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思政元素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24 17:37:23

思政元素论文

思政元素论文例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场/构成/特征/作用方式

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最早提出,并成为后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1865年,麦克斯韦首创电磁场理论,他发现运动电荷能产生磁场,磁场的变化也能产生电场,因而将电场和磁场组合成电磁场。在麦克斯韦看来,“电磁场应当看成一个基本的物理实在,是所有那些数不清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1]。20世纪初,爱因斯坦将“场”的概念引入牛顿的引力理论,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及有关引力相互作用的引力场理论,并由电磁场理论而产生了统一场理论构设。差不多同一时期,哥本哈根学派的玻尔等著名物理学家创立了量子力学。20世纪40年代,在弗里曼·戴森,理查德·费曼等的推动下,量子力学介入场论,使场论量子化,形成量子场论。

在高校教职工周围也存在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非实物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其思想行为或多或少地受这个“场”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这个“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了解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特征及作用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场”的活性元素加以强化,使身处其中的教职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来自于“场”的各种教育元素的“辐射”影响,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这样既可以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生、冷、硬”的尴尬境地,也可以弥合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说教痕迹。

一、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场的构成及其特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所在组织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这种相互作用及其连续性如果处于良性的、健康的状态,就会汇成一种无形的穿透力和征服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产生难以抗拒、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场”貌似无形,却是一个连续、复杂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征服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复合的系统,主要由“心理情感场”、“文化信息场”、“环境——制度场”等子场组成。

1.心理——情感场

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内容或者说被关注的客体与教职工的主观精神世界有着某个契合点,客体或教育内容就会表现出一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并与主体的投射力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全新的“心理场”。在“心理场”的形成过程中,这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又会在教职工心中激感能量,造成情感触动或情感性心理张力,驱使着新产生的“心理场”不断地运动,而运动的方向是由主体情感的指向性所决定的。如果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心理——情感场”就好比是一个中转站,外在世界的信息刺激输入,主体情感的输出反应,都要通过这个中介。“心理——情感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多层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高校教职工是最通情达理的,也是最有个性主张的。他们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表面层次的,也有内在层次的。不同类群的教职工从总体上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专业教师的认知起点、文化层次、利益诉求和价值目标就不同于后勤系统的职工,管理人员和学术人员之间也天然地存在着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地激活“心理——情感场”,既要用管理的手段解决表面层次的需求,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用高度契合的精神方式解决内在层次的精神需求,既要设置工具性的最低目标,又要设置终极性的理想目标。

(2)易敏感。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普遍接受过良好系统的教育,从事独立的精神性、创造性劳动,大多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十分自尊又格外自强,特别注重个体在组织或专业圈子的地位与影响,也注重自律内省和自身形象的维护。因此,他们对“人师之师”的素质和能力非常挑剔,对以个体形式出现的直接介入式的“施教”要求苛刻。这种自尊自强心理同时还使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性凸现更为明显,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他们更信任与关注自己,更习惯于自身的精神世界遨游。在同事关系处理上,较少受物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2]“心理—情感场”敏感挑剔的特性,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时候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尽量把自身的思想观点转化为组织权力、组织意志和舆论氛围,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教职工的需求意向相吻合。

(3)持续性。当形成“心理——情感场”的所有事物和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消失的时候,“心理——情感场”本身并不会马上消失,仍然会对原本处于场中的事物产生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类似于运动物体的惯性。一般而言,要形成新的“心理——情感场”,依赖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外部信息或环境刺激,二是主体的投入包括主体的修养、情境、介入或接受的主动性等。其中,主体的心理定势对主体的投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2000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之间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合并组建了一批新的高校。但合并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原有的“心理——情感场”并没马上消失,继续对教职工的言行产生影响,导致“磨合期”延长,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规避的现实。

(4)联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情感状态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从而产生心理、情感的连锁反应。高校教师之间,思想、情感上具有较多的共性,很容易产生心理波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波动,创造条件,合理引导,使教职工在互激状态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动,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职工的积极性,培养积极的情感。

2.信息——文化场

文化和信息从静态角度来说,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显性“产品”,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产品”,但从动态角度来认识,则是一种“力”,即“文化力”和“信息流”。这两种“力”相互交织,综合形成一种既有纵向历史延续又有横向现实联系,既有整体性、综合性又有引导性、渗透性的“信息——文化场”,就高校教职工而言,“信息——文化场”有以下三个特征:

(1)传递性。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是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信息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信息的选择影响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里,信息的传递更新速度以及文化的交融、思潮的交锋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也使传递性成为“信息——文化场”的首要特征。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蝴蝶效应”:一个坏的微小的内控机制或矛盾,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个好的典型,如果加以及时的宣传,也会产生正向的轰动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发展。也就是说,初始输出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地放大,会对其未来输出状态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时间,但高校组织的松散性特征却拉长了传递的链条,为“蝴蝶效应”的形成创造

了条件。

(2)叠加性。“虚拟世界”的介入,使“信息——文化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往往相互重叠,共同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虚拟世界”的基本特征是话语权的无国界、无时空、无限制,虚拟世界中拥有话语权的教职工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保留这份话语权,相反,虚拟世界中不一定拥有话语权的教工尤其是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却拥有这份话语权。在虚拟世界里,教职工往往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思想。“信息——文化场”的叠加性特征要求我们在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合力”,又要尊重信息源和文化的多元化,把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民主诱导、信息辐射、双向互动的吸引教育对象的过程,反对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的客体而单纯地“灌输”,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密切结合。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精心设定主导的信息源,建设好主流文化,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战,又要注重艺术,尊重教育对象关于信息和文化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吸收的规律,创造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培养教职员工接受动机,启发教职工产生自觉的接受需要,并善于抓住接受动机转移的时机,采集、加工、传播有吸引力的信息,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水平。

(3)不对称性。高校功能的拓展使高校组织与所在社会的界限开始变得很不明确,不仅组织成员多样,结构更加复杂,而且组织活动也变得异彩纷呈。20世纪60年代,克拉克·克尔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并且把大学形容为“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3]在这个“城市”里,由于不同系统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垂直分化程度较低,权力关系模糊,教职员工的工作模式和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知识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大学组织不仅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而且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与后勤保障系统人员之间对校园文化的认同难以均衡。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面对成员间或成员与组织之间出现的矛盾与隔阂,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没必要看得过于严重。要认识到这些矛盾大多是认识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或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最大努力使所在单位的各项工作处于信息公开状态,对教职工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客观的宣传或表扬,从而引起成员对所在单位领导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信赖,得到教职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理解和支持。

3.环境——制度场

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环境因素是促成人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人必须接受为自己准备好的环境,并受其影响和制约。制度是一种规范,是各种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的集合,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秩序框架。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反过来,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同志就曾指出,“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中的,同样是那些人,施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敲锣打鼓,积极性也提不起来,施行另外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了。”他又说:“思想问题常常是在一定情况和制度下产生的,制度搞对头了,思想问题也容易解决。”[4]“环境——制度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弥漫性。环境的影响是立体的、弥漫式的,其中既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正向的影响因子,也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负向的影响因子,这种“吸引力”或“拉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场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有赖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同时,某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用时间越长,教育效果也会累加,形成平时我们所说的“泡菜效应”。

(2)暗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度场”中,教职工首先受工作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其次受积淀在民众心理深处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新闻媒体传播的熏陶和影响,再次受制度和周围人们特别是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的影响。不仅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和规章制度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而且学校整体形象也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一般而言,教职工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高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誉度,这样会产生自豪感、安全感、认同感和满足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导致人心涣散,校园凝聚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这种暗示性特征的影响因子包括领导班子形象、领导者领导方式、奖惩制度和方式,校风校训与大学精神、学校或所在学科的地位与影响等。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暗示性特征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持制度的公正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制度的公正性比合理性更重要,即某个制度尽管不尽合理,但只要对每位教职工一视同仁,往往不会产生大的矛盾。“不患寡而患不公”是高校教职工的一种普遍心态,如果外部环境客观公正,即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败下阵来,他们通常会心悦诚服,制度的严肃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保障。特别是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不严肃就意味着制度成了一纸空文,产生不了约束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良好的管理就是教育的前提,管理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载体。一所高校如果管理混乱,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开展;制度的连续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基础。制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预期,制度的完善是在保持连续性基础上的一种完善。所谓“治大国如同烹小鲜”,今年实行一种制度,明年又是另一种制度,只会导致广大教职工无所适从。通过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方面可以“目中无人”,没必要时时处处围着教职工个体的情感“兜圈子”,可以用群体的“粗”来解决个体的“细”,确保“公共牧场的规范与利益[5]。

(3)可塑性。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生活在环境优雅、设备完善、人文底蕴深厚、校风教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教职工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教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需求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和约束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可以说,社会大环境我们只能客观面对,尽可能地排除其自发的、消极的影响,但校园小环境则完全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途径进行优化或挖掘,充分发挥其“染缸”的功能。

二、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作用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整体动力系统,从作用方式看,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空间上的全方位

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里,各子场的相互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原动力,各个核心子场都可能决定一个宏观的结构及相对应的微观状态,整体的场效应就来自各子场耦合后所体现的综合效应,各子场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平等的参与和协作。由此而产生的组织形式不是集中控制的多层指令系统,而是分散控制的多层参与系统。同时,各子场所产生的合力不是单个分力的线性相加,而是各个分力的矢量和。也就是说,这种力是通过立体的方式向包围着的对象发射能量,若各种力作用方向相同,合力才大。

2.时间上的全过程

时间上的全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在一个特定思想政治教育场中,受教育对象“场”中持续时间越长,人们所产生的与这个场一致的倾向性就越明显。这一点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证实。如南方人独有的细腻与大西北人的粗旷就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6]。二是指“场”对教育的影响是无时不在、连绵不断的。由于场可叠加的特性,各子场就能同时起作用,也正是在时间的整合下,“场”才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整体效应。三是指作用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场”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经常处于一种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螺旋上升,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使作用对象发生质的飞跃,而必须通过长时间量的积累和巩固。同志就曾指出:“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观点,而这些材料和观点又是人们平素不太接触的。一年要找几次机会,让那些平素不太接触本行业务的人们,接触本行业务,给以适合需要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不要在一个早上突如其来把完成品摆在别人面前。要下些毛毛雨,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下几百公里的倾盆大雨。强迫受训的制度必须尽可能废除”。[7]

3.途径上的全隐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会发出一种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可以感知的“信息波”或“暗能量”,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往往携带着某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认知标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教职工的内心深处。而教职工受到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的辐射后,尽管自己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也会自发地根据需要做出选择。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场对人思想政治品质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来实现的,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渗透。

三、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主要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高校教职工或多或少地受这种“场”的影响。这种“外加场”可以不受“人工雕琢”而处于自发的状态,也可在人的精心安排和设计下使本身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而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效应地影响处于其中的教育对象。

1.约束功能

由于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影响,教职工个体将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或精神动力,组织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以及传统文化、行为准则等因素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共鸣和强烈的心理暗示,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使行为取向与大众趋于一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认同”或“顺从”。如果教职工个体行为背离了公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持有的共同价值观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就会发生一种纠偏和矫正功能,从而产生导向作用。

2.凝聚功能

群体凝聚力的本质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及成员间相互吸引、相互依存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缩短心理距离是提高凝聚力的关键。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场有很强的辐射功能,教职工积极合作、协调一致的行为状态将明显增强,消极反抗的行为状态将显著减少,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就会象磁铁一样紧紧地把教职工团结起来,使心理距离大为缩短,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需要、动机和目标是激励过程的核心要素。高校一旦形成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就会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相应地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创建一个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这种环境和氛围不仅可以对新成员进行有效的同化与改造,促进他们向组织发展目标靠拢,而且可以职员工的思想认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启发他们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困惑和矛盾,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参与公平竞争,满足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的精神需求,从而产生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仲牧:《物理场论对哲学思考的提示》,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第1、3页。

[2]周瑞法:《契合生命本体需求: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追求》,“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2期,第7页。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月。

[4]姜正国:《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6期,第69页。

思政元素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69-02

一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指出:“失调理论的核心是颇为简单的。它认为:(1)在认知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着失调或‘不合适’关系;(2)失调的存在产生了减少失调和避免增加失调的压力;(3)在这些压力下,操作上表现包括行为改变,认知改变,以及慎重地接触新信息和新认知。”鉴于本文的角度是研究认知失调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下选择几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较为密切的观点加以论述。

1.“失调”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费斯汀格认为,元素就是认知,而“失调”和“协调”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存在于成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这些成对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无关、失调、协调。当一个认知元素对某个其他元素全然没有含义,它们之间就存在着无关的关系。当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元素处于失调关系中。相反,当一个元素紧跟另外一个元素的同方向,那么,这两个元素间存在着协调关系。为什么人们的认知会产生失调?费斯汀格认为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1)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它们同已经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2)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出现新的、不可预见的事情或者信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产生失调的现象;(3)逻辑上的不一致、文化习俗的差异等都可以产生失调现象。

2.减少失调的方法

失调的出现,产生了减少或消除失调的压力,促成了减少失调的行动,费斯汀格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减少失调:(1)改变一个行为的认知元素。如果有关环境的某些知识的一个元素同一个行为元素之间存在着失调时,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使它与环境元素相协调,能够消除失调。(2)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通过改变与该元素相应的环境,有可能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3)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来自强迫服从的失调

强迫服从是指由提供奖励或由威胁性惩罚所产生的表面上的服从,但内心观点并未改变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存在着与所涉及的观点或信念相应的认知元素,另一方面存在着与外在或陈述相应的认知元素。这两组认知元素明显地彼此失调。很显然,奖励或惩罚的程度,即提供奖励的吸引力和希望程度,或威胁性惩罚的不愉快和不希望程度,是一旦服从表现出来后产生失调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少的失调。

二 认知失调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契合”

“失调”的内涵、原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相契合。“失调”即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而造成失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这些信息同已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政治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离,很难完全一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趋于协调。在某种程度上讲,“失调”的内涵、原因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它们只是在不同学科上的表述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实质。

社会支持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契合。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群体是个体认知失调的重要来源,也是消除和减少可能存在的失调的主要来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如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认知失调理论中的社会支持理论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所传递的思想政治观点,正是引起人们认知失调的来源,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正是消除或者减少人们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

减少失调的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契合。在实际应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减少失调的方法。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的认知元素、增加新的认知元素等。而这三种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而当通过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在活动中改变人们的行为,从而改变人们的主观世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 认知失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结构的不协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或认知结构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认知失调将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并使人们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动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是怕他们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因此,就造成了老师说什么,他们听什么、记什么,从来不问为什么。这种“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在言语与行动上产生不协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只有这样,教育对象才能产生学习与认知的积极性。首先,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内化的能力,才能使教育对象自身的认知图式产生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其次,发挥课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量把课外活动组织成“三贴近”实际内容,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学生只有接触、了解社会,接受丰富的信息,产生信息与信息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社会、对道德认知的不协调,激起求知的欲望,达到认知协调。

2.利用认知失调理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一,激励原则。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处于强迫服从情境中的失调,往往是因为有奖励及惩罚措施在制约着人们,使他们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遭受惩罚而“违心”地做出外表上服从的行为,这样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因奖励和惩罚而产生,也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消除或减少。认知失调理论研究指出,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小的失调。因此,在奖励和惩罚过重的情况下,从改变个体内心观点的角度来讲效果并不理想。与惩罚或奖励过重相比,当惩罚或奖励相对较轻时,常常更容易发生紧跟着公开服从之后的内心观点的改变。这样,如果除了公开服从之外,我们还想使教育对象的内心观点得到改变,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提供的奖励或惩罚刚刚足够引发外在的服从。实施严明的奖惩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但为了收到最佳的效果,在实施奖惩时,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把握好一个度,使人们真正在思想上有所转变,做到表里如一,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理想效果。

第二,渗透原则。根据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处于被动接触信息的情境时,人们是否避免或规避会产生或增加失调的信息材料,要取决于他们对材料的预期或对材料的早期判断。那么,如果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情境,对某些信息的预期和早期的判断能减少失调,材料本身实际上是增加失调的,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更大的失调。这样可能更容易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观点,接受新的观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者认知不协调的地方,发现其思想状况的薄弱点,找准症结,精心创设特定的教育氛围,对教育对象进行特别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

3.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

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行为元素所代表的行动或情感也就改变了,失调就能够消除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大量涌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劳动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如参加义务劳动、实习劳动、家务劳动等。只有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劳动,不断总结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与认知,巩固劳动锻炼所取得的成果,才能使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并在价值的实现中感受愉悦。

通过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而这些认知元素又能产生新的协调关系,就会减少失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引入新的认知元素,使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趋于和谐。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人们的认知结果不稳定,极易变化,也缺失一些必要的认知元素。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还不完善,对自我和外界对象的认识缺乏客观性,评价水平较低,新的认知结构正在构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其某些认知元素的缺失,及时地引入新的认知元素,增加那些能减少整个失调的新信息,从而减少失调的程度或消除失调。

参考文献

[1]〔美〕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郑全全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思政元素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J30[文献标识码]A

在新时代文艺思想理论的推动下,高校教育者逐渐意识到艺术教育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且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新艺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开辟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渗透、融合的崭新空间。本文力图把握艺术理论教学的特殊性,探究如何在高校艺术理论教学中深挖思政元素,改善当前高校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性和局限性,充分发挥艺术理论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先后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一系列理念和精神的指引之下,“课程思政”已成为今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向。这一全新理念既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理论的具体体现,又是顺应高校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与建设需求,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在高校所有学科门类中,艺术类课程相较于其它课程而言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其在激发和提升大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凭借艺术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兼具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政治意识、道德观念、人格品质的独特教化功能;即有助于大学生活跃思维创造力的建立,又易于其健全人格的塑造。科学认识和发掘高校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利用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注重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助力高校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亦具有特殊且深远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首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助力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顺应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提出的教育新理念的导引之下,由于德育与美育的内在同一性,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也应主动承担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课程思政”意识,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充分提炼、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发挥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镜像和协同效应,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全面实现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

其次,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创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保存、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更应肩负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创新、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时代重任。在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认识和发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利用艺术教育的独特形式,以“入脑入心”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运用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艺术作品的解读和艺术创作,全面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栋梁之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最后,有利于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类大学生普遍重专业,轻理论学习,存在政治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偏低等问题。因此,需结合专业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润物无声’中将思政元素渗透在教学中,以提升其政治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及参与的热情,打破重艺轻德的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等,理顺艺术与思想政治的辩证关系,在大力提高专业素养及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其政治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潜能,使其成长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优化教学理念,深化课程观。

艺术理论课堂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工作。因此,高校艺术理论教师应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自觉挖掘艺术类课程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共通共融之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在课堂设计环节中,将“红色”理念赋予课程中,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首先,通过修订现行教学大纲,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融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使之有相对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其次,科学设置课程,充分体现全面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及艺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具体要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导引功能和艺术手段的应用。

(二)调整师资结构,构建艺术专业与思政教师的合作机制,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艺术专业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搭建相应平台促进其与思政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如定期举行两学科教师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探讨、共同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等措施以促进两学科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

(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主题活动,推动艺术与思政教育实效。除课堂建设外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通过创建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建立课堂内、外互动式的双向教学模式。如校园艺术文化节、专业技能设计大赛、工艺品设计大赛等专业设计作品的展示表演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希冀更多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达立德树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思政元素论文例4

一、“思政元素”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问题

高中英语课程在应用思政元素时,教师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教师对思政元素缺乏认识,并且在原来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主动将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内容应用在一起;其次,对于教学方法,教师也没有适当的方法将思政元素和英语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

(一)英语教师对应用思政元素认识的不足

有些英语教师认为应用思政元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涉及的范畴,与其他学科无关,有些教师还觉得在英语课上谈思政是主次不分的,对涉及到的“思政元素”也是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甚至还会觉得在专业课知识教授的基础上应用思政元素是浪费时间,增加自己的教学负担,抱怨自己精力不够。

(二)英语教师对应用思政元素的能力短缺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守的仍然是原来的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注重单科的英语知识教学,缺乏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应用和突出,缺乏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能力。

(三)英语教师应用思政元素方法的短板

作为英语专业课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基于英语知识的讲授。通过英语知识讲授生搬硬套的进行思政元素的输出,这种方法在英语课堂上应用思政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使“思政元素”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很难发挥思政的教育功能。

二、“思政元素”在高中英语课堂应用策略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所以“思政元素”能否恰当应用,最关键的作用在于教师,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

(一)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政认识

提高英语教师对思政的认识,纠正他们传授专业课知识的误区。在高中英语中应用思政元素其实质是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总目标。然而单单传授英语知识仅仅实现了“教育”的教学任务,忽略了“育人”。所以教师要明确“教书育人”的具体做法,是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不该将二者相割裂,不能片面地对待。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形成足够的思政意识,能够将知识为主的教学思路转移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教育相结合的思路上。首先,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教师交流活动,让思想政治教师和各科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通过各老师间的交流,提高各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认识,同时,学校也要改变教学氛围,努力营造立德树人的氛围,增强教师对思政元素得重视。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自己能够身临其中,提高自己对实际用应用的意识,落实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思政元素。

(二)提高教师应用思政元素的能力

应用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应用思政元素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于英语学科来讲,其中包含的思政元素种类多种多样,如何将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应用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并且具有足够的应用能力。在英语内容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爱国、诚实、文明、谦虚、友善等思政元素,如何将这些元素应用到教学中,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首先,教师应该多参与一些高校组织的有关应用“思政元素”的课程,学习高校教师应用“思政元素”的方法,在不断的借鉴学习中去提高自身应用“思政元素”的能力。其次,学校应该开展一些与之相关活动,使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去检验并提高自己应用“思政元素”的能力。

(三)创新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都是讲授法,在讲授时,涉及到思政元素的部分,直接一语带过,并没有对其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枯燥且无用,并不能使学生明白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首先,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教科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同时教材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有些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只会浮于表面,做一些表面文章,讲一些虚的东西。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研究教学内容,认真发掘提炼教材中所蕴含思政元素,并从专业课的角度讲述思政元素,设计教育目标,构建课程模块思政教育目标体系。以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Culturalheritage为例,在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采用设疑式导入,向同学提问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古城古建筑,有什么著名传统文化,有哪些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通过导入引起学生对我国精神及物质“财富”的思考,在设计课程三维目标时,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英语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并且能够介绍出它们的现状及特点;情感目标则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敬慕之情,以及文化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对我国的文化自信。其次,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教材内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预见未来,很难及时反映不断发展着的客观现实,因此分析教学内容有要高于教材,并针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从而给学生留有深刻印象。并且通过失败的教训,具有警示意义的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反思,能够加深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提高学生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以高中英语课为例,分析了英语教师对“思政元素”应用时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大致的了解教师在认识、能力和应用方法的不足,并且提出了有效对策,为现实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思政元素论文例5

关键词:社会舆论多元化;正能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社会舆论多元化对社会大众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下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正能量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社会舆论多元化是社会转型期的突出表现

社会舆论是大众对某一事物某些人或问题的议论、评价。社会舆论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约束力,是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和民主化法治化转型的时期,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舆论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表现,其多元化现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明显和突出。

1.社会舆论主体多元化

同志指出:“随着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具有明显差别的不同群体。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认识、文化素质、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舆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必然会对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诉求有所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光是在接受来自党和政府的舆论信息,也在大量接受来自各个利益主体的舆论信息。

2.社会舆论传播渠道多元化

随着生产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舆论的传播方式五花八门,传播渠道多元化成为当今社会舆论传播的一大特色。除了党和国家直接控制的各种宣传舆论阵地外,还有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种报纸、杂志、出版社等媒体。传播社会舆论的还有未经批准或不需批准的境外广播、卫星电视、国外流入的出版物,国内的非法出版物及影像制品;特别是网络作为社会舆论传播新载体,使得社会舆论的传播更加无孔不入。

3.社会舆论影响多元化

首先,反映各类主体心声的舆论都有各自的信奉者、追随者,各种传播渠道发送的舆论都有各自的受众,当今社会舆论的影响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其次,不同层次、不同阶层的受众不仅仅接受自己最熟悉的舆论的影响,同时也在接受其他方面舆论的影响。社会舆论不只是影响某一方面的人群,而是对各方面人群都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交叉感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舆论影响多元化最生动的写照。

二、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下大学生正能量教育的挑战

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快速发展导致的社会舆论多元化,更使大学生正能量教育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社会舆论多元化的虚拟与现实交叉并存对大学生的正能量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1.传统正能量教育的理念受到社会舆论多元化的冲击

传统正能量教育的“一元主导”和“教师主体”的理念受到社会舆论多元化的冲击和挑战。首先,大学生身处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中必然面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与冲突,甚至要接受西方强势文化与文化霸权的挑战。这对传统正能量教育“一元主导”的理念造成冲击和挑战;其次,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得大量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导致教师的信息优势被弱化,甚至有时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尤其是新媒体的互动性更使教师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师生处于平等交流的状态。

2.现行的道德约束手段与社会舆论多元化的隐匿性之间存在落差

传统正能量教育往往从政治的高度出发,注重阶段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忽略了正能量教育的个性化,这种形式的正能量教育不能解决价值观多元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学生的道德素养也难以通过现行的批评教育、舆论监督等约束手段得到提高。大学生在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中的活动具有匿名性,他们出于好奇,好玩等心理或受利益驱使可能做一些不负责任、违反道德的事,而现行的道德约束手段很难对此发挥有效地作用。

3.社会舆论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带来挑战

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十分明显,给正能量教育带来空前的挑战。由于社会舆论多元化的环境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汇集交织,西方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大学生思想上困惑和迷茫,在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上出现偏差。

三、增强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下正能量教育功能的对策建议

1.着力合力建设,整合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下的多种育人资源

在研究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社会舆论多元化的综合效应。传统正能量教育凭借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在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所拥有的权威性、严肃性以及明确的目的性在育人方面拥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而在信息化的今天,多元社会舆论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与外界交流、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其接受特征的传媒方式,通过多种传播方式更好地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

2.着力队伍建设,提高正能量教育主体的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为工作需要,对舆论的关注度要高于社会公众的水平,且自身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首先,要深入研究和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养理论,紧紧围绕正能量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结合专业特点对大学生们关注的社会热点向题、焦点问题等进行深入剖析,突出正能量教育的针对性。其次,积极开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专业素养的实践活动。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培养的主要场所,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体系,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校园实践等活动,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3.着力品格养成,提高正能量教育客体的素养

大学生作为正能量教育的客体,他们的信息认知能力和媒体利用能力都具有局限性,从而间接阻碍了社会舆论多元化对正能量教育的积极作用。大学生“正能量”教育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达到对现阶段所倡导的“正能量”的深化认识。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其实也蕴涵着一定的“正能量”教育资源,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大力提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精神教育,通过介绍各专业领域中的著名人物的动人事迹、专业发展史等,培养大学生的正能量精神。

针对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下大学生正能量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明确思路,促进社会舆论多元化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发挥,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当今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正能量教育,把正能量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正能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贺彦凤.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12).

[2] 刘会.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12

[3] 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07

[4] 谭泓.公共传媒在构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思政元素论文例6

1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课程思政是基于各类课程,如专业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践类课程,并将课程知识、技能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相结合,形成协同合作的效应。将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塑造学生在道德情操、人格及人文素养、智力思维方面的品格,以及对专业伦理方面的职业道德、行为、精神等的认同感与责任心。

2《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概述

《手工印染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既具备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特点,同时融合了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家国情怀、实践劳动的素质养成。

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育意义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在知识技能目标、文化情怀目标以及素质目标上一方面强化文化基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化职业素质养成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强化大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实践实训无缝对接。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首先梳理知识点及实训点所对应的思政元素,以点连线,以“隐身”的方式贯穿整个课程内容、项目训练等环节之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深化学生对传统非遗文化的理解,从而促发学生进行更好地创新及表达,提高人文情怀及民族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对待职业、专业的匠心精神。

4《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

4.1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

知识点是教学环节的基本单元,也是课程思政元素的基本承载点,要通过知识点的连接,合理拓展专业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与温度。《手工印染设计》可分为手工印染艺术理论部分与染色技术实训部分。在理论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美学精神等思政内容;在技术实训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创新思维、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匠人精神等思政内容。

4.2结合具体知识点建设思政案例库

在授课过程中,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论性、机械性表述,会使课程内容呈现呆板、无生机的状况,同时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单调且无兴趣。若在课程知识点授课过程中将主要知识点结合故事、图片、视频等来呈现,会使得整个课程内容丰富、具有趣味性且充满生机,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及知识吸收度。案例形式上可以以图片、视频、故事讲述等为主;内容上可以以学术发展史、大师、民间匠人、教师个人经历和感悟为主。课程思政的重点要通过挖掘其案例背后的意义,呈现和升华出内在价值观,从而建立一个较为丰富、具有思政导向的案例库。案例的类型不但有正面示范案例,也要有失败案例,从失败的教训中提炼警示性问题。《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案例库主要以图片、工艺美术大师故事、民间匠人故事为主。分别体现出中国美学精神、文化自信、匠心精神、职业责任、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如图2)。

4.3坚持正反示范性实践内容引发思政思考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实践部分主要集中于工艺的印与染的环节中。以手工扎染为例,首先教师要以规范与不规范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扎”的规则进行梳理与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在实践操作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以认真与不认真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做事态度的认知,让学生们认识到态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最后以完整及不完整两种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工作责任的认识,让学生们体会到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4.4与课程知识理论关联的社会热点与国家战略拓展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与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文化强国战略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染色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植物染色。在非遗文化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5总语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手工印染设计》教学涵盖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职业规范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以当代大学生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本课程为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感素质、职业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通过对本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的研究,使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完善了核心素养。

思政元素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51-03

一、多元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是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形式上的差异。多元文化的存在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树立了典范性的标准。

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是以多元文化为基本特征的,对世界形式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联系,推动者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同时,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不同文化的彼此激荡与冲突也尤为激烈。在我国,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东方与西方、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大众和精英文化以及传统与文化并存的多元格局。

二、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现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稳定变得多变。

多元文化容易引发思想政治观念的分歧,带来思想道德标准的混乱,冲击着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高等学校一向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是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多元文化在此交锋与碰撞,影响着师生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多元文化背景下,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共同汇集于高校校园,相互之间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教育环境。大学生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判别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极大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存在的问题

1.知识结构专业性不强,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现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大多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往往欠缺实际工作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也比较匮乏,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不高。

2.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大多数辅导员整日陷入到事务性工作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加强自身学习,加上缺少交流、学习的机会,导致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

3.高等院校辅导员数量不足。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专职辅导员的数量还未能达到国家标准。此外,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个性强、责任心弱、集体观念差等特点在他们身上突显,学习、经济、心理上有困难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些都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难题。

4.高等院校辅导员自我认同感弱,工作疲惫,成就感低。辅导员就好比那搬运工,哪里需要哪里搬,工作强度大,事务烦琐,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不够,同时辅导员自我信心不足,没有什么成就感。

5.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还没有形成,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和暂时性普遍。辅导员待遇不高,比起教授等工资偏低,并且评职称困难,岗位期满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往教师方面发展,一种是从事行政工作,前途不被看好,所以很多人把它当成暂时性的跳板职业。

四、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原因分析

1.低学历和过度追求年轻化。大部分学校规定辅导员的学历本科即可,并且不限专业,年龄选择却趋向年轻化,导致入职人员经验不足,不能够很好地开展工作。

2.工作事务性。辅导员整天被各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困扰,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充电,也没有精力去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客观上降低了提高自我素养的机会。

3.晋升困难,地位低微,职称评定无果等问题。在许多高等院校里,辅导员疲于奔命,辛勤地付出却难以得到认可和回报,辅导员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临时的职业。

五、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研究

多元化形势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坚持正确的导向,改进教学方式,掌握主动权,开辟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努力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正确的导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形势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趋利避害,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2.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继承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对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人类思想文化进行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古今相承中西结合的创新道路,才能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吸引力感召力。

3.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主体意识、个性特征等都发生了新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选择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研究,深刻认识多元文化对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成长规律,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学生工作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如现在的学生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一切;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害怕挫折,导致心理脆弱,承受力差。他们中的一部分受网络负面影响太深,是非难辨,问题多多。因此,辅导员应积极应对,学习掌握运用网络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必须对广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其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使他们明辨是非。关注学生组织,引导学生成才。也要关注贫困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5.提高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文化多元化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作为培养创造性高层次人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打铁还得自身硬,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由于辅导员在学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育者要适应形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信息素养,尤其是对信息进行搜集筛选鉴别和处理的能力。只有及时澄清和分析错误信息,把正确客观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才能指导学生避免思想上的误区和片面极端,不断进步。具体来讲,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在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实际,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充实新内容,拓展新领域,运用新手段,建立新机制等方面提高能力。此外,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以适应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政策的投入,明确政治工作队伍的地位与作用、权利与义务、职责与待遇,使他们真正做到有位有为。

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的具体步骤

1.重新明确辅导员的自我定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特征是其服务性而不是其管理性,学生和学校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因此要认真履行职责,以人为本,聆听学生的心声和建议,尽力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促使学生全面成才和健康发展。由管理型向引导服务型转变,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坚持辅导员的工作原则。现代大学生的知识面宽,发展全面,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都较强,这对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一些原则:

(1)持续发展原则。辅导员应该坚持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达到全面发展。

(2)正确的导向原则。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培养促进自身发展、提高自身能力的基本素质。

(3)顺应形势的可持续性原则。把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在社会上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奠定基础,使学生一生受益。

(4)多样性原则。学生在个性特长、能力、兴趣等方面不同,所以要因人而异,坚持多样性发展的原则,使物尽其材,人尽其用。

(5)主体性与辅的统一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做好发展规划。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水平和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树立不断进取的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发展自己的内部动力。

(6)贴近性原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可分为课堂教学与理论灌输以及经常性的思想工作。无论哪种途径,都要最贴近现实、最贴近生活、最贴近学生心灵。

3.灵活运用辅导员工作的具体方法。辅导员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要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工作中必须具备“四心”。具体来讲如下:

(1)观察学生要细心: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环节,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有助于其他工作的逐步开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一是查档,了解学生的过去;二是走访学生宿舍,通过和学生面对面谈心了解学生,做好学生情况备案;三是通过检查学生晚自修情况、开展集体活动等方式接触学生。

(2)用心去聆听每位学生的心声: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倾听自己心声的聆听者。处理好每个学生的每一件事情。用心去做,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

(3)热心去帮助、耐心去指导每一位学生: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指导,以此来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努力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作为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四要:政治素质要过硬;科学文化素质要提高;能力素质要加强;身心素质要健康。

总之,未来世界的竞争属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发展和走向。而作为高校学生的管理者,高校辅导员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改进完善工作方法,改革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已成为时代的必然。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在高校学生工作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广大辅导员与时俱进,用创新性思维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开发更多有新意和实效的载体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齐卫东.论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王学风.论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

思政元素论文例8

一、课程思政提出背景及对城乡规划专业的要求

2020年教育部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1]。从上述政策中不难看出,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课程思政的提出对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除父母外影响最深的就是专业教师[1]。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传道授业外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课程思政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思政教育由专门思政教师和课程负责的局面,将所有课程都纳入到思政教育体系当中。任何课程和教师都应当结合自身课程的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并将之运用到课堂授课当中[1],在解专业之惑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城乡规划专业作为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以解决社会问题、建设美好家园和良好人居环境为己任,对指导城市开发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城乡规划师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素养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劣质工程、违规建造不仅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建设,还可能给人民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城乡规划专业的思政改革势在必行。

二、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思政的难点

由于城乡规划专业实用性强、涉及知识广等特点,其本科教学思政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二是如何将思政元素与社会热点互相结合。传统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关注知识本身的学习而忽略学习知识的初衷,进而无法真正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建设当中;同时由于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所处层面不同,如何将二者自然、深刻地融合在一起,也是城乡规划专业思政教学面临的困难。另外,由于不同时期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也不同,根据发展目标的改变,思政的侧重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现阶段城乡建设已经从传统的大拆大建走向了城市更新改造、地下空间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等方向,如何将思政元素与当下城市建设现状和热点相结合也是本专业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和社会问题及当下热点结合,不断完善和更新,而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文章以西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为例,结合其教学目标和特点,对课程中可以运用的思政要素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西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设置概况。西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实行五年制大类招生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适合国家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需修满207个学分方可毕业。西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根据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大致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通识课、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四个板块,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又包含了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内容。按课程的内容划分,又可以将开设课程分为基础理论课、专业设计课、专业实践课和专业技术课四个类型,理论、技术和设计课开设主要在前四年,实践课则贯穿整个本科教学过程。理论课代表课程有一年级的建筑大类基础概论、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二年级的中外建筑史、城乡规划原理,三年级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乡村规划概论,四年级的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设计课包含了一年级的建筑设计初步1、2,二年级的建筑设计1、2,以及三四年级的规划设计1~4。实践课有建筑认识实习、乡规划认识实习、古村落调研、城乡规划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技术课代表课程有建筑制图1、2,建筑构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建筑数字技术等。(二)思政要素提取。城乡规划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对思政的要求也更高。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及课程设置特点,文章对本专业课程思政要素进行分类和提取,大致可以将本专业思政要素分为以下三个大类。1.历史类课程思政元素。历史类课程内容是城乡规划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城市建设和发展历史,总结前人的经验和不足,了解城市发展的脉络,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华大学为例,历史类代表课程主要有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中外建筑史、中外园林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等,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中的部分章节也有涉及到历史类教学内容。历史类课程的思政要素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展现我国城乡规划的重要成就以及一些本专业伟人为历史文化保护做出的贡献和榜样,进而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远大志向[1]。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荣誉感。2.专业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在理论类课程中,除了历史类课程外,专业技术类课程也占了大量比重,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等,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中涉及到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等内容的章节,也属于此类范畴。规划工作中除了要满足社会和使用者的需求外,更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规范,保证工程质量,否则会给社会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容不得半点掺假和马虎。城乡规划专业技术课程思政要点即应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3]。3.设计类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实践类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课程,贯穿了本专业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低年级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专业素养,建筑设计课程使学生掌握规划中常用建筑的基本体量和功能,为后续大尺度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作为专业核心的规划设计课程又包含了群体建筑设计、居住区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内容。近年来城乡规划的重心已经从城市规划和建设新城向乡村规划、旧城更新改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历史保护等方向转变,由于气候变化、疫情等因素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城市公共健康、城市内涝等城市问题也应当引起规划师的关注。因此在设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结合社会需求和热点,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关心社会问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为人民谋福祉。(三)改革措施。城乡规划专业的思政教育不应是一个孤立静态的过程,而应当是一个贯穿整个教学并不断与时俱进的动态教学过程,不应是生硬的、局部的思政元素的引入,而应是包括授课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内容的整体改革和提升,应当是自然而然润物细无声地去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体改革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教师政治素养。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引导意义重大,因此思政教育若想取得好的效果,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十分重要。提升教师政治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思政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的能力;二是寓教于学,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备课、授课和课后总结,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2.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教学内容是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3],教师通过授课过程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因此教学内容的重新梳理十分重要。传统的教学主要以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对思政内容的融入是破碎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思政背景下的城乡规划教学改革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理,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和教学内容自然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除此之外,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中也应当明确课程的思政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当与时俱进,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教学的灵活运用。3.增加思政考核和评价。增加思政考核和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对掌握思政教学是否在师生中取得良好效果、如何不断完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反馈,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思政考核和评价应当既包含教学主题———教师,又包含学习主体———学生。对教师的思政考核和评价主要应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将思政内容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作业设置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4]。对学生的思政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通过课程的学习是否有所提高,因此在课程的考核当中应当融入思政考核。学生思政考核的方式应当是多样的,如可以设置一些主观题目,在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可以考察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也可以组织课堂讨论,了解考察学生思政水平,更好地推进课程建设。

四、结语

总之,思政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共同不懈的努力,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只有将思政教育和传统教学相融合,推进和完善思政课程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育出有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宝娟,张伟,袁晨晨等.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思考[J].安徽建筑,2020,11:126~127

[2]陈丽.基于课程思政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改革探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113~116

思政元素论文例9

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并提出课程思政的理念,旨在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融合了多个学科,理论与实践、基础性和先进性高度结合,在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非环境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事业单位也更加重视对环保从业人员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培训。因此,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好的教育作用。

一、兼顾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专业教育目标主要包含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方面。其中知识传授主要指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现代环境科学发展趋势、学科前沿和环境的热点问题;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科学严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德育教育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加强其生态文明理念和自然和谐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使学生把爱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使命,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特色案例,使学生立足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提升绿色发展自信。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该课程面向广泛

生态环境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思想意识保障。《环境科学概论》不仅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环境教育选修课程,以及面向基层专职、兼职环保从业人员的环境教育培训课程。

(二)该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该课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元素:包括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理念,以及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三)多模式多手段结合

可以将特色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发挥课堂的专业性及德育育人功能。

三、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

围绕环境专业知识传授、专业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思政教育设计如下:通过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构建人与自然共存的世界观,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如设计表所示。

四、立德树人和示范辐射双重效果

思政元素论文例10

对于新时期如何开展思政教育,指出可以将思政元素看做盐,并将其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以推进学生对思政元素的自然吸收。的思想指导为宪法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为将宪法学教学打造得更具创新性、前沿性,教师可以借助思政教育的特点,构建宪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一、宪法学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积极意义

宪法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宪法现象的法律科学,是法学必修课,也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既包含法学基础理论体系,又具有部门法学的特征。传播和掌握宪法学知识,是宪法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1](59-60)。宪法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法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质量,更关系到我国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宪法学学科的主要特征包含: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实践功能作用、规范性、知识品质的开放性及知识的价值性。从特征可以看出,宪法学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尤其是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宪法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宪法专业知识,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融入课堂,注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尊重学生成才的客观规律及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在专业教学中实现专业课知识和思政知识的有效融合。

法学专业的思政教育对于我国法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公检法等司法部门或企业法务部门从事司法工作,承担着维护我国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如果学生不具备科学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政治信念不坚定,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会极大影响甚至阻碍我国的司法建设,危害社会民众的合法权益。法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学问、过硬的法律技能,更要掌握和法律有关的道德准则,提高法律运用的实效性,发挥法律的人文内涵。新时期的法学专业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法学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完整立体网状的教学结构,推动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2](77-81)。

二、思政元素融入宪法学教学实践的主要路径

(一)遵循思政育人的客观规律,构建科学的宪法学思政教育体系。

宪法学作为一门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专业学科,教学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流程,将思政元素融入宪法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做到科学融合、有效融合,掌握好思政元素融合的时机、切入点。

教师要明白宪法学的学科内涵,相较于其他法学专业,宪法学是和国家治理、政治统治关联最紧密的学科之一,主要学科内涵和教学内容是指导人们思考应当如何组建一个国家,如何创建相对科学的政府,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可以摸索思政教学和宪法学教学中关联最紧密的部分,有天然学科逻辑一致性的部分,并以此为切入点。考虑到思政教学和宪法学教学的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切入点,将其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将宪法史和共产党成立,领导人民革命、抗日的历史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共产党的具体案例了解政党创建及管理国家的具体经过和历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宪法学理论知识,加强宪法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可以将宪法学原理和党的思想理论成果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

遵循思政教学的客观规律主要原因在于宪法学内容和思政教学内容有着天然的关联性,教师不能为了思政教学而强行加入思政教学,要遵循客观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宪法、应用宪法。在宪法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能借助宪法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如,用宪法的规范解释和应用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让学生进行情景互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或分组讨论。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能提高认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思辨精神和批判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有积极作用,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判断力,避免被不良因素干扰和引导,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3](200-201)。

(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宪法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

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学生学情、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规律等灵活选择的,新时期的法学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做到专业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相结合,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安排教学过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为案例,教师要主动挖掘思政元素和宪法学课堂教学的内在关联,保持思政元素和宪法学专业教学的规范性统一。挖掘思政元素融入宪法学课堂教学的载体,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推动思政元素和宪法学知识内容的融合。宪法的案例具有典型时代特色,能反映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和历史发展特征,宪法的案例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而且宪法的固有品格为实践功能作用。在宪法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宪法学知识的政治属性,教学中避免陷入空洞的理论说教,将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鲜活的宪法案例作为课堂教学载体,消除宪法教学的枯燥感、抽象性,弥补宪法学课堂教学政治属性过重的不足,并通过思政教育的道德、美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宪法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8-9)。如,在分析中国宪法的创建过程、时代背景和实施制度时,教师可以列举英美法系的违宪审查制度,借此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带领学生分析中国宪法实施的特征和相对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宪法实施制度的主要特点在于将宪法精神导入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和全民守法等过程中。中国的宪法实施制度则是事前、事中制度,在立法、司法、执法等过程中实施宪法精神,保障我国的立法文件、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性制度等符合宪法精神。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实施制度也是中国特色法治思想的表现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以法治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和总结中国宪法实施特点和优势,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宪法精神的理解和认知,强化对中国特色法治的认同。

(三)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全方位融入思政元素。

互联网时代,网络对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冲击,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三尺教学,而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形成更加开放、交互和平等的教学氛围。我国法学教育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并以新的技术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宪法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在宪法学教学中,互联网平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推动教学手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变革。互联网平台可以将抽象的宪法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知识,将深奥的宪法学理论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实际功能。而且互联网平台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教师可以利用相关教学软件、技术等实现案情、法理的自由转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宪法学课堂教学主要为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融入思政元素,教师一般以理论说教强行融入,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对过多的理论说教缺乏兴趣,这种单向灌输式的融入教学实效性并不高。教师运用互联网平台,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如,在宪法学教学中,教师讲解宪法的编写过程,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的时间点进行对比,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同样时间点的历史事件。将宪法制定的具体过程和历史事件相结合,可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印象。或者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同时期内中西方的司法建设和机制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指导思想进行对比理解,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理解[5](96-100)。互联网平台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让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升华学生思想认识。

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司法实践并不陌生,也十分重要。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社會考察、社会公共服务等,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宪法课作为一门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必修课,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