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7-31 16:40:40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1

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乐学。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让智力开足马力,让才能闪出光辉,自觉主动地学习。只有学生学习兴趣浓,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材特点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培养兴趣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好奇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教学时紧紧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适当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逞强好性是儿童的又一心理特征,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儿童这种好胜心理,如在计算教学时,赛计算的正确速度、方法的合理、灵活。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如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赛照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根据。在应用题教学中,赛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赛最佳解法等。这样不断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而且让学生在体会“登山欠条路,同仰一月高”的乐趣中,人人摩拳擦掌、个个跃跃欲试,投入新的学习活动中。

二、运用热情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的热情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心扉,解冻学生平静的心灵,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共鸣,对教师有一种亲切感、信任感,慢慢的就会喜欢听教师上课,踊跃举手发言。如果不好好学习,会有一种自疚感,感到不安。学生如果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渴求知识的欲望。这时教师就容易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如课堂上,不时的给学生送上一句好听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学生心理就会涌现甜意,更加积极的听课、发言,争取在得到教师的赞许。

教师讲课的语言幽默风趣一点,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打破课堂紧张、沉闷的局面。教师如果善用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循循善诱的传授知识,学生听起来就意味深长,回味无穷,有一种如饮甘露如临沐浴的舒服感,听课便是一种享受。

三、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探索解决矛盾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求知的欲望及教材的特点,不断创设问题的情况,揭示矛盾,引起小学生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例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任意说出一个数,然后很快地作出判断,同学们纷纷提出很多数,我对答如流。经过同学们的多次验证,准确无误,这是同学们都感到很新奇、疑问促使学生们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转化成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于是我向学生说明我是根据数的特征判断的。这样从学习的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上来了。

四、教学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寻找规律的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又一特征,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教学时要根据这一特征,设法使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接受外部信息,激发学生学习书的兴趣,从而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

例如:将梯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时,首先让学生把一个梯形利用加辅助线的方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这是同学们动手连线,有的同学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进行计算求出梯形的面积。有的同学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计算,求出梯形的面积。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动手、自己学会求梯形的面积感到欣慰。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同时也感到轻松愉快。

五、采用多种新颖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练习的兴趣

要使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但重复单调的练习易使学生厌倦,效果不好。根据巴甫洛夫学说,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分析器官参加,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所以练习形式既要新颖,又要有变化。教学大纲指出;“应该要求学生算的正确吗、迅速。”为此,我每节课都进行口算练习。在练习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练习形式进行计算基本技能训练,我一般采用下面几种方法:(1)听算、试算。即;听题、看题、心算口答。目的是培养学生眼、耳、脑、口同时并用,思想高度集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2)对新旧算题交错进行练习。在安排对新知识练习时,适当加上旧知识,使新旧知识互相衔接,避免旧知识技能的遗忘。(3)讲解算式的练习。即通过学生讲出现算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理解数量关系,提高运用法则的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2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会态度积极、行为主动地去学习,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是没有兴趣,就会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就不好。那么,小数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尊重学生的特点,遵循适当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尊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结构达到协调和一致,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所在。首先,必须遵循适应性原则。所谓适用性原则是指,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能力发展特点规律相适应,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如今,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出现了一种错误的趋向,教师总认为课本中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单纯学习课本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因此,把奥数水平的题作为日常练习之用,使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自身实际相脱离。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基本知识学得不扎实、不牢固,在练习中得不到巩固,而做难度大的习题又使得他们感觉力不从心,产生挫折感,甚至丧失自信心。久而久之,不但培养不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反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数学。其次,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既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又要使学生有所发展,不然只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这一原则,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难度适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日积月累就会取得长足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施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3

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可分为课外培养学史兴趣和课内调动学史兴趣两个方面。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上课时间相对较少,所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重点应放在课外。以下就课外、课内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课外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1、明确学史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有十几门,每门课都有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历史这门课,学生们不仅要接触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而且难写难背、枯燥无味,于是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信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学习历史的目的上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以后如果再有此类危机爆发应该如何避免灾难。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等。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发挥情感作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就能给学生提供无形、巨大的学习动力,这就是教育界经常提到的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发挥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实践表明,教师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兴趣爱好,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情感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是十分重要的。

3、通过历史记忆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历史知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因此,记忆成为学习中一个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注重记忆方法的引导是迅速提高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兴趣的有效手段,我在此谈谈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一,数字记忆法,即依据一些数字的特点,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如可根据数字差记忆,1874、1884、1894、1904、1914、1924、1934、1944、1954、1964等,这些数字以“十”为差排列,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枯燥为有趣。

第二,对比记忆法。历史中的很多人物和事件既有个性又有共性,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比效、和辛亥革命的比较等。

第三,归纳法。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大都可以将根本原因归纳为经济方面或生产关系方面。如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引起的。

4、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教师可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等一些历史小读物,并且摘抄读书笔记或撰写读后感,然后贴在教室后面让同学们共享,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可开展猜历史谜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

二、课内调动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1、课前导入时,精设“悬念”,引发兴趣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相当不集中,而且历史课又都安排在下午或上午的第三、四节,这就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尤为严重。所以,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由于历史学科天生具有与其它学科及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这就使历史课的课前导入方法很多。这时可精设“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在上课过程中巧设“悬念”并注意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兴趣

首先,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如在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课时,在讲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后,讲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可提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这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牢牢的集中在学习上。 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精设悬念。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是很难的,因此,悬念设在重点、难点处,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

3、在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保留兴趣

教材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有了上一课的因,才有这一课的果。因此,在一堂课快上完之前,教师应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相联系的地方,认真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问题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离不开这个前提。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因此,要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兴趣在学生学史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持久地、主动学习历史。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4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107-01

一、引言

任何兴趣、能力的形成首先要有一定的自然的前提,就是先天素质。面对一群天真活泼、求知欲旺盛的儿童,要引导他们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很难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让学生体验成功能激发来保持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兴趣是当今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来源于教学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桥辅路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艺术作品,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要积极融入到学生群体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们可以将老师看成是好朋友,启发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美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使得学生由欣赏美过渡到创造美的活动中来,自然会激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强烈意愿。这样的兴趣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学生对美术学习与创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们应不断地创造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看到了自己努力后的成功,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酝酿出理想的构思,在随意的拼搭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兴趣盎然地完成了作业。

三、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辨别能力

通过对美的感受,进化为对美与丑的分辨能力,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精神在愉悦和操作中得到升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美术教师还是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多给学生灌输一些这方面的东西。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摆脱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学生在心情愉快中积极思维,进入其境, 给学生讲讲某幅画作背后的故事,或者画家的生平品质等。接受美的教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起学生对于美术的强烈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优美的情趣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创新中不断完善自我。因为有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进入到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改变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的课堂教学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扩大视野,是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走下“神圣的讲台”,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学生不能更直观的感觉到绘画或者雕刻等艺术作品的美。所以,美术技能的演示和示范要尽可能地做到教师现场教学。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的去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学习到形、色等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让具有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都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不仅课堂气氛浓厚,学习效果显著,学生作业的完成水平也很高,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当然也达到了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5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09-01

一、前 言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习这东西感兴趣。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物理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观念以及方法等各方面问题的认识倾向。它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是学生在认知活动方面个性倾向的具体表现,是物理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很大帮助。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物理学习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对这门课程主动学习。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是何等重要。

二、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1.自我发掘 激发兴趣

物理学有自身的趣味性,物理学本身的兴趣源就在于它和我们周围发生的一些事以及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联系很密切。若把这些兴趣源与物理知识传授相结合,把蕴藏在知识之中的浓厚的兴趣源给它发掘出来,从而可以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摩擦力时,可首先提出,车为什么能跑?若所有公路全是光滑的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材一提出,学生立刻就想象地讨论起来。又如在电磁感应时,讲授前,用一导线把一灯炮接成回路,然后提出,这个灯会亮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电子表源不会亮后,教师若演示灯亮了,这又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迫切地想知道其原因,于是开始授课,效果当然就很好。

2.横向联合 激发兴趣

如果把物理学本身的兴趣源叫做纵向源,那么,相对纵向源来说还有一些横向兴趣源,也就是物理学还具有跨学科联系的特征,它和数学、化学、语文、哲学、历史、音乐、诗歌、地理乃至体育都有联系。这给物理兴趣教学又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兴趣源,如果在教学中能利用好这个“横向联合”,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经济效应”。例如在讲相对运动时,给学生唱一首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学生在兴趣中解释了“游”和“走”的参照物。这是“音乐和物理”的联合,如在布朗运动时提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与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有矛盾吗?这是“哲学和物理”联合的问题。当然还有许多横向联合的例子,实践告诉我通过“横向联合,多种经营”的方式,使用使学生感到物理不是枯燥无味,而是津津有味。

3.深入浅出 激发兴趣

所谓“深入浅出”就是把难以理解的概念,有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易理解,牢记忆,快解题。例如物理课本中的左右手定则,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水平上可以说这个定则是淋漓致尽地把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安培力(洛仑兹力)方向间复杂关系通俗地表达出来,非常好记,受益几代人。例如在讲横波波形图上对应质点的振动方向时,经进分析后提出一个判定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之间关系办法:波上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在质点处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划一条线段a,再划另外一条线段b垂直于线段a, 两条线段之间直角没有波穿过,则质点的振动方向为线段b方向,如图所示:

这样在机械波上的质点的振动方向通俗易懂的表现出来了,非常记住,在做这方面的相关题时,更是方便又快捷。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深奥,也不难学,做题也简单,从而消除了心理上的障碍,自然地对物理的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

4.把握心理 激发兴趣

中学生都具有探求知识的好奇心理,可以创设一些与此同时学生常规认识相反的情境,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去激发兴趣。例如可以在黑板上写上这样的算式: 0.5L+0.5L=1L吗?学生立刻对此深感疑惑不解,产生好奇心,急待着教师去解释。就在这时,完成0.5L水与0.5L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在看到混合液的体积小于原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后,学生的兴趣已经委浓厚了,再让学生追其原因,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另外还有些学生,把一些已有解的难题拿来问教师,其心理是想考一考教师,实际上是想和教师比高低,让教师看得起他。这样老师可以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出答案,使学生感到在老师面前难题也可以做出来,这样也是激发兴趣之源。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激发出学习物理兴趣,这样,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三、 总 结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寻找兴趣源,而兴趣源又得靠每个教育工作者去发现、去挖掘、去创立,并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大脑系统充分得以开放,使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得到培养,学习得到进步。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通过对这篇论文的描写和总结,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的重要性,更清楚懂得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参考文献

[1] 彭忠学.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J].资阳报,2005-10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6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则必然抑制思维活动,也就造成知识难以掌握,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激发,师生间的互动则更难开展。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对老师的喜好程度会影响到他对这门课的喜好,进而影响学习成效。特别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广泛、快捷,心智成长快且脆弱,对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有宽容心的老师。这种老师心胸开阔,对学生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比如,一个学生数学课画画,老师发现后,指出他画画选择错了时间和地点,是不对的,同时鼓励他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

风趣幽默的老师。这种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几段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

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教育的针对性很强,因材施教,从不好高骛远或简单粗暴。

有真才实学的老师。这种老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学识,而且有人格魅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紧跟时代步伐。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

二、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教学时要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线段的教学时提问学生:改造弯曲的道路,怎样才能最短?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学生很容易理解。再如:在圆的确定教学时问:(1)同学们知不知道破镜重圆这个成语?(2)有一位老奶奶不小心把一个圆镜子摔碎了,其中有一块碎片带着大半个边缘。老奶奶想重新买一个同样大小的镜子,你能帮助画一个同样大小的圆吗?这样课堂内容就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上鲜活地呈现出来。然后引发学生探究画圆的方法,进而总结出:已知圆弧的一部分,确定圆的圆心和半径的方法:一是利用90°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二是利用垂径定理,三是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圆。

数学课程标准站在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度上强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为了鼓励节约用水,自来水费按以下标准收取:用水不超过10吨,每吨收0.8元,若超过10吨,超出部分收1.5元。(1)王老师用了8吨水,应交费多少元?(2)李老师用了12吨水,应交费多少元?(3)陈老师用了x吨水,应交水费为y元,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又体验了数学的实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首先,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要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理解题意、举个例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其次,要正确评价学生。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学生表现出愉悦的情绪。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

四、利用数学美培养学习兴趣

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和输入材料的美联系在一起,审美观的形成乃是学习的最佳刺激;思维获得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是学习的最好回报。这种回报反过来又推动了学习。

数学中存在着美。我们要善于发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当他们认识到数学王国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时,就会改变数学由于其高度抽象性和严密性而带来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的美创设数学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情趣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去探索。例如:勾股定理的证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对称、图案的设计、黄金分割、复杂式子的巧妙计算等无不蕴含一种美。教学中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和方法美给学生最大的美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给实际生活带来的美,从而实现从美的享受到对数学学科的强烈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培养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达到由“知之者”到“好之者”再到“乐之者”的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7

一、兴趣与音乐兴趣

(一)兴趣的含义与意义

兴趣,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活动所表现出的肯定的情绪态度,它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音乐兴趣,是指个体对音乐或其某方面内容所表现出的积极肯定的反应。此反应与个体对音乐的情感相联系。持久的兴趣,既有助于促使学生对事物的涉及与理解,又有助于推动其对事物的深入研究,取得成功。因此,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不竭动力。

(二)了解学生,为激发其音乐兴趣做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多方面特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状况、音乐技能基础、音乐的表现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学生,为后续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做铺垫。

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策略方法

(一)音乐感受法

1.创设音乐情境。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等不同的心理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不同的音乐情境创设,强调音乐与人的情感联系,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因此,在音乐情境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使形象再现变得集体化:

(1)感知创设画面,将学生引入情境。(2)带领学生理解情境,通过演唱等方式使学生理解音乐的内容与情感。(3)深化并再现音乐情境,丰富学生想象,深化音乐感情。通过情境创设,可使学生感受到更为丰富的情感因素,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也可在最大限度上增加学生的音乐兴趣。

2.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小学音乐教学要强调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不但要体会音乐的意境,还要深入挖掘其歌词内容,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因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点。(1)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可以从学生获得内心愉悦,以及教师和他人的肯定两方面入手。所以,教师要利用艺术魅力,依靠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兴趣。(2)引发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读词、品词,通过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变化。如学习《我爱我的家乡》时,让学生对歌词深入品味,就能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中华民族的美丽,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实践性教学法

1.语言实践性教学。

新课标教学开展后,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音乐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尝试运用谈论法、谈话法等多种语言教学方法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实践中探索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杨柳青》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领悟音乐的魅力所在。在语言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如下几点。

(1)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2)及时对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验收,锻炼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3)及时对结论进行补充、修改和归纳总结。

2.创作实践性教学。

创作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学习《两只小象》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河边走呀“”见面握握手呀”等重点语句的歌词进行修改创作,并进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创作的魅力,陶醉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具体要求如下。

(1)确立创作内容。

创作的内容是创作实践性教学法顺利开展的关键。好的创作内容不但能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学生要创作的内容具有实践性、挑战性和可创造性等特点。

(2)确立创作形式。

优秀的创作内容,应配以恰当的创作形式,才能使创作结果更为优秀。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人创作、小组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增强自己的创作技能。

(3)创作并形成作品。

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应敢于表现自己,将自己的所听、所感、所想一一表达于作品之中。

(4)表达与交流。

在创作完成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资源交流、情感交流等,并表达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三)律动教学法

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培养出音乐律动能力较好的学生,因此,教师应采用形象鲜明、旋律动听、节奏明快的多方面律动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多方面的律动学习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做中学。

在《打击乐器的认识》中,教师应提前备好几组不同的打击乐器,供学生在课上打击、体验。这不仅能使学生认识不同的打击乐器,深入体会不同乐器的音色、音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进行后期的探究和创作,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

2.玩中学。玩是孩子的天性,处在少年时期的小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培养学生玩中学的能力。如教学《咯咯哒》一课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进行不同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引出要学习的曲目,进行十六个音符的教学。

3.乐中。

在多种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音乐兴趣,不断进行音乐教学。如教《幸福拍手歌》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手、脚的动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为欢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引入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最直接的教学方法。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具体生动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音乐兴趣。

1.示范。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便于学生的欣赏、模仿与训练,为学生的学习做出相应的指导,起到示范作用。

2.比较

。教师可通过音响播放不同的音乐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对比,也可弥补学校音乐器材的不足。例如,在学习《打击乐器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通过播放不同打击乐器的声音,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体会不同乐器的音色音调。又如,在学习《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时,将多种管弦乐器都带入教学课堂不太现实,而仅仅通过图像介绍不够生动,因此,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并配以相应的声音,使学生感受到形象生动的管弦乐器,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

3.音乐与画面结合。

音乐教学时,将音乐与画有机结合,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领悟不同的音乐作品,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要完成当今社会对学生音乐素质的要求,就需要教师应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行音乐学习、音乐训练,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后期的音乐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8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224-01

一、引言

在初学英语的过程中,同学们往往都会怀有浓厚的兴趣,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羡慕老师讲课时说的那流畅的英语口语,然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增加,同学们的兴趣渐渐降低有的甚至对英语起了厌恶的心理,大大降低了英语学习的进度。因此,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配合教学策略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注意结合实际生活,多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英语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重新培养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开展互动式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我国现在的授课方式大部分都是老师讲学生听,一味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老师是主体,忽略了学生的角色,当老师提问问题时,同学们更是不知所措,低头不敢看老师,更别说主动发言,积极回答问题等。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开展互动式教学,可以采用小组自主讨论,合作学习方式以及自主学习方式等授课方式,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在讲课时,老师对于课程内容的讲解尽量做到语言风趣幽默,必要时可以配合表情和手势的变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讲解过程中表达要流利、口语要纯正、板书内容清晰有条理,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地改善,到目前为止,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行教育、教学实践和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首先,在教育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教育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设施;其次,大部分老师都采用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课堂授课,因此,在讲解课程时,老师可以结合相应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辅助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比如老师在讲解上、下、左、右等介词时,可以做个简单动画,以桌面为参照物,小宠物在其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及里面等,这样不仅老师的讲解形象生动,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及时鼓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要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照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但是,教师一定注意不能照本宣读,而是要深入领会英语教学的系统性,结合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情况,编写具体的教学大纲或者教学活动计划,严密制定符合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师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要遵守的一般原则,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不顾学生认识的循序性,搞突击,求速成,跳跃前进,则会欲速不达,导致学生失败,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艺术行为,为了使学生掌握系统而精确的英语知识,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确定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改善课堂被动、沉闷、低效的局面,将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与灵活性、多变性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注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许多老师认为课外活动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不对的,课外活动是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增加对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举行英语朗读比赛、单词记忆大赛、学生创意讲课等一系列的有关英语学习的活动,对于那些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舞,对于平时不主动的同学多鼓励其参加这种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到英语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做到大家共同进步发展。

三、总结

总体说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在于培养,要找到适合学习的方法,创建和谐轻松的授课模式,注意教学策略的实施和现代多媒体等教学方式的运用,结合教学大纲,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为未来英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9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69-2

0 引言

兴趣就是指对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产生了解或追求的一种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让学生对某一个学科产生求知的愿望,在有了对知识强烈的兴趣之后,在这种无形的力量的驱使下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中。在会计的学习中也一样,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因为学生会计成绩和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教师的传授方法这些固有的因素有关外,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会计的学生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在会计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有效的提高会计课堂教学效率,让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会计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1.1 会计课专业性强

会计人才的应用比较广泛,会计课程也涉及到很多方面像企业会计、银行会计、财务会计等各个方面,知识面广理论性又特别强,在加上会计题中有包含着大量的会计计算题,针对这种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1]。

1.2 学生会计基础薄弱

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入学基础比较差。再加上学生在之前从来没有接触到会计这门学科,在升学之前在各个院校培养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又存在差异性。因此,会计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入学后学习会计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是很难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闲聊、睡觉等。

1.3 课堂教学缺乏活力

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会计教学中也一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干线的主宰,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就是教材,教材上如何要求教师就如何教,没有创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堂课下来学生学习到的会计知识很少,长此以往学生对会计课堂产生反感,上会计课就成了“靠时间”,会计课堂严重缺乏活力[2]。

2 培养学生会计学习兴趣的方法

2.1 设置情景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教学情景就是将学生置身于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中,并且配合教师对知识点的精确讲解,这样可以分解会计课的专业性,将会计理论或者公式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将会计基础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学生理解得更加轻松,记忆得更加扎实。还可以在情景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引发学生的思维进入佳境,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主动的投入到会计课堂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会计素养,让学生在高职院校期g会计知识学习的更加主动、轻松、愉快,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会计做账的时候,我们可以创造一种情景,模拟企业的正常会计运行部分,让学生扮演企业的职工,如:小A当会计,小B是出纳,小C是员工等,小C出差回来要报销差旅费以及将收到的一笔货款上交财务,小B是出纳应该如何处理,小A是会计应该如何记账,差旅费应该记录在公司财务支出的什么项目中,收到的账款可以记录在会计账目的什么项目中。这样为学生创造一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这种实践的情景中学习会计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到会计课堂教学中,将复杂的抽象的会计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帮助学习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

2.2 掌控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接受的教育理念以及养成的学习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让他们接受一门全新的课程,并且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是很难的。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学会掌控教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伟大的教学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如果不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高清的脑力劳动只会给学生带来疲劳。”教师应该如何掌控课堂的学习氛围,我认为首先教师应当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其次,教师一定要与学生互动,而互动最好的方式就是课堂提问,提问的问题要具有深刻的内涵,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会计金融资产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可以举例:仍未出嫁的女孩,正在处对象可以随时结婚,但是后来没有嫁出去,下定决心在三年内必须将自己嫁出去,因此不惜违背自己的嫁人准则,但是三年之后还是没有出嫁,不幸成了剩女。提问学生,我这个例子中说了几个关于金融资产的知识点?学生对于这种开放性强有趣味的提问非常感兴趣“闺中女孩可随时出嫁可以理解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下定决心三年出嫁,可以理解为持有到期股权投资。”“三年后未嫁出去,成为了剩女,可以理解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教师这样将难理解的问题趣味化、简单化,在课堂积极的活跃课堂氛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相对会减少教师的板书内容,学生对于一些声音、图像的兴趣自然要比板书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会计课中的一些公式或者定理加深记忆,如果是板书黑板没有空间书写的时候就会擦去一些之前讲的知识点,而多媒体设备就避免了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回顾学习过的知识点。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速度快清晰的反应知识点,教师避免了大量的板书,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让教学内容更加的活泼生动、丰富形象、新颖直观,使会计课程的授课内容更加紧凑、流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在学习会计基础的时候,教师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变静态的抽象的理论为动态,让会计公式由抽象变直观,使会计教学内容得到了升华,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反应或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中重点的字或者词用其他的颜色标记,比如“货币”“反应和监督”“经济管理”用t色标记,“一个单位”“一种”用蓝色标记,这样让定理更加直观的反应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记忆。然后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会计的发展过程,如结绳记账、龙门账等知识。应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会计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应该积极的探究科学的教学、改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会计课堂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是新世纪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学习,提升学习的能力可以终身受益,有这样一句话说:“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优秀的老师。”因此,在受到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严重的会计课堂中,教师要认清教学中的问题,引起学生对会计课不感兴趣的原因,然后要敢于突破这种教育模式的束缚,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学习兴趣,为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例10

方法一:搞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喜爱,最少不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兴趣还没有产生,就有了反感,那么学生是不可能喜欢这位老师讲的课,从而学生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位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怎样才能搞好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课下时间老师懂得主动找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要有一种学生时代的心理。课堂时间老师要学学会主动表扬和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去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让学生感到,这位老师容易接近,要向这位老师好好学习知识,课堂中老师要有节奏性的、善意的、具有风趣的、语气轻轻的对注意力不强的学生进行提醒引导,善解人意使得学生认为老师不仅能教我知识,还能做我的朋友,这样让学生对老师没有反感,继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的学习就较为愉快。

方法二:讲课前问题的设定,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得学生专注能力提高。设定问题可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根据本节课要讲到的知识内容,编造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通过此故事设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循环渐进的进入学习状态,掌握知识内容。

方法三:利用多层次的学具操作,媒体教学,图文结合,也可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利用学具操作,创设参与条件,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由好带差,互相鼓励、互相促进,是贯彻落实主体教学的重要措施。经过学生动手、看图、思考、讨论的过程,就能总结出需要学到的知识要点,真正体验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