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8 11:34:19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1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后,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但是全球及我国接连不断发生多起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工作比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晚、问题多,缺乏完整的保障体系也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把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重点和战略目标来实现。

一、食品安全的内容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安全法制、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市场认证、食品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社会信用。首先是食品安全法制,主要是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与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二是食品安全检测,建立对食品流通、加工企业进行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机构委托检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专项抽检,加强上市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三是食品市场认证,按照《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和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建设,并积极探索制定市场分级管理办法;四是食品市场准入,建立索票、索证、检测、QS认证、认定等市场准入制度;五是食品安全社会信用,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上述五项安全中,食品安全检测和食品市场准入是与食品安全监测有着直接联系。

食品安全监测从原料来源到上市销售的整个过程如下:

原料来源检验检疫收购加工监督检验检疫贮存成品检验运输商品检验,在整个过程中要检验的指标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商品的质量、数量等是否符合安全、健康、卫生的要求。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二是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三是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向社会作出“质量安全”承诺。

二、加强食品检测 确保食品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二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三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四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五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三、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

目前,我国食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有1000余项。当前,我国食品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水平偏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间存在着交叉、矛盾、重复,重要标准短缺等问题,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强制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相比,接轨程度不够,直接导致标准的可信度在国际上不高。

四、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信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本。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也需要政府在信用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运用市场规律,把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2

一、充分认识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食品生产经营和食品执法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准确识别判断食品质量、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初步形成了“市县两级覆盖、职能部门监管、专业机构实施”的食品安全公共检验检测体系;市政府从2007年起将食品安全动态监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安排200多万元专项经费,对市区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加强动态检测;各监管部门积极开展各类针对性的专项监测,指导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内部自检工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比较平稳。

二、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统筹协调管理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分环节监管和分部门执法的实际,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监管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责任,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统筹管理,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完善食品检测综合网络,促进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和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共用,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

(一)明确监管部门及公共检验机构职责分工。农业部门及其所属的检验机构负责种植养殖环节的农产品、畜禽产品,流通和消费环节源于农业的初级农产品、未经生产加工的畜(禽)产品,以及除生产环节外的米、面、生鲜乳类产品的监测检验。海洋与渔业部门及其所属的检验机构负责养殖、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水产品及水发制品的监测检验。质监部门及其所属的检验机构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测检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检验机构负责保健食品的监测检验。卫生部门及其所属的检验机构负责流通和消费领域其他食品的综合监测检验。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相应的检验业务工作委托各公共检验机构实施。检验检疫部门及其所属的检测机构负责进出口食品监测检验。

(二)健全食品安全监测协调机制和信息网络。建立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协调会议制度,由综合监管部门牵头、各职能监管部门和公共检验机构参加,及时会商协调食品安全监测检验中的业务工作。各职能监管部门既要按照法定职责和上级要求,指导督促所属机构做好分工范围内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也要接受综合监管部门和食安办的统筹协调,加强关联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确保各项检验检测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避免多头检测、重复检测,节约行政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综合管理网络,由综合监管部门负责、各职能监管部门和公共检验机构配合,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开发专用管理软件,形成行政监管部门和公共检验机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业务平台。通过健全会商制度、完善管理网络,统筹协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使用管理,有序推进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注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综合能力建设

每个部门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趋势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规划、科学配置、共建共享、完善体系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综合能力建设。

(一)重点加强食品安全公共检测能力建设。突出政府举办的公共检验机构在食品安全监测检验中的主导作用,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加大有效投入,着力提高公共检测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需求。继续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调整归并功能重叠的检验机构,优化重组检测力量,逐步形成以一家综合机构为主、若干家专业机构为辅、市县两级机构分工协作的公共检测体系。科学配置新增资源,结合本地食品生产经营的特点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重点加强专业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室建设,注重紧缺、特需、先进、高效的仪器设施和执法一线快速检测设备的配备。充分发挥地方和条线两个积极性,多渠道筹措、争取建设资金,加强仪器、设施配置的协调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严格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检工作。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保证食品安全上的主体责任,坚持从源头抓起,督促指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农副业生产基地以及大中型批发市场、城乡集贸市场、超市等经营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自检机构,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推动行业企业自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职能监管部门要逐步将企业自检情况纳入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要迅速督促落实补救措施。

(三)积极鼓励社会机构参与食品安全监测。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实验室和经国家认证的商业性检测机构在人才、设备和技术上的优势,密切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对公共检验机构无力完成的检测任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择优选择本地区或其他地区有认证资质和能力的检测机构实施。建立健全信息互通渠道,对社会检验机构检测发现的涉及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要依法及时通报并落实相应管理措施。

四、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水平,是新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确保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有效运行。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3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3.002

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国家要加大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使消费者买到放心的产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对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检验检测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的稳定。同时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增强,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之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三聚氰胺“蛋白粉”,导致数名婴儿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还有使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进行生产等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强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道保障健康的屏障, 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农产品走向海外市场。

2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现状

2.1缺乏产地和技术规程的监督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主要集中在产品的质量上,对于产品的生产地和生产环节的监控力度不强,同时由于农产品的检测分析仪器不完备,对于产品是否含有农药、兽药的残留和化肥、种子的投入资本是否达到要求都只是依据农户感觉而定的标准,在农产品的后期处理上,例如干燥、分选、储藏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农产品要想保障其质量,首先要从生产时抓起,确保其生产过程的标准性,这样才能真正生产出符合国家食品质量标准的农产品。同时在后期也要做好产品的质量保障工作,从而确保产品能够安全、健康的到达消费者手中。

2.2销售渠道检测不规范

由于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较多,致使在流通的环节中因为检测力度和覆盖面不够,使部分农产品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出现许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而影响农产品整体销售质量和市场的稳定性。

2.3检测体系不完善

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检验检测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检测部门的协作能力、产品认证、检测研究、检测设备、认证体系的完备、普及度等方面都与其检测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2.3.1检测部门缺少协作性 许多的检测部门都是由企业自己组建的,因此很难实现公平、公正的检测,同时会存在企业利益的因素和成分在里面,因而检测结果缺乏客观性和信誉度。

2.3.2 认证缺乏权威性 对于认证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导致认证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同时认证人才严重匮乏,甚至会出现无证上岗的情况,最终导致了产品的认证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

2.3.3普及度不够 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众对于认证的认识比较模糊,人们对于企业认证过的产品认同度不高,而且农产品销售市场中存在虚假认证,从而使得人们对于认证产品失去信心。由于存在以上情况,认证的农产品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没有满足公众对于高水平物质生活的需求。

2.3.4认证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缺少认证的咨询和培训机构,也就是说对于已经申请认证的农户和农业企业没有系统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培训体系,准入门槛较低,对于申请的认证基本上都能批准通过。

2.3.5国际化程度不够 我国的许多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而国内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受检测水平和技术的影响,因此很难获得世界的质量认可。对于外销产品,企业会聘请国外的专家和机构进行认证,致使企业的产品投资成本过高,所以许多企业会放弃这种做法,将产品向国内市场上销售和流通。

3提高农产品食品安全保障的措施

3.1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素质

建立健全在岗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检测能力,同时要不断吸纳专业的检验检测人才,并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和范围的覆盖率,定期的开展一些食品检测技术的研讨会、交流会等,使得检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检测方法

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将检测的维护费、培训费、通讯费、抽样调查费等纳入经费预算当中,同时要做好食品z测的应急处理、信息等工作,从而不断的强化食品安全检测的标准以及改善检验检测的方法,使得所检测的农产品都符合国家对于食品的质量要求。

3.3不断深化改革,科学化管理

将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工作真正纳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当中,并建立健全农产品的食品检测体系,不断整合有利资源,如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从而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农产品检测体制。

4结语

我国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贸易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加大对食品检测部门的改革,特别是农产品的检测。本文主要从阐述农产品食品检测的重要性出发,剖析了我国农产品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4

食品安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检验检测实现合理分工、集中配置、资源共享、稳步推进。

二、工作目标

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力度,不断提高抽检效率;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合理、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运行体系和信息平台。

三、检测体系

根据目前我市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际,我市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以确保重点,兼顾各环节为原则。政府出资重点加强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使其基本达到具有定量检测农药残留、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激素类药物、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项目检测的手段和能力。市农业、工商、卫生等部门主要添置各环节日常监管中以定性为主的快速检测设备、设施,以保证日常监管的需要。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分段检测与品种检测相结合。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质量检验;质检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卫生部门负责消费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各乡镇(街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接受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食品质量检验的组织协调。

四、职责分工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运行机制,制定全市年度检测计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统一对外食品检测结果。

市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植的食品安全监测;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农产品种植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负责乡镇农残检测指导和管理,做好农产品上市前抽样检测,负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负责受理畜禽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水生动物检疫工作及其产品的质量监测工作;负责受理水产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质监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督促企业加强自检体系建设;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全市食品安全定量检测目标任务;负责受理生产加工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经贸局:抓好生猪屠宰场检测室建设及管理工作,开展肉品质量检测。

工商*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全市农贸市场、商场、批发市场检测室(或快检设备)的建设及管理;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流通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卫生局:负责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突发食物中毒事故的技术鉴定;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各乡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管理本辖区内农产品检测工作;制订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年度计划;根据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布置的检测任务目标,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开展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站的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等;完成农业部门下达的检测目标任务。

五、运行机制

(一)统一制订抽检计划

为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经费,避免重复抽检。抽检计划分监督执法性抽检计划和综合评估性抽检计划,各职能部门根据我市食品安全状况,以及季节、环境、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特色行业等特点,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要求及分配计划,每年确定抽检品种、数量、批次(频次)、检测项目,报市食安委办公室,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市政府批准后统一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

(二)统一检测检验

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除快检、现场检测以及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项目以外的食品安全检测需统一由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检测。其中列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年度计划的监督或评价性项目检测,依据文件直接送检测中心检测,新增加的临时性检测项目,必须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按程序送检测中心检测,相关检测经费按市政府办公室〔20*〕118号抄告单执行。

(三)统一检测项目标准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指定检验标准依据,各食品检测机构的食品检测项目均应指定标准进行检验。

(四)统一汇总检测结果

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应把“条”(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和“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达的计划)布置的所有检测结果及时汇总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的检测结果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估依据。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食品,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行政查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食品安全。

(五)统一信息报告和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综合各有关检测单位的检测结果,汇总后报告市政府,并视情向社会,及时提醒市民注意。对举报投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检测信息,要及时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加强对检验检测信息分析和综合利用工作,及时将检验检测信息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中监测预警专版上,有效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实现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和对社会公开。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检验检测信息,指导监管工作,作出安全预警,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企业自律。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有效的食品抽样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是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统一认识,顾全大局,加强领导,服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5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够健全、检测机构数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尽合理、检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一、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由生产加工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机构接受委托检验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构成。我国食品行业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整体素质处于较低水平,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式企业数量众多,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有相当一批企业不具备发放生产许可证中规定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及检测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用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加入世贸后面临的新形势,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蔬菜中的农药、泡发食品中的甲醛、猪肉中的瘦肉精、牛肉中的激素、鸡肉中的抗生素、海产品中的重金属和激素等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当严重。中国近年来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件,诸如苏丹红事件、啤酒甲醛风波、PVC事件、韩国泡菜寄生虫污染、大头娃娃事件、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等。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后十年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发展的黄金时机,必须围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中心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的建设目标。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相比接轨程度不够,从而影响到国内标准在国际上的可信度。二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不高,我国食品检测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测方法不够完善。三是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复设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我国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四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中国虽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在风险评估,尤其是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起步比国外晚,工作开展得不够全面。因此亟待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二、食品安全检测现状

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对食品安全中的各类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监测。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已将食品安全检测列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发展重点。目前在食品安全检验部门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及PCR、氨基酸测序仪等大型仪器来完成食品检验中化学源性项目的检测任务。这些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是食品质量安全重要的检测手段,应该加大力度开展检测方法研究,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样,传统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存在仪器价格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时间长、对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高,通常都在专业实验室内使用,难以用于需对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实时快速监控的场合。食品安全检测具有样品数量大、检测种类多的特点,样品的分析测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类操作简单、能够对多个样品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以满足大量样品快速分析的需求。

三、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的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各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仍存在体系不够健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应有效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业务重叠,做到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加快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研究,研制检测所需要的消耗品,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构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网络,减少重复检验检测,保证检验检测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加紧构建各部门间检测信息沟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为有效监管提供有力支持。具体还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各地要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可以以地市为中心,秉着“不建则已,一建既全面又先进”的原则,整合各部门检验检测资源,从提高检测水平、增强监管实效出发,理顺检测监管机制。如此,能发挥检验检测效力的模式,建立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对机构建设的投入,改善环境设施,增添检测设备,完善检测项目,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提高食品检验检测率,可以建立起体系健全、布局合理、手段完备、技术水平满足需要的检验检测网络。食品检测机构规章制度是保证食品检测机构管理科学、规范、有序的必要基础,是食品检测机构完成各项工作的保证。食品检测机构或其所在组织必须是一个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检测报告和检测活动,除了满足客户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食品检验检测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素质。人才是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的核心和人员素质原动力,只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减少,提高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在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下,通过公开招考,招录优秀人才。要有计划开展业务骨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确保培训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使培训工作有质、有量。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及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专业能手,使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逐年提高检测的广度和密度,重视检测结果,逐年提高检测的广度和密度。

3.以食品安全可靠为终极目标,增强检测频率,扩大检测项目、批次和覆盖面,提高抽检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食品专项安全评价性抽验,加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消费预警和趋势预报工作;针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品种、质量信誉度较差的企业,进行目标明确的监督抽检。食品的检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群众安全消费。同时根据检验数据,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分析,形成食品安全状况报告,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魏毅麟;做好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8年12期

2.张月麟;进一步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8期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6

我国大多数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设立的,带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是本着对人们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而进行的质量安全评定工作。通过专业的技术性检测,不仅有效的实现了对食品安全的质量监管,更极大的提高了我国食品生产安全管理水平。为更好的将这一工作发展下去,建立健全完善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就显的十分必要。

一、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重要价值意义

因食品安全问题而产生的危及人的身体健康现象的频发,为全球性食品安全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食品安全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食品检验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生产水平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构建以食品安全为主的规范统一的国家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对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国际相关产品贸易经济发展和国家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改革检测体制,整合检验资源,充分发挥各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已成为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课题。

二、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1、食品检测方式存在差异性,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加大对于食品的监管力度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食品检测工作,通过用统一的检测方式和规范的检测手段,使食品检测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化运用模式,从而有效的实施对食品生产至使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但是目前,我国在食品检测工作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制度化检测体系。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整体水平较为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严重的差距性。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例如苏丹红、三氯氰胺等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严重挑战着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具体来说目前我国食品检测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多残留检测方法较少、快速检测方法开发利用率低下、检测技术手段单一、待检测样品检测前处理方法落后、检测方法不适用于现代食品安全生产标准、检测项目不完善等等,严重降低了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3、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力量薄弱,有的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较少,检验检测设备跟不上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而言,只能将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重点放置在大规模企业的食品加工出厂的最后检测阶段,特别是对于小型的分散的食品加工企业或家庭式生产工厂而言,对于其原料、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检验检测工作无法开展,导致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在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控制工作中出现空隙,致使因为食品添加剂问题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4、检测机构对于检测方式选取不同,而导致对食品安全的认定结构出现差异性,重复确认即影响了食品生产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更增加了认定的成本费用。部委直接认定、行业主管部门资质评价并存,如此的食品安全认定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对其进行统一整合,设立综合检测机构,避免重复检测现象的出现。

三、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几点建议

1、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网络建设。将开放式、竞争式、责任负责制的检测市场进行重点投入,逐步消除行业垄断和壁垒现象,加快民营性质的食品检测机构的力量注入,将食品检测工作引入到规范的市场竞争模式当中。民营性质的食品检测机构的存在,不仅可以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设立有力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屏障,更可以为我国政府的食品检测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准确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2、健全检测标准,提高检测技术手段。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特点,跟踪国际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先进技术、方法、标准的研究。重点开发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中急需的有关安全限量标准中对应的农药、兽药等重要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生物毒素等重要共患疾病原体和植物病原的快速检测技术。同时,要有选择性地研究与研制部分先进(高、精、尖、超痕量)的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加快研制检测所需要的消耗品,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检测技术。

3、加强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力量建设,加强源头控制,对食品生产销售的整个环节进行监管。合理采取属地监管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并加强对偏远地区相关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支持,建立起国家统一管理的食品检验检测机制。

4、 建立检测资源和检测信息的共享平台,避免重复检测。食品检验检测部门要强化职能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此来减少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不必要的重复检测。相关的食品检验检测主体部门要在客观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进行核定,建立起食品检测资源和检测信息的共享平台。同时,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数据库的信息维护,保障信息平台的时效性,对于不再具备食品检验检测的机构要及时清理并向社会公布信息。此外,还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及各项配套措施。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针对我国国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对食品等涉及安全等健康的产品实施严格监管的经验,制定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场准入的法律制度,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确保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从而构建出我国完善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结语

完善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实践中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必要的改进,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检测资源,避免重复检测,从而构建出我国完善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7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全市人民食品安全为目的,立足现有条件,整合检验检测资源,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提高食品检测的抽检率和覆盖面,为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确保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二、体系设置

建立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各成员单位专业检测为辅、食品安全快检网为补充的全方位、层级式实时检验检测网络体系。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市疾控中心”)是通过计量认证、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是我市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主要技术支撑。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检测任务,配合市场准入需要开展技术。

市质监局食品检测站:是质监局食品检测中心的分支机构,是我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检测任务,配合加工准入、产品出厂等业务开展委托检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成员单位的检测机构是检验检测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各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检测任务,根据现有食品安全检测项目,结合各自承担的监管职责,完成本部门的检验检测工作。

以市场服务中心为主、各成员单位为辅的食品安全快检网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补充部分。以市场服务中心为依托,发展快检点,建立市场快检室,承担有关环节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任务。

三、运行机制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运行机制,由市食安办具体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一)统一确定和分配抽检任务

为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经费,避免重复抽检,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根据年度省、市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和各成员单位的具体情况,作综合平衡后,统一下达年度抽检计划。对于举报投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临时增加的检验检测等未列入计划的检测任务由各成员单位于季度末统计汇总,并上报市食安办。

(二)统一配置和调度使用检测资源

市疾控中心、质监局等检测体系各成员单位,因业务需要添置和更新仪器设备的,由各成员单位提出具体方案报市食安委,由市食安委组织专家组审核后,报市政府审定后统一安排配备。新配备的仪器设备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调度使用。

(三)统一检测标准

市疾控中心及质监、农业、工商、卫生、市场服务中心等成员单位的检验检测项目应按国家有关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同一检测项目,检测标准不一致时,由市疾控中心提出,提交市食安委专家组讨论,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确定执行标准。

(四)统一核拨检验检测经费

为保障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运作,市财政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全年日常检验检测经费由市食安办按检测任务的轻重提出经费安排意见,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审定后统一拨付给各检验检测成员单位。

(五)统一汇总分析和利用检验检测结果

市疾控中心及其他成员单位的检测结果,应按统一表格于每季末向市食安办上报检验检测情况。市食安办要加强检验检测信息分析和综合利用工作,并做好检验检测信息统一对外工作。各成员单位要依据检验检测情况,及时加强监管工作,作出安全预警,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企业自律整改。

四、职责分工

(一)市食安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市食安委的具体工作,负责协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落实“五统一”并督促有关部门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完成好检验检测工作任务。

(二)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食堂、餐饮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负责受理食堂、餐饮业等消费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抽样检测工作;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社会委托检测事项;做好食堂、餐饮业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技术鉴定,委托受理其他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技术鉴定。组织有关专业实验室共同开展食品新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相关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对我市食品安全事件的技术分析。

(三)市质监局、食品检测站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负责受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企业的委托检测事项。

(四)市农业局、兽医站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农副产品、畜牧业的种植、养植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负责受理农副产品种养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社会委托检测事项。

(五)市工商局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检测工作;负责受理食品流通环节的举报投诉、专项检查、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抽样检测;承担集贸市场农、付产品快速检测任务;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社会委托检测事项。

(六)市海洋与渔业局承担市食安委下达的检测任务,具体负责水产养殖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负责受理水产品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受理其他成员单位及社会委托检测事项。

(七)市场服务中心及各成员单位要完善所属环节的食品快检网络的管理,建立市场快检室,加强快速检测队伍建设,快检结果上报市食安办,由市食安办统一对外。

五、保障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8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全县人民饮食安全为目的。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工作要求:立足现有条件,整合相关检测资源,加强协调,分工负责,规范运作。按照WHO执行标准和国内发达城市现行做法,适应三门食品检验检测需求,制订实施从种养殖、加工、流通、消费全覆盖的年度抽验计划,逐年增加食品抽检经费,提高食品检测率和覆盖面,为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中心建设目标和检验检测能力

20xx年年底前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检验检测能力达到食品28大类297种,饲料9种和食品包装13种。

三、中心建设规划

中心总体建设规划坚持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分段实施,逐步完善。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把中心建设成为一个市内领先的县级食品安全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为县政府实施决策提供技术依据,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确保广大老百姓能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1、第一阶段(20xx年)

——建设目标:初步建成能覆盖我县地产食品的全项目检验能力和部分重要食品安全参数的检验能力,年中挂牌成立并运行。20xx年12月前通过实验室的省级计量认证。

——建设内容:完成机构设置;整合相关部门的的检测设备;完成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分析仪器检测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完成计划内检测仪器设备装备的采购和安装调试,初步建立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并运行。

2、第二阶段(20xx年)

——建设目标:提高检测精度,加强全自动检测和快速定量检测,进一步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建设内容:增加相应部分参数的检测设备,专业技术和检测人员逐步到位,组织上岗培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可靠运行。

3、第三阶段(20xx年)

——建设目标:在原有建设基础上增加土壤环境、抗生素、兽药、生物毒素和不明物质等检测项目,提高检测精度,达到市食品检验检测领先水平,20xx年年底前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建设内容:增加相应部分参数的检测设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可靠运行。

四、分管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

分管领导:xxx

牵头单位:县食安委办公室

责任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局、卫生局、工商局、质技监局、财政局、人劳社保局、各乡镇政府。

五、职责分工

1、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县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运行机制。

2、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食安办)负责协调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负责统一确定和分配抽检任务、统一配置和使用检测资源、统一核拨检验检测经费、统一汇总和利用检验检测结果;督促有关部门按照上述“四统一”要求落实相关工作;全县食品安全监测信息。

3、县卫生局负责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筹建和日常运作管理。承担县食安委办下达的食品检验检测任务;负责受理食品安全各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的样品送检。

4、县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养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受理农产品种养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样品的送检。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9

一、食品检测、监测各专项经费拨付及使用情况

1、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年市财政局拨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80,000元,经费支出65,999.83元,当年经费结余14,000.17元;市财政局拨入专项经费100,000元,截止11月30日经费支出105,835.01元,累计结余8,165.16元。

2、食品安全保障项目监测费:年自治区卫生厅拨入食品安全保障项目监测费20,000元,经费支出18,914.64元;当年结余1,085.36元;自治区卫生厅拨入食品安全保障项目监测费50,000元,截止日经费支出22,666.04元,累计结余28,419.32元。

3、食品检测专项经费:年市财政局拨入食品检测专项经费500,000元,本年度经费支出109,561.71元,截止11月30日,经费支出360,000元,累计结余30,438.29元;市卫生局拨入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费900,000元,截止11月30日,经费支出45,004.58元,结余资金854,995.42元,应付未付资金600,200元(具体包括: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57,900元<年检测已做完>;2、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局512,300元<委托检测费>;3、1-9月份10家超市采样费30,000元)。

。产党标、配置中心统一调配人员,配置采样交通工具统一按计划采样,4、食品检验耗材费:市财政局拨入检验耗材专项经费90,000元,截止11月30日经费支出90,000元。

二、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情况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认真执行自治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计划、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计划、市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计划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全年共完成28803份样品的检测任务。

1、食品安全检测、监测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食品安全计划完成检验检测任务25030份,实际完成26520份。其中,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承担9875份,截止11月底实际完成9401份。委托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检测样品217份,已出检测结果201份,待检测16份,其它样品已陆续送检。二是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承担共10个专项整治1150份样品的检验检测任务,现已收到1055份样品,已完成915份样品的检测工作。完成投诉食品样品检测20份,食物中毒样品检测13份。三是完成了380份食源性致病菌样品的采样及检测工作;自治区下达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任务590份,实际完成630份;承担水稻和小麦中铅和镉的监测任务285份,实际完成325份样品的检测。

2、检验检测结果应用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每月将检测结果编发《市X月份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结果通报》,对抽样情况作以说明,对抽样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分析评估,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三、存在的问题

1、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资金存在违规使用的情况,例如:年6月17#凭证支付职工防暑降温用品1,396.42元,6月60#凭证支付职工防暑降温用品2,269.39元,8月17#凭证支付职工用凉座垫235.99元;专项资金结余较大,存在未及时支付的情况。

2、食品安全监测设备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设备匮乏,仪器检测能力不足,导致送检食品检测周期长,食品检验结果时效性不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做得还不够深入,存在有监测无预警的现象。

3、统筹各部门检测工作能力不强。食品安全各部门之间沟通配合不够,各部门采样工作未能进行统筹安排,全年集中采样,检测中心处理能力不足,因时间长影响了样品的状态,进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失真。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强食品安全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保证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资金的管理,规范使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严禁违规使用专项资金;加快专项资金使用进度,应付未付款项应及时支付,已委托的项目工作可考虑采用预付一部分资金的形式开展。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例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4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88-02食品检验检测是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进行检验检测,系统评价食品的安全及卫生质量水平,对稳定食品市场监督、促进食品贸易、改进食品生产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1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曝光,比如苏丹红辣椒、三聚氰胺奶粉、工业明胶、硫磺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深度热议,食品安全问题一度成为重大民生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贸易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食品出口安全问题关乎国家贸易经济,食品检验检测是监督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为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起到保障的作用,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严格监督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安全食用,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食品消费者的利益,实现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2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2.1食品行业迅速发展,体系建设不完善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食品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各种新加工食品层出不穷,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更新和完善的速度远远不及食品行业的发展,检验检测体系涉及食品产业范围不全面,导致各种新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危害范围越来越广,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损失。此外,当前食品检测体系侧重对最终出厂成品的检测,忽视对食品加工原材料、中间产品、市场流通及食品消费过程的安全检测,极易造成过程环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可见现有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当前食品安全检验的要求,不利于食品安全生产的监督。

2.2检测标准制定不健全,检测实施缺乏科学依据在2000年以前,我国对食品制定了食品工业国家标准1070项、食品工业行业标准1164项、食品进出口标准578项,形成我国食品生产标准的主要依据[2]。但对于大部分的食品缺乏明确是国家或地方标准,不利于地方食品的管理、监督、检验,造成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极大困扰,加大食品检验检测标准贯彻化实施的难度。

2.3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总体落后,技术发展不平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也获得很大的提高,但是当前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掌握先进技术,经济落后或偏远地区技术革新速度慢,检验设备老旧,设备不完善,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无法满足当前丰富的食品市场安全检测需求,不利于国家检验检测整体水平的提高。检验技术落后不仅表现在检测设备落后,同时也表现在检验方法的传统、单一,比如筛选技术不成熟、速测法灵敏度不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差等方面,极大的限制了食品检测更新。

3建立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有效措施

3.1依据食品行业发展需要,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当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呈现“重尾轻头”的现象,对于食品加工源头和过程中间产品缺乏有效的监督,未形成食品加工全过程的监督体系,极易造成过程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改革食品检验检测制度,开放竞争式食品检测市场,大力引进民间资本的投入,介入民间检验检测机构,刺激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形成食品加工从原材料到消费者食用全过程的监督体系,扩大食品监督涉及面,建立完善的科学合理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3.2健全各级检测标准,促进食品检测有效实施国家或地方各级相关部门应当依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各类食品的检验标准,为食品检验检测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促使企业食品加工的自觉按照标准进行监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可以通过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充分融合先进检测技术,充分考虑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以食品安全为主导,研究或制定符合我国、地方实际情况的食品标准,促进食品加工行业安全稳定发展。此外国家应当加强重点影响食品安全因素的检测标准,比如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生物化肥等,建立严格的检测标准,强化食品加工源头的监督工作,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效率[3]。

3.3创新食品检测技术,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对于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引进国内外先进检测技术,并有选择性研制部分先进的检测方法,加快食品检测技术朝高端、精准、创新、先进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食品检测技术。同时政府相关部门或检测机构应当加强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学习和培训,包括食品加工行业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律等,并制定相关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食品检验检测行为,确保食品检验检测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高检验人员专业能力。此外国家还应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相关食品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行业法律法规,规范我国食品检测标准,促使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快速发展。

总之,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是监督食品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供给,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先进检测技术,加强各级食品检测标准的制定,创新检测技术,形成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对于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