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非遗文化的定义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0 09:47: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非遗文化的定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非遗文化的定义

篇1

笔者有幸参加了本地的这项工作,并经历了从起始阶段到现在的过程,其间对许多具体问题进行过相对深入的思考,并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比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界定,我们就应该根据以下三个突出特征,综合地去进行把握。

一、传承性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唇齿间倾谈的、纸页上流淌的、精神意识层面跳跃着的“活态”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文化是由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构成,而文化的进化是传承和积累的结果。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化同样也是通过传承和积累来实现,其细致周密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过传递实现传承,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沉淀达到积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自我选择、对文明的自主抉择。应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种群民族、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群众,世代沿袭所传承的结果。其传承过程,生动地保留并表现了这些人群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并形成了对当时的社会形式、自然环境和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的反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依靠冗繁的传承载体和庞大的传承群体。其中,传承载体重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传承群体离不开人们之间所依靠的“口传心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性的传承,包括礼俗仪式、岁时节令和社祭庙会等,主要是依靠群体性传承或者是家庭性传承而构成的传承链传承至今。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和民间知识等文化,一般是由传承人代代相袭而传承延续。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既传承了先人的文化遗产,又以过人的聪慧,按照当时社会发展的节拍推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他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起着重要的链接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离不开人的因素,传承人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直接面对的是传承人的保护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延续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土壤,才能实现当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标。

二、“活态”显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态”显现,它保持了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篇2

(一)社会环境 

“叮叮腔”所在的江苏徐州市,是国家级历史名城,素有五省通衢的江苏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徐州市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其中入选国家级名录9项。众多“非遗”项目的开发均来自当地本土资源。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主要外部力量之一。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对“非遗”校园传承起着无形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资金上、社会宣传上可以为校园传承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利因素,为“非遗”校园传承创造事半功倍的积极因素,这些有利因素表面上作用于学校,却在无形中推动了“非遗”校园传承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非遗”校园传承具有更强的主动发展机制。 

(二)学校环境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工作。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是我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学院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特色课程群建设,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立足区域文化,加强校地互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可行路径。为了打造高水平研究基地与交流平台,徐州工程学院整合人文学科的力量,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在2009年和2011年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共同承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120余人出席会议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相关建设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学院非常注重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新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我们共同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交响曲,通过三支队伍共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彰显与传递。在这样的环境下,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徐州工程学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教师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非遗”校园传承的主体,应该说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开发者、实施者、贡献者。“非遗”专业是新兴的专业,“非遗”课程也是新兴的课程,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但是在高校从事“非遗”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很少是“非遗”专业出身。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主要为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专业。教师在“非遗”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等等,这些都将对“非遗”在校园传承的教学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对于课程改革有过这样一句话:“课程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于教师,而成功一定在于教师。”可见,“非遗”校园传承的成败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笔者这几年在工作中的体会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方式 

“叮叮腔”的教学采用了1+1模式授课,也就是说一位老师和一位艺人共同完成一节课。“叮叮腔”的民间艺人大都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民,语言表达也是地道的铜山利国地方方言。比如目前健在的吴承瑛和孙为荣老人,一位没有读过书,一位是小学毕业,所以在“叮叮腔”理论方面的讲解(比如解说剧本、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方面的理论知识),就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因为戏曲类“非遗”项目地域性和专业性较强,这部分工作由民间艺人担任(唱腔和身段的表演)。教师可辅助老艺人做一些读谱,以及唱词的解释等工作。也就是说教授“叮叮腔”的教师是由两类人构成,一是本校教师;二是“叮叮腔”民间艺人。以校内教师与校外艺人1+1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开设“非遗”选修课程 

2012年笔者在所在学校面向部分专业的同学开设了《徐州“叮叮腔”的传承与保护》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指导选修课,也是伴随学校“非遗”保护研究特色化、“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建设”群集化而生发的行动研究性课程。即以音乐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为基础,建构以“叮叮腔”为核心的保护知识体系,结合田野调查、排演剧目实践,并呈现开放性、综合性的地方特色活动课程。 

本课程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地方民间戏曲“叮叮腔”的诠释(“非遗”视野),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文化中“小传统”教育的不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并采取积极行动参与保护(排演剧目、对保护的调研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宣讲“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激发更多的学生关爱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尤其通过本课程排演剧目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在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来传承文化遗产。 

(三)教师在科研上对“非遗”项目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非遗”校园传承得以持续有效实施的保障。在上文提到,“非遗”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大量从事“非遗”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具备“非遗”研究的知识背景,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来保证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非遗”科研是“非遗”保护的高级阶段,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然后总结归纳成可供同行们参考的宝贵经验,并把这种经验进一步实施到自己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去。更促进了“非遗”保护在校园里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重视“非遗”科研无非是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自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非遗”研究平台,学校鼓励教师们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短短的几年间,学校教师已发表“非遗”类相关论文105篇,省部级课题 8 项,市厅级课题103 项,这对徐州甚至周边地区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做了巨大的贡献。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非遗”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使自己更进一步的从社会、历史、传统、风俗等方面更全面的了解“非遗”文化,并且能让“非遗”传承植根于年轻人的意识中,达到校园“非遗”传承的根本目标。以“叮叮腔”为例,2012年,10级音乐系张夏梦同学申请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下视角下的徐州“叮叮腔”音乐采录、整理与研究》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成功结项。张夏梦同学在了解和研究“叮叮腔”之后,把自己的毕业论文目标定为自己家乡的小戏——“淮海戏”,并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12级音乐系学生孙亚、张雅文所申报项目《徐州“叮叮腔”老艺人口述史调查整理》被评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学生们在申请和研究“非遗”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掌握科研的基本操作方法,为自己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学生与教师一样,也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关键因素,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及其学习方式都会影响到“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叮叮腔”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田野调查。2012年7月,学生们就奔赴“叮叮腔”的流泛地开始了第一次的田野调查。这次田野调查也是在1960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师生对“叮叮腔”进行全面普查之后的又一次的田野调查,经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空白期,把接力棒送到了这些学生手里。同学们得知后充满了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有的关于“叮叮腔”发展的文字、图片、音像进行大量的搜集与整理,调查其流布范围、密度及其文化生态等情况,掌握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2015年7月,再一次对“叮叮腔”艺人的口述史做了详细录音整理。然后将各相关类别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二)学唱排演“叮叮腔”。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叮叮腔”,更深层次的领悟“叮叮腔”的魅力,在学生通过“叮叮腔”选修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该小戏的唱腔以后,我们又聘请了“叮叮腔”的专业演员帮助同学们排演“叮叮腔”剧目。主要是通过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其“活态化”的传承做出实际行动。2013年12月16日,音乐系孙亚、梁欢欢、马芯如、张雅文同学排演的“叮叮腔”剧目《梁祝》参加了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承“非遗”项目汇报演出,她们俊俏的扮相、专业的演唱受到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 

(三)论文写作 

从学生层面上看,如何使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技能和审美特征,提高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论文写作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些问题。我校10级音乐班徐达2013年暑假到“叮叮腔”的原发地徐州市利国镇进行了7天的田野调查并跟老艺人面对面学唱了“叮叮腔”。回校后,徐达同学根据自己的田野调查和学唱体验发表题为《探究“叮叮腔”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文中除了提到政府对“叮叮腔”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外,还提出了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比如:后人演唱与记词记谱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老艺人的待遇问题等等。10级音乐学专业杨海鸥同学也把自己的毕业论文选定为“叮叮腔”的保护和传承方向,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学士论文《浅谈“叮叮腔”的保护与传承》。 

四、教材和教法 

教材的继承是优化和完善校园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丰富传承的校本教材,不仅是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遗产的成果,还是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校园传承在帮助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传承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围绕传承本土优秀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原则,要力求体现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为出发点,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材,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使用教材为吴跃华、李爱珍编写出版的书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和笔者撰写的“叮叮腔”的研究报告为使用教材。教材涵盖了一下几个内容: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概述——知晓什么是保护;2.“叮叮腔”的艺术特征——了解“保护对象”;3.“叮叮腔”的田野调查——掌握“保护存见状况”;4.“叮叮腔”保护实践——采取“保护行动”。 

在实际教学方法上,以问题为中心,以研究性解决保护问题为学习取向,以合作教学(师生共同合作)为基本理路,以讲说为辅,排演、调研保护实践为主的课程理念。力争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各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取得学生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一整套的建设目标。 

五、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观其前景,高校应当积极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及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对“非遗”项目科学而有效的“保护”。 

基金项目: 

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徐州“非遗”项目“叮叮腔”的教与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YGJ1343;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徐州“叮叮腔”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60053。 

参考文献: 

[1]吴跃华,李爱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3]赵欣,刘佳新.高校音乐专业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学研究,2011,(02). 

篇3

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个新词频频出现在我国的各类媒体上,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关注。2003年第三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此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非物质文化财富。这些非遗源于生产劳动,传承于民间,千百年来不断在人民生产生活中保存发展着。它们是一定地理区域和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和民俗、民众情绪等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民族历史、集体文化的结晶。非遗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更是这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并得以延续、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力量源泉。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规定了各缔约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加大了对非遗保护的力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确立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随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跟着制定出台了本省、市、自治区非遗保护条例、法规,并逐级落实保护实施方案。这些行动兑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体现了中国各级政府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

2 图书馆传统职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从2006年开始,我国全面启动了声势浩大的非遗保护工程。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意见》对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文化事业单位做了很清晰的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管所)在当地“非物”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责无旁贷,各有重点;文化馆重在收集,图书馆重在收藏,博物馆则重在展示。因此,图书馆参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图书馆传统收藏的一个新课题。因为非遗的对象并非一般的书籍文献,它们深藏于民间,藏在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里、动作中、场景上,这无形中给图书馆的传统收藏功能增加了难度,也让县级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传统职能与非遗保护之间矛盾关系的问题。

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其基本功能就是聚集图书,收藏文献,为公众提供知识参考。如何把县级公共图书馆创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这就要靠各地图书馆想方设法开发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并加以收藏使之成为本馆的特色藏品,而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本地区、本民族非遗的挖掘、收集、收藏工作。如上所述,中华民族的非遗,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和民俗民众情绪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是民族历史的文化积累和结晶,这正是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知识参考的一笔财富。因此,收藏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县级图书馆自身业务的延伸,也将成为县级图书馆以后建设发展的一个新的着力点。这样看来,图书馆传统职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包容与收藏利用的关系。

3 县级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县级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的保护,是新形势下历史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何参与,它的角色定位在哪里,这就值得商讨了。笔者前面也提到过,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收藏”。但是这个收藏还分为“被动收藏”和“主动收藏”。所谓“被动收藏”就是你拿文献来,我放人文库里面;而“主动收藏”则要参与收集、整理、收藏的全过程。定位不同,收藏利用的效果就会大大不同。

3.1 县级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缺住

3.1.1 认识不到位。非遗的保护工作是近年的事。对这一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不仅是因为图书馆本身理解不透彻,文化主管部门亦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非遗保护方案中,竟然没有把图书馆列入参与单位的行列,忽视了图书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3.1.2 坐享其成,收藏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图书馆本身而言,由于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收藏非遗当成图书馆的一项基本职能,不参与收集、挖掘、整理全过程工作,只等其他单位如文化馆(站)调查、收集、整理形成文字资料之后,再从他们的手中接过现成的资料,放入地方文献专柜收藏。这样被动地接受后期资料进行保管的做法,导致了对收藏的非遗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我县有关南壮民歌、民问小调的资料,尽管文字记载了它的形成年代、历史沿革、发展兴衰,但如果没有亲自深入收集,就不能深切感受到民间歌手现场演绎这一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感情。

3.1.3 服务滞后,仍停留在纸质文献的保管上。非遗的收藏内容,包括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但是就现状来看,收藏单位没有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来处理各类音像资源,达到“藏”为所“用”的目的。

3.2 主动介入,全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篇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容易随时代变迁而被湮没的文化记忆。非遗的无形性使得它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物化的载体,即空间载体、物质载体、人员载体。寻求合适平台,激发大众参与,对非遗的传播十分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缩写为RBD)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RBD面临着文化特色不突出,满足不了游憩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困境。那么将非遗文化引入游憩商业区,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就有可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保护与开发的共生。

民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又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所以在非遗的保护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民众的文化自省、自觉并主动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对于非遗保护效果影响极大。所以,在将非遗引入游憩商业区中,需要调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维护他们的利益,并激发游憩者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推动RBD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二、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提出,该理论最初应用于公司治理。1984年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人们广泛接受:“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与个体或群体间“影响”的双向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

在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活动发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商业经营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游憩者。因而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RBD更好的传播,需要照顾到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

三、实现路径

(一)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在游憩商业区内的传承者,既包括国家认定的传承人,还包括RBD内专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手工艺品体验馆的工艺师,非遗商品店的商户,非遗饮食的制作者等。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传承者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更好的将他所传承的文化向大众进行传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传承者是否热爱自己所传承,传播的文化,以及是否具备将这种文化解读,传播,甚至营销给游憩商业区内的游憩者的能力,对于非遗的传播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应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其实,对于非遗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提升传承者文化自信的过程。在传统生存环境中,许多非遗文化传承者无法靠非遗维持生存,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而通过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非遗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许多游憩者的喜欢与认同,传承者的文化自信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合理和深入开发非遗文化产品。

(二)深化游憩者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自觉

游憩者既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转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是传承者,他们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对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们可能首先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但通过参与非遗活动项目,可以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认知,进而发展为主动进行传播,如果兴趣足够浓厚,也有可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本地游憩者而言,非遗文化的生存土壤本身就在他们中间,非遗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地游憩者通过非遗游憩活动项目的参与,可以深化他们最自身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有可能进行传播,传承非遗文化。

然而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憩者是否会传播,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憩者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非遗活动项目,他们获得的体验感受如何。如果感知深刻,感受美好,那么就极有可能推动其对非遗的传播,传承。如果体验肤浅,那么就不会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就目前游憩商业区内游憩者的活动而言,根据游憩者融入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体验分为三种,也就是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和深度体验。表层体验主要存在于传统的观光中。游憩者往往是走马观花地观光,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真正近距离地参与到游憩项目去,也就难以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感受。

篇5

关键词:京剧 組踊 申遗提名书 申遗确认书

一、引言

中国的京剧与日本的組踊均于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京剧是中国的“国剧”(National Opera);組踊是日本冲绳县的地方戏,保留了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思想。本文将对比分析这两种戏剧的英文申遗提名书和申遗确认书,从若干方面研究它们的异同点,最后分析两剧申遗成功的国际影响。

二、两个戏剧申遗文本的对比分析

1、相似点:

(1)格式一致,语言正式:

它们都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一要求填写的规范申遗提名书,不但格式一致,而且语言表达正式、严谨,语气严肃、诚恳,用的都是陈述句。 然而,京剧的整份申遗提名书是11页,总共填写3545个词,組踊的申遗提名书共计15页,总共填写4569个词。在“辨别和定义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IDENT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OF THE ELEMENT The element constitut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一栏中,京剧用了881个词,組踊用了983个词。在“有助于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的可见性和(被保护)意识以及促进(文化)对话”(CONTRIBUTION TO ENSURING VISIBILITY AND AWARENESS AND TO ENCOURAGING DIALOGUE Inscription of the element will contribute to ensuring visibility and awarenes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 encouraging dialogue)这一栏中,京剧用了380个词,組踊用了698个词。

(2) 戏剧的艺术表现方式相似:

京剧和組踊的表演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饰演角色的化装和服饰固定,伴奏乐曲固定,舞台陈设和道具小、巧、精,大的舞台背景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使观众想象出来的,京剧讲究女扮男装和男扮女装,組踊则全部由男性表演,女性故事人物由男扮女装饰演。

(3) 均提及戏剧 “大师”或 “国宝”:

京剧的申遗提名书中两次提到梅兰芳大师,足见他在国际上的名望。組踊的申遗提名书中提到組踊有两位最高级别的大师被日本奉为“健在的国宝”(Living National Treasures)。

2.两个戏剧的申遗提名书的不同点:

(1)内容取舍不同,信息表达方式不同:

虽然两个剧种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申遗文本的内容首先要做到能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委们看懂,因此戏剧介绍部分应该避免或者尽量少使用多数评委不易理解的词汇表达。可以看出,京剧的申遗提名书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和“牺牲”:文中没有提及京剧用“生、旦、净、末、丑”来表现人物形象。 但是,文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音译词汇,如,列举了5个中国人名,以及“Xipi tune”、“Erhuang tune”(西皮调和二黄调是京剧的两个唱腔)①,但是申遗提名书没有详细解释它们,还有“Jinghu”、“Yueqin”、“Sanxian”、“Bangu”、“Daluo”这些让评委们不易看明白的词汇,此外,还列举了三个中国地名(Beijing、Tianjin、Shanghai),当然,列举地名是必要的。

与之相比,組踊的申遗提名书更具可读性,整个文本用了三个地名 “Okinawa”(冲绳)、“Tokyo”(东京)、“Ryukyu”(琉球),一个日本时期的名称“Meiji Restoration”(明治维新)及两个日本戏剧的名称“Nogaku”(能樂),“Kabuki”(歌舞伎),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生僻的音译词汇了。組踊的伴奏乐器是三弦,文本是用“three-stringed instrument”表达的,这样,国际评委们会很容易理解。

(2)历史渊源不同:

京剧的申遗提名书中提到,京剧起源于民间,兴盛于皇室,取材丰富,主题多样,涉及中国历史,政治,传说等多方面,有3000多个剧目,现在经常上演的约100个剧目。

組踊是1719年琉球国王为迎接来自中国的使节首次上演的,它借鉴了中国戏剧和日本戏剧“Nogaku”(能樂),“Kabuki”(歌舞伎),在琉球政府的管理下创立和传播,作为该王国的官方表演艺术兴盛一时,取材多为琉球的历史和民间传说,主题反映的是儒家的忠与孝,现有剧目约100个。

(3)代表的地域范围不同:

京剧,顾名思义,是以北京为基础,说唱用的是北京方言,因此,中国人都能听懂。京剧的申遗提名书中两次强调京剧是“国剧”(National Opera),在北京、天津和上海都有京剧学院和京剧团,影响遍及中国。

組踊是日本冲绳县古老的地方戏剧,演员表演时说的不是日语,而是该地区处于琉球王国时期的语言,在现在的冲绳县,只有老人能听懂,因此,組踊对于保留和传承琉球王国的语言和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4)伴奏乐器不同:

京剧通过不同的曲调表现人物的心情和剧情气氛,此外,还做了两个形象易懂的比喻:把京剧中伴奏用的鼓比作乐队指挥,把京胡演奏家比作交响乐的第一小提琴手,这样,外国读者能很快理解它们的作用。相比之下,組踊的伴奏乐器简单得多,只有三弦。

(5)本国官方对申遗戏剧的保护时间和方式不同:

2006年,中国文化部下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将京剧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China’s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与之相比,日本对文化遗产较早地采取了保护措施。早在1972年,根据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第71条第一段,組踊被列入“重要非物质文化財产”(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y),根据该条法律的第二段,組踊艺术家被定为“組踊传承者”(Bearers of Kumiodori), 同年,他们建立了“传统組踊保存会”(Traditional Kumiodori Preservation Society)。

三、两个戏剧的申遗确认书/同意书的对比分析:

篇6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36-02

前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们习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物质文化生活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然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消失。鉴于这种情况,当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成为第一要务,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或许是一条有效途径。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一、相关研究进展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学界主要集中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的研究。二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借鉴。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关系的宏观研究。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研究,认为民俗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省市发展相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遗存厚重的省市。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的个案分析研究。马木兰、汪宇明[1]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的三种主要模式,并从开发特点、开发形式、开发形态、载体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优劣势比较。陈炜、高艳玲[2]以壮剧为例,进行了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行性旅游开发研究。吕妍沁[3]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为例,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开发模式。吕屏[4]从旧州绣球产业发展的角度,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本的关联。辛儒、张淑芬[5]以河北曲阳石雕为例,论述了产业化与产业化升级是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苑利、顾军[6]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产业化开发和商业化经营关键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自身。闫新新[7]以蒙古族为例,指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产业化道路能确保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产业化或许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产业化研究则大有可为。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模式探讨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学术文献关于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讨论尚且不足,因此值得人们思考。

二、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绵竹木版年画、大禹传说、川江号子、藏族唐卡、薅草锣鼓、都江堰放水节、火龙灯舞、川剧、竹编、格萨尔、四川皮影戏、木偶戏、蜀绣、泥塑、火把节、羌年等均已列入国家级遗产名录;四川省行政区划内几乎所有具有重要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除此之外,四川各地也在积极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区,如四川自贡中国彩灯文化发展园区、成都武侯祠锦里旅游文化经营管理公司、四川建川实业集团、四川广元市女皇文化园、成都市三圣花乡景,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九寨沟演艺产业群、三星堆文化产业园等等。基于这一背景,我们对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有几点思考。

(一)企业化

企业化指以盈利为主要导向,将企业内部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对可控费用进行预算与考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手段为杠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工企业,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加工增值、规模化发展,以满足市场文化需求,通过市场需求这一自然动力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在选择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选择适合产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凸显四川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形成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化竞争力。

(二)标准化

标准化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企业标准化即以获得企业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过程。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化主要指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生产,对于其文化产品的规格、质量进行统一,采用质量控制的加工环节,以满足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需求。

(三)品牌化

品牌化是赋予产品和服务一种品牌所具有的能力,品牌化的本质是创造差别使自身与众不同。企业通过给自己的产品规定商业名称,形成品牌识别点完成品牌化过程。品牌点一般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要素组合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也是通过非遗文化产品,赋予这一文化产品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利用文化特色拥有自身的品牌识别点,统一注册品牌商标,开展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营销,实现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

(四)层次化

层次化是从资料收集、生产、加工、包装等一系列过程进行分级管理,在全部按照产品标准进行生产的同时,通过分级收购、包装、定价和销售,针对不同消费者和国内外市场实现优质优价。四川非遗文化产品可以利用产品生产的简单性与复杂性,将文化产品分为简单制作型和技艺烦琐型等级进行分级生产、包装、定价和销售,为消费者市场提供灵活可选的文化产品。

(五)科技化

科技化是通过利用先进科学设备和技术,创造出新功能、新视角的产品过程。四川非遗文化产品的科技化主要通过最新科学设备和科学技术,超越先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引进新思维,生产更加具有科学含量,更加能够展现非遗文化精髓的文化产品,无论从非遗文化的体现形式还是再现质量,都能够更好地契合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使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有利于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结语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产业化发展,企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层次化和科技化是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指标。科学合理地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模式,一定能够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马木兰,汪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2] 陈炜,高艳玲.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壮剧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 吕妍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野中的产业化开发方式探索――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创设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4] 吕屏,彭家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转换――以旧州绣球的产业化发展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5] 辛儒,张淑芬.产业化与产业升级是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以河北曲阳石雕与旅游开发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5).

[6]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商业化经营[J].河南社会科学,2009,(4).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68-03

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了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该法颁布之前的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对此类工作提出意见,并指出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要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合适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条件编写相关教材,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从2007年起,截至2016年公布了5批共424项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含22个扩展项目),已评出了5批共421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含16名国家级传承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大力开展起来。但目前不少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开发认识不够,打着经济效益优先的旗号和现代化加工名义,出现不少歪曲民俗旅游的现象,使当地的民俗旅游在开发中变形,民俗旅游庸俗化,很多旅游活动在商业化开发中变味,地陪导游迎合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进行错误的传播,使得当地的旅游文化在被误传歪曲,在传播中产生传承变质。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区,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广西本土文化的渠道之一。该课程应从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搭建课程教学内容、确立课程的定位等着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广西首次在高职旅游专业中开设,该课程的开设对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校多元化文化建设具有很大作用,也会激发学生参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等相关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的认同。

(一)教育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需要

激发大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兴趣,促使本文非遗文化的正确传播,这是目前高校非遗文化教育的任务之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地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让校园教育在非遗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到保护遗产的行列之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让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都将受益匪浅。

(二)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大学校园里,学校重视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各种系部活动、协会活动和技能比赛等名目繁多,但学生感兴趣的少,参与人数少,整体效果不好。在网络化的冲击下,出现大量低头族,网络游戏在高校中普遍流行,学生上课缺席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本身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播的重任,学校设置非遗课程,开展相对应的非遗活动,在学校成立非遗产文化长廊等,不但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得到正确全面的传播,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三)旅游行业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需要

1.培养导游本土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导游担负着本土文化的传播工作,在从业人员里对文化综合素质要求是最高的,地陪导游如果文化素质低,对本地的文化了解肤浅,那么他们对品位高、等级高的人文旅游资源,解说就会黯然失色。目前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导游实务、导游带团和讲解技巧、模拟导游实训等课程在培养导游带团的规范性和基本讲解上是必需的。但在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本土文化熏陶还做得远远不够。民俗旅游现在已经是旅游的重要类型,导游除做好本职规范性工作外,对当地文化的熟练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地陪导游对本土非遗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引领游客进行正确的学习。

2.导游特色才艺培养的需要。导游才艺尤其是带团才艺是一个优秀导游必备的技能,要想带好团,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态度好,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的一些带团才艺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教育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局等举办的各种导游职业技能比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导游才艺展示都是其中主要的环节。很多参赛的导游对于导游才艺比较畏惧,但实际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本地特色才艺项目,比如当地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武术等,是非常出彩的,而这些可以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来掌握,难度也相对较小。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为旅游专业学科基础文化课和学校的文化公选课。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广西的区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考虑能否与旅游专业其他文化课程相结合,能否与学生兴趣、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否服务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否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才艺、文化综合素质。课程以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各类民间民俗、人类文化为基本理论部分,选取广西非遗项目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有代表性的项目,跨学科搭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

2.课程目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目标包含三部分,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技巧;提高学生专业的导游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特色的导游才艺,促进关系本土文化传承与交流。

(二)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即知识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模块一是知识理论,包含两大项目,第一项目是遗产的基本定义、形成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遗产分类;第二项目是广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是本模块的这个、重点内容,包括有10大情境,对应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内容;模块二是专业技能,包含导游带团的本土人文讲技巧、导游带团才艺和导游大赛才艺三大项目。模块三是社会实践部分,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模拟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调查。

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团队式教学模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授课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多,因此,应成立多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成员由旅游、音乐、舞蹈、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不同教学内容上课地点都不一样,每个学科的教师负责其中的专业模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民俗部分由旅游专业教师讲授,民间文学由汉语言文学教师负责,传统音乐、舞蹈等可由音乐教师负责,手工技艺部分由艺术设计的教师负责,体育、游戏与竞技部分由体育教师负责,还将邀请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相关知名专家进课堂担任客座教授。

(二)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

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的民俗文物由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野外考察中师生共同收集,打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会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和模拟导游校内实训讲解基地。如果学校支持,申报设计主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该长廊可以作为校内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节庆的载体,为创建学校3A旅游景区提升文化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各种平台,比如工艺研发、设计、制作工作室,工艺流程展示室,作品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长廊等,利用这些基地平台,学校可以参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设计,和学校营销协会合作,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在这些平台,可以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与艺术专业的师生合作,设计有广西本土元素的旅游工艺品,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挑选出来,参加设计类的比赛,比如南宁礼物设计大赛等。

(四)建设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多元化校园文化

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主体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借助课余文化活动的大舞台,由学校团委、各系办主办,旅游协会承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让受学生喜欢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各种民族体育、武术、音乐、舞蹈等在全校推广。这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是定期与不定期举行的,如三月三,花炮节等民族节庆必须定期,像大学生校园科技艺术节、寝室文化节、广西礼物设计大赛、手工艺文化节、民族服装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学校的桃花节、芒果节等可以不定期举办,这些活动都要融入广西本土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培育成有特色的高校旅游节庆,形成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五)构建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聘任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知名学者进入校园开展相关实训工作与专题讲座活动。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向传承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企业、传承人的工作间变成学校的校外基地,把校园的非遗课堂建设为非遗知识传承基地。学校要与广西区文化厅、广西非遗研究机构等的相关单位合作,参与广西非遗项目的调查、申报、分类、编目等科研工作,加快师资力量的培养。

(六)实施多样的考核方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有期末考核(占总比的30%)和课堂考核(占总比的70%);课堂考核方式多样,有课堂互动、模拟专项文化讲解、专项文化创意设计,野外非遗项目调查。在课堂考核环节,学生将占主要地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4-6个,每个小组的模拟讲解或创意设计结束后,其他的小组进行打分和评论,其他的打分小组平均分就是该讲解小组的这个考好环节的分数,教师在该环节起主持的作用。无论期末考核还是课堂考核,都要突出对广西本土文化的培育,把广西非遗产知识的传承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相揉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

四、结束语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和大学的文化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对当地的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体育、传统技艺、民俗等的兴趣,能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广西本土文化,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广西非物质文化的教育落实,拓宽广西本土文化的传承渠道,极大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广西旅游行业和广西高职旅游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西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的意义和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1(5)

[2]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人民出版社,教学研究,2011(2)

[3]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2012(6)

篇8

根据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从这定义中就会发现,与大家熟知的事业单位很相象,最大的差别在于经费来源不同,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属于事业组织的范畴,即以社会公益事业目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法律、新闻等公益事业的单位或组织。简而言之“民办非企业”实质上就是民办事业组织,如民办的博物馆(院)、美术馆、画院、名人纪念馆、收藏馆等我们都有所耳闻,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却知之甚少。

在我的印象里,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经过多年努力和市场的洗礼,有相当一部分发展态势良好,以福州为例,近200个民间职业(闽)剧团年演出场次超过三万多场,观众达3000多万人次,单个演出团体年最高演出场次达450场,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年营业额亿元以上,演出戏点遍布五区六县二市城乡。这些剧团以民营企业身份经营基本没有问题。虽然民营职业闽剧团占全市民营剧团的90%,但仍有10%的民营表演团体从事其他非市场主流的艺术门类,如评话、伬唱等,它们市场虽小,但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同样亟待保护与传承,虽有一定的经营能力,但作为企业可能难以为继,从业者往往依靠对艺术的热爱、对保留一种艺术门类的责任感而执着坚持,从其经营目的和实际状态,这些民办艺术表演团体都适于申办民办非企业单位。

目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共计469个表演类项目,各省市县也公布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项目更是五花八门,数量庞大,这其中相当多的表演项目缺乏广泛的市场基础,经营能力有限、传承需求却很强烈,“民办非企业”的组织形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需要出发,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为主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艺术传承与文化传播。由于所从事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国家会在税收等方面对民间组织实行一些特殊的减免优惠政策,使这些民办艺术表演团体可以低成本运营。

即使是那些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艺术门类,也仍有在国办剧团和民办企业之外的选择需求。仍以闽剧为例,国办剧团近年在全国性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剧种的推陈出新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比如把西洋乐器引入地方戏曲伴奏,甚而从推广的思路出发尝试用普通话唱闽剧,这些尝试让原本略显“土气”的地方戏曲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却一定程度失去了原汁原味。2012年举办的“金源杯”闽剧折子戏大赛,主办方就明确提出了要寻找原汁原味的传统老闽剧,因此大赛主要面向民营剧团,这也算从细微之处折射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民营剧团虽然接地气,但地方戏曲演出市场多缘于各种民俗活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请戏的目的首先是为神佛献礼,会偏爱几出老戏码,而剧团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也乐于老戏老演,甚至一味迎合订戏人的要求,保留一些糟粕,降低艺术追求,从艺术传承的角度来说也是变了味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部分热爱传统艺术的从业者和投资人,以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艺术为目的,既致力艺术的传承与推广,又能在市场独树一帜。这类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也特别适于申办民办非企业,走民营事业组织之路。

篇9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to building regional domestic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desig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relevant content to a simple summary. Introduced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building regional properties and the course of world history from Angle, domestic to building regional desig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main experience of four stages. Then based on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the concrete method of regional mak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Keywords: regional and nonphysical, and culture

1、建筑的地区性

地区性是建筑的一种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区性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而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这里的“地区”是指一定范围的区域,具有空间和时间的维度。

地区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它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历史是发展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影响着与其紧密关联的建筑的地区特征,因此地区性具有发展的特性。然而,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即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它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现阶段的研究大都是对于相对稳定状态下的“地区性”。地区性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规律,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多样的特性,它提供的是一种观念和方法,而最终还是要依据具体、真实的地区条件寻求解决方法。

2、国内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国内对建筑地区性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五十年代-七十年代末,对于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早期探索和启蒙阶段,如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等。主要设计手法是“中国固有形式”的“宫殿式大屋顶”模式和简约的装饰模式。

2)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中对地域文化的复归阶段,如重建于1982年的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建成于1986年的天津古文化街、南京夫子庙东西市等。主要设计手法是把传统符号作为一种装饰手段。这是一种处理建筑地区性关系最简单的方法,它简化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特征的协调关系,而且操作简单,容易达成效果,在当时的理论水平和社会环境下是一种比较适宜的设计策略。

3)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中对地域文化的抽象建构,如“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以及1987年吴良镛教授将其应用于北京老城区中心菊儿胡同的改建设计、1987-1989年重新设计建造的曲阜五马祠街东段部分等。这一阶段的设计手法,突破了程式化、形式化的传统建筑符号的限制,开始了对文化本质的全新探索。这一阶段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符号对建筑体量的限制,更好的满足了建筑的现代功能需求,同时,抽象和变形的传统建筑符号与传统建筑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关联性,较好的体现了建筑的地区性特征。

4)九十年代中后期-本世纪初,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中对地域文化的深层解析,如始于2004年的天津老城厢改造工程、2004~2005年的成都锦都二期商业院街等。这一阶段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表面形式的限制,开始探索、建构符合中国现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理论。对历史与文化本质的思考与表达更加理性,对地区历史文化的表达已不再拘泥于某一特定理论,对建筑地区性的表达开始走向创新化与多元化。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计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为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09年,经文化部批复,“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成为中国承担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责任的显著标志,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节日。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国内第一个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对社会文化保护具有特殊意义。如何协调建筑与地区性非物质文化的微妙关系成为设计的重点,即如何处理好建筑的地区性特征。

4、总体布局

建设用地位于成都市“国家非遗公园”内,用地面积约6696.94,总建筑面积9800。地块南侧为规划园区道路,其余四侧均临非遗公园绿地。(参见图1)

设计中将入口广场设置与地块南侧,规划园区道路旁,并结合下沉式庭院处理入口景观。消防道路环绕基地四周,地块西北侧设有地下车库出入口,主要服务于园区内办公人员。

建筑单体由23.9m高的建筑主体与6.3m高的辅楼组合构成,总体呈矩形布局。建筑围绕内庭布置,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用地竖向设计方面,基于原有地形,设计标高略高于周边道路,利于场地排水组织,另有大台阶进入建筑内部下沉庭院。下沉庭院与大台阶的设置同时可用做室外剧场使用,丰富建筑的使用功能。

5、功能空间设计

建筑主体由西侧3层陈列展示部分和东侧4层办公科研部分组成,两部分被中庭隔开,功能分区明确。建筑主体功能空间围绕两个景观庭院布置,同时,建筑局部设架空层,便于建筑内外景观渗透。(参见图2)

地下1层主要由虚拟体验中心、车库及设备用房、库房等辅助用房组成。建筑1层为主入口层,分别设有参观主入口,后勤办公入口和货物入口,分别通过各自楼梯到达2~4层,另有广场道路至下沉庭院直接进入虚拟体验中心。建筑2~4层西侧为陈列展示区和东侧为办公科研区,由楼梯和连廊连接。

为了在有限的设计条件下,使建筑呈现巍峨的气势,设计中采用将平面放大,中心穿插丰富的庭院空间的设计手法。既有利于建筑形象的塑造,又形成了具有传统趣味的庭院空间。建筑通过对下沉天井、灵活设置的庭院、廊桥、晒坝等传统建筑空间元素的运用,赋予建筑丰富的空间趣味性,并增强建筑的人文色彩,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展现建筑的地区性特征。

6、造型地区性设计

因设计用地条件紧张,在立面和空间造型设计上采用了一气呵成的整体设计手法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基地面积。设计在强调个性与识别性的同时,也力求成为非遗公园内与整体环境统一协调的建筑物。

形态上,为体现建筑的地区性特征,展现四川非物质文化,建筑形体抽象具有四川特色的倒锥形“陶罐”、“酒樽”,采用上大下小的出挑形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标志性,同时这种倒锥体量在建筑底层节省出足够的室外空间,为设计良好的室外景观环境(下沉庭院和集散广场)提供条件。此外,“陶罐”体量外中灰色条带形体量的错动方式由传统的吉祥云纹发展而来,既避免了主体体量的单一感,利用主、次两组体量的相互穿插渗透创造了空间趣味性,又为平面及内庭的布置创造了良好条件,做到了功能与造型的统一,也使结构布置更加合理。(参见图3)

建筑表皮肌理上,倒锥形主体体量采用干挂陶板幕墙,结合横向线条,强调外墙的横向变化,体现传统“陶罐”“酒樽”粗糙的表面肌理。主体周边条带形体量采用传统小青砖外墙,结合细密交错的玻璃窗,象征四川非遗文化中的“蜀锦”“竹编”等文化元素。此外,灵活点缀于灰色条带体量上的浮雕、画像砖等,丰富了建筑的外部形象,同时赋予建筑深刻的文化内涵。(参见图4)

建筑在内部环境的营造上,引入了传统的景观要素,通过青砖铺地、树池、花格窗等传统庭院景观要素的运用,塑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庭院环境。本着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延续了建筑的外部形象特征,建筑材料由室外延续到室内,“陶罐”体量的内部采用竖向布置的矩管装饰,色彩同外部陶板,既呼应了外部形态特征,又达到拓展内部竖向空间的效果;其余局部采用雕刻石板,仿木和肌理涂料,展现了建筑内部的非遗文化氛围。

7、技术结构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及造型特点,建筑局部出现8m悬挑结构。设计上采用型钢混凝土梁,并结合直腹杆型钢封边桁架体系,提高其整体性,确保了悬挑构件的安全性。

结语

不同的文化取向以及对文化的不同认知程度,使得建筑地区性形成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地区性提供的是一种观念和方法,不是普遍适用的规律,具体实践中,还要依据具体、真实的地区条件寻求适宜的解决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3年

篇10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09-0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抢救性为主导保护原则的影响,对非遗的技艺形态以及传承状况关注较多,而对技艺的人文因素关注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人文成为传统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它是非遗的文化精神;是非遗“活”的价值;是传统艺人伦理道德的光辉;是非遗文化性的彰显。所以,从文化的精神价值角度而言,对传统技艺中的人文因素应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当下存续的人文危机,应该深入地思考与研究。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

关于“人文”,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创造力。但人文主义其概念的归属是一种思潮,或者说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属于一种世界观,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绝对的“神权”,提倡人性的可贵和重要性。它的意义与“人文”非常的相近,但“人文”的范畴却更加的广泛,《辞海》中是这样解释“人文”的:

①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② 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人文,是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文化现象的总称,和自然物质世界相对,其中就包含了人文主义的范畴,而“诗书礼乐”恰恰是人文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所独家掌握的。人文的范畴大体包括了法律、教育、道德、伦理、哲学、美学等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无论从人类社会的现实状况,还是从定义范畴的逻辑角度而言,包含了人类所掌握的各种技艺为载体的人文形态,那么具体来说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是什么呢?

辽宁抚顺锔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振海,经常提到他的“八字箴言”――“缝补生命,修复艺术”,以及“三句规则”――“接活儿如同父母到,做活儿如抚养婴儿,出活如同儿女行”,这是“医、美、孝、爱、诚”的大爱;“同仁堂”药店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百年传承的“训条”保证了产品品质百年不衰;“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始终坚持“戒欺”和“真不二价”,为古往今来的消费者提供信誉上的原则保障;台湾响仁和鼓传承人王锡坤,坚持精益求精,细心打磨木质鼓身,即便是鼓皮遮盖之处也绝不怠慢;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技艺传承人王津师傅,几十年如一日面对无限重复的文物修复工作,克服内在焦虑;台湾优人神鼓的阿丹师傅,坚持带领队员每天静坐三个小时,禅艺双修。

以上所提到的远远不能涵盖传统技艺的人文因素,诸如做工原则,经营信条,传承规则,职业道德,心理状态,文化特质,伦理规范,等等。人文的延续,是非遗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这是传统技艺的精神所在,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匠人”精神最为质朴而现实的形态,渗透着工匠的智慧,稳定的职业心理,高尚的人格修养,执拗的性格,规范的道德伦理,等等,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非遗传统技艺才会有文化的“味道”,文化的规格,文化的尊严。

(二)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表现形态

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无知,缺乏继承者,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伦理道德的没落。

1.文化的无知

文化的无知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传承人对自身技艺的文化内里、精神意志领会有限,将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到纯技艺层面,可以说“学手艺赚钱”或是类似的功利性心理普遍存在。一种则是消费大众对技艺的无知,这主要源于一方面是大众对传统技艺产品的消费较少,另一方面快餐化的使用功能至上的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产品和相关文化关注较少。

2.缺乏继承者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物质形态的承载,核心是人对于技艺的掌握,几乎所有的传统技艺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实,有的无人求学,有的后继之人难担大任,有的传承者健康堪忧无法传艺,有的则是人已去艺已绝,还有的技艺是独门绝学其他人几乎无法掌握。不管哪种情况,如果技艺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那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就难以发扬光大。

3.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

由于传统技艺在大众消费中的比重减少,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生活依赖降低,从而导致对传统技艺消费心理的弱化和转移,进而对艺人的关注减少,艺人在社会生活中被边缘化。在以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为评判成功标准的当下,部分手艺人的经济基础贫弱,生存状况拮据,更加剧了手艺人社会地位堪忧的现状,这种危机其内里依然反映出社会对传统技艺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的忽视。

电影《剃头匠》中就真实反映了现实传统剃头匠人的状况,其中老剃头匠到新城区老主顾儿子家里,就遭到了其儿媳的嫌弃。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吹打艺人在婚礼上受到雇主的轻视,虽工钱不少但轻视艺人的技艺、职业操守和人格尊严。山西已故世界级剪纸大师库淑兰,一生贫困,贫病交加,这和她色彩缤纷、充满乐观、洋溢童趣的剪纸作品形成了反差,也与众多文化组织授予她的种种世界级最高荣誉不相符。

4.伦理道德的没落

伦理道德的没落主要表现为:(1)对于手艺传承规矩的打破;(2)经济利益与自身技艺坚守的矛盾;(3)传统师徒关系的瓦解;(4)自身道德修养的缺失。

首先,传统技艺的师承形态有多种,比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内外皆传,等等。但总结起来基本就是技艺传承的性别区分和是否血缘关系之间的传承,现如今年轻一代观念转变,对传统技艺的关注日减。无论哪种传承形态都面临少有人问津的窘境,这种代际关系的传承对其文化的延续非常脆弱,很多技艺的传承者大多面临“人死艺绝”的境地。所以,目前传承的紧迫与责任要远大于传承的对象选择,很多传承者就必须打破旧有的传承规矩,然而对于坚守历代师承规矩的传统艺人来说,打破祖训是对家族和祖师的背叛,他们需要承受内心巨大的谴责。

其次,在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的社会环境下,部分技艺由于是传统古法或手工制作而具有耗时长、产量低、价格高的特点,而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所换取经济价值有限,一些技艺承载者会寻求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改变原有的技艺,使得其原有技艺形态和内在精神被改变,降低了手艺的品质,破坏了文化的原真性。但面对现实生活需求,艺人的生活处境也不能被忽视,两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

再次,传统师徒之间所坚守的至高道德准则忠、孝、礼、义,在当下受到冲击,以往“师徒如父子”的人文伦理越来越淡化,甚至在道德上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某位食品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身体重病之时,曾经的徒弟少有人前去探望,茕茕孑立,更妄谈床前尽孝;某位传统修造技艺的传承人,在他的弟子中出现“欺师灭祖”的现象,技艺出于师门而否定师门和师徒关系,用学来的技术胡作非为,甚至还有的学艺者对师父进行诽谤和欺诈,可以说这种师徒关系的道德内里与情感内里已土崩瓦解。按照传统,旧时的艺人在选择技艺继任者的时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对其弟子进行文化修养、道德品行上的考量,以确保技艺传承无恙。而在当下,面对技艺的衰微和大多数艺人的年事已高,他们内心也希望尽快将技术传承下去,但学艺者这种在人性和道德上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技艺本身存续的不安全因素。

最后,有相当一部分的传承人,虽然技艺精湛,身担真传,然而其自身对于这门技艺的人文内涵理解有限,丧失对技艺的传承和呈现过程中的道德坚守与伦理把持,意志模糊、随波逐流,缺乏传统艺人的朴实精神特质,利用自己的技艺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谋取暴利。

二、人文危机的应对

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形态具有复杂性,其表现也存在于各个文化层面和社会意识层面,从传承人的思想意识上来说应当树立“坚守”的理念。坚守什么?坚守历代传承的技艺文化、技艺精神、技艺传统、技艺的伦理道德、技艺的规矩;从现实的技术层面来说,笔者认为还是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应对危机,这就必须运用最强有力的传播方式――教育,以教育为媒介和手段,具有稳定性、规模性、持久性,对文化受众具有强制性作用。

(一)坚守

解决危机的根本还是在于技艺的自强,技艺自身相对稳定且完整的文化形态的存续,成为一切突破和创新的前提,因为只有存在,才可能被认识,才可能提出相应的方法。而此时坚持技艺的原真性形态和自我内部一切文化形态尤其是规矩的坚守,成为文化上、技术上、意识上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坚守,又构成了有别于现代技术的突出的文化精神样式。

坚守,是艺人执拗的人文性格,是技艺自身的内壮之举,这种坚守摆脱了世俗潮流的影响,克服了自身的内在焦虑和惰性心理,出离了只为利益和金钱“做活儿”的事业追求,使得艺人散发着朴实坚韧的人格魅力。锔瓷技艺传承人王振海常说“艺人要守住艺的传承,守住艺的本真,守住人的德行”。那么如何坚守?根源还是在艺人的意识中。

首先,艺人应当具有“安贫乐道”的人生观。这里不是指必须贫困才能从艺,而是指要以安贫乐道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手艺,出离物欲的束缚,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其次,艺人要明了当下自身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进入到现实文化存续的角色中来,清楚自己是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增强对自身技的文化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尤其是被认定为传承人的,更要意识到自身在文化传承上的历史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传播作用

这里所指的教育分为两种,一是以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从政府层面而言,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施保护的业务指南》和我国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都有相关的要求和说明,要求教育部门要将优秀的文化遗产编入教材,加入学校的课程中。比如,2011年11月,香港慧因中学,就在正规的学校课程中开设了“以区为本――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涉及八个训练范围,18个学科,课程周期为三年,由老师们自编教案、教材。通过三年的熏习,使学生对非遗项目及其相关的文化有了了解,这就已经达到了文化传播的基础性目的,完成了认知阶段的任务。这种教育形式,可能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非遗文化的兴趣方面还有待商榷,但对于普及传统技艺和培养树立民族文化责任感十分有利。

二是以传授技艺为主的教育方式,包括了文化普及型和专业技艺传承型,前者比如“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活动,以培养大众传统文化接受与传统文化氛围为主;后者主要指艺人的“收徒”传艺行为,这是培养技艺传承者的教育,也是核心形态的教育,更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传承人在选择继任者的时候,除了在技艺上的考量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对学艺者进行传统文化素养、道德人品上的考量,并在传艺的过程中既要传艺,也要将本门手艺的规矩、礼法、道德、伦理、文化、历史等一并严格灌输,务必形成稳定可靠的文化技艺心理。尤其是在伦理道德上,既关乎传统技艺自身文化形态的原真性传承,又涉及技艺传播过程中所影响的大众文化认同。进一步讲就是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最需要道德和伦理的保驾护航。至少要传承者学会遵从“祖训”,学艺、学做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地显露出问题,而坚守传统和发展现代特色的传承教育是解决传统技艺人文性危机问题的关键。坚守,提供的是技艺自身内壮的道路,教育是文化向外部环境辐射传播的渠道,为内在“坚守”注入强大的现实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