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9 16:17:12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47-02

接收在职工作者攻读博士学位能够有效地促进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和科技队伍的素质,同时也能促进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理工科院校的在职博士生主要来源于从事工程实践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这些在职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阶段,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可以为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水平做出较大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自1981年开始接收在职博士生,目前已经历了27年。作为一所以工科为背景的重点院校,所培养的在职博士生,在导师的有效指导下,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以及科研条件,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将理论知识创新性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进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收益。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接收在职博士生,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大量工程师,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

1 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的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面向在职人员设立的旨在提高学位层次的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渠道不断拓宽,在职博士生的生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总体上,工科院校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其中高等院校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大。由于高等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在获得硕士学位后,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已经在本领域内做出比较优异的成绩[1]。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希望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更多地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将前沿的知识应用到教学、科研中,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对近四年来在职博士生的生源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比例较高,这部分以高等院校教师为主,约占在职博士生总数的8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事制度也以适应经济基础出发点,开始施行人事制度。人事制度的施行使人才流动的频率和数量加大,人事高校教师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为了降低风险,高校管理层在考虑资助人事教师再发展的时候,对在职教师申请博士学位的资助采取先发展后偿还的原则,同时也降低了资助的力度,因此,近几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职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在职教师继续深造的需求不断增大,2007年在职博士生招生规模也随之增大。

2 理工科在职博士生培养的特点

绝大多数在职博士生都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完成学业。由于与原工作单位存在着人事关系,所以入学时一般录取成委托培养。他们大多是原单位的教学与科研骨干,其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与原单位紧密挂钩。他们在完成单位科研任务的同时,与全日制学生采取同样的授课方式与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学习,执行同样的学分标准和课程考核标准,学位论文要求也与全日制在校生执行同样的标准。在职博士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在职博士生在进行博士课题研究阶段,由于特点各异,他们进行博士课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部分在职博士生所在工作单位科研实力雄厚,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如表2所示。这部分在职博士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博士生导师指导,首先对博士课题制定合理的实验技术方案,做好前期准备;然后回原单位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协作能力的副导师指导,在职博士生能够有效的把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加快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进度。与此同时,学生需定期到学校与导师进行讨论、交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在学校进行开题、预答辩、答辩等环节。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大学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把二者的教育资源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这对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另一部分在职博士生由于所在工作单位不具备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条件。完成课程学习后,在职博士生在学校参加导师的在研课题,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参加学术研讨,报告博士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并定期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同时制定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

我校在职博士生的生源结构和培养方式决定了其培养特点:入学起点高,博士学位论文标准高,学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学风严谨。

3 提高理工科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接收在职博士研究生可以促进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但是如果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不能严格把关,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1 加强对在职博士生培养过程的管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对其培养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制定并严格执行一系列规范,其中包括入学选拔、课程学习、开题、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论文评议、博士论文答辩和学位委员会评议。这样一来,不仅加强出口审查,而且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严格加强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管理。

申请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在职人员,虽然其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科研能力比较突出,但是与应届硕士相比较,其外国语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在职博士生的入学选拔,严格遵循《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录取办法》,在入学考试的初试、复试阶段,与报考全日制的博士生一样进行同堂考试,划定统一录取分数线。为最大程度地考查研究生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在复试阶段,加强学科与导师对研究生的面试环节,确保博士生的入学质量。

在课程学习阶段,由于部分在职博士生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上课,各学科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由于在职博士生在课程学习、资格考试、论文研究等环节中都有被淘汰的危险,这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基础,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保证在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的数量和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鼓励博士研究生多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客观、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校各博士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于本学科建设和博士生培养的制度。基于学校对博士生的要求,需要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因此在选题阶段,在导师指导下所选课题多为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职博士研究生利用从课堂、图书资源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搭建一个有利平台,并通过不断的实验论证,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将创造性成果转化为先进产品。

博士学位论文是检验博士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的一块“试金石”。为提高在职博士生教育质量及其论文的含金量,哈尔滨工业大学制定一系列措施实时跟踪博士开题,对在职博士生一年来对本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科研活动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在职博士生提出答辩申请后,学位论文需经过导师、预答辩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审查,同行专家评审、校学位办审查等多个环节,对博士研究生的正式答辩资格进行审核。为了加强论文评议工作,我校对博士论文实行抽签匿名评审制,对评审结果达不到要求的博士论文不予组织答辩。

3.2 培养在职博士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生命,也是博士研究生必备的科学素质。广阔的科研教学平台、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育人环境、优秀的生源质量、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管理都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哈尔滨工业大学还采取促进学术交流、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等一系列举措,来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浓厚的科研兴趣,提高他们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是国防科工委为建立新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产、学、研培养基地。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有的基地和中心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项目验收过程中得到国防科工委的高度评价。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建立产学研结合研究基地为重点。产学研研究基地是大学通过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践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建立了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并紧密与教学结合开展产学研工作,形成一条高效、快捷、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职博士研究生在产学研研究基地中,依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优势,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中,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在产学研结合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营造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为关键。研究生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中的必修环节,是促进学术创新,拓宽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举措。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激励在职博士研究生踊跃参加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要求学术讲座选听1学分、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为必修环节。在校内,加大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交叉学科学术论坛的组织力度,积极组织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搭建研究生学术实践交流平台,学校每年举行的公开学术报告大于300场,为在职博士研究生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空间。在对外交流上,设立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研究生学术交流基金等,积极支持并试行博士生双边(多边)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在职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和科技创新大赛,拓展学术视野,推动创新思维[4]。

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研究生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工作部门协作,加强在职博士生课程、开题、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同时鼓励在职博士生参加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 结语

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由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及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组成,他们的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对培养单位的科学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培养单位也加强对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鼓励他们进行科研创新,以保证在职博士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在职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好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6(4):74-77.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2

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清华大学最早建设的七个流动站之一,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学科布局覆盖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的全部二级学科。流动站现有教授3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水利部青年科技英才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奖获得者4人、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5人,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获得者6人、博士生导师33人,副教授29人。

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建站以来,共接收博士后184人,已出站145人。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形成和发扬“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水利文化,积极开展各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部级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及科技进步成果奖百余项,参与了包括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在内的国内许多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近十多年来,加强了对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管理的研究。流动站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德国、挪威、瑞典、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的合作与交流,也有一些国家的博士生来我站从事流动站工作。从建站至今,本站博士后主持的科研项目近300项;在各类核心刊物近300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90余篇;主编和撰写并出版的研究专著5部;共获得省部级科技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得社会力量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专利授权4项,博士后申请到各类科学基金60余项;博士后主持的研究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1100多万元。

一、博士后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的博士后,现大都成为国家和地方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有1人被聘为“973”、“863”首席科学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得“中国优秀博士后”称号、8人成为省部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人选。博士后已经成为水利战线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支生力军,对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对清华大学水利学科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力地推动了水利系科研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自主创新。由于经过博士阶段全面系统的训练,博士后有着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广大博士后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勇于创新,成为水利系完成高水平科研攻关任务的重要力量。

2.有利于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促进水利系学科建设。博士后制度的特点决定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博采众长,避免“近亲繁殖”。博士后们来自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他们带来各自研究领域的特色和新鲜的学术思想、良好的科学作风,促进了学科的调整、交叉,开辟、拓宽了新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建立起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

3.补充了高水平师资的来源,促进了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一批批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各学科领域高水平学术梯队的形成和发展。至去年底,水利系出站博士后中有19名留校工作,占出站博士后总数的13%。留校博士后中,已有2名“杰青”、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一半以上人员已经担任了学科带头人或院、系、所负责人。

二、25年来博士后管理工作体会

1.博士后管理要与院系人才培养工作结合起来,为博士后提供良好平台,使得博士后工作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积极鼓励博士后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类博士后基金;不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将博士后派出国外进行交叉访问学习,为院系人才培养做好铺垫;结合学校新近实施的二期或二站博士后可申请专业技术职称,将对寻找优秀博士后,激发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不断优化学术环境。为搞好博士后工作,为博士后积极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科研学术环境,鼓励广大博士后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面向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一流的研究,创造一流的成果。建立起科研引导、公平竞争、人文关怀、学术环境与氛围建设并重的工作体系。具体来说,系里会安排新进站博士后学术报告会,邀请博士后领导小组教授参加,对博士后进站的科研和学术方向给予指导;利用中期考核及出站报告,加强博士后间的交流与学习;多次组织博士后和年轻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交流的研讨会;鼓励博士后参加系里组织的博士生论坛并给予指导等活动。

3.倡导以人为本,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博士后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在生活上关心博士后的住房情况、子女就学要求以及身体健康情况,并积极组织各项联谊活动,促进博士后之间的交流,让博士后充分感受到水利系大家庭的温暖。具体来说,感情建设方面:流动站有专门经费用于博士后活动,组织博士后体检、发放各种节日补助;组织博士后参加各类体育活动;鼓励博士后参加各类文艺活动;组织博士后的各类参观旅游活动;另外学校工会、博管办博士后联谊会以及所里组织的活动都会邀请博士后参加。可以说,博士后是水利系教师中活动最丰富的群体。系里的领导对博士后也非常照顾,经常关心博士后的科研、生活情况,特别是博士后遇到困难时,流动站负责老师在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的百忙中挤出时间与博士后本人及导师充分沟通,解决了很多问题,让博士后顺利发展。这种“私下”的交流所起作用往往非常巨大。

三、尚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工作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86-01

博士研究生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不同的培养单位都设计了相应的培养模式。在博士生教育阶段,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学是否必要,课堂教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如何等问题存在相互矛盾的观点。例如英国的教育模式提倡以博士生自学为主,美国则比较注重博士生的课堂教学,我国不同的培养单位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我校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对课堂教育要求较高,除开设必修课外还开设了相当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目前所有博士生培养单位一般都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人才培养,而博士生毕业需要提交具有创新性研究的学位论文,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从事专业前沿研究工作,在培养周期内存在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争时间问题。因此如何设计好博士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使博士生能深切感受到课堂教学对于专业知识的系统深入理解以及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每一个承担博士生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需要周密谋划的工作。以下根据作者主讲我校博士研究生《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教学实践,谈一谈开展博士生课堂教学工作的体会。

1 结合博士生选课动机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是我校为大气科学专业博士生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旨在引导博士生应用物理学定律和数学方法研究边界层大气运动的动力过程,从动力学理论和数值计算两个方面探究边界层大气运动规律,并利用理论模型研究边界层大气对下垫面状况的响应。该门课程是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动力气象学》、《高等大气动力学》等课程的后续课程,目标在于拓展博士生的科学视野,增强博士生的独立科研能力。该课程侧重大气边界层基础理论扩展,借助数学推导和数值方法开展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机理和应用研究。因此要求选修该课程的博士生必须具备很好的大气动力学、大气数值模拟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

博士生选修该门课程的动机是开展教学工作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博士生普遍反映选修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对大气边界层理论了解的不多,而大气运动状况受边界层影响很大,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将要涉及到大气边界层科学的有关问题,因此需要对该研究方向的前沿科学研究有深入了解;再者,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希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提高理论水平开发创新潜能有所帮助。博士生感到想学什么?在哪方面希望得到训练?这既是博士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工作的目标。为此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博士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系统掌握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的核心理论框架和前沿研究状况,提高大气边界层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技巧,以及运用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博士生的综合分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注重课程设计在达到教学目标上的作用

课程设计是教学准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对课程设计最简单和概括化的理解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克莱因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因此课程设计是实现教学理念的具体规划,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对于博士生课程的设计首先应关注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创新内在潜质存在于人的主体性当中,《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原则是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除考虑大气边界层理论发展的继承性外,选择理论发展的一个前沿主导方向为突破口,以大气边界层通量廓线参数解析解以及大气边界层简化方程理论解为主线,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理论性强,相关研究工作需要采用灵活的数学技巧,并不可避免地使用多种假定,因而每一个命题都存在可质疑之处,这为激发博士生的科学批判精神提供了机会。

3 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博士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既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深入理解,又通过课程学习领悟前沿创新科学研究思路的萌发过程,从而激发博士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因此博士生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机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研究性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独立研究能力,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探究性、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主要特征。根据《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Seminar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教学主体、以学术交流互动为特征、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为动力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内容分为主题教学和专题研讨两部分。主题教学部分是教师全面介绍学科发展脉络,并根据学科发展的进程和突破,将学科发展进行阶段性划分,而在每一个阶段又可根据研究方法、具体应用等细分为若干讨论主题,将讨论主题分派给学生,为专题研讨做准备;专题研讨部分是学生成为专题研讨中某一主题的主讲报告人。按照这个思路开展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研究性教学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思维潜能,拓展理论应用思路收到很好效果,学生普遍感到思路豁然开朗,从原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甚至提不出研究课题的状况,转变为感到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了多种选择。

创新能力最终需要通过科研成果体现出来,对博士生来说体现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成果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撰写能力仍然需要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英文专业论文的写作。利用课堂教学适时进行专业论文写作训练也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结合课程教学提高论文撰写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深入系统掌握能力,审视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的专业论文,以审稿人的身份对所发表的论文从严把关,从论文的创意、逻辑性、研究方法手段、结论的提炼以及论文主题的表述方式,甚至论文的格式和标点符号等每一个细节上,发现论文的闪光点,揭露论文有可能存在的瑕疵。这样不仅可以深化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训练学生对专业文章的写作和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将提高博士生专业论文写作能力训练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4

198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为了尽快开辟一条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实际工作者获得学位的渠道,要扩大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试点”,其中就包括“论文博士”,条件是“凡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通过本人的工作实践和刻苦自学钻研,在教学、科研或专门技术上作出成绩,提高了业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试行办法’,向具备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申请‘论文博士’”。

事实上,“论文博士”并非不经任何审核考试,门槛也远没有网友们想得这么低。据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介绍,“论文博士”也要通过部分考试。即使在试点之初的1986年亦不例外。资料显示,1986年,清华大学招收的第一届论文博士是组织了入学考试的。事先由导师负责调查或审阅材料,考查其业绩、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写出书面审查报告,然后由3到5名专家教授组成考试小组,以笔试或面试的方式,考查其业务水平。对于外语水平,允许通过其译文或用外文撰写的文章、报告等考查。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论文博士’本身是好事,但目前社会追逐学历蔚然成风,高校已经无法独善其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亦曾公开坦言:招收部分“特殊学生”,确实可能带来资金和项目。

事实上,对于这一现状,教育部早已觉察。在“论文博士”试点12年后的1998年,教育部学生司2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博士生招生和培养形式只有三种,即正规入学考试、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论文博士”并不在内。因为少数研究生招生单位不顾及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把“论文博士”变为“人情博士”、“权力博士”和“金钱博士”,把招收“论文博士”工作变成了降低要求的代名词。

相比之下,“论文博士”这一“舶来品”在原产地(国外)则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申请人大多在教学科研领域成绩显赫,其科研学术水平已超过普通博士生。比如日本,“论文博士”专门为在职人员设立,要求极其严格。东京大学对此制定了17项条例,并要参加考试,“考试必须以论文为中心”。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光机所已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

研究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等。

上海光机所现有职工8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正副高级科研人员190余人,并先后有8位专家当选为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近50人,在读研究生465人。上海光机所下设八个实验室,分别是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空间激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高密度光存储实验室、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具有前沿知识、创新能力以及掌握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任,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其重点逐步经历了由教育制度完善到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转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六大发展改革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稳步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指标是博士学位申请者在获得博士学位时的质量。目前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评价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与舆论关注的热点。

1研究背景

博士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质量,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博士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是改进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和检验指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及方法

通过调研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选取其中已有中医学博士毕业生的14所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以下简称“评阅意见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2.2评价指标名称统一化

对各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评价指标名称描述的统一性问题,参照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对同义的名称信息进行统一。“论文选题、选题价值、选题”统一名称“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的创新性、论文成果的创新性、创新性”统一名称“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论文写作能力与总结提炼、写作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写作能力”统一名称“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研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科研作风”统一名称“科学研究的能力”;“理论基础、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统一名称“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论文综述、文献综述、综述”统一名称“论文综述”;“论文价值、实用价值”统一名称“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和技术水平”统一名称“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

3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比较和分析

将14所中医药院校“评阅意见书”中的评价指标进行统一处理后,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指标权重满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选题”(92.86%)、“论文的创新点”(85.71%)、“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85.71%)、“科学研究的能力”(71.43%)、“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71.43%)、“论文综述”(64.29%)、“论文价值”(14.29%)、“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4.29%)、“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7.14%)、“工作难度和工作量”(7.14%)及“论文规范性”(7.14%)。

指标重要性赋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的创新点”(28.75€?3.6)、“科学研究的能力”(26.2€?.69)、“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21.37€?.23)、“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20€?.92)、“论文价值”(18.4€?.43)、“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18.4€?.34)、“论文综述”(17.967€?.467)、“论文选题”(17.438€?.166)、“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12.725€?.41)、“工作难度和工作量”(10€?.71)及“论文规范性”(10€?.70)。

权重满分比大于50%的指标有6个,包括“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50%以上的中医药院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时都选用“论文选题”、“论文的创新点”、“科学态度和写作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及“论文综述”等常用指标,这些常用指标中“论文的创新点”、“科学研究的能力”、“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赋值均比较高,是影响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权重满分比小于50%的指標有5个,包括“论文价值”、“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及“论文规范性”。说明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各院校也有一些特异性的差异,根据评价指标权重满分比值可以看出,部分院校尤其看重博士学位论文的“实验数据处理与文献资料引录”和“设计思路与方法研究”两个指标。

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4.1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1.1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本研究收集的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来自于国内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且国内普遍认为培养质量较高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基本涵盖目前国内中医药类高校对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各个标准。具(下转第69页)(上接第67页)有较高的权威性,协调程度较高,充分显示了评价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4.1.2指标体系侧重中医学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相比中医专业学位型博士,学术学位型侧重于中医学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中医学科学研究人员为目标,其学位论文应更注重研究创新性,对中医学领域在知识和认识上能作出独特而有意义的贡献。指标“论文的创新点”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该各评价体系中给予了较高的权重,这也充分显示了学术学位型博士培养特点。

4.2问题与建议

4.2.1采取多元模式,分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把握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也成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各高校须以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目的为出发点,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博士研究生,分类构建学术学位型和专业学位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对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4.2.2進一步探索描述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针对现有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缺陷,突出量化评分作用,有利于更清晰、更精确有效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这也是评价制度更加成熟、更加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就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和创新性而言,描述性评价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其评审意见的指向性和主导性仍是显著的、有价值的,对培养单位改进博士生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认为以描述性评价为主,发挥量化评价的有益作用,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7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SCI/EI; CSTPC/CSSCI;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某军医大学2005~2014年1655名博士的毕业档案,对博士以某军医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索引论文[外文期刊论文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收录论文,中文文章包括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and Citation Database,CSTPC)、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收录论文]、申请课题、申报专利、参与编写书籍、参与国内国际会议及大会论文收录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某军医大学博士科研产出现状。

采用Excel 2007录入,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结果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1.1 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变化

CSTPC/CSSCI论文数量

2.2 申请课题情况

科研能力是博士生能力的核心所在,参加科研课题的申请研究是培养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统计发现,共149名博士参与申请课题366项。课题类型以部级课题为主,其次为省部级课题、校级课题、军队课题,国际课题比例较小(图3)。

图3 2005~2014年某军医大学博士申请课题项目构成

2.3 申请专利情况

2.4 大会发言及论文收录情况

2.5 参与编写、翻译、校正出版著作情况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1.1 博士综合科研产出水平逐年提升

统计结果显示,博士在校学习期间参与承担了某军医大学大部分的科研项目任务,在发表科研论文、申请课题、申报专利等显性科研成果上贡献突出。

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博士研究生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体现在在各科学领域探究真理、理智创造活动的能力。从结果来看,博士科研成果产出主要集中在发表学术论文上,在申请基金、专利、大会论文收录及著作编写等方面虽有成绩,但仍不够突出。而且博士之间科研能力参差不齐,科研产出差别较大,如发表SCI/EI论文上,发表数量最多的博士达22篇,尚有一定比例的博士未发表过SCI/EI论文。同样的不均衡现象在申请课题、专利及参与著作编写方面亦表现明显。究其原因而言,一方面,受制于导师水平的影响。实践证明结构合理、 实力雄厚、 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源动力[12],对博士科研产出有较大影响。长期以来,某军医大学积极打造尖端学科,塑造学科优势,忽略了小学科、小专业的发展,导致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生源质量即博士自身科研素养亦是影响博士科研产出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某军医大学博士招生中过多地强调了考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忽略了对博士自身科研潜质的考察,致使部分科研能力水平相对平庸的人员进入到博士队伍,影响了博士科研产出水平。

3.2 建议

3.2.1 强化科研创新要求,优化科研创新培养机制,促进科研产出质与量的良性结合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博士教育已形成规模,并处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的过渡期。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是支撑[13]。如果一个科研机构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阶段,其发表高质量论文越多,所得到的学术认可程度也就越高[14]。从结果来看,某军医大学正处于科研产出成果量变的积累期,并逐步迈向质的飞跃期。然而,就目前来看,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速度与科研产出总量的增长速度还不相适应,科研产出各个方面与同类院校之间无明显差异[15],尚未形成自身特色,与国外医学院校差异较为显著[16],仍需不断努力,逐步缩小差距。

3.2.1.1 构筑、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个性 科研个性是科研意识、精神的统一,是社会、家庭、教育等因素作用形成的态度、行为特征。现实中,忽略博士自身个性,实行统一标准管理一直是我国博士教育中的弊病。杨振宁曾说过,中国按部就班地把知识给孩子,平均起来是好的,可中国教育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对特别好的,占总数 5%的最聪明的学生比较不利[17]。因而,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因材施教,鼓励和发展个性,不能一味搞平均主义。要注重为科研优才提供施展个人能力的舞台,强化对科研优才的奖励和鼓励,营造良好的科研平台和氛围[18]。

3.2.2 改善科研条件,强化科研产出保障水平

3.2.2.2 改善博士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保障 良好的生活条件是博士研究生集中精力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虽然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助学金、奖学金的标准和发放比例,通过各项途径来保障博士生活质量,但平均下来仍低于地方最低生活标准,加上高昂学费的困扰,对于无收入能力的博士来说,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极为迫切。因而,应在国家奖助学金的基础上完善研究生“助研、助教、助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博士研究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博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来。

[参考文献]

[3] 叶四桥,郑丹,王宗建,等.研究生科研活动与学术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4] 陈坤,陈忠.医学科研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 贺石林,李元建.医学科研方法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6] 蔡学军,范巍.中国博士发展现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46-02

博士后制度在世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始创于1985年,虽然起步晚,但已形成独具特色和相对独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造就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已经并将继续为推进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士后事业的发展,坚持把做大做强博士后事业,作为天津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截至2012年底,在天津市高校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6个,涉及12个学科门类和42个一级学科;在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4个,覆盖天津市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招收博士后超过2700人,博士后出站后留津工作比例达到70%以上。在天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下,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日趋完善,学科影响力逐渐提高,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为天津市和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博士后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贡献了一分力量。

一、措施得力,博士后工作成效显著

多年来,天津师范大学在提升博士后管理工作,强化博士后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区域间人才流动以及拓宽博士后招生渠道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博士后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1.提升博士后管理人员素质,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管理分为学校和学院两级。对于博士后管理工作,天津师范大学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组织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天津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举办的新政策颁布、解读等座谈会和各种业务能力培训。学校要求博士后管理人员做到“两个必须”,必须对国家和天津市博士后政策的主旨与精神做到有理解、有思考和有践行;必须熟悉博士后进站、出站、延期,博士后基金申请,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选拔等各项业务流程,做到有学习、有创新和有水平。由此锻炼出了一支勤学、善思、敢做,业务能力过硬的博士后管理队伍。二是制定符合校情的博士后管理制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为博士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证和事实依据。由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制定和的《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就是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国家博士后政策的变化,学校学科建设的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化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以保证其时效性和前瞻性。三是加强与市属兄弟院校就博士后工作的开展进行交流。不断吸取其他高校的工作经验是学校博士后工作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一大法宝。因为有着相似的成长环境,市属高校在博士后工作中经常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借鉴他校的有利做法,并结合学校实情,常常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2.鼓励科研创新,强化博士后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多年来,天津师范大学一直注重博士后人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各科研流动站建立初期,学校就树立了“培养人”,而非“用人”的人才观。学校一方面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以学术影响力吸引海内外博士进站。优质的硬件科研条件和完善的管理服务促进了博士后工作中的学术交流,合作攻坚,人际交往。不仅如此,学校还将博士后的学术成果纳入到博士后导师的绩效考核中。博士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项目、专利和高水平论文都将会按照一定比例折算进博士后导师的绩效成绩。此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博士后和导师的科研积极性,使博士在科研团队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提高,换来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学校对博士后采取跟踪式考察。从博士后进站审批,中期考核到出站审查等每个环节予以关注。博士后进站审批不仅仅从学术水平上要求申报人员达到一定高度,更是从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术道德,政治表现,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查。必要时,需对博士后申报人员在工作单位的表现进行摸底。学校组织专家对在站人员进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对达不到学术要求或是出现学术不端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予以延期或退站。对那些在站期间取得突出学术成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予以奖励,比如博士后成果奖励津贴,优先考虑出站留校,提高博士后人员岗位工资级别等。学校许多出站博士后已经成为全国各高校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各学院学科领域的科研骨干或学术带头人,出站博士后以其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也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赢得了肯定。

3.强化人才流动,拓宽博士后招生渠道

现有心理学、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和中国史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为市属重点高校,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天津师范大学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影响力,吸引全国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从校内教师内部招生到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博士研究生人员数量上升再到四川、湖南、南京等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研究生来学校进站。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博士后来源区域逐年扩大。这是学校重视人才流动,拓宽博士后招生渠道的结果,也显示出了学校各科研流动站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正逐渐加强。天津师范大学不仅通过每年的博士后招生招聘活动广纳人才,还特别重视吸引那些配偶在本地区工作的优秀博士和本地区在职培养的优秀博士进站工作。这一举措不但解决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生源问题,而且客观上为本地区输送了一批高水平的博士后人才。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人员已经成为学校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一支骨干力量,成为打造部级科研团队和扩大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人力资源。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学术交流,优化了学术队伍结构,带动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整体性的提升。

二、建言献策,推动博士后工作上台阶

尽管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实力较强,设站学科特点明显,优势突出,但是仍面临着优势学科数量不足,在站博士后规模较小,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相比于全国其他重点大学,特别是“985”和“211”工程的部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博士后事业还有不小差距,如何缩小与这些重点大学的差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几年,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建立了政府主导、多方合作、运转协调的强有力的管理体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培养、使用博士后的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博士后工作体系。这给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带来了新的机遇。大力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事业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诉求。笔者认为,未来一个时期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有以下几个重点。

1.把握机遇,努力提高博士后人员的数量与质量

科学人才最基本的认知观,是建立并实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以智力的开发为依托[2]。博士后人才是我国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代表。博士后工作应该担负起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博士后工作的出发点,而这也是博士后工作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3]。学校应坚持加强校校合作,区域人才流动,让外校外省的优秀博士生加入到学校科研队伍,建立灵活开放的博士后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促进博士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规模扩大的同时必须严格把好博士后培养的质量关。一方面学校应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所在学院进行定期工作检查,督促学院做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和考评工作,对建设不力的学院,应组织相关领导、专家对其“会诊”。另一方面各科研流动站需对进站人员进行全方位考核,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从博士后进站签署科研计划书到中期考核再到出站汇报,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确保博士后出站质量。

2.加强服务意识,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待遇

近年来,学校逐步加大对博士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投入,为进站人员配备良好的科研设备,优越的住宿条件。这些体现学校“硬实力”方面得到逐渐加强的同时,博士后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等“软实力”也需要得到提升。除了达到国家规定的设站单位需解决进站人员户口、子女入学、住房、配偶安置等一系列要求外,学校还专门为统分博士后和脱产博士后提供不低于教师系列中级职称的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对于科研成绩显著的博士后,学校可采取为其申报天津市优秀博士后国际化培养项目,优先推荐申请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其出国培训等措施对其工作予以肯定。

3.鼓励博士后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坚持学科交叉,不断开拓学科研究新领域。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来源于哲学中的认识论、政治论和人本论三种观念,并以系统科学理论为依据。随着科学技术深入发展,交叉学科的研究显示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具有坚实宽广知识基础的博士后是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最好人选。博士后一般是科研工作能力较强,但由于受博士论文的限制,科研工作范围较窄。为了拓宽知识面,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博士后流动站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博士后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在改革与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优化学科结构,改变设站学科单一,丰富博士后科研经费来源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博士后管理部门还是流动站建设单位,都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工作经验,开拓创新,努力完善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9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2011年我国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ngineering”,英文缩写为D.Eng)。工程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工程科技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能作出创造性成果。

二、报考条件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招生主要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考生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

3.一般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主持承担过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并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三、招生领域

(一)电子与信息领域;(二)先进制造

三、申请考核办法

1.申请人于2013年9月25日—12月15日登录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yzb.sjtu.edu.cn)进行在线报名(按照归属招生领域的研究方向在线报名),下载打印报名表,备齐如下全部申请材料后,寄送至研究生院;

申请材料包括(务必真实、准确,责任自负):ⅰ.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从网上报名系统用A4纸下载打印);ⅱ.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ⅲ.硕士生课程成绩单原件;ⅳ. 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含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ⅴ. 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CET4或CET6、TOEFL、IELTS成绩);ⅵ.两封推荐信(单位推荐信、业界专家推荐信);ⅶ.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ⅷ.拟攻读工程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含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支撑开展研究的重点工程技术项目)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考博英语新编考试参考书:wangwangw.com/product-92.html

2.研究生院组织学科专家组对申请人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并将结果通知相关学院。

3.各学院组织专家组考核,采用 “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综合形式。并将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

4.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网上公示拟录取博士生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培养与学位授予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为委托培养,录取学校、学生及工作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三方),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关系等。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医疗费用等均由工程博士生所在单位承担。工程博士研究生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课程体系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学位论文工作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能反映学位申请者的贡献及创造性成果。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后,可申请在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的论文答辩。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其他有关要求,并经过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五、招收规模与学费标准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考博英语新编考试参考书:wangwangw.com/product-92.html

2014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10名。学费按照上海市物价局批准标准收取。

六、咨询和联系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陈瑞球楼339室

水利工程博士论文例10

清华大学教授陈皓明指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下列三个素质第一,对什么都能够产生兴趣;第二,要有坚定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第三,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与社会上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这就要求博士生要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探索提升创新能力的方法。

导师在培养博士生过程中,要围绕以上三点素质精心引导博士生。第一,要加强博士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外活动、专题学习、各种成功和失败的个案以及专门设计的科研任务,引导博士生产生科研兴趣,学习如何把创新应用于科研工作上。第二,利用学科建设和发展机会,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学科交叉的地方是创新人才最容易产生的地方。博导应建议并积极鼓励博士生参与交叉学科课题研究,培养他们探索新问题的勇气和热情,锻炼他们的毅力和执著精神。使博士生在交叉学科课题研究过程中,迸发出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创造出新的知识体系。第三,培养博士生广泛涉猎知识的能力。应带领博士生参与科研项目洽谈,使他们学会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够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抓住对方,用最短时间把问题的核心点提出来,展现一个博士生应具备的素质。

二、开展学术论坛.营造激发博士生创新思维环境

博士生论坛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很好的手段。论坛中通过与同行和非同行之间的交流,活跃博士生思想,激发参与科研兴趣、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专家的点评,总结各方经验,升华学术思想。在交流中不但认识了许多学术界的朋友,活跃了科研思维,并且能够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激励自己不断进取。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启发了他们的科学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要鼓励博士生自己组织、管理、开展学术论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对进一步激发博士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非常重要。论坛的举行也有助于推动国内高校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创新的深层次思考,进而为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进行有益的探索。

三、加强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

按照北京市教务部署,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进行了研究生产学研基地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搭建平台后使博士生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这有效地提高博士生独立进行创新性研究的素养和能力以及从事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平台实施开放教学体系,让博士生根据科学研究需要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流程、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发挥他们独立思考的主动性、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和思维缜密性;一个产品的发明产生需要多学科知识,产学研实验平台成了多学科研究领域博士生相互交流的聚集地,很好地培养了博士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博士生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