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水利信息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8 11:34:19

水利信息管理

水利信息管理例1

2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措施分析

针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指出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是当前,乃至未来水利施工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确保水利施工管理质量,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国家务必要加大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在原有的管理体系上建立一套更加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政府领导、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切实实现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应对与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点:2.1完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充分发挥该系统的管理能效在水利施工管理中引入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利用政务信息系统来实现部门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政务联通,实现水利部的办公自动化。目前,我国部级水利部和省级水利部的的内网办公自动化已经得以实现,外网联网办公还在积极推进。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之后,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管理工作时会更加方便、快捷,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资金、能源等的管理也将更加快速、有效。借助信息技术研发而成的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能更加快速的实现信息数据传输,并且还能使单纯的信息数据传输变成网络化传输,提高信息数据的利用率。2.2加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利用先进的信息监测技术可以随时监测到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检查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情况。施工过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确定后,管理人员应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以保证工程的进程和质量都在控制之中。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材料和设备,不合格的坚决不使用。除此之外,应当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责任终生制,并利用该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督促管理人员严把质量关,为水利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2.3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规划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子系统。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子系统可以综合规划利用水资源,通过对进行技术方案的综合研究与评比,规划设计出最好的施工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子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设计软件来实现,这个系统可以规划设计全程的方案比较、工程设计、分析计算和图档审签。比如集成方案设计软件、造型渲染软件、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一系列设计软件,可以使规划设计与计算机有机结合,不断完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完善了,施工管理也会变的更为顺利。2.4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之一是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信息系统的利用都需要信息技术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是水利信息化工作有序、高效、协调进行的关键。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要加强对基层水利职工质量管理意识与信息技能的再教育,使现有的管理层与时俱进,完善现有的管理层人员的素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注重在职人员的培训,有计划的让在职人员带薪去大专院校接受培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管理层各方面的素质。

水利信息管理例2

水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管理在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关系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越来越多,各种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致使我国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如果仍然按照过去的简单方法进行管理,水环境会很快恶化,水资源枯竭,无法为人们提供“生命之基”。

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包括对水资源的科学认识,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对水生态的及时保护。要实现科学管理,就要对水资源以及用水各方面的需求充分了解,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还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合适的模型,才能做到合理分配、及时保护。

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实现,完全依赖于水利的现代化管理,即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信息采集系统收集足够的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处理方法。除了对水资源的管理,水利现代化管理还需要科学的管理机制,即在管理单位内部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信息管理流程有章可循,减少人为因素对信息处理及综合决策的影响。

二、水利信息化现状

2.1信息传输不流畅

信息化意识不强,没有统筹管理,导致水利管理单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没有一个能够共享资源的平台,导致领导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不流畅,互相之间缺乏了解,提供信息时互相之间不能衔接,从而在综合决策时不能全面的掌握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2.2管理方式不规范

水利管理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流程或规范,往往使各部门自成体系,即各部门甚至个人建立自己的资料档案,造成资料管理混乱。当单位在进行部门调整或人员调动时,稍有不慎便会导致一些原始资料或重要技术资料丢失。

三、加强现代化管理的措施

3.1建立新型水利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及时调整信息化建设方案

水利现代化管理离不开水利信息化建设,只有建成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才能为现代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持。水利信息化建设涉及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等多个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协同,因此传统的电子技术简单的叠加已经满足不了水利信息化的需求。我们必须根据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对水利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建立更宏观、更前瞻的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阶段开始统筹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良性发展。

水利现代化管理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工程,应该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及时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整,使其满足水利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外,水利信息化又是一个前沿的阵地,只有信息化到位了,才能保证水利现代化管理,因此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要提前预测水利工程管理的需求,在规划建设中不但要考虑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还要对新的业务应用进行充分预测,以此进行相关软硬件的规划、建设。

3.2建立健全水利现代化管理机制

水利部党组2001年即提出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但是在水利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两者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在现代化过程中,每一个部门都要加强信息化的意识,根据自己部门的特点,积极提出信息化的需求,进而加快水利信息化速度,提高水利现代化水平。

在水利现代化管理机制上,要做到“统筹规划,责任分担,信息共享,共同发展”。

在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就是其它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都汇总到信息化管理部门,由信息化管理部门统一进行规划、建设,保证信息化建设纵向的一致性和横向的统一性,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

水利管理部门的分支机构,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其信息化要求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这些分支机构承担起自身信息化系统规划建设的责任,并与上级信息化管理部门及时交流,做到信息化系统既能满足本机构的需求,又符合系统的统一规划。

做到了统筹规划和责任分担,信息系统便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使水利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相互交融,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逐步完善现代化水利管理体系,使之与时俱进,才能使水利工程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并促进经济和生态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水利信息管理例3

一、引言

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广泛的内容,它包括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没以及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等。

水利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基础设施。它不但是城市供水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各个生产领域顺利进行的基础设施。在过去,人们对水利工程认识不够,造成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失误与不良,致使水利工程没有发挥其具体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档案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中的重点成分。在我国传统法的水利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水利档案管理的重视不够,使得我国水利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多种问题。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档案信息的认识不断加深。档案信息化已成为当前水利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随着当前社会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如何实现档案信息自动化管理是当前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在水利档案管理信息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深入考察与自动化系统相关的诸多方面的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其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结合当前各种实践来进行其阐述与解决方法。

二、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水利系统内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步运用微机进行档案信息的存贮、检索,提高了档案利用的查全率、查准率,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重视力度不强。系统内部偏重于防汛防旱、工程建设、资源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对支持和服务于全局的综合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推进力度不强,减弱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全局工作的功能和贡献。二是档案人员缺乏现代化水利档案管理技能。在办公自动化普及过程中,档案计算机应用仅限于目录级检索,因未进行系统地培训和学习,一些水利系统水利档案管理人员尚未完全掌握电子档案归档管理、室藏档案数字化、网络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三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重点不够突出。四是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支持。开发一些专业应用软件时,没有同步建设综合水利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未形成统筹安排、全面协调、整体推进的局面。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不够明确,尚未确定数据的统一格式和标准。

从总体上看,水利系统档案信息化工作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

思想观念落后,信息意识淡薄。受传统的档案服务观念的制约,部分水利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信息意识淡薄,没有能够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应对,在信息化、数字化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缺少应有的开拓精神。

档案人员缺乏现代化管理技能。部分人员虽然使用了计算机,但仅限于目录级检索,缺乏电子档案归档管理、室藏档案数字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强,进程缓慢。在开发一些专业应用软件(如防汛防旱指挥系统、水质监测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项目管理系统时,没有同步建设综合水利档案管理系统,已购置的水利档案管理软件在系统内尚未普及运用。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落后。系统内各级水利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综合档案室偏重于纸质档案的收集,对电子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专业技术档案的收集还不够。

三、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水利档案作为水利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应不断改进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依据适合水利行业和档案工作规律和特点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利用较短的时间,初步实现水利档案资源数据化、服务利用网络化、管理工作科学化。

以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为中心的原则。在档案信息资源中除去部分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安全以及个人隐私的以外,大部分是可以开放和利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各种系统和软件的开发,要围绕开放和利用来设计、展开。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的原则。由于受档案实体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标准规范也变得比较复杂且较难统一,再加上系统内档案信息化起步以后,未能及时研究统一标准和规范,给档案信息的传输、接收和整编带来较大困难。

抓住重点、阶段性推进的原则。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起步、试运行、成熟、全面应用的发展阶段。现阶段工作的任务应为档案信息的有序整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育以及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等。

以基础工作带动数据库建设的原则。档案信息化特别是信息库的建立,要依靠基础工作一点一滴地建立起来。夯实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数据库,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四、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一,加强领导是核心。应成立由分管领导挂帅的,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研究总体发展方案,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统筹协调解决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明确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并跟踪监督检查。把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系统内的年度工作计划,列入所属各部门管理目标责任制内容内进行考核。

水利信息管理例4

(1)数据库信息技术的管理

数据库是管理数据的存储终端,是进行所有数据存储和管理的系统。水利信息管理过程中因为其数据内容较为广泛,并且数据含量巨大,数据格式分布各异,因此,必须具备一个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高效管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通常需要具备高效的硬件存储能力和科学的数据存储方式的设计,也是数据信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需要在数据管理系统上通过合理的层次结构设计同高效的硬件存储技术相结合,实现数据库信息的技术的高效性集成化管理。

(2)数据引擎技术的管理

数据引擎技术即SpatialDataEngine(SDE),也作空间数据引擎技术,是一项中间性技术,主要作用于程序和关系数据库管理之间,可以匹配相关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对于复杂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通过该引擎技术用户可以直接访问空间信息数据,而避免了数据格式、存储位置和储存方式以及数据结构等问题的影响。目前应用空间数据引擎技术比较成熟的产品是ERSI推出的ArcSDE软件,该软件采用开放式的客户端服务器设置体系,通过TCP-IP技术接受和处理客户应用程序的数据信息请求。其数据传输模式采用异步缓冲机制,可以很好的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使用户在大量的数据中可以快速的找到需要的数据信息。

2、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的运用

WebGIS技术是GIS技术发展出来的一个主流技术,主要建立在internet的连通性和互动性基础上的将GIS服务实现网络平台化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同传统形式的GIS技术或者局域网技术相比较而言,其摆脱了平台相关性,具有更加广泛的范围范畴,操作简单,计算负载能力平衡高效,系统设计成本较低。随着一项新型技术Ajax(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的引入,WebGIS技术更加具有功能性,对于水利信息管理工作具有很高的适应性,也是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需求。

3、空间分析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的运用

空间分析技术一般指的是基于地理对象实现对地理空间布局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讲是GIS的核心技术支持和灵魂,也是GIS技术有别于其他一般的信息系统或者电子地图系统技术的重要标志性特点之一。在水利信息管理中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对水利系统中的水文信息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提供实时有效的支持,可以作为水利信息管理中水文预测、灾害预警以及损失评估等各个方面工作的精准数据支持,同时,还可以根据可靠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为水利工程的决策、险情分析和防控工作提供真实可行的技术支持。

4、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的运用

所谓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是建立在以DEM、DOM和三维模型等基础上的将数据通过三维坐标系进行地貌重现和精准定位的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GIS系统应用,可以实现DEM数据通DOM数据的有机契合,从而达到直观反映当前地理、地貌以及地理位置的三维场景,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监测和决策提供更加真实的演示平台和决策支持。

二、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运用的需求

水利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于信息的查询、监测的有效性要求十分严格,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工作的精准性和便捷性。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对于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水利信息查询、监测服务,同时还可以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水利信息管理对于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覆盖范围性和海量数据管理能力。水利系统的地域性较强,水利数据信息量大,对于系统的覆盖范围要求十分苛刻,系统设计需要满足水利信息区域内的二维和三维地图的实景重现性,以便满足用户可以在终端就可以对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和定位,满足远程监控的性能需求。另外,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通过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分类、分层式的管理,将所有的数据信息建档,并实时更新,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2、灾害预警和信息共享性。不可否认,水利工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对于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通过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仿真模型,对水利系统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行有效的预测。同时,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使水利部门同其他相关部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为信息传递提供多向性。

3、系统开放性。水利信息管理系统随着水利工程的完善和改动,还必须具备升级能力,以便符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因此,对于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设计要求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水利信息管理例5

前言:我国拥有着充足的水利资源,这一点也是我国发展水利的重要基础与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信息化也逐步成为了各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本途径之一,我国的水利部门也不例外。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水利部门的工作效率,保障我国大部分居民的用水和防洪,还可以进一步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全流域水利行政管理形成网络,开创水行政管理的新模式。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客观要求

从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本质来看,二者的有效结合是现代水利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化是提高现阶段水行政管理水平与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和手段,水利信息化能够为水行政管理提供更为便捷,准确的水利信息,使水行政部门借助这些水利信息,更好地作出相应的管理决策,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水行政管理的现代化[1],

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也是由条件的,对于水利信息化来说,需要符合下列要求:第一,水利信息化要与水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向对接,满足水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业务需求。第二,在了解水行政管理实际工作的相关程序以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工作程序简化,这样才能够使信息化操作更容易被工作人员所认同和接受。第三,信息化的程序设置要符合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习惯。第四,水利信息化的具体程序设置要涵盖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层面,全面地体现出水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及细节。对于水行政管理来说,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第一,要想使信息化建设符合水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就必须重视水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规范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信息化管理程序的设置。第二,要想使信息化程序中涉及到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及细节,就必须强化水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把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细化,使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据可循。第三,要保证水行政管理工作流程符合实际的工作程序,避免信息化与实际工作产生不对等的情况。第四,要在水行政部门中大力推广使用信息化设备,实现水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二、实现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水利工程及水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水利工程,加强水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在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我国水资源以及流域内各个生态系统的保护,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实施开发与保护并行的基本策略,协调好人与水,水与环境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水利资源和水利工程,为流域内的居民提供可靠的用水和防洪保障。

(二)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是水利工程发挥基础作用的保障

首先,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的结合能够保障流域内的防洪安全,在水行政管理中强化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使水行政管理的效率明显提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辅助水行政管理部门更快更准确地获得流域内的水利信息,及时发现流域内存在的洪水风险。另外,水行政管理信息化还可以为流域内的产业布局提供可靠的科学分析,为流域内营造出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2]。

其次,水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水利部门对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流域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流域内农业和工业生产的需求,调配水资源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满足工农业及流域内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三、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要素的结合

在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进行有效结合的过程中,首先要从二者的信息化要素结合入手。也就将数据以及业务系统及其功能的结合作为出发点。要做到信息化数据的结合,就要先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这是信息化数据相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在水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包含了多个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的功能都是不同的,实现水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要加强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使得每个业务系统能够根据自身的业务功能特点,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将水行政管理部门的数据与自身业务功能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其实际工作的效能,在这种情况下,水行政管理部门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管理部门内部建立起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将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上传至共享平台,使各个业务系统能够轻松地获得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以备今后在工作中相互协作[3]。

(二)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需求的结合

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的结合,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水利资源,为流域内的居民提供可靠的用水保障,以及根据流域内水资源的汛期,有效地对汛期和洪水进行防范。从水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角度看,准时进行的水资源管控工作可以保证实施管理工作的步骤顺利完成。管理水资源的重要工作范畴,就是保障流域范围内有充盈水力资源。在进行水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我国监管机构必须注意到水资源环境中存在的地势问题,要考虑全面的管理工作实施环境因素,以及未来建设计划的整体构建。在水资源工作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许多干扰因素,优化水资源管理的工作需要积极的开展,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时不可待。

结论:水利工程是涉及到民生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各流域的居民的用水和防洪问题,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现阶段我国水利部门与水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的有效结合要从二者的信息化要素以及需求两方面进行结合,因此,从实际的水利工作出发,势必要将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水利信息管理例6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客观要求

从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本质来看,二者的有效结合是现代水利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化是提高现阶段水行政管理水平与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和手段,水利信息化能够为水行政管理提供更为便捷,准确的水利信息,使水行政部门借助这些水利信息,更好地作出相应的管理决策,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水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也是由条件的,对于水利信息化来说,需要符合下列要求:第一,水利信息化要与水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向对接,满足水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业务需求。第二,在了解水行政管理实际工作的相关程序以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工作程序简化,这样才能够使信息化操作更容易被工作人员所认同和接受。第三,信息化的程序设置要符合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习惯。第四,水利信息化的具体程序设置要涵盖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层面,全面地体现出水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及细节。对于水行政管理来说,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第一,要想使信息化建设符合水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就必须重视水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规范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信息化管理程序的设置。第二,要想使信息化程序中涉及到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及细节,就必须强化水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把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细化,使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据可循。第三,要保证水行政管理工作流程符合实际的工作程序,避免信息化与实际工作产生不对等的情况。第四,要在水行政部门中大力推广使用信息化设备,实现水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二、实现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水利工程及水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水利工程,加强水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在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我国水资源以及流域内各个生态系统的保护,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实施开发与保护并行的基本策略,协调好人与水,水与环境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水利资源和水利工程,为流域内的居民提供可靠的用水和防洪保障。

(二)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是水利工程发挥基础作用的保障

首先,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的结合能够保障流域内的防洪安全,在水行政管理中强化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使水行政管理的效率明显提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辅助水行政管理部门更快更准确地获得流域内的水利信息,及时发现流域内存在的洪水风险。另外,水行政管理信息化还可以为流域内的产业布局提供可靠的科学分析,为流域内营造出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

其次,水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水利部门对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流域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流域内农业和工业生产的需求,调配水资源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满足工农业及流域内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三、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要素的结合

在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进行有效结合的过程中,首先要从二者的信息化要素结合入手。也就将数据以及业务系统及其功能的结合作为出发点。要做到信息化数据的结合,就要先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这是信息化数据相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在水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包含了多个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的功能都是不同的,实现水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要加强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使得每个业务系统能够根据自身的业务功能特点,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将水行政管理部门的数据与自身业务功能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其实际工作的效能,在这种情况下,水行政管理部门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管理部门内部建立起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将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上传至共享平台,使各个业务系统能够轻松地获得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以备今后在工作中相互协作。

(二)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需求的结合

水利信息管理例7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各方面的文件比较繁杂,比如设计部门、项目法人、监管部门在工作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为了能使这些资源能够共享,并在共享后进行合理的配置与相应的调整以便查找,建立一个有效的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1.2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一个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现有的各种信息汇聚在一起,经过分析后可自动计算,然后输出正确格式的报表,这样有益于上报统计数据与布置工作。工程管理人员就可以迅速的掌握这些信息并且做出反应,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工程状况、质量、资源等方面的问题,以便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调节,这对提高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进度、工程的安全、工程管理的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3有益于进行科学的决策

要想进行科学的决策,要先掌握工程全方位的信息,并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在调整过程中做出科学的决策,实现工程的流程化、科学化的管理。在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信息系统是根据工程的流程、企业的信息化要求而建设的,它具有着实用性与高效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信息系统可以以工程的目标与计划为依据,对各种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进行跟踪,从而能够有效的掌握工程的实际状况,使工程得到有效控制,使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能够具有现代化、科学化的特点。

2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

2.1坚持自主研发的构建方法

构建一个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国家、人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贡献。但注意要以自主研发为原则,因为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任意一个项目或管理方式都是国际竞争的对象,所以我国必须要自主研发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使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2.2从人民的角度出发

要想真正的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要以人民为出发点。国家研发的任意一个项目技术或管理方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不仅仅是为了竞争。所以我们在构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之前,首先要深入民间,做一些相关的调查,对人民的想法进行了解。这样研发出的管理方式或科学技术才能尽量使大家满意,从而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对国家综合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3以模块的形式构建信息系统

工程自行的管理制度与其管理系统是紧密联系的,二者不能分开来构建。业务的需求要根据管理制度来确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要由业务需求来确定。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户的需求。在建立信息系统时一定要考虑当前的情况,使用管理系统的时候也要采用与当今纸面工作相适应的方式。同时要以相关的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对报告进行分析,在选用平台时要注意其拓展性与开放性,一定要选择具有较高拓展性与开放性的平台,例如梦龙LinkWorks协同工作平台。要对平台的基本模块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请一些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增加新的功能模块,这样会对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在构建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也可以与一些专业的工程咨询公司合作,因为工程咨询公司都具有一定的管理方面的经验,有了这些经验,就增加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软件的开发速度。在实行以模块方式构建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以构建的项目管理模块,可以利用模块的通用性,将其余的软件集中起来,将构建出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当做基础的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具有着一定的开放性,而且可以与其它系统的数据进行交换。

2.4提升数据的融合度

将所使用的平台进行统一,这样可将工程的进度、质量等方面的数据融合在一起,实行界面的统一化。为了将“三大控制”的数据联系起来,系统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不断提升各项数据的融合度。而且从界面统一与功能协调的角度来看,可由同一家公司来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关的信息以及公文等,它们在接受处理后可以自动归档,必要时可以将它们导出在自己建立的或者第三方的管理系统里面。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现状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关于信息处理流程方面,最好是由用户自己进行制定。系统应该采取B/S的运行模式,为了方便进行全面、统一的运行与维护,尽量不要在客户端上安装软件。同时也不要忘记对信息公司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选择合适的、有实力的软件公司对信息系统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

水利信息管理例8

*网络是*保持生态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全国*网络将由*中心、*大流域机构的*个中心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个监测总站和*个监测分站组成,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为*个中心,*个中心站、*个监测总站和*个监测分站。

为了尽快立项,组织实施,我们认真组织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心安排了*公司对全国*保持生态建设的考察,全面、具体的预备了项目评估相关材料,顺利通过了*公司对项目的评估。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了项目的立项工作。

根据国家计委批复意见,我们立即开展工作。集中职员、集中时间、集中地点,组织完成了监测网络建设的初步设计工作。目前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和项目概算已上报*,*据此已批复了今年的经费计划。我们中心作为项目法人,正全力推进项目的建设工作,专门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有关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

同时,我们以监测网络建设一期工程的批复立项为契机,大力推动全国*网络建设与治理工作。目前,全国已有*个流域和*个省成立了*机构,落实了专人。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国家*保持重点区域相继开展了动态监测工作,*治理制度体系与监测技术规程、规范、标准体系等正在加紧建立和健全。

2、开展了*保持法律法规及重大宏观政策起草调研工作,为国家*保持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承担*保持法律法规及有关*保持宏观政策调研与起草工作是*赋予我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能。一年来我中心重点围绕和配合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等有关部分开展了《*保持退耕还林政策调研》、《*保持机制体制研究》、《*保持宏观战略研究》和《*保持重要政策调研》等专题调查研究工作。

围绕*保持生态建设工作重点,开展、完成了《*保持预防监视工作纲要(征求意见稿)》的起草编制工作、《*流失重点防治区治理办法(送审稿)》的起草工作;完成了《*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治理办法(报批稿)》起草工作,预备颁发实施;完成了《开发建设项目*保持设施验收治理办法》起草工作,已以*16号令实施;完成了《*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治理办法》和《*资质治理办法》送审稿的起草工作;开展了《*保持法》修改的前期调研工作,并作为明年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完成了黄土高原*保持淤地坝建设调研工作(其调研报告汪部长已批示),该工作已经列进*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参与了陕西省生态建设、首都水资源、青海省茫崖地区生态用水、全国生态自我修复和山西人畜饮水等专题调研,共完成6份调研报告,其中一份调研报告国务院已作了批示,4份调研报告已得到了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国家*保持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3、开展了开发建设项目*保持方案大纲技术评估和*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审查工作,为做好开发建设项目*流失防治工作和*保持方案审批治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受*委托,开发建设项目*保持方案大纲技术评估和*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审查工作由我们中心承担。这项工作既是一项日常事务性治理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同时也是我们中心对外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此,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严格把关的同时,牢固树立优质高效的服务意识,想法想法为建设单位和方案编制单位排忧解难,赢得了信赖和支持,得到了*有关司局的好评。

特别是在严格把关方面,一是聘请了30多位具有较深理论基础和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评估审查的顾问。二是实行严格的方案预审制度,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果断退回。三是坚持实地考察的原则。尤其是对重大的开发建设项目,单独安排现场考察,根据现场考察的实际情况,提出修改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四是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专家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同一熟悉和技术把关标准。五是及时回纳、整理研讨会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形成了《开发建设项目*保持方案及大纲审查要点》,并同一印发执行。

在抓好技术评估和审查的同时,我们还多次派员参加*、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总局、铁道部和交通部的*保持工作联合检查。特别是通过对新疆境内开发建设项目的检查,发现和及时纠正了*保持方案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题目,使*保持“三同时”制度进一步得到落实。

据统计,截止年12月,我中心共主持评审*保持方案大纲72个,*保持方案报告书44个,出具审核、主审意见139份。圆满完成了*保持方案的技术评估与审查及日常治理工作。

此外,受*委托,我中心还负责承担了*保持生态建设监理的日常治理工作,为此,我中心同一印制了监理培训结业证书、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上岗证书,同一编号并开展了监理工程师的注册上岗等工作;协助建设与治理司于6月份组织了*保持生态建设监理工程师同一考试和录取工作,配合*建设与治理司、*保持司组织命题、阅卷,共录取监理工程师600多人;对申请*保持生态建设监理工程师的职员进行了逐一审核和登记。

4、开展了*保持前期规划、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及重大专题研究等基础工作,为*保持综合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是开展了*保持前期规划工作,今年内主要承担了《部级*流失重点防治规划》、《全国*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和对《京津风沙源水利防沙治沙规划》的修订工作。

二是开展了*保持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编制工作,其中重点完成了《*技术规程》编制工作,该规范已于今年9月以水利行业标准颁布实施;完成了《开发建设项目*流失防治标准》送审稿的编制工作,该标准计划以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已经报送*,将于春节前召开审查会;组织开展了《开发建设项目*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该标准已列进国家标准编制计划,拟从水利行业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目前已经完成了修订征求意见稿,近期已开始征求有关部分意见;开展了《*技术设备通用条件》和《*保持信息治理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这两项标准目前已经完成了初稿编制工作;启动了《*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和《*保持工程规划编制规程》的编制起草工作,开始了《*保持试验规范》、《土壤腐蚀分类分级标准》的修订起草工作。

三是开展了*保持重大课题的专题研究工作,其中完成了水利事业费安排的《*保持生态建设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保持科研战略规划研究》研究报告初稿,完成了《*保持防治技术研究》、《*保持不同类型治理模式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进结题预备阶段。

同时,我中心还承担了《*》项目建议书审查及有关前期立项工作,目前已完成世行项目专家项目考察和项目建议书的审查工作。承担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保持项目的日常治理工作。

5、开展了亚行技术援助项目“*保持发展战略研究”的组织实施及项目治理工作,为争取国际组织援助*保持项目积累了很好的组织治理经验。

亚行技术援助“中国*保持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是我国首次就*保持向亚洲开发银行申请的全国性技术援助项目。该项目于年6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期一年,年6月完成项目研究工作。

为了做好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经部领导批准,我中心成立了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有关组织和协调工作。在项目组织实施期间完成了项目预定的三个国内研讨会和一个国际研讨会的组织工作。同时还组织召开了12次专家研讨会及外国专家专项考察活动。组织了项目终期报告的征求意见、翻译和国内专家专题报告整理、翻译工作。承办了*、亚行共同召开的中国*保持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局、林业局以及国际组织、外国驻华使馆官员、特邀外国专家代表参加。目前项目完成了《中国*保持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和有关*保持信息治理、定量经济分析等12份子报告。该项目得到了亚行的高度评价,以为是亚行技术援助项目中实施比较成功的项目之一,并积极鼓励*申报后续技术援助项目。

根据项目研究成果和*有关司局的安排,我中心分别报送了《国家*保持战略的运作实施》、《中国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防治技术研究》、《中国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资源治理与可持续利用》、《中国*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等4个亚行技援项目后续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争取得到亚行的继续援助。

6、开展了*保持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保持新技术向生产实践的转化工作。

一是开展了“3S”技术在*保持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保持重点区域的跟踪监测工作,组织举办了中日合作JICA中国水利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工作,编写了培训教材,组织授课和计算机实习;为贵州省第一届*技术培训班编写了教材;指导、督促松辽流域、北京、黑龙江和广东等地*项目的实施工作;举办了全国*保持生态规划设计应用3S技术研讨会,推动了“3S”技术在*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推广;开展了水文数据在*中应用可行性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成果整理和分析工作;启动了《中国*网站》的建设,完成了网站主页设计和一、二次信息,计划在年元旦开始正式运行。

二是承担了水利事业费中安排的《开发建设项目边坡植被快速恢复》、《推广崩岗快速治理技术》两项技术推广工作,完成了初步研究报告,组织召开了研讨会,总结了经验,基本完善了技术体系,建立了示范点,培训了技术职员,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是完成了*保持公务治理系统(使用版试运行)的研制开发与培训工作。首先完成了软件测试和技术培训工作,主要工作包括软件测评、技术验收、使用培训和试运行。共培训了38个单位80人,并向每个单位发放了使用版软件。其次完成了软件的完善和使用版制作工作,在培训班后,对培训版本的原始功能进行了完善,并增加了图形图像浏览功能(GIS功能)。目前,*保持公务治理系统软件已经达到发行使用的程度。

7、开展了*保持生态建设宣传、培训和国际*保持大会的协助组织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中心的社会地位。

一是承担了第十二届国际*保持大会的协助组织工作,并成功地组织和完成了“第十二届国际*保持大会”现场考察和部分会场布置、分会场主持等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有关部委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陈雷副部长在总结会上指出,大会内容丰富,效果好,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做到了领导满足、中外来宾满足,为国争了光。

二是开展了宣传工作。为配合第十二届国际*保持大会在京召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我中心承担了分别于5月27日、29日开会期间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两期公益广告的组织策划工作,并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组织策划任务,为大会的胜利召开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采。同时,我们还完成了中心简介的设计、制作、印刷工作,提升了我中心在社会上的地位,扩大了我中心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

三是组织举办了三期*保持生态建设监理工程师培训班和三期开发建设项目*保持方案编制上岗职员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000多人;为支持西躲*工作,专门组织举办了西躲自治区*和“3S”应用培训班。

8、开展了*保持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大了我国*保持的国际影响。

为了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我中心加大了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力度。首先是以亚行技术援助项目和世界*保持大会为契机,在综合事业局和部有关司局的支持下,建立了与世界*保持方法和技术纵览(WOCAT)秘书处联系,并就*中心与WOCAT合作开展了相关工作,*年8月初水保司批准同意*中心以国家协调机构身份参加此项工作;9月份,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批复了《关于*中心与世界*保持方法和技术纵览(WOCAT)项目合作的请示》,并于年10月27日至11月6日我中心代表*派员参加了国际粮农组织(FAO)在罗马举办的*保持方法与技术国际研讨会。同时,还参加了赴美国*保持技术培训考察团和赴欧洲*保持技术考察团,完成了组团赴加拿大*技术考察,以及派员赴日本参加*新技术培训学习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了我国*保持在国际上影响。

9、加强了中心党支部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各项任务完成提供了组织和思想保证。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文件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职工收看了“十六大”开幕式和新一届中心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的电视报道。随后组织大家对*总书记代表党中心所作的十六大报告进行了学习讨论。十六大闭幕后,中心党支部又组织全体职工利用休息时间集中3天进行了集中封闭学习,并要求每个职工学习后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写出学习体会和思想汇报,进行大会交流,为中心改革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学习,大家同一了思想熟悉,明确了发展目标,增强了工作紧迫感和责任心。

二是组织全体职工到陕北革命老区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和*保持业务考察活动。为了更加深刻领会*同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职工到陕北革命老区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和*保持业务考察活动,参观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产过的革命遗址、纪念馆,并结合业务参观了小流域治理工程。通过参加水保业务考察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同道“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一脉相承,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气力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0、保质保量完成了领导及上级有关部分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是参与了国际*保持大会、局(处)长会议等10个重要报告的起草工作,主要包括:*副总理、*部长在国际*保持大会上所做报告,陈雷副部长在国际*保持大会、全国*保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在中国*保持发展战略研究国际研讨会所做的报告,及陈雷副部长参加山西省第九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和全国人大"加强生态建设再造秀美山川"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得到有关领导和上级主管部分的高度评价。再如我中心派员陪同*副部长、*副部长和*部长分别对陕西省生态建设、首都水资源和山西人畜饮水做了调研;陪同水保司领导对青海省茫崖地区生态用水、全国生态自我修复进行了调研,组织了事业单位企业化治理调研;各项调研都顺利完成调研计划,向有关部分提交了调研报告。

二是完成了综合事业局安排的*中心改革与发展水战略研究报告。

三是启动了全国*网络建设与监测工作会议的筹工作,起草了会议初步方案,提出了会议议题,收集整理了有关会议资料,安排典型交流材料,着手起草有关会议报告等。

四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全国*保持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中心积极承担并完成了一些横向合作任务。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部党组确立的新的治水思路,牢牢围绕*保持生态建设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才能打开新局面。

水利信息管理例9

1.2工程施工与设备管理严重脱节设备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大量的调查论证之后发现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生产组织经营和设备信息管理上不能有效结合。首先是在施工组织上缺乏设备管理人员的参与,第二点作为生产管理者也很少去考虑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在只考虑生产的情况下做出的施工计划与设备管理的要求存在偏差。在设备管理中不能只注意购置、出厂及检验等表面性的资料,也要根据实际生产中设备的运行状况作出具体的分析,达到全面的设备管理要求。

1.3不能很好的落实管理职责作为室外作业大部分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都存在工程量大、工期紧张的困难。施工企业面对这样的恶劣条件还必须遵照国家相关的法规去制定和完善施工设备管理的相关措施并加强技术上的提高,这些虽然苛刻缺失必要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缺乏管理责任的落实,设备的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因为没有相应的责任心难以让他们去把设备保养的问题重视起来,难以使设备的寿命得到延长。

2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要科学合理

2.1前期管理模块设备信息前期管理主要包括采购、验收、供应商和采购合同等几项内容。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并从中快速读取审理与审批、采购与合同签订等方面的信息,使设备信息方面查询并实现共享。

2.2台帐管理模块设备的台帐管理包含设备标识卡、设备租赁与报废、变动预防措施等几个主要模块。

2.3运行和维修管理模块运行和维修管理模块的基础是日常维护与保养,主要就是对单体设备的审核与信息统计,详细记录下设备保养周期和运行时间,并可以根据保修时间设置报警系统定期警示使用者对设备去进行维修与保养,同时也可以详细的了解到常见故障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措施,根据以往的经验及时的把故障排除,保障设备正常运转。此外,为了实现对工作人员对日常设备管理工作的知道和即时向上级反馈精确数据的需要,不仅要分析系统数据库中的档案数据更要分析其中的运行数据,大致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设备管理技术和费用指标以及设备机型、设备的使用周期和使用费用、设备的维修费用预测和事故情况,通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的分析,可以使管理人员清晰的明白不同类型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投资的效益,从而更好服务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

2.4配件的管理方块对配件的入库与退货、盘点与查询以及报废等缓解进行全面安排配置是配件管理模块的内容。由于配件的库存涉及到大量资金,管理人员不得不面临着合理降低资金的难题。所以,库存管理预警设施和储存评价方面的机制应该加以设立,从而能够动态分析库存和计算机设备配件情况,根据库存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得以实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的目的。

2.5特殊设备管理模块工程设备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基础数据的报表与统计、数据的查询、管理和运转等构成了特殊设备管理模块。经过对上述内容的协同,不同设备信息入库、维护的及时性得以保障,同时还可以达到使设备的即时运行情况和相关信息被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了解的效果。

2.6文档资料管理方块文书档案、设施档案和技术档案三者共同组成了文档管理,而针对设备实行该管理意义重大。实行对三者的统一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管理的及时性,同时还能使设备各种报表如消耗报表、明细报表自动生成。这样的话,由于报表可以依据一定的规则自动生成,月尾或年末需要统计设备的台班、配件、耗料时可以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

3设备信息系统的优越性

设备信息系统能把公司的资金、物资和信息通过工作程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公司各方面如维修、工作管理、管理统计等的需要均得以实现,还满足了不断改进和优化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

水利信息管理例10

一、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监理工作开展和实施日益重要。在监理人员的工作开展中,进行信息的搜集、记录和管理工作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各个方面的进度和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施工情况的重要档案。认真加强监理工作,努力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其自身发展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监理工作中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原料的采集、测量数据的整理、设备的安排、人员的调动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会产生庞大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记录和分析是做好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开展中,监理人员往往根据自身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这种问题处理和管理方式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可靠性低,很容易造成造价的施工和工程进度的延缓等问题。对信息的搜集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监理人员依据工程建设中的事实数据和信息进行问题的判断和分析,并在对信息的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做出工程问题的科学判断和控制。

三、监理信息管理的原则

3.1、全面收集整理的原则

监理信息来源广泛,层次较多,形式多样,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信息全面收集、整理、分析,排除垃圾数据,改正不准确的数据,然后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3.2、系统管理的原则

(1)明确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流程,使监理信息在监理组织机构内部、上下级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畅通无阻;(2)建立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编码系统,为各项信息提供概念清楚的唯一编码,便于数据存储、加工和检索,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3)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搜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包括前期工作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保修阶段等各阶段各方面的信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工作做得好坏,主要取决于原始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的内容与规定

4.1、现场监理记录

监理人员是水利工程全过程参与的重要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建设项目单位和施工现场都要进行监理人员的安排和设置。监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管理区域,对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工作,并且对工程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监理人员的记录内容,是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控制合同赔偿和变更量确认的重要依据。在现场监理记录过程中,要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一些技术性的数据和实施工序要进行专业的核对,监理站还要对监理人员的记录进行检查和监督。

4.2、监理现场记录

监理现场记录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涉及到的记录内容都是根据标准规定的,包括监理日志工程量签证等。监理人员在进行记录内容的填写时,要根据记录内容和标准的规定填写,不能出现后期的删减和修改情况,当由于客观原因确实需要对记录内容进行修改和删减时,要经过监理站或其他监理部门的检查和批准。在进行监理工作大事记的记录工作时,要对记录内容进行编号处理,以便于记录材料的整理最终,在建立工作结束后,要对监理现场记录进行编订和归档。

4.3、信息录入管理

信息录入的格式要进行统一的规定,监理部门要将检查审核过的监理台账进行备份,以免记录的丢失。由于要把日报信息录入到日报系统,所以要对台账中的日报进行筛选。在进行台账和日报录入时,要特别注意格式和方式的问题,这是监理信息管理规范化处理和保存的重要环节。个别地方的修改和调整要提前申报,以免信息录入出现混乱和管理不清的情况在录入之前要做好信息的分类,录入时要依次录入。

五、监理信息的来源和收集

5.1、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信息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水平,监理人员要提前进入工程施工现场,根据工程实际规划的数据和图纸,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规模和布局进行充分的了解,对监理项目的原材料使用和技术实施要求、指标有初步的掌握。这样可以在工程开工后,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有更加全面成熟的了解。此外,监理工作不仅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的开展,监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合同签订阶段的内容了解,对具体的工程建设条款和要求要心里有数。特别是对合同条款的了解,是保障工程建设符合建设指标和建设单位要求的重要依据,监理人员要进行仔细的了解核实。

5.2、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

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来自于多个水利工程参与单位,包括业主提供的信息、施工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监理部门提供的信息。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就是业主,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造价和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定都来自于业主的要求和看法,建立人员要加强对业主提供的信息的重视,对业主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详尽的记录。施工单位的信息是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搜集的主要方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存放,施工进度的规定,施工设备的租用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都是监理人员进行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数据。监理部门的信息主要是监理部门就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检验、审查和工程款支付等向施工单位发出的通知和指示信息。

六、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6.1、构建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网络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业主、监理部门等各个监理信息参与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水平。可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施工项目分配,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并在具体项目负责部门建立子系统。这些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由专业的信息管理技术人才负责,监理人员在进行监理信息的记录和录入工作时,可以通过对信息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确认,实现对工程信息的录入。

6.2、内部的信息系统

信息除了要在外部进行彼此传递之外,内部信息系统区别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外部信息传递和分享系统,主要是通过内部的信息管理,辅助现场监理的管理。比如各个处室要及时将收发的文件施工之中验收的各种资料等录入到企业查询系统中以及进行验收台帐,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快捷的查询和调阅。

七、结束语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提高监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水平,在信息搜集、录入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上,要注意注意信息搜集的全面录入的规范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化,从而有效提高监理工作中信息管理对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