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6 16:46:30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1

“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以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就可以看到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问题。“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但是,文化在其变迁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在顺应时展的趋势下,不妄自尊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了解自身民族历史文化,做到以自己的民族为傲,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并传承下去,才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自觉。

对文化自觉的界定涉及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意蕴:第一层,在追求现代的发展中,要充分认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生存有重要精神价值的内容,自觉对待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适性意义的部分,并让其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第二层,注重理解和诠释他者文化的经验和长处,并能够针对社会实践需要,博采众长,自觉吸收他者文化中的精华,运用到自身文化建设中来,在多元文化中自觉交流、吸收和整合,增强文化力量,形成一种人类和谐的文化理念;第三层,在分析、比较、鉴别、吸取和整合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自觉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者相辅相成,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的支持也就不会有真的文化自觉,因此在讲文化自觉时,必须要谈及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也就是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二、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

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说:“文化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既包括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现在所说的文化,正如克鲁克洪所说的文化的两个部分,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具有传递、接续、承接、沿袭创新、承上启下之意,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文化传承即社会文化的传继,是文化的“历时性”传播,是文化在诸如民族等社会群体的代际成员间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传继的过程。文化传承强调的是文化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的纵向传继,是文化在时间上世代传递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传承虽然强调的是文化在纵向上的传递,但并不否定文化在纵向传递的同时也要在横向上得到传播。横向传播,既包括具有同一特质的文化在同一社会群体成员中传播,也包括那些不同特质的文化,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或社会群体的传播过程。

但是纵向的文化传承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代人首先从上一代人那里承接到文化,通过传承来习得该社会所属的群体文化,然后再将传统文化不断继承下来,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创造再形成新的文化,再把它们传递下去。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每个时代的群体成员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如果文化传承中某一环节中脱落,那么对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再生产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民族社会文化的断层。

文化传统是一个“静动结合”的概念。是一个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传承的文化、历史的延续,不只是整体上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继承中不断重建的。文化传统是在动态中发展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每代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接触的文化也不同,每个人都会因为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很自然地继承上一代人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特殊需要下,来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族群来说,文化传统需要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历史条件,每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是建立在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的。

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的怀旧情绪,需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为基础。如果要将民族文化、传统予以有效传承,笔者认为在对自己文化有充分自知的基础上,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建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最终实现文化自强,是今天我们需要持有的一种文化态度。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九十心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 李艳.文化自觉的三重释义[J].东北师大学报,2012(3).

[3] 刘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理论学刊, 2012(1).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2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能长久地繁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以来西方的先进科技正逐渐削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针对这种情况,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的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文化的久远传承,文化所创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依附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文化自信要求以历史为依据,以创新为动力,以现实为基点,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大意义,高举文化旗帜,坚守文化理想,以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进行充分肯定与积极实践,将作为精神向导指引整个社会开拓创新,最终提高文化软实力。

二、文化传承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实现中国梦始终绕不开文化所创造的意识形态,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当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它便不再局限于具体物质,而是社会共同文化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若忽视传承,物质生活几乎取代精神生活,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冲击着日渐式微的文化,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道德不断缺失。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不断追求的理想,它的实现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充裕,更需要精神上的丰富,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央视一台青年公开课《开讲啦》节目邀请众多成功人士演讲,其中传递的优秀思想与精神文明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优秀文化优秀的文化能给予人启示,值得深刻地推敲以及长久的传递,从而提高个人的修养乃至整个社会的修养,为优秀思潮涌现奠定基础。孔子的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着旧社会甚至现代社会,在近年来涌现的孔子学堂热潮中,我们能看到对文化传承的担当。

三、文化繁荣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3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历久不衰,中华文化的链条没有间断。但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各个少数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世代相传的优秀的文化面临着消亡和被同化的困境。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是如何弘扬、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的文化,甚至世界一切先进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断的发展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交流,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开展研究,成果丰厚。

笔者对近年来的学术期刊和相关的著作进行了目录检索和查阅,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理论、学术活动、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研究的动态变化上,改革开放以前学者们对此的研究较少,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研究成果较多,早期也主要是对民族文化的收集与整理,后期才逐渐将少数民族与汉文化,与国外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此的研究也更加理性和全面。本文对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和总结。

一、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理论的研究

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龙秀雄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人类文化的进步,同时也在深刻影响民族文化的外部环境、物质基础和深层结构等,对民族文化主体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王舒宇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对民族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2]徐延花分析文化与科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3]李忠斌的观点,科技进步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推动着民族文化向更高层次演进。[4]专家学者们在科技进步的宏观内涵下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做出了正面的,客观的判断,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和科技发展相互之间的规律,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综合全面的分析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理论研究

同时,部分学者也在关注着科技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中,正反面等做了相关的研究,发表了很多独特的见解。从全面大局方面,梅其君认为“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利于和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方面有共存现象”[5]。龙秀雄也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和受先进科技影响下,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7]。从正面方面的观点分析,“要使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超常规的发展,必须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普及科技。可以说,科技能力普及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6]”从反面分析,吕乃基也分析出“21世纪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又有新的特点,在技术领域互联网对民族文化消融所起的影响,比以往的任何平台更大,……凡此种种,都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消融民族文化的作用[8]。”

科技与文化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给民族文化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最大限度地设法消除和避免这种负面影响,也看到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利用它们为我国当今正在进行的民族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三、教育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现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在传播载体上,也就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方式,技术手段。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反映着现代文化的实质内容和水平,而且也是现代文化得以现实存在和传承的根据。把现代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引入教育,使教育技术活动的条件、手段和方法与现代民族文化处于同等水平与同种构造,文化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培养现代文化人、传播现代民族文化的有力工具。对此,学者们也研究分析出通过教育技术可以使教育按着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并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杨改学、张筱兰分析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传播技术,媒体技术等运用于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 ,加速藏文化和其它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9]李永铎在研究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时就分析,“充分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水平,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木卡姆音乐的教育,使之后继有人”[10]。也有专家和学者探讨民族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为依托 深刻挖掘我们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精髓,并在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的催化下……汲取百家之长 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意识的民族特色的教育技术学”[11]。黄文(2011)认为跨越部门与行业的界限…… 实现遗产教育共享……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基础。[12]

关于学校的教育和教育技术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研究,此类学者大部分是在高校任教或者深造,对此的研究颇多。探讨的是学校如何能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比如师资缺乏,“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教师。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民族学校师资力量本来就很薄弱,要想再解决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问题,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13]”。另外如语言危机,研究指出,民族语言传承的危机,部分来自于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本民族的弱势地位是由文化造成的,产生了对民族耻于认同的心理,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民族语言的危机还源于社会经济的压力,有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实用的价值,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转而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民族学校的学生也大量流入汉族学校学习。“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民族成员的观念,形成“文化自觉”,让民族语言得到更好的传承,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14]。”对此,如何去教育,如何使用教育去引导,更值得学者专家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学者也认为民族学校的发展非常艰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目前国家的政策倾斜性还不强,资金扶持的力度不够……在很多地方,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缺乏整体规划”[15]。民族文化传承困惑,在学校传承中,如何去梳理,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那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民族地区学校的难题。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如何发挥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解决生源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提高升学率的矛盾,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对此,何波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表现出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的自足系统,发现其科学精神缺乏的弊病。[16]

四、信息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信息技术作为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传播技术手段,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中国的现代化潮流中,如何保持少数民族艺术的原生态学习与传承,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的问题,也是学者和专家一直在寻求解决的严峻课题。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路炜峰尝试从当代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利用当代信息技术的保真性,大众性共享性和跨越时空等性质进行保持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独特性的学习与传承探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7]赵生辉(2009)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一文中从文化融合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并探讨了现阶段推进两者融合的若干实践途径[18]。“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 (古籍、文书、石刻、金文、印章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可以实现少数民族文字历史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并为社会利用[19]。王恒桓认为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已导致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产生、创造机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认识心理都与过去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20]。

一般而言,文化的变异度不但受制于本土文化的生态、心态环境和开放程度,而且主要直接受制于文化交流方式。同样的,现代技术照样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影响,处于弱势文化的民族,在传播处于不利地位,慢慢发生着改变。例如在建筑文化方面,一些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如 吊脚楼 )正被建造更方便的平房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所取代,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21]。

评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近年来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的理论、学术发展方向、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向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有的方面没有涉及或是研究的不够,今后有待加强,归纳如下:

第一,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的选择与整理的理论研究。科技民族对文化的传递必须经过一个文化良性选择的过程,没有文化良性选择的教育技术就不能成为教育技术,特别是对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文化良性选择贯穿于教育技术的始终。通过教育技术的选择过程,使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内核得以凸现,得到传承和发展,也使外来的优秀文化能进入教育技术这一文化融合和传承的最主要的通道。这是民族文化整合,最终得到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研究存在不足。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的传承和不同文化的接触、文化输入输出之间的关联研究存在不能完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课程来促成文化的保存、积淀和增殖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可以传播和扩散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但相关的研究还是不多。

第三科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上来研究。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措施不力,在传承的模式上,如何突破现有的模式,使传承的载体从显性向隐性渗透,使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少数民族群体的血液中,这是一个难题。

第四,从收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现在的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研究主要是从技术,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更广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视人类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加强。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得当,利用得法,则可造福于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以及相关的研究要有紧迫感,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并展开更加深刻的研究。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民族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我们应该吸取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破解传承中的难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相信,在今后的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不但能够克服这些不足之处,而且能开拓新的领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龙秀雄.论现代科技发展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 .民族丛刊2009年(5).

[2]王舒宇.论科技对创新民族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思想战线,2008,34(1) .

[3]徐延花.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 [J].青海经济,1997(3).

[4]李忠斌.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以土家族为例) [J].民族研究(京)2002(03).

[5]吕 涛,赵德胜.民族地区科技普及能力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 .

[6]梅其君.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0).

[7]龙秀雄.论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科技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5).

[8]吕乃基.2 1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1(3).

[9]杨改学,张筱兰.现代教育技术与藏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J].工作研究,200(5).

[10]李永铎.现代教育技术与刀郎木卡姆音乐[J].艺术教育 2006(9).

[11]安涛.文化传统对教育技术的影响[J].中小学电教,2002(7).

[12]黄文.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索[J].天府新论,2011(2).

[13]周宏,刘茜.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J]教育探索,2011(4)

[14]卢德生.民族成人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J].成人教育,2004(S1).

[15]张大友.民族教育功能的失调与矫正[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 36(3) .

[16]何波.论科学技术教育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J].青海民族学院报,1998(1).[16]

[17]路炜峰.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思路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7(3).

[18]赵生辉.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18).

[19]华宁.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 [ J] .档案学研究, 2006 ( 2 ).

[20]王恒桓.信息技术与文化发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21).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4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法律保护仍不健全的情况下,发动社会力量来促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力救济,值得研究。笔者对河南省武陟县某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乡镇的调研资料整理后发现,当前社会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三种力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外力保护人。国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颁行相应政策,成立相应机构,投入大量财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广泛演出,广收学徒(但作用、效果有限),以达到传承、保护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外力保护者鼓励、引导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不断发掘处于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争取政策、财政支持,同时为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献策,向国家切实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保护需求,为政策导向提供相关现实依据,外力保护者扮演着沟通国家和传承人的桥梁作用。这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的成效在于理论能够指导实践、解疑释惑、指引未来方向,并转化为广大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力量。”[1]理论研究的不足可能对实践保护产生消极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对“为什么要保护”的理论研究不足,只停留在“因为要保护,所以要保护”的基础层面,没有给出保护的具体理由,亦没有给出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学者等外力保护人介入的充分理由。例如,国家作为保护主体之一,其保护义务源于职责使然,自不待言;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同处于保护主体行列,不禁令人心生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基于其传承地位(身为传承人,自然不能令其在本代失传)或基于其生计需要(混口饭吃)?但笔者经调查发现:75%①的传承人生活殷实,年收入大约为两万元,其并不靠卖艺为生;某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只有5人,平均年龄为75岁,由儿女供养,不用为生活而发愁。②外力保护人大多为高校学者,这与他们的工资或者职称评定关系不大,他们为什么会介入,似乎个人英雄主义还有些道理。[2]显然,一句“因为要保护,所以要保护”根本无法解答上述问题。从博弈理论看,世界上任何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博弈,任何两者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意义。显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合作中,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通过博弈论,我们可以数学建模的形式,将三方主体之间的合作问题给予清晰的解答,帮助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协调三方保护者的合作关系,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效果。

二、博弈论下的合作原因分析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博弈圣经》中将博弈论定义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意义。”博弈论研究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环境中主体如何行动,预测博弈者在特定博弈情况中的行动选择,为分析人类行为提供了一套有力的工具。同时,博弈论坚持理论选择的均衡分析思路,“运用理性行动者模型,设定博弈者希望最大化其个人收益”。[3]博弈结果由所有人的行动共同决定,既然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会运用他所有的知识和信息追求效用最大化,则他选择行动时就会考虑别人同样为理性的。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体现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上文中提到,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都以合作者的姿态出现(国家出于责任而合作,传承人出于传承而合作,外力保护人出于学识及研究而合作),他们都基于不同的期望,在平等的对局(指保护的准入)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以期待达到均衡效果,从而实现自己的期望。可见,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围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因和互动,可运用博弈论做出恰当的解释。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国家与传承人之间、传承人与外力保护人之间和国家与外力保护人之间的理性博弈。据笔者调查资料显示,影响三者间博弈均衡路径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传承人不合作的预期成本,包括可能受到的财产损失,名气衰落,历史负罪感等;二是保护的可执行性,这又取决于国家的倡导力度,外力保护人(专家、学者、社会团体等)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信息构成以及信息搜索和检验成本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依据他们在博弈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掌握的信息,将博弈分为三种形态: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国家和传承人之间)、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博弈模型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国家与传承人的博弈)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国家与传承人之间的博弈类似于斗鸡博弈。假定两人举起火棍从独木桥两端走向中央火并,各有两种战略:前进或后退。都前进则会两败俱伤;一方进一方退,进者胜退者丢面子;若都退,双方皆丢面子。[4]数字表述见表1。这个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进一方退。国家和传承人的博弈与此类似。双方目的明确,国家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发扬文化,提高国际影响,传承人为了该技艺被开发而获得财政补贴,两方目的明确。可以假定他们在法律中债权债务关系明确,B(传承人,下同)欠A(国家,下同)100,金额可以协商。若合作,A可以获π=90,减免B债务10,B可获π=10;如果一方强硬一方妥协,则强硬方π=100,而妥协方π=0;如双方强硬,发生暴力冲突,A无法收回债务,损失-100,则A的收益支付是π=-200,B的收益支付π=-100,支付关系如表2所示。A、B各有两种选择策略:合作或不合作;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时都假定对方的战略给定:若A合作,则B不合作是最优战略(100>0);若B合作,A不合作将获得较大收益(100>0);于是双方都不合作,企图获得100的收益,却不曾考虑这一行动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负效益的100。即国家和传承人为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会选择不合作,因而陷入囚徒困境。就上述博弈而言,须外力介入(如引进可协调的推动行为)才有可能改变博弈支付,走出囚徒困境。

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上述博弈中,究竟哪方应合作,需要通过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来解决。尽管形式上有两个纳什均衡,但由于当今我国保护机制不佳,故B首先会选择不合作,因此,这是一个动态博弈。A在B选择不合作后,不会再选择不合作,因为收益支付为-200<0,故A只能选择妥协(合作)。上述结论也得到了田野调查相关资料的印证,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地区)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其目的正在于通过这种途径加强与专家、学者的联系,与上述外力保护人合作,达到共同保护的目的。而在双方不合作的情形下,B虽然收益-100<0,但B会预期,他选择不合作时A必然会选择合作,故B的理性战略为不合作。因此,这一博弈的纳什均衡实际上是:B不合作A合作。但在这一博弈中,传承人即便是实力相对弱小,但可选择抵赖,其可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合作。故即使B实力相对弱小,上述纳什均衡仍成立。公权力如需打破上述均衡,须引进第三者:外力保护人(专家或学者,当然还可以引进民间社团,声望绅士)。该条件下外力保护人和传承人的博弈可以如图1所示。设外力保护人(专家、学者等)成本为10,保护成功则在收益中扣除,不成功则自行承担,保护成功后专家或学者的收益是全部收益的40%。外力保护人介入后,传承人可选择合作与不合作。若传承人选择合作,有完全合作和部分合作两种情况,前者外力保护人与传承人收益支付为30,0,后者收益支付为26,10。传承人选择不合作后,外力保护人也有合作与不合作两种选择形态:如双方都不合作,学者无法完成学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得不到保护,故收益支付为-110,-100;若传承人合作,双方皆耗费成本10,收益支付分别为-10,90;90>-100,-10>-110,说明外力保护人不合作,传承人亦不合作、此后外力保护人的最优战略选择则应当是合作。而与其介入获益-10,还不如不介入。可见,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外力保护人难以达到保护和研究的效果,这一点也得到田野调查结果的支持。

3.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外力保护人与传承人的博弈如图2所示。N为自然,外力保护人可调度资源分为丰富和欠缺两种情况,Χ代表外力保护人可调度资源大小的概率。假定外力保护人介入保护的成本为10,保护成功则在收益中扣除,保护不成功则自行负担,保护成功后外力保护人的收益可设定为40%,传承人不合作需承担成本10。若传承人不合作,外力保护人合作,则收益支付分别为90、-10。本论文中所调查的专家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保护行动开始阶段,受保护传承人不知道外力保护人的社会可调度资源,外力保护人也不知道传承人的信息。如外力保护人的社会资源可调度力度不及,则双方可能各导致损失-100,因而可能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保护至使其衰败、没落甚至灭绝。此时,外力保护人,传承人收益支付分别为-110,-100。如果外力保护人的社会资源可调度力度强大,无论如何必定要比传承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思考,因为外力保护人作为外来力量,不能“坐吃空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需付出一定努力方可启动保护行动,故双方都不合作将导致外力保护人损失-5,传承人损失-200。在该博弈中,Χ值可通过如下不等式计算:-200•Χ+90(1-Χ)<10Χ>0.276,即当外力保护人的社会资源可调度力度大于0.276时,传承人的最优办法是选择合作。而外力保护人基本上都是专家、学者或者财力强大的人士,所以其社会资源可调度力度通常会大于0.6>0.276,故传承人为避免更大的损失-200,最优策略选择只能是合作。此时,外力保护人、传承人的收益支付分别为26、10,传承人的收益是通过达成一定意向协议,争取到收益是剩余(90)的40%再扣除成本10,国家收益为(100-10)60%=54。因此,国家发动公权力之外的外力保护力是合适的,也是合算的,大多数情况下达到了保护的目的。但个别情况下,外力保护人不合作,传承人不合作,国家最后放弃,外力保护人、传承人的收益支付分别为-10、90(减少即失败,因没有将手中的资源转化为财产)。至此,从博弈论—纳什均衡理论角度分析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的合作关系完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博弈论清晰地解读了为什么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会相互合作,同时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合作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传承人的发展

针对传承人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后继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问题,传承人首先应该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艺进行整理和完善,加强自身的储备。其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录音、录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完整保存,不至于某传承人去世后他人再无从知晓该遗产内容。再次,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场”的保护,[5]传承人可自发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团(例如戏曲可成立剧社等)使其处于活态的演绎当中。同时配合外力保护人的采访和帮助,在申报国家项目过程中展现自身的特点。但是,传承人也会遇到自身无法克服的事项:没钱维持该艺术的继续存活;工具破烂不堪,无法使用;外出汇演没有经费,吃住行全都要自己掏腰包;由于自身小农的局限性,传承人没有高度的纪律性;不服领导者安排等。剧社运作逐渐困难,没有成绩,效率很低,且该运作弊端自身无法解决,剧社运作处于恶性循环之中。①这时就需要外力保护人的介入和帮助。

(二)外力保护人与传承人的合作

外力保护人在传承人自身无法解决困难的情况下介入,帮助传承人成立剧社,并与同行进行交流。同时外力保护人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以及其他方法帮助他们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期得到国家或者财团的资助,使剧社能够良性运行。同时,外力保护人需要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乡村文化,它无法离开生它养它的地方存活,应将其置于“适宜的生活场、自由的生存场、给力的艺术场”中才能不断发展[6]。因此,外力保护人应暂时退出运作行列,将该社团组织置于乡村的自治状态之中(虽然乡村自治仍会有很多弊端)。但由于传承人普遍具有的局限性,没有高度的纪律性,不服统一管理,致使该社团组织处于不良的运作状态。这时,外力保护人需再次介入,采取一系列措施,盘活该剧社,使其回到良性运作中。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5

[作者简介]莫勇明(1969- ),女,广西平南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应用写作理论。(广西 南宁 530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项目“广西产业背景下的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JGZ08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35-02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高职专业的文化积淀则反映了本专业建设的历史,体现参与建设者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思考习惯,专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在特定范围内的影响力,在专业存在的时间内,专业文化作为一种导向,引导着专业建设的方向,全面影响着社会各界对专业的整体认知及评价,继而影响专业建设的质量。近年来高职教育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专业文化发生了一系列嬗变,专业文化建设得到了专业建设者的重视,但是专业文化传承却常常被忽视,分析选择高职专业文化传承的路径及载体,对促进高职专业文化建设,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高职专业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承的意义

1.高职专业文化的内涵。“专业文化”是指参与专业建设者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必须能够体现专业建设全体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理念,并对专业中每一个人的行为有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作用,从而将专业思想变为专业成员的自觉行为,包括专业建设在物质、制度、精神层面所有社会价值的总和。“高职专业文化”是指高职教育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后,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融合大量来自企业、行业的文化,区别于普通高等专业的高职专业文化,涵盖专业建设的理念、职业整体认知、行业相关伦理、行业道德、行业行为规范、职业情境环境共识等方面的内容。

2.传承高职专业文化的意义。专业文化是高职整体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引领高职各专业建设的灵魂性旗帜,是各专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之一,是专业社会影响力的体现。探索高职专业文化传承的路径,自觉传承专业建设文化,能够引导教师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强专业建设团队的凝聚力,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创造出新的文化,同时也可以推动高职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形成专业特色。

二、校企合作对高职专业文化的影响

1.合作利于丰富高职专业文化传承的内容。在物质文化方面,专业建设所涉及的硬件设施体现了校企合作带来的影响。比如,教学环境由原来的最为常见的教室、实验室拓展到目前的一体化教室,校内外各类实训基地、车间、工厂等;在专业制度方面,在原来常规专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合作办学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等一系列与校企合作相关的制度;在精神文化方面,企业的理念、价值取向、管理方式、行为规范、职业意识、敬业精神等,经过与高职原有的专业文化不断碰撞,融合浸透到高职专业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

2.传承高职专业文化的意义。专业文化是高职整体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引领高职各专业建设的灵魂性旗帜,是各专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之一,是专业社会影响力的体现。探索高职专业文化传承的路径,自觉传承专业建设文化,能够引导教师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强专业建设团队的凝聚力,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创造出新的文化,同时也可以推动高职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形成专业特色。

3.校企合作利于创造文化传承方式。校企合作逐步打破了曾经保守、单一的传承方式――前喻文化,即学生向教师学习,模仿、复制师长文化,师长具有绝对的权威与优势,复制是这种传承方式的最大特点。但是现在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使得教师到企业挂职,学生到企业去学习,教师、学生都可以获得更多向同辈、晚辈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并喻文化”式的高职专业文化传承屡见不鲜,学习行为更多地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包括学生与教师,长辈的年龄和经验没有了绝对的优势, 以先闻道者为师,这种传承方式使得青年的经验获得与长辈经验并存的机会。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专业文化的传承路径

1.鼓励创新,着力促进专业文化自觉。高职专业文化在专业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专业带头人对专业文化认识不到位,专业规划和培养方案缺乏文化基因,考核和评价机制中没有专业文化、专业建设活动等方面的问题。这是对专业文化认识不到位造成的,没有形成专业文化自觉。“专业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促进参与,提高高职专业建设者(包括学院系领导、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学生、合作企业中参与教学的人员)在专业文化方面的自觉,是专业文化传承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当高职专业建设者都能够拥有专业文化自觉时,专业文化中的育人取向、文化思想、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等因素才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从而推动高职专业建设在教学实践中孕育出新的文化,丰富原有的专业文化,为专业品牌的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顺理成章地完成专业文化的传承。

2.及时总结提炼,借力CIS助传承。一个有特色、有生命力的高职专业必然要对自身的建设特色进行及时总结,以最为简洁、最生动、贴切的语言概括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完成必要的信息转化,方便文化传播,通过扩大专业品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持续传承自己的专业文化。

第一,要及时提炼总结建设理念。专业建设理念是在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值理念,理所当然是高职专业文化的核心,往往也是专业建设参与者信奉并为之努力的,是为达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而形成的特有思想观念。高职院校的专业理念形成绝对不是一日之功,专业建设者应该在专业建设的不同阶段,结合本土文化、本校文化精髓,将职业理念中最优秀的核心内容吸纳融化,及时总结提炼,升华为本专业的特有理念,固化为匹配的文字,这个过程可能辛苦且历时较长,但专业建设理念通过总结提炼为简洁的文字后,一是方便落实体现在专业建设的各种管理制度中,二是方便传播与传承。

第二,要引入CIS,助力传承。CIS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英文缩写,意思是企业识别系统。CIS由三部分组成:一是MI(Mind Identity),企业理念识别;二是BI(Behavior Identity),企业行为识别;三是VI(Visual Identity),企业视觉识别。将CIS引入专业文化建设中,实际上是将专业文化中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转换为人的感官可感知的信息,如精心设计专业文化的各种标识,通过标准化、统一化的手法,精心设计专业对内、对外宣传的各种标识,并体现在各种实物载体上。这种标准化、统一化、个性化的视觉设计,让广大专业建设者有朝气蓬勃的感觉,对内增强自信心、凝聚力,对外产生一致认同感,从整体上提升专业形象,更有利于专业文化的传承。

3.选择多种载体,拓展传承途径。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信息的载体越来越丰富多彩,如教材、专业网站、课程网站墙报、宣传栏、教室、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校服、实训工作服、工作器械、QQ群等都可以成为专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还要不断扩展专业文化传承的途径,以传承高职专业文化。

第一,可以通过课程内容来传承文化。一般来说,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内容都应该体现本专业的文化,只要专业存在,专业文化就能够通过教学活动传承下去。高职专业文化包含校企合作文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更新课程内容,出版专著和教材等方式,为专业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可以通过校企师资来共同传承文化。虽然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文化传承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高职专业文化传承的需要,但是“人”仍然是文化传承中的关键因素。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师的智慧性和能动性决定了教师是专业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主要依靠力量。首先,专业带头人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领跑者,优秀的专业带头人是专业的精神领袖,不仅能够团结校企的教师,形成一支有合力的教学团队,还能够带动一个专业的文化建设。其次,参与教学的教师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包括来自企业、行业的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只要能够激活教师的专业文化自觉,他们就会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传授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来传承专业文化。

第三,可以通过学生群体来传承文化。很多人会认为学生是专业文化的最大受益者,忽视了学生同时也是专业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虽然学生在校的时间大多只有三年,但是他们对专业发展中的症结以及专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直观而深切的感受,他们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决策上也具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三年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到专业文化建设与创新中去,因此学生理所当然是专业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学生群体往往通过创办社团、举办活动等方式丰富、创新专业文化。然而,学生在传承专业文化时的角色比较特殊,与教师的传承角色有一定的区别。一是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远不如教师深刻,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去了解和把握专业文化精髓;二是他们在校期间往往是双重身份,既是专业文化传播的信息终点,也是专业文化的传播者。值得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专业文化传播者,蕴含在他们心中的专业文化会一直延长到企业实习、工作岗位中去,专业文化的传承会以他们为媒介得到无限的拓展。

第四,可以通过专业教学档案来传承文化。专业建设者在实施教学、开展科研、优化管理、促进生产等各项活动中的经验和知识信息,都会真实地记录、反映在专业教学档案中。教学档案同时还包含了专业办学历史、办学思想、管理模式,还有学风、教风,专业特有的精神、信念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文化信息。高职推行校企合作,一方面丰富了专业教学档案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对教学档案的要求。对专业教学档案的多次开发利用实际上也扩展了专业文化传承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克文.高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分析[J].职业与教育,2011(7).

[2]林斌.学校文化传承的路径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1130784.nh&dbname=CMFDLAST2012&dbcode=CMFD&pr=&urlid=&yx=&v=Mjg2OTJxNUViUElSOG

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ZiK2RvRnkzbVU3dktWRjI2S

DdLN0h0YkU=,2011-09-01.

[3]李建荣.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

[4]陆勤丰.产业行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若干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4).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6

新兴媒体形象可感,便于与受众交流互动。利用当今时代的最新科技成果来传承、创新传统文化,速快而效高,接受和使用者日益增多。但因需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对那些已经习惯了传统媒体的老年群体来说,不免会感到手足无措。由此看来,传统媒体也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和存在的理由;而新兴媒体也有其弱点,难以完全取代传统媒体。二者有竞争也有互补,唯有进行整合,实现优化组合、功能互补,方能留住并扩大受众,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保障。

在新旧媒体交融中大大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

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的熏染下,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受到各种外来思想越来越多的冲击。外国简约、新颖的思想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使传统文化深陷危机。但是,传统文化特色鲜明、价值独特、不可或缺,其本根绝不应失传,其基因绝不应改变。可行的办法是借助新旧各类媒体来拓展、整合文化经营。

如今,新旧媒体正在进行优化组合,要因势利导,协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演变和转化。媒体是汇集各种信息的集成平台,首先,需研判媒体发展的方向,一方面借助个人博客、个人贴吧、节目等媒体来展示各种文化活动信息,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另一方面则积极利用方兴未艾的微博、微信、QQ等媒体,积极更新文化的经营方式和传承路径。其次,应借助网络这一有力平台,积极宣传传统文化节目,如传统戏曲、舞蹈、民歌、杂技等,以此来引人关注,激发大众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再次,媒体应精心策划、周密布置,举办和报道诸如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制作月饼等民俗文化活动,对竞赛优胜者给予奖励,使其得利或扬名,从而吸引公众积极投身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并对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总而言之,唯有整合新旧媒体,实现功能互补,方能展拓文化信息传播渠道,使传统文化得到永续传承。

利用新旧各种媒体为传统文化打造专属品牌

品牌是彰显产品特色、提升产品形象、使人易视易记的有效平台,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如今,不论何种新旧媒体,其功能、地位都在提升,传统文化基于农耕社会而形成的封闭性必须被打破,借用网络实力打造自己的独有品牌,才能得到永续传承。

传统媒体当前发展受到阻力,原因虽然很多,但地域阻碍无疑是传统文化品牌打造遭遇荆棘的一大原因。基于此,要以节假日、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传统文化的专属品牌,并借助新旧媒体的协同来改善经营模式,使品牌可被公众迅速认知。媒体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应积极宣传传统文化,引导社会大众对其加以接受、认可,进而使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过程顺风顺水,使传统文化经营具备自我造血能力而生生不绝。

现在,因物质性消费已得到满足,精神消费日受青睐,很多人为文化产品买单时很是乐意。所以,要利用这种优势来维护自己的文化品牌,并对品牌进行授权,使其真正形成一种资产,从而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流传。比如,可将一些传统文化资源丰厚地区的产品进行包装,对涉及到的各种文化信息进行创造性整合,使文化内涵得到丰富,文化产品得到市场承认,从而使传统文化的品牌得以真正树立,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不绝。文化产品如得到公众的信赖,就会顾客盈门,品牌的知名度大增。再如一些广播台、电视台,可借助网络的力量而使自己的文化品牌为社会熟知和接纳,促进文化产品的大量销售。

对于外来文化,要去粗取精,以谨慎的态度加以选择

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惩恶扬善、喜诚厌伪、忠孝节义等理念,以及形成的节假日、婚丧嫁娶等风俗,已深深蕴含于中华民族内心,对每一个人都有重大的影响。可近年来,这些观念、风俗在全球化、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逐渐被一些新的观念、风俗所取代。七夕节本为赞颂爱情忠贞的传统节日,可如今,大多数年轻人倾向于过2月14的情人节。再有如圣诞节之类的外国节日大行其道,有些西化倾向强烈的人将其奉为生活主调,而对本国的传统节日弃之如敝屣。这就需要有效整合新旧各种媒体,紧盯文化发展的脉搏、潮流,接受外来文化而又能保留传统文化的本根,协调共进,使传统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如电视节目要吸纳传统文化修养深厚的人士积极参与,打造出精品、凸显出亮点,使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得到彰显。而后,新旧媒体应协力在电视、网络、报刊上宣传,努力扩大影响。新旧各种媒体的从业者可将这些节目的视频、文字消息和图片传到各个网站,使其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而对于外来文化,则要去粗取精,以谨慎的态度加以选择。同时,在这个全球一体、思想多元的时代,还要注重搜集民意、倾听民声,根据媒体反馈的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宣扬某一外来文化。

新旧各种媒体应借助优势来传承传统文化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深深影响了整个媒体发展格局。尤其是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极大,使其市场被侵占、利润在降低、规模在缩小。今天,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和知识阶层已经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主体渠道,不管是生产经营,还是学习和生活,都需借助于网络。如此,就必须利用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的优势,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加油添力。新兴媒体传播信息快而效优,我们不能不利用这一优势来加快和完善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

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的方式很多,如可以在某一传统文化形式如戏曲、杂技、歌唱、舞蹈、传统工艺等的所在地举办一些当地人喜爱又吸引大众眼球的活动,再通过各大媒体将这些活动的视频、文字报道、图像等传到网络上,尤其是借助手机这一便捷平台就可阅读、欣赏的微博、微信上,借以激发社会公众的关注。鉴于新兴媒体功能强大,故宜借助其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如传统文化精品节目只要举办后,就在网络上,使其在各个网站得以迅速流传。此外,鉴于新兴媒体互动性强,应利用这一优势以与受众互动的方式传播文化活动信息,改变以往由媒体向公众单向传播的方式。因为传统媒体难以捕捉、反应受众的感觉、观点和主张,基本是媒体向大众作单向传播,难以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而新兴媒体,不仅可将文化活动信息于网上,受众也可将自己的观感、想法到网络上以引起社会关注,同时还可与网络上的其他观赏者自由交谈,激发受众之间及媒体和受众之间的顺畅互动。总之,新兴媒体宜借助自己这些优势积极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永远拥有活力。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7

傩文化来源于古代人民的一种原始信仰,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这些信息与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当地人们的知识储备情况、价值观、人生观、生活习俗、精神信仰等情况。传承人将这些信息以身、耳、口的传授形式一代代进行传承,并对其不断进行改造、完善以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傩文化信息属性的存在,使得傩文化能够进行传播、扩散与递变,以使傩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能够持续的发展下去。

(一)活态性

傩文化的存在方式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通过世代相承的方式保留下来的,傩文化中的口头传授、表演艺术、器具创作等表现形式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傩文化的表达和传承必须依靠人的行为活动来实现,人的存在是傩文化遗产能够“活性”存续的根本条件。在傩文化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经验、技艺、精神,以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与情感表达为最终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使用、口头传说的传播是动态的;音乐、舞蹈、戏剧的表演是动态的;同技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器物制作过程也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贯穿于傩文化的整个存在过程,并赋予了它活态的信息属性。

(二)流变性

傩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融合地域特色、民间习俗、精神信仰等因素而形成的。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傩文化的活动形态、内容或价值等因素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具有一定的流变性。导致傩文化具有流变性的信息属性与其自身的传承方式密切相关。傩文化主要通过师徒口传心授,受传承主体自身知识、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对原有的傩文化形态进行一定的改变。而且,传承主体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为适应社会环境、融合当地民族习俗而主动做出一定的改变。因此,这就出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傩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

(三)传承性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傩文化的保存延续主要依靠一代代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实现。从现存的傩文化活动中我们可以了解过去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民族心理等内容。在傩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传承人根据自身经验不断丰富着傩的载体形式,不断加深着傩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傩文化传承的目的开始从以满足物质、政治需求为主转向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创新,傩文化才由最原始的崇拜祭祀文化发展成了现今具有多元艺术性、娱乐性、表演性的文化形态。

二、傩文化中的民族心理

傩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条件下产生、发展和演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生态文化系统。傩文化开放在周围的生态文化环境中,受民族、地域、资源、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或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傩文化对文化生态环境的依赖与适应。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8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志,对于提升国家、民族的整体实力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个国家、民族假如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引领,那么就会造成这个国家的社会成员精神上的空虚,使得整个社会缺乏一种不断发展的动力和凝聚力;而一个行业如果没有文化的引领也很难发展壮大。笔者从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研究,探究当今会计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解析会计文化

在1986年,在纽约,美国会计学会举办了第71次年会,这次年会的主题是以“会计与文化”。同样是1986年,施耐德教授组织了会计文化研究的研究讨论会。而1987年,又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了会计与文化这一主题的研讨会。这一主题在1990年亚太地区举办的会计学术交流会上也出现了。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定义能够概括什么是会计文化。会计文化应该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会计行业所认同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生活特征,甚至是习惯风俗的总和。会计文化的核心部分组成应该是会计行业的价值观。会计文化是通过人们历史上长时间的实践积累而形成的物质、精神财富。现如今,人们通常将会计文化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解释。广义上,指的是会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狭义上则是指逐渐形成的会计假设、目标、制度、规则、方法、技术、管理以及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理论等等。[1]本文则是主要研究广义的会计文化。

二、会计文化的传承

会计文化作为文化组成的一部分,会计文化的传承与其他文化是相同的。这种文化在一代与另一代会计人之间传递并继承。传承会计价值取向是其核心部分,也因为如此,会计文化也具有整合的功能,即对平衡会计职业成员的行为发挥相应的作用。会计人员本应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由于会计文化的形成,会计人员可以实现相互沟通,相互合作。这样一种文化的形成使会计人员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2]逐渐形成了会计行业的价值观以及一定的行为方式和规范。最终形成一种有秩序的精神上的职业准则。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建立一个充满理性、秩序井然的社会,首先要有精神秩序,然后才有政治和法律秩序,精神秩序的形成有赖于商业伦理道德和社会诚信文化形象的完善。所以说,会计群体的精神秩序根基其实是会计文化,同时会计文化也是保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能力的基础,是会计群体精神与情感的重要依托,是让这个行业人员产生凝聚力的根源所在。会计人可以根据所传承的会计文化来评判自己的职业行为是不是符合正确的价值导向,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符合,就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一种认可感和自豪感。会计文化通过一代代会计人的实践形成某种职业秩序,起到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逐渐成为一种传承文化。

三、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

(一)文字语言

文字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会计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也是文字。文字对于传承文化来说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会计文化的点睛之处也都是用文字形式来表述。例如,孔子答弟子问“何为会计”,曰:“会计,当而已”。“当”字包含着所交易的物品要有相当的价值;对物品进行计量时要平衡真确,得当核算;同时,要适可而止,适当处置。这反映了孔子对会计这一职业的理解和这一行业未来发展的描绘。潘序伦先生为立信会计学校所题校训,“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这是在警示在从事会计这一行业时,要有诚信,诚信可以用来立定志向,诚信可以用来守身,诚信可以用来处世,诚信可以用来待人,要谨记树立诚信的德行,那样才会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朱F基同志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也是对会计行业的警示。这些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对于会计文化形成的总结,这些生动的文字描述,有效的向我们传递了会计文化精神内涵。[3]突出了会计文化的核心精神。

(二)雕塑绘画

具有传承载体功能的除了文字以外,应用最广泛的应该就是雕塑绘画了。雕塑绘画因为可以用图案图像的形式清晰地让人们认识到所要展示的文化内涵,所以运用雕塑绘画作为会计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会计人的一个选择。人们通过对雕塑绘画的鉴赏、研究,不单单地欣赏其美感,同时,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的现象,让人们找一段未曾经历过的历史。例如,屹立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雕塑“公平柱”,向我们传达着客观、公正的会计从业理念。1955年戴泽创作了名为“小会计”的油画,也为我们讲述了农村合作化时期的一段会计历史。因此,雕塑绘画也是会计文化传承的一个符号载体之一。[4]

(三)徽标图案

徽标图案作为一种载体,向我们传递了会计群体的价值取向。会计徽标不仅仅向我们传达了会计师的职业身份,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抽象含义。即会计群体的行业价值取向。这种抽象含义需要一种现实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表征,这就是徽标。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的图案符号都向我们传递了一些行业含义,我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封面标志是一个正方形里边有“KJ”这两个字母和一枚铜钱,其中,“KJ”字母的含义是“会计”这两个字的拼音缩写,钱币的图案则代表着会计工作中的理财和核算的职能,同时,圆形方孔钱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外柔内刚”的意味,方形则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一个小小的徽标,向我们传递的意义就有很多。而我们现今在地中海北岸发现的铜制天平,它代表了远古的迈锡尼王朝。“天平”是出现在很多徽标中的符号,它意味着公平与平衡。由此可见,徽标图案看似是某些身份的表征,但是其具有的深刻内涵则是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的。徽标图案也是会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的解析,以及对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的三种符号形式――文字语言符号、雕塑绘画符号、徽标图案的解读,分析了会计文化传承的意义,同时也解读了会计文化的精神之所在。作为一种行业的价值取向,会计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增强会计从业者的凝聚力,推动会计行业秩序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会计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和内涵十分沈阳,值得研究。

(作者单位为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世忠,马元驹.论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和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J].会计之友,2012(34).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9

树立中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根本是要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在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道路上,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不妄自菲薄,不厚此非彼,对不同文化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能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促进各国文化间的友好对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学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认为,中医药两千多年来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医药关于生命健康的理论方法,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医药博大精深,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药物观、治疗观以及几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是一套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

关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柳长华教授表示首先要有文化自信,树立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就是要在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明确中医药的独特性,认清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在生命科学领域结出的瑰丽果实,是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东方智慧,有了这种文化自信,才能挺直文化传承的脊梁,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智慧。

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有了文化自信,就要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解到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简称《纲要》)中指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对于如何传播中医药文化,《纲要》指出,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只有积极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播,使中医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文化认知与日常生活中去,才能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消费者对于中医药的消费习惯,提高中医药在健康消费中的比重。

此外,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是中医药企业的发展要义,只有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才能增强中药企业的文化竞争力。诞生在内蒙古的百年品牌鸿茅药酒,始终坚持“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这一企业责任,通过举办鸿茅文化节,投资兴建鸿茅文化馆,筹备鸿茅文化书籍等,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实体资料,展示企业历史文化、鸿茅药酒的配制技艺传承和药酒文化等内容,让受众直观感受到企业文化与历史,向社会弘扬鸿茅药酒文化,唤醒公众对药酒文化的记忆。

打造中医药文化典范

文化传承需要具体的文化载体,打造中医药文化典范,就是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树立典型、打造载体。

中医药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诞生了许多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形成了许多珍贵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中医药文化,首先就要梳理这些老字号品牌的宝贵财产,加强对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保护。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例10

戏曲艺术育人载道

中华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360余个戏曲剧种,古今剧目浩如烟海,名人名曲层出不穷,扎实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推动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将对戏曲事业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同时产生深刻影响。

一是提升审美素养。“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曲艺术融合了诗词歌赋、口头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美术、舞美服饰、武术杂技等传统艺术精华,是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形式,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旋律、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的舞台造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使广大青少年置身于美的情境之中,在扮演“生旦净末丑”和学习“唱念做打舞”中提升审美水平。

二是弘扬传统美德。“文人之笔,劝人善恶”,戏曲积淀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讲述是与非、善与恶、忠与奸的故事,生动地传递出中国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崇高价值追求,比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扬善惩恶、伸张正义,《四进士》中的宋士杰刚正不阿、为民请命,《铡美案》中的包公不徇私情、深明大义等等,η嗌倌晔髁⒄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重大的教育意义。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戏曲进校园”就是把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根植于广大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是培养民族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的教化过程,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通过与戏曲的“零距离”接触,牢记自己的文化根脉,深切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戏曲教育初见成效

地方戏曲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遂宁的戏曲发展源头可追溯到公元初年,东汉时期已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厚的地方戏曲艺术。长期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成功创建了全国唯一以市命名的“中国曲艺之乡”,在全市深入实施戏曲振兴“三大工程”,“戏曲进校园”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戏曲文化惠民工程。出台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近千万元资金,为戏曲传承保护、演出活动、惠民活动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切实加强中小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编写《川剧知识读本》《川剧校本教材》,市川剧团每年派出300余人次深入中小学校传授川剧基本知识。目前“戏曲进校园”活动已覆盖全市157所中小学,2016年开展戏曲惠民演出266场次,参与学生30万人次。

二是戏曲人才培养工程。从2002年开始重点推进“川剧进校园工程”,先后创建10所戏曲特色学校,成立遂宁市少儿业余川剧艺术学校、遂宁市青少年业余川剧艺术学校,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川剧传承发展链条;2006年,长乐街小学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合作,挂牌成立了“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少儿川剧后备生基地”;2014年,遂宁四中被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命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中小学传承普及基地”,为川剧传承发展培育后备人才。

三是戏曲精品创作工程。自“戏曲进校园”开展以来,长乐街小学创排的川剧《梨园长乐》《川剧娃娃》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少儿艺术展一等奖;新盐市小学创排的四川清音《遂宁广柑甜又香》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新苗奖”;遂宁四中创排的川剧《盛世霓裳》荣获第七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活动金奖,川剧联唱《拷红・问病・耍水》《变脸・吐火》《红梅赞》等作品被央视戏曲频道“快乐戏园”栏目拍摄为“暑期快乐遂宁行”专题片在央视滚动播出。

戏曲传承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