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4-02-19 15:28:33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1

由于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增地减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我国中长期粮食供需平衡形势不容乐观,现有粮食生产能力与巨大的需求潜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优势商品粮基地的概念是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长远发展战略提出的。

1、优势商品粮基地的概念与内涵

“商品粮基地”是在农业区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是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以提供商品粮为基本功能的农业专业化区域。“优势商品粮基地”则指条件好、面积大、商品率高,其专业化及产业化生产水平高、增产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能长期稳定提供优质食用安全商品粮的大型商品粮基地。优势商品粮基地选建的标准一般条件包括以下5条:(1)资源禀赋好,(2)生产规模大,(3)商品率较高,(4)基础设施强,(5)发展后劲足。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是衡量其稳定提供商品粮能力大小的综合指标,主要涉及商品粮基地的生产与调出规模、商品率及主导品种产量等因素。

2、优势商品粮基地的布局原则

要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的优质化、健康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型优势商品粮基地的区域布局需要依据以下原则。

――区位优势原则。粮食生产不仅要受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与地理区位的制约,而且粮食生产还受到社会经济实力、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发育情况、物流设施基础与生产者组织化程度及经营管理机制的影响。要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物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优势地区商品粮基地布局建设,以形成商品粮生产带的综合比较优势。政府要推动资源、人力、财力向优势与相对优势商品粮产区集中,优先建设竞争优势显著、并具有一定基础的大中型优势粮食商品基地。

――地区协同原则。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保护和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是实现全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优势商品基地建设的核心主体是中部粮食主产区,但如果只要求中部地区抓商品粮生产,中部粮食安全的担子太过沉重。要确保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等非常时期国家的粮食安全,商品粮基地的发展必须坚持地区协同的原则,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粮食主产区,也要分担部分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或责任,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

――产业开发原则。建设优势商品粮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商品粮基地产业升级,提高粮食产业的比较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特别是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增值。粮食主产区要立足粮食优势,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并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

――质量安全原则。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优势商品粮基地全面推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以确保优势商品粮基地商品粮的质量安全。加强粮食产品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工作,开展优势区商品粮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健全与完善商品粮食的质量认证体系,推行商品粮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加强粮食品质检验检测、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田危害关键控制点监控体系。

――持续发展原则。当前粮食生产技术增产边际效应趋减,粮食产量增长趋缓。2003年全球谷物产量低于消费量高达9300万吨,全球谷物储备已降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我国粮食生产所依赖的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与农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处理好粮食生产、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生物灾害防治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营养的粮食生产目标的统一,切实加强优势商品粮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优势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分析

粮食产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确保我国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依据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合理布局粮食生产,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城乡居民商品粮的安全供应。

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是衡量其提供商品粮能力大小的综合指标。主要涉及商品粮基地的生产与调出规模、商品率及主导品种产量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分析,可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长远建设与规划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决策参考作用。

二、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单因素分析

优势商品粮基地布局要在充分考虑国家粮食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在保障满足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总量需求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指导优势商品粮基地建设,保证提供优质化、安全化、多样化的生活用粮与加工原料用粮。

1、单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本次调查的较大流域或灌区的商品粮基地县2003年―2004两年的粮食平均调出率(调出率即商品粮调出量占粮食产量的比例)作为其优势度评价的主要指标,同时参照2003年―2004两年的粮食面积、总产、单产情况,对我国99片1550个商品粮基地县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比较分析与排序后发现:其中,商品粮调出率是正值的有89片,黑龙江垦区的调出率最高为0.88;商品粮调出率是0的只有甘肃徽成盆地一个地区;商品粮调出率是负值的有青海的西柴达木盆地、浙江的杭嘉湖平原、福建的闽东南“三江一溪”中下游等9个片区,浙江宁绍平原的调出率为-0.39(即本地区调入率最高为0.39)。

2、单因素分析法梯级分区

基于单因素的商品粮基地优势度分析,考虑到梯级分区:调出率在0.66以上的为超强优势区,0.65-0.46之间的为强优势区,0.45-0.36之间为次强优势区,0.35-0.16之间为一般优势区,0.15以下为相对优势区。全国99片大型优势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梯级层次性明显(见图1)。

超强优势区包含东北、内蒙古及宁夏、新疆等16片基地。2004年调出粮食777.3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31.64%。

强优势区包括黄河、长江和西南诸河流域或灌区等27片基地。2004年调出粮食846.5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34.45%。

次强优势区包含辽西、山东、江南、两广、西南等丘陵山地25片基地。2004年调出粮食387.6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15.78%。

一般优势区包含辽东、辽南、河北坝上、鄂东南、

图1 基于优势度单因素分析的商品粮基地区域布局图四川等丘陵、平原16片基地。2004年调出粮食578.5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23.54%。

相对优势区包含浙闽琼沿海与甘、青等内陆灌区等16片基地。2004年调入粮食133.0亿公斤,与1998年同项指标比较下降了2.5亿公斤,占当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调出总量的-5.41%。

三、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方法侧重突出商品粮调出率,评价法简便,但对规模考虑不足。为了弥补单因素方法的不足,下面采用多因素分析――黄金分割法,在充分考虑商品粮基地建设发展中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主要因子并计算出优势度值,最后引入黄金分割点的思想对优势度进行分级。

1、因子分析――黄金分割法

因子分析中,选取各优势商品粮基地县2002年―2004年的三年平均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粮食调出量,以及区内第一、第二大作物的面积、单产等7个指标来综合评价其优势度,由于面积、产量和单产指标之间的计量单位不一致,首先进行无量纲处理,用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将标准化后的数据输入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前三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92.3%,所以用前三个公共因子基本能代表整个样本的相关变量。

表1

因子载荷矩阵表

表1中:公共因子1为生产规模因子,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调出量在其中承担较大的载荷;公共因子2为主要作物生产效率因子,区域内第一大作物的单产水平承担的载荷最大;公共因子3为次要作物生产效率因子,区域内第二大作物的单产水平承担的载荷最大。前三个公共因子基本反映了商品粮基地的生产规模和效率,也就能比较全面地代表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表2

因子得分系统数矩阵

通过表2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的值计算出各商品粮基地的因子得分总值,先对总值降序排列,并按照黄金分割(0.618)法,对总值进行第一次分割,商品粮基地因子得分累计值占到全部商品粮基地因子得分总值61.8%的位置为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点以上的商品粮基地进入一层优势区,其余的划入二层优势区;同理,然后在上述基础上对一层优势区进行第二次分割,黄金分割点以上的基地进入超强优势区,其余的进入强优势区;随后再对二层优势区进行第二次分割,黄金分割点以上的基地进人次强优势区,余下的划为一般优势区;等等。依据研究需要,还可以利用黄金分割法对因子分析总值进行更多层次的划分,直到满足工作需要为止。

2、多因素分析法梯级分区结果

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商品粮基地优势度梯级分区:因子分析的总值为87880.47,按照黄金分割(0.618)法,对因子分析的总值进行第一次分割,分割点的值是54310.13,有45片商品粮基地进入一层优势区,其余54片划入二层优势区;进而对一层优势区的因子分析值进行第二次分割,分割点的值是34193.20,有23片基地进入超强优势区,其余22片进入强优势区;再对二层商品粮优势区的因子分析值(33570.34)进行第二次分割,分割点的值是20939.80,有28片基地进入次强优势区,余下的26片商品粮划为一般优势区(见表3、图2)。

图2 基于多因素分析的两品粮基地区域布局图

四、优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梯级发展战略

“十五”前期粮食连年大幅度减产,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后才得以恢复性增长,为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长久的粮食安全,国家必须加强大型优势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东中西地区要发挥区域协同作用,我国今后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应实施梯级发展战略,要依据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对现有粮食商品基地按照梯级发展格局进行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区域布局调整。

我国商品粮基地建设需要采取梯级发展战略,不同区域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与作用(下转第63页)

表3 商品粮基地优势度的计算结果不同。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将承担不同的责任,中部粮食主产省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布局的主体,提供全国大部分商品粮的供应量;东部与西部地区优势度较强的商品粮基地县也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正常年景要提供省内的部分商品粮供应量。

同时,国家各级政府都要重视商品粮基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变储粮于库为藏粮于地。如果遭遇灾害或国际粮食市场紧张的特殊年份可及时提高优势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全国商品粮产量与市场供应量,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分析获得的商品粮基地优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粮基地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而且优势度还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科学布局与宏观管理决策实现部分定量化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①王道龙、屈宝香等主编:《中国粮食总量平衡与区域布局调整研究》,气象出版社2005年版。

②候景新等:《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③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2

中图分类号:S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52-02

耕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获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近十年来,天柱县人均耕地面积从0.072 hm2/人降至0.065 hm2/人,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人地矛盾日趋突出。因此,加强区域耕地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保证耕地动态平衡和粮食安全,成为中国21世纪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3 分析与预测

3.1 耕地、人口、粮食产量分析

1997-2005年天柱县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并分为三个阶段:1997-2001年,耕地数量缓慢递减;2002-2003年,耕地总量锐减,减少量是前五年的4.39倍,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导致坡耕地大量减少;2003-2005年,耕地面积呈缓慢下降趋势。

天柱县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变化趋势一致。1997年天柱县粮食产量最低,为1.19?05t,人均粮食产量318.33kg/人;2002年天柱县粮食产量锐减,同比减少5.05?03t;2003年以来,由于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良种的选择,天柱县粮食产量迅速提高,2005年人均粮食产量增长为346.09kg/人。此外,天柱县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与粮食产量变化也基本一致。

3.2分析

4 结论

1997-2005年,天柱县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天柱县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加上农业科技的进步,良种的选择以及农业投入的扩大,其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耕地面积的缓慢减少、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使得天柱县、呈减少趋势,且都大致为1,粮食安全形势乐观。

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年天柱县粮食产需差距会逐渐减小,最终达到小康水平,耕地——人口——粮食系统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天柱县值仍存在大于1的现象,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朱泽.中国粮食安全问题[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傅泽强,蔡云龙,杨友孝,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3-319.

[3] 李玉平,蔡运龙.浙江省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分析及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4):466-470.

[4] 李录堂,薛继亮.人口增长、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及预测[J].南京师大学报,2008(5):39-42.

[5] 吴次芳,潘文灿,等.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46-147.

[6]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72-374.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3

关键词: 粮食价格;粮食价格的季节性;X-13;粮价的影响因素

Key words: grain price;seasonal characteristic of grain price;X-13;influence factors of grain price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001-03

0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把粮食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粮食价格的波动也一直是经济中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截止到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已突波60000万吨大关,实现了“十连增”,但伴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主要粮食的价格也节节攀升,单从供求因素解释粮食价格的变化有些力不从心,难以说明粮食价格的频繁波动,特别是出现的“玉米疯”、“豆你玩”等粮价异常波动的现象。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粮食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如季节性、长期趋势等,找出粮价波动的内因和外因,掌握其未来的变化趋势及波动的规律。在学术研究中,粮食价格的波动及其影响因素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叶慧、王雅鹏(2007)从营养角度研究了收入、粮食价格对居民营养需求的影响,探讨了稻谷和小麦的价格变动对需求产生的不同作用[1];罗万纯、刘锐(2010)分析和实证了粮食价格波动的集簇性和非对称性,提出了不断完善粮食市场、引导市场参与主体理性投资的相关措施[2];李光泗、朱丽莉(2011)分析了我国三大地区间粮食价格波动的差异性,指出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性特征[3];马林林等(2011)研究了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品种近年来上涨及下降的几个明显阶段,探讨了粮食价格波动的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国际市场传导、宏观调控等影响因素[4]。

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特征的问题研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它的季节性特征,对于粮食生产的季节性,人们已形成共识,其季节性特征明显,但对于粮食价格的季节性特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将根据2002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集贸市场的价格,计算出其定基价格指数,分析和计量了其季节性特征,将其变化趋势分解成季节因子、长期趋势及周期趋势,并根据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影响其季节变化的最显著因素及形成的机理,对粮食价格季节波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给以总结和分析。

1 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价格的波动特征分析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中使用的粮食价格,主要是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月度数据,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籼稻、玉米、大豆和花生,资料数据来自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中的统计数据库。为了使价格更具代表性,文中统一使用“中等”粮食作物的价格作为分析的依据。根据中宏统计数据库中公布的最早我国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的月度数据是2002年,故本文选取的基期是2002年(即2002年=100),利用的是定基价格指数(经上年同期价格变化指数转化而得)。

1.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根据计算出的主要粮食价格的定基指数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走势图可以明显看出(参见图1),近十年来我国粮食价格上涨趋势明显,价格变化都是底部不断抬高,呈现出一种线性上升趋势,没有明显的加速或减速的趋向,可以说是一种趋势平稳的变化态势。

自2002年至2013年底的十余年间,从平均意义上涨幅最大的是花生的价格,上涨2.16倍,然后依次是大豆、籼稻、小麦和玉米,相差并不算太大,就是涨幅最小的玉米,价格也上涨了1.68倍(较2002年)。从波动的特征方面看,花生、籼稻和大豆价格的波幅较大,特别是花生的价格变化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在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前有一个直线上升趋势,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在2008年前后陡然回落,2013年底受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企稳的影响,也出现明显回落。相对而言,小麦和玉米价格波幅较小,它们都在2003年底出现了一个大的波动,在金融危机中波动较小,玉米价格波动相对较为频繁,小麦价格波动最为平稳。

2 我国主要粮食价格波动的季节特征

众所周知,粮食的播种时间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但对粮食价格走势的季节性表现及其规律还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认识,主要是因为各种粮食收获的季节不同,另外还有需求变化的季节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粮食价格季节性的规律还需要统计方法进行实证。统计学中关于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寻找季节因子的方法有多种,本文中主要采用移动平均比率的方法和X-13季节调整模型的方法。

我国主要粮食价格的季节性表现为:

①小麦。我国小麦价格最高的月份是10月份,季节因子1.014,全年最高,可以说是大约冬小麦播种的时间,这个月份除了小麦消费之外,播种的需求也对小麦集贸市场的价格有拉动,导致这段时间小麦的价格达到高峰;其次,第二高点是6月份,大约是新小麦收获的时候,反映出市场对小麦的需求有“求新弃陈”的去向,热衷“打新”,也反映出每年新小麦的市场价格高;再次,小麦市场价格依次较高的月份是12月、11月、7月和4月。②籼稻。我国籼稻集贸市场价格最高的月份是2月份,其次是1月份、3月份、4月份,也正是春节前后,反映出由于受春节需求量大的因素影响导致这一时期籼稻的价格比较高,明显高于其它月份。籼稻价格较低的月份主要集中在5、6、7月份,接近早稻收割的季节。③玉米。我国玉米价格较高的月份依次是1月份、10月份、12月份、2月份和4月份,主要表现为春节前以及新玉米收获的季节。玉米集贸市场价格较低的月份依次是6月份、8月份、9月份和7月份,基本上属于夏季前后,玉米价格较低,可能的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畜牧草饲料丰富,从饲料方面对玉米的需求量小,导致其价格低。④大豆。大豆价格的高点都在上半年,依次是3月份、4月份、2月份、1月份、5月份和6月份,可能的原因是上半年对大豆的需求明显大于下半年,而这一时期属大豆的非收割期,导致价格上涨。大豆价格的地点在下半年,并且呈现出越接近年底价格越低,反映出随着每年新大豆的收获,大豆的价格逐渐下降。⑤花生。我国花生价格的季节特征与大豆基本相似,上半年高、下半年低,并且大体价格变化的规律是一年中从1月到12月逐渐下降,12月份达到最低点。

2.2 X-13季节因子 X-13模型是在X-12-ARIMA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季节调整方法,它是X-12-ARIMA方法与SEATS季节调整方法的联合,在序列因子分解方面引进了TRAMO/SEATS中的SEATS方法,所以,又称X-13-SEATS季节调整方法。利用X-13季节调整方法在EVIEWS8.0软件中对我国主要粮食价格的季节因子进行分解得到如图2所示的季节因子的图形。

从中可以看出:①小麦价格变化近年来有两个波峰、一个谷底。2002年-2013年期间,初期主要是春节前后月份的价格比较高,8、9月份比较低,但自2006年开始,季节特征逐渐演变和清晰,那就是6月份和10月份达到两个季节价格高点,3月份为小麦季节价格的低点;②籼稻价格变化有一个明显的波峰和一个逐渐明显的谷底。籼稻价格的季节波峰主要表现在2月份,即春节前后,谷底初期在6月份,最近几年都在8月份;③玉米价格的季节特征逐渐演变为两个波峰、两个波谷。两个逐渐明晰的波峰主要为10月份和1月份,即玉米收获的季节和春节前,两个波谷主要为6月份和8月份;④大豆的季节特征最为明显:一个波峰、一个波谷。大豆价格的波峰在3月份,波谷在12月份;⑤花生价格的两个波峰比较明显,波谷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最后有一个越来越明显。花生价格变化的两个波峰稳定在4月份和2月份,其中4月份为花生播种的季节,波谷主要显现在12月份;⑥棉花价格有一个明显的波峰和波谷,还存在小的波峰。一个大的波峰比较明显,就是1月份,可能的解释是与天气有关,这时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另外,2月份的波峰特征也较为显现,波谷主要在11月份,应该说它的季节变化幅度最大。

3 我国主要粮食价格的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形成的机理

粮食生产的季节性是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固有的规律,但粮食价格的季节性与其种植的季节性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从实证角度,探索其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影响力有多大,分析过程中研究对象是主要粮食价格的季节指数。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几种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季节波动有显著影响:

3.1 需求量的变化 商品价格是由供求平衡决定的,粮食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消费品,其价格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受需求量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当需求量增大时价格自然会上涨,反之,价格会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了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其变化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粮食等消费品的需求的变化,其季节指数反映了需求量的季节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季节指数与主要粮食价格的季节指数都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

3.2 国际粮价价格的传导 尽管我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能够满足我国的自身粮食需求,但由于价格低的驱动,近年来我国粮食的进口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大豆,进口量由2002年的1132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6638万吨,十年间翻了6倍。由于大豆等粮食产品进口量的大幅提升,国外大豆的价格对我国大豆价格的冲击也比较大,显著地影响我国大豆价格的变化走势,对我国大豆价格的季节变化的影响明显。

3.3 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季节波动 由于粮食的产地与销地之间往往有很长的距离,交通运输的成本就直接影响着粮食的价格。经计算,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布伦特原油价格与我国小麦、籼稻、玉米、大豆和花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9、0.8696、0.8544、0.8890、0.9059,伴随概率都为0.0000,反映出它们之间的走势高度相关,趋势具有相同性。经X-13季节调整方法分解后,布伦特原油价格的季节指数与我国大豆价格的季节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16,伴随概率为0.0002,统计上的相关性达到显著,它反映了国家原油价格首先影响我国进口量比较大的大豆价格上,进而传导到其它粮食品种。

3.4 金融市场的波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很多金融衍生产品与农产品有关,像经济生活中影响比较大的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都有对应的期货产品,农产品期货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其与农产品现货价格关联性很强,而农产品期货的价格波动又与整个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所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波动对粮食价格波动有传导作用,影响包括季节在内的价格变化。

4 结论与启示

4.1 主要结论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波动都有季节性存在,只不过是其季节性强弱程度不一样,像花生、大豆、玉米的季节性表现较强,小麦和籼稻的季节性表现一般。粮食价格季节性表现的月份有差异,多数粮食价格的季节性都与播种和收割的时间有关,主要的粮食品种都在其播种期和收割期有一个价格高点,而在临近收割期的几个月内往往形成一个价格低点。多数粮食价格我国春节前后或年底有一轮季节上涨的季节表现,但像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则是上半年价格高,下半年价格低。对于影响粮食价格季节性的因素,不同的粮食品种有差异,但一个共同且基本的决定因素是供求变化的因素,每当新的粮食季节品种收割后,需求量就比较大,从而价格较高,每当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到来时,粮食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也会导致价格上升。

4.2 启示

4.2.1 重视粮食价格的季节性变化 通过大量的实证,可以发现我国主要粮食价格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季节特征对经济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粮食价格上涨的季节对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物价的走势有很大拉动,必须予以重视。一方面,从粮食生产者――广大农户角度,根据粮食价格的季节性规律,要做好粮食的储存工作,在粮食价格的季节高点,如春节、粮食播种季节等,卖出满意的粮食价格,实现丰产丰收,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从粮食消费者角度,做好粮食需求的规划,在合适的季节买入粮食产品,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4.2.2 根据粮食价格的季节性表现做好粮价补贴工作 粮食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通常做法,特别是发达国家。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粮食安全问题特别突出,对粮食的补贴非常必要。目前,我国的粮食补贴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直接补贴、最低保护价综合补贴,直接补贴由粮食直补、粮种补贴、购置农资具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从粮食价格的季节性波动方面来看,这些补贴的项目还很不够,不能充分保障农户应对低粮价的冲击,如粮食的储存补贴。

4.2.3 注重观察国外粮食价格变化的传导 已经证实国内外大豆季节价格变化有显著的关联性,通过国外大豆价格波动传导到国内大豆价格、进而传导到其它粮食价格的传导途径已经形成。由于我国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进口量逐年递增,因此,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度越来越大,这就启示我们在观察粮食价格变化时应将目光放远一些,注重观察国外粮食价格的变化趋势。

4.2.4 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对粮食价格变化的影响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影响到实体经济,使人们不得不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变化不仅直接对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传导性,而且宽松的金融市场还会使很多游资流向粮食等农产品市场,加大它们的价格波动幅度,近年来的“姜你军”、“豆你玩”、“玉米疯”等现象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金融特征提示我们,要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的波动,关注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品的价格走向、农业板块股票价格的走向等等,全面掌握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和未来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叶慧,王雅鹏.粮食价格及收入变动对国民营养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1):88-92.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4

中图分类号:D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289-01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与国际之间的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我国的粮食贸易,已经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虽然我国粮食很早就已经通过进出口参与到国际市场当中,但是并没有将国际市场规则了解透彻,导致粮食的经营效率并不是很理想,在粮食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逐渐显得不和谐。我国的粮食贸易特征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包括粮食进出口的易位、反常以及低效。我国的粮食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后,自身的进出口地位转换比较频繁,在整个过程中,我国从粮食国际贸易当中获取到的经济福利越来越低,粮食贸易自身的效率也一直持续降低。在这种形势下不难看出,我国的粮食管理体制自身仍然存在很多弊端,所以根据粮食贸易特征,对粮食贸易在国际市场不和谐的原因进行分析,保证问题的妥善解决,保证提高我国粮食贸易的整体经营效率和质量。

1.粮食贸易特征分析

1.1 易位

我国粮食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频繁转换,由于我国自身的粮食种类比较多,所以我国基本上属于粮食的净进口国之一。我国在粮食国际贸易当中的进出口地位频繁转换,导致进口、出口规模的波动幅度不断放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粮食出口贸易最顶峰时期和最低谷时期之间相差了2650万吨粮食,从中可以看出地位频繁转换对我国粮食贸易产生的不良影响。

1.2 反常

我国粮食虽然很早时期就已经进入到国际市场当中,但是粮食贸易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以一种“贱卖贵买”的反常行为经营,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逐渐上涨时,我国处于净出口国地位,并且粮食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当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逐渐下滑时,我国的进口规模也随之降低,所以我国的粮食贸易在国际市场当中,一直保持着违反市场信号的逆向行为,这对于粮食贸易自身的发展以及粮食经营效益来说,都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影响。根据相关检查结果显示,虽然我国的粮食贸易福利总体水平为正,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贸易福利水平已经逐渐从赢余转向亏损状态,抑制了我国粮食贸易的整体经济增长。

1.3 低效

我国的粮食贸易效率越来越低,从国际贸易当中获取到的贸易福利一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我国粮食的进出口总量上来分析,我国的粮食进出口经营行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影响[1]。因此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粮食贸易并没有根据价格信号配置资源的市场效率来进行制定和操作,在对粮食贸易效率低下进行分析时,如果将粮食交易品种作为实际分析要素的话,粮食贸易的低效就会更加明显。

2.粮食贸易出现不和谐特征的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的粮食贸易出口比较早,但是发展状态一直停滞不前,不仅对我国粮食贸易自身的发展造成了无形的发展压力,而且对国际市场来说,也造成了一定的发展影响。我国粮食贸易出现不和谐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政府对于粮食贸易的干预过度,导致粮食的进出口流向出现了逆转。在土地资源短缺、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的形势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就会变得越来越高,政府为了从根本上防止粮食资源的流失,在操作中吸收价格支持手段来进行防止,政府大量的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粮食经营的成本。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1980年时,我国粮食市场的价格大部分都高出国际市场价格,在无形当中将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当中的优势逐渐打消[2]。但是政府的实际保护措施扶持起来的粮食生产规模,在这种形势下,逐渐膨胀到已经没有过剩的地步,土地资源越来越吸取的影响下,政府只能够通过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来保证我国粮食在国际以及国内市场当中的稳定。由此可以看出,粮食贸易出现不和谐特征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矛盾政策的出现,从而影响我国粮食贸易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3.粮食贸易不和谐问题解决对策

当前,我国粮食市场的发育仍然不够完善,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粮食市场的整体调节能力比较若,政府利用政策对其干预,虽然能够缓解当下形势,但是并不能够为粮食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动力。政府的干预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导致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出现严重的不和谐现象,不恰当的干预制度导致我国粮食贸易在国际市场当中的竞争力、经营效益越来越低[3]。首先,政府干预不恰当制度体现在制度供给的偏差方面,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制度建立在财政乏力的基础之上,那么粮食的流通保护政策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实际情况,就会直接导致政府政策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一点就是制度供给的过度,比如三级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件劳民又伤财的事情。所以针对上述内容,我国粮食贸易想要提升其自身的经营效率以及在国际市场当中的地位,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当前的粮食贸易经营模式,制定的粮食政策需要与市场运行规则进行有效融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可以在指定粮食调节政策过程中,对粮食市场的运行规律、机制进行分析和掌握,利用政策来弥补现存于国内粮食市场机制当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这样能够促进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接轨,提高其自身在国际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另外,我国已经加入WTO,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国政府可以加快粮食市场化的进程,逐渐减少政府对粮食贸易的干预程度,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来推动我国自身的粮食经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粮食贸易不和谐特征不仅阻碍了我国粮食在市场当中的发展,而且导致粮食贸易在市场当中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在这种形势下,政府要逐渐减少对粮食贸易的干预程度,促使国内粮食贸易c国际市场逐渐接轨,不断总结和优化存在于粮食贸易当中的问题,从而保证我国粮食贸易在国际市场当中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5

一、粮食调控工作取得的新成绩

20*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成效显著,保证了粮食市场供应和粮价基本稳定,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及时研究分析粮油供求形势,提出宏观调控措施建议

20*年,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粮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形势也出现一些新变化、新特点。我们加强研究分析,密切关注粮油市场动态,及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和建议。一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我国粮食安全中长期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关于大力发展植物油产业提高国内市场控制力保障安全的措施意见》,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加强对完善玉米深加工有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完成了《我国玉米深加工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协助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二是及时开展粮食供需形势和有关政策措施的分析研究,先后向中办、国办和国家发改委报送了《当前我国粮食购销存基本情况及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建议》、《当前我国粮食供需状况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等多份材料,及时反映全国粮食收购、销售、库存、价格等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三是适时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座谈,及时反映粮食调控工作的最新动态。召开了市场专家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当前粮食价格及走势分析的报告》,并报送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

(二)加强粮食收购工作指导,认真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

一是适时组织召开小麦、早籼稻、中晚稻、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工作座谈会。安排部署收购工作,分析预测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二是认真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开展中央储备玉米、国家临时储存玉米和粳稻收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印发了20*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并根据主产区市场价格情况及时启动小麦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适当提高了吉林、黑龙江两省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对辽宁省粳稻实行国家临时储存收购。会同有关部门下达两批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收购计划。上述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对保持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组成多个调研组,由局领导带队赴有关主产区检查指导粮食收购工作。总体看,20*年粮食收购政策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地方政府、农民和粮食企业都比较满意。

(三)积极做好粮食销售和移库工作,保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做好临时存储粮食的销售工作。加大最低收购价稻谷和小麦销售力度,适时调整销售底价。二是为满足南方主销区和养殖大省对饲料玉米的需求,从20*年11月起,安排中储粮总公司结合中央储备玉米轮换向市场投放部分储备玉米。此后安排部分中央储备玉米每周公开竞价销售。三是在京津沪和东南沿海等主销区及时安排抛售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以及对部分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定向销售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四是继续做好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跨省移库工作,充实销区粮食库存,改善库存地区结构,缓解了主产区收储压力。

(四)加强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增强宏观调控物质基础

一是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加强对轮换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二是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20*〕59号)有关要求,研究提出了下一步中央储备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的增储方案。三是妥善解决国债投资建设粮库的产权归属问题,将各方协商一致同意划转的国债投资建设粮库名单提交财政部,组织进行专项审计。四是督促各地积极充实储备粮油,合理测算地方储备粮规模。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充实地方储备粮油,尤其是成品粮油(含小包装),以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和应急能力。在反复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国地方储备粮规模初步建议数,并已分别征求了各地意见,拟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协商后抓紧下达。

(五)加强粮食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食用植物油统计,认真完成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修订完善《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建立食用油统计信息直报制度,适时召开社会粮食供需调查数据分析评估会,及时完成数据汇总和调查报告撰写工作。二是积极做好市场监测工作,全面推进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强化国家粮食局粮食市场价格监测系统的功能,每周编印《粮油市场监测信息》,实现了全国200多个重点食用油企业统计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安全管理。三是对相关食用油企业信息直报人员进行了统计基础知识培训,组织编写《粮食流通统计培训教材》。此外,完成了“社会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开展情况”等六个专项统计调查课题。

(六)积极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完善应急工作机制

一是指导各地做好抗灾救灾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先后5次下发电报通知,并派出多个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和督促抗灾救灾工作。二是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应急抢险抗灾工作。各地普遍成立了抗灾保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粮食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粮源组织调度,完善粮食应急预案,确保灾区粮油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平稳、供应正常,没有出现粮油断档脱销和排队抢购等现象。抗灾期间,贵州、安徽、广西、湖南、江西、四川、广东等地的部分市县及时启动了粮食应急预案,保证粮油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三是继续做好粮食应急相关工作。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及时报送健全粮食应急体系的有关材料。大多数省份已成立了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建立了粮食应急加工指定企业和应急供应指定企业等应急保障体系。20*年,北京、江苏、陕西、青海等地先后开展了应急演习演练活动。

(七)大力促进粮食产销合作发展,做好政策性粮食供应

一是继续鼓励和支持地方举办产销合作贸易洽谈会,做好粮食产销衔接工作。20*年全国共举办各类粮食产销衔接交易会17次,签订粮食购销合同380亿斤。二是认真落实关内销区到东北采购粳稻运费补贴政策。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在哈尔滨和长春召开了产销衔接见面会,产销双方企业共签订稻谷和大米购销合同227亿斤。此外,继续指导各地做好退耕还林、水库移民、救灾等政策性用粮的供应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就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进行调研,完善后续政策,完成了退耕还林面粉营养强化试点工作。

同志们,20*年粮食宏观调控与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大家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家粮食局,向全国各级粮食部门从事粮食调控和统计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对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把握重点,切实提高粮食调控工作水平

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中央农村工作和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促进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障粮油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准确把握粮食供求形势,努力增强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变化较快,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粮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和进出口变化情况的跟踪监测和分析预测,准确把握粮食供求形势发展变化趋势,及时提出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根据中央关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和“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总体原则,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按照聂局长在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合理确定调控目标,健全完善调控方式,准确把握调控时机,灵活运用调控手段,努力掌握好粮食宏观调控这门艺术,切实提高粮食宏观调控水平,为保证供应和稳定市场服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加强对本地区主要粮食品种和敏感品种的分析研究,切实做好本地区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

(二)进一步做好粮食购销工作,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积极抓好粮食收购工作,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调节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民种粮的“定心丸”。我们将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完善20*年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初步意见,争取尽早下发。为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今年还将召开主要粮食品种收购形势座谈会。各地要及早动手,提前做好粮食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将中央的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并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缩水。新粮上市后,要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积极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其他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各地要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帮助企业分析粮食形势和市场行情,引导他们面向市场,服务农民,搞活经营,积极主动地做好粮食收购工作。

二是继续做好最低收购价粮食和中央储备粮跨省移库工作,充实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库存。今后,我们将根据粮食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安排跨省移库工作,调整优化布局,确保市场供应。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抓住春运后运力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积极抢运,力争尽快完成已下达的移库任务。

三是认真做好粮食销售工作,保证市场供应。按照《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的有关要求,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市场价格情况,继续分期分批安排国家临时存储粮和中央储备玉米的竞价销售,适当控制销售节奏。既要保证市场粮食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又要防止打压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请各地严格执行《国家粮食局、中储粮总公司关于切实做好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竞价销售出库工作的通知》(国粮电〔20*〕17号)的有关规定,督促有关承储企业认真履行合同,严格按规定积极出库,保证销售工作顺利进行。各有关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交易过程和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干扰客户正常交易、设置障碍影响粮食出库、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费用的承储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不按照合同约定出库的承储企业,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将立即停止拨付费用利息补贴,取消其托市收储资格,并予以通报。国家粮食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粮食收购政策专项检查,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出库情况进行重点巡查。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接受举报、投诉,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规案件,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

四是认真做好奥运会期间市场供应工作。第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在北京,另外在青岛、秦皇岛、上海、天津、沈阳等地设有6个分会场。各地特别是比赛城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准备,周密组织,落实责任,做好预案,扎扎实实做好奥运会期间市场供应工作,为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增强宏观调控物质基础

一是加强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要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把握好轮换节奏,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稳定市场粮价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机制。稳步推进中央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逐步实现储备粮轮换的公开化、透明化。三是指导各地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充实储备库存,明确调控责任。我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协商有关部门研究下达地方储备粮油分省规模的指导性计划。地方储备粮油的布局和品种结构,要在与中央储备粮油进行衔接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

(四)认真做好粮食统计和供需平衡调查工作,更好地为宏观调控服务

一是做好《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修订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及我国粮食流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统计工作调研,及时修订完善《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二是认真组织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完成20*年度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数据的汇总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及时研究确定20*年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要将全国农村家庭存粮情况作为调查工作的重点,全面掌握粮食资源的实际数量、品种和结构。为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全社会食用油供需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尽快设计制定20*年度全社会油料及食用植物油供需调查方案,并着手组织开展调查。重点对各地辖区内农户、城镇居民户、食用植物油加工经营企业、油料转化企业和餐饮企业进行食用油产、消、存、进出口和流通中损失损耗等项内容进行调查。三是继续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分析。要继续健全全国性和区域性粮食市场监测网络,适当增加部分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作为直报点,加强对食用植物油和油料市场信息的监测跟踪。各地也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工作的指导,努力提高粮食市场监测的质量和水平。要密切关注粮油市场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形势和需要,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和密度,增强市场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四是认真做好重点食用油企业旬(月)统计工作。食用植物油市场放开较早,要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掌握各类食用油企业油脂油料的基本情况工作难度较大。为保证我局重点食用植物油企业统计信息报告制度的有效执行,认真做好国内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分析工作,各地一定要加强对辖区重点食用植物油企业的指导和帮助,督促企业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食用油统计工作。此外,要及时完成《粮食流通统计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并加强业务培训。

(五)结合灾后重建工作,继续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在今年南方抗击雨雪灾害的过程中,粮油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储备粮源主要集中在地市一级大库里,边远及交通不便地区缺乏应急粮源。因此,各地要按照《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结合灾后重建工作和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工作机制,细化粮食应急预案,调整充实粮油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对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山区、库区和缺粮地区要增设必要的网点。这次灾害造成的长时间停水停电,给粮食部门抗灾保供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为此要加强粮食企业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要加强对承担应急工作定点企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对不符合应急工作要求或不能正常运营的企业,要及时做出调整,确保应急网络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要继续抓好粮食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并结合日常工作进行演练,尽快形成一支熟悉日常业务管理、能够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训练有素的专业化队伍,保障各项应急措施的贯彻落实。

(六)继续推动粮食产销合作,认真做好政策性粮食供应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6

关键词:

粮食生产;气象灾害;相关分析;敏感性分析;福建省

农为邦本,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由于人口增长[1]、粮食格局变化[2]、水资源短缺以及气候变化[3],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将面临巨大挑战。福建省作为传统缺粮大省,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安全形势一直非常严峻[4]。因此,气象灾害对福建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就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UNEP[5]研究结果表明,直至2020年,与天气相关的事件引发的经济成本预计将增加两倍,达到1500亿美元/年。Vel-linga等[6]研究表明虽然气象与非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均不断增加,但相对于非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的发生率显著上升。Hppe[7]分析了1950-2005年间大规模自然灾害事件的发展趋势,发现其所造成的损失剧烈增加。史培军等[8]分析了1980-1994年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得出这15年来的农业自然灾害(主要为水旱灾害)致使中国粮食减产达到同期粮食产量的15%左右,其中仅气象灾害占到40%左右。刘明亮等[9]通过分解粮食产量的时间趋势项与波动项,分析了1949-1995年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波动性以及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得出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受灾情况。马九杰等[10]根据2002和2003年的分省相关数据,通过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发现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罗小锋[11]利用描述性统计和C-D生产函数,分析了自然灾害对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指出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湖北省粮食产量的重大因素。庄道元等[12]利用全国31个省市1979-2007年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引入变截距双对数模型对不同阶段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三个阶段中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均较显著,而且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程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龙方等[13]对中国1950-2008年稻谷单产和气象灾害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稻谷单产水平变化是由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决定的,其中,社会因素占15%~17%,技术因素占28%~35%,自然因素占48%~56%。高云等[14]通过对2000-2008年自然灾害发生面积与农业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自然灾害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并具体指出水灾与旱灾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水灾比旱灾的影响更为显著。

刘晓敏等[15]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自然灾害对河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雹灾受灾未成灾率,粮食风雹灾成灾率、粮食旱灾受灾未成灾率对1985-2010年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较强。上述研究明确了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但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总体受灾情况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而忽视了不同气象灾害对不同粮食作物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此外,前人研究更加重视对气象灾害和粮食产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而忽视了粮食作物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研究,即无法定量衡量单位气象灾害变动所引致的粮食产量的变动幅度。有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1984-2013年福建省粮食产量和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并通过相关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分别研究5种气象灾害与5种粮食作物之间的相关程度和敏感程度,提出政策建议,为福建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借鉴。

1数据来源与模型设置

1.1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本研究分别以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单产为因变量,在粮食单产与气象灾害受灾率和成灾率的分析中,分别以旱灾、水灾、风雹、霜冻、台风的受灾率和成灾率为自变量。福建省的粮食产量和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等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5-2014年)。由于福建省从1998年起才将台风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数据列入统计年鉴,所以在分析台风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时仅考虑2004-2013年的数据。

1.2模型设置

1.2.1相关分析本研究采用相关系数表示气象灾害与粮食单产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取显著性水平0.01、0.05和0.1进行双侧检验。

1.2.2敏感性分析为定量衡量单位气象灾害变动引发的粮食产量变动幅度高低,本研究引入敏感性的概念。粮食产量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是指气象灾害的变化对粮食生产系统的所造成的影响程度。若气象灾害发生较大变动,但其造成的粮食产量变动幅度较小,表明粮食产量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较小;反之,则敏感性较大。本研究分别以气象灾害受灾率(或成灾率)和粮食单产来反映粮食生产系统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变化,以敏感度来表示粮食产量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的强弱程度。敏感度的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2气象灾害和粮食产量变化趋势

2.1气象灾害变化趋势统计局和农业部将粮食减产10%以上称作受灾,减产30%以上称作成灾,本研究分别以受灾率和成灾率表征一般强度和高强度气象灾害的受灾范围。由图1可知,受灾率和成灾率的年均值较高,分别为26.70%和12.53%,但分别以每年0.7%和0.3%的趋势下滑,这说明虽然近1984年以来福建省气象灾害的受灾范围比较广,但总体呈减小趋势,而且一般气象灾害的受灾范围减小得更为明显。此外,对5种气象灾害受灾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旱灾、水灾、风雹、台风的受灾率分别以0.3%、0.7%、0.1%、1.5%的趋势逐年递减,仅有霜冻的受灾率保持平稳。

2.2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由图2可知,1984-2013年,福建省粮食单产总体以71.60kg/hm2的年趋势波动上升。1984年全省粮食单产仅有4216.52kg/hm2,而2013年则达到6002.30kg/hm2,是1984年的1.42倍。1984-1997年间,福建省粮食总产也呈波动上升趋势,直至1997年达到最大产量961.78万t,但从1998年起,受播种面积减少的影响,粮食总产逐年降低,直至2013年达到最低产量,为523.60万t,仅占到1997年粮食总产量的54%。此外,对5种粮食作物单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的单产分别以54.61、44.44、102.79、43.65、52.32kg/hm2的趋势逐年递增。

3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3.1相关分析本研究以气象灾害受灾率与粮食单产的相关系数表示一般强度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1984-2013年福建省粮食单产与气象灾害受灾率的相关系数为-0.479,说明气象灾害对全省粮食单产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但由于粮食生产还受到技术进步、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相关程度并不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5种作物受到不同气象灾害的相对影响程度基本一致,但5种气象灾害对不同作物的相对影响程度却有较大差异。其中,受旱灾影响较大的是大豆、稻谷,受水灾影响较大的是薯类、稻谷,受风雹影响较大的是玉米和大豆,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是稻谷和玉米,但5种作物受霜冻的影响均非常小。本研究以气象灾害成灾率与粮食单产的相关系数表示高强度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1984-2013年福建省粮食单产与气象灾害成灾率的相关系数为-0.435,低于与受灾率的,说明总体上高强度气象灾害对全省粮食单产的影响要小于一般强度的气象灾害。从表2中可以看出,除稻谷受高强度台风的影响大于风雹外,5种作物受到不同高强度气象灾害的相对影响程度基本一致,但5种高强度气象灾害对不同作物的相对影响程度却有较大差异。其中,受高强度旱灾影响较大的是稻谷和大豆,受高强度水灾影响较大的是稻谷和薯类,受高强度风雹影响较大的是小麦和玉米,受高强度台风影响较大的是小麦和稻谷,但5种作物受高强度霜冻的影响均非常小。

3.2敏感性分析本研究以气象灾害受灾率与粮食单产的敏感度表示粮食产量对一般强度气象灾害的敏感性程度,敏感度越大表示气象灾害受灾率每变动1%,粮食单产相应的变动幅度越大。分析结果显示,1984-2013年福建省粮食单产与气象灾害受灾率的敏感度为6.35%,说明气象灾害受灾率每变动1%,全省粮食单产相应的变动6.35%。从表3可以看出,5种作物对不同气象灾害,以及不同作物对5种气象灾害的敏感度均有较大差异。其中,稻谷、玉米、薯类、大豆对旱灾最为敏感,仅有小麦对霜冻最为敏感,但所有作物均对台风最不敏感。然而,对旱灾较为敏感的是薯类和玉米,对风雹较为敏感的是玉米和大豆,而对水灾、霜冻和台风较为敏感的是玉米和小麦。本研究以气象灾害成灾率与粮食单产的敏感度表示粮食产量对高强度气象灾害的敏感程度。分析结果显示,1984-2013年福建省粮食单产与气象灾害成灾率的敏感度为21.56%,说明气象灾害成灾率每变动1%,全省粮食单产相应的变动21.56%,明显高于与受灾率的变动辐度,可见全省粮食单产对高强度气象灾害更为敏感。从表4可以看出,5种作物对不同的高强度气象灾害,以及不同作物对5种高强度气象灾害的敏感度均有较大差异。其中,稻谷、玉米、薯类、大豆对高强度风雹最为敏感,而对高强度水灾次之,仅有小麦对高强度霜冻最为敏感,其次才是风雹。然而,对高强度旱灾较为敏感的是玉米和大豆,对高强度风雹较为敏感的是玉米和薯类,而对高强度水灾、霜冻和台风较为敏感的是小麦和玉米。

4结论与建议

(1)气象灾害对福建省粮食生产具有负面影响。1984年来全省气象灾害受灾范围总体呈减小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生产,使得粮食单产逐年递增。为实现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建议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①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健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②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理能力,健全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③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人才培养,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④强化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建设,构筑气象防灾减灾法律体系;⑤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等。(2)对福建省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其次是风雹。受一般强度和高强度台风影响最大的分别是稻谷和小麦,而受一般强度和高强度风雹影响最大的分别是玉米和小麦。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对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和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的粮食作物采取针对性措施。(3)气象灾害受灾率和成灾率每变动1%,福建省粮食单产分别变动6.35%和21.56%。稻谷、玉米、薯类、大豆分别对一般强度干旱和高强度风雹最为敏感,其中又分别以薯类和玉米为最,仅有小麦对一般强度和高强度的霜冻最为敏感。因此,在今后衡量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时,除了相关性程度,建议将粮食产量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程度也纳入考虑范围。

参考文献:

[1]LutzW,SandersonW,ScherbovS.Theendofworldpopulationgrowth.[J].Nature,2001,412(6846):543-545.

[2]LiuJ,SavenijeHHG.FoodconsumptionpatternsandtheireffectonwaterrequirementinChina[J].Hydrology&EarthSystemSci-ences,2008,5(1):27-50.

[3]MarrisE.Water:Morecropperdrop[J].Nature,2008,452(7185):273-277.

[4]张星,陈惠,吴菊薪.气象灾害影响福建粮食生产安全的机理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2):150-155.

[5]DlugoleckiAF,LosterT.Climatechangeandthefinancialserv-icesSector:AnappreciationoftheUNEPFIstudy[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03,28(3):382-393.

[6]VellingaPV,MillsE,BouwerL,etal.Insuranceandotherfi-nancialservices[C]//Ch.8,ClimateChange2001:Impacts,Vulnerability,andAdaptation,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Geneva:UNand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2004.

[7]HppeP.Scientificandeconomicrationaleforweatherriskinsur-anceforagriculture[C]//SivakumarMVK,MothaRP.Manag-ingWeatherandClimateRisksinAgriculture.Heidelberg:SpringerBerlin,2007:367-375.

[8]史培军,王静爱.最近15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3):197-203.

[9]刘明亮,陈百明.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J].灾害学,2000,15(4):78-85.

[10]马九杰,崔卫杰,朱信凯.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4):14-17.

[11]罗小锋.自然灾害对湖北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J].灾害学,2007,22(2):109-113.

[12]庄道元,陈超,赵建东.不同阶段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分析———基于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J].软科学,2010,24(9):39-42.

[13]龙方,杨重玉,彭澧丽.粮食生产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9):97-104.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7

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2008年春季年会上,“新的粮食和农业危机正在形成”已成为共识。这次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是在农业工业化程度已相当高之时的一次全球性危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场粮食危机,笔者认为必须先从其主要原因入手进行分析。

(一)粮食供需格局失衡引发高价均衡

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众多发展中国家对粮食供给缺乏激励机制。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缺乏供给和需求弹性。在短期内,农产品的供给,主要受制于农地规模、气候变化、生产周期等自然条件。农业满足的,又主要是人们的食物需求,而在短时期内,人口数量是既定的,对食物的需求量,自然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农业是最不容易扩张的一个部门。但近几年,许多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的国际流通,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非粮食经济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供给数量剧减。由于在粮食需求一定而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引起粮价的上涨,而这又会引起预期上涨的心理恐慌,导致大量粮食的囤积,需求效应进一步放大,于是引发高价均衡的粮食危机。

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粮食,其经济效益逐渐弱化。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面前,粮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粮食越来越表现出公共产品的属性,市场失灵不断在农业部门出现,使得农业投资常常不足。这也是发达国家对农业实施高补贴的根本原因—他们的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悲剧的根本原因,他们无力弥补这一市场失灵。一方面,他们的政府或者没有认识到农业的基本规律,或者无力支付高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在面临本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侵袭时,渐渐丧失粮食供给的自主性。

(二)金融市场冲击对高粮价推波助澜

金融市场对粮价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萎缩,各主要发达与新兴国家的cpi指数都在上涨,影响到国家金融的是车市、房市与油市的价格上涨,而影响到老百姓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工资没有涨,另一方面是除了工资以外的一切几乎都在涨,短期会导致群众对基础食品的采购量加大,导致粮食的局部产品供不应求。

(三)能源危机使得粮食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

生物能源是目前的热门产业,粮食和石油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东西也因此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生物能源产业的出现,必然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呈现长期上涨趋势。特别是美国《能源政策法案》推动下,美国政府财政扶持生物能源成为美国新型产业。美国主导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将粮食危机推向了高峰,导致粮价在2008年的4个月内竟然上涨了150%。

全球性粮食危机引发的深层次博弈分析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引起粮食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粮食供需格局的失调,而金融市场的冲击和能源危机是导致粮食危机的间接原因,是其推波助澜者。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技术和生物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全球居民生存需要,而目前导致粮食供需失调决不是什么偶然原因。经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的粮食危机,其深层原因是不同制度安排相互博弈的必然结果。

(一)粮食生产的制度安排

粮价上涨与粮食供应不足密不可分,包括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农民都缺乏生产粮食的热情,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正是引起目前粮食供应不足的基本原因。纵观国际各种粮食生产的安排制度,不外乎两种主要制度安排:无粮食补贴和有粮食补贴。无粮食补贴的情形以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典型,而有粮食补贴以美国和欧洲最为典型,那么这两种制度安排是怎样影响粮食的供给制度,又怎样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热情,笔者将以博弈模型作具体的分析。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假定在无粮食补贴或有粮食补贴制度下,所有农民都有两种选择:生产粮食或生产非粮食的经济作物,这里的非粮食作物包括可可、橡胶、甘蔗等系列作物。并且他们的得益因生产作物的不同而相互影响。为了分析方便,笔者首先讨论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模型,此时,两个不同国家的农民(即a国农民和b国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作物时,其不同得益组合情况如图1所示。

当双方都未获得政府的补贴时,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当所有国家农民都选择生产(粮食,粮食),那么粮食的供给就会增加,但由于粮食需求的非弹性使得农民的收益仍然显得较为劣势,各自收益为(10,10),甚至都低于都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收益(15,15),这主要是一般非粮食经济作物的需求弹性都比粮食高。进一步分析知,该博弈模型具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选择生产粮食,而另一方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此时双方的得益均为(20,20)。

所以,该无粮食补贴的博弈是一个典型的“斗鸡博弈”,一方选择生产何种农作物:粮食或非粮食,完全取决于双方的策略态势,但决不可能构成可信性威胁,即双方都没有自己的上策,无法使对方相信自己一定总会选择某种具体的策略。因此,不同国家的农民在选择生产粮食或非粮食策略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交替进行,在该制度安排下,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可言。

但现实中各个国家的农产品制度并非都是无补贴的,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对粮食的补贴幅度尤为明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原因对农产品补贴还没有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或者部分国家有些补贴也微不足道,我国便是如此。如是这些就造成了现实中一些国家有补贴,一些国家无补贴。那么此时博弈模型的相应得益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阐述的方便,本文假定b国农民有粮食补贴,并且补贴为15个单位,而a国农民没有任何补贴,此时的博弈模型的得益情况如图2所示。经过分析发现该博弈不再有双纳什均衡,而变成了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a国农民和b国农民分别选择生产(非粮食,粮食),其得益分别为(20,35)。也就是说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会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策略,而有补贴的b国农民会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同时,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正因为粮食补贴使得b国农民有了上策,即选择生产“粮食”的策略,而没有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依然没有上策。此时,b国农民的策略选择对a国农民构成可信性威胁,b国农民完全有理由让a国农民相信,自己选择生产“粮食”的威胁已经变成可置信的一种“承诺行动”。而无粮食补贴的a国农民却不能让对方b国农民构成类似的可信性威胁,而只能被动地选择自己的策略。

(三)粮食危机的博弈分析

从上面粮食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现在可以非常深刻的理解为什么美国是这场粮食危机的主要推手,自1996年美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后加大了农业补贴,1998年后一直稳定在每年200亿美元的规模上。这种大幅度的农业补贴,使得美国农民具有明显的生产“粮食”上策,并对其它无补贴的种粮国家形成可信性威胁。同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使得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可以将其经过高额补贴的商品粮,低价在全球范围内倾销,使得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这使得许多亚非拉国家农民被动选择“非粮食”作物。原有的农地,多数转作发达国家需要的咖啡、香蕉、香料等作物的生产。由此带来了市场交易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结构调整和土地兼并,并导致选择生产非粮食作物的国家越来越多。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粮食上,产生了对美国的依赖。其食物体系,同样因美国建立在廉价粮食基础上的工业化食品体系的强大竞争力,也被美国等国家替代。然后,在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的粮食危机便在美国的主导下一触即发,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抑制和化解粮食危机的对策

(一)消除国际间不平等的粮食补贴机制

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补贴制度,其补贴幅度之高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预期,这是一种扭曲的补贴制度,极大地打击了其他国家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消除这种不平等补贴机制,只能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才能完成。这需要发达国家放弃巨额农业补贴政策,同时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提供从资金到技术的一系列援助。只有消除不平等的粮食补贴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种粮国家农民在博弈策略上的上策,否则任何国家在生产粮食策略上都没有优势和威胁可言。

(二)发展中国家加强粮食补贴的均衡机制

首先,必须明确本文不是反对所有形式的粮食补贴,而是反对那些不正常的、扭曲的补贴制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其生产效率仍然低于其他产业发展,若差距过大,不利于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因此,政府加强粮食补贴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有利于市场机制发育完善,包括多种参与主体和多渠道的运作方式,变政府宏观调控为市场主导行为。只有完善的市场运作才能真正灵活调节粮食价格、数量和品种。

必须进一步强调的是,对粮食的补贴要达到一定要求,补贴过低,若产业间的差距依然过大,仍然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可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长期发展的效果。当然,这还可能涉及到本国的财政状况,实施起来肯定有一定的压力,如何权衡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中国家建立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

作为公共产品属性的粮食若完全以私人物品经营对国计民生是不利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本轮粮食价格上涨中,出现粮食危机甚至社会危机与政治动荡,与他们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直接相关。因此,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是尽力维系一个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以及促进食品安全本地化的食物体系。

(四)努力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一方面要完善与土地使用相关的政策措施并健全服务机构,以帮助农民充分实现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权益,激励农民珍惜耕地和保护地力;另一方面,要努力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生物技术去改造农业、发展农业,在根本上解决土地的整体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单位土地的粮食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明国.粮食的公共产品属性:中国当代农民贫困的经济根源[j].农村经济,2008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27)。

作者简介:何蒲明(1973-),男,湖北赤壁人,博士,长江大学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粮食安全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1-0115-04 收稿日期:2009-06-08

一、文献回顾

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价格波动问题,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张治华(1997)通过对粮食生产和价格之间的周期性变化分析,认为价格对我国粮食生产起着明显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同时粮食产量也引起价格的变动。由于粮食供给价格弹性比粮食需求价格弹性大,因而粮食价格对供给调节相对容易,对需求调节则比较困难。因此,冷崇总(1997)认为,价格对供给调节的滞后效应和对需求调节的即时效应结合而形成的时滞效应,往往使粮食市场偏离均衡价格,造成粮食价格发散波动。蒋乃华(1998)认为,粮食生产的波动是引起价格波动的最基本因素,而价格杠杆对调节农户的粮食生产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娅范等(1999)应用Grna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存在因果关系,粮食收购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对粮食市场零售价格的影响。既然粮食价格波动与粮食生产波动存在密切的关系,粮食生产在短期内供给弹性非常小,产量的细微变动就会引起价格大的波动。胡岳岷(2001)认为我国粮食的周期性波动与价格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王跃梅(2004)认为我国应提高粮食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使粮食价格能够发挥粮食供求的导向作用。雷钦礼(2005)从农民种粮收益和农民种粮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粮食生产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要保持粮食逐年稳定增长,应对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进行适当调控。王青华等(2006)从粮食生产的周期性波动角度分析了其对粮食的影响。他们认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在周期性的波动中增长,但增长和波幅在变小;粮食生产的波动影响供求平衡,引起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粮食安全。冷崇总(2008)认为,粮食价格波动的经济效应主要是影响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和市场价格总水平;要确保粮食价格基本稳定,避免其大幅度波动,应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价格服务体系,建立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强化粮食市场价格监管。

上述学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分析以及二者的波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虽然也有实证研究,但只是从粮食产量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进行分析,缺乏对二者互动关系的研究。因此,从维持粮食生产和价格的相对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二者的互动关系作进一步深入分析。

二、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现实中,影响粮食产量和供给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农户的种粮收益、粮食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等,但粮食价格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它基本上可以涵盖以上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选择粮食价格因素来研究它与粮食产量的相互影响问题。

由于粮食产量是一个比较大的绝对数,而粮食价格指数是一个相对数,为了便于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均取其相对数来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于粮食生产,用粮食产量增长率(X)数据;对于粮食价格,也用粮食价格名义增长率(Y)数据(见表1)。

三、实证研究

粮食价格与产量的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研究粮食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影响是农业经济学中基本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在实证研究中该问题的解决却颇费思量,争论的焦点在于生产和价格的波动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迄今为止理论界对此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为了本文的立论,首先对这个问题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分析。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时,首先应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若数据不满足平稳性要求,就不能断定检验出的因果关系是真实的,还是由于变量的非平稳性引起的“伪回归”。

1.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的ADF检验

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首先对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名义增长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的水平时间序列是稳定的,服从一阶单整。

2.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的Johansen协整检验

本文利用基于向量自回归的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实际检验中采用CE中无截矩项或无趋势项的方法,滞后期为1(结果见表3)。

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实证结果拒绝了并不存在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而接受了存在一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这意味着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两个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着一个协整方程,同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再对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见表4)。

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粮食产量增长率与粮食价格增长率互为格兰杰原因,即粮食产量的变化会引起粮食价格的变化,而粮食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粮食产量的变化。

4.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是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的反应,也即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解读VAR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应变量如何响应误差项的冲击,考察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图1是模拟的脉冲响应路径曲线。实线是相应函数值,虚线是响应函数一倍标准差的置信带。纵轴表示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横轴表示实验设定的响应期数。

从图1-1看,当在本期给价格增长率一个标准差冲击后,产量增长率的变化会产生一个时滞,到第2期才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响应;到第3期,这种响应有所减弱;其后响应程度进一步减弱,并趋于稳定。其经济含义在于,农民的经营决策一般是根据上期价格作出的,本期粮食价格的变化不会对当期的经营产生影响,而是对下期经营产生影响,所以本期粮食价格上涨,粮食产量在本期不会有变化。从而在图形上表现出一个时滞,但在第2期农民会扩大生产,从而粮食产量会增加;同时,由于农民获取市场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在第3期农民会以为粮食价格会继续维持,所以继续大规模种植粮食,但此时市场化情况发生了变化,结果出现了“谷贱伤农”的局面。这种情况也正好与蛛网理论基本一致。从图1-2看,在第1期,价格增长率对产量增长率的一

个标准差新息有一个较小的负向响应;到第2期,这种负向响应变得较为强烈;到第3期才开始有一个较小程度的正向响应;其后响应程度开始减弱,并趋于稳定。这说明粮食产量的变化在其后的两期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反向影响。

5.方差分解

预测方差分解描述的是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冲击对系统变量动态变化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了解各变量冲击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比较这种相对重要信息随时间的变化,就可以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还可估计出各变量效应的相对大小(结果见表5)。

在表5中,粮食产量增长率的波动主要受自身影响在第1期和第2期表现明显,从第3期开始基本上稳定在73.5%左右,而价格增长率对产量增长率的影响在第1期为0,但以后逐步增强,从第3期开始基本上稳定在26.5%左右。价格增长率在一开始就有自身波动的影响,受产量增长率的影响逐步稳定上升,稳定在11.5%左右。这与脉冲响应函数动态响应路径的解释是基本一致的。

6.粮食产量与价格的敏感分析

经济学在分析农产品供求问题时,往往加入时间因素,连续动态地考察不同时间的供求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粮食这类生产周期长的农产品,在分析其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是假定本期的产量由上期价格决定,而本期的产量影响本期的价格。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变化的这种相互敏感程度可以用敏感系数来反映。本文就借助敏感系数来研究中国粮食价格与产量之间的这种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敏感系数时,有时会出现分母为0的情况,这时该期就不算在内。本文根据研究目的,计算了两个敏感系数,分别如下。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化百分比/参量值变化百分比=本期产量变化百分比/上期价格变化百分比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化百分比/参量值变化百分比=本期价格变化百分比/本期产量变化百分比

从图2可以发现,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粮食的生产资源在粮食价格的引导下,变化相对较慢,特别是在粮食价格下跌时表现尤为明显。因为粮食生产资源具有较强的专用性,生产规模一旦扩大,要想缩减就比较困难;而且农民为了稳定收入,在粮食价格下跌的时候,生产规模并不会缩减,或者缩减很少。而粮食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本期粮食丰收了,但人们的需求变化不大,从而可能会导致粮食价格下跌幅度较大;而一旦当年粮食减产了,就容易造成人们的恐慌心理,从而很快地把粮食价格抬高,也就是说,产量较小的变化,在市场中就被价格放大了。所以要稳定粮食价格,必须先要保证粮食生产和供给的稳定性。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往往在特殊时期对粮食价格进行临时干预的原因。

四、粮食产量相对于价格波动的滞后效应分析

从长期的发展趋势看,粮食生产是逐步增长的,这一增长趋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头几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政策效应曾使中国粮食的趋势性增长有所加快。近几年,这种趋势性增长有所减缓。从短期看,在粮食趋势性增长的基础上,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波动性。这种生产波动与市场的价格波动密切相关。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本文撇开导致粮食生产波动的不可控因素(如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等),分析粮食产量与粮食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图3)。

图3表明,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效应。1988年粮食价格较高时,则引起1989年粮食产量增长;1989年粮食价格更高时,则引起1990年粮食产量明显增长,但又引起同期市场价格急剧回落;由于价格下跌,又使1991年粮食产量减少;1992年价格上涨,引起1993年粮食产量达到较高水平;而1994年粮食生产的滑坡又促使粮价逐渐回升,价格上升趋势又刺激1995、1996两年粮食生产持续上升,同时价格涨幅叉明显回落。图3同时也反映出粮食产量与价格变动之间典型的滞后效应。粮食生产受价格的影响,当价格上涨时,刺激产量的增长,但产量的增长又往往滞后于价格的上升,即当价格上升到最高点时,产量的增长并非同时达到最高点,而是滞后一段时间才达到;当价格下降到最低点时,产量也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降至最低点,这正是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与产量波动的典型特征。

五、结论与建议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而且产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变化存在着滞后效应。国内粮食的生产是我国粮食供给的主体,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是十分健全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的波动会引起价格更大的波动,而价格的波动反过来又会引起产量的波动,从而呈现出“发散型蛛网”的状态,越来越远离均衡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我国粮食价格的形成过程中,政府调控比较多,市场调节成分比较少,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9

一、正确认识形势,认真抓好秋粮收购工作。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夏粮和早稻增产,秋粮播种面积增加,有望继续增产。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做好秋粮收购工作,对于稳定当前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要根据秋粮生产、收购形势和价格走势,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及早安排和部署秋粮收购工作,明确有关措施和要求,保证秋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要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争取多掌握粮源,为做好全年粮食购销工作打好物质基础。同时,要引导和鼓励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和农村粮食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搞活粮食流通。

二、积极搞好服务,指导企业控制好收购和经营风险。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做好仓容、人员、器材等收购准备工作。要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农民售粮。要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不准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便民服务热线、定期网上消息等方式稳定市场预期,引导农民均衡理性售粮,把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要积极帮助企业正确分析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把握好收购节奏,不要盲目抬价收购,避免造成企业经营亏损。要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发挥点多、面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等资源优势,开展为农民、社会多元主体、大型龙头企业提供代购、代销、代储、代烘干、代运输等服务,提高设施资源利用率,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加强与农发行沟通协调,落实好收购资金。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农发行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农发行的大力支持。要会同农发行与粮食企业共同搞好市场分析预测,按照粮食收购的贷款政策,配合农发行做好粮食收购贷款发放工作,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粮食企业入市收购,确保符合条件的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资金的需要,努力实现银企双赢,保证秋粮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产销合作,积极充实粮食库存。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要抓住当前粮食市场需求较旺、粮源充足、粮食收购资金政策有利等机遇,进一步加强产销合作。粮食主产区要组织企业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寻找用粮客户,面向主销区、产销平衡区、有粮食品种互补关系产区,开拓市场,积极促销压库。京津沪及东南沿海等粳稻、玉米消费量较大的地区,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引导和组织粮食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积极到主产区签订购销合同,落实粮源,充实库存。要抓住当前运力比较宽裕的有利时机,及时启动粮食,特别是东北地区粳稻和玉米的运输工作,支持粮食主产区做好收购工作。要主动与铁路、交通等部门加强沟通,争取运力支持,保证运输畅通。对于粮食运输有困难的,要及时上报,以便协调解决。

五、把握好中央和地方储备轮换节奏,积极做好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销售出库工作。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轮换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中储粮总公司和地方粮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稳定市场粮价服务。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好中晚稻和玉米储备的轮换节奏,以稳定市场价格。要继续做好最低收购价粮和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的销售工作,保证市场需要。各地要督促有关承储企业认真履行销售合同,按规定积极出库,为秋粮收购腾出必要的仓容。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例10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014-02

1 边区粮食现状

1.1 粮食总量不足,市场供不应求

边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低,年际波动较大,粮食产量不稳定,需要从其他产粮区调入大批粮食。以湘西州为例,按正常年景计算,每年收定购粮9000万斤,保护价粮6000万斤,而城乡销售20000万斤(其中城乡居民、军供粮等13000万斤,农村销售7000万斤),粮食收支缺口达5000万斤。州内正常年景粮食生产总量为18亿斤,据有关部门预测,退耕还林全部到位后,全州粮食总产量至少减少6亿斤。按正常年景的收购量预测,要减少收购量5000万斤,即到2006年后收购量最高为1亿斤,而退耕还林粮供应就需4.74亿斤,缺口达3.74亿斤,加上城乡、农村的销售缺口5000万斤,每年至少缺口达4.24亿斤。

1.2 粮食生产条件落后,商品率低

边区在粮食生产方式上,大部分地方仍以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为主,农民普遍采用的是家庭式耕作,生产的自给和半自给的比重比较大,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商品率比较低, 不足8%。加之边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种植粮食作物所需的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不高。

2 边区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制约

边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不利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其不适宜粮食的大规模生产。

(1)地形、地势。①地形:边区山丘多、良田少,单块面积小而分散,作业半径宽(普遍在4-6公里),这就决定了边区粮食生产的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例如龙山县中的18个村民小组共有稻田面积745.74亩,而丘块却有1187块,平均每个丘块仅0.63亩。②土壤:边区内土壤贫瘠,呈石灰岩地貌,碳酸盐岩的可溶性岩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0.1%,并且近年来湘西州耕地质量明显下降,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的速度递减。③海拔:边区全境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最高海拔为1736.5米,最低海拔97米,这也影响到霜冻期的长短。起伏的大山和长时间的霜冻阻碍了粮食作物的种植、生长。

(2)气候。①气温: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16.9℃,最高气温大于35℃,最低气温零下5.5℃。气温的不恒定以及平均气温低使得粮食作物的种植缺乏规律性。②日照和降雨量:境内年均日照1219~1406小时,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且降水年际波动大,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③自然灾害频繁:由于地形较为复杂,气候变化无常,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水资源匮乏。境内虽有清江、沅江、酉水、澧水和武水经过,但是流经河流短小,水资源还是相对缺乏。在广大的山区,由于人口、耕地分布不集中,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一些县(市)大规模采矿以及对水资源保护不合理,导致污染现象严重,干旱季节农作物缺乏尤其严重。

2.2 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

(1)历史原因。边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解放前实行的是苗王和土司管理制度,传统自然经济意识浓厚,市场观念淡薄,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

(2)粮食生产技术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普遍是凭经验、农谚,采用手工化耕作,很少或没有科学技术的指导及机械生产的运作,粮食生产产业化程度低。而且资本投入有限,用于研究农业技术的经费和人才短缺。

(3)人口的大幅增长与区域内粮食的供给呈负相关关系。人口的激增导致粮食的供给不足。而边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比全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要低3年。因此,农业科技推广难,产量的提高十分有限。

2.3 退耕还林等政策因素的制约

边区除张家界市外均进入了西部大开发范围,必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多,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加重了边区粮食短缺的矛盾。2001年,仅湘西州八县市就要实行退耕还林54万亩,其中退耕地30万亩。

2.4 粮食生产成本因素的制约

农民在单纯依靠市场的条件下,依靠增加粮食产量是难以提高收入水平的。以湘西州平均亩产量和投入成本计算,一亩地需要投入生产成本近380元,劳动力1200元。一亩地平均可以产出900斤稻谷,按七折计算,仅为756元。扣除投入的380元生产成本和农民自己本身的劳动力工资后,收益为负。所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大量农民荒废田土而外出打工。

3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边区粮食生产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从资源的最有效配置角度来论证自由贸易和专业分工的必要性: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根据这一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3.1 边区发展经济作物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比较优势

(1)边区绿色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全边区拥有山地面积8600多万亩,现有森林覆盖率达61%,是重要的林区。境内气候复杂多样,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宜经济作物的种植。

(2)退耕还林政策以及对生产经济作物在政策上的扶植,使得边区发展经济作物具有良好的政策条件。

3.2 定量分析边区发展经济作物的比较优势

为了更加清楚地显示边区发展经济作物的比较优势,我们以湘西州的经济作物(柑橘)和洞庭湖区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平均亩产量为例进行定量对比分析。

(1)产品的机会成本衡量。所谓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水稻)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柑橘)的数量。

湘西州:水稻的机会成本=减少的柑橘产量/

增加的水稻量=1200/630=1.90

柑橘的机会成本=0.53

洞庭湖区:水稻的机会成本=0.86

柑橘的机会成本=1.17

显然,湘西州生产柑橘的机会成本低,具有比较优势;洞庭湖区生产水稻的机会成本低,具有生产水稻的比较优势。

(2)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是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用公式表示: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

可见,湘西地区柑橘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洞庭湖区,湘西具有生产柑橘的比较优势;两个地区水稻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正好相反,洞庭湖具有生产水稻的比较优势。

(3)相对成本衡量。所谓“相对成本”,指的是一种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种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产品A的相对成本=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

如果一个地区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其他地区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对成本,则该地区在此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计算和比较得知(见表4),湘西州柑橘的相对成本低于洞庭湖,所以在柑橘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洞庭湖在水稻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4)区域分工和产品贸易收益衡量。

4 解决边区粮食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边区应该集中精力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交换比较劣势的粮食作物,从而解决边区的粮食问题。

(1)优化农业结构,加强技术推广,发展比较优势产品。

边区应该改变思路,把精力用在所投入劳动成本相对粮食生产要小,劳动强度相对要低,而获得的收益却要大的经济作物上。还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经济作物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2)运用“三带”理论,挖掘边区特色经济的潜力。

“三带”理论是指吉首大学化工研究所经过10多年的科研实践,发现的边区在地理位置、气候、土壤以及地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三大特色地带。

①北纬28°±1°的范围内适合有益真菌生长的微生物发酵带,该地带的水质均属碳酸盐或硅酸盐型水,口感清洌,加上温和潮湿的气候、微酸性土壤,能促进真菌和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有利于酿酒过程的“糖化”和“发酵”。凭此优势,可以生产出优质白酒和酱油、醋以及酸菜、腌制品、腊制品等独特风味食品。②湘西和鄂西的富硒带,可以种植和开发猕猴桃等天然富硒食品。③边区植物群落中的亚麻酸带。亚麻酸作为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的一种保健食品添加剂已风靡世界。目前已开发出市场畅销的国产保健食品――果王素软胶囊,还从边区大面积的名贵中药材――杜仲资源中提取了优质亚麻酸,前景非常广阔。

(3)探索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要发挥龙头企业的“火车头”作用,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互动模式,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必须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经济作物生产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政策内容,以减少农民在生产过程所遭受的损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