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非遗文化的市场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7 09:18:27

非遗文化的市场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1

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6-28(5)

在人类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总有点点滴滴的足迹留下,而那些能够保存至今的,无疑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有物质形态的,也有手工艺术尤其是精神文化形态的。最先意识到应该对这些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予以保护的是日本,其在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中提出的“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雏形。而在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则相对较晚,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制定《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纳入保护范围之后,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做了界定,并要求各国积极行动起来对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清查和保护。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重视。政府和各部门积极开展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查、抢救和保护工作,包括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公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同时各种地方性的保护、利用工作也全面展开。不过,与此同时,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却由于保护不到位、利用过度等问题面临着消逝的危险。如何保护利用这些祖先留下来的光彩璀璨而如今又岌岌可危的文化?本文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贵州福泉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凝聚了某一时期某一地域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具有文化特性,人类的任何行为动机都有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趋向作指引,儒家的治世态度决定了中国人严以律已、宽于待人的处事风格,犹太民族不屈奋斗的民族精神激励了他们在各个领域获得卓越成就。非物质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具有鼓舞斗志、凝聚民心、教育后人的作用,可以给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文化脉。韩基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总结了其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和谐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综合性,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和谐文化的建设[1]。

1.2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具有实物形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目前对它们的界定较模糊,识别不易。在实际利用过程中,手段粗暴,路径单一,资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变异甚至灭绝。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生态环境的丧失。文化生态环境是指影响文化生存和发展所有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基础,具有丰厚的历史沉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完善的文化价值。近二十年以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增加,新的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逐渐侵入到各个空间,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艺术形式由于指向和目的不明确已经很少为年轻人所欣赏和接受。另外,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改造运动的兴起,一些农村和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遭到蚕食和溶蚀,五千多年农耕文明所遗留下来的文化根基正在被破坏,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面临着灭亡的绝境。

保护观念错位。一提到“保护”一词,就有人主张把非物质文化放入玻璃真空罩内,禁止任何接触,使人们“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这种观念使我们的保护工作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依靠口传心授而传承下来的,如果实行绝对的保护,那么这些遗产必然随着传承人的逝世而消亡,这显然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历史性、传承性的特征,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历史时期经过人民群众不断探索而创新出的产物。非物质文化“活”的形态不可避免地在与自然、社会、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使非物质文化自身生命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就必须要顺应同化、自我调节、与时俱进,并且需要不断地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以延展自身生存的时间和空间[2]。

利用方式粗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过程中,适当的市场运用和产业开发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都是有利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问题同样存在。在各旅游景点,依靠工业技术制成的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品,打出“纯手工制作”的标签,以不菲的价格引起人们的瞩目。这些依靠大机械生产出来的制成品就实际意义来说根本不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不能传承传统工艺,有时还会因为产量大,价格低廉,而使真正的传统手工技术蒙受巨大冲击[3]。

2利用旅游市场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体验是旅游的本质,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核心属性,寻求异质文化体验是旅游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动力[4],而文化的主要内容又通过各类文化遗产的形态和样式展现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是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2.1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资源上的相关性

按照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见表1),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类别均包含在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活动”中,两者在资源上具有极大的包含性和相关性。

2.2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作用

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提供就业机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由于经济因素所产生的动力,可能使已消失的文化和传统得到挖掘和恢复,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从而使一种传统得到延续[5]。另外,旅游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扩散和传播,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当地人民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价值,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得旅游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挖掘、保存、发展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可以满足旅游者寻求差异、体验文化的心理需求,是旅游开发中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6]。通过对非物质文化的挖掘、整理,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文化形态,根据这些文化形态可以策划出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呈现不同的旅游体检,为当地旅游业增添独特魅力。

3以福泉为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3.1区域概况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北部,现为贵州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当时被称之为梁州,战国时期有了建制。春秋时期置且兰国以来,形成了独特的且兰文化;秦汉以后,各种文化交融发展,儒、释、道文化交相辉映;大量诗词歌赋、民间传说流传广泛而久远,不少文化古迹保存至今。

目前,福泉有物质文化遗产十八处,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古城墙、葛镜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竹王城遗址、高石头石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四处: 潮音阁遗址、印河湾汉墓、仙影岩、大夫第、上大坪农民起义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五处,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处:阳戏、杀鱼节、牛场阔龙水花灯、民族传统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处:张三丰在福泉的传说、任安堂葫芦工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九处:苗族语言、苗族刺绣等。

3.2非物质文化特色

结合福泉历史文化名城传承轨迹,其非物质文化特色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宗教文化。道教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在福泉山筑台结亭,宣扬道家的伦理道德,最后在此地得道成“仙”。有关张三丰的故事和传说在此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以道教、佛教为主的宗教文化亦广泛传入与发展。一批观阁寺庙拔地而起,星罗棋布在福泉各地,仅城内就广布20多处。这些古建筑的精湛建造技艺充分展示了当年宗教寺庙文化的风貌。

古城文化。福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世居着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从古且兰国至今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福泉人民祖祖辈辈在这块古老而又富庶的土地上建家立业,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城文化。福泉历史上历为府州驻地,境内文物古迹甚多。古城墙内的城市格局基本保存了原有整体风貌,城中有据可查的各类寺庙、祠堂、府第、会馆、书院、亭阁、版坊、池塘、民居均体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呈现出清晰的城镇格局脉络。

民族文化。在民间,唱花灯、跳阳戏、迎二郎神、玩龙灯以及芦笙舞蹈、山歌对唱、锁呐吹奏等民间文化活动盛行,民间故事、歌谣广泛流传。除迎神活动已停外,其余均沿袭至今。其中,花灯剧目及山歌情调为一方所长,全省少有的古老阳戏被称为戏剧中的活化石。另外,福泉民族众多,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民族节、杀鱼节等更加增添了福泉的文化气氛。黄丝江边村、鼎罐城等民族建筑显示了与汉族不一样的建筑风格和居住文化。

傩文化。傩,源于巫,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傩戏,早在汉代已经出现。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与民间技艺杂糅的原始戏剧。傩戏有阴戏和阳戏之分,阳戏主要是以娱人、纳吉为主要目的。福泉阳戏是中国傩戏的一个分支,属于军民傩。福泉阳戏现只存黄土哨、沙子坎、马田等经常开展活动。而黄土哨由于交通条件比较好,环境优美,其阳戏已对游客放,是福泉旅游文化体验的重点之一。

3.3福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措施

3.3.1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没有具体的载体,因此相比有形文化遗产更容易在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化中迅速消失[7]。只有对全市范围内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能进一步洞悉这些独特资源的价值。根据文化遗产的不同种类、遗产价值、独特性等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和分级保护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行动态的、积极的保护利用。

3.3.2整体文化空间风貌的延续

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是其文化资源得以滋生的土壤。任何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形制、格局、纹理研究都不应当忽略特定文化场景所拥有的特殊生活生产方式、民族审美价值取向对完整历史文化环境意象的塑造[8]。

福泉古城应遵循在发展中严格保留原有内部格局的原则,以四城门对开、错开形成的道路网络的双“丁”字加“十”字为主线,组织古城核心保护骨架,以南北门的视线通廊为主轴,连接古城重要文化遗产。恢复北门经西门至南门古城垣,按史迹重建四个城门楼。在南门恢复月城形制,借以展示“城中城”格局。同时,在古城内,有选择的恢复历史建筑,以补充已流失历史要素,以强化历史延续。维护古城的开放空间环境,营造福泉古城山环水绕、倚山拥水的形态格局。

3.3.3舞台展演和景观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主要途径

根据目前文化旅游发展的时代性特点,大型实景歌舞表演以孕育文化的山山水水为天然舞台,以传统文化的核心象征为着力点,结合现代的声、光、电等高科技舞台技术,演绎富有地域文化特色,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被称作演出的革命、视觉的革命。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有别于剧场、演播厅里的舞台,更能让游客体验并了解地方文化[9]。如《云南印象》、《大梦敦煌》等运用当地的文化题材,结合其音乐、歌舞、杂技等艺术方式实行商业化的运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福泉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歌舞,民族节日纷繁多彩,将这些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的景区采用舞台表演的方式加以展示,给游客带来视听享受。

抢救、保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关键是保护其赖以生存的原生态文化环境和建立文化传承的完整链条或谱系,而开发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无疑是一条两全其美的绝好选择[10]。通过景观旅游,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通过有形的再现呈现给游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无形的“气氛”而感染游客。福泉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历史悠久,如水花灯、苗族刺绣、葫芦工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首先可以以静态的形式直接展示给游客,使他们体会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其次可以以动态的形式演示这些工艺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使游客感叹传统工艺的精湛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设置体检性的环节,让游客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增强游客的体验性。同时,在整个观赏或是体验活动中,要注重周围环境的营造,通过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建筑、装饰、陈设、服饰(下转50页)(上接31页)甚至语言,努力构建一种能使游客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感觉。

4结语

不管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目的都是使我们民族民间的优秀遗产火种不灭,代代传承下去。如何在保护和利用中寻求临界点,实现两者的“双赢”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已为此作出了有益探索。当然,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笔者相信只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广大人民的参与,我们的文化和经济一定都会越来越繁荣。

参考文献:

[1]韩基灿.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80.

[2]白玮,宋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再识[J].社会科学辑刊,2010(6):66-69.

[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商业化经营[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4):20-21.

[4]曹诗图.旅游哲学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2-44.

[5]谭宏.历史考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促进意义探究[J].农业考古,2010(4):345-348.

[6]曹诗图,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4):75-78.

[7]朴原模.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工程与数码档案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4):22-25.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2

承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环境,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作为承德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4月,承德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4项,分布广发,门类齐全,资源丰厚,逐渐营造出了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应旅游资源开发的氛围,日益成为承德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之一。

一、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承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客源,2016年共接待入境游客3000余万人。目前,承德独具民族特色和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源泉,呈现如下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承德的各区县均有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保护与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承德市政府、文化局到各区县文化馆、博物馆等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范,增加了经费投入,并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申报、保护等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2.已产出了较高旅游价值。在表演艺术类(如:承德避暑山庄皮影演出团、热河二人转、二贵摔跤、清音会等)、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传统工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一百家子拨御面、平泉羊汤烧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开发积极性逐年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承德定位为“生态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区”、“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助推了承德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企业及非遗传承人都希望借助旅游市场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4.开发主体多元化。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但主要有三大类:企业运作(如:山庄老酒集团、承德颈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介入(丰宁满族吵子会、清音会等)和个体小作坊(杨茂昌根雕艺术、何清华剪纸等)等。

5.产出经济效益参差不齐。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因其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开发模式、市场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产出的经济效益参差不齐。多数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产出的经济效益较低或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精品的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和传统技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平泉羊汤烧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获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目前承德市旅游管理部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较快产出经济效益的避暑山庄、外八庙、乡村旅游等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整体规划和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基本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县区镇村等部门自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演等活动,人力、物力、财力及外宣工作投入不足,忽视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可行性论证,难以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源性和多样性特征,门类齐全,涉及文化、工业、艺术等众多行业领域。〔1〕承德市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之间及资源开发企业期间缺乏联合和沟通机制,各自为政,未形成有效合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开发企业、传承人、大众等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和谐,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不够,资源开发受阻,较难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

3.地方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承德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的地方性管理体系,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规范依然空白,没有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建立起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保护承德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在传承人法律地位、资金投人、保护性旅游开发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限制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不够突出,缺乏竞争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成旅游产品,需要灵活的商品市场化运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商业包装”,树品牌,造精品。〔2〕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没有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上进行深入内涵挖掘,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且档次偏低,庸俗化、雷同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市场竞争力偏弱,效益普遍较低。同时,相关部门及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导致市民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5.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资金投入不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仍生活在乡镇甚至偏远山村,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传承人数不足20%,多数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生活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传承人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及观念,导致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消失殆尽。同时,由于在产品开发、创新推广、宣传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足,导致许多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无法转化成旅游产品,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仅在15%左右。

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坚持“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的科学发展理念。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涉及行业和领域广,难度大,建议由承德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f调编制《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在充分调研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明确制定原则、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项目规划、具体职责和协调机制,统筹兼顾,全面科学指导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将承德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碎片化转变为整体性、标本化转变为活态性。

2.坚持“制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做到制度先行,监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制度保护与政策保障相支撑、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相补充、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照应的科学、协调制度体系,制定《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发企业设“红线”,要求合法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要保护好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传承人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有序传承;建立健全传承人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成果,激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服务社会,惠及大众。

3.坚持“打特色,创精品”的原则。特色游、精品游已成为各地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原则。推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民俗街、民俗村、民族镇建设等工作,树立典型,建设代表区城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体验区、聚集区和示范区,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推广生产性保护先进经验。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散、弱”的特点,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打造品牌、市场营销等方式,不断培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群或产业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把双桥区、丰宁县、平泉县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丰富、项目数量多且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作为开发试验区,重点建设成承德特色文化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承德市旅游局和县区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及企业联合设计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商品、推介一批特色演艺场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小吃等,从而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3〕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全国非遗项目为数众多、排布过于分散,各省市在非遗保护方面的政策和客观条件不一,导致我国对非遗的整体保护与宣传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是只能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承的传统技艺,失去了掌握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就意味着失去了非遗技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主要是保护传承人,以人为核心。而很多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都年事已高,现今的非遗项且当中又极度缺乏能够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合理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项目,致使非遗技艺严重与市场脱钩,无法创造经济效益,无力吸引年轻人前来学习,很多非遗技艺目前都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峻挑战。

2、非遗日话非遗,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不利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在年初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法律形式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大背景下,可以想见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必定将会是一片呐喊声。上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到县、乡、村,各种级别、各种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活动将会在这一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将会在这一天迎来一个小小的鼎盛时期。

提及鼎盛,让人想起了每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每到3月5日,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学雷锋的活动都会扎堆出现,让人目不暇接,而一年中除去这一天之外的364个日子,几乎没有人还能想得起雷锋来,更不用说组织学习雷锋的活动了。有一句玩笑话形容我国学雷锋活动的现状:“雷锋同志没户口,3月里来4月里走。”这句话虽然是个玩笑,却也生动地反映了现在各地学雷锋的活动严重流于形式,“做样子,走形式”的窘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应当竭力避免重蹈雷锋纪念活动的覆辙,真正做到把那些即将消失的珍贵技艺保留下来,让子孙后代还能亲眼得见这些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措施主要有拨付资金扶持、奖励非遗技艺大师、奖励非遗技艺传承人、举办非遗专题展览等。这些举措有的仍然是流于形式。要知道,光靠非遗宣传日时举办几个展览。国家倡议保护非遗时进行一点展示和宣传,绝对不能解决非遗保护的重大问题。象征性的资金支持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最佳办法,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非遗传承的问题。

举个鲜活的例子,在今天,一个普通的日子,如果您想要走出家门,去领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神奇造诣,您将会发现,跑遍全国各地也找不到一个可以集中展示一个地区、门类、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地方。试问,非遗不能随时随地展示给人们,不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不能通过市场获得经济利益,解决传承人的生活问题。她又如何能够逃过被人们所遗忘,失去延续香火后人的命运呢?

由此继续思考下去。不能不让人为我国非遗事业的未来深深担心。现在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出现这样的不利局面,剖析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申办,轻保护

由于非遗项目普遍具有深邃的历史意义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能够吸引游人慕名前来,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往往能够名利双收,而官员也纷纷以成功申办非遗作为重要的政绩,因而全国各地都在争着申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当申办宣告成功之后,很多地方官员就认为已经大功告成,却并没有意识到保护比申办实际上要重要得多,更迫切得多。态度上的轻视使得人们没有将足够的精力放在真正应该重视的保护与传承上,而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难题与误区则给非遗保护工作雪上加霜。没有可以依据的保护条例;对如何真正起到保护的效果没有概念;保护工作中投入的资金没有持续性;没有真正解决传承问题;没有进行市场流通,缺乏以此获得的长期资金支持……有太多的问题使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步履维艰。其中,资金的问题是重中之重,如何让门类如此众多的传统技艺全部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是一个考验智慧和经验的大难题。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秉承“流通是对现代艺术最好的保护与传承”的先进理念,提出通过全面流通,让传统工艺的经济价值在大众收藏中得以体现的方法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让艺术品待在博物馆里面,高束焉,庋藏焉,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只有艺术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让大众热爱艺术,让现代艺术品流通起来才是正确的方法。现在的艺术品要流通,就必须进入市场,市场的需求决定了现代工艺品的价值,通过市场流通不仅产生经济效益,又起到了一个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从而使市场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因此,流通是对现代艺术品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重形式,轻支持

每年非遗日的主题展览比比皆是。从国家文化部到各文博场馆非遗技艺和作品的展示。然而,值得特别关注与重视的是,非遗日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能够长期接纳非遗展演了,非遗产品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也是凤毛麟角。没有人能够为非遗解决实际的展演场地和推向市场的问题。这使得传承人的手艺只能是内秀,没有合适的立足之地。

三、重形象,轻传承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政府官员往往只看重政绩,看重政府部门的工作是否被领导所认可,为社会所传扬。如果达到了树立形象,宣扬功绩的目的,他们就鲜有进一步的实际行动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恰恰才是真正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鼓励关怀的。现在新闻中报道的很多都是政府官员大张旗鼓地将扶持的资金送到非遗传承人手中,传承人 深受感动的场面。却很少有报道非遗传承人得到政府连续不断的支持而终于渡过难关将技艺传承下去的内容。恐怕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政府官员为数并不多,这样做了且真的坚持到挽救了传统技艺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形式,我们既看到了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同时也要认识到挑战必然伴随着机遇,机遇时时与挑战并存。如何化解危机,化挑战为机遇,这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要和旅游业、工艺美术界、旅游纪念品行业等联合发展,利用旅游业的巨大客流资源,将引人入胜的非遗技艺与商品推向市场,利用非遗项目对游客的巨大吸引力开发我国潜力无限的旅游纪念品市场。要将非遗项目汇聚到一处共同发展,相互带动。用创造经济价值多的带动创造价值较少的,实现互利共赢。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全力追求物质文明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更要担起保护社会良知、建设精神文明的重任。我们应该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向市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的瑰宝在市场流通中发挥其非凡魅力,创造丰厚的经济价值,进而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资金支持。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流通的过程中为更多人所熟知,所热爱。总而言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出路在于流通,在流通中保存民族文化,在流通中发展民族文化。

3、目标明确,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打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作为20D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本着收集与展示中华民族珍品,保护传承中华民族艺术,挖掘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宗旨,自开馆以来就投入到了保护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线,以点带面地举办各种展览活动:点――“燕京八绝”的现场展演区域,举办东城区非遗传承成果大展;线――连续三年举办“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春节文化庙会”,展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面――连续三年举办“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率先举行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开馆三年来,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不遗余力,唤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保护非遗的意识和行动。如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响应时代号召,精心打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该计划受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将集中全国三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地区的特色非遗技艺。她们基本上都是早已蜚声在外的经典非遗项目,如山东招远的金石艺术、北京的景泰蓝技艺、青海的唐卡艺术等。向游客全方位地展示非遗作品从原料、工艺到成品的整套制作过程。以山东的黄金为例,在非遗传承中心内游客可以看到从金矿的原貌、矿石的样子、如何将矿石运到地面、打碎提炼、制作金条直至作出光灿夺目的黄金饰品的所有过程。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经济支持导致后继无人的窘况,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秉承“流通是对现代艺术品最好的保护与传承”的先进理念,提出通过全面流通,让传统工艺的经济价值在大众收藏中得以体现的方法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传承中心向游客收取参观的门票,并建立专门的非遗商品售卖区域,帮助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获得经济收入,从而解决非遗生存和传承的问题。

与此同时,各国游客得以饱览非遗技艺的精彩展示,收藏蕴含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非遗产品。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携带非遗作品回家,在24小时之内就将北京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为传播与发展中华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首都文化软实力。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论证工作已经进入了重点考察阶段,几个备选地点所具备的区位优势令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的专家组成员印象深刻。通州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家具的所在地,弘扬中国古典家具文化,已经成长为一张极具宫廷特色的“文化名片”;昌平为数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游客的高度集中成为其最大的竞争优势;西城区天桥地区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摇篮,这里传统艺术门类高度集聚、文化气息浓郁,也被认为是非遗传承中心落脚地点的理想选择……

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是一个能够将全国的非遗项目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展示,还能够让其自身形成良性发展,同时推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场所。为了能够有效解决非遗项目集中难、宣传难、创造经济价值难的问题,传承中心的选址至关重要,这个地点既要有能够吸纳中华民族多种优秀文化的宏大气魄;又要能够代表中国的美好形象,吸引全世界的关注目光;还要拥有消费需求旺盛的巨大市场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北京――中国的首都,一个全球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一个拥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典与现代在这里交汇,传统与时尚在这里融合。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国内独一无二,无疑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伟大历史进程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地点。在北京建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这既是进行文化传承,保护岌岌可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发展北京旅游产业的一个绝佳选择。在不久的将来,游客到北京不仅可以徜徉在气势恢宏的故宫、祭天祈地的天坛,感受古代皇家园林文化所带来的震撼,更可以慕名参观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全面细致地了解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伟大和神奇。古代的宏伟建筑与现代的超凡技艺共同构成了北京旅游的巨大魅力,两者都是北京的符号,齐头并进,缺一不可。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的现实,既是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却也未尝不可看成是新北京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如果能够在北京建立一座真正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于一身的非遗传承中心,无疑是在我国非遗保护事业的阵地上添加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创造了我国非遗传承方式的先河。首先,从门票收入来说,北京的恭王府以不变的古建筑和故事每年门票收入能够超过2亿元。传承中心以100元票价计算,每年接待游客1000万,直接经济收入达10亿元,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稳定的资金收益。另外,从旅游购物消费来说,2011年春节文化部举办“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地坛迎春庙会,以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连续三年举办的新春文化庙会来看,观众兴致盎然,争相购买,场面火爆,是社会各界对非遗展示和产品迫切需求的生动写照。上到各国元首,下到游客百姓,常常是想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苦于找不到专门从事类似展示与展卖的场所。因此,人们需要一个能够看到非遗 技艺和购买非遗产品的场所,保守估计传承中心年销售额不会低于3亿元人民币。丰厚的收入,可以使非遗传承人专心于艺术研究和培养接班人,打破依靠政府拨款才能生活的局面。吸引年轻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这将会给北京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要使这个美好的设想变成现实,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不仅仅是指要为非遗的保护提供资金和场地,更重要的是要帮助非遗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树立品牌,打开市场,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事实上,非遗技艺与产品的巨大魅力中蕴含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利用好这一资源,积极向全世界宣传非遗项目;借鉴特殊的经营模式,向市场推荐非遗产品;对非遗产品进行严格监督和把关,树立非遗品牌诚信优质的正面形象。使非遗传承中心成为像故宫、天坛、鸟巢、国家大剧院那样的北京文化新地标,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非遗展销盛会。

4、众望所归,非遗传承中心期待落户东城

在考察过程中,最为吸引考察人员眼球的当属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是北京历史文化遗存、胡同四合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密集的地区。未来二十年,东城区将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第一任务,着力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根据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东城将加强中轴线整体风貌的保护,以故宫、天坛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皇家、钟鼓楼、南锣鼓巷、皇城、前门、天坛周边、永定门等联动发展,打造纵横南北的“文化主脉”。同时,东城区拥有历史文化街区18.5片,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挂牌保护院落413处,部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按照规划,到2030年左右,东城区具有鲜明特色的“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基本建成,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名区”,成为“文化软实力强劲、服务经济发达、公共服务优质、城市运行高效、人居环境和谐”的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

经过深入研究,前门地区最适合建设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前门大街,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不仅属于北京,更属于全国,属于全世界。它是面向世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舞台。将非遗传承中心设立在前门,就是为了植根于古都风貌,着眼于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发展,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保护一个城市的记忆,做到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以前门大街的辐射和影响力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一步弘扬其文化优势。这也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实现自主创新目标的重要任务。

专家认为在前门古老的四合院保护区设立非遗中心,精心选取最具京味民俗文化韵味的院落,在每个院落里设置一个非遗项目的展示区域。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购票进入非遗传承中心后,可以享受到的服务包括观看非遗技艺展示、购买非遗产品、体验非遗技艺制作过程、享用北京老字号食品小吃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惬意地走在最能代表京味传统文化的四合院里,轻松地品尝着时尚的星巴克咖啡,饶有兴致地观看甚至亲身体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这样充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意蕴全方位的享受相信没有人愿意错过,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一定会令八方宾客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落成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开创一座新的里程碑。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设立开创了非遗传承方式的先河,它既从根本上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乏力、后继无人的问题,又有力地促进了北京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5、成功探索,北京礼物旗舰店跃世而出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4

试水“非遗”拍卖

近几年,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相关市场也随着政策的鼓点和投资者的关注度而律动,最显著的就是各地对“非遗”拍卖的纷纷试水。

2011年6月,北京市文化局和荣宝斋联合主办了“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成功拍出作品66件,成交总额约531.6万元,成交率76.74%,可谓取得了令有关各方完全意想不到的成功。

次年7月,上海也举办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拍卖会,拍品包括曹素功墨锭、紫檀雕刻、海派剪纸、朵云轩木版水印等16项部级和市级非遗项目。114件拍品成交率88%,成交总额774.4万元,其中紫檀雕刻的《达摩祖师》以260万元成交,为全场最高价的拍品。

除此之外,成都、广州、武汉、济南等城市都先后举办过“非遗”拍卖会,从各地拍卖的数字看,市场前景远大。其中广州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力度最大,它所主推的“岭南文化艺术精品交易会暨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及精品保真竞买会”已成为广东“非遗”交易的一个重要平台。其总经理张志兵表示,“继广州、汕头、珠海三站之后,还将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陆续举办拍卖会、竞买会,加快岭南‘非遗’精品的商业化进程。”

“非遗”市场的“钱”景

市场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低谷就流向哪里。

2012年9月,在山东台儿庄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共达成合作签约项目135个,协议资金总额442.6亿元,其中24个项目签约金额超过亿元, 54个项目签约金额超过千万元,凸显了“非遗”项目的市场潜力。

上海“非遗”拍卖的主办方、朵云轩党委书记崔晓力非常看好“非遗”这个市场,他说:“一般来说,春拍书画专场成交率多在50%~60%,而上海首届非遗拍卖会成交率近90%,成交价比估价高出20%,本身已代表了市场的态度。”

而市场的认可,取决于“非遗”精品本身的价值。

首先,古老技艺的掌握,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愿意耐得住寂寞去掌握这些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当代玉雕大师潘秉衡创造的“压金银丝嵌宝石”技艺,已濒临失传,这样的绝技所制作出来的工艺品恰恰迎合了艺术品收藏投资在稀缺性上的要求。

其次,近年国家开始加强对各类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样式的关注。通过立法、职称评定等形式,来促进传统工艺的发展。这使得如今很多“非遗”传承人坚持走“重质不重量”的高端精品路线,也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使当代“非遗”精品具备更大的升值空间。

再者,在古代艺术品持续火爆的中国艺术市场,赝品充斥、价格虚高使得越来越多的藏家越发觉得自己“玩不起”也“伤不起”,而很多“非遗”拍品更容易辨识真伪,门槛也较低,将其作为一个投资渠道,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非遗”开发不能急功近利

但如何将“非遗”很好地推向市场,并非易事。显然,仅仅组织几场拍卖是不够的。

“非遗”要走向市场,关键在于合理的切入与运作方式。“合理的运作方式,就是要寻求一个既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又能充分挖掘其市场潜能的平衡点。这个支点找准了,‘非遗’的市场之门就能撬动起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表示。

从之前举办的几次拍卖会可以发现,拍品委托人大多是对市场把握并不好的“非遗”传承人,他们对自己的拍品在市场上到底能卖多少钱,心里没有预期和估计,所以出现了不少“无底价”拍品。“在我们的上海专场拍卖会上,许多拍品都是适合普通百姓的,像一些金山农民画,都曾获得过大奖,但通过我们做工作,委托人还是答应了以无底价的形式进行拍卖。”朵云轩党委书记崔晓力说,“还有些剪纸作品,像大师王子淦等,估价也只有2000元左右,这些作品在外面是根本看不到的。我们通过专场拍卖,就是要让‘非遗’精品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这样才能让传承人更好地了解市场,并通过市场需求使‘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3-03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区和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然而,不少非遗因为得不到及时保护而面临失传境地,一些地方的非遗几乎不为当地人所知,尤其是过上现代化生活的青少年,对非遗更感陌生。在我国非遗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背景下,高校已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然而非遗教育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开展与普及却不像在高校那么受关注,非遗内容没有被系统性地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确立非遗在初等教育学科的体系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所长兰静认为非遗文化既要保护理论与实践体系,还要长期不懈地培养后继人才。更有专家学者认为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目前,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各省市均有“非遗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二、研究意义

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近几年来呼声较高的议题。然而,各省市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多结合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等形式,非遗教育在小学中的开展还面临着种种挑战,以何种形式如何在小学长期系统地普遍开展非遗教育值得探究。杭州市当地民俗文化极其灿烂,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但是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仅靠列入遗产名录恐怕难以为继。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载体开展杭州市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新颖,覆盖面广,结合小学生第二课堂的方式来开展非遗教育将是一个既创新又有效的方法。在非遗的保护过程中重新唤起少年的民族记忆,建立起民族文化认同感,小学教育传承责无旁贷。通过本文,笔者希望引起杭州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对以结合小学生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和普及初等教育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支持和引导,激发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素养,并使珍贵、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

三、研究方法

1.电话调查法。2011年10月至2011年11月,笔者电话调查了杭州市98所第二课堂场馆,了解了现有第二课堂场馆中开展非遗教育的状况,包括第二课堂活动名称、涉及非遗的活动名称及内容和小学生的参与情况。

2.访谈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笔者实地走访了拱墅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对馆内第二课堂负责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单独访谈。了解该馆第二课堂活动名称与内容、小学生参与情况、非遗传人指导活动情况及高校志愿者工作。

3.问卷调查法。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笔者以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杭州市4个城区8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回收率为93.1%。本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第二课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小学生对遗的了解情况、小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现状、非遗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情况、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影响等内容。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1.电话调查结果。非遗教育在杭第二课堂的分布情况。为了了解杭州市98所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开展非遗教育的情况,笔者对其进行电话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杭州市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但非遗在杭州市青少年第二课堂中所占比例却很小。

2.问卷调查结果。研究问卷第3、9和16题采用5.0计分法,有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五个层次,分别对应给予4-0分。第4题为多项选择题,五个选项每项分别给予1分。

(1)小学生了解非遗的途径及程度。①途径。小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对非遗进行了解,调查显示小学生了解非遗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课外读物[143/242]、电视网络等媒体[132/242]、第二课堂[111/242]、旅游[68/242]、学校[65/242]、其他途径[3/242]。第二课堂和学校在小学阶段普及非遗教育上未起主要作用。②小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由表3.2中第3题“非遗了解程度(总体)”的数据可知,杭州市小学生主观认识中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一般(平均值=2.608),且拱墅区小学生总体水平>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又根据表3.2中第4题“非遗了解程度(具体)”的数据,发现通过具体的选项小学生的非遗了解程度平均值=2.093,即平均每个小学生在5个选项内选择了2个选项。问卷中该题5个均属于非遗范畴即均为正确答案,所以杭州市小学生该题的正确率约为40%。可见,目前小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偏低。与第3题一致的是拱墅区小学生总体水平>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2)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现状。①小学生参与非遗第二课堂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在参与过第二课堂的183人中,参加过拥有较多非遗活动的第二课堂的人占26.8%,参加过拥有一般非遗活动的第二课堂的占43.7%,参与过非遗教育活动较少的占19.7%,没有参与过非遗第二课堂的人占7.7%,不清楚参与的第二课堂内是否涉及非遗的占2.2%。②非遗教育激发了小学生保护意识的程度,小学生认知中非遗教育能否激起其保护意识与责任心的调查结果如表3.2第16题,平均值为3.441>3。杭州市小学生普遍认为在第二课堂中的非遗教育活动,能较强地激起自己保护非遗的意识和责任心。③小学生对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兴趣。将“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归为感兴趣,据数据统计得出:杭州市97%的小学生对在第二课堂中开展非遗活动感兴趣。据表3.2第12题,无论是参与过还是没有参与过非遗第二课堂活动的小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平均值=3.54)。且将第12题和第16题的结果与第3题的结果作横向比较可发现,虽然目前小学生总体的非遗了解程度较低,但是小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及意识却是强烈的。与表3.2第3题一致的是拱墅区小学生的兴趣程度>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3)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第一课堂内的反馈。为更好地吸收第二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在第一课堂中进行反馈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第一课堂内对第二课堂内容进行反馈的有86.90%,无反馈的占13.10%。总体情况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反馈率。(4)对第二课堂中开展非遗教育的看法和建议。242份问卷中共有109名小学生填写了建议看法。总结归纳起来共分两类:第一类,表达保护非遗及学习非遗知识的愿望。部分调查对象表明希望多学习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丰富头脑开阔眼界。第二类,对学校和第二课堂内的非遗教育活动内容及形式提出了建议。

五、结果分析

1.非遗第二课堂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杭州市98所青少年第二课堂公益性场馆的电话调查发现:非遗场馆多集中在拱墅区、西湖区和上城区,而杭州市其他几个区则较少或没有涉及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场馆。随后笔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而其余几个城区非遗资源较少,所以,相较于其他几个地区,西湖区、上城区和拱墅区能为第二课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展提供更多便利。因此,地域性差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杭州青少年第二课堂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2.小学生非遗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对表3.2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c2=68.29>c20.005(9),P

根据杭州市98所第二课堂场馆的电话调查和资料搜集,发现拥有非遗第二课堂场馆的个数从高到低的城区依次为拱墅区、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由表3.2第3题知,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为拱墅>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在不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杭州市小学所在区域的非遗第二课堂场馆对小学生非遗的了解程度有一定影响,且非遗场馆个数越多小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非遗场馆活动内容和形式越创新,小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

3.开展第二课堂非遗教育影响的因素。笔者实地走访时发现,目前小学生参与过的第二课堂场馆内开展非物质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有自主动手操作型、志愿者帮教型、知识讲解型、视频媒体播放型、闯关游戏积分型、图片数据作品展、非遗知识竞赛。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为自主操作型。因此多以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开展非遗教育有助于第二课堂内非遗教育的推广普及。

六、政策建议

1.政府应关注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1)完善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根据《杭州市中小学校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考评(试行)办法》:六城区中小学生每学期到列入第二课堂名录的场馆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学校集体组织不少于1次。其中并未提到非遗教育活动次数。明确规定学生参与开展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次的数并计入《成长记录手册》,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非遗教育普及有一定帮助。(2)加大非遗基础知识的普及。非遗有很明显的地方性,因此政府可多关注杭州民俗文化,通过对本地风景、民俗、历史等内容的多元化宣传开展小学生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3)构建有效非遗学习资料。现有小学语文教材非遗的内容极少,市场上适合小学阶段读者的相关资料也不多,因此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多样化的非遗学习资料如非遗绘本、非遗光盘等。

2.第二课堂活场馆应完善自身建设。(1)优化馆内设施、拓展活动形式。小学生对可自主参与、互动多、趣味性强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第二课堂场馆可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引进先进设备,还原项目原始情景;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探索与学校、社区合作的途径。(2)培训传统手工艺传人的文化知识。现有第二课堂场馆非遗活动指导老师一般为杭州传统手工艺人,若场馆可为聘请的非遗传人进行一定的文化培训,为其配备相应的文讲稿、PPT、视频等,便能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3)完善高校志愿者体系。完善场馆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协议、提高高校志愿者的非遗文化素质、增进志愿者的传统工艺技能及建立第二课堂场馆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对小学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利的。(4)借鉴经验合作促发展。由于地域等问题,某些场馆可供学习参观的非遗资源相对匮乏。这类场馆可以和邻区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场馆进行合作,增设一些不需要大型设备和专业人员指导的较为简单的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

3.中小学应提高重视程度。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可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加强对非遗教育的重视:结合小学美术、音乐、体育、校本课程等在中小学的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班级活动中融入非遗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改善学生非遗第二课堂活动的第一课堂反馈情况;在语文课堂中融入非遗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刘斌.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1.

[2]刘彩珍,李颖,励宁.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N].温州日报,2011-11-17.

[4]为非遗进校园叫好[EB/OL].(2010-05-04).

.

[5]张学敏,王爱青.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探微[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6]孙亿文.当代“非遗”教育传承、保护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1,(4).

[7]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

[8]李琦.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6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66 ―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活态文化遗产,既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变迁,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具有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力,适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承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环境,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作为承德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4月,承德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4项,分布广发,门类齐全,资源丰厚,逐渐营造出了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应旅游资源开发的氛围,日益成为承德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之一。

一、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承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客源,2016年共接待入境游客3000余万人。目前,承德独具民族特色和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源泉,呈现如下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承德的各区县均有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保护与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承德市政府、文化局到各区县文化馆、博物馆等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范,增加了经费投入,并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申报、保护等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2.已产出了较高旅游价值。在表演艺术类(如:承德避暑山庄皮影演出团、热河二人转、二贵摔跤、清音会等)、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传统工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一百家子拨御面、平泉羊汤烧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开发积极性逐年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承德定位为“生态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区”、“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助推了承德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企业及非遗传承人都希望借助旅游市场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4.开发主体多元化。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但主要有三大类:企业运作(如:山庄老酒集团、承德颈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介入(丰宁满族吵子会、清音会等)和个体小作坊(杨茂昌根雕艺术、何清华剪纸等)等。

5.产出经济效益参差不齐。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因其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开发模式、市场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产出的经济效益参差不齐。多数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产出的经济效益较低或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精品的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和传统技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平泉羊汤烧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获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目前承德市旅游管理部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较快产出经济效益的避暑山庄、外八庙、乡村旅游等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整体规划和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基本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县区镇村等部门自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演等活动,人力、物力、财力及外宣工作投入不足,忽视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可行性论证,难以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源性和多样性特征,门类齐全,涉及文化、工业、艺术等众多行业领域。〔1〕承德市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之间及资源开发企业期间缺乏联合和沟通机制,各自为政,未形成有效合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开发企业、传承人、大众等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和谐,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不够,资源开发受阻,较难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

3.地方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承德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的地方性管理体系,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规范依然空白,没有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建立起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保护承德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在传承人法律地位、资金投人、保护性旅游开发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限制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不够突出,缺乏竞争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成旅游产品,需要灵活的商品市场化运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商业包装”,树品牌,造精品。〔2〕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没有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上进行深入内涵挖掘,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且档次偏低,庸俗化、雷同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市场竞争力偏弱,效益普遍较低。同时,相关部门及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导致市民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5.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资金投入不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仍生活在乡镇甚至偏远山村,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传承人数不足20%,多数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生活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传承人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及观念,导致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消失殆尽。同时,由于在产品开发、创新推广、宣传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足,导致许多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无法转化成旅游产品,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仅在15%左右。

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坚持“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的科学发展理念。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涉及行业和领域广,难度大,建议由承德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f调编制《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在充分调研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明确制定原则、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项目规划、具体职责和协调机制,统筹兼顾,全面科学指导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将承德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碎片化转变为整体性、标本化转变为活态性。

2.坚持“制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做到制度先行,监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制度保护与政策保障相支撑、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相补充、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照应的科学、协调制度体系,制定《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发企业设“红线”,要求合法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要保护好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传承人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有序传承;建立健全传承人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成果,激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服务社会,惠及大众。

3.坚持“打特色,创精品”的原则。特色游、精品游已成为各地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原则。推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民俗街、民俗村、民族镇建设等工作,树立典型,建设代表区城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体验区、聚集区和示范区,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推广生产性保护先进经验。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散、弱”的特点,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打造品牌、市场营销等方式,不断培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群或产业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把双桥区、丰宁县、平泉县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丰富、项目数量多且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作为开发试验区,重点建设成承德特色文化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承德市旅游局和县区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及企业联合设计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商品、推介一批特色演艺场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小吃等,从而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3〕

4.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承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第一,全面开展遗产普查工作,运用大数据、互联网、VR、软件开发、数字化等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保存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根据类别进行体验项目、创意产品、文化演艺、展览展出、医药产品、饮食等项目开发。第二,增强群众、传承人、管理人员、旅游资源开发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氛围,创设环境,科学决策,自觉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一体化观念。第三,针对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现象,建议承德市政府必须强化管理,对于民俗类、节庆类等具有较深文化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重视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5.坚持“加大投入,市场运作”的原则。首先,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重流失、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承德市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研究基地、传承人和相关的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推动以市场化运作模式配置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最终促使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实现自我造血、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目标。其次,加强市场宣传,迎合现代市场需求。在今后的承德旅游市场开发中,应借助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实现有效结合,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体验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第三,拓展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需求群体,实现客源市场多元化。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者、观光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产品,打造项目,尤其要重视开发潜在市场人群,这一群体更易于被这些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吸引。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4〕承德作为一个知名旅游城市,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在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有助于弘扬承德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带动承德旅游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郑晓东,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09).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象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族传承的文化遗产既具有精神层面的教育价值,又具有物质层面的经济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内涵:“文化生产力”的市场化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先由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等单位实施发起,即于2003年3月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随后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年10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藉此推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这标志着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中华大地全面展开,也标志着我国这项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用发展的眼光,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那么如何发展?最有效的就是以文化产业化的方式,即开发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将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以此反过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基础:文化生产力

首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隶属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遗产之于社会的作用表现为一种“文化生产力”。

其次,从现代社会的经济特征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环境相契合的一种发展方式。当前的人类社会处于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的“智能生产力时期”,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为特征的时期,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某些国家经济的支柱。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国家都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发展市场化相结合,在如何更好地以产业化来强化民族文化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比如,“美国正是通过文化全球化战略,使自己从一个文化资源小国变成了文化输出大国。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没有文化部,其文化产业归商业部管辖。由于市场化运作、商业机制的介入及合适的营销方式,其文化艺术的传播、推广、再创造变得及时有效,使得美国文化艺术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具备了非常强的竞争力。”毋庸置疑,文化已经成为智能生产力时期的社会发展中一种强有力的产业,如何使之发挥其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力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更应该通过将其产业化的方式去发展和传承。

再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实例来看,产业化盘活发展了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影响着发展地域文化、地域经济,甚至某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地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有些地区之所以誉满全球依靠的恰恰是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寺和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1982年《少林寺》电影使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寺庙蜚声中外,更给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效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正如人称“在运作少林寺”的释永信所说:“如果少林寺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己的传承,它也不会有今天。”他认为,少林寺文化最有价值的是佛教禅宗文化,功夫只是少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该文化的传承正是在佛教与中国文化交流大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少林寺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河南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内涵就是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本真性、原生态保护的同时,要以适度的经济观念,以开发促保护的商业意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强化传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以文化个性保护为根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对其保护和发展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如何才能有效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又不破坏其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关键是如何运用,运用得当就一定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根本的问题就是要以保护文化个性作为产业化的基础和底线,避免以商业利润损伤文化遗产本身。

产业化过程实际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产力”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文化经济化”的过程。被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不再单单是艺术品或者技艺等文化形式,而是赋予了相应的经济价值或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三个关键:政策、科技和人才

(一)政策扶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前提条件

文化生产力在当代不仅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由此看出,我国政府还是非常鼓励文化产业化。

(二)以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传承平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是其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第三次革命浪潮将人类带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手段等给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过程中,既要保留传统的传承形式,又要以高新技术为平台创新文化形式,以更新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文化遗产本身的魅力,为其打造、开拓市场。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把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新媒体时代的动漫形式或网络游戏形式,会更有利于迅速传播。比如,河北省传统的唐山皮影艺术,完全可以依托高校的科研机构,建立唐山皮影艺术数字化研究基地,利用科技手段创造皮影戏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HCI人机互动技术、VFX技术相结合的手段,突出皮影艺术的动态特征,达到访客通过计算机外设装置对计算机里的皮影戏CG图形进行体验型控制的效果。这是在保留唐山皮影艺术文化个性的同时对其精髓的升华和创新,形成了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艺术形式。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文化,又可以联合企业做相关系列产品的开发,逐步形成唐山皮影艺术的产业化态势,进而掀起皮影艺术形式产业化的热潮。

(三)以产业意识、经营管理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重要的是以产业的意识看文化、以产业的意识发展文化,树立经营管理观念,培养管理人才,以人才促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并不稀缺,缺少的是对非物质传统文化感兴趣、懂经营、有科技水平、会管理、有现代眼光的复合型人才。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缺乏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的科技人才。因此,人才的因素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总理在谈“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时讲了三点:“积极培养、大力引进、合理使用。”这对我们培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人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成都武侯祠的文化产业搞得非常好,一年的门票收入就是2000多万元,开发了大量三国文化纪念品,从旅游纪念品,到与《三国演义》有关的食品,如张飞牛肉、孔明香茶等,形成了品牌。同时,高校理应自觉服务于人才培育,切实担当起培育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引导,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文化遗产产业化产品及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意识,以商业眼光去开拓国内乃至国际文化市场。同时,也要积极吸引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方面的整合作用,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对策略建议

产业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这种价值利用具有不可替代效应。只有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其内涵和外延,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管理。

(一)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这是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前提条件。虽然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长期不被重视,保护措施不力,已经受到很大的破坏。所以我们要马上行动起来。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应从全球文化的背景下看待中华传统文化。政府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以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也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年轻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坚持市场导向,尊重经济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在以后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切行为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管理也不例外。“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确保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进入市场。并通过市场手段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管理的运作,要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我们要重点‘打造’一批文化品牌产品,比如说昆曲。”

(三)深化文化企业改革,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搭建有效平台

为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有效开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业改革,使之成为真正的文化市场主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有效平台。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文化遗产产业化建设,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性和特殊性,形成强势非物质文化产业。毋庸置疑,单靠事业单位实现不了文化遗产产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市场主体就是文化企业。深化文化企业改革,既可以以科技激发活力,又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将个性化的非物质文化企业打造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现代文化企业,提高其竞争力。

(四)加大开发力度,增强文化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比较好的地方一般都在较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恰恰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我们要增加资金扶持,加大开发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和群体性,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深刻挖掘各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旅游业,增强文化吸引力,变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变文化优势为文化资源。

总之,在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必须要有经济开发的理念,注重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对那些既能显示民族文化特色又有经济产业开发价值、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敢于树立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集中力量培养优势文化产业。将文化遗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1、辛儒,孙强,赵艳芳.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J].经济论坛,2007.

2、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实现途径[N].河北日报,2008-02-01.

3、席彩云.文化产业化中的政府角色[J].学习月刊,2004(11).

4、王永章.中国产业的发展趋势[EB/OL]..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8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14-01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工作的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抢救第一,谨慎利用”。目前,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施救式保护和开发式保护。前者以保护“非遗”现状为主要目标,后者以保护和开发并重。前者适合于那些濒临消亡的“非遗”项目,后者适合于具有市场潜能和开发价值的“非遗”项目。前者属于消极式保护,后者属于积极式保护和利用。笔者根据多年基层经验,认为要实现“非遗”的产业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发展途径做起:

一、精心研制“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

首先,深入一线对本地“非遗”项目进行调研,重点调研既有地域独特性又有市场靠发潜力的项目,考察其实行市场开发的可行性。调研结束后,要对选中的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视“非遗”项目规模集群化效应,规避零散、分散布局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关于创作、制作、生产、营销等一系列经营环节,文化产业都有很高的要求。因其特殊性,其运作必须遵照从创作生产到市场营销的产业链的客观规律。这就要要求操作者,对“非遗”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资源整合,努力营造经营、发展“非遗”项目产业化的平台。要敢想敢干,要把有市场潜力的部级、省级“非遗”项目作为重点规划目标,建设一批“非遗”项目产业发展基地。

二、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往往都在偏远、落后地区。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更迭,许多手工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处于失传的尴尬状态。文化部门作为“非遗”保护的具体实施者,力量和资源毕竟有限,尤其是产业化保护就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单靠各级主管部门下拨的一点保护经费,“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几乎没有可能,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扶持。因此,政府应在规划、立法、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非遗”这种弱势文化形态的扶持,制定有利于实施“非遗”项目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非遗”项目产业作为地方经济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政府要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设立“非遗”产业的包装开发专项资金。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和基金,用于“非遗”产业的包装开发项目的发展, 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非遗”产业的包装开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非遗”产业建设,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浓烈的捐资兴建“非遗”产业项目的良好氛围。

三、利用现代科技,提升“非遗”产业化水平

在“非遗”产业化过程中,既要保留传统的传承形式,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文化形式,以更新更多的样式展现“非遗”项目本身的魅力,不断开拓“非遗”项目文化市场,增强“非遗”项目市场竞争力。例如,通过对“非遗”项目进行软件开发、电视制作、动漫设计等,使其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另外,可以将“非遗”项目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通过申请专利,开展高层次、大范围、多频率的知识产权交易。保留传统文化的原有神韵,把全国各地文化的精髓与国际时尚元素和现代感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是创意设计的核心。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但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审美特质,还要掌握流行元素和国际时尚,才能保证“非遗”项目在产业化过程中,不至于改变原有的特质。

四、努力打造“非遗”产业化经营的服务平台

“非遗”产业化的管理部门是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但市场主体是文化企业。为了确保“非遗”产业化的合理经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督办“非遗”企业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使企业走向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化轨道。要大力扶持文化吸引力、能够深刻挖掘“非遗”内涵、增强的项目。通过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完成对“非遗”的保护和开发,从根本上推动“非遗”的可持续发展。要为“非遗”资源开发提供公共技术、人才培训、产品评估咨询、对外宣传、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服务。要从国家、省、市、县四个层面编制“非遗”保护名录,强化对它们的管理;“非遗”企业要积极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联盟,促进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与“非遗”企业创新活动有机结合,提升“非遗”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总之,“非遗”文化产业与传统的商业营销有区别,其不能以单纯的盈利为目,还更要兼顾“非遗”文化价值。“非遗”中包含着着所属地域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其科学认识价值和历史传承价值才是当地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气质情感等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当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必然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走向“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因而,创办‘非遗“文化产业,不能心血来潮,要经过认真、科学地调查研究和论证后,才能走向市场化。具体操作中,要注意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打造“非遗”产业化经营的服务平台,最后,通过市场规律运作的经济形式,达到资源整合、规模相当、规格统一、产生利润的预期目的。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9

首批山东省传统技艺大师师徒精品展有11名传统技艺大师各带2名徒弟参加,分别是:杨家埠木版年画――杨洛书、高密剪纸――范祚信、莱芜锡雕――王千钧、济南面塑――何晓铮、聂家庄泥塑――聂希蔚、临沂徐公砚――姜书璞、鲁绣――徐秀玲、青州花边――卜范增、淄博刻瓷――李梓源、淄博内画――张光忠、潍坊风筝――韩福龄,展览内容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传统技艺大师师徒的传承成就及项目保护情况,并通过实物陈列、师徒现场表演及互动的方式进行,展出师徒1000多件精品力作,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成果的集中展示。为增强传习效果,师徒们都纷纷亮出绝活,其精湛的技艺让现场的观众再次领略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者络绎不绝。

非遗文化的市场例10

从2003年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算起,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不断探索发展的十年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社会民众广泛参与、专家学者贡献智慧、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真抓实干,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全国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基本形成,国务院已批准公布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219项,文化部批准公布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488名、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2个、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于去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总体来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由以往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的新阶段。然而,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非遗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续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面对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好我国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保护进程中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现代化进程加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的冲击

(一)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退和消亡,其存续状况堪忧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危机: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记忆日趋淡化,一些古老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一些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日趋老龄化,后继乏人。严峻的现实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正在逐年加快。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全国1219项部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30个子项目(中直单位、港澳地区项目除外),生存状态较好,传承有序的项目共1726项,占65.6%。[1] 也就是说,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层面,仍有34.4%的项目存续状况一般,甚至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不断深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和传承规律,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使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市场化效应的挑战

在社会诸多领域追求市场效益及利润最大化的时代背景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相比较而言,这种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及传统手段发展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与追求利益为主要目的的市场之间似乎存在更多矛盾。比如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项目,大部分依靠传统手段进行生产,手工为主、工序复杂、工艺讲究、费时费力、生产成本较高。再如一些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等具有表演性质的项目,按照习俗约定只能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展现,如节庆、仪式等,区别于一般的常规表演,本身不具有商业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先天”状态似乎无法满足更广泛的市场化需求。即便如此,在市场浪潮的席卷下,这一传统文化领域也被推入其中,导致了新时代背景下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现象和问题。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误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其保护和使用都有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2] 依此规定来看,在非遗保护和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就值得商榷,特别需要警惕的是,这些现象在全国各地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

(一)一些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1、保持核心技艺、改变传统题材或表现手法的文化创意产品

这种情况大多是以技艺为核心的传统技艺类或传统美术类项目,此类项目能够产生出相应的实物产品,可迅速融入市场、产生经济价值。但由于传统题材的表现形式在当代生活中已不适用、需求量小,或不符合现代人审美等原因,经营者(也包括自身是掌握技艺的生产者)在保持并利用其核心工艺的同时进行创新开发,打造出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比如年画摒弃传统人物题材,改为现代题材甚至运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又如以织染纫绣等技艺为核心开发出来的当代工艺品、家居用品、生活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