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9-10 14:39:38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1

2.知识储备。知识结构的完善与否也直接影响解题思维的正常发挥。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具备所需的背景知识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果学生根本不具备解决某问题所需的背景知识,那么显然会导致问题解决错误。

3.解题策略。解题策略的优劣对解题思维起着决定性作用。解题思维能力比较高级的学生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做出合理的选择,什么问题情境下该选择什么策略,什么情况下又该改变策略。有的学生对一些方法并非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合理运用;有的学生面对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用公式或模仿做过的题目,面对背景稍微陌生的题型便无从下手,这是解题策略缺失的表现。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解题思维能力的提升呢?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应对策略。

一、激发内驱,叩开解题思维兴奋点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解决问题的行动是由一定的兴趣所推动的,当一个人面临问题时,其兴趣状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会随着学生兴趣的增强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对他们而言,枯燥的数字与形象的文字、图片比较,后者更有吸引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等特点,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教学反馈的有效性,激发兴趣,强化动机,诱发思维。

1.挖掘教材的趣味点

数学问题以其独特的逻辑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解题思路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而蕴藏着丰富的趣味因素,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数学问题编成故事或童话;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巧设悬念,引导多解、巧解,寻找解题规律,寻找最优解法等。如: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一开始,教师提出十分有趣的问题“小明今年12岁,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对这个悬念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然后根据许多公历年份每月的天数变化情况,经过比较分析和探究研讨,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解决了“小明12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的问题。再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打破秧田式座位的格局,把教室简易布置成“银行”,每小组选一名学生为“银行工作人员”,其余学生做“顾客”,每位“顾客”拿1元人民币去“银行工作人员”处兑换,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场景中掌握用多种兑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的需要感

兴趣是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教师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感,帮助他们保持长期稳定的兴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如:学过长方形面积计算后,组织学生测量教室墙面的面积,帮助学校总务处预算粉刷教室需要多少钱。这样的问题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解题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感。

3.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解题思维水平的高低与问题解决者的自信心也是分不开的。在甲、乙两人解题能力相同的前提下,如果甲比乙对自己解决问题能力具有更大的信心,甲将有更积极的探索行为,且持续时间也更长;更重要的是甲将有更活跃的思维,能够进行思路的不断转换,即具有较大的思维灵活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竞赛活动,让一些学生脱颖而出,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当学生探索解题方法遇到困难时,要及时鼓励,并适当加以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获得成功。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组织一些低层次的单项竞赛,在适当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使他们获得成功、树立起学习信心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二、完善认知,弥补解题思维空白点

生成穿越问题空隙的路径离不开知识的运用,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角色是充当片断性的路径,一些或许多片断性路径被有机镶嵌在一起时,才能生成完整的解题路径。所以,欠缺其中某一问题所需的背景知识就无法满足上述生成路径的要求,就可能导致问题解决错误。

1.扫清盲点,确保思维的通畅性

班级中的一些后进生,在解题时,往往不知所措,出现瞎撞乱做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遇到了很多知识的盲点,导致思维的中断。有些学生连最简单的计算公式、计算方法都不清楚,就更谈不上正确解题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及时帮助其“扫盲”。如少数学生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总是瞎做,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对十一种最基本的数量关系进行重新梳理,甚至重新讲解。当一个学生计算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是混淆时,就要帮助其重新建立周长与面积的概念,这样才能确保思维的通畅。

2.沟通联系,提升思维的整体性

思维的整体性,简单地说,是指在思考问题时能够着眼全局,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全面衡量,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思维受年龄的影响,在认知过程中,往往把一个个知识看作孤立的点,所学的知识零星而琐碎,不成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既要密切注意数学的外部联系,也要充分体现数学的内在联系,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使前后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能融会贯通起来,沟通这些看似割裂、点状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是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深化,两者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思路也相近,因此,可以从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引入,实行解题方法上的顺利迁移,这就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题目结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整体认识和结构化把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结构意识和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提升思维的整体性。

3.回归生活,引发思维的变通性

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有些知识并不是通过书本的学习就能获得的。如这样一道题:小明家上个月水表显示368,本月水表显示396,小明家这月用水多少吨?一道简单的题目却给很大一部分学生带来了思维障碍,主要原因是这一生活情境学生根本不理解。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打通数学与生活的通道,从而让学生能融会贯通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策略指导,拓展解题思维灵活度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2

《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对这一目标本人认为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发展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22岁的学生正处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期,高中生正好处于这一关键年龄段,作为数学教师应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借以抛砖引玉.

1. 策略一: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学习氛围,营造创新思维环境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这就要求克服课堂上只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现出教与学相结合的思路. 首先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空间,要求教师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同学之间更多交流,取长补短.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找寻问题的最佳方法和答案,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 策略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思维从问题开始”. 只有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要的手段之一. 学生思维的创新性集中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往往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有创意的东西,就是创造. 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在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切入点,教师要启迪学生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讨论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3. 策略三:重视思维过程,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水平

重视数学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教学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尽可能多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思维得以充分地发挥,便于教师反馈评价与采取针对性措施,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自觉性. 例如:提问学生时,不是问“这题怎么做”,而是问“你是怎样想的”. 问“怎样想”,人人都可讲,都会暴露其思维过程及思维受阻情况,这样,便于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拔,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

(2)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数学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教师将自己处理问题的思维充分地暴露给学生,便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与思维方法的借鉴.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当场解答,向学生交待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从失败到成功的真实感受,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 策略四:更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则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发挥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 运用新方法,辅助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引入开放题教学. 开放题的引入,可让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教师改造一些课本中常规性的题目,打破模式化,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将条件、结论完整的题改成只给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论证;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要收集、整理、筛选后才能求解或证明;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广,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3

笔者在高三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时让学生做了下题,并对学生作业答案进行了整理。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第(1)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综合能力,笔者整理了学生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优美景色的喜爱。

2.作者用笛声、山、水、燕子、雨、梨花等词语来表达诗人的心情。

3.作者描写了笛声、山水、燕子、梨花等意象创造了凄凉的氛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感情。

4.作者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劳劳燕子、雨中梨花等意象借景抒情,通过“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一句运用对偶修辞表达诗人心中孤寂之情。

5.作者借忧伤的玉笛声、辽阔的山水、低垂的冥云、千里觅食的燕子、雨中梨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冷静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愁苦的思乡之情和在异乡的孤寂。诗歌上篇景中融情,首句“楼上谁将玉笛吹”一句运用“玉笛”典故,暗含思乡之意,次句作者因闻笛而起思乡之情,眺望故乡,却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云,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感觉。“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两句运用对偶,写燕子忙碌和梨花孤独之景象,更加衬托出诗人思乡中的愁苦形象。

二、答案分析及学生思维层级诊断

答案1表明学生没有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怎样”,更未理解词所写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其思维处于“未理解”的状态。答案2可以看出学生对此词“有一点感觉”,罗列了词中的一些意象,但并未说出词人到底抒l了怎样的情感,其思维处于“单点式”状态,即只理解其中一点,却并不深入。答案3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回答题目中“怎样借景抒情”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意象,二是修辞。所以他们找出了作者“借景抒情”所借之景物,说明了“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一句运用对偶修辞。这部分同学没有指出作者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的作用,也没有明确分析出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感情。这部分同学思维处于“多点式”状态,即理解多点,却把它们当做孤立的要点。答案4可以看出,学生知道从意象和手法两个方面解答“怎样借景抒情”的问题,而且理解“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两句基本的抒情内涵。前句“劳劳燕子人千里”刻画燕子劳苦忙碌,而自己却是千里之外孤寂一人,后句“落落梨花雨一枝”写一枝梨花,风雨飘零,前面再冠一“落落”,更显其孤独寂寞,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这些同学的思维处于相较于前三类同学更高的层次,即“多点联系式”状态,答案能联系题目要求,并对词上片所有内容进行了全面把握,甚至可以分析“人千里”、“雨一枝”所暗含诗人的孤寂之情。有些遗憾的是,这些同学的理解仍然欠些火候,没有答出作者最主要表达的感情――思乡之情,也不知道词中“楼上谁将玉笛吹”中“玉笛”运用的是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之典故。李白原诗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如果学生理解到此程度,必然知晓张炎之词表达的亦是“思乡”之情。答案5就显得比较完美,基本涵盖了标准答案的所有关键点,甚至有扩展。这部分同学的思维处于“立体综合式”状态,能够把各个要点恰当分析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

以上五种类型的答案,其实显示出学生五个层次的思维水平。笔者对五种答案思维状态及特点进行了分类整理,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思维在不同层级,作业答案的特点不同,老师可以根据答案内容有效诊断出学生对诗歌理解和鉴赏的能力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高三语文复习。对于高三语文复习中的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考察理解力的主观性题目,学生的理解层级决定了得分情况。因此,我们依据上表的这种思维层级诊断,针对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层级来进行教学,必然会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有效性。

另外,语文学科学生学习效果的诊断,通常也是通过测试成绩这样的量化数据分析,如果仅用这一种方式来指导语文教学,显然与语文学科特点不相符,而且也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或思维缺陷,不利于后继教学。特别是高三语文复习,到最后完全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比拼。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高三语文复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思维层级提升策略是提高高考语文复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三、提高学生思维层级的思考和探索

(一)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现有思维层级确立训练提升目标

下表统计了上题第(1)问我班(2个理科班共119人)学生答案所呈现的思维状态:

依据上表统计情况,学生思维能力层级大多处在第二、三、四级,达到第五级的相对较少。我们高三复习的目的是巩固、加强和提高,所以复习教学和作业就必须有针对性,依据每个学生的现有状况,设定思维训练目标。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多次对学生作业和试卷进行深入分类、整理,从而确定学生的思维层级,合理设置提高步骤。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训练,要循序渐进,而不能盲目要求全班同学或一个同学从现有思维水平一次性上升到“立体综合”思维状态。例如上题答案处于第二级思维层次的学生,应该从分析题干要求和理解诗歌内容方面加强指导,该题目虽然看似是简单考察“抒情手法”,其实学生必须要抓住题干中的“怎样”,从理解词上片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角度去思考、归纳。通过解读该词上片,可以简单分析理解词人借“意象”来抒情,但抒发什么样的感情?有没有通过其他的艺术手法来抒情?这便是这个层级的学生继续思考、理解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提示这类同学注意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思维由第四级上升到第五级?这就要求学生在储备了诗词常识的基础上,立足全面理解诗歌的层面,将诗歌中各个信息点都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有深度的结论。如上题,学生既要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词中“意象”,知道“玉笛”典故,还要理解到“暝云低”、“劳劳燕子”、“落落梨花”都是在衬托诗人思乡的愁苦,甚至在作答时要联系诗词鉴赏中“艺术手法”的作用,这样全面分析、纵横联系,将不同角度的信息点进行整合,才能使结论全面而深刻。

(二)根据学生思维层级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分组-比较-整合”的学习活动中完善思维结构

依据以上五类思维能力层级分类,笔者又选择多种题型,进行多次统计、分析、综合和探索尝试,发现“分组-比较-整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完善学生思维结构,提升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分组-比较-整合”学习方式的步骤是:第一,充分了解各个学生所处的思维层级,按照2:2:2:1进行分组(第一、二等级的同学合在一起分组);第二,练习题目自己独立完成,之后小组内成员分别展示答案,组内成员间进行答案比较;第三,答案对比之后寻找没有理解到的要点和原因,由最高层级的同学指导、监督,并在组内形成完美答案,最后写出小组活动小总结。例如一道广东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题目,其中第9题要求把原文中3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其中一句是: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笔者抽查并整理了其中一组的学习成果情况。他们独立完成后,答案基本形成如下四种类型:1.年岁不好把赈灾的欠着,快乐的年岁再捐献,省略社会上的粮仓法,而且去除弊端。2.年岁不好就准备赈济,好的年成再捐献,就像社会上的粮仓法一样去除弊端。3.今年欠着防备灾荒以赈灾,丰收的年岁再捐出粮食,大概就像社仓法一样可以去除弊端。4.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丰年再捐出粮食,这样大体上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它的弊端。经过展示、对比、讨论修改后,他们组形成的最后答案是:5.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这样大体上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我们把答案5和前4种答案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一组同学的“答案对比”环节做得很细致,探究研讨也比较深入。特别是原句“而去其弊”中“其”字,翻译为“社仓法”比“它”更明确,而不致于产生歧义,从细节充分显示出他们深入的思考。“分组-比较-整合”学习活动的关键是“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思维问题,在不同层次的答案展示对比中感受到思维结构的差异,进而通过总结思考,撰写体会来完善自己的思维结构,提升思维能力层次。

(三)让学生研究“错误”,集体分析,逐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作业答案中的“错误”是学生思维失误或存在缺陷的体现,老师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进行分类登记,然后在教学中有意指出这些“错误”,经过班级同学集体诊断,明确自己思维水平所处层级,再在老师指导下明确自己“错”在何处,因何而“错”,逐级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4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这就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讲授知识作为课堂的重点,没有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在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比较死板,不能灵活运用。因而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同实际生活有效整合,利用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大气的运动”这一章节中,在课前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否感觉到我们贵阳在冬夏不同的季节风向有变化?而且不同季节的风感觉是不同的,有的温暖湿润,有的寒冷干燥。在讲授季风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记住不同的风向,在课堂中给学生演唱《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用歌曲加深学生印象,既强调了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又记住了不同的冬夏季风风向。效果十分理想,学生非常欢迎。教师从实际生活现象出发,通过对“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提问,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可以吸引学生主动探索地理知识。

因此,教师要灵活变化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比如,在“陆地和海洋”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贵州龙、海百合的化石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在今天的云贵高原为什么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它们是怎么埋藏在深深的地层中?结合实际,将教材生活化,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海陆变迁的过程。在进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学时,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关影视资料,比如:《鸟瞰地球》《探索与发现》等等视频,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深化对教材的认识。教师用影视资料来辅助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协作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灵活变化教学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地理思维能力。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5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37-02

拓展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既包括思维深度的拓展,也包括思维广度的拓展,拓展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达到新课改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国家科技发展。[1]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实验自主性、灵活性特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形成拓展性思维。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采用拓展性策略,达到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的目的。

一 、制定拓展性策略的指导思想

新型教学和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拓展性策略的制定要紧紧围绕这一理念,通过实施拓展性策略,改变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逐步养成拓展性思维。

二 、制定拓展性策略的原则

拓展性策略的制定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策略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教学策略要具有可行性,从学校的设备、器材等资源状况出发;最后,教学策略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提升学生想象力,培养拓展性思维。

三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培B学生拓展性思维策略及教学实践

(1)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的策略。依据上文所提出的指导思想,遵循其原则,制定以下拓展性策略,并将其按照概念界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进行分类整理。(见表1)

(2)教学案例。将总结的各类拓展性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分析教学效果。

案例一:丰富实验材料策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探究实验教学,教师引导下学生了解实验材料为含有较多过氧化氢酶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启发思考:还有哪些材料含有过氧化氢酶?学生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提出土豆、土壤等材料中也含有过氧化氢酶。实验过程中,学生以肝脏研磨液、土豆、土壤为实验材料,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肝脏研磨液、土豆和土壤中均含有过氧化氢酶,其中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的含量最多,其次是土豆、土壤。实施丰富实验材料策略,学生在原有实验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拓展实验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体验探究性实验的乐趣及伸展性特点,形成拓展性思维。

案例二:知识迁移策略。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探究实验教学,该探究实验目的为通过教材案例,完成环境因素中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并得出实验结论。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探究其他环境因素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的水分多少,光照的长短与强弱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学生依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其他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即知识迁移,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或实验设计思维,同时对其进行迁移变式从而设计新的实验,逐渐形成拓展性思维。

案例三:改进提升策略。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实验过程较为繁琐,经过改进,将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改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类群丰富度。学生显微镜下观察土壤,根据对土壤中各菌类形态特征的了解,运用目测估计法记录微生物种类,完成土壤中微生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报告,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实验的改进优化降低了实验难度,达到课标要求。实施改进提升策略,对于实施难度较大的探究实验,学生不再仅局限于课本提供的内容或方法,而是思考讨论,找出更合适、操作更方便的实验方法或者实验材料,逐渐养成拓展性思维。

案例四:深入探究策略。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能否根据质壁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现象,探究细胞液的浓度?引导学生回顾实验原理,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拓展为探究细胞液浓度大小的实验。运用深入探究策略,提升学生的拓展能力。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应用拓展性策略,引起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实验过程中多思考,多研究,举一反三;打破固守思维,认识到对于部分实验采取一些拓展性策略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实施拓展性策略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四、小结

以上是根据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总结出的拓展性策略,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希望能给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差异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校器材、设备等资源情况灵活应用拓展性策略,逐步对其进行丰富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乐趣。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他们需要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应该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应该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语言知识掌握而忽视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思维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思维能力从低到高依次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六个阶段,越高级的阶段越决定了人的整体思维水平。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8 Our Dreams的故事板块时,笔者在读前活动时,为学生创设了“Get to know”的思维分析情景题,要求学生从笔者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出哪一项是不正确的“I can write a story.I want to be a writer in the future. I worked in the country.”笔者设计这样的环节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也不仅是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提取信息与分析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在感知本节课目标语言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进行判断时,笔者要求他们给予证明的理由,在这样思维训练活动的推动下,学生的思维被调动得异常活跃,学生的回答也十分精彩。例如,学生在判断“I want to be a writer in the future.”是真实信息时,学生给出的理由是“I think the sentence is true. Because you like writing. You are good at writing.”此时的学生说出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所表达的语言也是经过观察分析而形成的,这样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效的。

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

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获得情况,因为策略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真实有效性。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阅读策略?应该什么时候用阅读策略?这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而决定。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8 Our Dreams的故事板块时,笔者就尝试采用了预判、讨论、推测等阅读策略。在阅读后的环节中,笔者创设了“Let’s discuss”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在熟悉文本中人物各自梦想的基础上,分析与表达出他们想要实现梦想需要做些什么。“To make the dreams come true, peopl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follow the dreams.what should they do? please discuss with your deskmate.”这个活动的创设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了解与巩固,还积极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高级思维,进而提升了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笔者引导他们用“… wants to be a… He/She should…”的句子结构来表达,帮助他们提升自己整理文本信息与归纳文本信息的策略。有一个学生说“Liu Tao wants to be a football player. He should play football a lot. He should run every morning. He should do exercise every day.”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对文本复述的阅读任务,还获得了阅读策略、锻炼了英语能力,进而实现了语言学习与能力培养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注学生建构故事的方式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7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着力点例析

相对于知识而言,学生的思维更多的是一种默会知识,其超越知识的高度但又不能脱离知识而存在。也就是说有了知识不一定能产生能力,更不一定能提高思维的品质(这就是常说的高分低能);同时,离开了知识的发生或者问题的解决,思维能力与品质就无从体现。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寻找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着力点就显得非常重要。

以函数知识的教学为例,其中就蕴含着大量丰富的思维品质提升着力点。因为我们知道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在函数知识中,既有大量逻辑关系明确,推理要求较高的数的关系,又有包括坐标、图像在内的形的关系。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面对新的教学要求,这一知识领域被发掘出来的着力点也越来越多。

如,从函数的概念开始,如果只是机械地讲授函数的概念,这显然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而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通过数学语言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函数本质有一个把握,这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应循之道。特别是在二次函数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二次函数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合中y=ax2+bx+c(a≠0)在另一个集合中的映射,这就是高中数学语言与表达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即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将提升学生品质的工作继续下去。

提高到自变量的角度其实就是把握了问题的实质,学生收获的就是一种数学思维与数学思想,思维品质的提升自然也就蕴含其中。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策略

思维品质的提升是需要策略的,也正因为如此,在日常教学中如果不给予高度的重视,那我们的教学就达不到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效果。那么,一般来说,需要遵循哪些策略才能有效地发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呢?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有了以下这样一些心得:

一是通过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培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数学知识的魅力在于其自身固有的严谨与逻辑,而这正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教学可谓是思维品质提升的最佳途径。仍然以高中数学中的二次函数为例,有经验的高中数学教学同行都知道,二次函数中的单调性是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不小的难点。分析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看到,二次函数y=ax2+bx+c在区间(-∞,-]和[-,+∞)上的单调性的得出需要经过一个严密的推理,其结论应用也正是严密推理的全面演绎。

无论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是利用二次函数去实施问题的解决,都是数学知识系统性与逻辑性的体验,根据我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握,学生对数学最大的乐趣往往也正是在经过严格推理后的喜悦。事实证明,经过严格数学训练的学生往往具有思考问题严密,解决问题精确的特点。

二是通过数学知识的演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无论是基于应试要求,还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演绎过程,都是教学的最终指向。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寻找到大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时机与策略。

如,类似于这样的一个问题:二次函数f(x)=ax2+bx+c(a>0)方程f(x)-x=0的两个根x1,x2满足0

当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远不止此处所说的两种,如,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思维能力的批判性等,也有相当丰富的研究内容。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再多述了。

三、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品质提升的总结与反思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8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法的原理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来表现教学内容。在思维导图模式之下,学生的思维模式得以发散,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并与其他思考内容继续联想,如此一来就取得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引用,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记忆效果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而言有着积极影响。目前,西方国家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上已经趋于成熟,并针对相应的教学体系进行了建设,在基础教育中这种方法的价值与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然而根据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依然有待改进,这就需要高中英语教师针对此展开研究与创新,以此推动教学发展。

二、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依然非常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显得过于拘谨,对于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而言有着不利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成为了现代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之下完成教学任务,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而思维导图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则正好适应时展需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策略探讨

1.思维导图在备课中的应用策略。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备课工作。在思维导图模式之下,教师应以思维导向图为参考,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与优化,不断完善英语?淇伪始恰O嘟嫌诖?统英语教学的备课方式,思维导图模式下的备课方法在质量与效率上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能够为学生在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全方位理解提供可靠的支持与帮助。与此同时,通过思维套图教学策略,教师能够以教学实际需求进行考虑与分析,对教学设计进行有效调整与优化,对于提高备课笔记的时效性而言有着积极作用,能够将教学前准备工作成果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年度技术中,思维导图策略的渗透还能够使教师对教学任务目标予以明确,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与调整,使整个教学任务的合理性得到有效提升。

2.思维导图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站在学生的角度,思维导图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在单词记忆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效果将会得到改善,对于他们未来英语学习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换言之,在思维导图模式之下,英语单词的构成形式与发音规律得到了有效整合与分类,并在图片形式之下展示给学生,如此一来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为其词汇量储备量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又比如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在思维导图模式之下,英语写作的目标与要求得到合理规划,同时也帮助学生明确写作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与重点,引导学生对写作思路进行梳理,并结合联想的方式,表现出写作中的相关内容,如此一来,思维导图的放射性功效就得到充分发挥。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9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不断推行的医疗改革方案,现代化的医院对于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使得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医院的实际财务需求,必须进行改革。所以医院在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在医院财务战略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强化对战略思维的应用和时间,使得战略思维能够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助推医院健康、良好、可持续发展,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效能。

二、医院财务战略思维的概述

医院财务战略指的是,在医院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对战略思维和理论实施科学合理的应用,并以此作为基础,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升级。医院财务战略需要保障医院所有资金的流动,最大程度的发挥医院财务管理战略的竞争力,其具有整体性、创造性以及长时间经营性等诸多特点[1]。实际上,医院的财务战略是医院的职能性战略,其核心就是将医院的资金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应用,包括流动性的资金和非流动性的资金,对医院的资产以及资金实施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提升医院资产以及资金的使用率,延长资产和资金的使用时间,不断提高医院的财务核心竞争力以及医院的综合实力[2]。

三、贯彻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能的策略

贯彻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能的策略包括医院财务战略中的投资战略、医院财务战略中的筹资战略、医院财务战略中的运营战略、医院财务战略中的利益分配战略等等。

(一)医院财务战略中的投资战略

医院财务战略中的投资战略作为与医院长时间、重大投资有关的一项战略性规划,其包括医院比较重要的投资目标、投资的规模、投资的项目以及投资的模式等等[3]。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尤其是国有规模较大的医院,大多数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的购买、技术建设方面的投入以及信息化构建方面的投资这三个部分。医院的资金投入应该秉持适量适时的原则,应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资金最紧缺的项目当中去。

(二)医院财务战略中的筹资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也随之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医院从过去快速筹资方式,逐渐转变为稳健型筹资方式。针对那些主要依赖负债方式对医院实现规模扩张的情况,医院应该秉持着更加谨慎和严谨的态度,对于投资的资产应该更加重视其经营的效率,以保障医院资金流和现金流的安全。应该在医院的战略规划时间以内完成预期的筹资目标,还需要使得医院保持正常的运营发展。第一,做好内部积累。医院应该不断的提升经济收益,不断稳定运营,保障优秀的资产经营效率,提高积累的能力。因此医院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准,不嗵嵘医疗的技术水准,科学合理的对药物的收益结构实施控制,减少住院时间。第二,医院的信贷融资方面。

(三)医院财务战略中的运营战略

医院财务战略中的运营战略是关系到医院经营资本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对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经营资金是其经济的核心和重要部分。经营资金如果可以高效的进行管理,就会有效的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医院实现市场竞争力并且实现长盛不衰的重要基础。作为我国医院提提升财务管理效能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模式方面是流动负债以及流动资产之间差额的呈现,但是其实际上,与医院的风险情况以及短时间偿还债务的能力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关系。如果经营资金太高,那么医院的资产使用效率就会减少,如果经营资金太低,那么医院就有可能会出现经营方面的问题。

(四)医院财务战略中的利益分配战略

医院的经济收益的相关人员不仅仅是医院的职工,还涉及到来看病的病人以及政府方面,从战略视角来看,医院应该选择那些能够助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分配战略。首先,医院应该引入绩效考核制度,构建绩效评估系统,主要内容有医院的工作量、医院提供的服务、医院的责任心等等。其次,医院应该构建多角度、更全面的综合分配制度,将内部经济收益和外部经济收益实现均衡,将医院的经济收益和医护人员的经济收益有效容易,将医院和政府的利益实现统一,将医院和病人的利益实现统一,从而不断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多方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医院的财务部门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些简单重复的财务工作了,现代化的医院财务部门应该使用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财务战略思想,积极的参加到医院的经济日常经营决策当中去,不仅仅注重眼前的短期效益,还应该将眼光放在医院的长期利益上以及医院的整体利益方面,不但提高和创造医院的财务核心竞争力,保持原有的财务竞争力以及医疗市场的诸多优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当中,实现医院健康良好、可持续的发展。医院应该在我国新的医疗改革政策落实的同时,贯彻战略思想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效能。在执行医院财务战略的时候,应该注重充分与医院的整体计划相融合,落实医院财务战略中的投资战略、医院财务战略中的运营战略、医院财务战略中的利益分配战略、医院财务战略中的筹资战略以及并购战略的实施和运用,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例10

一、化学简答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简答题要求学生用简练的文字表述来回答化学问题。它具有取材广阔、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而且常把识记、理解、实验、推论和计算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融于一题之中。在高考化学试题中简答题已成为非选择题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化学思维能力与化学学习力的一种形式。但从高考试卷分析数据来看,简答题是历年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也是高考拉分的关键题型。在教学中虽然教师也很重视化学简答题的学生训练与总结、讲评,但学生的答题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有:教师在教学上只重视训练与讲评,缺乏有效的化学思维能力提升指导;学生在学习上只重视记忆、机械答题,缺乏化学思维。

二、化学简答题类型与解决策略

化学简答题涉及知识面广、试题类型多,主要类型有:化学原理解释类、化学实验操作(设计)类、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类等。其解决策略是分类总结化学基础知识、掌握问题分析方法、培养解决问题思维顺序,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和解答化学简答题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力。

(一)化学原理解释类简答题的解决策略

化学原理解释类简答题常用来考查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最常见的是分析说明和解释一个化学现象或事实。分析时要运用由果索因的思维方法,先分析题中给出的结果,然后结合化学原理、物质的性质等知识,推测出产生结果的原因。回答时侧重于化学用语(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特别是应用平衡移动原理时,一定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案例1】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之间,试解释盐酸的作用。

学生解答错例解析如表1所示。

纠错办法:叙述时一般可使用因果表述法,不但要回答出“是什么”,重点还要回答出“为什么”,回答问题一般要体现“前提、理由、结论”的答题过程,切忌顾此失彼;最后联系题意综合分析、归纳,并进行语言的加工提炼,做到原理正确、回答切题、语言精练、意思完整,如表2所示。

笔者根据化学原理解释类问题的考查方法、常见错误、思维要点、答题策略四个维度归纳出“学习导图”,通过学习导图使学生掌握化学原理解释类试题的特点、思维方法和解答策略,如图2。

(二)化学实验操作(设计)类简答题的解决策略

化学实验操作类问题要求回答“怎么做”。常用来考查化学实验知识,最常见的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及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分析时要运用同中求异的思维方法,设计出简便而可行的实验方案。回答时,需用文字陈述实验的操作步骤、所用药品、现象以及结论。一般不必阐述 “这么做”的理由。图3为化学实验操作类学习导图。

【案例2】图4为对某混合样品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A、D瓶内所盛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B瓶内所盛试剂是浓硫酸,连接好仪器后,如何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气密性检查学生错误解析见表3。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是实验前的重要环节,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基本操作。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暴露出缺乏思维有序性与实验想象思维。在教学中可通过问题引导、分类研究、归纳方法、总结提升等策略,建立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学习导图(如图5),培养学生思维有序性与实验想象思维。

【案例3】工业生产Na2S2O3产品中除了未反应的Na2SO3外,还可能存在Na2SO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是否存在Na2SO4杂质。

针对此物质检验类题的答题思维训练以及实验设计常见思路如表4和表5。

心理想象练习(想象实验操作)是解答好化学实验操作类问题的关键。教师一方面要切实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准确而熟练的实验操作,积累深刻的实验体验,为建立动作表象、进行心理练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心理实验的习惯养成,加强心理练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实验想象。学生需要凭借心理练习将试题设置的实验在头脑中“做”一遍,然后对题设问题做出应答。因此,心理练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实验简答题的解题质量至关重要。

(三)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类简答题的解决策略

评价一个实验方案,必须符合设计原则,对于不合理的设计能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能提出合理建议,对于不同的设计做出比较,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比设计实验的难度稍大,要求稍高。一个实验方案的优劣主要从实验原理是否科学合理,操作与装置是否简单可行来评价,另外还要从绿色化学和安全性两个角度去评价,图6为化学实验方案评价学习导图。

【案例4】为了检验火柴头燃烧后产生了SO2气体,某学习小组讨论后提出下列六种检验试剂选择方案,通过对实验原理分析,对不同的试剂选择方案进行评价。

对这六种检验试剂选择方案的实验原理分析及可行性评价见表6。

如何将燃烧产物SO2收集,以便观察实验现象?以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为检查试剂,学习小组讨论后提出表7所列六种实验设计方案,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

方案评价:方案2、3、4、5、6均可行,方案2、3、5基本原理相同,SO2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火柴燃烧产生的SO2气体会下沉到试管或烧杯中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而褪色;方案4操作最简单、试剂用量少、现象明显,为最优方案。

对给出的实验方案做出选择、评价或找出最佳方案,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效果与体会

化学简答题要求学生通过外在的语言形式将解决问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而内在思维要借助于内部语言进行,又要通过外部语言将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语言表达的质量实质上是由思维的内容和品质决定的[1]。笔者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解答化学简答题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建立化学简答题学习导图,明确不同类型化学简答题的考查方向、思维要点;针对不同的简答题类型构建不同的思维模型,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的无序性和非逻辑性;通过思维导图将解决问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展示出来、通过典型错误原因的分析揭示学生的思维缺陷,可有效减少思维的盲目性,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在教学中通过分类总结解决策略,通过会思、会说、会写训练来提升学生解答化学解答题的能力。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化学专题复习,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