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7 16:51:52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56-02

所谓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是指利用管理、教育、技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来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以此来规避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较为高效、健康、安全的护理环境[1]。新生儿作为一个较为脆弱的群体,当其在出生后发生危重疾病时,就必须为其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医疗护理环境,以便于提高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以及生存质量[2]。本研究将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为了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就必须懂法、知法,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来开展日常护理工作。为了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医院在对此类新生儿危重病房的护理工作以及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就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进行学习。让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风险因素进行积极防范,将法律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确保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日常护理行为合法、合情以及合理。

2 人员的合理配置,强化团队合作

医院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按照动态调整、优化组合、结构合理等原则来对其进行护理人员的配置。一般情况下,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专业知识过硬、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以及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比例应占绝大部分,以此来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的质量以及数量,确保她们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护士长可以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根据工作量的不同、工作时间段的不同以及季节的不同来对排班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动态安排。在医疗高峰时段,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弹性排班,以此来避免护理人员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出现。在对危重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时,由于此类工作具有缺乏新意、重复性强、琐碎、繁忙等特点,同时它有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通常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基于此,在对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强化护理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她们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帮助,以此来降低护理工作中的漏洞以及缺陷,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 强化护理人员的学习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护理技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3]。透析仪、各类监护仪器、人工呼吸机、新生儿辐射台以及新生儿暖箱的相继出现为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希望,因此,新生儿危重监护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就必须对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应用,以此来改善危重新生儿的生存质量,降低其死亡率。例如,在对暖箱中的危重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时,如果未对呼吸机螺旋管或有机外罩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就会导致患儿出现医源性感染的情况[4]。此外,在对各类仪器进行使用时,如果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或未完全掌握一起的相关性能,那么就有可能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由此可见,新生儿危重监护室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遵守相关的护理操作规章制度,而且还必须强化专业技能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对各类贵重、精密换壳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方法、性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都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因此,从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对护理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知识进行不断学习,使其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拓展,以此来达到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工作质量。

4 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护理人员在对危重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对患儿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整体方面来看待其所患的疾病。在对此类新生儿进行护理时,最好使其处于一个相对适宜的环境中,使其保持舒适的,对患儿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帮助母婴尽早建立亲子关系。

5 建立护理安全小组

医院在开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时,可以通过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的方式来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安全进行全权负责,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进行管理。每月定期召开护理工作会议,对上月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差错进行讨论,并将其登记在册,同时还必须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每月必须对辖区内的护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潜在的问题就必须立即进行整改,以此来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质量。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进行预防性管理,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以及风险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伍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安全防护的研究现状[J].重庆医学,2012,41(33):3550-3552.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70

资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本组病例共计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52岁。学历从初中到大学本科不等。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在入重症监护室(ICU)前进行详细的探视与宣教,介绍重症监护室病房的环境及良好的重症监护室健康教育宣教;另一组则选择急诊入院的和没有进行过术前宣教的病人及家属。

具体分两步进行:①对已经知道需要进重症监护室的病人进行术前交流;如病人为昏迷病人则着重与家属进行交谈;②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神志清楚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昏迷病人则用亲属应激量表(RSS)对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患者及其家属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帮助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心理应激状态。结果见表1。

在重症监护室,病人往往被束缚在病床上,常常由于管道口或心脏监护装置或呼吸辅助装置而不能运动,并处于转动的马达或有规则的清脆的短音的噪杂音背景中。病人为频繁的注射和身上有许多管道所苦恼,病人听到或见到其他病人的死亡,并为自己的命运担忧。

心理护理具体实施:重症监护室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和倾听患者主诉时应保持稳定的情绪,要有涵养,平心静气的听取患者的叙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让患者对自己树立良好的信任度,增加患者的从医性。

心理护理效果评价:在实施心理护理的整个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了解现阶段患者出现的新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并尽量给予满足,并及时调整心理护理措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清醒的无预见性急诊入住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在积极抢救和救治病人的同时,由一名护士重点与患者家属进行交谈,一方面粗略介绍重症监护室的情况,介绍重症监护室的探视制度,另一方面从家属那里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特殊的心理需求等。所以重症监护室护士更应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严防发生意外损伤的可能。

对昏迷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应用亲属应激量表(RSS)对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亲属的心理反应。尽量满足家属的需要,对某些家属过激言行应容忍和谅解。家属探视应热情,态度端庄,有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措施有疑问的认真给予解释。鼓励亲属之间相互安慰。

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培训:重症监护室护士除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必须熟悉和掌握临床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善于观察和发现护理中的病人或家属情绪反应和出现的问题。护士要善于利用无声和有声的语言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讨 论

由于成功的实施了心理护理,使得护患之间保持着融洽的关系,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正因为有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才使我们的护理人员在重症监护室这样一个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这种融洽的关系,不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还能在彼此之间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为从重症监护室转入科室进行常规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的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3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护理过程复杂且致病死率较高,易引发医疗纠纷[1]。护理工作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为密切,临床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特别多发生在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2]。如何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当务之急。2011年10月本院通过建立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对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成立于2011年10月,设立了以护理部主任为总监,护士长为组长,骨干护士为成员的三级管理组织架构。组长为呼吸内科护士长、副组长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骨干成员要求工作经验5年以上,参加全军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优先选拔,选拔了分别来自普外科、脑科中心、监护室、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烧伤科、急诊科等15名护士,这些科室平时危重患者多。1.2职责分配总监根据护理部年度工作计划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提出总体要求,下达任务,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各专业学组的工作情况进行通报。(1)组长职责:①在护理部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各科室危重患者护理理论的学习和技术指导。②定期召开危重患者管理小组会议。组织各骨干成员汇报讲评本阶段各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情况,反馈临床相关的护理问题,进行信息交流,总结经验。③定期组织巡查工作,进行各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检查,并上报护理部巡查情况及提出整改建议。④带领组员参与科室会诊,指导科室及时正确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⑤定期向护理部上报周期性危重患者的护理情况及年度专业组的工作情况。⑥带领组员总结危重患者的护理经验,探索护理工作新方法,积极开展护理创新和护理科研。(2)组员职责:①小组成员在各科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工作,落实危重患者管理小组的管理规定。②参加学组的学习,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提高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③负责本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监控,指导护士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操作培训。④重视人文护理,指导本科护士加强护患沟通,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⑤检查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的制定是否正确完整,各项评估单是否及时填写,评估是否准确,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制定个性化防范措施。⑥遇疑难危重患者时,及时上报学组,组织会诊,完善各项护理措施。⑦根据学组的工作计划,承担危重患者护理相关理论的授课。⑧总结危重患者的护理经验,探索护理工作新方法,积极进行护理创新和护理科研。1.3观察指标观察成立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前后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及危重患者满意率。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描述,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建立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前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满意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3.1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护理学科的进步,促进了护理专业技术的不断规范和创新[3]。护理技术学组和专项护理技术打破了目前实体科室间技术交流的壁垒,实现专项技术全覆盖,可以促进护理专项技术的普及和护士的不断进步[3]。专业学组成员通过对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信息交流、探讨,制订了《机械通气管理手册》及《人工气道管理手册》,建立了全院统一的质量标准,从表1可看出成立了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由90.20%提高至97.34%。3.2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护理危重患者时,由于其病情重、变化快、抢救多、工作预见性难,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者[2]。科室在遇到疑难危重患者时,要及时上报学组,组织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会诊,完善各项护理措施。而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内成员也不定期对全院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降低了护理风险,从表1看出成立了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后危重患者满意率由93.23%提高至97.08%。3.3提高了骨干综合素质,增加了人才储备不重视人才储备及人才梯队建设是科技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实施良好的人才储备计划,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4]。根据《中国护士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要求:在保证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的基础上,以提高临床若干专科领域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为着力点,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促进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是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5]。通过危重专业护理学组的建立,对学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及每月组织一次学组内学术交流,提高了学组成员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学组成员负责本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监控,提高了成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专科护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4提升了学组成员的科研能力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的建立,使学组成员有了具体的工作方向,能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收集第一手临床资料,为自己的科研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曾湘宜.护理流程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84-85.

[2]张梅,翟凤平,梁爽,等.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10(20):58-59.

[3]刘云,孙琳,张爱琴,等.临床护理虚拟学组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64-466.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4

随着现代医学向微观方向的深入,临床医学门类划分越来越多,各类专科ICU也相继建立并蓬勃发展。我院于2008年4月成立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江西省的第二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用于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与监护,经过近两年的不断努力,已在重症患者抢救与监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抢救了大量重症患者,对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三集中”的特殊护理单元,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严把护理管理关至关重要。

1人员管理

1.1管理者培训

管理者的素质在整个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长应率先适应NICU管理角色,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强化重症监护知识的培训,熟悉ICU的管理以及各种仪器的故障处理、调试等。

1.2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及培训

本科室主管护师、护师都经过专科ICU进修和相关专业培训;有一部分年轻护士未经过专科ICU进修和相关专业培训,所以有计划地对她们进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科内每周1次业务学习与培训;对疑难危重病人及时组织个案讨论或护理查房,个案讨论要求及时、突出重点病例、针对性强,对护理有指导性。护理查房每月1次,查房前1周由护士长制定查房的具体时间和病床号,病例为近期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的重症病人或有合并症的病人,3d通知参加查房人员,便于她们了解相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开展护理查房,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查房前积极寻找有关资料,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巩固了已学知识,熟悉了重症护理新技术,并积累了重症护理的经验,使重症护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有计划地对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操作考核和晨会提问,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NICU常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各种急救监护技术和操作,如心肺复苏术、呼吸机的应用、血气分析、微量泵、输液泵及监护仪的使用,电子冰帽及降温毯的使用,气管切开的护理等,保证抢救患者时得心应手。

1.3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NICU收住对象主要是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多伴有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生活不能自理,基础护理任务重,治疗护理工作责任强、风险大,抢救必须及时,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富有爱心并具有较好的慎独修养。通过组织学习,使NICU护理人员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不计较个人得失,奉献爱心,奉献家庭、社会及未来的职业情操不,科室内均留有护士家里电话或手机号码,做到随叫随到。

2加强全面的质量管理

2.1护理质量的管理

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取得良好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重症室建立了以“护士长重症室护士助理护士”3级层次管理体系。护士长负责重症室全面质量管理,重点放在护理队伍建设、技术创新、质量监督,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抓制度落实上。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各项考核标准,定期对重症室护士进行考核。每周五主持早会,布置科室工作计划,检查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情况、危重患者的护理和技术操作、护理表格的书写、健康教育等。全面负责重症室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重症室护士负责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疑难问题的解决、护理记录的书写。

2.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院内感染

入住NICU的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低,容易引起呼吸道、泌尿系感染,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消毒隔离措施是NICU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室内空气进行定时通风,保持新鲜,每天采用循环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2次,每次1h,每月进行空气培养1次,要求

2.3抢救物品的管理

①各类急救药品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定药品有效期管理本,过期及时更换。抢救车的药品每次用后及时补充,适当增加各类急救药品基数;②保证仪器完好率在100%。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做好使用登记。每周专人对仪器进行常规保养,并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抢救后及时处理,消毒后放回原处,以保证随时可用。

3严格督促各种制度的落实,杜绝差错事故,保证护理安全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5

1.1 护理人员因素 ①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思想不集中,慎独精神差,未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相应制度,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错误执行医嘱发生配错药,用药剂量不准确等。各班交接不清,巡视不及时,观察病情不细致,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护理不到位,引起护理并发症。喂奶不当引起呛奶误吸或卧位不当吐奶引起窒息而导致误吸及吸入性肺炎。②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或不合理: 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患儿的抢救及治疗,还要完成大量的新生儿喂养和基础护理工作,以及病情观察、各种仪器使用观察和大量的电子护理文书,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护士调动快,护理比例失调,高年资低年资护理人员搭配不合理,在岗人员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工作中不能保证工作质量,工作不能做细、做精、做实。③护理技术因素: 护士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相关急救知识,危重疾病知识、抢救配合观察及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结果分析能力[2],经验不足,动静脉穿刺技术等不过关,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甚至影响到整个救治过程。

1.2 医疗设备使用因素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有婴儿呼吸机、CPAP呼吸器、多功能监护仪、黄疸监测仪、微量血糖仪、istat血气分析仪、辐射抢救台、暖箱、蓝光箱、吸引器、微量输液泵、双道注射泵、空气净化器、体外振动排痰机(多频振动治疗仪)、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气管插管喉镜等。医疗设备品种繁多,应用复杂,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使用不当,不按时检修维护,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故障,可造成事故的发生,如气管插管时,喉镜灯不亮,吸痰时吸引器不能运转,正压通气时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气胸,新生儿培养箱调节失控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发热或烫伤,温度过低导致寒冷综合征,暖箱门关门不严导致患儿坠床。

1.3 院内感染因素 ①环境因素 病房结构和设置不合理,分区不明,通风不良,消毒隔离措施不完善,由于患儿多,物品短缺,床间距离密度过大导致交叉感染,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空气中悬浮的细菌浓度大,层流装置损坏或不定时清洁也是造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②感染的因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均为危重新生儿、早产儿,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建立静脉通路、静脉内高营养支持疗法等均增加气道、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使感染的风险增加[3]。对于刚刚失去母体保护,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的危害之一[3],获得性感染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延长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了痛苦及经济负担,并增加了护理工作量。皮肤损伤的因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能力低,易于感染,另外新生儿大部分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屏障能力脆弱,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pH值较高,皮肤易损伤已导致细菌感染[3]。③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4]。因此,医务人员对于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及对感染的认识直接关系到院内感染的控制的效果。

1.4 患儿的因素 误吸:①新生儿胃处于水平状容量小,胃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若喂奶不当,喂奶姿势不对,喂奶速度过快,患儿哭闹后即进食,均易发生呕吐导致食物反流误吸。②皮肤受损:新生儿血管细,血管通透性大,输入大量高渗性液体,甘露醇、钙剂、碳酸氢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高浓度营养液及血管活性药物时引起血管内膜受累而发生静脉炎和皮肤坏死。新生儿皮肤娇嫩,入暖箱时需要,指甲在哭闹时易划破面部及前胸皮肤,双足与暖箱底部或箱壁反复摩擦,其外踝、足跟部皮肤易擦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时长时间夹于一个部位引起皮肤受压缺血坏死,尿布更换时间间隔过长,大小便后臀部清洁不彻底而引起臀红或臀部湿疹。

2 对策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①加强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教育,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职业道德讲座,使规章制度学习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强化工作责任心,增强慎独精神,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检查转变为自觉遵守并维护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用药时经两人查对后方可给药,交接班、各项处置前、中、后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强化危机及风险意识,将安全风险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关注护理过程重点环节的风险,对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5],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实施,不断改进完善。强化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专科技能及观察能力,有计划的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如新生儿复苏知识技能、气管插管技术、动静脉穿刺技术、重症患儿的观察及护理技术等,定期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学习,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精通专科理论、专科知识、专科操作以不断促进质量的提高。②根据科室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体现以人为本合理排班,护士长应掌握科室每位护士的性格特征、工作能力。排班时合理搭配发挥最好效能,实行弹性排班,在繁忙时段增加护士,解决护士的超负荷问题,另外尽可能满足护士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要求,使她们在值班期间全身心投入工作。

2.2 加强医疗仪器的管理。设专人检查及维护,定期检测,每半年检修一次,新仪器使用前要细读说明书,充分了解性能,掌握操作方法,将操作流程制成卡片贴在仪器旁,有计划实施仪器医疗仪器使用护理查房,规范仪器操作程序,加强仪器使用后整理和检查。如发现仪器性能故障立即停止使用,并请专业技术人员检修。

2.3 预防感染 ①新生儿监护室结构合理,分区明确,分设普通病房、重症病房、隔离病房、配奶室、沐浴室、治疗室、仪器消毒室和储备室,各室相对独立,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严格区分,标识明确。②规范院感制度,完善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做好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清新,定时通风,并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工作人员需穿室内专用的工作服、鞋、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外出时换外出服,进入隔离区必须穿隔离衣,严格限定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全面采用电视视频探视。重视各种器械如导管、插管、雾化器、暖箱、蓝光箱等规范消毒措施,保证护理用品的消毒,对新生儿的服装喂奶用具必须进行高温消毒,暖箱床旁桌地面等物体表面每日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如果所护理的新生儿出院后,其所用的必须及时更新,及时消毒,以免造成感染[6]。加强呼吸道管理,对使用呼吸机患儿注意呼吸模式选择及参数的调节,气道湿化、气管插管护理,适时吸痰,拔管后护理等,保证患儿呼吸通畅。所有与之相关的器具必须进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事件的发生。加强基础护理,包括换尿布,观察全身皮肤的情况,如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情况,胶布固定是否过敏,脐部、腋窝、腹股沟、颈部等皮肤皱折处避免皮肤所伤而致细菌感染。③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护士长要组织医务人员重视手的清洁和消毒,并纳入考核机制,每人必须过关,采用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配备洗手中的所有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执行医疗处置前后,接触患儿前后洗手制度,每个床单员配备快速手消毒液方便洗手。经常强调手卫生工作,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工作在预防与控制院感中的重要性。

2.4 ①预防新生儿误吸。喂奶班由专门培训的助理护士担任,实习或进修人员不能单独喂奶。喂奶前避免患儿剧烈哭闹,配奶浓度、喂奶总量应遵医嘱,喂奶温度以滴到手臂内侧不烫为宜,根据患儿大小选择合适奶嘴。喂奶时头略微抬高,喂奶后将患儿竖起拍背,将胃内空气排出,并保持其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防止反流或吸入造成窒息,同时喂奶后加强巡视。②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早期主要以静脉输液来供给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需注意保护血管,使用静脉留置针,一般从远心端开始选择合适血管,1条静脉通道只允许2条液路,输入多巴胺时要建立2条静脉通道,静脉注射钙剂、甘露醇、碳酸氢钠要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强化护理人员技术培训,要求人人熟练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输液外渗、红肿,对出现外渗、红肿者,每4 h涂抹湿润烧伤膏一次。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连、具有清热消毒、消炎止痛、燥湿生肌的作用,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苷元具有显著的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通过伤害肥大细胞SH酶激活系统,抑制过酶介质的释放阻断炎症反应的发生,对平滑肌本身有直接的松弛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黄芩还具有抗微生物作用,有较广的抗菌谱,对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等抑制作用。它能有效的控制炎症,改善患处血液循环,从而使炎症消失。黄连、黄柏的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还可以直接对抗炎症以增强抵抗力。从而有效防止局部皮肤的感染。临床应用未见不良反应[7]。入暖箱前修剪指甲,必要时给患儿戴手套,手套要选择棉布无线头,且每班交接时要摘下手套检查,避免因棉线缠绕指头造成指端缺血坏死。将患儿放置在铺好的鸟巢中,鸟巢四周有柔软的棉布环绕,可感觉似在母亲的子宫中,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而鸟巢的大小可使其活动局限,避免因摩擦而损伤皮肤。根据患儿孕周大小选择缠式或夹式的指脉氧探头,每间隔半小时更换1次指脉氧监测位置。常规每间隔2 h更换尿布1次用湿巾彻底清洁臀部后涂鞣酸软膏以防臀红。如出现红臀涂抹氧化锌软膏,也可用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局部,1~2次/d。如果出现念珠菌感染时,可让创面充分暴漏于空气或光线下,可涂抹制霉菌素(50万制霉菌素研碎+5 ml生理盐水配制而成)。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1∶ 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吸干后涂0.5%新霉素氧化锌糊剂。

3 小结

针对新生儿监护室的工作特点,对风险因素综合分析,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有效推进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真正为患儿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崔炎.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59.

[2] 李青,阳爱云.急救护理人员现状分析及发展探讨.护理研究,2006,20(10):2639.

[3] 陈筱珊.NICU护理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青海医药杂志,2008,39(9):4748.

[4] 戚小敏,赵桂荣,等.ICU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7):2377.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6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8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轮转的80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80名护士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名。试验组护士采取戴明循环的方式进行培训,分四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或者执行、检查以及处理进行针对性培训,对照组的护士还是按照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理论优秀率、应急急救的能力优秀率以及护理技能优秀率。

结果:两组护士在护理理论、应急急救的能力以及护理技能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

结论:戴明循环在重症监护室轮转新护士培训当中效果显著,提高了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戴明循环重症监护室轮转新护士培训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24-01

伴随着临床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开设了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当中绝大多数患者属于急危重症患者,患者的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相对于普通科室的护士来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必须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熟练的专业技术以及高度的耐心与责任心,但是一些医院的护士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课题1。2010年3月~2011年8月期间,本院在对80名重症监护室轮转新护士进行了培训,其中40名护士采用了戴明循环培训模式,培训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3月~2011年8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轮转的80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80名护士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名。试验组当中,男1名,女39名;年龄22~26岁,平均24岁;受教育程度:专科9名,本科31名。对照组当中,男1名,女39名;年龄21~25岁,平均23岁;受教育程度:专科10名,本科30名。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培训方法。

1.2.1确定培训的目标。①护士要熟悉急救方面所必须的理论知识;②护士要熟练地掌握重症监护室最基本的各项护理技能;③成为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基本素质。

1.2.2制定培训的内容。针对患者的病情由护士长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安排,主要的内容有重症监护室的核心制度;重症监护室最为常用的抢救技能以及护理技能;重症监护室各种仪器的监测技能以及使用技能;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的专科知识以及基础知识;护理记录文书的书写等内容。

1.2.3培训方法。对照组护士给予传统的培训,采取一对一带教的模式进行培训;试验组护士采取戴明循环的方式进行培训,分四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或者执行、检查以及处理进行针对性培训。

1.3培训效果评价标准。培训时间为3个月,3个月之后进行护理操作考核与理论考试,采取百分制进行考核,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以及模拟急救技能考核得分在90分及以上为优秀,得分在80~89之间为良好,低于80分为差;护士理论考试的成绩在85及以上为优秀,70~84之间为良好,低于70分为差。

1.4观察指标。培训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理论优秀率、应急急救的能力优秀率以及护理技能优秀率。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理论考试的成绩。两组护士经过3个月的培训之后,试验组优秀率为87.50%,对照组优秀率为55.00%,两组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2护理操作技能。试验组优秀率为85.00%,对照组优秀率为55.00%,两组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优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3应急急救能力。试验组优秀率为90.00%,对照组优秀率为62.50%,两组护士的应急急救能力优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重症监护室需要高素质的护士,需要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法对其进行培训。戴明循环培训模式可以对重症监护室的轮转新护士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培训2。将戴明循环培训模式引入到重症监护室的轮转新护士培训当中来,可以针对护士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在严格地执行改进措施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检查与反馈,依据检查的结果再进行新一轮循环培训,这样循环前进,呈现阶梯上升式培训3。

由表1、表2以及表3可以看出,经过戴明循环培训模式进行培训之后,观察组护士的护理理论、应急急救的能力以及护理技能方面均得到了显著地提升,优于对照组护士传统的培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7

[Abstract] complexity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made high demands on the network, hospital information network platform features a new modern hospital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of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e-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s a platform, integrated medical, clinic, office automation, medical records, medical imaging digital management, transmission, and many other functions in on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ystem applications in the modern hospit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spital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applications.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关系到自身的存亡。这就要求医院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能源,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医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今日之医院建筑是尖端医疗技术的宠儿,新的诊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也对医院建筑及配套设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应用特点:医院建筑作为为特殊“顾客”(患者)服务的场所,有其明显的专业需求特点,医院的智能化系统应为“以病人为中心”、“圆满完成医疗任务”这两个工作核心服务,满足医院数字化发展需求。 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应以“实用、可靠、先进”为宗旨,以“环保、节能、质量”为重点,既要满足医院的要求,又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在设计内容和产品选型上要有前瞻性、产品性价比好;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还要有冗余和可扩展性,把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楼宇自动化这三大功能结合起来,实现系统的集成,把医院建成真正的智能化医院。

医院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数据网络系统和语音通讯系统的布线。要求系统能实现高速数据通讯,高显像图片传输,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协议、多媒体系统及语音通讯。医院数据网络系统包括内网数据系统和外网数据系统。内网数据应用于医院信息化系统;外网应用于连接互联网。为保证医院医疗信息系统安全,两套网络采取物理隔离完全分开。

医院信息化系统应用主要分为两部分: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和医疗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PACS(Picture A 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由于HIS 系统范围不断扩展(包括加入电子病历系统\ 检验信息系统等),其数据传输量越来越大,而PACS 系统可以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影像设备的动态图像实现网络内部的传送、存储和处理,因此医院信息化系统对综合布线系统带宽的要求极高。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是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完成对冷水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送排风系统、热水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等的监控功能,并通过总控室向各种监控设备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其运作,对上述各系统设备运行管理,以达到管理便捷、节约能耗、舒适的目的。医院内各种建筑设备及医疗设备众多,BA 系统的控制应重点考虑系统节能、提高管理效率及可靠性,实现了楼宇设备计算机管理、医疗服务网络化和管理自动化。

医疗监控及示教系统是医院建筑特有的智能化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它包括了手术室监控及示教系统、重症监护及三方可探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医疗监控及示教系统建设的目的是规范医院的管理,改进对患者的诊治、护理水平。同时,将监控过程录像保存,有助于分清责任,减少医疗纠纷。

1、手术室监控及示教系统手术室监控及示教系统就是通过在手术室内安装音视频采集设备,将手术室内医护人员的活动情况及手术细节传送到示教室内。在示教室内观摩的医护人员、实习生通过本系统可清晰地观看麻醉师、护士、医生手术的全过程,是提高医院医疗技术的重要手段。

本系统要求在每间手术室设置2 台摄像机,一台为无影灯自带的模拟摄像机,另一台为全景摄像机。同时在每间手术室设置1 个隐藏式话筒,安装在手术室的适当位置(一般为无影灯架上)。系统在控制室内配备有音视频存储设备,可将手术过程的音视频信号实时记录、存档,以供日后教学分析用。

2、重症监护及三方可探视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就是通过在重症病房内安装摄像机和拾音器,使得医护人员在护理监护中心即可实时观察病人的情况。既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给病患创造了一个相对安静的治疗环境,同时还可以同步记录事件发生过程。本系统要求在ICU、苏醒室、重症病房、BICU 的每个病床前安装1 台彩色半球摄像机,同时在每间重症病房顶上安装1 个拾音器。系统控制中心设于各病区的护理平台,主要是对前端设备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显示在显示设备上,并进行存储。三方可探视系统是利用一套音视频系统,实现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之间的三方可视通话。本系统要求在ICU、隔离室及谈话室各设置有摄像机及拾音器。控制中心要求设于ICU 的护理平台处。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可视通话,由护理人员进行控制。

3、 远程会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是为了增强医院间学术交流,寻找社会力量对疑难病例进行远程距离会诊,或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人,是一种新型的医院手段。远程医疗需在医院内设一会诊室,内设一套远程医疗可视诊断系统,能将会诊的实况通过摄像系统将图像传送到会诊室投影设备上,并具有语言交流功能。远程会诊系统可利用ISDN 数字程控交换网或Internet 网进行双向交流。

4、医疗监控及示教系统的技术选型医疗监控及示教系统应采用统一构架、统一网络的数字医疗监控系统(IP 监控系统),并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实现视频图像统一管理,通过网络存储系统实现图像的统一存储管理。

采用数字医疗监控系统的优点是各层护士站可通过网络监视本层重症监护室病人情况,将来病人家属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探望。示教室通过网络既可以调看手术室图像,也可以调看重症监护室、ICU 室、BICU 室图像,进行教学。也可以通过广域网实现远程医疗会诊。采用统一的数字医疗监控系统后,使医疗监控系统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灵活,扩展性更好,同时方便管理。医疗数字监控系统由摄像机、拾音器、编解码器、网络交换设备、管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柜组成。取药叫号系统可有效地改善服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管理电脑直接控制叫号系统、显示系统及语音系统,可同步显示当前系统工作状况。系统通过显示屏显示姓名和呼叫取药病人,实现药房取药的科学、合理管理。

结语

医院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不但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还要关注其合理性、投资的经济性,各项功能应作到整体规划,再按用户需求取舍、分步实施,为将来医院智能化发展留有冗余。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在现代医院中的广泛应用, 必将为现代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8

1 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的类型

重症监护室作为抢救病人的“紧急”场所,除了具有常规的医疗器械设备之外还要有一些特殊的设备。

1.1 监护仪器 主要包括:心电监护仪,重症监护室应该在床位放放置一台可以显示心电图示波的仪器,心电监视仪可以时刻监视患者的心脉收缩;脉博氧饱和度仪等。

1.2 生命支持设备 主要包括:呼吸机,人工呼吸机是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病房中极为重要的和必备的仪器设备,它应该具有能控容、控压、调节温度和湿度、供给雾化等功能;除颤仪,这种设备应该放置在靠近护士台做到随手可取;心脏起搏器,这种仪器可以适应于对于心脏暂停的病人的心脏救护;血液净化设备;主动脉球囊反博仪(IABP)等。

1.3 诊断治疗设备 主要包括:血气分析仪,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出病人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和血液酸碱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为抢救病人提供快速的数据支持;纤维支气管镜等。

1.4 护理设备 主要包括:输液泵,输液泵应该在监护床配备3台输液泵和微量输液泵,并且要附有随时警告的功能;冰毯治疗仪,这种仪器目前较广的应用于救护车;震动排痰仪,振动排痰可以使痰液易于咳出,利于肺炎控制,减少气管插管的风险等。

2 重症监护室现有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重症监护室的仪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各种差错,导致仪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主要有:因为护士人员的粗细大意导致的仪器设备电源接触不良导致仪器不能工作;护士人员特有的知识不能完全熟练地使用仪器;护士医护人员由于他们对于仪器的保养不及时导致设备的破损;重症监护室的仪器设备受到存放环境或者管理方式的不正确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坏。

3 仪器的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3.1 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配制专门的医疗设备维护工程师 专业的医疗设备工程师对于医院的仪器设备维护具有很大的作用,因为他们具有专业的技能,他们能快速发现仪器设备在某些方面的毛病,快速地进行维修。而且他们也可以不定时地指导护理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知识的了解。他们同时也在发挥着连接仪器设备厂家与医院之间的桥梁关系,能够对于引进医院的仪器设备进行分析,避免引进质量差的仪器设备。

3.2 规范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重症监护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科室管理,因为重症科室是与时间赛跑的科室,在救治病人时不能因为仪器的原因导致救治病人的时间拖延,因此对于仪器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仪器登记制度。对于仪器的名称、使用情况、产地以及维修情况等作好记录,以便及时了解仪器的使用情况。其次做好对于重要仪器设备的登记制度。重症监护室的重要仪器对于挽救病人生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认真地做好重要仪器的登记管理,并且把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记录在册,保证维修人员以及医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状况。最后做好仪器设备的外界登记制度。由于重症监护室特殊的位置,决定了重症科室的仪器设备不能外界,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因为特殊的原因导致必须外界,需要及时地做好登记,并且在外借时要叮嘱外界人员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在归还时也要及时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3.3 规范重症监护室仪器使用流程 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强度很大的科室,它不仅需要知识全面、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而且也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体力,这样决定了重症监护室它的人员流动较大,人员流动增大必然会对医护人员对于仪器使用进行继续培训教育。在医护人员使用设备仪器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以及仪器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违规使用。同时也要建立严格的仪器使用惩罚制度,对于故意破坏或者因为粗心大意导致仪器损坏的要给于医护人员一定的经济等方面的处罚。

3.4 加强对于仪器的日常消毒与保养 由于重症监护室的仪器设备每天都要有不同情况的病人检查使用,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每天消毒,防止出现因为仪器检查导致的特殊感染,加重病人的病情。再者由于目前仪器设备受到磁场干扰会常常出现工作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对于仪器放置区域要避免磁场的干扰,减少一起受到外界力量的震动,对于不常用的仪器要定期进行开机检测,防止设备因为长时间不使用而出现亏损。

3.5 定期对护士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院对于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都是集中在医护人员身上,因此医院首先要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通过与仪器厂家合作,由医院厂家派出专业的设备讲解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等方面的讲解,增强他们的知识,尤其是对于新上岗护士人员要重点培养,避免出现失误性质的损害。其次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ICU的医护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在使用中观察仪器设备的运作状况,不能只看仪器设备显示的数值,还要注意仪器的声音和病人反应。

3.6 及时对故障仪器设备进行维修 医疗仪器的安全性能要求很高。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的运转,部件的老化,必然会出现一些故障与隐患。加强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可以及时清除这些故障与隐患,保障医疗与护理工作的安全。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包括平时对机器的维护保养和出现故障后的修理。维护保养是保持仪器设备技术性能的客观要求,主要是做好防尘、防湿、清洁、消毒等,可由护士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操作完成。

仪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和整个病区的管理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发动和利用全科人员的力量,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探索更科学的ICU仪器管理方法,使各种急救仪器做到专人保管,完好率达到100%。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16-01

1 引言

重症护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难度较大的工作,想要做好重症护理的质量控制工作是非常难得,需要医院在硬件上的大力支持以及医护人员的细致服务,并通过规范化的质量控制来加强重症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本文对如何提升重症护理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2 提高重症护理质量的方法

2.1 要完善重症技能培训体系,使得培训效果更强

现代有着医学新技术不断地出现,再加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群的加大,危重患者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重症护理工作,这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很强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专业技能,因此,要不断的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士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抢救能力,只有具备综合素质较强的护理人员,才可以更好地保证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才能够提高对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所以医院要不断的完善重症技能培训体系,使得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更强。医院想要使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抢救能力得到提高,可以通过ICU轮转培训来实现,这样还可以实现与ICU护士的互教互帮,促使所有护理人员可以共同提高,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强化带教责任制。医院的护理管理者要能够对于医院的护理工作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根据特点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重症技能培训体系,通过规范化的质量控制来实现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这样才可以确保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2.2 实施重症患者护理会诊

重症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在出现非本专科并发症的时候要进行护理会诊。还有就是在出现应用非专科药物、开展新的手术、新疗法的时候,护理人员的经验、水平可能会对护理的质量起到一定的负影响,不能确保达到最佳的医疗效果。特别是在进行重大抢救工作的时候,治疗的介入是非常多其复杂的,这会大大提升护理工作的难度,护理人员受到专科的制约与影响,不能确保达到最佳的医疗效果,使得对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低。因此对于重症病人的护理要实施重症患者护理会诊,这样有利于重症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症病人的护理缺陷情况的发生,有利于达到更好地护理效果。

2.3 加强术后的监护管理工作

要对重症患者加强术后的监护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重症护理质量的提高。通过加强监护室制度管理,落实床头交接班及监护室管理制度,建立了查房制度,健全了健康教育内容,建立对病人用物及空气消毒管理相应的制度;通过专科重症监护技术的管理及整体护理的实施,有利于使护理人员的求知欲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激发了,可以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能够使病人达到最佳监护和康复状态使得基础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4 建立支援护理人力库

在现代医学上,新的技术和业务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使得医院加大了对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当今的护理人员的编制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及时发展的需求。如果出现护理人员短缺等情况对于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院要建立支援护理人力库,这样可以使得专科重症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还可以促进科室间重症护理的技术交流以及优势互补,使得护理人力资源可以得到优化配置,这对于提升医院重症护理的质量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重症护理质量的方法

3.1 要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重症护理

家属在面对病情危重的亲人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还会使得家庭内部角色的结果改变,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医护人员提高的干预的类型的影响,因此,医院要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重症护理,这对于提升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有一定意义的。

3.2 应用心理干预指导重症病人

医护人员要学会使用现代医学和护理手段来干预重症病人及其亲友的心理,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抢救治疗。重症病人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陌生的仪器设备、同室病友的痛苦、频繁治疗的干扰、抢救场面等,这样会使重症患者容易发生ICU紧张综合征反应。所以医护人员要对病人及其亲友的心理能够及时的掌握了解,并根据他们的心理反应,通过预见流谈心,并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使之逐渐适应这种特殊的环境,这对于促使患者及其家属主动配合抢救和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3.3 实行以个体化治疗重症病人

医护人员要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每个重症病人,要认真的调查每一位病人的具体病情,并进行合理的计算,还要实施细致的监测,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使得医护人员的治疗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使得重症病人获得最佳的效益。护理人员要对重症病人实行营养治疗个体化,把握好护理的总的原则,包括各个疾病系统的指南,甚至具体到一个疾病的应用指南,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

4 总结

现代医学不断的发展,对于重症护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要做好规范化质控工作来提高重症护理的质量,做好完善重症技能培训体系,使得培训效果更强、实施重症患者护理会诊、加强术后的监护管理、建立支援护理人力库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重症护理、应用心理干预指导重症病人、实行以个体化治疗重症病人等工作,这样才能够使得重症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得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切实的保证。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例10

2 结果2.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在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操作能力差、应变能力差等,其中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例数为40例,其占比为44.44%,操作能力差例数为30例,其占比为33.33%,应变能力差例数为20例,其占比为22.22%。见表1。表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n(%)]2.2 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情况回顾性分析ICU护士的护理过程,在采取措施之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掌握水平有待提升,护士的满意度为72.22%(65/90)。在采取措施后,显著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护理技能掌握水平,护士满意度为94.44%(85/90)。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取措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