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乡村网络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9 17:11:02

乡村网络建设

乡村网络建设例1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B

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的行业,信息涉及广泛,传播力较强,发展旅游业需要交通、餐饮、娱乐、商业等方面的全面配合。现代旅游信息化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整合和传播信息资源,促使旅游业更加蓬勃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一)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乡村旅行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普遍问题来源是对乡村旅游业的资源结构的短缺,造成整体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乡村旅游业无法高效利用环境优势,对资源进行优质使用。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行业定位模糊,导游机制与宣传力度欠缺,管理条例较为刻板等,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乡村旅游组织机构现在盲目新增旅游项目,资源管理不足,缺少经营理念,服务不够完善,政策空间相对封闭,破坏生态环境和职业道德,将“滥”与“散”的问题暴露在现在乡村旅游产业中[1]。

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最基本在于当地村民的文化知识层次,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行业的了解,是否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满意,村民支持度。

(二)网络信息化发展技术基础薄弱

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字介绍、图片信息、语音广告等,同时网上订票、订酒店、找司机、订餐饮、租车等,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信息建设,方便快捷的同时出现较多弊端。

企业培养人才的方式种类繁多,其中全自动网络信息化人才的管理缺失,创新型网络信息管理人才稀少,在旅游业信息管理上更是甚少,缺少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和对旅游行业本质的了解。网络不是一种单纯进行旅游销售的工具,而是对旅游信息了解参考的途径。对网络信息化和旅游业信息本身了解浅薄,就无法在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上解决存在的根本问题。

(三)网络乡村旅游信息质量存在安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知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消费者在网上进行自选消费,其达到方便快捷,但是网络的复杂性和开发性,并不像消费者想象的单纯,网上银行,网上支付,涉及到钱财的网上交易,纵使病毒,计算机黑客和网络盗贼的出现,通过各大企业的内部消息,或者冒充消费软件商家名义进行骗取[2]。消费者的网络信息,被这些所谓“计算机强盗”进行信息篡改,冒充商家,威胁消费者,消费者在进入网站的同时,必须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当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将受到危害,因此部分消费者不愿意轻信或访问网络。

从电视、广播、网络、广告等多方位传播媒介来看,多种多样关于旅游宣传方式越来越多,网络中出现的关于旅游的题材在内容上越来越丰富。其中对旅游线路的介绍,旅游景点的照片和针对旅游出行的计划,还不够完善,自然风光和乡土人情的体现比较肤浅,没有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紧密和当地的旅游情景,环境优势,乡土特色结合。出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当地村庄环境落差大,差异大。没有突出本质特色,尤其是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日常行为、饮食的特色,无法突出特色,这就是在网络传播上的差异,给消费者带来的真实和不安全感。

二、如何加强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全民对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对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就要打破陈旧观念和保守思想,加强学习网络信息,了解网络信息建设,及时更新网络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增大对乡村旅游信息的宣传,开展创新展示乡村旅游业风采宣传平台,使人们感受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并且在选择上起到方便快捷的作用。

转变广大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乡村旅游业对其起到的经济效益,明白自身将融入乡村旅游业的必要,提高当地人民的自身文化水平,个人修养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政府企业要将所收入的部分经济效益交给当地人民,并且更好的提供给他们农民转化商人的机会[3]。加强村民获取经济效益提高的正确心态,将消费者满意度放在首位,通过农家餐饮健康标准,当地交通安全便利为主,游园门票价位合理等方向,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达到使政府审核通过,社会大众认同,前来消费人群满意的最终目的。

(二)多方面培养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人才

大量培养有创新思维管理网络乡村旅游信息人才,当地农民为主要培养对象,补充文化知识,加强语言交流,学习标准普通话,有目标进行对村民最基本文化和网络知识系统教育,派选专家到当地授课指导,在当地学校和政府下属单位进行学习,开设旅游业学习辅导班,或直接通过网络计算机进行远程教育信息化方式,在乡村进行授课。政府可通过技术考核,将当地或外地相关专业大学生聘请到乡村旅游文化信息行业进行实践性工作,直接起到榜样教学,并给予青年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和相关福利,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达到爱惜人才,稳定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4]。

通过人才的纳入,加快培训当地村民对旅游信息化的普及,达到独立完成网络信息内容的编排和信息的及时更新,使消费者更全面了解乡村文化、景观、自然生态环境、人文风土、娱乐设施等,从而吸引带动消费,促使消费者旅游欲望。

联合中、小型企业、专家、学者、当地村民举办联合研讨会,会议研究策划乡村旅游信息化管理的宣传,乡村旅游的广告创意,特色农产品的包装品牌推广,创意农民艺术品开发,对乡土文化环境的保护进行研究。通过科技高端引领,展示生态科技,集生态文明,生态优势,文化特色于一体,倡导和实践未来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创新理念,打造乡村旅游业新形象,新概念,新亮点。

(三)加快完善乡村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

通过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标准,进行规范建设。政府部门的支持是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将发展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计划交给政府进行进一步审核,通过思想政治、经济效益、文化提高、宣扬乡村自然特色,村民积极向上心态等方面进行评定,使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得到上级政府的认可。

成立乡村旅游建设师资队伍,实行研究学习,后进行实践的方式,统一将当地村民的整体素质提高,掌握最基础的旅游业信息,达到从旅游环境到思想心态统一结合。在师资力量上,聘请专业旅游业方向导师,进行因材施教,使乡村旅游行业更专业化。同时,加大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社会集资,通过各大中、小型企业赞助网络、广播、广告等宣传工作,从而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网络运行,建立起相互连接的网络体系,实现安全网上付费、方便快捷购买交通票据、健康农家餐饮、服务一流导游团队等,真正达到满足顾客需求,消费者满意。

让乡村旅游成为消费者在工作忙碌之余,短暂而放松的消费方式。从最基本的观光景点,休闲娱乐到农家餐饮农家乐,最基础的旅游方式开始,打破常规旅游方式,自己动手制定餐饮,垂钓、温泉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使乡村网络旅游信息化建设得到当地百姓和消费者的极大信任,使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推向更高的台阶。

三、结语

纵观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可以观察到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发展空间无限,发展种类繁多,个性化旅游路线和创意旅行产品不断涌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不仅保护原始的人文环境真实性,重点保持景观景物的保护,这一点是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交流方式也都随着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网络成为村民宣传乡村旅游文化的主要工具,更加新颖跟着流行潮流的时尚方式,在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中出现,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开拓,将资源优势得到保存,保护自然生态为乡村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策略,保持当地的资源特色,做到乡村与网络信息相结合,真正达到网络乡村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黄洁,吴军.中国乡村旅游网站定量评价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7(1):57-60

乡村网络建设例2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94-0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特别是城市化及工业化的推进,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而且高血压、肿瘤、糖尿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如不加强防治,最终会严重危害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乡村卫生防治网络处于防治第一线,承担大量具体工作,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防治成果的好坏,故加强乡村公共卫生防治网络建设尤为重要。现结合我镇近三年来慢病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 组织和机构建设情况来源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2010年的机构规划报表。慢病中的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管理情况,来源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8-2010年慢病防治管理报表。

2 结果

2.1 施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人员组成情况 见表1。

表1阜宁县施庄卫生服务中心在职职工人数及组成情况

2.2 施庄村级卫生机构及人员组成情况 见表2。

表2阜宁县施庄卫生服务中心所辖村卫生服务站情况

2.3 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8-2010年慢病管理例数,居民健康档案份数及辖区人口数情况 见表3。

表3阜宁县施庄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情况

3 讨论 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位于基层第一线,承担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慢病的发现、转诊、督导管理、网络追踪、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任务,但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群众健康知晓率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足,专业防治人员素质量参差不齐,加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都给慢病防治工作带来了难度。所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做好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3.1 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工作效率 要强化服务中心对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的组织领导,把各项公共卫生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年初有目标、月月有考核、季度有评估、年终有奖惩。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要造派业务精,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不得随意调换岗位,服务中心对村级服务站人员要进行统一管理,每个行政村设一个服务站,根据服务人口,每个站设3-5名乡村医生,其中要有―名女乡村医生,每月实行一次慢病管理集中例会,检查布置交流慢病管理工作情况。

3.2 加大经费投入,稳定慢病管理队伍 对在公共卫生一线工作的人员,特别是慢病管理人员,必需保证办公经费,增加必要的办公设施,加大奖金及绩效工资系数,来提高慢病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村级服务机构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考核发放也应及时到位,这样才能极大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3.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利用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慢病管理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此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员的慢病管理水平。

3.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慢病知识的知晓率 要把慢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作为全民健康工程的一项实事纳入当地规划,采用电视、广播、网络、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科普讲座等手段大力宣传,向群众宣传慢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促进健康的行为方式,减少慢病的发生,并加强慢病的发现,及时登记管理,通过有效的干预,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危害。

3.5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发现、登记、管理病人 积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建立和不断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完善慢病统计报表、监测、进度及评价系统,及时掌握慢病病情动态,不断完善防治措施,加强病人网络追踪,归口管理。

3.6 加强县乡村三级网络交流与合作 乡村网络应加强与县级专业慢病防治机构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反馈慢病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人员组成及思想状况,工作进度及管理完成情况,借鉴和推广国际、国内先进的慢病管理科学技术和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全社会共同参与,切实、有效遏制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慢病的产生、发展与危害。

乡村网络建设例3

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各项经济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就是由依靠个人经验、技能转向依靠科学技术。这就客观的要求档案部门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广渠道、多方式地全面开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抓好县乡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建设就是档案工作的重点。为此,笔者谈点不成熟的拙见。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建设县乡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就要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首先,要对农业科技档案的内涵外延有较清醒的认识。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活动的直接记录和实际反映。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农业科技和生产类,包括科研,农技推广、农机、植保、种子、畜牧、养殖等档案;二是农业资源生态类,有土壤、肥料、气象、水利、林业、农田基本建设、农业区划等档案。随着现代农业和科技工作的延伸,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从田头到市场,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连结了起来,拓宽了农业的领域。由此而产生的档案内容越来越丰富。数量越来越多。为使这些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尽快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就必须努力实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检索、利用网络化。

其次,要对当今网络传输手段性质有足够的认识。网络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范围传递信息,作为信息大总汇的因特网现已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二十一世纪将成为网络时代。在这一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国力、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体现为信息的拥有量、处理能力和利用水平。“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一个民族、地区性命攸关的 “生命线”。面对网络时代,我们没有等待观望的理由。只有加快发展的责任。在这方面突出的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东升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互联网就已和省有关单位连网,帮助农民科学种田闯市场,起到了其它手段无法比拟与替代作用,建立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并实行计算机管理是客观形势需要,是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档案“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就是要把封闭管理变为开放。

再次,要对建设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的意义有深刻认识。建设县乡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就是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农发展战略,满足广大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的迫切需要,使资源达到共享,优势互补,综合利用。让农民走近科技,让科技落户农家,使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络成为联结农民和科技的“高速公路”。认识决定实践,领导是关键。谈到领导,这里要指出的是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建设,不仅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涉农主管部门分内工作。因此,要把此项工作纳入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涉农主管部门的目标管理之中,并建立主管领导负责制,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制定规划,解决困难.加大投入,让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建设与其它业务同步发展。

二、积极协调 搞好指导

网络建设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县级各涉农主管部门的三级农业科技档案资科目录中心。我们要抓住这个重点,首先把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三级农业科技档案资料目录中心建立起来,然后拓宽工作领域,把县级水利、土地、林业等各涉农主管部门的三级农业科技档案资料目录中心建立起来,这是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要利用“政府行为”搞好协调。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努力形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局面。

在业务指导工作中,应采取抓系统,系统抓,形成合力的方法。面向各级各方面的领导,千方百计为县乡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建设创造条件。指导网络成员单位既要搞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又要搞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开发、传递。这就要对档案人员进行培训,利用集中办班,在职学习等办法,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档案专业知识水平。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能在大量无序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中辨别出哪些信息是所需要的,并能依据掌握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使用这些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人才素质决定服务质量,关系着今后的发展,这是农业科技档案信网络工作健康开展的重要基础。

指导网络建设要与业务主管相结合。精心组织。精心实施。防止一般化,流于形式。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各级档案部门都要积极争取专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本系统档案工作的指导,努力形成上下结合。内外沟通的指导工作机制。建立起有发展规划,有领导分管,有档案人员,有档案装具,有规章制度,能对所属基层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的县乡村三级网络,使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道,以获得最佳的工作秩序和社会效益。

三、整章立制 全面建设

乡村网络建设例4

陈村电站目前有一套400门程控电话,通过光缆联结纪村与基地通讯,陈村采用100门程控总机及10对音频电缆,完成陈村厂房、办公大楼、万上变电所之间的通信联系。电站于1998年完成了《陈村水电站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并通过验收,99年完成了网络施工、调试工作,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2.网络设计原则

2.1先进性。

除了准确地体现陈村水电站的管理思想和模式,还考虑了满足全省水电系统发展的共性要求。为此在网络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符合最新国际标准、工业标准、待业标准,开放性,高性能、易管理等因素。

2.2实用性。

符合安徽省水电管理的业务需求。在需求调查时,我们立足于陈村电站,放眼于全省水电行业。在人机界面、功能设置方面以实用为主。

2.3可靠性。

在硬件选型、网络设计和支撑环境的建设中就考虑这一问题,应用了容错技术、备份链路措施、服务器采用磁盘陈列技术等手段。

2.4经济性。

在一定的资金资源下,尽量有效地利用,以适当的投入,建立一个尽可能高水平的、完善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而不是盲目追求先进性。

2.5可变性、扩展性。

整个支撑平台采用了开放的结构,符合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的设计。网络用高速主干技术、智能化网络管理、虚拟网等技术,能灵活调整,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

3.网络设备的考虑

3.1局域网技术的考虑

FDDI是一种成熟可靠的技术,采用分时令牌协议控制网络访问,网络时延确定,适宜对时延敏感的数据传输,适用网络主干。但是成本高,特别是与以太网的桥接代价难以下降。

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它的报文大小为固定长度的信元,可保证传输过程的低延迟能力。另外,在ATM的通讯架构中,建置了服务质量功能。ATM的缺点是规格及标准的制定困难。

1EEE802.3类快速以太网适用于以数据为主的应用环境中,并可搭配一些频宽管理的特性,也可使用部分的多媒体。它可以解决服务器的瓶颈问题,与交换技术的结合,适用作网络主干。另外它的性能价格比高。

综合考虑陈村电站实际情况和上述各种技术方案优缺点后,在纪村和陈村局域网中采用二级交换结构,以100M光纤为网络主干,纪村以10/100Mbps·Switch·Etherent到桌面,陈村以10Mbps·Switch·Etherent到桌面。另外,陈村和纪村之间通过自建微波链路作为主通信链路,采用访问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远程用户对水电站内部网络的访问,采用电话拨号方式,通过访问服务器连接入网。

3.2服务器和路由器的选择

纪村局域网主机采用小型机作为数据服务器,型号为DS-20。

PC服务器作为文件服务器,设一台主交换机和四台节点交换机,机房放在纪村办公大楼;陈村局域网主机用PC服务器,设一台主交换机和二台节点交换机,机房放在陈村载波楼。PC服务器型号为HPLH3400。纪村主交换机型号为BAYSTACK1100R。在纪村和陈村之间采用了3COMRS1500路由器。

4.网络安全的考虑

4.1网络级安全控制

陈村水电站MIS网络内部应用系统的构成较为复杂。一方面,有整个机关公用的系统,如机关公文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公共住处查询系统等,要求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均可访问这些应用系统;另一方面,有各业务部门的业务系统,它们自成体系,通常不允许本业务部门外的其它用户访问。根据这种情况,首先根据部门分布将网络从物理上划分成若干独立的网段,控制部门间的访问;另外对公用系统的访问和物理划分有难度的网段,利用网络系统提供的虚拟局域网络进行网段及资源的逻辑划分,同时利用网络交换机提供的包过滤功能,限制不同业务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和访问。

4.2.1WidnousNT安全策略

域用户管理,使得安全控制已经不仅限制在上下级的访问关系,而是纵横发展的安全控制;服务器镜象和磁盘镜象保证了数据安全;NTFS特有的安全控制可以控制服务器上的所有资源的控制,从文件到包括Internet的各种服务,都可以在用户级上控制使用权限。

4.2.2Proxy安全策略

它和NT的安全策略相结合,可实现:防止没有授权的用户连到你的私人网络上来,保证你的数据安全;与NT的用户验证紧密结合,使管理员能够设置何人使用INTERNET以及使用哪些服务;通过IP地址或域来阻止对限制的场点的访问。

4.2.3IIS安全策略

IIS作为WEB服务器程序,提供了基于NT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主要有: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安全机制的工作方式;控制匿名访问;设置文件夹和文件权限;设置WWW目录访问权;通过IP地址控制访问权;运行其它网络服务;用安全套按字(SSL)保护数据传输。

4.3网络防病毒策略

乡村网络建设例5

农村网络城市化与“小农理性命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Schultz(1964)认为,农户相当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单位,农民比起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来毫不逊色,基于此,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激励农民为追求利润而创新的行为。Popkin(1979)更是直言,农场完全可以视作资本主义的公司,小农无论是在市场领域还是政治社会活动中,都更倾向于按理性的投资者原则行事。人们将两者的观点概括为“Schultz-Popkin小农理性命题”。这一命题实际上强调了,农户即企业,农民即企业家;激励农户的利润动机与创新行为以及创造外部市场条件十分重要;如果这些外部市场条件能得到满足,则农户就完全可以和企业家一样行动。农村网络城市化为农民提供了农产品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提供了利润创新机会,理性的农民会充分利用农村网络城市化平台,抓住有利可图的信息和机会及时对农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或及时扩大投资,从而取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河南固始县和“赣州模式”为“小农理性命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河南固始县农民种植“双低”油菜的积极性大为提高的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强调:“农民愿意干的,政府要放手;农民不愿意干的,政府要住手。农民种什么,他们心里最清楚,政府不清楚”。2005年“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认为江西“赣州模式”新农村建设值得全国借鉴和推广。“赣州模式”的重要经验就是“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把重点放在对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上,相信农民,依靠农民,以农民为中心安排新农村建设工作”。对此,可以说农村网络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地区落后面貌的可行的关键基础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对策。

农村网络城市化与制度变迁理论。农村网络城市化不同于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农村城市化虽然能够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农村城市化有它的局限。据估计大概到203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将达到高峰,有16亿左右,那时即使实现了50%的城市化,还会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因此城市化只能部分解决“三农”问题。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还容易导致地方政府过度介入。比如一些地方急于求成,过多地用行政手段和首长命令来规定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时限、速度和指标,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指标,发展一些缺乏工商业支撑的“城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农村网络城市化也不同于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发生在生产力水平或称之为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时期,指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往往容易被理解成城乡一样化,导致政府的过度介入和占用大量耕地,许多地方政府在实践中本着“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公共绿化集中,村落组团集中”的布局原则,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导致一些几百人,几千人乡村也要建街道、幼儿园、学校、医院、公园等等,利用率却很低,没有多少人看病、上学、游园。有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上则提出村内主干道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这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农村网络城市化的道路建设主要着眼于村村、村镇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乡村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则应交由村民自主决定是否建设、如何建设,这是一个自发的制度变迁过程,这样可以避免政府的过度介入和过分占用耕地。利用政府力量来强力推动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安排存在着制度供应过剩的弊端,这是导致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府过度介入和占用大量耕地的根本原因。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一般地,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创新比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创新更富有效率。当制度供给和需求处于不均衡状态时,社会就会自动产生制度变迁的力量,自发促进制度变迁的完成。中国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就是一个自发的制度变迁过程,早期的城市是在农村居民点——邑的基础上,由于简单的物物交换而自发发展为集市,进而发展为城镇,最终发展为城市。农村网络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地理位置较好的村、镇,由于农村网络化的发展,新的盈利机会和制度租金会出现,村—镇、镇—小城市的演进路径会自发形成。因此,农村网络化与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并不矛盾,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和前提。

乡村网络建设例6

“三赢一惠”是指在不变动广电部门有线电视网络的产权、经营权前提下,由广电网络公司、CATV器材设备生产企业、乡镇人民政府三方共同投资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让广大农民群众受益的一种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发展模式。其中,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组织发动农户入网和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光纤网络的部分投入,器材设备生产企业主要负责材料设备的组织供应和网络建设,广电网络公司主要负责网络的规划设计、工程质量监督和验收以及网络建成后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乡镇人民政府投入少部分资金就“赢”得了广播网络,器材设备生产企业“赢”得了市场和商机,广电网络公司“赢”得了用户,农村群众得到了实惠。高坪区工作部自2005年底在原天峰乡试点以来,已先后引进了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金田电子有限公司等4家器材设备生产企业,在凤凰、隆兴、搽耳、南江等11个乡镇进行了推广,新架设光纤140公里,使86个村、510个社、12万新用户看上了有线电视。

一、广泛宣传,做好群众动员工作。高坪工作部通过在乡镇场镇或交通要道书写宣传标语、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宣传形式,让广大群众知晓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党和政府为群众办的一件实事,广播电视是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一个窗口,获知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和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办到农民家中的科技课堂和文化活动室。通过舆论引导,充分调动了群众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为“村村通”工程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对比算帐,充分调动乡镇参与积极性。广电网络公司主动与乡镇党政联系协商,进行对比算帐。经测算,根据目前农村有线广播网现状进行恢复性建设,一个乡镇大约需投入8至15万元,而建设乡村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光纤网络,乡镇政府仅需投入4至8万元,乡镇付出的共缆工程建设补助仅相当于单独建成广播工程费用的一半。同时,广播电视共缆光纤网建成后,乡镇广播站的传输方式将原来的功率传输改为信号传输,线路维护由广电网络统一维护,乡镇政府不再支付网络运转经费。通过对比算帐,乡镇党政重视和支持“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力度明显加大。今年高坪区实施“三赢一惠”的乡镇都把“村村通”工程纳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乡村干部实行包村、包社、包户的责任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东观镇率先在全区利用广播电视共缆传输技术恢复开通了全镇广播。目前,小龙镇政府已拿出7万元资金恢复农村有线广播,可望在明年初全部开通。

三、自负盈亏,市场化运作网络建设。在工程实施前,广电网络公司与器材设备生产企业就工程内容、工程承包金额、设备选型、安装规范及技术要求、材料设备使用年限、施工安全及工程完工期限等方面内容签定承建合同。器材设备生产企业承建村到社的用户分配网络,除每户收取400元的初装费用外,广电网络公司还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和住户分布情况,按照其实际安装户数,每户补偿分配网络建设所产生的劳务费、占地、青苗赔偿、协调等相关费用50—70元,工程实行自负盈亏。

四、严格监管,确保网络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坪广电网络公司实施了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着重把好了四关。一是工程规划设计关。严格按照GY/T106—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GBJ《民用建筑电缆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网络工程技术方案,承建商按双方签字认可的工程设计方案图纸组织施工。二是材料设备配置关。工程所需材料设备必须要有省广电厅的入网证,经广电网络公司现场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场使用。三是质量监督关。工程建设中,广电网络公司安排所在乡镇广播电视站站长跟踪现场监督施工,随时发现和纠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四是工程验收关。工程完工后,广电网络公司根据承建方申请组织网络技术人员、所在片区负责人、乡镇站全体职工以及承建商四方按标准进行验收。

主要成效

一、破解了资金难题。资金问题始终是“村村通”工程最大的制约因素。新一轮“村村通”工程实施的地方,大多自然条件较差、居民居住比较分散,网络建设成本高,工程实施难度大。在地方财政资金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必须调动社会力量,拓展资金渠道。近一年来,高坪广电网络公司在自身投入不足60万元的情况下,通过“三赢一惠”模式,引进了4家器材设备生产企业,共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网络。

乡村网络建设例7

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全县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乡镇有组织村屯有人管宣传经常化”的近期网络建设目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有效防止假币在城乡扩散,从根本上杜绝假币在城乡的流通使用,力争实现城乡金融市场规范有序,创建城乡货币流通安全区;城乡居民知假识假防假货币能力全面提高,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人民币信誉得以维护;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监督功效,有效遏制城乡制贩假货币犯罪活动的滋生;反假货币宣传网络进一步丰富完善,实现“宣传到户咨询到位反馈及时作用持久管理有序群众切实受益”的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网络建设中期目标。

二组织领导与工作职责

建立由县人民银行牵头,县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行政村和社区大力参与的城乡反假网络体系。为确保我县城乡反假网络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此项工作由县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立县城乡反假宣传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反假网络领导小组)。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县长担任组长,县人民银行县公安局负责人任副组长,县辖区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反假办),办公室设在县人民银行营业室,营业室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反假网络领导小组的职责为:负责建立和完善全县城乡反假货币工作组织体系;督促反假办公室制定完善符合我县实际的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组织实施全县反假货币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打击假币犯罪活动。

反假办是开展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建设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协助反假网络领导小组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使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此,在组织培训的基础上,负责向反假网络成员单位提供统一的反假宣传挂图资料样本,推荐简便实用的鉴别工具;公开咨询电话,及时向反假宣传员提供咨询,通过多种方式,保持与整个网络的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城乡反假货币信息动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经验,通过补充修订等方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作用。

三工作步骤及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村反假货币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各乡(镇场管委会)村(居)委会以及各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努力构建县反假货币联席会议乡(镇场管委会)反假货币工作站村(居)委会反假货币工作点三级网络,形成分级负责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安全和谐的反假货币“民心工程优质工作和长效工程”。

2明确步骤,稳步推进。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创建工作,在县反假网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反假办公室组织实施,各乡(镇场管委会)金融机构村(居)委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力争三年内,在各乡(镇)建立反假货币工作站,在全县大部分行政村居委会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点。年内的创建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年8月底前,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含邮政局)在有网点的乡镇设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其他商业银行均要在各乡镇(村委会居委会)选择设立一个反假货币工作站(点),并在设置前报反假办确认备案。所需经费由各单位自行负责。

(2)年8-9月份,反假办组织全县农村金融机构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张贴标语设立咨询台深入农村宣传发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以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创建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点)积极性。

乡村网络建设例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升“三个核心指标”为主题,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流通网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二)总体要求

通过“乡村流通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达到培育和打造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配送中心、发展终端经营网点、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创办乡村流通信息网、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打牢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基础的要求,最终实现新型经营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构筑起以县为中心,网点覆盖到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具备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双向流通功能的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三)规划方法

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供销合作社为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按照广泛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收集数据资料,认真分析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方法,组织骨干力量,科学编制规划。

(四)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

4.《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临发〔2009〕3号)。

二、规划的名称和规划期

(一)规划名称

《××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2008-2012)

(二)规划期

以2007年为基准年,2008年为起始年,2012年为目标年,进行五年规划。

三、规划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建设方式

(一)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的建设,采取在政府引导下,加大工程投融资力度。通过财政资金贴息或部分项目直补为引导,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多方位、多渠道进行投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动企业投入、给予信贷融资优惠扶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入,有效整合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四大资源,强势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2.坚持深化县直公司改革,打造龙头企业的原则。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关键是要打造、培育、扶持发展好龙头、骨干企业这个重点。对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县直公司,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县直公司的管理,加大县属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和打造龙头和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和骨干企业在流通网络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3.坚持开放办社、联合合作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光靠实施主体供销社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职责,配合协调做好此项工程的实施,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开放办社,联合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程的实施。

4.坚持构建具有双向流通功能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要具备双向流通功能,实现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再生资源回收双向流通。

(三)目标任务

经过五年建设,2012年要达到:1.培育1个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龙头和骨干企业;2.全县完成1个市级补助的县级农资和1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6个乡(镇)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建设;3.完成7个省、市或县级补助的农村集贸市场建设;4.发展、改造、提升“两社一会”169个,累计达17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累计56个,综合服务社106个,累计达106个,行业协会7个,累计达9个,使“两社一会”网点覆盖全县75个行政村委会和社区;5.创建“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6.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1898人,其中: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363人。通过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立起与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实现90%以上的农资商品连锁配送,70%以上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60%以上的零售终端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50%以上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由乡村流通网络经销的“9765”目标。

(四)主要内容和建设方式

1.着力构筑县域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采取“县属农资龙头+配送中心+乡(镇)连锁店+村委(社区)农家店”的运作模式,重点扶持、培育现有县属农资公司,将其打造成为县级农资配送骨干龙头企业,建立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在六个乡(镇)中选择有经营实力、服务规范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个体私营店、原基层供销社作为农资配送二级中心,对连锁经营网点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规范经营,全部签订农资连锁经营合同书,明确连锁经营责任,落实连锁经营任务。形成以农资连锁店、加盟店的农资连锁经营、统一配货为主要形式的县、乡、村三级农资现代流通网络。

2.建立县域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按照“小超市、大连锁”的发展战略,采取自办、联办、加盟等形式,在县城发展具有配送功能的日用消费品超市(县级配送中心),在六个乡(镇)建设直营或加盟连锁店(二级配送中心),在村委(社区)新建、改造便民店、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模式。

3.建立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围绕提升农副产品市场的交易功能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以县级批发交易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产业化生产经营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为中介,在乡(镇)、村(社区)建设具有收购、交易、集散功能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网络终端,以信息服务、加工增值、物流配送为重点,打造集交易、加工和物流配送、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副产品经销网络体系,培育“农副产品批发、农村集贸市场+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加工企业+农户”的购销格局,有效解决农产品进城和农民卖难问题,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程度。逐步构建全县范围内的从基地、加工到市场、配送和终端卖场的农副产品一条龙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

4.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立以社区、乡(镇)村委综合服务中心回收点为基础、以集散交易中心为载体、以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起县级市场集散交易市场+协会+县、乡(镇)+村委(社区)回收点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5.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在市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的统一部署下,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信息网站。以流通骨干企业、配送中心、终端网点、集贸市场、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为信息基础,建立起信息采集、整理、制度,同时,扩大到所有与乡村流通相关的信息收集和,丰富信息内容和深度。可通过发放宣传单、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信息等多方式扩大渠道,提升信息覆盖面。

6.实施“乡村流通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以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为主,加强对“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提高流通网络建设人才综合素质。

(五)年度指标分解

根据五年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对2009年度指标进行分解:1.重点规划和建设县级1个农资、1个日用消费品网络配送中心;2.培育、建立6个乡(镇)二级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3.实施2个农村集贸市场建设;4.发展、改造、提升“两社一会”40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综合服务社22个,行业协会1个;5.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6.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330人,其中: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70人。

(六)中期规划的执行检查和规划方案的变更调整

2010年,要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根据规划建设进展及当期政策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合理的变更调整,确保终期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调查研究(2008年9月-12月)

2008年9月至12月,深入各乡(镇)村委(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我县乡村流通网络现状、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为规划的编制收集第一手资料。

(二)第二阶段:规划文本的编制和审批(2009年2月-2009年4月)

我县于2009年2月底前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的拟定,并上报市供销社;在市供销社规划小组的指导下,于2009年3月底前完成我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讨论稿,4月底前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三)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09年5月起)

根据市、县人民政府审批下发的《规划》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五、工作要求

(一)规划文本编制要求

规划文本要按照市供销社统一规范,做到数据真实准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文字通畅、简炼,分别对“五大网络”进行规划,规划要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做好项目储备

要对“五大网络”的建设,分项进行规划,提前编写好项目建议书,作为市社储备项目和县级储备项目,争取项目资金补助。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和《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临发〔2009〕3号)精神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的领导,县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要把抓好“乡村流通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抓落实,认真履行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职能,抓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二)成立组织机构

1.成立由××自治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吴尊宝为组长、县供销社主任董真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发飞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乡村网络建设例9

根据我市农村经济条件、农民文化层次和通信网络基础条件,经市政府同意,决定采用“阳光宽带”(即“宽带+机顶盒+电视机”)的接入方案。该方案利用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技术),把网络信息量大的优势与农村电视普及率高的特点有机结合在一起,轻松实现“电视上网”,既降低了农村上网的门槛,减少了网络费用支出,又较好地解决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农村接轨的问题。其主要特点是:

1、内容全面、实时更新。此业务接入“中国三农信息服务网”,内容分为:价格行情、农业要闻、科技推广、科普知识、休闲娱乐、生活宝典、互动教育、数字农业、节水灌溉等九大版快,内容实时更新,让农民每天都能了解到更多新的信息。同时,对农民群众提出的个性技术需求,农业畜牧水产局信息中心还可随时编辑。

2、电视上网,成本低廉。不用购买电脑,使用费用低,通过现有的电视机上网,使普通百姓都能安的起、用的上。

3、好学易懂,操作简单。采用遥控器的方式,对网站内容进行查询、浏览,不具备互联网知识的农户也能很快掌握,非常适合农村推广使用。

二、建设内容及范围

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农户使用,真正实现“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我市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采取分期推广逐步扩大的方法,首先在全市500个行政村安装,今年的网络设备只安装在每个村的村委会,让农民群众看的见,用的上,搞好试点创建工作。

1、运行机制。采取市、乡镇共同实施创建,村、农民、农技人员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由农业畜牧水产局负责技术指导、提供相关设备,乡镇政府给予政策、技术上的扶持、配合,保障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健康有序发展。农业畜牧水产局届时将会同网通公司进行网络测试、设备安装、实用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各乡镇政府要确定乡镇和村级的信息负责人员,对工程的实施予以积极配合,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网络安装调试完毕后,各村委会要积极组织农民实地参观,使其成为查询信息的窗口,并交流信息服务的体会和收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以农民上网的成功案例,辐射带动其他农户,最终实现信息服务的大众化。

2、设备投入。安装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所需的机顶盒、宽带调制解调器、电话、第一年的端口使用费240元均由农业畜牧水产局经过网通公司无偿提供。每个行政村需自备一台电视机,同时承担用于网络接入的电话月租费(15元/月)。

3、网络后期运营。信息服务网络接通运营后,在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统一管理维护和信息添加更新,各村在第二个年度开始,由乡镇组织缴纳端口使用费(240元/年)。

4、人员培训。我们将分期分批对全市500个行政村的信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能独立上网查询信息和信息。通过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熟悉本行业情况,信息敏感性强的信息队伍,为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

三、进度安排

本工程计划2007年6月-12月完成。

1、2007年6月,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明确人员分工。

2、2007年7月-10月,进行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为500个村安装、调试设备。与此同时,分期分批对500个村的信息人员进行培训。

3、2007年11月-12月,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对各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运行情况进行全面验收。

四、几点要求

1、要高度重视。这次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各乡镇一定要认真研究,高度重视,按照分配的村数确定具体村,确保市政府确定的这件为民办的实事办好,真正让群众满意,收到实效。

乡村网络建设例10

文献标识码:B

为了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2003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了《关于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确定北京市、江西省、陕西省和四川成都市为试点地区。随后,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了检查江西省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本文简称“两网”建设)的试点工作情况,对江西省宜春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现将调查与评估结果报道如下:

1调查、评估对象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人口520万,其中农村人口398万,占77%。被调查单位如下:万载县:赤兴乡(楼山村,皂下村)、双桥乡(龙田片联合村,山溪村);靖安县:躁都乡(黄浦村,港背村)、高湖乡(永丰村,村);上高县:南港乡(梅沙村,南港村)、芦洲乡(郭溪村,大垣村)。

2调查、评估内容与方法

针对当前农村药品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督不力,购药渠道混乱,从业人员管理不规范,药品贮存条件差,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等问题,自拟《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调查表》和《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调查表》,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现场抽查、实地察看、现场测试和查阅档案等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及评估体系指标由三级指标组成(见表1)。

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了3个县(万载县、靖安县、上高县),6个乡镇,12个行政村,3个药品零售店,3个乡镇卫生院代购点,12个村药店或卫生所,6名药品监督协管员,42名药品供应网络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将调查所得原始资料输入计算机,按照评估体系中的评估指标(表1)及《江西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评估体系》的评估方法,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分别由三级指标分值得出二级指标分值,再由二级指标分值得出一级指标分值,三个一级指标(即供应网络、监督网络和建网成效)分值之和可得出各县“两网”建设的实际得分及合格率,用以评估3县“两网”建设情况及其成效,评估结果:供应网络200分,监督网络250分,建网成效100分,合计500分为满值分。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评估达标等级:A级(优)90~100分,B级(良)76~89分,C级(合格)60~70分,D级(不合格)

3调查与评估结果

按照评估体系指标和评估方法对被调查的3个县进行了评估,结果靖安县为优,万载县、上高县为良。其中,3个县的药品配送进乡覆盖率、药品配送到村覆盖率、药品配送率均达100%;3县药品供应网络人员现场测试结果(满分100分):万载县76.4分、靖安县84.3分、上高县89.3分;3个县的行政村监督网络覆盖率和乡镇监督网络覆盖率均达100%; 三县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均在97%以上;价格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评估结果见表3。

4讨论

从调查与评估的结果可见,宜春市万载县、靖安县、上高县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中,整体评估均达到了优良,基本上达到了江西省制定的农村“两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其中靖安县优于万载县和上高县。从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情况来看,万载县、靖安县、上高县三县药品配送到乡、村均达100%,供应网络健全。从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情况来看,三县的药品监督网络覆盖率均达到了100%,每个乡镇都配备了药品监督协管员,每个行政村配备了药品监督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