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4 17:12:57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1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56-03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从教育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唯教”为“唯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唯师”为“唯生”,认为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两唯”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二、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实施学案导学,打造高效课堂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教学策略,力图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案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更是学习能力的源头,因而导学案不是习题集。这个提示很重要,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而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要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那些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高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恰恰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

(二)有以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三)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呢?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千万不可板着脸上课,这样的课没有人爱听的,这样的课效率是不高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废止“一言堂”“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如果我们能够营造出“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 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氛围,就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四)实施小组化教学,形成优势互补

小组合作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被广大教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功,我校思品教研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重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因此,我们就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材料,小组交流,然后课堂上组织活动,这样课堂小组活动时就不会因无素材而空谈,就可以运用感性的材料体验理性的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互助意识

只有具备基本的团结协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得以推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要让学生通过对困难的克服,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发挥积极性,要人人争当主角。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个性倾向不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够让学生产生合作需要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不合作就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合作才是出路”的道理。

3.注重问题设计,难易适当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跟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对于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应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把问题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4.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课程理念,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为学生送去“及时雨”、“智慧粮”。例如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出现困难、冷场的情况下,要帮助小组组长组织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出现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指导、点拨;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时要及时组织课堂;对少数小组能顺利完成任务要当场表扬,以示激励。

(五)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

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约束的机制。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必须按时交,哪怕是交白卷,完成情况不好的要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每位同学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每位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制定相应可行措施,督促学生全员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对缺课、不交作业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找学生谈话,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高效课堂的评价重在反思。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高效课堂又叫反思教学。教师要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因此上课就是进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师首先是学生、兵教兵、兵教官、兵强兵、兵强官,教学共进、师生相长。

三、结语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课程改革是一场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一场变革,它需要思考、需要创新、需要奋力执著的精神,让我们用新的课程理念来武装头脑,努力去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吧。

参考文献:

[1]施光.纠错与接纳:中学课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鲁道夫・海德・尔曼.课堂形体语言的魅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刘民慧.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浅谈 [J].教育探索,2009,(2).

[5]代夏春.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探索性尝试 [J].教育科学,2009,(11).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XIAO Fei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2

一、问题缘起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而教学时间又特别紧张。赶进度的课堂教学渐渐变得繁琐而单调,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请看某教师教学八(下)第六单元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中的第一框:“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的片断:1、导入:视频“处死查理一世”,思考:国王为什么会被处死?2、新课教学:⑴出示《新航路开辟》地图,观看视频“圈地运动”,让学生了解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⑵革命的经过:角色扮演,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国王与议会唇枪舌剑,最后演变为内战。⑶革命的结果: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请解答课本思考题:革命后英国国王和过去专制君主的权限有哪些不同?3、小结:革命的影响,包括对英国的影响及对世界的影响。整堂课教师都在使用幻灯片。下课铃早已响过,教师还在急急忙忙地补充着……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教学场景,教师习惯于按课件上课,习惯于按部就班、面面俱到,不停地补充材料丰满课堂。我们对此心安,上课讲过了,强调过这些知识,可我们恰恰忽略了学生是如何学的。虽然新课程对教学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但具体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师难以作出明确的选择。因为教学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也比较笼统,宽泛,难以把握,加上教师思想中的求全心理,不断补充旧教材中的内容进入新教材,无形中课堂教学变得臃肿而笨拙,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而精彩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朴实、简单的。那么,教师如何实施简单高效的课堂教学呢?

二、简单高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一)立足实际:依据课标把重点课标分解为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上课要做到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课程标准不能在一节课上全部达成。课程标准不等于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有机分解并落实。例如“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它涉及的课标是2-3-3“讲述欧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说明它们对各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是第一框,课标难以在一课时中落实,怎么办?把落实课标的范围缩小,根据教材内容,把重点放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阅读教材,结合教学活动的说明,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后把课程标准分解为如下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利用资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革命后建立新体制的特点及其历史进步意义。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因很简单,学生如果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就为理解新体制的特点及其历史进步意义做了铺垫。至于革命的过程,教材中有叙述,学生能看明白。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历史进步意义。这一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大方向既定,专注重中之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底气就足。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首先要对课程标准有侧重点的落实,少而精。其次,针对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把选定的课程标准转化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第三,对照学生的学情,教师帮助学生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二)抓大放小:围绕重点目标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重点教学目标确定后,如何处理教材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是用教材的观点流行已久,但课堂教学具体操作上,教师习惯于教教材,还要补充大量细节的知识。“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教材内容只占两页多一点,约1100字,学生阅读5分钟即可。可按照教师甲的教学流程,要50分钟才能完成。用教材的本意是抓大放小,“大”即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不容易理解的难点知识,是指课堂教学中关于“为什么”的那部分知识。“小”即一般性知识,学生看看就明白的知识,也就是课堂教学中关于“是什么”的那部分知识。按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论,强调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学生能掌握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抓大放小是教学的气概,是哲学当中学会抓主要矛盾的魄力。1、解读课标,琢磨教材,从标题入手抓课眼。课眼是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聚焦点和抓手,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案。第三课的课眼是什么呢?标题里往往含着课眼,新体制的创立就是课眼。标题既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又揭示了结果,言简意赅。标题就激起了读者的疑问,新体制是什么?新在哪里?新体制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就会明白,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新体制新在哪里?(新体制的特点)。这一标题正对应课标2-3-3“讲述欧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说明它们对各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再如八(下)“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中的第一框“皇权膨胀”,“皇权膨胀”就是课眼,它与课标2-2-2“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相对应。解读课标之后,反复阅读教材,琢磨编书人的意图,认真分析每一课每一框的标题,课堂教学的课眼就成为提醒学生学习的中心词。2、以课眼为引领,围绕教学目标,大胆处理教材,抓重点难点。找出课眼之后,如何处理教材也体现出了教师领会课标把握教材的能力。教材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内容的取舍用教学目标来衡量。正是这样处理教材,教师乙把课文内容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要解决的四个问题:①谁革谁的命?②为什么要革命?③怎么革命?④结果怎样?为什么?学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解决以上问题。这四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②个问题其实就是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第④个问题稍作引申,学生就能找出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历史进步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对四个问题的回答,梳理出一张知识结构图:第①和第③都是小问题,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就能化解,第②和第④难以理解,是必须掌握的大问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掌握了,教学目标就实现了。没有必要一定按革命背景、革命经过、革命结果等步骤来教学。教学当中,“是什么”是基本史实,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就会明白,“为什么”是史实之间的联系,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是教师要花功夫,花力气重点帮助学生理顺的知识。教师乙的教学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以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

(三)化繁为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因此,如何优化教学过程,组织好课堂学教活动是关键。教学是有规律的,学生的认知也是有规律的,教师的教学按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1、以认知规律为指导,突出重点难点的教学环节设计。从认知心理学常识看,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每节课重点与难点也就那么多,教师只有把教学强度和教学时间应用在教学重点与难点上才有效率,才有意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君主立宪制为什么是新的政治体制?要求学生以史实为依据来论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个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环节,教师乙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和展示,时间为15分钟。四个小组展示,一个小组点评与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对本课教学作如下小结:君主立宪制是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资产阶级)的制约。国王再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实行专制了,这是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的开始,英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教师在重点难点教学环节要精心设计,耐心引导,细心组织同学讨论展示,使这个环节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讨论、思考、交流和展示,解决学习中重点难点问题有广度也有深度,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2、优化教学环节设计,减少作秀式的学生活动的教学环节。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基本上能弄明白即代表资产阶级的议会与国王有矛盾,国王征税直接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利。教师甲设计学生角色扮演,扮演议会与国王的唇枪舌剑,设计挺有创意,这是一种体验性的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果仅仅用于展示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感觉有点作秀,那比较可惜,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换个角度,学生角色扮演作为情景铺垫,让学生讨论分析,揭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这种角色扮演的活动,达到深层次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而不是作为课堂花絮来活跃课堂气氛。把甲乙两位教师的学教活动环节重新修订,即可组织两个环节,一是角色扮演,讨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二是小组讨论及展示,分析说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及其历史进步意义。整节课既有学生的自主阅读,又有学生有实效的活动,教学环节简洁,便于教师组织引导。教师甲把圈地运动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看这个视频吗?不知教师甲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吗?冷静观察我们的课堂,有多少热闹的活动带给同学的只是作秀和喧嚣,如果用简单的手段就能达到教学目的就用简单的手段,教师要克服把问题复杂化的毛病。

三、结语

学生心目中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是那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帮助学生把书读薄,又能把书读厚的教师。历史与社会教师什么时候都别忘了学生的需要,在现实教学中修炼自己的教学智慧,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既简单高效又优雅灵动。

参考文献:

[1]丁艳辉.还原课堂教学的本色——教与学之辩[J].现代教育科学,2014,(04).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3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为依据。它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或收获不大,即使教师教得再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教师传授的本领,而重在“激励、唤醒、鼓舞”。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有效教学在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有方,寓教于乐,“开窍”有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那么,如何使课堂教学散发吸引力?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我认为应该从有效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关系入手。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步骤,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地调整自己教的特点,去面对具有差异性的各类学生。

策略一:改革备课思路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众所周知,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考虑备课。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备课时要紧盯两方面:1. 紧盯教学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2. 紧盯教学对象。这是改革备课、提高教学有效的关键。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然后把以上安排写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

策略二:创造积极有效、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都可能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使课堂的氛围既轻松又和谐。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如同学们说得方法都不错,大家看老师说的对不对,好吗?充分体现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

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从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列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1. 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

交往与沟通,是教学的核心。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思想交互、碰撞的历程。如在讲《人民币的简单换算》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支事先买好的价值10元的钢笔,要学生猜猜看老师是怎么付钱的。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活动过程中,利用学具,找出了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付钱方法。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换算,而且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与生活融为一体,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 动态的开放课堂

如《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数学课上,教师在预设教案时,设计了让个别学生摸一摸盒子里的物体,说出它的特征,其余同学根据他的描述猜猜是什么立体图形。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可能无法较清晰地说出具体特征。这时摸的同学不知道怎么说,下面的学生很着急,有些学生坐不住了,开始发问“它能不能滚动?”“有没有平平的面?”……然后教师顺水推舟,抓住机会调整教案。学生兴趣盎然的问答,活跃的思维成了课堂的亮点。

策略三:精练的教学语言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心设计的语言,能把模糊的事情讲得清晰、有条理,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得生动、活泼,启发学生去追问、去探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特级教师吴正宪、黄爱华等,他们课堂的幽默、机智、诙谐,无不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回忆。

策略四:善于把握挖掘教材,突出教学重点

1. 突出重点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4

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对数学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它在质上表现为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维训练、数学策略优化、数学情感态度价值孕育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其中,有效教学时间是指课堂L除去学生一无所获的、白白浪费的时间,这种时间主要用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并表现不同程度的有效性。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观需要强调效率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发展性等要素。就全面性而言,要充分考虑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效果、效益的多方面性或系统性,要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从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数学课堂教学结果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等多项指标进行全面评价。就合理性而言,要遵循数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与数学课程教学的规律,强调数学课堂教学预期目的以及数学课程教学规律的相互作用,强调数学课程教学效率评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统一。就发展性而言,应强调通过数学课程教学效率评价引导,促进师生在交往互动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文化、价值等维度的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既有学生的,又有教师的。

二、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根据前面的分析,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应当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比如,可思考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环境策略、教学组织实施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教学技术应用策略等等。限于篇幅,拙文自然不可能全面展开论述,仅结合本人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考察以及上述策略构建的相关要素,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1.增强效率意识。

由于缺少必要的效率意识,常常导致许多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比如,不少教师迷信于讲,迷信于练,迷信于死记硬背:不少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不少数学教师过分迎合学生的浅层兴趣,过分追求外在的操作活动,脱离数学的本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形式化现象严重。改变这些不合理的教学现象,亟需从数学教学的内容设计、数学教学的语言表述、数学教学的进度安排、数学课程的资源运用、师生互动的有效形式等维度强化效率意识。不过,这种效率意识的增强不应仅是数学教师和学生的事,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数学教师(学生)而言,要能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经常反思自己数学教(学)的活动,以寻找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要注意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积极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的独特而又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以真正做到既教(学)会又要会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而言,要引导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运用数学教育理论的意识和水平,引导数学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数学教育观念、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是否与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一致性,要考察数学教师是否真正运用数学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自己设计教学并有效实施,引导数学教师在遵守正常课时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安排,真正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上狠下工夫。

2.关注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忽视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必然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能进行有效数学思维的禀赋,但是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这种禀赋,不少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数学思维习惯不好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有关。因此.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呢?这自然有多方面的要求。从教师教的要素来分析,笔者认为应当特别重视以下3点:第一,教学中应尽可能拉长学生有效数学思维的长度,并通过教师自身数学教学思维的张与弛不断激发并引导学会归纳与演绎,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过程优化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第二,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数学学习过程,注意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方法的有效分析,注意在学生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注意合理运用“激趣”手段进行“启思”,注意教给学生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包括复述策略、精制策略、组织策略的训练),并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学习反思。第三,教学中应关注数学学困生群体。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效率,缩小个体差异是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平衡点,而缩小个体差异除了要分析学困生知识与情感两方面的因素(许多学困生知识表征不合理,存在知识缺陷,情感态度体验消极)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学困生思维品质结构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困生的数学思考及影响数学思考的各种因素,要有效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给学困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并教给他们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切实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5

做作业的效果取决于课堂学习的效果,而课堂学习的效果取决于课前预习的效果。经常预习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好,因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合作交流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被动接受的过程转化成主动求知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的,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想象力。

二、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情境的策略

教师要把数学学习引入丰富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创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给学生留有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能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趣味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都应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案提纲预习本节内容,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真正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并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过分依赖。当然,若学生在归纳定理和公理时遇到困难,教师则应适当点拨和强调。

三、营造良好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策略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一种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失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入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好穿暖”,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让他们“饿着冻着”,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所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四、优化教学内容,促课堂教学增效策略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教学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否能够体现事先制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我们说的教学内容优化,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学内容是否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层面上,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对课堂内容优化的最基本标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关注的教学内容的“量”不单是知识、方法的多少,还要关注难度带给学生思维量的多少。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过难或者过容易或者不适合,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将是无益的,教学将是无效的。教学效果的强弱不取决于教学内容知识、方法的多少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的大小。学生已习得的知识,或者是他们听不懂和无法接受的内容,都是无效的教学内容,因此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学生的智力发展、思想水平提高都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内容的“量”与“度”的把握是教学内容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6

在高中数学教育实践中,“死记硬背”、“应试教育”、“高耗低效”和“压抑学生创新潜能”等问题往往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也使得数学成为高中学习负担最重的一门课程。如何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清晰明了的讲授策略

课堂讲授是教师运用言语和非言语向学生传播知识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学教师经常表现出的一种教学行为。对教师来说,清晰明了的讲授是其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清晰明了讲授的策略包括:

1.减少讲授中的模糊和混乱

与清晰明了相对的是教师讲授时的模糊和混乱,模糊和混乱的教学妨碍了学生的学习,对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在讲“分式的约分”时,教师常说:“约去上面和下面的公因式。”正确的叙述应是:“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又如在证“几何题”时,有时为了说话方便,常以简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语句,结果是遗漏了命题的前提条件。又如说“等边对等角,大边对大角”,忽略了“在同一三角形中”的前提条件,以致学生证题时产生错误。因此,教师要减少甚至避免用模糊和混乱的语言教学,努力做到教学的清晰明了性。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保证语言的启发性

它要求词汇丰富、生动形象、节奏恰当、富于情感。中学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有差异,教师的讲解和叙述要能激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必须具备丰富和生动形象的语汇。平淡、呆板的语言容易使学生疲劳,富于情感的讲述却有利于突出重点,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3.运用有助于清晰明了的多种方法

教师通过使用范例、说明、提示、示范等解释教学内容和形象化、具体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通过声调变化、停顿,以及精心设计板书等强调重点;通过提问、获取学生的反馈,以及全面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精心设计提问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如在讲高三复习课《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在上课前精心设计6个问题: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圆上一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如何计算?如何求过圆内一点最大(小)的弦长?圆的弦长、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三者关系怎样?当圆与圆相交时公共弦方程如何求?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境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策略

课堂环境不仅影响教学的进行,而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进行高效教学,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创建课堂环境的策略。创建课堂环境就是创建适宜的、促进教学的课堂环境。

1.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显示自己的能力

课堂教学若能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完成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和取得成功,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胜任感、自我实现感和成就感,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和喜悦,这样的课堂就会常常被学生认为是令他们愉悦的课堂,并且能专注于学习任务和取得成功,也更不可能出现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

2.让学生因得到积极强化而愉悦

欣赏和鼓励是积极强化的重要方式,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表示欣赏和鼓励,会使学生感觉满足和自豪。在欣赏和鼓励学生时,教师必须准确地描述所欣赏和鼓励的行为。也就是说,欣赏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时,一般要告知学生教师鼓励和欣赏学生的什么行为、教师对行为有什么看法、行为有哪些积极效应。只有这样,欣赏和鼓励才会使学生感到是真实的、准确的、值得的;也只有这样的欣赏和鼓励,对他们的强化效应才更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赞美、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形成胜任感,有能力感、满足感,从而产生满足、愉悦的心理。

3.让学生因取得成功而愉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立挑战性但不使学生丧失勇气的教学目标,使他们能取得学习的成功。教师设定的教学要求要让70%-80%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布置的教学任务也要让与此同等比例的学生能够完成。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成功,以适当方式奖励或肯定。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智和技能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觉得数学并不很难,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恰当的课程和好的教学非常必要,但并不能充分保证学生学好,实现教学目标。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努力不够,他们就学不到任何东西,而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以及努力的程度高低取决于他们是否被激发动机。可见,激发动机在课堂学习中是多么重要。

1.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适当难度的教学要求,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消除不平衡的内驱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成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引起想要的结果,能够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应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如让学生回答问题、完成课堂小练习、扮演小生等看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能力,通过向他们传递能够成功的信念和让他们有成功的经历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强烈的个体,会更加努力去追求成就,因而也更可能取得成就。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向学生说明取得成就的价值,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追求成功,使学生欣赏成功,渴望成功。

(3)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缺失产生满足需要的动机,动机促使个体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哪些需要是强烈的需要。由于追求成就属于自我实现需要,因此,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取得成就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7

一是教学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二是教学有效率。高效利用教学时间指教学时间利用的高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教学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认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教学效率应是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比值。教学投入是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人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的总和、教学产出是指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身心素质的进步、成熟,个性的成长,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三是教学有效益。指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及吻合的程度,并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有效教学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并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使教学质量更高,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时间更加经济,教学结果更加显著。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步骤,我们在研究中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1)追求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真谛。有效教学是学校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上。学习成效是检验教师教学最有效的评价指标,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以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有效时间和课堂效益为观念,以实现教师的自身发展为基础。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是教学的生命,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思想与行为的研究,是推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有利于凸显美术课程审美教育特点,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要求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展示专业精神,塑造专业人格,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美术课程新的理念、独特的教育智慧,促进教师积极探索美术课堂教学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新资源,在追求有效教学的理想中积累教育智慧,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还原于美术教育的本质。

(2)研究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变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是我校自课程改革以来,在聚焦课堂教学中提炼出来的问题研究,是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深入研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课题研究,促进了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一是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在美术课程新的理念引导下,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二是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三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发生了变化,教师普遍关注课堂三维目标的预设与达成,合理挖掘教材资源,增加了教学的开放程度,拓宽了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思路,使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呈现新的变化和新的效益。

(3)深入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随着《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的深入研究,美术课程新的理念越来越显现出价值和积极意义。特别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美术课程的理念还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在思想、思维、方法、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有效课堂的研究。加强教学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未能确立,教学设计缺少应有的反思,教学过程还存在矛盾的冲突之中,教学的方法缺少针对性,教学的评价过于单一化,美术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使得常态的美术课堂教学暴露出非常态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深入进行反思,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教学的策略。

二、研究成果

1.提升了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研究的能力以水平。通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以推动美术课程改革为目标,聚焦了美术课堂教学,关注了有效教学策略,锻炼了一支队伍,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质。

2.增强了教师美术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让一大批美术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平台上,展示了教育科研的能力与实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增强了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3.凸显了学校美术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通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培育了一批美术骨干教师,开发了一批美术校本课程,突出了美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积极作用,展示了景泰县第一小学美术教育特色研究的成果,为景泰县第一小学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推进做出了贡献。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8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309-02

本文从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和高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背景,接着对"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接下来,文章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这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文章先从教师、学生、环境三个方面出发,对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提高,教师应做到以下七点:(1)转变教学理念,具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观念;(2)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和出发点;(3)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并体现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5)教师的情感投入;(6)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成就感;(7)教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知识"。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提高,学生具体应做到以下六点:(1)端正学习态度;(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4)课前进行有效预习;(5)积极参与课堂活动;(6)有效利用课后时间。再次,分别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三个方面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建议。此外,还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要求,教师应注意:(1)端正教态;(2)主次分明,重点突出;(3)言简意赅;(4)重视课堂生成;(5)课堂提问不能徒有其表;(6)注重课堂反馈。学生应注意以下问题:(1)端正学习态度;(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3)主动思考;(4)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在参阅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测试做了相应研究。最后,文章对两个具体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的有效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前人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索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

效性的因素,提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科学有效的实施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能够更好的指导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育阶段一重要科目,其直接影响高中生的综合能力,而导致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愈加迫切。所以在现代教育中教师需依据现代社会所需人才而改良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得高中生在数学这块阵地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但是在此之前,教师需认清本校高中数学中的现存问题。

1.现代高中教育阶段中数学所存的隐性问题

现代高中数学的教科书与从前的课文内容已大为不同,因其删除部分重要知识,但是在高考中却是必考知识,致使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另外,还有一重大的问题就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知识作为铺垫,导致现代高中生的欲望急速下降。而又因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未得以解决,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受限,所以教师需要在现代高中教学阶段逐步改良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其学习质量。

2.提升高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

在高中数学的教育中,其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一位值得信赖的教师以及这位教师是否可提供完善的教学模式。因为高中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接受教师并尤为喜爱这位教师,那么学生才会因教师而接受高中数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所以要求教师巧妙的运用教学而引导高中生有效的学习新知识。

2.1 教师需学会巧妙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技巧。知识时学而无止境的,但是教师必须了解新知识都是环绕其核心而出现的,所以要求学生能够在高中教学阶段学会温故知新的学习技巧。但是在现代教育系统中,于学生而言,温故比知新更为枯燥,所以需要教师巧妙的运用温故知新的教学技巧,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所涉及的相应知识。例如:某校教师心知复习从前所学知识的枯燥,教师巧妙的运用其中的联系,把两者有效的结合,而不会导致高中生出现"学后忘前"的较为严峻的状况。比如说:这位教师早讲授某方面知识时,首先导入从前学习的旧知识便于高中生在课堂中的利用与温习,最后在由旧知识而过渡到所学的新知识中。

2.2 教师必须重视高中生现阶段的课堂训练。高中生因还未成年,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大多数学生在课后并不喜爱做家庭课业,所以在此时课堂训练就显得愈加重要,因为课堂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教师必须重视高中生的课堂训练。例如:某校教师明白高中生现阶段的性格特点。其不喜布置课后训练,而总是留予课堂最后10到20分钟,给予高中生对课堂所讲知识的消化及吸收,比如:这位教师在课堂最后10分钟给学生3至5题较为典型的类型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或与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而得出其中的答案。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直接影响高中生的综合能力,而现代教育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所以教师需依据现代社会所需人才而改良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得高中生在数学这块阵地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9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效课堂中只有理性选择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加强对教学进程的有效干预和及时调适,才能通过教师“少教”促进学生“多学”。

一、“少教”的策略

1.为“少教”发展素质

教师“少教”的支撑点是必须具备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和评价教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洞悉学生需求、策划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学法指导、关注习惯养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修养,才能真正推行“少教”且落实好“少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反思怎么少教,在哪些地方少教,少教到什么程度,少教有什么高效方法。

2.为“少教”制定要求

高效课堂要实现学生的“多学”,就要限定教师的“少教”。即杜绝我说你听的“满堂灌”;抛弃无思维碰撞的“满堂静”和没有思考留白的“满堂闹”;摒弃无思维价值的“满堂问”;减少过电影式的“满堂投影”。教师“少教”了,就可以促使教师“精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自主学习能弄懂的不讲;未经慎思的不讲;怎么学也不会的不讲。“少教”的主旨是为了学生“多学”,教师就要控制讲的时间,只需两分钟讲清楚的问题不用四分钟;不绕圈子引入主题;不挤占学生的自学、训练和思考时间。

3.为“少教”精设目标

高效课堂的首要目标就是高效,然而高效并不等于三维目标多,“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这是教学的大忌。为避免数学教学目标虚化,设计时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要能付诸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一个有层次结构的、整体的、动态的系统,以便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精设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师“少教”的前提,却是学生“多学”的保障。教师在教学目标指引下,从学生学情和认知规律出发,再合理设计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活动,进行高效率教学。在教学活动前,必须把学习目标明确地告知学生,使教与学有的放矢。

4.为“少教”找好抓手

导学案是铺设高效课堂的快车道,更是教师“少教”的有效抓手。导学案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课堂“多学”的成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根据数学学科内容和课型特点,编制适合学生的学案,尽可能让学生多一些思考、活动、体验、展现,发挥“导学、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多学”的策略

1.为“多学”提供问题情境

构建真实而复杂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好奇、渴求、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欲望,诱发思维的积极性,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对于教师来说,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教师呈现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具有新颖性、现实性和可解决性等特征,以便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数学价值,能激发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思维的品质。

2.为“多学”提供数学活动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就要设计感知的、操作的、表达的和思维的课堂活动形式,以活动承载“多学”内容,以活动推进“多学”过程,让学生动眼看数学、动耳听数学、动脑想数学、动口读数学、动手写数学、动手做数学,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爱学、会学,达成数学学习目标,促进生命成长。

3.为“多学”提供展示平台

课堂因展示而精彩,“多学”因展示而高效。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就要通过两两对话、两两检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全班辩论和板演等多种交流机制来实现。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制高点”,教师要把问题的争论权、发言权还给学生,引导、鼓励学生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问题,形成数学逻辑思维。

4.为“多学”提供时空保障

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和空间权还给学生,是“少教多学”提出的新理念。如果教师不放权,学生“多学”只是一句空话。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独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数学建模,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建构,做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凸显“学在先、学为主、学而会、学为用”的意义。

5.为“多学”提供多元评价

建立“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个人自评”的主体多元化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

教师的评价有着充分的导向作用,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予适时、全面、公正并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产生成就感,增强“多学”的热情和主动性。

将评价权交给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可以使学生“多学”的欲望倍增。教会学生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通过自评、互评,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欣赏自己、欣赏他人,发现自我的价值。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10

一、高效备课,开展有效教学

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环节,需要教师从备教材和备学生两方面做好课前准备,进而开展有效的教学。首先是备教材,教师要仔细研读,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其次是备学生,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改变教学策略的同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对《难忘的一天》进行备课时,就要在备课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文章中难懂的字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而对于整体文章的把握较为简单,这时就要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哪一天是最难忘的,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还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而教学模式是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W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不断拓展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例如,在讲解《三个儿子》时,老师采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找学生扮演三组不同的妈妈和儿子,还有一位同学扮演老爷爷,使学生按照课文内容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对话。

2.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改变了单一的教学策略,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触摸春天》课文时,老师可以将极具春、夏、秋、冬特点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春天的特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PPT课件为学生展示万物复苏的美景,如绵绵的春雨、盛开的花朵、顽强的小草等,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创设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和游戏情境等,使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结合情境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怀念母亲》一课,作者通过介绍自己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怀着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讲述生活中体现母爱的点点滴滴,如下雨天,母亲倾斜的雨伞,饭桌上,可口的饭菜等等,然后让学生结合母亲的爱来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完善课堂评价体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评价体系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保证,在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完善课堂评价体系首先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评价主体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解,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评价,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学习,反思自己的学习效率,进行自我评价。其次是评价内容要全面化,不仅要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在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老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改变教学策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能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