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5 17:11:45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1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目标在于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首先要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包括两类:改善预后药物(阿司匹林,不能用时可用氯吡格雷替代;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物;ACEI)及减轻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药物治疗包括抗缺血药物、抗血小板与抗凝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溶栓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多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临床试验显示,阿司匹林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最佳剂量是75~150 mg/日。ACS患者首剂300 mg/日,3~5天后,75~150 mg/日。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可持续存在于血小板的整个生存周期(7±2天)。所有冠心病患者只要无禁忌证,均需服用阿司匹林,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刺激症状和出血。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从而抑制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常用剂量为75 mg/日,ACS患者或需要支架置入者可300 mg顿服。ACS置入药物支架患者需要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维持12个月左右,但仍需注意出血等不良反应。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终末环节,阻断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主要用于介入治疗和ACS高危的患者,需静脉用药。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性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延长舒张期冠状动脉灌注时间,增加心肌血流和氧的供应;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抗心律失常、改善左室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可防止斑块破裂,用于冠心病的各种类型及长期二级预防,尤其用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可缓解症状、减少心肌缺血的反复发作。多项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无禁忌证的患者应该早期开始应用。一般为口服给药,剂量可逐渐递增,直至达可耐受的目标剂量。治疗的目标心率为50~60次/分,应选用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药物。对ACS高危、进行性静息胸痛加重者,也可以先静脉用药,以后再口服。有支气管哮喘、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应视为禁忌证。对明显低血压者,需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再用。

硝酸酯类

ACEI可降低血压,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2008年3月底公布的ONTARGET研究显示,雷米普利预防高危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有益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不劣于雷米普利。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冠心病患者应用ACEI获益,改善预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不全、高血压、心肌梗死后患者,应该使用ACEI(ⅠA类),有明确冠心病指征的患者使用ACEI(ⅡA类),对ACEI不能耐受者可用ARB类药物替代。

钙离子拮抗剂(CCB)

硝酸酯类主要用于改善症状,减少心肌缺血。这是一类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其抗缺血机理如下:①扩张静脉,降低前负荷,减少室壁张力,减少氧耗量;②扩张动脉,降低后负荷,减少氧耗量;③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管痉挛,开放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而增加供氧量;④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压力,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灌注。

舌下含服或喷雾。硝酸甘油可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用药。长效制剂可用于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并可增加运动耐量。心绞痛发作严重或有左心功能不全,可应用静脉制剂。

硝酸酯类不良反应有头痛,面色潮红,心率加快,低血压,并需注意预防其耐药性,每日应有足够的无药间期。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肥厚性心肌病引起的心绞痛不宜应用。

调脂治疗

调脂药物是改善冠心病预后及二级预防长期治疗的用药。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冠心病事件密切相关,多项一级、二级预防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TC、LDL-C,并能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需要),还能延缓斑块的进展,具有稳定斑块和抗炎作用。近些年来,PROVE IT、A to Z、MIRACL等研究显示,近期发生ACS的患者,强化降脂有助于降低死亡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LDL-C的治疗目标值应

值得强调的是,服用调脂类药物特别是他汀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并需注意有无肌痛和肌病的发生。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血栓预防十分重要,是ACS患者必不可少的药物。临床上常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凝治疗,可降低死亡、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肝素肝素是依赖ATⅢ的凝血酶抑制剂,先形成ATⅢ-肝素复合物,使凝血酶灭活。应用时先静注5 000 U,然后以800~1 000 U/小时维持静滴2~3天;其后可改成皮下注射,7 500 U,2次/日,持续2~3天。应用肝素期间,需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来调整剂量,APTT应较基线值延长1.5~2倍。

低分子肝素(LMWH) 分子量4 000~6 000,抗Ⅹa作用较肝素强,但抗Ⅱa作用弱于肝素。近年来,LMWH已在ACS患者中广泛应用,一些临床试验显示其疗效与普通肝素相似或更优。ESSENCE、TIMI 25研究显示,依诺肝素优于普通肝素,明显降低终点事件(心肌梗死、死亡)的危险性。LMWH应用较为方便:皮下注射,2次/日,无需监测APTT,一般应用5~7天。临床常用有依诺肝素、达肝素、那屈肝素等,剂量按千克体重计算,每次剂量:依诺肝素1 mg/kg,达肝素120 IU/kg、那屈肝素0.1 ml/10 kg。应用肝素和LMWH要注意出血现象及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国外推荐ACS患者应用Ⅹa因子抑制剂 磺达肝葵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

其他药物

当β受体阻滞剂或硝酸酯类减轻心肌缺血症状不满意时,可以用尼可地尔。稳定性心绞痛还可以应用代谢类药物(如曲美他嗪)。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2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6-0154-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亦使得高血压这一疾患有着极为庞大的群体。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8.8%,患者数量已经高达1.5亿,且一直持续增长。高血压不仅在中国,同样也是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对高血压进行积极防控,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但目前人们对高血压的危害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农村居民对高血压未能引起足够重视[1]。因此,长期在基层社区积极开展各种干预措施,对于高血压的防控有着十分重要的的意义。笔者所工作的镇卫生院下辖10个社区,近年来,对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综合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社区服务中心所管辖的10个社区实地调查中,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标准,对社区的人群在不同日期连续进行3次坐位检测,结果显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且不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其他病变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共723例,其中自愿参与干预措施的患者共582例。所有入组患者中,男355例,年龄25~81岁,平均(43.0±3.5)岁;女227例,年龄28~85岁,平均(45.0±2.7)岁。病程6个月~23年,平均(10.0±2.3)年。

1.2 防控措施

因笔者所在县自2008年起实施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县各镇卫生院(防保所)为所有农村居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笔者从事慢病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的优势,较为系统地对本镇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了综合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实施健康知识宣传 对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定期的高血压知识宣传。在社区内进行集中的控制血压的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基本常识,影响血压的相关因素,如生活习惯、食盐的摄入、运动锻炼及高血压的自我检测与管理。举行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居民对该疾病的认识,也加强了对于高血压控制的实用技能,患者可以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自身情况,积极调整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改善精神面貌,减少或消除影响控制血压的各种不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2]。

1.2.2 进行饮食结构调整 饮食因素已成为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因子,该项干预措施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在家庭的饮食上,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进食粗粮、杂粮,有利于膳食纤维的吸收,并严格油脂类食物与食盐的摄入量,饮食始终以清淡为主。另外,市面上有杂粮面粉出售,其主要成分是玉米、小麦、高粱、大豆、小米等各种基础粮食,经过科学配比而成,可以用其制作杂粮馒头等高纤维、微量元素丰富及营养均衡的食物,代替家庭餐桌上经过精细加工的主食,长期进食该类食品,能够有效的稳定血压。

1.2.3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机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计划,如太极拳、健身操、慢跑、羽毛球等,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量适中,以微微出汗为宜,并向患者嘱咐运动注意事项,以免在运动中受伤。有抽烟及喝酒习惯的患者,应逐渐戒烟,最好戒酒 [3]。同时,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不熬夜、不暴食、不动怒、时刻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1.2.4 积极开展交流活动 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可帮助高血压患者之间建立友谊,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交流活动。为居民提供交流的平台,居民能够充分分享高血压的防控措施、经验、心得等,家属亦可以掌握更全面、更有效的高血压防控知识,以及互相了解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中以更加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4-5]。

2 结果

经过持续20个月的干预,582例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后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向有了明显改善,血压有一定的下降,后期高血压高危群体的数量明显减少,血压值进入正常范围的人数逐渐上升。详见表1。

3 讨论

长期高血压可以直接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故为最凶险的疾病之一。我国的高血压患者数量极多,在地域分布上,城市人群要高于农村,而在年龄的分布上,老年人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一般青壮年。由于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极多,无法一次性治愈,而需要长时间的控制血压,因此,在社区开展有效的防治活动,通过施行综合性的防控手段,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6-8]。本文所阐述的干预措施,从后期检测调查结果来看,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说明该项措施有效改善了高血压患者及相关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石荣云.高血压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2012,25(5):755-757.

[2]魏会敏,张庆哲,张红杰.中国高血压社区干预方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4):60-62.

[3]林阳.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及社区干预护理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9,5(5):149-150.

[4]徐奇伟.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的探讨及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71.

[5]罗嫩姣.洛阳市社区高血压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146-147.

[6]何雅蔷,吴海云,任泽舫.2007~2009年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统计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123-124.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3

1 护理

1.1 饮食 吃饭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但不讲究合理营养,不注意膳食结构,对健康很不利。过度营养是高血压病的根源,合理的饮食对血压的稳定非常重要。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嘱患者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蛋黄、鱼肉、肥肉、猪蹄、动物内脏尽量避免,劝其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浓茶。此外,还需了解三点:①宜以豆类及谷类为主食,如黄豆、大麦、小米、玉米、小麦、高梁等,蔬菜以白莱、芹菜、西红柿、豆芽、菠菜、萝卜、棉油、糠油等为主。②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螃蟹、带鱼、鱼子等。③少食发物,如雄鸡、猪头肉、狗肉等。

1.2避免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是高血压发病的基础之一,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心情愉快,思想开朗,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精神刺激。避免大喜大悲,兴奋过度,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血管破裂而发生意外。

1.3休息活动指导 生活上要有规律,做好劳逸结合的安排,保证充足的睡眠。选择合适的锻炼和放松疗法,如散步、气功、太极拳等,其原因是经常运动、适宜的体育锻炼可提高心血管性能,使血管的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并可降低血脂浓度,缓解和预防高血压,还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1.4用药及注意事项 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服用。宜服用作用平缓的药物,剂量不宜过大,血压不可骤停。服降压药决不能吃吃停停,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应用降压药过程中,病者从坐位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大小便时更应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1.5保健知识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必须注意自我观察病情,应长期坚持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鼓励患者自备血压计,请家属帮忙(电子血压计可自己操作)。每日至少测量血压2次(早晨起床前、晚上临睡前)。在安静状态下或活动后休息30分钟测量脉搏和血压,同时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避免逆风走路,夜间不宜到屋外上厕所或久蹲用力大便等。了解血压变化的规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或出现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2 讨论

和15年前相比,我国的成年高血压患者增加了7000多万,已达到1.6亿。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约300多万。目前,国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有三成居民知道高血压,而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24.7%和6.1%。因此,对成年人高血压病人实施家庭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了解并初步掌握了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从而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4

【关键词】高血压;鼻出血;健康教育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高血压病是引起鼻出血的原因之一。根据我科3年来鼻出血住院病例统计,因高血压所致鼻出血患者在鼻出血患者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我科通过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不仅对治疗、预防高血压病所致鼻出血及减少复发率有重要意义,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我科共收治鼻出血患者178例,其中高血压所致的鼻出血153例,占鼻出血患者总数的86%。年龄41~89岁。男107例,女46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7例,高中30例,初中39例,小学及以下67例。

1.2方法对患者进行全程分期健康教育。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分为出血期、出血控制期、恢复期、出院4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方法有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认真解释患者质疑、建立黑板报宣传栏、给予书面出院指导单。

2 内 容

2.1 入院出血期(入院第1天)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出血急,出血量大,且有些患者是反复多次出血。多数患者有精神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迅速妥善安置患者,立即通知医生,认真观察出血情况及血压波动,必要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到认真敏捷,镇定不乱,同时要关心体贴患者,用亲切温柔的语言安慰患者,使患者及家属放松并取得患者信任。患者病情稳定后,护士主动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及科主任、护士长的名字,简单了解患者平时生活习惯及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讲解止血的先进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从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给医师提供可靠依据,节约时间,迅速止血。

2.2 出血控制期(入院第2~3天)出血控制后,注意让患者多休息,不宜多宣教。主要交代止血后的注意事项、饮食、休息等。嘱患者吐出口内分泌物,以利于观察出血情况。宜进少量易消化、富营养、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由于患者行前鼻孔填塞或后鼻孔填塞,一般48小时后取出填塞物,患者会出现额部鼻部胀痛、流泪、口干等不适反应,影响患者休息。护士要多关心病人,了解病人需求,教给患者减轻不适的方法。待患者充分休息,病情情绪都稳定后,全面收集病人资料,做好评估,特别是病人的血压、心率、体重、血脂、血糖、生活方式,及高血压病的治疗、危害性、并发症预防、自我监测血压能力等资料应认真收集。以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确定危险因素,针对病情,向病人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讲解。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方法,并认识到鼻出血是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之一,治疗预防鼻出血,控制血压是重点。取得患者信任与配合,以利康复。

2.3 恢复期(入院第4天~出院前1天)鼻腔填塞物取出后,病人病情进入恢复期。护士应根据病人知识缺乏现状向病人多宣教高血压病方面的知识。让病人了解高血压病基本知识、危险因素、主要并发症及其危害性、遵医治疗的重要性、服药的注意事项、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等知识[1]。和病人共同探讨如何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共同制定食谱、运动方式、减肥计划、限酒戒烟等措施。让病人知晓定时定量服药的重要性及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药物的副作用等。教会病人自我监测血压方法,学会心理调节方法,调整心态,消除负性情绪,达到调身、调息、调心,降低血压的目的[2]。

2.4 出院阶段出院前,将病人要了解的内容及注意事项以书面形式做出院指导。主要内容包括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服药指导、紧急情况处理等。根据病人情况增减指导内容,并将指导内容交代具体。

3 体 会

健康教育是护士工作的一部分。根据近几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本人认为大多数病人所患的疾病都不是单一的,而且多种疾病是互相影响的,因此,护士不仅要向患者宣教本专科的知识,还要宣教所患相关疾病的知识。这就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护士不仅要有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科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公共卫生学、康复学、营养学、预防保健等知识。护士应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前提下,在一定临床社会经验的指导下,将健康教育做到深入人心。护士不仅是一个疾病的护理者,更是一个健康知识的宣教者,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225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月住院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8~88岁,平均6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0例,初中以下20例。

调查内容:第一部分为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第二部分为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共13项内容,所有问题均为单项选择。

调查方法:发放问卷后由患者独立完成,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86%~90%患者希望了解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病治疗效果、预后、饮食知识;80%的患者希望得到运动指导,78%的患者希望得到用药指导,70%患者希望掌握血压的自我监测。

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见表1。

护理干预

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根据需求程度不同有重点、有主次地进行,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护士在教育时应重点讲解高血压病的诱因和危害性,高血压病的症状、分型,使患者了解疾病的表现,以便及时治疗。告知病人饮食治疗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见、合理的食物选择,合理饮食结构及烹调方法等日常生活指导。

教育时应重点介绍运动锻炼方式、运动量的选择以及运动注意事项。使用降压药的患者,指导其注意保证时间、剂量的准确性,并告知低血压时反应的症状、预后及处理。指导病人每天定期测量血压,了解高血压的控制指标。

并发症的预防:部分患者希望了解并发症的预防,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及防治措施。安排有经验的病员当教员,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让患者观看并发症的录像资料、照片等,使患者意识到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性。

实施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文化层次低的患者是教育的重点人群,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在职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更要加强健康教育次数,因为他们迫求高质量生活,更关注血压控制效果。

心理护理:高血压病患者不同程度存在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感,而疾病本身又影响患者的自我照顾,使血压控制不良,进一步使病情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在教育前,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初发高血压病病人,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采取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从表1可以看出,住院患者一对一的讲解最受欢迎,其次是病友经验介绍,出院后喜用电话或返院咨询,这说明医护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护士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宣教。出院前1周发给高血压病宣传手册,并告知科室电话以便患者来电咨询。

结 论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信念模式。通过对病人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教育,使患者从饮食控制、遵医用药、合理运动、自我监测、戒烟戒酒、定期检查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高血压病管理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6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01-01

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中国的疾病结构近年发生很大变化,冠心病发病率由1957年的第五位到1975年的第二位,到1984年就已经上升为第一位。由于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被称为“第一死亡杀手”.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根治性措施,因此对冠心病的积极预防便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甚至有研究将影响因素列有246种。许多流行病学家将影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②一些易患冠心病的生活习惯;③冠状动脉循环受累的临床指征,以及性别、年龄、家族史。这些指征并非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但可预示冠状动脉已有相当程度的病变。除性别、年龄、家族史外,其他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冠心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指对尚未患上冠心病的人群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防止患病,减少发病率,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是指对全人群检查和发病筛查,以早发现、早治疗;对已患上冠心病的患者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预防病情复发或防止病情加重。是对病情的干预。三级预防是控制和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延长或逆转病程进展,防止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是对预后的干预。

1 一级预防措施

冠心病一级预防是预防和减少冠心病总体负担的基石,是对危险因素的干预。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措施包括两项措施:

1.1 加强健康教育:是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阻断危险因素作用从而预防疾病发生。

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1.2 控制高危因素: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中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少活动的生活方式等是可以改变的;而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如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性别等。就此采用如下策略:

1.2.1 彻底戒烟,且远离烟草环境:吸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降低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储备力,加重冠心病,诱发再梗。被动吸烟也可以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由此要远离烟雾环境。它是一级预防的关键问题。

1.2.2 合理膳食:低热量,控制体重;限制脂类和胆固醇,血脂异常是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低盐补钾;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适量饮酒。

1.2.3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通过限制饮食和体育锻炼使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体质指数范围内。稳定型冠心病可进行有氧运动和柔韧性运动,不稳定型不宜参加运动。

1.2.4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有家族史的在青少年期就应预防高血压,目标为140/90mmHg或者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则为130/80mmHg。

1.2.5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5倍,而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糖尿病对全身血管都有破坏作用,患者处于冠心病的高度危险之中。

1.2.6 保持心理平衡:抑郁、易怒、紧张是冠心病发作的重要因素,积极调控情绪有利于自身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2 二级预防

在人群中对冠心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对病情的干预。其目的是改善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防止冠心病复发。

2.1 首先要控制好各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定期筛查早防早治:通过健康教育增强自觉检查和早期就诊意识。对高危人群和个体,通过普查、筛查和定期体检,及时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等危重患者。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低5mmHg,冠心病减少21%.因此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至少每年2-4次,并做相应检查,此外儿童和青少年应每年测血压一次,20岁以上成年人除每年测一次血压外,每次就诊都应测血压借以早发现和减轻高血压带来的危险.

高血脂:总胆固醇下降10%心肌梗死总发生率下降15%,降低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可使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率降低27%―35%。因此大于20岁者应五年查一次血脂;大于40岁男性、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家族史每年至少一次;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或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者每年2―3次。

高血糖:筛查高血糖的目的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对高危人群监测血糖每年大于1次,必要时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并加强冠心病事件的监测,即监测血糖、血脂、血压和控制危险因素。

2.2 规范治疗、警惕先兆、适时转诊: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有赖于在患个体的规范治疗;警惕先兆能降低各种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有症状及时转诊于专科医院可早期明确有否冠心病事件,并确定治疗方案。

2.3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有五道防线,应全面综合考虑,并持之以恒。提倡双有效―有效药物和有效剂量。

A.aspirin抗血小板凝聚

anti-anginals抗心绞痛

B.beta-blocker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

blood pressure control控制好血压

C. cholesterol lowing控制血脂水平

cigarettes quitting戒烟

D.diet control控制饮食

diabetes treatment治疗糖尿病

E. education普及冠心病教育

Exercise有计划、适当的运动锻炼

3 三级预防

就是预防或延缓冠心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目的是减少和控制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延长或逆转病程进展,防止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

重症者,采取积极、及时的抢救措施及治疗护理项目,提高抢救成功率;病情较轻提倡早期综合治疗,采取康复护理、功能恢复等,降低病残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维持治疗效果。

4 小结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加强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重视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关注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冠心病患者通过实行有计划合理治疗和积极的自我保健相结合的对策,做好饮食调养、体育运动及药物预防,可以防止冠心病病情复发和恶化。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7

[中图分类号] R-0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b)-0141-02

近年来慢性病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形势同样严峻,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1]。2002年为18.8%、18.6%和2.6%的成人分别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2003年我国居民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4种慢性疾病的医疗费用合计约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12.5%。作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刻不容缓。

1 自助式健康检测小屋的简介

1.1 健康检测项目的简介

自助式健康检测小屋内有心电图、身高体重、人体脂肪、骨密度、血压、血糖、肺功能及心血管功能八个检测项目。全部完成后会打印报告单,同时还有健康知识的宣教。

1.2 自助式健康检测小屋的工作方式

自助式健康检测小屋是闵行区政府的一项惠民实事工程,小屋的建设、仪器的购置及耗材的费用都由政府统一拨款,对居民完全免费。所有健康检测项目都需要闵行区的居民建立健康卡。首先,通过这张健康卡在电脑中进行登记,然后在各个检测仪器处刷卡再进行检测。所有项目检测完毕后打印报告单,全程会有工作人员协助完成。数小时后小屋内的检测结果会通过网络自动储存进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中,成为一项健康数据。

2 自助式健康检测小屋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2.1 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强居民自我管理水平,积极预防慢性病

通过免费的健康检测、便捷的测量方法、即时的检测结果及温馨的健康建议吸引周围居民,同时小屋内有慢性病的健康宣教资料供居民阅览,以及循环播放的慢性病健康宣教片增加居民防病治病的知识,养成及时关注自身健康,进而自觉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预防慢性病。

2.2 增加慢性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加强疾病管理,增加慢性病患者的依从性

自助式健康检测小屋各项检测不限次数及间隔时间,检查结果当场可以知道,并且通过健康卡随时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往次的检查结果,通过对比引发患者定时检查的兴趣并借此激发患者的遵医行为。另外小屋内有疾病知识的宣教,病友之间的鼓励及督促,从而营造一种关心健康,关注检查,自觉遵医的良好氛围。

2.2.1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为国内外公认的身心性疾病。面对庞大的高血压患者群,极高的致死、致残率和极低的服药率、控制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卫生保健和社会问题[2]。自助式健康监测小屋以其自身优势吸引周围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前来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及心血管功能等与高血压控制息息相关的检查,发现异常又可及时到中心就医。

2.2.2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该病难以治愈,易并发心脑血管病且死亡率高[3]。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药物及饮食、运动治疗,需要长期规范的管理,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自助式健康检测小屋提供不限次数的血糖、血压的检测,解除了患者费用方面的顾虑,提高了患者定时检测血糖的积极性。同时健康卡内存有以前每次的记录,患者可以比较,这样也有助于患者自己观察药物、饮食、运动等对自身血糖的影响。

2.2.3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或致病因素,健康小屋中的几项检查都是在提醒居民关注自身的血压、血糖及血脂等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人体指标。

2.3 提高周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关注与信任,便于社区医护人员进行慢性病管理

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展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干预,在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以慢性病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日本研究证实,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远比单纯的血压控制或单项的高危因素干预效果为佳,同时在社区慢性病研究中,提出了健康促进的概念[4]。自检小屋提供居民关注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的免费仪器,相关健康宣教的资料,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民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其对社区慢性病管理医生的随访及建议的遵从度[5]。

4 结语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使社区医生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健康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使居民认识慢性病的危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同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及时发现病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康复,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这样使三级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自助式健康检测小屋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慢性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都有它独特的功能。但是由于健康小屋对居民是完全免费的,所以需要政府的支持与财政投入。

[参考文献]

[1]顾秀英,胡一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M]. 北京:中国协和大学出版社,2003:56.

[2]武爱娟. 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 9(12):58-59.

[3]陈先辉,蔡俊明. 糖尿病患者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转诊进行连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6):1030-1031.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8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c)-0137-04

Anti-fall meas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YAN Bifei1 JIN Haiyan2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Zhejiang Hospital, Hangzhou 310013, China; 2.Department of VIP Out-Patient, Zhejiang Hospital, Hangzhou 31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ti-fall measures in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Methods 177 cases of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3 in Zhejiang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with 89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88 cases randomly.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were used in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fall measures. FIM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aptation and self 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were tested by ESCA scale. Results ①No fall was found in observation group; 6 cases with falls were found in control group, no fracture was found. ②The differences of FIM scale scores when out of the hospita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FIM scale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3, 6 months after the hospita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③The total score of ESCA, self nursing skills, self nursing responsibility, self-concept and health knowledge level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fter post-discharge of 3, 6 months,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Conclusion Targeted anti-fall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all accident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during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Key words] Plasma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test; Fall; Safety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检验简称高血压三项检验,目前成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浙江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高血压中心于2012年5月成立,为浙江省首家高血压中心。中心成立以来,高血压三项检验大力开展。由于本项检查从未在我院开展,因此对于在检验过程中护士及患者的合作均处于从零开始阶段,需要临床护士严格掌握,认真安全地完成项目检查。由于高血压三项检验需采集2次静脉血,分别为早晨起床6∶00~8∶00之间1次(要求空腹10 h以上,平卧至少5 h),立位1次(要求间隔3 h,期间可进食进饮)。采血间隔检查时间达3 h以上,期间从卧位改为立位,持续保持立位要求3 h。人由卧位转为立位,有500~1000 mL血液瘀滞在下肢、内脏和肺,引起心输出量一过性减少,增加了跌倒的风险。本研究对行高血压三项检验的患者进行防跌倒综合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行高血压三项检验的患者177例,其中男128例,女49例,年龄30~82岁,平均(66.5±12.1)岁,其中>65岁者120例,高血压诊断明确者155例,合并糖尿病59例,脑梗死99例,冠心病112例,原发或继发性自主神经疾病40例,其他36例;排除不能配合或无法检验情况:体能极度虚弱站立不超过15 min;肢体活动障碍或偏瘫;严重晕针晕血,其他医嘱不允许的情况。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9例,对照组88例,观察组给予患者防跌倒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入院后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宣教、介绍病房环境及主管医师等,遵医嘱给予相应护理等级及日常治疗、检查等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防跌倒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跌倒评估 所有行高血压三项检验患者,责任护士依据我院跌倒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分,≥4分为高危患者。包括9项条目:①最近1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经验:1分;②意识障碍:1分;③视力障碍1分;④活动障碍、肢体偏瘫:3分;⑤年龄≥65岁:1分;⑥体能虚弱:3分;⑦头晕、眩晕、性低血压:2分;⑧服用影响意识活动的药物(散瞳、镇静、安眠、降压利尿、镇挛、抗癫、麻醉止痛):1分;⑨住院中无家人或他人陪护:1分。

1.2.2 判断性低血压 目前没有公认的性低血压(OH)的诊断标准,我院采取的是根据欧洲神经病学会(EFNS)OH定义为立位收缩压下降≥2.6 kPa(20 mm Hg)或舒张压下降≥1.3 kPa(10 mm Hg)[4]指标。采用立式水银血压计和适当的袖带测量血压,患者平卧安静休息20 min后测量卧位血压,站立后即刻测量立位血压,1、3 min后分别再测,取平均值作为立位血压[5]。由于血压受测量时间及频率影响,原则上多次不同时间测量更有参考意义。本研究将符合条件者,无论时间次数均划分为OH危险组。

1.2.3 签署住院患者跌倒告知书 跌倒评分≥4分和或OH高危患者,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由患者或家属签署跌倒告知书并于病历中存档。

1.2.4 健康教育 主要针对患者及家属、陪护人员,采用口头讲解、书面小册子发放、面对面以身试教等形式讲解防治跌倒的安全知识,增强患者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此外,对于行高血压三项检验的患者及时告知检验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过程、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做到更好地配合检验。

1.2.5 警示牌与宣传窗 跌倒评分≥4分和或判定OH高危患者责任护士床头悬挂“小心跌倒”牌,做好交接;病区卫生员行病房卫生处置时尤其是在雨天及湿式卫生处置时放置黄色醒目的“防滑倒”告知牌;另外在有坡度/台阶或缝隙衔接门口地面处黏贴防水“小心坡度/台阶”标示;科室护患沟通栏处张贴防跌倒口诀宣传书,图文并茂,避免一味地说教并请患者参与制作护患宣传照片张贴宣传窗处。

1.2.6 改善环境 统一采用塑胶防滑地面,病房走廊安装人性化扶手;采血间隔期,护士应及时将患者活动场所内照明设备开启,合理安排护工行病房卫生处置的时间,避开患者站立位外出活动,在上午5∶45前完成病房走廊公共场所的地面卫生,告知护工及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生活用品应放置在便于患者取用的地方,同时保持通道通畅,减少不必要物品或仪器放置于有碍患者活动的地方。对于高危患者,在立位活动时应有专人陪护。

1.2.7 患者安全 教会患者正确按压针眼并协助不便患者按压;协助患者卧位变立位,动作缓慢,尤其对于OH者,卧位采血后延长卧床按压针眼时间,待按压结束后,休息至少半分钟后再行坐起,要注意“三个半分钟”要求,无论是否有OH症状者,活动幅度都应缓慢,必要时专人陪护。采血间隔期,应穿防滑鞋子,避免穿拖鞋或不合脚的鞋子,鞋带防止松解,裤管防止过长;夜班护士对于行高血压三项检验的高危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

1.2.8合理使用药物 老年住院患者服用药物较多,有降压、降糖、镇静催眠、精神类药物等,这些药物的使用不同程度增加了跌倒风险。尤其早晨患者刚刚苏醒,夜间镇静催眠类药物在血液中还有一定量的药物浓度,这也增加了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应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药物性跌倒风险。对使用可能增加跌倒危险药物,及时评估并和主管医生沟通,尽可能减少多种药物合用。

1.2.9 科学的护理管理制度 根据浙江省护理中心要求,护理部针对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管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临床护士由此有依据、有计划对患者的安全进行科学化管理。

1.3 观察指标

1.3.1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患者于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评定方法采用独立测量(FIM)量表[4],FIM量表由6大部分共18个亚项目构成,包括括约肌自我控制、移动、运动能力、交流和社会认知能力等。

1.3.2 自我护理能力的评价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调查患者的适应与自我护理能力。此实施量表由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概念等4个亚项目够成,以下再分43个有效条目,评分均采用5分制,其中有11个有效条目为逆向评分,总分共172分,自我护理能力越强者,其得分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期间跌倒情况分析

研究期间,观察组患者行高血压三项检验时未发生跌倒;对照组患者发生6例次的跌倒,但未有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2.2 两组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FIM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FIM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评分比较(分,x±s)

2.3 两组患者ESCA总分及各亚项目得分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在ESCA总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等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三项检验在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中对于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助于临床医师的诊疗。检验中对于的要求直接影响化验的结果。因此,护士有责任保障检验的准确性,而这当中需要护士在履行职责的同时更要兼顾患者的安全。的改变及长时间的站立位增加了跌倒的风险。因此,对于实施高血压三项检查中如何预防患者跌倒很重要。周君桂等[6]认为,防跌倒措施的制定要针对患者本身存在的风险及特点才会有效,形式可包括书面材料发放、墙报和护士等专业人员的口头讲解。本研究通过对该类患者进行跌倒评估、OH评估、对患者及家属、陪护人员进行防跌倒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合理用药等一系列措施,从环境、患者本身、医务人员多方面入手后,有效预防了跌倒的发生。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概念及基础之一即使患者意识到自己对健康负有很大的责任,让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护理及治疗的相关活动中,尽快地承担起自我照顾的责任,而且一旦自我护理行发挥效果,可有效避免住院过频,医疗费用可随之降低,生存质量亦可得到改善。因此,自我护理能力的培养及不断提高,对患者尽快适应及身心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患者尽快地融入正常生活、减轻心理压力,更加有助于患者回归家庭、社会。自我护理能力包含4方面的内容:健康知识的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的责任感和自我护理的技能。现代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要求护理工作必须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7-9]。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干预模式后的3、6个月,观察组在ESCA总分、健康知识的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的责任感和自我护理技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可见,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所提高,减少了对家庭的依赖,能够尽快地回归社会[10]。

综上所述,对住院患者行高血压三项检验中实施针对性的跌倒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跌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Robertson D. Orthostatic hypertension:the last hemodynamic Frontier [J]. Hypertension,2011,57(2):158-159.

[2] 樊晓寒,孙凯,周宪梁,等.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性高血压和性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20-224.

[3] Yatsuya H,Folsom AR,Alonso A,et al. Postural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subtypes:the ARIC study [J]. Hypertension,2011,57(2):167-173.

[4] Lahrmann H,Cortelli,Hilz M,et al. EFNS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J].Eur J Neurol,2006,13(9):930-936.

[5]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6] 周君桂,李亚洁,钟小红.老年病专科护士预防患者跌倒的工作模式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49-251.

[7] 郭红,田军,万巧琴.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70-272.

[8] 王晓波,王欣怡.70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河北医学,2012,18(8):1163-1165.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于我院收治的EH患者435例进行统计,对这些患者出现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事件进行分析,并且将这些现象与其脉压进行关联性的统计分析,分为单纯EH组及EH合并心血管事件组。在患者进医院时进给予一定的调查,这些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疾病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trC),甘油三酯(TG)、血糖等项目。

1.2 研究方法 入选对象在高血压专科门诊每6个月至少随访1次,共随访2年 (2006年3月---2008年3月)。每次随访均测坐位血压两次取平均值,针对性开展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医疗指导,在符合治疗原则的前提下不干预治疗。第 1次随访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应用美国通用公司的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探头频率2.5MHz,探查深度12~20cm,黑白两维图像时帧速度25Hz。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单纯EH组共306例,人群总体PP在40~60 mmHg频率最高,为62.4 %;EH合并心血管事件组234例,PP在~80mmhg频率最高,为 51.53%。

2.2 不同PP值对EH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按PP水平分为40~60mmhg,60~80mmhg、80~100mmhg>100mmhg 4个频率段。60~80mmhg、80~100 mmHg及>100mmhg3个频率段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40~60mmhg频率段,而40~60频率段作为EH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起始频率段又与单纯EH组PP的均值(50.68±8.8 )基本一致,因而将60定为PP危险界值。

2.3药物治疗护理方面 ①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之前,应告诉病人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服药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嘱病人按时服药,不要遗嘱,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对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头痛头晕、视力下降的患者, 应嘱其避免开车及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②许多降压药均可引起性低血压,常于患者坐起、站立时发生,为防止低血压,应用降压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重。服药后嘱患者卧床2--3h,变换动作应慢,一旦出现症状立即平卧。③应用降压药物后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定时间、定部位、定、定血压计。测量时注意血压计“零”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在同一水平。对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服用降压药后,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 如发现血压下降过猛,尤其是收缩压

3 讨论

高血压既是一种独立的慢性疾病,又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 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文献报道,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血管病危险持续增加, 血压120~129/80~84mmHg时心血管病(CVD)发病危险增加1倍,血压140~149 /90~94mmHg时,CVD发病危险增加2倍,血压180/110 mmHg以上时,CVD发病危险增加10倍。有临床研究表明,平均降低收缩压10mmHg,降低舒张压5mmHg, 脑卒中发生危险下降40%~50%,冠心病发生危险下降15%~20%,心力衰竭发生危险减少50%。本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以CI、CH、 SAH即脑卒中最高,HF次之,AMI排在第3位。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清楚看出血压升高、脉压增大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各种心脑血管事件最主要 的措施。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高血压的降压控制目标确定为,一般要求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应降至150mmHg以下,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 的目标是130/80mmHg以下。降压能够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减少脑卒中最有效 的措施。高血压的防治应从社区开始,大力宣传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性和高血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规范治疗率,使血压控制达到目标值,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高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例10

前不久,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和新闻办公室于第十个全国高血压日当天召开了“从观念到行动――全国高血压日十年回顾”座谈会。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在座谈会上积极倡导全民积极参与高血压防治工作。据了解,这次座谈会是今年高血压大众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其他活动还包括王府井步行街专家义诊,功能社区高血压调查活动、功能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及媒体专题宣传教育节目等。

立足今天,回顾过去,近年来,卫生部在高血压防治方面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加强大众的高血压防治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004年底诺华公司全球总裁在北京受到总理接见时,提出希望对中国的高血压防治进行支持,温总理表示支持和鼓励。2006年8月,“卫生部―诺华高血压预防控制教育项目”得以于2006年8月在北京正式启动。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琼丽女士介绍说,这个项目通过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对患者和公众进行认知高血压的宣传教育,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提高医务人员专业能力,使医务人员能有效应用《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加强对高血压疾病的控制;二是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认知率、治疗依从性和控制率、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从而共同降低社会经济负担和患者医疗费用。据了解,整个项目为期2年,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全额出资,跟科技发展中心共同开展和实施这个项目。

在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该项目在北京、上海、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10个城市建立了高血压预防控制培训中心,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和社区医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给当地带来了新思想、新学术,初步计算受益的患者超过千万名。项目开展期间共举行了将近120多场全国巡展,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全国70个城市一共组织召开了1 53场培训会,除了、青海、内蒙古以外,整个培训活动涉及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受培训的医生一共达到了21500人。同时,对公众进行以提高高血压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也在此期间频频展升。

黄琼丽女士表示,这样大规模广泛深入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基层医疗水平,从而有助于改善目前医疗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活动采取卫生部领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形式,解决了基层医疗知识水平不高等相关问题,收效很大。

阜外医院的白冰冰医生作为“卫生部―诺华高血压预防控制教育项目”的参与者与受益者,谈起自己的体会来,热情洋溢。她觉得,这次培训活动的每一次讲课都有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实践方法传授给大家,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大提高了临床医生的心血管和高血压方面的诊治水平。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且发病率越来越低,控病率仅为6.1%。作为医务人员,我也见到很多由于高血压病得不到控制而痛苦不堪的患者。有一些患者因为高血压引发了心脑血管的发病,我感到无奈而痛心,如果做为医护人员的我们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使病人更早得到全面控制和有效治疗,结果也许会不一样。

同时,像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疾病,社区医疗非常重要,如果广大的居民可以在基层社区的医疗机构得到相应的防治和治疗措施,将是高血压患者的福音。基层医院医生的能力,以及他们所能覆盖的人群多少,直接决定着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诊治的水平。

关注特殊人群 防治高血压

谈到具体的高血压疾病,参加此次培训的高血压疾病诊疗专家强调,高血压疾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儿童,青春期少年,妇女等特殊人群也要加强高血压疾病防治意识。

高血压病因不明,但临床医学表明,高血压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日常摄入食盐多者发病率高、肥胖者发病率高。同时,高血压发病率还与遗传有关,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都容易发生高血压,因此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近年来,随着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健康检查的普及,发现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不低,应该引起人们重视。而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正常血压已接近成年人。如在安静状态时,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青春期高血压。青春期高血压一般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据医学家观察,青春期轻度高血压虽然在相当长时间内无任何自觉症状,但它能在机体内慢慢地破坏血管、心脏、肾脏和大脑。对青春期高血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由于青春期高血压的发生是暂时性的,过了青春期,心血管系统发育迅速趋于平衡,血压就会恢复正常。因此一般不主张过早应用降压药物,但必须通过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达到使血压恢复正常的目的。

此外都市白领一族和妇女也要加强高血压的防治意识。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导致肾上腺素过多分泌,引起血管收缩,最终导致高血压;而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导致高血压。临床医学证明,病情进展迅速,常伴有视网膜病变的恶性高血压病,常常“袭击”年轻人。患病者常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心慌、气短、体重减轻等临床表现。

妇女与男性相比,有不同的生理特征。所以,也常发生一些特有病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病多发生于妊娠24周与产后两周,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会出现抽风、昏迷而威胁母子生命,因此要注意预防。预防工作关键在于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了解妊娠前和早孕时血压水平。

高血压健康知识补充站

健康膳食 远离高血压

10月8日高血压日当天,在卫生部全国高血压日十年回顾座谈会上公布的“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促进行动”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功能社区劳动力人群的高血压患病中38.6%就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此次调查从今年5月17日开始,历时近5个月,主要调查了北京市机关单位等功能社区的劳动力人群。

饮食对于人们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更是重要至极。中西医一致认为,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改善膳食结构,合理膳食

是完全可以预防高血压的。

首先,在日常饮食中减少钠盐摄入,临床上经证实人们若食进过多的钠盐,可以因钠分子浓度的增加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血管腔变细,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加;同时,由于血管内水量的相应增加使血容量增加,直接加重了心脏和肾脏的工作负担,从而使血压升高。WHO建议每人每日食量不超过6g。其实,肉类如鸡、鸭、牛、羊和一些蔬菜本身都已含有钠盐,烹饪时人们又习惯地加入各种调味品,如酱油、食盐、豆酱、辣酱等,都含大量的盐分,使菜肴内的盐量更高。所以人们应该尽量食用清淡的食物,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以减少盐分的摄食。

其次,避免进食高热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三高”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容易致动脉粥样硬化,故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对高血压防治不利。长期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贝类、乌贼鱼、动物脂肪等,可形成高脂蛋白血症,促使脂质沉积,加重高血压。应当适量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1克以内。可常吃豆腐及豆制品、瘦肉、鱼、鸡等。

第三,主食宜多吃粗粮、杂粮如糙米、玉米。烹饪中宜多用红糖、少用或不用绵白糖、白砂糖。烹调食物应采用植物性食油如花生油、葵花油。因其含较多的不饱和性脂肪,对预防高血压及脑血管的硬化及破裂有一定好处,不过,当植物性食油经过长时间的加热时,其不饱和脂肪会因高热的影响,起化学反应变成对人体有害的饱和脂肪,譬如用来炸油条、炸鸡、煎葱油饼所用的植物油,由于重复的加热作用,终已变成对血管不利的饱和脂肪。故高血压者也不宜多食煎炸食品。

第四,注意补充钾和钙。中国膳食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其次,还应多吃蔬菜和水果。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低的血压,其降压的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

最后,远离饮酒。烟酒都会促进血管的粥样硬化,所以吸烟和嗜酒者应尽早把烟,酒戒掉。饮酒还会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建议男性如果饮酒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20~30g,女性则应少于10~15g。

除了合理膳食外,要预防高血压,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应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减少心脏工作量。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每周跑步1小时或更长时间可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42%:每天快走3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18%并可使患中风的风险降低11%。减重的速度可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达到减轻5公斤以增强减重信心,以后再根据自觉症状和有关指标决定进一步减重的速度和目标。

高血压急症病人:及时治疗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