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村经济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6 08:57:50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例1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实力雄厚,连续多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是,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除了珠江三角洲和部分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较发达外,位于粤东,粤北的大部分山区经济发展仍相当缓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东要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山区经济的发展,不容忽视,我们应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而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成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应如何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应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我省的山区县中,从事农业,种植业的人占了大多数,他们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经验,农产品不仅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的主源,也是城镇居民生活和农产品加工生产的基本物质来源。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加强农业在山区经济经济发展的根本作用,巩固其地位。

其次,要认清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马克思辩证主义认为影响事物发展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主因,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影响我省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如此。总的来说,影响这些地区发展的内因有:当地人们思想观念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外因有: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也影响了当地的发展环境,尤其是投资环境。只有认清这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才能使山区经济工作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只有排除掉这些因素,山区农村经济才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认清影响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对山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今年三月,我在省十六个贫困县之一的揭西县作社会调查后认为,该县有很多经验值得其它山区县借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县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定期召开农村经济会议,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领导还亲临农村指导农业生产,并实行领导扶贫挂钩责任制。这些措施,取得了成效,它使农民的生产劳动不但有了指南,也加深了他们依靠农业脱贫致富的信心。二是因地制宜,合理生产。该县针对各个镇的不同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有些镇主要产茶叶,有些镇主要产水果,有些镇主要产养殖业,有些是产农产品加工业等,这些发展路子使该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合理分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创办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该县先后建了十几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有水果基地,有茶叶基地,有蔬菜基地等,为了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他们还聘用了华农,中大等高校专家作为指导,这些基地的创办,给该县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辐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四是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养。该县针对农村干部队伍素质整体不高的问题,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培养,如举行党员培训班,对党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举办经济知识培训班,增强党员的经济意识和经济发展观念。这些措施,使党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五是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自省两大会战以来,该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指示,通知精神,较为圆满的完成任务,目前,该县各镇都有公路,大部地区可通汽车。六是,该县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生产知识,举办了培训班,还发送大量科技书籍到农村,这些都增强了农民的生产知识。七是该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事实证明,农产品加工,使该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后是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地处山区,农民思想守旧,封建在所难免,该县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经常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如此,还经常派宣传队到农村进行宣传,给农民解答问题,这些举措,使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一定的解放。该县的以上成功经验,我觉得值得其它山区县学习。

广东山区经济的发展,必将有力的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和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应一如既往的支持山区经济,尤其是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十分愿意能与各位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例2

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要改变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的做法,农民用土地入股也可以,合营也可以。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城乡关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仍然不平等。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甚至以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推进城镇化一定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是城市带动农村的最重要的体现,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在城市的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逐步实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农村居民在城镇落户后,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应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

农村经济发展例3

我国农村旅游总体来说起步较晚,徐州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农村旅游的大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村旅游业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1.发展农村旅游业是提升徐州农业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徐州旅游业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借助丰厚的两汉文化底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徐州更好地抓住旅游业发展机遇,拓宽旅游业辐射范围,整合徐州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增强农村发展动力。

2.发展农村旅游业是加快徐州城乡互动的必要举措。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处于“以城带乡”阶段。发展农村旅游业,可以提供农民就业的机会,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缓解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城市文明向农村的延伸,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业和农村转型,有利于形成城乡互动发展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

3.发展农村旅游业是推进区域合作的客观需要。徐州乃千古龙飞地,历代帝王乡,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五省通衢,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在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以借助两汉文化的羽翼,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农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密切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促进徐州的都市农业接轨南京、上海等周边城市,推进区域合作。

4.发展农村旅游业是提升徐州城市品位的重要载体。徐州的两汉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把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可以增强旅游业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壮大,并推动徐州向部级、世界级风景旅游城市迈进。

二、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的优势

农村旅游业顺应人们更加注重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1.资源优势。徐州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江、河、湖、溪、山、林等各具特色,农村地域特色鲜明,苏北民俗、农耕文明、乡野风情保存相对完好,发展农村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2.区位优势。徐州是五省通衢,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位于长三角北端,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在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3.经济优势。徐州农村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备发展农村旅游业的经济实力。农村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资金投入机制比较规范。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合作不断深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旅游业客源市场日益扩展。

4.基础优势。徐州生机勃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发展农村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鼓楼区的九龙湖农业主题公园、徐州经济开发区的观赏鱼生态示范园、云龙区的亚美花木繁育基地、泉山区的泰山农业生态园等一大批先进的农业旅游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徐州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格局,具备扎实的基础优势。

5.城市优势。徐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丰厚的两汉文化底蕴,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刘邦、项羽、张良等。清代文学评论家张竹坡,史学家萧一山,近代书画家张伯英、萧龙士,当代作曲音乐理论家马可,国画大师李可染,均生于斯而成著名大家,睢宁的儿童画更是享誉世界。

三、发展徐州农业旅游的建议

徐州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村旅游的市场潜力很大,应进一步科学规划,扶持开发,突出特色,策划包装,加强营销,规范服务,提升水平,促进农村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

1.科学规划。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多方借鉴国外及国内先进地区的都市郊区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徐州经济发展和资源特色,论证和编制农村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先行,找准农村旅游业的市场定位,有效防止景点的无序开发。

农村经济发展例4

一是有利于改善国内农产品出口的国际贸易环境。加入WTO,我国应享有世贸组织现有成员方享有的有利条件,如无条件的贸易最惠国待遇,减少歧视性待遇,利用相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有利于我国抓住机会扩大农产品的出口。

二是有利于促进国内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加人WTO,意味着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是历史的必然,客观上对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加人WTO,会对我国农民的传统思维模式带来强烈冲击,有利于淡化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和狭隘的利益观念,进一步增强现代化和大市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加入WTO,还会对加快国内流通体制改革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和商品交易所贸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我国农产品贸易则多以集市和收购形式为主,与世界市场很不协调。为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从而在全国迅速形成农产品贸易的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以及相关的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等现代化市场体系。

三是有利于调整国内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推动比较优势农业的发展。现在国内农产品卖难,从深层次上看是结构性、阶段性的过剩,传统品种比重较大,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这就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以解决。总体而言,我国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不足,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加人WTO,我们可以利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有利条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国内资源状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适当增加一些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我国有限的农业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内得到优化配置和节约。

四是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的练合生产能力。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尽管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但因财力有限,广阔的农村得到的投资也非常稀缺。由于投资严重匾乏,诸如农民教育、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品质差。目前国内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至少相差巧一20年,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仅有4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则在70%以上。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总体上偏低,在农村4亿多成年劳动力中,文盲占20%,小学文化占40%,初中文化占20%,而受过高等教育和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则更少(我国每万户农民中仅有大学生1人,而美国为560人,每年我国农业方面毕业的研究生仅2000人,而印度就有10000人)。加人wTO,开放国外投资,为我国引进农业资金、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良品种创造了条件。这就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农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外资进人一些领域,我国的政府投资则可以转向农村教育、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以及水利建设等可持续发展领域,使农业、农村长期以来由于投资不足而制约其发展的状况得到缓解,从而促进我国农业乃至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认为,加入WTO,时于我国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其一,农产品市场准人、国内支持和出口竞争等方面的调控空间缩小。按照WTO协议的规定,各成员国必须立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主要依靠非关税措施进行调控,如配额管理、许可证管理等。显然,非关税政策手段的丧失,不利于我国对市场准入的宏观调控。由于确叮O规则的基期是1986一1988年,我国今后对农业的支持水平不能超过这一时期平均农业生产总值的10%,即约为485亿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为57亿美元。这是发展中国家的最低水平,比发达国家更低.如美国减让后为191亿美元,日本为283亿美元。况且,过去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主要是生产性的投入补贴,用来购买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但这一政策又是WTO规则所限制使用的“黄箱”政策。出口补贴是增强农产品出匕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加人W叮O,缔约方要求我国将出口补贴约束在零水平,这就很不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其二,对国内粮食生产和贸易形成较大的冲击。粮食问题是我国人世谈判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世后受到冲击较大的领域。按照(中美农产品协议)规定,加人wTO,我国小麦进口配额应由730万吨增至930万吨,玉米应由450万吨增至720万吨,大米应由250万吨增至530万吨。尽管进口配额不等于必须进口的数额,但逐年增多的粮食进口加上国内居高不下的粮食库存(目前国内粮食存库约2.65亿吨,约占年产量的53.8%),会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形成冲击,从而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同时,随着低价进口粮的涌人,国内粮食市场必将面临较大的价格压力。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由于人少地多、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与我国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90年代以前,国内粮食价格水平低于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但90年代以后的十年来,国内粮食的生产成本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粮价也随着上升,其中,小麦、玉米等粮价已高于国际市场几成,失去了竞争优势。而且,我国农村受大量农业人口的约束,粮食规模化生产程度较低,加之技术条件的限制,短期内提高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难度。所以,国内粮食价格近期不会进一步下降,国内粮食交易必将面临进口粮食的冲击和挑战。再者,加人WTO,按美方提出的要求,每年粮食进口配额的一部分必须给非国有粮食部门(小麦ro%,玉米25一40%,大米50%.大豆油50一刁O%),从而起到防止国有粮食企业不履行进口配额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国际市场粮价低于国内市场,非国有粮食企业就会把配额统统变为实际进口。这样,政府就很难再利用国有粮食外贸部门的“垄断”地位对进口粮食进行控制。

其三,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就业压力进一步加重‘,目前,在全国4.33亿农村劳动力中约有1.3亿剩余,农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入WTO,由于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会导致粮食等种植业生产有所萎缩,农民就业机会必然要减少。据美国农业部测算,人世后我国农业将减少劳动就业机会约1300多万个。国内有关部门预计,加人WTO,因国内小麦、玉米、大米、豆油和棉花等产品结构调整,将会减少农业就业机会2000多万个,其中,仅小麦进口的影响就会使300万种植小麦的农民失业,使原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压力更大。而目前我国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小城镇建设也刚刚起步,加上农民的素质较低,农村的信息、交通闭塞.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更加困难。这一问题会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其四,对农民收人的增加极为不利。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测算,加人WTO会使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如果把技术因素考虑进去,会产生l一1.5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但在农业方面得到的却是净损失,其中,农民收入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由于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极少,农业生产的规模细小,户均土地面积仅0.4公顷,而且经营分散,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相对较高。这种农业,能够在粮食上得到的剩余就微乎其微。加人WTO,随着关税的减让,较低价值的国外农产品的准入,在市场机制的驱使下,就会引起国外农产品向国内倒流。这种倒流,不仅会引起国内主要农产品的进一步过剩,而且还会打压国家的收购价,造成农业收益和农民收入的减少。

二、要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要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思维方式。加入WTO,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停留在国内自我循环、自我发展阶段的结束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实现两个转变的开始。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既要立足国内市场,又要放眼国际市场来思考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比如,人世固然会给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有人很担心,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WTO的规则,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我们要变人世的压力为动力,充分利用W,ro提供的机遇,加快我国农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才是我们应对WTO挑战的正确态度

2.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WTO规则对政府支持农业的限制,仅限于对产出结构和产品市场造成直接的明显的扭曲性政策,如对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的补贴等。而对产出结构和产品市场不会发生直接的扭曲作用的政策即“绿箱”政策,则不在被限制之列、如对农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环境与生态保护、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投资。因此,今后加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支持,就是要政府加大对功叮0“绿箱”政策措施使用的力度。要通过政府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性投资,着力抓好农田水利、交通运输、农村电网、市场信息网络等基础性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以及对农民的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和优化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的竞争力;要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以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维护农民的利益;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例5

这些年,我国一直加大对于三农的投入,同时也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旨在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作为我国开展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充分整合农村地区优质资源,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地区发展的新动力。因此为了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水平。而且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对于提高我国农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农业发展落后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些探索,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指导作用,经济管理能够根据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的目标,通过利用有效管理手段引导农村经济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机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于相关经济信息和国家相关发展战略认识程度不够,在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制定成熟的发展战略,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因此为了更好实现农村经济振兴战略,需要从宏观角度上不断规划好农村经济发展宏伟蓝图,只有大方向正确,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各种方针政策才能更好落实和发展。在微观层次上,要将制定宏观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部署当中,认真执行制定的各种经济管理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振兴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更好地指导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好指导农村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通过管理这个手段来有效引导农业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没有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仅仅按照之前自身成功的经验去开展农业经济管理,这种经济管理发展影响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问题,且制定的经济管理方案易出现一些偏差,对经济发展不利。但通过利用现代化经济管理理论能更好地为农村地区发展和制度上提供保障,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结合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地帮助农村地区改善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二)为农村经济提供优质发展环境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调动农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现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还能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整合农村地区优势农业资源过程中,还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在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中能通过加大对人才和技术引进力度来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将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案和管理技术应用到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使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管理理念,从而更好提升改善农村落后的农业经济环境。同时针对不同农村地区,充分挖掘农村优势资源,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发展方案,促进农村地区又好又快向前发展。另外开展农业管理,还能有效维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周转和利用效率,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三、更好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平台应用到经济管理中,极大提高了我国相关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益。通过将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改变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案和手段,进一步促进农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首先,要投入相关技术和人才资源来建立可靠的网络信息平台,即农业经济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有效宣传当地的优势资源,比如农业绿色产品、生态旅游资源等,这样能最大限度推广当地农业产品,从而更好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使得群众提高自身收入。其次,相关管理者可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来有效评估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帮助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管理方案,更好促进农业地区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为更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质量,需不断完善相关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在发展和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应制度,更好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一方面,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中需不断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对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更好地使他们掌握相应管理技术以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只有管理者管理意识提升,才能更好开展相关管理措施,更好指导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除利用信息平台进行农业产品销售以外,还需管理人员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加强对社会中有关农业经济合作与沟通,获得农业经济与社会组织机构支持,在资金方面获得更多帮助从而拓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途径,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使农业经济增长带动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农村经济发展例6

2、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再生利用技术,大力推广“绿色种植-产品加工-生态养殖-沼气能源-有机肥料”、“绿色种植-生态养殖-食用菌栽培-有机肥料”等生态循环模式,优化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要加快产业化步伐。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落实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重点培育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实施品牌整合战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围绕我区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在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工作的同时,加大品牌整合力度,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实施农产品流通战略,着力抓好农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和展销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培育新型组织模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4.1创新经营主体,培育扶持新型组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四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制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认定标准,并在资金扶持、政策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规模化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经济发展例7

农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物质保障,农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也成为了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农业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在当今社会,农村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的改变,农业空间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以农业经济管理为着手点,进一步提升全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切实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并将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从而使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应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将农业经济管理进一步落实,对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相应的对策,并按照要求进行科学化的细致管理,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避免农村经济问题的出现,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

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使农村资源的刚性需求得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但是现阶段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其生产的主要方式依旧是按照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来进行管理,因此无论是农业资源还是农业产品的刚性需求都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难点,在此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1]。对于当前农业产业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主要可以通过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来促进。通过农村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促进农业资源与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然后在环境影响的作用下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缓解农村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小康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受到农业经济发展重点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成本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例如劳动人民的工资水平以及一些自然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进程,同时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长势必会造成产品价格的上涨。现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农副产品产业的建设速度加快,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减小,因此,仅依靠单一的农业生产建设很难满足农民对物质和经济的要求,并且农民收入很难得到有效提升,这样将会制约和阻碍我国建设农村小康经济的发展目标。因此,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及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2]。

2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策略

2.1培养农村新型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主体

要想真正地以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培养农村新型产业,以此作为农业发展的主题。首先,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提高农村建设质量及生产力水平,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国家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和发展,也从资金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例如对农村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农业养殖专业户以及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从投资金额的巨大可以看出,政府和国家对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大,通过这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可以大力促进现代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2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目前,虽然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农村还是与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自来水工程、道路工程及供暖工程等,这些基础设施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并且一些偏远山区的农业产业,由于运输不便,很难提升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一些农业产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更加困难,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我国农业产业总体经济及农村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项目中应以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此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3]。

2.3鼓励农业产业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例8

一、目前我国管理农业经济面临的困难

(一)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

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仍有传统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残余,这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效果不大。另外,当前人们的农村经济管理意识淡薄,国家下达的土地承包制度也没有得到基层管理人员充分认识,他们大多认为经济发展与此无关,所以对经济管理的工作也不甚上心。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管理在很多方面都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农村财务和农民负担问题。由于缺乏国家法令政策的支持,出现了许多土地承包引起的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很难得到及时解决,由此严重妨碍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地形阻碍导致农村土地规模不大

土地规模不大是目前我国农村工作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比如在我国东部地区的丘陵地带,受地形的阻碍大型机械难以集中运作,所以不得不采取零散经营的方式,而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而增强了劳动成本,最终导致农民经济收入的降低。这在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受国家提出的“支农和扶农”的口号的影响,许多农民渐渐地不再将自己手中的土地转让给承包商,受这一原因的影响农村的土地规模难以继续扩大,农民也因此错失了一大笔的收入。

二、农村经济在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如何管理

(一)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农村经济活动进行有力的管理与制约。农村经济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时代的不断变革,管理方式也需应时而变、应势而变。农民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要想推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让农民群众深刻充分认识何为农业发展,掌握科学的农业知识技能,这在体制建立中作用突出。农产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注重农产品的质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法宝。加工农产品外观,增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市场,延长产业链,并优化生产过程、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拓宽融资方式

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经济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实行科学管理农业经济需要充足的财力支撑。然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充分,所以光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3]。而要切实解决资金问题,就得寻求社会及各种组织的帮助,拓宽融资渠道,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繁寻求企业团体的大力支持,唯有如此,农村经济建设才能更有力推进,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农村劳动力数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最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农业的变革。

(三)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例9

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中,农业经济管理是核心与关键,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1]。在实际工作中,要着眼农村经济实践,强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创造性解决“三农”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提档升级。

1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农业经济管理直接关系到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高质量的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为农业发展决策和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撑,是农业经济科学、高效发展的基础,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要求。

1.1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撑

从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通过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提升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可以因地制宜,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2]。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可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规范性,避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盲目性,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提高农民经济发展积极性,消除农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激发农业经济发展活力。

1.2提供理论指导和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迎接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兴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高效的手段,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法律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向上,对农村经济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帮助农民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

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2.1信息化水平落后

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实践当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社会经济管理体系中,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经济管理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与城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3]。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管理方法和决策程序上,由于信息的闭塞,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2.2没有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来看,制度的缺位也是制约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原因,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了经济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低下,很多好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策略得不到制度保障,无法充分落实并发挥作用,导致了农村发展经济活力的不足。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滋生了很多经济纠纷,由于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农民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顾虑,都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发挥农村经济管理作用的策略

3.1完善制度体系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要从体系建设入手,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于发挥经济管理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过程当中,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诸多不科学、不规范的作用。因此,强化体系建设,要从操作制度、权益保障等方面入手[4]。在农村经济资源权属问题上,要进一步明确,通过明确责任人和受益人,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农民的发展活力,为农村经济“注血”。同时,在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操作不规范问题,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明确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可以减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将农村经济管理放到制度体系的“笼子”当中,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2构建多元立体管理模式

开展农村经济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通过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在现有经济体系下,发展农村经济,要聚合社会发展力量,通过对资金、人才、资源的整合,发挥经济发展平台效应,通过引入发展基金、吸引社会投资、争取政策资金等方式,为经济管理做好资金准备,与此同时,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引入高水平管理人才,并通过制度和生活上的保障,留住人才,提升管理效能和管理质量。此外,强化农业经济管理,要善于运用多元化的管理手段,特别是要注意科技的运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农村工作实践当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性,是推动我国“三农”建设的核心。因此,理论研究者和农村经济管理者要着眼“三农”现实问题,强化宏观把控和微观操作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农村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利霞.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8):228-229.

农村经济发展例10

2.公共事业服务缺乏。在建设新农村阶段,我国政府提出需做好农村的公共事业基础建设。这样能够缩小城乡的差距。农村公共事业能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而我国农村近年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公共事业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有了明显进步。但是,物质和财力缺乏的农村,一些村委会和乡政府没有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受到财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和城市经济发展距离拉大,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创新

1.构建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首先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构建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较强责任心的工作队伍。经济管理人员需参加更高层次学历教育,并加强现代经济规律把握与运用。相关领导干部也要注意引导和示范,促进政府人员创造性学习。同时,经济管理团队还应有稳定性,做到合理定岗、定编和定员,保证有专业人员参与农经管理工作,健全问责制度。

2.对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加强认识。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了社会稳定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各地政府应当加强认识,将农村经济工作归入议事内容中。家庭承包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需加强完善和稳定,土地承包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凡是涉及农民利益的工作需加强监督。在防范农村经济管理问题时要开展审计监督。各级政府要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

3.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法规。调解土地纠纷、农村财务审计和监管农村负担都是强政策的行政执法工作。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尽管有相关的法规支持,但农村经济管理的法规较少。我国政府需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顺利开展农村经济管理执法工作,保证农村经济秩序稳定。

4.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我国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总体而言依旧偏紧。土地流转和合作组织建设的财政扶持低,委托的经费少,农村经济管理难以运转。政府应当健全农村的信贷管理,及时放宽农村贷款。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资金前期投资,而这主要渠道是银行信贷投入。故此要规划好支农资金额度和比例,构建硬约束机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农产品加工和农村商贸投入是农村经济重要增长点,要深化农产品的价格改革,提升农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相关部门要解决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分散管理现象,以技术指导农村经济组织的运行,为农村经济组织骨干提供现代化专业培训和管理理念。5.完善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各级乡政府需构建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协调和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乡政府需强化经济管理服务职能,从根本上凝聚村民意志和代表村民利益,调动群众参与经济事务管理中。需实施村务公开,构建管理人员责任制,村内重大问题要进行讨论,落实好民主监督。农村领导干部要做好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关心民众疾苦,为群众排忧。构建新农村是为了构建服务型政府,这对农村的市场经济完善也是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