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县域经济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2 14:56:32

县域经济建设

县域经济建设例1

(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1、2011年“十强县”发展水平

2011年经对全省83个县(市)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四大类31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名列前十位的县(市)依次是: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高陵县、吴起县、志丹县、彬县、凤县、韩城市、安塞县。2011年“十强县”人口县均26.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县均248.84亿元,是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3.1倍;地方财政收入县均15.42亿元,是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4.38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县均9.26万元,是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3.28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县均23098元,是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1.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8179元,是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1.34倍。

2、全省总体发展水平

2011年全省83个县(市)人口县均28.4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县均80.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县均3.5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县均2826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县均192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均6108元。

(二)华阴市县域经济在省、市位次

近五年,华阴市县域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事业日益完善,在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位居中上游水平。

在2011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中,华阴市位居全省第36位,全市第5位,在全省的位次较2010年度前进了2位。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当前我市经济结构正朝着好的方向优化调整,但总量不大、实力不强、活力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规模总体依然偏小

我市县域经济由2005年的全省第46位上升至2011年的36位,虽前进了10位,但在渭南各县市排名中却比2005年(第3位)后退了2位。

2、旅游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依然偏低。除西岳华山、西岳庙等核心景区外,其余景点由于受资金、土地、拆迁等因素影响,导致开发程度低、开发速度相对缓慢;二是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3、新型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

一是工业支柱单一,工业经济发展活力还不够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产品结构相对不合理,特色产业也就是以生产“华山白麻”等系列的石材产业,但石材产业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料、废渣,石材资源循环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引导带动,产业关联密度低、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缓慢,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县域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4、城市建设步伐相对迟缓

一是受土地因素限制,加之我市项目建设用地刚性需求量又大,致使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基础设施置换等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建设;二是城市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城市文化公园、体育运动中心、公共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还不完善,降低了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居住舒适度;三是“城中村”问题依然突出,私搭乱建、浪费土地资源、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保障机制滞后等问题日渐突出;四是城市管理依然滞后。各专业市场不健全,“马路”市场依然存在,城市“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监管力度不够,长效机制还不完善。

5、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一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还不很合理,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带动作用有限;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单一,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能力相对薄弱,附加值低。

二、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竞争力?这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站在全省的高度,积极查找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对华阴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认识,并就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县域工业化发展

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县域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实力快速增强、竞争力快速提升。坚持资源型和非资源型产业并举,着力突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工业园区“三大支柱”,坚定不移地把县域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

(三)以特色农业为突破,不断壮大农村经济

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县域内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按照“扩基地、育龙头、壮规模、搞服务、创名牌”工作思路,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壮大农村经济。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强投资带动作用

县域经济建设例2

广义来讲,县城是连结农村和城市的良好纽带,同时县城也是人才以及物流的主要聚焦点,其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整体带头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党和政府就将县城建设作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建设环节,同时也对其加大投资力度,并对政治传播和文化教育等工作也都高度重视。加强城镇建设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坚持规范化县城建设和把好县城发展责任关以及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三者共同完成县城建设工作的。在进行县城建设规划的规程中应该聘请经验和资质相对较高的专家和学者来共同协助完成县城具体规划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县城领导监督机制和县城领导干部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和推动县城经济快速发展。综上所述,加强县城建设是退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并且拉动相关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应该从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取和县城建设能够成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原因以及县城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刻探讨。

一、县城建设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选取概述

1.县城建设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种类

在进行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构建的过程中,不同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的言论各不相同,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政府和机构都会依据县域指标和县域经济计算方法等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较为整体且全面的比较和评价。其中一种常见的状况就是,将县域GDP和县域GDP增长率以及县域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三项指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标准。另外一种较为常见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是以县域经济总量指标和县域经济结构指标以及县域生态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其中县域经济总量指标是指县域地区经济生产总值和县域地方经济收入两个具体方面,而县域经济结构指标则包括城镇化比例和相关县域经济劳务输出两种,我们所说的这种县域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内容相对来讲较前者相比较为全面,但是其主要缺陷就在于当我们进行县域经济数据信息收集时会受到一定阻碍,并且在确定县域经济剂量方法上也具有较大难度。图为县域经济发展中评价指标曲线示意:

2.有效评价县城建设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指标选取概述

以上述内容为主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种类选取依据,按照上已提及指标体系对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进行具体且全面的经济反映,之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可行性原则和数据可等性要求等充分考虑个人能力问题,在对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指标和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指标四种作为主要县域经济指标评价标准。

(1)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

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主要包括县域经济GDP总量和县域经济财政收入以及县域经济增长率三种。同时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出县域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和县域地区发展潜力等。

(2)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

在进行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衡量的过程中其主要是依靠县域经济社会商品具体零售额和销量来进行准确衡量的。广义来讲,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出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县域内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图为县域居民消费水平占总体县域消费水平比重示意:

(3)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指标

主要运用县域第三产业站县域经济GDP比重来进行衡量,合理运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指标进行衡量可以有效反应出当地县域产业结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态势加以辨别。

二、县城经济建设拉动相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探究

1.拉动县域经济成本投资增长

就县域发展而言,进行县域经济建设投资是促使县域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对县城加强经济建设也会带动整个县域发展,因为县城经济投资能和县城经济投资潜力都决定着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程度,所以加强县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县城经济建设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从基本资本理论方面进行研究,马克思理论中资本论这一理念就有效的阐述了劳动价值的重要性,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合理利用去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之后在此基础上扩大地区经济资本积累。

2.拉动县域消费水平增长

县城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拉动县域经济水平增长,其同时也是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县城消费水平就会提高,二者经济水平提高便会促进整县域经济水平提高,起到相应拉力作用。需要了解到,我们会应用到消费乘数理论,此种较为科学的数学表达方式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出县城消费水平对县域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

通过进行县城经济建设可以扩大农村消费水平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随着县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县城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其相应居民消费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就会达到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使得农村整体消费水平得以提高。县城人口增加会带动相应工业产品需求增加和带动居民住宅需求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使居民消费档次上升,此时便会形成较为完整居民消费示范效应,这就会在优化县城第二产业的同时也会使增加其在县域经济GDP中的比重。

三、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详述

1.县城建设拉动县域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规模化生产模式是当期农业生产主要特征。现阶段县域农村土地呈零碎式发展状态且分散不均,这样就会早成人均用地减少。通过加强县城建设可以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县城,并使这些农村人口投入到第二产业生产和第三产业中,此种方式能够有效进行土地流转并可讲有限徒弟进行连结。实施土地集中规范可以为县域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应经济效益,这也是县城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策略中的重点。县城建设可以使县城交通运输和县城供水供电以及县城物流部门等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图为县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结构示意:

2.县城建设拉动县域城乡统筹发展

县城建设中经济部门主要以相应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身缠规模相对较小,此种积极部门多数用于市场交换并采用先进科技进行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县城建设的优越条件可以促进县域企业制度规划和县域企业组织生产等。县城经济建设已成为生产县域商品和能源以及相应聚集拉动力的有力基础,分别可对县城经济和县域经济二者之间做权衡考虑,在共同促进城乡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乡统筹规划侧率得以实现。在加强县城经济建设过程中,第三产业会迅速得到提升,并且一些新型产业也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我们应该了解到,第三产业的产生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会带动就业,并在增加人员就业的基础上使得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县域居民消费水平以想成良性消费循环以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县城居民消费增长代表着县域整体经济水平提高,此种状况还会使得县域投资增长和县域消经济消费水平提高以致促进城乡统筹规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当前县城建设发展现状,对县城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相应评价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加强城镇建设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坚持规范化县城建设和把好县城发展责任关以及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三者共同完成县城建设工作的。县城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拉动县域经济水平增长,通过进行县城经济建设可以扩大农村消费水平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以致拓宽县域消费市场。加大县城经济、文化各领域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县域文化水平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应该了解到,县城建设会拉动县域农业发展和县域产业需求以及相关城乡统筹规划等,在进行县城基础建设时会受到人口影响,所以应根据此种发展趋势制定出合理解决方案。县城经济建设成本投资增加,此时县城居民消费水平也会增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建设例3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研究――以安国为例”(立项编号:2013HY14)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日

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是关乎我国“三农”问题及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河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把发展县域经济确定为河北省经济的“两大支撑”之一,大力实施“强县兴市”战略,从而实现以县城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之间关系密切,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首先,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城建设。县城作为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载体,是联结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县域经济的火车头,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聚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次,县域经济发展是县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一般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城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县城的人口总量,从而引起县城商品房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使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为县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很多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做了相关的研究,基本观点是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河北省的蠡县、高阳、容城、安国等都是很好的例证。本文以安国为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之间相互促进的情况,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安国的特色经济是中药产业经济,享誉海内外,有“药都” 之称。近年来,安国的中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安国县城的建设也呈现新的面貌。

一、安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县城建设的促进作用

安国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史两千余年。历史上曾设置县、郡、州、市。曾沿用义丰、立节、蒲阴、祁州、祁县等名,1914年恢复安国县建制。1990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县,1991年5月撤县设立安国市,2005年2月24日,被河北省确定为第一批扩大管理权限的22个县(市)之一。1994年建成的东方药城是国家认定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被评为全国百强市场第二名。2006年安国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壮大制药工业,安国启动了规划占地4,500亩的中药产业园区建设。从这里可以看出,安国县城的建设离不开中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安国县城的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县城的建设吸引了人才,扩大了投资,突出了安国的“药文华”,对安国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来,作为古老的药材集散地,安国中药产业以流通为基础,在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药制药等方面不断拓展空间,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中药产业集群。

三、对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的分析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及县城建设的指标,通过调研获取相应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之间的相互制约因素。

(一)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的指标。县城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来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县城建设也会对县域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财政收支、居民生活水平等产生影响。

县城的建设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城区的人口、城区的面积、主次干道的情况、供水供电及通讯广播电视管网铺设情况、绿化情况、学校医院的数量水平、商业网点银行网点的建设等。

根据指标的选取原则,安国县域经济发展指标选取县的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预算内财政支出;县城建设的指标选取城区人口、城区面积、城区道路面积、供水总量、建成区绿化率。

(二)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的总体情况对比。从安国县域经济发展指标中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代表性的指标,从县城建设的指标选取城区人口作为代表性的指标。根据这两个代表性指标的2000年到2013年的数据画出图1。(图1)从图1可以看出,GDP数值及城区人口变化趋势一致,两指标高度相关,从而反映出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相互促进的情况。

(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的情况。根据调研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的2011~2013年的相应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关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参照笔者发表在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 “灰色关联分析法中原始信息丢失的一种补充方法”中的1.1进行,此处不再赘述。

1、安国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首先把2011~2013年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人口、生产总值、财政支出指标用“均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把三个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作为参考序列。把2011~2013年反映县城建设的指标城区的人口、城区面积、城区道路面积、供水总量、建成区绿化率也用“均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把这五列作为比较序列,得到如下矩阵:

0.9310.91510.9620.9620.993

0.9991.03211.0031.0040.999

1.0701.05311.0361.0341.008

最后计算出γ01=0.625,γ02=0.547,γ03=0.645,γ04=0.633,γ05=0.574。这说明城区道路面积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高,城区面积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低。其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供水总量、城区人口、建成区绿化率。由此可知,城区面积的扩展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建成区绿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一致性也比较差。

2、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城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步骤同上,首先把2011~2013年反映县城建设的指标城区的人口、城区面积、城区道路面积、供水总量、建成区绿化率用“均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把五个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作为参考序列。把2011~2013年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人口、生产总值、财政支出指标也用“均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把这三列作为比较序列,得到如下矩阵:

0.9660.9910.9170.885

1.0080.9981.0170.981

1.0261.0111.0661.134

最后计算出γ01=0.898,γ02=0.761,γ03=0.545。这说明总人口、生产总值、财政支出与县城建设的关联度依次降低。从这里可以看出,财政支出与县城建设的关联度仅为0.545,财政支出是明显制约县城建设的一个因素。

(四)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分析。由于有些内容很难定量化,因此仅仅通过定量化的方法分析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定性的角度进一步分析。

1、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县城建设中的软实力亟待提升。安国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中药产业集群,中药产业已经成为安国的支柱产业,一些农民纷纷进城做起了药材加工贸易的生意,为县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县城建设不仅仅是外延式的发展,还需要内涵式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提升软实力。安国的文化娱乐设施相对经济的发展来说比较落后,文化娱乐的内容也没有形成当地的特色,与“药文化”联系也不够紧密。另外,安国的教育水平没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经济发展,因此应该抓好教育。

2、县城建设基本适应了中药产业的发展,但经济发展的档次需要提升。安国药市的建设、东方药城的落成以及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基地的建设为安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安国中药产业仅仅是居于产业链的末端进行种植、加工、贸易等,缺乏高附加值的成分、缺乏高新技术的含量。

3、为了县城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向农民征地中的矛盾日益凸显。安国县城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是以周围农村的耕地为代价的。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土地上的收成,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做生意等也为县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现在,县政府进一步征地的阻力越来越大,征地中的矛盾越来越多,需要政府进行综合考虑。

四、促进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现结合理论及实践经验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安国的文化建设。为了安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安国县城的内涵建设,要紧紧抓住“药文化”这个根本,打药牌、唱药戏、做药文章。一是顺应养生保健热潮,培育健康产业,大力引进开发生产药酒、药茶等系列健康产品;二是整合药文化资源,搞好策划,包装造势,建设融中医药博览、药用动植物观光、休疗保健于一体的药都博览城。进一步丰富中药博物馆内容,提升药都文化品位,提升药都魅力;三是抓住“北京-安国”旅游线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唯一一条医药保健旅游专线的机遇,依托安国“药都”优势,下大力发展以药文化为主的旅游业,着力抓好药王庙的开发建设,加强东方药城中华药园、纪念馆、药都公园、药材博物馆及其他旅游景点建设,逐步建成具有浓郁药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使来安国的人领略到“拜药王、逛药城、看药树、食药膳、购药品”的独特药文化风情。

(二)加大创新力度,增强“祁药”品牌的影响力。教育是创新的根本,因此不仅要做好各级各类的基础教育,还要谋划建设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中医药实用人才,从而为安国的中医药产业服务。另外,要积极引进为安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端人才,加强科学研究或与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以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安国药业的竞争力,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合理征地,增加征地的综合效益。从以上分析已知安国城区面积、建成区绿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幅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同时财政支出与县城建设的步调一致性偏差。因此,要求县政府进行合理规划,财政支出要与县城建设相辅相成,安国城区面积、建成区绿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并不是要求城区面积越大越好,当地政府要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使征得的土地发挥其应有的效应,避免单纯的圈地为城的做法;同时,县城的建设也离不开征地这项内容,但要处理好其中的矛盾冲突,毕竟县城建设还包含精神文明的建设。

五、结束语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四化”同步发展,其中城镇化是重要内容之一,但城镇化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因此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但由于统计资料调研中的局限性,使得研究中涉及的指标的合理性以及指标数据的数量方面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结果。但随着统计制度的建设及统计内容的完善,笔者将继续关注、继续研究本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闫然.怀宁县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D].合肥:安徽大学,2013.

[2]李晓浩.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

县域经济建设例4

项目建设带动农业经济前进。首先,抓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着力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人畜饮水、节水灌溉、舍饲养羊、日光温室、土地开发整理等农业重点项目,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其次,抓好农产品精加工项目。大力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分级、储藏、保鲜为主的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建设,加快了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最后,抓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全县进一步加大“百万只羊”、“百万亩林草”产业工程实施力度,扩大了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加速向林草大县、畜牧业强县、生态农业示范县迈进。

项目建设驱动工业经济发展。首先,围绕优势产业上项目,积极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了水泥、硅铁、麦芽、饲草料、石膏粉、煤炭等六大主导行业的增量扩张和提质增效。其次,依托技术创新上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投入。最后,结合企业改革上项目,推行参股、购并、联合等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吸引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切实提高了依法经营管理水平。

县域经济建设例5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受发展基础、地理位置、资金人才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临时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别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观念滞后,发展主动性、发明性欠缺。受激进观念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的主动性、发明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没有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加之新形势下,受交通、资金、人才、电力和城镇化等瓶颈制约,短期无法突破的影响,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不时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二是产业失衡,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迟缓。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水平。永顺县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三是财政弱小,自我促发展、保增长力弱。四是平台欠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于永顺县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缓慢,2010年底,产值过亿私营企业仅锦帛钰一家,同时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临时处于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极大地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发挥不明显,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瓶颈之一。

二、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因素。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心平台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干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内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水平太低,肯定制约激进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新形势下抓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时壮大。

实现劳力转移促农增收的重要手段。像永顺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居住分散,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尽量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明条件,聚集能量,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沟通城乡交流的中介。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促进乡村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科学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县城、乡镇、行政村三级发展规划体系。

重点突出,合理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要依照全县功能区划分,通过合理布局、重点发展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县域经济建设例6

县(市)是我国行政区的基本单元,县域内一、二、三产业的总和构成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部,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商品生产者、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对于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都有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有特定的共性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决定了县域经济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同的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遵循社会化大分工与协作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开展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城乡统筹共荣、开放的良性循环系统。使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切实做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的区位特点、资源特点、产业特点和产品特色,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在指导思想上要引导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创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机制,以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要消除“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居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建立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秩序。

抓住优势条件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易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5:42:33,人均生产总值12165元。全部财政收入3.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2元。县域内的主导产业有矿产建材业、设备制造业、旅游业、林果产业和特色种养业等。这些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布局分散。

易县县域经济虽处于欠发达状态,但是只要发挥其优势和有利条件,认识和挖掘经济发展潜力,调动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仍然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易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一是区位交通优势,紧邻北京和天津两大都市,京港澳、京昆、张(家口)石(家庄)等高速公路,北通京津、南通石(家庄)太(原),可以融入这些城市两小时经济圈。二是水土资源优势,易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地貌类型多样,水质良好。地形多样性和水土资源潜力为现代农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是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优势,易县建县历史悠久,曾为古燕国下都,县内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清西陵,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四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易县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48%,有风景秀美的云蒙山、翠云山、南湖等自然景观和4A级风景区,是绿色生态旅游和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易县是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县,又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县。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现代生态农业,是通过构建良性生态环境,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在现代农业的概念中加进“生态”二字,在于强调不要片面追求数量增长,更应重视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保持农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要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新型村镇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三位一体统筹进行,同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大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包括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种养等基础产业,用现代设施发展果菜等高效产业,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和农业休闲观光等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视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一、二、三产业联动,带动县域经济全局发展。新型村镇体系,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把原来城乡二元化结构变为城乡一体化结构,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区域生态环境体系,包括山丘林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镇农村生态环境系统,要根据区域环境本地情况和产业发展要求,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护绿”工程,生态脆弱区重建的“补绿”工程,培育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育绿”工程和绿色食品加工的生产工程,建成良性循环的区域生态环境体系。

由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生态农业,要经过经济社会功能的一系列转变来实现,主要有:(1)产业功能由传统种植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的生产、生态、生活服务复合型功能转变;(2)产品生产由物质产品为主向物资产品和休闲观光、享受自然的精神产品并重方向转变;(3)农业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粗放经营向集约化、企业化现代大农业经营方式转变;(4)农村民居由零乱分布向集中化、社区化、城镇化转变;(5)生态环境由污染向健康、良性、优化的生态环境转变;(6)农民由小生产者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工人转变。通过上述转变,才能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村镇体系、农业循环经济体系、高新科技支撑体系和惠农福利服务体系,构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农业集成创新系统。

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促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我们对易县梁格庄镇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研。这个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区距县城仅7公里,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基本是易县的缩影,在这个镇率先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对全县乃至太行山区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意义。

梁格庄镇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21.8万亩),山丘面积占75%,平地只占25%。林木覆盖率56%,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全镇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3004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6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现有耕地2.12万亩,一年一收,复种指数较低。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播种面积1.7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9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占59%,红薯占32%,小麦占9%。粮食总产量4780吨,平均亩产277公斤。全镇宜林山场12万亩,8万亩已经绿化,尚有4万亩宜林荒山可以利用。镇内有易水河及3条支流河沟,可发展沟域经济。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以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主导,以产业开发、新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以项目设计与建设为主线,做到科学布局、系统集成,产业集群、三产联动,协调发展、生态优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科学布局、系统集成。就是按照示范区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现代化要求,将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于不同的空间区域,使建设内容系统集成为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互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产业集群、三产联动。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示范区的产业也要体现这个思想,规划成若干产业园区和产业带,在产业集群区域,有计划安排一、二、三次产业,实施三产联动。

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示范区建设要重视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协调,区际间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协调,前后发展阶段的协调。在诸多协调发展中,都要把生态环境放在优先地位。

县域经济建设例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和最基层的运行单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经济支撑,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信息化必须基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尤其是贴近农业、农村基层实际的县域经济信息化,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能直接解决基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够畅通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现状

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的是我国农业的突出问题,但比农民经济上的贫困更严峻的是农民信息上的贫困问题。农民得不到信息或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少,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步伐明显滞后以及“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据调查,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其中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普及率为16.9%;乡村网民只有1931.4万人,普及率仅为2.6%。在广播媒体方面也存在同样情况,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的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的数量分别是2371套和1254套,其中面向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分别只有10套和5套,占全国广播频率和电视节目总数的比例分别是0.42%和0.4%,而且针对农民科技普及和培训的节目、农村题材广播剧、电视剧也都很少,而且缺乏农民关心和需要的农业生产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等。

二、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运作方式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是建设与本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县域信息化平台,结合本地农业、农村实际,围绕本地农副产品特点,建设以农副产品产销为主的特色网站。这种做法可以直接把本地农业经济与市场连接,花钱不多,收效明显,不仅有利于农民对信息资源的吸收,而且还有利于县域地区信息资源的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和利用分散的农村社会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重视基层县域经济信息化,开展试点工作,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予以支持,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县域经济信息化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建、管、运、维”各个环节均需要较大力量的投入。鉴于县域信息化专项资金力量普遍不足,因此必须突出市场化运作,充分体现政府引导、广泛参与、公众收益的思想,积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投入,同时更要兼顾其投资收益。

三、县域经济信息化模式

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传播建设等不同的侧面,可考虑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资源共建模式

目前,广大农民群众最渴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方面:(1)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农副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信息。(2)农业科技包括养、种植业、病虫灾害防治等实用科技信息。(3)提高文化科技素养和能力的教育培训。而我国县域的信息资源建设相对落后,已经启动的信息资源建设在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显得不足,实用性、适用性、可观性、动态性都有待改进。“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虽然农村信息服务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农民信息依然贫困。因此,县域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可采用“资源共建模式”。

资源共建是指由政府主导,组织、协调涉农部门,调动运营商、集成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的积极性,共同建设贴近公众特别是农民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县域经济信息化中公共服务平台、“三农”基础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为公众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服务。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是信息资源的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有限的信息化专项资金应重点保障这些系统的建设:

(1)要充分利用省、市各级政府已建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现有基础;整合中央各部委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涉农信息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2)重点投资建设体现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数据库。

(3)由政府发起、倡导并组织整合各类社会信息资源,采用购买、交换等方式与信息持有人共建综合信息数据库。

(4)由政府统一管理信息资源,定期维护,及时更新,保证信息的充足性和实效性。

资源共建中各类信息资源分门别类,面向公众的普通信息资源免费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提供服务,特色经济信息资源等有价值信息可有偿交由中介组织和增值服务商进行深入开发利用,并将此部分资金重新投入到信息资源的整合中,以此达到信息资源共建的良性循环。

2.中介服务模式

在县域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中,要特别注意发展和引导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政府决策信息的提供者和企业供求信息的“红娘”。中介服务模式能突出体现中介组织在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掌握企业(包括个体经营者)信息需求和信息化专业技能的双重优势,通过深度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在政府、企业(包括个体经营者)和公众之间承上启下,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在这种模式中,应重点发挥中介组织的两种作用:

(1)组织建设特色经济网站,并通过交换链接、搜索引擎排名、广告宣传等方法推广网站;利用县域经济的特色做出网站的特色,逐步建成第三方的电子商务网站;利用该网站为本区域的农产品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同时辐射周边区域,从而有效的为本区域内农户提供电子商务支持。通过提供农产品交易服务,促进县域建立、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缓解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2)购置、收集和整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开发、深入挖掘并利用网站快速,成为行业信息的源泉。

中介组织的网站可以通过发展会员(VIP会员)等有偿方式,以低廉的收费和快捷的方式向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用信息的质量来保障会员的数量,并以此运营和发展壮大。目前,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有河北安平县的特色经济网站――“中国丝网网”,该网运行比较成功,一些企业实现了网上收集与信息、网上推销、网上洽谈和网上交易。

3.ASP服务模式

在县域经济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特色经济产业的重要构成单元,这些中小企业很大一部分甚至还只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个体经营者,面对这样的“企业”来推进信息化,普遍存在着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应用和维护能力薄弱,但经营模式基本相同的特点。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会资源成本,保障这些为数众多的企业“用得起、用得上”信息系统,就需要建设ASP服务平台模式。从而使县域中的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很小的投资来体验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效率。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即应用服务供应商)是指在双方共同签署的外包协议基础上(协议内容可以包含价格、服务水平、商业机密等),用户将其部分或全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应用委托给服务商,由服务商保证这些业务流程的平滑运作。通俗地讲,ASP就是一种业务租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运营商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还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运行维护者,企业是使用者,双方合作方式如下:

(1)运营商统一构建信息系统,并负责系统的应用培训、运行维护和信息安全。

(2)运营商提供的信息系统要能够满足一般类型企业基本流程的管理,并能够定制开发特殊的流程。

(3)企业以租用的方式使用,租用ASP的计算机及软件系统进行自己的业务管理,并反馈意见。

ASP模式中,运营商向用户提供信息系统的有偿使用权及服务,并按周期向用户收取服务费,来进行运营和进一步的发展。企业用户可以节省一大笔用于IT技术产品购买和运行的资金,与整个运行相关的风险可以被分摊,还可以找到比传统网络信息服务更加实用、便宜和有效的服务内容,加之IT应用技术能做到及时更新,从而促进其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目前,宁波爵溪街道办建设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符合国情的ASP实践的典型案例。

4.信息入户模式

农民是县域绝对主体人群,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瓶颈之一就是农村信息传播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农民收入较低、负担重的前提下,要解决农民信息上的贫困,需要采用“信息入户模式”,实现农民信息简捷、便宜的提供。信息入户是综合利用互联网、电视、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传播手段,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这种模式重点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信息怎样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让农民群众喜欢用、用得起、用得好。

如今信息网络已经基本遍布广大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信息和信息终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

(1)电视、电话等大众类信息终端广大农村已基本普及,缺乏的是能够指导生产的信息资源。针对这种类型,可由政府组织并引导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来进行数字化改造(如机顶盒等)和开发信息资源,通过大众媒体使公众(农民)获得快捷、高效、有用的信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覆盖大面积农村地区,成为廉价地为广大农民传送农业信息的途径。相关信息费可以按时间或按信息量支付,来保障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的投资效益。

(2)计算机类的信息终端限于农村的经济状况和操作能力,可由政府组织并引导村委会投资建设“村信息服务站”,并派驻专门的信息员来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员经由统一培训,持证上岗,负责以广播、板报等形式及时各类农业信息、天气信息、市场行情等,并及时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帮助解答农民遇到的各类问题。信息员的工资和检索支付的信息费可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从村提留中支付。

这种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试点运作,并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和宣传可以稳步提升全民信息化素质,从而提升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实现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能力的最终目的。目前,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有河北省藁城市的“三电一厅”,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适宜在全国推广。

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模式当然不是上述模式的单一运作,必须是多种模式的整合与互补,综合各种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切实保障当地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index/0E/00/11/index.htm,[2006-10-19]

[2]中国丝网网.部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在河北省安平县正式启动[EB/OL].省略/news/shownews.asp?newsid=703,[2006-11-9]

[3]罗亚波: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ASP服务模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4):1-3

县域经济建设例8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接受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的工业化。随着城市土地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生活费用攀升,中心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和梯度扩散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增强,县城和农村小城镇恰是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落脚点和聚集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农村的工业化。同时,也可以创造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挥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促进农村经济的工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领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显得日益迫切。现阶段,从全国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变化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农村居民纯收入越高,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越低;二是农村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小。因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从发达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和我国国情来看,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大中城市转移,既不现实也不可取。而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不仅使得农民的转移成本低,就业风险也较小,而且是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农业就业人员比重的逐步降低,相应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最终实现农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新手段、新战略、新思路。其目标在于最终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制度和体制上使城乡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和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子系统,在统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产业协调发展上,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战略确立、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提供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说,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操作平台。

以辽宁为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必须结合省情、创新模式,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农村还存在较多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主要任务应放在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上。

辽宁已经具备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条件。2005年,辽宁省人均实现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经济的10.7%;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6.8%;城市人口达到58.2%。根据国际经验判断,辽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在整体上已经具备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支持下,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良好开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条件更加成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相继出台《支持辽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发展县域经济是辽宁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必然选择。虽然我省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但结构性因素制约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潜能的充分发挥。

从工业结构上看,重工业比重高,束缚着就业容量的进一步扩大。2004年,辽宁省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元新增固定资产吸纳劳动力为0.01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东部沿海省份的1/6。而在辽宁加快振兴过程中,又必须发挥原有产业优势,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引领辽宁工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可以预期辽宁省工业的资本密集度将会越来越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会越来越强。

从城市结构上看,大城市比重大,农民进城定居门槛高。目前,辽宁超50万人口城市11座,占城市总量的34%,从全国的总体来看,大城市比重仅占城市总数的17%,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占城市总数的59%,高于辽宁省13个百分点。随着大中城市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素质、文化、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大城市实现稳定就业、安居落户、融入现代生活,对于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全省工业结构、城市结构明显制约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1083.9万人,其中63.3%从事农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高于东部沿海省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1995~2004年,辽宁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提高5.1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平均提高10.2个百分点,东部沿海省份平均提高9.8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明显滞后。这就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重要载体,加快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全省整体经济实力的迫切需要。目前,辽宁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域,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县域经济建设例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增大。人防工程建设作为人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我国人防工程数量有了一个大幅度的增加,现在随着县域经济不断发展,怎样更好的应用这些人防工程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尤其是在和平时期,就更应该重视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用以提升战备效益及社会效益,唯有如此,才能够使人防工程实现良性循环,充分生命力。

一、人防工程建设特点

人防工程既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构成,也是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同一般的基本建设相比,其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人防工程不能够像商品建筑一样流通,也就是说从投入、产出、交换、分配以及再生产等都无法和商品建筑一样,然而在追求战备效益的基础上也可以探索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人防工程有其特殊的防护要求,因此,在工程投资方面也比一般性工程建设投入要高一些,而高出的这部分资金是非利润性的。并且部分为城市发展服务的配套设施不仅没有产出,反而还要定期的管护费用;最后,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防工程的融资渠道也在拓宽,有投资、贷款、集资以及合资等多种方式,因而在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差异化的测算方案及计算方法。

二、人防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1.应建立整体效益标准

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机要充分考虑到技术质量以及战备效益,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防工程建设发展要坚持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建立长效、整体的效益机制,在满足战备需要的前提下,使人工工程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充分挖掘地下可利用空间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

2.树立商服设施现代化思想

人防工程的建设标准和功能应确保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统一,战时功能应以平时功能发挥为基础,平时功能为战时功能而设置,战时功能要有平时功能来提供支持和保障,尽可能体现商业化服务设施的最优化。因此,在和平发展时期进行人防工程建设,就必须要切实提高建设单位、人防设计部门以及审批部门等的责任意识,充分结合平战统一结合的指导原则,自觉履行人防工程建设责任及义务,另外,政府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来确保建设单位的利益。

3.树立局部经济效益与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

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是以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发展前提下来取得的,二者是一种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因而需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在相互制约中发展,在发展中体现制约。譬如某人防办充分利用辖内闲置人工工程来开办商业、服务业以及仓储等,直接提升了人防工程的利用率,年创收300多万元,上缴税费100余万元,并借此安置下岗及集体职工3000余名,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三、通过人防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方法

1.注重管理工作,推动管理队伍水平的提升

为了更好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使人防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应当站在城乡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人防工程,提升人防工程的建造意义。通过还需要注重对人防工程的管理,相关部门需要针对人防工程的建设组织一只专门的队伍,同时加大对人防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占据更多的主导地位,并通过更为科学、系统的方式来开展人防工程建设,使人防工程得到更为全面的管控。另外还应当在各方面均获得有效保证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调研,如果在调研结果中显示某个人防工程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应当及时拆除,在改造人防工程的过程中,应当站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改造,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注重人防工程建设以及城镇发展的统一

为了更好的使用人防工程,一定要注重人防工程建设在城镇发展中的应用,在开展城镇规划的同时进行人防建设规划,根据城镇发展需求来制定人防建设目标。为此,首先需要对人防工程建设展开科学的规划,比如说人防工程和地面建筑物之前的关系、所在区域、开发层次等等,之后需要确定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指标,制定综合布置方案,明确地下空间之间的相互连通方式等。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做好城镇生态环境的维护,做到远近兼顾,保证因地制宜;另外,除了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编订人防工程的管理计划之外,人防工程也应当得到法律的支持,使人防工程的建设可以向正规化以及法制化方向前进。另外在建设改造人防工程过程中,也应当以实际情况来确定地下空间,使其更符合城镇经济发展需要。总之,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防工程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国防设施之一,其价值在近些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因此,人防主管部门在人防工程建设上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促进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提高人防的战备、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会远.加快人防工程建设助推社会经济发展[N].宝鸡日报,2015-06-20(004).

县域经济建设例10

(一)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的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走势良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扩大开放正迅速向中西部推进,南部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兴起,劳动密集型产业“北上”。房县发展工业园区,可以抓住政策机遇,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赶上新一轮经济开潮,加速繁荣地方经济。

(二)构建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新型工业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聚集和工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使之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是当前很多县市的一种明智和现实的选择。房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发展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规模。发展工业需要相应的平台和载体,工业园区就是最好的选择,抓住工业园区建设就等于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三)调优经济结构、壮大企业规模的需要。现代经济是区域经济、规模经济、循环经济。房县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二、三产业比重不高、块头不大、品种单一、功能分散、布局零乱、经济外向度不高、关联度不紧凑、产业链不长、高新技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强、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差。发展工业园区,实行功能分区、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将上下游产业聚集起来,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专业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且由于信息对称、资源共享,集中布置项目,共用配套设施,防止和治理污染,减少交易费用,降低总体成本,打造园区品牌,带动和吸引主导产业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扎堆园区发展。

(四)开发山区资源、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房县农副土特产品、地道中药材以及矿泉水能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充足。发展工业园区,可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产业,扩大园区经济容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空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房县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现状

房县工业园区建设始于2002年,起步于青峰镇,经省建设厅、乡镇企业管理局、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组织清理整顿,对青峰工业园检查验收后,以鄂企指字(2002)46号文件正式批准青峰工业园为省管工业园区。2004年经省政府考核审议,获得确认保留。此后全国开展历时三年的开发区清理整顿和审核工作,2006年9月,在各地开发区数量压缩、面积核减的情况下,经省政府再次清理审议并报国家发改委批准,房县工业园为全省保留的107家省级开发区之一。

(一)布局较为集中,规模逐渐扩大。根据县委、县政府“一区多园”的总体构想,目前房县工业园区的产业正向功能分区、布局集中发展。一是以电力开发、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生产为主导的青峰工业园,规划面积500亩,现已开发180亩,入园企业21家,其中规模企业5家,园区从业人员937人,年产值在1.2亿元以上,创税200多万元。二是以汽车零部件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晓阳工业园,规划面积850亩,已开发310亩,入园企业7家(其中规模企业2家),从业人员500余人,年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其中外贸出口6000万元,创税250万元。三是以纺织、生物医化为主导的泉水桃园工业园,现有企业10家,年产值1.4亿元。四是拟建的太山庙工业园,东至油坊沟山梁,西至黄磷厂下游,北至松树林边,南至马栏河,规划面积3000余亩,分期开发;大木五谷庙工业园规划面积800亩。目前后2个园区已进行了地界踏勘和实物调查。

(二)基础建设逐步加强,投资环境逐渐优化。以晓阳工业园为重点,增加基建投入,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了“六通一平”,即通路、电、水、讯、宽带网、排污,整体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等附属设施基本配套。

存在的问题:一是园区规模不大,集约度不高,入园骨干企业少,自主创新能力差,产业单一,产出效率低,产业聚集效应不太明显;二是软硬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交通不快捷,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建设标准不高,受地域和经济实力的限制,招商引资政策不够“优”,特区不“特”;三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各工业园条块分割,隶属关系不顺,园区内企业分别受多个部门管理,各自为政,不利于统一规划和管理。房县工业园区虽通过国家审核批准,但国家、省继续对开发区实行优升差降劣汰式的动态监控、两年考评、定期清理。若我们不加快发展,仍将面临被取消的可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再次凹陷。

三、发展措施

在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房县工业园区的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实现园区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园区发展。房县工业园区正处于起步创建和发展上档升级时期,园区发展的快慢、好坏,与党委、政府重视程度、全社会支持力度直接相关。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工业园区管委会、行政服务中心、发改、经济、公安、建设、国土、财政、环保、招商等部门为成员,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重大事项由领导小组决定,及时解决园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争取资金投入,配套基础设施。落实十政发[2006]14号文件精神,加大工业园区基础建设投入,将工业企业上交的税费县级留成部分全部返还园区,用于开发建设。要加大园区项目建设资金的争取力度,及时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贴息资金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推行一区多园,在巩固青峰、晓阳、泉水湾、桃园园区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当前要集中有限资金推进晓阳工业园“东扩北进”,开发泰山庙,扩大占地规模,优先保证通水、电、路,逐步实现“六通一平”。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园区土地整理及基础设施可由工业园区开发业主认建,采取市场运作、以商招商的方式吸纳优势企业、优势项目进入工业园区,也可通过联建分成的办法,吸引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开发机构来房建设园区,并以此吸纳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进入园区发展。

(三)加强招商入园,扩大园区规模。招商引资是壮大园区产业规模、提升园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渠道。一是要制定完善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既要园区规范运作,征地、规划、立项、环保等该办的手续及时办理,也要站在经济发展的高度,多为园区发展着想,实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在土地出让、税收奖励、服务环境等方面给予优厚的政策,形成吸纳投资的政策洼地。二是全方位招商。实行乡情招商、以商招商、联建招商。利用本乡本土在外工作或经营的成功人士、派驻外地的办事机构,招纳客商,引进投资。对已经入园的企业,发挥他们在信息、市场、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联系动员朋友、客户投资兴业。三是今后新上工业项目以及老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凡适合在园区建设的,都应向园区集中,加快企业集聚和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