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1 16:56:00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1

1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

从对石林县考察情况看,结合平时工作了解情况,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大部分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窄。多数农村集体原始积累底子薄,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出租集体资产、资源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也存在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经营。二是村干部缺乏发展意识。部分村干部存在小富则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责任感不强,发展观念滞后,思想僵化,创新性、专业性人才匮乏。三是资产管理不够规范。一些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财务制度还不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还不够透明,存在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对自家家底不清楚的情况。四是集体资产资源盘活、利用率不高。由于缺乏科学系统规划和启动资金,对现有的土地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盘活利用程度不高,未开发出资产、资源的附加值。五是集体融资难度大。因为历史原因,部分村可以盘活的固定资产少,村集体负债较多,缺少信用抵押,而金融部门在集体涉农贷款方面,贷款手续复杂,条件要求高,集体上项目融资困难,发展集体经济举步维艰。

2石林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

2.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选强配好领导班子。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否,与领导班子有直接关系;加大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二是帮助谋好出路。发展经济,关键是要找准优势、找对路子。结合农村实际,从更高层次上分析每个村的优势资源和劣势因素,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把好脉,找准盘活优势资源的思路和对策,特别是增强贫困村的发展信心,使他们能够快速脱贫。三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要依托派出单位,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争项目、跑资金,增加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原始积累,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2.2加大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发展

环境一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帮扶,特别是贫困村基础差、积累少,更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因此,应当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安排一定专项资金,对经济薄弱村给予扶持,促进尽快脱贫。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稳妥持续的原则,对每个村进行专项调查论证,针对各村实际分别确定可发展项目,优先扶持前景好、见效快、稳定性较好的村集体项目,确保尽快见到成效。三是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普惠政策,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3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增加贫困村、薄弱村的集体收入,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思路,跳出村子抓增收,实行村村联合、强村帮弱村、大村带小村,鼓励异地参与发展,由上级党委政府牵头,由资源匮乏、发展空间难以挖掘的村,参与发展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村的发展,通过出资参股、提供人力资源、帮售代销等办法,实行区域化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强村更强、弱村增收双赢。创新合作发展模式,鼓励村集体与致富能人、种养植大户联合,与当地民营企业联合,开发村域资源,以现有资产入股或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智力支持等,增加集体收入。把强村富民统一起来,村集体出思路,吸引群众资本参与经营,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有偿服务组织,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民闯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本村在外经商人员或村周边能人到村里创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土地、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努力新上一批好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实现集体、个人双增收。

2.4推进科学民主管理,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

一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强化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开帐目,接受群众监督,解决账目不清、贪占挪用、滥支乱花等问题。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积累增加挂钩,引导村干部解放思想、促进发展。四是转变经营机制。集体资产保值要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发挥集体资产最佳效益。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非朝夕可争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讲求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只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2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030

1引言

城市是城镇化和工业化集聚发展的实体形态,而建设用地是其在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效果而言,城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状况是其效率水平和功能发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反映方面,决定了其持续发展的能力。准确而详细地了解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客观评用地水平,是促进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前提,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4年,云南省地级市常住人口293123万人,较2010年增长268%;地区生产总值为8877381232万元(2010年可比价),较2010年增长6174%;建设用地为60464865公顷,较2010年增长791%。云南省县级市常住总人口6367004万人,较2010年增长272%;地区生产总值为2238585400万元(2010年可比价),较2010年增长5875%;建设用地为15824222公顷,较2010年增长872%。由此可见,人口、经济、建设用地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本文从人口与建设用地、经济与建设用地两个层面,分析云南省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趋势。

2城市建设用地评价方法和数据说明

21评价方法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参考《全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的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分析,通常用总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PEI)表示;二是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匹配度分析,用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表示。对PEI和EEI指标的详细说明见表1。

表1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指标定义计算方法总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PEI)指基年前的常住人口增幅与同期建设用地增幅之比,反映常住总人口与建设用地匹配协调度PEI=[(t年常住总人口-(t-3)年常住总人口)/(t-3)年常住总人口]/[(t年建设用地面积-(t-3)年建设用地面积)/(t-3)年建设用地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指基年前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与同期建设用地总面积增幅之比,反映建设用地利用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协调度EEI=[(t年地区生产总值-(t-3)年地区生产总值)/(t-3)年地区生产总值]/[(t年建设用地面积-(t-3)年城建设用地面积)/(t-3)年建设用地面积]

基于人口发展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判定标准趋势类型原始数据特征判定依据内涵挖潜型人口增长,用地减少或不变―集约趋势型人口增长,用地增长PEI1>1人口减少或不变,用地减少PEI1γ地区生产总值减少或不变,用地减少EEI1

22评价范围和数据来源说明

分析范围主要包括云南省8个地级市和12县级市,测算年度为2010―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统计年鉴,及地方统计汇总数据,通过基础资料收集与调查得到。

3云南省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31基于人口发展的弹性系数分析

从地级市结果来看,PEI值均为0~1,最高的为昭通市089,最低的为昆明市025,说明人口与建设用地匹配程度较差。从县级市结果来看,PEI值大部分0~1,最高的为宣威市296,最低的为大理市-014,说明人口与建设用地匹配程度较差。

通过计算地级市的PEI值,可以判定8个地级市均为粗放趋势型。其中,昆明市、临沧市、保山市下辖各区县也均为粗放趋势型。县级市中集约趋势型土地利用城市较少,只有宣威市和芒市,而其余10县级市均为粗放趋势型。

地级市中昆明市、丽江市、临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均在5以下,大于10的有昭通市、玉溪市、曲靖市、普洱市,5~10之间的只有保山市,这说明两级现象突出。县级市的EEI差异较大。其中,安宁市、大理市、瑞丽市在5以下,5~10之间的有文山市、芒市、景洪市、蒙自市、弥勒市;大于10的有宣威市、个旧市、开远市、楚雄市。最高与最低的差距达到了40,说明县级市差距没有地级市明显。

地级市中只有丽江市和临沧市两个城市属于粗放趋势型,其余城市为集约趋势型。县级市中属于集约趋势型的有:弥勒市、瑞丽市、宣威市、芒市、景洪市、开远市、楚雄市。其余为粗放趋势型,包括安宁市、大理市、文山市、个旧市、蒙自市。

4分析与结论

从云南省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判定结果来看,参评的20个地(县)级市中,基于人口发展的层面,集约趋势型城市比重为10%,只有宣威市和芒市两个集约趋势型城市。基于经济发展层面,集约趋势型城市比重为65%,集约趋势型城市较多。由此可见,总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为满足建设用地的需要,忽略了人口的增度,人口增幅小于建设用地增幅。相比之下,从经济发展的层面看,集约趋势型城市较多,说明各地方有效地利用了本地的优势资源,提高了土地投入产出的效益。但是,投入产出效益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另一个问题:两级化态势明显。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最小的临沧市为363,最大的普洱市为1590,相差1227;县级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EEI)最小的安宁市为

33,最大的4254,相差4021。

综上分析,云南省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展不均衡,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地方人口、经济、土地三方面的关系,在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益的目标基础上,平衡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真正使得城市土地实现节约和集约地利用。

参考文献:

[1]王静,郭旭东我国县级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科学调控[J].地理科学进展,2003,11(3):216-220

[2]查志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地构建[J].浙江统计,2002(4):9-11

[3]赵鹏军,彭建城市土地搞笑集约化利用及评价指标体系[J].资源科学,2001,23(5):23-27

[4]关涛,宗晓杰经营城市土地若干问题的战略思考[J].规划研究,2005,29(4):52-55

[5]但承龙,王群西方国家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比较[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1):43-47

[6]陈莹,刘康,郑伟元,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地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4):26-29

[7]王业侨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3):24-30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3

长三角经济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沧海桑田的缩影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例证,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产业同构状况,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中国现阶段产业同构状况、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争论两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并针对长三角产业同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一、中国现阶段产业同构概况

产业同构是指在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这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强易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Alwyn Young(2000)认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下降,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中国经济虽然在国际层面上开放,但在地方层次上却显得支离破碎,省际间的产出结构表现出趋同的趋势。

Chong-En Bai(2003)以中国为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研究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和本质来分析产业分布的成因。他在理论假说中加入了历史的因素(前期的产业集中状况)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实证的结论说明了规模经济和自然资源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并且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对产业集中现象中存在负显著的边际效应。

黄玖立(2009)剖析了中国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分布的典型事实及影响因素,发现20世纪80年代由于新旧工业基地的轮替,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分布平衡稍有退化,而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中则明显加速。都阳等(2001)认为,中国财政“分灶吃饭”及地方负经济发展责任,造成中国各地区之间商品结构十分相似,商品重叠率很高。

二、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争论

蒋祝伟(2010)指出,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主要呈现三个特点:空间分布,长三角产业以集群化发展为主;结构分布,长三角产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而内部各地区产业,呈现“错位”和“互补”式趋同。前两个特点已被学术界公认,而第三个特点,存在争议。

(一)支持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

根据产业组织和结构理论,比较两个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可用相似系数进行衡量。部分学者采用简单三次产业分类或以二次产业内部大分类层面数据为依据,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研究,得出相似系数普遍较高,这正是学术界对长三角产业同构化严重的担忧来源之一。

洪银兴等(2003)认为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导致“重复建设”,进而加速产业同构,引发恶性竞争现象。梁琦(2004)根据区域分工指数,认为空间地理位置越靠近,产业同构性越强。趋同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长三角地区片面追求制造业增长的倾向。曹光洁(2006)认为,城市之间GDP竞争的意识,使当地优先发展高产值产业,阻碍了长三角统筹协调一体化,带来恶性竞争的可能。各地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项目盲目上马,导致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许明(2008)指出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主要是相同产业重叠,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阻碍区域整体长远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其次是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资源在整个区域内的最优配置,导致地方间产业过度竞争,降低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王锐兰等(2005)认同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但指出产业同构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有助于产业升级、塑造异质型企业家。陈耀(1999)认为可以将区域产业趋同现象分为“合意”和“不合意”两种情况区分对待。制造业结构过程中的趋向现象和重复建设工程具有负面效应,但也有正面影响,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是增强行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反对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反对“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水平虽然较高,但其同构的趋向已经放缓甚至趋异。

靖学青(2004)研究得出,只有苏州与杭州,苏州与无锡,南京与杭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认为产业结构趋同只存在于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这样的宏观层次上,而制造业结构等中观层次并未明显出现。

范剑勇(2004)使用了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行业的空间集中度指数来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研究表明,尽管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产业同构现象,但近4年内,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激烈,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正从上海转移到浙江、江苏两省,说明上海正在向外转移部分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浙江正在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接收者,由此导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度逐步提高,产业同构化趋势正在减弱。

邱风等(2007)对长三角地区的重复投资进行了研究,以制造业为例,2000年前后长三角地区产业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平均集中率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

表1显示,上海、浙江、江苏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指数均上升;平均集中率表现为上海下降、浙江上升、江苏基本不变,这说明上海正在向外转移部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浙江正在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接收者,由此导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度逐步提高,区域产业同构化趋势正在减弱。

判断产业结构同构程度的方法还包括计算产业层次和细化到产品层面的产业相似性系数及差异性系数。

陈建军(2003)研究计算得出沪、苏、浙三省市工业部门结构相似性系数,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尽管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确处在较高水平。陈建军将其解释为:长三角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资源禀赋相似,经济联系紧密以及由此而来的要素流动也对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产生正面影响。

邱风(2003)从产品层次上对结构相似性系数进行修改深入,并补充计算了差异性系数,如表3、表4所示。

表3、表4反映出,只从产品层次的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趋势,不能完全得出该地区的结构相似性程度在整体上趋于弱化的结论。参照差异性系数可发现,长三角各地区在产品层次上的结构差异越来越大,佐证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弱化甚至趋异的现象。

三、研究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多数的学者支持“产业同构水平较高,但趋同减弱并部分趋异”的观点。然而,近年来学者对长三角产业同构的研究中,存在区域范围划定过于宽泛、数据更新获取滞后、产业与产品界定不清等问题,影响了实证分析的准确性,就此笔者建议如下:

(一)重新划定研究区域

准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以及浙江省北部共16座城市,并非沪、苏、浙三省全境。因此,研究以16个市为单位比以“二省一市”全境研究更能体现出真正“长三角”产业结构同构情况。目前,也有学者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将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带动功能考虑进来,区域扩大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以及江西部分地区。

(二)更新产业数据

产业结构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独特、人力资本及城市群集聚比较优势明显,正在迅速形成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竞争优势,国际资本十分活跃。但由于国内外经济波动,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某些行业的倒塌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影响不可忽略。然而,目前研究的数据大多集中在2005年之前,从2006年到现在的数据应当有所补充,从而进一步推断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为判断同构情况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三)综合产业与产品结构两方面

尽管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较高,但三地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浙江主要依靠民营经济,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优势;江苏主要依靠引进外资,竞争力强的行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上海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制造业竞争力相比苏、浙较弱,但在重化工、临港行业的优势明显。三地产品结构差异明显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因此,研究产业同构需要结合产品结构分析,综合两方面数据,才能得到真实反映区域内产业同构的现状与趋势。

参考文献:

1.金翮.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新中国三大经济发展引擎[J].新重庆,2009(11).

2.Don E.Waldman、Elizabeth J.Jensen.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Young,A,.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es,2000(4).

4.Bai.Chong-En.Local Protectionism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4(2).

5.黄玖立.对外贸易、地理优势与中国的地区差异[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蔡防,王德文.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7.蒋祝伟.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经济从横,2010(3).

8.史忠良.产业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洪银兴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与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

11.王磊.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研究――以汽车行业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2.曹光洁.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讨[J].商业研究,2006(5).

13.许明.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08(8).

14.王锐兰,刘思峰.产业同构的利弊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2).

15.陈耀.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1999.

16.杨建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7.靖学青.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分析[J].改革,2004(2).

18.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11).

19.邱风,朱勋.长三角地区产业重复投资与协同发展研究[J].财经论丛,2007(11).

20.Don E. Waldman、Elizabeth J.Jensen.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1.陈建军.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基于长三角产业集聚演化的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2.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23.钱明霞.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定量分析[J].商业研究,2006(11).

24.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4

abstract: from analyzing the flow of freight transport from 1991 to 2006 of every city in yangtze delta, the author firstly studi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reight transport linkage in this region, and then on this account summarized the trends of revolution of regional logistics spatial structure in yangtze delta.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shows: the timely change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freight logistics in yangtze delta the time showing a non-balance-relatively balanced-non-balance-a relatively balanced development trends; at the same time, the double freight logistics system in yangtze delta region show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ystem strengthening and the coexistence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 yangtze delta; freight transport linkage; spatial logistics structure; time-spatial revolution

0引言

长三角经济圈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或经济圈。该区域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经济圈之一,其经济规模总量和发展速度都居于前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公认为全球第六大都市圈、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区域间运输联系在区域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特征也必然不同。本文结合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历史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探讨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

1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及其演化

1.1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总体发展趋势

自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区域间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活跃,也更加频繁,货运量稳步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1990~2006年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37%,高于全国4.79%的平均水平;1991年长三角区域的货运总量为81 306万吨,2006年货运量达到247 866万吨,是1991年的3.05倍。这一对比体现了17年来长江三角洲16城市空间物流运输联系随区域经济的繁荣而日趋增强,显示了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发展及变动趋势。此外,除了1997年和1998年等各别年份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的货运量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他14个年份的货运量都是正的增长,且有10个年份的增长率高于全国的增长率,从占全国货运量的比重来看,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1.2货运量区域分布的非均衡系数及其变化

为了衡量货运量在区域系统中各城市地域分布的平衡程度,我们可以引入地域分布非均衡系数δ加以度量,δ反映了区域物流货运量这个变量偏离平均值(中心值)的偏离程度。δ的计算公式如下:

δ=

式中,p为各城市货运量的分布比,为分布比的平均值,n为城市数量。δ越大,说明分布的集中程度越高。

从1991年至2006年16个年份的变化(表2)可以看出,长三角货运量地域分布的非均衡值δ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发展趋势,伴随这一值的变动,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比重也是呈现出现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动趋势。如按长三角16个城市货运量平均分布来计算,δ的值应该是1/16,是非常小的,而实际计算的δ比较大,最小的δ值也是平均分布的δ值的12.16倍,说明长三角货运量的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货运量的集中分布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地区生产力布局的高度集中趋势,如上海1998年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的比重为34.15%,三分之一还要多,而当年的δ值也达到最大,为1.24,是平均分布δ值的19.84倍。从1998年后,由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货运量的迅速发展,使得上海货运量比重在逐步下降,同时,δ值也在不断下降,这一变动趋势说明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在地域分布的时间变化上,呈现出非均衡——相对均衡——非均衡——相对均衡的发展趋势。

2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的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2.1货运量区域分布的单极化效应减弱、多中心效应明显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上海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一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货运量比重在不断下降,说明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单一极化效应在减弱,长三角货运量分布从一个中心(上海)逐渐演化为三个副中心(南京、杭州、宁波)的格局。1991年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的31.96%,以后逐年下降,到1995年达到最低点,为21.76%;1996~1997年又逐渐上升,到1998年达到最高点,为34.15%,从1998年后,表现为缓慢下降的趋势,到2006年,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货运量的比重下降为30.33%。在这一变动趋势中,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最大货流中心的地位没有改变,但从中可以看出随着长三角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极化效应在逐渐减弱。2006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上海(75 184万吨)、宁波(22 238万吨)和杭州(20 911万吨),其中宁波和杭州是首次超过2亿吨,接近2亿吨的城市为南京(18 310万吨),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三个货运副中心,4个城市占长三角货运量的比重为55.13%。

2.2货运量区域分布的廊道效应明显、浙江湖州异军突起

从对长三角主要交通轴线城市货运量的变化来看,廊道效应非常明显。其中沪宁交通轴线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货运量一直在50%以上,但其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而杭甬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在最近几年中在不断增加;宁通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在一直下降;沪杭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除在90年代初期下降外,其他时间段内则基本上变化不大,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具体见表3。

货运量的增长更能体现区域经济活动交流的活跃程度和空间运输联系的日益频繁,毫无疑问,这四条主要交通轴线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经济走廊和运输通道。

此外,湖州自2001年以来,货运量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16.63%,2003年货运量首次超过亿吨,达到10 764万吨,2006年更是达到15 591万吨,远远高于长三角区域其他城市的货运量,成为仅次于南京的第五大货运中心。

3长三角区域双重货运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强化

长三角区域拥有以上海为中心和以宁波为中心的两个主要货运物流体系,作为这两个货运物流体系枢纽的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隔海相望,相距约90公里,形成全球少有的大型港口双子星座格局,更重要的是,这一双重货运物流体系具有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的特点。

3.1边界清晰、竞争有序

两大货运物流体系以钱塘江—杭州湾为界,形成各自的开放式集疏运体系。在这个两体系中,货主出于最小化综合运输成本的要求,在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均形成一定规模、且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跨江(湾)托运。处于中间地带的嘉兴、苏州等地货源流向可能摇摆不定,但上海港具有长期形成的先入为主优势。从港口腹地来看,上海港口的直接腹地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港口的间接经济腹地主要由浙江南部、江苏北部、安徽、江西,以及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目前,上海的外贸集装箱箱源约95%来自长江流域,内贸集装箱流量近60%分布在长江流域港口,上海港的腹地性质和中转枢纽作用十分突出。

宁波港口集装箱腹地主要是宁波市和杭州以东、以西南的浙江地区。“十五”期间,宁波港以巩固和拓展浙江腹地为依托,坚持水陆并进,拓展腹地。省内腹地方面,宁波港积极推进义乌、金华、绍兴等“无水港”建设,构筑省内物流网络,通过加强宣传、调研沟通、召开座谈会、设立资讯联络点等各种方式,对重点货主实施个性化服务,使省内的腹地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在省外方面,宁波港还积极开发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外腹地。水路方面,宁波港继续巩固南下内支线,开发北方线,增开了大连至宁波、青岛至宁波内支线和营口、大连至宁波的内贸线,进一步吸引了北方货物到宁波的中转。同时,宁波港进一步加大集装箱国际中转力度,2001

~2007年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高达39.9%,明显高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率24.8%。

3.2规模巨大、航班密集

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61亿吨,连续三年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615.2万标准teu,在连续四年稳居第三的基础上,2007年跃居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其中,洋山深水港区达到610.8万国际标准箱,深水中转比例超过35%。2007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4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935万标准teu,居世界前20位,继续保持全国大陆沿海港口第二和第四位。上海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已达2 100班,宁波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810班,最高月航班达844班,月作业量连续突破80万标箱的新水平,两港均已具有较强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规模优势。

3.3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

长三角区域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均有高度活力的区域经济支撑,产业结构正在加快提升优化,集疏运体系日趋完善,跨越杭州湾的数座大桥将成为沟通两大货运物流体系的重要通道。局部的相互渗透也有利于提升优化两大货运物流体系的整体效率,上海港由于集装箱航班密集的优势,对钱塘江—杭州湾以南地区仍有渗透,而宁波港的原油管道运输则已到达南京。这种相互渗透不但不能撼动两港在其各自领域的霸主地位,反而提升了长三角的综合物流优势。长三角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功能不断强化,体系融合日益紧密,既各具独特优势,又互为一体。上海港和宁波港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在相互促进、相互替代以及各自独立发展并重的进程中,促使形成长三角区域最优的物流通道,促进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航班密度和运价体系,成为长三角多核格局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

4结束语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货运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城市之间、区域之间货运联系的增强,而区域物流货运联系无疑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推动力。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经济结构的时空演变,随着杭甬交通轴线的逐渐隆起和宁波-舟山联合港的深入发展,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南倾斜。同时,随着宁杭交通轴线的发展,第五交通轴线将会迅速发展,更加强化长三角区域城市之间的物流联系、经济交流和产业转移,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荣朝和. 论交通运输在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的宏观作用[j]. 地理学报,1995(5):394-401.

[2] 张文尝,金凤君. 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与增长规律研究[j]. 地理学报,1994(5):441-448.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5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rom analyzing the flow of freight transport from 1991 to 2006 of every city in Yangtze Delta, the author firstly studi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reight transport linkage in this region, and then on this account summarized the trends of revolution of regional logistics spatial structure in Yangtze Delta.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shows: the timely change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freight logistics in Yangtze Delta the time showing a non-balance-relatively balanced-non-balance-a relatively balanced development trends; At the same time, the double freight logistics system in Yangtze Delta region show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ystem strengthening and the coexistence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 Yangtze Delta; freight transport linkage; spatial logistics structure; time-spatial revolution

0引言

长三角经济圈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或经济圈。该区域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经济圈之一,其经济规模总量和发展速度都居于前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公认为全球第六大都市圈、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区域间运输联系在区域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特征也必然不同。本文结合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历史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探讨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

1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及其演化

1.1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总体发展趋势

自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区域间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活跃,也更加频繁,货运量稳步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1990~2006年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37%,高于全国4.79%的平均水平;1991年长三角区域的货运总量为81 306万吨,2006年货运量达到247 866万吨,是1991年的3.05倍。这一对比体现了17年来长江三角洲16城市空间物流运输联系随区域经济的繁荣而日趋增强,显示了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发展及变动趋势。此外,除了1997年和1998年等各别年份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的货运量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他14个年份的货运量都是正的增长,且有10个年份的增长率高于全国的增长率,从占全国货运量的比重来看,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1.2货运量区域分布的非均衡系数及其变化

为了衡量货运量在区域系统中各城市地域分布的平衡程度,我们可以引入地域分布非均衡系数δ加以度量,δ反映了区域物流货运量这个变量偏离平均值(中心值)的偏离程度。δ的计算公式如下:

δ=

式中,p为各城市货运量的分布比,为分布比的平均值,n为城市数量。δ越大,说明分布的集中程度越高。

从1991年至2006年16个年份的变化(表2)可以看出,长三角货运量地域分布的非均衡值δ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发展趋势,伴随这一值的变动,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比重也是呈现出现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动趋势。如按长三角16个城市货运量平均分布来计算,δ的值应该是1/16,是非常小的,而实际计算的δ比较大,最小的δ值也是平均分布的δ值的12.16倍,说明长三角货运量的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货运量的集中分布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地区生产力布局的高度集中趋势,如上海1998年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的比重为34.15%,三分之一还要多,而当年的δ值也达到最大,为1.24,是平均分布δ值的19.84倍。从1998年后,由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货运量的迅速发展,使得上海货运量比重在逐步下降,同时,δ值也在不断下降,这一变动趋势说明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在地域分布的时间变化上,呈现出非均衡——相对均衡——非均衡——相对均衡的发展趋势。

2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的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2.1货运量区域分布的单极化效应减弱、多中心效应明显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上海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一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货运量比重在不断下降,说明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单一极化效应在减弱,长三角货运量分布从一个中心(上海)逐渐演化为三个副中心(南京、杭州、宁波)的格局。1991年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的31.96%,以后逐年下降,到1995年达到最低点,为21.76%;1996~1997年又逐渐上升,到1998年达到最高点,为34.15%,从1998年后,表现为缓慢下降的趋势,到2006年,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货运量的比重下降为30.33%。在这一变动趋势中,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最大货流中心的地位没有改变,但从中可以看出随着长三角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极化效应在逐渐减弱。2006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上海(75 184万吨)、宁波(22 238万吨)和杭州(20 911万吨),其中宁波和杭州是首次超过2亿吨,接近2亿吨的城市为南京(18 310万吨),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三个货运副中心,4个城市占长三角货运量的比重为55.13%。

2.2货运量区域分布的廊道效应明显、浙江湖州异军突起

从对长三角主要交通轴线城市货运量的变化来看,廊道效应非常明显。其中沪宁交通轴线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货运量一直在50%以上,但其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而杭甬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在最近几年中在不断增加;宁通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在一直下降;沪杭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除在90年代初期下降外,其他时间段内则基本上变化不大,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具体见表3。

货运量的增长更能体现区域经济活动交流的活跃程度和空间运输联系的日益频繁,毫无疑问,这四条主要交通轴线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经济走廊和运输通道。

此外,湖州自2001年以来,货运量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16.63%,2003年货运量首次超过亿吨,达到10 764万吨,2006年更是达到15 591万吨,远远高于长三角区域其他城市的货运量,成为仅次于南京的第五大货运中心。

3长三角区域双重货运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强化

长三角区域拥有以上海为中心和以宁波为中心的两个主要货运物流体系,作为这两个货运物流体系枢纽的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隔海相望,相距约90公里,形成全球少有的大型港口双子星座格局,更重要的是,这一双重货运物流体系具有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的特点。

3.1边界清晰、竞争有序

两大货运物流体系以钱塘江—杭州湾为界,形成各自的开放式集疏运体系。在这个两体系中,货主出于最小化综合运输成本的要求,在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均形成一定规模、且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跨江(湾)托运。处于中间地带的嘉兴、苏州等地货源流向可能摇摆不定,但上海港具有长期形成的先入为主优势。从港口腹地来看,上海港口的直接腹地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港口的间接经济腹地主要由浙江南部、江苏北部、安徽、江西,以及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目前,上海的外贸集装箱箱源约95%来自长江流域,内贸集装箱流量近60%分布在长江流域港口,上海港的腹地性质和中转枢纽作用十分突出。

宁波港口集装箱腹地主要是宁波市和杭州以东、以西南的浙江地区。“十五”期间,宁波港以巩固和拓展浙江腹地为依托,坚持水陆并进,拓展腹地。省内腹地方面,宁波港积极推进义乌、金华、绍兴等“无水港”建设,构筑省内物流网络,通过加强宣传、调研沟通、召开座谈会、设立资讯联络点等各种方式,对重点货主实施个性化服务,使省内的腹地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在省外方面,宁波港还积极开发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外腹地。水路方面,宁波港继续巩固南下内支线,开发北方线,增开了大连至宁波、青岛至宁波内支线和营口、大连至宁波的内贸线,进一步吸引了北方货物到宁波的中转。同时,宁波港进一步加大集装箱国际中转力度,2001

~2007年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高达39.9%,明显高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率24.8%。

3.2规模巨大、航班密集

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61亿吨,连续三年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615.2万标准TEU,在连续四年稳居第三的基础上,2007年跃居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其中,洋山深水港区达到610.8万国际标准箱,深水中转比例超过35%。2007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4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935万标准TEU,居世界前20位,继续保持全国大陆沿海港口第二和第四位。上海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已达2 100班,宁波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810班,最高月航班达844班,月作业量连续突破80万标箱的新水平,两港均已具有较强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规模优势。

3.3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

长三角区域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均有高度活力的区域经济支撑,产业结构正在加快提升优化,集疏运体系日趋完善,跨越杭州湾的数座大桥将成为沟通两大货运物流体系的重要通道。局部的相互渗透也有利于提升优化两大货运物流体系的整体效率,上海港由于集装箱航班密集的优势,对钱塘江—杭州湾以南地区仍有渗透,而宁波港的原油管道运输则已到达南京。这种相互渗透不但不能撼动两港在其各自领域的霸主地位,反而提升了长三角的综合物流优势。长三角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功能不断强化,体系融合日益紧密,既各具独特优势,又互为一体。上海港和宁波港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在相互促进、相互替代以及各自独立发展并重的进程中,促使形成长三角区域最优的物流通道,促进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航班密度和运价体系,成为长三角多核格局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

4结束语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货运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城市之间、区域之间货运联系的增强,而区域物流货运联系无疑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推动力。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经济结构的时空演变,随着杭甬交通轴线的逐渐隆起和宁波-舟山联合港的深入发展,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南倾斜。同时,随着宁杭交通轴线的发展,第五交通轴线将会迅速发展,更加强化长三角区域城市之间的物流联系、经济交流和产业转移,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荣朝和. 论交通运输在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的宏观作用[J]. 地理学报,1995(5):394-401.

[2] 张文尝,金凤君. 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与增长规律研究[J]. 地理学报,1994(5):441-448.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6

abstract: from analyzing the flow of freight transport from 1991 to 2006 of every city in yangtze delta, the author firstly studi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reight transport linkage in this region, and then on this account summarized the trends of revolution of regional logistics spatial structure in yangtze delta.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shows: the timely change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freight logistics in yangtze delta the time showing a non-balance-relatively balanced-non-balance-a relatively balanced development trends; at the same time, the double freight logistics system in yangtze delta region show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ystem strengthening and the coexistence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 yangtze delta; freight transport linkage; spatial logistics structure; time-spatial revolution

0引言

长三角经济圈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或经济圈。该区域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经济圈之一,其经济规模总量和发展速度都居于前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公认为全球第六大都市圈、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区域间运输联系在区域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特征也必然不同。本文结合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历史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探讨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

1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及其演化

1.1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总体发展趋势

自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区域间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活跃,也更加频繁,货运量稳步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1990~2006年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37%,高于全国4.79%的平均水平;1991年长三角区域的货运总量为81 306万吨,2006年货运量达到247 866万吨,是1991年的3.05倍。这一对比体现了17年来长江三角洲16城市空间物流运输联系随区域经济的繁荣而日趋增强,显示了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发展及变动趋势。此外,除了1997年和1998年等各别年份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的货运量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他14个年份的货运量都是正的增长,且有10个年份的增长率高于全国的增长率,从占全国货运量的比重来看,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1.2货运量区域分布的非均衡系数及其变化

为了衡量货运量在区域系统中各城市地域分布的平衡程度,我们可以引入地域分布非均衡系数δ加以度量,δ反映了区域物流货运量这个变量偏离平均值(中心值)的偏离程度。δ的计算公式如下:

δ=

式中,p为各城市货运量的分布比,为分布比的平均值,n为城市数量。δ越大,说明分布的集中程度越高。

从1991年至2006年16个年份的变化(表2)可以看出,长三角货运量地域分布的非均衡值δ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发展趋势,伴随这一值的变动,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的比重也是呈现出现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动趋势。如按长三角16个城市货运量平均分布来计算,δ的值应该是1/16,是非常小的,而实际计算的δ比较大,最小的δ值也是平均分布的δ值的12.16倍,说明长三角货运量的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货运量的集中分布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地区生产力布局的高度集中趋势,如上海1998年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的比重为34.15%,三分之一还要多,而当年的δ值也达到最大,为1.24,是平均分布δ值的19.84倍。从1998年后,由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货运量的迅速发展,使得上海货运量比重在逐步下降,同时,δ值也在不断下降,这一变动趋势说明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量在地域分布的时间变化上,呈现出非均衡——相对均衡——非均衡——相对均衡的发展趋势。

2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的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2.1货运量区域分布的单极化效应减弱、多中心效应明显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上海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一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货运量比重在不断下降,说明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单一极化效应在减弱,长三角货运量分布从一个中心(上海)逐渐演化为三个副中心(南京、杭州、宁波)的格局。1991年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区域的31.96%,以后逐年下降,到1995年达到最低点,为21.76%;1996~1997年又逐渐上升,到1998年达到最高点,为34.15%,从1998年后,表现为缓慢下降的趋势,到2006年,上海货运量占长三角货运量的比重下降为30.33%。在这一变动趋势中,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最大货流中心的地位没有改变,但从中可以看出随着长三角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极化效应在逐渐减弱。2006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上海(75 184万吨)、宁波(22 238万吨)和杭州(20 911万吨),其中宁波和杭州是首次超过2亿吨,接近2亿吨的城市为南京(18 310万吨),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三个货运副中心,4个城市占长三角货运量的比重为55.13%。

2.2货运量区域分布的廊道效应明显、浙江湖州异军突起

从对长三角主要交通轴线城市货运量的变化来看,廊道效应非常明显。其中沪宁交通轴线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货运量一直在50%以上,但其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而杭甬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在最近几年中在不断增加;宁通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在一直下降;沪杭交通轴线的货运量比重除在90年代初期下降外,其他时间段内则基本上变化不大,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具体见表3。

货运量的增长更能体现区域经济活动交流的活跃程度和空间运输联系的日益频繁,毫无疑问,这四条主要交通轴线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经济走廊和运输通道。

此外,湖州自2001年以来,货运量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16.63%,2003年货运量首次超过亿吨,达到10 764万吨,2006年更是达到15 591万吨,远远高于长三角区域其他城市的货运量,成为仅次于南京的第五大货运中心。

3长三角区域双重货运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强化

长三角区域拥有以上海为中心和以宁波为中心的两个主要货运物流体系,作为这两个货运物流体系枢纽的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隔海相望,相距约90公里,形成全球少有的大型港口双子星座格局,更重要的是,这一双重货运物流体系具有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的特点。

3.1边界清晰、竞争有序

两大货运物流体系以钱塘江—杭州湾为界,形成各自的开放式集疏运体系。在这个两体系中,货主出于最小化综合运输成本的要求,在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均形成一定规模、且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跨江(湾)托运。处于中间地带的嘉兴、苏州等地货源流向可能摇摆不定,但上海港具有长期形成的先入为主优势。从港口腹地来看,上海港口的直接腹地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港口的间接经济腹地主要由浙江南部、江苏北部、安徽、江西,以及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目前,上海的外贸集装箱箱源约95%来自长江流域,内贸集装箱流量近60%分布在长江流域港口,上海港的腹地性质和中转枢纽作用十分突出。

宁波港口集装箱腹地主要是宁波市和杭州以东、以西南的浙江地区。“十五”期间,宁波港以巩固和拓展浙江腹地为依托,坚持水陆并进,拓展腹地。省内腹地方面,宁波港积极推进义乌、金华、绍兴等“无水港”建设,构筑省内物流网络,通过加强宣传、调研沟通、召开座谈会、设立资讯联络点等各种方式,对重点货主实施个性化服务,使省内的腹地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在省外方面,宁波港还积极开发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外腹地。水路方面,宁波港继续巩固南下内支线,开发北方线,增开了大连至宁波、青岛至宁波内支线和营口、大连至宁波的内贸线,进一步吸引了北方货物到宁波的中转。同时,宁波港进一步加大集装箱国际中转力度,2001

~2007年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高达39.9%,明显高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率24.8%。

3.2规模巨大、航班密集

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61亿吨,连续三年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615.2万标准teu,在连续四年稳居第三的基础上,2007年跃居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其中,洋山深水港区达到610.8万国际标准箱,深水中转比例超过35%。2007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4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935万标准teu,居世界前20位,继续保持全国大陆沿海港口第二和第四位。上海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已达2 100班,宁波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810班,最高月航班达844班,月作业量连续突破80万标箱的新水平,两港均已具有较强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规模优势。

3.3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

长三角区域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均有高度活力的区域经济支撑,产业结构正在加快提升优化,集疏运体系日趋完善,跨越杭州湾的数座大桥将成为沟通两大货运物流体系的重要通道。局部的相互渗透也有利于提升优化两大货运物流体系的整体效率,上海港由于集装箱航班密集的优势,对钱塘江—杭州湾以南地区仍有渗透,而宁波港的原油管道运输则已到达南京。这种相互渗透不但不能撼动两港在其各自领域的霸主地位,反而提升了长三角的综合物流优势。长三角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功能不断强化,体系融合日益紧密,既各具独特优势,又互为一体。上海港和宁波港两大货运物流体系在相互促进、相互替代以及各自独立发展并重的进程中,促使形成长三角区域最优的物流通道,促进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航班密度和运价体系,成为长三角多核格局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

4结束语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货运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城市之间、区域之间货运联系的增强,而区域物流货运联系无疑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推动力。长三角区域物流货运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经济结构的时空演变,随着杭甬交通轴线的逐渐隆起和宁波-舟山联合港的深入发展,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南倾斜。同时,随着宁杭交通轴线的发展,第五交通轴线将会迅速发展,更加强化长三角区域城市之间的物流联系、经济交流和产业转移,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荣朝和. 论交通运输在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的宏观作用[j]. 地理学报,1995(5):394-401.

[2] 张文尝,金凤君. 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与增长规律研究[j]. 地理学报,1994(5):441-448.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7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在2007年~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中沿海省市因其外向型的经济特点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我国经济空间格局发生了复杂、多样的变化[1,2]。由此而带来的区域经济差异随之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研究主要基于省域及三大地带的研究[3-6],且已有研究方法多从区域、非空间的角度展开,忽略了研究区域的空间区位等空间结构信息[5,7,8]。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沿海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区域内部经济空间差异。了解和把握这种差异特征及其动态演化,对制定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更好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较少有研究对2003年以来国内市场崛起和国际市场冲击影响下的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展开动态研究[9-13]。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标准差椭圆方法,基于地级市尺度,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从多重角度定量研究2003年~2011年复杂时代背景下的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主要回答3个问题: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如何随时间变化;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波动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是否吻合;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变化与全国经济空间差异变化是否一致。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本研究所涉及的沿海地区,由北到南包括辽宁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研究主要针对该11省所辖的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展开,该113个城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GDP达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区域。

2.2 研究方法及数据

经济空间差异识别旨在确定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特征,有不同的参照标准和方法。国土空间和人口常常作为空间差异识别的标准[14,15],但考虑到我国国土空间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使用国土空间作为参照标准可能夸大区域差异的水平[16],使用人口分布作为参照标准可能更准确一些。区域经济差异是生产与人口分布不一致性的反映[17],重心(平均中心)方法是目前空间差异识别的主要工具[18,19]。

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SDE)不仅可以从重心角度,还能从展布范围、密集性、方向和形状等多重角度全面揭示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整体特征及其时空演化过程[20-27]。一个均衡的经济空间分布应该与人口空间分布具有相同的空间整体特征,因而其空间分布将表现为相同的标准差椭圆,否则,二者的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将存在差异。因而经济要素与人口分布的空间不一致程度可以直接地反映经济空间差异,本研究中将其定义为空间差异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SDIj,p=1-■ (1)

其中,SDEj、SDEp分别为经济要素j和人口的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Area为面积。SDIj,p为经济要素j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指数,介于0和1之间,值越大,空间差异越大。

标准差椭圆是以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平均中心为中心,分别计算其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标准差,以此定义包含要素分布的椭圆的轴。使用该椭圆可以查看要素的分布是否被拉长,并由此而具有特定方向。因此,中心、长轴、短轴、方位角是标准差椭圆的基本参数[28-30]。本研究采用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基于113个城市的空间区位(经纬度),用该城市的对应经济要素指标值表示相应的权重,计算各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中心:■=■;:■=■ (2)

方位角:tan?兹=■ (3)

x轴标准差:?滓x=■ (4)

y轴标准差:?滓y=■ (5)

其中,(xi,yi)表示城市区位经纬度坐标,wi表示每个城市对应的经济要素的值,(■,■)表示加权平均中心;?兹为椭圆方位角,表示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椭圆长轴所形成的夹角,■■、■■分别表示各城市区位到平均中心的坐标偏差;?滓x、?滓y分别表示沿x轴和y轴的标准差。

研究主要涉及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113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口以及城市区位数据。城市区位经纬度数据来源于中国地图出版社,其他数据主要来自2004年~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城市市辖区统计数据,空间计算主要基于ArcGIS10.0展开。

3 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变化

3.1 经济空间差异动态变化特征

从空间差异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沿海地区GDP-人口这两个分布之间的空间差异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表1)。

2003年~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时空变化见图1。通过对比沿海地区GDP和人口空间分布椭圆,从定性的角度来看,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和人口空间分布总体均呈现“南(略偏西)-北(略偏西)”的空间格局;相对于人口空间分布,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偏西南方向,且其在空间上分布更加集中(GDP分布椭圆范围小于人口分布椭圆);GDP分布椭圆有空间扩张的趋势,人口分布椭圆有空间收缩的趋势,二者之间的偏差有减小趋势。

3.2 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变化

我们将首先从中心性、展布范围、分布形状、分布方向和空间密集性这5个方面定量分析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继而结合113个城市的GDP、人口变化情况,在城市层面对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及经济空间差异的动态变化给出相关的空间解释。

(1)空间分布重心变化

标准差椭圆的中心可看做是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重心。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重心空间迁移轨迹及二者之间的距离变化见图2。沿海地区GDP重心自2004年起总体向西移动,其中,2004年~2006年主趋势为向西南方向移动,2006年~2010年起主趋势为向西北方向移动,2010年~2011年主要向西南方向移动。人口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其中,2003年~2005年主趋势为向西南方向移动,2005年~2006年向东北方向移动,2006年~2010年主趋势为向西南方向移动,2010年~2011年主要向东北方向移动。GDP重心总体向西移动,表明相对于位于轴线西部的城市,位于沿海地区GDP分布椭圆轴线东部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其对沿海地区经济总体分布格局的影响作用有所减小;人口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表明相对于轴线东北部的城市,位于沿海地区人口分布椭圆轴线西南部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对沿海地区人口总体分布格局的影响作用增大。

GDP与人口分布重心之间的距离是分析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图2可看出,二者之间的距离总体缩短,其中,2005年距离最小,2010年~2011年又略有增加。重心间的距离减小,表明沿海地区GDP-人口这两个分布之间的差异减小。

(2)空间分布范围变化

分布在标准差椭圆内部的地区是沿海地区经济的主体区域,其长轴标准差可以反映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范围。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范围变化见图3。

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范围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标准差椭圆长轴标准差由2003年的1067km增大到2011年的1084km。人口空间分布范围在波动(波动范围为1077km~1096km)中略有减小,2003年标准差椭圆长轴标准差为1082km,2011年为1078km。此外,通过计算得出,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面积由124.38万km2增加到125.39万km2,人口空间分布椭圆面积由136.11万km2减小到135.02万km2。

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椭圆范围扩大,表明相对于位于空间分布椭圆内部的城市,位于沿海地区GDP分布椭圆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增快,其对沿海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人口空间分布椭圆范围减小,表明位于沿海地区人口分布椭圆内部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相对加快,人口分布更加集中在椭圆内部,促使分布椭圆空间收缩。

(3)空间分布形状变化

标准差椭圆短轴与长轴标准差的比值可以反映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形状,比值越接近于1,表明经济要素空间分布主体区域形状越接近于圆。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形状变化见图4。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形状表现出明显的扁化趋势,这与其标准差椭圆长轴增长、短轴缩短相关。人口空间分布形状虽有波动,但总体变化很小,自2006年起基本保持稳定。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椭圆扁化(长轴增长、短轴缩短),表明分布在代表长轴方向的南-北方向上的城市GDP增长明显,而分布在短轴方向上(东-西方向)上的城市GDP增长相对减缓。

(4)空间分布方向变化

标准差椭圆方位角(正北方向与顺时针旋转的长轴之间的夹角)反映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主趋势方向。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方向变化见图5。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方位角在波动中略有增加,其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在空间上表现为小幅度的顺时针旋转(方位角由2003年的9.43度增大为2011年的9.59度)。人口空间分布方位角基本保持稳定增大趋势,由2003年的10.85度增大为2011年的11.40度,标准差椭圆在空间上表现为较明显的顺时针旋转。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方位角增大,表明位于相应分布椭圆轴线西南部的城市GDP、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位于相应分布椭圆轴线东北部的城市,因而出现分布椭圆轴线顺时针旋转的趋势。

(5)空间密集度变化

单位标准差椭圆上分布的空间要素总量可以体现其在二维空间上展布的密集程度。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人口空间分布密集度变化见图6。沿海地区GDP空间密集度快速增大,由688万元/km2增大到2458万元/km2。人口空间密集度平稳增长,由125人/km2增大到144人/km2。这表明,沿海地区聚集经济效应作用越来越显著,而经济集聚并没有产生相应的人口集聚,这也是经济空间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

(6)基于城市层面的空间解释

由于标准差椭圆是基于研究对象的空间区位和空间结构计算的,因此如果城市区位保持不变,若城市体系经济等比例增长,其所表现出的标准差椭圆将保持不变。而实际上,沿海地区113个城市GDP、人口均为非均衡增长(图1),因此,我们可结合图7在城市层面了解和把握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并根据不同城市经济发展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结果分析给出城市层面的空间解释。

对于GDP来说,我们通过图7可以直观地发现其空间分布椭圆总体向西移动,且呈现空间扩张的趋势。从城市层面来看,上海市以南主要东部沿海岸线的城市GDP比重明显减小,其对整个沿海地区GDP空间格局的影响相对在减弱,因此,GDP分布椭圆有向西移动的趋势;同时,标准差椭圆内部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省北部主要城市GDP比重下降,其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减弱,而标准差椭圆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城市GDP比重增加,其拉动作用增强,这就促使2011年GDP分布椭圆空间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对于人口来说,其空间分布椭圆总体向南移动,空间格局以南-北方向变化为主。从城市层面来看,北部城市以比重减小为主,标准差椭圆内部江苏省北部主要城市人口增加显著,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人口减少明显,而同时,标准差椭圆外部深圳市、南宁市等城市人口增加显著,这就促使2011年人口分布椭圆表现出向南移动的趋势。

综前所述,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明显扩张,人口空间分布略有收缩,二者空间分布重心间的距离减小,空间上均有一定的逆时针旋转,空间聚集性均增强,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之间的差异减小,经济空间差异波动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相吻合。

3.3 与全国经济空间差异变化对比

我们同样采用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基于2003年~2011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口空间分布,分析了该时段我国经济空间差异的变化特征。

从图8可看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上。通过计算发现,在全国范围内,GDP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长轴呈减小趋势,GDP标准差椭圆短轴有增大趋势,且长轴收缩趋势强于短轴扩张趋势,表明我国经济在东-西方向(短轴方向)上的增长趋势强于南-北方向(长轴方向)。具体来说,成渝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东北地区经济衰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相对受到2007年~2009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人口逐渐向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地区聚集。总的来说,2003年~2011年,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拉动全国经济向内陆方向发展、人口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聚集,全国范围内的GDP-人口两个分布椭圆之间的空间相似度增强,全国经济空间差异有明显的减小趋势(空间差异指数由2003年的0.2220减小到2011年的0.1891)。通过沿海经济空间差异变化与全国经济空间差异变化的对比发现,2003年以来,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与全国经济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图8)。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其经济空间差异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全国经济空间差异减小。

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区域,其经济发展受到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影响,并且更多地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作用,因而国际市场扩张作用的影响下,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椭圆表现出空间扩张的趋势。沿海地区GDP在空间扩张中密集化发展,而全国GDP在空间收缩中密集化发展,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沿海-内陆双轮驱动的发展轨道。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3年~2011年,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呈明显的减小趋势,经济空间差异波动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相吻合。总的来说,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明显扩张,人口空间分布略有收缩,二者空间分布重心间的距离减小,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之间的差异减小。同时,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整体空间差异具有减小态势,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与全国范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此外,本研究也表明,标准差椭圆方法考虑了研究对象的空间区位信息,为从全局、整体、精细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经济空间差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沿海地区经济在空间扩张中密集化发展,国际市场的要素扩散作用依然占主要地位,而全国经济在空间收缩中密集化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作用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沿海-内陆双轮驱动发展轨道。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南-北方向,全国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建议构建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区,可以有助于促进沿海市场空间由南向北发展,并提升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加大对安徽、湖北等靠近全国人口重心的经济投入力度,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减小全国经济空间差异,促进我国经济的沿海-内陆双轮驱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地理研究,2003,22(3):261-271.

[2] 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等.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骆培聪,张莹莹,佘赛芬.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19(4):169-176.

[4] 关兴良,方创琳,罗奎.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J].地理科学,2012(9):1055-1065.

[5] 俞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分析[J].财经研究,2007,33(3):17-28.

[6]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21(6):781-790.

[7] 闫小培,林彰平.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3):437-445.

[8] Niko S, Guillermo P, Amit P, et al. Inequity in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measurement issues[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12(44): 151-161.

[9] 伍世代,王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2):123-134.

[10] 张落成,吴楚材,季子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状况以及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3):203-208.

[11] 张蕾,王桂新.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对比研究[J].区域研究,2012(3):1-6.

[12] 曹广忠,王纯洁,齐元静.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8,27(6):1399-1406.

[13] 曾庆泳,暖.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07,27(4):558-561.

[14] 刘卫东.经济重心地域迁移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J].经济地理,1993,13(2):10-15.

[15] 赵作权.国土空间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 国土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41.

[16] 李秀彬.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J].地理科学,1999,19(3): 254-257.

[17] 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 (11):79-93.

[18]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 87-95.

[19] 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 2000(2):42-53.

[20] Lefever D W. Measuring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by means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26(1): 88-94.

[21] Robert S Y. The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an updated tool for spatial description[J]. Geografiska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1971(1): 28-39.

[22] Furfey P H. A note on Lefever’s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J]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27(33): 94-98.

[23] Tellier L N. Projec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 American urban system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s of a topodynamic theory of spatial polarization[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5(27): 1109-1131.

[24] Burt J E, G M Barber.Elementary statistics for geographers(2nd Ed.)[M]. New York and London: Guilford, 1996: 76-112.

[25] 赵媛,杨足膺,郝丽莎,等.中国石油资源流动源—汇系统空间格局特征[J].地理学报,2012,67(4):455-466.

[26]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 2006(1):7-12.

[27] 赵作权.地理空间分布整体统计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1-8.

[28] Lauren M S, Mark V J. Spatial statistics in ArcGIS[A]. M M Fischer and A Getis(eds.), Handbook of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Software Tool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Berlin, Springer, 2010.

[29] Wong D W S. Several fundamentals in implementing spatial statistics in GIS: using centrographic measures as examples[J].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 1999(2): 163-173.

[30] Gong J. Clarifying the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02(34): 155-167.

Dynamics of the Economic Spatial Disparity

in Coastal Area of China

ZHAO Lu, ZHAO Zuo-quan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8

中图分类号:t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132-01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受到了相关产业部门的极大重视,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得到了极大地推动。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隐患,只要从根本上清除了这些隐患才能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该种技术的长远发展。

1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意义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通过引进前沿的高端技术,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从专业的角度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计算机技术程序语言设计、计算机游戏开发、光纤传导技术等诸多方面。这些技术的使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前提,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获取、处理、加工以及为信息设备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化服务。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特征。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与网络传播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是当前经济发展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推动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力量,电子信息技术已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2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具体问题

2.1 市场结构不健全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市场结构的严重影响。由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起步晚,各种产业机构在设置上严重的制约了其长远的发展前景。只有在改革当今市场结构、优化产业流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就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来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虽然在规模上我们能够站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从产业 、产品的质量以及行业发展的综合潜力上与发达国家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而市场结构的不健全则是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

2.2 专业技术人员缺失

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于技术人才的依赖性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最新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技术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能够掌握核心、实用、综合性的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在该领域的顶尖人才处于紧缺的状态,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能力,难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3 支持性环境的缺失

产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总体来说经济环境、法制条件、政治环境等都会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专门针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法律体制还没有得到实施和完善,在专利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成为制约科研发展的典型因素。除此之外,专业的电子信息技术攻关人员缺失、市场监管力度较弱、非法使用和贩卖信息技术同样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只有清理和整顿当前的产业市场,提供支持性的成长环境,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才能获得稳定有序的发展。

3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以其自身易于传播的特点成为一种全球共享性的技术,正是因为这种全球化的特征使得国际经济危机对其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刚刚起步的电子信息技术同样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作为一种典型的高新技术,该产业在发展中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大、负面影响弱的特点而备受各国青睐,是在当前资源匮乏的经济发展环境中注定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相对于其他的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在该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财力、物力无疑将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将会快速发展,并且将会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3.1 层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因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在技术研发、产品设

、工艺优化、成品采购及销售等都对于全球化的分工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先进企业凭借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雄厚的企业实力进行信息技术产业的行业优化,将科技含量高的研发和设计工作留在综合能力较强的西方,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低科技含量工作则是转移到拉美及一些亚洲国家,通用产业的调整实现了整个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这种形势同样存在,具体的表现则是有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向西部进行优化型产业转移。由此可以推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正呈现出层次化、国际化的趋势。

3.2 产业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建设中,具有相关性的产业在一定的组合下进行集聚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来说,只有这种产业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之后才能以此为跳板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起步较晚,整个产业处在快速的发展中,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化和集成化的发展将会使得行业生存能力增强,在抵抗外部风险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形成产业化之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可以依托信息的内部沟通、内部流程的优化来促进产业的发展,而集成化则是产业化形成的重要基础。目前,全球化的产业竞争愈演愈烈,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只有在形成产业化、集中化之后才能增强自身在经济领域的竞争能力。由此可见,电子信息技术目前以呈现产业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3.3 区域性、整体性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该技术形成的产业也在迅速的发展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区域性的行业组织逐渐的建立。区域性的行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并且致力于整个行业力量的整合优化,使得该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区域性产业形成的过程中,区域性的集结使得该地区产业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而在全球化不断地推进中,分割的区域又在信息的流通中形成一个大的整体,使其呈现出全球性的整体性。区域性和整体性也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何碧辉.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电子科技,2009(03).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9

Abstract: The Chinese economy carried on the late-1970s and the early 80s under rural reform's impetus has realized the long-term fast growth, but recent for three year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the powerful finance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the economic growth still felt weak. Although the city people living standard enhances quickly, but farmer's income actually had the declining trend (rainbow to reflect this point in view of countryside market strategy defeat from side). Meanwhile, once and also has the latent crisis in the early 90s in the late 80s to the economic growth most important promotion effect's Rural enterprise, is facing the what course to follow question. This article wants from the real diagnosis angle, through to compare Rural enterprise's two kind of development model, will discuss the Rural enterpris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ed policy question.

key word: Southern Jiangsu pattern; Wenzhou pattern; Chinese economy

一、背景和 方法 1.双方地理位置相近,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比邻上海, 自然 经济条件优越,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双方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一致。

2.在1987年以后,两种模式基本已经得到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而且有足够的文字资料证明江苏省政府更倾向于肯定和推进“苏南模式”,而浙江省政府更积极推动“温州模式”。 4.有足够详细(按所有制划分)和足够时间段(1987-1998)的可比资料。

由于统计口径上的可能差异,比较时我们只采用《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并尽量只进行横向比较,需要纵向比较的数据也经过处理,以消除价格、统计口径变化所产生的 影响 。

二、基本结果 1.浙江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要远快于江苏。我们可以从表1看出:1987年,江苏的乡镇企业无论是企业个数、产值,还是雇佣人数方面都远远超过浙江,企业人均创产值也略高于浙江。而到了1998年后,除了雇佣人数略占优外,其他几方面都落后于浙江。反映了江苏乡镇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落后于浙江乡镇企业。

2.整体上,集体企业的发展慢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快于江苏非集体企业的发展。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浙江非集体企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1)之外,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江苏情况则不同,在1991-1994年这一阶段,集体企业的发展明显快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直到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仍低于1990年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南模式”的影响。而正是在这一阶段,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最快,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超过集体企业,非集体企业逐步由经济舞台上配角演变为主角。值得注意的是,在1989-1991年宏观经济进行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巨大,而非集体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这也是导致两省非集体企业在1991年相对萎缩的重要原因。另外,1998年江苏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的突破增加主要是由于集体企业改制为非集体企业所致,而不是非集体自我发展的结果。

3.从乡镇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情况(表4)来看,江苏从1988年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浙江则在1988年后呈明显增长趋势,但在1994年后处于稳定状态。由于企业个数增加,浙江乡镇企业的规模在缩小。这说明当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现存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就会趋于饱和甚至还会释放部分劳动力。浙江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虽呈增长

趋势,但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在减少,劳动力的吸收主要依靠非集体企业。但现有非集体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也非常有限,而主要依靠新增企业来吸收劳动力,这从1996年后非集体企业规模有缩小趋势可见一斑。同时,无论在江苏还是在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显著存在,各大中城市的众多温州发廊和裁缝店可资为证。

4.在 企业 规模方面,由于这一时期我国 经济 发展 、技术进步和价格变化较快,以产值和收入为指标难以反映企业规模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以企业雇佣人数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根据表3我们可以看到:从企业平均规模来看,江苏变化不显著,浙江则呈下降趋势。江苏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变化不大,浙江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则呈扩大趋势。但整体来看,1994年之后集体企业的规模都呈下降趋势,若将1998年许多小的集体企业转制因素考虑过去,这一趋势就更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集体企业在1994年后就逐步失去活力。由于江苏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浙江,从而导致其在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上要比浙江遇到更多的困难。同时两地的非集体企业规模呈明显扩大的趋势,说明非集体企业更具成长动力和潜力。而浙江的非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江苏,因此当集体企业逐步失去活力而非集体企业成为主角之后,浙江乡镇企业就有比江苏更坚实的基础。

5.从乡镇企业人均创产值(表5)来看,1987年,江苏略高于浙江,但1998年,浙江的人均创产值比江苏高13%。说明江苏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已落后于浙江。这种差距主要发生在1997年后,也就是在集体企业失去活力之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南模式”的负面 影响 。若从不同性质企业的情况来看,不同模式的影响就更显著。1987-1998年间江苏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一直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说明江苏集体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有相对优势,但优势不明显,也没有扩大的趋势。而浙江非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明显高于江苏,而且差距在扩大。同时浙江的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1997年超过集体企业,1998年仍然维持这种差距。说明“温州模式”不仅导致非集体总产值超过了集体企业,也导致非集体企业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总体上看,两省非集体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集体企业,说明非集体企业更有活力。

三、 分析 与结论 2.“温州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纵向专业化市场分工和长期形成的市场基础。纵向分工产生了内部专业市场和各种专业村、专业镇,这种模式在初期,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重复建厂、相互模仿、过度竞争、追求短期利润、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等特征。但它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纵向分工导致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很低,任何一个家庭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建厂,同时也容易逐渐发展出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企业。内部激烈竞争导致其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从而更有效地占领外部市场。从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集体企业和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江苏非集体企业可以看到,“温州模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更具优势。

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例10

1.1研究单元与数据来源从分行业角度,本研究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中工业这一门类,分为三个大类:采矿业、制造业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下简称水电业)。由于个别中类行业数值很小,故将部分中类行业合并成一类,文中实际上统计了33个工业中类行业数据,其中采矿业含4类,制造业含26类,水电业含3类。从分区域角度,本研究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单位,将它们依据地理相邻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分成3个区域,区域Ⅰ(浙北地区):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区域Ⅱ(浙中西部地区):绍兴市、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区域Ⅲ(浙东沿海地区):舟山市、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由于浙江省部分县市的行政区划在2001年有所变动,对于变动县市的数据难以归类处理,因此选择2002—2012年为研究年段。文中所选取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2—2012年《浙江统计年鉴》及主要年份各县市《统计年鉴》。

1.2研究方法泰尔T指数具有分解成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的优点,常用于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本研究创新性地将该指数同时运用于衡量行业经济差异方面。综合测度浙江工业经济差异在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以及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特征及变化。

2工业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2.1分行业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在三大行业内分布很不均衡,采矿业总值仅占全省工业经济的0.3%,水电业占7.3%,而制造业占比达到92.4%。从泰尔T指数的结果(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中可见,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上升的速度加快。其中,行业间差异贡献率较小,行业内差异是造成行业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行业内差异中,制造业内部差异明显高于采矿业和水电业。从中可以得到:“强势行业制造业、水电业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大,弱势行业采矿业的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小”的特征。

2.2分地区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规模在三个区域内分布不均衡,区域Ⅲ工业总产值占全省46%,区域Ⅰ占35%,而区域Ⅱ仅占19%。通过泰尔指数按区域分解(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可知:工业经济区域总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占比小,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之势。区域Ⅱ与区域Ⅰ都有“持续下降”的特征走势,且区域Ⅰ的下降幅度比区域Ⅱ大。

3工业经济趋同特征分析

3.1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通过β趋同检验,得到表1的结果。全行业在2002—2012年期间没有发生趋同现象(系数b不显著)。为了了解不同时段有无发生趋同,选取了2002—2007年,2007—2012年这两个时间段做趋同检验,结果显示都没有发生趋同。这一结果与上文中泰尔指数按工业行业分解后得出的结论,即:“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是一致的。

3.2以县市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县市为单位的β趋同检验中,得到2002—2012年期间全省人均工业增长率与人均工业总产值呈负相关关系(见表1),即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趋同。为了观察区域内的工业经济趋同情况,分别测定了2002—2012年段内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的趋同速度。区域Ⅲ中系数b不显著,即没有发生趋同现象,这与前述“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相符合。区域Ⅰ与区域Ⅱ都发生了趋同,从结果看,区域Ⅰ趋同快,区域Ⅱ趋同慢,这与上文中区域Ⅰ比区域Ⅱ泰尔指数下降幅度大的结论是一致的。由此得到“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快,而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慢”的结论。

4工业经济差异变化与增长趋同成因分析

4.1行业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演变成因,本文以33个工业中类行业为单元,以2002—2012年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相应的选取行业从业人口、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经济占比4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工业效益变化(X2)、行业发展战略(X3)、行业结构变化(X4)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表2),得出劳动力投入变化、工业效益变化是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4.2区域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经济区域差异演变过程中的成因,本文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以2002—2012年工业经济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选取工业从业人数、实际使用外资、工业经济产值占比、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人员、公路货运量、工业固定资产合计7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对外开放程度变化(X2)、产业结构变化(X3)、工业效益变化(X4)、人才技术投入变化(X5)、交通运量变化(X6)、工业发展战略(X7)。通过线性回归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AC)做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空间统计中得到Moran'sI(error)是显著的,验证了浙江省工业经济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因此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更为合理。根据Anselin提出的判别准则可以判定空间误差模型(SAC)是更适合的模型(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基于此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近年来浙江工业经济时空演变主要受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发展战略的显著影响。(1)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工业劳动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从各县域的工业劳动力投入对比图中(图1),可以看出增长较快的主要集中在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发展较快的区域Ⅰ、区域Ⅲ则增长慢。总的来说工业从业人数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一方面很多工业企业纷纷转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欠发达地区工业劳动力投入加大,由此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工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对中高端技术人员的需求加大,对数量庞大的低端劳动力需求减小,而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呈跨越式发展,需要低端劳动力的投入。(2)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是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高,随之工业经济比重下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工业经济进程加快,因此工业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对2002年的工业增加值占总GDP比重的增长率进行画图对比,结果显示(见图2)增长率的高低与工业经济规模分布也呈相反态势。这也是浙江工业经济发生趋同的主要原因。(3)工业发展战略。浙江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尤其是在缩小地区间工业经济差异上,对工业欠发达地区一直是实行鼓励政策。这些政策环境为缩小区域差异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对各个县域的工业固定资产总额从2002年到2012年增长率的考察(见图3),可见增长较快的主要是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大部分县市工业固定资产增长缓慢,总的来说工业固定资产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这对浙江工业经济总体差异减小有很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