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师德育的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6 17:16:20

教师德育的培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1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和尊重。但是,近年来,少数教师违反师德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崇高形象。为此,教育部、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于2011年下发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3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3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都从制度层面对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也为打造一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质量职教师资队伍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的总和,在教师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是帮助教师协调与学生、同事、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二、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的发展通常主要取决于教育人员的资格和能力,取决于每个教师个人的人品、教育业务水平和技术质量”[1]。为此,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道路上,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群体,职教师资在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职教师资匮乏是当前限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专职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兼职教师又大多不懂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因此,“双师型”人才是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目标。“双师型”即学生应同时具备教师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但遗憾的是,我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素质标准,各高校在职教师资培养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提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三性”,即“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江苏理工学院提出构建“双能型”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即培养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实现“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的和谐统一;河南科技学院创建和实施了“四双”工程,即以培养学生“双师型素质”(具备教师型与技师型)为目标,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双技能训练”(专业技能与教育教学技能)为途径,以对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为手段,以建立“双基地建设”(校内外的专业实习基地与教育实习基地)为保障,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师范性教学环节的贯彻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3]。这些院校从不同层面探索了职教师资培养应有的特点,但还不够完善、不够系统,仍需要相关部门做进一步的深入调研,以加大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双师型”职教师资素质标准的指标体系。

三、职教师资培养中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低,师德教育课程不完善

职教师资的办学目标是为中职学校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所谓“合格”,指教师除了要掌握丰富的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外,还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但调研发现,在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师德教育明显不足。一是目标过于理想化,难以实现。师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教师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但调研发现,各高校在职教师资培养目标中,通常用政治性和原则性的语言将师德教育目标理想化。由于学生缺乏对现实生活中师德的认识,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理解师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甚至丧失学习兴趣。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调研发现,有职教师资培养资质的高校,并未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且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侧重专业技能训练,轻视教学技能训练,甚至有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并非必需,逐步将职业道德教育边缘化。“师德教育的特色不突出,没有独立的师德教育教材”[4]。在其他课程中涉及师德内容的比例也很少,仅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包含一些师德内容,学生对职教师资职业道德的特点缺乏深入了解。

(二)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有待提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教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则不能说这个教师是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接触最多、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学术水平过硬,可以教给学生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由于他们缺乏师德教育的理论知识,不能系统、规范地把握师德教育的内容,通常是以自身经验教授学生,或以政治要求代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导致师德教育脱离学生主体,教育效果不明显。此外,一些高校教师自身的师德表现不尽如人意,急功近利,只注重个人得失,爱岗敬业意识淡薄,甘于奉献精神缺乏;师生关系疏远,关爱学生力度不够;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不重视课堂教学;自律意识差,随意违反职业纪律,等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不能身体力行,更别说难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了。

(三)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理想不坚定

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及学生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教育事业上。作为师范生的一种,职教师资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群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也应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一个不具备教师职业理想的师范生,将来也很难成为一名爱岗敬业、称职的教师。近年来,虽然国家逐步重视职业教育,但仍存在中职学校教师社会地位低、工作量大、待遇差、晋升空间小等问题,导致有的教师把不满转移到学生身上,甚至嘲讽辱骂学生;有的教师上课敷衍,将主要精力用于经商赚钱,甚至出现因教师节没有收到学生的礼物而“气愤难耐”的事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全然丧失。这些现象的出现,虽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接受师范教育期间没有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课题组在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市场营销、食品加工、机电、艺术、动科等7个职教师资培养专业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发现:对于“毕业后你愿意当教师吗”的问题,有287人“愿意”,占55.2%;对于“愿意进入何种学校任教”的问题,仅有9%的学生愿意“到中职学校任教”;对于“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有机会去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你愿意去吗”的问题,90%以上的学生“愿意”,仅有不足10%的学生会“视情况而定”。由此可见,对于职教师范生而言,在校期间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尤为重要。

四、加强师德教育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氛围,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国家要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提高职业教育从业教师的相关待遇和社会地位,使广大职教教师产生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根本上解决职教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不高的现状。要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性,将师德教育列为重点工作。大力宣扬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和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把优秀的中职教师请进学生课堂,以身说法,向学生展现中职学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弘扬高尚师德,用真实的事例诠释师德内容。“突出师范的教育性,教育教学两手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在思想上向教师角色转变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稳定的职业意识和全面的教育技能与方法”[5]。针对社会中出现的师德问题,可通过讲座、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辨明是非,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师者为师亦为范。教师的师德水平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准。高校教师作为“教师的教师”,更应注重自身德行、学识、才能、个性等个人因素的修行,积极引导、教育、感染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榜样。

1.加强科学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传道者是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应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淀“行为世范”的内涵素质,并积极塑造个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高大形象,做到语言规范文明、举止端庄大方,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

2.加强师德规范学习,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每位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其内容,领会其内涵,并将之转化为坚定的信念,付诸教育实践,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3.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和宽厚的知识,才能充分领悟知识的精髓,并将其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钻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做到“适时教育、应势教育、应人教育”,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

(三)重视学生师德教育,完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

师德教育作为师范生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而不是附属于其他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完整的师德教育课程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师德水平。

1.课程目标

一是要制定内容全面的师德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不能脱离实际,而应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化,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课程目标应明确哪些道德知识是学生应该记住的,哪些是需要理解的。同时,明确师范生应达到何种程度的师德认识能力、师德判断能力和师德选择能力。二是要制定阶段性的师德教育课程目标。学生在校接受四年的师范教育,其思想意识、价值观、职业观等都会随着年级的提升而发生改变,对师德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模糊到熟知的过程。因此,应在不同年级设定不同的师德教育课程培养目标,如一年级以传授师德知识为主,二三年级逐渐开始培养师德情感、师德意识,四年级则着重培养师德实践能力。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师德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但师德教育的基础内容不能改变,如公民道德、师德规范、师德原则、师德培养方法、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此外,应将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师德教育课程内容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特点。20世纪50年代,师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列宁思想的理论学习;60年代主要是围绕劳动教育开展师德教育。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师德的要求和教育内容也发生了改变。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和较全面的素质,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德教育的内容不能脱离生活,如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模拟教师专业生活中遇见的道德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师德。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又容易接受和理解师德内容,有助于师范生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道德问题。

3.课程实施

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师德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师德,但所开设的专门的师德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而应结合思想政治、法律法规等相关课程以及其他配套课程,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逐渐将师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在这方面的教学上,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日本通过道德教育研究、道德的本质及其教育方法和道德、社会生活和道德、历史和道德、现代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道德心理学等课程来培养职前教师的师德[6]。类似于日本师德教育的做法在国外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加以借鉴。

作者:方强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剑虹.师资培训新论:多视角研究[M].成都:西南大学出版社,1984:119.

[2]李霄鹏.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2010(1):56-60.

[3]王清连.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理论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6):24-29.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2

培养小学教师优良的德育教育人才;重视德育教育发展,培养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如制定全面系统的具体德育目标,合理安排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合力网络,优化德育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1 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的源泉

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随时地把握教育的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1)寓德育于各科教育及活动之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2)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体验。(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只有教育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我们学校真正办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2 发挥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效应

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对此,多年来,我校牢牢抓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开展教材教法的研讨,挖掘寓于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做到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体有以下认识:

2.1 提高认识,确立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制度、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转向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常规制度,做到定期检查、定期考核。

2.2 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 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因素构成一个人教育影响的全部源泉。”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3.1 知——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一致的,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为了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专长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融入到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3.2 助——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德育活动。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调动家长们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3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眭,主要表现在其工作对象不同于其他职业。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的工作思想、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和久远的影响。由于它的特殊性,也就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应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与培训,而这种培养与培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职后教育,本文就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的师德培养,谈一点认识。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职业,都有其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它是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基本规则。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规则,表现为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其劳动中抱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将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他还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但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劳动过程中,不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正是教师职业活动的这一性质和特点,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也认为:“教师应该在自己身上体现人类的理想。”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外,这种力量还来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即教师的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深层次的、隐藏于其知识之后的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当这种力量得以发挥,从教师的内心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后,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而且更主要的将会对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意义和价值,已超出了学校范围的空间和学生在校的时间,它具有跨时空的影响力,因此,师德是教师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担负的使命,与教师职业文化根本目的和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师德又是在教师职业文化的系统运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并且始终作为教师职业文化系统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发挥其全部功能的,所以,师德本质的实现是通过师德价值来显现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关系所确定的师德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与崇高性,同时它也是教师职业群体和个体的自我确认的价值内容和道德本质的实现。它既是师德信念自我承诺外化和内化的双向运动的具体表现,也是师德可能性转变为师德现实性的具体过程。

因此,师德是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或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道德倾向和道德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主体在师德关系中自我表现的道德状态,是师德价值的个体实现。它一方面体现了个体师德价值的实现状况,另一方面则体现师德价值的总体水平,这也就显现出了师德在职业活动和职业培养过程中的个体与类的关系。个体与类的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性质,就会显现怎样的师德人格。同时师德人格又是个体对于类和自我本质的理解与意向的结果。个体在什么意义和层次上认同了类的本质和自我本质,他就会在什么意义或层次上追求并实现自己的师德人格价值。师德人格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能使个体在同类的交往中处于某种有效的关系状态,所以,师德人格的自觉化、个性化和理想化,是师德人格价值实现程度的具体标志。因而,师德人格的真正形式,就在于师德主体能意识到自己是道德实现的目的,并在具体的师德行为中,达到自我决断、自我负责、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

二、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要求

高等学校体现出的大学生文化个性和文化行为的不同,表现为一所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意识、文化精神以及具有自身个性的文化性格,对大学生的共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具有自身职业前景的道德文化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文化现象也同样存在于高等师范院校。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特定的职业文化发展与积淀,所形成的师德文化意识、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师德形成、发展和完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在对其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师德的教育与培养是其人才培养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方面。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所具有的文化性格,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文化性格。它对师范生的师德要素的形成,师德结构的完善具有相当的融合力。师范生的师德人格与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是基本相一致的。它的要素和结构体系与学校文化性格的要素与结构有着明显的相承性。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师德及师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师德结构体系的完善。

当大学生步入师范院校学习,即成为教师职业队伍的后备成员。但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意义、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他们的认识往往带有偏向性和对职业选择的非自愿性,因此,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师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改变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认识的偏向性,使学生的职业选择非自愿性转向职业选择的自愿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并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在他们步人教师行列后,再通过职业活动中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和职业道德习惯。师范生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同步的。其师德的形成、完善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他律的师德、自律的师德、自由的师德。当然最终达到自由的师德,除了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师范生自我的锻炼、修养外,在他们走上教师职业工作岗位后,仍需进一步地加以完善。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接受教师职业化的训练过程,这种职业化的训练,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外,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师德实践训练,提高师德水平,同样也是师范大学生职业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认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把师德规范和要求与培养自身良好道德习惯有机结合起来,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三方面组成。师德的教育过程必须符合师范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合其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使师德教育取得更有效的结果。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所支配,对大学生的师德教育,首先应从提高师德认识人手,明白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明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师德要求;明白师德在完成培养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包括掌握师德规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坚定师德信念。

第二,陶冶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在提高师德认识的基础上,应注意师范生师德情感的建立。因为没有师德情感,也就没有实践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行为。师德情感比师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积极健康的师德情感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职业活动中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意志的锻炼。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能否克服困难、突破障碍主要取决于人的意志。师德意志就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并作出正确行为抉择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从事艰苦的教师职业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注重师范生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最终都要归于师范生良好师德习惯的养成。通过师德教育,使师范生把师德意志自觉转化为育人的师德行为,这是形成师德品质的关键。

三、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与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教师所具有的自身职业特征的敬业精神、仁爱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作为具有教师职业特定内涵的道德价值,体现出了教师职业文化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这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在教师教育体系共同文化道德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师德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形成其职业道德习惯,有赖于教师教育体系中职业道德文化对教师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评价。因此,在教师教育体系的师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师德教育,应注意将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师德教育的方向性和可能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与师德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整个教师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4

现代德育是在传统德育基础上的一种革新,它的主要任务是培育社会生活环境条件下所需要的文化精神。作为教师,就是这种文化精神培育的承担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塑造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讲究育德科学,培育德育环境,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走向成才。

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

人们容易把那种管与被管的关系理解为传统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师具有管理、说教、主导的属性。随着社会发展,在对学生的教育观念上,已逐渐发生了变化,代之而起的是平等、互助、探究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平等对待学生,强调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经常与学生交流,努力创造和谐的开放的教育环境已经成为现代趋势。教师要提高德育实效,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问题。观念的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发挥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力避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死板的教育。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努力去做理论型、科研型教育工作者,自觉地用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把个人的观点、认识讲透,而不是照本宣科。这样做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些研究者认为:当前教师最迫切需要提高的职业素质,首先就是教育观念的前沿性;其次才是语言的哲理性和艺术性、认识问题的深刻性、对学生缺点错误的宽容性、评价学生时候的积极向善性等。可见思想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要增强德育科学化内涵

德育是一门科学,是触动人心的一种教育活动。德育外延已经扩展,提升德育效果不能离开时代的需要,也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所以,有人主张把德育心理学化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了解学生的身心、情感、个性和心理、动机、志向等,适时矫治、引导。在施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学识、行为去感染、打动、影响受教育者,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来完成德育过程。为适应这种要求,需要学校坚持通过“灌输”的手段来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这是道德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这还不够,学生真正的成长是对现实问题的处理解决,是现实社会与心灵的碰撞。如果没有这重要的一步,就不会有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就不会有成长。北宋王安石认为:善教者使人心里明白透彻,而不是整天盯着和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面对着这个世界,心理压力是有的,特别是对现实和人生问题的处理,需要有人指导教育和疏解压抑情绪,调节心态平衡,以增强耐挫性及合作精神。这是学生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客观地对待这个问题,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学生应该是社会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学生的首要能力。学校教育要主动接近这一问题,通过认识社会,促使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积累知识,不管是今后升学或就业都能达到有备而学的目的。这就是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所起到的动力作用。所以,学校阶段除了积累专业文化知识外,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也很重要。学校要创造认识社会的机会,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去调查了解认识体验。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出于经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忽视实践体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劳动、考察等。当然,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学生可接受性,避免形式主义。

四、把德育的各个环节都运用起来

德育的内涵很宽,使德育机制完全运作起来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呈多样性,个人的发展需要也逐渐受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德育应主动探索适应多样性要求的形式。除了改革德育课讲授的内容与方法外,还要通过参观、知识竞赛、艺术节、运动会、演讲会、纪念会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渗透德育,强化组织和重视程度,注意人员参与面要广,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校园文化来说,包括物质文化(楼房、草坪、美化绿化校园)、精神文化(校风、各类活动),二者结合紧密才能显示我们德育管理的水平。还有,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德育渗透工作。靠这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身心受到熏陶。在德育制度方面,除了定期召开研讨会、党群联席会,座谈会、报告会等会议外,还应增加定期举行大型文体活动、参观、郊游等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内容,并且当作潜课程来对待,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对德育的考评,也应该活起来,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相衔接,用可比性数字说话,打破凭印象、拉关系等陈旧模式。

另外,学生面临社会的复杂性和就业的困难,有的容易思想压力过大,因社会期望值降低而随波逐流,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理论与实践问题缺乏正误的辨识能力引起思想苦闷、人云亦云等。所以,学生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育人、关心学生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倡导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及时解决他们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难题,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德育忧思[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2]佘双好.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析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90-02

一、德育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即德育教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教育者是指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干部;从广义上说,教育者是指所有对学生负有责任的人,如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教师、各级领导、孩子家长等。笔者从狭义角度谈德育教师。

1.德育教师的教育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从教育者传授知识、培养转化受教育者的过程来看,教育者是教育实践过程的主体,受教育者是认识的客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德育教师作为德育教学中的主导,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实施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疏导作用,激励作用,转换作用。德育教师既是德育教育工程的设计者,又是德育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它的实施如同建筑工程一样,必须要有计划、有规划、有“图纸”。其目的的确定,内容的构成,方法的选择,环境的营造,力量的组织协调,都需要通过科学组织及精心设计。同时教育是一个有组织、需要组织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掌握教育目的,懂得教育规律,培养学生集体,组织教育活动,直接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知识传授。

2.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教学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教人做学问;二是传道,教人如何做人。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支持他们走好以后奋斗道路的精神动力。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公德心。塑造学生的灵魂更是德育教师的天职,德育教师在塑造学生的灵魂工程中是当仁不让的骨干。

3.德育者是德育理论的研究者。唯物辩证法强调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类社会要想不断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万事万物也皆应如此。对于关乎社会进步的教育而言,它既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又应该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育中只有不断地进行总结探索,才会有教育过程的逐步深化,才会实现由一个教育的必然王国到教育的自由王国的转变。此外,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个重大的实际问题,又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教师既是教育实践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探索者。德育教育领域里的“发现”、“发明”、“创造”、“前进”的工作,归根结底都是要由德育教师来承担的。再者,素质教育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也必须依靠教师的素质的提高。现代教育环境下,德育教师作为教师仅仅会教、能教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引导、善教、教好、教活,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仅仅满足于做娴熟的“教书匠”也是不够的,要成为教育理论的执行者,更要争做教育理论的研究者。

二、德育教师的素质结构要求

1.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

(1)思想素质。德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对于德育教育过程起着思想引导的作用,德育教师的思想素质主要体现在“三观”上,即要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的人生观和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观。思想是客观存在并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想法和见解,包括认识的观点和方法,是人对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的认识的体现。由于人的世界观多以一定哲学观和方法论作为理论基础,是人对世界的理性思考。所以人的世界观对人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有指导意义。

(2)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一个人对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国家、政党的基本观点、信仰和态度。德育教师的政治素质,主要应该体现在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德育教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通过自己的教学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向学生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解党的基本路线,使学生拥护党中央进行的各项重大政策,使学校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2.高度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师与其他职业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表现在教师个体身上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即教师道德品质。它的内容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体现在教师整个职业生活的始终。师德最基本的内容首先是敬业,要求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其次是爱学生,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精心育人。一个人从事教师职业的起始标准就是敬业。在此基础上提出师德的核心就是爱生。爱学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核心,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感召,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

3.完善的知识能力素质。进入新时期,我国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面临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信息大、时政性强,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密切的特性,对于德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首先德育教师要有一定的知识素质,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掌握着本学科能体现时代前进方向的基本理论, 知识面要宽,具备专博相济、深广结合的知识结构,“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德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和人文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有说服力,同时德育教师还要掌握教育教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德育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要想得到好的实效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其次,德育教师除了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素质外,还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因为德育教师的知识水平要靠各种教学能力去表现,比如德育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分析教材的能力、灵活组织教学的能力,善于选择和创造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交往,又要善于与其他教师交往,还要有一定识人的能力,全面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育人先知人,知人先知心。能力素质是完成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综合因素,是做好一个德育教师的充分条件。

4.体现时代要求的教师精神和人格要求。体现时代要求的教师精神是现代教育对于德育教师素质的一个与时俱进的要求。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德育教师要尽善尽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要具有体现时代要求的教师精神和人格要求。教师精神包括教师良心、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德育教师要较好地履行职业义务,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教师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精神的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德育教师在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和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靠高尚的人格魅力示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对德育教师的人格要求包括奉献人格、协调人格、进取人格和责任人格。

三、德育教师素质的有效培养对策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教育工作的规律告诉我们,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相当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办好学校的根本大计。影响德育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在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培养对策:

1.提升德育教师的社会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教师的态度和要求也相应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国家、社会、乃至教育本身对于德育教师素质就具有高层性的要求。但是在要求的另一面又存在着德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比其他学科教师社会地位要低,这就影响德育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要发展德育教育首先就要提升德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让国家、社会、学校都要切实地尊重德育教师并给予德育教师以支持。这不仅要求在经济上要保证教师的生存与发展,更要求在政治上保证教师的地位,这样最终才能真正地实现德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只有在德育教师社会地位真正提高的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教师的教育作用。

2.德育教师的素质重在培养。德育教师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当代德育教育的组织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化对人才的需要,对于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邓小平指出:“教育展现任务愈来愈重,各级教育部门不能不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加强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教育战线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这支队伍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靠专业化和超常规的培养。要对德育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不仅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更要从各方面加大对于教师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证对于教师培训的资金的投入,切实保证教师提供资源的质量,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方针政策切实地提高教师的素质。

3.切实加强德育专业教育学科的建设。德育教学工作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于该专业学科的建设主要抓好三项任务: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法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三是办好学位点,在高层面上培养高素质的该专业人才。同时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应该相互结合。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要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开展“两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研究新一代学生的的成长和成才需要,用发展的理论来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加强学科学位点建设,就是要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明确培养方案设计的原则、目标及课程,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和学位论文的写作,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人才。

4.建立教师素质培养的制度保证机制。德育教师素质培养的制度保证机制必不可少,首先要健全选聘机制,根据队伍的优化要求,严把入口关。把德育教师素质考核放在第一位,把优秀教师充实到德育教师队伍中来,保持这支队伍的生机,增强这支队伍的活力。其次,建立健全德育教育队伍的工作机制,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强化机制和竞争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目标。鼓励和奖励、宣传推广先进典型事迹,惩罚批评者。再次,要有政策保障。完善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解决好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德育教师安心本职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对于德育教师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

5.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是有效提高教师素质的保证。教师评价制度具有导向、鉴定、激励的作用。及时有效的教师评价制度可以促使教师及时地认识到自身的缺点或不足,督促教师适时地积极地矫正、调整和强化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建立明确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对于教师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效果,更要把对于师德的评价作为教师评价制度的首要任务,把对教师的素质评价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评价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教师素质。

(2)要将学校评价、同行评价与学生及家长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在以往的教师评价过程中,主要是将学校评价作为对于教师评价的重点,同行评价特别是学生及家长评价都比较单薄。要做好对于教师的评价不能只靠单方面的学校评价,这样无法真正发挥教师评价制度的作用。要将学校评价、同行评价与学生及家长评价有效结合,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3)在对于教师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评价的时间性。要注意做好平时对于教师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稳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发展性评价的结合,将教师评价做到可以真正为教育及教师服务的具有实在性的评价。

6.在实践中加强在岗培训。教师的素质重在培养,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要在实践中加强对于教师的在岗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教师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既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一方面,根据教师专业定向和教师梯队建设的要求,制定规划和目标,在理论知识培训的基础上侧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制定教师脱产学习进修的奖励措施,每年都选派部分优秀骨干教师脱产攻读学位,鼓励青年教师以委培、定向形式考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加强与有关高校的联系,协作培养师资,并向教育管理部门争取指标,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同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与经营与管理、社会调查、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吴起华.高校德育管理研究[N].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2.刘卓红,钟明华等.开放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N].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董云飞.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N].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6

关键词:陶行知;教师;德育;素质

党的十报告在谈到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时,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就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丰富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对其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借鉴,可以为现代教育改革和教师素质培养提供良策。

(一)教师要具备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陶先生将毕生精力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为了大众的幸福,他毅然放弃南高师教务主任的优厚待遇,投入到乡村教育的创办中,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他曾搭帐篷、睡牛棚,当起了“挑粪校长”。办育才学校时更为艰苦,他经常过着所谓“老妈子”似的困苦生活。他曾多次说,“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与陶行知先生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可谓天壤之别。但是,仍有少数教师不知满足,不踏踏实实从事教学工作,而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兼职、创收上,这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办好教育,当今教师必须学习陶行知先生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踏踏实实从事教学工作。

(二)教师要有视教育为国家兴亡的视角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能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是基于他对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理解上。他曾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始终把教育事业看成是关系人民福祉、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大事”。他认为,乡村小学教师,尽管所从事的是“有许多人简直当他为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职业”,但此事关系劳苦农民的家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手里……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他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教育如此重要,然而如今,却有许多教师只是为教育而教育,而未将教育摆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不能认识到教育与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非常有害。当今教师应该有视教育为国家兴亡的视角,体会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三)教师须具备教人求真的魄力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一名教育家对教育目标的至高要求。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教学生做人,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根本一坏,纵然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用”。学生也不能只读书,其任务主要是学习做人的道理。那么在他看来,应做怎样的人呢?他要求学生做“在劳力上劳心的人”、“手脑并用的人”,做真善美合一的人,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与陶行知德育思想相悖,目前有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一味追求及格率、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当今教师应认清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道德品行方面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四)教师要有谦虚好学的品质

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中说,“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教师对教育、对学生负责的表现。要想让学生不断进步,教师首先要力求上进,在给学生一杯水前,让自己争取有一桶水。他对那些不思进取、人云亦云的教师提出了严肃的批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谈过的旧教科书,就是这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另外,他指出,教师在谦虚好学的基础上,还应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时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教师要谨遵陶行知先生的教诲,谦虚好学,锐意进取,不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

(五)教师要有以身作则的作风

“师者,人之模范也”。陶行知先生曾说,“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还说“要人敬你,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另外,在他的著作里,也常出现“自警警人”、“自立立人”、“自勉勉人”、“自达达人”、“自化化人”等词语。他也一直以此为座右铭,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与陶行知先生不同的是,目前有少数教师忽略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的同时,自己却言语粗鲁、举止轻浮,不找寻自身原因,却在抱怨当今学生难教、难管。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素质,这些教师应当学习陶行知先生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增强自身道德水准,争取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六)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情操

“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陶行知先生曾多次这样说,这体现了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他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内心深处。” 因此他主张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为教育甘愿付出一切。热爱学生,并非只爱好学生,而应该关爱全部学生,甚至突破学校门槛,去爱全天下的劳动人民,“爱人类中最多数却最不幸的中华民族”,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正体现了这一点。育才学校就是要把那些穷苦孩子中有特殊才能的加以培养而不致枯萎,哪怕是麻子、癞痢头和缺嘴。热爱学生,并不是要老师处处护着学生,也不是要老师光严格要求,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陶行知先生一贯反对体罚学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当今教师应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结合新世纪对教师提出的师德要求,增进自身师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感触颇深。他热爱教育、教人求真、谦虚好学、以身作则、爱满天下的优良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当今教师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结合十报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著,方明等编.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陶行知著.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7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校园的每个人,因此,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备氛围。

一、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的一道风景线

校园文化是指各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管理者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高等院校是从地域上相对独立的教育社区,它既是一个教育环节,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即校园内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既包括教育者的主观努力,还包括更多的客观因素。它与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对人的成长既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反面的影响,且与人的发展的一切方面相联系。在文化环境中,教育者—教师和管理者,受教育者—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双向影响的,且两者都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注重各学校的个性,指导各个学校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的各种人才。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校园生活存在方式,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人们对象化活动的一种产物。它既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又是高等院校精神文化的必需物质载体,是体现一定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可以起到控制行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形态:1.环境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设计、建筑群布局、室内外的美化、绿化等。2.设施文化:行政装备、教学设施。如办公设备、后勤设施、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3.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在适当场合张贴的标语、名言、名画,科学家、领袖画像等。

(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态。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无论你是否有意识去构建,它都存在变化与发展着,它是学校长期的文化演变与发展中,对各种文化要素的选择、抽象、积累的文化构建,可以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格,从而形成理想化人格。

(三)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生组织规章制度、校园校纪、道德规范。一切文化对其主体都具有约束功能,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校园规范文化可以对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管理,是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保证,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又必然对其主体产生约束和规范,从而使在这种氛围中的每个成员逐渐养成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我教育性

人是文化的载体,在校园文化中生活着的每一个人,既是文化所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无论是教师、管理者还是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使人产生心灵感应和人格升华。

(二)渗透性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所特有的环境力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各个方面,从学校组织的大的活动,到每个成员的交流,以及各自的形为方式中,均可见校园文化的影子,这就使它的作用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三)个性化

不同的高等院校由于各自发展历程不一致,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不仅表现在不同学校之间,就是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时代也具有了不同特色,使校园文化富于时代精神,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导致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各具特色。

(四)多样化

高狡校园文化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目标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活动内容既包括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文学欣赏、电影电视等活动,也包括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娱乐,以及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群体氛围等。组织形式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个人、小组、跨院系、跨校际的参加人数的多层次,又有学生自发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等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的部门层次。目标类型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以满足个体兴趣需求的求知型,也有完善个体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提高型。

二、健康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理想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气氛、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且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一)人格陶冶

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陶冶着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作为由观念、情感、动作等要素结合起来的而且与社会环境有关的行为倾向,来自于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交往,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及自己对他人的反应,来自于把社会作用内化的过程。校园文化正是通过个体与同辈和教师群体的交往,通过学生对学校情境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认识和了解,而形成一定人格。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力量和真理的博大等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人格,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起到观念认同、心灵感应、精神升华的作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

(二)开发潜能

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校园文化包括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广博的文化内涵,因而充满了丰富的创造活力,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精神。大学生经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力促进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激励进取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向前人看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为学校争光。同时,它还能产生一种向心力,使广大师生行动与心理上有共同奋斗的目标。

(四)调节生活

健康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避免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和疲劳,保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果,调节学生精神状态,活跃学生生活、增添生活情趣。在娱乐的同时,可以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从而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升华,做到寓教于乐。

三、高师校园文化的教师职业色彩

高师的校园文化与高师教育活动密切相联。高师院校以培养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天职,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高师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一切教育活动中具有特殊性,形成了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1.高师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必然要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它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特殊体系,有其固有特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人民教师,高师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受教育者(学生)具有了特殊性。由于受教育者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使高师学生对朝夕相处的教师有了更高要求。对教师的心理期望更高,教师被要求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未来职业追求的榜样。教师的学术水平、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校园文化的另一主体—教育者(教师)也具有特殊性。

2.高师物质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设计,建筑群的布局,教育科学场所的精心布置,人文景观的构建都无不体现出师范特色。

3.高师院校制度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的规章制度、校园风俗和行为规范等也具有特殊性,以保证形成优良校风,使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更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二)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

高师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师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辅相成,而高师德育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高师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对高师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还具有进行献身教育的事业心、、责任感教育的“教师人格”教育功能。

高师院校由于文化主体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要求更高,校园文化活动也更为丰富。具有师范特色的系列教师技能训练活动,教育家讲座、特级教师报告、实习基地的实践作用和具有师范校园氛围的校训、雕像、碑铭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师人格、情操风尚、言行规范、素质水平等。

(三)系统构建高师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做到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的有效载体。

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有效实施高师培养目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职业技能培养的思想基础和依据,有了牢固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刁‘有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动力,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坚定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因此两者相结合培养有利且更为有效。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师范性”,把强化教师人格的培养和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方面建设都应突出师范特色。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各种组织、社团和群体的活动等一切教育活动共同作用,从而构成高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整体影响作用,这些活动在系统中应是目的一致,前后相联,指导思想相关。因此充分发挥高师校园文化的整体作用有助于实现高师的培养目标。

1.营造物质文化环境,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和保障。

高师院校物质环境文化营造既要体现高等院校的学术中心地位,又要符合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所以说,环境文化的营造既要体现出庄重、严整的学术氛围,又能体现青春活力和高雅的美,让人感到不同其他场所的整洁、朝气、幽静的学习氛围,表现出文化的气氛,文明的空气,促使人精神振奋、健康向上,为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校园设施文化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校园公益设施、后勤服务设施等都要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结合高师的培养目标、整体规划。校园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比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在适当场合的标语、名言、名画,领袖、科学家、教育家的画像,有意义的碑铭、人物塑像等以师范特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高师院校应加大投人,改善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学生必要的活动场所,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建设好与高师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校园文化设施系统,为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2.加强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

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的形成上。校风既是学校的特色和风格,又是一个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风一经形成,对师生的思想、意志、品质、情感等发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师校风的形成,依赖于高师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高师独特的培养目标,确定校风的内容,并纳人管理目标进行长期培养和引导。高师优良校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献身教育事业为核心的崇高职业理想,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8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0-01

前言

我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其素质如何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成熟,德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何况是作为未来教师继承者的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学生,其自身素质更是至关重要。近年来,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德育效果不尽人意,难道是其德育教育工作走到尽头了吗?如何提高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德育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十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更新德育工作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师教育培养的深化改革,赋予了德育教育新的生机。教师教育培养院校也应该更新德育工作理念,与时俱进,认识到教师教育与培养不仅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纠正学生对德育课程的认识偏差,重视德育课程,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使其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这样今后走在教师岗位,才能推己及人,服人育人,培养出道德健全、人格高尚的人才。

二、调整德育工作内容

要提高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德育的有效性,德育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德育教育内容,如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关系变化、国家政治局势紧张(南海问题)、以新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认真思考,明白国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还要以现实生活为契机,开展群体文化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全身心地投入,认真计划,科学组织,培养他们的敬业、执着精神,最终形成良好的敬业品质和习惯。

三、开展网站德育工作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教学领域这一技术更是普遍应用。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德育工作,能够为教师教育培养院校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开拓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德育工作新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德育工作要抢占网络阵地,引导学生在网上冲浪也能接受伦理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正是因为网络德育资源的丰富而全面,增加了德育工作的客观性、多样性与感染性,使其德育工作更加立体、动态与超时空,更具人情味、亲和力与实效性。

四、改革德育评价方式

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德育课程是一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科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是以考试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掌握。随着德育课程的深化改革,德育评价方式也应该相应的改变,对学生通过德育活动在认知、情感、言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甄别与总结,全面评定。德育评估标准应该包括评价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问题分析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政治倾向与思想觉悟。

五、构建德育教师队伍

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对德育教育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德育教师队伍,教师教育培养院校便无法从容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更甭提取得有效的德育效果了。首先,要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师德风范,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修养。其次,教师要遵循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学生的特殊性,更新德育理念。树立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与德育是实践活动的理念。还要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质,让工作者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结语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9

为着力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四川省2013年启动了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成都师范学院承担了专科层次“音、体、美”专业教师及幼儿教师的培养工作。为了给四川省艰苦地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专业过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成都师范学院以热爱教育、追随教育、奉献教育的师德养成教育为引领,实践探索“培养模式优化、内容体系科学、培养途径多元”的师德养成教育模式,助推免费师范生成长成才。

一、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免费师范生是指从2007年起报考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之一,有条件地接受免费师范教育,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后来扩展到报考地方师范院校接收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未来教育家和未来基础教育当中的高素质教师。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免费师范生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师德教育应成为免费师范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改革传统师德教育模式,完成从师德灌输向师德养成的转化是实现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的必由之路。师德养成教育是免费师范生对师德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产生师德情感、形成师德信念、指导师德行为,并在实践中反复锻炼,逐步成为个人稳固的品质有机过程”。[1]

二、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为师之道,重在学养,贵在师德。[2]免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包括基本内容和特殊内容两部分。2008年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规定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必然成为免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须履行相应义务,回生源所在地工作。由于艰苦的工作环境、复杂的教育对象、重大的教育责任等因素,要真正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免费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还应有其特殊的教育内容:首先,培养免费师范生更加执着的职业理想,近来关于免费师范生违约率的报道反映出对免费师范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结合免费师范生未来的就业环境,帮助其树立务实的职业理想;其次,培养免费师范生对教育事业更加执着的爱,唯有对教育执着地热爱、无私地奉献,才能经受基层服务八年的严峻考验,才能懂得坚守与承担,承受得了颠沛与流离;第三,培养免费师范生更加务实的服务态度,要让国家培养的大批免费师范生如期下到基层,支援农村地区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免费师范生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

三、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策略

(一)以师德知行合一为统领,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培养一批长期扎根基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学校应从三方面加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一是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热爱;二是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掌握娴熟的教师职业技能。结合免费师范生“品质结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结构”三方面的培养要求,学校构建了以师德养成教育为统领、融学科专业教学和教学技能训练于一体的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师德养成教育为统领。“教之道,德为先”,树人要先“立德”,师德是为人师的核心素质,也是衡量免费师范生的首要标准。[3]为了使师德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学校探索出了“立德、融通、践行、内化”的师德养成规律,设置了“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实践体验”等师德教育模块,打造了“课堂教学渗透、主题活动强化、实践践行体验”等师德教育的实施途径,将师德感悟、师德内化与师德践行贯穿于免费师范生培养全过程,提高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第二,学科专业教学为核心。对于扎根于基层的免费师范生,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是其培养的核心,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渗透师德养成教育。学校改革了专业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体系,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三个模块基础上组建专业素养平台课程,着力从夯实基础、强化实训、拓展视野三个方面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专设了服务农村发展的地方选修课,加强了免费师范生专业教学内容针对性的问题。第三,教学技能训练是关键。为使免费师范生掌握精湛的教学技能,学校成立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构建了免费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体系,在使其掌握教师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夯实师德养成教育。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国培、省培优势资源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让参加培训的中小学名师通过示范教学、教学讲座、指导学生微课教学和班队活动,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师德修养。

(二)以师德素养提升为关键,创设“模块+课程”的师德养成教育课程体系

师德养成课程的理论教学是免费师范生形成师德认知的重要途径。学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免费师范生未来就业实际,以师德素养提升为关键,创设“课程+模块”的师德养成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使免费师范生掌握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殊内容。按照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总目标,我校优化了课程设置,创设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师德养成教育的模块。并以主题渗透的方式融合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德育与班级管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6门课程的教学中,纳入专业培养方案管理,构建了满足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

(三)以师德养成为核心,实施“理论教学+主题活动+实践践行”的多元培养途径

为强化免费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师德信念,形成稳定的师德品质,学校以养成为核心、参与为关键、指导作保障构建全方位师德养成教育新模式,实施了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主题活动中强化、实践教学中体验为一体的多元培养途径,以达到凝聚养成合力、提高教育功能,实现全方位的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目标。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在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课程模块教学中浸透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免费师范生树立为人师的高尚职业理想,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掌握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遵从公民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其中,以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荣誉教育为重点和出发点。[4]主题活动主要是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活动、主题竞赛等方式设置师德养成教育活动主题,开展有关师德养成教育活动,通过设载体、搭平台、造氛围,形成良好的师德教育风尚,使免费师范生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内化和提升道德品质。实践践行按照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要求四年一贯全程设计师德养成的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构建课堂实践教学、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多层面的、以项目为单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教育教学,强化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特点、师德规范的践行体验,提高师德认知并外化为行动,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王正平,郑百伟.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7.

[2]申继亮,赵景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8.

教师德育的培养例10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40-02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所谓“德”:指的是人的品行,人格;是一个人通过所受的教育而后天形成思想“道德”观念,观念支配人的信念,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缺德,缺德者比无才更可怕。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教育事业主力军和教师的后备力量的高等院校的师范生,除了对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教育才能之外,加强培养他们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师德素质不容忽视。

一、加强培养师范生师德的意义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教育不仅仅能够有传授知识的能力,更是被视为道德的净土,把教师视为社会道德教育的楷模,对教师这门职业提出了优于常人的道德要求,寄予了高于社会的道德厚望。所以师范学校的师德教育承担着塑造师范生为师之德的重任,加强建设师范生的师德取向对自身和未来的教育对象产生以下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及深刻的意义。

(一)加强培养师范生师德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师队伍道德素质和教师自身职业素养

近年来,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成为教师队伍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师范生需要明确自身在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之前应充分认识到教师事业的特殊性和教育意义,提高全民素质的希望在教育,而加强教育建设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其中最关键的是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灵魂所在。因此,加强师德培养是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的需要。

(二)加强培养师范生师德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处世准则,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才能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示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中学生的心智正在成长阶段,需要正确的道德引导才能走向正轨,教师如果缺乏应有的师德,对学生产生凌辱、歧视等诸多偏激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逐渐失去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认可与信任。

(三)加强培养师范生师德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工程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就是要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加强对师范生道德风范的培养在未来任职后会直接影响学生,再通过学生向社会扩散,推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与此同时教师在社会上的道德风貌体现,也会对社会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现实需要。

二、当今师范生师德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师范生的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师范生在课堂上的亲身实践及投身到中学作为实习教师实践的机会也逐渐增多,针对教师专业学术和应用水平有更好的提升,这对师范生素质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校师范专业教育现状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尤其是师德教育问题仍需受到重点关注和解决。

(一)学校对师范生师德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当今高校中师范专业院校的实践创新教育、素质拓展教育还没有实现全面普及,仍存在一些院校相关专业的授课知识和教育理念相对传统落后,对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非常滞后。有些欠发达地区的师范院校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也相对落后,以根深蒂固的长期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未来的教师,很少联系当今中小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拓展创新。以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师范生对师德的重视程度,减弱了学生对成为一名具有合格的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的思想认知和准备。

(二)社会对师范生师德培养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社会出现的补课热,出现的在职教师对中学生打骂侮辱的视频,甚至接二连三出现的教师猥亵、强奸学生案件等很多不良风气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教师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受到来自社会的很多谩骂和失望。这样的不良教师风气会对有些师范生对教师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使得他们放弃对未来成为教师的憧憬。此外,教师招聘考试多是考虑专业知识授课能力,常常忽略了师德素质的考验,也有很多教师招聘程序中出现的收礼送礼就能解决问题的不良风气误导了师范生的求职心理,认为只需要把专业知识学好而全然不顾师德素质的教育。

(三)师范生自身对师德培养的忽视

通过以上学校、社会的影响,在师范生心中对养成良好师德的观念已经减弱,他们在成为师范生之前自身对师德的意识相对薄弱,而且每个师范生的思想觉悟不同,所以在学习期间缺少对未来教师职业应有的热情和态度。也有些师范生因为自身性格因素,自我情绪的控制力较差,并认为严厉教学会“镇压”住中学生以免受到欺负,等等很多的个人因素掺杂到教师的职业的个人信念中来,这样的认知也会忽视接受师德的教育。

三、加强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主要路径

根据以上师范生师德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说明在教育领域中在有序培养师德优质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会受外界和师范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对师德培养的忽视,这就需要加强对师范生师德的培养,本文针对缓解和改善师德问题给予了以下有效路径加以解决。

(一)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加强师范生师德的培养

1.改善教风,做到教师言传身教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教育者,言语具有说服力,是受教育者的模范导师,师范专业的教师经验丰富,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作为师范生的专业指导,除了自身起到示范的角色,也要进行合理的言传身教,不仅表现在课堂上对师德教育的讲授,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也应做到职业道德素质表率作用,由此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学习并提升他们自身的师德素质与行为。

2.抓好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培养师范生师德的坚实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机会多给予学生,加强学风建设,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增设师范生自主学习交流平台,参与对师德的学术探讨活动中来,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在考风、诚信教育等方面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使得学生通过对师德自主的学习重视,培养自身的师德素质。

(二)减少社会不良之风,为师范生师德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加强在职教师师德的培养,增加社会对教师信任

当今新闻、报纸等媒体频频报道教师对中学生造成的不良补课和伤害行为,这突出了教师职业中出现的师德缺失的丑恶现象,要减少社会对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不良影响,应该从源头入手,加强在职教师的师德的定期培训,使他们在教育最前线做好未来准教师的榜样,减少由于少数无师德的教师不良行为的影响而造成人们对教师的不信任。

2.加强社会的文明文化建设,宣传优秀教师的道德素质榜样

文化是一个国家强国的软实力,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整体的文化综合实力和道德素质,有利于营造一个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社会环境。通过宣传优秀的道德素质榜样如近期媒体一直播放的最美教师以及寻找最美的支教教师等等诸如此类的宣传应该让师范生多多了解,通过这些平凡而又优秀的教师身上学到应有教师道德素质,不仅如此,也应该通过学生对社会中有职业道德的各个职业角色的优秀者们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提升师范生自身素养,培养师德自我塑造能力

1.提升师范生自身素养

“解铃还须系铃人”,师德素养的形成除了外在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培养和影响,更主要的还是要靠师范生自身对师德的认知,学生自身应该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而自己将要成为人民教师队伍中的成员,自己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未来祖国希望的使命。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自我的人格、道德等多方面素养。通过自我认知,摒弃外界不良职业道德的影响,运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自我管理,从而提升自我内在素质。

2.培养师德自我塑造能力

师范生应该具有自我塑造良好职业道德的能力,坚持把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的观念牢记在心,运用到实践,真正的做到身体力

,把师德素质看作是自身为准教师的另一种能力的体现。师范生除在学校学习专业课程外,也应该多参加社团、学术探讨、微格教学等诸多集体活动,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提升锻炼自己的机会。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师德的能力不在一朝一暮,需要知识和实践的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改变,自己就会逐渐具备了师德,为以后培育自己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师范生更将成为塑造中学生美好未来的工程师,而作为“工程师”不仅需要熟练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具备优质的职业道德这一精神支柱,所以加强培养师范生师德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侯贵宝.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重建[j].教育与职业,2005,(11).

[2]朱广兵,杨茹.师德自我建构的困境与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