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6 17:16:20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1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部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相比以往,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改变传统观念,开拓多种途径,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2

一、构建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自1995年学校成立首个“教学督导组”以来,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校、院、教研室三位一体,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以校、院两级督导为中心,开展多层次、多主体、多渠道监控。2010年,为适应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要求,学校出台了《关于二级教学督导实施管理办法》,成立校级督导团和院级督导组,实施两级督导模式。同时,学校实施学生网上评教、学生信息员、毕业生离校前调查、同行评教、领导干部听课、考场巡视、教学检查、教师评学、师生座谈会、青年教师助课验收、网络监控等质量监控渠道,涵盖了教学的全过程,并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全员参与,保证了质量监控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以青年教师培养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近年,学校青年教师迅速增加,已占到全体教师的70%。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是近年教学质量监控的中心。学校2006年印发了《新任教师承担课程主讲工作的规定》。2009年出台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2010年,教务处下发了《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和讲课验收制度实施细则》,实施校院两级青年教师培养新机制。对青年教师上课资格的严格把关,已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一大特色。2012年,学校又出台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实施教师教学技能岗前培训制度、在岗培训制度、停课再培训制度和教学效果差的教师退出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教师质量管理制度。

以学生能力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关键的环节,其质量不容忽视。2010年,学校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评估管理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实行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三级四阶段”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在监督检查方面,实行初期、中期、后期、总评四个阶段的评估检查。在完善毕业答辩2%末位淘汰制度前提下,2010年,学校实施毕业设计(论文)随机抽检盲审制度。通过对检查流程的重新设计、责权的再次分配以及关键指标的严格把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以学生为中心,逐步完善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学校自2005年开始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制度,一直积极改进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的方式,逐步扩大其工作范围。至今,除了教学信息员定期填写《教学信息员报告书》,汇报教学问题以外,学校2009年开始实施学生评考制度,加强学生对考场监考情况全面督察,2011年成立校级和院级两级教学信息员组织,编写《教学信息员工作简报》。同时开通“华水教务”教务微博和处长微博,随时随地接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及时沟通和互动。

以成效为中心,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落到实处。教学质量监控数据已成为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数据。一方面,教学督导评价数据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教学评优评先、教师职称评定、教学项目评审、津贴发放等环节均不同程度与教学督导评价结果挂钩,特别是职称晋升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教学督导、学生等反映的问题,做到专人落实、及时反馈,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机制

学校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构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新格局,培养品行优秀、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勤奋务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和完善协同联动促教促学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生为本”,构建协同联动促教促学机制。学校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促进学生成才和就业,构建和完善协同联动促教促学机制,实行教务处、学生处牵头,相关单位参加的促教促学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学校形象育人、环境育人、机制育人的作用。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严明学习纪律和考试纪律,突出学生学业发展的中心地位,形成各方协同联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教学相长”,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高度重视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执业能力,提升教师职业水平,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以学为主、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交互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尊师爱生、融洽沟通、坦诚平等、教学相长、和谐向上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打造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工程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学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思想,构建了教师教学技能完备的培养体系,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尤其重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2006年以来,学校师资队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比例已超过80%。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学术骨干、科研骨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以制度建设为依托,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2013年,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出台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育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着力构建“出名师、育英才、争一流、创佳绩”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

以教学技能培训和竞赛为抓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和竞赛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坚持举办每两年一届的青年教师课堂讲课大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切磋技艺、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针对青年教师英语口语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学校安排外籍教师举办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班;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分年度派青年教师到工程一线参加工程实践锻炼;为了鼓励先进、表彰优秀,学校2011年开始设立优秀青年教师奖,鼓励35岁以下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近两届河南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已经建成一条由“立项――建设――研究――实施――总结――推广”组成的完整的成果培育之路。

实施分级教学,形成个性化培养模式。2012年,针对学生来源广、接受能力差异大的特点,学校对大学数学和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分级教学。在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多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确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分级教学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3

一、“双一流”建设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作用。从建设任务来看,“双一流”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同时也给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改革机遇,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

育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育人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时刻关注的关键问题,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本质是服务于国家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聚焦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培养、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重点在于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渠道,能够有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没有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就难以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1]。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二)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支撑

科研是高校的职能之一,提升科研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强调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科研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高校是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研究生是从事科研的重要力量构成,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培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在科研中进行的,因此研究生人才队伍质量与科研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获奖数量比例不断攀升,以2017年的获奖情况为例: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4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68.6%;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3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67.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00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75.8%。由此可见,高校在科研阵地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创新精神是从事科研必备的精神品质,创新能力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保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鼓励研究生积极投入到科研当中,成为学术前沿探索的开拓者和专业领域进步的推动者,为提升科研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三)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举措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就难以占领科研的前沿阵地,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难以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难以成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2]。“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一环。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四)“双一流”建设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提供支持“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高度重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有利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首先,中央和地方财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省级政府结合地方经济基础,加大对区域内高水平大学的资金投入,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赢得了资金支持。其次,国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鼓励行业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协同建设,为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社会资源支持。最后,国家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除此以外,“双一流”建设采取动态遴选机制,以五年为一周期,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所有高校积极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客观上也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3]。

二、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4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风险管理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以及培训的过程。被企业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严格、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为其所用。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核要素,尤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各地要全面创建科技发展环境,提升创新形式。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创新力的进步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积极营造鼓励技术、人才创新的良好氛围,坚持竞争与合作的融合,促进创新型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下面就对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型企业的概念,通常指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品、高新技术的核心产品(技术),同时,采用的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并且在同行业中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但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科技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具有一定差距,创新能力与科技发展速度具有落后趋势。例如:精细化工、CPU硬件、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其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对创新型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创新型人才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以及高势能特点,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对创新型企业需要不遗余力的发展和培养各类人才。

二、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分析

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持续实现企业外部人才引进与内部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为了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企业开始陆续地、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其中最显著的现象就是各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设立了培训管理职能的部门,而且各类企业大学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提升效果则显得有些不足,目前国内企业中高端人才明显稀缺,明显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部分企业在人才培养时由于自身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很容易走入误区。当下的中国企业如果不彻底改善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企业后续的人才建设梯队将会出现严重断层,从而阻碍其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就总体情况而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依然滞后于组织经营之所需,人才市场依然是供不应求。

三、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的优化策略

研究得知,对于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的优化,只有充分理解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与各大院校、研究机构及社会组织等进行紧密合作,制定目标性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从底层建立起创新科学人才的培养基础,力争突破技术瓶颈,在各领域做出核心技术的重大革新。此外,还要加大、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专项资金,由高校及科研机构划定自主分配权,鼓励和支持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从管理体制上为创新人才培养放宽条件,促使创新型人才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新事业当中。下面就对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1.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竞争上岗机制。确立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应用型人才,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学习、实践、指导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制定突出创新创业特色的企业以及人才培养计划;提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发展目标。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如下图1所示:从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框架图中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生存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因此企业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即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是在其对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的一套符合其自身条件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投入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为企业持续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

2.制定人才流动预警管控措施

人才良性流动是人才调节基本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企业人才结构调整的必要环节,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充足的人才力量,同时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人才资源的相互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的第一动力来源,要进行有序、良好的人员流动和补充,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率,介于此,人才流动预警工作就成为了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才流动预警具体要求企业在第一时间收集和整理创新型人才信息资料,然后按照等级划分,必须要确保创新型人才与企业发展的匹配度较高,即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选择与人才自身的发展需求的一致性程度是降低企业用人风险的关键因素,如果企业不能满足人才发展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人才自身积极性,增加人才流动的风险。

3.实现人才培养需求的风险评估

人才培养需求的风险评估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投入和产出对比评估以及人才流动评估两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投入和产出对比评估也称为人才收益评估主要是指人才培养后实际产生的效能情况,例如帮助企业当前的技术难题、扩展客户量以及办公效率等;人才流动评估与人才流动预警不同,人才流动评估更加强调创新型人才对于企业的忠诚度情况,对人才流动进行风险评估后,企业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部署,在今后选择人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成本约束措施加强人才培养投入保障机制,以便企业在预期投入收益高与人才流动可能性低的情况下,将人才培养投入风险降到最低。

4.积极营造和谐舒适的外部环境

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完善人才创业扶持金融政策,加大创业孵化器平台的投入,制定激励保障办法。创新型企业人才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对象,其覆盖面较广,涉及环节复杂。因此,企业急需要拥有一批敢于创新的技术性人才作为后盾,同时,为创新型企业制定全局性的风险管理及内控相关决策出谋划策,协调、指挥第三方机构提供风险评估,由企业高层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明确并落实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职责,并组织企业开展人才培养风险管理与内控自我评价工作。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和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布局前沿科技产业,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集聚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为企业提供这种核心动力的关键要素,因此,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本文结合我国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的现状,初步设计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框架,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推进我国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徐茜,岳雷,姜道奎.高科技企业人才流失预警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5):127-130.

[2]王博.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风,2016,(8):112.

[3]李剑,郭莹.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失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0-123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5

首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的实践探索。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的探索,各地在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辽宁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总结出校企合作“融合式”人才培养机制,其内涵为:“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一体化定位机制,二是课程体系的校企协同设计机制,三是教师队伍的校企交叉任职机制,四是人才质量评价职业化机制,五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双主体、四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即学校在育人过程中促进企业主体的介入,在办学体制中努力达成管理融合、产教融合、科技融合、文化融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提出的校企“双头牵引、五步回归”的人才培养机制。五步回归,即学习回归企业工作环境,课程回归真实工作任务,形式回归企业项目团队,实训回归真实工作过程,评价回归企业绩效考核。这些机制探索都是富有成效和弥足珍贵的。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管平还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特征进行研究,指出:“判断一个学校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有与企业合作的组织机制,二是有与企业对话的制度机制,三是有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四是有与企业的资源共享机制,五是有与企业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如果做好了这几点,一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可以认为是做好了。”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建构的路径。建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实践之路,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建立动力机制――互需。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的动力机制是“利益互需”。人类任何活动都是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校企合作培养职业人才也不例外。如果合作双方没有利益关系,没有互惠的实益,合作就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根基。合作就成为无实质内涵的应付和形式。所以成功的合作一定是以利益为纽带,建立在“互需”基础上的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6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现了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和学徒制模式等。如何选择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创新意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服务区域,行业技术、强化专业、突出能力、提高素质、注重创新、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掌握行业技术技能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是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市场、适应政府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从服务区域的机械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出发点,针对学生的能力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市场需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人创新才培养模式几个因素

(一)不断进行社会调研,关注人才培养改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需求信息、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学环境与学生自身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就业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借鉴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的可行经验与措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建立及完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2]。以往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课程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对学习兴趣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

(三)深度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所谓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其目的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以及为企业培养岗位人才,最终达到双赢[2]。以往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有“闭门造车”的现象,并未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从而影响就业率。在新时期发展下,市场体制不断变革,用人单位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应不断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市场接轨,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等,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作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要确保自身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用人单位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人才的技能提出一定要求,而这些要求也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也可以将其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保证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用人单位所需求的,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7

二、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它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理应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德育管理体系自身的局限导致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不适应性,以致人们在德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偏见和认识误区,认为德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大。就高校而言,德育管理体制不顺、规划不实、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还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革命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大学生接触世界、把握人生的主渠道,给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为高校德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借机利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我国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进来,企图通过“不战而胜”的思想战略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种种波动,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也日益趋向多元化。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对我国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改革开放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高校德育管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烙印,使其在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长期积压的问题不断凸现出来,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差。这些变化都给高校的德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沿袭或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德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和质量。

3、高校自身的问题也给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教育对象构成的日益多元化,其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现在的大学生一方面有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意识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等优点,另一方面又存在辨别能力低、自控能力差等方面的不足。传统的高校德育曾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德育管理无论是在认识上、机制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陈旧过时的东西,造成了“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的现象。虽然一些高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高校自身特点的德育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致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三、加快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管理,如何适应并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2、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8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当今中国要发展,最缺乏的不是土地、资源、资金,而是人才,尤其是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人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彻底扭转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来。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的教育成为创新教育而不是过去和现在这种单一灌输式的知识型教育。而学校教育作为促进全民素质提高的主阵地,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本文拟结合本校的实际就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机制、模式等问题与同行作一探讨。

1 关于观念问题

1.1 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引导人才培养行为。

“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办学理念对于学校办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办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念,它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是学校办学历史的总结,亦是学校教育的旗帜,对外昭示学校品性,彰显办学特色;对内引领精神家园,引导教育行为。它作为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决定着学校的建章立制、组织运作及教育行为的实施。

因此,办学理念中应将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融入其中,为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念的导引、舆论的支持,从而浓郁学校人才培养的氛围。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百年老校。早在1905年就办起了范家祠学堂,1918年为意大利天主教教办学校, 1978年被省政府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94年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8年被评为部级示范高中的学校。

作为百年老校,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办学理念对办学行为的引领。在传承和弘扬学校百年育人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形成了“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这些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和高素质要求,超越知识育人和制度管人的阶段,站在文化育人的高度,注重以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濡养学生,厚实人才发展的根基;用科学文化和当代思想文化导引学生,引领人才发展的方向;注重以探究的课堂组织模式发展学生,激发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教育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创新人才观的要求,从“文化”和“探究”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引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文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2 端正创新人才认识,浓郁创新人才氛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他认为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具有创新的禀赋,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

而在许多人看来,创新是少数人的专利,是科学家的职责。这与人们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认识、评价标准存在偏移有关。在人们看来,创新人才就是“智商高,情商低”、业绩突出的人。这种创新人才特点的概括和评价标准的确立,影响着我们对创新人才的判断,引导着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举措和行动,甚至让我们武断地圈定创新人才的范围,从而将许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好苗子驱之于千里之外。这种评价标准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和高标准要求大相径庭,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其实,我们所主张的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发现式创新,即经过探索和研究从而认识以前的客观存在,是未被前人或他人认识的趋势、规律、本质或重要事实等,这种创新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另一种是发明式创新,即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以应用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或新方法等,这种发明式创新属于改革世界的范畴。

具有这种发现式创新或发明式创新能力的人就是创新人才。这种将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过程创新与结果创新纳入创新领域的创新观念及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能让人们能冲破观念的禁锢,激发创新的热忱,展开创新的翅膀,争做有益于社会的创新之人。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尚处于不断的开发形成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尚处于不断培养的潜在时期。学校作为一个人才成长和发展各种潜能的地方,就应当为学生各种潜能的发展和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应当“把每个学生当人才培养”,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更新我们的人才观念,扩大我们对人才的认同范围。因此,我们不应该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分,而应该只有各有所长、各具特点、各具发展潜力的学生差异,而且要尽力去挖掘、培养学生的特长,发挥他们的潜力,形成他们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进而成为创新型人才。

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创新教育实践中重视端正广大教师对创新的认识,帮助教师确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观,让教师们在内心中接纳所有学生,认同所有学生,把所有学生当作人才去培养,去引导他们,营造并浓郁人才成长的健康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关于机制的问题

2.1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不仅能让师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寻找差距,而且能够通过评价,激发师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导引师生的实践行为。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时,应注意下面二个问题:

首先,在建立创新与创新人才的科学评价激励机制中体现三个特点:

一是评价的全面性:既顾及创新的过程,也考虑创新的结果;既接纳形式上的创新,也肯定内容上的发明;既考虑创新的潜力,也追求创新的现实;既看重其创新意识和精神,也关注其创新能力及发展;

二是评价的层次性:既赞誉原创式的独抒己见,独创发明,也肯定发现性的推陈出新,古法新用;既盛赞学科竞赛中的精妙设计,也首肯课堂教学上的一题多解;既注重机器人制作的灵思妙想,也幸慰社会实践调查的独特视角;

三是评价的激励性:既注意挖掘实践中的闪光点,也注意指出实践中的薄弱处;既注意正面的肯定激励,又注意负面的自尊保护;既指出现时的不足因素,也点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这种具有全面性、层次性、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师生的创新努力和点滴成果,激发师生积极参与创新的内驱力,导引师生的创新行为,从而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环境氛围,进而促进学校的创新人才工程建设。

其次,在建立创新与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时,注意二个结合:

一是与教师的业务档案、学生的成长记录相结合: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本,将创新实践纳入教师业务登记和学生成长记录的范畴,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绩效考核和学生学段考核的一项具体内容。

二是与教师年度评优、评先及学生等级评定相结合: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业情况,将创新人才培养的业绩及创新实践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评优、评先及学生等级评定的一个重要依据。

2.2 建立长期追踪的监控机制;

俗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为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培养的实效,为多出人才、出创新型人才,建立长期的监控追踪机制就成为一项有力的举措。我校信息学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屡创辉煌、屡出创新型人才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自2000年以来,获部级奖项的共计281人次,获省级奖励的共有371人次。其中信息学竞赛获得“全国信息学联赛优秀参赛学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参赛单位”的荣誉称号,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信息学联赛广东赛区十强学校之列,连续五年位居广东省团体四强之列,连续两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

2006年张伟达同学因参加全国信息学奥赛夺得金牌提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7年就读于高三的杨溢同学因竞赛中屡获金牌现已被复旦大学提前半年录取,就读于高二的刘家骅同学也因多次获取金牌,并在第一届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比赛中夺取银牌,被清华大学相中,保送清华。

数学竞赛成绩也一样突出,自2000年以来,获得部级奖项的共计有101人次,其中2006届高三级学生刘家旭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参加公派“留学法国考试”跻身全国前三名。

英语竞赛也取得骄人成绩。2007年张敏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第七届英语风采大赛获广东赛区一等奖,进入北京总决赛;2008年王骏威同学在CCTV英语风采大赛北京总决赛获全国第五名。

近几年来,英语学科共有64人获部级奖励,其中有7人获部级特等奖。这些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与我校注重对人才培养的监控追踪有密切的关系,与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有关。从在小学生中进行苗子选拔开始,到进入初中、高中培养发展阶段,我校都密切关注苗子的情感、个性、品格及学科方面的悟性、能力发展的变化轨迹,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形成阶段性的初步评价,并以此作为实施下阶段培养计划的依据,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我校的信息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成为学校的三大品牌,省、市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培养了一批批在部级、省级、市级比赛中斩金夺银的创新型人才。

3 关于培养模式的问题

注意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依托学校整体改革,实现主体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教——言语传授,亲身示范,突出的是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地位,这种现身说法、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方式与强调不囿于陈见,敢于突破框框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桎梏。为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校2004年开始实施了以“主体教育”为主题和特色的整体改革,从教育观念、教育机制、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了整体变革,重构新的理念,重建新的机制,变革新的模式,重塑新的评价体系。

以实现主体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教、自治、自律、自评”的“四自管理”中彰显自我个性,塑造自我品质,锻造自我能力,提升自我素质,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一定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高三级学生曾婷的书法作品在“腾龙杯”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儿童书法比赛中获部级一等奖,作品被送往在韩国大田举行的“韩国第三届儿童博览会”展出;刘文君同学在“南国书香首届中小学生书香作文比赛”中获省一等奖;高三级学生于海宁,04年在“百歌颂中华大赛”中获韶关赛区“百歌颂中华大赛十佳”称号,05年9月获韶关赛区“旅游形象大使”亚军,05年12月获韶关赛区“百事新星大赛”冠军,06年12月获广东赛区“广东歌SLNG魅影歌唱大赛”亚军。

主体改革结硕果,创新教育出人才。此项改革也因其意义深远,实效显著而获吴汉良教育创新奖。

二是依托新课程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促进。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追求的是“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分层指导,发展个性;师生和谐,教学相长”。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注重的是过程体验,关注的是个性和谐发展。其目的就是释放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进而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但这必须建立在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基础上。

为此目的,我校进行了整体架构,实施了“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A、B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结合丰富的选修课程、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和社团组织活动,以强化新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及活动的组织实施中贯彻落实,以达成新课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是依托德育改革,实现德育模式的转变

有学者就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关系问题,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具有强烈的追求知识的欲望、鲜明的独立倾向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肯努力,不甘虚度一生。

以上调查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巨大;非智力因素中意志品质及价值观念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意义深远。

这让我们深思:德育教育如何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如何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传统的德育教育,注重的是集体意识,忽略的是人的个性;注重的是外部灌输,缺乏的是自我审视。结合目前德育工作及新课程改革,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施了以年级组为管理实体的德育管理改革,赋予年级管理更大的责、权、利,将年级打造成为一个行为务实、针对性强、实效显著的管理实体,建构了“全员参与,全程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新模式,用高效的课程发展人,用趣味的过程养成人,用丰富的活动培养人;让学生在体验中关注自身情感,审视自己内心,张扬自我个性,养成自我品格,实现德育模式的彻底变革,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因而被授予“韶关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四是依托集体智慧,实现培养效能的转变

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决非是教学或德育部门的单边行为,也不是教师个体的独立行为,非依托集体智慧,难成其效。因此,既需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也需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既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也需学生的积极体验与探究;既需教师在教法上的巧妙设计与组织,也需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吸纳和运用。

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效,我校还通过组织专家团、智囊团,聘请外教专家,派出人员进行专业进修,以调研、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研究与诊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人员的理论提升,为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出谋划策,集众人之智慧,实现资源优化,优势互补。

目前,我校相继在信息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方面组织成立了研究组,智囊团,并与美国“鹤庐亚洲文化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美国“鹤庐”每年定期选派6-8名优秀教师利用暑假对我校师生进行三周封闭式英语培训。另外,经国家教育部考试公费选派了三位英语教师到英国进行了一学期的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了教师队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统领能力。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端正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认识,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共同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培养人才模式的革新转变,开拓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我们一定会实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傅索科. 彭志军,袁东明:第五项修炼 300 问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2] 张声雄. 姚国侃:第五项修炼实践案例 [A]丰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3] 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 [J]. 教育研究 ,1999,(5) .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9

[作者简介]唐渊(1980- ),男,重庆人,四川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体育教学。(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35-02

新建本科高校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使得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服务于地区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成为新背景下的基本定位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变:一是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来代替以往的依靠资源增加和能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物为本、重视能源资源的观念已经过时,转而以人为本,更注重人的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创新,而创新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教育问题。简言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必须变革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育方式,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人才。教育改革实质上就是素质改革,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也就成为素质改革的关键,这也正是高校工作者需要探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要有效地开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去除与经济发展方式不协调的旧机制下存在的问题,努力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发展。

一、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越来越趋于大众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重要,人才培养的地位、作用和发展优质也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尽管各高等院校为适应大众化背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总体来说,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目标设定、人才培养定位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实践。

1.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模糊,缺乏针对性。当前,国家的财政办学资源紧张,政府更将高校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这让部分高校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定位,助长了盲目跟风现象。人才培养定位上的模糊性和盲目性,导致了高校办学理念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人才培养方向也是千人一面,忽略了高校之间存在的差距,盲目套用办学理念,制定不符合自身能力的办学目标,结果导致高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办学理念越发不现实。高校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资金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努力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是高校的共同理想和任务,但是各所高校应该针对自身开设的院系专业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有用的人才。

2.培养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和实践性。就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来说,课程设置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课程知识已经基本定型,很难有所扩展和延伸,这就出现了基础课程设置单一、狭窄的问题。在课程的课题选择上,明显缺乏特色和实践性,传统性决定了课题难以推陈出新,而注重理论基础的课程设置理念,则意味着课题的实践与理论难以实现平衡。当前的课程未按照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来进行设置,无法有效地将社会需求转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没有细化专业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单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其他技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师资建设不健全。师资队伍也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资结构问题、学历和学缘结构不完善,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分注意高学历专业的对口情况,大多直接使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这些新入职的教师由于自身掌握的知识有限,缺乏与学生相处的技巧,极大限制了学生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过分盲从于国家的鼓励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向更高学历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侧重于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历要求,而忽视了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导致在缺乏实践锻炼的情况下,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上的帮助。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健全,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的体现。

4.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不科学、不全面。在应用型高校,也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比较科学和规范的监管章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有序进行、考核成绩有据可查。但是,由于部分高校没有重视本校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实践课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松散,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严重脱离了实践。部分实践课老师在期末考核中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给予合格通过,导致对这些学生的成绩考核没有依据。在校内学习中受到好评的学生,在校外实习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高校教学质量下滑。

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措施

1.培养目标的定位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何谓创新?创新实际上就是人的教育问题,立足于“人”,从人的主动性出发。因此,高校要定位合理的人才目标,除了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外,也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在教学设备上,各大高校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选择教学方式的需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让学生以兴趣为前提,有选择地进行自我锻炼,从而培养自身潜在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最后,各大高校要以学生自身的需求为基准,制订详细、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例如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而举办不同等级的创新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要扮演朋友兼导师的角色,及时解决学生咨询的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总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制定。

2.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一所高校管理的规范与否。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都过于狭窄,简单局限于某院或某系中,这使得学生的来源单一,师资配备和教学资源都有所限制。在学生的选拔机制上,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选拔,加大竞争机制,择优递补,归入到学院下统一进行管理;在师资配置和资源利用上,要注重院系之间的交流与互补,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既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也为学校节约了费用。规范的管理机制必须是奖惩得当,因此,要不断完善鼓励机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制定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保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与过分严格的管理相比,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考核机制上,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对于教师来说,同样需要鼓励机制。无论对于学生的教学管理还是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学校都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酬金和评优等方面的问题,从实际上配备完成科研所需的硬件设施,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改革和创新课程体系结构。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上,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科学设计课程体系。首先,要坚持“少而精”的指导思想,合理调整学时学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新生中开设导论课,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承载的具体培养任务,在基础内容上拓展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再次,各大高校要密切关注社会人才的需求动态,以时代需求为基本,充实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改变人才培养课程的单一状态,开设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相对应的培养课程,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联系。最后,加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的特色化发展。根据本校本地的发展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实际,制订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让学生置身于就业热潮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水平。一名合格的应用型教师,除了具备雄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生活学习中能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实践操作上。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为学生解疑释惑;其次,打破以“高学历”为招聘标准的局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开设专门的培训基地,分批次地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加强校企合作,安排相关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进一步深化教师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了解;最后,加强各大高校间的教师沟通与交流,共享培养经验,与时俱进,共同进步,从而打造一支优秀且具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提升整个队伍的师资水平。

5.改革评估方式,建立第二课堂考评体系。除了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以外,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评估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科学化的评估方式和有效的监控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监督作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创新多元化评估方式,要从教师方面着手:首先,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相关讲座或论坛,积极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其次,积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相关技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丰富考核制度,制定年度考核和职称聘任等教师评价制度,根据教师在教学、辅导、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机制调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并强化其在应用开发研究领域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服务学生的水平。建立健全第二课堂考评体系,则要从学生方面入手,主要通过“三化”来推进教学改革。“三化”即项目化、课程化和学分化,项目化发展是指除了在实质性第一课堂这一形式外,主要以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类等多元项目形式来完成更深层次的学习;课程化则是将单一的必修课程转变为必修、选修双向并行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分化发展则是在课程化发展基础上,明确规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占学分数,从而构成学生毕业的总学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更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实现评价的科学化。

三、结语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更好适应当今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需要改革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无论如何,实施应用型人才模式,必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2).

[2]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3]侯丽霞.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1012364334.nh

&dbname=CMFDLAST2013&dbcode=CMFD&pr=&urlid=&yx=&v=MDU3NjRITE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例10

一、人才培养重点在人才开发

(一)人力资源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技能、信息是人力资源的核心,构成人力资源价值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职责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通常包括以下具体内容:职务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激励、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会计和劳动关系管理。这些内容与企业内部员工日常工作息息相关,既考虑了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又考虑了员工个人的发展,强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源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人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引起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注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本资源在当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本世纪以来,美国90%的产品更新,取决于人才的智力,而不再是传统的劳动和资本。”故如何通过依靠人力资源开发,从而获得科技、经济竞争的主动权,赢得发展的新优势,已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二)人才培养在企业中的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我国的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惟有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各方面的英才不断涌现,让最活跃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人才的最大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当前,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和谐学院,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人才作为支撑学院可持续发展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来看待,不断进行人才培养与体制机制创新,使各类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充分施展才华、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创造出最大的新价值。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这种能力,以达到改进员工工作目的和促进员工的训练发展。而对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着眼于为实现公司经营战略目标预先准备所需人才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作为保障,并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二、企业人才培养与创新机制

(一)培养知识型员工、技术型工人

知识型员工、技术型工人本身具有较高素质,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和转化率高,对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强。数据表明,培养知识型员工、技术型工人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专业设备的使用,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必须要增加企业财政投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虽然人才培养资源投入是投资回报率很高的项目,短期内并不能直接创造赢利,需要企业持续的投入,促进员工素质提升,给员工提供适宜发展的平台,这样才能吸引人才,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使员工对企业的回报更高,真正实现人力资本增值。从提高知识型员工、技术型工人对工作热情、积极性下手,使其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对企业文化认知度,从而有效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等。  总之,高级技工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企业重新配置资源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优化工人薪酬福利管理制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那些有责任感的员工期待具有高度信任的自主工作。而旧的工作世界就会被自由的企业和国家所超越。调查表明,中国工人工资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提高工人薪酬福利制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工人生活,学习,精神上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对工人进行整合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让其感觉自己是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建立高度信任的工作环境,优秀的管理人员

中国员工普遍存在的个体意识导致了中国员工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工人。这也对中国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培养大量优秀的管理人员,使其具备智能,协调沟通,团队精神,创造力,国际观的心胸和事业等这些综合素质,管理人员应该将其个人意愿、知识和价值观念相结合,要有不断改革的意愿,在行动中,要能不断调整方向、速度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中国工人,使其实现企业价值。

(四)创新体制机制

对于企业,首先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不断改善工作与生活条件,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着手,政策向着有利于激励人才的方向制定和调整,让人才创新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积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促使各种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