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诗歌的文学常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6 16:46:30

诗歌的文学常识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1

高考是考学生的短处而非长处,换句话讲,在考试中谁的短板少,谁就会成功。而诗歌鉴赏正是学生的“短板”,历来是众多考生得分的“瓶颈”。如果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就可避开短板,突破瓶颈。

一.汝果欲解诗,真义在诗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歌虽然在学生眼中高深莫测,但其实它有自己的规律:诗人常常在题目、序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的捷径。笔者认为,只要做好“五看”功,读诗自然可事半功倍。

1.看作者。即知人论世,理解诗人的简况。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其经历、代表作、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应关注诗人的生平活动。

2.看标题。标题,往往表明诗歌的题材,从客观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如骆宾王的《咏蝉》,就表明此诗为咏物质;张籍的《秋思》,则表明此诗为思乡思亲(行旅)诗。

3.看序言。部分诗歌标题下有序言,交代作诗的时间、地点、创作背景等,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对我们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琵琶行》前的小引。

4.看注释。诗歌的注释或解释诗疑难词句(包括典故),或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说明,这些同样有助于诗歌内容的了解。

5.看题向。认真研读题干,有助于弄清诗歌鉴赏的题型,明确答题方向和答题模式。

二.掀开盖头明诗义

“文贵隐,诗贵藏”,一首诗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通过其外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蕴涵深层的潜信息,越是卓越的诗人就越注重其诗歌的内涵,也就是说,越优秀的诗作其内在的潜信息越多且能有机地组合。就诗歌而言,内在信息一般不外两种:形象和情感。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中所书写的对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语言凝练,内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隐藏着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们称之为潜在信息。我们掌握“五明”法就可让“欲说还羞”的诗歌明朗起来。

1.明类别。诗歌分田园诗、山水诗、咏怀诗、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禅理诗、叙事写人诗等。明确诗歌类别,有助于明确诗歌的题材、特点和表现要点。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这是三首送别诗,送别诗的特点(意象)主要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表现的要点是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等。

2.明形象。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化、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人物形象主要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李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杜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陆游等。景物形象,如杜甫《旅夜书怀》所描绘的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主观感情的,诗景物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事物形象,更多为咏物诗,往往表现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骆宾王的《咏蝉》等。

3.明情感。任何诗歌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忧国伤时,或建功报国,或思乡情人,或伤春悲秋,或隐逸之情,或山水之情,或吊古伤今,或登高揽胜等,明确情感,有助于浅析硕士论文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明手法。手法既包括修辞手法,也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设问、反问等。诗修辞手法,容易识别,分清其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即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起兴、虚实结合、用典、衬托、烘托、渲染、象征、抑扬,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物抒情、托物意志等。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年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连用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5.明风格。即明确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包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如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陶渊明朴素自然,苏轼雄健豪壮,李清照婉约凄切等。

三.“闻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学生必须拥有相应的诗歌知识储备。调动储备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与诗歌有关的所有知识,完成诗歌鉴赏活动的一种方法。

1.文学知识储备

如果所鉴赏的诗歌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史学知识储备

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的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欣赏诗歌。

3.诗歌知识储备

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要知常识。首先,应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其次,应让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平仄、对仗等知识。对此,前人多有定论,不妨让学生采用“拿来主义”。

运用文学典故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典诗歌中的典故被诗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诗人臧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它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但查清、理通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2

当代中国的诗坛上,云南诗人于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观念都是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存在。在于坚的诗学观念中,隐含着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因素,并深刻影响着他的诗歌写作。然而,由于二元对立模式“非此即彼”的思维缺陷,于坚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写作之间,实际上最终建立起了一种悖论,其诗学观念因而也就不适合作为一种单一的标准,用来评判当下中国诗人们的诗歌写作了。

在《棕皮手记1996》一文中,于坚探讨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一书中文译名的译法,他认为:“《追忆逝水年华》不如《寻找失去的时间》译得好。年华一词,不具时间一词的中性,让人以为追忆的是某种有意义的生活,闪光的生活,所谓过去的好时光。失去的时间,不在于它的意义,不是年华,而是那些无意义的部分,正是隐匿在年华后面的灰暗的无意义的生活组成了我们几乎一辈子的生活。”[1]10笔者以为,这一段富有哲学意味的表述恰似一扇门,打开它,我们就可以在于坚的诗学随笔及批评文章中,发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存在,进而理解于坚的诗学观念。

(一)有意义无意义

通过对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寻找失去的时间》)一书中文译名的讨论,于坚事实上已经发掘出了“有意义”与“无意义”这一组二元对立因素。于坚认为:“真正的生活乃是无意义的生活” [1]10,“对于历史毫无意义的东西,也许恰恰是对于个人最有意义的东西。” [1]12而“《寻找失去的时间》是对无意义生活的回忆,这与我们所知道的回忆是不同的。不明白这一点,就不明白普鲁斯特”[1]10。因此,他主张在写下的文字里寻找失去的无意义的时间,而不是追忆“逝水”一般的有意义的年华。基于此,于坚的《棕皮手记1996》一文里出现了以下一组二元对立因素。

(二)历史日常生活

在从其个人的文学观念出发,对“无意义的生活”予以肯定、进而否定“有意义的年华”的基础上,于坚进一步将“日常生活”与“历史”对立起来,他指出:“历史的方向是形而上的。而生活则遵循着形而下的方向前进。……历史的形而上方向遮蔽着人们对活生生的生活的意识。” [1]11由此,他反对书写有意义的、形而上的、对存在实行遮蔽的“有结论的历史”,提倡写作无意义的、形而下的、有细节的日常生活,在他看来,“具体的形而下的写作活动,可能是能够使我们真正地回到过去的方法” [1]12。“历史”与“日常生活”,是我们可以在于坚的诗学批评中见到的又一组二元对立因素。

(三)集体记忆私人记忆

与上述两组二元对立因素有关,“集体记忆”与“私人记忆”也是于坚诗学观念中一组重要的二元对立因素。其中,“集体记忆”与上述“有意义的历史”紧密相连,“私人记忆”则与“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在于坚的内心或者说诗学观念里,生长着这样的焦虑:“记忆变成了仅仅对集体的所谓闪光的时刻的储存,这种储存又支配着作家们的能指。这样,从相同的价值认同出发的记忆,统一所有人的记忆,人们实际上成了没有记忆的人”[1]11,而“没有私人细节的记忆实际上只是遗忘” [1]12,所以,“历史的记忆方式是对存在的遮蔽” [1]12。于坚指出,为了不遗忘,就必须“进入被历史遗忘的时间中去” [1]12,在写作中反对“集体记忆”对“私人记忆”也即存在的遮蔽。

(四)知识写作神性写作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与“知识分子诗人”的论争中,代表“民间诗人”发言的于坚在上述三组二元对立因素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炼出了“知识写作”与“神性写作”这样一组二元对立因素。于坚明确提出:“诗人写作是神性的写作,而不是知识的写作。在这里,我所说的神性,并不是‘比你较为神圣’的乌托邦主义,而是对人生的日常经验世界中被知识遮蔽着的诗性的澄明。”[2]13-14

这一段话,于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的文章里说了很多遍,我们可以在《棕皮手记:诗人写作》(《中华读书报》,1998年9月23日)、《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代序)》(《1998中国新诗年鉴》,杨克主编,花城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于坚的诗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等文章里一再发现,于坚数次原封不动地、认真地把这一段话镶嵌进这些文章里去,来表达他对其所谓的“把诗歌变成知识、神学、修辞学、读后感”[2]13的“知识写作”的抨击与不妥协。

联系到于坚在1999年“盘峰诗会”前后相关文字里对自己诗歌处境的近乎不满的描述,我们也许可以认为,一种强烈的被官方和所谓主流话语遮蔽的焦虑长久以来一直在困扰着于坚,促使他发掘出了上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并对其中的后一类因素,如无意义、日常生活、私人记忆、神性写作等作了几乎不加限制的肯定,同时毫不犹豫地对其中的前一类因素,如有意义、历史、集体记忆、知识写作等,进行了否定。也许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越来越坚定甚至偏执的选择、坚持和张扬最终形成了于坚诗歌写作的特点。

在一系列的诗学批评文章中,于坚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以“此岸”对抗“彼岸”的诗歌意识,指导着他的诗歌写作,影响着他的诗歌视角和诗歌姿态,以及其诗歌具体的操作方式,其诗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从80年代早期写的以云南高原为背景的诗作,到80年代中期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口语写作,再到90年代以来关注语言作为存在之现象的诗作”[3],明显的,于坚诗歌写作轨迹的演进与其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前所述,于坚对上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中的后一类因素,如无意义、日常生活、私人记忆、神性写作等,进行了发掘、坚持和张扬,而这样的发掘、坚持和张扬势必影响到他的诗歌写作。于坚的诗歌因而更关注私人生活中的细节,更关注无意义的日常生活的琐屑之处。非常自觉地,于坚试图在他写下的诗歌里消解被强加在日常生活之上的所谓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通常是被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体”所赋予的。因此,在具体的写作上,于坚的诗歌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种不同寻常的实验,于坚说:“我主张一种具体的、局部的、片断的、细节的、稗史和档案式的描述和度的诗。”[4]他说,我希望的是“清醒的,不被语言所左右的,拒绝升华的中性的写作”[1]6。

在这样一种自觉的、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如洪子诚先生所指出的,于坚的诗歌在诗歌取材、诗题上出现了一种“系列”与“符号”方式(如《作品第××号》,和《事件》系列)[5]219,这样一种中性的诗题模式,显然与他要求诗歌回到“日常生活”、“私人记忆”有关,并由此形成了其诗歌“朴素、直接的口语写作” [5]219倾向,在《罗家生》、《尚义街六号》、《女同学》以及《芸芸众生》组诗里,于坚的诗歌呈现出了对于日常生活和世俗经验的大面积敞开,而这些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口语化的觉醒与坚持,在长诗《档案》的写作里更是达到了极致,“《档案》模仿了一种档案式的文体格式。全诗300多行,通过对一位活了30年的人的档案的展览,呈现了他的‘出生史’、‘成长史’、‘恋爱史’和‘日常生活’的过程”[6]443。大量中性的词语的简单堆砌和不厌其烦的排比,反而造成了一种意外的张力,真实地定义并且客观地叙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折射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留下的深刻印迹。

于坚在此间接、直接引用艾略特的诗句,表明这六行诗句里所说的“那个作者”,正是对于中国诗人的写作曾产生重要影响的艾略特。若稍加引申,“那个作者”当喻指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写作”诗人们的西方诗人。

(2)“间或也用英语交谈”一句,系引用“知识分子写作”一方的代表诗人王家新文章的原句。1998年,王家新曾在《“中国”到什么地方去了》(《中华读书报》,1998年5月20日)一文中,叙述了他和西川、欧阳江河同法国当代“新抒情诗派”诗人让-米歇尔莫普瓦(Jean-Michel Maulroix)会谈的过程,文中有“间或,我们也直接用英语交谈”这样的句子。于坚在此引用此句,有着明显的讥诮意味,暗示王家新、西川、欧阳江河这些知识分子诗人的诗歌丢失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汉语。

(3)“会吸引了这么多平平仄仄的读者”一句中,“平平仄仄的读者”当喻指中国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们。而“这么多”一词,虽系引自查良铮译《荒原》的原文,但在这短短的六行诗句里,已是第三次出现,频率之高,显然已不是简单的引用,而带有某种讥诮的意味了。

综合以上诸点,可以发现,《飞行》中的这六行诗句,实则是暗喻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诗人”的写作受到了西方诗歌太多的影响,而于坚则以饱含讥诮的口吻对此表达了轻蔑与不满。姑且不论于坚在这六行诗句里体现出来的不满是否饶有价值,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已经不是于坚所坚持的度的、中性的写作了,而是升华的、充满了隐喻的、有结论的写作了。我们惊讶地发现,于坚的诗歌在这里走向了他自己的诗学观念的反面。这时候,在我们面前的于坚尖刻、不安、大有深意,但是离他自己所倡导的诗歌标准却越来越远了。

本文最后想总结的是,拒绝隐喻,拒绝升华,拒绝书写有意义的、有结论的历史,拒绝呈现集体记忆的诗歌努力,作为于坚个人诗歌写作的一种选择和坚持,在当代诗坛上有着毋庸置疑的价值。但是,于坚这一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却应避免作为一种绝对的单一标准,用来评判当代诗人(包括于坚自己)的诗歌。如果于坚因为自己诗学观念的独特价值,就不假思索地借此为矛,刺向不同道路上的诗歌写作者,对其他诗人写作道路的选择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那么,无论是对于他自己的诗歌写作,还是对于整个汉语诗坛而言,都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不论于坚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在写于1998年的《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一文中,于坚以不容辩驳的姿态给“知识分子写作”定性,指其是“对诗歌精神的彻底背叛”[2]7,指其是“平庸、萎缩、僵硬、小聪明、没有生殖器官的令诗歌蒙羞的垃圾”[2]9,多少显得有点偏激,不能令观者信服。可以说,于坚诗学观念中存在着的这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虽积极而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诗歌写作,但是由于这一思维模式自身简单、粗暴的先天缺陷,却也不可避免地会带着于坚和他的读者走向他自己的反面,令其陷入奇怪的悖论之中而不能自圆其说。无论如何,这大约是于坚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不得不始终要面对的、难以回避的一种尴尬。

参考文献

[1]于坚.中国当代先锋诗人随笔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于坚.1998中国新诗年鉴[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3]谢有顺.于坚的诗:站在诗歌的反面[N ].南方周末,2001-04-26(18).

[4]于坚.磁场与魔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11.

[5]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张柠.1999年中国新诗年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7]李振声.季节轮换[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8]王光明.以个人方式包容世界——90年代的中国诗歌[J].花城,2002(1):197-208.

[9]伊沙.于坚:喧嚣内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0]柏桦.从主体到身体——关于当代诗歌写作的一种倾向性[J].当代文坛,2005(5):44-47.

[11]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3

当代中国的诗坛上,云南诗人于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观念都是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存在。在于坚的诗学观念中,隐含着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因素,并深刻影响着他的诗歌写作。然而,由于二元对立模式“非此即彼”的思维缺陷,于坚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写作之间,实际上最终建立起了一种悖论,其诗学观念因而也就不适合作为一种单一的标准,用来评判当下中国诗人们的诗歌写作了。

在《棕皮手记•1996》一文中,于坚探讨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一书中文译名的译法,他认为:“《追忆逝水年华》不如《寻找失去的时间》译得好。年华一词,不具时间一词的中性,让人以为追忆的是某种有意义的生活,闪光的生活,所谓过去的好时光。失去的时间,不在于它的意义,不是年华,而是那些无意义的部分,正是隐匿在年华后面的灰暗的无意义的生活组成了我们几乎一辈子的生活。”[1]10笔者以为,这一段富有哲学意味的表述恰似一扇门,打开它,我们就可以在于坚的诗学随笔及批评文章中,发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存在,进而理解于坚的诗学观念。

(一)有意义无意义

通过对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寻找失去的时间》)一书中文译名的讨论,于坚事实上已经发掘出了“有意义”与“无意义”这一组二元对立因素。于坚认为:“真正的生活乃是无意义的生活” [1]10,“对于历史毫无意义的东西,也许恰恰是对于个人最有意义的东西。” [1]12而“《寻找失去的时间》是对无意义生活的回忆,这与我们所知道的回忆是不同的。不明白这一点,就不明白普鲁斯特”[1]10。因此,他主张在写下的文字里寻找失去的无意义的时间,而不是追忆“逝水”一般的有意义的年华。基于此,于坚的《棕皮手记•1996》一文里出现了以下一组二元对立因素。

(二)历史日常生活

在从其个人的文学观念出发,对“无意义的生活”予以肯定、进而否定“有意义的年华”的基础上,于坚进一步将“日常生活”与“历史”对立起来,他指出:“历史的方向是形而上的。而生活则遵循着形而下的方向前进。……历史的形而上方向遮蔽着人们对活生生的生活的意识。” [1]11由此,他反对书写有意义的、形而上的、对存在实行遮蔽的“有结论的历史”,提倡写作无意义的、形而下的、有细节的日常生活,在他看来,“具体的形而下的写作活动,可能是能够使我们真正地回到过去的方法” [1]12。“历史”与“日常生活”,是我们可以在于坚的诗学批评中见到的又一组二元对立因素。

(三)集体记忆私人记忆

与上述两组二元对立因素有关,“集体记忆”与“私人记忆”也是于坚诗学观念中一组重要的二元对立因素。其中,“集体记忆”与上述“有意义的历史”紧密相连,“私人记忆”则与“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在于坚的内心或者说诗学观念里,生长着这样的焦虑:“记忆变成了仅仅对集体的所谓闪光的时刻的储存,这种储存又支配着作家们的能指。这样,从相同的价值认同出发的记忆,统一所有人的记忆,人们实际上成了没有记忆的人”[1]11,而“没有私人细节的记忆实际上只是遗忘” [1]12,所以,“历史的记忆方式是对存在的遮蔽” [1]12。于坚指出,为了不遗忘,就必须“进入被历史遗忘的时间中去” [1]12,在写作中反对“集体记忆”对“私人记忆”也即存在的遮蔽。

(四)知识写作神性写作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与“知识分子诗人”的论争中,代表“民间诗人”发言的于坚在上述三组二元对立因素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炼出了“知识写作”与“神性写作”这样一组二元对立因素。于坚明确提出:“诗人写作是神性的写作,而不是知识的写作。在这里,我所说的神性,并不是‘比你较为神圣’的乌托邦主义,而是对人生的日常经验世界中被知识遮蔽着的诗性的澄明。”[2]13-14

这一段话,于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的文章里说了很多遍,我们可以在《棕皮手记:诗人写作》(《中华读书报》,1998年9月23日)、《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代序)》(《1998中国新诗年鉴》,杨克主编,花城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于坚的诗•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等文章里一再发现,于坚数次原封不动地、认真地把这一段话镶嵌进这些文章里去,来表达他对其所谓的“把诗歌变成知识、神学、修辞学、读后感”[2]13的“知识写作”的抨击与不妥协。

联系到于坚在1999年“盘峰诗会”前后相关文字里对自己诗歌处境的近乎不满的描述,我们也许可以认为,一种强烈的被官方和所谓主流话语遮蔽的焦虑长久以来一直在困扰着于坚,促使他发掘出了上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并对其中的后一类因素,如无意义、日常生活、私人记忆、神性写作等作了几乎不加限制的肯定,同时毫不犹豫地对其中的前一类因素,如有意义、历史、集体记忆、知识写作等,进行了否定。也许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越来越坚定甚至偏执的选择、坚持和张扬最终形成了于坚诗歌写作的特点。

在一系列的诗学批评文章中,于坚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以“此岸”对抗“彼岸”的诗歌意识,指导着他的诗歌写作,影响着他的诗歌视角和诗歌姿态,以及其诗歌具体的操作方式,其诗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从80年代早期写的以云南高原为背景的诗作,到80年代中期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口语写作,再到90年代以来关注语言作为存在之现象的诗作”[3],明显的,于坚诗歌写作轨迹的演进与其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前所述,于坚对上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中的后一类因素,如无意义、日常生活、私人记忆、神性写作等,进行了发掘、坚持和张扬,而这样的发掘、坚持和张扬势必影响到他的诗歌写作。于坚的诗歌因而更关注私人生活中的细节,更关注无意义的日常生活的琐屑之处。非常自觉地,于坚试图在他写下的诗歌里消解被强加在日常生活之上的所谓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通常是被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体”所赋予的。因此,在具体的写作上,于坚的诗歌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种不同寻常的实验,于坚说:“我主张一种具体的、局部的、片断的、细节的、稗史和档案式的描述和度的诗。”[4]他说,我希望的是“清醒的,不被语言所左右的,拒绝升华的中性的写作”[1]6。

在这样一种自觉的、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如洪子诚先生所指出的,于坚的诗歌在诗歌取材、诗题上出现了一种“系列”与“符号”方式(如《作品第××号》,和《事件》系列)[5]219,这样一种中性的诗题模式,显然与他要求诗歌回到“日常生活”、“私人记忆”有关,并由此形成了其诗歌“朴素、直接的口语写作” [5]219倾向,在《罗家生》、《尚义街六号》、《女同学》以及《芸芸众生》组诗里,于坚的诗歌呈现出了对于日常生活和世俗经验的大面积敞开,而这些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口语化的觉醒与坚持,在长诗《档案》的写作里更是达到了极致,“《档案》模仿了一种档案式的文体格式。全诗300多行,通过对一位活了30年的人的档案的展览,呈现了他的‘出生史’、‘成长史’、‘恋爱史’和‘日常生活’的过程”[6]443。大量中性的词语的简单堆砌和不厌其烦的排比,反而造成了一种意外的张力,真实地定义并且客观地叙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折射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留下的深刻印迹。

于坚在此间接、直接引用艾略特的诗句,表明这六行诗句里所说的“那个作者”,正是对于中国诗人的写作曾产生重要影响的艾略特。若稍加引申,“那个作者”当喻指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写作”诗人们的西方诗人。

(2)“间或也用英语交谈”一句,系引用“知识分子写作”一方的代表诗人王家新文章的原句。1998年,王家新曾在《“中国”到什么地方去了》(《中华读书报》,1998年5月20日)一文中,叙述了他和西川、欧阳江河同法国当代“新抒情诗派”诗人让-米歇尔•莫普瓦(jean-michel maulroix)会谈的过程,文中有“间或,我们也直接用英语交谈”这样的句子。于坚在此引用此句,有着明显的讥诮意味,暗示王家新、西川、欧阳江河这些知识分子诗人的诗歌丢失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汉语。

(3)“会吸引了这么多平平仄仄的读者”一句中,“平平仄仄的读者”当喻指中国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们。而“这么多”一词,虽系引自查良铮译《荒原》的原文,但在这短短的六行诗句里,已是第三次出现,频率之高,显然已不是简单的引用,而带有某种讥诮的意味了。

综合以上诸点,可以发现,《飞行》中的这六行诗句,实则是暗喻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诗人”的写作受到了西方诗歌太多的影响,而于坚则以饱含讥诮的口吻对此表达了轻蔑与不满。姑且不论于坚在这六行诗句里体现出来的不满是否饶有价值,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已经不是于坚所坚持的度的、中性的写作了,而是升华的、充满了隐喻的、有结论的写作了。我们惊讶地发现,于坚的诗歌在这里走向了他自己的诗学观念的反面。这时候,在我们面前的于坚尖刻、不安、大有深意,但是离他自己所倡导的诗歌标准却越来越远了。

本文最后想总结的是,拒绝隐喻,拒绝升华,拒绝书写有意义的、有结论的历史,拒绝呈现集体记忆的诗歌努力,作为于坚个人诗歌写作的一种选择和坚持,在当代诗坛上有着毋庸置疑的价值。但是,于坚这一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却应避免作为一种绝对的单一标准,用来评判当代诗人(包括于坚自己)的诗歌。如果于坚因为自己诗学观念的独特价值,就不假思索地借此为矛,刺向不同道路上的诗歌写作者,对其他诗人写作道路的选择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那么,无论是对于他自己的诗歌写作,还是对于整个汉语诗坛而言,都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不论于坚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在写于1998年的《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一文中,于坚以不容辩驳的姿态给“知识分子写作”定性,指其是“对诗歌精神的彻底背叛”[2]7,指其是“平庸、萎缩、僵硬、小聪明、没有生殖器官的令诗歌蒙羞的垃圾”[2]9,多少显得有点偏激,不能令观者信服。可以说,于坚诗学观念中存在着的这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虽积极而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诗歌写作,但是由于这一思维模式自身简单、粗暴的先天缺陷,却也不可避免地会带着于坚和他的读者走向他自己的反面,令其陷入奇怪的悖论之中而不能自圆其说。无论如何,这大约是于坚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不得不始终要面对的、难以回避的一种尴尬。

参考文献:

[1]于坚.中国当代先锋诗人随笔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于坚.1998中国新诗年鉴[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3]谢有顺.于坚的诗:站在诗歌的反面[n ].南方周末,2001-04-26(18).

[4]于坚.磁场与魔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11.

[5]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张柠.1999年中国新诗年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7]李振声.季节轮换[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8]王光明.以个人方式包容世界——90年代的中国诗歌[j].花城,2002(1):197-208.

[9]伊沙.于坚:喧嚣内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0]柏桦.从主体到身体——关于当代诗歌写作的一种倾向性[j].当代文坛,2005(5):44-47.

[11]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4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

诗歌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关于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语文教育界进行了大量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新课改过程中,语文界积极呼吁进行诗歌教学改革,回归诗性,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做法对于诗歌鉴赏教学来说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诗歌鉴赏教学走上科学化、有效化的道路提供了途径。

但是,在当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仍然存在众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歌鉴赏教学趋利化

高考的应试教育,使得语文教学逐渐趋利化,由此而来,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也逐渐流于功利化。主要表现之一是诗歌鉴赏不求质量,只求数量,以高考押题为主,二是一味灌输诗歌鉴赏技巧,忽略真正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2.教学表面化

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主要重在对诗歌本身写景写情、行文特点等文字方面的解析,而不去深入挖掘诗人作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志、保护等,过于表面。

3.诗歌鉴赏教学方法单一化

就教学方法而言,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非常单一,高中语文老师主要是通过板书和个人讲解,对诗歌进行单一化的理性分析,单一的教学手段使得诗歌失去了原有的趣味。

二、改进诗歌鉴赏教学的途径

1.发挥语文教师的主要引导作用

就诗歌鉴赏教学而言,在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尚未形成或者尚未成熟的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给学生在语文诗歌鉴赏学习中提供诗歌鉴赏必备的线索、预备知识等相关内容,给予学生启发,对于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形成完善成熟的诗歌审美意识及审美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2.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学生作为诗歌鉴赏教学的主体,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诗歌鉴赏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照本宣科的进行诗歌鉴赏学习,单纯的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诗歌,走入诗歌鉴赏学习的误区。因此,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行为、性格、思想特点,以及学习到的诗歌鉴赏方法及预备知识,主动的进行诗歌鉴赏,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3.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

(1)导入情境。所谓导入情境,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要表达的情境中,达到心神结合的境界。诗歌虽然是极短的文字,但其包含的情、景、物、思想、抱负却非常丰富,因此,每一首诗歌,即使再短,也可以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点,比如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写作意图、个人魅力等等,在这些方面进行拓展,加上故事性的情节,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美读法。著名学者叶圣陶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指要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诗歌讲究押韵断句,断句方法、语气有所差别,都会使得诗歌表现出来的感情有所差别。诗歌鉴赏教学中通常存在的朗诵,只是重在将诗歌一字一句的诵读出来,往往会忽略诗歌内涵,常常会错误表达诗人当时想要抒发的情绪,因此,朗诵与美读有很大的差别。美读法强调学习者要在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中透彻理解诗歌内涵,了解诗歌作者的内心感受,融入自己的感情,将自己置身在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中。

联想法。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重视情境的再现,学生在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要放开自己的思维,大胆想象,还原诗人在写作诗歌时要表达的情境。但是,学生的想象并不是毫无依据的,想象源自于诗歌文字的描述,将诗歌中的文字转换成鲜活的场景,并想象自己就如同诗人一样,置身于诗人表达的场景中,见到诗人当时所见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由此可见,联想法是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不要拘泥于单纯的文文本本,要将文字所表达的画面想象出来,通过这层层的联想和想象,学生们的审美再创造才能逐渐趋于完成。

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媒介来完成情境再现,特别是时下利用最广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甚至动画,来制作诗歌要表达的情境,辅之以语文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解描述,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有助于学生利用联想法加强诗歌鉴赏能力。

归纳诗歌鉴赏方法。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完全全的透彻理解诗歌。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一方面缺乏完善的诗歌只是体系,比如诗歌的格律、常用的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体裁等,另一方面是学生们缺乏诗歌鉴赏经验。这两个方面的欠缺,就使得学生们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解决方案便是及时归纳诗歌鉴赏方法,深入学习诗歌相关知识,通过大量诵读诗歌,深入思考,积累经验方法,提高文化素养和品味,丰富认识,提高审美能力,以便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及配合,强调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并非完全应付应试教育,因此,对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有所提高,遵循诗歌鉴赏教学的改进途径,才能走出原有的教学误区,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李晓明.《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名家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5年10月.

[3]王力.《诗词格律十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5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综合能力的上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学习汉语知识,试图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迅速崛起,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所谓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进行的教学,既包括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学。语言教学固然重要,而对文化的教学不仅传播了中华文化,而且能让学习者加深对汉语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激情,使他们掌握更加纯正的汉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被中华儿女所传诵和喜爱着,“它代表着中国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审美观、善恶观等等,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及哲学价值等,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雷蕾,2013),因此诗歌教学是文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诗经》以来,尤其是经过唐朝鼎盛时期的发展,诗歌已经作为一种文体深入人们心中,诗歌中的一些诗句也作为了我们现在口头的俗语,融入了日常生活,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等其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因此既然留学生来华学汉语,那么诗歌教学就成了无法回避的内容,学习中国诗歌,不仅有利于通过诗歌的节奏韵律来练习语音,而且能通过词汇上的对仗来学习正反义词;同时能使其充分理解中国文化中的意境,对其理解中国式思维有一定的帮助,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之后与中国人的交际中处于更轻松的地位。

目前,不少对外汉语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中国古典诗词作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料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必要材料(祝东,2013),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现实是:有些教材在中级阶段才开始诗歌教学,而有些在初级阶段就已经有了。还有就是选取的诗歌都不一样,教学顺序各不相同。

一、诗歌教学阶段

本文认为应该在初级阶段就开始进行诗歌教学,但是这一阶段的教学与中高级阶段的侧重点应该不一样。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大纲要求学习者需掌握的词汇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大纲》中规定的一级词和二级词2800左右,掌握率为90%以上。汉字为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的甲级字和乙级字1600个,掌握率为90%以上。如此可见,在初级阶段进行诗歌教学是可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生词。不过,这只是总体要求,各个阶段学生所掌握的汉字还是远远不足1600个的;同时,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不一定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在留学生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诗歌教学不应该占用太多时间,只需导入,充分利用诗歌的韵律感来纠正强化学生的语音,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诗中的故事,适当插入中国价值观。这一时期的诗歌因选取韵律感极强的简单的诗歌。

到中高级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汉语水平已达到一定阶段,汉字和词汇的掌握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因此此时的诗歌教学要插入对各个词汇的讲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在自己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吸收中华文化的价值观。

二、诗歌的选取原则

目前,大部分诗歌的选取,“主要依据编辑者的喜好与文学功底(张婷婷,2013)”,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科学的原则。对于诗歌教学来说,诗歌的选取属于非常必要的前期工作,探讨内容选取的原则和方法,将使诗歌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实用性

所谓实用性,就是课堂中学习的诗歌可以很好的在课后运用。因为诗歌中的内容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学习过的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利于交际。这类诗歌一般要选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名句和常用意象,以便学习者在学习之后能举一反三。因此像“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春眠不觉晓”(《春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等诗就很符合实用性原则;至于常用意象,主要有“明月”“柳树”“南浦”“长亭”“梧桐”“梅花”等等意象,学习包含这些意象的诗歌时,应主要讲解这些意象所代表的思绪与情感,因为即使在现代,这些意象的代表义在现代仍然存在。学习了这些,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实用性,能更好地促进交际的实现。

(二)易懂性

易懂性是诗歌选取的基础原则,学生只有在懂得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绪。诗歌的选取要符合现阶段学生的水平,如果诗歌内容隐晦难懂,不但达不到教学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假如在初级阶段就开始讲解七言律诗或古体诗,肯定会使学生打退堂鼓,丧失学习汉语的信心与动力。此时,因选取简单的诗歌,如李绅的《悯农》;对于中高级阶段的学生而言,易懂性原则也很重要,虽然他们这一阶段所学的汉字和词汇量有所增加,但是汉语的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但此阶段的诗歌肯定应该比上一阶段的诗歌在难度上有所增加,这才能保证有学习的空间,但仍需保证易懂这一前提。

而谈到易懂性,就不可避免地又谈到意象。很多诗歌之所以隐晦难懂,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里面涉及了太多意象,甚至作为母语为汉语的我们也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要做到易懂性,就需要区分哪些是常用意象,哪些是非常用意象;选取的诗歌就应剔除非常用意象,然后再根据学习的各个阶段,选取不同的诗歌进行教学。

(三)思想健康性

思想健康性是指所选取的诗歌内容应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点很好理解,思想消极的诗歌会给人们带来不良的消极后果,不利于学习的进行。然而这里我们需区别的是送别诗、思乡诗,受其体裁的限制,这些诗虽有时并不一定都是情感积极的,但是其思想绝对是健康的。中国诗歌中的送别、思乡诗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而其所表达的思想总不可避免的会与离别愁绪有关,故而情绪并不是很高昂,但是这并不影响其思想健康。不符合诗歌选取的主要是一些表达低俗、恶趣味及宣扬愚昧愚忠等的诗歌。

三、诗歌教学策略

(一)背景知识导入

在诗歌讲解之前,首先应该对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等做些相应的导入,这样,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提供了诗歌的背景知识,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掌握。例如,在讲解李白的《赠汪伦》时,首先应讲明诗歌的写作背景:李白与汪伦是好朋友,李白即将离开汪伦所在地,在他正准备上船时,听到了汪伦和村民在岸上踏步唱歌为其践行,因此有感而作《赠汪伦》。交代了故事背景,对于理解诗歌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帮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的讲解要尽量用简单的语言,不能在诗歌讲解的一开始,就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二)朗读法

朗读课文,尽量多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语音的起伏。朗读就是要大声的读,边读边理解语义,疏通诗义。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一定能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是朗读法还是对学习者的语音学习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多读,学习者可以通过语音的节奏与韵律在一定程度上感受诗人的情绪,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总体感情走向;同时,可以增加对诗歌的记忆,教师也可以在这一阶段纠正学习者的发音,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翻译法

翻译法是在学习者朗读课文之后、进行课文讲解时所采取的常用方法。由于古代诗歌创作采用的是文言文,与现在通用的白话文有一定差异,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而言,这无疑加大了学习难度。因此,翻译就成了让学习者理解诗歌意思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在实际翻译法的演练过程中,可以先从整体上翻译诗歌的内容,然后再逐字逐句翻译,这时应把重点放在古今异义的字上。虽然似乎这样的要求对留学生而言有些苛求,但是要习得纯正汉语就必须克服这些问题;而且,由于所选取的诗歌都是实用典型的,因此掌握这些诗歌的字义对他们当时的水平而言并不是很困难。

(四)扩展法

通过诗歌中意象的表达来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的情绪情感,并对这些意象进行扩展,讲解这类意象在学生能理解的诗歌中的表现,让学生掌握该类意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类似的诗句。如在讲解完《静夜思》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明月”的诗句,之后再在课上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本首诗,而且还更好的理解了“明月”在中国诗歌中的意象表示,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查找资料的能力,还有利于增加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进而有利于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五)诵读法

所谓诵读法,就是在熟读普通话的基础上进行朗诵,诵读主要是表现诗歌的语言感情和气势。诗歌对于提高语言能力大有帮助。诗歌特别讲究音韵,其中平仄交错、高低起伏、对称统一,非常有规律(吴诤,2009)。诵读对于领会汉语的文化内涵和和诗歌的意境特别重要,还能很好的树立汉语语感。在全部课文讲解后,适当地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可以很好的巩固课文,加强学生的语感,领会中华文化内涵。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学生反应情况、诗歌本身情况和学生汉语水平高低,适当增删某个环节、调整各个环节的顺序和决定讲解的深浅。教师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好。

四、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其职责是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就对教师本身的教学素质有一定的要求:第一,教师首先应具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自己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充分掌握了诗歌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进行诗歌讲解时能够深入浅出,用简洁的语言向留学生讲述出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诗歌教学属于文化教学的范围,教学内容包括价值观、善恶观、审美观等文化内部的东西,因此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讲解的时候注意中华文化与学生文化间的异同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其在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注意一些中国人的习俗和禁忌,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五、结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而诗歌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闪亮的奇葩。诗歌教学对于留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中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善恶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诗歌教学也对教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诗歌教学提出了一些参考,相信在今后的研究领域,这一问题一定会得到重视,诗歌的教学也会朝着越宽广的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薇.儿童诗歌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3(12):114-115.

[2] 雷蕾.对外汉语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的教法探究:硕士学位论文[D].吉林:吉林大学,2013.

[3] 孙荔.基于对外汉语视角的古诗研究[N].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530-532.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6

目前中学生欣赏英语诗歌的能力有所缺乏,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英语诗歌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够,不知道如何去欣赏英语诗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英语诗歌的相关基础知识。

1.英语诗歌的主题

英语诗歌的主题包括节日,感情,地方,人类,动物,自然等。

2.英语诗歌的种类

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英语诗歌就像中文诗歌一样,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诗歌的形式、内容和押韵手法上不断更新。从诗歌的表现手法上大致可分为戏剧诗dramatic、史诗epic、故事诗metrical tale、民谣ballad(包括童谣nursery rhyme)、颂歌ode、挽歌elegy、十四行诗sonnet、说理诗didactic poems、模仿诗parody、打油诗clerihews、徘句haiku、五行诗cinquain、清单诗listing poem、自由诗(free verse)和个体诗individual。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略分为叙事诗narrative和抒情诗lyrics两种。

3.英语诗歌的韵律

英语诗歌的音乐性除了来自节奏外,还来自韵律,即两行或更多的行压韵。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与中文诗一样,英文诗也出现许多新体诗,这些诗也不太讲究押韵了。对高中生而言,笔者认为只需辨别英语诗歌的首韵和尾韵的押韵方式便可。首韵即指诗歌的每一行都有两个词是想同的,常出现的尾韵为交叉韵型(ABAB)、联韵型(AABB)和同韵(一韵到底,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共用一个韵脚)。如以下这段诗歌:

I saw a fish-bond all on fire,

I saw a house bow to a squire,

I saw a person twelve-feet high,

I saw a cottage in the sky.

这段诗歌的每行都有I saw a,这就是首韵。这段诗歌一二两行结尾fire与squire都押了/ai /韵,三四两行high 与sky都押了/ai/韵。这是典型的AABB形式。

又如以下这段诗歌:

Out of the bosom of the air,

Out of the cloud-folds of her garments shaken,

Over the woodlands brown and bare,

Over the harvest-fields forsaken.

这段诗歌第一、三两行结尾air与bare都押了/ /韵,第二、四两行shaken 与forsaken都押了/k n/韵。这是典型的ABAB形式。

在指导学生掌握英语诗歌的韵律知识时,笔者会让学生自己先朗读一遍,试着找出押韵的单词,还让学生比较自己更熟悉的中文诗歌的韵律,从而使他们的印象更深刻。有时也让学生将打乱的诗句还原,就是让学生根据诗歌的韵律去寻找对句,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去还原,他们会不断的朗读,去探索和发现合适的排列方式

二、引导学生学会品读英语诗歌

在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诗歌韵律后,笔者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重培养学生朗读英语诗歌的能力。

1.让学生自己默读一遍,找出诗歌押韵的单词,在轻读中整体感受诗歌的韵律。

2.针对这首诗中的一些知识点和语法点,设置几道选择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

3.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展现诗歌及诗歌中描述的画面,只听诗歌朗读录音而不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酝酿朗读诗歌的情感。

4.听诗歌录音,让全班一起大声跟读诗歌。激励所有学生开口朗读,增强诗歌感染力。再让学生自读诗歌,同伴互相聆听纠错。

5.放音乐伴奏,个别学生美读诗歌。音乐与诗歌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加学生朗读的乐趣,渲染朗读的气氛,更能体现诗歌的美感。

三、将英语诗歌用于课前导入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注重将英语诗歌用于课前导入,并起到很好的效果。

1.让学生翻译他们熟悉的诗人的著名诗句,并在句中嵌入要讲解的词组,句型和语法,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枯燥的语法点和知识点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在讲解与诗人有关的课文及诗歌时,笔者会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书籍和网络对诗人生平及诗歌写作背景进行相关了解,然后在课堂上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中英文士诗歌互译

挑选一些学生熟悉的较简单的诗歌让学生进行中英文诗歌互译是扩宽学生词汇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曹植的《七步诗》,先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或者让学生在课本上寻找一些词组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字面上的翻译,再让学生修改个别单词来押韵,然后将自己的译诗读给同桌听。以下是该诗的参考译文:

They were boiling beans on a beanstalk fire,

Came a plaintive voice from the pot,

“ Oh, why since we sprang from the self-same root,

Should you kill me with anger hot?”

五、开展诗歌兴趣小组,写诗,吟诗和品诗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7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2701

诗歌赏析是语文教W的一个重点,也是中学语文考试的一个必考考点。我们的学生对于诗歌并不陌生,可是普遍对诗歌赏析的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下面笔者就初中语文诗歌赏析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通过找寻诗眼来进行诗歌教学

在一些试卷或作业上经常会有诗歌赏析类的题,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题目:在某句诗中,这个字能不能被另外一个字替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目当中的“破”字能不能改为“吹”字,为什么?这类题目其实就是在暗示我们,这个字、这个词(有时候是一句诗)非常关键,这种字词我们常常称之为“诗眼”。那么如何通过寻找诗歌的诗眼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呢?

一般来说,诗词中最重要的那个字词就是诗眼,例如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老”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一个“老”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找到诗眼后,再根据诗句前后认真揣摩诗眼的真正含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怀,这样理解起来就要准确省事很多。

有些诗歌是通过一句诗来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句既具有象征意义又蕴含着哲理,这种真切的感受正是诗人杜甫当时的所感、所悟,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找寻诗眼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以诗眼为突破口,通过诗眼来走入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

二、在诗歌中找寻意象,通过意象感知诗歌情感

我们可以从诗眼入手,让学生把视野放得开阔一些,找诗歌中的客观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借景抒情是诗人写诗惯用的技法,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是借助于客观物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而这个客观物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意象。因而我们要走进诗歌,理解诗歌,就要找寻意象。只有找寻到了意象,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要在学生大脑的知识体系中加上意象这个节点,要让学生明白它理解它。例如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它通常代表着思念。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再者如“夕阳”这个意象,在诗中也是经常见到的,它通常代表着凄凉失落。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外还有杨柳代表惜别,落叶代表失意,春风代表得意等等。

在平常的学习和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在讲解诗词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寻找这些意象,通过意象去体味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境。可以说,在诗歌中找寻意象,也是赏析诗歌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诗眼、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当学生在自己欣赏诗歌时,脑海里能够主动浮现诗眼、意象的概念时,我们的教学就要试着从诗眼、意象的樊笼中跳出来,将学生引向另外的一个概念,那就是意境。那么意象和意境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8

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本人14年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现诗歌教学中存在不少的弊端,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与欣赏,因此,对诗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的弊端

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一直得不到真正的重视,所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

1.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未能真正改革

诗歌的语言凝练,高度概括,极富意蕴,而且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因此,很多老师认为诗歌教学只要扫除诗词障碍,会翻译诗歌的大意就算完成了,因而在教学中只一味地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的确切含义,如此一来,就把一首优美的诗歌搞得支离破碎,学生无法真正感受诗的内在情感,体会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意蕴美。同时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的是“解题释词——交代背景——分析字词句——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色”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感受诗的美,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不但丧失诗歌自身的生命力,感染力,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应试教育”的影响

从小学到高中,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考试分数高就行了。只在乎升学的分数,忽视了其他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学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应付中考。诗歌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却很少出现在考试内容上,即使考试出现了诗歌方面的内容,考查的题目也是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就看学生能否掌握诗歌中几句名言就行了,所以,教师对诗歌的教学和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都不够重视。教师对诗歌的教学都是采取简单的串讲方式,极少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诗歌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中学生学习诗歌也只是简单识记出现在教材中的诗歌名句,课外的诗歌基本不看,这样怎么能学好诗歌呢?

3.教师文学素养的缺乏

教师队伍中大多数人不重视诗歌,一些人甚至不太懂诗歌,教学过程中只根据参考书,“照本宣科”,对于诗人生活的年代、时代背景、主要作品、风格等知之甚少,不注意去查找资料。这样,诗歌学习只限于字词表层,无法引领学生欣赏到诗歌的大美。所以,教师的诗歌知识水平的提高非常必要。

二、应对的策略

1.改革传统的教法、学法,以读为本、领会诗意、诗情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回肠荡气,使人百读不厌。只有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诗歌之精妙,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歌的诵读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我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情感上,凄苦愁楚是《天净沙·秋思》的情感基调,总体要求是语速稍舒缓,音调低沉。在具体的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讲究情感的跌宕起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中九个词语均为偏正结构,“正”是叙述的事物,“偏”是对所叙述的事物加以最简洁、最鲜明的描绘。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为“断肠人”的出场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最后两句可说是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走出传统的应试教学,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领会诗境

要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意,深入地融入诗境,离不开教师教学情景的创设。只有让学生进入诗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引起情感上共鸣。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自读自悟,初步领会诗意,再结合诗人当时的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将自己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人当时的心境,领悟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而且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结合多媒体进行诗歌教学,通过直观画面,欣赏诗歌的形象美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丰富多彩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的图片,帮助学生深入地领悟诗意、诗境。将诗歌中的形象化作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诗歌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多媒体的音乐。许多诗歌都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读来琅琅上口,扣人心弦。自古以来,诗歌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如果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韵律结合起来,就有利于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妙。如,我在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朋友在大雪纷飞,北风狂吹中告别,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诗歌的诗意相协调的歌曲《再见》,再配合一张张图画,让那动人的图画和那优美的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感受诗人的凄苦之情。这样学生的感知得到强化,很轻松地进入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领会诗情、诗意。

4.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自身诗歌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老师的基础知识,语文素养对于是否胜任本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多看一些诗歌理论专著,丰富诗歌的理论知识,细心研读教科书上编排的知识短文,认真领会其中涉及的文体知识、考点知识和鉴赏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搜集整理相关的研究成果,细心揣摩诗歌的内在情感。

总之,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也取得了最为璀粲的文学成就。诗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思考人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语文素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9

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华清的诗歌写作有知识性的一面,但他对于知识型的诗歌写作似乎并无特殊的爱好。知识性的诗歌写作,通常有一个“弊病”,那就是偏好议论与铺叙,强调逻辑性,严重时则呈现出一种说理性散文的写作倾向。与其他很多诗人的知识性写作不同,华清的诗歌对于知识并不依赖,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及以僻奥为格局从来都不是他对诗歌的追求。即使与知识大为有关的篇什,他也往往能够避重就轻、化繁就简。在《迷津或梦境》这一组诗歌中,知识性最强的当属《从死亡的方向看》和《博尔赫斯或迷宫》。其实,前者的“知识性”不过就是形式上的一点呈现,那就是是诗人起笔化用了多多的一句诗。而除此之外,诗歌的通篇不过都是在借助这一“方向”来“观察世界”和“人间的一切”。应该说,这是一种另类和独到的发现,是一种充满了“奥义”的清醒。所谓思想深刻的批评家的“非同寻常”,此即是一种表现。后者的“知识性”则主要与博尔赫斯及其写作有关,如果剥离掉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很容易发现华清此诗侧重的其实乃是对“命运显现”与“照亮黑暗和真理的闪电”的一种可喜的“惊悚”。华清的诗歌总是有它真正要“庇护”的核心所在,尽管这种核心所在有时与所谓的“知识”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交互。

诗歌的文学常识例10

一、加强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丰富传统的学习模式,发挥人文学科应有的向导作用

古典诗歌作品本身就具备非常浓厚的人文气息。高中学校注重古典诗歌教学非常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让人文气息带动学生文学素养的变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从本质上看,提升学生的古典诗歌教学质量也是高中学校教学过程中落实创新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古典诗歌作品关注学生审美意愿

高中生已经具备属于自己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当面对各类古典诗歌作品时,不再是简单的读读看看,不再习惯这种被动式的接受,往往会从审美角度对艺术活动或作品去品评,去体会古典诗歌作品的优点,或去挖掘作品本身的欠缺,并形成自己的想法或看法,这种行为无非是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的具体体现。

(三)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文学修养,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在高中学校重视古典诗歌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和精神发生重大变化,也会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艺术评论技能水平等文学素养,为社会提供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尽量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特别是部分学生将来有可能进入文化部门工作,良好浓厚的文学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古典诗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

二、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主观方面现状

首先,很多高中生认为,没有必要将太多精力放在古典诗歌的学习上,毕竟,生活中还是需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沟通。在这种想法的作用下,连古典诗歌学习都无法正常实现。

其次,古典诗歌语言生涩难懂,不能用现代语言进行简单的替换理解,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更是让学生望而生畏,比如虚词、实词、通假字、古今异议等,这些知识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产生恐惧感,进而演变成厌倦心理。

再次,考试时古典诗词版块分数不高,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不愿用过多时间去阅读背诵更多的诗词,只是将时间用于考试大纲里锁定的内容,这是高中学生的普遍想法和做法。学生机械地学习古典诗歌,并未真正意识到古典诗歌的意义,未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势必影响高中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二)客观方面现状

首先,在现今社会里,各种流行文化、快餐文化时时处处充斥着各个领域,导致高中生的阅读空间变大,阅读品味却陡然下降。现在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学生一旦拥有了自己的课余时间,就会花费在网络、电视、流行音乐上,而不愿去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去进行古典诗词探究,无法体会古典诗词的高雅之处。

其次,古典诗歌的选用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契合高中生的学习心理。比如,屈原的《离骚》,是古典诗歌的经典,是浪漫主义的标志。然而,《离骚》是在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年代完成创作的,其句式和内容对于学生来讲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接受,而且诗歌里面存在较多生僻字,阻碍了学生的理解,此外,诗歌通篇较长,学生更是没有耐性去阅读下去,难免产生排斥心理。

再次,老师教学理念,方法方式单调无味,克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围绕高考来进行。在教授古典诗歌时,只对其中的字词句进行讲解,对诗歌没有通篇的鉴赏过程,忽略了古典诗歌本身强烈的人文性,致使教学过程索然无味,丧失了生动性。

三、加强高中古典诗歌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具体了解诗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作家的创作意图

古典诗歌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因此,诗歌创造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加强高中生古典诗歌教学质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使他们全面了解诗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或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这样,各类诗歌作品的深层内涵,也就得以呈现,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更为深层的东西,利于文学修养的历练。比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讲授这篇古典诗歌时,可以从杜甫诗歌的特点说开去,使学生深切懂得当时社会的背景,懂得百姓疾苦,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让古典诗歌贴近生活,给学生以切实感受

高中生都有着自己的经历,每段经历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因此,要学会用诗歌的名句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新课标的人文情怀散布在每个学生的心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大诗人李白十分豁达的人生态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诗圣”杜甫积极进取的心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豪情壮志。每个学生都怀揣着理想迈入了课堂,那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行为去面对理想,这是他们应当考虑的问题,而这些充满力量的诗句或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他们鼓舞。

(三)从流行音乐中寻找古典诗歌的踪影,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时候,流行音乐里都会隐藏着古典诗词的影子,使很多流行歌曲成为经典。因此,老师在教授古典诗歌工程中,可以联系流行歌曲,让学生发现古典诗歌化成流行歌曲,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歌曲《涛声依旧》就化用了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将那种怀旧的情感非常真实的体现在流行歌曲里,使我们懂得珍惜一份真感情;《白云深处》就化用了杜牧的诗歌《山行》,使那份细腻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刻画;《烟花三月》化用了李白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将朋友之间的那种情谊表现的动人感人,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老师若能合理的加以联系点拨,必然能够提升学生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古代就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等待我们去学习领悟。从古典诗歌作品里,我们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人生的哲理。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加强高中生古典诗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举措。这样,才能契合新课标的新要求,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情怀,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为。从而,使古典诗歌成为他们的内心语言,通过学习去净化他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