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动画电影的分类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4 10:46:29

动画电影的分类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1

中图分类号:J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33-01

一、动画电影概述

(一)动画电影定义

动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采用绘画的形式塑造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环境。传统意义中的动画电影是指采用技术控制的动态的画面。文章中分析的动画电影是只采用动画形式制作而成的电影,相比实景的电影,动画电影具有更加广泛的表达形式[1]。

(二)动画电影的特征

动画电影创作理念和思想与其他的电影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其中也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包括动画电影中采用的蒙太奇手法。

(三)概述动画剪辑

1.动画剪辑定义。动画电影中的剪辑包括对整个故事的安排以及确定故事的演绎风格,采用转场处理各个镜头直接的联系,调整动画的节奏、时间、背景等。

2.剪辑内容。动画剪辑主要通过对动画的分类筛选,对画面进行合理的运用。动画电影的剪辑需要考虑对画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动画中人物的动作、造型、动画的背景以及表现手法进行缜密的安排。

3.动画剪辑规律。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剪辑规律,画面剪接中存在合理的规律。

二、剪辑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一)动画电影镜头的拼接

1.序列和并列镜头拼接。动画电影是由一个个的镜头拼接而成的,镜头贯穿于整个作品。

2.镜头的动态连接。在动画电影的剪辑中,镜头之间应该采用动态的连接过程,这种过程通常被认为是用不同的角度或者景别来表现动作。

(二)剪辑在蒙太奇手法中的应用

表现型的蒙太奇通常在内容或者形式上采取对列的表现形式,将人物或者景物进行对列,增强动画电影的艺术感染力。

(三)剪辑在电影动画中的长镜头和节奏体现

剪辑需要控制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和协调。剪辑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处理节奏,表达故事的思想,抒发人物的感情。

三、剪辑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一)动画电影的分类

动画电影有着多种分类方法,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动画电影[2]。

根据动画电影的制作手法可以分为传统手工制作和电脑制作的动画;根据动画的空间视觉可以将动画电影分为普通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根据动画的播放时间来看可以分为顺序播放动画和交叉时间动画。除此之外,动画电影还有许多分类,针对不同的动画电影可以运用不同的剪辑方法。

(二)剪辑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1.定格动画的剪辑手法。定格动画是指采用逐格拍摄的手法,将场景、角色进行逐张拍摄,最终形成完整的视频。目前的定格动画建立在三维技术中,通过立体的材料对人物和场景进行拍摄,与电脑制作相比更加生动真实。

2.传统动画中的剪辑手法。传统的动画通常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二维动画,是逐帧的动画。传统动画的制作是指拍摄结束之后进行动画的剪辑制作。

四、不同类型的电影中的剪辑手法

(一)表达英雄人物的动画电影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的形象。

(二)梦幻类的动画电影在动画中占据重要的比例,通常将少年作为动画的主人公,且拥有奇特的经历,能够展现童真的美丽、人性的善良。

(三)动画电影中暴力电影的打斗场面较多,创作者通过将这种打斗的场面融入在影片中,结合影片的音乐和画面冲击力,能够充分地表达动画的打斗效果。这类动画通过音画结合,塑造出一个压抑、紧张的暴力场面。

(四)动画电影中的童话故事较为普遍,这类动画将童话故事作为创作的题材,结合创作者的思想要求,制作出幸福、温暖的画面。

(五)动画电影中表达现实生活主题的电影并没有占据较大的比例,但是随着观看动画电影人群的年龄的逐渐增大,这类电影的比例逐渐增大。

参考文献:

[1]金国平,陈明,杨玉洁.《魔比斯环》――中国动画突围[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6,(06):10-15.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2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区分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种浅显的称呼来区分二者的关系是有原因的。我国在电影种类的划分上分出了四大片种,它们分别是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以及科教片,可见动画也是归属于电影范畴内的。在其它的国家里也有把动画片算在故事片范围之内的,比如像美国就把电影分为纪录片、故事片和先锋派三种,而动画片就包含在故事片当中。他们之所以这么划分的理由是从二者的本质上来讲的,因为一般的动画片和故事片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影片,所以这么划分也不无道理。其实电影分类并没有一个什么明确的标准,只要是在道理上能讲的通,怎么分类都是可以的,所以本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在影片种类划分上而产生的歧异,就直接用了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两种浅显易懂的称谓来区分二者的关系。

    在过去我国一直把动画电影作为美术范畴中的一种艺术形式,“美术片”一名由此得出。虽然动画艺术在视觉元素中借鉴了好多美术上的东西,但是究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一样也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动画电影所具有的这个本质特征恰恰就是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以动画艺术还是应该归纳在电影范畴内作研究并找寻其规律。然而动画电影在电影范畴中无疑又是极特殊的一份子,因为其在制作手段上与实拍电影迥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关系说成完全一样或完全不一样。我们得在“电影”这个大家庭下,来分析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对本质相同外貌却迥然各异的亲兄弟。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3

一、动画电影及电视动画的定义

 

要对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进行优势比较,就需要区分两者的定义。

 

动画电影,主要就是指以动画制作为主的,通过运用多种制作方式来制作的电影。其中,包括了剧场版电影和OVA(原创动画录影带)两种形式。从动画电影的取材上来说,很多都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从时间上来说,动画电影的时间一般在60-90分钟最为常见。

 

电视动画,用我们所理解的话来说,就是指的是在电视频道上播映的动漫作品。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动画片。电视动画的取材内容上来说,很大部分都是根据小说、漫画中来延伸出来的。在电视动画领域上,日本电视动画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发展迅速。从时间上来看,以日本的电视动画为例,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一周一集,每一集时长从20到25分钟不等。另一种有少数情况采用每天播出,但时长一般为数分钟。

 

二、我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发展史

 

我国的电视动画历史源远流长,从1960年初到1980年的中期,我国在电视动画的出品种类上,要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且从内容上和艺术欣赏性来说,要远高于后期发展迅速的日本和美国。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早期的很多动画都是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我国的电视动画的影响来制作。但自90年代起,我国动画逐步走向衰落,虽然现今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迅速,但充斥于中国动漫市场的大部分仍是日美动画。

 

《宝莲灯》作为我国第一部通过利用电脑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在1999年成功上映。此后中国动漫产业走进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动漫公司和动画产量持续增长,截至2002年年底,我国涉及动画制作公司企业达到120多家,比20世纪80年代我国动漫制作企业数量增加了5倍。动画电影也愈发吸引眼球。

 

三、电视动画与动画电影的各自生存优势

 

(一)两种形式的分类

 

从类别分,电视动画分为单元剧和连续剧两类。单元剧的整部作品构架于同意背景之上,但各集之间联系甚少,部分作品的每一集可视为独立作品。此类艺术形式主要观众群体为少儿。

 

(二)两种形式的播放媒介

 

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从播放时间上来说,动画电影播放时间长,而且需要的播放场地比较固定。需注意的是5周岁以下儿童对于电影院的视觉及听觉冲击力不具备反应条件,应尽量不去观看。

 

电视动画主要以电视为载体实现播放效果,且存在于家庭环境中,家庭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故其冲击力远不及影院。其播放时间为每日固定时间,一般为下午五点至七点,正是儿童休闲娱乐的时间,适合观看。

 

(三)两者制作水平不同

 

动画电影在制作的时候,采用统一的时长标准。从制作手段来说,动画电影就是用动画的手段制作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要求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在角色造型上要注重三维的视觉特点,让观众可以在各个角度去观看;从音乐音效上,要求技术质量的同时,注重逼真的画面感和立体音效。动画影片的长度控制60-90分钟,与动画影片不同的是,电视动画是分集分阶段的。

 

四、发展前景

 

动画电影在迪士尼的几部动画大片成功上映后,受到了影迷的青睐,动画电影从此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美国在当时的动画电影市场具有很强的领导力,但现在提到动画电影,除美国迪士尼外,很多动漫企业都在制作独有的剧场版,观看度极高。且很多动漫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批粉丝,所以剧场版一旦上映,票房可观。

 

电视动画则除通过电视进行播放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在网络进行免费或适当收取一定费用观看来吸引更多儿童的关注。

 

五、结束语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4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区分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种浅显的称呼来区分二者的关系是有原因的。我国在电影种类的划分上分出了四大片种,它们分别是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以及科教片,可见动画也是归属于电影范畴内的。在其它的国家里也有把动画片算在故事片范围之内的,比如像美国就把电影分为纪录片、故事片和先锋派三种,而动画片就包含在故事片当中。他们之所以这么划分的理由是从二者的本质上来讲的,因为一般的动画片和故事片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影片,所以这么划分也不无道理。其实电影分类并没有一个什么明确的标准,只要是在道理上能讲的通,怎么分类都是可以的,所以本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在影片种类划分上而产生的歧异,就直接用了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两种浅显易懂的称谓来区分二者的关系。在过去我国一直把动画电影作为美术范畴中的一种艺术形式,“美术片”一名由此得出。虽然动画艺术在视觉元素中借鉴了好多美术上的东西,但是究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一样也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动画电影所具有的这个本质特征恰恰就是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以动画艺术还是应该归纳在电影范畴内作研究并找寻其规律。然而动画电影在电影范畴中无疑又是极特殊的一份子,因为其在制作手段上与实拍电影迥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关系说成完全一样或完全不一样。我们得在“电影”这个大家庭下,来分析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对本质相同外貌却迥然各异的亲兄弟。

一、动画电影与实拍电影之间的异同

1、本质上的异同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都是电影范畴中的不同片种,二者都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这使得二者在电影的基本理论上都是相通的。所以我们要想在电影美学、电影哲学、电影的蒙太奇理论、电影的摄影以及电影的声音等这些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去比较二者的不同是行不通的,必须得回到二者如何不同的出发点,也就是在制作手段上来进行比较。二者的制作手段恰恰就决定了二者在本质上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在下文就重点论述一下二者究竟有何本质的不同。

2、关于逼真性的异同

实拍电影在视觉表现上所呈现的逼真性是动画电影或其它艺术手段无法企及的,这种逼真性主要是外在的逼真性。实拍电影在视觉表现上所呈现的逼真性包括两点:一是能够纪录现实的人和事物,二是还纪录了现实的人和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所以这种逼真性使其它的艺术手段只能望其项背。动画片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间接记录了现实世界的人和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人物造型、环境空间造型等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造型,只不过是经过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来加以表现。动画电影还是反映了一定的生活本质,所以说动画电影和现实比起来其在画面上是不具有逼真性的,但是其在表现内容上却是具有一定的逼真性的。画面的逼真性就是实拍电影和动画电影二者最大的不同之一。

在动画电影中还有一类叫做真人实拍动画电影,在逼真性这个问题和实拍电影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首先,从制作手段上来说,实拍动画用的是逐格拍摄手段或者是抽帧的手段来完成的,运动上呈现给人的是一种非自然的运动频率,让我们感到并不逼真,但这却是实拍动画所追求的运动方式。其次,从实拍动画的表现内容上来说,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行为或动作,主要就是来表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看似荒诞的内容,不是去刻意追求实拍电影所具有的那种逼真性的艺术形式。

3、关于假定性的异同

(1).实拍电影在视觉表现的逼真性上具有假定性。这一点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画面展现的最终不过是现实的影像,而绝不是现实本身。就拿贾章柯导演的《三峡好人》来说,通过这部影片反映了一群人的生活状态,绝非韩三明本人。视觉上虽然很逼真,但是这种逼真性上就具有假定性。第二个方面,画面展现的立体空间和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幻觉。我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立体空间是一种光影营造出来的假象,电影银幕本身就是只有高和宽二个维度的平面。电影上的运动就是通过一帧帧静止的画面进行快速播放而产生的幻觉,是具有假定性的。

(2). 蒙太奇将现实的连续时空分切后重新组合,形成了电影时空,这种时空是虚拟的假定时空;蒙太奇连接静止的形象所形成的运动感是假定性的运动感,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在蒙太奇上的运用是完全相同的。

(3). 镜头角度和景别的选择等的运用,渗透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在这一点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是手段不同本质相通,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4). 声音与画面的部分结合方式是打破现实中视听逻辑的非现实性结合,在这一点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也是相同的。

(5). 银幕形象、故事结构、感情意境都是艺术家对现实的选择、提炼以及个性化的创造,并受样式和风格的制约,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也都具有这一特性。

(6).动画电影比起实拍电影来说在这方面还多拥有了一种假定性――高度假定性。

虽然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是,由于现在的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使得实拍电影和动画电影相互融合的元素越来越多,这让我们不得不去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下面我们就从几部电影中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二、 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使得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相互融合

1、 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而带来的改变

过去的实拍电影在对非现实一类题材的选择上是很谨慎地,因为非现实题材在实拍电影中光靠道具是很难完成的。但是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极度发达的今天使得电脑动画技术也融入到了实拍电影中,例如《阿凡达》、《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罪恶之城》等。电脑动画技术在其中的大量运用,才使得这些非现实的幻想题材随处可见、天马行空的想法得以实现,这就是电脑动画制作技术对于实拍电影的帮助之处。既然这种以动画形式出现的角色和场景大量的出现在实拍电影中,那么我们该怎么定位这些电影是实拍电影还是动画电影抑或二者兼有?

第一种情况就是上面举例的那些片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电脑动画制作技术在它们每部片子里都大量的运用,但是电脑动画技术没有发挥自己的高度假定性的特点,而是配合实拍电影去追求逼真性,努力营造一种逼真感,使其能融入到实拍的部分中去。所以这种类型的电影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应该归类到实拍电影中去。电脑动画技术只是作为后期手段,去辅助片子的完成其实拍中无法完成的具有逼真性的画面。

第二种情况就是像《黑暗扫描仪》这类的片子。虽然这类的片子在一开始是用了实拍的方法拍摄的,但是经过了后期的处理和修改,其在画面上呈现了动画的风格,也就是在画面上追求的是一种高度假定性。所以这类的片子还是应该划分在动画电影的行列里。

第三种情况就是像《加菲猫》以及《精灵鼠小弟》等这种实拍和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类型的电影,他们既发挥了实拍电影的逼真性的特点,也不避讳动画电影高度假定性的特点。使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5

报告显示,我国电视动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5年中,制作完成电视动画片达1786部、过百万分钟。但是,如此“海量”的动漫生产,却未能换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收获。统计数字也显示,2010年生产的16部动画电影,在内地仅拿到2亿多元的票房,仅与当年同期上映两部进口3D动画电影的《玩具总动员3》和《怪物史莱克4》在内地斩获的票房匹敌。而在这2亿多元的票房中,有半数来自《喜羊羊2》。国产动画市场仅靠“喜羊羊”系列一枝独秀,孤撑局面,其余影片则经营惨淡,其中不乏一些大投入的动画电影。

有一组数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12年,我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95部222938分钟,比上一年下降14.66%,原创动画产量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2012年,我国出品动画片的企业数约为215家,少于2011年的224家,首次出现负增长。

数字的下滑并没有引起行业的恐慌,反而成为一个良性转变的积极信号。“更多人认为,这是科学增长、理性回归。”产量持续增长多年后,2012年发展目标首次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

区域差异巨大也有普遍增长

报告指出,我国动画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继续深化,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动画产量占全国七成,西部、北部地区弱势地位加剧。江、浙、粤稳居国产电视动画产量大省前三甲。杭锡穗京产量稳居城市前列,深苏宁榕合后来居上,若干老牌强市淡出。电视动画片生产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双中心格局成型。双中心区域产量占全国七成,西部、北部弱势地位深化。

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与重点企业领军电视动画生产,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包揽全国产量四分之三,前十大企业出产全国电视动画四成。同时,生产集中度每年持续下降,反映出行业普遍产能增长。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6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16-02

从日本动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日本动画在其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成熟期后,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特征。而日本动画电影也在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流派,押井守的虚拟世界、宫崎骏的童话公园、大友克洋的迷宫都为人们所熟悉。

1 日本影院动画之表现主题――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日本的影院动画虽然分为几个流派,但它们所表现的主题都是非常深刻或是深入探讨人性,这主要是因为它受日本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宫式动画的主题始终都围绕着反战与反人类中心主义,有人说宫崎骏是处于矛盾之中的艺术家,他有着怀疑和犬儒主义,厌世和现实主义,这其实都是他反战思想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外在表现而已。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又不是纯粹的绝望悲观主义者,在他的动画电影中塑造了许多勇敢,富有爱心的少男少女形象,他们总是在绝境中依靠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拯救世界拯救人类。

押井守大师的作品所展现的主题更多的是揭示人与机器的关系。这来源于他永远过剩的忧患意识和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困惑而略带神经质的大脑。他的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大部分都是关于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知。押井守作品大量存在着对于人物生存境地的讨论与探究,压抑却发人深省。

大友克洋的作品则大都是基于对现实的反思,基本上可以说是现实主义风格,通过不同的主题,题材在大的领域定下思想的基调。作品主旨深刻,内涵丰富,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以大友克洋最为知名的《阿基拉》为例,其主题描述人类在战后重新复苏的希望,人类的文明就是阿基拉。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成为了现代人类的图腾,然而这高度的文明最终将摆脱人类的控制,将人类推向毁灭。这种对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担忧成了大友克洋动画主题不二的选择。

2 日本影院动画之叙事结构――结构繁复,限制叙述

日本动画电影逐渐进入繁盛期后,对叙事语言的创新性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动画电影逐渐参考了实拍电影的叙事结构,结构复杂,风格多变,在现在已经和人们传统观念里的简单幼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宫崎骏动画的叙事风格是怀旧伤感,线性结构,并以限制性视觉为主要特征。宫崎骏的怀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远古时代的怀念,一个是对工业文明初期的怀念。而在其叙事风格上呈现出一种伤感和悲壮的兼而有之的特征,这种伤感风格是和日本的艺术一脉相承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等原因。线性结构的叙事,是指在作品中有且只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情节线。宫崎骏动画基本上都是属于这一种因果叙事线性结构。限制性视觉主要是由其叙述者的角度来区别,非限制性叙述可以给观众以全知的视点,多方位,多角度的去了解故事中各方的发展动向;限制性叙述则易于设置悬念,通过控制故事内容的信息范围而达到强有力的效果。宫崎骏的影院动画多数都是通过主角动态的经历讲述故事,因此多采取以限制性叙述方式为主,以非限制性叙述为补充,从而更满足观众的需求。

大友克洋的动画有着巧妙的剧情铺陈,他的作品《阿基拉》秉承了他一贯的叙事风格,通过社会动荡不堪、人类没有生存的希望,世界需要拯救,穿插的更多的是对人类心理,来对整个社会的深层次进行思考。随处可以感受到一种动荡与不安,在这种不安之中,展现了大友克洋对于人类心理与整个社会的深层次思考。

3 日本影院动画之视觉风格――唯美写实,后现代主义

日本现代影院动画的视觉风格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派:亮丽唯美的宫崎骏动画,黑色压抑的押井守动画,精致光影的大友克洋动画。但总体来说,日本的影院动画基本上都是超写实和表现后现代主义。宫崎骏动画的画面精细唯美,细节刻画真实可信。自然界魅力的景观,蔚蓝的天空,神秘的大森林,祥和的乡间小路都是他不变的焦点。在他的动画世界中,场景没有华丽虚荣,更多的是朴实和精致的小家情调。其次宫崎骏动画的色彩大都是舒服的中低饱和度的真实色彩的还原,很真实却又并非真实世界里所能看到,尤其是他对绿色的运用,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刻画的大片大片的绿色场景让人很容易陶醉其中。

押井守动画的画面色彩大量运用了光暗对比强烈的静止画面并附之以人物的内心独白,令十分商业的动画增添了一点艺术色彩并且以精练的电影表现手法和剧情,彻底解析作品的本质,并与虚构世界结合。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各种充满象征的抒情镜头,尽管很多时候这些描绘意向的镜头和场面在情节上并无推进。然而它们却依靠隐喻、象征、反衬等艺术手法,对突出作品主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些画面如果单一来看并没有更多的剧作意义,但是看似普通的场面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被赋予了隐含的意义,成为了作者个人风格的一种标志,也是对于情绪传导的特殊手段和媒介。

大友克洋的动画在画面色彩色调上运用五光十色的精致光影,来建构出“无政府状态的生命活力”。他的动画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真实性,对物体的质感与运动的速度感有着高超的表现力,对每一个场面都有着极为细腻的描画。通过光学摄像机,不仅仅是新东京的背景,剧中出现的摩托车、人力车和机器都很真实,各式的枪战、飞车撞裂、爆炸也都是那样的真实。

4 总 结

总体来说,日本现代影院动画美学是以极其写实的电影效果和深刻的思想意境为特色,作品大都主题宏大,意境高远,结构繁复,画风细腻,让人们知道动画也能够变得深邃、也能够与深奥的哲学融合。既具有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又具有极其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题。日本现代的影院动画突破了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传统定位,充分发挥了动画电影的形式特征,不论在人物造型,场景设计,镜头运用还是在动作设计,角色表演上,日本影院动画都有着独特之处,并最终让日本动画走出了国内,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和喜爱。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7

在动画片发展的早期,由于动画表现形式简单,动画片的分类问题也很简单。随着动画片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动画片的分类也就越来越多。经过归类,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按照视觉形式类型可以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按照叙事风格分可以为文学性动画片、戏剧性动画片、记实性动画片、抽象性动画片。按照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实验动画片。另外根据播放时间可以分为动画片长片、动画片短片。根据体裁分为单部动画片和系列动画片。按照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油画动画片、水彩画动画片、国画动画片、 剪纸动画片、木偶动画片、粘土动画片等等。

一、按视觉形式类型分

(一)平面动画:平面动画也就是二维动画,它是相对于三维立体动画而言的,这种类型的动画又分传统手绘为主要方式的动画和电脑二维动画,电脑二维动画指的是通过电脑制作的类似于卡通动画的平面动画。这种动画多用于电脑、手机广告等。电脑二维动画需要专门的软件,(如power animator、flash等),这些软件简单易学,深受动画爱好者的欢迎。133229.coM素描动画,例如《种树的人》,由于适合个人化创作,所以这类动画在很多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作业中常能看到,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但是创作过程非常艰难。二维动画的技术基础是“分层”技术。动画师将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背景分别绘制在不同的透明胶片上,然后叠加在一起拍摄。这样不仅减少了绘制的帧数,同时还可以实现透明景深和折射等不同的效果。总之平面动画作为动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是大家熟知和喜爱的,如美国的《狮子王》、《熊的传说》、《辛巴达七海传奇》,日本的《千与千寻》,中国的《大闹天宫》,《女娲补天》,《七色鹿》等。虽然近段时间二维动画市场不是很景气,但它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言,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这也会是市场的需要。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

(二)立体动画:立体动画也就是我们说的三维动立体画,它包括传统的木偶动画和电脑三维立体动画。传统木偶动画的表演模式,带有很强的假定性,面部表情不变,形体动作非常机械的夸张,强调戏剧性。如我们中国的《夜半鸡叫》、《孔雀公主》、《神笔》、《阿凡提的故事》、《大盗贼》是传统木偶动画的代表. 木偶动画发展到现在,制作工艺更加复杂,面部表情动作相对丰富,体形动作效果更加自然逼真,能够产生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制作与拍摄相当费事费工。电脑三维动画通过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需要完成建模、动作、渲染等步骤。建模就是以点、线、面的方式建立物体的几何信息,动作是在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动态捕捉、力场模拟等方法让物体按照要求运动,渲染就是给着了色、添加了纹理的物体打上虚拟的灯光进行模拟拍摄。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

二、按叙事风格分

(一)文学性动画片:即制作的动画具有小说、诗歌、散文等性质。这类影片没有一条戏剧冲突的主线,通常是围绕主人公或某个事件的生活线索展开故事,注重细节刻画,而不注重编造情节和冲突。制作这类动画前要研究好所要表述的对象,从对象的本质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步步深入到对象的内在本质,把故事、意象、隐喻延续到社会历史的现象中来。这就是文学性的基本要素在动画中的应用。《听到涛声》就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动画片,讲述的是一段晦涩的恋情。少年杜崎拓的痛苦挣扎少女武藤里伽子刻意掩饰又表现得异常明显的感情……所有这些都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二)戏剧性动画片:戏剧性叙述方式的动画是按照传统戏剧结构讲故事,强调冲突律、戏剧性的因果联系。(三)纪实性动画:纪实性动画片在内容方面有具体时代背景,或者以真实事件为创作动机,形式上更写实逼真,时间和空间的演变更加符合自然的物理规律。这类动画片大多是个人创作,为纪念某件事而创作。很多动画专业的学生喜欢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 四抽象性动画:这种动画没有故事情节,甚至连一个具体的形象也没有,表现的是多种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或者是哲学内涵和诗意境界,以及对音乐的诠释。《begone dull》、《blinkety blank》都是获世界大奖的作品。只是一些符号或颜色有节奏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美感也是非常美妙的。这类作品带有一定的实验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适合参加一些比赛,而不适合在电影院放映,因为它不属于大众文化。

三、按传播途径分

(一)电影动画:电影动画片的长度和常规电影的长度几乎是同一个标准,影院动画就是用动画制作的电影,叙事结构是与经典戏剧的叙事结构基本相符,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及一个完整的结局。电影动画人物塑造有典型的性格,能够打动观众,动作设计要严格按照解剖关系和物理条件所形成的状态以及严格而有规则的线面关系来要求,画面构成讲究电影的空间关系调度,背景刻画逼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音乐音效效果极佳,以声音的逼真来渲染影片的整体气氛。影院动画结构规范,遵循影视语言法则,一般长度和电影长度相同,在80分钟左右。画面影像质量、动作设计、声音处理等工艺精度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生产周期较长,人才与资金的投入较多,制片风险较大。(二)电视动画:电视动画的发展以日本和美国的迪斯尼为主,后来迪斯尼动画处于低谷时,日本动画由于政府的介入,再加上电视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动画片放映,刺激了日本动画业的发展,后来居上,占据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市场。电视动画相对于电影动画制作工艺粗糙。表现在动作设计简单,好多停格画面,好像连环画,背景制作也相对简单,采用平涂,晕染,描线上色随意化,色彩只求鲜艳醒目,不求逼真自然。叙事结构相对简单,分集叙述故事。一般集数较多,但每集时间相对较短,有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日本动画由原来的手工化开始向工业化过渡,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三)新型媒体传播方式的动画:现在流行的网络动画和手机动画。大多使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完成的。这种动画制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传播。

四、按播放时间分

(一)动画片长片通常指超过一小时以上的动画片。世界电影大奖奥斯卡奖规定提名动画片必须是长片,而且长度必须超过七十分钟。动画片长片的优点是商业价值高,能体现制作和发行商的实力,具有代表性的动画长片有《梁祝》、《宝莲灯》、《海底总动员》、《狮子王》、《人猿泰山》等等优秀作品。(二)动画短片:动画片短片是指放映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或更短的动画片。因为播放时间短,所以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制作周期短、风险小、容易出成绩,短篇作品有《三个和尚》、《过猴山》、《猴子捞月》、《小鲤鱼跳龙门》、《小蝌蚪找妈妈》、《曹冲称象》等,一般都在 20分钟左右。

五、按体裁分

(一)单部动画片:相对于系列动画片而言,一般一集或上下两集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国产的单部动画片有《神笔马良》、《七色鹿》、《半夜鸡叫》等等。(二)系列动画片:系列动画片多指电视动画,有几集甚至几十集组成。有的甚至上百集。国产系列动画片《阿凡提》、《哪吒闹海》、《葫芦娃》。日本电视系列动画片《柯南》、《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火影忍者》等。美国迪斯尼系列动画片《猫和老鼠》等等。都属于系列动画片。

六、按艺术表现形式分

(一)粘土动画片:就是用粘土塑造出人物,背景和各种道具,在一定灯光下的舞台上演出故事,做粘土动画首先就是准备好材料,比如铝丝,橡皮泥,如果不用橡皮泥还可以用粘土,还有灯光,数码相机等,准备齐全,这里强调最好用铝丝,因为这种材料软硬合适,不像铁丝那么硬。下一步给人物形象扎起架子,上面附上橡皮泥,这里人物制作就不多讲了,因为我也不是雕塑的,没什么可以多交待的。

(二)油画动画片:是用油画绘制的动画片,这种动画片制作繁琐,每一张画面都要用油画画出来,这种动画既可以表现写实的题材,也可以表现抽象的题材。《老人与海》就是用油画制作的动画片。人们在观赏这类动画片的同时也在观赏着一幅幅优美的油画作品。(三)水彩动画:水彩动画片是用水彩这种绘画材料制作的动画片,制作方法和油画动画片差不多,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四沙土动画:沙土动画片,这种动画片比较少见,一般不用来制作系列动画片或动画长片,这种动画的制作方法是在一块玻璃上铺上一层细沙,在玻璃下方放一根灯棍,然后在玻璃上方的沙子上作画,这样记录下作画的过程制作成动画片。《天鹅》就是沙土动画的作品。

制作动画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如胶片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毛线动画片,粉笔动画片等等一些已知的和未知的形式都有待发现发展。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8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1-0097-06

[作者简介]路珊珊(1989—),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批评研究。(山东淄博 25540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及学理构建研究”(10BZW00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严肃地思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发展问题。动画电影作为影响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其叙事中逐步涉及生态文明思考的多个层面。作为特殊的电影形式,动画电影在生态文化传播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卡通化的表现形式、拟人化的角色设置、自由的叙事时空创建都让动画电影的生态叙事更加生动灵活。生态叙事是生态学和叙事学的融合发展,主张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观察、诠释和处理现实问题,并在叙事过程中渗透生态整体观。动画电影发展中结合生态叙事,探索用全新的生态视角引导人们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问题。《疯狂原始人》在人物性格塑造、故事情节、环境设置等方面渗透出鲜明的生态意识,所以从生态叙事的角度探析该影片中的深层内涵对引导观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一、叙事时空建构的生态回归

在动画电影叙事中,叙事时空的表现不仅交代了故事的发生时间、环境背景,还参与故事层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动画电影依据自身的艺术表现特点,弹性地塑造和拓展时空呈现。动画故事本身的非真实性赋予动画故事时空表现以更大的自由空间,动画电影中的叙事时空与社会历史、现实存在并非仅是还原对照式的呈现,它是在现实基础上根据叙事内容进行的合理想象。①动画电影正是在对这种合理想象的自由表现中传达现实世界构建的理想。

龙迪勇先生认为,在叙事中空间构建是基于作者特定的心理来源,而创作心理所具有的空间特性使作者能够在其作品中灵活表现其想象中的思想倾向性。②影片《疯狂原始人》在其叙事时空构建的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生态回归态势。这种生态回归不仅表现在森林、大地、湖泊、山脉等非生命的存在和宠物狗、巨猫、老鼠等普通森林动物中,而且表现在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独特存在——人类身上。森林中花木和动物拟人化的表达与人类兽化特征的表现在动画中趋于融合,统一形成动画电影空间建构的组成部分。人与其他各种生物既是叙事空间的一部分,也是叙事对象本身。《疯狂原始人》不同于以往动画的突出特点在于人物的动物性表现,电影中的原始人和其他动物种群在自然系统中是平等存在的。作为原始穴居人小伊一家,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动物一样保持着兽性,影片中关于小伊一家略带野蛮的生活方式和身体力量的展现都流露出动物的原始本性。如果说电影中的小伊一家满足了观众对于原始人的想象,那么少年盖却是一束来自现实社会的阳光。小伊一家足于媲美原始动物的跳跃和奔跑能力是人类原始本能的反映,少年盖的各种创造性思想则深深地投射出现代文明的影子。森林奇特斑斓的动物、植物形象成为这个史前时空独特的标记。原始社会的食物链融入对原始人生存状态的表现中,生态整体观在时空构建中的表现绝非不切实际地表现为原始人类对于动物的无条件关爱,而是表现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发展。在地壳巨变的环境背景中,原始人类和生活在这一时空中的动物都为谋求生存作出自身的努力。电影中人类与皮带猴、鹦鹉虎、鳄犬等动物心灵相通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电影旨在引导观众用理解的态度去思考自身的生存状态,并由此明晰作为生态系统具有能动作用的主体而表达对自然生态生命体的责任。动画电影正是通过这种平等的潜在预设及理想的生存、状态的展现引发观众对生态环境及自身生存的自觉思考。

龙迪勇先生认为,在叙述研究中“特定的空间都是某一类人物性格的空间性表征物”③。作为传统家长代表的“瓜哥”,居住在近乎封闭式的黑暗洞穴中,这种封闭式的居所暗示了影片开始时原始人一家过于保守的生存方式,并借此突出主人公小伊的另类叛逆的性格,由此引出叙事中的主要矛盾。影片结尾开放式的美丽世界,不仅满足了观众对于新世界的各种想象和对大团圆的期盼,也通过这样的空间设置,喻示人物性格突破性的新发展。因此,动画电影中的空间构建不仅是一系列故事事件发生的场所,更是创作者用来表征人物形象的“空间意向”,对于电影整体思想的传达意义重大。

动画电影叙事多表现为幻想故事,受众在观影的同时已经接受了影片的假定性和幻想性,这让动画电影能够更自由灵活地运用弹性的时间。时间的弹性表现在动画电影中是可以根据叙事的需要来安排叙事时间的长度,在现实时间和奇幻世界中的时间中,依据叙事需要自由切换,实现影片的表现目的。《疯狂原始人》讲述的是石器时代的家庭故事,但在这个时空中,人类、长毛象、皮带猴、小鳄犬、鹦鹉虎、香蕉等生物同时并存。因为影片表现的并不是现实存在的一段历史时空中的故事,所以影片为实现小伊一家历险的叙事目的,可以自由设置生活在这个时空中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正是这种表现方式使动画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设置相互交融,鲜明地传达出影片的主题思想。《疯狂原始人》中小伊一家通过历险找到了适合生存的美丽新家园,在家园毁灭之后发现了美丽新世界,这里有蔚蓝的海洋、茂密的森林、成群的海鸟、还有如同家庭成员一样的皮带猴和巨猫等奇幻动物。故事的时空设置是石器时代,表现生存在那个时代的原始人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空间设置不止作为绚丽的故事背景,同时还带有极强的隐喻色彩。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中对自然毁灭式的开发利用大大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恶化发展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影片以原始人小伊一家寻找新家园的历险为主线,故事的开始和解决分别设置在迥异的两个空间内。被破坏的家园不仅让我们联想到在工业文明冲击中遭到破坏的现代自然生态。历险隐喻了人类重建新家园要做出的努力,这种努力直观地表现为历险中人类对于动物从纯食物的定位向伙伴朋友的转变。生态学表明,自然永远隐匿着无限多的奥秘,从而永远握有惩罚人类的无上权力。①影片中岩层运动对小伊洞穴家园的破坏鲜明地传达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影片这样的空间表现也旨在唤起观众对自然的敬畏。不管是人类还是自然生物都是共生在生态系统中的种群,人类的生存发展应当遵循自然的法则和秩序,这是人类追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电影最后的新家园的出现向观众展现了家园的美好愿景,并启发观众:人类作为能动性的、创造性的种群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待动物和自然环境亦负有多重生态责任和义务。人类对于新的绿色生存空间的建设需要经历考验并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叙事主题中的多重生态关系

当代动画电影的发展正不断充蕴着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思考,有时会以动物叙事的方式,通过动物与动物的关系,动物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大自然整体、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多重化处理,极度挥洒着这种思考的情状,受众也在这视觉冲击、想象的视界及快乐体验拓展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并建立着生态观。

随着生态文化思想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发展,动画电影叙事中不仅越来越自觉地传达着生态整体观,同时在叙事主题的建立中亦表现对各种生态关系处理的方式。生态整体观是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它表明人是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而存在的物种。动画电影中创造出迥异于现实世界的奇幻世界,但这种奇幻世界的构建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关怀基础上。电影和书本一样,提供了一个虚幻和梦境的内在世界。②动画电影用卡通化的方式简化现实世界中与叙事主题关联性较弱的部分,强化突出现实世界中与叙事主题关联性较强的部分。这种基于动画电影艺术自身独特表现的选择,使动画电影在表现各种生态关系时能够建立明确的矛盾冲突,引导受众的思考方向。动画电影在艺术表现中突出动物和植物以及自然环境的表现,并通过这种方式将作为主角的人类或拟人化主角融入多重关系的表现中。生态整体观强调多种生命平等共生以及在人类活动中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生态整体观在强调生态系统作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并未忽略人的发展,而恰是在这一过程中寻求人类能够更好的发展,探求持续发展的方式,它既顾及自然系统整体发展又落脚于人自身的生存发展中。①

动画电影叙事奇幻新颖,但叙事主题本身并不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想象。动画电影多用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借助动画技术发展,表现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影片《疯狂原始人》获得了九分的豆瓣评分,绝非单纯基于绚丽的3D效果,受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获得视觉愉悦,而且也同时更多地思考《疯狂原始人》中一系列生态关系问题。影片讲述小伊一家在旧家园毁灭之后寻找新家园的历险过程,从这一历险的叙事主题突出表现了家庭成员间关系的转变。作为成长期的少女,小伊叛逆地反抗着父亲“瓜哥”过于保守的生存方式,而少年盖这一“新新人类”的出现使小伊和“瓜哥”父女相处模式的转变成为了可能。影片在探索家庭教育、代际关系以及作为家庭年轻一代的成长问题上有着独特的见解:片中作为家庭守护者的“瓜哥”胆小、保守、独断,而女儿小伊则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冒险精神,影片叙事中,父女关系从强烈冲突、分裂走向和谐。小伊一家的历险过程不仅促成小伊兄妹新一代家庭成员的成长,更重要的对于作为家庭支柱的父亲“瓜哥”的成长。影片中的“成长”不止是针对新一代家庭成员,而是伴随着所有家庭成员的成熟转变而出现的。家庭成员间关系的转变、家庭矛盾的转化通过既合乎逻辑又充满夸张奇幻的方式完成。新一代的成长伴随着对绝对父权的瓦解,最终代际关系转入更加平等的发展态势,这种对于平等的追求是多重自由生态关系的一部分。人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理应是生态整体观在实践中探索的重要命题。故事虽然发生在预设的板块强烈运动的原始石器时代,但故事反映的主题却饱含了对现代社会中家庭发展状态的关怀。动画影片之所以能引发受众对多个问题的自觉思考,深深得益于自身的卡通化艺术表现形式。动画电影不是说教,它用富有寓意和含蓄的艺术方式引发受众的自觉思考,潜移默化地重塑着受众的观念意识。

多重生态关系综合表现在动画电影主题中,影片在构建人文关怀主题的同时在叙事中表现出自身鲜明的自然生态立场。动画影片叙事中多有动物形象的参与,这使动画电影的发展与自然结下不解之缘。动画电影叙事主题越来越鲜明的突出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背景,人与自然生物特别是有鲜活生命的动物关系处于重新定位的阶段。

影片《疯狂原始人》更加明确的在叙事主题中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问题,它包括人与自然生物个体以及人与大自然整体的多重关系。影片中动物分为两类:可作为食物的或者是威胁生存需要逃避的。原始人的生存与自然中动物的生存有着强烈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作为主题的一部分在叙事中完成了从对立到矛盾统一的转换。影片中“瓜哥”的生存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一个严格坚守所有规则的守旧者转变成了改变规则的探索者。动物从人类的对立面走入了人类的世界,动物作为“瓜哥”一家的成员同他们一起走入了阳光中的新世界。叙事主题重视表现各种生态关系的转变,展现了人类处于变化的世界中如何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并通过对理想世界的塑造展现未来世界发展的美好图景。人与大自然整体的关系在影片中也被多次设计,站在浩瀚的深蓝色夜空下,人类的渺小是不言自明的,在这种特定的情景设置下,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不由自主地生发出来的。迷失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类远离了大自然的星空,淡忘了这样的敬畏,正是这样的淡忘被技术催生出了自我的无限膨胀。

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成为《疯狂原始人》等动画影片着力欲表现的主题元素。这类动画影片力图通过对各种生态关系的探索潜移默化地改变受众的生存观念,构建受众的生态整体观念,深化受众生态意识。在一系列人类生存关系的表现中,影片着力于表达关于自然生态整体有机运行的思考,以及人类在有机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健康可持续生存方式的探索。①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动画电影正利用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从叙事主题设置中自觉引导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向。动画影片通过叙事主题中多重关系的表现,瓦解受众关于各种生态关系的传统认识并使之重新思考生存中的各种生态问题,确定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态立场,用生态整体观统筹人类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三、影片对我国动画电影叙事的启示意义

随着动画电影技术的发展和叙事主题的拓展,动画电影的受众从传统的低龄群体扩展到一般电影观众。卡通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真人演员的表演限制并降低了因演员偏好造成的观众排斥的可能性。动画电影无论表现何种主题,多数都选择一种活泼轻松的快乐体验方式。在动画影片中现实世界中的困难、挫折、危险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故事情节来自现实世界却被动画中理想世界的阳光照耀着。这种艺术加工方式不仅是为了营造影片轻松的观影氛围,也用夸张的形式呈现面对问题的新视角。影片《疯狂原始人》中作为一家之主的“瓜哥”在面对盖这个新新人类带来的挑战时,他态度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符合人们面对变化的世界特别是新事物出现的一般规律。世界在不停的运动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瓜哥”的转变和成长在这个体现着普通父亲顽固性格的形象上实现,这避免了真人电影在模拟现实场景下进行使受众对号入座引起的抵触。“瓜哥”夸张的动作不只是为逗观众一笑,更是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观众更加深入的理解父亲这一角色。

美国动画电影多采用迪斯尼式的“为世界各地各年龄的人们带来欢乐和信息”的传统创作宗旨,而事实上现代传媒环境下的动画电影受众是多层面的受众群体。在电影的叙事题材选择上,中国的动画电影多选择对古典题材集中开发而严重忽略当下的题材开发。②中国动画电影发展中不断翻拍相同题材的动画电影,但有缺少全新诠释视角的现状,严重阻碍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前进。中国动画电影叙事中缺少时代感和引起共鸣的意向表达,在受众定位中将动画电影画地为牢的限定于低龄少年儿童群体上。面对不断庞大的动画电影受众群体,电影叙事主题应当积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主题中涉及受众实际紧密相关的多重关系,并用生态整体观统筹多重关系中的矛盾发展,积极引导人类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曾经作为米高梅公司制片人的伊文·撒尔伯曾在采访中说“不赋予观众品味、方式、观点和道德,只反映观众已经拥有的。”电影不是说教,在电影艺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动画电影叙事不能独断地自说自话并期望受众能全盘接受,而更应该在叙事中寻找一种开放式、启发式的叙事模式,关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艺术加工为受众创造开阔的思维空间。优秀的动画电影在为观众带来欢乐的观影体验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的思考,这得益于电影叙事中多重关系表达上的艺术处理。电影《疯狂原始人》在表现家庭和成长主题中,不在作为父亲的瓜哥或者作为新生代的叛逆主体小伊的身上表现绝对的对或错,而正是这样人性化的人物塑造触及受众的共同经验而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影片中虽然有意识地传达着生态观念,但这种观念传达并不是教科书式的片面表现。生态整体主义认为,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体现人类对于他人、社会及生物圈的责任。电影中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并非极端的表现为人类放弃对自然利用开发利用,而正是在这种合理开发中寻求人类更好的发展,寻求人类美丽家园的建设。我国的动画电影叙事中应从多重关系中丰满叙事主题,在叙事表达中自觉注入人文关怀和生态整体关怀,以适应和引导当今受众的接受趋向。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9

    二、动画电影在现代电影中的地位

    一方面,动画电影作为一个独特的片种在电影中越来越占有一席之地。

    以去年获得广泛关注的卖座影片《功夫熊猫2》为例,在3D动画技术盛行的当下,《功夫熊猫2》也顺势走3D版路线,与近期几部已上映的好莱坞3D影片相比,该片的3D效果更好,观众反应“几乎无可挑剔”。3D技术使得影片中各处风景都显得格外优美,如阿宝的老家青城山,烟雾缭绕,更使各方向的镜头调度得以完美施展。尽管在官方宣传上,《功夫熊猫2》是一部3D动画电影,但从动画技术层面上看,准确地说是融入了3D和2D动画技术的动画电影。影片一开始用中国剪纸2D动画形式阐述故事背景,涉及到阿宝回忆的部分充满了中国水墨动画的神髓,中间还巧妙地运用了皮影戏动画的效果。精妙的是,这些2D动画也充满了3D效果。甚至影片的片尾也是一个故事,片尾以2D卡通的形式,讲述了阿宝的萝卜筐从开始一直到被鸭子发现过程中,一路颠簸的故事。在播放片尾的同时,同时呈现主创人员名单,这个片段可以算作故事的一部分。总之,此片可谓是2D、3D动画加各种中国元素的大融合。

    三、动画技术在真人实拍电影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在当今数字时代的真人实拍电影中,各种动画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除了表现不俗的三部动画影片外,其余的真人实拍电影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先进的技术——动画技术和电影特效就像一对孪生兄弟魔术师,极大地丰富了电影镜头的表现力,给电影创作带来全新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建党伟业》这部具有强烈主旋律色彩的影片,韩三平和黄健新两位导演独辟蹊径,用后现代的元素来重新演绎那段堪比教科书一般的革命历史。影片在颠覆了历史人物形象的固定化、单一化的同时,也在多处使用3D动画模型来重现历史场景,其中有忠于史实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建筑,如天坛、上海外滩、上海码头、武昌城、长沙城等众多数字场景的复原;也有写实中兼具写意的唯美描绘,例如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嘉兴南湖的景致。电影不是教科书,其中CG动画技术的运用使得这场弘扬主旋律的电影衍化成一席非凡的视听盛宴。

    再如《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这部电影的分类,是真人实拍电影融入了动画还是动画电影中融入了真人?其分类界限已趋向模糊——这也恰恰说明了动画技术对电影的高度渗透特性。片中的龙是有趣又重要的角色,它其实就是尤斯提(真人扮演)。在计算机绘制生物角色的工作中,创作者尽量赋予龙一些尤斯提的外在特征,使观众一旦看到威尔扮演的尤斯提,便不难察觉其变成龙后仍继承了原先人身的特质。动画角色的人性面,是影片叙事的关键,也在系列原着中具指针性。动画和视觉特效小组很传神地呈现出这些堪比真人的动画角色,它们的每一个动作与姿态都准确无误。片中的可爱的老鼠“老脾气”,这个不折不扣的3D动画角色造型细腻,生动有趣,它的双眼周遭透露出温柔的感觉,并且在它身上不难发现年纪增长的迹象。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年长、更有智慧的角色。

    除了以上提到的电影,在现代电影中,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和数字动画技术完全“划清界限”的影片。现如今,3D动画场景、3D动画角色在摄像机实拍电影中的身影随处可见。2D动画制作的虚拟角色在电影中也能与真人演员有模有样地唱起了“对台戏”。动画技术在电影中表现出形式各异的应用效果:有追求真实风格的写实,也有表达虚幻意境的写意,抑或是作为电影片头片尾的炫技……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

    四、结语

    如果说,在以往的电影中,动画类型片登上影院的殿堂并不寻常,动画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是一种先锋;而今动画电影已经名正言顺地登堂入室,动画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已然成为时尚。当我们亲眼看到近几年间,动画电影票房连破纪录,单片连超千万,甚至连年出现了“亿元影片”之后,我们便逐渐认识到动画电影在现代电影格局中已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动画电影独树一帜的今天,动画技术在各种电影中大行其道的当下,“动画”这个古老词汇已经焕发出新的光芒。

动画电影的分类例10

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剧照 一、类型化影视理论运用于动画总体特点(一)内容叙事,高度精炼化

类型动画片遵循类型电影、电视剧集语言规则设计故事结构和叙事方式,遵循精炼有力原则和三段论进行构思、串联剧情,实现情节的起始、发展、高潮、结局。

(二)活动影像美术化

美术作为动画实现的一种必备手段,摄像基本上是通过镜头推拉摇移来开展,或以固定机位通过本身的角度变化来实现镜头变化,摄影仅仅承担记录功能,美术甚至可以替代摄影的部分功能。

(三)角色表演的图形化倾向

动画表演并非单纯演员真实情感的流露,大都是根据原画模拟绘制的,动画表演必须遵循绘画和运动规律,动画人物动作往往以远超现实生活的夸张表演展示角色心理特征,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往往也体现出图形化、精炼化的特点,洗练并且艺术特质更强。

(四)其它共性特点

类型动画的高度假定性,使它可以在空间观念上超越现实,在空间安排、配置运用以及对镜头画面变化的掌握等方面拥有极大自由,材料和手段选择的多元性是其突出的优势,主角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创造出虚拟的物件,剧情发展具有跳跃性,表演限制较少,类型动画片在各个方面均具备了普通电影无法企及的自由度。

类型动画以造型为主要创作手段,同时在故事主题、情节等方面的简单化、夸张化处理也决定了观众的年轻化倾向,美国长篇剧场版动画始于迪斯尼,一贯集中于儿童和家庭成员,成为儿童电影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着重娱乐性,宣扬人伦家庭观念。

二、类型动画在美国的发展状况

类型化影视理论在美国动画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中都有较深的影响,涵盖丰富的内容,从故事形态到技术模式,乃至对观众和市场的影响和推广等都有规定和章法可循。类型电影和类型动画具有双重属性即艺术与商业。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中心,早已突破了地域界限在全球的影视市场占有绝对重要地位,在观众的观影经验中也居于主流。

美国有强大的漫画库支持,著名的DC comics、Marvel comics公司在美国漫画界的地位非同小可,它们推出许多至今依旧火爆的连载漫画,是美国电视动画改编的素材供应商。漫画的成功改编是类型动画片的素材库,漫画作品有稳定的观众群和识别度高的主角,并以超级英雄主题为主。但美国直接将漫画改编为类型动画电影的数量不多,部分文本转向改编为真人电影。

动画电影相对比较独立,采用原创剧本,灵活选择题材和叙事法,以戏剧化叙事为主,情节脉络清晰,台词幽默风趣又带有些许哲理,多以喜剧性结尾收场,侧重于儿童也渐有成人化倾向,能够较好还原意境。

美国类型动画电影也是反映技术进步的片种,很多类型动画电影作品成为了计算机绘制技术升级革新浪潮的先驱,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玩具总动员》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创新型影片成为美国类型动画电影文化对外传播的典型,并伴随其它美国商业产品和衍生商品传播到世界各地,取得了多元市场开拓方面的成功。

从原画的绘制法分析,美国类型动画在手绘时代多是以素描为基础的单线平涂,注重趣味性和童真性,只需勾勒出圆滑自由线条略加拼接再辅助以彩色涂抹——先勾勒外形再填充颜色。色彩角度追求明朗轻松的基调,色彩搭配鲜艳协调柔和,拼接流畅,富有层次,无论是背景还是人物服饰都洋溢着亲和力,通过色调的对比烘托气氛、表达情感、产生心理效应的作用。冷暖色调的反差可以产生差异性视觉效果。而进入电脑时代所使用3D构图技术,使画面立体感强烈,人物外型和环境的细节刻画都极为细腻。

美国动画较早实现了商业化,最初只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电影商业美学是以市场经济规则为前提的创作体系,商业性制约规定着电影的题材、主题、故事、风格、场景、视听走向,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制作系统。类型电影体系是电影商业美学的完美典范,类型动画从实验性短片发展到商业化长片,受成本、周期、劳动量的制约,创作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利润的类型动画电影是从业者的目标,在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激发了从业者技术和艺术上的探索,寻求文化与产业规则的良好搭配,

·电影理论郝天石:类型化影视理论在美国动画片中的应用 三、美国类型动画影视中的主题与

技术模式的类型化 (一)母题和角色设定上的类型化现象及变化

灾难母题取代了传统作品中常见的爱情母题成为主流,传统童话要素逐渐消解,即使偶然出现也带有强烈重构的色彩。作品总是青睐于动物形象,尤其是具有独特风格和特性的动物,主旨聚焦于与人类紧密关系的动物们面临的生存问题。

(二)技术制作模式上的类型化现象

技术上以计算机系统介入,二维类型动画转为三维类型动画提高了观赏性,满足观众对真实与高科技特效的需求。真人化技术模式在近十年来出品的美国类型动画电影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动作捕捉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通过设备获取人体全身的动作,也可以捕捉脸部、手部等部位的细微动作,这解决了表演僵化的弊病,促进了真实感和细腻程度,提高了艺术表现力。

1.身体结构拟人化

将植物、动物或其它非生命体的造型结构与人类相结合,使之带有明显的人类特征,让他们像人类一样能开口说话,能表达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2.行为举止拟人化

美国类型动画中常用的造型设计,人物被赋予某种特殊爱好,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还给影片增添了许多趣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服饰拟人化

服饰拟人化是指一些非生命体或者动物也会穿着人类社会款式的服装、精美饰物。

4.造型拟人化

造型设计师往往将影片中的动物或者植物做拟人化处理。美国类型动画片中人物的早期造型大多采用曲线式圆润线条构型,后来出现了方形硬线条造型。

5.续集化

由于受到好莱坞类型电影的间接影响,美国类型动画续集化趋势明显,经常为畅销影片制作续集,利用已成名牌作品的号召力来争夺票房。

四、类型动画的范围和特征

类型电影存在的两个基础即是商业性和模式化,类型动画影视的概念和特征可沿用类型电影的某些概念。类型动画是指在类型动画电影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营销体制下,以票房赢利为目的,通过研究观众审美趣味,对受观众认可的电影内容和表现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沿用成功商业类型动画的制作营销模式,拍摄符合观众期待并具有经典成功模式的影片。类型动画的范围限定是商业类型动画中具有程式化的作品群。

(一)商业性

类型动画将生产目的直接地确立为赢得利润,这也是出品方不惜花费上亿制作成本和数年制作时间来打造作品原因之一。就美国而言,在完全市场机制下,动画预算庞大,参与人员众多,需要紧紧围绕消费者心理,从内容、制作与营销,甚至对于影片宣传期的选择都会从消费者角度去考量,一般选择影片上映期半年之前开始宣传,政府不是类型动画产业的资金来源。

(二)模式性

类型动画在制作和创作过程中必定遵循某种模式,任何成功模式均有可能影响类型动画发展,模式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在成功的作品中寻求值得借鉴的模式,是类型动画制作的重要方式。

(三)叙事流畅性

奇幻有趣的故事是成功赢得观众的前提条件。类型动画影片叙事通俗生动、跌宕起伏并能满足观众期许的叙事模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技术领先固然能先入为主地为类型动画片带来短期利益,然而要获得持久的票房,唯有寻求更多元成功的叙事模式才能促进其真正获得观众认可并且留存人们的回忆中。

五、美国类型动画的模式化分析

(一)建立体系

类型动画作品构成的要素主要是活动影像故事及声音,其中故事构建和声音制作接近于电影,声音部分由真人配音录制对白,由各种音响手段配置音效,由交响乐队演奏背景音乐,音乐在类型动画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特别是在影院类型动画剧情片中,音乐有时成为影片元素和故事主题表现的一部分。形象符号无真实性,音效好坏对类型动画表现的空间感和质量也具有显著影响。而类型动画的活动影像是形象符号、背景、前景的集合,往往以绘画或其它材质制作的形象为主,对白表演质量对作品有间接影响,早期类型动画片对白通常比较夸张,20世纪40年代以后, 类型动画片对白越来越追求自然风格,某些剧情动画片常常通过对话来体现主题思想的深度。

(二)艺术创作模式系统

1.核心故事选题模式化

美国类型动画电影的题材可概括为:经典改编、家庭伦理、科幻、自我实现与拯救等几类题材种类,类型电视动画也涵盖这些题材。

(1)经典改编。这在早期类型动画中使用得最多最广,其针对儿童受众群体推出,相对来讲选题范围比较狭窄,常会遭遇创作瓶颈,来源主要是童话、儿童文学、民间传奇,有时也会从热映的影片中选取情节内核改编。这类动画片多以动物形象见长,或者以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拟人化形象传达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形态。

(2)家庭伦理。以家庭中的种种家庭关系作为主线,营造真实社会全景,有时带有反讽和调侃意味,以电视动画系列剧居多。

(3)科幻。由于美国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所以科幻题材成为美国电影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优秀作品不胜枚举,此类主题对于想象力居优的动画片而言,有无限广阔的拓展空间。

(4)自我价值实现。这与美国价值观紧密相关,美国一直推崇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人人皆可成功的信条,并以此形成美国的核心成功价值理念,人们在相对机会平等的社会中才能产生对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求。因此在文艺作品中反映这一现实也是必然的,故事中主角经过一系列对自身或环境的改变,实现了自我价值和成功人生,同时对诸如爱、友谊等观念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5)救赎主题。美国拯救自我同时拯救世界,电影《玩具总动员》剧照拯救主题也是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母题,从圣经文学就有此传统,这可以看作是这一主题来源的解释。以上几类题材中经典改编在早期较为盛行,而近十年中则相对出现较少,以其余四类题材为主,其中拯救题材和自我实现近年出现较多。

2. 主题立意模式化

与电影常见的多重主题比较,类型动画中主题相对单一且浅显明确,多为善恶、美丑的二元对立,表现对立价值观和矛盾情感,另有一类主题倡导自我价值实现的价值观。主题单一对于正面价值观的宣扬起到了良好作用,有利于美国类型动画老幼咸宜以儿童为核心的目标。以作品为轴的主题立意分为如下几类:以人物为主的纪实类作品;以动物为主的拟人幻境化作品;以人物和动物交互为主的情境化作品,包括真人与类型动画的结合,人与动物的混合出场,将人物部分超现实物化。

研究类型动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即为作品找到有意义的、合适的、明确的分类标准,也不能直接地按媒体技术应用来划分种类。类型动画的主体内容不能是三维或二维的视觉效果,单纯强调技术忽视艺术内涵过于偏激,主角归属类型不同程度定义了作品艺术风格。除二维三维等技术简单分类不存在争议性,如果单纯以人物主角的类型分类则过于笼统,不利于开展对情节等方面做进一步分析。

3.叙事线、人物形象模式化

叙事:从编剧角度美国类型动画片故事遵照三段式结构,电影剧作比电视类型动画剧作相比情节简单,围绕单一主题展开,结局为喜剧模式。以核心人物成长自我实现主题为例,其中平衡破坏到终极结尾是渐进的过程。情节结构无论是以人还是以动物为核心主角都极为常见,在二元对立观念引导下,主角经历了磨难也得到了成长,失衡有时是外部环境受到外力破坏,有时是自身身心所受到的限制改变使然,抑或是人性深处存在缺陷而导致的失衡,在回归平衡的过程中,主角本性得到升华,缺陷得到弥补。

(1)叙事方式一: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

美国类型动画采用冲突贯穿的戏剧性结构,影片矛盾冲突往往是经过提炼的,尖锐的二元矛盾冲突导致双方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矛盾张力不断积累,到高潮时双方斗争达到白热化程度,故事中冲突往往是以递进方式一环连一环构成情节链,通过冲突的完美解决,既彰显了美国人崇尚的英雄主义,又宣扬了惩恶劝善的道德训诫,满足了观众观影期待。

(2)叙事方式二:小冲突和噱头

美国类型动画作品在戏剧和矛盾冲突上设置得逾加复杂而多样化,单线性叙述依旧常见,但在大高潮中穿插上许多小波折则更为有效,营造悬念调动观众情绪,冲突引起的危机如果得不到缓解,观众会产生厌倦情绪,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在高潮到来时用恰当的方式解决矛盾收尾,使气氛恢复到平和愉快的状态。

(3)叙事技巧三:丰满而有意味的结局

好莱坞传统美学观追求现实之上梦幻的叙事方式,崇尚圆满结局与高尚情感,因此美国类型动画电影极少以悲剧收场,美国是充满娱乐精神的国家,喜剧理念是自然而然渗透影片中的。

(4)叙事技巧四:丰满的人物性格

在角色模式上,早期迪斯尼类型动画的主角,多是真善美的化身,随着时代变迁和审美观的变化,一些不太完美,但性格立体而丰满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新作品中,尤其是长片,这类角色的出现增加了影片现实感,拓展了影片受众的年龄范围,在丰富角色形象的同时,美国类型动画着力追求角色形象的仿真性,用数字技术为我们展现了更接近真实的动画世界。由于动作捕捉技术的出现,模拟真人表演的角色表演愈发成为主流,同时增强了类型动画片的生动性和娱乐性。

4.声音模式化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美国早期类型动画片受到普通电影影响,受到好莱坞歌舞片的启发而产生,动画片载歌载舞的形式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在百老汇歌舞片基础上,不断加入流行音乐元素,配乐方式也比较典型化,根据声源不同音乐风格各异和创作手法间的区别,可以细分声乐型与器乐型;传统型与流行型;既存型与原创型等三对范畴。按照声源不同,首先分为声乐型与器乐型。

(1)声乐型。声乐型就是歌曲,通过音乐与文本(歌词)结合,以歌唱配合画面来加强观众的理解,增强影片艺术感染力是基本功能,歌曲穿插影片其中,一方面实现表达感情、渲染氛围等多重美学功能,另一方面歌曲可以单独传播,从衍生品角度使影片商业利益最大化。

(2)器乐型。器乐型配乐以各种乐器音色的混合,赋予观众听觉美感,能够自由结合画面展现更多元的艺术表现力,展开想象空间。

声乐型与器乐型电影音乐各有所长,声乐型在经典类型动画配乐中占有主导地位,器乐型近年逐步摆脱了辅助、陪衬地位,以创造性手法、新颖构思表现出其娱乐性和前卫特色。

类型动画音乐与动画特征相匹配,也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特点风格化,也可以从传统型与流行型的角度划分风格。

(3)传统型。传统型配乐是运用民族或古典音乐为影片配乐,力图凸显独特国别风味,达到符合时代、地域背景、意蕴深长效果的音乐类型。

(4)流行型。流行型配乐,为了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需求,使之获得丰富新鲜的听觉体验,用富有节奏感和时代气息的流行音乐配合故事主题的颠覆性解读与卡通人物的搞怪。

根据创作手法不同将其分为既存型与原创型。

(5) 既存型。既存型是类型动画片中原样或改编既有音乐使之符合影片需要的配乐形式,既存音乐以熟悉曲调拉近观众与影片距离,同时与画面相配为观众带来新颖审美体验。

(6) 原创型。原创型配乐是指专门为某部影片而创作的音乐,原创型配乐符合强调个性张扬、体现导演的艺术构思与审美追求。

类型动画配乐从早期吸引观众注意力手段进入重视旋律性、戏剧性的阶段,音乐的注入不但彰显角色性格、抒感、深化主题,还能带给作品无限生机与活力。

配音也是声音模式的组成部分,美国现今采用的是影视明星代为角色配音的体制,绘制人员根据配音演员的口型甚至情绪绘制画面。使动作声音相配,表情神态逼真,并逐渐成为主要手段。对话是观众了解剧情的重要工具,人物语言幽默搞笑,成为美国类型动画电影一大特色,也成为票房的重要保障。

六、美国类型动画人物性格及造型种类

(一)性格

1.鲜明型(双人互衬型)。为了刻画主角的个性特征,总是创造一或两人配角陪伴在主角左右,推动剧情发展,同时增加一些噱头来调节气氛。

2.曲线型: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类型动画作品中人物性格逐渐变得复杂有层次。

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剧照 (二)造型

美国类型动画作品中人物造型设计主要包括写实型和卡通型。写实型是在忠于现实造型基础上,进行适当概括与提炼来塑造人物角色;美国动画人物造型时尚、新潮,特别是女性角色,漂亮的造型不但吸引儿童,同时也吸引成年人,甚至是从成人审美角度来塑造人物。

卡通型是对作品角色进行艺术夸张和变形而设计出来的,是动物型角色的常用外观,活泼可爱只保留较少体态特征,其他都予以夸张变形,被赋予人性,并且是动物性与人性的融合,卡通型造型法影响了世界动画电影角色设计的潮流。

由于造型与性格的统一,性格通过造型特征表现,因此正反面角色反差很大,反面角色的造型往往具有邪恶的容貌特征,色彩搭配以冷色调或耀眼颜色为主,正面人物脸型基本上是圆形、方形,能让人感觉到宽厚温暖、亲切柔和之感。

七、蒙太奇的运用

在美国类型动画中,连续性和平行式蒙太奇的运用较广泛,有时也以平行蒙太奇和节奏蒙太奇交混使用,连续性蒙太奇是指单一情节线索,按照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切换,无法向观众直接展示同一时间发生的事件。

为了增加影片的感染力,美国类型动画也常将题材上本不相联系的情节联系在一起,形成对比功效更为强烈的平行蒙太奇。有些作品还会用到节奏蒙太奇,节奏蒙太奇涉及尺度和造型分配工作,也是集中体现组织和创造功能的表现技巧,便于为观众营造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感,动作连贯性强,流畅真实。决定节奏蒙太奇的元素包括景别、角度、运动、色彩、剧本、光线等,通过台词音量、语速和语调来控制声音节奏,美国类型动画中的对话语速快,语调丰富多变,愈发具有节奏美感。当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时,采用快节奏音乐来配合画面,以助推这个高潮;抒情时则会用温婉浪漫的曲调。在节奏蒙太奇中全知视角比较适合类型动画的叙事方式,因此美国动画善于用全知视角展开叙事。

八、美国类型动画的制作、融资和营销

模式 (一)制作阶段模式

动画片作为高投入的影视类型,需要高回报率,类型动画也借鉴了类型电影的创制作模式。制作前调研,制作中流水线协作等,类型电影产业理论促进了美国动画产业的长效发展。类型动画片创作所需的特殊技术决定了制作流程都依照既定顺序依次进行, 在制作组织模式上,严谨分工合作使各部门互相承接紧凑有序,分层管理与流水线提高水平与工作效率,缩短制作周期。

(二)融资营销模式:联合投资

在美国,一部类型动画作品的制作成本主要由制作企业承担,制作商只有在充足资金的保证下,才有可能制作出高质量作品,制片方自身力量不足以承担的,在正式制作以前,会用企划会议形式,与在资本循环过程中涉及的企业部门共同商议成本。放映企业通过购买并放映动画产品获取利润,动画产品放映过程实际上是对衍生品制造,而对销售商而言也是产品宣传的过程,基于此,放映商、衍生品制造商及作品发行销售商自愿以联合投资方式参与到资金筹措中来,合作解决启动资金来源的问题。

联合投资的优点在于:第一,联合投资方式能部分抑制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促进赢利。第二、联合投资能便于制片方筹措资金减轻资金压力,从而为制作佳作夯实基础,高质量作品会从另一角度增加放映商、衍生产品制造销售商的盈利。第三,各主体均参与投资,因此同样对内容享有发言权,放映商、衍生产品制造销售商长期贴近消费者,较深切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提出的意见建议也会更贴近于主流市场真实需求。

(三)销售

1.试映制度

放映前制片方与出资企业、业界专业人士以及媒体人士举行试映,从多方面获得该动画优点的正面评论,制片方能够借助各种媒体推广优点,增强消费者对作品的良好预期,实现预期收益。试映制的优点:第一,制片方主创人员在某一阶段观看自己制作的半成品,有利于即时发现不够理想之处并加以修改,从追求完美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使自己回归到普通观众视角和立场。第二,邀请其他参与方看片,能够利用长期积累的市场经验和消费者分析,获得宝贵意见,使最终成片能够接近受众期望。第三,邀请观众代表提前试看是最直接反映受众对于作品欲求的行为。

2.多媒体协同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的协同宣传效应对新推出动画及其衍生产品进行全方位宣传,其中包括电视频道、电影院线、互联网、主题乐园、产品授权专卖店等途径。

3.衍生品销售

美国动画产业链为了使作品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一方面大规模销售制作商自身设计的产品,另一方面透过专门化、大规模销售衍生商品的类型动画品牌作品系列起到强效推广作用,进一步促进该动画品牌相关商品销售量的增加。

4.对受众群体的分析

美国类型动画重视对受众取向的分析,针对目标观众群采取以观众自身感受为出发点的客户需求引导方式,加强观众观影过程中的亲近与认同感,吸引更多人走进影院,类型动画风格转变便是基于市场分析的结果。美国类型动画电影在20世纪以二维动画为主,其观众大多为低幼群体,往往选择童话、民间传说等,目标观众群的拓展及三维动画技术的出现,使美国类型动画开始创作能吸引年龄跨度更大的观众群的作品。美国类型动画风格已经从上世纪的梦幻风格作品转变为现实、调侃风格,例如表现侠盗内容的作品表达了常人在平凡中造就不平凡,轻松却不失现实意味的情节才能符合观众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