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社会教育的形式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8 14:46:44

社会教育的形式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1

另一方面,民间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开始蓬勃发展,形成所谓“国学热”“、读经热”。不过,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目前形势并不乐观,总的来说是问题多于贡献。当前民间开展的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主要分两类:商业性的和准宗教性的。它们存在的问题都很大,人们必须检讨。这些机构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它们共同的问题都是低俗的。相对而言,商业性的还稍好一点(有些是高校面向社会开办的“国学班”),虽然格调不高,旨在牟利,但还算有一定社会教育意义。准宗教性的模式提倡愚昧读经,贻害无穷。在这种处境中,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想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性,依托高校学术资源,面向社会开展严肃的古典通识教育。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正式建立的时间并不长,2015年元旦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但在书院开办之前,笔者以道里书院的名义已经做过十年的探索,积累了面向社会开展古典通识教育的经验。现在谈谈笔者对现代书院教育的思考和办学实践,请关心古典通识教育的人士批评参考。

科举制度早已取消,我们失去了传统书院存在的土壤。不过,科举制度对于古代书院的负面刺激功能,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体制内教育得到。醉心于功名利禄的科举和致力于职业培训的现代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在科举制度下,还是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中,书院作为一种社会通识教育的形式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边缘自觉担当主流责任,古今中外往往而然。古代书院的存在形式既非官办,亦非商办,也没有采用宗教组织的形式,而是真正的“民非”:民办非企业机构,无论注册没注册。今天,最适合书院的存在形式仍然是“民非”。古典书院在学员的努力下注册了民非,这既是适应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也是继承古代书院传统的需要。以民非的形式与官办体制教育、商业和宗教都保持有距离的互动、有张力的合作,以非官方、非商业、非宗教的形式承担社会通识教育的责任:这既是古代书院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未来书院应该继续做的事情。但书院的教育对象不得不发生变化。以前教专职读书人,现在只能主要针对企业和事业机构的职员。以前教专业读书人倒不是因为古人爱读书,而是因为科举体制保证了专业读书人可以当官,即使不能当官也能赢得社会尊重,衣食无忧。所以,读书人心无旁骛,书院即使开到山里,也不愁生源。现代社会就业压力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一心想着毕业找工作,所以,他们即使心慕圣贤也没时间来书院读书,只能等到工作有成再来读书。“学而优则仕”是古代书院“,仕而优则学”是现代书院(仕不见得是当官,可以是做事)。它们的区别可以说很大,也可以说没什么本质区别。教育对象的变化不得不带来教育形式的调整。这个调整既要适应变化,又不宜迁就变化。适应变化,譬如教学时间只能选工作日之外的业余时间,密度不能太大等等;不宜迁就变化,譬如读书内容不能降低要求,须用经典注疏,不用心灵鸡汤、通俗读物,须写心得作业,抵制消费化、娱乐化、体验化等等。同济复兴古典书院课程体系以十三经注疏为主,以史籍、诸子(含佛学和西学古典)和中医、书画、音乐和茶道等游艺内容为辅,周末上课,课后必须写作业。这些都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尝试,也是不向现代社会完全妥协的尝试。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2

另一方面,民间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开始蓬勃发展,形成所谓“国学热”、“读经热”。不过,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目前形势并不乐观,总的来说是问题多于贡献。当前民间开展的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主要分两类:商业性的和准宗教性的。它们存在的问题都很大,人们必须检讨。这些机构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它们共同的问题都是低俗的。相对而言,商业性的还稍好一点(有些是高校面向社会开办的“国学班”),虽然格调不高,旨在牟利,但还算有一定社会教育意义。准宗教性的模式提倡愚昧读经,贻害无穷。

在这种处境中,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想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性,依托高校学术资源,面向社会开展严肃的古典通识教育。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正式建立的时间并不长,2015年元旦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但在书院开办之前,笔者以道里书院的名义已经做过十年的探索,积累了面向社会开展古典通识教育的经验。现在谈谈笔者对现代书院教育的思考和办学实践,请关心古典通识教育的人士批评参考。

科举制度早已取消,我们失去了传统书院存在的土壤。不过,科举制度对于古代书院的负面刺激功能,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体制内教育得到。醉心于功名利禄的科举和致力于职业培训的现代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在科举制度下,还是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中,书院作为一种社会通识教育的形式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边缘自觉担当主流责任,古今中外往往而然。

古代书院的存在形式既非官办,亦非商办,也没有采用宗教组织的形式,而是真正的“民非”:民办非企业机构,无论注册没注册。今天,最适合书院的存在形式仍然是“民非”。古典书院在学员的努力下注册了民非,这既是适应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也是继承古代书院传统的需要。以民非的形式与官办体制教育、商业和宗教都保持有距离的互动、有张力的合作,以非官方、非商业、非宗教的形式承担社会通识教育的责任:这既是古代书院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未来书院应该继续做的事情。

但书院的教育对象不得不发生变化。以前教专职读书人,现在只能主要针对企业和事业机构的职员。以前教专业读书人倒不是因为古人爱读书,而是因为科举体制保证了专业读书人可以当官,即使不能当官也能赢得社会尊重,衣食无忧。所以,读书人心无旁骛,书院即使开到山里,也不愁生源。现代社会就业压力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一心想着毕业找工作,所以,他们即使心慕圣贤也没时间来书院读书,只能等到工作有成再来读书。“学而优则仕”是古代书院,“仕而优则学”是现代书院(仕不见得是当官,可以是做事)。它们的区别可以说很大,也可以说没什么本质区别。

教育对象的变化不得不带来教育形式的调整。这个调整既要适应变化,又不宜迁就变化。适应变化,譬如教学时间只能选工作日之外的业余时间,密度不能太大等等;不宜迁就变化,譬如读书内容不能降低要求,须用经典注疏,不用心灵鸡汤、通俗读物,须写心得作业,抵制消费化、娱乐化、体验化等等。同济复兴古典书院课程体系以十三经注疏为主,以史籍、诸子(含佛学和西学古典)和中医、书画、音乐和茶道等游艺内容为辅,周末上课,课后必须写作业。这些都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尝试,也是不向现代社会完全妥协的尝试。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有张力地适应时代需要、不妥协地满足学生需要的事情。完全的迎合学生叫服务,完全的迎合时代叫媚俗。无论在服务还是媚俗中,真正的教育都荡然无存。反过来,完全不顾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也会取消教育,使教育堕落为灌输。教育既非服务,亦非媚俗,更不是灌输。教育是一种自由艺术,是古今对话的艺术、师生对话的艺术、社会批判的艺术。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3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为人类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许多传统美德,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安身立命。每一名中国公民都应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讲文明、有道德的合格公民。可是,在许多公共场合,我们还经常听到一些不文明的言语,看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不但令人大倒胃口,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国民文明素质水平还普遍偏低的现实。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小的有损个人形象,大的可损害国家的形象和民族声望,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尽快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让大家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辨是非,区分美丑,净化社会风气,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帮助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要持久地开展下去才能见成效。不能心血来潮就抓一阵子,过后连提都不提,不了了之,让群众有可抓可不抓的错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还要讲究方式、方法,靠简单的说教是行不通的,很容易造成群众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必须要巧妙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可见他对音乐教育功能的重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对音乐非常有研究,而且能善于运用音乐的人。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蕴藏着强大的教育力量”。音乐教育就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多年的实践体会,谈谈利用音乐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优势和途径。

一、利用音乐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优势

(一)取材容易,内容丰富

我们拥有一大批各个历史时期反映热爱国、歌颂中华民族、热爱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的积极向上的歌曲。早在二十世纪初,为了强国御辱,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兴办教育,搞实业救国。在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下,以沈心工、李叔同为代表的音乐教育人士大力推广学堂乐歌,并创作了一批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敌的爱国歌曲。例如《男儿志气高》、《扬子江》、《中国男儿》、《祖国歌》等等。特别是在抗日救亡运动时期,持续性的群众歌咏活动不断开展,以黄自、冼星海、聂耳等人为代表的一批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号召国人起来抵抗日寇侵略,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爱国救亡歌曲。例如《抗敌歌》、《旗正飘飘》、《救国军歌》、《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艺工作在“二为”方针的指引下,广大音乐工作者深入生活,积极挖掘素材,创作了一大批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民族团结,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音乐作品。例如《歌唱祖国》、《祖国颂》、《社会主义好》、《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雷锋好榜样》、《五讲四美新风吹》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创作迎来了繁荣的春天,富有时代特征的代表性的作品不断涌现,例如《春天的故事》、《爱我中华》、《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中国梦》等等。这个时期音乐的题材更加广泛,有表现祖国统一的,有公民道德建设的,有环保主题的,例如《七子之歌》、《日月与星辰》、《大中国》、《东方之珠》、《盼团圆》、《公仆赞》、《人民公仆》、《八荣八耻歌》、《公民道德歌》、《文明礼貌歌》、《家和万事兴》、《文明在哪里》、《地球你好吗》、《植树歌》等等。我们可以结合各阶段的活动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二)记忆深刻,效果持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只要一提到思想道德教育,就会想起领导、老师或家长在唠唠叨叨地说大道理,至于说了什么,其实一句也没听进去。音乐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听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就拿记忆同样的内容来说吧,用音乐记忆明显优于语言记忆。大家也许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多年以前政治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同志的精神,当时老师说了些什么话,我们可能都记不起来了,但音乐老师在课堂上教唱的那首《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至今仍记忆犹新,并且张嘴就能唱出来。这是因为音乐是有规律的音响运动,音高、节奏、音色、速度、力度、和声、结构等音乐要素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在以后还多次重复听到,令人印象深刻。加上歌曲本身就是音乐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当然在记忆方面综合了音乐和语言的优势,这是其他学科不能相比的。保加利亚医生拉扎诺夫博士通过实验证实,音乐对人的生理、心理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使劳累工作了一天的人们身心得到放松,恢复平静,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记忆力也会大大提升,至少提高六至七倍。他的这种利用音乐帮助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被人们称为“超级记忆法”。我们不是科学家,也许医学方面、心理学方面的原因我们无法解释得很清楚,但音乐对帮助记忆有明显的优势确是不争的事实。

(三)容易引起感情共鸣,效果更明显

格式塔派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人类精神世界运动的起伏形态、节奏、延续过程以及不同性质的感彩强度与对立两极感情的变化都可以由音乐的旋律线、和声、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要素加以比拟,经过大脑生物电力场,使人们通过音乐运动的结构去把握以之相对应的精神运动结构。所以听到热情、乐观的音乐就会使人奋发向上,听到气势宏伟、辉煌的音乐就会使人胸怀壮阔、坚毅刚强。抒情、宁静的音乐可以使人心平气和,热情、欢快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焕发。我们都知道,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表演时,再加上艺术家们的倾情演绎,使欣赏音乐的人很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影响力更大,辐射力更强,这是任何语言也无法与之相比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我们听到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心灵会震撼,那时而壮阔、时而深沉、时而激昂的音乐带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那激情澎湃、如火如荼的抗战岁月,心中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为什么我们听到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唱的《歌唱祖国》,就会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浓浓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为什么我们听到万山红深情演唱的《公仆赞》,就会被歌曲中所赞颂的孔繁森同志的高尚品格深深打动,感动得热泪盈眶。

(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1.群众参与的形式多样:可以歌唱、可以演奏、可以欣赏、可以表演。

2.群众学习的方式灵活:有条件的可以由单位组织,请音乐教师辅导;条件差一点的,可以跟录音学,可以跟电视学,可以跟电脑学。

3.群众练习的时间、地点灵活:可以由单位统一安排时间集中练习;可以在家独自练习;可以一边工作一遍练习(要求安静,不允许出声的工作除外);甚至在家做饭、炒菜、洗澡的时候都可以练习。

4.参与的人员灵活,人数可多可少:人多时可以上百人、上千人、上万人一起合唱(奏),人少时可以几十人、十几人一起唱(奏),更少时可以是几个人的小组唱(奏)。

二、利用音乐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一)利用群众歌咏活动进行荣辱观教育

群众歌咏是一种集体歌唱形式,参与人数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最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熟练的开展群众歌咏活动的经验。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党和政府都成功地开展了规模宏大,有声有色的群众歌咏活动,对宣传党和政府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群众歌咏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今天,我们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明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然首先要科学地运用好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具体措施如下:

1.各单位的组织者要制定好歌唱活动计划,定好活动的时间、地点,选好曲目,安排辅导人员定期教唱,形成制度,长期开展活动。

2.有条件的单位可组织合唱队,长期进行训练,提高合唱水平,扩大影响力,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歌唱活动,让大家在歌唱当中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3.有关政府部门要利用节假日,结合各个阶段的活动主题,有计划地开展群众歌咏比赛,提高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公民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二)利用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音乐游戏活动进行荣辱观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艺晚会、节假日娱乐活动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文艺晚会或娱乐活动中穿插爱国主义歌曲、文明道德歌曲歌名竞猜、歌曲接唱等游戏节目,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会大大高,反响强烈。例如“歌名竞猜”游戏,有点像中央电视台的“开门大吉”节目,也是听音乐猜歌名,只是歌的范围要窄一些,主要是爱国歌曲和文明道德歌曲。“歌曲接唱”游戏,就是把参赛者分成两队,轮流接唱主持人唱出歌曲的下一句歌词,接唱正确次数多者为胜。通过这些音乐游戏活动让群众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接受荣辱观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大力开展爱国歌曲、文明道德歌曲创作活动,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歌词、歌曲创作

近几年来,广大音乐工作者和爱好音乐的人士,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结合各个阶段的活动任务,创作了一些表现进一步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繁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主题的歌曲,但参与创作的人数较少,作品的数量也不多,特别是合唱作品就更少了,有较大影响力的合唱作品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制约了群众歌咏活动的开展。大家唱来唱去都是一些老作品,因为新作品太少,创作质量也有很大的问题。就拿反映文明道德建设的歌曲来说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首艺术性、可听性较强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合唱歌曲,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一件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值得广大音乐工作者认真思考:是因为这一题材的歌曲太小儿科了,不入作曲家们的法眼?还是因为这一题材的歌词写得艺术性较差,不好谱曲?如果原因是前者那就是认识问题、态度问题,应该从思想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如果原因是后者那就应该从歌词的创作入手,进一步提高创作质量。只要我们找出问题的成因,想办法对症下药,那么很快就会有高质量的、反映文明道德建设的合唱作品问世。为此,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出台一些有力措施,加大对优秀音乐作品,特别是优秀合唱作品的奖励力度,刺激歌词、歌曲的创作,扩大爱国歌曲、文明道德歌曲的库容量,给人民群众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加大对爱国歌曲、文明道德歌曲的宣传力度

各电视台、电台、广播站、报刊、杂志等媒体要大张旗鼓地播放、宣传爱国歌曲、文明道德歌曲。为什么港台流行歌曲、爱情歌曲能占领我们的校园、占满我们的媒体栏目,为大家所熟悉、传唱?我们这些表现社会正能量、写得优美动听的歌曲也一样可以成为流行歌曲,让人人会唱,人人爱唱,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样需要它们。以前的每周一歌栏目做得很不错,不知为何最近听不到了,建议保留这个节目,因为这个节目在一周之内重复播放同一首歌曲,人们很容易就能学会并记住。让爱国、文明之歌充满大街小巷,充满人们的生活空间,让广大群众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感受爱国的力量、正义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正是新闻媒体的重大社会责任。

总之,加强公民的文明素质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有耐心,讲究方式、方法,需要集社会各界力量,巧妙地运用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大力宣传、教育才能取得显著效果。而音乐教育形式只是众多教育形式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每一个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干部以及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正确、合理地利用好这一艺术形式,使人们可以用响亮、动情的歌声抒发心中炽热的爱国情怀,用优美、感人的音乐清泉浇开播种在心田的文明道德之花。

参考文献:

[1]田晓宝,文思隆,石一冰.合唱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4

    从最真实完整的意义上来说,人类教育社会现象是一种多项教育社会生态属性的集合体,是教育社会生态律动实质内涵和教育社会生态能动形式有机统一的教育社会全质生态性形态存在。这是教育形态研究范式的坚实可靠的客观基础和认识原型。

    任何人类教育社会存在都是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是教育社会成员生命形态的律动生产实质内涵与其能动生活本质形式现实统一的生态形态。一方面,每一个教育社会成员都是教育生命自我及其外部生产的律动性存在:它以生生不息、永恒顽强的活性活力,持续不断地拥有、坚持、守护和展示着教育生命平等自在、精确复制、节律运动、新陈代谢、延续发展、形式转换和体系聚散形成的客观必然的自然律动性存在的生产性实质性向与内涵;另一方面,每一个教育社会成员又都是教育生命自我及其外部生活的能动性存在:它同样以生生不息、永恒顽强的活性活力,有意识地定向、努力地寻求、自主地选择、自由地创造、有效地获取和充分地享有着生命实质性向与内涵的人为能动性存在的生活本质机会与形式二者现实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为一个个生机勃发、个性迥异、形态万千的活生生的元现实教育社会生态人个体与复合教育社会生态人组合体系。

    随着人类科技的加速发展和积累,人类教育社会现象的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日益清晰、典型、丰富和生动起来。科技信息的日益丰富、深化、简明和逼真,极大地强化、简化和增效了人类教育生命生产性律动存在的性向和内涵,更加凸显、丰化和繁荣了人类教育生命生活性能动存在的机会与形式,进而大大地简化、提升和优化了二者现实地结合的方式和成效,人类教育社会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正在以日新月异的全质内容和面貌,活性十足、活力无限地呈现在当代人面前。

    人类教育社会存在的这种主客观统一的完整的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及其加速进化,不仅为教育形态研究范式孕育和培养了作为真正的教育社会生态人的全质研究主体,准备和呈现了最为客观、真实和完整的实质性研究平台、资源、对象、内容和条件,也为教育形态研究范式提供和约定了本质性的生态形态研究方向和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育形态研究范式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全质性研究工具、方法、途径和模式。健全、能动和进取的教育社会生态形态性全质研究视者视主立足和站定公共透明的教育社会生态形态性的本质视位,明确和锁定健康合理的教育社会生态形态性的本质视意和视向,依托和瞄准客观真实的教育社会生态形态性的实质视域、视区、视点和视物,操作和运用综合透视的教育社会生态形态性全质研究视线、视术和视力,反映和建构精确完整的教育社会生态形态性的全质视像,就构成了比较教育学的全质教育形态研究范式。[1]

    二、教育形态研究范式是人类科学认识和把握教育社会现实的可靠行动体系

    源于和基于人类教育社会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的教育形态研究范式是一种生态性全质研究范式,它以同构、对应和超越于人类教育社会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的形态化研究理念、思路和框架,对现代人类教育社会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进行同构性、对应性和超越性的真实反映和把握,从而成为比较教育学最为客观、可靠和可信地认识与把握现代人类教育社会生态化全质形态存在的高效研究方式和行动体系,成为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发展超越的必然选择。

    它与人类教育社会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的同构、对应和超越性,根本地保障着比较教育学的教育形态研究范式的信度和效度。同构对应性是主观世界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主体机制和根本保证,任何有意无意地对客观世界进行结构功能性剪裁、移换和增删的信息理念组合,都不可能真正保证其反映的真实可靠性。教育形态研究范式科学地发挥和体现了比较教育学研究从根本上忠于人类教育社会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事实原貌的实质性律动原则和要求,如实地刻画和叙述人类教育社会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事实的结构、属性、特征、运行和功能,同时,它也体现和坚持教育形态研究范式的本质性能动原则与要求,对人类教育社会生态性全质形态存在事实的理念化、文本化和超越化进行合乎科学逻辑的话语转换加工、整理和建构。

    完整简明性特征是教育形态研究范式能够成为并保证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可靠行动体系的最根本机制。教育形态研究范式从人类教育社会生态形态的实质性存在和本质性存在两个最具根本性的属性方面及其相互有机整合的高度,超越性地选择那些最具代表性的性质来指称、反映和把握人类教育社会生态完整形态,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教育认识过程中事实形态全质的丰富性和话语指称的单义唯一性之间的根本矛盾,保证人类教育社会生态全质形态事实及其与相应理念的内洽性或不矛盾性。

    三、教育形态研究范式的非形态化历史困境、式微与形态性复活

    人类教育社会生态形态的全质性存在,根本地决定了人类只有用教育形态研究范式才能够同构对应地对其进行真正科学的反映和把握。但是,随着教育形态的加速分化和教育科研日益细致的分工,更主要的还是由于形态化研究的复杂艰巨性,特别是人类日益功利化倾向所导致的教育科研的圈子族群手段化,致使教育形态研究范式逐渐分化、式微直至畸形化。这虽从根本上给比较教育学萌生、运用和发展教育形态研究范式造成了严重的阻力甚至灾难,但同时也更显现和成就了比较教育学坚持与弘扬人类最基本的教育研究范式的可贵精神和贡献。

    最初的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与把握都是原生形态性的。他们把人类个体有限的能动性选择、创造和获取的本质性形式认知与构想,朴素坦诚地依托融合于人类个体的生命实质律动性存在、行动与结果, 把二者作为一体性的完整形态存在加以观察、思考和对待。这样,才孕育出古希腊近乎完美的人体艺术和悲喜剧文学,促成了亚里士多德几乎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理论体系,诞生了积极地“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2]培养“和谐发展的人”[3]的博雅教育。史前期的比较教育同样秉持这种朴素的认知方式和实践,最早的比较教育先驱们用他们的细心观察和生动笔触,真实地描画和记载他们遭遇到而又感兴趣的教育形态。

    随着人类个体与社会体系的加速分化、发展与积累,人类个体和社会体系的形态性内容日益丰富、复杂和散化,人类的原生形态性自我与社会的认识与把握变得日益困难和低效:对人类个体和社会体系的全质内容进行真实而全面的知识化和理论化的正确而有效的整体认识、解释、把握和应对,只有亚里士多德式的天才全才才有可能敢于和愿意去做并做到;百科全书式的原先性完整形态性全质认识就不得不为人为的日益局部片面性的经验性分割、解释和认定或学科性分析、阐释和认识所取代,分裂碎化为各种本质形式本位的随意化剪裁、拼合以致扭曲的知识。

    教育哲学家们无法摆脱和远离这种利益圈子化的学科性知识的偏见和藩篱,自觉或被动地对人类个体和社会体系的教育生命形态进行碎片教化,神秘玄奥的把握和阐释。

    科学知识的生命形态化发展为形态性认识和把握方式的复活和回归提供了历史的必然、必要与可能。16世纪、17世纪的博物学、解剖学和生物学的问世和发展,达尔文社会进化论的诞生,培根的经验归纳方法重振,孔德的实证精神的兴起为科学家们从生命形态的角度认识社会现象提供了真实性的样板、深刻的启示、完整化的动力和形态性的原型与方法。以往被首先作为物的、设想的、想象的、制度的和宗教的等性质的社会存在,现在则首先以生态性的全质形态的真实原貌日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教育思想家们更是得风气之先而积极呼应。

    摩尔对乌托邦社会的描述,夸美纽斯对“快意学校”的设计,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及其把握方式,杜威关于“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论断,都越来越清晰地体现和实现着人类形态化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的历史性转换和丰硕成果。然而,形态性反映和把握人类教育社会生态存在方式的复活道路充满了荆棘和曲折。伴随着社会利益的族群性分化和科学的学科性分割所推动的“分析时代”[4]的到来,人类的分析性认识又逐渐占据科学研究舞台统治地位,形式化的本质探讨和框架性的实质探索变得更加非形态化即分裂化和片面化。有关教育社会现象基本性质的界定也逐渐分化成多种话语形式,包括更加全质单面抽象化的“教育存在说”、“教育现象说”、“教育系统说”、“教育事实说”、“教育意识形态说”等;更加本质形式碎化的“教育活动说”、“教育实体说”、“教育制度说”、“教育组织说”、“教育上层建筑说”等;更加实质化的“教育规律说”、“教育工具说”、“教育生产关系说”、“教育生产力说”[5]等非形态性话语,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再次游离、摇摆于形态性认识与把握的正途,踏上非形态性研究的危险历程。

    四、教育形态研究范式的比较教育学原型、分化和振兴

    与其他教育学科乃至所有社会科学相比,比较教育学一直是对人类教育个体和社会体系进行形态化反映和把握的知识领域。早在比较教育的史前期,古希腊的希罗多德对波斯人“根据其他民族的居住地靠近自己的程度来确定他们接近完善的程度”和“乐于采用外国的风俗”的“拿来”行为的记录和介绍。[6]色诺芬在他的《塞鲁士王传》中“考虑了两种社会的教育实践之后”对波斯教育注重公民教育特征的“实际描述”。[7]到了16世纪、17世纪,“到国外的旅行为记录一种比较性质的教育观点提供了机会”,[8]以及“日益增加的一些对教育的评价”[9],都反映出比较教育先驱对他们感兴趣的教育的记载,主要的都是形态性的直接感知和叙述。

    作为比较教育学科诞生标志的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探索,从“人类的进步与福利的普遍主义精神”[10]出发,针对当时“学校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儿童和青少年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政府的普遍需要”互不适应的严峻“教育实态”现实,[11]力图通过对儿童的教育“恢复他原始的纯洁性,使人类社会获得新生”[12],为此,他积极主张并实践借鉴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以观察和经验为证”,[13]“把事实和观察结果收集起来”,[14]对作为“社会大厦的真正基础”的教育进行“近乎实证的”[15]研究。这种以自然科学解剖学为原型和模板,以人类个体和群体生命形态的真实需要和诉求为实质内涵,以对教育自身及其事实的观察和经验为观照对象和改进形式的研究模式,初步显示出科学化分类、解剖式分析、归纳性概括和类比性迁移的形态化研究范式的基本精神。

    最早明显表现出对教育进行生态形态性认识倾向的学者是英国的比较教育学者迈克尔·萨德勒。他在《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的著名演讲中形象地类比指出,不能简单地期望“像小孩逛花园一样”,随意地采摘些花叶,“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棵有生命的树”。[16]这种类比思维的科学形态与形态性科学思维最为接近。

    最早正式提出对教育进行形态学研究的比较教育学学者是英国的霍尔斯。他在《文化与教育:文化主义者的比较教育研究途径》一文中,“提出一种进行比较研究的文化主义方法”即“教育形态学”,试图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一种教育制度都源自它得以存在的文化环境”这样一种“自明之理”出发,来研究教育的各种文化类型和形态。[17]著名英国比较教育学者埃德蒙·金用开放性的全球模式,从“生态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教育与技术和三种工业化社会形态的关系。[18]至此,比 较教育学从其对教育现象进行原生态的直观描述,发展到了对教育实态的次生态的形态性直接感知把握、解剖性具体分析概括和借鉴性能动比较选择阶段。

    同样是受社会科学分化分科发展的影响,比较教育学也相继出现了多种分化性弱形态化研究范式。如施奈德关于教育的“外部因素说”和“内部因素说”,[19]康德尔的“教育制度差异说”,汉斯和冲原丰的“教育事实说”,黎成奎的“研究领域说”,阿尔特巴赫的“多学科领域说”,井富泽和哈尔斯的“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说”,小林哲也和库姆斯的“世界体系说”,金的“全球模式说”[20]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但仍坚持着从不同侧面或层面对多样化国家教育进行形态性研究的主要旨趣。

    正是由于比较教育学这种对教育事实进行直接的、全质性形态研究的特点,才使比较教育学很难像其他抽象化、片面化学科那样易于隐藏和虚化研究者的主观倾向,回避和远离社会生态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影响、干扰和利用。“并没有一致的意见肯定色诺芬是一位完全公正的客观观察者。”他“似乎是一个赞美波斯人以便使雅典人吸取改革教训的社会评论家”。[21]伊拉斯莫斯在给他的意大利学生写信时,颇具奉承意味地说,意大利“那里甚至墙壁都比我们国家的人更有学问和口才”[22];但在十几年之后,他在给英国人的信中又说,“英国在学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与意大利相比,肯定处于优势”[23]。这样,教育的“比较或许使人讨厌,令人反感”[24],比较教育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陷入族群圈子手段性的扭曲状态。

    在近现代社会强权势力对社会和教育的干预利用日益强劲的情况下,比较教育学只有两种基本选择:要么紧密为现实强权势力服务利用做工具,要么被强权势力排斥和驱逐或自觉退隐社会舞台。处于次生态发展阶段的比较教育学,无奈地经历了这两种命运的考验。比较教育学学者首先以积极入世的策略为现实服务,把比较教育研究“打算直接用于实践活动,或者至少是用于政策发展的”[25]研究,为此,甚至不得不暂时放下人类性的生态目标而专注于现实政策决策性研究以服务和取信于当权政府。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者库姆斯为了“提出、采纳和实施政策”以促进“社会变革”,并“使政策后果得到预测”,提出了“教育问题比较方法”的研究模式。[26]爱博斯坦甚至认为,“在比较教育领域对教育改革有实际效用的范围内,比较教育并不排斥意识形态。”[27]“劝解比较教育学者在他们自己的工作里承认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以“有助于保证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统一”。[28]主张比较教育“重点探讨合适的政策和政策研究中意识形态的影响”[29]。这表明,比较教育学学者为了坚持形态性研究不得不进行多方面的弱形态化尝试。

    比较教育学学者们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为比较教育学的全质形态研究范式的生成和发展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推动着比较教育学向着科学的全质形态性研究急速奔进。“文化研究”和“批判人种志”多学科领域的提出,“世界体系”和“全球模式说”、“各时间和空间的所有教育领域说”、“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说”等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为比较教育学形态研究范式主体、目标、内容、条件和方式做出了日益扎实的准备,比较教育学立足、面向、反映和建构“全质生态形态”的形态研究范式也就水到渠成、呼之而出了。

    五、教育形态研究范式具有重大认识实践价值与功能

    教育形态研究范式作为教育科学的基本范式和比较教育学的原生态超越性主体研究范式,一直立足和坚持沿着科学必然的全质形态化研究起点和道路前行。它深刻地理解和汲取了教育科学非形态化研究的片面性成果和教训,吐纳和扬弃了古今比较教育学形态化研究的优势和片面化失误,充分地展示和体现出教育形态研究范式的平实心态、宽阔胸襟和高远立意,扎实自然地孕育、凝集、提升、强化和完善了比较教育学科学认识和建构全质形态性教育社会生态的重大认识和实践价值与功能。

    首先,比较教育学教育形态研究范式具有全质形态化的科学认识价值与功能。教育形态研究范式明确地区分了人类教育社会生态现象的客观律动内涵实质和主观能动形式本质的双重性质存在,把人类的教育能动形式本质存在作为比较教育学的观照对象纳入到教育社会生态现象之中,全面观照和考察人类教育社会生态现象的实质性律动内涵、本质性能动形式及其二者的生态性全质形态统一,完整简明地涵盖人类教育社会生态现象的基本内容和层面,最终对人类教育社会生态现象的全质形态存在做出了真实可靠的认识和把握。

    其次,比较教育学教育形态研究范式具有形态化归真祛魅价值与功能。其一,敏锐确切地明了和鉴别教育研究中的非全质性残缺和不足,从根本上揭露和批判以往教育科学非形态化研究的片面性认识的全质性问题所在,保证从实质律动内涵和本质能动形式上的全质完整性上对人类教育社会生态现象进行全质形态把握,避免无辜的或人为的单纯实质或本质片面性。其二,科学逻辑地揭示和检验教育研究中的人为性全质虚构、错位、拼凑和忽悠所产生的各种误读、误解、误导、假象、迷彩和谬见,保证对人类教育社会生态现象进行真实可靠的全质把握。

    再次,比较教育学教育形态研究范式具有修正、弥补、整合和提升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层级,促进比较教育学的科学化价值与功能。教育形态研究范式从客观世界的形态性存在的事实出发,充分汲取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全质形态性研究成果,通过对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内容、条件和方式的全质形态化定位定职、定形定态、定向定值、定境定性和定能定制,科学地重塑和生成比较教育学的全质形态化学科视主、视意、视物、视线和视力,既与以逻辑方法为主的一般性教育理论研究区别开来,又与以历史方法为主的教育史学研究划清界限,更与以个别教育形象描绘和刻画为主的教育文学或教育经验根本不同;它以综合使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科学统一的逻辑实证叙事方式来 直面实态、间隔状述、透视类化和对照比较人类教育社会生态的全质形态存在,把比较教育学转换提升为科学的教育社会生态全质形态科学。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5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2、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6

关键词

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创新路径

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分支,社区教育以其独有的教育资源、教育对象,在提高社区群众受教育水平的活动中不断发光发热。本文主要从社区教育体制的完善、社区教育活动的宣传、社区教育需求的确定、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入手,探求社区教育活动的创新开展路径,力求建立起能够科学运转的社区教育网络系统,使不同层次的社区群众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形式,始终与时代进步保持一致的步伐,有效地填补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一、社区教育体制的完善路径

在过去、当前以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社区教育体制仍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对于教育资源的供给、教育公平的维护是有利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的过度介入也会阻碍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成长,这就需要一些非正式组织来补充。在我国,法律援助中心、老年人协会、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等非正式组织都为社区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在今后社区教育体制的完善过程中,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道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管理方式的多样化,按照社区教育的规律修订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社区教育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狠抓落实,推进社区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问责与监督机制,防止任一主体的权力无限扩张和滥用。二要不断培育和发展社区非正式组织,拓宽社区教育服务领域,架起政府与社区居民沟通的桥梁。

二、社区教育活动的宣传路径

枯燥无味的会议、艰涩难懂的文件、啰啰嗦嗦的说教,通过以上这些方式进行社区教育的宣传,其效果相当于零。如果不能与时代同步,搞好宣传,社区教育也就落不到实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正确的宣传方式,应该是融入人文关怀,真正从尊重群众、理解群众、激励群众的角度出发,科学地选择合适的宣传形式,力求宣传形式的灵活多样,避免形式的单一呆板。一是开展互动式宣传教育,通过视频系统、广场参与、上门咨询等形式,使宣传教育从表面走向深入、从单向走向双向、从说教式向互动式转变;二是开展微型化宣传教育,根据社区分布广的特点,通过在公园、广场、楼道开展“微型讲座”“微型沙龙”等形式,深入到居民中开展面对面的宣传,让宣传教育更加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三、社区教育形式的创新路径

目前较为常见的社区教育形式主要包括集中授课、主题讲座等,通过以上方式进行社区教育,其效果总不尽如人意。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发展,社区教育应融入视频教学、QQ交流群、微信交流群等较为便捷的教育形式,使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居民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途径获得知识。如铜陵市螺蛳山社区开办了社区微信课堂,以老年人为教育对象,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微信基本知识,既满足了他们多元化的需求,也拓展了他们的学习知识、了解社会的渠道,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宁波市北仑区社区邀请专家指导,帮助教师再三修改设计,并通过专业摄像、录播教室等多种途径进行录制,将技能培训、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制作视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路径

要充分整合社区辖区内的教育资源,将各类现有的教育平台充分整合到社区教育这一大平台中,实现社区教育软、硬件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各级社区教育机构的设施建设,实现辖区内各类社区教育机构的“五整合”,即硬件资源整合、师资配备整合、培训计划整合、日常管理整合、台帐资料整合,以节省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如硬件资源整合方面,要强引导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含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文化、体育、科技等场所、设施在不影响学校安保工作和正常教学、经营的情况下,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强化社区教育硬件保障,全面提高社区教育质量。不仅要整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优质资源,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开发提升公民生活素养、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垫江地方特色,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类教育资源,要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贯穿到从幼儿教育到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以不断提高居民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张德法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学富成人教育中心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68-02

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与主要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城市,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承担社区教育基地职能的广播电视大学来说,这是实现服务社会,加快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社区教育的特点

社区,在我国一般指城市和市郊乡镇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即由一定地域范围的同质人群以及由他们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等多种方面组成的特定社会机体。社区教育指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发展社区教育,是构筑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核心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社区内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社区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型教育模式。当前,国家的建设重点正从经济建设逐步向社会建设转移,教育作为一种“民生”被提出来,而社区教育是最能体现“民生”的教育类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对象广泛。与面向青少年的学校教育不同,社区教育面向本辖区内的全体成员,包括幼儿、老人等,不仅有常住人口,还包括外来务工人员与流动人口。二是形式和内容多层次、多样化。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以及不同需求的各阶层“社区人”,社区教育完全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来组织课程,其内容宽泛,涉及职业教育、文化生活教育、法律教育、科普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等方方面面,教学形式、方法与学习时限灵活多样。三是时效持续长远。就某一项内容的教育来说,社区教育时效是有限的,但作为继续教育以至终身教育来说,其时效又是持续而长久的。四是意义深远。社区教育是构筑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措施,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可见,社区教育工作是一个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效持续、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二、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状况分析

我国的社区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与人们生活家居模式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管理体制由“单位制”转向“社区(街道、居委会)制”、“单位人”转向“社会人”的巨大变革,“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现代化特征使得我国的社区教育发生了迅速而又深刻的发展与变化。

(一)社区教育的模式

我国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四种教育模式:一是高等教育模式,即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和普通高等院校开办社区大学、社区学院。二是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即依托企业或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社区技术培训。三是社会教育模式,主要为街道、老年委和中小学举办的社区文化活动。四是民间资金投资创办的社区办学实体机构。在这四种办学力量中,最具有远程教育技术优势的是各级广播电视大学。

(二)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第一,社区教育内涵实现新的转变。实现了由初期的“以中小学校外德育教育为主”模式,向“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面向全体‘社区人’”方向发展的变化。

第二,社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网络初步构建,运行体制及保障体制开始形成,并不断得到完善,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初步形成。就我国城市来说,截至2007年,部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已累计114个,占全国城市城区的15%,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已达400多个,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城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教育网络,还建立了一大批学习型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社区教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紧密,内容形式更丰富多样。

第四,以远程教育为支撑,各级广播电视大学为基地的社区教育平台初步形成。社区教育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特有的开放性、全程性、自主性、个体性、网络性等办学特色和优势,将为社区居民构筑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社区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其独特之处,然而社区教育毕竟是一种异于普通学校教育、职业教育,而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型教育模式。由于教育对象众多,教学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且要与时俱进,加上我国社区教育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我国的社区教育现在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规模不够大,基础还不牢固,离规范化、制度化差之甚远,总体还比较幼稚。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其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京津沪及东部沿海地区社区教育发展已经到了比较普及的水平,正在向农村延伸;中部地区则主要集中在主要城市;西部地区地处边远、经济落后,社区教育可以说刚刚起步。

其二,经费不足。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费筹集渠道不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经费短缺。

其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群众社区教育意识不足。“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大教育”的理念尚未树立,国家对社区教育的制度设计还很少,社区教育的发展缺乏可靠的政策、制度、经费的保障。群众参与社区教育的普及面不够广,积极性不高。

其四,社区教育运作模式不够合理,教育模式有待创新。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还存在实体和模式混乱的情况,有的社区教育有名无实,成为了社区活动中心,有的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变成了营利性组织,同时教学模式还停留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课堂授课听讲”模式,违背了社区教育的发展特征和规律。

其五,远程教育介入不足。远程教育资源与优秀师资欠缺,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远未得以发挥,因而严重制约了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远程教育支持下的社区教育发展策略

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供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努力满足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需求是社区教育的职责。然而,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不同行业不同人群需求不同,各地经济发展又不平衡,社区教育工作任务繁重。在各级政府加强政策制度设计与加大经费投入基础上,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社区教育模式,建立起高效的社区教育工作运行机制,以有效的策略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摆在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远程教育技术具有开放性、全程性、自主性、个体性、网络性、覆盖面广、实效快等办学特色和优势,它能为社区居民构筑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在当前信息时代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快速、大量地传递教育信息,可以有效地及时互动交流。可见,以远程教育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远程教育支持下,可采用以下社区教育发展策略:

(一)构建社区终身教育网络

社区教育,是面向广大居民的教育活动,应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并形成一定的网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采取联合、重组、扩建、新建等方式,将各级教育体系(大中小学、职业技校等)、各类培训基地(德育、美育、务工人员职能技能培训基地等)、各部门教育学校(老年学校、法制校、妇女学校、家长学校等)统一整合,构建成“市级社区大学-城区级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校-社区居委会学习中心”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形成覆盖面宽、功能强、效率高、满足度大的社区终身教育网络。

(二)依托远程教育系统,搭建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

在我国远程教育的整个格局中,由中央电大和省、市、县电大以及近4000个教学点组成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覆盖着全国城乡,并延伸到了社会的最基层组织。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与主力军,其参与社区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独具特色的远程教育优势,同时也能够整合自身与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社区教育需求。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联手合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的优势,必将会是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

依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中心,连接起各行业、各部门、各社区居委会(以至家庭)的接收终端,逐步建立和完善市级社区教育网络信息平台及综合性网络学习服务平台――终身学习网。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各学习终端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海量的网上教学课程,使进入社区大学的居民能够进行远程学习活动。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构建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开放教育资源是社区教育工作的突破口。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必须按照“全面开放,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各级各类学校与各行业、事业、企业的教育资源以及社区公共资源,建立国家、省、市、县(区)级社区教育资源库,并逐步向社区无偿开放。各地可以补充建立自己的特色资源库,丰富资源内容。既可将全民学习所需的大量资源通过网络方式提供给学习者,也可使社区内的各种企业、学校、文化体育场地、自然人文景观成为社区教育活动最坚实可用的活动场地和有效载体,构建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四)加强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主要是建立市、县(区)级的社区教育师资库,做好社区教育队伍的培训工作。可通过市级社区教育基地加强对各级社区教育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开展社区教育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利用自己的优秀师资,并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遴选一批优秀的人才,组建市级社区教育的师资库,为基层社区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承担对社区教育的干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功能。同时,开展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五)提供及时服务指导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8

我国社区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定义是:“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社区成人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的事业,与社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一、社区与社区成人教育

关于社区的定义众多,社会学家们对社区的概念达成了三点共识:第一。社区是有一定的地域规模;第二,居住在这一地域的人们存在着各种交往;第三。人们对所居住的地区有一定的归属感。简而言之,社区就是指由聚集在特定地域内,互相联系的、具有共同成员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但社区与地区不同,社区没有明确的边界。社区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同,一般社会群体通常不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特征的。因此,区域性和成员的一致性是社区的两大特征。

社区按其形成过程可分为自然性社区和规划性社区两类。前者多存在于农村,由长期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区的人群组成;后者多存于城市,指按照统一规划建设起来的居民区。目前,我国的社区活动往往以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展开的。社区要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社区教育是指将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中所形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和活动。社区教育是区别于正规学校教育、旨在实现学校和社会的交流和沟通、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带有社区性质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对社区发展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关键性的影响。社区教育是针对社区所有成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包括对社区成员进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还包括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及学校以外的社会教育。

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是社区教育的主体。社区成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发展为目标。以特定社区内成人为教育对象,针对特定社区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成人教育活动。成人教育活动与社区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隶属性。设在社区的成人教育机构或成人学校、普通高校对政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隶屑关系,有的是社区举办的直接接受社区政府领导。第二,同一性。成人教育机构建在某一社区。成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在领导关系上不隶属社区,但它与社区主要是驻地关系,但无疑是该社区的成员,总会伴随着个人与他人的同化、个人与地方的归属,从而形成了区域性的大家庭。第三,依附性,社区中的成人教育机构生活在社区内,社区为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没有社区,它将无法生存。第四,参与性。生活在社区内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的师生员工与社区各阶层人士有着广泛的交往,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

二、社区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要素

社区教育管理就是对社区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协调的活动过程,是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放大社区教育资源效应的一种组织力量。从总体结构上看,社区成人教育的中介管理组织主要是通过四个构件要素的系统整合来发挥其管理机制作用。一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代表政府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介入社区教育,发挥统筹、规划、协调控制和服务等管理功能作用。二是社区教育力量。社区内各种教育力量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参与到社区教育的决策与管理中来。三是社区教育机构。社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学校或社区教育中心,都是社区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通过对这两类中介性社区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作用,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化社区的形成。四是学校教育系统。普教、职教、成教和高教等各类学校教育系统,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中介作用,使学校教育向社区延伸、辐射,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服务,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

三、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以区或街道为主体的联运型管理模式。这类模式一般是由区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管理的一种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其组织形态是区、街道、居委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它是目前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也可称为“街道牵头、社会参与、双向服务”,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

(二)以学校为主体的辐射型管理模式。这类模式是从教育系统内部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学校为主体,协同所在社区单位和学生家庭联合组建而成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学校主导、资源共享、社会参与。这是一种跨行业、跨系统的横向沟通性组织网络,是一种开放式教育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政府机构与社区合作办学体制模式。这是一种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学校自主、辐射社区的开放式、纵横交错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政府介入社区教育,要从微观行为操作和宏观制度控制两个层面上进行考虑。也就是说要根据社区教育的成熟度和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注重淡化政府行为层次的直接操作。强化政府在政策法规制度层面上的宏观控制方式的介入。它既具有纵向行政指令。又具有横向沟通协调功能,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向社区辐射和传播文化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四)以社会力量参与为主体的社区学院管理模式。社会参与是社区教育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社区教育管理如果离开或缺少了社会参与,社区教育事业就不可能广泛、持久地发展。这一管理模式是以社会力量参与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成员终身学习需求的自主管理模式。它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正规形式的社区学院;另一种是非正规形式的社区学院。这种社区学院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机构设置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在教育时间上延续终生,教育空间上全方位覆盖社区所有成人学员的学习需求。在教育管理上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自主管理和弹性管理。

四、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方法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9

社会教育是社会经过不断发展,以及教育行业时代变革的产物,它可以调节社区内教育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可以将社区教育纳入社会大系统,旨在培养能够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技术专业人才,提高全社区人民群众的整体知识文化程度和知识素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帮助开展社会知识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开放大学最早由英国皇家于1969年提出,是一个独立、自治的国家高等教育机构,有权授予学位,在开放大学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年龄、学历、背景等方面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只要满18岁即可以入学接受教育。在将两者进行结合之前,首先需要拥有结合的标准化形式,让社区人民群众有形式可以依照,让开放大学教育在社区教育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使得教育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想要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必须将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创建出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一、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教育融合的理念

1.大教育观大教育观念既是将社区传统教育与开放大学现代化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在融合之前,首先需要对开放大学教育、社区教育可能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帮助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由于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教育在教育观念上面存在一些出入,因此要在尊重双方的教育特点和运行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融合,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始着手:第一,对开放大学教育的教学观念与社区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进行有效结合,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模式等多环节开展融合工作,让教师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意识,掌握最新型的教育方式,同时又知晓传统文化;第二,从整体角度来调整两者之间的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将传统文化道德和现代化文化观念进行有机结合,将绿色资源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相结合。2.大资源观大资源观念指的是在资源共享方面要最大化,使得各地区城市的社区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并且在资源的认识上需要更广阔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带来多样化的视觉感受,在资源获得方面也需要更广泛的空间,使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可以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交流分享,开放大学教育中的大资源教育观念,不仅适用于开放大学教育中,更应该把中心调整到整个社区教育工作之上,通过开展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宣传活动来服务于开放大学教育工作开展之中。从开放大学学校角度出发,社区教育资源指的是可以给学生提供教育改革、组织教学活动、开放教学模式等方面需要的文化资源,为开放大学教育改革提供相对应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和文化资源。3.大文化观笔者站在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将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构建更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想要将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要在构建优秀社会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我国不论在地理位置还是人口分布结构,还是有效资源方面,这些先天条件都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个性化等特点,当今社会的组织结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民群众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化,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了不同的受教育模式,不同的道德观念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思维方式,各个地区城市的人民生活习惯不同,这些都构成了多样化的社区文化。

二、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教育融合的模式

1.社、区、站资源共享模式此种教育共享模式是由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组织的社区教育常见的组成形式,包含了乡镇、社区所处的政府教育范围之中,将社区教育、化、技术学校以及政府相关的教育服务站进行有机结合,对其教学模式中的共享教育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相互之间的优势进行相互学习和参考借鉴,组织社区群民参加更多的教育活动,以此促进社区文化的良好建设,该模式的运行方式为:将化引入技术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丰富技术学校的教学资源,增强技术学校的教学优势,让社区学院组织社区居民到开放大学学校参加相应的教学活动,运用相关服务技术人才对社区学校的教育模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相对应的指导。2.开放大学学校功能外延模式开放大学利用其社区的文化底蕴、生活习惯、文明素质等作为条件组成开放大学学校外延模式的基础,可以为社区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服务,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主要以地区学校融入到社区教育之中为主要形式;开放大学学校外延模式的运行方式为:让社区居民走进开放大学学校进行学习,组织开放大学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区公益活动,将知识、政策、法规等带入到开放大学学校生活之中,将开放大学学校、社区、家庭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三者之间建立完善的教育协调管理机制。3.远程自主学习模式远程自主学习教育模式主要是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社区教育产生的新教育形式,以现代化技术发展作为创建教学模式的基础,利用多媒体教学科学技术作为教育辅助工具,把社区经济建设作为教学的中心,使社区教学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让社区居民进行开放性、非学历教育性的学习模式,该模式主要表现形式为:把社区作为基础,引进更多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社区居民自行选择想要学习的技能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或者社区居民采取非学历性学习模式,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可以更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将社区教育和开放大学教育有机结合,将社区文化加入到开放大学教育活动当中,使得开放大学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将开放大学教育模式运用到社区教育活动之中,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专业技术知识运用能力,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不足进行自主学习模式,激发社区居民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社区文明的建设力度,开放大学教育模式可以激发人的学习欲望,走出社会之后也可以进行学习,倡导“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思想,促进社会文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美芬,刘艳娟,公风华.电大开放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办学实践与探索——以湖州电大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社会教育的形式例10

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属性,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实践要求,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当前高校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日前,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在校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老师的指导、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为了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国各高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工程,受条件所限,呈现出教育形式多样的特点。综合来看,各高校的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二是“主题实践教学”模式,以及社会上其它未形成合力的教育模式。

1、“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

“填鸭式”理论教学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教育方法有以下三个特点:具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思路;指导教师以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核心价值观;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学习,强制灌输教学内容,未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

2、“主题实践教学”模式

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弊端,激发不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是很显著。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要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进行补充,以提升教育效果。目前,高校的实践教育集中体现在主题党团日和校外“第二课堂”等活动。

3、社会上其它未形成合力的教育模式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三方面的教育力量不能相互融合,反之,存在一定的相互消解现象。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而道德失范的也非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理想效果,真正的正面引导不到位。家庭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求趋于功利化,“唯分数主义”现象严重,不鼓励子女积极参与学校的思政实践活动。这三方面各存利弊,均未能形成合力。

二、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重理论宣传,轻实践教育

各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往往通过宣传栏、广播、学校报刊等途径向学生宣传和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常不重视活动的创新,只是在传统的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竞赛中加以联系,使得教育主题不鲜明,导向不明确,学生不能够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意义,起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2、重形式要求,轻学生实际

各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习惯采取由上级向下级行政指令传达的形式,要求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简单,内容空泛,没有深入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结合学生实际,脱离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意识、行为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没有真正抓住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和时代特点。因此,价值观的实践教育只存于表面和形式,达不到共识,取得不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3、重短期效应,轻长效机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进程中,通常处于活动效果和影响力方面考虑,启动仪式往往做的轰轰烈烈,活动内容覆盖面广。但后期的推进过程,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程序,使活动呈现出形式单一,应付了事的现象。因此,高校要确立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起监督、管理、惩罚机制,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实、做细,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教育模式

1、利用好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借助新媒体媒介,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资源采集和。在新媒体时代,除了专业的媒体平台和工作者可以信息外,只要拥有网络终端,每个人都可以信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这些素材和事例,我们都可以通过专业的平台进行,让更多的学生熟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第二,真正确保网络安全,切实净化网络空间。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如不能及时加以监管,也会带来危害。大学生在平日利用网络浏览时,受不良信息的引导,可能会对其日常行为、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取向。

2、利用生活化、日常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联系到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具备了形象化、可以感知的日常行为,才会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知它、认识它,践行它。因此,学校要积极营造出良好的利于弘扬正能量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日常化教育作为一种连续的、常规化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有限的课堂扩展广阔的课堂外,我们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把抽象的理论转为生动形象的概念,让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产生共鸣。同时,在学校范围内,积极营造正能量环境,宣传最美人物事迹,弘扬最美精神,树立道德模范典型,以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初衷。此外,学生工作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严于律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主题党团日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教师在思政课堂中积极引导,课堂内容生动形象,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内化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外化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

3、利用学团建设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般来说,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按照一定章程自发开展活动的组织。在政策上,学校应加强学生社团的引导工作,将学生社团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多设计丰富多彩的社团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学习的平台。与此同时,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家庭和社会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巩固学校里的教育成果,形成携手育人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7-75.

[2] 鲁静.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5)7-12.

[3] 韩文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03)68-7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