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3 16:28:52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1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23-03

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一体,所以探索依托科研课题,与科研的基础平台:毕业论文、创新杯、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培养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师院校学生参加科研的重要性

当前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对学生参与科研不够重视,认为高师院校的任务是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而中学教师的教学不需要科研,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因为随着专业开设的多元化,不少高师院校都不同程度开设了非师范专业;同时,随着学生就业的多元化,不少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教师工作。因此,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学会进行科研工作,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能力是重要的。由于对学生参与科研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导致这些院校的学生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毕业论文工作和质量受到影响。高校教学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系统、深、专、精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把科学研究因素引入教学研究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学生科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科学研究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打交道中,学会了处理多种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依托生命科学科研课题类型,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生物学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一样,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又具有学科基础广泛,学科交叉、传递信息量大等特点,所涉及的科研课题,有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农业生产的研究;有微观方面的研究又有宏观方面的研究。因此根据生命科学科研课题类型和特点,我们多样化地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立项科研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论文是高师院校学生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措施之一。为此,学院在毕业论文的教学中,鼓励教师依据其承担的科研课题和内容,划分为若干小课题,由专家审定后面向学生,由学生选择承担开展论文工作。如周歧海教授、博士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广西基金的“黑叶猴的觅食生物学与栖息地选择的研究”课题,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划分为“黑叶猴理毛行为观察”、“黑叶猴食物选择及食物量研究”、“黑叶猴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等小项目,面向学生,由学生自由选题。实践证明,这种参与重大课题研究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有利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不少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后仍师从导师从事研究工作,如2000级的黄中豪、韦显盛同学本科时毕业论文由黄乘明教授指导,本科毕业后仍师从黄乘明教授读硕,开展“弄岗黑叶猴的觅食生态学”和“扶绥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栖息地利用”研究;另唐绍清、秦新民、邓业成、周善义教授等也将自己承担国家资助自然基金项目和区课题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小课题给学生研究,这种依托科研课题开展毕业论文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自主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托科研课题开展毕业论文,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课题的深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目前实际情况下,承担国家、区级等项目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多数教师从事的仅仅是校级项目、自选项目或探究性项目的课题。因此,将这些项目和课题作为学生课外小科研的内容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发挥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途径之一。多年来,仅石贵玉教授就指导学生从事诸如“复合多效唑对、水仙花的矮化效应”、“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效应”、“环境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等几方面的课题,近35人的毕业论文,10人次获得了优秀论文,其中有的研究成果经重复实验和整理,发表在“生物物理学报”、“广西植物”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上。

3.地方特色资源研究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院生物学专业涉及的研究课题广泛。因此在开设毕业论文选题上也根据广西地方特色资源开设这类的选题供学生选择。这样既扩大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又结合地方特色资源的研究开发,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增强深入研究地方特色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特色资源的思想意识。

4.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杯”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托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和老师一道开展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同时依托科研课题开展各类科技竞赛,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极为重要。“创新杯”、“挑战杯”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科学能力。为此每年学院领导积极动员学生参加以学院和学校“创新杯”,继而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创业为载体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几年来,梁士楚教授、薛跃规教授、马姜明教授、石贵玉教授、谢强副教授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课题组开展研究,成果参加学校、全国的“创新杯”、“挑战杯”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如薛跃规教授指导的“湘西洛塔植物区系开发利用研究”获全国第六届“挑战杯”二等奖;“大石围及其周围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获第七届全国“挑战杯”三等奖;近几年来,我院学生获校“创新杯”一等奖6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3名,贾金生同学获二项国家发明奖,这些成绩给学校、学院增添光彩,又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开拓了创新精神,培养了自主创新能力。

5.中学课改研究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部分是将来的中学教师,而与中学广大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改革现正在我国中学开展,因此,在大学期间让学生接受相关中学课程改革的信息,开展课程改革的探讨和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是很必要的。几年来,依据所承担的各种教学研究课题,我们有针对性地设置这方面的毕业论文课题,供学生选择。如杨华副教授指导的“试论研究性学习”、“广西中学生物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等;肖邦裕副教授指导的“新课程的生物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中学生生物学学习态度的探讨”等。这些是杨华副教授等承担的国家、区课题所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是和中学课程改革紧密相关的研究。这种做法一是扩大了选题范围,提高了学生兴趣;二是增强了学生的改革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课程改革的基础。

6.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逐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在指导上,导师工作应重在“导”字上,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积极思考,综合分析,完成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实验过程和撰写工作。所以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提高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此,我们在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指导中,除要求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才能担任指导教师外,同时要求指导教师精心悉意、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另在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进行期间,定期检查各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保证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的如期进行。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大多是验证性实验、传授操作技能实验和一些较简单的综合性实验;实验是在教师和实验员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学生按实验步骤“药方抓药”样机械进行实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后继课程毕业论文的教学。为此我们对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开设了设计性试验。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提出试验题目,由学生查资料、设计试验方案,然后开放实验室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论文,讨论发言,评分等。如2002~2004级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的遗传学实验中,学生对“果蝇一对因子的杂交”实验、“果蝇二对因子的杂交”实验、“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进行了实验设计,然后独立进行实验,最后整理实验结果撰写每个实验的小论文,在课堂上宣读论文和讨论实验结果。由于实验是综合性的实验,实验的准备、药品配制、实验操作、数据整理、论文撰写都是独立完成,同时论文的撰写与毕业论文撰写格式大体相同,这不仅培养学生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实验操作、结果整理和分析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也为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课程还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

总之,课外科研、毕业论文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多年来我们在制定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相关文件,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依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依托科研课题,多样化地开设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选题,使得本科课外科研、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兴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高师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述兴.提高本科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91-94.

[2]张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3]聂麦茜,蒋欣,吴蔓莉.毕业论文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问题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6,25(3):45.

[4]乔海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

[5]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6).

[6]王任翔,侯美珍,谢强.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216.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2

管理学是各体育院校(系所)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研究将以首都体育学院开设的管理学原理为例,从管理学课程的学科地位与作用、管理学课程开设的时代要求和市场需要入手,提出当前开展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实践策略,为各体育院校(系所)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 管理学课程在体育院校(系所)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管理学课程处于体育院校(系所)管理专业课程的基础、核心地位

我国1997年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重要依据。依据这一目录,学位授予单位按照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对学生授予相应的学位。在目录中,体育管理专业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二级学科中均未列出,在列的仅有旅游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专业,体育管理学科在各地体育院校(系所)的实际操作中,均将其划为公共管理类(代码为1204),因此,体育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最后拿到的是管理学学位。

体育管理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这不仅反映在学科门类划分归属不清上,还反映在体育管理专业成立时间较晚上。我国第一所体育院校——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于1952年11月,但各院校设立体育管理专业却是在30年之后,1985年武汉体育学院成立了体育管理系,这是全国最早招收体育管理本科专业的院系,随后北京体育大学(原名北京体育学院)管理班于1985年开始招生。最早的体育院校——上海体育学院于1994年开始在全院各专业中选拔学生试办体育管理班,1995年面向全国招收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2001年体育管理专业更名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随后,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学校也相继开设相关专业。首都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成立于2003年。时至今日,几乎每个体育院校(系所)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的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拿到的是管理学学位。因此,管理学课程在体育院校(系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成为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生与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因此,也便受到了体育管理专业师生的广泛重视,成了体育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此外,从体育院校(系所)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可以发现,四年制本科教育中开设的核心课程中属于管理类的还有:《体育管理学》《体育公共政策分析》《体育赛事管理》《体育资源管理》《体育经纪人》等,管理类相关课程占得比重较大,这也说明,管理学课程在体育院校(系所)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学好“管理学”对体育管理方向的学生尤为重要。

二 管理学课程开设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管理学课程在体育院校开设的目的

管理学(又称为管理学原理)是各体育院校(系所)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目前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用的教材是罗宾斯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引导学生建立起管理学原理的知识框架,形成清晰的管理学理论思路,为以后《体育管理学》《体育公共政策分析》《体育赛事管理》《体育资源管理》《体育经纪人》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管理学课程的开设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通过对管理学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管理的一般理论、原则和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实践有些帮助。同时,由于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2.现代体育管理发展对体育院校(系所)体育管理研究方向学生的时代要求

管理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活动,植根于现代社会实践需求之中,已构成现代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内在机制。当前,全国各地体育管理专业教育形成了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三个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体现出与体育管理实践、地区人才需求相协调的特征。与国外相比,我国体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尚不合理,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亟需改善,人才培养在不同地区和地域存在着或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问题。

三 体育院校(系所)管理学开展的困难和问题

1.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匹配

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经过高度概括和抽象出的对各类管理活动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教学课程上多涉及管理思想、管理环境、管理决策、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以及价值链管理、组织绩效等内容;在教学理念上,管理学课程需要积极吸纳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不断丰富现代管理学的内涵和外延。此外,管理学与多种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运筹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吸纳,正在成为涉及多个领域的普遍性的学科群,这也反映了管理学多科性或综合性的特点。

管理学作为体育院校(系所)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先导课程,因此,管理学一般开设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但是,在体育院校(系所)管理专业开设这门课程面临着以下问题:第一,学生学习方法问题。学生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学习方法还沿用已有的高中阶段的固有模式,对管理学的学习还仅停留在记忆层次,不能在管理学的多个知识点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二,管理学课程内容问题。目前,大多数体育院校(系所)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采用的教材为斯蒂芬·P·落宾斯的《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条理清晰,为管理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但是教材共628页,内容丰富,要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完成这样庞大的经典教材的教学,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不可避免。第三,管理学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刚上大学的学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如此庞大的知识群,在数轮教学中,学生都普遍反映管理学课程综合性强,不易掌握。

2.管理学知识的共性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匹配

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它不同于宏观管理学、微观管理学或者某一学科的管理学,它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是各门具体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体育院校(系所)学生多数是对体育项目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对普遍性的管理学的学习兴趣不浓、知识储备不足。尤其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管理学课程多采用传统的知识点授课模式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难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保持浓厚的兴趣。因此,不少学生感觉管理学课程内容枯燥,专业术语难以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管理学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错位时,学习效果便会大打折扣,管理学的奠基地位便岌岌可危了。

3.管理学学科实用性特点与学生管理实践的不匹配

管理学是一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管理实践为切入点,掌握管理过程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管理实践、管理案例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结合身边的客观现实去认真思考,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每个事件都处于某一管理系统中,而这个管理系统也正在按照我们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运作,只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缺乏管理思维而不善于发现而已。于是,管理学教学中较多地采用案例教学、实训教学以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体育管理、体育产业发展的不成熟,相关方面的成熟案例有限,管理学案例和实训教学难以触及体育领域的管理事件,学生感觉管理学和自身的专业关系不紧密,仅仅是一门必修课,取得学分就可以了。因此,案例教学、实训教学开展的不顺畅。

四 体育院校(系所)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对策

自世界第一家现代企业诞生至今,企业经历了220多年的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管理方式逐渐正由“以产值为中心”的依法治厂管理转向“以信息为中心”的智能化管理。在体育院校实施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应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结合体育院校的学生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创新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1.实行强化能力培养的单元式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在确立管理学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能力分解,构建若干个管理能力培养训练单元,即以一项(组)能力培养为一个管理实训单元,以系统进行该项能力的打造与培养;再由若干个训练单元组成训练阶段;再由训练阶段组成实训课程,完成课程的实训。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管理环境,分析界定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是管理学教学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

案例教学目前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管理学教学手段,哈佛大学80%的管理学课程都采用案例进行教学。体育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所选的案例,均应是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空间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这种集中形式。其中,后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对重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3.管理角色扮演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管理意识与实际管理技能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可由师生共同选择案例,并编写脚本,由学生们进行演出,演出分为两部分:一是所要解决的管理关系与矛盾的展示;二是由角色扮演者现场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演出结束后,全班同学进行评议,分析各扮演者处理是否得当,并提出更好的建议。可以分组进行,有关角色也可以轮流扮演。这种方法可提供更有价值的仿真环境,并且使学生对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管理问题进行动态的分析与决策,对于训练学生的管理意识与实际管理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管理沙龙有助于形成开放式的、活跃的教学氛围

体育事件中涉及有大量的管理学案例,一方面是体育院校学生熟悉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大量地使用管理学术语和管理手段。管理沙龙就是针对管理课程的特点而尝试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一般是针对一个特定的管理问题,事先进行较为充分的准备;然后,由学生们集聚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中畅谈,相互启发,也可以争论,形成相同或不同的思路;并于事后形成文字材料。

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管理学的学科魅力,并能将管理学运用到体育产业和体育赛事管理中,培养兼具管理知识和体育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这应该是当前体育院校(系所)根本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根女.关于《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88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3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88-2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情境体验是指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的,以教材和学生相结合为载体的,以主动探索、变革活动对象为特征的,以实现道德素质不断完善为目的的主体性学习方式。

一、当前品德与生活课中实现有效情境体验存在的问题

(一)流于形式的“假生活”情境,带来情感体验的失“真”。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为此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而不是形式花哨但目标不明的无效体验活动。

(二)缺少诚信的教师言行,带来了品德教育的失“效”。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时创设现实的富于挑战性的情境体验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能不说的是,我们有不少老师,常常是为了“情境体验”而“情境体验”,“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之一。而教师的言行则是学生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同样应重视教师的一言一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教师连真实性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品德教学,还谈什么品德教育呢?

二、实现有效情境体验的教学策略

(一)引入情境,激发体验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活跃思维。所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受到鼓舞,感到振奋,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之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中,认真思考,主动学习,积极探究,使学生与品德对象融为一体,产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如一位教师教学《喝水的学问》一课时,没有从教材上的几幅静态图片入手,而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说起,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操场上跑了两圈,你有什么感觉?”这一源自学生自身生活中的话题,如激起千层浪的巨石,学生在争先恐后地回答之时,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水对人的作用很大。学生在对话中强烈地体验到了“谁也离不开水”这一现代生态观。

(二)创设情境,优化体验内容。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帮助学生与当前情境积极联系,实现角色置换和情感认同,从而获得新的自我体验。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能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和谐、温暖、疏朗的氛围中,因而教师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情感的钥匙。师生在“我——你”对话式关系中,各自将自己的经验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予以解读,就共同的对象交换意见,扬长补短,求同有异,加深对教学世界的共同理解。在平等、理解、欣赏的关系中,师生进行着知识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意义的沟通。师生双方作为完整的人,以整体的人格“相遇”并相互影响,双方在对话中共享知识与经验,真正达到相通相融,共同体验生命的涌动与拓展。

2.创设源自生活的情境。新课程标准把《品德与生活》定位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均出自于生活的需要,道德教育更是如此,生活实践是学生形成真善美的信念的基础。杜威曾强调“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教材内容的编排不难发现,编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通过创设源自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与创新,从中获得道德感知,体验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判断,践行道德规范。当鲜活求真的社会生活情境再现于课堂时,一下子就引领着学生入境生情,碰撞反思。这有利于帮助学生从真切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品德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3.唤醒儿童沉睡的生活经验。“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强调儿童自身的真实生活经验,努力促进他们在自身实践经历的体验中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让儿童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变为自己重要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成为儿童交流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扩展、深化、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对儿童而言,听到的东西容易忘记,看到的东西记忆不清,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能刻骨铭心。因此,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经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是德育课程走向生活的一个全新理念。在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过程中,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会学生什么,而是从学生学习的现实出发,创设良好的课堂实践体验环境,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从而获得学习价值的体会、学习动因的激发。

(三)优化情境,活化体验方式。

1.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最富情感召唤力的,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宜的音乐,极力创设唤起感受、体验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处于内心世界开放的状态,发挥学生所有的敏感和体验禀赋。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并且让学生随着音乐哼唱,轻柔的音乐、动情的歌曲使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爱的氛围,接着教师提问一个话题:“说一说爸爸妈妈疼爱你的故事。”孩子们争相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在寂静的深夜,妈妈悄悄地为我盖好蹬开的被子;在我生病的时候,爸爸顾不上吃饭,焦急万分地带我去医院看病;在雨天,妈妈为我送来雨伞,一路同行,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动着课堂。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在如倾如诉般的旋律中,创设浓烈的“情感场”,唤起学生对人物的真切体验。

2.语言描绘情境。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展示课文画面,以准确传递情感、创设情境,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引发他们涌动情思,引领他们走进文本,亲历事情,感受场景。教师通过这种形象生动而又充满着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很快融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一任思想感情的野马与其一同驰骋,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撞力。

3.图画再现情境。某种情景或场景的直接刺激有利体验的产生,因此借助具体、形象、鲜明的图画再现情境,是激发学生感受、体验的有效途径。如教师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一名学生上台展示了一幅关于春天美景的画,她在描述春天美景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春天的花太美了,我舍不得把它采下来,所以我用笔把它画下来。”教师即时抓住学生的发言,充分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展开了联想性对话的引导:“你们听了她刚才的发言,有什么话想要对她说的吗?你还想到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对你说你很爱春天,因为你画的春天很美。”有的学生说:“我想到了我们要向你学习,像你一样爱春天,不采春天的花,让春天更美丽。” ……通过展示一幅关于春天美景的画,以具体、可感的画面再现春天美景,激发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4.表演体会情境。在品德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学生在领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将书面语言外化为表演语言,必将促进对文本内蕴与感情的深度体验。通过表演,学生进入情境,亲历现场,对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乃至心理活动都有了深度的感受与体验,进而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4

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笔者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相关科研课题或自主申请科研课题为切入点,分析以科学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2009—2011级硕士研究生,共185人,其中男生100人,占54﹪;女生85人,占46%。调查内容是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情况,主要包括:研究课题选择的科学性;参与课题的积极性;科学研究经费;导师对学生科研指导状况。调查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结合已有基本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二、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现状

(一)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积极性不高。

截止到2011年底,该学院仅有60%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而且从整体看,参与的也大多是横向课题,而参与纵向课题的机会较少,尤其是部级、国际性的科研课题少之又少。硕士研究生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导师预先设定的思路或者方案开展工作,独立思考比较少,在有些横向课题的研究中,甚至出现“成果范本,相互借鉴”的现象,导致较多硕士研究生形成一种依赖思想,创新意识也随之被扼杀,也使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同时,随着硕士研究生人数的增加,科研课题的增长率跟不上研究生人数的增长率,导致部分研究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另外,从该校情况看,在校级层面上设有硕士研究生创新管理基金、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生科研课题。从该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课题申报情况看,2009年至2011年,仅有45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生科研课题,仅占总硕士研究生人数的24%。

(二)科研课题选题不够科学合理。

部分硕士研究生在确定科研课题题目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存在一种“急功近利”心理,大多会选择一些风险小、时间短、易结题、易出成果的课题,而回避那些风险大、耗时久、创新性强的课题。如此选出来的课题难度较小,即使是科研经验不足的硕士研究生也能独立完成,从而影响科研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最终导致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此外,这种选题方法主要是围绕一些常规研究点开展相应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

(三)科研经费不多、分配不均。

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不多,分摊到所指导的每位硕士研究生身上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导致部分硕士研究生无法在预设的研究方向上进行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从而影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四)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力度不够。

导师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责任人。导师吸收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培养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学术前沿性强、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队伍。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导师数量相对不足,使每位导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数量过多,加之一些导师的科研课题本身就比较有限,从而使一些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也比较少;也使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时间不多,不能使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课题选题的指导和管理,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拓宽思路。

硕士研究生在科研课题的选题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选择常规的问题或研究点,这也是受硕士研究生普遍欢迎的。这类课题的特点就是先前已有人从事过类似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较多,在研究过程中就有更多的参考数据和资料。如要取得新研究成果,则必须在充分了解先前类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新思路、新方法,综合新数据、新材料,进行更加深入有效的研究,才能达到有所创新和突破,否则,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前人研究成果的重复。二是选题比较新颖,当前研究比较少,成果也很少,可参考的资料也比较匮乏,在这类选题的研究中,受其他人研究成果的影响也比较小,必须广泛收集资料,易于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更能培养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研选题的指导和管理,特别是导师应注重引导其采取第二种选题方法。同时,在选题中还应把握好三个原则,即“重要性”、“可能性”和“实用性”。重要性就是指是选题在科学理论、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创新;可能性就是指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以及能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实用性就是指选题对于推动“产学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搭建创新平台,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科学研究就没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针对研究生参与课题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首先,高校内的硕士研究生相关管理部门(如研究生院)应设立硕士研究生创新基地,积极吸收他们参与基地活动,可以让相近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相互合作科研、学术交流等激发创新思维;要大力支持硕士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科学研究,加强科学研究指导力度,为硕士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宽阔的平台,从而激发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设立创新基地,带动高校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的共享。其次,高校应设立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课题,通过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强有力的支撑。再次,要完善周期性学术报告制度,让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组织,在学术报告活动发掘和拓展创新点,实现师生充分互动和彼此借鉴。最后,要大力开展与学科专业相关、与从事研究的内容有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硕士研究生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验证,逐步实现创新。

(三)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营造气氛。

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硬件建设,在尽可能地增加科研课题数量,并且加大科研课题的资助力度的同时,要注重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科研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硕士研究生查找相关资料、开展相关研究奠定硬件基础。二是要加强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软件建设:(1)积极淡化功利性因素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压力影响,让硕士研究生专注科学、潜心研究;(2)完善硕士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评价基本上都是以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来评价和衡量,但对其学术成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等方面考虑得较少,对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科研热情、团队精神、学术道德、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因素考虑得更是少之又少,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制定全面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进行全面考量、综合评价,同时必须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科学有效,从而更好地激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四)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高校应当重视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制定完善符合实际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管理、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从制度层面上,明确遴选条件,强化日常管理,规范任期考核等,积极淡化导师身份,把招生名额与导师能提供的科研课题及经费等培养条件、现有学术成果、工作实绩等结合起来,同时要将任期考核结果与招收硕士研究生数量结合起来,对于没有条件继续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要坚决取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二是要大力支持导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硕士研究生导师申请和承担各类科学研究课题,逐步形成主要依靠科研课题经费支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新机制,在科研中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三是要积极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提供参与学术交流和进修的机会,使其能站在学术发展前沿,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过程中要广泛地开展科学研究,让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当中,让他们知晓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勇荣.论基于科研项目为核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VOL33,(3).

[2]鞭海东,章丽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48-02

一 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能力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工科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后续的科研过程中能否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应该说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是:

1.数学系列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差、灵活性不够

目前,多数工科院校在研究生一年级开设了《数理统计》、《泛函分析》、《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图论》、《模糊数学》、《数学物理方程》、《随机过程》等课程,其中只有1门或者2门为必修课程,其余为选修课程,学时为30~40学时不等。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生后续学习储备了知识。但是,由于设置的课程稳定、研究生专业的限制、部分课程的知识结构又单一,课程内容不能反映知识的先进性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和共性,又由于教师的知识限制,难以在有限学时内讲出学科的共性问题,必然影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致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差。

2.知识性课程类型偏多,实践性课程类型偏少

创新型社会要求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需逐步提高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研究生数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在理论上过于追求严密,忽视了工科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数学作为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本质;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特别是有真实案例的、符合相关专业特色的实际应用问题,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知识与专业实际联系太少,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大力提高数学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环节,课程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研究生数学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全程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记,毫无思考余地,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重知识传授,忽视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接受知识的系统性来讲,这种授课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盲目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积极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并且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惰性、依赖性、追随书本的习惯性思维难以改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讲,这种授课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

针对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我院从1995年以来,对研究生的数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尝试。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研究生的需求,增加了研究生需要而又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如《数据融合》、《小波分析》;对管理学的研究生减少了重理论的课程,增加了《系统建模方法与数学模型》课程;增加了前沿性的讲座式课程,如《复杂网络》等。又如,针对部分研究生课程,提出了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基于研讨题目实践背景和应用背景,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堂答辩及讲评,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从而得到更广泛、更深入、更高层次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讨论的方向,达到不但要学好数学,更要学会用好数学的目的。另外,通过指导研究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和后续问题的研讨,增强了研究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综合素质,为后续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研究生数学建模活动成为研究生的一项重要的科研实践。

二 构建合理的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课程体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创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为基础,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关键。

1.优化基础课程设置,拓宽基础理论

数学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应多强调其应用前景,实现理论的拓宽和加深,加强对研究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增设反映当代学科前沿、富有创造性、适应学科交叉的高水平课程。在构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时,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力求使数学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如增设场论、积分变换等工科常用的数学工具;优化课程设置,合并同一学科相近的课程,优化教学计划,拓宽学生知识面,如将数值分析与数学建模中部分重叠内容进行整合;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开设跨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

2.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

为了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适应各种生源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应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给研究生以更大的选择余地,鼓励研究生多选课但不一定都要考试。事实上,许多课程都是互为补充的,知识是相通的。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个性发展,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潜能和探索欲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调动,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应紧密结合专业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把学科的新成果、新发现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选修课应结合研究方向设置,内容要涉及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动态。

3.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产生的知识和科技成果总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在这个变化趋势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科数学化。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高水平科技人员的数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建模是各学科之间的交汇点,各学科要促进自身的发展,要解决本学科大量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本学科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都不开数学模型,即使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尽管不同学科对数学建模的需求迫切程度有差异,但数学建模在各学科的需求都是巨大的,数学建模素质是各学科对人才的共同要求。通过不同途径获取数学建模技术成了广大研究生提高其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另外,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与研究生的数学建模技术有很大的联系。在如今科学需要量化和向各学科交叉发展的阶段,数学已经不仅是一个工具,而且还是一门技术,掌握好这把钥匙,可以开启其他领域的智慧之门。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生数学建模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其学位论文的“瓶颈”。

三 改进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1.推行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课程教学要从传统的获取知识转变到培养能力,即加强对研究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提出、分析、解决、评价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讲解与研讨相结合、专题研讨、学生主讲、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小论文等,这样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过程,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在相互启发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倡导研讨式、参与式教学,由教师先给出讨论题目,研究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在课堂上由研究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讨论、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该教学方式下,每个人的信息得到了充分的互补,知识面得到了充分的拓宽,研究生在大量了解最新前沿知识的同时,大大锻炼了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的选取因人而易,因课程而易,灵活多样。

2.增加专题讲座类课程,拓宽研究生视野

对部分新兴出现的交叉学科,也可采用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专题讲座类课程是由本学科教师及邀请的本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任课教师,以专题形式开展的教学。任课教师将自己、课题组或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系列问题提出,将前沿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内容,使研究生通过专题讲座课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复杂网络等课程。

3.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考核

研究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独立探求知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考核重点应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决定了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可以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强化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可以是针对若干讨论题,由研究生自主选择后,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课程论文,并在课堂上作读书报告,教师点评,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学科前沿,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科研总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柱、周国标.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

[2]赵刚、阎大桂、刘志毅等.关于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44~47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6

作者简介:张倩(1974-),女,河北衡水人,军械工程学院新概念武器研究所,副教授;李治源(1968-),男,山西长治人,军械工程学院三系,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19-02

军队研究生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其培养的研究生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快慢。然而,从用人单位及毕业学员反馈的信息来看,毕业后的研究生绝大多数都是跨出院校门直接进入部队,书生气较浓,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不能满足部队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需求。这就彰显了军队研究生教育在创新意识培养及创新能力提高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开展制约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探索研究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培养对策与措施是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制约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研究生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不足不仅是军队研究生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普遍问题。造成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制约研究生创新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

1.培养制度层面的原因

(1)考核机制不健全,研究生缺乏危机意识。目前,大多数军校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都引入了中期筛选机制,但真正实行中期淘汰制或末位淘汰制的院校几乎没有,部队院校乃至地方院校仍采用的是“严进宽出”,甚至是“严进全出”,而国外著名的几所军队院校均采用了淘汰制。无疑淘汰制能很好地激发学员积极创新的能动性。

(2)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前瞻性不足。目前军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无论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一般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四部分组成,课程设置上注重基础课而忽视专业课,而各个课程独立性太强,虽有关联,但联系并不紧密。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再者,教材或教科书的内容更新相对较慢,学科前沿的内容反映不够,这点在军队研究生教育中尤为凸显,部队武器装备更新速度很快,尤其是近年来大量新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的设计研发,研究生教材远远落后于当前国内外新装备技术的发展,造成学员对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进展不能尽快了解,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师资队伍方面的原因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受诸多因素制约,但师资队伍(导师和研究生课程教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无疑起着主导作用。目前,虽然教授研究生的教员在学历结构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教员或导师的水平相差较大:有的教员没有课题、不下部队,不熟悉武器装备的配备情况和基地的需求,不能跟踪当前本学科的前沿现状、新技术和新方法,因此,在研究生授课和指导方面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另一类导师虽然学术水平很高,是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了解部队需求,但由于公务繁忙,研究生十天半月也很难见到导师,这类导师缺少对研究生潜隐默化的教育,对研究生指导的精细程度大为减弱。这两种情况都造成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

3.研究生自身的原因

(1)创新意识淡漠。研究生的选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但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员潜意识中创新意识已经淡化。而部队院校无论在管理还是教学方面都过分强调领导或教员的主导性。久而久之,学员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要远大于能力和素质,这就造成了研究生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2)学术视野窄。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学科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创新成果往往处于交叉学科,对于技术型创新成果尤其如此。学术视野是否开阔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部队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学员参加大型学术讲座、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的机会较少,对学科前沿的了解不深入,学术视野窄,创新能力不足。

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和措施

1.健全创新教育制度,构建创新教育模式

(1)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合理的培养方案、优化的课程体系是保证研究生获取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1]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制订时除了要考虑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之外,还要考虑灵活性和军队研究生的特点,其目标除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还要注重其领导才能的培养,要培养复合型研究生。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要整合学科优势,还要打破学科壁垒,重视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进行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除此之外,研究生教育要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反映军队院校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对研究方法课程并不重视,研究方法的教学很薄弱。方法论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和探求新知识的点金术,使他们今后能够有效运用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从有师点通过渡到无师自通,从而独立地猎取知识乃至发现新的知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素之一。[2]因此,研究生培养中必须增加方法论的教育,突出方法论课程的设置,使研究生课程优化合理。

(2)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是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面向创新的课程教学应当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反映科技发展趋势,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在设计上要体现时代性及前瞻性,重视内容,体现交叉。教学方法上要多种教学模式并从,讲授、研讨、案例教学等要被灵活地加以运用,并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比如:课程项目化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把项目与专业知识密切联系,教学方法上强调自主性、互动性、创新与成果应用。[3]

(3)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目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课程的考核均由任课教员来完成,这种考核机制本身就存在一定弊端。在这种机制下教员授课的主动性、积极性、课程的前瞻性均以教员的责任心来衡量,教员和学员压力较小,易形成为修学分而学习的懒惰思想。探索新型考核主体和组织形式使得教员和学员的积极性均调动起来,不仅可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同样也增加了学员的考核风险;其次,建立完善的中期筛选和淘汰制可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军队院校须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淘汰并举的机制,这样才可以促使研究生教育保持活力和提高培养质量。

2.研究生导师团队化

以学科群或研究方向、科研课题为基本范围建立导师团。研究生导师团是由少数知识互补、学科相近或交叉而承担相应责任的研究生导师组成的小组,[4]导师成员各自拥有不同的能力特征、成长经历、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

目前,学科之间联系、综合、交叉、渗透和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虽然导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有着专深的研究,但对其他学科包括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可能知之不多,指导研究生时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而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又要求学科的综合化,这就与目前导师制中导师研究领域的专门化有一定冲突,因此,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需要改革现有的导师制,实行导师团队化。该团队可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团队化导师制有利于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发挥团队的互补优势。除此之外,导师团队化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团队协助意识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过程,要实现某一科技创新需要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能否很好地团结协作往往决定一个研究团队的成败。而导师团队化在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方面可起到潜隐默化的作用。

3.建立创新能力科研实践平台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教育阶段,科研实践活动是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授课阶段开展课程项目化及科研阶段参与科研课题都是很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手段。可通过一些途径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实践平台,以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1)尽早参与科研项目,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参与课题的研讨、交流,使得研究生在早期就可接触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这样研究生的选课、学习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就会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而学习,学习目标明确,动力足,学习效果较好。如军械工程学院新概念武器研究所的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开始在试验室工作了。进入研究生选题阶段后,研究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选题,这样就避免了研究生的课题导师指定题目或选题的盲目性。

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方式、程度是影响科研活动创新教育价值的主要因素。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在上学期间均参与了导师的部分课题,但参与程度均较低,参与的方式大多是导师让干什么干什么,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目标。要想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放手让研究生自己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从内容设计、项目开展到最后总结均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这样做可促使研究生平衡运用发散思维、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研究生对科研活动的参与感和自主感,培养其创新意识。而独立承担课题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之后才会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必要过程。因此,研究生深入的参与科研实践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建立完善的科研设施和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要加强研究生科研设施建设,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军队院校拥有各类专修室、国家或军队级实验室等,研究生科研设施较完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研究生的科研试验条件。部分院校可能在基础试验和基础测试方面设备不足,但完全可依靠地方高校一流的试验设施来完成。除此之外,要想给研究生提供一个运行良好的试验环境,还需要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保障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以便提高科研效率。研究生经费也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充足的试验经费来支撑科学研究是不可能的。目前,军械工程学院已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带学生的导师必须要有课题,有课题就意味着导师了解该领域、该学科最前沿或最新的技术,有课题也就有充足的经费支撑研究生的探索研究。

4.加强学术交流,完善信息资源系统

积极有效的学术交流和完善的信息资源系统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端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对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工作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术交流可使研究生获得更多的科技信息,接触到更多的前沿学科知识,通过与不同学科、不同科研风格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完善的信息资源也是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不可获取的平台。军队研究生参与的科研课题大多跟武器装备挂钩,因此,资料的获取基本上通过导师或军队院校自建的网络系统,信息获取途径较少,这就要求军队院校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更新速度快、数据完善的信息资源系统,以保证研究生接触和获取的是最前沿的科技信息。

5.培养创新人格,端正学术风气

学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要求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学术水平之

(下转第42页)

(上接第20页)

外,还必须具备一种研究品质,即有为追求科学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5]但受浮躁、功利的风气侵入校园的影响,少数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度低,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业上,无法深入到研究工作中去。而目前学术刊物的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的学术风气,导致部分研究生为顺利毕业不惜花钱买文章或让别人代做试验或文章,这些不端正的学术风气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一些研究生怕吃苦,执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不够,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不强,因此,要强化研究生历史使命感、民族责任感教育,培养研究生坚韧不拔的创新人格与品质。

三、结论

总之,军队院校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院校管理部门完善创新教育机制,需要研究生管理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任课教员、导师群策群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需要各级部门提供完善的科研设施和信息资源,需要科研院校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等。除此之外,更需要研究生的刻苦努力和勤于思考,只有这样军队院校才能培养出满足部队需求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素敏,张政保,杨文飞,等.军队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

[2]包水梅.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管,2012,6(4):59-66.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7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69-02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研究生教育仍然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任务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当今社会知识交叉、学科界限不明显的大环境中,如何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技能全面、知识丰富、适应于社会的综合性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在校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环节和过程,其中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入学后培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拟改进与完善的诸多方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同位素应用》等研究生公选课理论课教学中划拔出一定的课时,围绕开设课程的学科前沿,开展研讨式专题seminar。在实验课教学中开设综合性专题实验。为提升培养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综合素质,探索新的途径。

一、检索课程学科优秀的科研与教改成果,增补学科前沿教学内容,加强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激发创新欲望

研究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方式,对研究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具有较大的感染力。因此,授课教师参照国内一流大学及农林院校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大纲建设内容,检索该学科相关研究动态,在授课内容中增补前沿科学问题,引导研究生对大农学与生物学科一些科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激发创新精神。上世纪中叶,核技术在农业及生物科学中的应用诞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核农学。同位素示踪应用是核农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生物及大农学中诸多领域。《同位素应用》课程现为我校研究生公共选修课,选修研究生涵盖了生物及大农学等相关学科与专业。授课教师在已有电子教案的基础上,大部分授课章节使用英文教学课件,实施双语教学。优化课程建设,利用成熟的一些优秀教改模式和成果,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从“教学型”向“研究型”教学转变。“研究型教学”使研究生通过一定的科研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开展课程科研训练,也是和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接轨的必然选择。在引导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实践方面,我们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还很薄弱。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研技能训练,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强调大量检索与阅读参考资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进行创新性研究,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性观点。“研究型教学”使研究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研究型教学”的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培养研究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在“研究型教学”的操作运行中,研究生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为创新性教育的实现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因此,从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型教学”向培养认知和创新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的转变尤为重要。

二、围绕学科前沿,列举科学问题,在理论课教学中开设专题seminar,激发研究生的参与意识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代研究生在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优良的综合研究能力。长期以来,以讲授、灌输为主的单一授课方式和过窄的专业传教学模式,制约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个性的发挥,使研究生失去施展的空间。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灌输知识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研究生教学应该是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相结合,并以此激发研究生求知欲和创造性。开展“研讨式“和”讲座式“专题seminar,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授课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多媒体手段,开展师生互动的研讨式立体化授课模式,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同位素应用》理论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介绍核农学科发展动态,提出诸如“植物光合作用与土壤有机碳转化”、“γ-射线对植物种子的诱变效应”、“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溯源”、“核辐射诱变育种”、“环境重金属元素污染与生物修复”、“返回式卫星搭载作物种子诱变机理”、“植物水分高效利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农作物光合固碳与农田碳循环”、“核技术应用与核安全”等一些科学问题,课后学生围绕专题和自己的兴趣,检索文献、罗列提纲、归纳总结,留出足够时间让研究生反复修改,专题内容以综述论文形式提交,并做成ppt。利用少量上课时间和一些课外时间,选课研究生通过在理论课上实行“研讨式”专题seminar,为更多的研究生提供上台锻炼与演讲交流的展示机会,评分纳入结课总评成绩。这样既培养了研究生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敏锐观察能力,又锻炼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为研究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三、改进教学实验方式,实施专题课程实验

尽管近几年来在研究生教学中实行拓宽专业面、增开选修课,但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创新素质成为现阶段高校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研究生教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对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校是一所农科综合性重点大学,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就在于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科类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空间,构建更宽广的训练平台。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的新型培养模式。开设课程专题实验是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有效载体与途径。我们针对目前在校低年级研究生实验技能欠缺,对科研实验新技术学习要求迫切的实际问题,以“研究型教学”改革与探索为切入点,以国内外一流大学相关课程体系及实验教材建设为参照,结合“同位素应用”课程教学活动,提出核农学科相关前沿领域的科学问题,利用授课教师科研实验室及相关研究平台,在选课学生中实施项目专题教学实验计划,对授课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开设综合性专题大实验,从方案设计、材料准备、实施及结果分析,采用分组组合,教师指导,为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的提升提供平台。近年来,我们对同位素应用课程教学实验分别开出了“植物光合碳标记与放射自显新技术”、“土壤中的磷运移及农作物对磷的吸收利用”、“逆境下植物叶片蛋白质周转代谢”等专题实验,对于提升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加速现行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化进程,培养思维开阔、技能全面、训练有素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小结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实施“研究型”的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加强研究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是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的根本区别。因此,不仅要求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通过必要的课程训练,强化创新意识,探索创新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服务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在校低年级研究生对创新实验技术学习要求迫切,以“研究型教学”改革与探索为突破口,以国内外一流大学及农林院校相关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为参照,结合教学活动,在我校研究生选修课《同位素应用》等教改课程内容中,实行专题seminar和专项大实验,使选课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及学术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于推进今后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该指出,部分研究生因受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学科的限制,加之指导教师对边缘学科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在研究生入学选课中往往会漏选一些属于交叉性学科的课程,尤其是实验与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与方法型课程,势必在今后科研创新思维和实施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范冬梅,潘信吉,胡今鸿.从创新能力的培养谈研究生实验教育的改革[J].实验室科研与探索,2008,8(27):7-9.

[2]郁翰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完善研究生的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6(24):88-89.

[3]杨蓉.实验教学对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2):63-64,71.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8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8-0013-03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已步入教育大国行列,培养模式已从“学徒式”经“专业化”步入“多元化”,并沿着应用型、高层次型人才方向快速发展。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培养高水平科研素质的人才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重点,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国家现代化有重大实践意义。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科研课题项目的科研能力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首要任务。

研究生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在学科领域探索真理的创造活动能力,主要包括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目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的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导师引导、科研训练、学术论文。而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作为不可缺少的培养方式,是综合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1 问卷设计

基于文献调研和对师生实地访谈设计问卷,内容涉及参与课题的情况、课题提升科研能力的认识、影响课题研究的因素3大方面,以获取不同层次的反馈,调查问卷共23题,包括19个封闭式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和4个开放式主观题。调查范围选取武汉大学近5年课题项目较多的5个学院,其中计算机学院承担国家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生命科学学院承担国际国内各类项目400多项,动力与机械学院承担国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承担国家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基础医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余项。

调查对象为调查范围内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回收问卷492份,其中有效问卷482份,有效问卷占比率高达96.4%。利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信度进行分析,问卷的Alpha信度系数为0.71,问卷可信度较高。

2 调查数据分析

2.1 研究生参与课题及提高科研能力认可情况

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的比例较高,并且认为课题研究提高了科研能力。调查发现,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有95.7%的研究生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其中有90%的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时间在半年以上,有70%的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时间在一年以上,有26.2%的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时间在2年以上;有78.4%的研究生认为课题项目研究提高了科研能力,其中20.3%的研究生认为科研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科研能力中各项能力得到提高的认可比例如图1所示。

2.2 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与提高科研能力认可的相关性

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的时间与研究生对课题提升科研能力的认可高度相关。通过对问卷调查中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长短和研究生认为课题对提升科研能力的效果这2道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ig:.000

以上相关分析表明,增加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的时间长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对课题提升科研能力的认识。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需要学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合理调整研究生课堂学习时间,注重研究方向与课堂知识的有机结合,引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激发科学研究热情,较快参与课题项目研究。

2.3 影响研究生课题研究的因素

问卷对影响研究生课题研究的主要因素进行程度选择,主要因素细分为“学术水平、科研训练、自身素质、导师指导、科研条件、科研氛围、团队成员、科研管理”8项内容,每项内容设置“总是-4、经常-3、有时-2、偶尔-1、从不-0”5个程度选项,根据调查数据统计8项内容的重要程度总值,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学术水平和科研训练是影响研究生完成课题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自身素质、科研条件、科研氛围、导师指导、团队成员,而科研管理对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影响不大。因此,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与加强科研训练成为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3 总结与对策

从问卷调查分析可见课题项目研究已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能有效提高科研能力,提升科研创新意识。但课题项目研究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上仍存在一定困难,如学术水平不够、导师指导不足、科研环境有限等。针对上述现状,对课题项目如何有效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出以下对策。

3.1 加强自主学习,提高科研自觉性

研究生自身素质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关键因素,是研究出创新性学术成果的重要保障,而自主学习是提升科研素质,提高科研自觉性的有效途径。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理论,在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坚持自主学习的理念能调动研究生的科研自觉性。自主学习的内容需结合课题研究重点,明确学习内容,研究生要深入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做好读书笔记,拓宽学术视野,能有效提高研究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新知识与新思维的获取,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自觉性;自主学习的过程要围绕课题的研究内容,开展灵活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现在的绝大部分课题都是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研究,自主学习的过程要注重发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内部间和内部与外部间关于课题研究内容的交流,如荷兰大学研究生院鼓励学者间进行思想交流。研究生通过研讨活动获取前沿学术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做好自主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激发其科研斗志,提高科研自觉性。

3.2 强化导师指导职责,引导科研创新

导师的指导是科研活动中的主导因素,课题研究作为最重要的科研训练方式,导师在学术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能力3个方面对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起关键作用。加强导师学术责任感,倡导严谨认真的科研工作作风与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态度,使导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这些对研究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导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具备高尚的科学奉献精神,以身立教,积极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这些将对研究生安于学习研究的本分,踏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形成科研意识和科研自觉性,进而提高科研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提升导师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导师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敏捷的洞察力与准确的判断力,这对研究生认真投入科研活动有重要影响,导师勇于挑战的态度也将引导研究生及时把握课题的前沿动态,积极进行课题的创新性研究,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性能力提升。

3.3 营造科研生态环境,培养科研素质

在以课题研究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生态环境,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精神,开拓学术思路,学术生态环境主要有科研资源环境、管理环境和学术环境。加强科研资源环境建设,主要有网络环境、图书资源及研究经费等内容,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便于研究生通过网络获取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更多更及时地了解前沿领域,配置先进的实验室为科研模拟实验提供硬件支撑。规范学术管理环境,开展周期性的学术论坛,聘请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优化科研学术环境,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研究生全程参与学术活动,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3.4 加强管理。激发科研热情

调整课堂学习时间,将课堂学习与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使研究生在3年教育时间内较快参与到课题项目研究中。加强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优异、成果优异的研究生实施激励机制,科研管理者要坚持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原则,通过课题研究成果激励机制引导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以此提升科研能力。

4 结语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提升科研能力的多种途径中,课题项目研究已成为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生教育机构培养研究生的普遍做法。而加强自主学习以提高科研自觉性、强化导师指导职责以引导科研创新、营造科研生态环境以培养科研素质、加强管理以激发科研热情是进一步发挥课题项目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作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12)[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

[2]陈木龙,张敏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及胜任特征分析[J],高教探索,2013(1):100,104

[3]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生[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4]雷兵,魏立安,黄宗升,等,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自我培养和提高的途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f9):85-86

[5]骆四铭,张应强,整合优质资源培养创新型博士:荷兰大学研究院制度案例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4):37-41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9

[作者简介] 李小冰,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8-0171-04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此可见,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是本科毕业生基本能力之一。《高等教育法》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培养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责任。

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主席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因为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大学生通过接受各种科研训练,形成基本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因为有科研能力的人往往善于思考、敏于观察、勇于探索,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大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社会舞台。

一、我国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不少国家的大学,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国外,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研究型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起思考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开始设置研究性课程内容。如1991年国防科技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2003年北京大学制定了《北京大学本科生研究课程相关管理规定(试行)》,决定在本科课程中增加“教师指导下的独立研究”课程和“教师指导下的小组研究”课程;清华大学近几年开设了新生研讨课;2007年4月,清华大学率先开出大型选修课――实验室科研探究,全校有22个院系的52个国家实验室参与开课。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使本科生尽早形成开阔的科学视野和开拓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还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本科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取得科研能力训练学分才能合格。此外这些研究型大学还加大了对本科生科研的扶持力度,浙江大学从1998年起每年投入20万~50万元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北京大学每年拨款30万元支持本科生科研。

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本科生能力培养方面,重点大学做得相对较好,而一些非重点大学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本科生科研尚未进人正轨。多数举措还处于摸索阶段,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训练项目开发等方面与美国的大学相比,差距甚远。

二、我国本科生科研存在问题的成因

我国本科生科研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来定位,没有形成制度,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科研能力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在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领。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要全面完成科研任务,必须具备几种主要能力:立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集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关键。要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必须要开设与上述能力相关的课程,做相关能力的训练,必须对本科生做系统的、连续性的培养。而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合理,除了普遍开设写作课与信息检索课外,其他课程,特别是涉及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素质的课程几乎没有涉及。由于这些课程的缺失,没有形成系统的训练,构成科研能力的主要素质不全,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教学方法不得当

创新人才应该如何培养?有专家认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同。中国传统教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根本目的,局限于记忆能力、模仿能力的培养。这种教法只能培养学生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不能引导学生去创新。而美国的学校则注重学生的批判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特别强调多看、多问、多想、多干;强调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这就难怪乎我们中国学生虽然学得比美国学生多和深,但是发展后劲不如美国人。改革开放后,我国不少学生前往西方国家就读或工作,一般地说,在上课和考试中,中国学生往往好过美国学生,但是做研究和进一步办产业时,情况正好相反。在国内,情况就更突出了。近年来,中国的SCI论文数已居世界前八名,但其中原创性内容极少;中国的发明专利就更少,中国所拥有的高新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是空白。这些情况,暴露出了中国学生总体上创新能力不足。这不能不说与我们落后的教学方法有关。

(三)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虽然《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培养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是很多高校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培养目标,没有形成培养实施方案,科研能力培养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大学四年少有针对科研能力培养的专门训练,到了第四学年,直接布置毕业论文写作。不少学校虽设有本科生的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环节,但是都没有进行必要的安排与组织,科研能力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我们之所以强调对学生进行系统、持续的科研训练,一方面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缺少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够一蹴而就,科研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如果缺乏系统、持续的培训,这些相关的能力,无法自然形成,科研能力也就无法提升。如果有了教师循序渐进的培训,学生就能逐步掌握科研方法,培养起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获得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并在教师指导下不断修正研究中的错误,逐步形成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对策

(一) 把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教育培养目标,建立起校级培养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开设专门的研究课程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问

题上普遍没有形成体系和制度,基本还属于个人或个别院系的自发行为。要整体提高我国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必须像美国那样重视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并逐步形成体系和制度。

1998年美国卡耐基教育促进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以下简称《博耶报告》)。报告批评研究型大学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为聪慧、有创造力的学生提供最大的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机会”,报告建议大学开展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报告发表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积极采纳建议,基本上都已开展了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各种活动,很多学校正式启动新的本科生课程改革,把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设立了富有特色的本科生训练计划,形成了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校内校外培养系统。其做法是:(1)校内是由一年级研讨课和中高年级的科研经验计划、顶点计划等组成的连续的层级培养体系,同时开展前期培训,设有一些导入的科研讲座和方法论课程。(2)校外则形成了一些由热心公益的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构成的支持系统,他们提供资金和研究机会支持本科生科研。我国虽然无法完全照搬美国模式,但是建立起校内培养体系应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有了明确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才能使我们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二) 采取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的培养方式

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美国一些大学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美国的做法是:

1.围绕科研核心素质设置课程。首先开设讨论课和方法论课程,要求学生在本科前两年必须完成一门通识教育或主修专业研究能力培养的课程。然后,在高年级中开设专门研究课程,如加州大学伊文分校的“大学生独立研究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特别研究课程:“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等5门课程,这些课程旨在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和科研思维方式。

2.训练方法上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美国大学一般分两步走:

(1)课程学习、模拟研究阶段。针对大一新生,开设讨论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科研的第一步。如美国伊利诺斯大学1998年设置“发现课程”,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1999年启动“一年级探究计划”。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高级研讨课程。最著名的有顶点课程,如达特茅斯学院的顶点课程“高级顶点课程计划”,顶点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掌握创新研究的方法。最后开设专门研究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特别研究课程:“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等5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下一步进入正式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2)实战研究阶段。首先,组织学生进入课题项目组参与研究生或教师的科研活动。比较著名的有麻省理工的“大学生研究计划”,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大学荣誉计划”、“大学学者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等。活动目的是让本科生更深入地进行科研训练,与教师一起进行前沿问题研究,在研究中激发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技能。其次,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增多和研究机会的扩大,更多学生选择了独立研究或小组研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监督下,学生全程参与,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如拟定科研计划、提交申请、数据分析、成果汇报等。加州理工的“夏季大学生研究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伯克利贝克曼学者计划”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最后,学生进入企业或研究机构从事实践和科研训练。美国的一些社会组织非常关心大学的人才培养,纷纷出资和提供研究机会支持本科生科研。如1978年成立的“本科生科研理事会”,面向科学、数学和工程学领域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1987年成立的“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弥补了“本科生科研理事会”在活动领域方面的局限性,让所有学科本科生都有机会参与科研;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立了“本科生研究经验项目”,以工作站的方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于2001年对全美国123所研究型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3所研究型大学都为本科生提供了科研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在被调查的大学中,有16%的大学,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占75%以上;有26%的大学,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一半左右。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要因地制宜,不能完全套用美国模式。笔者认为:在我国可大致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一年级,以培养发现问题、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课堂上,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把教材中有关的学术观点、争论性问题、学术动态及参考文献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并给学生提出挑战性的课题,让学生辩论,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二阶段为二年级,可以开设“学习与创新”、“图书资料查询”等研究性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信息的收集、资料的分析、论文摘要的撰写等科研步骤和方法。第三阶段为本科三、四年级,以实践创新为重点,突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若条件允许,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的课题,或在导师指导下申请学生科研课题。

(三) 改革教学方法。开展探究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国大学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其中探究性学习则集中体现了这一点。1998年发表的《博耶报告》建议大学开展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并认为这种探究越早开展越好,最好在一年级时就开始。具体来说,探究性学习包括这样一些方面:研讨性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课题的学习、高峰体验以及探究性课程等。其中基于课题较具有普遍性,其核心内涵则强调把学习放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来把握隐含问题背后的概念和原理。该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近年来,一些在京高校和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类似美国探究式学习法的研讨课。如清华大学每周定期举行一次的研讨课,教师根据学生研究课题的不同将学生分组。同一小组的学生就本组课题共同展开讨论、积累材料、进行调研,分工合作完成课题。北京联合大学也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基于课题的学习法”、“基于项目的学习法”、“基于行业的学习法”。这些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高校采用,表明人们已逐步认识到探究式教学法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明显优势。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例10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54-02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1]。研究生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现这一过程首先须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1,2]。

数学课程在各类高等院校中都是研究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是各领域和生产实践不可或缺的手段。毋庸置疑,科学计算、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数学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数学课程已不再仅仅是工程计算的工具,而逐渐成为研究生理性思想和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更是探索和创新的必备素养[3,4]。

但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研究生数学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墨守成规,课程层级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本科化等弊端[3,5,6]。研究生掌握的数学知识零散、浅显,难以对其逻辑思维及实践、创新能力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只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现研究生数学课程应有的宽广度和纵深度,才能实现数学教育在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激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本文结合研究生数学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论述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与调整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途径与方法,为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科学的参考。

1 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项目组在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八所院校开展了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实地调研[5],共发放问卷1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715份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资料查询和专家访谈,对当前研究生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剖析如下。

1.1 课程数量和类别较少,层级划分和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研究生的多元化需求

首先,科目与类别较少,划一性特征明显。大多数农业院校研究生数学公共课程主要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工程数学”及“矩阵分析”等,一般为5~8门,课程门类较少;课程设置缺乏层级划分和针对性,难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也较少考虑研究生个人的专业基础、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需要,划一性特征明显,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生个性发展需要。

其次,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规划与编排,课程间相对独立、衔接和关联性较弱,缺乏横向扩展性和纵向连贯性,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零散、浅显,难以构建较为完备的数学知识结构;同时,交叉学科课程较少,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与综合性体现不够充分。

1.2 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新兴应用

数学课程内容往往注重经典,偏重知识灌输和理论推导,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偏少,对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涉及学科前沿、学科交叉的内容相对较少,一些体现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的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使得大多数研究生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前沿科学研究需要的现代数学方法和技术。

1.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本科化”

研究生数学课程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理论推导和演绎讲得过精过细,课堂信息量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自主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对研究生数学建模、创新项目等课外教学拓展活动缺乏足够重视,教学形式单一、“本科化”特征明显,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应用的创造力。

1.4 一次性课程选择机制难以适应学生专业研究及个性化发展需求

调查分析还表明47%的研究生认为自己的数学课程学习计划不够理想。入学初对很多数学课程及专业研究需求了解甚少,往往直接按既定的课程计划或导师指导选课。由于现行一次性选课制度的制约,难以实现对既定课程学习计划的修改以适应专业学习和研究方向的实际需要,这也是制约数学课程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面向创新教育的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改革

2.1 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数学知识结构

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科学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而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构建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关键。首先,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精选和优化数学课程,依据课程类别、性质及内在衔接关系,集结成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课程模块(见图1)。包括数学基础课程,方法、工具类数学课程、应用数学课程及提高类数(近、现代数学)课程四大模块,供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及学术定位的研究生选择,以适应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及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课程体系改革遵循以下原则。

(1)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

数学基础理论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广泛适应性,是各类数学方法实践应用的基础[7,8]。基础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以研究生本科阶段数学基础为依据,在理论和应用层面进行拓宽和加深,更要重视在学科知识面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所分工、互为补充,为此增设了计算方法、矩阵分析、文科通识数学等基础课程,并在基础课程中适当引入反映学科前沿、富有创造性、启发性的应用实例强调理论的应用前景。

(2)增加方法类、应用类选修课,拓展应用领域。

缺乏科研方法和科研训练是导致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因素,加强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已迫在眉睫[9,11]。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增设了时间序列分析、最优化方法及建模与仿真等方法、工具类课程,以及生态数学、经济数学等与专业密切结合的应用类选修课程,鼓励研究生结合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个性化需求自由选课,不仅有助于研究生掌握更多先进的量化分析手段和技术,也有助于激发其在学习和科研中探索、创新的积极性,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数学实践应用平台。

2.2 实行硕博打通、阶段性数学课程选课机制

与教学管理部门协调,改变“一次性选课机制”,采取“阶段性数学课程选择机制”,并根据研究生数学基础实际情况和学习规律,科学规划基础课、选修课开设方案,协调各类课程开课学期和教学进度,以方便研究生按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数学课程学习计划。同时,实行硕博打通、统一规划的原则,根据与专业教师、专家的沟通与协商,针对各专业研究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硕博连通的“数学课程套餐”以指导研究生制定合理、科学的数学学习计划。

3 改革与创新课程实施方法,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

3.1 推行以学生为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注重研究生批判意识、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9,11]。教师首先要高屋建瓴,在整体把握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通过讲解与研讨结合、专题讲座、专家访谈以及学生主讲等开放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增强实践、实训教学,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构建研究生数学实践平台

实践与应用是激发研究生潜能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生创新课题、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构筑多元化数学实践应用平台。特别是在方法类、实践应用类课程教学中主动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引导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辅助他们通过创造性运用专业知识和数学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自我探索、自我创造等潜能的发挥。同时采用实验、实习报告、项目研究报告、结课论文或建模论文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4 加强微课、精品课建设,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4.1 加强数学精品课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进研究生数学精品课建设和课程创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目前我校已初步完成“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现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微课视频、实验指导、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增设了课外习题、拓展阅读以及实践应用等栏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以精品课程为载体构建开放式教学平台,促进数学教育的信息化。

4.2 积极推进“微课”制作,构筑研究生自主学习环境

微课(程)通常指微型视频网络课程,是近一两年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结合研究生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根据课程内容整体架构和知识脉络,精心挑选出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设计并录制了多个微课视频,将数学知识点的讲述与阐释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还提供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等学习支持资源,为研究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构筑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辅助支持。

5 结语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调查研究为基础,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选课机制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与不合理因素,分析了各方面因素对研究生创新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面向创新教育的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方案,并结合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论述了构建研究生数学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和实践平台、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74-82.

[2] 章英才,王俊,梁文裕.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论坛,2011(12):87-91.

[3] 刘尧.构建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方式[J].江苏高教,2012(2):42-44.

[4] 岳建海,孙玉朋,商朋见.试论工科研究生数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9-123.

[5] 郭雅丽,任永泰,邓华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47-50.

[6] 魏航.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