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1 09:18:38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1

求异是创造的先驱。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教师要突破常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达到效果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德国教育家斯第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生能依据语言环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言之成理地理解课文时,教师就该给予肯定。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学生不迷信、敢创新。

二、要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贫瘠的土壤是生长不出茁壮的禾苗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求知欲。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青年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其次,培养好奇心。将蒙昧时期的好奇心向求知时期的好奇心转化,这是坚持、发展好奇心的重要环节。要对自己接触的现象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要敢于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题,不要怕问题简单,不要怕被人耻笑。再次,培养创造欲。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及物体的质量、功用,要经常思考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明、推陈出新,大脑里经常有“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盘旋。最后,培养质疑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因此,要鼓励青年大胆质疑,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最佳方法,从多角度培养青年的思维能力,激励青年创新。鼓励青年提问,大胆质疑,是培养青年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获得知识的先导,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认识才能发展。一定要以锐不可当的开拓精神,树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既要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的丰富知识经验,又要敢于超过他们,在他们已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造。

三、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凡接触同类事物,就主动地选择新方法和途径来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对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的阅读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要努力的创设创造性思维

(一)拓展读物内容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想象,挖掘创造想象的潜能,以此拓展读物内容的想象空间。“在任何创造活动中,创造想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必要重要条件”。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思维闪烁着耀眼的火花。人类的想象力很大程度是指向未来的。这种面向未来的思维品质也是学生形成坚持探索、追求赶上目真理品格的必备因素。

(二)唤醒参悟生活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满足提供应试直观需要,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成为象牙宝塔。脱离了生活的阅读必然成为空谈,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自然只能是奢望。所以,参悟生活的情感体验的缺失正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创造性思维培养功能的病根。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2

工业设计的兴起,要追溯到1919年的包豪斯设计艺术学院,它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建,在这里设计作为独立的学科登上了历史大舞台。早在包豪斯时期的探索体系中,就已经涵盖了对设计师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使当时的产品设计能够打破常规,获取思路上的新格局,设计出符合工业化生产、满足以人为主体的社会需求性产品[1]。而如今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互联网趋势的强势来袭,先进设计思潮、设计理念的融入,智能化场景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逐渐发展为一个交叉型学科,设计不单单要考虑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更要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超越自然环境、放眼未来、重新认识事物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开拓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与文化理念的设计方法。对于设计过程中创新能力与思维方法的培养,在探索其前瞻性与重要性的过程中,如何在特定时代环境背景中,将其充分大胆地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创新出具有发展前景和价值的设计案例,仍值得设计学科的各位同仁深思。

2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工业设计,本质是一种用于创造新事物的手段,因此启发创造性思维,提高设计师的开创性、能动性思维是工业设计的灵魂。所以,培养工业设计师的重点,在于激发设计者思维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设计师高效地动用思维创造力,打破寻常法则,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全方位、多元化地进行创新实践。以上所提及的要点,既是工业设计过程的本质、也是设计方法的核心、造物的灵魂[2]。

3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

掌握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后天培养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多数创造性设计思维都是需要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培养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方法在两大优势,其一是有利于设计者将设计思维和艺术表达进行结合并应用于设计实践,形成整体性、创新性、系统性的设计方法;其二是使得创造性思维得到全面激发和运用[3]。

3.1从造型上把握对产品的理解

在这两组的设计中,大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设计师对于产品效果色调和形态的严谨把控,打破中规中矩的设计套路,用发散性思维将自然生物与产品进行解构再重组,保证实用功能的同时使外形特征与其相统一,实现设计之初的意图与最终使用者的体验相符,设计的价值和灵魂不仅是功能的实现,所要传达的设计理念也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应是在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生活方式、时代背景与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将这些情感层面的理论切实体现在产品设计的功能、形态和整体概念之中。海螺灯见图1,设计通过点线面的运用,将形体线条的螺旋上升伴随着灯光的由暗到亮的渐变,产品的点性透光与形体线条形成优美的韵律感,暖色的渐变透光考虑到不同的使用场景,无论在家庭和还是办公场所都会给人以温馨、自然、清新的感觉;整体浑然天成的美丽造型,像沙滩中的海螺描绘出了海滩柔美舒缓的曲线,使设计贴近自然、惬意十足。蛋椅见图2,它已经在国际中享有盛名,运用蛋形的有机形态,流畅的线条具有雕塑的美感,使产品充满了灵性与活力。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疲劳,从而起到减轻压力,缓解疲劳的效果;微微翘起的扶手与靠背犹如张开的双臂富有弹性释放出无限温情,形态的表达也正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功能的使用,产品功能的实现和外部造型应是和谐统一的,不能被分开单独考虑,“功能第一”和“造型第一”在现代设计看来都过于片面,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是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主要部分。此两款产品都体现了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创新思维独具匠心的运用。在设计的过程中按照设定的目的、运用创新的发散思维,从产品造型的角度对产品功能进行理解,将脑海中的造型要素:形态、材料、工艺、人机、颜色等加以整合运用,任何产品的的研发与制造都离不开所处环境的物质技术条件,所以作为工业设计师也必须充分了解材料特性、加工技术与社会背景,才能够真正做到让形式美、造型美成为产品的基因[4],并融入时代环境中,体现出当时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特征。

3.2从功能上把握对产品的理解

从产品本身来讲,使用功能是产品设计的一大要素,视觉上的外形表达之外,使用者对于产品的评价大多是使用价值,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对于功能的考虑一直被认为是设计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设计理念的发展,功能和造型之间孰轻孰重已不再是争论的焦点,相反对于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被多数人所认同,因此在对产品功能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应从整体上把握设计的初衷和要传达出的设计理念。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其功能和特点都比较明显。比如早期的自行车,两个车轮,以及连接车轮的车架结构,车身造型非常简单,但基本是可以满足当时条件下功能的需求。但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对于产品功能需求的增加,车的功能性对当造型的影响体现的淋淋尽致。和早期自行车相比,为了满足不同时期功能的需求,现运用到了现代技术材料和工艺制作,在造型中可以看到,折叠车设计为了满足节省空间和便携方便的功能,采用了独特的折叠方式,产品只有普通车的1/4体积,并且形式美也得到了体现,见图3。防盗自行车见图4,设计师巧妙地将可旋转的车座代替了普通车锁,达到功能与造型的完美结合,解决自行车丢失的问题[5]。从以上车的演变及其设计过程中可以发现,设计思维的发散,很大程度上是以功能的实现为出发点,这便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初期要进行大量的社会市场调研,发现社会痛点,了解人们的消费心理倾向和社会价值观,进行精准的产品定位,巧妙地利用设计语言来实现应有的功能特征。这种思维的针对性也更强——能够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将问题综合在创造性的思维中,以此来影响产品定位和创新点的提出[6]。

3.3从产品语义中把握对产品的理解

所谓产品语义,即产品的语言含义,研究人造物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性,将其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即通过形体的美观与功能的良好体现出的深层次人为关怀或社会意识的产品[7]。产品语义包括造型语义(形状、尺寸、体量、比例及相互之间的构成关系)、色彩语义(产品颜色的搭配)以及材质语义(质地与肌理)。比如老年人由于生理的衰退,认知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步步衰退的趋势,所以对老年产品来说,用产品语义来指导产品设计就变的十分必要,使产品具有老年人熟悉的产品特征(形状、材料、色彩、位置),让老年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很快的了解与熟悉产品性能,更好的引导老年人的操作使用。中兴老年手机见图5,具有凸起式的鱼鳞键盘设计,超长的续航能力,超大字体的屏幕显示。火烈鸟拐杖见图6,流畅的线条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让手掌更好地去握住拐杖,让前臂更舒适地去依靠,有效分解整个身体的压力,手持部位更是采用皮革的材质,舒适的肌理感给人安心的心理暗示,这些都是产品语义对于设计的指导,产品语义对于提高老年人产品的友好性、精神内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对于产品设计来说,无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件产品,只有被赋予一定底蕴与精神,才能够让人们铭记。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引导产品与人之间的联系,注重情感的升华,比如倡导可持续发展、关爱弱势群体、倡导积极生活方式等,赋予产品以意义,努力构建产品与情感的纽带。产品语义作为重要的设计理论基础,又开辟了多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法,随着设计思维的不断进步,产品语义也已经扩展到更多的设计领域,使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更好地满足人们在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

3.4通过国际性设计大赛把握产品设计理念

设计竞赛的吸引力来自于其自身带有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学术性、权威性、鼓励性。不得不提的是国际大赛,在国际大赛的平台上,全世界顶级的设计师、设计团队争相角逐,并且国际大赛往往具有超越时代局限的设计主题,所以参赛作品对未来的设计潮流和趋势有一定的远见。德国的"Reddot"、"iF"、美国的"IDEA"被称为国际三大设计奖。赛事尊重并鼓励设计师的独创性、多样性思考,同时为设计师打造了一个宽阔的思维环境,能很好地对设计师设计潜能进行激发[9]。设计竞赛的出发点往往是从现代的设计语境出发,意图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对将来的社会发展进行预想。设计竞赛中包含了大量的前卫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及寻找到既有设计能力又有思维修养的前端人才。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的今天,设计竞赛规模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国际化,设计理念也随之迅速发展。设计师作为物质及精神社会的思考及实践者,更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10]。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20-01

希卢姆在他的《人类性格的稳定和变化》中研究证明:在生命的前四年中,儿童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 又会发展出另外的30%。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学龄儿童,不管他有没有进过幼儿班,识不识字,他都有一种潜在能力,因为孩子们的天性中就有无穷的创造力,虽然这种创造力还远远称不上思维,但这是非常可贵的萌芽。到小学、初中、高中,如果能让这幼芽顺利成长,让它发展壮大,那我们的教育早该是另外一种样子了吧。可现状是:论想像力、创造力,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小学生不如幼儿园的孩子,无怪乎我们总与诺贝尔奖无缘,因为“创造性恰恰是诺贝尔奖的灵魂”,而“教育中充斥了压抑个性,践踏人的独立和自由,摧残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手段”。上海的程红兵老师说:“我们愤怒学生的没有想像力,但我们又同时在扼杀孩子的想像力。”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心中有创造思维的火种,我们教师的工作是添添柴,煽煽火,让火苗旺旺地燃烧起来,而不是泼一盆冷水,把这火种浇灭。语文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探讨一下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话题是很有必要的。

近几年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实际,我在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作了一些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介绍如下:

1.质疑问难法

2.标新立异法

3.“辐射发散”法

以一事物为触发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思考和想象的思维方法,按照思维类型,可分为辐射发散性思考和辐射发散性想象。

发散性思考。即对认识对象,可以从纵向、横向、正向、反向、动态、静态、已知、未知等多方面展开辐射性的发散思考。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求其全、得其真。全面分析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总体把握事物本质,分清主流与支流。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还可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品质。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中,我们通过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以使选择最佳角度和方法,实现解决问题的理想目标。以下面一则材料为例,作审题立意思考,如果运用发散性思维,至少可以从四个角度,确立六个论点。

材料: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去卖,卖了三天,竟无人问津。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去找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了,他付给伯乐一个早晨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于是,人们都争着来买这匹马。很快,这匹马便卖出去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发散思考:从赵国卖马人方面立意:①学点生意经。②要善于借助外界条件,提高应变能力。从伯乐方面立意:③名人要自尊自爱。从买马人方面立意:④不要盲目崇拜名家。⑤努力成为内行,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从千里马无人问津谈起:⑥人才需要伯乐的提拔。

发散性想象。即以某事物作为中心(或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像熟悉的生活与知识领域。

4.聚焦统摄法

就是指把各种各样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使原先零碎的、杂乱的信息组成系统的、条理分明的相互之间有机联系、脉络清楚的材料,并从中“摄取”有意义价值的东西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这是一种驾驭、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驰一样,思维方法也常常是张驰交替、纵擒结合的。思维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得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信息。如何分析、整理、利用这一系例信息,使它们最终成为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佳角度、最佳方法或具有独创性的真知灼见,富有创新价值的奇思妙想呢?这就用得着聚焦统摄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积累知识。在积累过程中,如果不会运用统摄思维,不加以系统归类,不加以联系和区别,而只是盲目地堆集,这正如培根所说的“蚂蚁式”的求知方式。既积累又统摄,将积累的材料加以消化和改变,才能像培根所称道的“蜜蜂式”求知。在学习中,善于积累,善于运用聚焦统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利用知识去创新。

我们要培养富有创造精神的21世纪人才,同时无意中我们可能又在扼杀、摧残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据报载,某小学考试时,一道题要求学生回答“雪化后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答“水”,而一个学生答:“雪化后是春天。”老师把他的答案打了个大大的“×”。多么富有创造力的回答,但却为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不容许,这不是在有意无意地摧残创造力吗?

要像保护稚嫩的花朵一样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或许有时学生的回答不符常理,但请慢下判断。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4

    然而怎样才能成才呢?生拉硬拽还是潜移默化,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要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为此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方法。

    班集体活动是一个班级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利用班集体活动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并使之运用在其课业中,是我在班级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创造性是优良的思维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健全人格的良好特征之一。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人在未来社会才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而具备创新精神的人一定是一个在各方面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基于这些,在带班的过程中,我从活动入手,将活动与创造精神结合起来,在活动中使学生逐步了解并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为其创新精神的具备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指导并培养学生使他们具备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从而具备创新精神呢?

    创造性研究专家托兰斯于1965年指出,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应当遵守以下几条原则:A 、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B、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C、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D、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的机会;E、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根据1973年新的研究成果,他又得出这样的结论:最成功的做法乃是必须促使认识功能与情感功能都充分发挥作用,提供适当的结构和动机,并给予积极参加、实践以及和教师、同学相互接触交流的机会。

    根据他的这些理论,和自己的一些经验,在班集级体活动中,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丰富其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应先从发展想象开始,特别是创造想象,这样创造力才能得到较好地发展。为此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的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获得感性经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至开拓他们视野。

    同时在这个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指导学生从已知的信息中寻找答案,运用联想和想象法拓展思考范围,由此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例如,带班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一方面在活动中活用所学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将知识内化,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增加他的生活经验,为其发展想象力创造良好条件。

    二、在活动中拓宽思路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好方法

    在班级管理中,每一位班主任都要搞班级活动,但是否能搞好,是否受欢迎就是另一回事了。然而要想班级向心,形成自己的特点,体现自己的班级精神,从而促进学业,班主任还是要费些精力的,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社会的不断发展都要求我们不仅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科技人才,还要求我们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健全的栋梁之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在活动中指导学生掌握拓宽或分解问题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我曾组织学生举办了一个小制作比赛,在短短的一周内学生们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各样,就连班里平时不苟言笑的同学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看着这一件件精心制作的精美作品,我想了很多……其实我们的学生有很大的潜能,就看我们怎样发现,怎样挖掘了,怎样为他们创造时机了。如果我们注意观察,有一双慧眼,我们也会成为伯乐的。而我们的学生也会因我们的注意而一展自己的风采。

    小制作比赛结束了,但他引起的思考远没有结束。就在学生们问我如何处理这些作品时,我的灵感突现,我不动声色的反问“你们说呢?”片刻安静之后教室里就议论纷纷了,有的说当奖品,有的说当礼物,也有的说留给老师做纪念品……这时,一位同学说捐给福利院,捐给希望工程吧,教室里的几十双眼睛投向了我,我点头表示赞同,这时又有人说,这些东西虽是我们的心意,但是并不实用。这时间学们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我,“我们能否举办一个拍卖会,将作品卖给其他同学,一方面展示自己 ,另一方面组织全校同学参加,人多力量大吗!”听了我的一席话,他们又议论起来了,最终一致通过。这次班会不仅圆满结束,更受到全校同学的支持。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在议论中开拓了思路,这次活动使学生们懂得了解决问题时不应拘泥于一个小范围,就象不应只考虑如何处理作品,而应想一想怎样使我们的作品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样。这为今后学习中进行更为广泛的探讨开辟了道路。

    三、在活动中鼓励提问与“随心所欲”,从而培养创造性个个性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的个性特征也有关。据教育界多年研究表明,有创造力的孩子富于想象、依赖性小、爱自行学习、尝试困难工作、寻找个人独立性、好沉思、不盲从等。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的学生,还要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机会,并使他们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激发全班创新精神的形成。记得我班在高二时创办了自己的《班级周报》,同学以自由结合的方式写了一期期的报纸,一轮结束后,我们举办了《周报》评比,其中班里的几个女同学办的一期报纸,因其背景简洁明快——简单的图形和浅绿的底色,内容贴近生活且丰富多彩,使人感觉清新自然而倍受大家好坪。这几个女同学正是班里的“小活跃”, 每一次活动她们都是与众不同,每一次开会她们都是问题多多,主意多多。她们的个性有时让人难以接受,但她们善于动脑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又值得大家学习。对待她们,我从来是以鼓励为主,肯定优点提出方向,在各类活动中让她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并创造条件,满足她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将其创造性在学习中逐步引导出来,使她们真正认识自己潜力。在这种看似“随心所欲”的发展中,学生们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就连最差的学生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的发现自我,不断成长着。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5

【中图分类号】G182.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064-01

创造性思维在数学中应用广泛,初中学生正好处于这种最富创造力思维的阶段,新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都存在很大的内在潜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的重要。为此,我做了一些粗线的探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对这一理念的理解。

一、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涵义

数学创造性思维从属于创造性思维,它既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它是创造性思维于数学中的体现;数学创造性思维也直接从属于数学思维,它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相互作用并按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是数学思维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一中形式,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灵魂思维,审美的作用,因而能按最优化的数学方法和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的把握数与形有关知识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造的完成。

二、数学创造思维的基本特征

1、数学的发明是在形式,结构上的为数学美所控制的选择。

在数学的领域中,发现或发明都是以新的组合方式进行的,发明创造就是发现各种形式的组合,并且选择那些有用的组合加以保留利用,排除那些无目的组合。所以,发明就是选择,而选择是被科学的美感所控制的。

2、数学的创造是思维自由想象基础上的构造。

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想象,想象提供理想化的方法,理想化的思想方法使研究对象极大的简化和纯化。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思维的自由穿凿物与想象物,它以逻辑上无矛盾为必要条件。因此,没有一种心理技能比想象更加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内在的本质。想象能使人开拓新的思路,开创新的探索方向和研究领域,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想象与构造是基于深刻逻辑分析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想象推动创造,创造得益于想象。

3、数学的发现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

数学规律的发现既要靠直觉思维,想象思维,也要靠逻辑思维。既要靠发散思维也要靠收敛思维。数学推理既有归纳推理,也有演绎推理。一般由合情推理得猜想,靠逻辑推理来证明。

三、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既是新课标对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仅意味若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而且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的一中“再创造”过程。如何在数额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巧设悬念,提高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常规的思考。

2、运用变式,拓展发散思维。

“一题多变,变中有序。一方面可以从变中创设争论的气氛,激发辨析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让他们兴趣满怀地参与数学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把学过的分散,单一的知识导向结构化,系统化和规律化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些题目的条件或结论的适当改变得出新题目,在题目的演变中使学生时刻处于一种愉快的探索知识的状态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展思维的深广度。

3、讲究解题策略,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解题策略作为一种策略性数学知识信息,其在解题者认知结构中的储备状况,事实上不仅决定着数学问题能否被解决,同时也是影响数学问题能否被创造性解决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尽管对于一个具体数学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可能均能获解,但往往由于体现出的智慧程度不同,从而反映了解题者不同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4、抽象问题趣味化,激发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使数学的抽象定义,枯燥的公式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通过趣味化抽象的数学问题,激发数学创造性思维。

总之,数学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的最佳途径,作为教师应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努力把握知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结合点,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主动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素质,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要努力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6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非要求学生去发现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而是立足体育教材与课程本身,通过有意识的活动与训练,教会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初步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学生创造性思维采用的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教师创造性地“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以下的教学策略:

1.1 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提供民主的教学气氛

教师在教学时,如果绷着脸孔,不苟言笑,则教室的气愤必然会紧张、严肃,师生之间容易产生一种压迫感,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思维就无从发生。因此,教师教学的态度必须和蔼可亲,保持幽默,保持笑容,则学生上体育课就会感觉很轻松自然,勇于表达,敢于发言,就会在这种语言的接触中会产生创造的火花。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合力。同时,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情况在中学低年级学生中尤为明显。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2 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

在体育教学中有部分体育教师在听到学生的不同意见时,经常会用自己的想法来约束学生,或用语言一带而过,或者给予学生的带有伤害自尊心理的批评,从而造成学生不敢提出和教师不同的意见或者看法,因此学生的想法和动作都变成一致的,缺乏变通和创造性。只有教师能够具有接受学生不同的意见的气度,才能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

1.3 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体育活动内容,特别是体育教学内容的新教材――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开火车”游戏中,首先让学生想象自己脚下的路为火车铁轨,前面的终点就是火车站,然后想象一下火车开动时,行驶中的情景,最后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在边上放火车开动时和行驶中的录音,增强游戏的气氛渲染,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种师生共同创设优化情境,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会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4 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主动思考的基本前提是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指定的学习内容产生学习的需求,根据学生的需要导入本课的课题,并把这种需求贯穿于课堂中,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从而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独立的学习和练习的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在形成技能的练习中让学生敢于自我表现,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2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1 注重右脑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目前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左脑化现象较为严重的现象,无论是在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上,都重言语思维而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而轻形象思维。这些被轻视或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是创新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脑的功能来实现的。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注重右脑潜能的开发。如在各类体育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以左侧肢体练习为主的方法――相对于其他学科,左侧肢体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优势。再如在上篮球体育教学中的“跑步上篮”一课中,可以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学从左面左手上篮,等练熟练后在学从右面右手上篮;在足球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用左脚进行运球、传球等动作,从而使人的右脑得到开发的余地增大,右脑的潜能更能进一步得到开发。这种从生理基础着手的体育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2.2 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利用恰当的学生分组,并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不仅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技能形成,体能培养上让同学之间相互团结互助,而且对每名学生来说小组内同学之间的大量交往,情感的协调接触,对学生的情商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都很大的帮助。如开一些“小组自学课,小组比赛课,小组游戏课,小组自我选择活动课”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而正是在这种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积极参与到思维启迪中,从中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又如:在上中学“跳高”的教学课的一节课中,我先示范一遍并详细讲解,然后提出问题,最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商讨――跳高时应注意什么,起跑时的步点应该要量准确,腾空时的起跳脚和摆动腿应怎样结合等一系列的问题,充分利用分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其实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奖项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每月选出“优秀小组”,每周选出“优秀个人奖”,“创意奖”,“课堂表现奖”等有新意的奖项。专门鼓励表现特色,有创意的学生,并折合一定的分数记入小组考评。这样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实际上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肯定,更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习惯。

2.3 加强体育学习中“问题提出”的意识

学生的思维总是和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既是学习的动力更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的启发和诱导,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从而加强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活跃性和深刻性的体现,没有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一般都是从自己的运动实践与体会中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再而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这种问题意识教师要在教学中,训练中把握,加以培养,这样才会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动作概念的掌握,是以丰富的运动经验为基础,尤其是技术动作的直接经验更为重要。体育教师应当利用已有的体育知识,通过比较,辨析上升为科学概念。如通过跳高的起跳与跳远的踏跳的起跳的比较,从中找出异同。因此,如何在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基础上导入新的动作概念,揭示动作概念的基本属性,也存在着如何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关键处提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创性思维的培养。

3 培养创造性思维采用的学习方法

3.1 换位学习方法

即学生担当5分钟老师。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课前探讨,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可以把课内外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发挥表达、培养独立钻研和探索问题的精神。

3.2 独立练习方法

例如,中学投掷练习中,在教师教完投掷的技术后,学生能较好的完成投掷技术后,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①教师发投掷练习的图解;②教师示范完整动作;③个人练习;④小组交流;⑤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分析找出最好的辅助练习方法,鼓励争辩;⑥根据反馈,总结讲评,在学生主动练习、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的情况下提出要求。[2]

3.3 表演法

例如,在韵律舞蹈教学中,教师教完一段舞蹈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创编,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表演,或自由结合表演。

【参考文献】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The Methods of Design Basic Course to Train Students'Creative Thinking

GAO Youfei

(Department of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88)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professional art and design foundation course of cultivating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actual deficiencies exist in the teaching and discussed the basic design courses for cultivating creative thinking way, think of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to reform teaching mod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design basic course;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1 设计基础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以构成艺术为主的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是设计专业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在整个设计教育中起着先导作用与基础作用,它与专业课程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专业课程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一直受到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介、新技法拓宽了设计基础的内涵,而作为设计基础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时代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由过去注重学生专业基本功的训练转向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以及构成艺术等课程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它们是设计专业学生走向设计的关键转折点,是设计教育中的核心基础学科,从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面来说,它应该是强调专业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分析我们沿用至今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虽然几经改革,但受限于课程自身的特点,现行的教学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探讨和改进。

2 基础课程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

(1)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能够真正达到思想一致,不同的老师对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地位作用并没真正重视,存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流于表面,重艺术,轻思维方式;重画面效果而轻设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渗透;在教学方法上,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处理手法,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思维单一、封闭的学习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没能真正发挥出基础课程地位与作用。

(2)学生对于专业基础课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解也没得到根本的扭转,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提升与服务功能不够明显,造成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上与专业基础之间的割裂非常明显。

在笔者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教学体会,尽管非常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他们独辟蹊径,并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动手加以实现,但由于学生对于美术基础和设计关系的理解不足以及对生活的体会不够深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只是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只停留在一个很粗浅的层面。

3 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手段

3.1 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应紧紧围绕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

目前,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依据专业认知规律,按照难易程度和渐进秩序设定纵深式教学模式,学生不同的阶段掌握的内容是循序渐进的,但也是互相割裂的,比如很多基础课程老师都比较强调基本功而忽略动脑筋。另外一种,就是现在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当中注重将各部分内容并置的模块式结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项目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但项目本身注重内容的系统性训练,不失为一种适合专业实践的教学模式。

在专业基础教学中也可以教学内容上的递进关系进行模块化设计,甚至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按单元分阶段地进行课题设计,构建一系列有机动态的作业内容与形式,注重知识的延续和发展效应。这种教学可以避免只注重手上功夫的训练的弊端,达到动手和动脑同时得到训练的目的。

3.2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

教学过程,老师要有耐心与责任心,要善于引导,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知识面也是很宽广,但是不加以引导只强调创造只会让他们流于表面,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创造也是没任何意义的,学生的系统性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基于扎实的基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因此,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体系下,老师可以在课题训练中只提供一个作品的部分成果,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3 教学方法需要灵活运用,注重效果

(1)案例教学应该以引导学生思考设计过程为重点。经典设计作品欣赏与分析已经成为许多设计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在赏析设计过程,往往给人一种看花容易绣花难的感觉,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设计过程的艰辛,所以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欣赏设计作品可以说是一种反设计,它是与设计过程互逆的一个过程。主要是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已经完成的作品系统进行的一种有目标的分析。但是,一个好的创意无法体现构思的艰难过程,真正体现出来可能从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相应的,我们应该从设计作品生成这一特定的视角来分析设计形成的原因。这个验证的过程是设计分析的主体过程,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就得出对此作品的理解性的诠释。在设计过程中,对许多设计影响因素的判断和提取,一部分来自设计者实际的生活体验和提取,另一部分主要的来源是运用“设计生成过程分析”的方法对优秀实例和作品进行认知,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思考作品的设计过程应该是设计教学环境中比较关键的内容之一。

(2)提倡到生活中实地考察教学。在课程实践性环节的安排可以由课程内的设计实践与讨论和课程外的设计体验与考察两大部分构成。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课外的体验与考察。

课程外的体验和考察环节着重于培养学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设计的本质说到底应该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并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许多所谓的奇思妙想都是在解决生活当中实际的困难或者提升生活的品味而体现出价值的。因此,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一定要使学生有扎根生活,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的意识。这样,设计思维灵感的启发和灵活应用的能力以及启发学生将对生活的敏感体验和细致观察和设计才能紧密接合起来,使设计的表达内容更富个性和时代性。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供创意的源泉。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开展学生学术科研与科技竞赛活动,同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参与设计竞赛,一方面争得了荣誉,另外一方面,巩固了课程知识,掌握和提高了对基础课程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专业自信心的树立无疑是有很大的促进的。

4 结语

设计教学的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自我调整完善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上述内容正是在笔者教学实践中,从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专业素养、创造性思维方面训练,以及将来进一步深入专业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的过程中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部分成果(项目编号:JR0817)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8

如何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中掌握这些方法,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归纳推理法有利于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归纳推理法是根据现有的事实材料找出其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综合来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归纳推理法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提高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归纳推理法在高中生物课本运用的比较多,比如元素与化合物一章由于各种生物的元素虽然含量差别很大,但是种类相同,提出生物是同一起源与无机环境;在讲细胞结构中发现具有磷脂膜的有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膜等提出生物膜系统概念内容都是运用的归纳推理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我运用归纳推理法教会学生对复杂的知识进行梳理,是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二、类比推理法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的培养

类比推理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的,并且已知其中的一个(或一类)对象还有其他特定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或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特定属性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法与归纳推理法不同之处在与归纳推理法的物质的属性是一样的,是同一类事物,而类比推理法的物质属性差别较大,一般不是同一类事物,思维一般呈跳跃状发展。类比推理法能促使研究者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少重要的科学假说就是靠类比推理才得以建立起来。类比推理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的培养。高一第2模块中类比推理法的应用是萨顿通过观察孟德尔的基因在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行为和减数分离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类似,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能启迪人的思维,促进人的联想,从而扩大人们的视野,开拓人们的认识。类比推理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它在科学事实的发现以及科学假说的提出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类比推理是现代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模拟法与仿生学的逻辑理论基础。

模拟法就是用模型去代替原型,通过模型间接研究原型的规律。从自然原型到技术模型,是依据自然原型和技术模型都具有相似属性,而自然原型还具有另一属性,从而推出技术模型也有此种属性的方法。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富有生命力的新科学——仿生学就是运用这种模拟方法的结果。比如,根据蛙眼的结构和功能,模拟出的“电子蛙眼”;根据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模拟出的“电脑”和“机器人”;等等。在教课实践过程中例如模拟半透膜的试验用半透膜模拟细胞膜是学生体会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模拟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验以及模拟减数分裂的试验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类比推理法的思维方式学会想象,学会思维的跳跃,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9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图形;培养;

现代中师美术教育要求教师多渠道、全方位地拓宽教育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范例,利用表象和形状进行想象和抽象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在诸多的教育途径中,使学生从形象的省略、不完全和空白的认识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知觉思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是美术教法课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表及里去认识和表现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和表现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理念。这样,美术教法课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就会使原本枯燥的技能训练课变的生动而有趣,学生就会在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主动,从而真正成为有效课堂。

现代艺术形式的总趋势,基本上是朝着增加形变过程的含蓄性和模糊性的方向发展的。就是说要尽量把那些为人们熟悉的形状符号舍弃、隐蔽或越过,只让少数形状呈露出来,给观众提供一个自己去重新组合完形的线索,使观赏者参与到艺术家的创造中,并享受创造的快乐。因而,我们对学生的引导就应当从这里开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于观看较为完整的图形,并将这种认知水平带入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判断之中,久而久之,就养成人云亦云的惰性思维,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被压抑或埋没,其发展的结果是民族的整体创新能力下降,模仿和剽窃行为成风,社会生产力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愚昧落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将图形的省略、残缺与空白部分进行延伸、讲解与研究,使学生能从完整的图形中看到不完全的残缺与空白部分,并且有能力将不完整的图形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物体形状不仅是由那些当时刺激眼睛的东西决定的,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得的无数经验式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新的经验图式,总是与过去曾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但有时由于这些图式中包含着一些模糊的特征,所以这些特征在一定条件影响下,就会发生改变。实际上,这些具有模糊特征的图式对我们视觉刺激所产生的最新形象,一部分来自储存于我们记忆仓库里的大量形象,一部分则来自于我们对形状模糊部分的理解与补充。我们可以把甲事物的基本形状移植于乙事物,这种视知觉的“嫁接”所得到的全新形状,便被我们创造出来。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反复进行这种视知觉的“嫁接”活动,就会大大刺激人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增强人的创造意识。

当然,物体形状的残缺、模糊及空白,从视觉思维上分析,都可以起到上述作用,但在造型艺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在中国绘画中,表现为部分与部分之间大块大块一无所有的空白区域的出现,从视觉上取得了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效果。中国传统山水画就是因为有了大片大片的空白才有了云、气、水、天等,才为那些有限的形状装填了宇宙的广阔无垠性,才使山川草木有了灵气,从而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审美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强调这些不完整和空白的物象,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当这些不完全的形象呈现于眼前时,在视觉中会引起一种强烈追求完整、对称、和谐和简洁的倾向。换言之,会激起一股将它“补充”或恢复到应有的“完整”状态的冲动力,从而使知觉程度大大提高。一次课堂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不规则的曲线,让同学们反复观察和思考,然后叫了两名学生补充这个不完全的形状。学生A补充了一个侧面少女像,而学生B则在画像的另一边加画了半个少女正面象,从而大大提高了画面的审美趣味(见附图)。同学们在无意识中发现了现代艺术最常用的模糊手法,即以两种形式使用一条共同的边线。当然,人们常把中间那条共同边界线看成是左边少女脸部的轮廓线,而学生B以其特殊的敏锐视觉思维,补充了右边少女脸部,无疑在原来平淡的形状上赋于形式以生命,从而使一般人为之震惊,但又不能不予认可。

不完全的形状恢复到完整形态的活动是复杂而艰辛的,但它可以刺激和促进学生的知觉迅速发达起来。我们就以一个缺少顶角的三角形为例,它可以在我们的视觉中被补充为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有可以被补充为一个梯形(——)。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将其恢复为一个三角形似乎最简单、最直接,因此可使知觉的“完形”需要立即得到满足。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经常喜欢做这种游戏,其知觉能力较发达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满足于这种单调的需要,他们可能将它恢复为更复杂的图形,例如将其底线一分为二,使之成为两个三角形(——);还可以在它原来的图形上加一上下对称的同样图形,使它变为一个 形等等。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视觉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由单一的思维方式到多元的创造性思维发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这样的图形较原来的三角形或梯形更复杂些,但它不仅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而且具有平衡、对称、重复等特征,对人审美知觉的感受更富有刺激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例10

体育教学

创造性思维品质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素质教育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要抓住这个重点,就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能动优化身心的技能是其主要任务。“能动优化身心”本身就包含着创造和创造性思维品质——这就规定了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方法。

1、发展观察力、强化好奇心

观察是人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打开眼界的重要途径。如快速跑教学中,老师将腿部力量差不多的几个学生分成强、中、弱三组,让他们做起跑示范,其他同学观察第一步放脚的位置对跑速的影响;疾跑上体逐渐抬起与直接抬起之间的差异等。在观察中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增进新知识、发展好奇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中目标明确、态度科学、欣赏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好奇性。如,跑得快的因素有哪些?肌肉结实的做法是什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式、方法和顺序,通过做课外作业的形式,教给学生做观察记录和分析整理观察材料的方法。

2、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质疑是学习的起源和动力,解疑和答疑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获的知识、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有效途径。如我们在讲“生命在于运动”时,学生提出“体育锻炼损害身体”的相反意见;又如“篮球比赛球压线为出界,足球压线为何不出界呢?”的疑问等等。面对学生的相反意见与疑问,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其次要认真听取学生不同意见提出的缘由,再次要针对学生质疑的缘由,既透彻阐述“动体养形”、“静体凝思养神”、动静之“阈”的科学原理,又充分讲解身体与心理的动静对生命发生作用的辨证关系,使学生从中获得正反、左右发现问题,辨证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出创造性思维品质。3、鼓励创造性娱乐

创造性娱乐,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已有的运动技术经验,创造新颖别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如打沙袋——跑圈、击中目标、“保护环境”;跑——追逐与摆脱、绕“杆”跑、你追我赶、突破重围等等。学生创造的这些娱乐体育练习,不仅增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也增加了健身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将学生的创造成果引入课堂,并对学生的创造、发明给予表扬和鼓励。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4、给予实践的机会

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创造的沃土和息壤。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把准备部分抽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创编教学内容、组织准备活动。同时提出,内容必须有新意;必须使基本部分参与活动的身体部位得到充分活动;教法生动有趣,白重复前面同学的内容(但可借鉴)等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这一方法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丰富和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教师局限下的陈旧训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为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加工改造经验和记忆表象,克服胆怯心理,建立自信、自强、积极进取、主动探索的自我意向、获得能动优化身心的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最佳的演练舞台。

5、启发想象

全人心理学指出,我们内心的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创造美好、积极的感觉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保持快乐、宁静、健康以及创造力的心灵“营养”。如在慢跑健身指导中运用假设——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淅沥地小雨中赤膊跑进,雨水流过自己的背,冲过自己的肩膀,同时每一次跑进地落地脚都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又如在放松练习中让学生想象自己的整个身体向四周扩张,直至充满整个空间 ;再如长跑教学中让学生背一些韵律性强、意境美妙的诗文,使学生的身心全部投入和乐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而提高呼吸节律和轻松奔跑的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做一些探索性健身实践,让他们在享受时光、享受思想和享受欢的氛围中,收获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