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8 15:42:59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1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rise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and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creasing,people began to explore the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but very few people studie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analysis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was proposed.

key wordsrur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则区域发展较快,反之亦然。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实施,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负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例如: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过度膨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特定乡村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作一探讨。

1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 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9]。

3.2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space bearing capacity,rsbc)。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 establishment bearing ca-pacity,eebc)。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 environoment bearing ca-pacity,zebc)。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 mentality bearing capacity,smbc)。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5参考文献

[1]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 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 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居民每天生活在由钢筋水泥构建的丛林中,生活节奏加速使人们更易产生内心的焦虑、紧张和压抑,生活环境品质的降低使人们更愿意回归到自然的环境中,寻找乡村的宁静,暂时逃离城市生活的纷杂。乡村旅游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一些现象和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趋同,开发的盲目,假城市化现象严重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乡村传统文化影响很大,进而使得乡村旅游很难在文化缺失和风俗瓦解中构建出良好的乡村意象。旅游活动更多的停留在简单的观赏、餐饮、娱乐等初级的旅游消费层面上,在越来越强调体验性和参与性的今天,这样的旅游方式和发展趋势已经不能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应重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提升其在旅游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增强其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感知。

一、乡村旅游的界定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涵的界定,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讨论。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认为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与国内一样,国外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与认识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事实上,对乡村旅游进行精确定义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形式,但是这种说法非常模糊。[1]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较典型的定义是英国Gannon和Bramwell & Lane分别做出的。前者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农民或乡村居民出于经济目为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而提供的广泛的活动、劳务和令人愉快事物的统称。后二者认为乡村旅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2]其实,在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研究时,也常将Rural Tourism、Agrotourism/ Agritourism、Farm Tourism、Village Tourism等概念混用,并且在不同的国家其也有不同的含义。

我国最早兴起的乡村旅游方式是农业旅游,因此,在前期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将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农业旅游等同使用。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周边出现了许多以农家特色为吸引的农家乐旅游形式,这一时期的研究多将乡村旅游与农家乐等同起来。早期的定义无法包含乡村旅游丰富的类型结构,内涵的理解过于简单。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界定,如何景明和李立华对国内外诸多概念定义进行详细分析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3]唐代剑和池静通过系统梳理已有定义,从系统分析乡村旅游发生的场所、凭借的资源、乡村旅游的特点、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乡村性)、乡村旅游与其他几个重要概念的关系入手,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凭借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参与性、娱乐性、享受性、科技性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产品,它的本质特性是乡土性。[4]同时,学者们还从旅游资源本身、对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地理位置、科技含量、供需关系等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划分,对此已有很多文章进行了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二、乡村旅游体验的真实性

真实性(Authenticity)是一个西方概念,源于希腊,又被译作原真性、原生性、可靠性、准确性、本真性等。最初用于描述博物馆的艺术展品是不是真的,之后被借用到哲学领域的人类存在主义的研究中。[5]1973年,Mac Cannell在《舞台的真实性》(Staged Authenticity)一文中首次将真实性(Authenticity)这一概念引入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社会学研究中。从此,真实性成为西方旅游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并引起了各种热烈的讨论和分析。[6]目前旅游学界关于真实性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客观主义真实――从客观的、博物馆学的角度看待真实性问题,强调旅游客体与原物完全对等;建构主义真实――认为旅游真实性是由各种旅游媒介共同制造出来的;存在主义真实――旅游者参与不同旅游活动来激发其旅游经历的难忘和激动人心;后现代主义“超真实”――模糊“真”与“假”的界线,以模拟变得真实,达到一种模拟“超真实”的境界。

现代乡村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主要构成是来自城市的居民,他们为了逃离城市生活而选择乡村旅游,其动机都是想看到真实地乡村景观,体会到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乡村生活状态。乡村旅游体验中不仅是要观赏自然景观、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田园乡村景象等实物形态的田园景观,还包括通过观察和体验当地居民真实地生活生产方式、民间传统习俗、工艺品加工工艺、当地传统节庆、农家特色饮食等去探寻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活动中的主体所追求的不单是一种物质化的满足,更重要的是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要使这种精神的需要得以满足,其核心就是要让旅游主体体验到旅游目的地的真实,这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这种真实是一种相对的真实,根据陈超群等人[5]的研究,这种真实的表现与效果主要受到三个群体的影响: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态度与看法;游客的认知和理解;旅游经营者对真实性的生产与制造。体现为一个相互作用、互相关联的循环体,其内部机理如图:

从这一循环体可以得知,乡村旅游者是为了寻求与惯常环境的差异而进行的旅游活动选择,其目的是为了体验真实的乡村环境,但是,由于受到认知能力的制约,大部分旅游者都没有办法在较短时间内清楚分辨出旅游环境的真实,其感受到的是当地居民与经营者构建的场景。当地居民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生活环境,也不能完全保持其原本生活的真实,但受到旅游者寻求真实性的影响,其也必须迎合旅游者的这一需要。这与旅游经营者通过构建真实性获取利润的目的是相契合的,于是二者便一道对乡村旅游形象进行包装和传播。

三、体验真实性塑造的途径

根据乡村旅游真实相对性的内部循环体系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应注重旅游者的感知、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认可度以及旅游经营者的营造等三方的相互统一来进行塑造。具体有以下几个途径:

1、构建乡村意象,创建乡村真实

一般来说,乡村意象主要包括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乡村意象是人们对乡村的整体感觉和印象,是人们对乡村的反馈和映射在心理上的积淀。由此可见,乡村意象强调的是乡村的整体氛围,而乡村旅游的开展客观上也必须以这种整体氛围为基调。[7]要提升乡村旅游活动体验的真实性,就必须重视乡村意象的构建。这首先要求在景观上不能出现与乡村风貌不相符合的建筑,比如在村镇中抛弃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而大肆修建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其次,在基础设施的修建上也不能完全按照城市化的标准来进行,如果全盘城市化,不仅对乡村场景感造成伤害,同时又会加剧乡村假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再者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意象,增强乡村真实场景感。

2、重视项目创新,促进客主交流

乡村旅游者一般都是为了寻找区别于城市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观而前往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的,那么旅游者所追求的往往是乡村的“古”、“真”、“朴”、“野”、“土”等特殊的感受。利用良好的乡村整体景象,围绕田园风光景观和传统乡村民俗文化进行相关旅游项目开发,以提升旅游参与性和体验性。乡村旅游项目不能只是局限于吃吃饭、打打牌,应该围绕乡村本土文化做足文章。比如开展特色农事活动,推广乡土节庆,或是开办游客能够参与的乡村农事生产运动会等项目。同时还应加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升民宿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游客逗留乡村提供必要条件。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促进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联系,使旅游者更好更深地了解当地文化和民俗,提升其旅游体验的真实性。

3、开发传统技艺,模拟原真生活

随着旅游者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在进行旅游活动时,他们已经不再单纯满足于简单的观赏,而是更注重体验参与之后带来的精神享受。乡村旅游地应加大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挖掘,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和制作技艺。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将传统技艺转化为旅游商品的能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创建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环境,保持传统工艺的真实性,还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激发其保护传统技艺与文化的积极性。无论传统艺术形式还是传统工艺技艺,其旅游展示的环境应注重原真性。这就要求首先要构建原真的乡村环境,其次对旅游者的行为也要进行约束,最后应培养和吸纳专业人员进行展示和讲解,以提升其文化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王昆欣,周国忠,郎富平.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1).53.

[2] 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3]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9).

[4] 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

[5] 陈超群,罗明春,覃业银.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多维度研究[J].旅游论坛,2008.12.

[6] 李旭东.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3

国内外乡村旅游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国外将乡村旅游作为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不过30年的时间。乡村旅游概念产生不久,很快被国内外学者接受并展开讨论。美国学者HectorCebaUosIJascumin于1983年首先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此后衍生出乡村旅游(countrytou—sm)概念。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乡村旅游概念进行界定。总体而言,乡村旅游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认同广义概念的有美国的AdyMilmaIl,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Lane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旅游活动,不仅包括农业观光旅游,还包括由农民和乡村居民提供的服务、活动和接待业、假日步行、登山、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认同狭义概念的有:Gilben认为,乡村旅游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将乡村旅游限定在农场和牧场,其实质是农业旅游:引。近年来,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旅游概念进行阐述。杨旭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乡村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立体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引。马波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客体的旅游活动。引。杜江、向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一J。张建雄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小规模、离散性的旅游活动‘川。刘红艳则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等为旅游资源,以居住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经历,农事劳作方式有别于当地乡村社区的居民为目标市场‘引。通过对上述国内外乡村旅游概念辨析,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乡村旅游概念具有以下特点:乡村地域性。乡村或农村是发生乡村旅游活动的空间场所;主体多元化。国外很多学者都认为农户是提供乡村旅游产品的主体,但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主体不仅包括农户,还包括了到乡村投资的企业与非农业人口的个人;客体复杂性。乡村旅游的客体包括了环境、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涵盖了农村生产与生活总和。我们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活体验为吸引物的发生在非城市地区的旅游活动。

2基于竞争五力模型的我国乡村旅游业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研究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产业结构分析、战略制定、评价与选择及战略实施等重要内容。其中,产业结构分析中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竞争五力理论最为著名,且被世界广大学者所接受。该理论认为,产业内部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产业基础经济结构,通常用5种基本竞争作用力表示,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该产业的最终利润水平一J。我们利用五力模型,从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买家以及同业竞争者的角度对我国乡村旅游业进行探析。

2.1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乡村旅游业的小规模特性使得进入壁垒最主要规模经济壁垒降低。对一般产业而言,规模经济是在一定时间内单位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产量增加到一定规模时,单位成本会下降。但是,对乡村旅游业而言,旅游产品是旅游者的一种亲身体验,而且这种体验受到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具有相当大的排他性。Long锄dLane认为设施与活动的小规模是乡村旅游的基本特性¨刨;同样,Bunimer也坚持,从经济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接待设施、娱乐活动都应该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J。因此,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想法在乡村旅游业内是不合适的。适度或较小的经营规模大大降低了新进入者的对资金的需求。经营者不需要大量资金就可以从事“农家乐”等经营活动,有些以采摘、观赏为主的乡村旅游活动基本不需要直接的投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除外)。乡村旅游是促进城郊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地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都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大大鼓励了新进入者的积极性。

2.2替代品较少

离开城市、亲近大自然是大多数选择乡村旅游者的直接出游动机。宁维英的调查结果表明:在<24岁,25岁一44岁,45—60岁,>60岁4个年龄段中,都对乡村自然景观、乡村民风民俗、回归自然这3项表现出了较强的偏好,尤其是<24岁和25—44岁两个年龄段都超过了60%的比例,45—60岁年龄段对乡村自然景观更是偏爱,比例达到了80%【121。受乡村旅游地域性的限制,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城市的近郊农村地区,在城市中的相关休闲活动与单纯的自然景区观光均被想回归自然、欣赏乡村自然景观、体验乡村生活的游客排除在外。近郊户外康体健身游是仅有的在空间与出游动机与乡村旅游产生替代关系旅游产品。近郊户外康体健身游以城市近郊为目的地,出游方式多为自驾、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工具为主,包括徒步登山、穿越、野外垂钓与自行车健身等旅游活动,参与者多为青年与中年人。

2.3客户(游客)价格谈判实力较弱

相对于卖方即乡村旅游产品提供者而言,乡村旅游者的谈判实力较弱。乡村旅游者多以家庭或朋友或同事结伴出游为主,规模小,人数少,时间短。不能形成集中与大规模的购买力;对旅游者而言,乡村旅游产品的花费占旅游者总收入的比例不高,游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低;受空间地域性限制,乡村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离散分布,游客如要更换旅游目的地需要付出一定的转换成本。所以,客户在与旅游经营者的价格谈判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2.4供应商价格谈判实力较强

供应商主要指与乡村旅游产品相关的原材料、设施、土地的供应者。在我国,土地所有制分为国有与集体所有两种,购买或租用土地的费用占总成本比例最高。在城市周边农业相对集中地区,土地多为集体所有。农业集体对土地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对特定城市而言,虽城市周边土地供应鬣较为充足,但能满通、观光、农业与农家特色需求的区位并不多,可供乡村旅游开发的土地供应量不高。在谈判中,土地所有者往往居于相对较强的地位。当然,很多乡村旅游开发商本身就是土地所有者,土地成本对其而言相对较小,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户或农业集体趋同一体化的结果,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2.5同业竞争相对平和

对同业者而言,价格竞争是经营者最不愿意看到的恶劣情况。受乡村旅游产品属性的限制,经营者通过降价争取游客的努力不会达到预期效果。乡村旅游企业市场占有率比较平均,集中化程度较低。不论是资源型、产业型还是社区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其规模都受到环境容量的限制,游客量超过一定限额,旅游产品质量会明显下降;乡村旅游业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很高,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每年有近乎半年时间处于歇业状态。经营者必须将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才能保障利润率,特别是某些以农业观光、采摘为主的旅游活动每年仅有一个月的从业期;对游客而言,乡村旅游消费占其总消费的比重较小,对价格敏感程度也较低;现代通讯与交通便捷、快速,不论是经营者或游客都拥有完全信息,通过低价格吸引游客策略不会奏效;规模不大、投资不高,本行业的退出壁垒也较低。所以,乡村旅游经营者间的竞争将被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不会发生激烈的价格竞争对抗。在上述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发展初期乡村旅游业经营者会处于相对强势地位,价格高、利润高、服务差、交通拥挤、游客人数多是该阶段主要特征。在发展中后期,因进人壁垒较低,越来越多的经营者会进入该领域,价格、利润率会有所下降,服务态度提升。但是,受用地条件、旅游环境容量限制,经营者的数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利润下降至一定水平将保持稳定。以成都郊区书房村与农科村的农家乐游客人数为例,游客数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3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基本战略与策略选择

波特将企业基本战略分为成本领先、差异化与目标集聚3种。企业可根据自身技术、资金、品牌优势选择基本战略。对具体乡村旅游业而言,此战略框架亦可作为经营实践的理论指导。针对我国乡村旅游业的经营特点及经营者自身优势,经营者应选择差异化战略与目标集聚战略为基本经营战略,彰显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性与服务差异化,而不应选择与本行业特性不匹配的成本领先战略作为指导。

3.1基本战略选择

成本领先战略不适合乡村旅游业发展。成本领先战略力求建立有效的生产规模,在经验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包括管理、研发、服务、营销等各方面的成本控制。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关键是较高的市场份额、偏低的原材料进货价格、生产设计的便捷化、减量化。这一切对于乡村旅游业具体经营者而言都是难以取得的竞争优势。乡村旅游企业的小规模、本土化、乡村化的特点决定了任何单一经营者都不肯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拥有其他从业者无可比拟的游客数量,也就无法扩大经营规模以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原材料市场几乎是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及信息透明。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也无用武之地。差异化战略是企业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形成在全行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产品。对某些乡村旅游经营者而言,其经营活动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如某些以农业生产为客体的采摘、渔猎、观光体验等活动,其独特性对城市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另外,一些拥有较好资源优势的经营者,经营场所周围的自然风光、自然条件优于其他游憩目的地,也会吸引大量游客。但是,有上述差异化属性的乡村旅游产品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经营者提供的旅游活动、项目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垂钓、农家饭、等。

因此,只能在服务上提高差异化程度。乡村旅游产品服务包括交通、停车、服务态度、品牌形象与营销宣传等。杨永波对西安周边乡村旅游调研结果显示,游客对目的地服务质量以及服务人员对游客的态度比较失望,实际感知评价值与预期评价值具有一定差距H引。经营者可提供服务、交通等差异化产品来获取游客的认可。目标集聚战略是经营者选择特定顾客群或产业链上的细分市场或地区市场为目标市场的战略,成本领先于差异化战略都是以全产业为目标,而目标集聚战略只是围绕特定目标进行。实施此战略的前提是企业必须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为某一狭窄市场服务。乡村旅游经营者可根据自身竞争优势,选择乡村旅游产业链中的一环重点突破,既可制定成本领先战略,也可制定差异化战略,如选择垂钓或农家饭或水果时蔬品尝为目标集聚市场。以西安南郊上王村为例,经营者选择“农家饭”为重点环节,形成集聚效应、品牌效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该地就餐。

3.2农户经营策略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4

一、概念阐释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人们为了躲避蓬勃发展的工业为城市带来的污染和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并依托现代交通带来的乡村可到达性的提升,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山区乡村出现了最早期的乡村旅游。现在国际上乡村旅游在欧洲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中东地区的以色列等过都走上了规划发展的轨道。

中国最早的乡村旅游产业一般被认为以1987年四川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等为代表。随着生态旅游发展、旅游脱贫致富等观念的引入,以都市近郊乡镇为主的乡村旅游近二十年发展迅速,现在我国拥有2万多个旅游景区(点)其中一半分布于乡村。

乡村旅游的概念在笔者查阅的文献中众说纷纭。国外较为较典型的定义是英国Gannon和Bramwell &Lane分别做出的。前者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农民或乡村居民出于经济目的,为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而提供的广泛的活动、服务和令人愉快事物的统称。后二者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加以诠释。何景明比较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rurali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林刚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得出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域,以乡村田园风情、农业生产活动、农家生活和民俗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的休闲、观光、游览及度假活动。

(二)幸福和幸福产业

幸福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在哲学对幸福的解释中,中西方哲学大家大致分为三派:个人快乐、精神快乐、集体快乐。笔者认为幸福是个人在不同的背景、不同时间下,拥有不同定义的非常主观的概念,应该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时对其是否幸福分开讨论。此外,各学科的科学家都对幸福进行了定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幸福的主观因素太大笔者认为也很难有有效的方法实现。笔者仅从旅游业中的幸福出发,认为旅游幸福包含了旅游者对旅游行为的幸福感和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感,由此与幸福导向产业的概念不谋而合。

由于传统追求物质财富最大化的产业带来的三大危机:人与自然冲突的生态危机、人与人冲突的社会危机、人与自身心灵冲突的精神危机。广东省第一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在全国首次提出的: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

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成是多元化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它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意义,以产业转型摆脱传统汗水经济为物质基础,逐步满足人从物质基本到精神生活各层面的需求。幸福导向产业包涵内容广泛,如生命健康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时尚创意产业、智慧化社会管理云服务、智慧文化产业等。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对旅游业的发展做了两个战略定位,一是深刻阐述了旅游的经济功能,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二是强调了旅游的社会功能,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更让旅游业成为幸福导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验营销

当今最著名的社会思想家之一阿勒夫.托夫勒在他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到:“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自1982年两位美国学者Holbrook与Hirschman在其开创性的经典论文中将体验概念引入消费及营销研究领域开始,这一概念逐渐成为理解消费者行为的一个核心概念。

体验是一个包含了多重含义的词,指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施密特博士认为体验营销就是企业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围绕着顾客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笔者认为,休闲游憩活动的核心一直就是体验,在旅游营销中,体验既是名词也是动词,指消费者体验旅游产品这一过程,也只消费者留存于记忆中的体验这一经历。体验营销让商家除了看重商品的经济利益使用价值之外,更加看重了商品的内涵,不以传统观念将顾客看作完全理性的人而是感性与理性兼顾既权衡利弊也会有感情上的冲动的决策者来看待。

施密特将体验营销分为:(1)知觉体验(2)思维体验(3)行为体验(4)情感体验(5)相关体验五个方面。此外国内学者也对体验营销的概念做出过自己的诠释。体验营销包涵个性、情感、文化、环境、服务五个方面--以个性体验作为体验营销的基石,以情感体验作为体验营销的主线,以文化体验作为体验营销的载体,以环境体验作为体验营销的纽带,以体验服务作为体验营销的关键。

二、乡村旅游营销问题

乡村旅游在中国发展至今虽然逐步成熟但是由于传统产业结构单纯以经济为导向的弊病导致在科学与可持续的营销规划方面也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缺乏创新和定位准确的卖点

乡村由于缺乏专业的旅游规划团队和营销团队的系统规划策划往往存在调研不够深入细致,从而营销空洞抄袭现象严重。导致乡村旅游定位趋同严重,以同一个大中型城市为客源地中心城市的一定范围内的乡村旅游产品,往往都不具备能让顾客产生强烈品牌感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精品产品”。

旅游产品的独特性是吸引游客做出旅游决策的重要原因,由于乡村旅游定位不当而导致的与市场需求不符导致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较低的回头率。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是“有盈利的满足需求”所以旅游作为一个产品,确定其准确的独特的核心卖点,是将这个产品从产业链最始端开始打造的方向,到产业链最终端将其推向市场的宣传点都起到指导性作用并且需要始终坚持的产品的灵魂。一个旅游产品拥有合适的,独特的,面向市场需求的灵魂和方向从非投机的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来看都是其在产品整个营销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并且加以锻造的第一要点。

(二)乡村旅游城市化现象严重

国内外学者虽然在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义方面有诸多争议,但是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一致被认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核心。乡村以其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满足了游客对乡村的向往与好奇。

首先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义务责无旁贷。但开发者是基于对乡村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的了解不足,国内很多乡村将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用以极力打造城市般繁华现代的“新农村”,而导致“乡土气息”的丧失。

其次摆脱都市的生活压力、嘈杂、污染,让自己的身心能够在儿时记忆中美好的大自然中得以舒展正是当代大部分人对于乡村旅游及其热衷的出发点,也是乡村旅游不被很多当地百姓甚至当地领导所认识和了解到的一个非常之重要的核心卖点。

此外,乡村旅游经济导致的当地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城市化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发展本来是利大于弊,但带来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外来思想对当地淳朴思想的入侵也使乡村的淳朴民风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游客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最后,乡村大量进行城市化设施的营建也导致了乡村旅游成本的飙升,而乡村旅游的廉价性也是很多旅客选择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原因之一。

(三)环境与法律意识薄弱

乡村旅游所依靠的资源就是乡村相对于大都市的拥挤与喧嚣而言干净未被污染的自然环境,纯天然的新鲜农作物,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乡村历史遗迹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些乡村旅游区别于其它旅游模式的特色产品是非常脆弱并且难遇再生的。

法规管制力度的不当,旅游规划营销的不科学,对于客源市场的无节制的开发等都可能导致乡村原本脆弱的生态文化平衡的环境带来不可逆的破坏。并且对于当地人发展旅游周边产业的管理不规范法规不严明也会导致乡村旅游场所出现乱搭乱建,秩序混乱,胡乱要价,恶性旅游促销拉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降低了乡村的形象。

(四)乡村旅游对内对外交流不够(调研不全面深刻)

乡村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设计旅游产品期间往往出现与外界交流不足的问题。交流是两方面的,很多乡村因为埋头发展自己满意的乡村旅游而忽略了对于周边主要城市为首的客源市场需求的调研,单一的发展自己的产品导向经济,认为只要有好的产品就能吸引到顾客,忽略了营销的基本原理,从而由于交流的不够丧失了把握住真正客源市场的机会。

除了对外交流的不够对内交流也是乡村旅游产品打造需要注意的一个要点,因为不对乡村本地的旅游资源潜力和当地人民对旅游开发的意见进行深度理解才能发掘出地方的特色和发展的路线。很多乡村一味的效仿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景点,景区,而忽视了本地的地情从而导致当地的旅游发展远远达不到预先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预期。

(五)其它问题

笔者认为以上四条为现今乡村旅游营销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说乡村旅游只存在上述问题。专业人才匮乏;领导本位利益意识严重;旅游与当地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矛盾;偏远交通基础设施不便的乡村开发旅游问题等都是现今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但是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此处就不加全面细致讨论。

三、乡村旅游发展以幸福为卖点的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一)传统营销转变为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现在中国乡村旅游高速发展了二十余年,部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就高达三百五十多个,是一个乡村旅游产品过剩的时代。特别是当今的信息化和市场化程度如此之高,同类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旅游者是旅游产业的主题,谁赢得了客人谁就赢得了市场。要想赢得游客就要先使游客满意更好的满足需求,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更受重情感因素的影响,改变传统的营销思路更加注重游客在景点的旅游体验就变的尤为重要。

1.旅游是满足人们更高层次需求的产品

旅游对于人来说不是生活必须的要求而是更高层次的情感的满足。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顾客消费的不是具体的产品或者资源,而是付出了自己的时间、情感、行动通过旅游而获得的真实的体验。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5

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内涵认知研究

“Rurality”是作为rural的派生词于18世纪产生,意思是说“之所以成为乡村的条件”。乡村地理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乡村性的研究,他们用乡村性来定义乡村并将乡村区别于城市,认为每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带,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2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描述与评价研究

由于有最早期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概念的认知,国内外一些知名旅游学者开始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进行特征描述,这些都可以提炼出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的本质所在。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描述之外,能够简化、落实成模型从而为需要更精确测量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很有必要的。国外学者通过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构建来做评价研究很少。而在国内,随着乡村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探索。

近几年学者们开始不断关注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评价。不同学者研究角度不同、观测的尺度和对象不同、侧重点不同,导致构建的乡村性指标的差异,但很多都存在相通之处。基本提到了乡村地域、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经济、乡村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基础指标。

3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保护研究述评

乡村性日趋退化的现状,使得乡村旅游处于一种自我矛盾的发展中,这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如何让乡村旅游重回它的本质,即如何维护中国传统乡村的乡村性,这不仅仅是乡村旅游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国乡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自乡村性提出以来,在乡村旅游发展领域一直受到认同。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内容从最初的概念内涵、特征描述、到后来的评价和保护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视角和切入点都不断深入和细化。开始有从行为学、心理学、地理学、景观学视角的考察研究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切入点开始到考虑到乡村旅游地本身、旅游者、甚至是村集体。从研究方法来看,体现从起初阶段的定性描述方法为主,到近些年发展阶段定性方法和定量研究并重,不断以定量方法,构建合理、精确模型研究。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仍然不是很充分的。

4 乡村旅游乡村性研究的展望

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和挖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这和国家的悠久的农业历史有关以及和传统的审美观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看似是认知概念性的,操作性不是很强。但乡村旅游发展到蓬勃阶段的现今,更离不开乡村旅游乡村性的研究,因此还需进一步拓展。

4.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的社会化的转向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美丽乡村”、“乡村记忆”、“乡愁”等正从政策层面渗透到学术研究,乡村的社会化研究趋势也带来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社会化研究进一步加强。乡村意象、乡村感知等应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不仅要从游客视角、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本身视角考量,也要从当地的乡村居民来考量,甚至是整个村集体角度来考虑。

4.2 进一步加强理论深度的挖掘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6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39-01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就是乡村发展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概念,用特色的产品和文化吸引游客前来消费旅游和体验的发展过程,乡村旅游出现了质量参差不齐、服务内容过于单一、服务宣传不力等问题。当前城市居民普遍产生了亲切自然感受乡村的情怀,有返璞归真的需要,发展乡村旅游,可使农村人文资源提升利用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产品就地销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价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向第三产业转型,延长农业产业链,为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经济基础,促进国内就业。促进城乡统筹、城乡之间互动,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养,形成风清风正的文明乡风。乡村民俗文化发展和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创新提出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念。旅游业的逐年发展,加快了乡村城市化建设,完善了乡村产业链条,促进了乡村就业,完善了乡村金融体系,打开了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二、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辽宁省共有13个县级市,44个县,1459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其中山地面积有87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334%;水域面积达到1万平方公里之多,海域面积达到 1502万平方公里,可见辽宁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据调查,2016年,辽宁省政府在一年中打造出10个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县、20个旅游特色乡镇、30个旅游发展示范村和4个“10项”。4个“10项”包括10个乡村度假地、10个精品民宿、1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0个省级乡村旅游购物集市,这一系列举措都大力地促进了辽宁省乡村旅游业发展。

但是就目前辽宁平均水平消费情况看,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得并不理想,辽宁省知名的乡村旅游地区较多,但是项目不精,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抄袭性问题。并且政府对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并没有进行大力投资开发。

针对以上现状和问题,我认为辽宁省政府应该加强乡村旅游规划,积极国家政策和国家推行方案,向第三产业转型,从而加大辽宁经济的流通,使辽宁省内中小企业健康向上发展,带动经济链,使乡村一步步走向城市化建设发展之路。

三、“一带一路”对辽宁乡村旅游的影响

“一带一路”政策出台后,辽宁省积极此政策,摆脱了重工业的困窘格局,规划了重工业向第三产业发展的道路。加快旅游企业“走出去”的进程,加快招商引资对于旅游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了引导性作用。通过“一带一路”,创新与境外企业合作模式,并且带来大量的人流资源、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共赢。辽宁应以旅游业为先导,从而实现文化交融,打破和消除偏见和误解。

“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促进了辽宁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乡镇向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强了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铁岭的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成特色风情文化旅游项目,被誉为“辽宁省特色旅游乡镇”。此举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且促进了乡村消费,使农村受到金融企业的青睐,从而加快了辽宁乡村旅游建设,使更多的村家村户奔向全面小康,推动了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辽宁省内重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型,使辽宁省内中小企业迈向健康发展。辽宁旅游与国外旅游嫁接经济平台,得到互利共赢。资金的流入,缓和了资金链紧张问题,加快了辽宁省的乡村建设。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基本观念和理念,与外国多方平台达成合作,有利于促进辽宁外贸的发展,推动辽宁省内的资本输出和产能输出,为辽宁的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创造了机会。在如今世界贸易的大背景下不应该闭门造车,而应让中小企业完成转型,融入更多资本,推动辽宁经济建设。

四、结语

m然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优势也存在不足,但是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辽宁乡村旅游明显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加强国际贸易,促进经济消费,加强多方友好合作、互利共赢都将使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7

0 引言

与国外相比,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富裕农村,直到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才使得乡村旅游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呈现出“中短程旅游增多、自驾车旅游增多、自寻旅游景点者增多”的趋势。随着《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国民休闲纲要》等措施的出台,必将促进国民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可以预见,乡村旅游必将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诚然,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经验和盲目性建设等原因,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使我国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有必要学习、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先进的理念和措施。

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1],也是农业旅游的强国,“农家乐”旅游市场占据国内旅游总市场的50%左右。日本地少人多,人均农地面积较小,属小农经营的国家。我国农村的情况与日本非常相似,加之两国文化上的相似性,地域上的邻近性,因此,借鉴日本发展“农家乐”旅游的经验和做法,对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外延界定

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概念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Rural Tourism(乡村旅游)、Farm Tourism(农家乐旅游)、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 Are Tou-

rism(区域的旅游)等。尽管乡村旅游概念具有一定复合性,导致学界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基本上都认同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是乡村性,而这种根植于乡村世界的乡村性有别于城市特点[2]。

狭义的乡村旅游,即以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文化景观、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学习、考察、参与、娱乐、度假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及现代新型农业艺术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2]。这一定义包含了两层含义:即乡村旅游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

在日本,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从广义上讲,凡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旅游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绿色旅游。从狭义上将,绿色旅游主要指城市居民到充满“绿色”的地区(如农村、山区、渔村等)休闲度假的一种旅游行为。由于其旅游资源是以富有田园风光的农村地区为对象,所以又被称为乡村旅游,或农业(村)旅游[4]。

本文所讨论的乡村旅游指狭义范围,不包括生态旅游、山地旅游、森林公园等广义概念。

2 日本乡村旅游的起因

2.1 第一产业衰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青壮年外流,日本出现了农业生产降低,农业过疏化发展,农民收入急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地位日益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振兴乡村经济等目的,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引导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为主要途径,既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又可以保持、发展乡村和地方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形貌。

日本积极推进故乡游与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是一致的。以乡村旅游为引擎,在满足城市人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的同时,带动农村地方整体发展,以期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分化等社会问题,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永续发展。

2.2 基于“本土化”回归的旅游需求

日本文化的“自生性”(原生性)休闲活动一直在民间进行着。特别是到了当代社会,日本文化出现了向“本土化”回归的一种趋势,这种文化趋势在日本国内旅游中表现地很充分。它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日本的乡村成了日本人民通过旅游的方式寻找和重现传统社会和文化的一个地方[3]。

在迅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日本城市居民产生了“故乡丧失”的感觉,他们意识到需要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才能恢复工作热情,因此也促进了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

2.3 乡村精英的示范联动作用

乡村精英指的是在经济资源、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社会关系、社区威信、办事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与参与意识,并对当地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或推动作用的村民。日本上野县四贺村的现任村长,在当地蚕业和烟业失去竞争力,农民生活状况日益低下的情况下,利用废弃的桑园地等带领四贺村居民开发了逗留型市民休闲农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促使其他村民也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接待中来,从而实现了四贺村经济的复苏[4]。

3 日本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

按照旅游对象和旅游方式分类,国外的乡村旅游主要有观光型旅游、休闲型旅游、乡村文化旅游三大类[5]。其中观光型旅游包括传统观光型和科技观光型;休闲型旅游包括休闲娱乐型、康体疗养型、自我发展型等。日本的乡村旅游主要有时令果园、专业农场、休闲农庄、乡村农园和农村公寓等类别[1],如下表所示:

3.1 时令果园

果园经营者在果蔬成熟时节,定期向市民开放,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游客在时令果园里可以观赏、采摘果蔬,了解其生长、生产过程,在欣赏乡村景色的同时,又能收获劳作的乐趣。

3.2 专业农场

将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与休闲旅游相融合,并依据不同农场的自然条件和农产品的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开发、经营,形成了各种独特的风格。专业农场又分为单一农产品为主构成的专业农场和集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和花卉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专业休闲农场。

3.3 休闲农庄

是“农家乐”旅游的最佳度假住宿场所,是都市人群度假旅游的会馆。农庄经营者必须按照《酒店法》的规范进行经营管理,参加旅馆协会,每月定期接受行业协会的指导,由协会为其分派旅客。

3.4 乡村农园

是针对城市儿童农知教育的体验性旅游。城市儿童利用假期到农村体验生活,可以学习乡土知识、生态知识,开展野外活动等。

3.5 农村公寓

专为老人们提供疗养、保健、休闲等服务的乡村公寓。日本于1990年代初就进入了“老年社会”。这些老年人非常注重健康养生,喜欢通过接触大自然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加之他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退休金充裕,因此成为了农村公寓的重要客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乡村旅游项目多以休闲型旅游为主,旅游项目具有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表现形式新颖等特点。而我国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单一的观光农业产品为主,目前只停留在观赏、采摘表面,能让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很少,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的活动项目亟待加强。

4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1 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

日本各级政府认为,在农村人力外流、农业生产萎缩、公害污染严重等不利情况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稳定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益,另一方面又可保护环境、满足消费者愿望。纵观日本的五个综合国土规划[4],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地区的策略也是逐渐明晰起来的。

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提出“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思想。目前,许多地方也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应制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将乡村旅游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细化乡村旅游在乡村地区复兴中的地位和发展途径。

4.2 乡村旅游项目向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从日本乡村旅游类型可以看出,单纯的观光型旅游产品较少,融观光、体验、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型旅游方式占绝大部分。单就休闲型旅游又出现了休闲娱乐型、康体疗养型、自我发展型等多元化特征。针对每一细分类型,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旅游项目,避免了雷同性。比如,针对儿童休学旅行的“乡村农园”,针对老年人的“农村公寓”。我国的乡村旅游应当改变目前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目的地活动仅以等为主的单一性娱乐项目,积极开发能够让老人和小孩参与的乡村活动和娱乐项目。随着俱乐部、社团或者公司同事结伴出游趋势的加强,乡村旅游项目也应满足聚会、商务、会议等需求。

4.3 乡村旅游从观光休闲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单一的乡村观光旅游难以吸引远程游客,也影响了游客重游率和停留时间。随着旅游者对旅游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观光游览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休闲度假、深度体验等需要日益凸显。2013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乡村旅游也应当顺应这一潮流,积极创新,强化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休闲度假功能,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4.4 重视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

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乡村精英对我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中,应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与革新中,形成规模经济和联动效应。

此外,在“支援西部”“大学生下乡”等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人才深入农村工作,其中一部分还担任了村官。他们是乡村精英的培训者,也是后备军。应积极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指导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鸣,叶全良.构建城乡和谐的新型农业旅游发展路径之探讨——基于日本“农家乐”旅游的分析和启示[J].财贸经济,2009(1).

[2]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9).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4]徐克帅,朱海森.日本绿色旅游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8(6).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8

[2] 邬贺铨.信息化与城市建设和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0(6):12-13.

[3] 张凌云,慧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9

1农业旅游概念的研究

1.1西方学者对农业旅游的概念和特点的阐述

西方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认识也不尽相同。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并进一步认为“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中心和独特卖点”,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1]。HilcheyD(1993)则认为农业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域的旅游[2]。而EdwardInskeep(1991)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有另外一些看法。他在《旅游规划——一种可持续的综合方法》一书中,将农业旅游(Agro-tourism)、农庄旅游(Farm-tourism)、乡村旅游(Rural-tourism)等提法不加区分,相互替代[3]。据Nilsson介绍,Deegan和Dineen(1997)也有类似的提法[4]。EdwardInskeep则将对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称之为Villagetourism(乡村旅游)[4]。

BernardLane(1994)曾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5],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远不仅是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相反,由于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的旅游活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乡村旅游的形式不同;有些城市和景区旅游并不仅限于城市地区,也扩展到乡村;有些在乡村的旅游并不是乡村的,如主题公园和休闲宾馆;乡村地区本身就难以界定,不同的国家标准差异很大;城市和乡村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一个连续体;乡村地区本身也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中。中国整理因此对于乡村旅游的界定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认为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应具备以下特点,包括地域上选取位于乡村地区或城乡交界处;主要特色则应与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一般要突出具有当地的文化特点;规模:具有乡村性,无论是建筑群还是居民点都是小规模的。鉴于农业旅游的概念还不统一,说明我国对农业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采用农业旅游的广义的概念,即将乡村旅游、观光旅游和农业旅游视为一种旅游类型,以期在广阔的视野中对农业旅游进行梳理与发展研究。

1.2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12.2.1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如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买酒不一样。

1.2.2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公园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在公园里不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的观赏,同时也相应建有娱乐场所。

2.2.3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如在美国每年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数达到二千万人次。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徕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的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瓜果塑造”、“庄稼人艺术画”等乡间艺术也颇受游客青睐。最著名的作品是依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创作的20英亩的“庄稼画”——向日葵。10多英亩盛开的向日葵组成画中的葵花,蒺麻组成花瓶,大豆为台布,游人可以在飞机或附近高山上领略它的艺术魅力[6~9]。

2农业旅游的发展与农业旅游的可持续性研究

2.1农业旅游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

农业旅游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研究极为细致,涉及乡村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对当地居民的自豪感文化的认同性;增强对外文化交流,更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介入导致对当地文化传统的冲击,导致犯罪率上升;外来游客侵害当地人的私人生活空间等。这个领域的研究特别强调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公平和公正问题,即当地社区在承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应分享旅游带来的利益;乡村社区各阶层和团体都应从中受益。ChrisRyan将公平和公正、社区参与管理和分享权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称之为“新旅游”(newtourism)发展观[10]。

海南省少数民众重多,拥有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更要注重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本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旅游所得利益的收益均衡分配。

2.2农业旅游发展的管理和策略研究

在欧洲,政府十分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进行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开拓等。Embacher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地区的农业旅游时,对其严密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Sharpley在研究塞浦路斯农业旅游发展时也指出,由于缺乏长期的财政支持、基本的交通和服务设施、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有效的管理机构,致使农业旅游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11]。由这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政府对从事农业旅游的社区居民不仅要在资金上给予补贴,政府还要在各项政策上予以优惠,在人力、技术上大力扶持,如在农业旅游基础设施上要给以财政支持,并协调优化各部门在支持农业旅游方面的举措,以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学者们强调,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策略,发展策略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适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区和背景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12]。例如Hummelbrunner等在研究奥地利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时对3种不同的乡村背景提出3种不同的发展策略。Embacher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目的地的农业旅游的策略时,对其市场营销策略、投资策略、组织实施策略、培训策略等分别进行了阐述。Sharpley在研究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策略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保证较高的回报,因此,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计划时要进行投资——收益分析;由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专业培训和进行市场开拓,因此,应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进行指导;拓展客源组织的渠道,除旅行社包团外,更应着力发展散客旅游;他特别强调,由于发展乡村旅游对恢复乡村社会经济作用显著,政府制定长期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支持政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1]。

海南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热带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也是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全国人大赋予的地方立法权,这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策略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了最有力的客观条件。

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针对海南的特殊情况,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海南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在一定时期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给予专项补助(每年10亿元,共50亿元),在2010年至2014年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授信海南省农业厅180亿元,力挺海南现代农业;在投融资方面,赋予海南省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在土地方面,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试点;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实行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增加入境免签证国家,延长入境停留时间,支持海南在境外主要旅游客源地设立旅游推介分支机构等[13]。这些举措使海南能够相对灵活、自主和大胆的制定具有海南特色的农业旅游发展策略,为了更好的发展海南热带农业旅游提供政策支持。

3[JP4]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岛有发展热带农业休闲旅游的天然条件,是中国唯一一个具有热带资源的大省,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建立热带农作物的采摘基地,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3熟,菜满4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3.1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海南热带农业旅游仅限于景点观光和农家乐等单一形式,主要的旅游中国整理载体是占全省自然村的45%的文明生态村。旅游形式如农家乐,提供的多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为主的初级产品,特色不明显,内容雷同,农业文化内涵未能充分发掘。据海口琼山区加乐湖村一村干部反映,90%以上的游客都是白天游玩,晚上返回,过夜的游客少之又少,多数游客抱怨,到村里只能吃吃饭,看看风景,钓钓鱼,而没有任何其他好玩的项目,这样失去很多回头客[14]。同样作为旅游胜地的夏威夷,每年来此的游客,有65%都是回头客,成为不少美国家庭游客的固定目的地。而且国际旅游业界公认,超过80%的旅游利润来自“回头客”[15]。

3.2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

海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落后于内地,如许多通往农村的道路还只是单行道,极大地限制了当地旅游业市场的拓展。另外旅游业“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海南省的旅游市场风气有待整顿。前不久几家知名的媒体在海外搞国际旅游岛的民意调查,说影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三个因素:汽车载客服务态度不好大约占了27%,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占了21%,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硬件设施需要加强占16%[16]。

3.3热带农业旅游品牌的未成型

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挂牌在村镇旅游服务公司下开展经营活动,小打小闹,难成规模,加上大部分属无证经营,这样容易埋下消防安全、环保、卫生等隐患,不利于树立品牌。而在台湾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户占15%左右,只有极少数从事餐饮行业的是由农民一家一户单独经营,另外85%是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开办[17],这样更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旅游品牌。

4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海南热带农业旅游的启示

4.1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

农业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形式,它是一种农村人文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生活体验活动。它的发展需要具备农村人文与自然生态的地方氛围,需要周边农村居民共同意识,需要通过当地农村社区营造有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否则,一个具有乡土性、地方特色性的农业旅游将难以形成,乡村的生态性与体验性亦难以达到预期的层次。所以,要求海南地方政府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旅游的发展,鼓励发展以副业形态经营的农业旅游,积极支持农民组建农业旅游合作社和联合会,形成有利于融合当地各种潜在资源,有利于城乡文化交流的、具有地方氛围的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环境。

4.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4.2.1加强立法法律先行

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例10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118-03

一、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早期的乡村旅游具有贵族化的特点,普及性不强。二战以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城的加快,乡村旅游以其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旅游者新的体验,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同时,世界各国政府还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解救传统农业经济活动的衰退、解决农民就业、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北京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的民俗旅游。历经自发发展、数量扩张,规范发展和品质提升4个阶段,实现了由最初的自发式发展向规范式标准化、由单纯的“农家乐”向类型多分布广的“乡村游”、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想内涵式提高的三大转变,形成了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区域分工、定位清晰、社区营销、基础完善、融资创新、标准管理”的乡村旅游的北京模式。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北京市民短期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理想方式,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北京的乡村旅游仍然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形式单一、类型趋同、缺乏特色和创新、服务质量不高等不足之处。这些成为制约京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其中服务质量不高又是其软肋之处。服务质量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京郊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以适应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学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相关理论与实践

(一)旅游的本质性规定――体验

旅游是旅游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旅游这一概念也一直是界内研究探讨的热点。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内涵和外延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试图给出一个明确规定,却仍未达成共识,探讨还在继续。但对于旅游的本质性规定――体验,是大家所逐渐认可和接受的。

旅游就是人们在非惯常环境(Unusual Environment)下的体验和在此环境下的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2]。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主要是一种身心的体验,旅游者的体验构成了旅游现象最基本的结构性要素[3]。旅游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

乡村旅游作为众多旅游形式中的一种,其本质在于满足游客寻求平衡和解脱的心态,满足他们从喧嚣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获得一种简单和平静的生活体验[4]。所以,开发形式多样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注重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日常生活的体验,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简单观光,提高服务质量,让旅游者通过个性化的参与过程获得美好的心理感知和享受,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乡村旅游理论研究回顾

对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虽未达成共识,却也极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

德诺伊(Dern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其中永久性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5]。欧洲联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于乡村地区,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6]。纳尔第(Nulty,2004)指出,“乡村旅游的概念涵盖了很多要素,其中心部分是乡村旅游社区,乡村旅游依赖于提供旅游场所的农村地区,它的遗产和文化,乡村活动和乡村生活。”[7]

杜江等(杜江,向萍,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8]。王兵(1999)则认为,“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农民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9]。肖佑兴等(肖佑兴,明庆忠等,2001)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10]。

在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旅游的本质,笔者尝试为乡村旅游做这样一个解释:既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农业资源以及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相关的各种活动和民俗为基础,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对象,来满足游客寻求平静、求职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三、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1.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结构体系逐渐完善。随着游客消费意识愈加成熟,京郊乡村旅游也正逐步向深层次发展,基于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始逐步出现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近年来,各区县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一系列民俗文化和农耕体验产品,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包括乡村景观、民俗旅游村(户)、休闲度假区、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构建了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2.一村一品彰显特色。从2007年起,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组织专家调研,明确了各区县的旅游特色定位。比如,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昌平区为“温泉胜地”,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平谷区为“休闲绿谷”,密云县为“渔乐圈”等。这些“一区一色”的定位,避免了同质化经营,形成错位发展,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为乡村旅游的结构优化与品质升级确立了方向。

3.沟域带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不足之处

虽然北京乡村旅游成绩斐然,但在实践中,京郊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存在着模式单一、缺乏品牌、产品层次较低、服务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游客从中获得的服务和精神感受层次并不高。

1.缺乏品牌,主题性不强

在游客心中建立恰当的地理品牌个性,可有效地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差异化市场定位[11]。品牌营销观念落后、主题性不强已经成为北京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虽然北京市旅游局通过“一村一品”对各区县的旅游特色进行了准确定位,但是从实践来看,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活动仍然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赏花摘果等满足游客物质欲望的层面,甚至出现了乡村旅游等同于饮食游的倾向,造成乡村旅游地品牌定位趋同化严重。只有少量的艺术采风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客人以度假的方式留宿在爨底下和遥桥峪这类古文化村落。

2.服务意识淡薄,影响体验氛围的营造

郊区农民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仍然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虽然搞旅游接待使他们成为商品经济中的卖方市场,但观念、意识的发展变化迟缓,对旅游市场需求不太敏感,仅凭原始的乡村待客常识提供服务。即使是开发的其他体验项目,也是经营户服务程序简单,服务态度消极,大多需要游客提出服务要求时才予以提供。这种状况与村落离城区或景区的距离成正相关,即离城区、景区越远,乡村旅游开发的自发程度越低。

3.产品层次性较低,市场细分不明确

北京市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以民俗村、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为主。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以及由此带来的乡村旅游的产品升级转化[12]。要引导乡村旅游与周边景区景点联动发展,既丰富游线内容,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又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应。

4.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新的推动力和亮点,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夏普利(Sharpley,2003)指出,乡村旅游开发的目的主要是满足本社区发展的需要,建设本地产品供应链,鼓励地方工艺品生产,保证收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本地,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13]。然而京郊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经营者非本社区居民,当地居民并没有分享到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本地村民参与程度不高,游客也不能从服务人员和当地居民身上感受到当地风情的热忱和当地的人文气息。

5.商业化污染严重,部分传统乡村民风民俗消失

随着乡村旅游经营的商业化、建筑的城市化与设施的标准化,乡村性中淳朴的民风与低廉的价格等受到严重挑战。在京郊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民俗村为了迎合部城里人的需要,把传统的木制门窗换成了铝合金,漫地青砖都改为地板砖,红砖外墙贴满锃亮的瓷砖。这种土洋结合的结果是游客完全不能体验到真正的“乡村味”。因为缺乏特色,一些民俗村逐渐对游客失去吸引力,失去自身发展的动力。

四、结论与对策

面对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它的发展前景趋势,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对策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品质,以促进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一)准确定位乡村旅游体验主题,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个性鲜明、定位明确的主题是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的基础,如果缺乏鲜明的主题,无法给游客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乡村旅游作为典型的体验性行业,其产品定位应集中体现在主题上,即体验主题化。主题性不强直接导致了游览和活动项目设计时的混杂,市场定位和营销工作难以开展,从而难以对潜在游客产生足够的拉力,前来旅游的顾客对服务的整体感知也不能满意。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多做市场调查与分析,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提炼其体验主题,通过细节强化主题,加快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高、中、低档乡村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要有感召力和参与性,体现各自本土化的特色与文化,以利于体验活动的开展和体验附加值的提升,使游客真正享受到农家乐趣,为他们带来不同于城市的生活体验,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

(二)重视旅游地宣传,塑造品牌形象

乡村性一直被认为是乡村旅游推销的整体核心和独特卖点[6]。但从长远看,只有将市场对乡村性的诉求和认可凝聚在乡村旅游地品牌上,才能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获得游客忠诚,以实现长足的持续发展。作为品牌对应消费群体情感需求的核心,旅游地品牌个性如何取得游客认同,形成游客忠诚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因此,旅游地应立足本地特色,在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体验产品的基础上,加强旅游地宣传,塑造旅游地品牌形象,以获得游客忠诚,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能否发挥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而现在的自发性、自觉性、无序性的服务,甚至缺乏诚信性和欺诈性的服务时有出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对相关培训项目的开展提供财政支持。同时,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也应自觉学习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和礼仪,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服务品质,以此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四)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丰富和塑造体验环境和氛围

乡村旅游中,旅游接待设施是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于体验型旅游产品,只有通过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赋予体验活动真实的场景,才能激活旅游体验者的主动性,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到体验的过程当中。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同时,无论是在建筑设计还是在自然环境方面都要尽量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还原和丰富体验活动真实性的氛围,尽量利用现有的资源为游客的体验来提供一个真实的环境,以此对游客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王兵,等.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

[2] 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在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J].旅游学刊,2009,(7).

[3] 谢彦君.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5,(12).

[4] 黄冠华.京郊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2).

[5] Dernoi L A,About Rural & Farm Tourism[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1991.

[6] Brohman.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

[7] Nulty P M.Rural tourism in Europe: experiences,development and perspectives [M].UNWTO.2004.

[8]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

[9]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10]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

[11] 卢东,曹忠鹏,周L.地理品牌个性在旅游市场中的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5).

[12] Sharpley Richard.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A Critique[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