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粮食生产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4:45

粮食生产论文

粮食生产论文例1

1.2变量选取基于耕种土地的劳动产出,研究中的因变量将采用农业粮食总产量这一指标,解释变量采用5项数据,分别是:耕地面积、劳动力、化肥、机械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文中因要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因而分别设置为虚拟变量HRS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HRS2: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因为中国在1982年确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1982年后选取1,其余选0;农村税费改革这一变量中,2004年前用0,2004年后用1。

1.3模型的设定采用粮食总产量(Y)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粮食播种面积(LAN)、劳动力(LAB)、化肥(FER)、机械动力投入(POW)、有效灌溉面积(EIA)作为解释变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HRS1)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HRS2)则为虚拟变量,由此构造的多元回归方程如式(1)~(2)。模型中,Yiƒ代表的是不同年份各自省份的农业粮食总产量,β0ƒ代表截距项,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代表的是土地、劳动力、化肥、机械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制度创新(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各自对粮食增产的回归系数,ηiƒ表示误差项。

2结果与分析

2.1相关性分析分别对山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从相关性水平分析可见,粮食总产量与要素投入以及制度变迁之间的存在相关性是比较大的,大致符合了回归方程的要求。然而要素投入之间彼此的相关性比较大,大多数都超过了0.5,由此会造成多重共线性问题。因而,为了检验它们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进一步将进行VIF检验,具体结果。从检验结果看,VIF最大值分别为26.124、6.142和42.449,均超过了5,说明存在共线性问题,需要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

2.2回归结果分析采用了逐步回归法分别对山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农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2.2.1土地要素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江西省和四川省的数据都显示,土地要素没有进入方程。山东省的数据显示土地要素投入对农业生产有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土地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特别是西部地区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少。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土地普遍稀缺,但山东省是一个例外,土地肥沃,土地资源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因而增加粮食产量。

2.2.2劳动力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江西省和四川省的数据都显示,劳动力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山东省的数据表明劳动力投入对粮食生产没有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投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然而东部地区机械化程度高,对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弱,因而该地区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

2.2.3化肥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3省的数据均显示化肥的投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可以适当的使用化肥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生产。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充分和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是促进农作物增产,加速农业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2.4机械动力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江西省的数据表明这项进入方程,而山东省和四川省的数据表明,这一要素并不影响农业生产。传统农业都是手工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相对也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解放出大量的生产力。在中部地区,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机械作用可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东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并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其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

2.2.5有效灌溉面积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3省的数据均显示,该项要素对农业生产并无显著作用。3省的有效灌溉率都较低,可见东中西地区的有效灌溉面积都十分有限,灌溉水有一半以上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损失掉。因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2.2.6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3省的数据都表明该项制度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自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因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拥有了农业生产的主动权,他们可以自由的支配资金、时间以及生产要素。这对粮食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2.2.7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3省的数据均显示该制度对农业生产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税费负担绝对水平明显下降,与税费改革前的2000年相比,到2004年,农民人均负担水平下降了一半。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担子,同时也规范了农村的收费制度,对农民进行粮食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3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粮食生产:(1)针对土地要素,东部地区应当合理科学地配置土地,同时要做好各项保护土地资源的工作。发展农业的同时还要保证耕地面积的稳定、调整并且优化土地的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这一优势,以确保粮食丰收。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同样需要保护好现有耕地。(2)针对劳动力要素,中西地区在拥有充分劳动力的前提下合理应用这一资源。加大劳动力的投入以此来增加粮食产量。现如今,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致使农村出现有地无人耕的尴尬局面。各地政府应当针对这种现象,采取适合的应对措施,以防止劳动力的流失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3)合理地使用化肥,化肥品种使用和剂量的使用都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对农业有促进作用。东中西部地区,要保证提高增产的同时合理使用化肥。可以适量增加的化肥使用量,以便促进农业生产。(4)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已经步入中级发展阶段,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但是由于东中西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不同,需要针对每个地区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机械化农业生产。(5)东中西地区均要通过强化水资源管理、大力推行节约用水,要尽力提高农业灌溉率,加大水源开发等措施不断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对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贫困地区、旱灾多发地区有重要意义。(6)在制度创新方面,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制度变革或创新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使用让中国进入了农业的黄金期,极大地鼓励了农民的自主生产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因而促进粮食生产。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普惠于民的前提是政府部门要切实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粮食生产论文例2

二、我国粮食生产的能值核算及效率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我国作为土地资源稀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生物型与机械型技术的共同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路径[14]。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不断开发与加强粮食生产中的生物性技术与机械性技术的扩散应用,在提高了传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产出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量与消耗结构的不断演变。

(一)能源类要素生产性投入变化

本文研究的粮食界定为包括稻谷(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晚籼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粮食生产的过程既是生产能量物质的过程,同时也是消耗自然能源与投入能源的过程。前者主要指对于自然界中太阳能的消耗,后者的能源消耗方式则可以分为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直接消耗主要是指农业机械所消耗的各种石油制品和电能,间接消耗则主要是指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的使用。为全面展现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情况,本文将后者所包含的直接与间接能源投入要素均定义为广义能源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相应能值体系进行转化核算与无量纲加总。随着粮食生产技术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化肥、农药、电力以及机械柴油等主要能源类要素的投入量与投入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图1中能看到能源类要素的在每亩粮食作物投入的实际投入量与结构的演变过程。从相互的变化趋势上看,化肥、农药与柴油的投入与电力投入存在互补性。粮食生产中主要的电力投入体现在排水和灌溉上,因此其投入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每亩水资源的投入,其每亩投入的提高说明我国农田灌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从投入量的演变角度看,电力投入量先上升,后基本达到稳定状态的小幅波动阶段,于2005年基本稳定在160千瓦时的水平上;农药和柴油的每亩投入量在稳步增加,且柴油的投入量增加幅度较大、有继续增大投入量的趋势,而农药的投入量则基本稳定;每亩化肥投入量从1985~1990年小幅增加,随后从1991~2000年开始呈阶段性下降趋势,从2001年开始,投入量上升并基本稳定在每亩135千克左右。从单位能源消耗结构上看,粮食单位生产的农药与柴油投入比重在增加,而化肥与电力投入则基本达到该阶段的稳定状态。

(二)粮食生产的能值核算及能源消耗量变化

随着保障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的不断升级,粮食生产与管理技术的不断推广发展,使得我国粮食种植面积虽然存在1991~1994年和1999~2003年的小幅下降,但整体粮食种植面积从2004年开始逐年上升,到2010年达到8 66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也已实现了连续的增长。数据来源:根据1986~2011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物价年鉴》中数据,以1985年为基期,剔除了价格因素,进行整理计算得到(实际使用量)注:由于单位不统一,电力采用折线的次坐标表示,而其余采用比例柱状图的主坐标图2展示了1985~2010年的粮食的细分品种的能源消耗的结构趋势。总体上看,我国各类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均呈现不明显的周期上升趋势,尤其是1995年基本开始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从细分粮食品种的能源消耗量看,中稻(中籼稻和粳稻)、玉米、大豆的能源消耗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早籼稻和晚籼稻的能源消耗呈现下降趋势;小麦的能源消耗呈现有波动的上升趋势。这除了与粮食自身的能源需求特性有关,更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粮食消费需求的提升是分不开的,即居民粮食需求总量增长与高质量粮食品种的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另外,随着玉米生物质能源用途逐渐被开发出来,大豆的补贴以及价格的逐渐提升,相应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玉米及大豆的种植面积进而生产所需的总能耗在上升。

(三)各类粮食生产能源效率变化

作为衡量能源对于产出的贡献效率的主要指标,长时间跨度的粮食能源效率(产出与能源投入比)变化则展现了在不断加大能源类要素投入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过程中的实际利用效率的变化。如图3所示,我国粮食生产过程总体能源效率在1985~1994年、1995~2008年存在两次平缓的U型全周期变化,而且近一周期的绝对能源效率水平较上一周期有所降低。从各类粮食能源效率的角度看,大豆的能源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波动较大,在1997年存在较大的下降,随后能源效率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上;早稻、玉米、晚稻和中稻依次较高于平均能源效率,而小麦则低于其平均水平,且均存在与总体能源效率相同的演变趋势,其中早稻、玉米和晚稻的能源效率波动较大,中稻和小麦的波动较小。从2001~2007年,总体上看,各类粮食生产的平均能源效率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其中,中稻、小麦的能源效率基本稳定在各自的水平上,早稻仍在下降,玉米仍在大幅波动中,大豆则在有波动的上升中;2005年之后晚稻能源效率在达到低谷之后逐渐稳定。2009年的整体性能源效率下降则预示了现有情况下的,更低水平的能源效率时代的到来。

三、理论模型:TFP与能源效率的变化的分解

目前,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的主要方法包括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方法(参数型模型法)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非参数型模型方法)。目前,前者主要采用Frontier系列软件进行生产函数的经济学模型系数的估算,而后者主要采用DEAP进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数学方法估算。在分解TFP,进而分解能源效率的过程中,两种方法在思路上都是将TFP分解成TP(技术进步)、TE(技术效率)以及SE(规模效率),所使用的基本数理框架是共通的,只是实证处理的方法不同。

(一)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分解根据曼奎斯特指数方采用距离函数对于TFP的变化率进行分解的最终公式如下:yt+1yt=Dt+10(xt+1,yt+1)Dt0(xt,yt)×Dt0(xt+1,yt+1)Dt+10(xt+1,yt+1)×Dt0(xt,yt)Dt+10(xt,yt[])1/2×yt+1max(xt+1;Tt)ytmax(xt;Tt)×yt+1max(xt+1;Tt+1)ytmax(xt;Tt+1[])1/2(1)xt+1其中,xt=(xt1,xt2…xtn)代表t时期的主要投入要素,yt代表t时期的产出,Tt代表t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同理,xt+1、yt+1、Tt+1分别代表t+1时期的主要投入要素、产出与技术水平。公式(1)中的三项分别代表引起TFP变动的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以及投入规模变化。

(二)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能源效率变化分解(xt,yt)基于TFP变化的分解,仍然沿用分解框架,如果将主要的投入要素具体化为资本K、劳动力L、能源E,即=(Kt,Lt,Et,Yt),容易得到能源效率变化的分解式:Eeff=Yt+1Yt×EtEt+1=Dt+10(Kt+1,Lt+1,Et+1,Yt+1)Dt0(Kt,Lt,Et,Yt)×Dt0(Kt+1,Lt+1,Et+1,Yt+1)Dt+10(Kt+1,Lt+1,Et+1,Yt+1)×Dt0(Kt,Lt,Et,Yt)Dt+10(Kt,Lt,Et,Yt熿燀燄燅)1/2×yt+1max(kt+1,lt+1;τt)ytmax(kt,lt;τt)×yt+1max(kt+1,lt+1;τt+1)ytmax(kt,lt;τt+1熿燀燄燅)1/2(2)(2)式中,Eeff是能源效率的变化,集约形式表达的k=KE,l=LE,y=YE,τt是t时期的前沿生产面,并与(1)式建立起联系,在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保持不变的基础上,第三项由投入规模变化转变为集约形式的投入替代效应的变化[4]。

(三)能源效率变化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上的改进应用基于以上已经成熟的能源效率分解,本文将上述的理论框架应用于SFA模型方法,在生产函数的经济学基础上,更加精确的对于各主要投入要素共同作用产生的TFP和能源效率的变化进行分解和估算。SFA模型相对于DEA是一种参数估计的前沿分析方法,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将在分解TFP的基础上考虑技术的无效率性以及影响技术效率的变量。Battese和Coelli[15~18]先后对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形式和方法进行了改进,为其后的实证研究建立了模型方法的数理基础。yit=f(xit,t,β)exp(vit-uit)(3)其中f函数代表随时间变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x是投入要素向量,β是技术结构参数,t为时期变量,i表示第i种投入要素;u服从正态分布。为非负的随机误差项,反应技术效率的损失,其分布形态为零点截断型,根据Kumbhakar和Lovell[16]:TFP•TFP=yy-∑nxitxit;TFP•TFP=Lnf(xit,t,β)t-uitt+(εt-1)∑nεitεt×xitxit(4)ε表示要素产出弹性,εt表示t时期所有投入要素产出弹性之和,其与1进行比较可以反应规模报酬的递增递减情况。(4)式是全要素生产率与产出率的关系以及其的分解,即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变化率。(y/e)•y/e=Lnf(xit,t,β)t-uitt+∑nεit•xit()e•xite+∑nε(it)-1ee(5)其中,(5)式中第三项为替代能源变化率,反应单位能源投入的替代要素的产出效率的变化率;而第四项则是能源投入的规模积累效率变化率。前两项则保留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框架。

四、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考虑到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效率,不但取决于传统的劳动力和土地、能源类要素投入,还取决于管理方式效率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和宏观粮食政策因素。

(一)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根据以上对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本文将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分为生产要素、生产条件、人力资本以及宏观政策四类,分别以种植面积、劳动力、能源消耗,有效灌溉率、成灾率,初中以上比例,是否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来表示。其中,能源变量数值是根据能源类要素(化肥、农药、电力以及柴油)在各类粮食生产中的消耗量,依据《农业技术经济手册》中的对应能值核算。本文在进行测算的过程中,采用数据均以粮食的细分品种,即早稻(早籼稻)、中稻(包含中籼稻与一季粳稻)、晚稻(晚籼稻)、小麦、玉米、大豆六大类粮食作为的投入产出的实际用量为研究对象,以1985年为基期剔除了价格指数。数据主要来源于1985~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物价年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

(二)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超对数生产函数形式,采用Fron-tier4.1进行多阶段的估算。所需构建的模型包括技术结构模型和技术非效率模型。具体地,本文将我国粮食生产随机前沿函数模型设定为:LnYit=β0+βkLnKit+βlLnLit+βeLnEit+βtti+12[βkk(LnKit)2+βll(LnLit)2+βee(LnEit)2+βtt(ti)2]+βklLnKit×LnLit+βkeLnKit×LnEit+βleLnLit×LnEit+βktLnKit×ti+βltLnLit×ti+βetLnEit×ti+vit-uit(6)其中,K代表播种面积(千公顷),L代表劳动力投入量(用工天数),E代表能值核算后的能源要素投入(千卡);β为生产函数方程中各变量的系数,除表1中给出的变量,i表示第uit=Zitδ+eitZitδ=δ0+δirrIRRit+δdisDISit+δeduEDUit+δfsDfsit+δssDssit+δlsDlsit+δirrtIRRit×ti+δdistDISit×ti+δedutEDUit×ti+δfstDfsit×ti+δsstDssit×ti+δlstDlsit×ti(7)其中,δ为技术非效率方程中,各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在解释变量中,IRR代表有效灌溉率(%),DIS代表成灾率(%),EDU代表初中以上学历占比(%),Dfs(虚拟变量)代表粮食直补的实施情况,取值为1代表已实施该政策,取值为0代表尚未实施该政策,同理,Dss代表良种补贴的实施情况,而Dls代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情况。

(三)测算结果与能源效率变化的分解

根据1985~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的计量估算的结见表1。首先,从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结构方程的各要素估计结果看,劳动力一次项系数显著为负,二次方项系数显著为正,与时间的交叉项系数为正,说明劳动力要素的单独作用存在短期的冗余现象,而长期这种现象将会逐渐消失,产出弹性为负且程度递减,但是长期存在正向的贡献趋势。而土地要素贡献效果则不明显,仅有土地与时间交叉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土地要素对投入产出贡献存在逐步减弱的过程。能源要素一次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该要素的单独作用对我国粮食产出有明显贡献。其次,从要素交叉作用的角度看,土地与劳动力交叉项系数显著为负、能源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劳动力与能源交叉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能源与土地投入存在技术进步上的互补性,而土地与劳动力、劳动力与能源要素的交叉作用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替代性,这与生物化学型能源投入与土地要素的互补性和机械型能源投入与劳动力要素的替代性的假设相一致。在技术非效率方程的测算中,负的系数代表其增长存在减少技术效率损失的作用,相反的,正的系数代表其增长存在增加技术效率损失的逆向作用。关于该方程的测算结果表明,初中以上的受教育程度项系数显著为负,但是其与时间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且系数值较小,说明其对技术效率在初始阶段存在减少损失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长期积累过程中存在微弱递减效果。粮食直补、粮食良种补贴虚拟变量项系数显著为正,但是其与时间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其对技术效率在初始阶段存在资源配置下的技术效率的负向作用,但在长期,两类补贴政策逐渐发挥出作用,对技术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本文进一步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带入公式(5),进行能源效率变化的因素分解计算。根据公式(5),能源效率变化可以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SFA分解得到的因素技术进步、单位能源消耗的其他要素投入的替代效率的变化、规模积累变化率以及其他制度与环境因素。从4~7图总体来看,劳动替代变化率波动较大,基本主导着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除大豆外的其他粮食技术进步的正向增长变i类粮食作物;t表示年份(t=1,2,3,…26)。vit-uit是复合误差项,vit~iid(0,σ2v)表示设定误差、测量误差和随机因素对前沿面的影响;uit表示技术非效率,相互独立且非负,其技术效率函数部分设定如下:化明显且存在逐步提升的空间。就图4的水稻能源效率的结构分解上看,劳动替代变化率的波动最大,其次是土地替代的变化率。土地替代与能源效率一直呈现反向的替代式变动,但其变动幅度逐渐减弱,说明整个阶段能源效率的发挥体现在与土地资源互补的生物化学型能源要素的投入上,但是随着化肥使用量的逐渐增加,这种关联性变化在逐渐弱化;而1999~2005年,劳动替代基本与能源效率呈现反向的替代式变动逐渐开始明显,说明随着种粮劳动力的不断减少,诱致性机械型能源效率在逐渐地发挥出来。其他种类粮食的能源效率结构也有类似相关变化趋势,但仍有各自的特点。玉米与大豆的规模积累变化率都经历了中间一段时期的较大幅度的波动,直到最终达到稳态,基本不变,说明玉米与大豆在中期阶段的能源投入规模的不断积累时期已经逐渐完成;玉米土地替代变化的反向互补作用较为明显;前两者整体能源效率波动有未来进一步扩张的趋势,而后两者则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五、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对于传统的能源效率测算的改进方法,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下,以能源要素的能值核算为基础,运用改进的SFA模型对1985~2010年我国6类粮食品种在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解,并根据测算结果对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并进一步将能源效率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概括如下:图4 水稻能源效率变化结构图5 小麦能源效率变化结构

粮食生产论文例3

2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影响

2.1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影响

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中,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由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别三者组成,当前的研究者也普遍认同耕地质量是耕地自然质量与利用质量的综合体,由土壤质量、地形坡度等自然因素与对耕地投入、管理水平、区位等社会经济因素共同构成。农户行为同时对耕地自然质量与利用质量产生影响。学者对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影响的研究基本围绕耕地利用质量与耕地综合质量和粮食生产的关系上。例如徐梓津等根据贵州省关岭县的调查数据,提出了在确定耕地自然质量的基础上加入农户投入行为指标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方法。张贞等提出了类似的加入农户投入行为的耕地质量修正方法,并且将农户收益看做耕地综合质量货币化的表现,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算了不同农户投入行为对耕地产出的影响程度。石淑芹等应用GIS空间分析对东北地区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中加入了对耕地利用质量的考量,将机械化程度、亩均化肥施用量、地膜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等农户技术选择、要素投入等行为作为耕地利用质量评价指标,并利用GIS软件计算了耕地利用质量、自然质量与粮食单产的相关系数。总体而言,目前的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相关研究数量较少,角度较为单一,对耕地利用质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反应耕地综合质量的耕地产出,或以耕地自然质量变化为归依,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对耕地利用质量的本质的认识比较含混。

2.2农户行为对耕地自然质量影响

在与农户行为相关的耕地质量问题中,现有研究普遍将土壤质量作为耕地自然质量的标准,研究表明土壤质量受农户土地利用方式、技术选择、化肥、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学者们广泛探讨了农户不同经营行为的影响。综合性研究如杨景成等发现保护性耕作、提高复种指数、合理的轮作换茬、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弃耕农田还林还草等保护性管理措施则能够显著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动态,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丁忠义等使用GIS空间分析对曲周县的研究对比了1980年与2002年的土壤调查数据,发现盐碱地治理、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农户土地改良活动使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地利用方式方面,廖晓勇等对三峡库区万州地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大小、人为扰动影响、表土覆盖程度各有不同,从各种理化标准看,耕地质量从优到劣的排序为林地>柑橘园>旱地。侯鹏程等比较了江苏省吴江市稻田、林地、桑园、菜地、果园、旱地六种常见土地利用方式,发现稻田的土壤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从培肥、耕作方式角度,学者们普遍认为长期投入有机肥、进行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助于耕地质量的提高。如王鹏等在湖南省祁东县的研究认为,当地减少有机肥投入,增加化肥投入,导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理化性状变差,土壤自然肥力降低。邓祥征等基于土地动态模拟系统,运用CENTURY模型对我国各主要农业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进行了模拟与预测,研究表明实施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促进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增加。不过这种也有学者举出反例,如Campbell等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质的汇集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肥力的影响,肥力贫瘠情况下免耕并不总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

3农户行为对粮食生产影响

关于农户的不同生产行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学者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肥料施用上。如宇万太等对海伦、沈阳、桃园三地的研究表明,农户施肥对作物产量形成的贡献率随气候热量增长由北向南逐渐由0.31提高至0.42。徐卫涛等利用我国31个省级地区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当前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关系,提出应当依靠科学施肥、增加替代要素投入等方式减少化肥投入,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效益。李忠芳对我国典型农田21个长期肥料试验的分析表明,在长期不施肥条件下玉米和小麦年平均产量表现为下降趋势,仅施用化肥时玉米、小麦和水稻的年产量同样呈、下降趋势,增施有机肥可提高作物产量。保护性耕作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如,黄国勤介绍了江西省稻田保护性耕作的12种常见模式及其效益。何进等根据1993-2000年在寿阳县和临汾市以及2002-2003年在定兴县的综合试验,发现采取深松与免耕耕作技术的试验地粮食产量均显著高于采取传统耕作技术的土地。刘立晶等对河北省的研究发现,当地保护性耕作使玉米和小麦产量提高分别达到11.8%和9.7%。

4农户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研究

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是农户对各种内外因素的响应以及这些因素引起的农户行为变化产生的影响,许多关于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问题的研究也涵盖于该问题之中。

4.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被认为是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种粮收益的提高会提高农户种粮收入,激励农户进行更多的粮食生产,并保护用于生产的耕地。粮食价格水平是受到较多学者讨论的因素。如王竹芹等对2003-2009年26个省面板数据的研究则认为,粮价提高对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罗峦认为,即使在粮食商品化率比较低的时期,预期粮食价格也是刺激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Rosegrant等研究了印度尼西亚粮食作物的动态供给反应函数,利用1969-1990年的国家数据,分别对总产出模型、播种面积模型和单位产出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印度尼西亚的粮食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也有研究者认为粮食价格对农户无法产生有效激励。陈飞等基于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29个省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预期价格因素对小麦、水稻、玉米三种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发现预期价格水平的影响不并显著。张淑萍在河南省的调查发现,7成农户认为粮食价格不合理,8成农户认为种地不划算,表明当前粮食价格水平仍然偏低,一定程度的提高不足以对农户产生有效激励。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廖洪乐等、丁忠义等。农业收入比例的影响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谢蓉等通过对上海市郊本地与外来农户间的对比发现,农业收入比重较高的外来农户,有着较高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肖建英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研究表明,农业收入比例与农户采取保护性耕作的意愿为正向关系,在1%水平上显著。赵华甫等研究了北京市平谷区的农户,由于户均耕地面积小,更加以地块细碎化,当地农户农业收入比重很低,农户大多兼业,因此缺乏耕地保护意愿。陈美球等通过对江西省952个农户的农户调查也发现,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收入过低。在当前阶段,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职业、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农户兼业化趋势加剧,除了粮食价格,农民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与耕地质量的影响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非农就业带来的首要影响是农民劳动力相对价格产生变化,农户行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田玉军、李秀彬、辛良杰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研究表明,在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引起的农业劳动力机会上升的影响下,农户倾向于选择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劳动力要素边际收益更高的作物,种植结构也趋向于向这几种作物集中,一些质量较差的土地则被撂荒退出了生产。李德洗利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河南省4200个农户调查的数据发现,在本地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户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小麦玉米的种植比重,但粮食亩均产量下降了。陈风波等发现,江汉平原地区农民的外出务工引起当地水稻种植制度由种植两季转为种植一季。钱文荣等还讨论了非农就业带来的汇款收入的影响。研究认为农民外出务工的汇款收入同时产生了增加化肥农药投入的正面因素与减少劳动力投入的负面因素,但总体上仍会引起水稻产量下降。李谷成等的研究也认为在农户外务工成员汇款的增加会降低在家务农成员的生产积极性,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4.2农地产权制度因素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是长期以来研究者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是刺激农户行为进而影响耕地质量变化的根本因素。如谭淑豪等认为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如土地的频繁调整会降低了耕地产权的稳定性,将导致农户减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代之以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石志恒等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也发现,更长的承包期限对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则有正面影响。高明的农户调查中,三分之二的被访农户愿意对其承包土地作长期性投资,其余的农户不愿对承包地长期投入的主要原因是认为30年的承包期难以真正实现。马贤磊对江西省丘陵地区的农户调查研究表明,农地产权稳定性因素对农户的耕地保护性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农户的风险厌恶倾向加大了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的影响。张振环等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我国1952-2008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显示出产权制度稳定性对耕地单产和质量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

4.3耕地质量因素

由于更高质量的耕地给农户带来更高的预期收益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与风险,因此研究者也将耕地质量本身作为刺激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如,石淑芹等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东北地区的研究表明,因为中高产田的预期收益较高、由于灾害发生严重减产的风险较低,农户投入意愿较高。张衍毓等根据对陕西省横山县的调查提出,农户对不同质量的土地有着不同的行为响应,因为对于较高质量土地有着更高的收益预期,因此对质量相对较高的土地倾向于投入更多的有机肥、化肥以及劳动,这使得不同质量土地之间的质量差异越来越大。孔祥斌等对北京市大兴区1982年、2000和2006年的农户土地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数据的研究表明,不同农户、不同地块利用投入的差异逐年增强,地块间肥力的空间差异性也显著提高。

4.4补贴政策因素

为实现粮食增收、耕地质量提高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持续提高,许多学者认同通过补贴以及农业投资等方式引导农户。国外学者如Hellin和Schrader分析了瑞典农户秸秆还田的激励因素,提出了以政府为主体通过补贴来促进秸秆还田、减少直接焚烧的设想。国内的刘明月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河南省宝丰县农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显示,政策的补贴力度和对农户焚烧秸秆的处罚对农户是否采取秸秆还田有显著影响。高明认为提高种粮补贴额度是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力措施。但是,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当前的粮食补贴政策并没有起到实效,如陈春生认为以政府为主体主导的粮食补贴与提高粮价本质上是短期性的,稳定粮食生产的重点还是在市场化改革之中培育出一个经营能力强、抗风险水平高的“主力农户”群体。张秀林等也不认同把提高收购价格作为促进生产的主要方式,而主张通过引入新技术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自身竞争力。

粮食生产论文例4

技术效率分析

粮食生产论文例5

1.1加强农业项目顶层设计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项目的集成作用,近几年,农业局在项目规划上,加强了顶层设计,集中区域实施项目。2013年把高产创建与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新增粮食产能、土壤有机质提升、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机示范等项目有机结合,在召公等3镇集中实施,建设了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善了项目区基础条件,增强了多种农艺措施的叠加效应,提升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开展高产模式攻关与竞赛活动

为了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在高产创建示范区开展了一系列超高产试验示范,组合技术开展高产模式攻关,积极寻求粮食超高产的技术途径。为了调动示范区农户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高产竞赛活动,对示范区内面积3亩以上,小麦亩产超600kg、玉米亩产超700kg的,由村组推荐或农户报名,经农技人员测产核实,给予500元以上的化肥等物质奖励,2013年有3个农户获奖。

1.3加强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

高产创建作为一项农业综合工作,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机统一至关重要。近几年,在县农业局的协调下,积极加强与农机部门的紧密衔接,实行综合办点、联合抓片,解决了过去单一抓点、农机农艺难以结合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单一技术的叠加,提高了抓点质量。

1.4开展“校地”和“农企”合作

为了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拓宽服务层面,2013年积极开展“校地”和“农企”两个合作。一是在市、县组织部门的倡导下,加强与杨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地合作”,在项目区引进种植优质小麦武农9862.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510kg。二是加强与老牛面粉、巨良种业的“农企合作”,协助农户、合作社与企业签订生产订单,实现了优质小麦的订单生产和产销对接,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拓展了高产创建的内涵。

1.5积极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为了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积极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近几年在项目区积极扶持、协助成立了广起、三良、召丰、良友等6个粮食生产和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采取项目倾斜、资金扶持、牵线搭桥等多种形式为合作社配备农业器械60多台架,资金扶持70多万元,牵线搭桥实施小麦订单生产6000亩。其中广起合作社2013年流转土地320亩,实行粮食集约化生产;三良和召丰两个合作社在项目区开展专业化病虫统防统治10000亩;同时培养了10多个种粮大户,在项目、物资上给予倾斜,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在高产创建活动中示范和引领作用。

2创新技术攻关措施

2.1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为依托,加强与农机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对广大群众的积极宣传,大力推广小麦高留茬机械粉碎还田和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腐熟还田技术,全县秸秆还田面积达70%左右,项目区群众实施秸秆还田面积在90%以上,为减少污染、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基础。

2.2示范推广小麦宽幅播种技术

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引进以后,曾出现应用方面的问题,县农业局及时加强与农机部门的协作,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和机具调试,通过不断完善和总结,宽幅播种在项目区示范面积不断扩大,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

2.3玉米单粒硬茬直播技术

为了提高玉米播种质量,简化间、定苗程序,减轻劳动强度,确保留苗密度,从2013年开始,积极引进推广了玉米单粒硬茬直播技术。播前与农机部门协作,提早调运播种机具,培训农机手、调试调节机具,全部采用宽窄行单粒播种,确保了留苗密度,农技人员对百亩攻关田播种过程全程跟踪,万亩示范片除麦行点播外基本上全面推广了单粒播种。

2.4玉米播种同机施肥技术

以往麦行点播或硬茬直播玉米多为白籽下种,施肥多在7月中下旬,容易形成苗期肥力不足,苗弱、苗小、参差不齐。结合玉米播种方式的改变,积极示范推广玉米播种同机施肥技术,一般每亩机施三元复合肥25kg,后期再补施尿素20kg,这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有效地解决了玉米前期生长发育缓慢的问题。

粮食生产论文例6

二粮食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建立粮食生产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是复杂的综合性生产,本质上是物质、能量的转化,一方面从环境输入原料,中间经过生物群体转化、交换,然后输出粮食等产品。粮食生产要获得大量的产品输出,必须有相应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粮食生产转化资源是多方面的,如土地、劳力、资金等特别是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源,作物要高产、稳产,就必须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养分,而且产量越高就要求获得的越多。把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作物对环境资源的依赖适应性、能量、物质的转化率。我市增产粮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大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这就必须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以获得更多的光能来实现。实行合理密植、间种套种是一个有效途径。作物在肥力、密度、个体配置形式的三个因素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增产效益。粮食生产发展还必须协调农、林、牧生态结构关系,以加强物质、能量的转化。农与牧的原料与肥料是供求与连锁关系,一方增产可引起双方增产,双方增产又引起多方增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林业对农业增产作用很大,良好的植被可调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有利于改变农田小气候,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使农林牧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粮食生产论文例7

2依靠科技支撑提产能

科技是粮食增产重要因素。我们认为武穴农技部门可通过科技创新,总结推广适宜武穴粮食生产的增产技术和发展模式,以提升武穴粮食产能。

2.1集成推广“三个一”技术,提高粮食单产

水稻推广“一增五改”技术,即增加用种量,提高种植密度,改单纯大穗品种为适应性强的高产高抗优质品种,改人工翻耕为少免耕和机耕,改常规育秧为集中旱育秧,改偏施氮肥为配方施肥,改病虫分散防治为专业统防统治;小麦和红薯推广“一换三推”技术,即换用高产抗病品种,全面推广密植、配方施肥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马铃薯推广“一推三改”技术,即推广脱毒马铃薯品种,改习惯施肥为配方施肥,改平作为垄作,改发病时再防治为提前预防晚疫病。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三个一”技术,使粮食单产提高5%左右。

2.2创新发展三大模式,增加粮食总量

探索“马铃薯搭配早、晚稻”种植模式,力争薯稻稻三熟栽培模式亩产粮食1500kg(马铃薯亩产2000kg,折原粮400kg,双季稻亩产1100kg);探索“马铃薯搭配中稻再生”种植模式,力争薯稻再生模式亩产粮食1250kg(马铃薯产量折原粮400kg,头季600kg、再生季250kg);摸索利用中稻收获后至油菜移栽空闲时间60~70天,秋种马铃薯套栽(播)油菜,力争亩产粮食950kg(马铃薯产量折原粮300kg、中稻650kg)。探索这3种新模式将比原有模式亩增产粮食300~400kg,收入增加1500~2000元。

2.3科学应对灾害,保障粮食稳产

农业生产经常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为减轻灾害损失,确保粮食稳产增收,要对各种灾害制定不同预案,并对不同受灾时期提出相应对策,全市各粮食产区要成立多个农业灾害应急、病虫综防等服务队,及时应对各种重大、突发性灾害,为全年粮食稳产提供强有力保障。

3培育产业主体强产能

发展粮食生产,还要注重加强对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加工企业的引导和培育,让种粮、产粮、销粮有效益,有奔头,推动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3.1培养种粮大户

通过引导、协调土地流转,维护种粮大户利益,使种粮大户有田可种粮,有钱赚。种粮大户对产粮的贡献大,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高。

3.2培育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

充分发挥各类粮食专业合作组织在粮食生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市粮食生产提供社会化专业服务。如引导、鼓励市内相关专业合作社开展以早稻集中育秧为主的统一订单生产模式,积极推动双季稻发展;鼓励相关植保机防专业合作社为粮食生产提供专业化统防统治,使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可实现节本增收;支持相关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省工节劳,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3.3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注重培育粮食生产、加工等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市场化产业开发,提升粮食品牌效应,形成粮食生产订单、加工、仓储、流通“四位一体”产业链,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

3.4发展粮食深加工企业

红薯、马铃薯淀粉是重要的食品和其他工业原料,薯类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医药化工。如本市上市企业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出以红薯淀粉为原料生产糖类产品和工艺,每年需要红薯30万t以上,实行企业和基地合作订单生产,将为武穴市红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落实政策扶持保产能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机制,合理导向,充分调动农民和企业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粮食扩能计划顺利完成。

4.1加强耕地保护

守住耕地“红线”,确保耕地面积55万亩不动摇。大力扶持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合理流向种粮农户,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

4.2建立财政扶持机制

武穴市政府里要出台粮食扩能计划实施政策措施,成立机构,设立专项,争取市财政每年安排粮食扩能计划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对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种子基地、育秧育苗基地、种粮大户、龙头加工企业等给予扶持建设。

4.3严格考核奖惩

每年根据粮食生产指导任务,对各镇处进行考核,评选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及种粮大户、粮食企业贡献大户奖;对落后的镇村和当地党政一把手实行诫勉,在全市形成比粮食生产比规模、比单产、比总量、比贡献的氛围。

粮食生产论文例8

据统计,全县耕地面积在1949年时为54.95万亩,2001年减少到42.16万亩,期间总共减少12.79万亩,年均减少约2400亩。此后至2013年耕地面积继续减少到39.79万亩,年均减少约1800亩,这主要是严格保护耕地政策所起的作用。1949年农作物总播面积为69.99万亩,复种指数为127.4%,粮食面积63.19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0.3%。2013年农作物总播面积94.43万亩,复种指数达237.3%,粮食面积71.23万亩,只占总播面积的85.4%。上述情况说明3个问题:一是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退耕还林还草的进一步实施,耕地减少的态势不可逆转;二是人们对水果、蔬菜等需求的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肯定还会逐步降低;三是解放以来,复种指数已提高了近一倍,继续提高复种指数的难度很大。

2.粮油技术推广难度加大

当前,包括农民在内的多数人员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撂荒地逐年增多,种粮农户岁数越来越大,外出人员不愿回乡种粮的倾向相当明显或根本不会种粮,造成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相当困难,部分技术甚至有倒退倾向。以水稻生产为例,20世纪80年代亩植窝数平均为1.5万窝,90年代下降到1万窝,现在的部分田块已下降到0.5~0.6万窝,亩植窝数的持续减少是水稻单产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而产量总体变化不大的根本原因是种植品种普遍由穗数型变为了大穗型,由于品种的大变化而大幅度提高了单产,在玉米生产上表现更为明显。从大农业的内部分工上看,由于发展蔬菜、水果和农机化很容易成为新的亮点,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已把更多的精力、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了项目更大、更容易出亮点的其他业务工作,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地位和积极性都有所下降。同时,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专业人员和较为突出的人才也抽调了不少到其他部门从事更紧要的工作,减弱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整体实力,部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负责人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实施农业项目等不属于技术范围的工作上,没有把过多的精力用在研究粮食发展的技术应用和推广上来。此外,粮油技术推广部门建立的各种示范片、示范田块,所应用的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一般都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和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实施,推广都有较大难度。以隆昌县水稻高产攻关为例,近几年,每年都以增加窝数、增施肥料、狠抓病虫防治为前提建立了百亩、千亩高产攻关片,尽管连续多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田块中稻和再生稻两季亩产超过了吨粮,但由于增窝、增肥、防病治虫需要增加投入,管理不到位还容易造成病虫害加重,以及大幅度增加穗数还容易引起倒伏,同时,农户雇请人员栽秧是以面积为单位给工钱,这样就很难保证栽够窝数。因此一旦示范或项目实施结束,示范片的新技术应用程度就逐步下降。

3.农机化步履艰难

近年来,全县开展了播、耕、栽、防、收全程农机化作业的探索,但仅仅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推而不广的主要原因是:隆昌县属浅丘地区,现在的机械不太适合不规则的小田块,尤其是田坎小巧,机械笨重,搬运不方便,让成片农户整体接受又十分很难。

4.现有种粮补贴不科学

当前分不同部门、不同时间分别有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名目繁多的种粮补贴,不仅加大了各级的工作量,还没有起到较好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应有作用。6.有针对性的发展粮食生产特色项目少近年来,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都安排了一定的粮食生产发展项目,对于稳定粮食生产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但有针对性的发展粮食生产特色农业项目少,对下步粮食生产的发展推动作用不大,如隆昌县近期稳定粮食产量的主要手段是稳定发展再生稻,却没有再生稻的专门项目,因此,无法结合项目认真研究和全力发展再生稻。此外,务农劳动力紧缺、文化水平低,耕作粗放,农户投入少,种粮成本高,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不能完全落实等,也是当前粮食生产的基本概况。

二、隆昌县粮食生产发展思路

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在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和坚决杜绝土地撂荒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潜力,深化耕作制度改革,全面普及旱地多熟制,大力发展间套作冬大豆,逐步扩大稻田两熟和三熟制面积,千方百计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食种植面积的基本稳定。

2.明确主攻方向

一是稳定玉米单产,恢复水稻和红苕种植水平。只要水稻和红苕恢复到历史最高种植水平,全县即可增加总产2万吨。二是积极发展再生稻。近十年的探索表明,尽管隆昌县属再生稻次适宜区,但除少数阴山深沟地区外,90%以上区域实际上是可以蓄留再生稻的,如果按平均亩产100kg、28万亩可蓄留的面积计算,总产可达2.8万吨。因此,稳妥发展再生稻是当前隆昌县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3.积极争取各级对粮食生产的重视

首先应扩充技术人员,其次是各级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认真研究粮食生产新技术,积极做好试验示范,主动邀请各级领导和重点示范户现场参观指导新技术示范片和试验示范田块。再次是要加大力度宣传农技干部和从事粮食生产人员的敬业精神和高产典型,让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有待遇、有地位、有荣誉,逐步形成人人愿意主动参与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4.全力推广农机化

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应主动研究和引进农业机械进行试验示范,积极探索不同种植模式的机型选择和农机农艺的综合配套技术,并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争当农机能手,指导农户应用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种粮成本。

5.改革种粮补贴办法和项目实施

可以采取按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的办法,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或者采取按交售粮食数量进行补贴的办法,促进种植水平和产量的提高。同时,各地应在明确粮食生产发展的重点作物、主要目标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按照有关农业项目要求整合现有项目或安排专门项目,确保最有发展潜力的作物或技术有项目支撑、有人员研究、有人示范推广,促进最有发展潜力的作物或技术能够快速成熟和推广应用。

6.制定激励政策

粮食生产论文例9

2、粮食生产规模报酬的3种情况

微观经济学的规模报酬理论很好地说明了粮食生产规模报酬的3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在生产规模较小时扩大规模,产量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第2种情况是: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若继续扩大规模,产量会与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产生规模报酬不变的现象;第3种情况是:如果规模足够大时再继续扩大规模,产量增加的比例会小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导致规模报酬递减。我国南方地区小麦、水稻、玉米规模报酬变化的转折区间大体在2~3.3hm2,通常小于2hm2时规模报酬递增,2~3.3hm2规模报酬基本不变,大于3.3hm2时规模报酬递减。由于各地机械化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不同,此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在微观层面,农户追求的是总收入的增加,即使到了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在耕地边际回报到零之前,农户仍有扩大种植规模的动机。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为了树典型、展形象,或是为了让集中流转土地尽快被承包出去,往往利用行政力量扶持千亩甚至万亩种粮大户。目前,宿迁市土地规模经营超大户与超小户并存,出现了土地规模经营两级分化的苗头。因此,在宏观层面,要统筹考虑增产与增收的平衡、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的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在工业化、城镇化完成之前,既要避免土地摞荒或经营规模过于碎小,又要防止土地过于集中,加大就业压力及扩大农村贫富差距。

3、宿迁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范围

3.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3个关键值

农户生产粮食的土地适度规模与各地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密切相关。学者们在土地适度规模的区间范围内定义了3个关键值,即适度规模的最大值、最小值、目标值。

3.1.1适度规模的最大值

考虑到宿迁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78%,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正在逐步提升,笔者将毋须长期雇佣劳动力、主要依靠农户家庭劳动力就能耕种的最大耕地面积定义为适度规模的最大值。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适度规模最大值应该是土地边际报酬为零时的土地规模,此时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未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全社会就业压力考虑在内。

3.1.2适度规模的最小值

综合考虑宿迁市劳动力转移程度、耕地面积及户均务农劳动力数量等因素,笔者把根据农业劳动力数量平均分配到耕地的规模界定为适度规模的最小值,即某农户的土地适度规模最小值=(村总耕地面积/村务农劳动力数量)×该户务农劳动力数量。

3.1.3适度规模的目标值

我国粮食生产要防止兼业化、副业化,走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就必须使农户种粮收入不低于其机会成本。目前农民种粮最大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了外出务工收入,因此,将能够使种粮专业户的年收入与其家庭全部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相同时的耕地经营规模定义为适度规模的目标值,这与蓝绍敏书记提出的“让职业农民获得好于城市就业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以土地适度规模的最小值为工作出发点,防止土地摞荒;以适度规模的目标值作为发展方向,引导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适度规模的最大值作为控制线,防止土地过度集中而不集约。对于农民自愿扩大规模超过控制线,只要不动摇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可不加干涉;要管理各地政府“有形之手”,防止行政干预使土地过于集中并超过控制线。

3.2当前条件下宿迁市种粮大户的适度规模

考虑到宿迁市每年小麦、水稻两季或小麦、玉米两季的现状,2012年,宿迁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91元,乡村户均人口4.1人,按规模经营单季粮食生产纯收益(不含家庭劳动力报酬)6000元/hm2计算,要保证种粮大户家庭收入与宿迁市城镇居民收入基本一致,适度规模的理论模型如下:宿迁市适度规模的目标值≈4.1×16991/(6000×2)=5.8hm2。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述结果是静态的分析结果是基于2012年宿迁市农业生产成本、收益、农民外出务工机会成本等的平均水平测算得出的,测算结果随着时间不同、成本收益变化而相应变化。如果宿迁市粮食生产全部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每户家庭农场5.8hm2需要3个劳动力计算,全市45.7万hm2基本农田仅需农村劳动力23.6万人。3.3用足用好“黄箱”政策“黄箱”政策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进行干预、补贴,妨碍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政策措施,包括对种子、化肥、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等。世界贸易组织(WTO)认为,这种不透明、扭曲的价格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是不公正的,因此对其有约束限制。WTO规定,发达国家的补贴不能超过农产品总产值的5%,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补贴不能超过农产品总产值的10%。我国“黄箱”支持总量可达到农业总产值的17%。也就是说,在不挤占其他农产品支持空间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的最大支持空间为其产值的17%。目前我国粮食生产“黄箱”支持总量约为粮食总产值的2%,还有15百分点左右的政策空间。2012年,宿迁市稻谷、小麦、玉米等3种粮食总产值为102.6亿元,按15%计算,总支持量可增加约15.39亿元,根据夏秋两季谷物播种面积54.7万hm2计算,平均增加2805元/hm2,对宿迁市适度规模的目标值进行调整。宿迁市适度规模的目标值≈4.1×16991/[(6000+2805)×2]=3.9hm2。在此情况下,如果宿迁市粮食生产全部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每户家庭农场3.9hm2需要3个劳动力计算,全市45.7万hm2基本农田,仅需农村劳动力34.8万人。

4、对策

4.1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当前,宿迁市农户耕地规模小、种粮效益低,种粮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偏小,农户缺乏种粮积极性,许多农民的土地由亲戚、邻居代为耕种,土地经营十分粗放,一般只有播种、收割两道工序,基本没有田间管理,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不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土地小规模分散经营虽然能维持农民温饱,但是却不能增加农民收入,长期维持这种超小型的土地经营规模,不仅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也会受到阻碍,最终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实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6]。因此,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适度规模经营既包括粮食生产规模化,也包括产前、产后社会化生产规模化。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收益、提高种粮收入。

4.2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具有长期性、复杂性

应当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研究结果表明,宿迁市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目标值为3.9~5.8hm2,如果全市按这一标准推进规模化经营,粮食生产仅需劳动力23.6万~34.8万人。目前,宿迁市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约为80万人,全市实现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尚需转移50万人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有一定难度。各县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不可盲目冒进,积极引导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农业生产向集聚区集中、农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以培育家庭农场为核心,大力发展专业大户、联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集体经营、龙头企业经营以及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内部规模经营、外部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综合效应。

4.3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及流转服务

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育市场是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机制,确权是土地流转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当前,宿迁市正在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2014年8月底前结束试点,2015年底前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加大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全市45.7万hm2耕地,按300元/hm2成本计算,需要工作经费1.37亿元。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同时,要搞好土地平整、机耕道以及农田排灌设施建设,为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价格评估等服务。

粮食生产论文例10

种粮大户是粮食主产区涌现出来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种粮大户定义的标准是指南方地区经营耕地面积3.33hm2以上、北方地区经营耕地面积6.67hm2以上的农户。种粮大户具有以下特征:户主多为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劳动力结构处于合理状态,并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经营规模大,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水平较高。随着种粮大户数量的明显增加,他们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土地合理流转减少抛荒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共同致富。

1.2粮食生产合作社定义及优势

粮食生产合作社是专业化生产的产物。目前对于粮食生产合作社尚未有权威的定义,作者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义对本研究中使用的粮食生产合作社定义如下:粮食生产合作社是指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农户为主体,坚持社员拥有自主生产经营权的同时,社内实行统一种粮、统一供应农用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等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其优势是能充分运用政府的扶持政策,解决好发展粮食生产遇到的人才、资金、土地流转等问题;通过土地流转,能搞好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措施,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粮食生产发展水平。粮食生产合作社是适应当前粮食生产发展形势、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新创举,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1.3现状分析

2013年农业部种植业司对全国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种粮大户68.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0.28%;有粮食生产合作社5.59万个,入社社员513万人。种粮大户经营耕地面积893.33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3%;粮食产量达746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7%。粮食生产合作社经营耕地481.2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量的4.0%;粮食产量485.5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2%。我国粮食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社粮食平均产量分别为7290kg/hm2和8175kg/hm2,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995kg/hm2和2880kg/hm2。可见,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种植了全国1/10的耕地,产出了1/5的粮食,已成为粮食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

2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存在的问题

2.1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1996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0.083亿hm2,目前,我国仍有1/2以上的耕地靠自然降水,中低产田所占比重达到2/3。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占用保持较高的需求,虽然通过土地整理达到占补平衡,但土地质量和肥力不足。同时,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造成农村部分土地撂荒。农药的大量使用是土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我国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404.4万t,2012年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838.85万t,增长率约为8%。使用的农药有80%~90%进入土壤,农药大量、低效率的使用导致了对耕地土壤的污染,致使土壤酸化加重、有机质含量下降,重金属含量增加。再加上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和象征性经营,也使得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2.2经营主体素质低,积极性下降

我国粮食生产主体依然以农户家庭为主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比例占83.29%。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使得农村人口和劳动人员高龄化趋势上升,粮食生产队伍体力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并将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我国粮食生产单位经营规模较小,粮食生产的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致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2011年小麦、玉米、早籼稻、粳稻的成本利润分别为21%、41%、29%、53%,利润分别为2115、4545、3405和8205元/hm2,粮食净利润平均为2715元/hm2,远低于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削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脆弱

目前,粮食增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全国现有部分灌溉设施质量差,配套不全,尤其是末级渠系不配套。大型灌区骨干建筑工程损坏率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配套率不足70%。相当一部分灌区工程年久失修,功能老化,许多沟渠蓄水量少、渠道通水长度缩短、过流能力减少,灌溉面积明显萎缩。自2005年起,我国开始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但资金量太少,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农田水利设施脆弱也导致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2.4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率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为57%。我国每年经中央和省级部门鉴定的农业科研成果达1万项左右,但可以推广的仅占30%,与部分发达国家推广率为90%以上形成了巨大反差,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也不健全。对于种粮农民来说,细碎化的耕地不利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在土地的自然肥力发挥到极致以及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形成了对粮食增长的刚性约束后,提高粮食的单位产量只有依靠科技。但由于小规模农户本身也缺乏吸纳现代农业的科技动力,只能对新技术望而却步,因而阻碍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

3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分化,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种粮技能高低和种粮意愿强弱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此过程中,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合作社在提高种粮效益、稳定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合作社发展,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弥补了农业科技推广剩余空间,在推动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推进粮食生产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3.1实施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单产

粮食产量的持续提高来自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种植大户与粮食合作社将小块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土地撂荒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对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保障。据统计,2008年北方地区6.67hm2以上种粮大户户均拥有农机1.68台套,每万公顷有农机1241.55台套,高于同一时期我国平均水平。农业机械的使用具有规模效益,经营规模越大,成本越低。2011年我国270个早稻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1831.5kg/hm2,950个小麦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2137.5kg/hm2。浙江省的石粮食合作社,成立1a期间,添置了1台催芽机、1台碎土机、2台烘干机、3台插秧机、9台犁田拖拉机及1条流水线,加上农机仓库建设,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其种植的水稻产量为8250kg/hm2,大大高于农户散种时的产量。近年来,我国对购买农业机械予以补贴,对种植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来说利于降低购买农业机械的成本,有利于添置高效率节能环保和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农机具,实现机械化生产、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割等,优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使粮食生产由劳动密集型技术向资本密集型技术转变,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3.2高素质经营主体,提升种粮积极性

据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对333户种粮大户的调查显示,户主为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63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48.95%;高中文化程度的为80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24.02%;小学文化程度的为59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7.7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26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7.81%;文盲5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50%。样本户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粮户所占比例为31.83%,2009年我国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仅为16.71%。种粮大户相对零星农户而言,具有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上的优势,为其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样,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其素质也相对较高。而且,现有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种粮大户的经营管理培训。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将播种,除草,施肥、灌溉、收获等进行工种划分,农民各司其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专业技能,促使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进而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素质低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劳动分工也使得农民主动自愿地参加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加快了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速度。

3.3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粮食生产用水

生产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生产性工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建设主体应当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但组织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也因农产品比较收益低、农田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大、农户收益程度不同等而很难有效开展。种粮大户经营规模较大,绝对收支水平较高,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投资倾向比一般农户要高。2009年我国相关部门对335个样本户的调查表明,20户改造了泵站,32户进行了灌溉水源建设,31户进行了渠道建设,20户修建了排涝设施。从资金投入情况来看,种粮大户户均投入渠道建设的资金为11万元,改造泵站的资金为7万元,投入灌溉水源建设的资金为4万元。种粮大户与•97•种粮合作社通过加大对修路、修建桥涵闸、新打机井、健全排灌渠系等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耕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电能达、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的标准粮田,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种粮效益,这又促进了种粮大户与种粮合作社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维护和投入,有效推进了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