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非遗文化的传播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6 10:14:25

非遗文化的传播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1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在文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其宣传报道正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有力补充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传播,主要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代际传承。现代的社会变革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其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经济压力大、文化心理自卑等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巨大传承危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到了十分紧迫的关头,原因有三:

第一,受现代科技的冲击,一些富有特色的民俗礼仪不断简化蜕变,以至萎缩或消失,民间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第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经费得不到有力保障,更没有形成科学的抢救保护体系,导致保护和抢救工作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第三,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文化产业运作机制,长期以来民间民俗老艺人收入低,生活难以维持,有的转行,以至民间民俗艺人出现断层、断代的严峻局势。在此背景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应运而生。要使非物质文化得到更好抢救和保护,必须以非遗文化为依托,把民间民俗文化资源转化成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才能使民间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形成“源头活水”的良性循环。任何文化资源,必须通过整合、加工、提炼,使其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所需要的文化产品。所以,民间民俗文化抢救保护下来后,想要继续发挥作用,必须经历现代文化产业的转换,即便有阵痛也决不能有丝毫犹豫。只有通过产业化形式再创造,才能使抢救和保护的民间民俗文化生存下来,并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一、大众传媒策略

2006年国家设立了“文化遗产日”,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被更多的民众了解,关注度日益提高,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对于非遗认知和宣传的热潮。著名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文化享受,丰富精神世界,社会遗产传承”的三功能说,他认为“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大众媒介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了留存时间,并扩展了其分布空间。文化与传播两者是互动一体的,所有的传播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特定文化的传播。文化不进行交流与传播,便失去了生机和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代代传承的民族文化,其传承本身就具有传播的特性。而文化的传播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一种普遍的认同,因而特别需要大众媒介的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交际范围无限扩大和交流方式多样化,非遗也需要有更具宣传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渠道,而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就是对其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信息量的不断上升和增加,一个属于非遗自身的“媒介语境”已经形成并逐渐完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媒介语境之中,并借助现代传媒的各种优势,能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延续。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现代文化设施和传播载体,在传承文化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与变迁深受大众传媒的影响.

二、网络平台数字化传播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对话优势,从传播学的现实意义出发,可以使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从理论上的可能变为现实中的实践。我们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的人类文化行为来研究,深入探索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化手段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的手段和方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平台,有效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播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牵手非物质文化遗产,试图探讨虚拟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

三、非遗旅游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既要通过旅游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游客体验的层次性,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更要通过旅游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传播拓宽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旅游和文化两方面因素都必须认真审查,之后才能确定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和管理。对“非遗”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一是增加民众对“非遗”认知的机会。由于“非遗”自身特性,所知者、所深知者很少。如果只在大众媒体上呼吁对它的保护,而大众却又对其“不甚了解”,那么这种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二是有益于“非遗”传承。如向云驹所说,当文化遗产的价值经过专门学科和专门家的研究,得到充分揭示的时候;当文化遗产在大自然的霜刀雪剑、日晒雨淋、风吹雾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当文化遗产在人类新生活、社会新发展中不相适应、淡出历史舞台之际,保护保存这些文化遗产的课题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而旅游,就有益于保护和传承。各地以民间文化特色形式开发开放旅游市场也一地热过一地。如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品就极具市场潜力。三是丰富文化旅游资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种类很多,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值得高度关注。“非遗”的众多项目,无疑丰富了各地文化类的旅游资源。四是对于以保护为前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进行旅游开发既需要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内涵、存在形态,也需要考虑遗产地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组合状况、遗产地的地理区位、可进入性、遗产的市场吸引力等开发条件,更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分析遗产-资源-产品的适宜性转化,分析旅游开发对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和遗产的承载力,慎对“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商品化和市场化。

参考文献:

[1]杨艳丽;旅游业与非遗文化产业融合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3期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2

近几年,作为非遗研究、保护的主体,各级文化馆在传播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而加强各项非遗传承、传播工作不仅能够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而且在强化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给予足够重视。

一、文化馆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想使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传播,并将文化馆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更新理念

非遗的传承是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文化馆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在安排每天的工作计划时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将非遗传承纳入其中,尤其是有关馆员,应将其作为自身的主业来高效开展。同时,还应结合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来创造良好的传承条件,对文化馆的现有资源、力量进行科学整合,以此来为非遗传承、传播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增强宣传

在文化馆中,与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尽职尽责,不断加大非遗传承与传播的宣传力度,准确把握住每一个宣传机会。另外,还要将馆员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并采用更加新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从而@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工作中。

(三)加强组织引导,重视工作落实

一方面,非遗传承与传播工作应加强组织体系的构建,并成立专门的传承传播部门,且在文化馆馆长、业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高效、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同时,还应制定出科学完善的非遗传承规章制度,进而将负责人的作用、馆员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使得非遗传承中的各个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文化馆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应注重自身资源优势的整合,且通过科学运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胜任做好非遗工作。同时,还应认真仔细地对待各项普查工作,且不论是普查还是最终整理都要给予足够重视,注重每个细节。此外,对于馆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文化馆也应该给予充分重视,避免纸上谈兵现象的出现。

二、文化馆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发挥的优势

首先,在基层文化事业单位方面,不同地域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不同的,而非遗若与当地基层失去了原本的密切联系,那么其自身最精华的部分也会逐渐失去应有的光泽。所以,在非遗的实际传承传播过程中,应重视起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而且只有将传承人保护好,才能够使非遗拥有浓厚的本土气息,若该技艺能够得到长期坚持,那么文化馆的优势也就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了。对于属于基层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馆来讲,其职能不仅涉及到对文艺骨干的培训,还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能够全面掌握最原始状态的传承人与民间文化,其虽然属于最基层的事业单位,但是其在非遗传承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更加熟悉、接近民族文化与人民群众。非遗传承传播工作不仅是各级文化事业单位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也是每个社会群众应承担的职责,而开展其传承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到非遗传承传播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在宣传非遗传承、传播工作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文艺晚会、讲座等活动来达到宣传目的,引导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职责。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35-02

随着日益频繁的中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备受世界的青睐。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高校更应该肩负起传承中国文化、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传承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和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各种文学作品、技艺、工艺作品、表演形式、文化场所等世代相传的非物质表现形式,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学者王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归纳了非遗文化“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及地域性”等7个特点。各地区非遗文化的合理传承开发,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使非遗传承人能够保有持续弘扬甚至创新的动力,进而使本土非遗文化成为地区社会文化的特色和名片。

二、云南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现状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陲多民族大省,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与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3年开始,云南作为全国试点省份,开展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普查,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之后持续开展非遗申报工作。目前,在文化部四批部级非遗保护名录中,云南已有大理三月街、阿诗玛、东巴造纸技艺、傣族泼水节、布朗族弹唱、普洱茶制作技艺、白族扎染技艺等10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其中,有几十个文化部命名的部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特色艺术之乡。同时,《云南映象》《云岭天籁》等成为驰名中外的云南民族文化名片,李怀秀、李怀福姐弟、香格里拉组合等,也成为云南原生态文化的代言人,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为今天的彩云之南打下了耀眼的民族文化烙印。

但是,云南的非遗文化传承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云南不少传统民居、服饰、语言习俗等民族具象特征正在消亡,大量珍贵的非遗文化亟待保护。

2.非遗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滞后于保护实践,各州市对非遗重要价值的认识不一致、不到位,传承人才队伍参差不齐,非遗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匮乏。

3.云南各州市非遗申报比例失衡,如布依族、基诺族、德昂族等文化遗产亟待发掘和非遗申报。

4.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之间还缺乏有力的合作机制,非遗传承和保护形式较为单一。除了各级文化馆、艺术院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外,还应发挥博物馆、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使非遗保护及传承机制多元化提高传承保护的有效性。

三、高校在非遗传承保护的使命及文化责任

教育和文化传播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当年,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钟敬文等先生就在挖掘研究云贵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非遗保护需要理论支持,理论研究正是高校的优势所在。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高校学者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很强的思辨能力,通过选择、批判、传承、传播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宣传文化保护传承的责任意识,同时对传承非遗传统文化起到文化拓展创新的职能。

四、高校在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探索

1.利用高校教育经验优势,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步伐。

2.建立非遗文化保护人才培养计划,构建非遗人才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培养更多有志于从事非遗保护传承专家和学人。

3.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与传承人合作的新模式,即“1+1”互动教学模式。安排一名专业教师与一个非遗传承人共同开设一门课程或讲座。由传承人现场表演,传授艺术创作技艺、呈现创作过程,由专业教师从学术角度讲授其起源、发展及流变,归纳艺术价值。这种通过口传身授、声形并茂又有一定理论文化深度的方式更有利于传播弘扬非遗文化,也是对非遗传承人一种长期良性的保护。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就邀请一批非遗传承人如杨文忠、毕向红等到校开展系列“活态”非遗传承活动,受到财大广大中外学生的好评及政府管理机构的关注。

4.高校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以及国家民族传统节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巡展”、非遗系列讲座、学术论坛、“非遗”专题展览和地方戏曲、曲艺、民俗游艺活动等演出,同时收集精品,通过走出去及网络传播的形式扩大传播影响力。以此提升学生及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深化大学生人文底蕴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与熏陶,打造缤纷多彩的校园文化。

5.搜集、整理有关云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创建非遗名录信息资料库和研究资料专题数据库,以云平台资源库形式用网络传播的渠道,将云南非遗文化传向世界。同时,还可利用大数据,对非遗媒体活跃度、关注度和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应策略,为非遗的活化传播寻找方法和路径。

6.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于引导公众,特别是年青一代对非遗文化的价值认同,移动互联网媒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在非遗文化传播统一规划体系下,通过网站、QQ、“三维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移动客户端)等,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加大非遗文化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和互动交流。

7.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加强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多渠道为非遗传承和弘扬提供持续的经济保障。

8.加强高校与博物馆、文化馆、专项科研机构的联合,形成资源共享的合力。

9.非遗保护既需要理论,更需要现场实地挖掘。因此,高校的非遗传承保护应在确定系列课题后,“走出去”主动融入非遗地进行基层田野调查。云南财经大学通过“布朗族弹唱”“傈僳族民歌传承”等非遗田野调查课题研究,正在积累相关实践经验。

10.非遗的传承传播应在继承中吸收新元素,不断创新,融入当代民众的文化生活。受到大众的喜爱和维护,才是最好的传承保护。

11.高等院校可以Y合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立相关研究传承机构。基于此,云南财经大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肯定,并在2016年成立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更加体系化地投入到云南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中。

五、结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并使非遗文化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教育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自身价值和形象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引入高等教育体系,将丰富高等教育的文化资源、教学手段及方法,也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刘宁.地方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研究[J].大众文艺,2014,(5).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及面临的生存困境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较为复杂,具体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去认识和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以下几类内容:口头传统,具有文化表达内涵的语言;节日庆典、民俗活动以及仪式礼仪;传统流传的表演艺术;针对宇宙或自然界进行的民间实践及相关知识;传统流传的手工理论和技术;与以上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文化空间。

从时间维度的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种文化从诞生到发展再到传承的全部过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观存在于民众生活中的,故而其传承及发展演化过程中,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是这个民族意识的具象化表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面临的困境分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并且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播、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受时间、空间及文化氛围等因素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愈发狭小。目前,视觉观念在文化传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习惯通过景象和声音获取文化知识。视觉艺术背景下,人们的关注重点在于记号、符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审美功能衰退、显示功能丧失的双重困境。

另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给社会文化艺术带来繁荣昌盛景象的同时,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其中动漫媒介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想象性特征的艺术媒介形式。严格来说,动漫传播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次创作,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要素的基础上,打破了其固有的表现形式,使其更契合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从而达到共生共赢、双向互动的发展目的。

二、本体危机及创意空间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诞生、传承以及发展演化过程中,受文化氛围和历史时空影响,会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品质和韵味。应用动漫媒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注定会对其独特韵味及完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历史韵味,这种韵味与艺术创造的随机性和唯一性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工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质的w跃和提高,可以应用机械大规模地进行生产和制造,对于艺术的追求和膜拜,逐渐由传统的静观远距离审美,变为群体的无距离审美。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再一次受到冲击和改变。计算机技术是虚拟技术的代表,借助计算机设备,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下,完成作品的设计,符号与现实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一方面,虚拟文化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韵味丧失,限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虚拟文化相应扩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维度,为其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渠道。

三、动漫媒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一)精神主题分析

虽然动漫传播媒介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文化氛围,致使其韵味尽失,但动漫相应保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精神和本体内涵,具体包括生态整体、人文情怀以及生命哲思等。并且,动漫可以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这些精神进行放大。

以生态意识为例,其侧重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关系,与现代技术发展不同,生态意识的终极追求是人们思想家园的建设,为人们的心灵提供有效的栖息场所。现代动漫作品《桃花源记》借助皮影、剪纸、水墨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对古典作品《桃花源记》进行了艺术再造。整个作品表现出中国人民自古对和谐生态建设的不懈追求。

(二)形象谱系构建分析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科学构建形象谱系,是其应用动漫媒介进行传播的基本保障。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动漫应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和自身媒介优势,打造独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品牌,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中国戏曲为例,使用动漫的表现手法,讲述传统的戏曲故事,可以实现对故事情境和细节的丰富和完善,使观众产生更加直观、具体的印象,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艺术传播。《白蛇传》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故事,在动画版本中,西湖景色由水墨画的方式再现,借助细腻、典雅的传统水墨笔法,西湖周边的山景、水景更加具有质感和层次感,营造出一种清奇、淡雅的氛围和意境。在人物形象表达方面,动画对于人物的特征进行了夸大,使得人物特征更加鲜明,提高了艺术传播的冲击力。

(三)审美诉求分析

从审美诉求的角度分析,应用动漫这种创新媒体形式,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传统元素,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带入到相应的古典名著或者具有现代意义的情景中,进行艺术再创造,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诉求,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发展。

水墨画在中国动漫中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元素,在情景表达和意境构建方面,它具有独特的表现优势。《小蝌蚪找妈妈》是水墨画动画的代表作,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赋予了动画民族特色和民族品质。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容易随时代变迁而被湮没的文化记忆。非遗的无形性使得它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物化的载体,即空间载体、物质载体、人员载体。寻求合适平台,激发大众参与,对非遗的传播十分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缩写为RBD)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RBD面临着文化特色不突出,满足不了游憩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困境。那么将非遗文化引入游憩商业区,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就有可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保护与开发的共生。

民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又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所以在非遗的保护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民众的文化自省、自觉并主动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对于非遗保护效果影响极大。所以,在将非遗引入游憩商业区中,需要调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维护他们的利益,并激发游憩者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推动RBD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二、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提出,该理论最初应用于公司治理。1984年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人们广泛接受:“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与个体或群体间“影响”的双向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

在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活动发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商业经营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游憩者。因而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RBD更好的传播,需要照顾到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

三、实现路径

(一)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在游憩商业区内的传承者,既包括国家认定的传承人,还包括RBD内专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手工艺品体验馆的工艺师,非遗商品店的商户,非遗饮食的制作者等。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传承者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更好的将他所传承的文化向大众进行传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传承者是否热爱自己所传承,传播的文化,以及是否具备将这种文化解读,传播,甚至营销给游憩商业区内的游憩者的能力,对于非遗的传播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应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其实,对于非遗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提升传承者文化自信的过程。在传统生存环境中,许多非遗文化传承者无法靠非遗维持生存,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而通过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非遗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许多游憩者的喜欢与认同,传承者的文化自信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合理和深入开发非遗文化产品。

(二)深化游憩者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自觉

游憩者既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转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是传承者,他们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对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们可能首先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但通过参与非遗活动项目,可以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认知,进而发展为主动进行传播,如果兴趣足够浓厚,也有可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本地游憩者而言,非遗文化的生存土壤本身就在他们中间,非遗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地游憩者通过非遗游憩活动项目的参与,可以深化他们最自身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有可能进行传播,传承非遗文化。

然而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憩者是否会传播,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憩者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非遗活动项目,他们获得的体验感受如何。如果感知深刻,感受美好,那么就极有可能推动其对非遗的传播,传承。如果体验肤浅,那么就不会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就目前游憩商业区内游憩者的活动而言,根据游憩者融入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体验分为三种,也就是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和深度体验。表层体验主要存在于传统的观光中。游憩者往往是走马观花地观光,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真正近距离地参与到游憩项目去,也就难以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感受。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国内多数城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展开的工作主要还是在保护或旅游开发的层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形式也主要通过举办讲座活动、展览展示、竞赛等方式进行。由于市场环境的客观需求,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进行很大的努力依旧不能阻止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逐步走向衰落。

城市礼品作为宣传城市文化,展示城市特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很多城市礼品的设计元素源于当地具有纪念性、艺术性而又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实体素材,这些素材有很多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直接的关系。此外,城市礼品落脚点都在民众喜欢的常见家用产品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推广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城市礼品设计结合,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天津“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

天津老字号“老美华”鞋店具有百年历史,最初是由一位叫庞鹤年的人创办的,经营坤

尖鞋、缎鞋、缠足鞋及绣花鞋等多品种的鞋店。该鞋制作讲究、工艺精湛,在当时就得到社会名流和小姐、夫人的喜爱,甚至那时以穿老美华鞋上花轿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该鞋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工序五十道之多,其中堪称民族民间瑰宝的是“千层底”的制作工艺,从选料、制作、印染都极其苛刻,运用了“粘、拉、调、配、套、沿、绱、排”八道工序。这一制作工艺是天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该制作工艺经历了天津近代历史的变迁,是天津城市文化的重要代表内容。

二、 非遗符号在城市礼品中的体现

下面,笔者以“老美华”鞋制作工艺作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素材,对其形式特

征和精神理念通过城市礼品这一具体的产品媒介进行设计研究。

(1)符号提取

选择其中可以作为城市礼品设计的要素。首先是进行符号提取,找到该品牌企业文化中与天津城市文化具有强烈共性的地方。天津是从洋务运动开始,以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的大都市,“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代表着天津的城市精神。其中“老美华”制鞋工艺秉承“诚信”和“务实创新”,这与天津城市精神不谋而合。因此,把代表这一精神的典型符号展现出来。如,老美华的千层底:一定选择白布作为原材料,“夹纸”用两层,整个鞋底高达到30多层白布,而在纳鞋底过程每平方寸不少于81针;工序必须遵循“鞋底不差针,纳线要挺实,鞋垫要风韵,纳鞋针脚齐”的口诀要领,这是材料和工艺诚信、务实的展现。另外,老美华坤尖鞋型美观舒适,展现出务实、创新的精神内涵;老美华缎鞋、绣花鞋图案搭配具有设计感同样也强调务实、创新的精神内涵。应该注意的是,符号提取必须是整体的,强调特征语义,去除琐碎因素,这样才能直观而有代表意义。

(2)传达的动态化

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符号已被大众所熟悉,但未必认知,比如剪纸艺术。当听到这个名称,多数人都能想到它的样貌特点,但不知道它的来历和工艺制作手法,而目前很多剪纸艺术传播大量的剪纸图案,却忽视了其濒临危机的制作技艺。因此,要运用非遗符号设计城市礼品必须巧妙地将元素动态化、叙事化。比如,老美华的“千层底”除了展现出千层底的外貌特征外,更需要展现的是鞋底的层数之多,工序过程之复杂,对客户的各种需求尊重等行为的传达。这种传达难度在于不能只从造型来体会,必须通过用户体验的行为动作习得,这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创意的融入

可作为城市礼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不能硬性地强加于客户,而必须自然勾起客户的欲望和需求,这就需要找准恰当的市场定位,使该城市礼品具有突出原创,区别于以往纪念品的被动接受,使该产品对客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老美华鞋底特征就可以通过思维移植的方法,用具有层数较多的其他事物去替代,产生新奇的联想,甚至联想到“千层糕”。如果利用天津糕点的制作方法做一个可以食用的城市礼品,制作过程也部分夸张采用鞋的制作过程,势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目的。

三、案例设计

通过对100名群众进行抽样调查(有效问卷96份),选择喜欢的中低端城市礼品类型,结果发现有26%的群众选择文具用品。(如图1),是采用“老美华”绣花鞋的元素设计的一款创意笔袋,该笔袋从鞋口部分的拉链拉开,内部可装载各种文具用品,笔袋底部是方便使用的“便利贴”。(图2)笔袋可以翻转,将“便利贴”部分藏于鞋内部,同时翻转出一只颜色造型不同的新鞋。在符号提取中,该笔袋提取了“老美华”两个符号――“鞋型”和“千层底”。鞋型提取出绣花鞋最基本的形态特征,带有天津老字号品牌产品的印记,具有天津文化特色。鞋底是与“千层底”形式较为相似的“便利贴”,其中“鞋型”的元素是静态语义的提取,而“便利贴”是一种动态传达过程,利用思维移植的方法,通过“便签条”层叠的形态撕扯的形式,体会“千层底”的工艺精湛。因此,在“便利贴”的一面上印刷相应的鞋底制作的纹理图案和工艺流程;一面是“便利贴”的基本记事功能。用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体会非遗工艺的制作流程。

结语

城市礼品设计可以选择代表城市文化的非遗符号,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通过城市礼品这种媒介进行传播。因此,在城市礼品的设计中,如果选择与城市气质相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符号,融入恰当的创意,运用动态的使用过程给用户较好的产品体验,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注:本文为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天津城市精神的文化礼品设计研究”;天津科技大学基金项目“城市品牌构建过程中城市礼品设计的挖掘与塑造研究”,项目编号:20110207;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塘沽古镇文化传承的城市礼品设计与推广”,项目编号:201310057022)

参考文献: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7

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力的对策

在通过系统分析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因素后,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应注重保持它的实质精神、原始生态和自身内涵魅力,同时利用先进的媒介科学技术提升影响力和传播效果。(1)重复传播非物质文化信息。重复传播有助于使大众产生行为、观念变化,加深传播效果。虽然我国媒体逐年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但其报道内容多半是概括性的且基本都是一次性宣传,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不足,跟踪报道就更少了,这种宣传方式在海量信息的今天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鉴于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密切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应该学习旅游广告的宣传方式,深度挖掘介绍信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重复出现,并配以绚丽的画面、和谐的音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2)加强对媒体人的引导和培训。媒体人在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尤其是为了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俗的传播效果时,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往往无意识地影响他们对信息的筛选和使用,使评论失去了传播的客观性,甚至可能破坏民俗的原始生态形式。因此,加强对媒体人的引导和培训非常必要,报道需经多方求证、不轻率、客观实际的书写。(3)媒体应善于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爽目性。爱美之心人人有,为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媒体应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美和形式美,利用美的图像吸引大众的兴趣。现阶段,媒体对这方面的发掘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即兴拍摄的现场图片和视频经常出现在报道之中。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要想获得大众的接受和喜爱,就要充分重视图像的爽目性。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8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对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修复、技艺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极具地域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完整的保护体系,有利于广东的文化建设,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思路,推动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1 广东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的广东,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果丰硕。2006年,广东省成功申报第一批部级文化遗产――广州牙雕和广绣,7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手工技艺(如广绣)、民间美术(如佛山剪纸)、民间舞蹈(如普宁英歌)、曲艺戏剧(如粤剧)等多个方面,至今以申报数百项“非遗”项目。但是,广东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制作技艺繁复,无人传承,面临失传危机。例如,著名的广绣现在基本失传,只能在博物馆等展览馆可见。

总之,近年来,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范围广、力度大,但是宣传普及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很多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仍面临严峻考验。

2 视觉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2.1 通过视觉体系理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建设的开放性传播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风俗民情、手工技巧、民族音乐等,它们往往是凭借“活体”的形式得以传承的。例如,广东的广绣工艺之所以能得以推广,根本原因就是视觉体系的建立。为了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和传承,必须要以视觉体系理念为媒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放性传播平台,也就是以视觉影像来记录和保存文化、技艺,使之得以在世人面前成功展示,进而实现有效传承。

2.2 通过视觉形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

首先,要重视发挥视觉形象在文化传播中的优越性作用。为有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必须要进行传播方式的变革,发挥视觉形象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视觉体系展示的,为此,要结合现今文化发展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视觉化再现工作,灵活运用现代视觉技术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当代文化传播风格的影像资料,使之得以有效传承。

其次,面对全球化趋势,要保证各具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多样化。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不同风格的人类文明,具有极强的区域差异性。例如,同是舞蹈,我国苗族的怀鼓舞和非洲东部地区的砍刀舞就具有完全不同的民族风格。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视觉体系得以交流、展示,但在全球化趋势中,必须要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文化价值,保证其多样性不被破坏,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2.3 通过视觉的观点审视和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表征形象也各具特色。因此,在对其进行视觉管理时,要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可视化的系统分类数据库,方便文化传承者、视觉体系建设平台、相关研究者有效沟通。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工作要以保护其原有历史特色、原始形象为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视觉技艺对其进行传播,如制作相关纪录片、宣传片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设计与传承――以广东省为例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视觉设计是使其得到有效传承的重要措施。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并运用品牌符号、插图彩绘等元素对其进行形象展现,可以使其得到有效传播,为广大人民所熟知,有利于广东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1 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的成功与否关乎产品推广的有效性。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有效推广,正是由于其不能给人以形象、真实的感官感受,进而在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逐渐被取代。目前,广东诸如牙雕、玉雕、广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陈旧的推广手段、不完善的品牌设计,传播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濒临失传。因此,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结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进行现代品牌的设计和推广,以提高传统工艺的知名度。

成功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品牌设计,要求在保持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方式和理念。例如,广东目前的“瓷器人”品牌,体现了广东制瓷传统工艺的特点,又加入了极具现代感的设计元素,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既能表现传统工艺的特色,又能给人以直观感受。

3.2 整合设计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使其表现形态得以存续,同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是成为博物馆中的历史展现。

诸如玉雕、光彩等传统手工技艺,在过去是人们生活的必要物件。要想真正使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得到有效传承,就要开发传统工艺文化市场。例如,广东目前为了广绣等技艺的流传,开发了与之相关的玩具、旅游、动漫等产业发展,并构建了相关产业集群,运用现代设计手段设计和展现具有传统特色的品牌,使广东很多优秀的“非遗”传统工艺得到有效传承和推广。

3.3 传播策略

目前,广东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综合运用微信、微博、APP应用端等新媒体对“非遗”文化进行了有效传播。例如,广东省研发了广绣APP,在此应用中对广绣的发展史、相关工艺介绍、品牌宣传等进行了综合介绍,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使得广绣工艺为众人熟知,市场发展也有很大改善。由此可见,成功的传播策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重要推动作用。

4 结语

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视觉设计,可以扩大对“非遗”的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广东省应结合市场形势、文化特色和视觉设计手段,不断探索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守明,王明星.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的视觉设计与传播[J]. 包装工程,2014(14):1-18.

[2] 李刚,杨帆.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视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商业文化,2012(3):191.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9

1 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鲁西北剪纸,是流传在山东聊城区域民间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广泛流行,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山东茌平剪纸早已列入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但是在民间传承至今的鲁西北剪纸早已跨越茌平县域,流传范围更为宽广,主要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阿县、冠县、阳谷县和茌平县等周边乡镇的手工剪纸最为出名。

2 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积极作用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大众传媒的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ο蠖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主要依赖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以及手机短信等大众媒介来完成社会功能的实现。因此,大众传媒就是以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和书籍等以技术或组织特征为标志的传播手段或者向大众的信息传递。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特性、空间和时间优势,在传承社会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众媒介视域下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民族价值观的强化与确认

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认同性,民族文化始终是该民族的“根”与“源”。大众媒介积极推动了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为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上个世纪,全国只知道山东茌平剪纸有名,现在其他区县的剪纸艺术,通过大众媒介也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展现,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各自所属地域的文化价值认同,弘扬和传播了民族剪纸类精神,丰富了剪纸类非遗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保障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就表现为人类各族群和各社会特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剪纸类非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

2.3 借助传媒数字化保护非遗

新科技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为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展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大众媒体传播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数字化方式,尽可能地客观记录和立体展现鲁西北剪纸各种图案内容,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播出,将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调动音、光、色、电、图等多种元素,形声并茂、音画并见、视听结合、有情有境,使更多的剪纸爱好者和大众耳目一新。在这种媒体信息的传递方面,摆脱了原来空间上的偏狭性,使得未在场的人们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

2.4 扩大受众和延长传承

大众传播媒介都拥有广大的受众,具备任何其他传播方式都不能达到的影响面。汤普森曾经指出,由于技术媒体的配置,把社会互动与实际地点分开,从而导致人们即使不在共同的时空背景下也可以互动。因此,大众媒介传播以扩大受众为目标。其所针对的对象分布范围广,散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以及地区。报纸杂志追求扩大购买者的数量,电视追求高收视率,网络谋求高点击率。无论是传播影响的行业跨度还是地区跨度,都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所无可比拟的。

3 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消极冲击作用

在今天大众传媒话语权的笼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愈呈现出简单、趋同和变异的趋势。从剪纸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近年传媒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大众传媒影响众多剪纸爱好和学习者,导致剪纸图案同质化倾向

从剪纸艺术的丰富性来讲,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风俗、族群、历史、人文的差异,最终决定了某一地区剪纸的风格,而在风格各异的外形之内,不同地区的不同剪纸符号又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象征内涵。同样反映的均是天、地、日、月、动物、植物等对象,但剪纸风格所表现的差异性也相当普遍。

3.2 大众传媒传播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导致剪纸艺术的生存环境愈显窘迫

大众传媒主要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这些媒介的传播的信息量比以往文字媒介大得多,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快的多。这些大众媒介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巨量信息作用于大量受众,是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知识和信息绝大多数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日积月累,这些信息就在他们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影像,这些影像尽管是间接的,却是这代人世界观、人生观生长的基本土壤。

3.3 媒体碎片化传播非遗信息,会导致非遗的不正常消亡

从本质上讲,剪纸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有稳定的日常性和传承性,并与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管是剪的喜鹊图案,还是剪的梅花,总会传达一方人的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但大众传媒在进行报道时,往往是那些对主流话语而言“新”、“奇”、“怪”的部分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并通过夸张的描述、醒目的标题等手段对这些部分予以放大。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却在传媒报道的过程中被忽略。

非遗文化的传播例10

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是指它的表现形式时时刻刻处于一种流动与变化的状态,而非静态停滞,致使它从最初的产生,到日后被完善,被创新,最终形成体系。生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特征是指它依托于生态环境而萌芽成长,可接受外界的信号有所变化,实现其创新与升级。当它成熟完善后,又映射出生态环境的特征。传承性。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点是形态与内涵,传承的基础是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一代又一代人通过约定俗成的传承制度与传承方式将其形态与内涵传承下来,才让世人看到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传承人的创新与改造,衍生出很多分支,表现形式上会产生变化,而其内涵却始终如一。变异性的存在也是其“进化”和“传播”的结果。

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非物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一)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人是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人更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主体。正是由于“人”的存在,非物质文化才得以传承与流传。非物质文化无论具有的是何种表现形式,它都需要人来将这种表现形式保存并传递下去。当然,保存的形式可以是通过书写留在纸张之上,也可以是通过技艺的传授得以保留。非物质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人就是它的传播主体。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专业从事艺术学习、研究、创新与发展的人才,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掌握艺术形式,将艺术形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到世人面前。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人才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作为具有稀缺性、濒危性特征,这就要求高校艺术专业人才更要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成为它传播的重要主体。各种类型文化的繁荣发展才使我们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文化氛围,在这个繁荣的景象的营造过程中,非物质文化功不可没,为了继续保持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可以继续繁荣下去,就要付出更多精力来传承与保护它,而这重任就落在了高校艺术教育人才的身上。

(二)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之所以具有“非物质”性就在于它不是以其他“固定”的载体存在于世间的,它的载体是人。它扎根于人的思想之中,存活于人的生活之中,通过人的所掌握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经过人与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播、延续。非物质文化被称为是“看不见”的文化,它由人来保管,由人来经营,而人这个个体成为了它的“栖息地”。高校艺术教育人才会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艺术的深奥内涵,在他们掌握了艺术的内涵后,学习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后,再将这种艺术进行加工传播给更多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进入了衰落期,年轻人们一门心思扑在“世俗版理想”的实现上,没有人愿意掌握非物质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然而,掌握非物质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是当代高校教育艺术人才的责任,他们既然选择了艺术行业,就应承担起这份历史使命,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

(三)高校艺术教育人才是非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客体或内容非物质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既它可以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教育,将个体塑造为传统文化的产物,将“野蛮人”变为“文化人”。人们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时,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文化”的传播上,既文化内涵与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播,却忽视了“人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精髓所在。通过科学家的实验与调查研究,“人性”并非是先天形成的,它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所掌握与传承,也使人性变成成熟与完满,而人性的特征也同样伴随着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而被传播出去。艺术教育人才在高校学习的任务除了掌握专业的艺术技能,再者就是通过学习塑造完美的人格。学习什么文化艺术,什么文化艺术的特征就会渗透到骨子里,伴随着文化艺术的表现而一同被传播出去。那么,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载体的同时,自身也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客体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