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际与交流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8 16:32:32

人际与交流

人际与交流例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007-02

1 反馈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的表现

拉斯韦尔在1948年首次提出传播过程的5W基本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过程。德弗勒模式突出传播的双向性。当我们在公众场合从身边迎面走来一个之前不认识的人,他(或她)在自言自语,我们要么各行其道,要么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自言自语的陌生人身上。尽管没有和陌生人进行直接的交流,但是这种各行其道的肢体行为所表现出的不关心的态度就是对陌生人的一种反馈,如果你当时的反应是把注意力聚焦到这个自言自语的人身上,你也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心情,惊讶、恐惧、鄙视、讨厌、好奇、心动等,尽管不用和陌生人直接讲话,这些非语言符号的透露也是对你见到的人、事物或现象的一种反馈。

陌生人发现你在关注他时,他也有意无意的跟你面面相觑,也有可能直接主动跟你搭讪或者说话,这是他对你的反馈所作出的反馈。当你接收到他的这些反应时,你又会因为他的这次反馈根据你自己理解的意义判断出他所表达的态度和情感,再次作出反应、给出反馈,如此循环就形成了人际传播中反馈的循环。这种循环的反馈会影响人际交流关系发展方向。

2 “在场”反馈与人际交流可持续性

“在场”一定是有“场”的存在,这个“场”就是人际传播中的面对面。传播中那些属于内容的讯息和属于关系的讯息才能相互呼应而成为一个整体,进而这个面对面的关系传播才名副其实[1]。交流的介质主要是声波,声波的语音大小、语速快慢、语调高低各有不同,传播者的动作、姿态、眼神等非语言符号。

美国传播学家艾特・梅拉比安提出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5]。反馈的效果和质量也都是有声音、语气、语调、表情等元素共同组成的,而反馈效果就会直接影响到人际交流双方能否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3 “虚拟”情境中反馈与关系可持续性

当下聊天途径QQ、微信、微博、人人、各种Email以及较早一点的网上聊天室都是互联网爆炸时代的产儿。这些途径的出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活跃的环境场所。

当双方接收到对方的符号,根据自己的个人认知来判定其传达的意义和与传播者较接近的心情或态度,进而用双方都能够接受或者更为相近似的表达方法反馈给传播者时,二者所建立起来的关系有待发展。当二者在虚拟环境中能够和谐的交流,了解到对方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倾与自己能够产生共鸣时,二人甚至可能会将虚拟环境中的网络关系发展成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并不断得到良好的沟通和发展。相反,比较糟糕的情况就是二者对同样的文字或表情符号在共通空间上有译码和解码的偏差。在网络聊天中,“拥抱”的表情符号可能表示对对方的爱慕之心,也可能表示对对方的友好,更可能单纯的表示传播者感觉天气很冷需要对方给予温暖,但不同的人就会对同一个“拥抱”表情有不同的个人解释,当传播者用习惯性的用“拥抱”表情表示对朋友一种友好的打招呼的方式,受传者又根据自己生活把“拥抱”理解为爱慕意义的习惯理解时,这就造成了二人在符号意义上理解的误差,而这种误差则会导致二人之间关系的误解和尴尬。

4 缓解性建议研究假设

“刻板印象”“沉默的螺旋”等效应无意识的影响受传者对传播者二者在交流中作出主观的反馈,甚至为了随大众而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随之对其也就会做出随大流的反馈。

积极的反馈能发现越来越多的共同价值观、兴趣和情感偏好。消极的反馈会恶化二者交流,最终将导致人际交流中传播终端理解意义和情感上越来越大的偏差,使得关系崩溃瓦解。这将导致双方人际交流中理解意义和态度上的“剪刀差”,最终将会造成交流的停滞甚至最后互相反感。

由此,提出几点建议假设来增进人际交流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和谐程度:

1)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传播双方在准备或者开始进行交流时,需要根据对方的社会角色和个人人生经和情感性格来决定说什么内容。美国人的开会习惯都比较偏向于即兴发挥;而日本人开会更偏向于根据会前了解到的与会人员的个人情况来斟酌开会的内容和传达方式。如果把整个美利坚民族和大和民族比拟成两个不同习惯的个体,美国人和日本人在共同参加某个会议时都应该互相先了解对方的大致个人习惯背景,并在会中对对方的不同意见和看法求同存异,调整自己的态度,找到了为什么对方这种想法的原因,让对方也能够尽量的理解自己的想法并做出有意义的反馈,也就更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维持双方的交流关系。

2)准确理解。中国古话“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强调的是共同空间异同在交往中的作用。同学A说对B说:“今天天气真好啊,我们什么时候出去玩吧。”而B的回答是:“好吧!”在A看来逛街是享受,B看来逛街就是单纯的购买需要的东西,而B说的“好吧”表示她同意和A一起逛街,可是并不能明确的知道她对逛街是积极的态度还是勉强态度。反馈意义的含糊性使二人可能造成不同的理解,这样也就不利于两人交流关系的持续发展。往往生活中又有太多的含义不明确的表述,比如“好吧”(歧义在于是好还是不好,是自愿还是勉强),沉默(歧义在于是同意、反对、无所谓、还是正在思考)。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并克服的在人际交流中的模糊情景。

3)扩展眼界。扩展眼界也就是说要尽量每个人在人际交流的传播过程中扩大自己的兼容能力。积累的处事经验更能通过他人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来快速准确的理解对方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包含很多的引申义),并就此做出适当的反馈,更准确的传达反馈的意思和情感态度,让对方也能明确的了解到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注释

①唐英.非语言传播缺失下的网络传播[J].当代传播,2009(2):73-74.

参考文献

[1]周建国.关系强度、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关于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种解释[J].科学社会研究,2010(1):97-102.

人际与交流例2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向台湾代表赠送了刻有“两岸家教会议。嘉大功高志伟”的陶器工艺品和甲骨文图案的纪念品:甘肃省家校合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定西市教育学会会长崔振邦赠送了精湛的书法作品和六米长的剪纸作品《富春山居图》;江苏省淮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云将画有淮安名胜古迹的绘画作品赠送给大会: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的责任编辑解琳赠送了布糊画《美艳》;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梁东标赠送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工艺品:嘉义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暨研究所副主任兼系主任曾迎新回赠了“情义永驻”的手工艺品和具有台湾特色的纪念品。

赵刚秘书长在致辞中说:“1998年开启以来。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已经举办了十六届,经历了几任校长,足见两岸人士的恒心、信心和对事业的执着。我们的事业有生命力,在于学科服务的对象明确,有市场需求。我们正处在社会高速发展时期,曾经为事业全力打拼的人开始反思,一个人的幸福其实取决于自己的家庭。家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幸福指标,从事家庭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前景,我们的工作是造福于家庭的。两岸的交流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几年来,大陆代表团从台湾同行中学习了很多。祝愿两岸的研讨会越办越好,造福两岸的家庭,造福于社会。”

研讨会期间。来自美国的两位学者做了专题演讲。目前担任伊利诺州立大学成瘾研究学系助理教授的Dr.Mark T.Blagen长期从事药物成瘾的研究与实务,他的演讲很有见地。伊利诺州立大学咨商与心理学系教授杨瑞珠是台湾华人十六种性格测验工具的开发者,她所做《阿德勒心理学在华人社会的应用》的专题,带来了强烈的互动。

研讨会的主题论坛分别是: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主任林玉婷、新北市立清水高中校长钟云英所做《“家庭教育规划与推广”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新北市家庭教育政策与发展》;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学系副教授赵文滔所做《“家庭与小区预防与咨商”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学生辅导工作中之跨领域系统合作:挑战与建议》;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教授郭丽安所做《“家庭与婚姻咨商”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家庭中的多元性别教育与咨商》;杨瑞珠教授所做《“学校辅导与咨商”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亲师咨询:二十一世纪的省思》。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多元的观点。

此外。台南大学咨商与辅导学系副教授蔡丽芳的《“家庭与小区预防与咨商”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丧亲儿童悲伤治疗》、亚洲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副校长柯慧贞《“人际创伤与修复”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婚姻适应,个人与他人取向及妇女的产后忧郁》等论文都很有见地、有创新。

在环节。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戴育红以《广州市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及学习焦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为主题,通过对1564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广州市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无助感及学习焦虑方面的总体状况,着力研究消除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缓解学习焦虑的有效对策:上海小矮人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敏的《生态群组与家庭创伤修复一专业机构介入小区之实务解析》,通过案例简述力图表明:在社区中进行广泛的专业性“生态群组”是“家庭创伤”修复的有效手段: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彭建兰对704位中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亲子沟通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孩子的成长,提出“良好沟通。助子成功”: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蒋亚辉所做的《大学生视野中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出要加大力度,关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并引导他们掌握志愿者服务技巧,创新志愿者服务的新形势。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教授毕凤祥在《家庭教育中“亲邻关系”的缺失与应对》中提出“亲邻”关系问题,希望共同研究,让“亲邻关系”在孩子的成长中进一步发挥正面作用。

来自大陆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咨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研究与实务的整合方面给人以深刻启迪。如赵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李向晔等的《留守儿童与祖辈关系的问题、特殊及对成长的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曹萍的《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崔振邦会长等的《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功能弱化问题及改进策略——基于西部地区的调查研究》,赵云副主任的《隔代教育社区分类指导之我见》,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赤民、父母课程部总监王晶等的《缓解2-4岁幼儿入院分离焦虑的实践研究》,解琳的《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对家长委员会职能的探讨》等。

人际与交流例3

一、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角色定位

一般而言,人文交流包含三个层面的交流,即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其目的是促进不同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塑造区域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最后达成区域政治合法性的支持。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人文交流是仅次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的推动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第三大动力。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相互促进和补充,与文化外交、民间外交等相近,但人文交流不等同于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了解、获悉情况,并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简言之,公共外交是由一国政府主导(主体),以他国民众为对象(客体),通过国家形象塑造与文化传播(内容)增进国家间理解与认同,获得国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国际关系行为。

公共外交是对传统外交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在公共外交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文交流则是由政府和民间双向推动,其范围更广,手段更丰富,对象更多元,对双边关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随着公共外交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其行为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加入,使公共外交愈来愈呈现出多元网络化发展的态势。公共外交场域由早先的政治经济逐步扩展到人文交流领域,公共外交的问题领域、议题设置、媒介与路径正经历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中俄两国高校作为非政府组织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的地位、作用、路径、策略与方法。

中俄两国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公共外交主体的历史责任,成为推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文化先行者。

(一)多语种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基地

公共外交以他国民众作为对象,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多语种人才的支持。目前,以非政府组织作为行为体的公共外交实践,急需各类“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其中,满足公共外交需要的多语种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成为公共外交实践中的一块短板。中俄两国高校应当依托多语种人才培养优势,成为公共外交外语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基地与储备库,探索公共外交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与公共外交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课程体系,拓展以公共外交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中俄两国国际合作。

(二)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内容提供者与实施者

中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及孔子学院承担着境内外汉语人才培养与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的重要抓手,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日益发挥着推广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作用。俄罗斯俄语中心及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承担着俄罗斯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职能。中俄两国高校凭借多语种优势,应在两国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发展语言教育,促进文化传播。目前,以国学、中医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华体育文化,以及以戏剧、舞蹈、民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艺术,正在走进孔子学院课堂,或以团组出访模式深入驻在国社区,受到各国民众的普遍欢迎。俄罗斯电影、芭蕾、油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也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欢迎。最近两年,俄罗斯红色旅游线路受到中国旅行者的青睐。中俄两国高校应继续强化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角色定位,发展两国间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公共外交与人文外交服务。

(三)公共外交国际化平台建设者与维护者

公共外交实践需要国际化平台。国际化平台建设是高校发挥公共外交行为体作用,进行公共外交实践所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依托中俄两国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中俄高校国际化平台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如中俄语言文化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中俄青少年国际交流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研究中心、孔子学院、俄语中心等。中俄两国高校参与建设的这些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已经成为两国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基地。如何发挥平台公共外交功能,维护基于公共外交实践的平台运行,是中俄两国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重要任务。

(四)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主渠道之一

与官方外交重在政治经济领域不同,公共外交关注政治经济利益,更重视人文交流。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高校在人文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国际教育合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行为,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跨文化对话具有共通性。高校有着一支数量庞大的高级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外语流利,同时具备专业知识,有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显著优势,从而成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主力军。在中俄教育国际合作中,两国高校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互派访问学者、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实行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合作建设国际化平台等活动,推动公共外交跨文化交流,通过影响对象国的政治文化精英及公众来影响决策层,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政策,构建友好合作的基础。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对话,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互信,努力扩大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实现国家软实力输出。中俄两国高校作为两国人文交流的主渠道,应该讲好中俄故事,传播中俄声音,争取有利于中俄双方国家利益的国际舆论,提升两国软实力。

二、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路径选择

分析表明,高等院校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成了公共外交“政府-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三位一体整合运作体系的关键一环。其中,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中俄两国高校,在该体系中承担着非政府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双重职能,在中俄公共外交实践中应着眼于在合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中发挥独特作用,为国家公共外交整体战略服务,为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问题领域和可操作工具。

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路径选择,应遵循跨文化对话的基本规律。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跨文化对话主体双方基于不同意向,都试图通过话语建构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争取有利于自身的舆论环境和政策取向,从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中俄两国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公共外交平台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包括传统大众传媒、网络新媒体、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国际合作项目、国际会议及论坛等,针对不同对象,如政府官员、公众人物、商界领袖、知识分子、智库、民众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既是国家间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领域和实践舞台。为满足公共外交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中俄两国高校可以采取项目先行、平台依托、人才培养、储备与输出并进的工作思路,服务公共外交实践,同时为公共外交顶层设计与规划提供智库咨询与服务,为公共外交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认识论、方法论资源。

三、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策略选择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认为,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的策略选择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一)项目依托

中俄两国高校拥有丰富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资源。其中,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包括联合建立合作办学机构及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项目。专业方向涉及语言学、区域学、艺术、经济、管理、设计、国际贸易等学科领域。除此以外,中俄高校还有着广泛的科研合作和访问学者项目,其主要形式是联合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合作出版科研成果、进行学者互访等。利用校际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是高校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项目建设中的公共外交活动更多为以公民个人为主体,以他国公众为对象,以人文交流为主要内容,以公开活动或私下交往为主要方式,以传递价值、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

(二)平台建设

基于国际化平台的高等教育人文合作是公共外交的重要领域。中俄两国高校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了诸多机会。这些国际化平台包括设孔子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中国及俄罗斯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中俄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等。

基于国际化平台的高等教育人文合作,既有机制化项目,又有依托国际化平台进行的公共外交实践,从而具有影响驻在国政策选择的可能性。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简称上合项目)的框架下,大连外国语大学与俄罗斯多所上合项目院校合作进行的区域学专业人才培养联合项目、孔子学院中小学生夏令营和海外文化巡演、俄语中心系列活动等。再如,大连外国语大学与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语言和社会科学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由于该孔子学院在当地进行持续深入的汉语语言文化教学,其影响力不断加强,获得了亚美尼亚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推动亚美尼亚教育部将汉语确立为该国国民教育第一外语的法律地位,进而使汉语专业进入了包括埃里温国立语言和社会科学大学、斯拉夫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学位授予体系。亚美尼亚斯拉夫大学还建立了中国汉语与文化中心。由于汉语教学在亚美尼亚的持续升温,中国外交部和亚美尼亚外交部已签订协议,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合作建立第一所汉语国际中学,由孔子学院负责教学与运营管理。该案例说明,基于国际化平台的公共外交实践能够促进语言文化推广传播和国家软实力提升。

(三)目标驱动

在国家公共外交总体布局中,高校应以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亦应尊重驻在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从而为公共外交实践争取良好的人文环境、有效的人脉资源和充足的项目运营保障。除了技术性、操作性的因素以外,人们还应当在更宽广的背景下,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和认识公共外交的崇高使命和未来发展道路。

主席在2015年博鳌论坛主旨演讲中强调指出:“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俄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应为两国公共外交服务,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提供人才支持、智库咨询和科研支撑;发挥文化先行者作用,为建设“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服务,为建设区域内国家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发挥作用,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内外国家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认同,促进国家间跨文化对话,增进彼此理解与互信,避免文明冲突,促进区域内外国家经济社会和平发展,为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四、高校公共外交活动中的文化认同:

原则与策略

如前所述,为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公共外交负有促进 “民相亲,心相通”的使命。公共外交对象国在政治、经济、人文合作与交流等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与这些外显因素相比,人文因素,特别是文化认同是影响各方合作前景,并可能造成现实阻碍的深层原因。中俄两国高校在公共外交活动中应当思考如何通过人文交流与合作达成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文化对话,避免文化冲突,突破现实与潜在障碍,完成和实现公共外交的任务与目标。

(一)认同、文化认同与公共外交

夏建平认为,“认同”作为一种关系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身份的认同,二是对观念的认同;认同的形成过程是国家行为体之间获得国际社会成员身份,并逐步认同国际社会规范的过程。这里,我们将认同概念引入对公共外交行为体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互动关系分析,并尝试从文化认同入手,揭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中的文化认同因素及其正面与负面影响。

与认同概念着重从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合作中的社会化现实运作不同,我们认为,文化认同是国家及其国民作为行为体对自身民族文化共同性的自我身份认知和民族个性主导观念的普遍接受与经典阐释。

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主体文化认同差异,以及对其他国家行为体文化认同、接受、理解与阐释的正面与负面评价,是导致国家间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正面与负面走向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

因此,应当从将国家作为国际合作主体的角度,通过建构公共外交活动中互为理解和接受的正面文化认同来促进各方双边及多边合作,通过不断消除彼此间负面的文化认同来解决和克服合作中的问题与障碍,从而形成良性的主体间性文化认同互动,正面引导、合作共赢,从政策、项目、操作、人文等诸多方面入手,通过广泛充分的公共外交活动,促进各国文化认同的良性互动,努力避免和消除消极文化认同的误解与障碍,为构建积极正面的国家间人文合作提供内发动力,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总体战略,构建良性的国家及国民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

(二)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原则与方法

文化认同概念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打开了新的观察视角。从文化认同理论入手,可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在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中的文化对话提供基本概念与原则、策略与方法。

1.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原则问题

分析表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不仅具有政治经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人文价值更具本质性。

(1)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避免文化冲突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应遵循多元文化认同原则: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对作为合作对象的异文化的认同。遵循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通过文化对话消除误解、排除障碍、增进理解、形成共识,促进各国民众多元文化认同的形成,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奠定民意基础。

多元文化认同原则应当成为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可用来指导公共外交行为体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坚持多元文化认同原则,避免单一文化认同,为世界各国推行多极化战略和反对超级大国单极化战略提供了内在文化解释。

(2)和而不同原则:避免自我中心主义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致力于加强跨文化对话,增强理解与互信,扩大多元文化认同。在人文交流过程中,各方都有各自坚持的核心国家利益,也有在合作中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合理预期。公共外交行为体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避免自我中心主义,尊重对方利益关切,尊重多元文化差异,多元互补,互利共生。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有利于消解西方单边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文明冲突论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克服合作中潜在的极端民族主义威胁,化解中国、大俄罗斯主义、泛民族主义、文化沙文主义等在公共外交中给各国民众的交往与项目建设带来的潜在与现实障碍。

因此,“和而不同”原则可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提供某种能被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观,扩大各方共识,形成文化认同。人文交流各方不再是一方胜过另一方、一方同化另一方的胜负关系、零和关系,而是形成命运共同体,寻求共同利益,在各民族文化对话中找到契合点,构建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双赢与多赢格局,致力于区域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

(3)多元认同原则:避免实用主义倾向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应注意尊重各国,遵循多元认同原则。国际合作中应注意项目建设与的和谐统一,避免利益驱动、结果至上的实用主义倾向。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也有不同。多元带来的潜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偶发因素突然出现,导致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坚持多元认同原则,除了要避免实用主义倾向外,在公共外交实践操作层面,应尊重自身与合作方民族宗教政策与信仰,避免因宗教背景知识不足带来的跨文化障碍。因此,在公共外交实践中,进行相应的宗教、语言与文化认同背景知识培训是必要的。

2.高校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的策略与方法

中俄两国高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与方法,为多元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文保障。

(1)建立高校多元文化认同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

公共外交-人文交流需要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储备。中俄高校应当以大学合作为基础,建立高校间多元文化认同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对两国人文交流具有基础意义。分析表明,具有多元文化认同及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建设。第一,探讨建立“一带一路”外国语大学联盟或建立联合大学的可行性。第二,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高校对象国语言文学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各国语言学习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俄两国开设各小语种专业的高校还不多。我们建议,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将语言专业教育与区域学专业方向相结合;同时,建立区域学、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校区域学、语言学、对象国社会与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2)建立多元文化认同科研合作机制

公共外交对象国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推行各自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框架下,推动建立多元文化认同科学研究的合作机制,对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应当在“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建立由各国多学科学者共同参加的非官方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制定合作科研项目,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就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等主题联合展开科学研究;就课题设计、资料公开、科研合作、分歧讨论与解决、成果发表与共享等具体问题进行研讨;在制度化安排、政策与资金支持、科研成果推广等可操作性问题上形成结论,由研究中心负责具体落实。

此外,应当在联合科研机制框架下,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国别问题研究、民族文化语言对比研究,对各国间频繁出现的文化误解和误读,国家及国民刻板印象,定型观念、大众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民族语言世界图景共性与差异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形成科学严谨的结论,供决策部门参考。

多元文化认同的联合科研攻关十分重要。“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科研合作,以最终达成共同接受的科研成果为目标,这对逐步建立各国多元文化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对合作方核心国家利益关切的同情与理解,建立“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国家及民众间相互认同与信任,构筑民间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多元文化认同智库建设

多元文化认同需要“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各国智库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建议,“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区域内高校联合各国科研机构,推进公共外交研究智库建设。智库的建立可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提供有力的政策咨询、项目调研、风险评估等智力支持。同时,区域内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平台也应发挥智库功能,为具体项目建设提供科研与实务服务。

以上,我们讨论了高校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体在国际教育合作中以人文交流为主要对象的角色定位、路径选择、策略方法等问题,并着重从文化认同角度尝试提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的多元文化认同原则与方法。公共外交主体各方可以从文化认同入手,相互调整适应,以增进理解与信任。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了中俄两国高校通过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实现多元文化认同的方法,希望为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飞.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 外交评论, 2005 (3).

[2]尼古拉斯・卡尔. 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J]. 国际新闻界,2010(7).

[3]吴白乙. 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J]. 国际政治研究,2010(3).

[4]周庆安,吴月. 公共外交研究需要构建“新常态”――2013-2014国际公共外交研究的新动态[J]. 对外传播,2015 (1).

[5]李志永. 公共外交相关概念辨析[J]. 外交评论,2009 (2).

[6]吴勇毅. 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公共外交价值[N].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

[7]廖宏斌. 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

[8]赵可金. 人文外交: 全球化时代的新外交形态[J]. 外交评论,2011 (6).

[9]赵启正. 由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J]. 外交评论, 2009(5).

[10]陈力丹,熊壮. 2014 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 对外传播,2015(1).

[11]刘雯,刘笑盈. 2014年中国对外传播研究综述[J]. 对外传播,2015(1).

[12]郑华.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的困惑及其应对[J]. 国际观察,2012(2).

[13]王义桅. 中国公共外交的自信与自觉[N].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2).

[14]于朝晖. 整合公共外交――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沟通新视角[J]. 国际观察,2008 (1).

人际与交流例4

 

1.引言

词块是一种多词乃至句子层面的较为固定的词汇程序结构。词块兼词汇和语法的特征和功能于一体,具有可预制性,整体提取性,程式性等特点。随着现代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深入,广大语言研究者开始广泛注意词块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

口语流利性概念的确定是一个尝试性的工作毕业论文的格式,因为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经验及成果出发进行了不同的描述。根据Lennon (1975:136)和Sajavaara (1987)对口语流利性的解释,作者倾向认为口语流利性的发展应包括语言连续性、语言准确性、语言适当性三个方面。

应用词块进行外语教学的突出的研究者是Nattinger &DeCarrico 以及Lewis (1993)。他们在归纳总结词块教学经验及理论研究后时提出以下原则:1)语言教学应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上。2)词块是语言教学的起始点和中心。3)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以最大限度发挥词块对语言发展的作用cssci期刊目录。

本研究假设:在交际法条件下应用词块能有效的促进英语口语流利性水平。

2.研究方法

2.1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讨论词块是否能促进英语口语流利性的提高。

2.2. 教学实验对象

教学实验对象是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公司(襄阳)60名年龄为22至28岁的技术人员。这些学员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未接受正规的英语口语培训。所有60位通过前测的学员都有10年在校学习英语的经验,研究者假设这批学员有教学实验同质性。

表1 控制班与实验班前测成绩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

 

 

 

Equality of

Variances

Equality of Means

F

Sig.

t

df

Sig. (2-tailed)

Mean Difference

Std. Error

Difference

Equal variances assumed

.066

.798

.300

58

.765

.0900

.2997

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

 

 

 

 

.300

57.932

人际与交流例5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34-0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也使得国际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很多国家的高校都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但是对于“国际化”却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Yang\[1\]的调查,大多数人都以活动的类别或形态来定义国际化。但是也有学者把国际化视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教育的教学、研究与服务等功能逐渐具备国际性、跨文化性。在我国,学术动因主导国际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及促进高等教育机构建设。\[2\]

一、学生国际交流是国际化的重要实践方式

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经验丰富\[3\],其主要策略包括师生的国际流动、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伙伴合作与以科技为基础的合作、设置海外分支机构等。日本是较早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家,主要实践有:签订大量国际交流协定,增加留学生及外派学生,广泛开设国际化课程,完善学分互换制度,创办一批国际性大学,并设立欧美分校,加强国际信息交流,充实外国语教育等。\[4\]在日本,近80%的国立大学、70%的私立大学、36%的公立大学与海外大学建立学分互换制度。澳大利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速教育国际化,并通过正式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参加国际组织、举办海外活动、交换学生、共同研究合作、扩大留学生数量等推进国际化。中国台湾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增强大学国际化表现,其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了“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计划”,重点包括:强化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各校规划英语授课,鼓励大学参加国际评鉴,鼓励大学与国外大学建立认可两校课程与学位的机制,强化各校网络环境建设并善用因特网工具进行学术交流,提升学生外语能力等。从以上实践中可以看出,学生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实践形式。

学生国际交流涉及文化意识的相互渗透,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国际经验,并通过和他种文化比较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美、日、欧盟诸国都非常注重学生国际交流,鼓励本国学生参加国外交流。据统计,1995年全美有近25%的学生去欧洲以外的国家学习,同时,美国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1995―1996学年,外国留学生占全美高校学生总数的3.1%。\[5\]

二、学生国际交流的实践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据世界留学生组织调查统计,英国有22万海外留学生,位列全球第二。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前面,主要受益于政策、语言及前瞻的战略措施。\[6\]欧盟联合学习项目、可米特项目(Comett)和提姆普斯项目(Tempus)等一系列项目和计划的颁布,促进了高等教育领域更为密切的合作;英国政府把教育当作产业推广,对各国留英学生实行了奖学金、医疗、工作、陪读等诸多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境外办学项目;设立高校国际交流办公室,负责多种渠道招收留学生;英语的国际地位也方便了英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下简称“伯克利”)因其雄厚的实力和骄人的成绩名扬国际高等教育界,国际交流活动是其发展的一大特点。加利福尼亚州多民族聚居的特色使“多元化”的校园主体(学生和教员)成为伯克利进行国际交流的主导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建立的“国际与地区研究”机构有效地协调和推进了伯克利的国际交流,成为伯克利国际化的助推器。国际交流活动将处于教学、科研前沿的院、所、中心推入国际交流领域,这些二级单位凭借对合作领域的熟悉及对合作潜力的洞察,成为国际交流的“生力军”。在合作交流中,跨学科研究成为发展趋势,凝聚了各个院系的力量,为国际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合作领域,而各层次教授对国际交流的矢志不移无疑成为推动国际交流繁荣的内在动力。\[7\]

三、对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交流工作的探索及发展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环境学院”)建于1999年,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专任教师52人,在读学生约500人,环境学院的国际化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正处于国际化战略向纵深推进、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多年积累的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经验、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吸引力、已经形成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以及正在不断拓展的国际交流网络等为环境学院带来巨大的机遇。学校频繁开展高层次国际交流,竭力树立国际品牌,积极推进参与国际大学联盟工作:与密歇根大学合作成立的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集团强强联手打造的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合作举办的八年制医学教育都已成为国际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与海外一流高校开展的形式灵活的合作项目(如双学位、长短期交流交换等)大大提升了学生国际化水平,截至2012年,本科生海外游学比例已经超过30%;同时,校方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励二级学院走出独具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如建立国际化环境建设试点学院,开展国际化建设工作汇报和评比,划拨专项资金支持学院国际化文化氛围及网站的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加强对在职人员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环境学院近年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使之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2011年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入围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世界学科排名前1%,在以环境科学学科为依据的QS(Quacquarelli Symonds)排名中保持世界百强,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高校环境科学学科的前10%。环境学院的教师在Science和PNAS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结果被多家权威机构正面报道和评述;多位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团体中任职,受聘国际顶级期刊编委,为国际著名期刊编写综述,并担任国际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等;学科研究人员有着很高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入选者等。此外,学院已开展了持续、多样的学生交流、交换项目,为学生国际交流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积累了一定经验。

(二)面临挑战

由于成立时间短、发展规模小、学院积淀有限,环境学院在国际上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由于学校总体用于国际化发展和国际交流的资源有限,已经形成的优势学科会挤占有限的资源空间,以及来自国内其他兄弟院校的发展压力,使得环境学院这样的小学院在国际化道路上屡遇坎坷。

综合以上案例并总结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小学院的学生国际交流工作:

1.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拓宽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拓展国际化视野。在小学院现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国家、学校提供的国际交流项目,如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上海交大海外游学计划,以及其他国际联合培养和交流项目机会;利用学院承担的国家及地方研究课题提供的机会,允许、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在已有国际合作项目框架内,动员学生参与交流、交换,在新拓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尽量争取类似的学生交流活动。

2.多渠道拓展国际项目合作的机会

通常情况下国际合作项目是学生国际交流的载体和平台,国际合作项目的增多意味着学生国际交流机会的增加。加强联络校友资源,引进社会资源,与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和基金会等相关机构合作,多渠道拓展国际项目合作的机会。

3.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组织

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组织集中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组织有利于师生提高学术水平、拓展视野、了解学科前沿、进入国际学术圈,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有利于学校发现优质的国际合作伙伴,提升国际交流层次和效果。

4.创新国际交流形式

开展灵活多样的特色项目,举办各类短期交流、暑期交换项目;积极挖掘非传统合作模式,探索多边合作;创新合作内容,如互派学生修读学分、聘请海外导师、鼓励学生联合做课题、推荐学生海外实习等。

5.注重自身建设的国际化

最大程度地按国际通行标准进行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和硬件建设。学生国际交流中,其学分、学术成果、证书和时间互认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自身建设的国际化,有利于促成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有利于吸引留学生的到来。

6.转变学生国际交流工作的思路

改变以往依靠专业外事人员开展学生国际交流工作的传统做法,树立全员国际化的意识,推动全员共同参与学生国际交流工作。小学院由于规模小,外事人员配备相对较少,单纯依靠外事人员不利于工作的推进。学生国际交流工作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处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师生和科研人员最了解国际化的需求,也最容易捕捉到学生国际交流的机会,因此要推动全员共同参与学生国际交流工作。

参考文献:

\[1\] Yang R.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Its Meanings,Rationales and Implications\[J\].Intercultural Education,2002(1):81-95.

\[2\] 金帷,温剑波.如何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寻求一个本土化的概念框架\[J\].现代大学教育,2013(3):5-9.

\[3\] 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75-103.

\[4\] 吴结,刘光华.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探析\[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5):66-68.

人际与交流例6

江波:转眼间协会成立25年了。25年前的中国和现在很不一样。因此,要说协会成立的背景,就要回顾25年前。那个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刚起步不久,因此可以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成立,是应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开放的要求而诞生的。

1981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做好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周培源、季羡林等一批全国著名教授、学者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同志,倡议参照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经验和作法,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从事教育民间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工作。于是,教育部、外交部联合报告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当时形势下,就是要让它全面负起非政府教育国际交流的职责,指导协调全国范围内的非政府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使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此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各地方协会纷纷建立起来。到1991年,北京大学等60所高等学校及一些全国性的教育组织也纷纷加入到非政府教育国际交流这个网络中来,开展各项教育交流活动。

记者:您对25年来交流协会对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做出的贡献作何评价?

江波:交流协会成立25年以来,在教育部领导下,始终坚持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及为国家外交全局和民间外交服务,按照“官民并举”、“官民互动”的要求,充分发挥“非政府”的优势,为推动我国民间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交流协会也逐渐成为在国内国外有重要影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性的非政府教育交流机构。

总体来看,交流协会的主要工作和成绩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初步建成了我国开展非政府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最重要的平台。交流协会在国内有145个会员单位,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1个市的地方协会、一批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的学校等单位: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教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这个网络联系着数千个国内外教育组织。

二是交流协会具备了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参与和开展双边、多边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事务的工作基础和经验。交流协会有联合国认可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是中国教育界唯一获此地位的组织。交流协会在积极发展与各国各地区教育组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非政府教育组织建立高层次合作关系和机制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交流协会不仅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一级社团。交流协会还是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和授权负责开展境外培训工作的全国性组织之一,此外还是“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员。

三是根据“三个服务”的要求,在积极承担并认真完成一系列政府委托或支持的重要任务的同时,主动开展和举办了大量大型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和跨境交流活动,不少项目和活动在境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活动如在香港、澳门回归前后,由内地、香港、澳门中小学教师参加的“华夏园丁大联欢”、“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95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与教育论坛”、“联合国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非政府组织圆桌会议”;自2000年起连续7届的“中国国际教育论坛”、“中国国际教育展”和五届“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汉语快速识字国际研讨会”、“中俄大学生艺术节”、“境内外中小学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以及“外语(英、日)演讲大赛”等。重点项目如:“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中美艾森豪威尔基金会高级学者交流项目”、“教育领导者和管理人才能力建设项目”、“中外师生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中外优秀青年交流计划”、“中外联合培养人才计划”、“中外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国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外语人才培训计划”。

四是开展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已经遍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领域,而且形式多种多样。近10多年来,仅交流协会秘书处,就先后派出各类工作、考察培训团组500多个,8500余人;接待国外来华团组850多个,13000余人;组织召开各类国际研讨会227个,参加人员37990人;在境内外举办教育展11届,观众26万余人;帮助中外师生进行教育文化交流,13700余人;在国内举办短训班445个,84500多人次;还编辑出版了一系列有交流价值的出版物和宣传资料,如《中国教育国际论坛》等。同时,交流协会各地方协会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等团体会员单位开展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更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数众多。

五是在注意做好为国内高层次、高水平教育机构服务工作的同时,注重各级各类教育的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协调发展,并且主动服务于国家需要、特别是对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有针对性的倾斜政策和重点措施,从境内外的非政府渠道募集了大量资金。在增进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方面,交流协会也开展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

记者:据了解,交流协会在出国留学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希望您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江波:交流协会不是留学生工作的专门机构,但是近10多年来,配合政府和有关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工作。例如:通过与国外一些组织、基金会的交流,派出少量的短期进修学者或开展学生和教师交流;作为国家外专局唯一批准的有对外教育培训资格的机构,派人出国短期就某一专题进行培训;开展中学教师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在同类项目中质量最高。交流协会开展这些项目,充分体现出专项性、国际性、民间性的特点。交流协会开展的教育领导者和管理人才能力建设项目,选派中国的校级领导到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学校去,在岗进行能力建设,由对方安排多种多样的考察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从2000年起,交流协会每年10月举办中国国际教育展,目的是促进中外教育交流,引导留学人员理性选择出国留学,理性选择专业,参观展览和咨询的观众达数十万。交流协会举办的教育展和论坛,规模越来越大,内容

越来越丰富,做法更加切合国内需要,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参加进来,可以说给中外教育交流搭建了一个大平台。2000年起,交流协会主管的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在自费留学中介服务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

另外,海外很多专家学者包括留学人员希望通过交流协会这个平台加强与国内的联系,促进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对此我们十分欢迎。我自己也曾在国外留学,又做过留学生管理工作,对留学人员和留学工作怀有深深的感情。希望我们青年学子出去能学有所成;希望海外学者和我们合作,共同建设好交流协会这个中外教育交流的最重要的平台。

记者:作为中国教育领域最大的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非官方机构,总结25年的发展经验,面对新的形势,交流协会对未来的发展是如何思考和定位的?

江波:首先,对于交流协会来讲,当前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为非官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会。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促使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双边、多边外交更趋频繁与活跃,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随之迅速崛起,并更有力地介入本国、地区和国际双边、多边事务中。以与交流协会有合作关系的组织为例,许多非政府教育国际机构对本国乃至国际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力,正在从教育文化领域向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扩展。进一步加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是我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非政府组织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走向世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机遇背后的挑战。近年来,大批境外非政府组织进入中国,其中有的组织的活动,给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稳定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一系列冲击与挑战。因此,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又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这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整体水平是一个检验和锻炼。对交流协会来说,要应对挑战,就要努力为发展壮大我国高质量的非政府教育组织队伍,建立中国教育领域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权威性做出积极贡献。我们要加强调研工作,在国际舞台上传达好中国声音,维护好国家利益,发挥好咨询、服务等作用,担负好促进中国非官方教育国际交流健康发展的使命。

人际与交流例7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2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及其内涵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络社会与信息社会的兴起,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高等教育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是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是把跨国界的或跨文化的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的过程[1]。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构成要素,国内外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华南师范大学的吴坚教授则在综合分析众多观点后将其概括为五大要素: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人员交流以及国际化的学术与科研合作[2]。从这五大要素着眼,既可用于分析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更能从高等院校出发衡量自身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际交流工作。

二、国际学生交流内涵及现状

国际学生交流,广泛意义上来说指就是在交换国家、地区或者学校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跨越国境为了某一教育目的的学生互动,特别是怀着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的互动。随着高等教育界对国际学生交流的日益重视,国际学生交流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成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中一个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发展力的领域。因此不断开拓国际学生交流渠道,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提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有载体得以实现,而国际学生校际交流则是其中最主要也是最传统的方式。结合笔者所在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学生交流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国际学生交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校际交流学生人数逐年增多

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均十分重视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校际间交流学习覆盖的合作地区不断扩大,涉及高校高校日益增加,参与国外交流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以笔者所在学校浙江传媒学院为例,2011年赴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进行短期、中长期交流学习的学生总数为154人,是2010年(58人)的2.6倍。而2012年赴国(境)外交流的学生又增长至166人,比上年增长8%。同时,2011年到我校进行交流活动的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总量为115人,是2010年(41人)的2.8倍,2012年人数又增至141人,比上年增长23%。

2.交流专业和学科多样化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从境外院校赴中国交流的外国学生从以前的单纯学中文扩展到各种专业学习。比如,浙江传媒学院2010年之后,接收的国际生从过去全部学习中文,发展到现在除传统的中文语言学习之外,拓展为新闻传播、摄影、媒体制作、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课程的,所涉及的学院也已从单一的文学院,发展为包括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在内的多个学院。越来越多的学院参与国际化交流中,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学科优势与国际影响在逐步扩大和增强。

三、国际学生交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而完善的国际交流生规章制度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成绩显著。但在各国学生间交流上,仍有些问题必须亟待我们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其中,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是,还尚未建立全面有效的与国外高校校际交流的规章制度;在校际学生交流方面规范完善的制度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国外高校校际交流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比如目前在许多高校当中,成熟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由于国内外高校在课程学分、课程名称、学时量和学分值等许多方面存在诸多不一致,科学而公认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制度的缺乏会让广大学生对校际交流存有隐忧,严重影响其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2、欠缺规范和协调的国际交流生管理

高校内部各级学院与各行政职能部门是高校校际交流各项政策和措施得以真正贯彻落实的租住保障。国际交流生工作涉及到学生学籍管理、选课指导、宿舍问题、返校后学分认定、奖学金评定等手续。多部门多头管理容易产生责任不清,管理脱节问题。职能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沟通不够紧密、工作衔接不到位问题,导致教学管理不到位等,影响交流工作的落实以及顺利开展,同时也会制约学生参加校际交流的积极性。

3、国际交流学生的语言障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国境交流的学生的语言障碍,二是提供给外国交流生的国际课程较为缺乏。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在与国外(境外)高校的校际交流中,基本上都以英语为媒介语言进行,无论是赴国(境)外交流的中国学生,还是来中国交流的外国留学生一般都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但目前学生考雅思托福的提前意识不够强烈,无法及时提供交流院校要求的雅思或托福成绩。比如我校2012年共推出校际交流项目共16名公费交流名额,但符合语言要求的报名人数总共才4个,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4、缺乏成熟的国际课程

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化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高校课程由于缺乏长期的学术积淀、充分的师资培养以及相关系列课程丰富的教学经验,国际课程内容较随意、系统性不足。教学内容根据国外留学生的兴趣安排、科学性、合理性及与当地高校资源的适配性都较差,总体国际课程设置不够成熟,暂时无法提供有特色的、完善的国际课程或双语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真正吸引有兴趣的外国留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四、建议和对策

1、完善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法规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缺乏公认、完善的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系统的现状,国内各高校也应根据自己特定的需要,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系统,完善改进交流生课程学分转换、成绩评定标准制度。另外,还需积极健全学生交换项目的选拔考核制度、交流期间的安全应急机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保障各项交流项目的完成质量,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的开展。

2、探索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激励机制

为鼓励中国学生赴境外交流以及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交流生,应设立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奖学金或者校际交流助学金。交流奖学金可以用于奖励参加校际交流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国内外学生,而校际交流助学金可以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出国交流意向强烈但是家庭经济困难但的校际交流学生。

3、开发特色国际化课程

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努力开发与时俱进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的课程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吸取外来优秀元素的同时,注重保持和张扬自身的特色,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将其他国家相关人文、社科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教授的课程。

开发特色国际化课程应将课程国际化理念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纲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国际化课程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开发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得以延伸和扩大传统学科领域的课程、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跨文化交流课程、引进外方课程、两国高校共同开发的课程。

4、积极开拓新的交流合作模式

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我们不应拘泥于传统合作模式,而应努力创新思维,积极挖掘非传统合作模式,如探索双联或多联合作(两国两校、两国多校或多国多校)、各类短期互派学生修读学分课程、暑期实践学分项目、海外教师辅导制项目、两校学生联合作课题项目、学生海外带薪实习项目以及跨学科研究项目等等。

五、结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国际学生交流则是是教育国际化的最有效方式,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未来世界的发展。因此,开展国际学生交流,加强学生在不同国家高校间的流动,让学生在不同地理条件、不同风俗习惯的国家生活,在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的体系下学习,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孕育出的不同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架起世界各国人民友谊交流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为人类进步、文明和谐发展做贡献的必修课。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北京,我国高校应不断深化全球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继续扩大校际间学生交流,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地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世界中全面受益,逐步地提高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郭丽君.全球化下的跨国高等教育-视点、问题与中国的应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人际与交流例8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中国一直在教育之路上探索前行。事实上,故步自封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国内高校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1 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际形势而言,新时期国际政治的多元化格局已经逐步形成,国际政治的频繁交流带来了文化上的深入交流,国际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形势,这就要求国内高校利用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水平。[1]从国内形势而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国内发展形势日益稳定,正是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时机。高校应把握这种有利的形势,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多“走出去引进来”。

1.2 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是时代大潮下的必然选择,更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其次,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展示、传输给其他国家,为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最重要的是,新时期深化高校国家交流与合作可以帮助国内高校吸收国外先进的学术知识和教学管理经验,让国内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2]

2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2.1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逐渐增强

环视国内高校教育的现状,已经有一大部分高校将国际交流与合作设定为了一项长期目标和基本任务,并具体讨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正在着手推行。很多学校设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专门办公室负责筹划本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事宜;有些高校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了“留学生管理中心”,以促进国内外学生的交流学习。

长沙明照经贸外国语专修学院(以下简称我学院)从2007年设立“国际交流科”,后又于2009年升级为“国际交流处”,主管学校的对外交流事务;负责我学院外籍教师在华期间的工作和生活上的相关事宜;负责学院学生赴海外留学和赴海外工作手续的办理工作。

2.2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喜人

自从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被提上日程以来,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他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学习范围也从传统的中文学习扩展到了经济、科技、管理等各个领域,国内高校也不断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力求突破传统模式的枷锁,这些成就都为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打下了基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我学院国际交流处从2010年开始开设“日本人中文学习班”,每年都会有数批日本人来学院短期学习中文。通过这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我学院不仅深化了与日本高校和企业的交流,也拓宽了与日本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给我学院的学生提供了更宽的海外留学以及就业的道路。比如说,2013年来我学院学习中文的日本G.TRY Co.LTD的董事长合田阳一先生,在我学院进行了为期2周的中文学习。通过这段时间在我学院与日语系的学生们同吃同住,合田先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我学院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他在课间交流日语,提高日语口语水平。更令人欣喜的是,学习期结束后,合田先生提出愿意给我学院学生提供在深圳分公司实习和毕业生去日本工作的机会,进一步拓展了我学院学生的就业渠道。

3 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措施

3.1 创造独特优势,与国外学校强强联合

尽管目前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它们却没有找到与国外学校交流与合作的切入点,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院校没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国内各大院校应该挖掘自身优势,并以此吸引国外院校的目光,与国外院校创办合作项目,强强联合最终达到共赢的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利用自己在某学科优越的师资力量,与国外院校联合创办该学科的科研项目,将自己的优秀教师与国外院校的优良设备结合,既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又能争取更多项目资金。

我学院作为长沙市最具历史的一所外国语专修学院,日语是我们的拳头学科。日本的动漫产业举世闻名,我国有很多学生从小是看日本的动漫长大的,对日本的动漫很向往。我学院国际交流处充分挖掘学院自身优势,与日本的动漫学校以及动漫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打造了学院具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信息日语。2010年,我学院国际交流处与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合作,参照对方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在我学院创新性的设立有日本特色的信息日语专业。学生在中国取得国家认可的成教或者自考大专学历以后,可以直接升入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同时,我学院与日本东京TypoArt Planning Co.Ltd的董事长松本忠先生签订就业合作协议,为我学院信息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开辟了海外就业的渠道。

3.2 打造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高校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践行者,要想让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到学校各个层级,就必须练好教师这一队伍,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队伍。首先,要鼓励高校教师进行国外进修、访问、参加国际化学术会议,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及物质奖励,提高高校教师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4]其次,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培训、组织学术交流座谈会等形式聚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资源。最后,各大高校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契机,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2011年7月,我学院国际交流处选派优秀教师魏春燕老师和周琪老师赴日本TIJ东京日本语研修所进修2周。主要目的是学习TIJ的直接教学法。魏老师回国后将在日本学习到的直接教学法运用于学院的日语教学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快速掌握单词和语法。魏老师的良好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为此,魏老师于2011年被长沙市教育局授予“长沙市民办教育优秀教师博雅奖”。

2015年4月,澳大利亚四川健康与养老职业教育培训论坛在成都召开。这与我学院正在筹划开设的“护理日语”专业的方向不谋而合。笔者作为学院国际交流处主任亲自赴成都参加了培训。

在加强教师学科教育的同时,尤其要加强教师对国外文化和习俗的认识,使教师掌握接待外宾的基本技能,使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在外宾面前表现自如,将中国文化和学校理念顺畅、准确地传达给外宾。从2011年开始,我学院国际交流处在学院开展了“全体教职员工学外语”活动。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由国际交流处牵头,给非外语教学的教职员工教授外语的基本用语。不管是计算机教师、语文教师,还是后勤、学生处的教职工,甚至是看门的大爷、打扫卫生的阿姨都学会了最基本的日常用语,能够用外语跟外宾问好。

对于专门负责外宾接待的教师而言,在掌握外宾接待的基本技能基础之上,还必须对国外知识做到尽可能全面的掌握,在外宾到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接待外宾的时候不会因为知识面狭窄和马虎大意等原因怠慢了外宾。2012年7月,我学院东京事务局的积田吉起局长在国际交流处的邀请下来到学院,给国际交流处的教职员工做题为《报告商量联系》的报告。介绍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的工作方法,使国际交流处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接待质量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

3.3 简化出国手续,方便学生“师夷长技”

就目前国内院校的出国程序而言,不得不提的就是出国手续复杂,很多学校的学生想要出国需要从学校和户籍地所在地往返很多次,这样的弊端对国内学生出国深造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在出国之前对学校留下更好的印象,国内院校应该适当简化出国手续,明确出国需要提供的证明文件,给学生提供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方便。

我学院国际交流处从设立之时开始,就致力于给学院的学生提供便捷的出国服务,实行“一对一”咨询,定向外派服务等。从2010年至2015年,我学院通过国际交流处出国留学的学生达到300多人;出国工作的学生达到500多人。学生留学的国家有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学生出国工作的国家有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自2008年湖南省商务厅授予我学院“湖南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至今,我学院获得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授予的“2010年度长沙市外经合作先进单位”“2011年度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优秀基地”以及“2012年度长沙市对外劳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4 结 论

综上所述,正如对外开放对国家的重要影响一样,新时期高校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下一步继续深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客观而言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国内各高校仍然需要从思想、制度、队伍和物质等方面继续深化,通过挖掘自身优势、优化教师队伍、创新国际合作模式等方法,增加国内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的数量,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的范围,深化国际合作的深度,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徐理勤.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系统化研究及对策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5).

人际与交流例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对国际标准主导权的竞争。发达国家把标准化发展战略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康复辅具标准化战略作为其中一部分,也受到非常的重视。中国作为全球康复辅具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如何在康复辅具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对康复辅具标准化提出了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立足国内,认真做好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促进我国康复辅具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康复辅具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康复辅具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水平。

1.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1.1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信息时展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促进康复辅具业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从康复辅具标准化的专业角度来说,可以说“弱国无外事”,有无充分的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全世界融入一个共同的大圈,使我们不可能脱离外部世界而在封闭的环境中健康快速的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我们都处于世界这一共同的大圈之中。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1.2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

现代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实力,也包括文化软实力。从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本身来说,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升文化软实力已被我国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康复辅具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传播我国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康复辅具标准化本身体现的是国家的软实力,但是它背后潜藏着的是一个国家康复辅具业的发展,是经济实力,所以,实际上它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实力即综合国力的表现。

1.3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世界与中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需要

世界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与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我国等同采用了ISO/TC 168、ISO/TC 173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的康复辅具国家标准,填补了许多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领域的空白,对促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康复辅具业及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的先进理念、方法、技术与实践经验,依然需要大量引进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另一方面,世界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我国的支持与参与。我国是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组织的重要成员,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3的参与成员国,是ISO/TC168的观察成员国,康复辅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与参与。作为占世界4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残障人口最多,康复辅具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做好我国的包括康复辅具标准化在内的康复辅具工作,本身就是对世界康复辅具业、康复辅具标准化事业的重大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人员队伍,自主研制了一批康复辅具标准,成为世界康复辅具标准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培养了部分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专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参加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相关会议等。

2.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大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交流与合作的数量较少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康复辅具业及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我国的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增加,但总的来说,无论从总的数量还是频率上,还是从参与人员上,都还比较少,还有很大的增加空间。

2.2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仅限于参与某些康复辅具国际标准的起草,参加某些国际康复辅具会议以及缴纳会费等,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从而导致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单一,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我国康复辅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容。

2.3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不够

无论是参与康复辅具国际标准的起草,还是参加某些康复辅具国际会议,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是被动地参与,除承办过国际标准化组织康复辅助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 173)第七次会议等少数几次有关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会议外,很少主动发起或承担一些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工作或活动。

3.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实现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理念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康复辅具业有了较大发展,康复辅具的技术不断进步,经验逐步积累,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也不断扩大,对康复辅具标准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同时,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此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关注不断增加,对中国在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领域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期望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一形势,一方面,我们要立足国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我国的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势,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康复辅具标准化信息交流、经验交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甚至在某些资源共享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当中,进一步更新观念,逐步从“被动”转变为“主动”,逐步从“引进”为主转变为“引进、走出并重”,改变以往被动的局面,主动承担相应的工作或任务,主动承办某些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活动,争取将某些康复辅具国家标准转变为国际标准。

3.2注重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培养

有了人,才能开展活动,才能谈交流合作。加强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是国际交流合作的有形资源,有了人才保证,我们才能盘活资金、渠道、组织方式等要素,才能有效地参与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已分别提到了部分内容,在这里专门就国际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培养展开讨论。

3.3创新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

为了开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提高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积极参与康复辅具标准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要加强官方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这是加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关键。康复辅具标准化官方之间的国际合作是康复辅具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各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官方组织之间对话和交流的结果,没有相互的对话与交流,便不会有相互的合作。

人际与交流例10

当前国家综合实力竞争更多地依赖于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是未来国际社会竞争的趋势。地方高校作为我国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交流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国际交流合作的水平。地方高校不同于全国重点高校,对外经费较少、对外活动开展有限,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开创我国地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理念、管理机制、经费不足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探索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应措施。

一、地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面临的问题

1.国际化理念落后。由于地方高校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有限,因此地方高校领导国际化意识不强,始终把国际化交流合作看作是一种接待行为,对教师出国深造、交换生、学术交流所起到的文化交流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局面。

2.外事工作部门不到位。地方高校领导层落后的国际化理念和行政管理模式,使得外事工作部门管理不到位。当前地方高校外事工作部门往往人员少、编制少,难以满足地方高校国际化交流的需要。且外事工作部门仍然停留在以前的工作水平上,在学校内部处于次要地位。外事管理部门工作体制落后,难以满足当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趋势,尤其是存在等靠的观念,把国际交流合作虚化,长期以往,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了一种空谈。

3.经费不到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经费支持,我国地方高校经费普遍紧张,缺乏资金来源渠道,经费不足,导致涉外设施建设不到位,不能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有利条件,滞缓了国际文化与学术交流的开展。

4.师资队伍建设不力。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不到位,由于学校实力有限,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异等因素影响,多数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缺乏国外人才加盟,这种以地方人才为主的教师队伍,对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解决地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难题的策略

1.更新理念,树立国际意识。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地方高校要想实现更高水平的跨越,必须依靠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自身竞争力。从高校领导层到普通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把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国际交流融合为一体,使地方高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强化外事管理部门工作。第一,从思想认识上,地方高校要重视外事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把外事管理部门工作开展同国际交流合作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从人员配备上,地方高校要增强外事管理人才的配备。外事管理人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开展效果。当前地方高校中,外事管理部门人才往往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学习和晋升,自身素质有限,因此,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对现有外事管理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和教育力度,使之能够胜任工作;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积极引进人才,扩大外事管理人才队伍,提升其数量和质量。外事管理人才的注入,能够增强整体管理水平,有效推进整体工作水平和状态。

第三,改革外事管理部门工作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外事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等、靠的观念,只有改革外事管理部门工作机制才能有力推动我国地方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具体来说,外事管理部门要依托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把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具体为某一个项目,某一个工作,实现高效率办事。

3.增加经费投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经费支持。地方高校要保证必要的外事经费,更新国际交流合作设备和设施,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条件。考虑到地方高校经费不足的问题,地方高校可以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经费支持,与社会其他机构相联系,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争取为地方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

4.强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影响着高校整体国际交流合作进程。因此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的趋势和重要作用,不断更新补充国际师资,同时地方高校要为这些师资队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文化氛围,使之能够安心工作。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外籍教师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整体国际化水平。

地方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面临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地方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进程,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进我国地方高校整体国际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苏国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进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2]徐晓斓.论地方高校研究生信息反馈机制的构建——以M大学为例[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