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9 16:56:24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素质

随着创业型经济的迅速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体现。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其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l展离不开创新,要创新首先要有创业的精神,可以说创业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担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可持续发展、职业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为学生走人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求奠定基础。

二、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社会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系统的、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除了保证常规的基础性的理论教学外,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多维的实践平台,支持和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科研课题、社会调研、社会实践等途径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因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是实践。学生只有把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办学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战略转变,使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这也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调数量扩张后的质量,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现在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还依然存在着求闲心理、求便心理、从众心理、功利心理等。这些心理不但束缚了大学生的发展,更阻碍了他们创新创业精神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讲一些自主创业的成功实例,让学生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勇于创新创业,改变大学生传统的求职择业心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创新创业,拓宽就业视野,开拓就业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创业者在为自己创造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在为别人和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创业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从教育、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推出创新实验室,合理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时间,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和创新型实践,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勇于说出心中的疑惑,勇于自主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入到校企联合办学的企业中去,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参加创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得到磨炼,真正地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上接第166页)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的必要步骤。在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就综合考虑大学生在就业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从而反馈到专业建设中来。

高校应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对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特有的供需情况和从本校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年度就业状态跟踪,对各专业毕业失业率、失业量进行监测,结合各专业的招生报考率,最终建立起基于就业数据的、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辅之以在校生的专业调整的就业预警专业调整机制。把报考率低、就业率低、社会需求低的专业作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对其进行严重警示,削减其专业的招生量或停招,鼓励相关专业的在读大学生转变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把学生分流到就业好、社会需求较多的专业。将就业率和薪资持续走高的专业予以发展,增加其招生量。就业预警的专业调整机制有助于高等教育改革朝着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向发展,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提升人才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1.

[2]宋玉军,魏萍.产业集群理论视角下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路径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3):109.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2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能够进行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磨合开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同时在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环。如果执行创新机制,减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路径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3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才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保障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将就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在这个管理体系下人的培养使用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思路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要对公司的人才进行培养。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的知识能力可能就会迅速过时。所以,只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企业不会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落伍。同时,培训机制也属于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 结 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4

我国现行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积累继承而“轻”创造发现。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自主设计的创新意识、灵活应变整合资源的创业能力都亟待提高。如何设计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培养工业生物技术领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形势迫切、意义深远。

创新性实验设计是工业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中最有成效的手段之一。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实验应秉承“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打造行业中坚”的理念,立足轻工、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国家需求,通过交叉融合生物学、工程学与化学学科知识,提升跨学科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能力,以探索工业生物技术领域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

为实现该目标,在培养方案上要改革创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培养,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手段,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着力培养“一高两创”人才。创新性实验设计的内涵,应包含多元、主动和创造三大元素。

一、坚持多元导向,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倡导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重视学生个性,坚持多元导向,围绕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创业的情感与精神。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邀请本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人物和杰出校友专门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名师领航。即在名师们的引领下,围绕专业、学业、就业、创新、创业等师生共同感兴趣的课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以他们成长成功的切身经历和深刻感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立足主动实践,激发创新创业潜能

“被动实践”是绝大多数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即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老师制定的,学生在老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老师制定的路线去完成既定的实践任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潜能肯定被抑制,创业的梦想可能被扼杀。

主动实践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地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训练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激活学生创新的潜质,激发学生创业的潜能。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本基地拟构建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动实践教育体系。

三、强化引导互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性实验主张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强化引导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建构知识。互动的内容,涉及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理论前沿和行业发展的方向标。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路,联系不同的相关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让创新创业成为师生间、生生间形成互动的良好愿景,促进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形成自己对工业生物技术的认知结构,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四、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性实验应该结合工业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特点,深化校企合作,共建生物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平台,创造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环境。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克服传统工科教育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联动工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一流企业,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共同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新人才,提高学生生产实践的效果,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脱颖而出。

近年来,有20人次在国家、省市级竞赛中获得包括全国“挑战杯”大赛一等奖在内的奖励,有48名学生在专业学术期刊上43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钱鼎、严敏的“用于纺织工业清洁生产的新型酶制剂-PVA降解酶的研制”,获得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高敏杰、周彩明等的“耦合式生物反应器”,获得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任增亮、程力的“21世纪超级食品粘合剂――谷氨酰胺转氨酶”,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王明星、方海等的“发酵法生产丙酮酸”,获得江苏省第二届创业计划竞赛铜奖;聂薇、王松华等的“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获得江苏省第三届创业计划大赛银奖。

参考文献:

[1]李崎.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轻工教

育,2006(2).

[2]黄敏,邱建平,张影陆,堵国成,陆健,徐岩.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

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3]石贵阳,堵国成,石克煌.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工程实践型人才的

探索[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3).

[4]张荣珍,饶志明,堵国成,徐岩.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巡

礼[J].中国轻工教育,2009(2).

[5]王守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

教育,2007(7).

[6]黄慧琴.产学研合作是企业最灵活有效的技术创新手段[J].科技

和产业,2004(10).

[7]张云峰,罗玉明.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淮阴师范

学院学报,2006(4).

[8]谢鸿芳,周美珍,黄晓辉.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

室研究与探索,2008(6).

[9]王启田,蒋茂东.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山东水利职

院校刊,2007(4).

[10]阮文权.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实践型人才[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2(4).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5

育人其实就是协助学生装备人生,而装备人生要为学生装备如下四种东西——为脑装备、为手装备、为肩装备和为心装备。为脑装备指的是增进知识、思考方法、创意思维等;为手装备指的是学生的技能提升;为肩装备指的是勇于承担的精神;为心装备要有效感染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同时满足育人的四个装备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探索着建立了学生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可能在很多高校甚至初、高中学校也都设立了,但是这些实验室或者中心有没有真正的起到该起的作用。 

我院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室后,整个实验室是由学生来管理,由教师指导,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这里不仅能够学到理论知识,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从建立实验室开始,我们要求只有参加社会科技类实践活动的学生才能进入,虽然开始成绩一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对专业开始有了兴趣,慢慢的我们放开了进入实验室学习的门槛高度,让那些有兴趣的同学很容易能够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同时,我们开展对大一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专业引导,把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作品统一摆放出来让新生参观,使新生知道自己要学的专业能够干什么,然后在新生教育课上对学生再进行专业介绍,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2001年,日本制定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以及各种文化振兴政策。今年2月,日本又出台了面向今后5年的“第二次基本方针”,方针揭示了现今文化艺术振兴的意义,即文化力是国家之力,文化艺术和经济紧密相连,明确指出了“文化艺术立国”的目标,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说:“面向21世纪,文化艺术非常重要,失去文化就失去了生存的目的。韩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1997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1999年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法》,2001年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政府还设立“阿里郎奖”,嘉奖、鼓励那些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不但迫在眉睫,更是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现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如何借助市场经营文化产业项目与公益性文化艺术事业,又不能完全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发展,而缺乏专门艺术人才是关键问题。。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产业政策如何完善,还存在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四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如何采取的针对性的研究。五是相关部门之间如何协调,行业组织和文化管理部门如何有效的合作,以形成合力,建立起政策规划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六是所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过多,且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市场竞争能力减弱。可以看出,艺术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在高校中认知传统文化,创造创新型富有时代中国精神的艺术作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模式也是迫在眉睫。

任何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但相对而言,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已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它的精神蕴涵隐藏很深,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修养,不能潜心感受和解读,是很难把它全部激活、接受和传递的。而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则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现实的、活态的、不断生成的,同时它就在民众的真实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其精神蕴涵有如空气和阳光,可以直接被人们所吸收,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承。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这种生命线一旦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因此,面对当今强烈的“全球化”、“一体化”的冲击,对这种文化的保护,实际就是对一个民族精神之根的呼唤、认同与养护,也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历史上,因为自身文化的失传或被强行割断而解体乃至消亡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7

创新意识性潜能是指管理人才应当具有的创新心理素质,它通常由创新主动性、敏锐性、变通性等因素决定,具体体现为主观形态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品格等特质,这是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主观内核和内在潜能。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状态,是对创新重要价值的认知、立场和心态,主要由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四部分组成,它是管理人才的重要品格,是管理人才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创新、突破传统、解决管理新问题的思想基础与动力来源。

2. 创新智力化潜能

创新智力化潜能是管理人才从事管理创新活动的智力潜能,包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立的创造力、精密的判断力、严谨的思维力和较强的应变力等潜在智能要素。作为其核心的创新思维潜能是以新颖独到的观察判断能力与逻辑思维方法解决管理问题的潜在能力,是旨在通过打破传统保守的思维惯性,将管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上升到理性管理探索之上,继而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的有效解决管理问题的潜在能力。只有具有创新思维的管理人才,才敢于突破原有管理框架、反向思考问题,致力于开拓性探索管理活动新规律,解决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取得创造性、突破性地提升管理效果的新成就。

3. 创新实践性潜能

创新实践性潜能是指管理人才将创新设想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计划、组织、实施的潜在能力,是管理人才综合运用创新意识性潜能与创新智力化潜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管理问题的应用性潜在能力,主要包括潜在的管理创新判断决策能力、管理创新计划组织能力、管理创新协调监控能力等。该能力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管理人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包括创新胆识、创新兴趣、创新信念以及创新勇气等要素,是管理人才现实管理创新的保障条件。因此,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取决于管理创新意识性潜能、创新智力性潜能和创新实践性潜能三个关键素养的提升。

二、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区别

由于教育并不必然导致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不能培养创新精神,甚至于还会压制人才创新精神的提升。我国管理人才培养都没有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创新能力培养的自觉性意识淡薄,没有形成各具特色、针对性较强的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模式与方法等。成人教育管理人才创造力培养过于注重教师从头讲到尾、满堂灌的填鸭式的纯知识传授性培养模式; 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造力的培养虽然一直强调引进课堂讨论式教学、互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但由于教学效果考核环节的考试内容与方式仍然停留在比较机械的知识识记考察上,缺少对于管理人才的独立思考潜能、创造思维潜能和创新分析潜能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因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问题有待在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与模式、原则与方法等的比较研究中加以解决。

1.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潜能培养的侧重点不同

在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中,虽然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都需要加强创新意识性潜能、创新智力化潜能和创新实践性潜能的培养,但对三种潜能培养的侧重点是不完全一致的: 由于成人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象通常已经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与管理创新体验,通常已经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意识潜能与管理创新实践潜能,因而成人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应当放在管理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化潜能的培养上。相反,由于普通教育对象大都是尚未走向管理岗位的青年人,基本上都不具备管理创新的实践体验与意识训练,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相对优越的管理创新智能优势,因此,对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应当放在管理创新意识潜能与管理创新实践潜能的培养上。

2.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不同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决定了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也有所不同。由于成人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应当放在管理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化潜能的培养上,因此,成人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应当遵循开放教学的原则,注重在成教学生自主学习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和提高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相反,由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应当放在管理创新意识潜能与管理创新实践潜能的培养上,因此,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应当遵循主体平等性与系统情境性原则,注重在情景模拟管理问题的实际解决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

3.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理念不同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原则方法的不同,决定了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不同。成人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应当注重拓宽管理人才的创新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有效排除抑制管理人才创新的各种消极影响,排除思想懒惰、迷信传统、盲从经验、满足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保守习惯,克服不知创新、不懂创新、不愿创新和不能创新的各种约束,养成敢破敢立、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独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普教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注重倡导管理人才的创新勇气、营造创新氛围。创新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锢,需要冒一定的风险,当然也需要一定勇气。这要求学校、教师对管理人才进行创新实践精神培养,以激发普通教育管理人才不畏艰险的创新意志,不断地寻求管理问题的新突破。

三、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必须针对现行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遵循教学内容开放性、教学主体互动性和教学情境现实性三原则,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形成教学互动过程与教学情境条件,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培养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 教学内容开放性原则。教师授课内容的确定以满足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目的,可由学生参与选择,不受教材与教参限制,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性意见,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创新意愿、行为倾向,教学评价标准不过分依据权威观点和标准答案,促进学生求新求异思维的发展。( 2) 教学主体互动性原则。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是积极的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学习答案,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活动,促使师生之间形成良性平等互动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情境现实性原则。管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应用性较强的系统工程,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管理实践活动强化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要求管理人才培养单位积极构建管理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机制,强化师生教学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有效推动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提升。

1. 注重在模拟管理问题的实际解决中,培养和提高普通教育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8

21世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才,培养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又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科技创新,均离不开高等教育对他的支持。因此,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

所谓人才培养,就是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现实情况看,高校体制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必须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遇到的困扰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处于萌芽阶段,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都比较淡薄,因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扰。

1.国际国内的差距较大

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较大,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国内高校仅是从思想上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而没有真正付之行动,这样拉大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

2.缺乏创新毅力

兴趣是创新的老师,毅力是完成创新的根本。目前,虽然有很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毅力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最终放弃了追求。

3.缺乏创新思维和观念

许多大学生对现在的教育产生了很多的不满情绪,出现了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的现象,对将来的信念、目标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动摇,因此,大学生安于现状,不再愿意去考虑未来的事情。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前教育部长周济说:“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吧高质量摆到更较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在21世纪,大学是国家的脊梁,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日趋完善,竞争愈演愈烈,因此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然要发挥其重要性,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高校要建立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必须要转变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将为素质教育全面的推进和重点的落实提供科学的指导。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是主导因素,要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

2.更新方法,调整课程设置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应时代要求

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才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加大基础教育的内涵延伸和外延拓展,调整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现代科技基本原理,介绍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拓宽专业面。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通过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重组力度,压缩总学时以及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比重,增强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天赋,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必须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师资队伍和创新团队是创新体系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的支持方面应该定位明确、层次清晰,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聘请老专家、激励青年骨干,造就高水平科研队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要根据实际,采取各种激励手段,调动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培养体系应能对社会、对人才变化的要求有相对的调节空间,以免造成对培养体系、结构和方式的破坏,影响其操作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为学生的创新型培养奠定基础。

5.注重学术氛围

高校要实行开放办学,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才能减少人才培养方式上的滞后性,把握社会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物理学院就通过教师学术讲座和学生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行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力争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推进学生研究型学习,加强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62―0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成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士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在阐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应如何发挥这种作用。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型人才。

首先,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其次,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诞生。创新型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再次,当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基础教育发挥奠基作用

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的使命

创新型人才成长和培养有其独特的规律。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空中楼阁”,要从最基础抓起,形成厚实的基础。研究表明,六方面素质和能力对创新型人才很重要: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主动性);责任心(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认知模型;终身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成功的因素可以追溯到胚胎期和儿童期的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直至成人后的经历。良好的情感和社会能力、认知能力共同组成人类发展的基础。早期儿童认知技能、健康、愉快的情绪、社会能力、健壮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发展奠定了人一生成功的基础。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会出现某些方面的最佳发展期。而知识基础(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认知模型、推理策略、综合能力和价值观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打下重要基础,它们会在后面的大学阶段继续发展。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三方面的要素,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和创新机遇。创新意识需要从小培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奠定基础。北大学者金开诚指出,要从小养成带有创新特征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式,这就要形成一种独立的思考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定式的培养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养成。

教育是要把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的文化、社会条件下,变成一个“社会的人”,基础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培育国民的基本素质。这一阶段要充分尊重儿童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要约束,甚至阻碍某些“特殊”儿童的发展,应该支持他们的发展,至少要允许他们有一个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和过程,要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面向未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为创新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基。这个基础就是具有比较突出的创造性,包括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首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因素。教育目的上,不求“致用”但求“入仕”的思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教育内容方面,重道轻艺的传统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薄弱。教育方法上,注重记诵,强调反复练习,强调整齐划一,进而养成了求同思维训练扎实的特点。这导致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不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过多强调共性,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长期以来,“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剪不断,理还乱”。我国教育的人才观相对落后,社会还没有形成鼓励拔尖、宽容失败,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与氛围。

其次,应试教育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素质教育任重道远。由于等级观念残余以及教育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现象仍普遍存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仍然偏重知识灌输,而不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注重启发求知,养成能力,塑造人格,培育理念,难以造就追求真理、敢于善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教育思想、学科布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再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缺乏有效结合,推进困难;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考试招生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以终结性的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品行修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其他能力及对社会或学校的贡献等因素的评价。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成绩成为评价教师、学校的主要指标,应试的方法贯穿教育过程:重选拔,轻评价;重共性,轻个性;重成绩,轻能力;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以考试代替评价,以应试方法取代教育过程,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1. 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确立的教育价值,这是自废除科举制度以来最重要的教育价值观念变革。只有转变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才能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要由只重视同一性和规范性向同时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由只重视指导学生被动适应性学习向鼓励学生主动求索、 学习、创新转变,由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研讨、重视创造知识转变。另外,应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和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发展学生的潜能。应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发展专长。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求知、分析、综合与理解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荣辱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与社会责任感。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坚持学思结合。摒弃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将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科学思维和提高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开设带有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设计策划、综合性作业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其次,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第三,坚持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使学生直接了解生产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并通过实践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努力,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给学生留出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发展。

4.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和考试招生制度,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改变分数这个指挥棒,跳出分数决定一切的怪圈。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学历的倾向,强化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另外,应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坚持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实现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推动高考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参考文献:

[1]路甬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监察,2006(24).

[2]钟秉林.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7-01-17.

[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

[4]韦钰.基础教育的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J].青年教师,2009(07).

[5]胡浩.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娃娃抓起[N].中国教育报,2010-03-05.

[6]张云裳.中小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7-10-24.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例10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01-02

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目前,一些高校在表面上都很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在实处上却有想使力却使不上的感觉。我们认为,使不上力、落不到实处主要是因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有几道难跨的“坎”,存在几大困境。

1. 一些学校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

当前,一些学校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管理并没有完全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管理的要求相差较大。这种管理难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无积极性、无动机的行动是被动应付式行动,是有效性不高的行动,因而它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管理者角色错位,管理缺乏个性、人本性和激励性。

2. 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

培养创新人才,对各类资源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高校存在着资源瓶颈,导致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落实。首先,创新型教师资源缺乏是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的主要症结。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的现象,即使有些教师在科研上有创造性突破,但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是感到束手无策。丘成桐指出:“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教师队伍的创造力不高,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贫乏。为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个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而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当前,一些大学在课程目标上,仍旧以重视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再次,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创新基地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课堂教学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翼,课堂之外的创新实践性教学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翼,创新实践与学习创新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目前,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一翼尚未丰满,创新性实践教学一翼则更是稚嫩甚至还没有形成,这大大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第四,经费紧缺。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外,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

3. 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

环境失调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校园环境两方面都存在。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来看,当前大学入口前(高校招生)环境、大学教育环境以及大学出口后(社会引纳人才)环境,有时不太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目前,大学招生仍是以分数为绝对标准,因此大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是强调应试性,教学过程重心落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取高分上。这种环境产生了学生思维定式,制约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处落实。就高校内部环境而言,校园创新环境发展还不成熟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刚性较强,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弹性管理较弱,尤其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没有真正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生评价机制。各种评价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无视创新的特点,对师生简单统一地进行要求,缺乏灵活性、宽容度和自由追求的环境。从校园文化上来看,明显缺乏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一些学校较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往往忽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学术平等、学术自由气氛贫乏。

二、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对策

正是上面所述的几大困境,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正视这些困境,探寻解决之道,系统地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之对策。

1. 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迈出

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就要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首先,应大力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大讨论。创新人才不是只有一个统一的大而化之的定义,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因此创新人才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传统的大学是探讨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少数人活动的地方,培养的也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因此,我们应突破思维定式,根据社会各行的需要和学校本身的特长,准确定位,思考自己能够培养哪一类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与认知层面有关,而且与人格、社会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层次、特色来认知和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其次,要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种关系。一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二是创新素质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些高校想在创新上做足文章,强调创新,而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事实上,人的创新素质的养成恰恰需要深厚而宽广的基础知识作为根基。三是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差异性。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高校类的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不同。四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业教育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教会学生由被动接受就业者转变为主动就业者,引导学生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学会自我创业、自我发展。

2. 创新大学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开展

制度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制度创新就应在培养、考试、评价、学术等方面有突破,要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力求在统一性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培养制度上,完善学分制,放宽学生对课程和专业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改选专业。在考核评价上,高校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发展的考核。制度是一种静态的规范,要使制度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应该在这种规范性框架下建立一系列的动态运行机制。其中激励机制对自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有重要作用。高校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体系。内激励主要涉及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可从提高主体激励认知力,结合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等多层面入手,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外激励起到的是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可从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改革奖学金制度,创新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发展等层面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环境激励是一种“隐性”的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激励和外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可从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以创新行为为核心的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等方面建设。

3. 系统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力

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大致可分为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当前,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相当短缺,已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我们认为,应该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加快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以学科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知识资源开发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科,二是课程体系,三是教学内容。学科由课程组成,课程由知识内容组成。建设过程是一种由学科向教学内容自上而下发展的过程,而在人才培养时,则是一种由教学内容向学科的自下而上的知识获取过程。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取向在于发展交叉、边缘学科,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创新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密不可分,学科通过课程来实现知识的分类和传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旨归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在遵循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基础上,以社会时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和课程体系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课程设置应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统一:即从“认知性”向“创造性”转变、从“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有生命力的经典知识与现代前沿知识的有机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有机统一。落实到具体做法上: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设置课程;二要在整体上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优化课程结构;三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四要科学设计整个课程模块,提高选修课培养创新性、个性化人才的功能;五要加强教材建设,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实到教材上,使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以创造型教师为核心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创造型教师资源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师资队伍建设理念,从主要重视学历考查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查转变。二是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环境。三是形成提升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动态协同机制。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协同机制。国家应该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明确标准和正确的指引,学校应为本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条件,个体应注重强化自主提升的意识和行为。

技术资源开发主要在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创出校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物质资源开发在于创建一批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践活动基地,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开展。

4. 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保障创新人才持续发展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凝聚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高校除了建造大楼外,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基地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育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营造崇尚创造、自由创造的氛围。高校应大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创新组织结构,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发展自己。同时,改革评价制度,消解功利化短视行为,让师生能够潜心治学、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间的合作平等关系。实践证明,要使教学活动富有成效,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和谐的教学交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