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1 16:35:39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1

摘要: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在体现感性愉悦的同时,又与日常生活消费相融合而体现出一种商业价值,因此说,这种娱乐性是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点,更是大众文化的核心。而人们对于娱乐的追求充满功利性,这也同样离不开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共同作用。以海岩的小说为例,其紧紧把握“艺术性—娱乐性—商业性”三点一线的特征,环环相扣,因而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 :大众文化;艺术性;商业性;海岩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33—02

一、娱乐与艺术的联系

娱乐与艺术,自从艺术诞生那天起,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经常有意无意地将艺术与游戏相提并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艺术实质上也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娱乐。用托尔斯泰的话说,“人从开始生活起就一直拥有这么两种娱乐,即游戏与艺术”。[1]游戏就像一辆谁都能乘坐的出租车,只要你打着娱乐的名义。而艺术同样不能离开娱乐自立门户。因为“审美经验的最终目的是审美享受”,无论如何,“为了从其中得到乐趣,这是一切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关键词 ,艺术文化的价值就无从落实。虽然现代流行艺术是随着“艺术就是使人轻松”的观念于19世纪才正式诞生的,但推本溯源,作为曲艺杂耍的孪生兄妹,艺术很长时间里一直属于娱乐家族的成员。虽然在随后波及整个欧洲大陆的“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中,艺术文化梦寐以求的自律愿望终于实现,但是,在此前漫长的艺术历程中,其从未脱离娱乐而自立门户。

英国美学家柯林伍德曾如此感叹:“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在艺术的名义下从事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娱乐。”[3]德国美学家玛克斯德索也曾强调:“人类本性中对于娱乐和虚饰华丽的欲望是如此强烈,这就使社会艺术活动一般都要受到它的控制。要人们以最大的渴望需求最有价值的艺术,这种幸福的事态距我们还十分遥远。”[4]所以,无论人们对此抱何种态度,艺术形式普遍的娱乐化由来已久,已毋庸置疑。经常有人将“娱乐”等同于纯粹的“消遣”而与艺术拉开距离,但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娱乐与消遣截然不同,娱乐不是毫无意义的。消遣是一种暂时的刺激,而娱乐既包括了消遣,又包括了迫切的精神需求的满足”。[5]其实深入来看,把握艺术与娱乐关系的关键,在于区分娱乐与快乐的关系。概括而言,娱乐当然表现为快感,但并非所有的快乐都属于娱乐。尽管二者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享受,但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却大相径庭。虽然任何享受都以身体为基础并发生于感官方面,但是,一般的娱乐所提供的享受仅仅来自于感官的快适,而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性的愉悦。

二、娱乐性对于大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现代化意味着都市化,而当今都市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娱乐化。如果说古典时代的先知们通过娱乐让我们越来越走近神性,那么,当今的大众文化通过娱乐让我们越来越远离神性。时至今日,“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6]美国媒体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其新著《娱乐至死》中说出的这番话,对娱乐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因此说,娱乐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娱乐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伴随着艺术文化的解放而得到彻底解放。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在当下之所以能够摆脱理论学家的批判,而堂而皇之地成为艺术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待文化艺术的态度,是因为娱乐性很好地平衡了在很多人眼里很难平衡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娱乐属于感性的范畴,感性和理性是支持人性结构的两个重要部分,二者各有价值,且并不互相排斥,“回归肉体”并不是“必然反理性”的。从高雅到娱乐,就是从“美学”向“感性学”的一种回归,而大众文化就是人类健康的感性“娱乐秀”。大众文化也许不如精英文化那般深刻,但它真正具有一种娱乐精神,这种使人快乐的能力与理性的强制力量相比,更能让人获得身心自由。因此说,“轻松的”艺术本身,即娱乐消遣的作品并不是一种衰退的形式,而恰恰是拥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的艺术文化,因此,艺术性是其前提;同时,大众文化从生产到销售遵循商业法则,因此,商业性是其基础。娱乐性能够瞬间调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心灵,使人回归到感性的本真状态,因此,它具有艺术性;同时,作为一种生活化、通俗化的“新感性”,其又与日常生活消费紧密相连而获得现代性,体现出大众文化在当下背景中的商业性。当前,国内一些经典的大众文化文本,比如畅销小说和大众电影,正是很好地把握了“艺术性—娱乐性—商业性”三点一线的特征,因而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海岩小说在艺术性与商业性方面的融合

谈到中国的畅销小说,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海岩。从文学市场化的背景来看,当红作家海岩的系列小说正是一种融刑侦和言情于一炉的大众娱乐消费品,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的《便衣警察》到同为刑侦题材的《永不瞑目》、《玉观音》,再到后期揭露选秀内幕的《舞者》,海岩的文学作品可谓红遍大江南北,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被翻拍成了电视连续剧,并且收视率居高不下。在文学不景气的今天,海岩现象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的作品能如此畅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作品具有的强烈娱乐效果艺术地满足了读者的情感需求。当今的这个文学消费年代被称为“眼球”年代,一部文学作品只要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引发大众阅读兴趣并带给读者心灵快感,那么作品高雅与否就显得不再重要了。而海岩的作品恰恰迎合了这种追求阅读快感和情感满足的大众娱乐心理机制。海岩小说最基本的叙事模式是“爱情+谍情”,其中缠绵悱恻的爱情是海岩作品中绝对的主角,这极大地契合了读者内心对美满爱情的憧憬。海岩善于从唯美的角度将青年男女刻画出来,并将他们的爱情理想化。然而,在情节的安排上,却又从悲剧的角度出发,将这种至纯至美的爱情放在残酷的现实中,让现实无情地将其粉碎,但在结局处往往又峰回路转,让人产生无限的期待。这种叙事手法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使小说在市场上畅销不衰。海岩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常常选用毒品走私、间谍、侦破等神秘离奇的公安题材。作品经常描写扑朔迷离、扣人心弦的案件,而读者也总能为悬念迭起、险象环生的情节所吸引,最终结局却往往不是大团圆式的收尾。这也激发出读者对人世间情与法、罪与罚、正义与邪恶的深度思考,使得海岩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上升了一个层次。

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两方面往往是很难取舍的。然而,海岩似乎在向别人证明,他在注重娱乐效果而让人欲罢不能的小说写作中,仍将自己的个性、审美、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并能让读者跟随其思想进而提升自己的高度。作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的个性、审美情趣、对生活的思考来与观众对话,以一种娱乐大众的态度来写大众期待的话题。海岩做到了这一点,他这种以通俗形式承载严肃题材的创作方式将艺术性与商业性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由此可见,艺术与商业并非水火不容、难以调和,只要处理得好,熊掌和鱼肉照样可以兼得。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潞潞.准则与尺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2

    大众影视既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一种文化形态。其中,“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片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放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的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电视“是使用电子技术传播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它通过光电变换系统把图像、声音和色彩转换为信号,用电缆和天线发送出去,由接收端将电信号还原为图像、色彩和声音,重现在荧屏上。”可见,仅从电影和电视的技术定义来看,二者仅仅是大众传媒的两种手段。因此,从二者仅作为传播手段来看,它们既可以与大众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大众影视文化,也能够成为传播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的实质来看。二者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大众心理的结合体。大众电影文化和大众电视文化,在大众文化特征方面具有诸多的相似性。这也就使得理论界在进行大众文化研究时经常将二者合在一起,合称为大众影视文化,即指以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影视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其具体类型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艺术电影以及影视记录片等。

    商业片和娱乐片是大众影视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突出体现着当代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精神需要和道德要求,其生产目的和运行机制带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特征。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影视文化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轻松愉快的叙述方式越来越成为人们缓解心理紧张和宣泄情绪焦虑的重要途径。

    二、大众影视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时代,也被称作文化工业时代或商业文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生产活动包括艺术创作都以商业利润为核心,一切产品包括艺术品都必须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实现商业价值。大众影视作品与音乐和文学创造相比,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这也就决定了制片商对大众影视剧作品商业利润的关注远远高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大众影视文化的创作目的与艺术本质的不断背离必然导致大众影视文化本身的大众文化特征日益凸显。美国的丹尼尔-切特罗姆曾对电影的作用发表过这样的意见:“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巧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因而。大众影视文化具有鲜明的商业性、娱乐性和大众性特征。

    第一,商业性是大众影视文化的最根本特征,也是其与生俱来的特性。大众影视文化从其诞生之日起,其目的就是通过娱乐大众而获得经济利润。从大众影视作品的制作和资金循环而言,它主要遵循的是市场规律和商业运作。制片商的投资行为和产业化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就是巨额的商业利润和商业回报,这种情况必然导致收视率和票房收入成为衡量大众影视作品的最主要标准。美国的好莱坞被公认为是世界商业电影的主要产地,据资料显示,好来坞影片的票房收入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占有全球票房的百分之七十。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好莱坞几乎成为了商业电影的代名词。另外。影视文化的商业性还体现在影视剧作品的“明星制”和随片广告的加入。“由于有了明星制,制片业有了属于自己的‘预定市场’。明星的形象和名字成为了影片的商标,从而建立起观众(消费者)对影片的消费吁请结构,因而影片销售量、票房收入便可以相对稳定。”这样,影视剧作品就可以充分发挥明星蕴含的商业价值。获得更高的票房收入。随片广告和嵌人式广告是广告加入影视作品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随片广告是在片头或片子中间加入广告,而嵌入式广告是将某种商品的商标或实物直接体现在影视作品中。与随片广告相比。嵌入式广告的形式比较隐蔽,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和不满,因而成为了影视作品中比较常采用的一种广告形式。比如我国着名导演冯小刚的《手机》、《天下无贼》等作品中,商业广告就比比皆是。可见。无论从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创作目的、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还是作品内容,都充满了商业性的特征。

    第二,娱乐性是大众影视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大众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是紧密相联的,其中,商业性是对大众影视文化作品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关注。而娱乐性则侧重于对大众影视的内容和风格所体现出来的伦理取向和道德内涵进行总结和归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众影视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娱乐性,而大众影视文化在内容和风格方面的娱乐化趋势则是商业性特征的体现和实现商业目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高科技时代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大众影视文化作品通过营造视觉化和奇观化的影像世界,满足了现代人的视觉心理需求,丰富了现代人的视觉内容。缓解了现代人的精神压力,释放了人性中的种种欲望。比如刀光剑影、神奇诡秘的武侠片为大众编织了个人英雄的梦世界。满足了人们对自由和浪漫的渴望;光怪陆离的科幻片刺激着人们的想象力,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扑朔迷离、结构紧凑的侦探片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对正义的追求:缠绵悱侧的言情片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真挚情感的向往;而温馨、轻松的家庭剧则是普通百姓现实生活和现实情感的表达。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娱乐性不仅体现在类型和内容上。也表现在影视文化作品的宣传和炒作上。大规模宣传造势、明星效应和新闻炒作已经成为当代影视文化传播最重要的环节。甚至很多商业电影在这方面的投资远远高于电影本身的制作费用。可见,无论是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内容还是传播过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迎合世俗的娱乐化、视觉化和平面化的需要,这也致使影视文化作品本应包含的道德内涵、理性厚度和历史沧桑感被大众的消费性和娱乐性所淹没。

    第三,大众性是大众影视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大众影视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由于大众影视文化的主要艺术定位是满足大众的共同口味,从而导致了大众影视文化的类型化趋势及其数量规模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于在某一段时期欣赏某一类型电影或电视剧,看其他人都看的大片。尤其是包括网络、电视、光盘等一系列大众传媒手段和信息传播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大众影视文化作品扩展到世界各地,进而形成了全球性的大众文化氛围。好莱坞大片的全球同步上映就是大众影视文化大众性特征的突出体现。

    商业性、娱乐性和大众性构成了大众影视文化的最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紧密联系。体现了大众影视文化的大众文化特点。其中,商业性是大众影视文化的根本目的,娱乐性是实现商业性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而大众性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大众影视文化的伦理功能

    大众影视文化是当代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娱乐的主要方式,具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焦虑和情绪紧张成为大多数人的精神状态,这使得人们需要一种轻松、娱乐化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调节身心平衡。大众影视文化通过营造视觉情境和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参与热情。满足了大众的情感需要,调剂了大众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在商业化的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品,而大众影视文化作品恰好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交流的主题。当然,除了人性欲望的满足和人际交流的需要外,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也为观众提供了角色认同的蓝本,使观众在欣赏影视剧的过程中获得虚幻的满足感。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3

商业设计文化的本质就在于“商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商业设计也是一种“准商品”,也就是通过审美化的形式附加在所售商品上的附加商品,可以称之为“商品的形式”或“商品上的商品”。

大众文化是与“商业生产”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大众文化的商业生产中,“文化资本”是与“经济资本”并重的资本形式,[1]二者的相互结合及其在社会中产生的效应,便构成了大众文化商业生产的经济元素。这还需要在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单就大众文化商生产的文化产品而言,文化产品为了参与市场流通而盈利,那么就它就要先预设其“经济资本”,这就使它具有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同时,这类文化产品也要预设“文化资本”,即文化产品所承载的、可传递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也就是其文化的“使用价值”所在。在为大众而生产的文化产品中,“文化资本”必须凭借“经济资本”的实现而实现,并以后者的实现为现实的目的。这样,“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含量和质量便处在微妙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状态失衡,那么,或者单纯追求商业利润而贬抑了产品的文化品格,或者由于过高抬升文化价值而致使文化产品滞销。

商业设计,就属于这里所说的“文化资本”的一种。不仅在文化产品中的商业设计如此,而且非文化的商业品中的商业设计亦是如此,因为设计本身总是要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和符号意蕴。如此一来,大众文化催生了“商业生产”并促进了它的繁荣,反之,“商业生产”又为大众文化产生出了“商品消费内容”,现代商业设计的生产则为之提供了“商品消费形式”。在这个意义上说,对这种“消费内容”的消费,就是对“经济资本”的消费;而对“消费形式”的消费,则是对“文化资本”的消费,因为商业设计总能赋予商品以特定的文化形式。

质言之,大众文化与现代商业设计的再生产,这两方面也形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共生关系。一方面,人们获得了更加高质量的由现代商业设计“设计”的商品,商业设计也越来越能为大众的日常消费服务了;另一方面,这些消费产品一旦问世就会适应于市场的游戏规范: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导致该项商业设计收益的上升,这样才能对其近一步加以投入和产出,这反之会促进大众文化的消费能力的再度增殖。如此看来,随着“商业生产”的设计的充分发展,设计本身也被纳入到“商业生产”的流程之中。

二、商业设计文化的“庸俗美学”批判种种

现代商业设计,依托于大众文化的兴起和蔓延,而从消极眼光观之,大众文化“已被证明有其自身的特征:标准化、俗套、保守、虚伪,是一种取媚于消费者的商品”。[2] 商业设计也是如此,它亦是媚悦消费者的,而且是附加在被售商品上的“另一种商品”,依附在所卖商品内容上的“形式化的商品”或“商品的形式化”。

由此而来,现代商业设计文化便具有了一种“庸俗美学”的特征:它的“平庸”之处就直接来自其生产方面,商业设计如若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必然在生产环节中就使得商业设计被“抹平”到每个大众所能接受的程度;它的“鄙俗”所在则在于消费方面,也就是所设计出的商品和商品的设计必须要“媚俗”,这也是现代商业设计“庸俗美学”的核心所在。

从表面上看,现代商业设计是唯“大众”是尊的,取悦于消费者、取媚于受众就是它的指向,然而,其背后的商业目的却是更为潜在的。可以说,商业设计更是唯“财”是举的。从设计者的角度来来,唯“大众”是尊的根本目的,主要仍是更大经济利益的获取,所以,向消费者投降的“媚俗”是背靠于生产者(包括设计者)的“取利”的。当然,两者的完美结合使得双方均能受益,但一味追求“取利”或者完全皈依“媚俗”,都可能要导致消极的社会效应。

这样,对商业设计文化的“庸俗美学”的批判,其实也就是对其核心内涵——“媚俗”的批判。“媚俗文化利用原始的材料,贬低了真正文化的学术味道,它欢迎这种不懂欣赏艺术的愚昧态度,而且还鼓励这种态度的滋长。媚俗文化是机械性的,是由公式操作的,它是一种的经验,也是一种虚伪的感情。媚俗文化随着潮流而改变,但是却总是一个样子。……显而易见,所有的媚俗文化都是不够实际的,反过来说,所有的不实际的东西便也都是媚俗文化。因为这种不实际的文化不再具有独立的存在性,而变成了媚俗文化的自大‘表面’,工业主义的生产方式取代了手工艺品”。[3] 其实,这种对“媚俗”的批判,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展开,这里主要聚焦在现代商业设计文化的美学方面的缺憾:

1、“畸趣心理”的批判

现代商业设计文化的“庸俗美学”,首当其冲,就体现在对大众“畸趣”心理的迎合上。“畸趣”(kitsch),是现代欧洲美学批判大众文化所用的术语之一:“对畸趣的需要,是这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的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象留下心满意足的泪水”。[4] 现代商业设计恰恰充当起了这面“镜子”的角色,它给予大众一种美丽而虚幻的映象,使得受众在这种“缘木求鱼”的需求里得到短暂的满足,尽管这种满足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欣赏”般的自我满足。许多以男女之情为主题的商业设计,都是典型的“畸趣”设计。这类设计包括“情感与形式”两个方面:一面是“矫情”,这样的广告把男女情感作为游戏,把男女关系描绘为逢场作戏,把男女的相互吸引之情建立在表面的帅、美、靓、丽、酷上,在一片被营造的虚幻美化空间中,走向了大众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多情”的满足,从而丧失了对真情的渴望。另一面则是“矫饰”,这也是重要的形式方面,昆德拉曾一鸣惊人地说“畸趣是对大粪的绝对否定”。这里的“大粪”象征了生活中否定性的实物(诸如苦难、粗鄙、贫困等等),相关的广告设计也坚决排斥了这类的否定性事物,而只给大众以一种看似高雅美丽的“唯美”外衣,这样营设和装璜出来的虚假世界,也只能给受众一种虚假的审美感受。

2、“性趣欲望”的批判

“性欲”,在现代商业设计文化中被广泛运用的技巧,在大众视听的满足中,这种对性的满足逐渐形成一种“性趣”(gout of sex)。人们对设计中的这种本能趣味总是乐此不疲,它也是设计能被广泛接受的“剑走偏锋”的法宝。这与大众“深度心理”的本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些“软色情”的广告里,明示或暗示的“性”,乃至达到恶俗的“性”,真的是无孔不入。不仅画面性感暴露,广告词俗不可耐,还把一些淫秽用语作为广告语。从批判的立场看,这却是一种“居心叵测”的做法。因为,在这类的商业设计的广告中,女性像广告推销的产品—样,成了男人欲望的对象,甚至就成为了消费的商品和享乐的工具。这就是女权主义者们所洞见出的一种“看”(gaze)与“被看”(to-be –looked-at-ness)的权力关系。[5] 按照这种观点,不仅“看”的主体是男性,而且,女性也被纳入到这种“看”之中,成为“被看”的对象。换言之,这种“看”的视角是完全男性化的。而“被看”的,则只是女性,那些被处于男性视角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在这“看”与“被看”之间,明显地出现了一种前者支配后者的权力关系,其实质,也就是男性对女性的支配。然而,某些广告商却把这些“软色情”广告称为“风险创意”,把“风险创意”制作的“争议广告”作为企业的广告策略,以紧紧吸引住大众的眼球,这亦是必须得到批判的。

3、“小资情调”的批判

所谓的“小资请调”,却并不是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独享的,或者说,对这种生活的格调的选择,并不受社会阶层的局限。上到富人阶层下至城市下层,都可能对“小资情调”情有独衷。尽管这一生活品味的追求者的主体部分(按照数量的来排列)仍是小资阶层、工薪阶层和中资阶层。“小资情调”对于商业设计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也是十分明显的。或者说,商业设计的所面对的消费大众主要部分就是这一社会群体,由此塑成的生活品味,决定了它们对商业设计的选择。同时,商业设计如果要争取最大的受众,就必须被附之以一种“小资情调”。实际上,这种生活品味的形成,就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形成过程,一种消费方式和观念的形成过程,它们追求一种独特的生活感悟,追求一种非现实的浪漫情怀,从而将身边的服饰品牌、电影影碟、网站频道、古典音乐都以“小资情调”来命名之。在某些方面,现代商业设计也在依照“小资情调”的路线在发展。在汽车业界和建筑业界的广告中,最善于利用大众的这种生活方式来大做文章。显贵的汽车和别致的手机,都是地位和身份的标志,都是“小资情调”的表征,“小资情调”要求的正是与自己来“调情”。

4、“媚外心态”的批判

在第三世界国家,还有一种特殊的“消费心理”,那就是对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内心认同。因而,在欧美诸国与这些国家的人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心理交锋”:一方面,欧美文化以一种个人主义和自由表现的形象出现,用“现代”的自诩来诱惑接受者最大的内心认同;另一方面,那些第三世界国家却害怕自己被戴上“反现代”的传统帽子,从而竭力去认同欧美形象。于是乎,在这种引诱与迎合之间,欧美在以“现代性”扩散的名义实施着操纵第三世界文化之实。[6] 在第三世界里,这种普遍存在的“崇洋心态”往往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随之带来的是对商业设计中的“媚外”倾向。这是一种对外来文化的“主动认同”的共同趋向,似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其实他们所分享到的,也只是一种欧美文化的“假像”,只是图有其“名”而很难得其“实”。当代中国商业楼盘的的设计,几乎都要拼贴上去的欧美的建筑雕塑元素。借助的是一个在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西方=现代=品味=舒适的生活”。

5、“凑泊意识”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有一个著名的审美概念——“拼贴”,它在拼贴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当代中国设计的现场,就往往处于一种张力关系之间:本土的与舶来的,传统的与现代的。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里,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如四合院与现代化内装修的拼合)、本土文化与西方他者的交融(如明清家具的西方化再诠释)都构成一种别样的景观。但是,这里所说的“凑泊”,却不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和手法的“拼贴”,而是指商业设计文化中的那种“机械拼凑与简单相加”,也就是一种拙劣的拼贴。不成功的拼贴,都可能走向我们所说的“凑泊”。为了迎合大众的胃口,现代商业的设计师将各种“文化符号”抽离出来,使之脱离了原有的文化语境,然后,在几乎没有任何和谐或整合关系的局面下,将这些“文化符号”拼合起来,往往形成的只是“1+1≤2”的效果。这种简单相加的运用,而不是在统一审美原则下的拼贴,常常会走向设计初衷的反面。尽管许多消费者要“消费”的就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意味,单位面积上越多的符号相加就越会让人觉得“物有所值”,但是这种商业设计的品质却是大打折扣的。设计中诸多元素之间的难于协调,是拼贴设计的内在缺陷。例如,原本并不相关的图像和物体在视觉构成上相互排斥;芜杂的组合无法向产品的消费者表述出明晰完整的设计意图。

6、“克隆观念”的批判

“克隆”的观念,在广大的商业广告设计者那里也大量存在。如果说,商业设计文化“轰炸”策略针对的是一种广告设计而言,指的是同一种广告的重复出现进行视听轰炸的话,那么,“克隆”观念则是指不同的商业设计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说的,特别是一种广告往往会对另一种广告的摹仿和抄袭,从而导致了各种广告之间的“千人一面”的局面。与此相对应的是,当代中国商业设计里面的“创意”的奇缺。经常出现这样的竞争情况:一旦某家企业投出一项颇具创新性的广告,那么,它往往就成为竞相照搬模仿的对象,或者换汤不换药式的照抄,或者直接就进行剽窃和盗版。这在商标设计中总是能屡试不爽,而且,崭新出现的“创意”总是迅速被后继的模仿者和追随者所淹没,创意自身的价值被无情地摒弃掉了。如此一来,商业设计所带来的“同质化的文化”(homogenization culture)就不可避免了。

总而言之,现代商业设计文化的“庸俗美学”的确表现在方方面面,这里的批判也只是从美学的角度做出的。也许,面对商业设计文化与美学原则之间的种种龃龉,对商业设计进行了“纠偏”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3.设计美学:融合“审美自律”与“社会他律”

面对商业设计与美学原则之间的种种龃龉,我们的思路更应当深入到“设计美学”(Aesthetics in Design)的层面上来继续思考。设计本身(包括商业设计)应当树立怎样的“价值原则”呢?换言之,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呢?

首先,商业设计是以“人”本的,还是以“物”为本的?

显然,好的商业设计也必须在艺术与技术、审美与实用之间保持平衡,并整合为融会贯通的统一体,而且,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威廉·莫里斯,早就指出了实用艺术必须达到“实用”与“美”的完美结合。他曾风趣地提出设计的“黄金律”——“在屋子里,除了你知道有用的和你认为美的东西以外,什么都别要”,这显然是从设计的接受者的角度提出的看法。与此同时,他又明确从设计的生产者的角度指出,“你必须使你的产品既美观又实用,否则你一定会失去市场的”。[7] 这的确道出了设计所必不可缺的两个“阿基米德支点”。可见,商业设计不仅要遵循“实用性”和“适用性”的原则,而且,更要按照“审美性”的原则来塑造“物”的。同时必须看到,商业设计无论是让大众使用“得心应手”的“实用性” 和“适用性”,还是让大众体验到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的“审美性”,都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的。“实用性” 和“适用性”仅仅提供的是“外部的服务”,而“审美性”则是为人们提供“内在的服务”,这两方面在“好的设计”中是要水乳交融的。现代商业设计自然不能放弃这一最基本的“设计美学”的诉求。在这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平衡之间,最终确定的是: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这是每个设计者在设计之前都要心知肚明的;但是,设计又必须遵循“物”的规律和法则来进行,实用的需要还是原初性的动力,而实用性最终也是“为人”的。

其次,既然“以人为本”,那么,现代商业设计究竟是为“大众”服务的,还是为“商人”服务的呢?

现代商业设计面对着大众与商人必定要两面出击。的确,两者在某些方面保持了一致性,只有赢得更多的大众才能使得商人赢得利润,反之亦然,商人所赚取的利润越多说明赢得大众的“欢心”越多。但是,如果忽略了商业设计的服务本性中包括的“内在的服务”,忽视了设计本身要提供给受众以较高的“审美质量”的享受,那么,现代商业设计必然会在一条偏斜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这里所导出的问题是,现代商业设计是“为大众”所塑造的,还是只“向大众”单向输出?是大众塑造现代商业设计,还是现代商业设计操纵大众?也就是说,对于现代商业设计而言,大众究竟是“自塑化”的还是“他控性”的?

实际上,这两方面都是存在的。一方面,现代商业设计是“为大众”而生产的,相应的,现代商业设计也就“为大众”所塑造。前经济社会的“依据生产而消费”已一去不回,现代商业设计要求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决定生产”,大众的需求是现代商业设计制作商的晴雨表。现代商业设计的消费对象就是大众,正因如此,在整个文化工业的流程里,大众对现代商业设计的塑造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既然现代商业设计要赢得经济效益,那么,它就必须投合大众的生活方式、话语形式和价值追求。这样,现代商业设计也必然具有“大众化”的本质,它的通俗性、感性化、流行性等特质一见便知,很容易与其他设计形态区分出来。

另一方面,现代商业设计已容易形成一种以“大众”为名来支配大众的“文化霸权”。在大众文化的濡染和浸渍下,不但文化日趋于投大众所好的“程式化”,而且大众也正在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从而失去个体性、创造力和判断力。现代商业设计在这里面首当其冲。现代商业设计对大众的“控制”的特性就在于其潜移默化,它通过对都市大众生理、心理需求的直接满足,通过只须接受无须思虑的易解性,悄然地塑造着大众的趣味与观念,从而最终控制着大众的生活世界。现代商业设计往往以满足大众之需为名,行控制社会文化消费之实。 由此可见,现代商业设计具有“自塑化”与“他控性”相统一的特质,必须趋利避害地范导商业设计的社会功能。

最后,现代商业设计究竟是“审美自律”的,还是“社会他律”的?

现代商业设计正在实现一种双重的运动:或者逆“审美泛化”浪潮而动,单单追求个体的风格、表现、技巧而走向“为设计而设计”的道路;或者迎合“生活美化”的潮流,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步入“为实用而设计”的通途。

追本溯源,这两条设计之路都是与现代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的。如果说,在近代设计中,“美”、“物”与“型”基本上是三位一体的,当近代设计的“型”与事物的本质相符时,“美”也便由此而生。行至现代,设计行为却日渐脱离了实际存在的“物”,“现代设计在全然不见‘物’的世界里,追求纯‘型’的、抽象的‘美’——剩余装饰、流行、为样式而样式”。[8]“为设计而设计”的道路正背靠和延续了这种历史趋势,它的缺陷也在于把“物”本身抽离掉后,而仅仅关注于形式化和唯美化的设计表象,从而有可能背离设计的“用”的初衷和“物”的基础功能。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消费文化”的兴起,更加助长了仅“为实用而设计”的风气。为了经济效益的直接目的,在这个“机械复制”风行的时代,许多大众化的设计不惜降低自身的艺术品格和审美质素,采取粗制滥造和呆板拷贝的方式,从而对设计本身所具有的“美的机能”降格以求乃至根本忽视。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4

法兰克福学派,是对传播学批判学派产生最大影响的学派,尤其是该学派提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其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媒。法兰克福学派关注大众传播内容,集中体现在对大众文化的思考上,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大众文化作为内容,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意义。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因为它是一个可以向观众展示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载体。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大众文化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具有了“商品拜物教”的特征。那么,作为最全民参与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贺岁片该怎样在商品性和艺术性上寻求平衡呢?本文将试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我国贺岁片进行反思。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批判大众文化的商品性与拜物性;另一方面,从艺术学角度分析大众文化在丧失艺术性后呈现出的标准化等特点。

根据该派的观点,对商业利益的一味追求,将使大众文化在争相模仿和粗制滥造中丧失真正的创造性,而具有了标准化、复制性、程式化、雷同性等特征。而真正的艺术文化是必须具有个性与创造性的。因此从创造性和个体性丧失的角度来看,大众文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

值得注意的是,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并不是最表层的意义,因为文化具有商品性并非现在才有。马尔库塞曾说:“艺术的商业化并不是什么新东西,甚至可以说不是近来的东西。它同资产者社会一样古老。”①

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是这样一种现象:“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②阿多诺也曾说,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商品性已经侵入到一切的文化领域,就连真正的艺术品也难逃厄运,但是,艺术品在染上商品的色彩的同时还能保持其审美、认知等价值属性,还能有其作为艺术品的自足性存在,而文化工业的产品就不同了,它的交换价值成为首要的价值属性,它最主要和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谋取商业利益,它的使用价值已经大大萎缩,即使有,也是对人的本质的消极的否定。所以说,文化工业的产品已经完全沦为一种商品,并且也仅仅是一种商品,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已经所剩无几”。③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现代的文化工业体系更像是一个垄断性的商业体系,它对金钱的攫取带有暴力性和强制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的文化工业已经几乎完全沦为商业,并且它的势力正在逐渐扩大,开始对整个社会的大众的闲暇时间进行占领和控制。

于是在一部电影上映之前,大量的广告就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大众宣传,诱惑大众来消费,来观赏。而文化产品还经常用自身做广告,比如一部影片经常预告本片的续集,“今天,广告宣传甚至用女电影明星的特写照片,来标明某些产品的声望,用流行歌的曲调,来赞美它们的对象。广告与文化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融为一体了。这样,不仅高级文化堕落为大众文化,而且大众文化也已经与广告文化完全同一, 变成了纯粹的商品或商品的促销手段。”④这样大众文化和广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二、贺岁片的商品性和艺术性

纵观中国电影市场,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电影市场已经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档期市场”,作为一年中最大制作、最重要,也是最娱乐、最全民参与的贺岁档,这期间上映的影片更是受到了最大范围的关注。

不可否认的是,电影可以是一种娱乐方式,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它的商品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文化工业时代,正如霍克海默所言:“投资于每部电影的资金数目可观,因而要求迅速回收资金,这种经济要求阻止了对每件艺术品的内在逻辑的追求……即对艺术品本身的自律要求的追求。”⑤

近年来,中国贺岁电影日益走上商业化道路,这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再严肃的历史题材都不忘加上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大牌明星。如2009年,影片《孔子》以巨星周润发出演“孔子”一角作为票房保证,再以杜撰的“红颜知己”、“三角恋”剧情引来争议,同时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虽然贺岁片不少,演员却总是那么几位。“作为香港电影年轻一代的旗帜,谢霆锋则几乎出现在所有港产或合拍的贺岁片中,包括《新少林寺》、《全球热恋》、《财神客栈》……古天乐也是贺岁档上怎么也看不完的男明星,《神奇侠侣》、《家有事2011》里都有他的身影;女明星也一样重重叠叠,范冰冰在贺岁档有《雪花秘扇》、《赵氏孤儿》,章子怡有《一代宗师》和《魔术外传》……中国电影演员稀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⑥

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利润,投资方之所以投入大量的金钱,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能启用那些能让投资方信任的、有票房保证的大牌明星。对此,《孔子》的导演胡玫就表示,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肯定会得到市场的呼应。“电影还是一个大工业的产品,这个产品本身必须要讲究利润回收,而这个精神文化产品的利润回收主要是来自于票房,没有票房便无法支撑这个产业大规模地向前继续地发展。”⑦

由此可见,作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电影创作者更多的关注了其商业性,特别是对于贺岁片来说,很多影片本来就是冲着商业利益去的,著名导演冯小刚就透露过,他说他拍贺岁片一般都需要经过一年的准备时间,但是有很多人为了挤进贺岁档,试图从贺岁片这诱人的票房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可以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而只是单纯地抢拍一部影片,有的甚至到了当年的11月份还敢动手开拍。这一方面说明电影确实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这个领域,其产品的商业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这是否就说明电影只具有商业性而没有艺术性呢?

毋庸置疑,众多的好莱坞电影被拍摄出来就是为了赚钱,我们的贺岁片也不例外。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好莱坞电影当中也有大量艺术精品的存在,并且也有不少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影片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如《泰坦尼克号》、《辛德勒名单》等。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即使是电影这样的大众文化产品,其商业性和艺术性也是可以共存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商业性给予的批判,也提醒了我们,在一个需要以影像提供的故事和情感满足普通大众的消费欲望的社会,不要忘记追求艺术性。我们无需一心只盯住商业利益,只关注哪些因素才是票房的保证,而应该多反思怎样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寻求平衡,比如像《夜・店》这样的小制作电影,“它给观众所带来的惊喜和感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新人新作的新鲜感,以及超低的预期值得到了超量满足所带来的。”⑧

结语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丧失了艺术性,因为“大众文化标准化的、程式化的和机械复制产品,被认为是刻板、琐碎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文化商品化以后的必然结果。与此相反的是艺术,艺术不可能作如此批量生产,艺术的美学内涵、它的创造性,它的实验性和它对传统的挑战意味,都是生产了大众文化的技师所无以实现的。”⑨

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文化性作出了彻底的否定,他们对艺术的这种期望以及对大众文化的这种失望,让他们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划分了界限。

其实,艺术产品的商品性和艺术性并非对立的。在商业化的当代社会中,一部艺术作品能否面世,充分展示其艺术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而作品的艺术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商业价值。

因此,真正的艺术家应该不流俗于商业市场行为,他应该清醒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而且要始终把握着生产方式,保证产品的明确身份,特别是随着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趣味的提高,文化艺术产品必须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才有望在市场上获利。而对于我国贺岁片创作者来说,在关注商业利益的同时,注意和追求其艺术性,也是其产品能得到最大价值体现的保证。■

参考文献

①马尔库塞,《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三联书店,1989:192

②高新梅,《法兰克福学派之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③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54

④黄一芳,《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批判理论》,《中华新闻报》2000年8月21日

⑤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58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5

对于这一现象,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纷纷预言,按照这一形势发展下去,大众文化终有一天会失去其个性,成为一种单一、僵化的工业产品。大众文化的这一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文化工业”这一概念就被提出以描述工业社会下的文化产业。文化工业是文化与工业向结合的产物,但其核心内容仍在工业上。文化作为一种附属属性体现在商品价值中,为商品增添了一层虚伪的高尚外衣。在文化工业下产生的文化产品都是一种单一性的产品,它以大众为消费对象,以工业化的手段为营销模式,构建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文化形式的话语体系。文化工业不再强调文化的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将市场及商品的运营模式完全搬到了文化的发展中,不会再以思想性、社会性为服务大众的宗旨,而是直接诉诸于情感与激情,以娱乐性、休闲性、大众性与消遣性为服务宗旨。一些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生产者甚至打着文化的旗号,生产一些伪文化、伪科学的产品,对消费者进行欺骗,使得社会的精神内涵被严重拉低。大众在错误文化观念的引导下,开始了对低俗文化的追崇和推广。整个社会开始陷入一种疯狂、糜烂的生活状态。。对于大众文化的这一指向哈贝马斯早有先见之明,他尖锐地指出,“大众文化这一可疑名称之由来就在于,它试图迎合教育水平较低的消费集体的娱乐和消闲需求,以增加销售,而不是将大众导向一种实质未受损害的文化”。

二、解构文化的社会功能———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化

大众文化是一种将公众作为受众群的文化形式,在形式上有更强的通俗性和流行性。它将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宗教、习俗等内容都纳入了文化的范畴,进行了统一、综合的研究和传播。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应当作用一种精神内涵,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行引导,但事实上,影响的效果却是截然相反的。商品经济和工业化思潮对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和功能。文化从一种精神规范转变为了供人们消遣的产物,导致人们的思想意志形态发生的扭曲和堕落。当然,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和呈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途径,但文化的核心价值已经丧失,即使通过再多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也无法实现文化的真正价值。

大众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渗透性的,它几乎涉及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而,大众文化价值的丧失将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随着大众文化的低俗化,人们的自主性和创作性将会明显下降,继而开始机械性的接受外界的信息,并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将会陷入一种滞步不前的状态,民族将会失去应有的自省意识和前进意识,最后限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它逐渐成为一种消极的力量———单面文化,这种单面文化失去了批判性与否定性的向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肯定的文化”,单向度的文化造就了单向度的人。大众文化的影响全面渗透到人的生活之中,它对人们发生的影响是一劳永逸的,它对人们的控制深度与控制广度是任何其他统治方式无法与之相比拟的。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6

一、大众影视文化的界定

大众影视既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一种文化形态。其中,“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片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放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的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电视“是使用电子技术传播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它通过光电变换系统把图像、声音和色彩转换为信号,用电缆和天线发送出去,由接收端将电信号还原为图像、色彩和声音,重现在荧屏上。”可见,仅从电影和电视的技术定义来看,二者仅仅是大众传媒的两种手段。因此,从二者仅作为传播手段来看,它们既可以与大众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大众影视文化,也能够成为传播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的实质来看。二者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大众心理的结合体。大众电影文化和大众电视文化,在大众文化特征方面具有诸多的相似性。这也就使得理论界在进行大众文化研究时经常将二者合在一起,合称为大众影视文化,即指以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影视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其具体类型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艺术电影以及影视记录片等。

商业片和娱乐片是大众影视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突出体现着当代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精神需要和道德要求,其生产目的和运行机制带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特征。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影视文化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轻松愉快的叙述方式越来越成为人们缓解心理紧张和宣泄情绪焦虑的重要途径。

二、大众影视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时代,也被称作文化工业时代或商业文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生产活动包括艺术创作都以商业利润为核心,一切产品包括艺术品都必须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实现商业价值。大众影视作品与音乐和文学创造相比,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这也就决定了制片商对大众影视剧作品商业利润的关注远远高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大众影视文化的创作目的与艺术本质的不断背离必然导致大众影视文化本身的大众文化特征日益凸显。美国的丹尼尔-切特罗姆曾对电影的作用发表过这样的意见:“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巧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因而。大众影视文化具有鲜明的商业性、娱乐性和大众性特征。

第一,商业性是大众影视文化的最根本特征,也是其与生俱来的特性。大众影视文化从其诞生之日起,其目的就是通过娱乐大众而获得经济利润。从大众影视作品的制作和资金循环而言,它主要遵循的是市场规律和商业运作。制片商的投资行为和产业化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就是巨额的商业利润和商业回报,这种情况必然导致收视率和票房收入成为衡量大众影视作品的最主要标准。美国的好莱坞被公认为是世界商业电影的主要产地,据资料显示,好来坞影片的票房收入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占有全球票房的百分之七十。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好莱坞几乎成为了商业电影的代名词。另外。影视文化的商业性还体现在影视剧作品的“明星制”和随片广告的加入。“由于有了明星制,制片业有了属于自己的‘预定市场’。明星的形象和名字成为了影片的商标,从而建立起观众(消费者)对影片的消费吁请结构,因而影片销售量、票房收入便可以相对稳定。”这样,影视剧作品就可以充分发挥明星蕴含的商业价值。获得更高的票房收入。随片广告和嵌人式广告是广告加入影视作品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随片广告是在片头或片子中间加入广告,而嵌入式广告是将某种商品的商标或实物直接体现在影视作品中。与随片广告相比。嵌入式广告的形式比较隐蔽,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和不满,因而成为了影视作品中比较常采用的一种广告形式。比如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刚的《手机》、《天下无贼》等作品中,商业广告就比比皆是。可见。无论从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创作目的、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还是作品内容,都充满了商业性的特征。

第二,娱乐性是大众影视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大众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是紧密相联的,其中,商业性是对大众影视文化作品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关注。而娱乐性则侧重于对大众影视的内容和风格所体现出来的伦理取向和道德内涵进行总结和归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众影视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娱乐性,而大众影视文化在内容和风格方面的娱乐化趋势则是商业性特征的体现和实现商业目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高科技时代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大众影视文化作品通过营造视觉化和奇观化的影像世界,满足了现代人的视觉心理需求,丰富了现代人的视觉内容。缓解了现代人的精神压力,释放了人性中的种种欲望。比如刀光剑影、神奇诡秘的武侠片为大众编织了个人英雄的梦世界。满足了人们对自由和浪漫的渴望;光怪陆离的科幻片刺激着人们的想象力,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扑朔迷离、结构紧凑的侦探片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对正义的追求:缠绵悱侧的言情片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真挚情感的向往;而温馨、轻松的家庭剧则是普通百姓现实生活和现实情感的表达。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娱乐性不仅体现在类型和内容上。也表现在影视文化作品的宣传和炒作

上。大规模宣传造势、明星效应和新闻炒作已经成为当代影视文化传播最重要的环节。甚至很多商业电影在这方面的投资远远高于电影本身的制作费用。可见,无论是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内容还是传播过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迎合世俗的娱乐化、视觉化和平面化的需要,这也致使影视文化作品本应包含的道德内涵、理性厚度和历史沧桑感被大众的消费性和娱乐性所淹没。

第三,大众性是大众影视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大众影视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由于大众影视文化的主要艺术定位是满足大众的共同口味,从而导致了大众影视文化的类型化趋势及其数量规模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于在某一段时期欣赏某一类型电影或电视剧,看其他人都看的大片。尤其是包括网络、电视、光盘等一系列大众传媒手段和信息传播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大众影视文化作品扩展到世界各地,进而形成了全球性的大众文化氛围。好莱坞大片的全球同步上映就是大众影视文化大众性特征的突出体现。

商业性、娱乐性和大众性构成了大众影视文化的最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紧密联系。体现了大众影视文化的大众文化特点。其中,商业性是大众影视文化的根本目的,娱乐性是实现商业性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而大众性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大众影视文化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伦理功能

大众影视文化是当代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娱乐的主要方式,具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焦虑和情绪紧张成为大多数人的精神状态,这使得人们需要一种轻松、娱乐化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调节身心平衡。大众影视文化通过营造视觉情境和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参与热情。满足了大众的情感需要,调剂了大众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在商业化的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品,而大众影视文化作品恰好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交流的主题。当然,除了人望的满足和人际交流的需要外,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也为观众提供了角色认同的蓝本,使观众在欣赏影视剧的过程中获得虚幻的满足感。

大众影视文化具有着重要的伦理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取向。进而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态、社会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水平等。因而,对大众影视文化的伦理功能进行分析和讨论。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大众影视文化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功能,也有助于我们能够有效的对大众影视文化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理性引导。

大众影视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是人们为自身构建的心理宣泄和补偿的虚幻空间。这使得娱乐功能自然成为了大众影视文化的特质。但是,大众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其本质在于满足人的深层次要求。“原始艺术之最高的社会职能是统一……而且更能提高人类的精神。科学充实并提高了我们的知识生活,艺术也同样充实并提高了我们的感情生活。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教育中两种最有力量的工具。所以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力的武器之一;因此艺术必将因生存竞争而发展的更加丰富,更加有力。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存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艺术对于社会福利的重要意识已经存在于各时代的人类中了。”可见。大众影视文化作为当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形式。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和道德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伦理功能。必将从多角度塑造着人类的人文精神。

第一,大众影视文化蕴含着伦理等人文精神价值和大众对真善美人性的追求。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人们逐渐远离了田园经济和自然生活方式。而不断增加的生活风险和精神压力又使人们处于严重的精神困境中而无法自拔。大众影视文化凭借其逼真的影像和美好的情境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大众影视文化以人性的美和善作为价值导向,引导着人类善的回归。大众徜徉在大众影视文化构建的“精神家园”中,心智获得了健康发展。精神得到了审美的愉悦,道德情感找到了依托。正如《廊桥遗梦》打动人心之处已经不仅仅是主人公的情感故事,而是影片体现出来的对真情和道德责任的呼唤;《泰坦尼克号》的风靡则体现了人们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对人类真挚情感以及道德职责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大众影视文化有助于构建整个社会的伦理价值趋同体系。大众影视文化不仅为社会个体提供了精神抚慰,也成为了鼓励人们以快乐的心态追求道德价值和道德理想的动力。大众影视文化通过类型化的故事情节,使大众得到了一定的道德关怀和价值引导。例如以社会道德生活为题材。以人伦情感为主线和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伦理剧的兴起。就体现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传统家庭美德的弘扬和对现实家庭道德问题的思考。以战争题材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战争片,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影片《集结号》等,则充分表达了社会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歌颂。

可见。大众影视文化在终极价值意义和社会道德价值导向问题上与社会主流价值形态具有一致性,它为人们形象地描绘出了“至善”的理想图景。鼓励人们不断地寻找自身的理想价值和人文精神。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但是。大众影视文化中的很多影视作品则被媒体称为“很黄、很暴力”,比如李安导演拍摄的电影《色戒》,在威尼斯获奖时遭遇记者及影评家批评,继而被奥斯卡拒之门外。在美国公映时。被认定为限制级影片。而在中国大陆却赢得了一片赞美之声。甚至很多观众认为触动他们的是影片透露出来的颓废奢华、纠缠的情感、模糊的道德界限和男女主人公的镜头。通过《色戒》我们可以看出,缺乏道德理性指导和道德关怀的大众影视文化作品。必然导致社会大众道德的坠落和价值观的混乱。

四、大众影视文化的伦理困境

大众影视文化关注平民的日常生活。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具有积极的伦理功能。但是,大众影视文化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大众影视文化对其商业本性和娱乐特征的过分关注。遮蔽了大众影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和深度的伦理精神,这也就使得很多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缺乏对道德内涵、终极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而是凸显出平面化、无深度、反神圣以及反传统等文化表征,进而弱化了艺术本身的社会批判和道德教化功能,从而走人了伦理困境而无法自拔。

大众影视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大众传媒不断进步的产物,其创作目的和运作机制完全市场化的轨道运行,经济效益和票房收入日益成为衡量大众影视文化生产的重要参数。为了赢得尽可能多的观众和商业利润,大众影视文化不断远离其本身蕴涵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内涵,向大众日常生活品味贴近。这就促使大众影视文化将经济效益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将迎合大众的口

味作为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模式化、平面化和世俗化,必然导致其对人文精神和道德批判功能的背离。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文化商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为了提高市场效益,大众影视文化不断削平其本身的深度模式,降低审美品味,消解历史意义和社会责任,消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用以迎合大众的口味,吸引大众的眼球。在这一过程中,金钱、、感官享乐、消费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道德价值观等逐渐成为影视文化表现的主题,价值理想、道德追求和人文关怀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范围,传统影视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逐渐被娱乐消费功能所替代。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7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制度下,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使文化成为商品,其生产和消费遵循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服从于市场交换的原则,从而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它们完全堕入了商品世界里,为市场而生产,以市场为目标”。①在对文化工业的思考中,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是阿多诺对文化工业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说:“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再加上普遍地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就更加具有商品的性质。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而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②也就是说,阿多诺借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来衡量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时,他是从商品的角度,并非艺术品。所以,“拜物教性质”也就成了文化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其次,大众文化生产具有标准化、同一化的特性。商品生产中的标准化原则在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文化工业的制造者在本质上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而这种生产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工厂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被大众购买。“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出来,直到第二天早晨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上班为止的思想”。③

这就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伪个性和非个性化倾向鲜明的呈现出来。霍克海默在谈及大众娱乐方式时说:“在闲暇时间里统治人的这种机械性和在工作时统治人的机械装置绝对是一样的。”④这种特征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艺术创作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了,大众文化永远带有了“批量生产”的物化特征:一件大众文化产品和另一件往往没什么明显差异。第三,大众文化的强制性和操纵性特征。也就是说,文化产品通过强大的时空性剥夺了个体的自主性。霍克海默指出:“个体和社会的对立以及个人生存与社会生存的对立,这些使艺术消遣具有严肃性的东西已经过时。以取代艺术遗产而产生的所谓消遣,在今天不过是像游泳和踢足球那样流行的刺激。大众性不再与艺术作品的具体内容或真实性有什么联系。在民主的国家,最终的决定不再取决于受过教育的人,而取决于消遣工业。大众性包含着无限制地把人们调节成娱乐工业所期望他们成为的那类人。”⑤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8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说:“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再加上普遍地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就更加具有商品的性质。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而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②也就是说,阿多诺借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来衡量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时,他是从商品的角度,并非艺术品。所以,“拜物教性质”也就成了文化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其次,大众文化生产具有标准化、同一化的特性。商品生产中的标准化原则在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文化工业的制造者在本质上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而这种生产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工厂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被大众购买。“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出来,直到第二天早晨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上班为止的思想”。③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9

    要探讨研究方法,必须首先明确界定研究对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对于中国语境,严格来讲是个泊来品,在英语中它对应了两种表达,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西方早期大众文化批判指向的对象为mass culture, 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明显的贬义色彩,主要指商业利益驱动的文化产品,如电影、广告等传播产业的产品。当下语境我们所使用的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则更多的是指由雷蒙德·威廉斯所倡导的popular culture,作为英国伯明翰传统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斯对“文化”这一概念做了历史的回溯,认为文化应是一个整体全部的生活方式,从而赋予了这一概念平民化的色彩,用popular culture 取代了mass culture,并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中称“大众文化是民有、民享、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从此,大众文化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而开始成为影响人们生活以及意识形态的一种现代意识。随着对大众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其进行了更严密准确的界定。国内学者王一川对大众文化做出了这样的定义,它“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

    从大众文化的如上定义,人们不难发现它的一般特性:大众媒介性、商品性、流行性、娱乐性、日常性、类型性等。中国语境下的大众文化也同样具备这些特点,其中,商品性这一特点尤为吸引人们的眼球。究其原因,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不丰沛,物资的消费形式多为统一分配和按计划配额消费,人们的商品意识淡漠,物质层面如此,在解决人们生存高级需求的精神文化层面,就更是受到官方主流文化或是学界精英文化的牵制,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而不是对文化商品的主动消费。所以,中国的大众文化虽然从产生之初就带有了商业文化的特质,追求商业利益,以娱乐消遣为主要功能,但由于其短近的发展史,并未像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完备庞大的文化工业体系,同时,主流媒体的官方化以及国家相关文化政策的指导也使得大众文化还未彻底沦为谋取利益的工具,因而国内的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文艺性,商品属性并不是那么的突出。

    2 法兰克福学派传统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批判研究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的批判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为后来学者的大众文化批判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批判的标靶。霍克·海默,作为该学派的第一代领军人物,在研究中将大众文化概念与文化工业概念直接等同起来,奠定了大众文化批判的悲观主义立场。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最显着的特征就是使得文化、艺术产品商品化。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运作下,大众文化成为了统治阶级和资本合谋的工具,文化工业首先通过标准化批量生产出媚俗平庸甚至是低劣的包裹着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产品,继而借助市场化运作机制将模式化的文化产品输送给大众消费,从而实现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强化。因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视野中,大众文化带有明显的欺骗性,带给大众暂时的满足继而安于虚假的现状,实现对民众的控制;大众文化同时也沦为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通过决定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并进而对其心理意识进行操控;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模式化生产形式扼杀了文化的艺术性,也抹杀了文化产品的个性和创造性,消费此类文化产品的大众顺而也被同一化。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进行的意识形态批判沿袭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的传统,将文化视为与资本主义进行抗争的一个斗争领域,揭露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大生产对艺术以及大众个性的抹杀,这一理论基调使其成为了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的标杆,也成为后继大众文化研究学者不可绕开的理论基石。对于中国当代的大众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仍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随着文化事业的推进,文化产业商业化,艺术、文化产品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大众文化的消极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如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和娱乐功能的低俗文化产品的出现,对青年人心智的影响以及消费西方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等,对这些大众文化特质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仍是一把利器。然而同时,由于发展的局限性,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文化工业体系,大众文化事业还远未彻底的商业化,沦为商品经济的附庸,并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指导和影响下文化产品还具有一定的文艺性,并在某种意义上仍是反映大众的声音。鉴于此,在使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对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展开批评研究时,还需掌握好“度”,不能一味批判,而应以消除负面效应,发挥正面效应为宗旨。

    因循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看到了统治阶级借助文化产品向大众受体灌输意识形态,以期实现对大众心理意识的控制,然而,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并未到此终结,作为具有主观意识和能动性的大众个体,由于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倾向和审美领悟,必然会对同一化的文化产品做出不同的反应和选择。此时的大众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即使特殊,也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大众文化产业为了迎合市场,就必须揣摩迎合大众的趣味,而不能一味地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志,换句话说,大众的消费意愿和社会现实反过来又对大众文化工业形成了挑战,产业和受众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交流,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就成为了一个哈贝马斯口中的“公共领域”,既不属于市场,也不属于国家。对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这一局限,哈贝马斯也曾在自己书中坦承:“大众文化显然绝不仅仅是背景,也就是说,绝不是主流文化的消极框架,而是定期出现、反抗等级世界的颠覆力量,具有自身的正式庆典和日常规范” 。 对大众接受性和创造性的忽视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硬伤。反观中国当代的大众文化,无论是在生产还是消费环节大众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大众能动性的研究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带有悲观的情绪,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学派早期成员的生活经历是有极大关系的。由于二战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学派有犹太血统的成员如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阿多诺都曾亲身经历纳粹的精神迫害,并一度选择逃亡到美国只为寻求人身安全。德国纳粹借助强大的宣传机器进行反犹太宣传,实现了对广大民众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最终的暴政。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对此深恶痛绝,继而站到了助其实现的科技文明和文化工业的对立面,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展开不具备如此严苛的时代背景,研究者也不具备特定严苛的生活经历,因而在展开研究时一种中立的研究态度就是我们应该珍视的,对大众文化不偏不倚,做出中肯的评价。

    3 英国伯明翰传统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例10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19-01

一、什么是商业插画

商业插画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商业价值的插画,它不属于纯艺术范畴。商业插画可定义为企业或产品绘制的数码作品,为企业或产品绘制插图,获得与之相关的报酬,作者放弃对作品的所有权,只保留署名权的商业买卖行为。

信息社会的发展,使插画成为人们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世界性语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层次也变得越发多样化了,特别是当插画成为信息传递过程中一种高效的表达手段时,插画艺术的作用也就尤为突出地显现出来。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商业插画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它能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简单的弄清它的主题,以及它表现出来的广度与深度。利用它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人们驻足购买。帮助企业建立品牌效应,迅速有效地占有市场。

但是,商业插画的使用寿命是短暂有限的,一个商品或企业在适应市场时就要对自己的产品作出调整进行更新换代,那么原来的作品就要宣告消亡或者是终止宣传。从感性的角度上来说,似乎商业插画的结局有点让人感到心酸,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商业插画在有效的时间里所达到的宣传力度,是其他宣传手段难以比拟的。

二、从流行文化的角度来看商业插画

流行文化与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那就是,传统文化是经由许多代人共同探索研究才逐渐形成的,而流行文化可能只是针对某一时期的某一思潮而突现出来的,人们的跟风也就三五年,像流星一样璀璨光鲜却又短暂。流行文化的特质是大众化实用化时代化,那么商业插画的表现手法就要讲究插画的大众化和实用化以及时代化。流行文化的变化速度也特别快,究其内部则有一种动力推动,而这一动力就是市场利益驱动。企业针对市场上的人们大众的消费趋势,消费潜力,作出相应的产品开发生产,而要人们形成对它的注意力,那么这一投资就需要进行一种广告宣传造势,以此形成一种大众消费趋向。促使人们的购买来获得商家利益。总的来说,流行文化属于商业文化范畴。这也是流行文化的重要特征,正是由于它的商业文化性质,才导致它与传统的普通的文化的差别。这注定了它与商业的紧密联系。而作为为商家宣传服务的商业插画,它与流行文化的联系就更密切了。

现在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社会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随处可见的消费现象。因为在多数时候,它都体现为某一时期人们一种趋同的消费选择。而商家想要占领市场,就需要跟随大众的流行趋势。如果设计出来的插画没有详细的了解到市场的流行元素,那么设计出来的产品一定不能紧跟消费者的审美流行趋势,那么就会遭到市场的淘汰,这样一来对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设计出符合大众消费者流行审美观的商业插画,这样才能符合商家的要求,为其取得利益。

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曾说过:“当代文化倾向的性质是渴望行动,追求新奇,贪图轰动。”而大众的审美趋势亦是如此,追求的是新鲜的事物。流行文化能够流行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流行,商业插画深受其影响。比如:回力是中国最先的时尚胶底鞋品牌。在上世纪70年月,回力鞋几乎就是运动休闲鞋的唯一意味。它的商业插画设计表现手法主要使用的是手绘的连环画形式,以运动与运动员的运动方式为题,广受大众的亲睐。风靡全国,无人不知。然而好景不再,改革开放后大量的运动鞋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回力鞋渐渐淡出了大众的眼圈,其光芒已不复从前。恍然大悟时已跟不上时代了。这是为什么呢?新出的运动鞋都加入了流行因素利用广告大幅宣传,铺天盖地的新鲜商业插画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科技手段、动漫、摇滚乐、波普艺术、嬉皮文化等都成为商业插画设计的流行主题。但回力鞋还是老版的宣传停滞不前,渐渐地就淡出了主流市场。可见流行文化对商业插画的影响是多么的重大。

流行文化是今天商业插画的主要领域,商业插画要在文化背景上来进行设计,思考它们可能的关联,而不是照抄照搬。如果一味儿的照搬照抄就注定了要被时代所淘汰。而商业插画虽然受大众审美取向的制约,但同时它也引领着大众审美取向的转变,从商业插画的表现内容中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审美心理。而插画师所要做就是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商业插画拥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