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3 10:05:47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1

关于“课程思政”的定义,高德毅、宗爱东(2017)在《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一文中指出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一种课程观。成桂英(2018)将课程思政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课程思政”与通过课程之外的其他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狭义的“课程思政”是指高校在专门的“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包括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不断融入我国的教学实践。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这是国家首次在中央部委文件中提到“课程思政”。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份纲要阐明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并对各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对于经管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自从2017年“课程思政”的概念提出之后,众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学者和专业课教师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王茜(2019)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肖咏嶷(2020)探讨了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陈中斌、杜春华(2021)探讨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美云(2021)通过调查的方式分析了经济类研究生导师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实现路径。现有文献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本科生,对研究生包括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缺乏,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在实践中也未得到充分重视。

1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价值

1.1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经管类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近5年来,随着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经管类研究生的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虽然目前经管类研究生的规模远小于本科生,但他们所从事岗位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却高于很多本科生,如果他们不能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就很容易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动摇中国共产党的统治根基。

1.2课程思政有助于激发经管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经管类专业融合度较高、理论性强,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且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而课程思政与传统的仅仅通过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同,其将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课程之中、融入教学的全程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1.3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改善经管类研究生的思政问题

经管类研究生大都已经接受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二十余年的家庭教育,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政治立场、道德水平等基本已经成型。虽然大多数学生有着较高的道德水平、较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近年来,研究生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研究生学术不端的事例也时有耳闻。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承受着更大的学业、就业压力,以及来自父母、社会的期望,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就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2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2.1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2.1.1各高校积极开展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9月,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开始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专项的申报,要求教师要充分结合专业优势和研究生教学特点进行项目建设并给予每门项目2万元建设经费。2020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正式启动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战略管理》3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以“诚信”“会计职业道德”等作为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张美云(2021)对不同学校经济类研究生导师及学生的调查中,45.45%的导师表示已有学院及以上级别立项的示范课程,65.45%的导师表示学院传达了上级文件并对导师做了一定动员和要求,20%的导师表示学院传达了上级文件但未做明确要求,而“不曾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这一项的比例为0%,可见大多数高校都已对经管类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2.1.2经管类研究生与教师已初步形成课程思政意识在高校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也提高了经管类教师与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意识。在张美云的调查中,90%以上的师生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认同立德树人是经济类研究生导师的第一职责。在专业课课程思政对研究生价值观的塑造方面,85.45%的导师和78.44%的学生都认为作用“非常大”或“比较大”,认为作用“较小”或“不明显”的仅占3.64%和2.4%,可见大多数师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认同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也愿意接受学校针对课程思政制定的各项政策、开展的各项活动。

2.2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在张美云的调查中,有35.33%的研究生反映“多数教师专业课讲授不涉及思政”。在王方、张博文(2021)对全国各专业研究生的调查中,有39.65%的学生对于“课程思政”不太了解或完全没有听说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学校及教师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此外,因为研究生人数较少,且大多数已经有了稳定的三观,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所以许多学校并不重视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在研究生的课程思政上的投入也不如本科生,尤其是经管类专业非学校重点专业的院校,在对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的建设上更为忽视。2.2.2课程思政未能很好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了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大多数教师也具有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但经管类研究生思政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在结合上仍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为经管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结合不够紧密,且思政教育难以贯穿于教学的全程之中、贯穿于经管类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究其原因,一是经管类专业的部分课程理论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校和教师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增加了难度。二是我国高等教育各专业的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面,专业课教师往往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不甚关心,经管类研究生的教学也不例外。三是研究生的生活比本科更为丰富,除课堂教学外,还有较多的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这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也使得思政教育难以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全程中。2.2.3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缺乏多样性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缺乏多样性也是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学校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方式上,学校通常以会议宣传等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程思政项目,各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通常也以会议的方式进行,这种会议的方式缺乏创新,可能难以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与积极性。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通常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生硬地将思政内容传授给学生,缺少生动与灵活性,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2.2.4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许多学校也建立了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比如从教师的教学表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来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这些固然是衡量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然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思想态度的变化。但不同学生的思想态度各不相同,难以被量化为容易衡量的指标。这就使得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难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变得困难。

3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从提高课程思政意识、构建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以及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实施推进。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如图2所示。

3.1多层面提高对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意识

首先,在国家层面,国家应出台针对研究生包括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政策文件,对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价值做出阐述,对如何有效地进行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做出指导性意见。其次,在学校层面,学校要完善顶层设计,针对制定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总领全局、统筹安排,明确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与职责,并给予资金支持。最后,在教师层面,教师应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在授课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在思想、生活上关怀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职业道德、价值态度,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3.2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要推进课程建设。比如发掘专业课中的思政点、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探讨等。经管类不同专业有其不同的特点,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来发掘课程中的思政点。在发掘思政点的过程中,单个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学校和学院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了经管类各专业课教师之间,还应组织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还应推进案例开发,针对每个思政点选取相关的案例。案例的选取可以是学科经典案例,比如名人生平、历史事件等。也可以结合时政,比如“会计的职业道德”这一思政点可以选取近些年来财务造假的案例,“企业社会责任”则可选取一些企业在洪灾和疫情中捐款的事例等。多角度构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还要推进示范课建设。经管类研究生专业课程众多,可以先从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开始,将其列为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示范课,通过示范课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制定、实施与结果反馈等,不断调整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方案,并将其推广至整个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

3.3创新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首先,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所进行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如科研、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经管类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中,也应融入思政元素。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灌输式的直接教学,还应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前者可以采用教师提问等方式,后者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小组游戏等方式,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4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有效地衡量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效果,还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尽量全面地涉及到课程思政的参与者,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等。做到“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应当包含6对评价关系———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①),可以采用校领导不定时听课等方式,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情况。学生对教师的评价(⑥),可以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日记、周记等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以评估教师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情况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评价(②④),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学校应欢迎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提出建议。课程思政的效果是通过学生的思想变化来体现的,所以学校和教师还应密切关注研究生的政治立场、思想态度、心理状态,以评价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效果(③⑤)。对教师的评价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师德师风。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观念的引导者、品格的塑造者,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态度积极、品行优秀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而一些行为不端的教师则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与评价,将师德放在教师评价的首位,在招聘、考核等各个环节都要把控教师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67-70.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中办发[2014]59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0]11号.

[5]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6]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等.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Z].沪教委德[2017]11号.转引自李佩文.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四川省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20.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2

一、前言

转型发展高校是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适应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地方本科高校转向应用型发展高校,其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2019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革创新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提出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为了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即“课程思政”。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探析其教师队伍建设,成为转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新时代转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要求

遵照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上级文件精神,对当前新时代转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新要求,即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育德意识强烈、育德能力高超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1.过硬的政治素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转型发展高校的专业教师,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久、接触的范围广,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生活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都可能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而一名高校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生活态度、优良的职业操守等积极因素,前提是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2.精湛的业务水平“课程思政”要求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和课程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所有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为了在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完备地专业知识。一名转型发展高校的专业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很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他必须既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在课堂中自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学术问题和学生的思想问题。3.强烈的育德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专业教师仅仅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水平还不够,还需要有强烈的育德意识。一是要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二是要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要意识到“课程思政”教育对转型发展学校学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之,转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育德意识,这样才能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并将其融合到课堂教学。4.高超的育德能力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就是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这对转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拥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强烈的育德意识外,还要拥有高超的育德能力。一是要根据学校实际校情、学生实际学情和课程特点,从专业课程的体系中深挖、凝练思政元素的能力;二是遵循教学规律,根据教学情境,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选择最好的时机将思政元素随机融入进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新时代转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转型发展高校培养的学生就是复合型技能人才,他们重视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实践,导致有些转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开展得并不理想,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1.政治素质不硬转型发展高校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学生实习、实践,比较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大环境的影响下,专业教师往往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的提升,而忽略政治理论的学习以及自身思想素质的修炼。另外,随着社会变革转型期以及学校转型发展特殊期所带来的负面现象都将会影响到教师。少数高校教师出现政治信仰不科学、理想信念不坚定,育人意识不浓厚,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不强烈、服务意识不高等问题,还有个别教师甚至出现言行失范、学术不端、道德败坏等严重问题。2.业务水平不精转型发展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更加多样化,对专业教师要求是“双师型”,一是教师要有“双职称型”,即教师系列职称和其他领域里的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理论教学的素质和实践教学的素质。“双师型”的高要求,导致有些专业教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激情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受当前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有些教师注重金钱、注重物质利益,产生拜金主义;有些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备课不积极、教学内容不深研、教学方法不创新。这些都使教师业务水平不精,严重影响“课程思政”推进。3.育德意识不强“课程思政”教育,育德意识是前提。转型发展高校教师育德意识不强。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学校领导层、教师、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不了解,对其德育功能不清楚。专业教师对于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在复合型技能人才中的作用也认识不到位。二是对“课程思政”教育认识不够。很多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实施都没有深入的、科学的认识,认为“课程思政”只是思政教师的教育模式,或者是单独开设一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学校没有硬性要求,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怕麻烦,怕占用授课时间,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4.育德能力不强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主体,他们的育德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好坏。但转型发展高校有些教师的育德能力不强。一是很多专业教师都是技能型教师,他们擅长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授,具体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擅长做思想工作、做人的工作。二是很多专业教师没有对专业课的相关背景、历史渊源、人文精神等做深入的研究,不能从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中提炼出思政元素,或者提炼不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不精练,没有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三是有些专业教师缺乏把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统一的能力。他们不能在课堂中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的讲解中,达到最优的“课程思政”的效果。

四、新时代转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教师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主要依靠教师去实施,新时代转型发展高校要全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必须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革创新。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教师拥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师风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元素。首先,转型发展高校要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科学高效的师德师风教育机制。创新师德教育方式,激起教师涵养师德的自身动力;完善师德师风一整套培育制度,如常态化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和监督制度。其次,学校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开座谈会、专题学习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的培训。专业教师应该以高校教师的政治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时时关注国际、国家最新的社会动态和时事政治,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最新成果,养成天天读报看报的好习惯,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2.创建教师发展平台,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目前,转型发展高校的专业教师忽视自己业务水平的提升,阻碍“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成为转型发展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方案和计划。如创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开展国际、国内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进行高级别的教学活动研究和指导,大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课题研究,增加科研经费并保证经费到位,奖励教学改革与创新中涌现的优秀教师。院系之间、教研室之间建立教师互帮互助、“老带青”“老帮新”等“传帮带”模式,通过互相听课、交流经验、集体备课、教学比赛等方式进行。另外,学校还应该构建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奖励机制、薪酬保障制度等,保障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其次,教师要意识到业务水平是衡量教师好坏的重要标准。教师平时应加强业务知识理论学习,时刻关注其他高校的最新教学创新活动和成果,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学培训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动。3.强化系统理论学习,具有强烈的育德意识转型发展高校的专业教师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育德意识不强。首先,学校各领导层要深入学的“立德树人”的理念,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并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在全校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其育德意识。其次,专业教师要深入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增强“课程思政”理念。可以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学习国家相关文件,也可以通过培训、网络、教学视频等途径,了解到“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每一门课程都应做到将知识传授与品德塑造相统一。此外,专业教师还要有实施“课程思政”的使命感。高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责任,都要积极参与、实施“课程思政”教育。4.加强理论培训学习,拥有高超的育德能力教师拥有高超的育德能力,是“课程思政”关键要素。首先,学校和院系应加强专业教师育德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做“课程思政”专题讲座,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究与讨论,开设“课程思政工作室”等平台,创建“课程思政”网上专题栏目等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育德能力。高校还可以将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师资力量整合,组建学科交叉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究与探讨。还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担任“课程思政”特聘教师,来校作报告传授先进经验。其次,专业教师要深入研究自己的课程性质、特点深挖、提炼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可以通过向思政教师、兄弟院校专业教师学习,挖掘德育元素。将德育元素运用到专业课程中,这是“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专业教师多学、学看、拓宽学科视野,创新科学方法,选择最佳时机,自然而然地将德育元素融入专业课堂。

五、结语

转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必须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始,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应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创建教师发展平台,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强化系统理论学习,具有强烈的育德意识;加强理论培训学习,拥有高超的育德能力等四个方面,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以此促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革创新创新的若干意见(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6.

[3]许涛.高校怎样全面推进课程思政[N].解放日报,2019-10-29.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3

一.制定明晰的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和教学计划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也规定了教学方法及进度等。其中,教学目标一般有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于受考评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以前在制定课程大纲时,大多只重视前面两个维度,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必将重新审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制定明晰的课程大纲,才可能使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

于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指导思想出发,在制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大纲时,应当使学生既能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全面的认识,对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了解我国先民们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从而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美德。

二.选定恰当的课程内容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为了实现课程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应该选定恰当的课程内容开展教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包含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后阅读内容,主要是指中国古代作家作品。这些选定的课程内容,既可以是歌颂光明、进步的诗文,也可以是批判黑暗、腐朽的作品,其主题与思想情感应该是积极进取或健康向上的。

根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的特征,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可考虑先凝练几个主题,再按照各个主题选择合适的作家作品来匹配。关于主题的分类,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存在多种多样的分法。一般而言,可分为爱国忠贞、民本情怀、进取励志、高洁清廉、情谊仁爱、勤劳节俭、民族智慧等类。而相应的作家作品,也有多种选择,如:爱国忠贞类,选讲陆游《示儿》、岳飞《满江红》、文天祥《过零丁洋》等;民本情怀类,选讲屈原《离骚》、杜甫“三吏三别”等作品;进取励志类,选讲曹操《龟虽寿》、杜甫《望岳》等;高洁清廉类,选讲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于谦《石灰吟》等诗歌;情谊友爱类,选讲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客至》等;勤劳节俭类诗,选讲范成大《田园杂兴》、陶渊明等人的诗歌;民族智慧类,选讲苏轼、王安石等宋代人的诗歌。当然,有不少作品具有多重教育意义,例如屈原的《离骚》既饱含忧国忧民的情怀,又不乏进取励志的警句。以上多以诗歌为例,在散文、戏曲作品中也有大量爱国、励志、清廉等方面的内容可供选择。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一般是按照作家生平介绍、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作品艺术特色小结的程序开展教学。授课完毕,学生则背诵知识要点以应付考试检查。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机械记忆。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学生感到学习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必然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政引导教育结合起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有机结合,追求“润物细无声”教育效果。在这种教育理念下设计的教育模式,应当充分吸收最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屈原《离骚》这篇作品为例:在学习作品文本与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后,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思考屈原为何受冤屈被流放,屈原忧国忧民的表现等。通过课堂上积极探讨,屈原高洁的人格与强烈的爱国精神自然凸显出来,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师生们思想也得到了洗礼,从而达到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不是从外的灌输教育,而是从专业知识的内涵中挖掘思政要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材中的作家作品大都具有思政元素,只有把教材内容讲深讲透,在熟悉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真正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作家作品产生共鸣,读者才能在思想上受到洗礼,以达到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是不需要去教材外寻找思政辅助材料的,教师备课、学生预习都应该以本课程教材为本。

具体而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强调学生自学环节。学习、分析文学作品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与感受,这个过程是教师不能代替的。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多介绍古代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能做到知人论世。由于时代久远,古代文学作品作家所处的环境、生活方式与当今社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在体验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必然产生隔阂。例如:思乡、羁旅的情愁是古代诗词的常见话题,而当今世界通讯、交通发达,回家或与人联络十分方便快捷,今天的读者也就很难真切体会到古人思远、怀人的情感了。再次,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讨论、互动环节。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词等抒情类作品较多,即抒情文学发达。此类作品内涵丰富、意蕴无穷,读者的阅读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在讲授时应增设讨论、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及时分享自身的阅读体会。在思想的碰撞中,必然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在其中只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与感受,讨论结束时,则加以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体会真切、收获满满,教学效果也得以提升。

四.改进考评方式

成绩考评是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以往的考评多采取试卷的方式,通过卷面成绩来确定学生的课程结业等级。此种考评方式过于单一,且评价结果不能确保客观、公正。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除了考评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评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效果,故必须改进考评方式。

首先,避免单一的考试考核,采取多元的考评手段。试卷考评只能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衡量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成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背诵几篇作品或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还应当强调领会、感受古代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的爱国精神或高尚情操。因而,本课程应重视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心得。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总结等学习过程与体会,都应纳入课程的考评中。由此,学生的学习笔记、课堂的发言记录、课后的学习反思或提交的学习心得,都是本课程的考核内容与凭证。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4

党的报告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新时代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急需提高,不仅在研究领域应科学严谨、创新奋斗,同时更应结合国家“育德育人”的指导方向,全面发展[2]。医药类院校应结合医学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对医学研究生高标准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提高医学研究生思想觉悟与综合素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造成全国范围内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反映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尚需完善,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缺乏等急需解决的现状。提升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观念和素养、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对医学研究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应急、调查、控制理论知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行为的同时,对其进行国家大局观、社会责任感、使命担当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为健康中国建设输送肩负国家使命的高层次优秀医学人才。

1建设研究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当前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有待加强

因医学课程存在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长期以来医学研究生接受的医学专业课程教育均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考察的重点也较多局限于专业知识及技能,但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医学专业研究生,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涵养积累不可松懈。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缺乏人文关怀素养的医学研究生可能会产生冷漠、逃避的态度,这样的行为是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因此,需提升医学研究生的核心人文素养,使其成长为“专业+人文”的综合型医务工作者。

1.2医学研究生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生阶段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进阶阶段,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3]。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国家迫切的需要能应对复杂健康问题的综合型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生是未来社会医疗事业接班人,承担着守卫人民健康的重任,这要求医学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引领其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在研究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的授课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有助于学生将医学人的责任感与专业知识融合,将服务精神、使命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挺身而出,成为有作为有担当的医学人,更好地为社会、人民服务。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2.1课前社会责任、使命担当、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融入

研究生不仅要重视专业学科的教育,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融合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观念是非常必要的[4],不仅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我国著名公共卫生学专家伍连德先生在新文化运动、近代战争等历史背景下,不畏牺牲,勇于担当国之大任。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领导防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他大胆假设又小心求证,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知识过硬,敢于探索、坚持真理。他在解剖实验后发现了新的鼠疫杆菌,立即采取应急隔离措施、民众戴口罩、控制交通、火化鼠疫患者尸体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不久疫情便得到了控制。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思想,他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防治经验并与各国专家交流研究成果,在他的竭力提倡和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强烈的事业心和组织才能,创建了中华医学会并任首任会长,其抗疫事迹和爱国奉献、民族担当精神值得每一位医学生认真学习。

在课前准备阶段将国家公共卫生专家伍连德的疫情防治事迹讲解给学生,有助于学生了解近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历史,进而利于学生自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理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方法(描述分布的常用频率指标、疾病流行强度、“三间”分布、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等基础理论内容,这样学生可更深刻地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通过伍连德的人生经历,生动地说明作为一名医学生应具有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的精神,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在未来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以前辈为榜样,不畏艰险、敢于担当。在融入思政元素后,有利于教师的授课层次更加分明,有利于学生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的意义及内容,有利于提高课程授课效率及质量。通过此种耳濡目染的思政教育,当疫情来临时,学生们便能自发承担起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以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守卫人民健康,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保护群众健康,承担起人民之所托,国家之重任。

2.2课中思政元素全方位融会贯通

第一,国家卫生政策方针贯穿理论教学环节。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授课过程中,可讲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突出国家卫生政策方针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可设置互动环节,由学生自行查询不同时间段的相关国家卫生政策方针,使学生理解在什么样的政策方针下,医疗机构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相互协作运行,并在课中进行小组讨论,积极开展头脑风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以便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国家卫生政策方针的内容及意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等。

2003年5月,国家公布施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是该领域首个行政法规,并在2006年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颁布的卫生政策方针逐渐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各项应急处理措施规定,其中包括现场处置工作的具体分工、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责任划分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使得“非典”疫情发生初期广受诟病的信息不透明、现场处置混乱等问题有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非典”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此可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国家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及疫情动态,及时颁布相关卫生政策,以确保疫情尽快得到控制、群众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社会秩序尽快恢复政策。同时,全社会各类人群应时刻关注卫生政策方针,以国家利益大局为重,根据正确的应急方案,从事生产生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相互协作,时刻将工作安排与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防控措施、检测方法范围、治疗方案、疫情实情时间点等保持一致,将工作做到统一化、标准化,避免因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影响全国疫情防控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融入国家的卫生政策方针等思政元素,为学生潜意识中灌输正确的工作思维模式,要求学生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变化不断更新认知,与国家卫生政策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第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实操演练环节。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在高校医学研究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十分必要的,建议教学过程中使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中的虚拟仿真实验,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宏观预防控制策略、公共卫生监测等)、控制措施(疫情报告、应急场所设施的准备、疑似患者隔离、及时疫情信息等)等理论内容有机融合在仿真实验中,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武装起来,形成可操作的“战斗力”。

虚拟仿真实验通过事件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事件现场处置、事件总结报告的四个阶段以及实时的结局监测,让理论知识可视化、可操作化、精准化,可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处置预案的制定逻辑,便于今后不断改进优化处置流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求真务实、创新进取的精神及大局观思维,以提高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的处置能力,更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2.3课后实践基地深入学习实践

“一寸光阴一寸金”,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医疗事业接班人更应珍惜时光,在有限的学习发展时间里,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发挥无限的光彩。授课教师可组织学生前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现场学习,助力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升华,为国家培养“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为学生个人思想的提升及专业水平的提高带来更好的效果。学生可依据工作人员实际操作的工作内容及现实发展路径,评估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强项,厘清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准确定位个人职业发展方向[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命责任感,做到未雨绸缪,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更为国家对自己的培养负责。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

3.1提高教师的思政涵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体,起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6]。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更应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参加思想文化建设培训会,强化自身思政理念,时刻关注国家卫生政策方针、研究前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方法,为国家、社会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提升教师整体的责任感与民族担当,做到美德育人、才华育人,提高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让学生无形中接受思政教育熏陶。加强教师思想文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教育和培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7]。

3.2思政元素融入的形式需更加灵活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5

在第一阶段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林建华教授以“画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心圆,增强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实效性”为题的讲座。他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办好思政课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具体体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要将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最根本的就是教师应该练好立德树人的“内功”,练就立德树人的“硬功”;思政课教师的“内功”就是要求的“六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是标准,也是方向。思政课教师的“硬功”就是要求的“坚持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是方法,也是路径。林院长的这些论断对于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并因而使这次培训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在校老师来说,在课程思政的实践和改革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二阶段的培训中,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嫄关于“管理类课程思政的融合进阶之路”的发言让我感触颇深。李嫄老师立足于《管理沟通》、《学术素养与论文写作》、《企业伦理学》等管理类课程思政实践,围绕“如何提炼课程思政目标?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6

一、加强组织建设,突出顶层设计,“课程思政”打开新局面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顶格推进组织建设,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牵头统筹、学工部门联动、各系落实推进、师生全员参与,形成各司其职、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学院专题研究,统一认识,明确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原则、目标任务、实施路径、组织保障和标准要求;围绕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全面加强教师思政能力提升体系、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打开新局面。

二、加强重点环节,突出示范引领,“课程思政”达到新高度

做好“思想破冰”,引导教师树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授课目标,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广泛形成;以系为单位,集体研讨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课堂教学的结合点,修订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隐结合”,学院239门专业课和57门通识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体现在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中,如在课程大纲“课程目标”处设置“思政教育目标”,在“教学进度”处设置“思政点”,在“实验实践、内容或课外练习等”处体现思政内容等;结合专业知识,在课堂授课、实践训练、考试评价中,将思政元素“盐溶于水”,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古代文学》课程第一章节中,通过阅读《山海经》引导学生体会上古神话所体现的忧患感、厚生爱民、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达到“润物无声”育人实效。同时,不断强化覆盖所有专业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组织20余门院级示范课程参与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公开展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影与人生》并在《中国海洋大学报》报道,宣传课程思政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团队、典型案例、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课程思政”达到新高度。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7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不难发现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规划、创新、发展。正如指出的“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美好的生活需要憧憬,美好的未来更需要规划。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高职思政教学要想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需要科学规划,而且要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新路径。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职思政教学发展离不开课程建设,而拥有一支基础理论知识过硬、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双高”的思政教师队伍又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现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见,要寻求高职思政教学发展路径,从根本上说,还是应该从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着眼。发展路径要有新突破,就必须用创新理念加以规划。笔者将在下文中从思政课程建设和思政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运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新路径。

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课程建设发展新路径

1.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受思政课一直以来不被重视的先天因素影响,很多思政教师认为思政课属于理论课,仅仅满足于把握教材;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给他们灌输大道理的课,平时不好好听,考前临时突击记一记、背一背,仅仅满足于考试合格。第二,高职思政教学内容与普通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并无大异,还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等为主,其中对企业法规、企业文化、岗位职业道德以及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渗透不够,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缺乏高职教育特点。第三,思政课没有职业操作要求,学生职业道德、思想问题与服务意识无法用具体实操标准来测定。

高职院校思政课急需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育创新,变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规划目标

第一,围绕职业化目标:融思政教育于职业生涯,融汇高职特色,着眼职业发展,面向学生实际。第二,组建专业化平台:融思政教育于专业文化,注重产学结合,实现校企联动,倡导知行并举。第三,渗透主流价值观:融思政教育于行为规范,探求职业精神,追寻生命责任,彰显人文特质。

3.发展路径

(1)创新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力求贴近专业实际。以、教育部有关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课程特点,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按照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合格高职生。以此配合专业教育,服务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职思政课从“理论教学”向“行动教学”的转变。

(2)创新教学模式:理论课实现模块化教学,实践课实现项目化驱动。理论课在遵循教材大纲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专业实际,打破原有的教材框架结构,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专业发展趋势、创新创业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重塑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块体系。实践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遵循实际的工作流程,通过有序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项目化驱动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情境来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最后检查任务成果并总结学习过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变,使其主动建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探究式学习体系。

(3)创新教学方法。第一,主题讲演与答辩法: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课堂上的“我是职业人”演讲,学生依据自身所学专业,以我是医生,我是会计,我是技术工人等为主题,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怎样争当技术骨干,如何保证优质生产等进行讲演。引导学生主动查找资料、查阅图书,思考职业问题,把握行业最新动态。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职业问题、树立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荣誉,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二,情境教学与讨论法: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课上设置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情境,比如操作失误、产品质量不合格、与服务对象发生冲突、生产设备突然损坏、与同事出现矛盾纠纷、领导批评等,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分析解决,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和职业道德修养。这种方法需要思政教师平时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认真的分析,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上升至理论层面,形成切合实际的问题素材。第三,信息技术教学法:拓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空范围,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开辟网络专题课程教学,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课外学习;利用QQ群、电子邮箱、微博、MSN、手机微信等渠道开展合作学习与交流;利用网络加强个别辅导,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心理咨询、信息沟通等,解决学生学习、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时效性比较强的现实问题。

(4)创新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具有导向性作用,思政课有别于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最主要一点就是要求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故而思政课考核应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考察,运用综合评定的方式,使“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佳。建立“4+1”模式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的评价考核四个部分与期末理论考试结合起来评定学生思政课的最终成绩。

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新路径

1.高职思政师资队伍基本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整体思政师资队伍的现状是:人数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科研和创新能力不强、教师来源较为单一。就现阶段来说,高职思政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全院共有思政课教师22名,其中专任教师13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助教3人、教员2人(其中硕士6人、本科7人);兼课教师9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2人(其中硕士2人、本科7人)。所有教师均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从中看出:(1)硕士学历所占比例未达到50%。(2)教研室内专任教师数量有缺口。(3)高级职称比例过低。(4)几乎所有教师都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而不是职业院校。高职思政师资队伍要想融入专业建设并适应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进行有质量的扩充和相关职业化的转型。

2.规划目标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个要求。因此,一方面,高职思政教师需要从学历、职称、专业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以此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高等性的要求;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上,还充分体现在职业性上,即要具有指导学生实际生活工作的技能。因此,高职思政教师还需一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路,向强调技能、突出应用能力的高职思政教学新理念转变,以此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职业性的要求。

3.发展路径

(1)在今后五年中继续引进高学历教师,鼓励现有的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大力开展科研攻关以晋升职称,从而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高等性的要求。

(2)注重对新进教师的职业化培训。一方面要重视岗前培训,另一方面还需要派送新进教师到相关行业、校企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充分学习和了解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这种模式与高职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等相联系,总结出高职思政课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专业要求,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这对新教师实现职业化转型意义重大,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3)加强现有思政教师的职业化培训。第一,主动对接专业,促进思政教师转型提升。相对固定的教师到所在专业任课,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团队的联系与沟通,参与专业建设研讨,深入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再将其融汇贯通至思政课理论的教学中去,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派送思政课教师到部级示范高职院校考察调研、参观学习,聆听专家讲座、参观校企合作企业,并使思政治课教师切身感知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向,不断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第三,安排思政课教师去企业一线考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生活、规章、奖惩等,与企业相关人员交流学习,了解企业最新动态。运用这些第一手材料,扩大对专业、职业和企业的认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形成思政课职业性的特点。

(4)引进行业企业优秀员工兼任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学力量可以多样化,通过对行业企业优秀员工进行师范技能培训,合格后到学校兼任思政课教师,把行业企业里的管理运营环境、最新专业动态、科研攻关方向、专业人才供求信息等“一手材料”带入课堂,满足学生对职业性的需求,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http///。

[2]宋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8

作者简介:史明艳(1979-),女,四川宜宾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03415)的中期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0-0035-03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因此,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是推动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是其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难度最大、效果最差的课程。为切实改变课程教学效果,使它成为“学生爱听、终身受益”的课程,我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该课程已成为一门特色鲜明、改革成效显著、学习资源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该课程于2011年6月,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成为了我院的一大品牌,也是当前市内同类课程中(含本科院校)唯一的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回顾几年的艰辛探索,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因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着明显区别,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教学改革、课程特色等与其它课程有很大不同,建设的难度也更大。现将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加以总结,以期对同类院校同类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我们认为,要建好“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强化师资队伍是保障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范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2]因此,精品课程必须要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教学一流的师资队伍。然而,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队伍参差不齐且不稳定,教学中兼职教师多、青年教师多,教师的学科背景、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兼职教师因工作繁忙很难专心投入教学,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比较欠缺,教学效果往往不佳。我院充分发挥团属院校优势,组建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学团队。学院通过“硕士、博士培养工程”、 “传帮带学习制度”等狠抓三支教师队伍建设—专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和校外专家队伍。在团队中,有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4人、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4名、助教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双师素质100%;同时,我们发挥团属院校的资源优势,聘有校外学术专家10人和政界、商界领导4人。坚持每学期邀请一个专家作一次形势与政策报告和邀请多位政界、商界领导指导学生实践是我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因此,一支庞大而富有实力、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学团队为本课程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二、明晰理念与思路是前提

思路决定出路,因此明晰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是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截然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服务于人才的培养,因此,立足高职特色,凸显职业性质,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特色所在。课程组根据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形势与政策教学鲜明的政治性和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以及高职学生总体素质不高的现实性,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政治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围绕此目标,课程组确立了“能力本位、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确立了构建“1234567”教学体系、打造“四个”课堂、创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行“五段式”教学流程、实施“全员覆盖、协调联动”的实践模式、建立“1234”考核体系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思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锻炼学生各种能力,将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上,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从知行分离转向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为本课程的建设搭建了良好的框架,是精品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图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9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即“三个自信”,是对党的十精神凝练的一条主线,它指明了我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精神状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大学生传授我党的思想理论、大政方针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回应党的十精神,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科学评价“三个自信”教学效果是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三个自信”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

党的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简称“三个自信”。

所谓“道路自信”,是指我党和人民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所谓“理论自信”,是指我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理论发展的坚定信心。所谓“制度自信”,是指我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及建立在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各项具体制度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心。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本国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任务。目的是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当前思政课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把党的十精神贯彻到教学中去,而“三个自信”就是党的十精神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为实现在大学生思想上树立“三个自信”的信念目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有效运行,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然而,目前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尚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缺乏对“三个自信”教育的考量指标;其二,评价未起到激励效果;其三,评价对象重“教”而轻“学”;其四,评价指标表面化、程式化而忽视师生内在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

“三个自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评价的目的方面,要通过调动师生双方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单纯为了提供奖惩或利益分配的依据和标准;在评价的指标方面,要围绕“三个自信”的教学目标,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综合起来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既要有定量指标(如出勤率、回答问题正确率等),又要有定性指标(如师生关系、师生的创造性、教学个性等)。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意义

十提出的“三个自信”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对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既是对十精神的贯彻落实,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坚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力推进。

(一)有助于贯彻落实十精神,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十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把握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为了准确把握并贯彻落实十提出的“三个自信”的新思想,使“三个自信”的新思想深入大学生头脑。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努力构建起科学的、可行的、富有创新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有效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 不仅可以使教学紧扣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也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作, 目的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功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更富有成效。

首先,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以评促教。质量是教学的生命,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 认真开展教学评价工作, 使教师更清楚自己的教学要求,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规范性、科学性及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其次,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以评促学。以“三个自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更重视平时学习,更重视对党的思想、理论的坚持和信服。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能够形象地描述人们思想、行为的主要特征表现,对受评对象具有激励与教育作用。但是,定性评价的缺点是评价结论的模糊性,很难清晰地将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别明显反映出来。定量评价法主要是运用数据的形式,通过对评价对象表现出来的一些变量关系的整理分析,从数量上相对精确地反映评价效果。因此,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改变传统评价中定量评价缺位现象,减少主观定性指标,加强评估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一定特殊性,它不是单纯知识传授和讲解,而是落脚于通过说理、案例论证、情感传递等方式来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因此,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是一张考卷所能评价的。而是要将知识性考评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思想动向、言行表现及品德素养等结合起来。改变传统只注重对课程的终极考核方式,提高对教学过程评价的比重,将有助于学生学习个性和认知方式的发展,提高教学实效。

(三)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形成合规律性的真理性认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规范,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形成合目的性认识,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更要评价这一课程教学满足学生思想道德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情况。

(四)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的、规范的现实教学体系,有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教学要素,又是一个现实的教学过程,有教学计划、教学环节、课堂组织、师生互动等动态环节都需要做出现实的评价。然而,学生是否接受和内化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有了提高,思想上、政治上是否积极要求进步,学习上、生活上是否积极进取,是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活动、各种社会实践等等这些潜在要素都需要在教学评价时加以考虑。这种潜在效果与价值评价是思政课教学评价的鲜明特色,因为思政课教育是要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更是一个长远的问题,在现实中很大程度上只能以潜在形态存在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要将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相结合。只有坚持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加客观、真实地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与价值。

(五)知与行相结合的评价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终极目标,“知”的目的是要落实到“行”。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有个共同问题,就是教师的任务停留在“施教”,学生学习停留在应付考试,难以达到真正“育人”的目标。这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检测评估系统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忽视了‘知—行’环节。事实上,在教学中应该监测学生是否认同和坚信“三个自信”,是否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灌输和机械地记忆。因此,对思政课教学评价不仅考察“知”,更要考察“行”,将“知与行”结合起来评价。

四、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与框架

指标(indicators),指我们做选择的观察,它反映我们所要研究的变量,比如,进教堂就可以是宗教虔诚度的一个指标。指标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概念是否存在的一个标记。

评价指标体系,指评价对象的若干指标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十关于“三个自信”的界定和要求,并参照相关领域的评价体系, 设计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拟设定八个一级指标, 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法)、教学能力、课堂效果、学生学习状态、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践教学。围绕八个一级指标设计了31个二级指标, 每个二级指标又可以细分为三级甚至四级指标, 限于篇幅, 本文只分解到二级指标, 见表1从以上2个表格可以看出,“三个自信”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与现有的教学评价指标1、将教学目标与效果结合起来考评,把“三个自信”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有利于把握教学的正确方向和教学效果的保证;

2、将教学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考评,教学过程中凸显“三个自信”教育,有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3、将“教”与“学”的考评结合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状态”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指标考评,有利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4、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更多侧重教学的实践性、过程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怀中,张彦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价值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2008,(23).

[3]舒永久.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思政课程建设思路例10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进程和二大理论成果。理论层面上,要使大学生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践层面上,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使命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从学生爱国情操、职业道德修养以及生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出发,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两课”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所有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两课”教学开展的质量如何不仅对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且着重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影响高职学生世界观形成的主渠道、主阵地

(一)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但正确的的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还应当表现为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例如,共产主义世界观就不仅仅包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和知识,而且包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地行动。虽然有许多人并不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但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支配下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论揭示人类社会、自然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会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学会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学会根据主客观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提高区分正确与错误、科学与迷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能力。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中,主要内容是实事求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人可以认识世界,掌握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主观服从客观,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规律。这些立场、观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精髓,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有恒久价值的内容。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站在科学的立场上,通过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客观分析中国的实际,正确揭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成功地领导中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且创造性的进行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果,遇到的挫折和失败都是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要发展,事业要顺利,工作要进步,人生要成功,都必须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则就会遭到挫折和失败。因此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

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真正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的惟一正确道路。学生自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近代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收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为了探索国家未来与出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仁人志士的救国探索都失败了,危急时刻历史重任交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英雄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赶走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走上了光明的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62年来,尤其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尽管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尽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上的社会主义阵营力量有所削弱,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不能产生怀疑和动摇。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来之不易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不会被断送。因此必须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

(三)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助于大学生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立自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出发,向青年学生深刻阐述了建国前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当时的中国国情,在斗争实践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一个理论成果思想,在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国后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并逐步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清楚地可以看到,思想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富强昌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号召青年学生自觉、自愿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各高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努力完成党交给高校的政治任务,集中力量、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各高校应努力做到“八个到位”,即做到就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贯彻到位,就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准则落实到位,就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能作用发挥到位,就要把改革创新的价值取向坚持到位,就要把廉洁自律的长效机制完善到位,就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强化到位,就要把共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责任分解到位,就要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谋划到位。

(一).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

建设政治立场坚定、战斗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保证。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提高思想认识,站在新起点找准新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我党和国家的基层政策宣传员,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堂就是我们的阵地。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搞好教学外,还肩负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崇高使命,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力争多出有影响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提高个人素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自觉维护政治课教师的良好形象。

(二).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关键环节

现代学生都是“90后”,对新中国建立后建设国家的艰难历程也没有切身体会,很难真正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转变教育思想,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大学生参与力度,积极建设各级精品课,整体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单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还不够,应当积极组织各项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耳入脑入心。使“两课”教学受到普遍学生欢迎,“两课”真正成了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