位事故发生点位置、打开最近视频监控设备,预测事故影响范围,将救援人员、车辆以灵活的计算机图标方式展现.通过应用电子沙盘,拖动图标到地图指定位置,现场排兵点将,形成最终部署方案下发到现场,救援队伍可通过部署方案到地图指定位置集合。从而能够科学调度应急资源,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生产指挥系统简介

以图形展示的方式,提供直观的生产全过程的综合展示页面。对原油的进厂、加工、库存数据,炼油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出厂、库存情况做直观的展示及分析,实现库存情况、装置运行状态、进出装置物料量、公用工程消耗量,环境监测数据等数据的实时监控,以便于生产领导及调度人员对产品信息的掌握。

二、信息化系统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炼化企业生产管理主要集中在“生产运行管理、生产受控管理和生产绩效管理”三大方面。信息化系统有效解决了炼化一体化企业流程长、步骤多带给管理上的困难,通过电脑自动采集数据、后台分析数据、人工修订数据、汇总结果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数据链,对生产管理的历史数据分析、当期生产状态监测、远期生产预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产运行管理的信息化

1、物料平衡测算的信息化一般炼化企业物料平衡测算通常采用自建EXCEL表格,人工录入相应装置产品近期收率、罐区物料罐存变化情况、原料进厂计划等数据,得出可行的物料平衡方案。该方法存在耗时长,需要人工录入的数据较多,数据发生偏差或错误不易发现等问题。为避免计算误差,同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在现有的MES系统为基础上搭建智能化生产测算平台。通过从MES系统自动获取装置侧线的历史收率、各装置进料量、产出量及罐区的进出物料,由系统后台根据固定模板对生产物料平衡进行测算,结果经审核后,可以自动转为装置生产监控数据下发执行。2、装置异常监控的信息化生产监控单纯依靠人工监控无法做到装置全覆盖,且存在效果低下的问题。为弥补该缺陷,避免单个装置的异常演变成全厂层面的生产波动,建立了以下四大生产监控模块:①物料平衡监控模块。该模块主要与物料测算结果挂钩,对未按计划进行排产的装置进行提醒和报警。②装置开停车监控模块。选取重要的装置开停车监控信号,对发生非计划停车的装置进行记录,并要求填写非计划停工原因。③火炬排放监控模块。对各装置各火炬排放点的阀位、流量进行监控,发现有超标情况及时提醒调度人员调查处理。④自定义监控模块。根据目前生产运行重点,有目的性的选取重要的装置运行参数(如塔温、塔压、反应器压差等),建立运行参数趋势图,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同时可以根据历史运行数据,预测远期装置运行状态。

(二)生产受控管理的信息化

生产受控管理存在管理“面广、事杂”的困难。通过分类细化,总结出生产受控管理的四大类:1、操作变动管理。各装置日常操作变动按照变动的关键性和影响面大小,分为1-4级操作变动。其中1-3级操作变动需要填写操作变动审批单,经生产部技术人员和生产部领导审查,其中1-2级操作变动需要经生产运行处审批后实行。通过网络填报的方式,建立各装置操作变动管理台账,便于调度人员监控日常生产变动,减少误操作,从根本上做到风险可控。2、开停车管理。装置开停车过程中,风险大、风险点位多。生产运行处严格要求装置执行PSSR检查制度,开工前按照“设备、管线、仪表、外部管线环境、物料准备情况”等进行详细开工检查,填写PSSR检查确认单,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并将PSSR检查表单和处理措施提交至信息化系统平台,便于内部审核和管理。停工交检修前,生产部要按照要求绘制“作业区域图、盲板图、物料排放流程图、盲板表、化验分析明细表、上锁挂签表”,真正做到“有序停工、明白检修”。3、事故事件汇报管理。装置发生事故事件后,通过监控平台或自提报方式,及时反馈装置异常情况,生产运行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经验分享、教训总结,避免同类事件反复多次发生。4、日常巡检管理。日常巡检为员工发现装置隐患的一个重要手段。强化巡检管理就相当于时刻纠正装置运行的路径,确保装置正常运行。四川石化已配备无线巡检手持终端、建立了无线巡检网络,员工在现场发现问题后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手持设备上传数据和图片至巡检管理平台,便于部门和班组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现场问题,使巡检不简单作为“打更式”的走过场,做到真正为生产服务。

(三)生产绩效管理的信息化

生产绩效考核一直为各炼化企业生产管理的难点,考核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奖罚分明是生产绩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生产运行处以达标管理为切入点,创造性引入“达标过程检查”这一模块,将单纯的达标对标工作上升到装置绩效考核高度,通过过程检查,对各装置的“能耗情况、生产运行情况、生产受控情况、安全环保情况、机电仪运行情况”由电脑采集数据后进行统计打分,将平时对装置生硬的绩效考核转化为实实在在以数据说话的“达标过程得分”,真正做到以数据说话,实现了考核的公平公正。同时利用该方式,激发了装置“争达标、创高分”的热情,广大员工由原来的被动听指挥转变为主动优化操作,真正发动全员参与到达标过程中,极大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管理水平。

三、总结和展望

目前,四川石化已完成基本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搭建。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目前各系统用户量由最初的200人次/日,提升至1000人次/日,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已基本适应了该新型化的生产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帮助,千万吨炼油级的四川石化公司仅1500人就完成了通常老企业1万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同时做到了生产管理有序,极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在后期的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中,我公司计划新建设原油数据评价模块和全厂公用工程物料优化模块,加强对原油品质和调和的管理,优化公用工程物料使用量,降低公用工程物料消耗,进一步利用和完善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为高效率的生产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文文献:

[1].席驰.炼化企业生产信息化建设及系统集成研究石油化工建设2014年4月.

[2].高兴彦.刘亚儒.张成.以MES为核心的炼化生产管控一体化信息化方案设计信息系统工程2015年2月.

[3].胡沁春..张志檩.炼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探讨数字石油与化工2009年第8期.

[4]李振国;万志强.炼化企业的“计划优化”论[J].化工管理.2011年08期.

[5]杨国栋;丁晓刚;荆玉杰;浅谈石化企业体系审核策划的增值[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年06期.

[6]郑轶丹;乔明;李雪静;朱庆云;王红秋;新疆炼油与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外能源;2011年08期.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2

1 引言

信息化资产是指在信息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网络基础设施、系统硬件、电子办公设备和软件、技术和管理文档、系统账户等,包括硬件和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指的是对于产品的从设计、采购、使用、维修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当下,信息化资产几乎是占领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加强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对于企业维护资产价值、提高企业收益来说,无比重要。

有利于增加资产的寿命。据统计,一款电脑的使用周期通常仅在三到五年左右。一般情况下,信息化资产现在大概占到固定投资的10%,因此提高资产的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收益。信息化资产受制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被淘汰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就是财务学中的使用寿命和寿命的博弈理论。将信息化资产纳入到生命周期管理中,就可以对资产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最优化的生命周期,既可以得到最大的财务收益,又可以在提高资产的工作效率。

2 信息化资产管理问题现状与原因分析

信息化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重视的不足是引起信息化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首要原因。目前,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于信息化资产的管理还停留在惯性思维。有的管理者对于信息化资产只是单纯的认为做好硬件的维护和管理即可,而忽略了对于软件系统的管理,特别是对于一些公司自己开发的东西或者是购买的正版系统,缺少管理制度。有的管理者即使是注意到了对于软件系统的管理,但是也停留在做账本的初级阶段,没有对于其如何发挥好的作用有个基本的思考和评估制度,影响了软件作用的发挥。

信息化资产配置不合理。信息化资产配置合理,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信息化资产的配置往往不太合理。一是购买不当,很多企业在购入信息化设备时,没有分析需要的性能及使用需求,所以,经常出现电脑买回来满足不了使用需要;或者有些购置了高价服务器的作用又不大,很多功能和配置都被闲置了,引起资金浪费;还有的企业对于自身有多少信息化资产底数不清,却又在不断地进行采购,导致投资过剩。还有使用不当的问题,很多信息化资产在出现故障之后就没有再进行维修,直接列为摆设,久而久之在闲置中失去使用价值,沦为电子垃圾。

日常管理措施不到位。制度的缺失是最大的管理隐患,会造成对信息化资产的使用情况不明、责任不清、奖惩无据。另一方面,是对软件资产保密性不够,泄密情况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网络泄密成为了公司数据丢失的最大隐患,也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除采取技术手段之外,还应有严格的制度约束。

3 实现信息化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对策

信息化资产的时效性、不稳定性决定了其管理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生命周期管理对策上,也应该充分根据当前管理的常见问题和信息化资产的规律来制定。总的来说,应该着重从几个方面来加强管理。

思想“挂帅”,解除思想的藩篱。要管理好信息化资产,思想的转变是首要任务。领导要重视,要在各级领导中间形成抓信息化资产管理就是抓企业效益的理念,切实改变过去不注重管理的现象。员工要重视,企业管理层要将信息化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对员工进行培训动员,在思想认识上,要让员工跟着领导管理层的思想走,将信息化生命周期的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常行为中,要让员工自觉响应管理层的决定,在信息化资产的使用、维护过程中秉着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理念来开展,从而指导自己的工作。

规划先行,制定管理的方向。规划是落实管理的前提,是管理的细则和纲要。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对于信息化资产管理来说,要有什么样的资产值,各种信息化资产的寿命是多长,投资的比例是多少,都要有方向性的确定。要有管理的工具,用什么来管理,依靠制度还是人员,都要有所规定,特别是制度方面,更需要进行规划。要有人才培养规划,信息化资产的管理专业性较强,就不可能管理好,因此,人才的保障是重要措施,要有计划地培养好管理人才。要建立专业的信息化资产的独立部门,在资金、管理权限上给予充分保障。

制度为纲,扎牢规则的篱笆。制度是机制,是保障。一是要建立生命周期管理过程的制度,对于信息化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明确管理重点,同时结合财务、采办等部门对资产的使用过程实施评估制度。二是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信息化资产实行登记制度、建立台账,并及时更新,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对资产进行全盘掌握。三是权责明确制度,为了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为信息化资产进行管理时,要制定不同的管理权限,明确使用权责。四是资产清点制度,由于信息化资产更新相对频繁,所以必须制定好资产清点制度,确定清点时间和人员,确保企业信息化资产底数清、情况明、资产不流失。

落实为要,强化措施的执行。制度再好,没有落实,一切都成为空谈。一是要加强对资产的优化,要日常的管理中,要结合全局看问题,对于信息化资产,要尽可能地实现优化配置。二是要加强维护,维护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对维修,就是要提高修理能力,确保信息化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一层意思是更新,确保信息化产品的状态最新,使用效果最好。三是要加强保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信息资产的保密措施,同时强化员工对信息化资产保护的意识,对有危险或者已经泄密的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惩罚。

4 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企业要认真落实生命周期管理,根据自身实际,调整好管理手段和制度,切实将信息化资产最大程度低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巍奇.信息化资产维护运营的一种简易方法-台账管理[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2(04).

[2] 吴青海.加强信息化资产管理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J].东方烟草报,2009(12).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3

为建设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首先需要明确指导思想。一个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存在多种,如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优化生产管理的模式、实现生产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分享、提升决策的水平等。只有结合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才能明确正确的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以我国某企业为例,在其确认了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效率的未来发展目标后,明确了“22311”的指导思想,即统筹企业内外、横纵这两个维度,确保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的兼顾,做到纵向扁平化、横向一体化;完善企业的流程标准与数据标准,增强管理者的监督效率;做好管控层、业务运营层和决策层的工作;实现管控一体化;建立统一集成信息化应用平台。

二、生产组织管理模块的建设

1.生产计划

在生产计划上,需要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的相关数据,如订单情况、工期时间、人力情况等。信息系统可以把资源闲置与生产的实时情况反映给决策者,且可以依照历史信息和当前信息情况自动生成生产的计划。在计划生成之后,应该对计划的进度进行跟进,对生产流程进行监督,在此方面,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节点划分工作。如我国某企业划分的节点就包括了五个方面,即计划的开始、生产完成率、计划的检验、计划的提交、计划的验收。在对计划进行监控时,系统会利用算法和企业设置的标准,对流程和结果实施监控,对结果进行评价。

2.产品调度

在产品调度上,该系统模块主要是负责对产品去向的记录和跟踪,与库存管理进行結合,可以让企业掌握产品的数量及去向,加强监督力度。为实现产品调度功能,可以对每件产品都进行编号,且将编号放置在数据库的第一列,在后排包含了产品的信息及调度情况,这些信息将一直保存,直到产品售出或是销毁。

3.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部分主要是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监督,在信息化系统中,利用计算机等相关技术和企业依照市场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可以实现对生产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的目的,准确检测到质量不过关的产品。

4.工艺管理

在工艺管理方面,系统主要是对生产管理中的核心技术进行监测,对生产当中使用每项技术的运行参数作出记录,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让管理者总结出不同技术的优势及能源消耗情况,进而作出择优选择。

5.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部分,包含了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监控与成本分析四个方面。信息系统可以依照人工成本、材料报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计算,分析出生产所需的成本预算,这样可以让管理者对资金作出合理分配;在订单生产计划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依照实际的成本消耗情况,信息系统可以进行快速、自动的核算;依照时间的变化,信息系统可以对成本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动态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了未付款项、已付款项和预制款项等多个方面;将成本预算的计划和支出的情况作出对比,信息系统可以完成成本的分析工作,对节约、超支等情况给予表现,为管理者的反思和探索提供依据。

6.设备管理

在设备管理方面,信息系统会依照现有设备规格、型号进行编号处理,并将设备的检修和运行状态予以录入。这样可以加大管理者对设备的监控力度,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做到及时地发现与排除,能够保障生产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7.安全环保

信息化建设可以让安全环保的生产理念更加深入。如我国某造纸企业,在进行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就在系统中对安全环保的标准做到了量化处理,在生产管理的各个步骤中,这种量化的数值都有所体现,利用数据可以对产品及生产流程的安全环保指标作出判断。

三、生产协同管理模块的建设

生产协同管理模块同样在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除生产部门之外,还需要财务部门、销售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和质量部门的共同管理。生产协同管理模块需要财务部门提供一定的数据,利用信息系统成本进行核算与预算,帮助财务部门进行决策,而销售部门需要依靠系统提供的当前生产情况进行营销工作或是开拓市场,并将市场数据提供给系统;技术部门需要对产品的设计以及采用的工艺手段进行优化,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另一方面,需要进行不断地研发;采购部门需要依靠成本预算以及生产的计划进行物资采购工作,对于系统中生产成本以及库存的数据都会造成影响,在采购过程中,需要结合系统的现有资料与信息共享功能制定采购使用的金额范围,利用该系统,可以让库存对资金的占用率得到有效降低;质量部门需要对生产过程及原材料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对于进厂的材料、物资等都需要进行专门检测,对生产的产品需要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以某我国某企业为例,在它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就很好地满足了生产组织管理模块和生产协同管理模块的要求。

结合图,该企业以财务系统为核心实现了采购、库存、成本、存货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为实现系统的高效性,该企业在网络搭建上制定了四点要求,即安全的网络部署、各部门之间连接顺畅、可以提供多种网络连接方式、网络设计方便管理和维护。在此要求下,该企业利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保障措施的制定

1.规章制度的保障

规章制度的保障主要是建立信息安全制度,它可以让信息的来源与传递更具准确性和安全性,对此,我们可以参考我国南方某企业关于信息安全制度的制定原则。该企业制定了三条基本原则,首先,信息的传递方式为自下而上,只有实施层才可以将信息传递给决策层与管理层;其次,信息需要经过负责人进行审核,确保信息来源没有任何问题;最后,对于信息需要作出安全系数的评价,人员的职位不同,能够审查的信息也不同。

2.技术的保障

在技术的保障上,需要企业对建设信息系统的软件及硬件进行仔细选择,在选择时,首先应该考虑适用性,即清楚本身的实际需要,清楚企业想要达到的目标;再者,应该尽量选择具有较高成熟度的国内大品牌软件,并要求软件供应商能够提供长期的售后服务。

3.资金的保障

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使用的软件和硬件,还是所需的人力,都需要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在对资金预算进行制定的时候,企业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利用微观的思想,对每一个环节作出审核,同时,在人力成本上,应该考虑到多个方面,如员工的工资、专家咨询的费用、人员的培训费用等。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明确指导思想、建设生产组织管理模块、建设生产协同管理模块,并制定规章制度等相关的保障措施可以让企业顺利完成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哲.信息化管理助力风电企业快速发展及其应用[J].科技展望,2017,01:168.

[2]杜振全.浅析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方法[J].办公室业务,2017,07:48.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4

abstract: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jewellery product manage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include material manage, bom setting, sfc, operation wastage. describe how to implement the jewellery product manage system. the research setups list as below. summary the information system, detailed the content and flow. the result is the features jewellery product manage information system.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will benefit the jewellery company to cut down the cost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e.

key words:jewllery; information system; product manage; erp; sfc

1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概述

现代珠宝首饰产业,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从进销存、mis起步,走过erp、drp、pos,迈向“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信息与集成,通过电子商务、商业智能、供应商管理,珠宝企业信息化逐步走来、渐入佳境。

珠宝首饰行业信息化选择上,既有国外大中型制造与零售业软件供应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软件包;也有许多国内软件企业推出的优秀系统。当然,也有一些大中型珠宝公司,投入重金打造先进的、分布式、覆盖多个业务的集成性大型信息系统。比如微软axapta erp系统、久久才大、纵横、向导科技、天宝等。

但珠宝首饰行业信息化,相比电子产品制造等行业,处于相对初级的水平。珠宝自身的物流及工艺特点和珠宝企业管理水平现状,造成了珠宝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其中,生产制造环节的物料管理、库存控制、工序管理、人工管理,是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做好了珠宝首饰的生产管理信息化,可以立竿见影地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物料损耗、实时掌控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公平透明地进行绩效管理,最终提高订单履行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利润。

本文将基于珠宝首饰生产和制造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细节及对策,以阐述生产管理信息化对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企业的重要性。

2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分析

生产活动控制负责执行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与此同时,生产活动控制还必须最有效地利用人力和机器资源,并最大程度减少在制品库存和维持客户服务水平[1]。在erp系统中主要依靠车间作业控制(sfc)或生产作业控制(pac)来完成车间作业管理的任务。sfc适用于固定位置布置生产设备的离散机群生产方式,而还包括了可以用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和流程式生产控制的系统则被称之为生产作业控制。

珠宝首饰生产管理系统,必须是满足珠宝行业特色需求的灵活系统。主要包括多公司管理、供应商管理、销售订单管理、采购订单管理、生产工单管理、基本构料维护、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订单管理、生产车间管理、总账管理、发票管理等功能。其中,基本物料维护、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车间管理,必须根据珠宝首饰行业特点量身订造。是珠宝首饰管理系统与其它行业管理系统的主要不同之处。

珠宝首饰是由金属、钻石、宝石,通过溶金、注腊、打磨、镶嵌等工艺,组合而成的小件产品。物料分类不是很复杂,一般分为成品、珠宝、钻石、金属、附件等。不同类型的物料,具有不同的属性。每种类型的物料都需要定制出不同的信息录入界面,以提高录入效率。比如钻石的4c属性、宝石的专属信息、金属的成色属性等。

珠宝首饰bom的构造也不太复杂,层次不会太多,一般由珠宝、钻石、金属、附件、半成品等组成。bom的设置上,不但要设置原材料和成品之间的“件”数关系,也要设置k金和纯金属间重量换算。根据bom计算物料需求时,需计算各种原材料的需求数量和重量,比如计算需要的纯金重量、补口重量、宝石数量、钻石数量。

最重要的子模块是生产车间管理系统。传统珠宝生产过程中,wip物料往往处于失控状态。发料下去后,到生产入库前,无人能准确知道物料、半成品具体位于哪里,确切数量有多少,丢石丢料现象严重。溶金、焊接、打磨等工序过程中,超额损耗易处于超标和失控状态。珠宝钻石、贵重金属单位价格高,一点点丢损都涉及到较大金额的损失。工人的工资,也需要根据工艺水平、损耗综合计算。

工艺路线是说明各项目制件的加工顺序和标准共识定额的文件,主要说明加工过程中的工序顺序和生产资源等计划信息。车间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确定珠宝首饰生产的工序、工艺,核定每个工序的人工标准、损耗标准,设置损耗超标界限。然后为成品和生产工单设置工艺路线,下达工序工单,把物料、半成品、人员分派到每个具体的工序,及时登记每个工序完成的半成品、实际消耗的人工,并根据每个工序发出的物料的重量、数量,回收的物料的重量、数量,算出实际金损耗和丢石、丢料。因此,就能控制到wip的状态和数量、实际的金损、实际消耗的人工(计件、计时),避免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及有效公平计算工人工资。

3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不是任何企业想上erp系统就可以想当然地取得成功。企业实施erp系统是否能够成功,首先取决于企业本身,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主要在于内因[2-3]。珠宝企业实施erp,尤其需要先梳理内部流程和需求,再适当选取erp系统,分阶段地推行。

具体,珠宝首饰企业实行生产管理系统的时候,需要按步骤逐步实施。最佳做法如图1:

(1)先建设从销售订单、采购订单、生产订单到发货/发票流程的软件。集中管理起所有物料的基础信息、库存状态、销售和生产数据。使得管理层能够精确做好生产管理,使得物流、信息流处于有序、可控状态。

(2)然后梳理珠宝首饰加工制造工序,建设生产车间管理系统。控制好工序金损耗、丢石,掌握、控制wip,根据工作质量公平有效计算工人计件、计时工资。做到降低物料成本、加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获取生产加工环节上更多的利润。

逐步实施,增量开发,立足行业特点,符合企业实际需求,是珠宝首饰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4珠宝首饰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结论

因为珠宝首饰原材料单位价格高,价值比较贵。物料成本、物料损耗折算为货币金额,对珠宝首饰加工企业来说,是占毛利润很大的一个比例。减少了成本,就可能提高利润;加强了管理,就可能提高效率。所以,珠宝首饰企业实行信息化,主要作用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物料损耗、实时掌控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公平透明地进行绩效管理,最终提高订单履行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利润。

首先,实施基本信息化和改善关键流程,使生产管理成为可控状态:控制物料库存、掌握订单状态、得到库存/资金周转率、进行销售预测等。这主要是提高管理效率,以同样的管理成本,支持更大规模的制造和更难以预测和把握的销售。

其次,实施生产车间管理系统,掌握wip状态,控制工序损耗,有效且公平的核算工人计件、计时工资。降低的金损和丢石,反映在经济上是降低物料和生产成本;有效的wip管理,改善了库存挤压,降低了库存成本;公平有效的计件、计时工资计算,妥善地管理好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人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一套好的sfc系统,现实可行的车间和工序生产管理制度,能最直接地降低物料、库存、生产、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水泥行业外资企业产品与服务进入带来的严峻挑战,水泥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这种发展环境,如何转变经营观念,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质量,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水泥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

发展信息技术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能够有效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降低物耗。

1 企业简介

内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东邻矿产资源富集的千里山和京藏高速公路,西距包兰铁路、110国道1公里,南距乌海机场6公里,毗邻西部煤城――乌海市。

2 信息化发展历程

蒙西水泥公司从建厂伊始就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蒙西的信息化建设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稳步发展,而不断升级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也为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蒙西建厂之初,定位在高自动化程度基础之上,一期水泥湿法生产线引进美国BAILEY公司的INFI-90集散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借助多种先进的技术如:微处理器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高速通信技术,形成一个功能强大、具有时代气息、具有决策管理能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成为国内首家全面引进自动控制系统的湿法生产线。当时外人不理解,认为水泥厂引进这么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不合适的,调侃为“给骡子车安电脑”,可是从公司的发展来看,这台“电脑”安的是很有必要的,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公司开始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建成了较完整的内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内部员工交流网站、外部宣传网站、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同时引入了生产、销售、化验室报表管理子系统,为公司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但公司不满足现有信息化的状况,进一步提出创新机制向管理要更多效益的工作要求。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去海尔、联想、华为等知名企业考察学习,在学习基础上组织认真讨论,客观分析蒙西现状、优势和劣势,经充分酝酿,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进管理全面创新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创新管理思路。

2003年6月,蒙西水泥公司启动ERP系统来全面管理公司的各项业务。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正式运行,证明了这一思路符合蒙西实际,是一项较为成功的尝试,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成为西部地区水泥行业完全构架在信息化上的首家企业,并且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ERP系统解决了公司与各部门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了各种业务信息高度集成,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快速得到所需的各种信息,提高了公司经营决策水平和企业整体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3 系统概述

蒙西水泥公司ERP系统涵盖了原料采购计划、物料需求管理、原料进厂、水泥生产、质量控制、销售分销、五金仓库管理、工厂管理及设备管理等,是一套适合企业管理的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特点:①分布式应用:通过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的分布以及前端客户机的简化,解决了分布式应用的问题。②跨平台应用:可跨操作系统平台、跨数据库平台。③容易部署和管理:整个系统的管理、资源分配、数据库操作、业务逻辑部件的管理及动态加载等工作集中于应用服务器。从而有效降低了应用系统部署、维护和管理的难度。

4 自动控制系统

实现工控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是水泥行业信息化的特点之一。将工控系统中的各种消耗数据、产出数据等通过DCS实时的读入到ERP系统中,为各级领导提供实时的动态数据分析,使领导对于现场状况和企业的经营业务数据的趋势有更加直观和准确及时的掌控。

我公司的水泥生产线采用ABB公司的AC800 和FREELANCE 2000集散控制系统,实现水泥生产线的自动控制。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的过程站,具有以下功能:

①控制功能覆盖快速开关逻辑到复杂闭环控制;②4条高速现场总线;③支持控制器冗余功能;④全集成到系统Engineer IT编程组态;⑤从现场设备到操作员站,为全局数据库;⑥紧凑型的安装尺寸。

5 流程管理

使用先进的集团化的管控手段,规范业务流程,各成员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的标准化。同时增强各个业务环节的管控,进一步的实现精细化管理。

蒙西水泥公司引进先进的流程管理平台,即IDS公司的ARIS流程管理平台。目前正在进行业务流程优化(BPR)和精细化管理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前提,都必须需要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描述和流程诊断,并在对现有流程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未来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

IDS Scheer的产品ARIS在当今流程建模与分析工具的市场中排名世界第一,IDS Scheer的ARIS 流程管理平台是搭建完整的企业流程管理体系的理想工具。企业在追求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应用ARIS流程管理平台作为实施工具,可确保从企业管理层到执行层能够协同管理流程。

6 总体目标

公司的快速发展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信息系统应用在水泥的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环节,强化不同环节的信息沟通,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人力资源的协调统一,以期达到对各部门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指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析。

7 实施效益分析

实施ERP给企业从实现企业资源一致性、可视性、可控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带来明显变化:实现业务数据和资料的共享;理顺和规范业务流程,消除无效劳动;管理人员从事务性工作转变为分析决策等管理工作;加强对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对工艺和原料的控制;降低物料的成本;生产计划和作业有序有效;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销售利润;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提供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主要体现在:

①信息高度集成。借助网络技术和系统集成模块功能,解决总部与分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各种业务信息高度集成,有利于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市场销售、生产和财务等方面的运行状况,不断改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地位。

②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了各种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了人工系统操作的随意性,从而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业务工作的不利影响。

③提高工作效率,致力于实质性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管理人员从事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实质性的分析管理工作。

④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实施ERP项目,在企业内培养出一批既懂管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科学管理和决策奠定基础。

⑤实现全集团水泥生产企业信息一体化。为蒙西集团其它水泥生产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成熟的系统软件支持,培养和输出了人才,从而实现了蒙西公司水泥生产企业信息一体化。

⑥系统实施应用一年后改善了管理水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不仅是技术变革,也是管理变革,公司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运用企业战略指导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随着水泥工业的转型升级不断走向深化,ERP系统开始在水泥行业大范围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ERP作为一种系统软件,技术研发与推进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水泥工业节能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ERP系统已经从原来单纯的企业资源管理上升到企业管理优化,资源科学利用,生产智能管控的地位。受此影响,对ERP系统功能进行不断优化升级是实现水泥工业节能降耗的需要,更是践行中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参考文献: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6

1 企业简介

内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东邻矿产资源富集的千里山和京藏高速公路,西距包兰铁路、110国道1公里,南距乌海机场6公里,毗邻西部煤城――乌海市。

2 信息化发展历程

蒙西水泥公司从建厂伊始就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蒙西的信息化建设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稳步发展,而不断升级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也为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蒙西建厂之初,定位在高自动化程度基础之上,一期水泥湿法生产线引进美国BAILEY公司的INFI-90集散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借助多种先进的技术如:微处理器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高速通信技术,形成一个功能强大、具有时代气息、具有决策管理能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成为国内首家全面引进自动控制系统的湿法生产线。当时外人不理解,认为水泥厂引进这么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不合适的,调侃为“给骡子车安电脑”,可是从公司的发展来看,这台“电脑”安的是很有必要的,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公司开始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建成了较完整的内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内部员工交流网站、外部宣传网站、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同时引入了生产、销售、化验室报表管理子系统,为公司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但公司不满足现有信息化的状况,进一步提出创新机制向管理要更多效益的工作要求。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去海尔、联想、华为等知名企业考察学习,在学习基础上组织认真讨论,客观分析蒙西现状、优势和劣势,经充分酝酿,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进管理全面创新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创新管理思路。

2003年6月,蒙西水泥公司启动ERP系统来全面管理公司的各项业务。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正式运行,证明了这一思路符合蒙西实际,是一项较为成功的尝试,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成为西部地区水泥行业完全构架在信息化上的首家企业,并且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ERP系统解决了公司与各部门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了各种业务信息高度集成,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快速得到所需的各种信息,提高了公司经营决策水平和企业整体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3 系统概述

蒙西水泥公司ERP系统涵盖了原料采购计划、物料需求管理、原料进厂、水泥生产、质量控制、销售分销、五金仓库管理、工厂管理及设备管理等,是一套适合企业管理的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特点:①分布式应用:通过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的分布以及前端客户机的简化,解决了分布式应用的问题。②跨平台应用:可跨操作系统平台、跨数据库平台。③容易部署和管理:整个系统的管理、资源分配、数据库操作、业务逻辑部件的管理及动态加载等工作集中于应用服务器。从而有效降低了应用系统部署、维护和管理的难度。

4 自动控制系统

实现工控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是水泥行业信息化的特点之一。将工控系统中的各种消耗数据、产出数据等通过DCS实时的读入到ERP系统中,为各级领导提供实时的动态数据分析,使领导对于现场状况和企业的经营业务数据的趋势有更加直观和准确及时的掌控。

我公司的水泥生产线采用ABB公司的AC800 和FREELANCE 2000集散控制系统,实现水泥生产线的自动控制。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的过程站,具有以下功能:

①控制功能覆盖快速开关逻辑到复杂闭环控制;②4条高速现场总线;③支持控制器冗余功能;④全集成到系统Engineer IT编程组态;⑤从现场设备到操作员站,为全局数据库;⑥紧凑型的安装尺寸。

5 流程管理

使用先进的集团化的管控手段,规范业务流程,各成员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的标准化。同时增强各个业务环节的管控,进一步的实现精细化管理。

蒙西水泥公司引进先进的流程管理平台,即IDS公司的ARIS流程管理平台。目前正在进行业务流程优化(BPR)和精细化管理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前提,都必须需要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描述和流程诊断,并在对现有流程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未来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

IDS Scheer的产品ARIS在当今流程建模与分析工具的市场中排名世界第一,IDS Scheer的ARIS 流程管理平台是搭建完整的企业流程管理体系的理想工具。企业在追求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应用ARIS流程管理平台作为实施工具,可确保从企业管理层到执行层能够协同管理流程。

6 总体目标

公司的快速发展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信息系统应用在水泥的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环节,强化不同环节的信息沟通,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人力资源的协调统一,以期达到对各部门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指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析。

7 实施效益分析

实施ERP给企业从实现企业资源一致性、可视性、可控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带来明显变化:实现业务数据和资料的共享;理顺和规范业务流程,消除无效劳动;管理人员从事务性工作转变为分析决策等管理工作;加强对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对工艺和原料的控制;降低物料的成本;生产计划和作业有序有效;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销售利润;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提供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主要体现在:

①信息高度集成。借助网络技术和系统集成模块功能,解决总部与分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各种业务信息高度集成,有利于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市场销售、生产和财务等方面的运行状况,不断改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地位。

②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了各种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了人工系统操作的随意性,从而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业务工作的不利影响。

③提高工作效率,致力于实质性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管理人员从事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实质性的分析管理工作。

④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实施ERP项目,在企业内培养出一批既懂管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科学管理和决策奠定基础。

⑤实现全集团水泥生产企业信息一体化。为蒙西集团其它水泥生产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成熟的系统软件支持,培养和输出了人才,从而实现了蒙西公司水泥生产企业信息一体化。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7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能源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领导性产业,并始终致力于电力供应、节能高效、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责任。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提高了电力行业的新技术研发,增强了风险管控能力,并且使电力企业朝着综合化及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管控的措施,提高电力生产的有效管控,并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不断研发新技术及新设备,努力适应市场化变革,是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1水电信息化管控与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电力系统也在与时俱进。现如今,整个电力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中心,围绕该中心开展一系列的信息收集和资源共享工作,从而加快高质量电网供电、科学化电网供电、智能化电网供电的建设,最终降低整个电力系统的功耗,推动我国电网的跨越式发展。大数据时代,电力系统信息化的搭建,可以将所有电力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在线分析。这对于我国电力的部署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信息化是一个企业欣欣向荣、积极进取的标志,尤其在促进水电厂企业的发展方面有着不可估量作用。通过信息化的注入,水电厂企业将更加灵动运作,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水电厂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加速我国电网从量变到质变的步伐,然而管控工作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管控,顾名思义就是监管控制。通过对整套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电网工作的进步。如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的管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对电网一线的管控,可以减低工作危险;对电网基础设施的管控,可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因此,管控工作不容忽视。为了有效管理电能,必须实施信息化管控,通过大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使得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实时传递给电网系统的高层管理,为进行战略布局而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增强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对电站设备实现自动监视与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完成电站设备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设备运行状况的自动监视与记录,包括开关量信息监视,模拟量信息监视,故障/事故报警、记录与显示,SOE点记录与显示[1]。

2信息化现状和安全信息管控的问题

由于电力系统是一直技术密集及设备繁多的有机整体,系统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电力设备之间耦合程度也紧密,需要设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及可利用率。电力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从目前电力行业发展来看,每个系统之间普遍建立了高水平的信息化水平,但是这些系统之间大多数没有直接联系,并且耦合度也比较低,这使得电力系统的整体性及连续性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有效发挥电力系统最大的功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了规范化检修管理、安全隐患管理、运行经济性评估、技术管理、两票三制等为主要操作及管理手段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同时,安全生产管理也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发展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下面几个问题。1)通常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存在很大的孤岛问题。电力系统运行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耦合不完善,并缺乏与外部信息系统的沟通联系手段,严重与电力企业要求的强耦合、密切协同关系不相符,并与电力企业想要达到的精细化运行、集团化管理及集约化发展的目标相差很大,不能完全实现对安全生产的管控效果。2)经常出现重复建设及投资的问题。因为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导致整体规划及构架缺乏合理性,使得信息系统不能及时共享,从而出现重叠建设及投资的现象。3)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性能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因此,缺乏对系统的全面规划及构架,甚至具有一定的漏洞,如果出现不安全事件问题,将会造成不可以快速地做出全局性判断,导致事态进一步严重。

3水电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管控的措施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现代公司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诸多条件,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不仅能够为电力公司奠定技术基础,还能够进行有效地内控。这具体体现在:第一,公司的成长与内部信息的沟通密切相关,公司精神的战略传输,企业文化的推广指引,均需迅速加以传播,信息技术就有效地满足了该要求,增快了公司内部信息的传输速率,提升了工作成效。第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公司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不仅能够科学安排员工工作任务,还能够促进文化的建设。信息技术在提高企业关键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公司持续改革、革新知识储备、更新系统设施,一味遵守老的规矩,便会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无法追随市场的步伐。要结合企业现实状况和将来发展的现实需求,全面利用其在互联网、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增强公司内部信息安全管控平台的构建,深化所有职工互联网安全管控的认知,在技术方面也应当持续增大信息安全管控力度,确保信息储存与传播的安全,健全网络系统。虽然国内电力公司的网络化建设工作在持续开展,然而依旧有诸多电力公司对该项工作的注重水平低下,对于有关从业者也未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致使信息管控工作无法将自身的功能有效发挥出来。为了防止此种现象的产生,电力公司应当依据现实状况,整体考量自身的现实需要,明晰信息管控工作者的责任,且定期组织有关技术培训,提高人员专业水准,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加以考评,对于技术不达标的员工,将其辞退。另外,应当利用思想教育培训,深化信息化建设工作者的思想认知,明晰权利和责任,引导其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实践经验的归纳剖析,持续提高自身水平,且逐渐健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4实际案例分析

川内某水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开发语言JAVA来进行开发,该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形式使用B/S模式。移动安全管理应用模块基于智能手机Android系统平台进行APP开发。移动安全管理客户端应用硬件以手机为主,在Web(外网)上通过4G网络(或WiFi)以APP的形式进行访问和操作,通过4G网络与后台服务端进行实时通讯、数据交互,并实现后台服务端对移动端数据的接收和存储。该水电厂遵循“先进、整体、统一、个性、开放、可扩展和一体化”的原则,进行了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解决系统中对安全监管业务覆盖不全和薄弱环节问题,实现小湾水电厂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以下笔者主要是列举几个关键点:第一,监控系统异常监视:对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硬件、软件故障自动监视,报警并上送数据信息给电站控制层。实时监视监控系统本身的工作状况,通信状态等。第二,事件报警:故障报警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周期性扫描故障信号,故障发生时,立即响应并处理,同时记录故障发生时间(时、分、秒)、动作设备器件名称、事故内容等信息,并显示、打印故障报警语句,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按故障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形成故障记录并存入数据库。故障记录表格为故障汇总记录表,可供值班人员查寻,并定时打印,也可召唤打印或显示。第三,事故追忆及相关量记录:电站发生事故时,需对事故发生前后的某些重要参数进行追忆记录,以供运行人员事故分析。事故发生时,计算机将按顺序将事故报警信息、事故的名称及这些追忆数据保存于磁盘中,形成历史数据。并自动显示、打印这些数据。事故追忆的重要参数有:线路三相电流和电压(正常值和故障值);主变的电流和温度(正常值和故障值);发电机定子三相电流和电压(正常值和故障值)、机组推力轴瓦最高温度等。第四,控制、操作与调节功能:依据水电厂机械运行的状况与相关调研结果,依照预定流程远距离和现场的管控命令对该厂机械的运行加以管理和调控。运行机械管理方式设定,自动或者手动管控、远距离或者现场操作,都能够在操作页面中点击达成,无功和有功功率调控和机组开机、停机的操控也能够在操作页面中点击达成。控制优先权为:电站控制层模块、现场控制层模块。可达成机械运行模式设定和调换:闸门开启或者闭合操作;机组无功和有功的调控;报警信号复位;隔离开关、断路器操作;机组压油设施与公共设施电动机启动和切断操作,此便是有代表性的水电公司安全生产网络化所取得的成效[2-3]。

5结语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进步,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有了提高。电力企业应该将行业安全管理自身的特点作为根本,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件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高效的数据整合,为电力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使得信息化在电力企业实际生产中发挥有效作用。通过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水平,可以减小事故发生几率,提高电力企业电能生产的效率,从而增强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孟碧波,万诗新.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AGC安全问题对策[J].电网技术,2004,28(14):49-52;56.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8

流程工业(Process Industries)主要是指化工、炼油、冶金、造纸、电力等原材料加工和能源型企业,其特点是对生产原料伴有化学、物理、相变等反应、变化过程的连续加工,通常需要严格的刚性过程控制和大量的资本投入。用高效率的信息化方案和成功的策略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已成为流程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前,大多数流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已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如基础网络建设、管理软件的应用(如ERP)、办公自动化(OA)等。这些系统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积极变化和明显效益。但是,它们的应用往往集中在经营方面,管理软件系统与生产系统相脱节,实施了的一些信息化项目难以真正在工厂层中使用,企业管理层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和困惑:生产计划下达后,无法在线跟踪实际生产情况;无法及时、直观地了解生产现场的运行情况;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抄来的报表数据是否准确,以及依据这样的数据,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多套控制系统各自独立,形成信息孤岛,如何统一规划全厂资源等。

根据流程工业生产管理的特点运用有效的生产管理信息化手段,是解决好上面出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MES(制造执行系统)在流程工业中的运用为企业实施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提供了可行的框架,有助于加深对发展生产过程建模的理解。

一、流程工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与MES功能的重合

1.流程工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流程工业以稳定、均衡、高负荷、安全、低能耗和少污染为目标,调节手段主要是保证工艺过程参数保持在最优状态。针对流程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流程工业的生产管理信息化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严格的、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流程行业的设备管理不仅是包含设备档案,设备维修计划,资产折旧等方面,还要能在线检测设备状况,准确分析设备停机原因,发现潜在隐患,真正做到预防性维护,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2)生产过程中全面的质量监控与跟踪。流程行业对于质量要求非常高,信息系统需要做到在线检测、实时参数分析,跟踪生产产品的主要参数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造成质量波动的原因,有效提高产品品质。

(3)生产过程管理监控。流程行业的生产过程基本是连续进行,因此准确掌握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实际生产情况非常重要。只有对各装置的生产参数,运行状况准确跟踪,才能保证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这对信息系统提出了实时数据采集和生产过程展现的要求。

(4)动力、能耗的严格管理。流程行业生产过程中,动力消耗非常大。只有准确掌握各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成本,才能准确掌握实际生产成本,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5)优化控制。自动化的发展已不仅仅是对生产装置进行控制,还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使生产执行与计划紧密联系,提高生产效率。

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将生产信息和经营信息有效集成,信息系统必须贯穿企业经营计划和生产调度层,实现生产信息的共享。管理系统(如ERP)指定计划,检查经营结果。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实现商业智能与生产智能的融合,最终构成企业智能。

2.MES的任务和功能

MES的任务是根据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充分利用车间的各种生产资源、生产方法和丰富的实时现场信息,快速、低成本地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其生产活动涉及订单管理、设备管理、库存跟踪、物料流动、数据采集,以及维护管理、质量控制、性能分析及人力资源管理等。MES汇集了车间中用以管理和优化从下定单到产成品的生产活动全过程的相关硬件或软件组件(Component),它控制和利用实时准确的制造信息来指导、传授、响应并报告车间发生的各项活动,同时向企业决策支持过程提供有关生产活动的任务评价信息。

MES的功能主要包括车间的资源分配、过程管理、质量控制、维护管理、数据采集、性能分析及物料管理等。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发现MES功能和流程工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有很大程度的重合。MES技术是解决流程工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对症良药。

CIMS理论是流程工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依据,而近年来ERP/MES/PCS已成为国外流程工业CIMS理论和产品的主流框架,大有替代Pudue五层结构(决策-管理-调度-监控-直接控制)的趋势。流程工业企业内部物流的控制与管理、生产过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等生产管理活动都在MES层完成,因此MES层的信息集成至关重要,它是流程工业CIMS研究与发展的关键,而实施MES的关键又在于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的解决。

二、流程型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体系结构构建

分析流程企业信息化应用,可以将信息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装置层的信息化,即是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如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PLC)、大型监督控制和数据采集(SCADA)。第二层次,车间作业层,即制造执行系统MES,要实现企业内部集成信息系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提供从接受订货到制成产品全过程的生产数据第三层次:是企业ERP建设的范围,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要包含企业内部业务,还需集成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的资源和业务。

在这三个层次之中,生产管理系统位于企业上层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底层工业控制(DCS/PLC)之间,面向车间层的管理系统架起了工厂与办公室之间的桥梁,填补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它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中承上启下,是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信息沟通的桥梁。MES采集从生产任务下达到生产完成全过程的各种数据和状态信息,优化生产管理活动,跟踪生产过程中物料移动和设备状况,使企业真正成为“智能化工厂”。

从流程工业的发展来看,DCS/PLC的应用已非常普及,自动采集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成为可能,MES通过采集生产作业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连接ERP系统,对于流程企业信息化起着关键的作用,真正为企业创造效益。

流程工业生产管理系统中,下层生产过程控制(PCS)的实时信息和上层企业资源管理(ERP)的各类信息都在MES层中融合与贯通,并通过信息集成形成优化控制、优化调度和优化决策等的判断或指令,实现流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均衡、优质、高产、低耗的目标;同时,企业内部物流的控制与管理、生产过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等生产管理活动都在MES层完成。针对流程工业的特点和目前CIMS技术的发展,MES必须采用开放性的、柔性的、可扩展的、模块化的、面向对象和应用的基于知识的体系结构。

笔者基于以上理论,构建了“基于MES技术的流程型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基于MES技术的流程型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体系结构图

基于MES技术的流程型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该重点解决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信息脱节问题,它可以从ERP系统中获取生产计划信息,实际安排生产;也可以连接控制系统,优化生产过程。同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系统使用,为企业生产调度、工艺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工具。

三、流程型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MES系统涉及到企业生产及其管理的各个方面,实施MES系统不仅是软件问题,也是管理和观念的系统工程。

在规划实施阶段时,应按功能由简到难的顺序:第一步:实现对生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展示;第二步:对采集上传的数据进行深层挖掘,实现停机分析、质量统计分析和批次配方管理;第三步:实施生产调度系统、设备管理、实时成本分析等子系统构建完整的生产管理系统;

实施MES系统的原则是,尽量采用成熟技术,规避风险,最大限度保护企业投资。系统中的模块均可以独立运行,并可以与其他模块无缝集成,灵活组合,因此可以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的总体规划,然后分模块实施,从能够快速见效的模块入手,见效一块实施一块。

在我国实施的CIMS战略中,车间自动化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实施MES则是提升车间自动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MES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SWANTON B.MES five years later:prelude to phase[EB/OL].amrresearch. com

[2]MESA International .MES Explained:a high level vision [EB/OL]. 省略/ html/ resource. htm

[3]AMR Consulting.Next generation plant systems: The key to competitive plant operation [EB/OL].省略/ plant systems

[4]赵或范玉顺:基于企业建模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实施方法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04,(8): 53-56

[5]任明仑朱卫东等:基于构件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7):1159-1163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9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装备采购体制的加速变革,航天企业普遍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来自用户的更高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更是面临着多型号任务并举、多阶段任务并行的复杂局面,急需大幅提升科研生产管理水平。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处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引擎,因此,着力推进航天企业在其主要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有助于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某航天企业是由研究院及其所属的研究所(工厂)两级、多法人组成的大型科研生产企业。近年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有限,信息孤岛不断增多。本文主要从研究院的层面就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探讨,试图提供一点对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思路和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尚未广泛、深入地运用于企业的主要业务领域;二是信息孤岛现象突出,信息资源没有做到有效共享;三是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不尽合理,仅注重满足应急的管理需求。也正是受限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近年来,在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方面逐渐凸显出了以下问题:一是型号间、单位间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科研生产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相对不足;二是科研生产过程跟踪、监控手段相对落后,预防和快速响应的能力较弱;三是在多型号项目同时存在并展开工作的情况下,单一型号项目的纵向管理突出,型号间的信息缺乏共享和交流;四是型号项目执行的要素(人、财、物与进度、质量等)在管理过程中的综合性体现不强等。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从信息化建设角度来看:第一,对信息化的重要性和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信息化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用户的交流、协作和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三,业务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求牵引和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从科研生产管理角度来看,众所周知,信息化建设都是以科学的管理为基础的,科学、明确的管理流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固有的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等特点,本身就给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加之在新的条件下,传统的航天型号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因此,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触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企业组织的变革以及管理流程的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应涵盖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型号批生产、军贸项目等各项任务,涵盖探索、预研、研制、批产、售后服务等全寿命周期,涵盖进度、质量、成本、外协外购、人力资源、沟通管理、风险管理等全系统要素,还要与条件建设、综合保障资源、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有机结合。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核心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科研生产管理一体化集成信息平台,一方面增强企业对多型号项目的集中管控能力,保证企业总体目标实现;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单一型号项目管理,提升型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研制生产经费及信息等因素有机结合与利用好,保障各项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工作思路及方法。基本思路: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完善科研生产管理体系。应首先做的工作是流程显现,全面梳理出当前的技术、管理工作流程,之后应着重研究完善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完善并形成一整套的、有机的、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三是结合实际充分论证系统方案,把方案论证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四是规范过程管理,稳步推进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科研生产管理一体化集成信息平台,切实提高科研生产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建设具体对策

1、管理体系及工作流程。随着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航天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生产管理制度,通过两条指挥线的组织指挥系统,推动了我国航天型号工程项目的研制和发展。在传统的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中,贯穿了一系列的管理过程,包括合同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状态管理、质量可靠性管理、经费管理、试验管理、风险管理等。针对单一型号的科研生产管理模式已日臻成熟,为实现对单一型号的精细化管理和航天型号项目管理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急需引入多项目管理理念,以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应不断完善军品任务责任令和军品综合调度管理制度体系,真正做好对科研生产任务全阶段、全寿命周期的集中管理,全要素的统筹管理,并实现全过程管控、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管理。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分解细化为若干、具体的作业文件,并确保这些作业文件有机连接、全面、系统,真正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信息化。

2、信息系统集成方法。针对企业科研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企业在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已有一定基础的客观实际,本文强调通过集成开发,实现信息化管理。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EAI)解决方案有4种类型:用户界面集成、数据集成、业务流程集成、函数/方法集成。这4种集成方法不能方便、灵活、低代价地实现异构系统的集成,难以快速适应企业现代业务变化的需求。在不改变企业应用底层架构的基础上,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应用集成开发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支持在中间层以服务模块方式实现解决方案,当多个运行在不同平台和技术上的应用程序必须互相通讯时,这种体系结构尤其适用。

基于SOA体系架构的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好基础集成平台,打造集成系统门户;二是集中任务列表、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和统一界面管理;三是关注应用集成、应用框架和内容管理;四是注重安全保障体系、维护支持体系和基础硬件设施的构建。对于新提出的管理需求,可以基于同一技术平台,进行模块化开发来实现。

3、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从大的层面来看,首先要克服由于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难度大、复杂性高导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艰巨的畏难情绪;其次要科学推进企业的组织变革,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最后要紧密结合科研生产管理实际,充分论证需求,统筹策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具体来说:一是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建设,领导是关键;二是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三是要注重需求牵引,力求应用实效;四是要推进统筹建设、强调资源共享;五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工作,严格计划考核;六是要协同推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四、结论

身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努力把信息化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流程再造的科学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水平,是航天企业履行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根本要求。着力推进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有助于推动管理改革创新、规范科研生产流程、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初步提出了基于SOA架构实现系统集成开发、满足企业对多个型号集中管控和对单一型号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生产企业信息化管理例1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2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58-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化管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必然选择。研究表明,传统企业与现代企业在技术上的区别主要就在于现代企业应用的是信息化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促进了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但也给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构成了冲击。因此,研究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对会计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及其发展趋势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当然,除了信息技术和设备以外,还包括通讯技术和设备、网络技术和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和设备。通过这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不仅能够实现物流的信息控制,而且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企业信息化由企业的业务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是紧密相连的,企业管理决定企业业务,企业业务又服务于企业管理,二者都是由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决定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在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但是其发展趋势是一样的。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企业掌握到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呈现出了从信息管理朝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时资源开发趋势也在由信息资源开发朝着知识资源开发的方向转变。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问题不再是传统的问题,如今已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譬如怎样用信息获取知识、怎样用知识知道策略、怎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率等。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具备从信息中识别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来改善企业管理,切不可将自己埋在信息的海洋里喘不上气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获取经营管理的成功,就必须进行知识的创新,转变市场服务态度,保证企业能够满足未来竞争的各种需求。企业的信息管理要向高级的知识管理的方向转变,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最好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企业的应变力、国内外竞争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三)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展望

在我国,从企业开始进行信息化管理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1978年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出以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起步了,到了90年代,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到高潮,2000年又一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基本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多数企业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来进行企业信息的处理,并且深入到企业管理领域,特别是大型企业,雇佣了大量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引进了相当多的信息处理设备。20世纪80年代左右,MIS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计划管理、生产调度、财务等子系统;80年代后期,MPRII技术应用到企业中,尤其是一些龙头企业应用的相当广泛。自从因特网技术引入到我国以后,许多企业充分利用因特网技术来建立企业信息网络。就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现阶段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正处于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也存在着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西部企业发展相对落后,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

21世纪,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社会。当今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成事实,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主要竞争就是经济领域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实力的强弱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要实现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就必须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队伍。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快信息化的进程,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中央政府大力提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相信我国企业信息化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