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思政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4 15:22:59

思政教学论文

思政教学论文例1

2行业院校思政课模式的初步探索

全员育人、全方位教育、大德育已经是思想政治教育界共识。思政课教育仅有课堂教学这个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不够的,人文课程、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思政教育等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思政课教育教学延伸扩展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2.1改革思政课课堂教育教学行业企业参与思政课教育教学。为了更好地服务民航、服务社会,中国民航大学作为培养民航行业专门人才的高校,高度重视用人单位的要求,从体制上安排了民航业界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立中国民航大学人文与思政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吸收民航高级管理人员和聘请的民航客座教授参加”[3]。学校聘请了民航局公安局长、航空公司法律顾问等行业部门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来校讲课和举行讲座,行业的参与满足了民航行业和学生的需要,可以把民航行业对所需人才思想道德的要求融入思政课教学。提高教师联系行业实际的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思政教师赴所在行业实践和调研,将所获得的行业案例运用于教学。对新引进教师进行上岗前行业知识培训。思政课老师开展对所在行业的专门研究,如民航职业道德和人才培养研究、思政教育与民航文化建设相结合探索研究、民航强国战略研究、民航发展史研究,等等;现在正在进行民航文化系列研究和思政课教学民航案例选编。吸收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调研。这些实践、调研、培训和专门研究,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民航,关注民航,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使命感。教学增加行业内容。思政课结合学生将来所从事工作和所在行业需要,教学内容增加了民航职业道德、民航文化等。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用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解说理论的正确,结合教材科教兴国战略,讲如何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飞跃。增加民航案例教学,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把空难事件和“返航事件”等作为案例,进行民航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适应民航行业需求。建立行业实习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对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大有可为。建立了国航、东航、天津民航机场、周邓纪念馆等思政课实践基地。学校规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课时30学时,由概论课老师指导大二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对调查和报告进行评比总结。其它三门思政课实践课时各10学时,主要形式有参观、演讲、辩论、读书交流、热点问题座谈、撰写社会问题研究论文、撰写勤工助学实践报告、杰出校友访谈等。此外,学校团委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去民航单位实践,组织学生志愿者为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大运会”等服务。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民航行业,热爱民航,献身民航事业;开阔眼见,了解认识社会,激发责任感。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思政课改期末一次考试考核为多次多种考核:论文(占10%)、平时(占10%)、实践(占30%)、考试(占50%)。下一步准备与辅导员合作,把行为表现也纳入考核。注重实践课考核,实践成绩占到30%;而社会调查则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考核。

2.2思政课教师开设人文选修课思政课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大量人文类选修课,在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选修课分三类,思想文化类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思想评介、当代国际关系等;民航文化类有民航概论、民航发展史、民航企业文化等;文学艺术类有欧美文学欣赏、美学与艺术、书法艺术等。专业课也有育人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个专业过硬、品行高尚的老师就是影响学生人生的一面旗帜。专业课在“授业”中也要“传道”,在“传道”中也要“解惑”,要“教人做人”。学校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教书育人,每年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推进全员思想政治教育。

2.3建设校园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育与学生党建相结合。思政课注重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派出思政课老师为学生上党课;要求入党的同学思政课成绩必须合格。同伴教育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要求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起示范作用,在思想品德上起表率作用,在学风、校风建设中起引领作用。举办各种人文讲座。思政课教师在学校推出了“天问大讲堂”人文社科系列讲座,有学术报告如大学精神、语言与文化传承、收入分配、民航强国战略、十报告解读等,也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中日关系、南海问题、两岸关系、恐怖主义、青年成才等。讲座很受学生欢迎,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建立了法知网、易航网、启航网等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丰富,服务学生,栏目新颖,情系民航,受到学生喜欢。思政课依托学校BB网络系统建立了网上课程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和特点,在交流中释疑,在探讨中解惑;建立了文字音像资料的供老师交流备课的网上资料室和学生学习的网上阅览室,点击超过光顾传统图书期刊阅览室。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学校每年举办辩论赛、演讲赛、歌咏赛、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活动内容结合行业实际。人文学院派出思政课老师为各种学生活动担任评委,为学生社团担任指导老师。近年来,由思政课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天津市高校辩论赛冠军等各种奖项二十余项。建设蕴含行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道路命名选用国内各大机场名字,校歌创作抒发民航豪情,校徽设计凸显民航元素,校服设计融入民航徽记,校园宣传栏、标语牌等无不展示民航风采,陶冶学生民航情怀。

2.4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校外思政课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思政课老师多次捐款救助生病、困难学生。2009年思政课党支部开展了老师帮助学生的“一帮一”活动,即思政课每个党员教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最少帮助一名学生。正如有的受到帮助的学生所说:“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让我收获颇丰”、“老师的关心帮助终身难忘”。思政课老师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很多学生在思政课程结束后,不少学生在毕业后,仍然与老师保持着联系,经常就一些感兴趣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老师探讨,就自己适应工作岗位、个人发展、恋爱、人际关系等问题征询老师意见。人文学院思政课党支部2007年、2012年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获得了多项荣誉。

思政教学论文例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过多年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果,它涉及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两课”教师需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减称《概论》)课教学中全面渗透素质教育内容,推进素质教育。这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而且更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概论》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不断进步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概论》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旗帜鲜明、理实结合地宣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主阵地。要使该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不但使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更关键的是要“进头脑”。首先,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只有如此,教师在授课时才能自信、有理有据、掷地有声的进行课堂教学,才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语言、信念和人格去感染学生。坚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风气才会形成。否则,教师课堂上理不直气不壮,学生自然就会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怀疑,甚至是抵触情绪。教师在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学生为完成规定学分而听讲,那么我们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任课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理论的宣讲者、践行者,做学生的引路人。

第二,紧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理论问题展开教学。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奠基之作。解放思想理论破除了我党政治上的迷信,实事求是同时也是也是思想活的灵魂,是指引我们前进的重要理论明灯。

第三,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任课老师的目标工作。笔者认为制约《概论》课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应该在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下功夫。具体可以通过采用影像资料、历史故事、文献档案展示、多媒体教学、革命歌曲教学等手段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有效利用课堂讨论、主题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摒弃简单的理论说教,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一些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教师应该在是非问题上立场坚定,避免学生曲解理论事实。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就会增强。

二、注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孟子云:“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提高学校学生人文素质,就是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概论》课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在课程学习中,通过教师全方位的讲解分析,学生掌握了与时代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绝佳途径。其次,《概论》课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辨证法思想,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其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等,都是辩证哲学思想的体现。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邓小平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科学的本质。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中没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锻炼出创新能力。《概论》课的很多内容都体现出强烈的是创新思维精神,是领导集体和领导人智慧的结晶。他们以巨大的理论勇气直面问题,善于研究,敢于总结提炼,创造出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指导思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辟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教学中,要以几代领导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为切入点,将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素质。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思政教学论文例3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一个哲学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社会性、和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做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价值意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学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深化了对其本质的认识,但没有形成统一界定。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活动的现象,在社会共同体中,个人与集体活动中的辩证关系也需要一种全面的辩证的视角去解释。社会哲学是一种对于社会生活现实的总体性把握[1],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社会哲学范式这一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和需要的必然性与普遍性问题反思,这与认为“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把社会政治的需要看作其出发点和归宿”[2]的观点不同。基于社会哲学思维方式,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在生活实践中如何体现的,在社会关系中把握,才能正确体现其本质。

1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在不同时代和国家表现为不同的样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许多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界定是从一定统治阶级、阶级意识形态来界定的,“意识形态性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或意识形态性,它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属性”[3]。意识形态性的核心是政治性和阶级性,是指的是观念上层的建筑,是政治的法律的思想的观念,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大众的,是文化自觉的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需要在社会关系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意识形态说发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意识功能传播,在这一社会关系中显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源于社会系统中的政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实质是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渗透”[4]。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安排和治理,它自始至终都有公共性的向度[5]。政治性只是人的群体归属需要的一部分,另外还有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在原始人群内实际上是存在着为大家都认可的行为标准和活动准则,也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从根本上看,在阶级蒙昧时期,在社会思想领域中不存在着思想体系的明显分化,政治社会中只存在着一套较为完备的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的思想体系。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政治是一个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强制,是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即政治同化了道德和宗教,因此,政治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概括是不能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范围和全部现象,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被需要的体现,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间性活动,在现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一个前提性承诺,具有确定的价值取向和导向的,尽管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及其不同人群、各个阶层和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然而对于其历史正当性、社会价值取向和作为人类需要的一项活动是共通的。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存在相同的现象,即能够用一种关注社会活动的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2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探究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准确把握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发生去追问其为何存在。基于这样的路径去寻求它的本质,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人的一项活动,发端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思想活动。简单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是原始社会人进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群居生活,伴随着意识、情感、规则的发生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济把这种原始形态的德性称之为“生活式的德育”,尽管这种生活式德育及其原始,但它已经历史性地“承担着社会生产性和生活性”,“维护社会公共生产和生活”,传递和驯化人的德性职能。[6]基于这样的生活式德育所形成的习惯,维护着人际平等与聚集,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群内存在大家较为认同的活动准则和行为标准,体现在集体狩猎和采集活动当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关系而结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原始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也还没有从其他的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在社会思想领域表现为对某种神秘力量的一致崇拜和信仰[7]。人与人的这种紧密的联系结成的这种自然共同体当中,表现的是对氏族部落认同的原始宗教式的精神控制,是群体性的。阶级社会的出现,伴随着阶级控制和阶级教育活动的出现。不管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在社会思想领域不存在着思想体系的明显分化,政治社会中只存在着一套较为完备的具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思想体系。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儒学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并得到一定发展,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转向政治教化。中世纪时期宗教利用教义将人们的思想观念禁锢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当中,为阶级统治服务。这一时期主要是对“主人”所代表的国家和社会认同的那一系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规训和教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资产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宣称教育是为了对公民进行智、体、道德教育以及宗教教育,培养民主、自由、平等的公民。在教育实践中大肆宣传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对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意识的教育,并且在公民教育中体现了一种公民身份和国家认同教育理念。社会存在着两大对立的政治思想理论体系,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自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建构的各自思想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理论界存在着多元的以理性个体的角度出发,而非从阶级出发的论证和阐发为社会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所应实施的方案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是以培养民众对国家(国族)和社会自觉认同的理性精神为主旨的教育和引导。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在不断的自我实现、解放,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以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有了一个基本指向,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示的是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生活需要。实践性和目的性是人类存在的价值指向,社会哲学反观人的生活总体。

3用社会哲学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社会哲学在我国80年代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南开大学哲学系对社会哲学的研究。王南湜教授提出让定义适合于生活,用生活中已有的领会去修正定义,修正理论。基于这样的方法,王南湜教授给社会哲学的定义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现实的总体性把握[8]。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从其发展历程看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理解和把握需要社会哲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来把握,因此,社会哲学范式则指的是以社会哲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给予总体把握或反思,在这种思维框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重新做思考。本质不是变化的,是最普遍、最稳定的根本性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也是各个阶段体现最为普遍、稳定的最根本性质。基于这一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发生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目的性和实践性体现出发。3.1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项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首先,从其出发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进行。社会哲学是以一种总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那么生活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体现。从人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具体的人开展教育,分析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嬗变等,而这些是无法离开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们形成好的思想,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而这种思想政治素质则是社会需要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人是未完成的存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人,是一个在不断创造活动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去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涉人这一本性,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内在契合,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也须在实践中去检验。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有没有预期效果,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来检验是否有效。[10]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相应的关照这一点。通过交往,圈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对成员生活产生影响,不管是显性的影响还是隐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获得自身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性。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3.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方面。人的存在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避免的与其他个人或群体有一定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11]。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需要得到认同,也需要去认同群体其他成员。在认同确证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和相互教育。但是,在这种社会圈中不一定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些群体思想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甚至有消极影响。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自发性,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相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专门人员、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体现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目的是不同的,它根据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根据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而预设的。在关照这一特殊要求的同时,人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在发展中符合社会目标的思想政治强化、形成理想信念,使之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使人与社会在互动中发展。3.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指向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立足于现实,而且关照未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人们现实思想问题、实际问题,而且把人的思想长处、积极方面引导,并且发挥预防作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的思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基本观点,是关于现实的人对全部生活实践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评价、判断和取舍标准的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包含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教育,还是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美学价值观等教育。“价值观教育对人们进行启发和引导,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价值观教育是一个规范性层面上的教育,它不可避免地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以此促使人们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13]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是在调和社会价值体系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成员个体价值观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在实践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进行价值体系引导。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它是一定阶级、政党或集团用社会价值观体系对社会成员施加一定影响,促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社会价值体系要求的个体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作者:张应梅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南湜.社会哲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

[2]陶磊,黄明理.人学范式还是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反思[M].探索,2011(6).

[3]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4]孙其昂.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5]叶方兴.政治性?抑或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论辨明[J].思想政治工作论坛,2010(10).

[6]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33.

思政教学论文例4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方法

(一)重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首先应该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学不高难以为人师,身不正难以为世范”,对于现有的教师队伍,应该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利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对于教师的招聘活动,首先要考察应聘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近年来教师犯罪的新闻屡屡触犯人们的神经,究根结底,是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导致的,因此对于应聘者,无论其专业知识多么丰富,思想道德水平不过关的一律不要。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建设教师队伍,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铺平将来的人生道路。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照本宣科,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多少兴趣,进而轻视思想政治的主要原因。高职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是不妨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灵活的运用,合理安排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更有兴趣参与教学,不再将思想政治教学作为任务来强迫自己完成,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纠正以往的错误思想。

(三)避免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校园是教书育人之地,但是学生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在同学之间出现攀比炫富的现象,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偏低,凡事只为自己着想,学校对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在校外的活动学校不能控制,但是学生在校内的言行应该符合大学生应有的规范,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的谈吐应该是文雅的,而不是充满着功利气息。对于学生间的不良风气,学校应该及时了解,并且及时予以控制。

思政教学论文例5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同学们去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使其受到古人优秀传统道德的熏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可以在学校组建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小组或者是开设传统道德文化选修课程,让学生去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同时学生可以学习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学习方法、孝悌理论和道德修养等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喧闹繁华的现代,通过与古代圣人的对话,沉淀自己的思想、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此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有一个概况的了解,使学生明白“以史为鉴”的道理。教师教授传统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终达到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

(二)通过思政教育的途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

学校要想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就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在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之前,首先了解当代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观,然后根据实际的学情,制定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案。而这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要想不断地完善思想教育模式,也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选取其中表现较好的作为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树立模范意识。组织其中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去先进的教育院校进行实地考察与经验学习,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优秀的教师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正确的思政教育模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

二、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原因

(一)学生群体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如今,大部分学校都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实现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突破以往教育教学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以及传统教学中不适合现代教学管理的部分。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的增加,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但究其根本,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如何为祖国明天的发展培养出综合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更好地完善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学校教育工作的初衷,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探索与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所以,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找出一个适合当今思想政治发展的有效机制。

(二)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当今的学生处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大环境中,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一旦学生自控能力较低,就存在着会被错误的文化思想所误导的危险,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考虑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社会化思政导向、思想问题,及时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并使他们懂得该如何去正确判断和选择,以免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弊端的影响。

三、当代学生思政教育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措施

首先,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目前学校普遍使用的教育模式是以班集体为主要形式的,一个班集体一般只有一个班主任老师或者是辅导员,实行一对多的管理体制。但是又由于班主任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对所属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日常学习管理,所以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从而将学校整个学生的思政教育模式变得逐渐完善,不断地创新学生的管理方式。其次,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所以说学校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校教育的整体理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人生理念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以外,家庭教育也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要想实现学生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的成长之路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给学生创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做好引导,这样更加有益于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进行,利于对学生的管理。最后,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在倡导和平发展的当今世界,施善于人,助人为乐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担负着这样的教育责任。加强学生社会主人翁的意识,提高学生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政观念,将学生从“小我”的精神层次提升到“大我”的精神层面。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如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或者是为他们带去自编自导的精彩节目等,多让学生参加这种积极向上的活动,有益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政观。通过这种思政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的管理体制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思政教学论文例6

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赖于教师在复习教学课中将教材内容梳理好,使内容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复习初三政治第二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由教师归纳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框架: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适当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即一个内容,三条主线。并把它板书出来。从导言的提出到具体内容的详细阐述构成课文的内容体系。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要点。避免了学生只孤立地掌握些支离破碎知识的现象。

二、把握重点内容,培养析题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的复习能事半功倍。由于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把握住教材内容的重点,复习过程中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上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以知而非甚知的感觉。在初二思想政治课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贯穿全册书的一条红线。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所在。因而,在复习课教学中一定要紧扣这一原理,抓住关键用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举一反三,使学生融汇贯通。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析题能力,是复习课教学的另一目标,因此,教师除讲授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外,还应留有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并采取多样化训练的形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采用分组竞争的方式,巧妙地设计几组学生易出现错误的题型,看哪个组答得最快、最好。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判断、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思政教学论文例7

作者:刘玲灵 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例如要教育孩子讲究外表整洁,教育孩子对他人要有爱心,为人要有礼貌、诚信等,因为孩子美德的培养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的。父母的模范行为会让孩子终生受益。和谐的家庭关系会哺育一个心灵健康的孩子;邻里关系的团结会让孩子感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友善;带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能够让孩子在关爱社会的过程中体验人格美的力量。美化校园环境。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培养既具有显性的约束力,又具有隐性的感染力。学校的教育理念、学习风气、教师的育人态度、校园等公共场所的环境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美化校园环境需要完善学校的教育制度、优化学校的风气、加强学校广播和网络建设,还需要逐渐培养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即培养学生在图书馆、自习室学习秩序井然,教室内外无喧哗现象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养成在寝室不过度上网,按时就寝、不干扰他们休息的良好习惯;让他们自觉养成在校园内外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和学校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美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们的生存环境之一,人们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改变环境,但是这种人化的环境有时却表现的不尽人意。例如有些小摊主在学校门口卖食品,卖完之后垃圾扔地满地都是;公交车上人们相互争抢座位,甚至大打出手;一些黑心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人们在公共场合吸烟、吐痰等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社会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必须要美化社会环境。美化社会环境要为学生开创一些免费开放的社会实践基地,如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来对学生们进行传统教育、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另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来美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在新加坡,政府能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开展社会性的道德教育活动,在社会上推行与学校德育内容相一致的奖惩标准,借助法律手段来保证各种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把学校教育渗透到家庭,发展到社会方方面面,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用合力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风趣幽默的语言会让学生形成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对老师的抵触心理自然而然就会消失,师生之间更加容易沟通。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懂得以情感人。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说服是通过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为我们在痛苦、欢乐、爱和恨的波动中会做出不同的决定”[2]。教师在应用自身的情感投入来打动学生的心,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情,这样会取得更好的说理效果。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学生为友,不但要与“好”学生为友,关心好学生,更要与“落后”学生为友,积极帮助他们求上进。其实,作为一名理论课教师,我身有感触,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更讲义气。作为年轻教师,我会被经常听课,课堂气氛最好的班是在大家看来那些“顽固不化、难以驯服”的运动训练系的学生班。我在上课前不知道会被听课,也没有什么刻意的准备,学生却能支持我,也不睡觉了,也不说话了,这让我非常感动,我怎能不与他们为友呢?第三,充分利用语言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合理的运用语言这个方法和手段,“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唯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3]。“古往今来,无论在文坛、政坛、还是在讲台上,大凡名人高手都称得上是语言百万富翁”[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理论课教师讲课、学生工作部门领导做报告,还是辅导员给学生开年级总结大会,无论是找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写思想政治工作汇报,用好语言这一工具,懂的语言艺术,就会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第四,注重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就是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实践教育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类。课堂内实践就是根据四门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来选取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创设情境来培养他们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在《基础》课上可以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演讲来表达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让学生表演“不道德、不文明”的小品来增强他们的耻辱意识,加上老师的引导使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

课外实践就是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观察现象、接触实物、观看图片等手段,还可以依靠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介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直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了,从而能提高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五,注重网络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成为人与人交流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生活既然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就要进入他们的生活,利用他们的网络生活来与他们进行交流,达到我们育人的目的。我们要让学生登录大学生在线联盟、利用QQ、E-MAIL、博客等与学生交流,让他们了解身边的事,让他们向身边的楷模学习,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上述网络手段来了解他们、关心他们、解答他们学习上的困惑以及人生困惑。有时我会给他们发过去一些有人生哲理和意义的小故事,他们也会给我发过来一些,真所谓“教学相长”。总之网络教育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机会增多,会增加教育的总体合力。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培养学生用审美的心胸去体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而使他们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内化,成为具有良好思维力、创造力的人才,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思政教学论文例8

2.教学方式多样性。从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机械的教化和启蒙,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固化、单一,学习效率低,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现在的实践教学则能实现书本理论思维和实践感性经验的结合,从而让学生真正获益。今天的世界瞬息万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而且速度快,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社会现实,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效的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教学内容恰当选取教学资源,灵活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践教学可运用演讲、辩论、讨论、研讨、视频资料赏析、读原著、校内专题活动、校外调查、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等多种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教学环境灵活性。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只在教室中进行,而当前提倡的实践教学开展的范围就宽泛的多了,既可以是课堂上又可以是课外,而课外的实践教学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校外实践教学还可以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在这种方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环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课堂、班级、校园、团队、家庭、组织、家乡、国家以及社会中都可以进行教学活动。广泛的实践教学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中,感受事物的多样、变化和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

4.教学效果持久性。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而更多地体现在为学生学习创造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具有反馈性质,这也有利于实践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自行改正,此过程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比外在的奖励具有的价值要大得多。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材料的记忆也更长久、更牢固,因此这种教学效果更具有持久性。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目前教育界、学术界尚无成型探索。而部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教学效果良好,获得领导、教学专家、学生的认可和较好评价,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亟待从理论上加以梳理、总结和研究,力求通过改革与创新获得更大水平的提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密切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立足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际,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以大胆创新的精神、锐意进取的勇气,积极推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为提高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境界、形成教学品牌、扩大社会影响而进行积极地探索与钻研。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深化理论研究,加深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规律的理解,以科研促实践,为独立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贡献力量。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解决的关键问题。①在改革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各教学环节间的衔接性与连贯性,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②在深入研究、广泛借鉴、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适应性强、富有创新价值、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形式,不断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与实效性。③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新机制,力图解决如何在学生间更加合理地分配实践教学资源的问题,既要使全体学生普遍受益,又能够充分调动起先进分子的学习积极性。④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⑤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明确教师的职责定位,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⑥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探索提高实践教学成果质量的新路径,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地管理实践教学成果,对个别优秀地实践教学成果要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及时推广,扩大其社会影响。⑦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学生成绩考评机制,将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及平时课堂表现成绩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全面考查,同时也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有效激励。⑧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开拓新的境界,坚持走特色化建设道路,及时总结经验,发表科研成果,抓牢宣传阵地,扩大社会影响,力求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品牌。

2.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制订的计划。①对独立学院已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②结合独立学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对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规律加以理论研究。③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实施方案。④在实践中落实并不断调整整改方案,切实推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步伐,最终完成既定目标。

思政教学论文例9

中国现在正处在全面推进改革的新阶段,改革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大,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教育方面的改革也是前所未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改革的方针和政策,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大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大学生实际,使课程和现代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紧密联系起来;联系社会现实,使传统的书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2.原有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进行改革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一般都是纯理论教学,照本宣科,很多老师采取的都是灌输式、单一式注入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课堂枯燥乏味,造成教学效果低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不强,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没有很好的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教学基本上都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理论和实际联系不紧密。考查方式也一直以来都是以试卷考查为主,缺少灵活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内容、考查方式上都存在着弊端,只有进行创新改革,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念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念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为本;要关注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和借鉴相关学科理论;要做好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1.主体互动模式建构,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创新理念

首先,现在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关系。以学生为本,教师要热爱和尊重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抓住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真信真懂真用,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培养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性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真正达到和学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这是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核心和精髓。其次,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是兴趣不大,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所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是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想从思想上理论上搞清楚的问题,从这些出发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2.要关注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现在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个年代的人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如此,价值取向、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等也都发生了变化。不断变化的社会使大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认识问题,复杂的社会现象使大学生产生很多思想困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要,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与经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增强实效性,如何对传统的讲述方式进行创新,而不是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迫切要求和重要环节。

3.要借鉴一些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它是传播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传播学理中有关于受众的特性、动机、需求及其接受机制等相关理论的分析,而学生可以看作是这种传播活动的受众,从传播学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料,对学生的接受机制的认识,可以从学生兴趣出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新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

首先,充分认识新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新互联网下平台建设。高校应建设多媒体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类似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等多媒体互动平台。再次,切实提高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开展工作的能力,建立健全高校互联网信息监控机制及舆情分析工作,建立有效的信息监督机制,加强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监管和舆情分析工作。最后,构建基于新互联网平台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应处理好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必须理顺好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要重视课堂教育,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积极开发课外资源;有效利用校园网络平台。

1.重视课堂教育,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

教师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工作,不仅要旗帜鲜明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视频教学、专题演讲等不同形式,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要有很好的互动,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和讨论,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比如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等,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交叉整合,在知识方面互相渗透,达到有效的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开发课外资源,加强实践性教育

高校要积极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社团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要进行有效地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同时要进行积极指导,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另外,高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入党,树立模范典型,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榜样带头作用,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并把这些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去,构建学习型组织,使大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大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其次,运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高校可以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大学生,以爱国主义、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和艰苦奋斗为基本内容,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也可以采取播放影片、报告、讲座等形式,让大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坚持高校网络文化阵地的主旋律不变。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中;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提高网络思想教育者个人素质,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相结合,实现校园网络道德规范制度化。

思政教学论文例10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