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诗歌散文精选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5 17:35:08

诗歌散文精选

诗歌散文精选例1

今天是母亲节,愿你永远健康,美丽;一切事情都顺心,如意。没有鲜花,没有礼物,只有我深深的祝福!

妈妈,我会永远爱您!

妈妈!您生我、养我、育我……在这个节日里,儿子向您问好,希望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想对您说:“妈妈我爱您。”

希望能在这样节日里对母亲说声:妈妈,你辛苦了,儿子在有生之年,会孝顺你老的,母亲节快乐!!!

妈妈:祝您健康长寿!永远年轻!天天快乐!

妈妈,你的女儿长大了,也懂事了,你放心吧。没有我的日子,你要更加保重你自己!

dear妈妈:这十几年来你辛苦了!希望在这特别的日子送上我特别的问候!祝:母亲节快乐!妈妈我永远爱你!

我若是大款,您就是大款的妈妈。我若是总统,您就是总统的妈妈。不管我将来人生的路将是怎样,我都会永远爱您,妈妈!

希望今天,所有的母亲都会从心里微笑,为了儿女,为了所有,只要妈妈快乐,我们就快乐!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衷心祝福我的妈妈节日快乐!道一声您辛苦了!

亲爱的妈妈,岁月已将您的青春燃烧,但您的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用我心抚平你额上的皱纹,用我的情感染黑您头上的白发。祝您母亲节快乐!

摘几片云朵、剪几缕霞光,用想念做针、用思恋做线,织一套炫丽夺目的霓裳,装扮出倾国倾城的您——我心中最美丽的妈妈:祝您节日快乐!

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母亲,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我们对母亲那深深的爱。母亲节快乐

亲爱的妈妈:您曾用您坚实的臂弯为我撑起一片蓝天;而今,我也要用我日益丰满的羽翼为您遮挡风雨。妈妈,我永远爱您!祝您健康快乐!

从我出世的那一天,到现在我拥有的一切,都是你给予我的,在母亲节到来时,我想说“辛苦你了我亲爱的妈妈”

我是从故乡屋檐下飞出的一只小鸟,每一根羽毛成长都凝结着您的深情抚爱和谆谆教导。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纵使罗嗦始终关注,不懂珍惜太内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妈妈,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

没有你就没有我,就没有我数十寒暑的悲伤,也没有我春夏秋冬的欢笑,谢谢你给了我生命中美好的一切与成长。母亲节快乐!

妈:为了我您的黑发变白,费尽心血。今天是您的节日。妈,谢谢您!您辛苦了!儿会尽我所能报答您我最亲的妈妈!

走过了那么多年,我才深深知道,最爱我的人是您,妈妈。把无数的思念化做心中无限的祝福,默默的为你祈祷,祝你健康快乐!

老妈,您脸上的皱纹不过是表示原来有过笑容的地方,在我心目中,您永远是最美的。

诗歌散文精选例2

开封,八朝古都。千年帝王气,万代文脉传。自宋朝起兴,社会空前繁荣,以150万人口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批文人汇聚,大量佳作问世,宋词在此诞生。诗歌塑造了这座城市特异的精神和灵魂。而当今开封诗歌成绩斐然,特别是以“汴京诗群”为核心的诗歌创作,正以精粹而高端的诗歌艺术追求和持续不断的集体成果,日益引起诗歌界的特别关注。

那是2013年8月,开封市诗歌学会悄然成立。他们坚持现代诗创作,极具探索精神和前卫素质,突破思想的和创作的传统,掀起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浪潮。通过自我审视与批判,通过对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传统意识和当代意识的思考,并致力开封诗歌创作向着纵深的开掘。开封市诗歌学会的成立直接奠定了“汴京诗群”的诗学理论基础和实现自我价值维护独立写作的思想基础。“汴京诗群”是一个以开封籍或在开封工作、生活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群体。弘扬“宋词”精神,即继承传统,力求革新,以相同或相似的现代诗歌创作理念为支撑,以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优秀作品为目标,以构建开封诗歌生态的良性建构承担必须的责任和义务。诗群团结、和谐、向上,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在当代河南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艺评论家耿占春、肖开愚、郭伟、纪梅、邦吉梅朵等从文艺理论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给予诗群强大的诗歌艺术支撑力,助推了诗群向着更高层次的攀升。

开封市诗歌学会会长刘海潮说,放眼诗歌的当下,随着对古今中外大量优秀诗歌文本的精约博读,对登临诗歌高峰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对诗歌审美的吁请十分强烈,诗群成员日益迫切地从精神需要出发,对“旧我”进行不间断地创新和否定,表达内心深处期盼的光芒与拯救、赎罪与救赎,让诗歌带来精神上的辨认和明亮,化育人类精神的内在诉求,创作出有棱角、有锐气、有理想、有真理、有智慧、有温度的优秀诗歌文本。为此,“汴京诗群”自形成之日起,便倡导博览广取,撮要经典,坚持创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利用搭建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提升诗群成员的思想高度,是他们自始至终的追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推进诗歌创作的活动:围绕201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和文化节,《东京文学》推出“文学汴军”专号和中国(开封)文化节“百人写”专号。举办“公仆心,情”诗歌散文大赛。参与主办“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两年内邀请国内外50余名著名诗人来开封采风,增进交流。2015年6月,举办“宋风词韵,诗意传承”开封诗歌创作研讨会。策划、举办河南省第四届散文诗年会,省内外70多位诗人参加,出版年会作品集《千年咸平》。2015年11月组织20名开封诗人参加在开封举办的第20届黄河诗会。主编出版一套《汴京诗丛》(10本)。举行首届中国诗歌春晚开封分会场、2015年开封市元宵节诗会等以及一些诗集出版研讨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他们还与时俱进,建立了“汴京诗群”“开封诗歌学会”等微信群,互相交流,切磋诗艺,共同提高。通过新媒体,他们不遗余力推出诗歌新人,培养诗歌创作后备力量。2015年第4期《河南诗人》用40多个页码集中推出了“汴京诗群”26位作者的组诗。如今,“汴京诗群”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三级梯队,在《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等省级以上专业文学期刊发表了数量较大、质量较高、影响较强的诗歌作品,并频频在全国性文学评比和大赛中获奖,作品大量入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年度散文诗》等年度选本。

诗歌散文精选例3

1.王昌龄与《诗格》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江宁人。“进士登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昌龄为文,绪微而思清。有集五卷。”《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有诗集五卷,又述作诗格律、境思、体例,共十四篇,为《诗格》一卷。”王昌龄《诗格》是第一部以“格”“式”“法”为题,具体论述诗歌创作的论诗专著。从玄宗朝开始,进士科加试诗赋,为了不“犯韵”,符合诗歌的格律要求,考试的举子们必须要掌握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法则。《诗格》应运而生,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方能弛骋神思,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其云:“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属于直接意义上的浅层审美,有赖于形来体现神;“情境”属于更高层次的审美,神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开始了对形的超越;“意境”则是神的自由展开,完全属于主体内心世界的凝神关照。“物境”、“情境”及“意境”的提法应该是受佛教讲究意境影响的结果。三种境界是逐级递增的艺术效果,而尤以意境美为最高艺术追求,这种审美标准后来逐渐影响到文章、绘画等审美方面,被大家所普遍接受。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进一步阐发:“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境界。”强调一个“真”字,突出和强调作家作品中真挚感情抒发的重要。此外,王昌龄还认为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亦即“虚静”的条件下方能顺利实现。他指出:“凡神不安,令人不畅无兴。无兴即任睡。睡大养神。常须夜停灯任自觉,不须强起。强起即昏迷,所览无益。”这是王昌龄坚持的神怡心畅的先决条件,也是他文艺美学思想的一个基本因素。要做到这一点,作者的精神必须无所牵挂,而后能超越自身,透澈外物,并融合大千世界,最终实现“心通其物,物通即言”的理想与追求。王昌龄任江宁丞时曾接收生徒,讲授诗法,《诗格》正是这一诗法传授的记录,因此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诗格》较深入地探讨了作诗的格调、立意、意境等诗歌创作技巧、意境及相关问题。《诗格》所涉及问题的重要程度和论述深度均有明显升级,更系统化、理论化。“国初,主上好文雅,风流特盛。沈、宋始兴之后,杰出于江宁,宏肆于李杜,极矣!”司空图对王昌龄及其诗作地位做了高度肯定。

2.皎然与《诗式》

皎然(720-795?),湖州僧人,俗姓谢,字清昼,谢灵运的后人。皎然天宝初于润州长干寺为僧,擅长作诗,被称为唐代诗僧之冠,著作颇丰,《唐国史补》卷下载:“吴僧皎然著《诗评》三卷。”皎然诗格类著作还有《诗式》五卷,《诗议》一卷等。其中《诗式》《诗议》这两部书涉及的内容广泛,除声律、对偶外,还谈及取境、谋篇、沿变、风格等问题。《诗式》是皎然的系列诗歌理论著作,论述了诗歌的创作方法,最重要的是提倡诗歌的意境问题和作诗要归于自然的理论,为学诗之人指点作诗的门径与范式。《诗式》序云:“夫诗者,众妙之华宝,六经之菁英,虽非圣功,妙均于圣。彼天地日月、元化之渊奥、鬼神之微冥,精思一搜,万象不能藏其巧。其作用也,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授。”这是对于诗的地位与价值的总体概括,以及如何用“象”来表达“意”的问题。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皆可入诗,所谓“精思一搜,万象不能藏其巧”。但是运思的过程则非常艰难,需要诗人去苦心经营。《诗式》包含的内容宏富,涵盖了作诗方方面面的问题。提倡“真于情性,尚于作用,可以说总结了唐以前诗歌创作的范式,开启晚唐、宋人诗歌创作的蹊径”,颇有独到的见解。《诗式》在诗论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文学史来看,“皎然诗论的中心,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在论诗歌的意境创造和已经透露出诗境与禅境合一端倪的诗歌美学理想方面。皎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诗歌的情与境是不可分离的,境中含情,情由境发”。他毕竟出身释门,《高僧传》称赞他“文章隽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佛教理论对其诗歌理论难免产生影响。皎然强调诗中之情是蕴藏于境中的,是由诗人所创造的诗境来体现的。诗与禅之间是可以互相促进、统于一体的,禅境促进了诗境的含蓄深远,如《五言苕溪草堂》云:“境静万象真”,这是一种诗禅结合的审美理论,在唐代前期的诗歌创作中被较多的诗家所接受和运用,如王维创作了大量诗境与禅境和谐融合的诗作,丰富了诗歌创作,促进了诗学审美的进一步发展。

二、散文文体创新

唐代前期的散文虽不及诗歌成就绚丽,但也有新的突破。就形式而言,此期是散文由骈体逐渐向散体转型的过渡时期,为后来的“古文运动”开启了序幕。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还是适应于文化上的世俗化趋势,大胆通俗化的散新代表了大批庶族地主的文化需要。就散文的内容来讲,更多地向世俗生活下移,拓展了散文的题材范围,文体的表现力也更丰富灵活。唐人散文并不拒绝文采,而是注重文质相得益彰。一方面,重视文章的内容,言之有物。另一方面,他们的文章重气势,讲真情实感。罗宗强指出:“这‘气势’,其实不仅仅是指真实的感情,而且是指一种壮大昂扬的感情。”散文家们身体力行,积极探索散文的功能、创作等。他们最为推崇的是文质并重,达到“天然壮丽”的艺术境界。然而,形式上的浮靡轻艳又极大地阻碍着文章的说理和叙事。文体的变革最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散体应用范围扩大,二是骈体形式受到改造。散体应用范围扩大,主要指用散体文写作由奏议扩展到各种文体。这些散体文,一开始只是论及时政的实用文字。尽管唐初“江左余风”尚存,但贞观“致治”的政论文已出现变化。如魏徵的奏议就颇具代表性,李翱曾表示:“假令传魏徵,但记其谏诤之词,自足以为正直矣。”《唐书•魏徵传》载录了他的五篇最有代表性的奏议,认为“匡过弼违”,“可为万代万者法”。就散体应用范围的扩大而言,不得不提及碑志铭文。碑志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散文形式,在唐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对碑、墓主歌功颂德。但此期也有新的突破,文体日渐灵活自由,虽以骈体文为主,又能出于骈体,不拘一格,并逐渐摆脱格律的限制,笔调清新自然、爽朗明快,文学性大大增强。骈体形式的不断改造,主要指某些散文虽然采用骈体,但其用典繁赘晦涩与辞采华丽之弊则不断减少,而代之以言事恳切,说理严密,散体形式渐渐增加。唐初,贞观君臣把着眼点放在“文”与“治”的关系上。太宗强调:“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魏徵等文臣也多注意文学与治政的关系,如其评论陈后主亡国时所说:“不崇教义之本,偏尚淫丽之文,徒长浇伪之风,无救乱亡之祸矣。”文风由浮华转向质实,使文章内容渐渐有稗政理。风气影响之下,散文的体式不断完备,内容逐渐丰富,艺术造诣更为高深。就其体裁而言,有政论、史论、文论、奏议、序跋、碑志、游记、杂说、笔记等,多种多样,独具特色。整体来看,唐代前期的散文大都气势磅礴,文笔雄健,注重布局的纵横捭阖和波澜起伏。统治者更重视文章的社会教化功能,同时散文的艺术审美也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自觉体认,从而实现了散文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文选》学的影响

唐人尚文学,“学者必精熟《文选》”[6]521。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学选本,在当时曾被士人当作学习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唐代前期,这种影响表现得特别强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选》所体现的文学观念在文坛上仍占统治地位,在以后也有着深远影响;而科举考试,要求士子文艺优良,精于辞藻事典,《文选》所选注重事出沉思、义归翰藻,提供了简洁的学习范本;加之其中所选作品确乎具有艺术价值,多是值得传诵的名篇佳作。因此,《文选》的注释与研究就形成了一门学问。特别是当科举考试在唐代前期加试诗赋开始,文人士子们为了追名逐利,莫不认真研习《文选》,所谓“文选烂,秀才半”,《文选》还曾作为士大夫家庭教授子弟的教材,与儒家经典并列。如杜甫有诗云:“续儿诵《文选》”,即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曹宪是文选学的开山祖师,“所撰《文选音义》,甚为当时所重”。他在江淮间收徒讲学,每次开门讲学学生经常数百人,多有高徒出于门下,带动了文选学的兴盛,其中成就最大的就是李善。李善(?-689),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学问淹贯古今,博闻强记,有“书簏”之号。显庆三年(658),累擢集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为《文选注》,敷析渊洽,表上之。后以罪流岭外,以赦还,因寓居汴、郑间讲授,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选学”。李善《文选注》六十卷行于唐代,奠定了文选学的基础,而且历代流传,至今仍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李善的《文选注》释音训义,事、义兼释,体例谨严,引证赅博;凡有旧注可据者均用旧注,如《二京赋》取薛综注,《屈原赋》取王逸注,又以“善曰”标示自己的意见,引书达一千七百余种,多有佚失旧籍,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颇为学术界所珍重。据李匡义《资暇录》载,李氏《文选注》有初注成者,有复注、有三注、四注者,当时旋被传写,可见其著述之用心与作品广受欢迎的程度。其书是一代《文选》研究的总结性著作,代表了当时的研究水平。《新唐书•艺文志》还著录有李善《文选辨惑》十卷,已佚。李善注侧重在阐释语义和疏解典故,而略于文义的解说。开元六年(718),有吕延祚、吕延济、张诜、吕向、李周翰五人共为《文选集注》,上之朝廷,俗称“五臣注”。吕延祚在其进书表章中严诋李书(即李善《文选注》),说它“忽发章句,是征载籍,述作之由,何尝措翰。使复精核注引,则陷于末学,质访指趣,则岿然旧文”,又说自著书是“周知秘旨,一贯于理,杳测澄怀,目无全文,心无留义,作者为志,森乎可观”。可知他们在努力疏通文意,然而空疏臆见为多,注解又多窃据李书,割裂颠倒,水平不可与李书同日而语,为学者所诟病。

诗歌散文精选例4

2009级高中是河北省新课改起始年级,即将接受2012年高考的检验,现总结我们的选课情况及选后反思、建议,请各位方家指正。

一、我校选修情况介绍

1.计划早,方案细。

几乎在必修一开课同时,学校教研处就开始安排各科选修设置,给全体老师预订了全部的选修教材、教参,供大家提前进入研讨备选状态。最终,在高一下学期制定了详细的选修方案,在网上公布给全体师生,举例如下:

2.广借鉴,通有无。

我们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学科骨干,集体到北京参加神州智达新课标课程设置培训,远赴宁夏、郑州等先期进入新课改高考地区,与课改区老师面对面交流,沟通。听取建议。建立五校联盟(石家庄、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邀请省教科所张瑾琳主任讲解省教科所对选课的指导意见。

3.瞄高考,重落实。

选修内容无非就是高考的几大考点。选课指导思想即为高考备考铺路。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选课可以放开。语文内容本身博大精深,无穷无尽,但有了高考一张卷做指挥棒,方向清楚目标明确。高二选修课开放方案,选修课数量与高考选作题之间的关系怎样?现摘录五校联盟各校高二备考思路如下:

唐山一中:选修课与高考选做题关系密切,高三上学期复习基础知识,选修课瞄准高考。

张家口一中:高二讲完选修课,高三复习。

邯郸一中:高二讲完选修课,高三复习。

保定一中:某些没讲的诗歌散文高三复习时带讲,高三先复习现代文阅读。

4.过程艰辛,结果相同。

各个地区、学校,选课内容各不相同,五校联盟各校选课情况:

石家庄一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新闻阅读与实践(选讲)、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专注于文言文阅读)、小说阅读专题、校本课程(26门任选一走班上课)。

邯郸一中:诸子百家、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着重讲散文)。

张家口一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人物传记、杜甫诗歌、鲁迅(拓展)、外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一个儒家代表、道家代表,其他学生自己选读)。

保定一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国小说欣赏、名人传记、影视文学欣赏、校本课程。

唐山一中:语言文字与应用、古代诗文、现代诗文、文章写作与修改。

最终的等级评分结果,统统2分。

二、选课中的困难、困惑与解决方案

1.困难、困惑

选修内容过于杂乱,阅读量增大,教师备课任务量超重,有些观点难于自圆其说。

2.解决方案

将五个模块分为三类:

必选的: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可选可不选的:外国小说欣赏、先秦诸子选读、新闻阅读与实践

建议不要选的:中国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影视名作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精选辅助资料与自编资料:辅导资料《核按钮》,配合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至五的复习订了《核按钮教材知识梳理》,自己编写的小知识点每日练,使得每天的教与学目标明确。

三、开发校本课程选修

诗歌散文精选例5

此外,臧老在有关文章中,对他几十年的散文创作进行了总结。在《我对散文的看法和作法》中说:“我觉得,散文要求的条件和小说、诗歌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对生活、对人物、对事件,观察要深刻而细致,构思要新颖,写起来不仅要抒情味重,而且要有章法,注意集中表现,讲求结构,使散文‘不散’。”在《我的心愿》中说:“散文不散,精心锤炼。生动活泼,亲切耐看。抒情散文,更应充满诗的气氛。”这些经验对广大写作者具有指点迷津的作用。

由此可见,臧老不仅有丰富的散文创作实践,而且有深刻的创作理论。因此,他不愧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散文作家。臧老逝世后,新华社的消息中称他是中国一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等。但是,我国的现代、当代文学史,对臧老的散文创作极少涉及。因此,课本在注释时至少应提及他是散文作家,《教师教学用书》应对臧老的创作成就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

主要参考资料

诗歌散文精选例6

本名孙韧,出生于1990年,医学学士,现居北京。作品散见于《奔流》、《鹿鸣》、《东京文学》、《岁月》、《焦作文学》、《太行文学》等刊物。

王存喜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长篇小说多部,获得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包钢作家协会副主席。

羌人六

青年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太阳神鸟》,散文集《发表了日出的群山》《食鼠之家》,小说集《曲高和寡》《带风的河流》等。

包苞

本名马包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届高研班学员。曾出版诗集《有一只鸟的名字叫火》《低处的光阴》等。

桑眉

原名兰晓梅,祖上畲族,四川邻水人;作品散见《作品》《星星》《中国诗歌》等文学刊物,出版个人诗集《上邪》、《诗家》(合集)。

南南千雪

女,陕西镇安人,现居西安。作品发表于《湖南文学》、《延河》、《中国诗歌》、《诗刊》等报刊及网刊。作品收录于多种选本。

遇见・思源

寒郁

现为某杂志编辑。曾获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台湾第27届梁实秋文学奖,东莞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

夏寒

原名王玉林,现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执行主席、《意文》杂志社副主编及散文诗年度选本《中国散文诗》主编。

楚些

原名刘军,河南作家协会会员,开封市河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从事当代小说散文评论。

吕政保

生于70年代,《西北军事文学》杂志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七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代表,诗集《金色课堂》获第八届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贾文华

黑龙江鹤岗人,曾在《诗刊》《诗选刊》《新世纪文学选刊》《中国诗歌在线》《星星》等发表作品。出版散文诗集《寄语花儿》等多部。

阿翔

作品见于《大家》《花城》《山花》等杂志,著有《木火车》《少年诗》等诗集。曾获第六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第二届中国诗剧场贡献奖。

遇见・视远

符浩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作品800余篇。曾获海南省青年文学奖、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国家冰心儿童图书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奖、全国小小说“金麻雀”奖等。

皇泯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诗集《四重奏》《散文诗日记》《一种过程》《五笔字型》和诗集《双臂交叉》等。

高娃

女,蒙古族,1972年出生,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鹿鸣》《六盘山》发表作品。出版个人散文集《阳光下的苏鲁锭》。

姜桦

诗人,1960年代生。江苏响水人。出版诗集、散文集七部。参加过第17届“青春诗会”,获江苏省第5届“紫金山文学奖”。中国作协会员。现居盐城。

离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入选“甘肃诗歌八骏”。获《诗刊》2013年度青年诗歌奖、2014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等。出版诗集《旧时的天空》《离歌》《离离的诗》三部。

遇见・誓愿

张艳庭

出版长篇小说《摇滚乌托邦》《我是文艺青年》(诗集《你好,生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

叶雪松

满族,辽宁北镇人,主要从事小说和剧本创作,发表作品500万字,出版作品集5部,多篇作品获奖、转载并被收入多种文本选集及年度排行榜。

宋晓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学员,曾出版诗集、散文集多部。

唐宝洪

诗歌散文精选例7

我跟着它绿,跟着它黄,我跟着它

从左手辽阔到右手

多少年了,我像一棵草一样保持沉默

多少年了,我像一匹马一样停不下脚步

多少年了,我把月光汇聚成内心的河流

多少年了,我仍紧紧攥着

这童年的草原,仿佛攥着

不可言说的命运――

没有人相信,这无边的草原

太过单薄,一松手

就会被时光吹散

敕勒川,原名王建军,1967年出生,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扬子江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北京文学》《草原》《诗选刊》《诗潮》等全国各大报刊,诗作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年选诗选,多次@得《人民文学》等全国诗歌大赛奖,出版诗集《风提着一朵花走了》《纸上的大风》等多部。现居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读完全诗,我们无不被作者湿润而沧桑的情绪所打动,而这种情绪饱含着对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全诗四小节十二行,每小节三行。诗的第一节,“多少年了,我悄悄地把草原攥在掌心/我跟着它绿,跟着它黄,我跟着它/从左手辽阔到右手”,这是诗的总起,总领全诗,开启下文。“多少年了”,表明时间长久,一个“攥”字,足见热爱草原的力度和深度,“我跟着它……”三个分句,表明“我”与草原同呼吸,共命运。诗的第二节,三个“多少年了”,用三个比喻构成排比,用草原的物象“草”“马”“月光”寄托作者内心的情感体验:沉默,奔忙,但月光在心中流淌。其实,“我”也是草原的一个事物,与草原融为一体。诗的第三节,“多少年了,我仍紧紧攥着/这童年的草原,仿佛攥着/不可言说的命运――”,行文向纵深推进,表明作者从小便与草原同在,自己的命运与草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这命运为何“不可言说”呢?一个破折号引出诗的第四节,“没有人相信,这无边的草原/太过单薄,一松手/就会被时光吹散”。被作者一直攥在掌心的无边无际的辽阔草原,如今草稀人疏,“单薄”得很,好像一松手就会骤然在时间里消散一样。是土壤贫瘠,还是过度放牧?作者没有言说,留给读者去想。而这种感觉,是“没有人相信”的,只有“我”信,那么“我”就只好永不松手,永远把它攥在掌心。这是从反面来表达“我”热爱草原是无条件的,无论单薄还是茂盛,草原都是“我”热爱的草原。

诗歌散文精选例8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综合体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变化,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设计必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述定位是基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四个主要理念而展开的。

这里的学生的文化素养除了包括传统教学中强调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阅读积累、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等,甚至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也是其应有之义。显然这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广东依据课改实际,确定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5本,选修教材是14本。

其体系思路大致勾勒如下:三线贯穿:活动、文体、语体;两两结合:活动与阅读结合,写作与口语结合;三种文体设置归类:记述类、实用类、文学类;四系列的选修课设置:诗歌与散文系列,小说与戏剧系列,新闻与传记系列,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和文化论著研读系列。这是《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粤教版语文的)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高度凝练。

高中古诗教学内容包括必修与选修系列的文言阅读篇目。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唐宋散文选读、《论语》选读、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唐诗宋词鉴赏、唐宋家散文鉴赏、《红楼梦》选读等。

新课程理念的开放式、动态性特征打破了以前设置在古诗教学活动中的藩篱。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自主设置教学课程,师生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个性,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持久深层效果。

诗歌是以精炼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以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为模糊发端,以公元前6世纪《诗经》的产生为起点,经过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延伸到当下。可以说,学好了诗歌,几乎就把握住了文学的命脉。由此可见,古诗教学可以看作是文学类文本课内外综合学习的交叉地、集中点。

二、古诗鉴赏学情分析。

诗无达诂,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参与作品审美对象并生成意义的再创造过程。《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中的“古诗文教学要点”提出:“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其鉴赏实际是一个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的过程。从有限的语言去把握无穷的意味,需要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后面的诗意。可以先从解读诗歌的节奏、韵律、词语、句式、章法开始,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把握诗歌的意境。如有些诗歌可以再脑海里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把画面中诗人没有直接写出来的内容补充详尽,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还可以局部鉴赏,如:抓诗眼、品意象、悟哲理、赏风格、辨虚实、视开合、析名句、析妙语、析修辞、析‘炼字’,等等。”

如果说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有更多语文工具性特征考量的话,选修课程则更突出了人文性特征,旨在使学生丰富情感世界,具备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会用历史的观念和现代的视角观照古代诗文内容,传承传统文化,获得更丰厚的阅读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成立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例如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古诗的教学内容可简单演示为: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唐以前一个单元(单元活动和表达交流活动为:《寻觅节日诗情》、《诗无达诂》)。

《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唐宋元一个单元(单元活动和表达交流活动为:《珠联璧合觅佳趣》、《中国古典诗歌诗词格律》)。

加上渗透在其它各个朝代、各种文体里的相关话语表述,可以说之前的必修课的学习已经为《唐诗宋词元散曲》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以后需要的是整合略显松散庞杂的知识点,对经典作品进行反复研读,在诗歌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推进。

我们的古诗选修课的设计,就是在作品的和内涵上下足了功夫。

三、以《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为例。

有个经典的笑话:有个老师问学生唐诗是哪个朝代的?学生答曰:宋朝。满座皆惊。即便诗歌不唯唐独有,但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璀璨时期,诗人众多、诗歌成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歌源头《诗经》到堪称“百世之诗”的浪漫主义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唐诗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时代的不同,社会的变异,其后的宋词和元曲在形式上、内容上、风格上都发生了改变,所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一)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学习。

1.通过已知收获心智,注意知识的前后贯通,形成高屋建瓴的视角。

在诗歌学习过程中,背景溯源、知人论世是必须的阅读准备。教师可以给学生略作提点: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王孟李杜;中唐元白;晚唐小李杜。前两组为唐诗之旅(上),后两组在唐诗之旅(下)。

《唐诗宋词元散曲・唐诗之旅(上)》的第一单元的首篇就是《王维诗四首》。王维是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扣住“山水田园”四字,让学生明确:山水田园诗的存在,源于老庄哲学,成于(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盛于唐代王(维)孟(浩然),影响和追随者有其后的柳宗元(如《江雪》等,初中学过的《小石潭记》等文章都是有迹可循的)和韦应物等。

类似的,在阅读李白的作品时,也可以整理出浪漫主义的发展线索:屈原(庄子)―李白―李贺―苏轼―陆游―辛弃疾―高启―龚自珍―郭沫若……

在形成了一种拉网式的扫描后,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曹操的《观沧海》里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么为什么曹操榜上无名呢?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吗?这实际上是在帮学生辨析专业创作与偶一为之的区别,以及区分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田园诗的划分标准。把握住了知识的主干,其余的枝蔓可以在这棵树上渐次开花,直接结果是主次分明,思路清晰。

朝代、肇始、发展、分层、承继、地位、评议等,这些词语不可轻易使用,但是一经使用,便权威定位,实现内容的前后内外对接,理清知识体系中的亲缘关系,也是接纳、吸收、排放的动态学习过程。

2.唐诗宋词元曲要学会对比阅读,有可比性的作品要注意挖掘它们的同中异、异中同,如同一位诗人的不同作品、不同诗人的类似作品,等等。

这只是一个简表,却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内容,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深入思考。

另外,风格流派、创作特征也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更加确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纲举目张”的过程,旨在帮学生构建宽广的文化视野和系统的知识坐标体系。教学思路基本为“系统专题归类”。只有提纲挈领、宏观认知形成了,文本的创新才有可能,文本的解析才不会游离于阅读实践之外。

即使是课外阅读,也必须配合教材进行,那么和教材相关的链接就必须体现出一种取向。这种取向必须唤醒学生对名家的关注与思考,强化学生的心智阅读,使学生将行为规范到意识的建构中,从而发现经典作品的经久艺术魅力,开拓思维空间,彰显出作品的人文价值。

(二)学生自发组织的研究性学习:洋溢着诗性的浪漫与诗味的包容。

从应试层面来讲,诗歌鉴赏作为历年历次高考的必考项目,如果学生不从感性和理性兼备的知识能力上做好储备积淀的话,则不可避免地会失败。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诗歌学习的实用性特征,由介绍作者、讲授规律、运用规律三部分生硬拼凑而成,带着工具理性型的思维去操作,带着一大堆概念术语上路,而套用也许可以蒙混过关,却如同一个冷血的解剖者,有了精密的装备,却少了审美的品位,失去了诗歌的本真精神。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将学生分为十一个小组,每组成员为5人左右。每个学习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如“萤之光”、“毓灵轩”、“九天翔龙”、“鸿飞霄”、“瀚海”、“潜虬深潭”等,无疑是受到了诗歌语言意境的启发。学生因为有了最初的角色定位和团体氛围,兴趣盎然。

在课余时间,我要求每个小组人人走上讲台讲读诗词作品。操作程序是首先提前布置分工任务,每个小组包办一个专题,考虑到他们的复述资料和理解判断可能会出现临场事故,便让他们准备简单的课件和一些搜集到的资料,可以定点定专人完成。要求是:对于课文的把握要基本到位,凸显主要的问题,只要有所学,即使只有“一得”也是“得”。如果个别同学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选择读诗背诗的方式,或是回答现场同学的问题。

学生的表现有很多亮点,因为交给他们的多是拓展阅读的课文,难度相宜,有较大发挥空间。如在讲酬赠诗和咏物诗时,学生鲜活的表达和周到的理解便让我颇感欣慰。

当学生有个性化解读的判断时,只要能自圆其说,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导,而不可武断否定。比如对王维的评价不及李白杜甫是因为王维丧节失贞吗?隐居是“逃避孤守”还是“以退为进”或者仅仅是“休闲养生”?李商隐的《无题》类诗歌,和作者的自身政治境遇有关还是暧昧恋情的表达呢?《鹊桥仙》为什么观点独特?诸如此类的讨论包括结果,教师要有力地顺势引导,不能先入为主地下定论,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取证考察,这样在过程中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意义。

最后还有一些补充,并非可有可无,也就是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辅手段,营造最好的学习情境,让诗歌审美鉴赏具备长期后续效应。

个性作业:个性化作业能够反映诗歌学习的趣味性特征,比如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即兴“画配诗”;让学生用简单的材料做菜,然后用学过的诗句给菜式命名;将杜甫的诗歌《又呈吴郎》改编成一封正式的书信之类的文体改编,仿写诗歌、宋词等;诗句可以按照主题、语言、风格、内容归类,用周记本做好记录,等等。

观看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唐之韵》的视频文件,大量翔实的史料、视像将文本以另一种摇曳多姿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也是形象思维的指认重生。但老师必须提醒学生,视像资料的生命力终究比不上文本印象,却能对文本的解析产生如虎添翼的明星效应。

诗歌散文精选例9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我们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忻州第一、跻身全省十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原平”的发展方向,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组织有影响有特色的主题文艺活动,进一步展示我市人民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证明:文联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1、努力做好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

1月份,由市文联精心组织书法家协会的老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市民义务书写春联。翰墨飘香,春意融融,一副副风格迥异,内容丰富多彩的春联把美好的新年祝福及和谐之声送进寻常百姓之家。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展示了我市书法家现场作业的高端技艺。

2、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结合文联实际,坚持以深化“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大讨论为载体,加强学习,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活动中,文联全体人员在学习研讨了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讲话、摘要、讨论以及长远意义,提升了自身素质。

3、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文联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行创作,这更是时代立场、生活态度及其创作取向,是“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真正得以实施的创作源泉和创新动力。

4、原平市地方特色文化诗歌创作迈上新台阶。

4月份,市文联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组织、联络、服务的职能作用,为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搭建文艺交流平台。上旬,市文联在楼板寨举办了农民诗歌大赛,开阔了农民视野,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旬,组织文艺骨干会同忻州市、区、五台文联及我市的摄影、书法、美术家协会代表到梨乡同川赏花采风,捕捉创作灵感,进行文艺创作交流,极大的丰富了文艺家们的创作素材。下旬,文联依托我市传统梨花节,组织举办了中国·原平梨花诗歌艺术节,活动主旨是邀请吸引全国各地当代著名诗人和我们山西诗人通过看梨花来走进原平,撰写诗文,起到赞美原平,宣传原平的社会效应。活动迎来了来自北京、重庆、南京、西安、济南、长沙、太原等省内外100多名诗人、学者、记者,大家参观了郝隆故里,观赏了万亩梨园,游览了天涯石鼓,近距离感受了我们原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创作出大量宣传我们原平的诗文和摄影作品,在网上得到广泛点击和转载,极大展示了魅力原平的风采。是山西近年来一次规模较大的诗歌盛会,既促进了交流,又扩大了影响。艺术节上,原平荣幸的被山西文学院授予“诗歌之乡”荣誉称号。一年来,通过对外联络,对内组织,收集整理原平特色的地方文艺作品,有望在2010年初付梓,对建设文化原平、增强原平美誉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成功举(协)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书、画、摄影展览赛事。

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全面展示我市六十年来经济文化发展成果。(1)市文联组织市书协、市美协、农民书协、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二百多名作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作。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创作出书法、美术作品200余副,从中筛选出参展作品80副作品在老年活动中心展出。其中书法作品55副、美术作品25副。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我市六十年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新跨越,融现实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展出获得广大市民和社会各届好评。(2)五月份,由市文联发起,与广电局等相关单位组织了数期“青年歌手大赛”等一系列活动。(3)六月一日,文联、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六一,我们一起献爱心”大型摄影作品展。(4)六月中旬,我们组织了洪洞·原平书画联谊活动,20位原平中老年书画家带书画作品60幅、手工篆刻21幅、21位洪洞中老年书画家带作品59幅,分别赴洪洞、原平为期8天的实地交流学习。活动受到周部长、梁书记、张志哲市长、王书记、史书记、牛部长、陈市长、高秘书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董洪运书记的肯定,他亲自看望了来宾,并说“文化需要交流,原平和洪洞开了好头,经验要在全地区推广,”当场指示忻州·临汾搞次联展。这些活动不仅对于原平文学艺术的继往开来,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加强原平文艺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原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5)八月二十五日,市文联与市委宣传部、总工会、共青团原平市委、晋剧团联合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梦想舞台》特别节目。(6)九月六日,市文联为迎接祖国60华诞,纪念新原乡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太平街村近几年经济文化发展成果,协助太平街举办了以“同庆祖国华诞,共创太平盛世”为主题的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首届书画摄影展。

更多关于2010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

· · · · · · · · 

查看更多>>

6、成功举办文艺创作研讨会,打造本土艺术精品

(1)十一月六日,市文联在原平画院成功举办了画家原存根先生书画艺术展暨创作研讨会,弘扬了民族艺术,促进了文化交流,打造了本土艺术精品,使我市文化艺术创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十二月十六日,《马增祥诗词赋》被评为“忻州60年来百部优秀图书”,市文联和山西省作协、文化艺术出版社、忻州市文联、原平市委宣传部共同为马增祥举办了“马增祥诗词赋” 作品研讨会。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秦溱,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黄河》杂志主编张发,《山西文学》副主编鲁顺民,山西省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骏虎等出席会议,秦溱书记代表山西省作家协会在会上作了讲话。原平市委书记梁洁,忻州市市长助理、诗人贾真,原忻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克敏,原平市委副书记史国宾,原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牛凤荣,原平市政协副主席、作家、诗人王海英,原平市政府秘书长、诗人雷霆,原原平市人大主任潘文才,原平市新原镇党委书记、作家王卫东等领导出席座谈会。省、市电视媒体和报纸都进行了报道,这次座谈会将掀起原平诗词创作的新高潮,能以点带面,营造了出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形成一个稳定的创作群体,打造一批文学精品,激励我市文艺创作者潜心创作,力争拿出更好更多文艺精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7、各书法、美术协(学)会积极参与各展览、赛事及创作活动,成绩突出。

(1)十月份,市文联组织选拔的市书协、美协、老年书画研究会及少儿书画班的优秀作者们,参加了忻州市第一届电视书画大赛。参赛队伍有老、中、青、少四代书画艺术爱好者,他们分别代表了原平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在书画现场,他们用手中的笔,描绘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美好明天的憧憬。(2)十一月二十四日,市文联与市人大共同举办了纪念地方人大常委会成立30周年书画摄影精品展,共展出作品70余件(幅),原存根、吕锋、刘开元、张存堂等书画名家挥毫泼墨,现场创作,令到场的嘉宾饱受艺术熏陶,为市领导及人大代表们奉献了一道精美的视觉盛宴。(3)十一月底,市文联与市爱心助学站共同举办了书画捐赠活动,期望尽我们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二、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增强文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从文联工作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促进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紧紧围绕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进一步焕发文联组织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抓文学刊物

针对近年来我市文学艺术良好的发展状况,市文联主办的机关刊物《梨花》杂志,克服了人手不够、经费不足的困难,今年全新改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关爱下,新改版的《梨花》以丰富多彩的栏目版块和文艺形式,展示了原平纯朴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第五期特设“纪念国庆六十周年”专栏,记录和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原平又好又快发展的辉煌成就,力图展现魅力原平、和谐原平的崭新面貌。受到广大文艺爱好者及全市人民的好评,为我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创建了必须、必要的刊物平台,起到了与全省、全国优秀作家、作者交流的预期效果。另外,市文联与范亭中学合办校报《范亭园》,长期以来受到了教育界的好评,迄今已出版发行了70多期。我们将一如继往地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抓文学创作

今年市文联推出了近10部文学作品集,其中包括: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呈现诗丛》套装,含雷霆《大地歌谣》、韩玉光《一九七零年的月亮》、赵泽汀和麻小燕合著《与一只蝴蝶的相遇》。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马增祥诗词赋》。长征出版社出版的贾良田游记《旅途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天涯丛书系列》之《神水扬波》等优秀作品集。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屡屡发表我市文学作品。

一月份:《诗选刊》下半月刊第一期刊出“原平诗群”诗歌作品。《西北军事文学》第一期诗歌栏目头条发表刘小雨诗歌作品。刘小雨诗作《油画中的女子》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2010年中国诗歌精选》。韩玉光诗作《邂逅》入选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丁页诗作《牵牛花只开一早上》获“华夏情”全国诗文大赛一等奖。

二月份:《梨花》杂志影响版“2010中国诗歌档案”出刊。《北京写作》发表丁页的组诗作品。《山西文学》第二期发表刘小雨诗歌作品。《诗刊》上半月二月号发表刘小雨组诗作品。

三月份:《人民文学》“瘦西湖杯”风物扬州全国征文大赛中刘小雨获优秀奖。《黄河》双月刊第二期发表王海英散文《酒事随笔》。《华夏散文》发表王海英散文作品《凤凰》。在《山西文学》发表《一个人和他的城》。《诗刊》上半月三月当代中国女诗人专号发表我市诗人丛林、麻小燕作品。

四月份:《诗刊》上半月四月号“每月诗星”重点推出诗人雷霆诗歌作品及评论。韩玉光获选2010年度中国十佳诗人。赵泽汀、韩玉光主编的《超超主义诗选》由长征出版社出版。《诗歌月刊》举办的“桃园杯”全国诗歌大赛中刘小雨获二等奖。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宁波四明山红枫诗会。《诗选刊》下半月第四期发表诗人刘小雨诗歌作品。 (2)

更多关于2010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

· · · · · · · · 

查看更多>>

五月份:在第二届国际红叶节“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中刘小雨获诗歌一等奖。《诗选刊》下半月第五期“第二届中国诗歌节陕西诗歌专号”发表刘小雨诗作。《黄河》双月刊第三期发表王海英诗歌作品。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二届太行山诗人节暨中国现代诗歌峰会。韩玉光、帅树森赴西安参加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屈原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中韩玉光获二等奖。雷霆、刘小雨诗作入选四川文艺出版社《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

六月份:《读者》第六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诗选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诗人雷霆、帅树森诗歌作品。《诗歌月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韩玉光诗歌作品。《五台山》发表张爱凤散文作品《云中谁寄锦书来》。由山西文学院与《诗选刊》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韩玉光诗歌作品研讨会在太原举行。

七月份:《五台山》第七期诗歌专号收录我市诗人雷霆、赵泽汀、麻小燕、王海英、田长水、尚文才、丛林、刘小雨、帅树森、韩玉光作品。《诗选刊》下半月第七期“五台山诗群”发表我市诗人苏志刚、杨妙川诗歌作品。

八月份:《读者》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华夏散文》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醋乡的日子》。《五台山》发表了王海英的散文《夏天记忆》。《星星诗刊》上半月8月号文本内外头条发表诗人雷霆诗作及创作谈。

九月份: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家协会、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彭城晚报社、扬子江诗刊社承办的“诗咏徐州”诗歌大赛中刘小雨获三等奖。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0—2010年中国最佳诗选》收录雷霆、赵泽汀、韩玉光、刘小雨诗歌作品。《诗选刊》下半月第九期发表诗人丛林作品。《黄河》双月刊第五期发表帅树森诗歌作品。《五台山》第九期刊出丁页诗作《玻璃上的歌声》、李肖峰中篇小说《山的诱惑》。

十月份:茹建堂应邀参加201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并获“2010百篇散文奖”。韩玉光应邀参加“21世纪中国诗歌十年东海峰会”《娱乐化背景下的诗歌写作》。《诗刊》上半月十月号发表诗人雷霆诗作;《诗刊》下半月十月号发表诗人韩玉光诗作。《文学港》第五期发表刘小雨诗七首。《诗选刊》下半月第十期选发韩玉光组诗《罪己书》。

十一月份:《人民文学》第十一期发表诗人雷霆诗作。诗人麻小燕赴湖南株洲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大型诗歌刊物《诗人村》在我市出刊。

十二月份: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三届国际红叶节暨“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颁奖仪式。《五台山》第十二期发表韩玉光小说《苏州往事》。《诗刊》青春诗会专刊发表麻小燕诗歌作品《祖国之书》。

3、抓艺术精品

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推出的很多优秀作品,经由市文联选送,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大奖。

在“鱼水情”全国第二届双拥书画作品展中,李卯生的书画作品《紫气东来》荣获优秀奖。在山西省双拥书画作品展中,刘开源的国画获一等奖、李海屿的国画获三等奖,李卯生、郭建扬、弓权的国画获优秀奖,李膺昭、杨满才、孙志刚的书法获优秀奖。

影家协会樊乐园的一幅作品,在省级书画摄影展中获得优秀奖。

老年书画研究会的张存堂、张舒文、王喜宽、郑亮分别在省级书画大赛中获奖。

农民书画研究会的郑田红、陈高楼在“国庆60周年山西省农民书画展”中获奖。

石莲印社荣获五月份山西省举办的“首届印社联展”优秀组织奖。

在忻州市第一届电视书画大赛中,张存堂、郭建扬荣获一等奖,兰岩山、杨霁、刘永青荣获二等奖,武九在、张晓凤、王紫殿荣获三等奖,聂存贵、丁页、李文光、郑田红荣获优秀奖。

4、抓文艺队伍

截止目前,市文联发展了摄影、书法、美术、石莲印社、墨友社、民俗研究、青年诗词学、诗词联研究、老年书画、青年书法、农民书画共11个文艺家协(学)会。各文艺协会积极向上级协会推荐会员。今年,王海英、贾良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金所明、茹建堂、赵泽汀、麻小燕、付春林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有十余人申报加入省书协,1人申报加入省美协,为文学事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壮大了文艺创作队伍体系。文艺人才的大量涌现储备,已成为全市文艺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和一大亮点。

三、立足实际搞好基层文艺建设,扎实有效拓展文艺工作

一是主观能动性强。全市11个文艺家协(学)会,立足实际,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各协会围绕今年的主题活动,配合开展了各类采风创作、展演活动。二是职能发挥较好。各文艺家协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中积极参与,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发挥了突出作用。书法、美术、农民书画协会为进一步活跃全市农民书画艺术创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太平街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首届书画摄影展”和“农民书画协会大库狄分会”的成立,拉开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篇章。事实证明,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文联工作的重要任务,有针对性才能有实效性。

四、加强党风廉政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绩

一是加强文联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党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在改进作风、提高素质、强化服务上下大力气;坚持团结协作,努力形成推动文联工作的整体合力。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做好监督防范工作。把反腐倡廉纳入全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落到实处。三是组织文联全体人员引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组织文学艺术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原平市“两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实际相结合。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加强单位档案、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改善了工作、生活环境。五是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广大作家、文艺工作者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修养,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特殊作用。六是加强机关建设。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注重创新文联体制机制,机关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改进了党员干部和职工思想、工作、生活、组织作风,加大了联络协调服务力度,提高了办事效率,着力为文艺家分忧解难,使文联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之家”。 【3】

更多关于2010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

· · · · · · · · 

查看更多>>

通过以上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使文联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创了2010年的新局面,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优秀作品、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我市的文化传承、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改进。

主要包括:一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文联的服务功能;二是文联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能力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组织文学艺术工作者活动上有待创新;四是业务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产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探索。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以务实的作风,出色的工作予以解决,使文联工作更上新台阶。

诗歌散文精选例10

在古典文学里,散文与韵文和骈文相对,指那些韵律不正,句法不齐的文章。在现代文学中,散文依旧是一种形式松散,内容轻便的文体。现代散文在取材、手法、形式上几乎都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它们不需要学究式的高谈宏论,而更加接近于一种闲谈式的漫话家常。因而在散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困境:散文易学,似乎凡能执笔为文者,皆能作散文;然而散文却难工,看似自由的文字背后又蕴含着自然的精致与优美。“唯其容易写,所以不容易写好。唯其很自由,所以结果往往变成不自由。”不如小说有完整的结构和跌宕的情节;不像诗歌有强烈的情感和均齐的节奏;不比戏剧有激烈的冲突和丰满的人物,平淡如水的散文想要拥有随物赋形的魅力和别样生辉的光彩就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注重情感与内容的表达。

“作诗如作文”的口号为新诗的创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原本呆板滞重的诗体在散文的无拘无束中得到了最大的释放,从而开创一代诗风。新诗能在散文中解放形式,那么散文是否能在诗歌中凝练表达?散文虽以“散”字当头,却要求形散而神聚。想要“形神合一”,就需要在绝对的自由中多几分“约束”。现代散文大家杨朔,他虽不是诗人却有如下的见解:“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练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的意境、思想、感情,耐人寻味,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炼,也不容忽视。我就想:写小说散文不能也这样么?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将散文“当诗一样写”,在写作中“寻求诗的意境”,这似乎就是散文在诗歌中找到的凝练表达的答案。

当然,“当诗一样写”并不就是写诗。在散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会本能地拒绝太过工丽的修饰,而留下它天生的纯厚与自然。此处我们所讲的“当诗一样写”其实是提倡要有一种写诗的态度:要用诗人的眼光去打量生活;要用诗歌的语言去锤炼文笔;要用诗歌的意境去提升境界;要用诗意的情感去贯穿创作。散文的文字容易在自由的流淌中找不到方向,然而经过了诗意的凝练,文字自会在浑然天成间演奏出美妙的交响。

在当代的散文名篇当中,有很多都是“当诗一样写”,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纸上的生活见出人生的诗意。在古城西安有一条默默无闻的巷子,虽然每天都演绎着平凡的生活片段,但在作家的笔下就是一幅诗意的画卷。下面就用贾平凹的散文《五味巷》来具体分析如何将散文当诗一样来写。

文章描写的是古城西安的一条短巷,以及巷子里人们的生活情景。作者并没有将视角聚焦到一个人物,一个家庭的生活故事,而是发散到巷子的每一个角落去捕捉自然事物的变化,去描绘一幅生活的群像。在这里,春天看柳,夏夜纳凉,秋日湿潮,寒冬喜雪。每家每户家长里短,虽各有矛盾但又都能和谐统一。平凡的生活图景融入自然的四季交替,体味出别样的人间冷暖。作者在这种舍弃个别而关注一般的过程中,发现到的竟是生活的甜和人生的美。诗歌的创作是一个凝练的过程,那些“浓得化不开”的诗句折射的是诗人所发现的生活真实。散文的写作虽不需要如诗歌般精炼,但也需历经一番淘洗。做到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需要作家用诗人的眼光去发现那些最具生活真实的片段。五味巷里自然的变换和生活的吵闹在繁杂之中却创生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而这一种永恒而稳定的生命状态需要作家用诗人的眼光去透视那些飞扬的个体找寻到沉淀在日常生活中的搏动与安稳。

散文的语言清淡自然,有别于诗歌而自有一番韵味。但是这一层韵味的悠长又需要犹如做诗一般的锤炼,寻求一种浓与淡,文与质之间的平衡。《五味巷》的文字出脱于一种口语化的淳朴,在文字自有的节奏中排列出自然的韵律,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文章句式或参差,或对仗,“一句连一句,一节跟一节,而又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描绘自然,写人状物又都采取的是传统艺术的那种流通的,充盈着主观艺术气韵的传神写照的方法,撷取作者感受到的事物精髓,运以写意传神的笔致,给以迁想妙得的表现。”因此,作品中虽没有出现具体生动的人物和景象,但是在作者语言的声色点染中栩栩如生,历历若绘。正如写小巷的春天,远远的望去一巷的黄绿,但近看那柳枝,却又不见一片绿叶。随着一声“春来了”,黄绿的色彩又弥漫在巷中。若隐若现的春意在朴素的文字中显示出惊人的优美,字里行间,语言竟流动起来,流淌过自然的春秋冬夏,也倒影下世间的人生百态。诗歌的语言空灵跳荡,散文的语言鲜活灵动,而其中的灵气与动感就需要一种诗意的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