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水利信息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8 11:47:36

水利信息化论文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1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设计讨论

水利工程管理围绕建设组织、社会群体(居民及企业)、政府部门三方面开展,本文以此为基点,提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层为主题的计算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

2.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本文中基础设施层主要分为网络设备管理与公共设备管理。对其中具体功能要素进行统计。信息、远程登录管理、自动化办公、工程数据统计是基础服务层的主要功能类别,同时,为保证虚拟网络与可以将园区(施工地)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整合,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信设备(外部网络)为中心建立通信设备与服务器、计算机设备的单向联系,在保证能接收信息的同时保证系统安全。

2.2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主要用于存储、管理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资源,并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之间的交换、流通。数据资源层是提供数据支持、协调各项数据关系的关键,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建立数据资源层中,首先要对基础设施层提供的数据(网络资源、数据库硬件资源)进行物理集中,并在数据资源层将上述两者进行逻辑集中,通过结合两者建立独立的数据层;其次,当数据层建立之后,建立数据资源储备(备份)系统与在灾难恢复机制;最后,完善建立管理系统与数据交换系统的数据接口,为数据连接奠定基础。

2.3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属于集合应用系统,通过向用户提供需求数据,并提供可实现水利工程信息交换流通的工作平台实现业务的功能。在建立业务应用层过程中,应根据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业务要求,动态管理、升级应用系统。本次研究中业务系统主要由多个异构平台组成,其数据流通、共享主要由数据资源层实现。从业务应用层的具体功能来看,主要应用于设计勘察、施工进度监控、基础资源调控等与水利工程建设内容相关的内容。同时,质量监督、信息管理、跟踪管理等内容也可由业务应用层实现。

2.4服务层

服务层主要包括客户登陆窗口、流动信息服务管理、信息交流等内容。服务层主要功能为对应用系统身份识别信息、流通管理信息进行剥离、重构,为客户实现单点登录、多种应用提供可能。同时,对信息集成,向组织与合作伙伴信息,提供系统远程应用。办公自动化和工程案例知识管理等功能都可以基于此平台实现。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2

二、水利水电企业强化信息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有效树立起信息化管理新理念,培养新思维

针对当前水利水电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思维僵化问题,相关负责人应当有效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的新理念,培养新思维。这就要求企业负责人首先应当破除传统观念的限制和束缚,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现代化企业建立经营管理新模式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企业负责人可进行一系列的市场调研活动,以分析研究信息化管理对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着力培养新思维,关键是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进行思想观念上的更新换代。首先,以企业管理层为重心的管理者应当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与掌握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念与主要管理模式,从观念上转变自身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味推崇与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若干偏见,从而在领导层中形成崭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其次,企业领导者应当向下逐渐推行信息化管理方针,要求全企业学习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念,帮助企业职工着力转变自身的认识与看法,从而在全企业范围内形成一种革新自我思维,谋求管理发展新方式的良好氛围,进而确保信息化管理新理念深入人心[2]。

(二)调整企业内部结构职能特点,确保信息化管理实际效用

针对当前水利水电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信息化推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应当着力从调整企业内部结构职能特点方面着手。由于水利水电企业内部繁杂的部门系统与各异的职能要求使得信息化管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面临重重阻碍,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内部系统的结构职能进行合理地调整与改造,以确保各部门能够顺利推行信息化管理方针。具体来说,针对数据信息技术应用性较差的部门与业务系统,管理者可适当增设相应的技术团队,加大该部门或业务系统在信息技术上的使用频率,从而将其纳入统一的信息化数据管理体系之中。

(三)合理规划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方针政策

针对当前水利水电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合理规划问题,企业管理为确保能够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针,首要应当引起大批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人才聚合的优势特点,对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方面地研究分析,进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自身在新时期的信息化需求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进而能够制定出较为准确、客观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发展方案。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3

主要把社会水循环过程作为主要监控对象,这个过程由“取水-输水-供水-用水-排水-回用”等环节构成。在监控时,通过监测点——包括取用水户、入河排污口、水源地、地下水监测井等,以及对线包括河流、水功能区等的信息,进而掌握面包括行政区、水资源分区以及地下水分区等的情况。接下来,通过把取用水户的取水和排水数据和行政分区的入境水量和出境水量数据以及地下水数据等进行互相校核,再加上数据信息(包括统计信息、监测信息、流域及区域水循环模型等)的互相校验,可以为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进而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精细管理。应用物理网技术,有助于水利行业准确掌握水资源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水循环过程(包括取水-输水-供水-用水-排水-回用)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天然水循环过程(包括降雨-蒸散发-产汇流-入渗)之间的合理匹配,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优化其配置以做到科学保护,实现经济、自然及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1.2防旱防风防汛决策管理方面

主要是分别针对这三类信息的采集系统(主要是工情信息采集系统、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统以及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信息采集,网络、数据库将作统一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防旱防风防汛的预警,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监测技术、信息处理及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在深入研究防汛抗旱监控特点的基础上,使流域内及相关地区的水情、工情、旱情、雨情、灾情等要素可以构成一体化数字集成平台、虚拟环境,可以做到在可视化条件下为预警提供决策支持,以增强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如在防洪预警预报中,主要包括两个系统:前端水雨情采集系统和预警信息系统。前端水雨情采集系统主要通过应用基于物联网M2M通信技术的无线RTU实时采集现场的水雨情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单位时间内的降雨强度和降雨量,河流水速,水库放闸水速、水量以及河流水库的水位等各种水文数据。然后通过GPRS/CDMA网络将这些信息传输到预警主控中心,以便为主控中心提供原始的水文数据。预警信息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喇叭、LED显示屏以及无线预警广播等设备。无线预警广播设备接收预警信息有三种通信方式:一,通过GPRS/CDMA网络保持与控制中心的链接,以实时侦听控制中心发出的预警通告;二,通过语音通道为紧急灾害情况提供直接的语音通告;三,通过短信通道控制中心及移动电话的终端,向预警广播设备及时预警信息。对于没有GSM/GPRS/CDMA网络的那些区域,预警信息则可以通过调频网络得以传到预警现场。

1.3在传统农业及灌溉方面

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土壤养分以及水质的检测,以实现对水文环境及水生态的监控,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应。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4

(2)档案现代化管理意识薄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各种智能和应用APP已经普及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大部分灌区的水利工程档案资料还封闭在各自的档案资料室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还很薄弱,导致配备的档案管理设备和管理软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做好档案数字化和现代化管理工作,是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快速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3)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难以适应档案网络化的发展需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灌区水利工程档案数字化的程度很低,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配备的档案管理设备和管理软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虽有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但纸质档案没有实现数字化和进入数据库,还按手工方式在进行查找和查阅。

(4)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匮乏。目前,部分灌区为了节约成本,档案管理人员一般均为兼职人员,很少配备具有专业档案管理知识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档案管理的专业性较强,若是单靠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完成此项工作,失误和错误就难以避免,这样的档案也就不足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的、完整的依据,必然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带来影响。部分灌区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严格按照“四同步”的要求展开工作。加之,由于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和环境因素等影响,使得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无法与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步进行,因此造成档案质量偏低,可参考性和可依据性较差。

2加强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关键要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一是加强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利用,可以实现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灌区建设提供必要的服务。二是完整、可靠的档案信息可以为灌区的综合分析、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三是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可以实现网络化服务,做到资源共享,提高灌区档案信息利用的效率。

(2)落实相关法规,建立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一是要熟悉档案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不仅要重视硬件投入,更要重视符合标准化档案管理软件的投入,使得档案信息化的流程符合国家和地方对于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二是现有纸质档案的数字化程度高低,决定了灌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模与水平,也是灌区下一步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三是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是档案数据库的基础,是有效管理档案系统的基石,是高效调用数字化档案的保障。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我省灌区的实际建设情况,首先应当配备档案信息化需要的相关基础设施设备,例如,津科JI-110档案管理系统、SQL2000数据库系统、大容量存储系统、高速扫描仪、管理计算机和打印机等设备,为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技术支持。同时,应对灌区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通过上述措施,可实现灌区水利档案管理的部分数字化和局域网网络化管理,大大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数字化加工后的档案资料信息能得到更好的保存,保证了灌区水利工程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加强环节管理,健全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从项目开始立项时,搞清楚项目的隶属关系、完成方式以及项目将要形成哪些文档资料,初步确立收集文档资料的内容,做到确保关键性材料的有效控制。接收资料时,参照水利行业工程技术档案的要求,建立档案目录,根据目录来收集,最后检查收集的材料是否符合归档要求。在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可适当采用合同约定的方式,预留一定比例的工程合同价款,作为工程档案的保证金。工程参加单位应按照要求收集、整理、归档工程各环节的文档资料,在工程竣工时,经建设单位签发资料交接单后,才支付这笔尾留款项。

(5)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树立档案现代化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将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立卷、归档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各部门,纳入相关的管理程序和职责范围。做到有组织领导,有专业档案管理员,有合适的档案管理制度。管理观念现代化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灵魂,通过使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意识的提高,可使档案管理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将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服务,使水利工程档案更好的服务于灌区经济的发展。

(6)积极争取资金,提高档案数字化水平。各灌区可利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信息化资金,加大对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的数字化加工范围,开展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的整理、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等工作,提高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的数字化程度。同时,利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使用国家规定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对档案的收文管理、行文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查询管理、用户管理、以及系统自身维护等功能。另外,可依据灌区自身需求和使用环境,建立档案网络版,实现局域网或广域网上档案的授权共享和调用。

(7)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提高服务意识、树立服务思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二是定期让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促进业务交流。三是加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等相关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为下一步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四是档案管理人员对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能进行熟练的操作和使用,通过一定的专业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5

信息交换标准主要有信息表示标准、信息分类编码、传输协议等等。信息表示标准一般包括名词标准、度量标准、制图标准、图式符号标准等,用以规范信息表示方法,避免不同的人描述同一信息时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造成混乱。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进行信息交换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分类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等原则。

信息分类编码是为了保证信息交换惟一性的必要手段,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排列顺序规则,以便管理和使用信息。

二、中国河流名称代码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地位

根据信息分类编码科学性的要求,要选取分类对象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分析水利信息,基本与水和水利工程有关。降雨产流,依地形流动,沿山谷汇聚成河流、湖泊,支流汇入干流,形成河系,层层汇聚,最终汇入海洋。陆地地形决定了水系的形状和特点。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圩垸、灌区等等水利工程根据水系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这些水利工程围绕水系形成工程体系,在调度运用中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许多项水利工作的多数内容也是因水系而相互区分,依水系而联系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设立,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等等又都是基于水利工程体系的。因此,水利管理信息是水利工程属性和工程管理属性的集合,这些信息之间存在着体现水系特征的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是稳定的,持久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水利信息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是其关联的水系。因此,大部分水利专业信息以水系关系分类,排列顺序是恰当而有效的。

还有一种分类,以水利工程所在行政区划作为分类、排列顺序的依据。这种方法对某些水利工程的分类,排列顺序是有效的。例如,海堤编码就要以行政区划作为其“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进行分类,排列顺序。但是对于大多数水利工程而言,按行政区进行分类编码可能给一些跨行政区的大型工程造成困难。并且,水利工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无法体现,水利管理信息的内在联系被淡化,在设计数据库时还要再建立一套水利工程所在河流关系的索引,人为地增加了麻烦。

上述层层依存关系决定了河流名称代码在水利信息交换代码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SL213-1998中规定了河流名称代码的编制规则,在河流名称代码的基础之上,派生了其他水利工程的代码规则。

目前,《中国河流名称代码》SL249-99已获批准,同时《中国水库名称代码》《中国水闸名称代码》《中国蓄滞洪区代码》等系列标准也获批准,《中国堤防堤段代码》《中国海堤代码》等正在编写过程中;治河工程代码、跨河建筑物代码、穿堤建筑物代码等行业标准也在筹备编制过程中。这十几个工程编码形成一个行业标准系列,可供水利工程管理、工程建设施工、规划设计、防洪抗旱、水土保持、农田水利、水力发电、水资源管理、水文等水利行业的信息交换使用。其中《中国河流名称代码》不仅在水利系统信息化工作中意义重大,对农业、林业、交通运输、旅游、气象、环境保护、测绘等行业的信息管理和共享都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是国家的基础信息编码之一。

三、河流名称代码的编制规则和内容

《中国河流名称代码》按照“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以及大型和重要中型水库、水闸等工程所在河流”的收录标准,共收入2698条河流的名称。

按照《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河流名称代码共8位,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混合使用(为了避免印刷符号的相近混淆I、O、Z舍弃):

X1X2X3X4X5X6X7X8

第一位X1为标识符,第八位X8为属性位,中间6位X2、X3、X4、X5、X6、X7是有效编码位。标识符X1表示河流名称代码时取值为A。属性位X8,取值0~9,表示河流类别:0-入海,1-国际河流,2-内陆河流,3-主要运河,4-一般运河或主干渠道,5-一般渠道,6-汇入上一级河流,9-其他。

有效编码位X2、X3、X4、X5、X6、X7采用线分类法,按照水系的汇流关系分层次使用,具体规定如下:

X2取值A~K,表示10个流域:A-黑龙江流域,B-辽河流域,C-海河流域,D-黄河流域,E-淮河流域,F-长江流域,G-浙闽台诸河,H-珠江流域,J-广西云南新疆诸国际河流,K-内流区河流,覆盖了全国所有河流。

X3取值A~M,表示二级流域或水系。具体将10个流域细分为63个水系,其中,内流区化为12个水系。

X4、X5两位用于表示各水系的干流及一级支流,其中00~09用于干流分段的编码使用,10开始的两位符号标是个水系的一级支流的编码。其中一级支流最多的长江干流水系编码的一级支流有111条。

X6、X7两位用于表示各水系的二级支流或二级以下支流。为了增加有效编码的信息量,具体规定为,X6表示各水系的二级支流,X7表示各水系的二级以下支流。

例如,黄河干流为一段,编码为ADA00000长江干流为四段沱沱河AFA00006、通天河AFA01006、金沙江AFA02006、长江AFA03000。岷江(干流)编码为AFC00006,其中A位为标识符,F表示长江流域,C表示岷江水系,6表示汇入长江干流,中间4个0表示干流。岷江的一级支流大渡河编码为AFC17006,二级支流小金川编码为AFC17806,三级支流达维河编码为AFC17816。

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GB)7027》的要求,为保证河流名称代码的科学性、系统性、惟一性、层次性和可扩展性,制定了尊重客观、尊重习惯称谓,只编码不修改(名称)的原则;还规定了先上游、后下游、先左岸、后右岸的排序原则;按河流的汇入关系作为河流的归属原则,形成完整的编码体系。按照“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以及大型和重要中型水库、水闸等工程所在河流”的收录标准做到无矛盾、无遗漏,任何一条符合条件、应该编码的河流,就可以根据编码规则惟一确定其编码。例如,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4条著名的沟通长江干流和洞庭湖的水道,按照汇入关系,作为洞庭湖水系的一级支流编码,不归入长江干流水系。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6

2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的技术特点

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拥有三个方面的技术性特点,分别是:具有实时性,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和其信息系统上的资源共享性。而其中实时性则是指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里所有的数据和图文能够通过一定的双向性通信方式进行手动和自动两种拨号,并能够通过其智能性以自动化的方式对水情信息进行采集和传递。而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为了能够使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更加便捷的计算和查询出相关信息,还将通过实时性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分类和数据存储等方式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水情的控制上通过智能性的自动化将水情各方面的进展控制和监控。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还能够在计算机系统的人工智能方面得到一定的信息掌握,将其中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安排,由此体现出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的智能性。同样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还能够通过实现水利工程信息的资源共享,来令其中的有关工作者快捷方便的获得资源,这是由于水利工程信息化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模式来加以完善的。不仅能将各类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上体现出自动化,而且能够将水情预警也实现自动化的实时监控,由此可以说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和改革,更能够提高其工作量缩短其工作时间。

3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

《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中表示,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中的作用表现在其信息的综合体系中。而且,水利信息的基本框架是由其基础的设备,业务的应用和其能够保障安全的环境所组成的。其中更是涉及了方方面面的技术,在水利信息的综合表现中连接了各个方面的层次,其技术还能够通过探究和了解在其水利工作中起到一定的有利作用。

3.13S技术

水利信息化存在三个信息采集方面的技术,也是其重要的技术,分别是:遥控感应技术,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由此就不得不分别介绍其中的技术,第一是遥感技术。这是一种利用释放电磁波来收集各种物体反射出的电磁波的差异的技术,通过获得相应水情中所需物品的特征和状态来实现遥控感应的功能的技术。它不仅可以通过空间信息的采集和地面信息的接收这两方面来获得所需资料,更能通过对地面的实况调查和一定的智能性信息分析来获取其中信息量极大的周期短的重要信息,水利信息能够在水灾和旱灾中做出损失的评估和相应的应对政策。另一方面来说在水体和水质方面的检测中,由于灾情的紧急、环境破坏而导致的不稳定性,遥感技术更能够通过各个方面对降水和洪灾进行相应的评估和事后的急救,因此更能够发挥出在各种业务中的作用。现在,由水利信息组织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水利应用和平台数据系统,能够向各个行业的每一名用户都提供相应的水利服务,而在不久的将来,更是能够通过科研人员的研究,来合理并完整的开发出卫星遥感的植物指数模型和地表温度特征的空间模型以及有关水利的模型。其中卫星和航空遥感在中国历史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对地震后地区湖泊方面的水利检测发挥出重大作用。遥感技术能通过大局观形成高效的实时性的特点,成为调查途径中的重要信息来源,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各类遥感技术探查出的水土流失情况,能为我国的水土治理方面的工作埋下基础,而且由不同时间段的土壤分析对比来说,水利工作的发展更加能够成为水土方面的一大保障。将地理空间数据库作为基础,采用多种地理模型的分析方法及时提供更多的空间性的和动态性的信息,这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它具有多因素综合分析、多区域空间分析以及动态性预测的功能,是分析相关管理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多子系统,例如:空间数据输入、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在多种情况下有着突出作用,例如: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水利部构建了全国的1:25万水利基础电子地图,向相关部门如省级水利部门或部分直属单位进行发放,使水资源的综合规划等重大项目实现资源的共享。目前,全国1:5万水利基础电子地图正在建设中,水利部牵头已经建成的长江干流、鄱阳湖、洞庭湖等水域的水下地形图为其相关的水文预报和湖泊演变等信息分析做了良好的前期技术铺垫。对于很多流域或地方来说,已经建成了l:5万、1:l万的水利基础电子地图,有的更细化了三维电子地图,这些为水利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方向。对于防汛减灾、水情测报以及水资源的实时监控,包括水土的保持监测与安全监测等方面,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很多优势。包括:定位的高灵活性和高精度、实现了三维坐标、全天候作业、其简单的操作和全球的覆盖性更是大有裨益。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空间段、控制段、用户段这三部分组成,所以其精确性比无线电导航系统更高。GPS定位技术能够精确的定位危险地点,与指挥中心的联动也能通过辅助通信技术得以实现。在水利业务中单一的某种技术往往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因此经常将3S技术集成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前面提到的防汛减灾、水下地形测量以及水土流失监测等应用都是综合性的使用了3S技术。

3.2通信与网络技术

水利系统依托于水利信息网络将相关信息进行和收集,已实现将种类繁多、信息量大并且地理分散的水利信息相互连接,以保证数据、图像等信息能够安全的、准确的进行传输和交换。“75.8”大洪水的发生更快的推进了水利通信系统建设的进程,受到当时通信和网络的局限,水情无法及时传递给指挥调度中心,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洪灾泛滥,人员伤亡,财产收到了巨大的损失。之后,水利部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决定加强相关通信和网络的建设,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利通信网络已经先后采用了多波段、多设备的通信技术。直到现在为止,全国已建成了重点防洪地区微波通信电路一共15条;在公众电信网络覆盖有障碍之处,也使用了大量短波和超短波电台;在重点的易发生洪灾之处尤其是大中型的水库一共建立了200多个自动测报系统。目前一个结构较为完整、功能较齐全的防汛通信卫星网络系统已经建成,由水利部卫星通信主站和北京网络管理中心以及600多个卫星通信小站共同组成。由此来看,防汛通信网的构建,已经在山洪、泥石流等恶性自然灾害中的减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利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行业各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水利信息网按照网络层次可以分为广域网、部门网、园区网和接入网。在这4个层次中,广域网又能够分为骨干网、流域区网和地区网三种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水利信息中心已经具有相对的雏形,其前身之一就是水文水利调度中心,在当时,江苏省、辽宁省等等个别先进单位在其单位内部建设了Decnet或NOVELL的局域网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以及水利业务应用的不断增加的需求,1994年,水利信息中心为发展拓展其相关业务,依托X.25公用分组交换网,建设了在当时最先进的全国实时水情计算机广域网,这一举措,为实现全国雨水实时信息收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从2003年以来,根据国家对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大力扶持,水利信息化也在飞速发展,而且水利部已经组织建设了水利信息网的骨干网。目前,水利信息网已经实现了所有省级以上水利部门的全覆盖,与地市水利部门相互通联的比率也大大增加,达到了63.1%,部分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已经实现了区县级水利部门的全覆盖,与此同时,依托水利部门电子政务项目的不断壮大,已建设了连接水利部以及7个流域的水利电子政务外网。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7

2 信息化在中国

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展开信息化问题的研究。1997年召开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2001年1月国务院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出任组长,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任副组长。

“信息化”最早出现在国家领导人的言论中是1989年江泽民的文章《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与我国的发展战略问题》,指出“信息服务业将会有更大规模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经济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信息化最早出现在中央文件中是1995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化系统和装备的能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1995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提法。随后的各种《规划》、《纲要》对信息化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媒体对信息化的抄作多在1995年之后,是近两年使用频繁最高的词语。

在中央文件中出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提法,是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刚刚过去的2002年被称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标志之年。

信息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从根本上说,信息化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信息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国家信息化 信息化不只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国策,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乃至所有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国把国家信息化当作最主要的建设内容之一,并把国家信息化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国家领导人论信息化 江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1年底江泽民为胡启立《中国信息化探索与实践》写序,明确提出“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武装工业和国民经济,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自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基本国策之后,“信息化”便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的报告或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近两年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IT寒冬一片,但“信息化”却如春风抚面。打开各种媒体,不提信息化就好象跟不上形式,领导干部讲话不提信息化就似乎没有文化。正是这样的大环境,才为以信息技术为主业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

信息化过程 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里的复杂并不是指信息技术本身的复杂程度,因为从理论上讲,当今的信息技术已经可以满足人类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任何要求,因此业界有“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之说。信息化的复杂过程,主要来自人类社会自身的复杂性,在于体制、机制、规则、法律、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社会科学的问题,如果那些不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改革、落后的机制不转变、陈旧的观念不转换,进行任何“化”都是很困难的。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四个现代化的过程。

“金”字工程 “金关”、“金税”、“金桥”、“金卡”、“金盾”、“金财”、“金农”、“金水”…..。  3 水利信息化

3.1 水利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水利信息化 就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的水利现代化过程。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效能和效益。水利信息化是全国行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字水利 水利在计算机中的表现形式。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利行业进行全面技术升级活动的统称。数字水利大致由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模拟和决策等子系统组成,融合了大规模的计算机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形成了由海量地球信息组成的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的数字图文信息。如何把这些大规模的综合数字图文信息真实地重现出来,提供一个高亮度、高分辨率、多窗口的数字显示平台,是“数字水利”的关键技术之一。

从治水理念上,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修建水利工程并不能有效地达到兴利除害目的,工程水利必须向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这一治水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对水资源管理和调配要用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方法进行整体研究分析,在客观上要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支持。

从技术发展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整体摸清水资源这一宏观巨系统提供了可能。远程遥测自动化技术为水资源监测提供了千里眼,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对大面积水流进行快速实时模拟成为可能,如火如荼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水资源与自然界的交互作用真实地再现在人们眼前,不断发展的数据库技术使得大量有关水资源的各类数据存储检索变得容易,卫星遥感技术使大面积灾害监测和评估成为现实。各种先进的技术全面推动着水利行业技术升级,构成了数字水利丰富的内涵。

数字水利连接水利行业与信息技术,其关键技术有:远程自动化控制、数值模拟、GIS和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管理等等。从水资源规划管理到水资源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数字水利技术无处不在。随着时间推移,信息技术将与水利行业全面融合,数字水利的内容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数字起名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城市、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数字家庭,数字长江、数字黄河、….。

3.2 水利信息化发展概况

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于“七五”期间起步,最先仅仅是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随后才逐步引入了全方位的现代信息技术,至今也有20年的历史。80年代曾经热过一阵子水利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建设,据了解成功的不多。水文信息的计算机处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这也相当于水利信息化的起步阶段。当时的信息技术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远不能满足海量水利信息的处理和利用的要求,多限于局部应用。水利信息化的大规模开展,主要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现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之后。

2001年水利部成立了由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部长索丽生任组长的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设立了办公室。水利部直属的单位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水利厅(局)成立了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一些单位成立了信息中心或相应的机构,一些单位指定了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8

1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所谓信息化是相对于工业化而言的,它是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信息化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生产的信息化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通过营销的信息化可以把握市场的最新动态,通过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将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因而全面、公正和客观地评价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就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目前如何正确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没有权威的规范和模式,尤其是在定性的基础上定量评价是管理界函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并不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技术装备落后。我国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信息化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占我国工商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半的还没有配备计算机,(2)社会网络化程度低,信息流通不畅。截至2002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5910万,同时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2083万台。这个绝对数字虽然大,但我国上网人口的比例还很低。2003年春夏之交在我国广东、香港和北京等局部地区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则充分说明一了我国公共信息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存在公共服务部门信息不畅的瘤疾;(3 )人员素质低、管理方式落后、信息系统成功率低。我国企业职工队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8 %,这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企业大多还是采用粗放式管理,管理方法落后,因此体现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在中国的成功率很低,以致于业界中产生了“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的悲观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种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间题,那就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措施。否则,盲目进行信息化投资只能使企业陷人歧途,使信息化投资产生不了回报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投资目标。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理论模型及可借鉴的方法介绍

应该说信息化测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1962年马克卢普就在其《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就考察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比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测评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与方法。1977年,美国学家波拉特在《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一书中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化的测评方法,并利用美国国家统计数据具体地测评了美国信息化的GNP值和就业人数,第一次使人们对美国的经济结构和性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其理论核心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个识别出来,然后将信息部门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进而建立了一套可以量化的测评体系。其中一级信息部门又称第一信息部门,包括所有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或产业),这个部门提供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技术性的基础设施,销售作为商品的信息;二级信息部门又称第二信息部门,包括民间和政府的管理部门,此类部门涵盖了经济领域中行使计划、决策、管理活动的有关机构。1965年,日本经济学家小松畸清介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又称信息化指数模型。信息化指数法主要是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四个要素来体现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四个要素具体又细分为11个变量,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得到的就是信息化指数。这种方法即可以从时间序列上研究发展趋势,也可从截面上考察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差别。1998年,钟义信等提出了一种测评信息化水平的新方法,取名为“信息化的综合指数法”。

这些方法成为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导性理论和方法。如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国家统计局于1995年采用六个要素指标来测度国家信息化水平。这六个指标分别是: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法规,每个要素指标又包含若干个子指标。现有的这些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和方法几乎都是立足于社会和国家等宏观层次的,因此往往以产业部门为基础数据输人单元。但如果把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和指标体系直接应用于微观层次的企业时,往往会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企业信息化一般都是由企业信息化战略驱动的,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时应该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水平;②社会信息化水平在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渐进式的,而企业信息化水平可以是跳跃式,例如我国很多企业在没有任何信息化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直接投资建设ERP系统或CIMS系统照样取得了成功,而我们不能说这种信息化过程是渐进式的;③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软件开发、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等方面的投资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同时硬件和网络的投资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在社会信息化测评指标中,硬件和通信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显然这与微观层次的企业信息化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④企业不能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模型和指标体系中得到有关企业信息化过程的信息,而企业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了解了其信息化水平如以后,往往更关心其下一步应该如何干的问题。

虽然这样说,我们还是认为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仍然可以作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参考标准。在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和大家普遍能接受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描述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进化的诺兰(Nolan)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以及描述企业信息技术创新的技术一信息卓越度模型都可以用来作为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指导模型。对此本文作者已另文做出过专门讨论。

3建立合理的指数测评模型时应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

3.1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信息化战略

任何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战略计划(规划),而不管这种战略是存在于企业领导人的头脑中还是被记录了下来。在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战略必然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缺少信息化战略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不完全的。而信息化战略是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了它,企业才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信息化,也才能使信息化与企业的其他相关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满足客户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服务。没有了信息化战略的企业只能着眼企业当前的局部利益,缺少通盘的考虑,结果会导致信息化投资收益的短期性,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因此,在测评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察企业是否有一个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并且这个规划是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相协调和一致,为实现企业的任务和使命服务。

3.2企业信息化的组织保障和CIO

在我国企业界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这就说明了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是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大多由企业的信息中心等相关机构来执行,而信息中心自身的称谓也是林林总总,颇具内涵,如计控室、电脑室、信息科技部、管理信息中心等,而这样部门的负责人往往被冠以首席信息官(CIO)的头衔,当然这样准CIO要想成为真正的CIO除了自身要具备一定的实力以外,组织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的信息中心和准CIO们往往是临时性的,而且也缺少相应的调配企业资源和权利,这就严重地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试想在一个信息化部门可有可无的企业中,其信息化水平一定高不到哪里去。为了保障企业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建立稳定的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势在必行,也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践案例也能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测评企业信息化水平时,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信息组织机构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3.3信息技术的投入产出绩效

提高生产效率是所有企业进行信息化的目标之一。企业在其信息化的不同阶段,信息技术投入引起的产出效率往往是不同的。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企业往往关注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如投资建立企业的通信网络和进行企业信息的标准化工作等。这些工作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本身不会有回报。这正如联合服务汽车协会(usnA)高级副总裁兼CIO唐纳德·R·沃克(Donaldft. Walker)所说的“在信息基础架构用于商业化应用之前,不会有投资回报”图。在信息化的中高级阶段,企业才会从信息技术的投资中得到应用的回报。这也可以从美国学者在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从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投资存在生产率悖论(pm_ductivity paradox),而90年代中后期至今又发现悖论不存在的事实中得到证明叫。因此,加强对信息技术投资产出绩效的考评也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重视。

3.4信息化的墓础标准建设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除了架设通信网络和开发应用信息系统以外,还有相应的一些信息化基础标准工作必须同时完成。这些标准不仅包括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也包括企业管理、员工操作和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化。例如,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上马ERP系统之前,就已经通过IS09001质量认证、中国轮胎认证委员会认证、美国交通部DOT认证、欧共体EOE认证等认证过程,提高了企业信息标准化工作。这些工作为该公司顺利ERP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5业务流程皿组、组织结构变革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除了包含架设一个通信网络和开发一套信息系统这种大家熟知的概念以外,还牵涉到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和决策权结构等众多方面的变革。企业的信息化与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组织结构变革之间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因为,信息化要求打破企业传统的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建立起来的业务流程,建立面向客户需求的新业务流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会引起组织职能的重新分工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因此,信息技术被称为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变.革的“使能器(enabler) "。另一方面,只有经过重组后的合理的新业务流程才能使得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我国很多企业实施ERP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传统业务流程与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相冲突。因此,测评企业信息化水平时,如果把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是否重组了其传统的业务流程和组织决策权结构作为指标之一,就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3.6倍息安全和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安全和信息的伦理道德问题是近年来逐步凸现出来的一种社会间题。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传输的安全。现在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和电子商务网站。企业为.了保证局域网免受非法的网络攻击,可以从两方面保证信息的安全。在技术层面上,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防火墙系统和必要的数据备份机制;在管理层面上,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保证制度,以避免人为的失误造成的信息破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的措施,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伦理就成为很重要的补充措施。信息的伦理问题是国际上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主要研究从业人员是否有浪费和失误、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和影响及其防范措施、个人隐私权和知识产权问题等。无论是信息安全问题也好,伦理道德问题也罢,都要求企业建立一种良好的信息文化。很明显,如果一个企业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得当并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那么其信息化进程将会顺利地进行,所以信息安全和信息的伦理道德问题从长期来看必然成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标准之一。

4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框架模型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建立如下图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框架模型。

在这个框架模型中,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9

1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所谓信息化是相对于工业化而言的,它是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信息化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生产的信息化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通过营销的信息化可以把握市场的最新动态,通过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将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因而全面、公正和客观地评价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就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目前如何正确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没有权威的规范和模式,尤其是在定性的基础上定量评价是管理界函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并不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技术装备落后。我国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信息化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占我国工商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半的还没有配备计算机,(2)社会网络化程度低,信息流通不畅。截至2002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5910万,同时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2083万台。这个绝对数字虽然大,但我国上网人口的比例还很低。2003年春夏之交在我国广东、香港和北京等局部地区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则充分说明一了我国公共信息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存在公共服务部门信息不畅的瘤疾;(3 )人员素质低、管理方式落后、信息系统成功率低。我国企业职工队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8 %,这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企业大多还是采用粗放式管理,管理方法落后,因此体现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在中国的成功率很低,以致于业界中产生了“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的悲观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种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间题,那就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措施。否则,盲目进行信息化投资只能使企业陷人歧途,使信息化投资产生不了回报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投资目标。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理论模型及可借鉴的方法介绍

应该说信息化测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1962年马克卢普就在其《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就考察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比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测评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与方法。1977年,美国学家波拉特在《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一书中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化的测评方法,并利用美国国家统计数据具体地测评了美国信息化的gnp值和就业人数,第一次使人们对美国的经济结构和性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其理论核心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个识别出来,然后将信息部门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进而建立了一套可以量化的测评体系。其中一级信息部门又称第一信息部门,包括所有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或产业),这个部门提供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技术性的基础设施,销售作为商品的信息;二级信息部门又称第二信息部门,包括民间和政府的管理部门,此类部门涵盖了经济领域中行使计划、决策、管理活动的有关机构。1965年,日本经济学家小松畸清介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又称信息化指数模型。信息化指数法主要是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四个要素来体现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四个要素具体又细分为11个变量,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得到的就是信息化指数。这种方法即可以从时间序列上研究发展趋势,也可从截面上考察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差别。1998年,钟义信等提出了一种测评信息化水平的新方法,取名为“信息化的综合指数法”。

这些方法成为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导性理论和方法。如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国家统计局于1995年采用六个要素指标来测度国家信息化水平。这六个指标分别是: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法规,每个要素指标又包含若干个子指标。现有的这些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和方法几乎都是立足于社会和国家等宏观层次的,因此往往以产业部门为基础数据输人单元。但如果把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和指标体系直接应用于微观层次的企业时,往往会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企业信息化一般都是由企业信息化战略驱动的,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时应该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水平;②社会信息化水平在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渐进式的,而企业信息化水平可以是跳跃式,例如我国很多企业在没有任何信息化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直接投资建设erp系统或cims系统照样取得了成功,而我们不能说这种信息化过程是渐进式的;③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软件开发、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等方面的投资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同时硬件和网络的投资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在社会信息化测评指标中,硬件和通信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显然这与微观层次的企业信息化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④企业不能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模型和指标体系中得到有关企业信息化过程的信息,而企业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了解了其信息化水平如以后,往往更关心其下一步应该如何干的问题。

虽然这样说,我们还是认为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仍然可以作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参考标准。在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和大家普遍能接受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描述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进化的诺兰(nolan)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以及描述企业信息技术创新的技术一信息卓越度模型都可以用来作为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指导模型。对此本文作者已另出过专门讨论。

3建立合理的指数测评模型时应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

3.1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信息化战略

任何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战略计划(规划),而不管这种战略是存在于企业领导人的头脑中还是被记录了下来。在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战略必然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缺少信息化战略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不完全的。而信息化战略是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了它,企业才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信息化,也才能使信息化与企业的其他相关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满足客户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服务。没有了信息化战略的企业只能着眼企业当前的局部利益,缺少通盘的考虑,结果会导致信息化投资收益的短期性,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因此,在测评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察企业是否有一个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并且这个规划是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相协调和一致,为实现企业的任务和使命服务。

3.2企业信息化的组织保障和cio

在我国企业界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这就说明了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是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大多由企业的信息中心等相关机构来执行,而信息中心自身的称谓也是林林总总,颇具内涵,如计控室、电脑室、信息科技部、管理信息中心等,而这样部门的负责人往往被冠以首席信息官(cio)的头衔,当然这样准cio要想成为真正的cio除了自身要具备一定的实力以外,组织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的信息中心和准cio们往往是临时性的,而且也缺少相应的调配企业资源和权利,这就严重地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试想在一个信息化部门可有可无的企业中,其信息化水平一定高不到哪里去。为了保障企业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建立稳定的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势在必行,也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践案例也能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测评企业信息化水平时,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信息组织机构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3.3信息技术的投入产出绩效

提高生产效率是所有企业进行信息化的目标之一。企业在其信息化的不同阶段,信息技术投入引起的产出效率往往是不同的。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企业往往关注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如投资建立企业的通信网络和进行企业信息的标准化工作等。这些工作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本身不会有回报。这正如联合服务汽车协会(usna)高级副总裁兼cio唐纳德·r·沃克(donaldft. walker)所说的“在信息基础架构用于商业化应用之前,不会有投资回报”图。在信息化的中高级阶段,企业才会从信息技术的投资中得到应用的回报。这也可以从美国学者在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从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投资存在生产率悖论(pm_ductivity paradox),而90年代中后期至今又发现悖论不存在的事实中得到证明叫。因此,加强对信息技术投资产出绩效的考评也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重视。

3.4信息化的墓础标准建设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除了架设通信网络和开发应用信息系统以外,还有相应的一些信息化基础标准工作必须同时完成。这些标准不仅包括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也包括企业管理、员工操作和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化。例如,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上马erp系统之前,就已经通过is09001质量认证、中国轮胎认证委员会认证、美国交通部dot认证、欧共体eoe认证等认证过程,提高了企业信息标准化工作。这些工作为该公司顺利erp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5业务流程皿组、组织结构变革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除了包含架设一个通信网络和开发一套信息系统这种大家熟知的概念以外,还牵涉到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和决策权结构等众多方面的变革。企业的信息化与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组织结构变革之间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因为,信息化要求打破企业传统的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建立起来的业务流程,建立面向客户需求的新业务流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会引起组织职能的重新分工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因此,信息技术被称为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变.革的“使能器(enabler) "。另一方面,只有经过重组后的合理的新业务流程才能使得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我国很多企业实施erp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传统业务流程与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相冲突。因此,测评企业信息化水平时,如果把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是否重组了其传统的业务流程和组织决策权结构作为指标之一,就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3.6倍息安全和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安全和信息的伦理道德问题是近年来逐步凸现出来的一种社会间题。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传输的安全。现在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和电子商务网站。企业为.了保证局域网免受非法的网络攻击,可以从两方面保证信息的安全。在技术层面上,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防火墙系统和必要的数据备份机制;在管理层面上,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保证制度,以避免人为的失误造成的信息破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的措施,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伦理就成为很重要的补充措施。信息的伦理问题是国际上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主要研究从业人员是否有浪费和失误、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和影响及其防范措施、个人隐私权和知识产权问题等。无论是信息安全问题也好,伦理道德问题也罢,都要求企业建立一种良好的信息文化。很明显,如果一个企业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得当并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那么其信息化进程将会顺利地进行,所以信息安全和信息的伦理道德问题从长期来看必然成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标准之一。

4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框架模型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建立如下图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框架模型。

在这个框架模型中,

水利信息化论文例10

1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现状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1. 1. 1刘凤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吉林大学刘凤勤于2001年2月在《情报学报》《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提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信息装备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发展潜在力。该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测评研究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但是,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并不贴切,如:指标体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数”,在电话、电子邮件十分发达的今天,函件已经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该指标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指标数据的下降反而可以说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标“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采用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进行计算,虽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而且,企业的“产出”或“利润”的增加,也不能都归功于企业信息化,所以,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适的。

1.1.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滨1999年5月的博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论文从人本管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根据这5个方面,梁滨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相关度”测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开创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他在理论分析时所提出的5个方面,没有设置反映企业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另外,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测算绝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经费为基点进行测算的,这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就是经费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实际上,经费的投人多少,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过多的经费投人,可能导致过度信息化,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变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因此,这一套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 1.3唐志容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企业信息化指标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是:信息技术投人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

这一套指标体系明确的将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作为2个独立的一级指标提出来,说明作者意识到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作为一级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适,因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能等同于“生产信息化”;在一级指标“管理信息化”中,虽然提出了4个非常精彩的二级指标,但是对信息化对管理变革中的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等并没有作出反映。

1. 1.4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川。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剔除了企业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一种通用型的指标体系,使得不同行业能够在除去行业特征的情况下测评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标能够很好地推行、应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发展。

1. 1. 5唐小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2001年6月侯伦、唐小我等人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文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用信息系统评价指标。

但是,该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级指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么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像无论公路修得多么好、车速多么快,但是没有货运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样。其次,指标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显失平衡,定性指标太多,定量指标太少。第三,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使得这套指标得应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对企业信息化述评测度理论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赘述。

1.2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者认为,现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2.1操作性不强。通过文献查证,我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虽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要么测度不全面,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无法准确测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数文章在研究时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较少,这种从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企业信息化研究应该尽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到企业信息化定性结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当然,指标体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难进行定量的指标,如,“信息化效益”指标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持续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该指标量化的难度较大,这也给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留下一些课题。

1.1.3研究角度单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企业信息化静态现状着眼,强调、侧重企业信息化的现有数量、规模,研究角度十分单一,所以无论怎样顾此轻彼、顾彼轻此的指标体系研究都不能改变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应该从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质量、信息化发展能力多个角度着手,进行立体的研究。

1.1.4指标测算缺乏科学性。在现有的成果中,多数学者对信息化指标测算都使用“投人法”或“产出法”。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投人法”,其结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这将违背“适度信息化”原则;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产出法”或“利润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测算方法缺乏科学性。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2. 1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

我国一些企业在早期信息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较好,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最后与企业期初信息化目标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信息化高标准、高投人,最后企业负债累累、举步为艰。导致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不能确保正确树立“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于是我们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信息化测度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立体测度,以改变现有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数量与规模)、企业信息化发展质量测度(效益和稳定性)、企业信息化发展能力测度(可持续能力)。

通过研究确定,企业信息化内容都具有“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信息系统”四大属性要素,因此,建立以这4个要素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质量指数,建立以“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

发展水平:主要指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即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EIDI)。

发展质量:主要测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建立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EIQI)。

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建设能力,建立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EICI )。

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以投人法为主,兼顾信息化效益和发展潜力。

2. 2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综合指数模型

建立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EISI):

α,β,γ分别为企业信息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能力指数指标权重。

其中:

Ei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

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权重;dy为三级指标权重;f( Aij)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具体指标。

Ei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反映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

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二级指标权重;qij;为三级指标权重;f(Bij)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具体指标。

Ei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二级指标权重;cij为三级指标权重;f( Cij)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具体指标。

2. 3指标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