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2 16:26:36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1

理论上讲,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地点上的集中现象,是聚集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含前向和后向关联,纵向和横向关联,这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二是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往往通过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比如,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至2002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江苏省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培育,力争到2007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体现在:

(一)有利于节约成本。由于企业相对集中,可充分利用水、电、路、通讯服务、“三废”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使平摊到单个企业的环境成本大大节约;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共聚一处,且长期的合作使企业之间关系密切,有关市场、技术等信息在群内传播更加迅速,大大节省了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同一产业的大量聚集往往造成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聚集,原材料的大批量购买使单位支出更低,并使原料和设备备件的库存降至最低;集群也往往造成大批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的聚集,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招聘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时的搜寻费用;产业集群的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了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节约了签订合同和监督合同执行的成本。

(二)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在同一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充分的竞争压力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集群内大量的同类企业集中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容易激发创新的灵感,有利于形成创新的网络组织和服务体系。由于一个企业只负责某一个零部件甚至是一道工序的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有限的投资,迅速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从而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企业聚集一地,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快,某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了新产品、引进了先进设备、提高了管理技巧,在集群内很容易扩散,从而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有利于开拓市场。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品牌又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企业的聚集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扩大在采购商和消费者中的品牌效应;大量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同聚一地和群内企业产品的差异性及产品功能的多样性,使整个集群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性,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吸引客户,特别对那些采购小批量、多品种的客户吸引力更强。同时,群内企业的模仿效应,使一个企业取得的市场开拓经验,群内所有企业受益。

(四)有利于规模扩张。集群所产生的大量的、集中的市场需求,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在集群中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既可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和其他生产要素进入,也使企业裂变的频率高,产业链的延长更加迅速。

二、西峡县产业现状及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意义

(一)产业现状

1、形成了明晰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西峡县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和县域经济阶段性变化,充分发挥资源、交通、区位三大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明晰的特色产业。一是农业“菌果药”三大主导产业稳步推进;二是四大工业基地初具规模,竞争优势日渐凸现;三是以“山、水、龙、园”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如火如荼。2003年,全县GDP完成了23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9.6亿元、15.4亿元和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661万元,增长22.2%;综合经济实力由1997年的全省79位前移到42位。

2、产业集群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是经济总量偏小。近年来,经过历届县领导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虽然成绩斐然,纵向比成绩不小,但横向比差距仍很大。2002年GDP在13个县市区中占11位,比相邻的内乡、淅川分别低7亿元和5.7亿元。2003年,西峡人均GDP为7477元,仅比全市平均值6818元高659元,比全国年均值8700元低1223元,与人均3000美元的小康目标相差1.7万元。从GDP的增速看,这几年西峡县平均增速为11.5%左右,而沿海发达地区GDP增速都在15—25%之间;从地方财政收入看,西峡县2003年人均202元,但巩义是660元。二是经济结构不优。三次产业呈“二、一、三”结构,与发达社会“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相差很远。200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亿元、15.4亿元和9.6亿元,分别增长8.3%、15.1%和

10.1%,统计显示,一产比重偏大,三产比重过小,二产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开放程度不够。对外开放步伐不快,招商引资项目和利用外资产业几乎为空白,外资依存度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水平,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仍无国家投资或外地投资的生产性项目落户西峡。经济总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外资依存度偏低等诸多因素,致使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度不高,核心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二)应坚持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一股产业集群热正在逐渐升温蔓延。立足西峡县情,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培育和发展具有西峡县特色的产业集群,才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发展产业集群是竞争的需要。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竞争的压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西峡县现有的产业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关键取决于能否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扎木成排,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共同抵御市场风浪。比如西峡县的汽车配件产业,曾一度出现相互压级压价争夺市场的恶性竞争,近期看伤害的是企业,长远看,最终伤害的是整个产业。因此,一个产业要想永保青春,唯有走联合竞争之路,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发展产业集群是推动西峡县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内同类企业的激烈竞争,使每个企业都面临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差异化的压力,使相当一批企业由彼此竞争的关系转向上下游配套或分工更细的合作伙伴关系。飞龙铸造和西泵特铸的协作关系就是很好的明证。二是推动新的中小企业的诞生。比如,围绕宛药、西排、西泵、西保、龙成等核心企业派生出一大批配套服务型的中小企业。

3、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西峡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产业集群提供了中小企业诞生的便利性,其持续进行的知识、管理、技术创新导致农民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大大增加,农民更容易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而政府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创业环境的建设本身就能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西峡县发展产业集群的构想

争创产业的新优势是西峡县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从西峡的实际情况看,要切实将现有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高度关注意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及其梯次结构连接。笔者认为,发展以宛西电厂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以汽车铸件为主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宛药为主的中药制药业产业集群、以龙成炼轧钢厂为主的炼钢产业集群和以双龙香菇市场为主的农产品专业市场产业集群是切实可行之策。我们可以向这个方向来谋划西峡产业的发展。

(一)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及资源优势精心培育“五大产业集群”

1、能源产业集群。西峡县位于华东电网和西北电网末梢,但境内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526条,理论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3.4万千瓦,可开发潜能巨大。县内现有小水电79座,总装机122台,装机容量1.98亿千瓦/时,创造的入网价值是1600多万元。如果把淇河、鹳河开发统筹考虑,可开发达6000—7000万元产值,宛西电厂4×60KW项目初步可行性报告已通过省计委审批报国家计委立项,它的建成,将形成以宛西电厂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西峡成为鄂、豫、陕毗邻地区的能源基地”的战略目标。

2、钢铁产业集群。西峡县现有炼钢保护材料企业24家,产值15亿元左右,矿产资源开发企业318家,总产值7.16亿元,如果围绕龙成钢厂这个核心企业,加大采矿、运输、加工的关联度,可新增产值8—10亿元,形成钢铁产业集群。

3、汽车配件制造业产业集群。立足汽车配件铸造产品的开发,西峡县现有生产厂家24家,产品50个种类1050个品种,产值5亿元,如果抓住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机遇,把目光放在大众、东风、一汽等汽车工业集团的固定供应基地建设上,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品种规模,在以西排、飞龙铸造为核心的基础上,扩大类似西泵、天马制泵等一大批以提供零部件或半成品为主的中小企业,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那么我们的汽车配件制造业产业集群就能够达到8—10亿元的产值。

4、中药制药产业集群。以宛药为核心的中药制药产业,如果在培育20万亩GAP山茱萸基地的基础上,企业控制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品牌包装,把诸如中药银片等粗加工环节转嫁给药农,可使从事简单的药材种植的20万药农转变为与宛药同呼吸共命运的产业工人,这样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而且还可使核心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加快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最终形成年销售收入20亿元的中药制药产业集群。

5、基于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市场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这类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彼此间联系松散,技术含量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都很低。被誉为“世界纽扣之都”的浙江温州永嘉桥头纽扣产业集群就属这类产业集群。我们西峡有全国最大的双龙香菇市场,有猕猴桃专业市场,现有以香菇、猕猴桃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5家,保鲜储藏冷库100多座,香菇分检粗加工作坊

1000多家,农民购销员8000余人,年创效益在15亿元以上。如果各企业之间进一步加强协作,统一品牌,一个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完全可以形成。

(二)围绕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政府及企业应努力的方向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曾指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产业集群优势”。在激烈的县域经济竞争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1、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思想。要把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西峡县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制定和全县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性目录,明确支持重点,引导招商引资方向。应坚持市场导向,结合小城镇建设,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重点培育1--2个特色主导产业。要以园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富有西峡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民营生态工业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2、要大力培育和激发民众强烈的创业激情。这是产业集群发展内在的无可替代的动力源泉。政府要大力培育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心理和创业理念,倡导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追求财富的奋斗精神,要加快实施西峡县企业家创业家园工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业致富光荣”、“当老板光荣”的社会氛围,坚定民众的创业信心,激发民众的创业激情。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2

【关键词】

县城经济;产业集群;对策

当代的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区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所在。产业集群指的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具有一定产品关系的公司或机构的集合,主要特点就是以地理位置和价值链为核心。产业集群是处于企业和市场中间的一种新式空间组织,有着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地域性的特点,这种产业形式对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非常有利,逐渐演变为国家重点研究和应用形式。一个地方要想取得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或者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那些本土产业集群,大量的经验表明,区域性的产业集群或区域企业集群正在推动各个地方的经济增长。

1 鞍山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追逐集群效应、构建园区载体、驱动政策引擎、实施整体推进”是鞍山市农业和农村思维的集中体现。鞍山的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持续超常增长期,县域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实现了大幅度、可持续增长,经济总量从“短板”、“软肋”升至全市的“半壁江山”。到2012年末,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含千山区)实现126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5%,年均递增26.97%;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93亿元,年均递增5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25亿元,年均递增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300家。

1.1 设施农业撑鼓农民钱袋子

为了提高本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确保农业增收,发展现代化农业,鞍山市委、市政府将建设重点转移到设施农业方面,千方百计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支持本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督促当地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在考核政府业绩时纳入设施农业任务指标,争取创造全国最先进的农业设施强市。由于上级领导部门的多方筹措,以及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鞍山市的很多农民实现了增收。

鞍山市委、市政府为了促进当地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决定以点带线,确定了鞍羊、鞍营、张庄、腾南为重点建设区域,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建设交通干线,使以上四个区域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逐步形成了农业发展新局面。在鞍山经济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2 工业集群化支撑县域经济

如今发展势头迅猛的达道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来只不过是一个农业生产较为落后的小村庄,使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只有几年时间,这个位于鞍山西部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一座到处是高楼大夏、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原来这个小村庄的农民只是依靠鞍钢排放的废水来种植水稻。但是现在,以崭新面貌出现的达道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特色产业有钢铁、钢铁深加工、化工新材料产业、光电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等,已然成为鞍山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最快的区域。

只有在工业获得发展的前提下,县域经济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现代化工业发展必然要走产业集群化、集聚化和群落化的道路。早在国家“十一五”期间,鞍山县域经济就已准确抓住这一发展规律,力争利用三年的时间将自身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成功。在海城市重点发展镁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把镁合金、镁化工、镁建材和镁铸造作为拳头项目,再力图打造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钢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到2012年,具有一定规模的镁制品深加工企业达到190家,产业收入达到260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塑料企业达到40家,产业收入达到60亿元;纺织服装和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收入达到400亿元。在台安县重点发展木业深加工、生物农药和畜禽产业集群,产业收入争取达到120亿元。岫岩满族自治县重点发展特石深加工和保健品产业集群,产业收入争取达到120亿元。千山区重点发展金属厨具和船舶零件,还有农机装备等,形成产业集群,争取收入达到60亿元。

国家“十一五”期间,鞍山市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到2012年,整个鞍山市建成工业园区16个,计划发展面积达到119平方公里,实际完成62平方公里。已经建设完成了一批高标准的县域工业园区,有海城开发区、腾鳌经济开发区、台安九股河工业园区、岫岩雅河工业区、偏岭工业园区、千山达道湾工业区等,工业项目有很大一部分已入园生产。县域工业园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财政增收在30%以上。县域工业园在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1.3 新城新市镇开启农民新生活

辽宁省委、省政府公布实施“新城新镇规划范围”,在鞍山地区被划入规划范围的有达道湾新城、汤岗新城、腾鳌新城、海西新城和牛庄新市镇。依据上级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部署,鞍山市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全面推进工业化发展,实施新城新镇建设,总建设面积达到1100平方公里,包括25个镇、约300个村,100多万人。

鞍山市大力开展新城新市镇建设,从而使得全市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有力推进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鞍山市实行“四位一体”改革模式,凡征用农民土地实行全价补偿,涉及的农村居民全部搬入楼房,土地全被征收的农民政府给予缴纳养老保险,年轻人在工业园区内就业等。在新城和新市镇的建设中,注重打造特色城市和绿色城市,以主导产业为支撑,重视城市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城和新市镇的住宅小区、商业、工业、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等全面规划,打造结构合理、经济发展的新型城市。同时,在新城与新市镇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主导产业的引入,将特色工业项目与文化项目引入鞍山市的四城一镇,为城镇化的发展打下经济基础。到2012年底,已经有近2000家企业搬进新城,有近600个新项目投入生产,一共投资达到116亿元。

国家“十一五”期间,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鞍山范围内的县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拥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全面推进了鞍山市的城市化进程。全市重点改造县城、镇和村,全面加快城区、郊区和县域发展的速度,在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使政府、企业、百姓得到了共同发展和提高,在全市农村中,有68%的农村实现了转变,比上一个五年计划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鞍山市的海城市、台安县和岫岩满族自治县重新进行了整体规划并付诸实施,在调整空间布局上重视产业园区的建设,基本上相当于重新建设了一个新县城。鞍山市为了支持三个县的全面改造,每年下拨资金2000万元。海城市注重生态城市的建设与镁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开发,力图打造“世界镁都”,计划在五年内发展成为一个具有7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台安县首先确定自身发展骨架,分别向北和向西扩展城市建筑面积,主要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具有20万人的生态环保、功能齐全小型城市;岫岩县加快城市化进程,重点发展“一核四区”建设目标,主要发展目标为建设成为一座30万人的绿色生态城市。

2 限制鞍山产业集群进一步升级的原因分析

2.1 产业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而集聚效应不强

产业集群化发展,主要具有下面四项优势:第一,可以大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打造区域经济品牌;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细化分工,降低劳动成本;第三,促进附属产品生产,做到产业延伸;第四,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提高交流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频率,由于居住环境的接近,可以形成良好的气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共同打造核心竞争力。鞍山的产业集群很多都是竞争型的,各个集群都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共同组合而成,缺乏较长的产业链,各个企业之间以产品和市场竞争为主,没有合作项目。即使各个企业相邻很近,但却很少交流信息,更不会在一起探讨研究。

2.2 产业集群还缺乏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人文网络

我国经济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有关经济发展的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等因素也会随之流动,在诚信做得突出的地区,大量资源就会在此聚集,并且不断吸引新的资源前来加入。行业协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成一个具有实力的整体,加强分工与合作。但目前在鞍山产业集群中,缺少这样的行业协会,即使存在也只是政府指派出的机构,缺乏诚信度,再由于一些企业目光短浅,因此各个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恶性竞争,不能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

2.3 政府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企业在入驻工业园区时,没有依据经济发展规律,而只是按照一些官员的想法进行,在企业集聚过程中,没有依据经济的发展规律予以集聚,而是根据政府的要求进行,脱离了市场机制,不能得到实质性发展。并且政府制订优惠政策时也只是考虑税费,没有重视政府服务机构的合理规划,所以新入驻的企业在办理各种证件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资金。办事流程过于复杂,缺乏工作效率。

2.4 产业集群发育的外部环境不够成熟

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基础设备方面,和欧洲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我国仍欠缺很多,如交通设施、电子通讯、电力等,需要尽快加大发展步伐;社会环境方面,当地缺乏经商文化,一些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很多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制度环境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缺乏运营资金,没有有效的融资渠道,企业发展缺乏资金,致使处于两难境地,目前仍然没有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很多重复现象,分布不平衡,不能形成集聚经济。所以,依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环境。

3 针对鞍山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建议

3.1 培育优势产业,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带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实际上就是一个或几个领先企业担任着领军作用。这些企业在生产技术、打造品牌和产品质量、企业管理当中充当着老大的角色,可以有力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所以发展产业集群,重点是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才能有效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一方面利用专业化分包的形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由于目前企业内专业化发展不足,因此应以现有龙头企业为标准,分解企业内不同的专业生产环节,也可以要求龙头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自己走出来办公司,则可以出现大量具有合作关系的公司,形成产业集群。在市场机制条件下,促进民营企业与之靠拢。形成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打造区域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逐步形成的区域品牌,促进县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具有了区域品牌,就说明本地生产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产业集群依靠各种品牌作用,可以产生巨大的竞争力。依靠本地特有产业,可以突出本地特色,创造地区品牌。

3.2 加强产业配套,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

形成产业集群化,要充分发挥专业化协作的作用,只有相关企业全部获得良好发展,才可能使自身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善。现在鞍山已然逐渐建立了一些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都以制造业为主,逐步获得了稳定的发展。利用横向合作,逐步形成社会化生产体系,适应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团结协作。在专业化协作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大力发展相关企业。通过调整产业布局,逐步形成配套产业。在经济协作过程中,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人才、信息,走出去,与外界加强联系,争取多方合作,避免恶性竞争,促进每个企业的发展。

3.3 理顺管理体制,服务产业集群稳定发展

改善企业管理模式,不同职能部门要敢于下放自己手中的权力,积极委托下级办理各项事务。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将园区内的土地使用、规划建设等权力全部下放到各个园区,使各个园区明确自身责任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权力。同时政府部门应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流程,尽量使各个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不同证件。再有,应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加强内部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目前,国家“十二五”已悄然来临,为鞍山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机时机,鞍山县域经济要充分利用自身活力,强势发展。在目前已然具备的坚实基础上,利用“十二五”的春风,加快发展步伐,实现鞍山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3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2.张家口市社会科学联合会;075000)

【摘要】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既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

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强力支撑,又是历史文化资源得

以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张家口的历史文化资源厚重而丰富,

对于充分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有重要的现实作

用和必要性。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县域;产业;对策

一、张家口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张家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有200 万年前

古人类遗址阳原泥河湾文化,有4700 年前炎、黄、蚩“三祖”在

涿鹿合符的文化;有汉、满、回、匈奴、蒙古等多个民族聚居、征

战的游牧文化,有长城、大境门、元中都、清远楼、鸡鸣驿、张家

口堡等一大批古堡、古城文化;有重要贸易通道和物资集散地“张

库大道”的商贸文化。

同时张家口也是一座有着辉煌革命历史的城市。革命先驱李大

钊、爱国将领冯玉祥等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狼牙山五壮士”

之一的马宝玉、战斗英雄董存瑞等革命先烈在这里为革命献身;察

哈尔省会被誉为“第二延安”。我们这方热土曾为民族的解放、国

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为张家口的历史谱

写了壮丽的篇章。

此外,张家口还有许多令世人赞美的文化遗产和民俗,如蔚县

的剪纸、打树花、拜灯山和康保的二人台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得到充分的发扬和传承,而且在张家口县区文化产业发展中起

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是依托这些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和雄浑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县

域文化产业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厚重的文化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些悠久的历史资源,在张家口这块大地上,

新兴的文化产业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源迅速崛起。历史文化资源是打

造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文化命脉,博大精深的张家口历史文化自身

的魅力和内涵为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动力源

泉。

近年来,张家口市委提出了“打造大好河山张家口形象品牌”

的战略,从人文到历史、从军事到商贸、从古城到古堡等,文化品

牌建设处处闪耀着区域历史文化的光辉。利用区域历史文化打造县

域文化产业,最为核心的就是要挖掘张家口历史文化资源、培植县

域文化产业、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品牌。

1. 历史文化是发展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阳原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群和涿鹿黄帝城遗址(我省三大历史文

化名片)。我市及县区有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军事城堡以及古

建筑群。如标志性建筑——大境门、有“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古

商道——张库大道等,这些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张家口从

远古走到今天的历史文化积淀。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挖

掘整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史,是发展县域旅游文化产

业的重要资源。

2.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发展县域生态文化产业的根基

张家口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使其具有了丰厚并独特的

自然生态资源——广袤的坝上草原、天然的地热温泉、独特的天然

雪场、凉爽宜人的避暑圣境、令人神往的蓝天白云。因此,可利用

独具特色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业。

3. 独特的民俗资源是发展县域民俗文化产业的途径

张家口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如大境门节庆庙会、蔚县的“打树

花”、张北的草原音乐节、崇礼的滑雪节,怀来赤城县的“温泉节”

和“葡萄节”等,这些都是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支柱。挖掘和利用

好这些民俗文化是做大做强县域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文化支撑

目前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张家口蔚县剪纸,已成为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标志,每年的中国蔚县剪纸艺术节

已享誉海内外。该县通过“小剪纸”已走出一条特色文化产业的“大

品牌”,剪纸“小艺术”已闯出国内外闻名的“大舞台”,剪纸“小

产品”已带出完整的“大产业”链条。康保县的东路二人台2006

年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充分利用“二人台”这个“艺

术之乡”的美誉名称出台了许多扶持措施和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

全县二人台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

非遗文化,助推县域文化产业不断走向世界。

5. 农业资源优势是发展县域特色农业文化产业的基础

张家口有着广袤的土地,农业的生产在我市经济占有很大的比

重。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

使农业“小产品”汇成“市场大产业”。张家口“杂交谷子”已与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齐名,享誉世界。宣化区传统葡萄园种

植有近千年历史,是典型的地方土特产。在今年5 月份日本石川县

召开的“第四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宣化区葡萄

园种植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成为河北第一

家入选项目,全球第一个以“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命名的传统农业

园。这一申遗成功,不仅为宣化区贴上了国际标签,实现了我省全

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为各地推动特色农业文化品

牌建设带来有益启示。农业资源优势为张家口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

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三、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在政策选择明确后,政府相关部门建

设相应配套的政策体系支撑平台尤为重要,以确保文化产业政策在

有效的实施平台上沿着健康、规范的轨道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不是相对孤立的,而是互为弥补的。我

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

2020)》及《张家口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2010—2015)》等文

件,明确提出到2015 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22%,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以上,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

济增长点。有的县区已达到这一目标,如蔚县、张北等。

二是借助外力创新发展。要想让文化资源成为生产力,必须解

放思想,借助外力创新发展,盘活文化资源这盘棋。让更多外企和

经销商选择来张家口投资,各县委政府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不断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县域文化产业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是

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使得文化更大众化,更有创造和

传播的活力。同时,也逐渐让经济越来越有了文化的内涵。各级政

府来必须努力引导、推动、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走市场化道

路,使政府成为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如借冀台经济

合作洽谈会连续在张家口举办的机会,我市和逐鹿县紧紧围绕三祖

文化这张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精心组织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祖活动,

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前来寻根探源。张北草原音乐节集文化、经

济于一体,成为中外摇滚音乐的视听盛宴。崇礼国际滑雪节让四海

游客畅享滑雪激情,欣赏天然雪景,亲身体验极速运动所带来的刺

激与动感。这些都有力助推了县域文化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发挥项目引领作用。县域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建设可以为

社会、为县域经济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要用龙头产业作支

撑,引领县域文化产业向前发展。如蔚县通过丰富年节文(转下页)

(接上页)化,演绎“中国式狂欢节”。怀来县、蔚县、崇礼、阳原、

涿鹿等,都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实施重点项目引进,对历史文化

资源进行产业化转化与开发,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国家生态文明战

略,实现国民经济“绿色增长”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日前,

我省文化产业“三个十”评选中,张北县被评为“省文化产业十强

县(市、区)”;涿鹿中华三祖文化产业园被评为“省十大文化产业

集聚区”;崇礼县文化旅游新区被评为“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这

是我市多年来积极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喜人成果,对促进全市重点

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文化是经济的灵魂,具有极强的渗

透力和辐射力。文化创意无边界,能够与不同产业、产业内不同产

品及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进行无缝对接,既可以与传统产业融合,

也可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因此推进传统文化

元素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中具有广阔的作用

空间。近年来,总投资30 亿元的张家口节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

总投资10 亿元的怀来官厅公共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项目、

张北元中都博物馆项目、泥河湾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等,都是近年来

我市大力推动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融合、促进县域文化产业快速发

展的生动体现。

六是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功能,强化

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认知,研究探索文化产业自身发

展的规律,探寻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的联系,培强壮大现代产业结

构,使历史文化资源真正融入到现代文化产业的生产、发展、壮大

的进程中,为做大做强县域经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历史文

化资源的永续保护和传承提供强大的物质依托。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4

(一)遗迹文化。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71年到公元前515年的一百五十多年中,中原各诸侯国在此会盟达15次之多,比较著名的有“践土之盟”、“衡雍之盟”、“扈地之盟”等。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

(二)名人文化。原阳自秦汉至唐宋,曾出过12位官居宰相之职的历史名人。这些宰相级人物有汉代的“张陈二周”,即:张苍、陈平、周勃、周亚夫。有唐宋的“韦娄李杨”,即:韦氏一门三相(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娄师德、李恽、李穆、杨再思,还有宋代谋害岳飞的万俟高。此外,原阳还是毛遂故里,祖籍之故乡。

(三)民俗文化。原阳县的民俗文化也独树一帜。原阳盘鼓始盛于唐,女皇武则天曾亲封原阳盘鼓为“大得胜”。全县现有盘鼓队108支,演职员工3500人,演出足迹遍布北京、安徽、山东、湖北、福建、陕西等省市,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几十项大奖。书画艺术也是原阳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初步形成了“龙头+基地+书画家”的书画产业发展格局。

(四)餐饮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引黄改稻,昔日盐碱地上产出了享誉华夏的“中国第一米”。原阳烩面堪称一绝。全县大大小小的烩面馆就有上百家。此外,原阳凉粉、龙王庙粉皮、白庙黑王食品、原阳烧鸡、牛肉等名优食品和风味小吃久负盛名。

二、制约原阳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思想解放不够。一些领导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文化建设是赔钱的事儿,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工作中不要,致使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在创意产业方面只有为数极少的婚庆中心、婚纱影楼:广告策划始于起步,内容产业、动漫产业均无一家。280家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固定资产超过50万元的只有15家,且大多都是“作坊式”生产,经营能力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龙头企业。

(二)投入上的严重不足,导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极低。由于原阳县是省级贫困县,财政紧张,加之社会力量办文化的氛围没有形成,致使这些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如夏家院、玲珑塔、谷堆文化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的维修保护投入几乎为零。更有甚者,目前全县文化系统二级机构中,影剧院、电影公司等经营性事业单位。几乎处于倒闭状态,正常功能得不到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由于缺乏购书经费,文化活动已无法正常开展。

(三)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据摸底调查,全县各类文化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600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仅40多人。特别是文化馆,本该是文化专业人才聚集的地方,但随着年龄大的专业人才离退休,新鲜血液输不进来,有专长的人被堵在门外。图书馆、文管所、豫剧团等单位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发展原阳县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

坚持体制创新,努力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坚持艺术创新,努力在增强艺术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上取得突破:坚持运行迎新,努力在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上取得突破。要通过重点项目带动、文化设施推动和投资拉动,千方百计增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大力发展文艺演出、文化旅游等为代表的主导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业、网络游戏业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业。经过努力,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文化名牌,培养一批文化名人,建立一批具有地域优势的文化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把文化产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四、发展文化产业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党委、政府牵头的文化工作协调组织,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四个体系,认真研究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落实文化工作的重大决策,帮助解决文化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使文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选用总体规划和同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化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要切实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保证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的经费投入,保证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要加大对转制文化单位、文化发展项目在财政税收、投融资、资产处置、社会保障、项目用地、规费减免和拆迁安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三)要加快文化单位体制和机制创新。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继续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强自身活力。对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人事部、文化部《关于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3]14号)有关政策,及省、市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搞好人事制度改革。

(四)要实施人才战略,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要认真落实豫发[2004]9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解决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聚集能力不强,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文化人才短缺问题。各类职业学校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着力培养文化创意、动漫、网络、电子出版等新兴技术人才和生产销售人才,尤其是策划、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吸引省内外优秀文化人才加盟到县文化产业创业活动中。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5

要有质量思维,由速度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已经由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县域经济增速也显著下降,这就要求县域经济发展要从过去强调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速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县域经济要改变过去更多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注重经济增速、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投资创新双驱动转变,通过科技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

要有市场思维,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决定转变。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决定,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县域政府要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市场环境。县域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通过减少审批和放松管制激发民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市场主体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同时,县域政府要重点关注和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树立民本和法治意识,发挥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等职能。

要有全局思维,跳出“行政边界”的框范,基于区域发展空间谋求发展。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汇,内外部风险交织叠加的态势下,县域竞争日趋激烈和深化,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需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打破时空局限,融合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充分整合与利用区域内资源和市场,通过优势互补、生态共建,将县域经济发展放到全球、全国、全省和全市形势与发展战略的大局中去衡量和定位,寻找比较优势和发展机遇,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要有特色思维,充分发掘利用县域经济的地方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应更加注重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产业集群。纵观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域经济,都有适合本地发展的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方面要基于县域历史积淀的产业基础、特殊的人力资本等资源禀赋条件,以自身县域特色和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另一方面,则要以经济区域范畴来对县域经济进行产业布局,通过积极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形成产业配套和关联集成效应,推动高端生产要素向县域流动,从而带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

要有风险思维,构建全方位的风险消解机制。当前县域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改革难度和阻力在加大,政策落地难度也在加大等。风险的不断增加,要求地方发展必须具有风险思维。要努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和质量提升中的风险消解机制,通过统筹安排,逐步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消解风险。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6

目前,贵州县域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省内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贵州县域经济结构不完善,主要效益来源依旧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其次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不佳,以及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县域经济的增长并不是依靠科技技术,而是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

一、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原则

1.基本思路。贵州各县市在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应为科学发展观,而主要的指导文件是国发[2012]2号,认清目前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并纵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主要抓住沿海制造业转移内陆地区的机遇,结合贵州各县域交通不便但是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2.具体原则。当前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是封闭的,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贵州县域经济,应当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考虑到与周围县市,甚至与全国其他县市相关联的可能行。目前,贵州县市在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时,考虑到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贵州所处的区位较为偏远,暂不考虑与国际经济的关联性。但是发展贵州县域经济,不能只考虑本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更不能只考虑某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要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视角出发,让创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更能有利于促进贵州各县域参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参与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

二、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着力点

1.特色化。在目前贵州各县域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重视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具体到贵州县域经济上,就是科学分析各县域已有的资源和产业,定位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重点开发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2.工业化。201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从这一思路出发,响应全省发展战略思路,发展贵州县域经济应当也要把工业发展摆在突出地位,把发展工业做为县域经济主体来对待,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尽快形成以工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局面。

3.集群化。一直以来,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形成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是通过在县域内产业协作和分工,尤其是专业化的协作与分工,让分工不同但是或多或少有关联的产业,尤其是有密切关联的产业集群,促进贵州各县域形成产业集群的特色发展道路。

三、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途径

1.创新技术结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够帮助贵州各县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树立一席之地。科技力量不仅可以运用在调整优化县域的产业结构,同样也是发展具有当地特色产业的必备条件。

提高贵州县域的科学技术水平,主要途径就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技术应当和当地自身条件相吻合,即要求有利于掌握和消化吸收,并最终落实在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贵州各县域也不能忽视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能够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和就业环境必不可少,最终目标是创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体系,让科技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

2.创新产业结构。一是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通过加快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从而使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反衬出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

二是优化各产业内部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不断加大蔬菜、水果的发展,提高经济作物(主要是烟草、茶叶)所占比重。要加快适合贵州省情,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工业、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并重视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步发展。

三是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贵州各县市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应当是首先发展特色产业,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各县市首先应分析自身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明确符合自身条件的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培育、创新特色优势,最终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

3.创新所有制结构。目前在我国,公有制是经济的主体,但对于县域经济而言,没必要过多地强调公有制,应当强调的是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贵州县域经济的主要成分的情况下。贵州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尽可能多的领域,至于企业的控股比例如何分配不应过分强调,只要社会资本参与能发展贵州的县域经济,政府就应该不与民争利。

参考文献:

[1]李志安.锻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7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地域范围内,由政府调控、引导和管理,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一种区域经济形式。“十二·五”期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既是区域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一、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

县域经济是作为一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我国人均耕地量很少,要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繁荣,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民转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相当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到了城市,但是城市发展可吸纳的农民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所以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就能够增强县域范围内消化吸收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在实现农民就地转移方面的作用是无限的。此举也将缓解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为大中型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县域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来源的主要基地

县域资源在一定意义上是国家资源的基石。首先,大部分的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县域资源中,比如水土、森林、矿藏等,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国家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其次,食品业、轻工业、重工业以及新兴产业等的生产原料对于县域资料的依赖性也很强。再次,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在劳动力方面为部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说,县域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县域经济是促进国内消费的推进器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提高明显,据统计,广大县域已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得到提高,市场容量将会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定会更强。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已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缓慢

一直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是作为我国对以农村为主的县域实行的最主要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及其自主性都比较小,导致城镇化率较低,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小城镇吸引附人口的凝聚力不强。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县域发展基础薄弱,除了县城之外,多数乡镇的基础建设一直落后,缺乏支柱产业,功能不全,发展没有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在客观上还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存在很多薄弱的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新兴产业与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传统产业相对比较多等现象。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在农业中,科技含量不高,传统农业比重仍较大;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在第二产业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然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其产品的附加值却表现得比较欠缺。其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县域工业在支持农业及其他的产业上还存在着不足,县域农副产品大多数都是以出卖原始的或者是初级的产品,对于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还处在起步阶段。再次,在县域层面上各个县域的产业结构差别不大。“千县一品”,各城都热衷于“热门产业”,而忽视了当地地域、资源特色,追求“大一统”模式,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问题,遗留至今,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三)体制性政策影响明显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幅减少,但从绝对量上看,仍有6.7亿农民。据统计,新世纪前10年,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从数量上看每年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事实上,财政支出总的比重却很长时间都处在10%以下,因此,不能满足7亿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另外,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的重点区域来看,大项目、大产业、大建设基本放在大中型城市,县域经济受地理位置、人文、科技等条件的影响,严重缺乏国家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不足,从而导致中国广大城市与乡村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正确掌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谋划出正确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对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对于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意义深远。

(一)实施开放活县战略措施,不断地发展外向经济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8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06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北地区占5个,全部出自辽宁,最高排名34位,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06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增长10.7%,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增长26.3%,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增长24.6%,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6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2006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市)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的25个县(市)工业项目集聚地中,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05年的325个增至2006年的577个,增加252个,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05年的42个增至2006年的100个,增加58个。

(5)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6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占45.5%,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占25%,比上年减少5个;2000-3000元的有2个,占4.5%,比上年减少4个。

2 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差距依然明显。

据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市)外,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县域立,城市兴”的思想,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共生,机遇与挑战同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定困难,还要走一段漫长的崎岖之路,但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通过观察国内县域经济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实属正常、无可避免,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面对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逐步解决和克服了它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才能迎来中国县域经济“万紫千红、满园秀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S].2007.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问题[N].南方日报,2006-05-18.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9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繁荣的保证,也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我国县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县域经济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城乡协调发展,关系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是县域主导产业不明确,没有发挥比较优势,目前县域经济的产业小而全,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只有少数经济强县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第二,县域内的传统产业效率低下,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第三,小城镇建设缺少规划及资金投入,少数较发达县域已改变面貌,但大多数发展滞后,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的发展差距;第四,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比例过低,行政审批手续繁琐,经营范围受限制;第五,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县级政府职能部门没能为招商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科技落后,人才缺乏。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规模和水平,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真正使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1)依据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县域主导产业。依据自身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并且重点开发。要充分“盘点”县域内的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突出比较优势,发挥特色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县域内的资源,选择和培育好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关联及配套产业的建设,形成一批有影响、有辐射力的大企业。(2)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推进产业化,同时也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因地制宜,坚持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3)推进城镇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工业化则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因此要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首先要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其次要转变管理理念,对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资源要素进行资本化运作。最后,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工业产业集聚效应。(4)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发展较落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激发民间主体的创业热情,使民营经济成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阵地。对民营经济应降低门槛,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首先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三是要大力培养一批民营优秀企业家,为县域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5)提高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就不能将思维局限在县内经济,而要着眼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和协作。优化县域投资环境,为吸引投资创造条件,并且要创新招商理念,扩大招商规模,提高招商水平。(6)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升县域科技水平。创新与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县域经济要做大做强必须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尤其是对科技水平较落后的县域更应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首先要保证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其次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再次要在政策上予以优惠,吸引德才兼备的人才前来创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参 考 文 献

[1]姚超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念文.安图县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7:8

[3]张立华.关于发展县域经济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6(7):44~45

[4]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例10

[3] 周励:研判府谷[J].西部大开发,2013(6).

[4] 叶飞:府谷民营资本“涌流”新农村[J].当代陕西,2010(4).

[5] 王劲苍:陕西县域竞争新态势[J].当代陕西,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